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超声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超声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1
1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学教学现状分析
1.1超声诊断学课程设置不足
超声诊断技术作为一门年轻但发展迅速的学科,在临床应用中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公共的前沿诊断方法,也成为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知识体系中的必备部分[4]。但是由于医学界乃至社会上对超声重要性的误解或观念的落后,导致超声诊断学在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的影像诊断技术或物理诊断学教学中所占比例太小[5,6]。有些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生中涉及超声的课程只有4-6个学时,往往在诊断学中一带而过;有些院校临床医学生课程内容中根本就不安排超声诊断学,或者将其纳入考查课、选修课,导致学生认为其“可学可不学”;更不要说安排见习、实习课。而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上机观摩或实践课,学生会觉得超声诊断非常抽象、晦涩难以理解,基本上达不到学习效果。
1.2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学知识掌握现状
由于在校期间基本上没有接受过超声诊断学课程的培训,导致年轻的临床医学生对超声诊断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知之甚少,不了解超声检查适应证及用途,不清楚超声检查的原理及优势,甚至看不懂超声报告单,认为其只是辅助诊断,更不用说了解超声诊断技术的前沿发展方向和趋势。殊不知超声诊断目前在临床各学科疾病的诊断中所占比重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包括了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产科、浅表组织器官、心脏、肌腱韧带、关节、神经、器官移植以及大血管等。据统计,所有的临床学科都与超声医学存在或多或少的关联,超声在一些疾病的诊断上已取代其他影像学方法而成为首选或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7]。有研究者对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和七年制硕士研究生针对超声基本知识的了解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6.4%学生认为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其对超声知识的掌握,73.4%的学生认为自己对超声知识的了解差,仅24.9%的学生认为自己对超声知识了解一般;在问及对超声报告的认识上,38.7%学生认为他会关注超声报告中描述内容,32%学生会关注部分与自己专业相关较强的报告内容,仅17.5%学生认为自己能读懂描述内容,46.5%学生表示完全不能读懂报告描述内容[6]。由此可见,临床医学生对超声诊断学知识了解严重不足。
1.3超声诊断学教学师资现状分析
由于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年轻的、但发展非常迅速的技术,专业人才储备相对不足,尤其缺乏高学历、高年资、临床和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目前,一些医学院校从事超声诊断学理论授课的教师仍多为本科或大专学历,缺乏硕士以上学位人员,有些甚至是技术员转行,其学历层次、知识体系、综合素质尚有待提高。同时,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带教也是重要的教学环节。由于临床超声医师队伍整体偏年轻,缺乏超声诊断学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年资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教师,加之带教医师一般都缺乏技术规范化培训,带教过程中教学内容分散,缺乏系统性、针对性、规范性,带教过程中常夹杂着个人习惯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2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学教学改革策略
为满足现代医学事业快速发展和社会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需求,实现现代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改革现有的医学教育模式,弥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超声诊断学专业教育上的不足。
2.1结合当今医疗体制改革和医学发展的需要,重视超声诊断学课程教育
超声诊断技术由于其发展迅速、易于普及、实用性佳,不仅成为各大医院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在某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筛查、诊断和人群健康检查中更是占据了无可替代的地位;而且由于其便捷、价廉、无放射性、应用广泛,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是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影像学检查方法。CT、MRI虽然具有分辨率高、诊断价值大等优势,但由于其昂贵的价格或有放射性等缺点难以在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广普及。随着近期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即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队伍的建设,完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超声诊断作为一种易于推广的影像学技术,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因而改变超声诊断是辅助诊断的陈旧观念,在临床医学生中普及超声诊断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2组织编写适合临床医学专业的超声诊断学教材
目前的超声诊断学教材主要是面对医学影像学专业,因而编写一本适合临床医学专业的超声诊断学教材至关重要。临床医学生学习超声诊断学的目的主要为:第一,了解超声成像的原理、特点、发展方向、前沿技术,从而能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疾病、不同部位、不同要求正确选择超声检查方法。第二,了解超声成像的常见干扰因素,并能向患者解释某些组织器官超声检查前特殊准备的意义。第三,能正确分析超声诊断报告。第四,能根据临床实际需求,充分发挥超声诊断优势,不断拓展超声诊断应用范围。这就要求教材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重点突出超声诊断的成像原理、类型、技术优势、常见病诊断要点、临床应用,并结合解剖、病理病生、主要临床表现等内容,将基础、临床、影像学科相结合,同时将高频超声、腔内超声、三维超声成像、超声造影等当前临床应用研究中的热门课题加入教材中,广征博引,力求知识的先进性[5]。
2.3将超声诊断学纳入临床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增加实践课
超声诊断既是一门独立的技术,也是一种公共的、通用的、临床多学科涉及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在临床各学科疾病的诊断中所占比重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包括了全身各组织器官系统,超声在一些疾病的诊断上已取代了其他影像学方法而成为首选或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7]。因此,教学主管部门应将超声诊断学纳入临床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合理分配教学课时,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学的学时数应不少于30学时,让学生充分了解超声技术的原理、类型、优势、临床应用范围及当前发展方向和前沿技术,更好地为日后开展医疗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技术。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医、理、工交叉结合的专业课,基础理论较抽象;相比于X线、CT等影像学方法,图像是实时动态的,不同的切面、不同的方向得到的图像千变万化,实践性非常强,所以超声诊断学的见习、实习课程显得尤为必要[5,8];临床医学专业该课程见习课不少于8学时,实习时间不少于2周。开展好实践教学,有助于加强影像与临床学科的结合,培养横向思维,避免基础、临床、影像学科之间的知识脱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影像学方法的成像特点、优势,将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理论,有助于临床医生读懂超声报告。
2.4加强超声诊断学师资队伍建设
超声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2
1.1超声诊断学课程设置不足
超声诊断技术作为一门年轻但发展迅速的学科,在临床应用中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公共的前沿诊断方法,也成为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知识体系中的必备部分[4]。但是由于医学界乃至社会上对超声重要性的误解或观念的落后,导致超声诊断学在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的影像诊断技术或物理诊断学教学中所占比例太小[5,6]。有些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生中涉及超声的课程只有4-6个学时,往往在诊断学中一带而过;有些院校临床医学生课程内容中根本就不安排超声诊断学,或者将其纳入考查课、选修课,导致学生认为其“可学可不学”;更不要说安排见习、实习课。而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上机观摩或实践课,学生会觉得超声诊断非常抽象、晦涩难以理解,基本上达不到学习效果。
1.2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学知识掌握现状
由于在校期间基本上没有接受过超声诊断学课程的培训,导致年轻的临床医学生对超声诊断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知之甚少,不了解超声检查适应证及用途,不清楚超声检查的原理及优势,甚至看不懂超声报告单,认为其只是辅助诊断,更不用说了解超声诊断技术的前沿发展方向和趋势。殊不知超声诊断目前在临床各学科疾病的诊断中所占比重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包括了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产科、浅表组织器官、心脏、肌腱韧带、关节、神经、器官移植以及大血管等。据统计,所有的临床学科都与超声医学存在或多或少的关联,超声在一些疾病的诊断上已取代其他影像学方法而成为首选或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7]。有研究者对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和七年制硕士研究生针对超声基本知识的了解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6.4%学生认为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其对超声知识的掌握,73.4%的学生认为自己对超声知识的了解差,仅24.9%的学生认为自己对超声知识了解一般;在问及对超声报告的认识上,38.7%学生认为他会关注超声报告中描述内容,32%学生会关注部分与自己专业相关较强的报告内容,仅17.5%学生认为自己能读懂描述内容,46.5%学生表示完全不能读懂报告描述内容[6]。由此可见,临床医学生对超声诊断学知识了解严重不足。
1.3超声诊断学教学师资现状分析
由于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年轻的、但发展非常迅速的技术,专业人才储备相对不足,尤其缺乏高学历、高年资、临床和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目前,一些医学院校从事超声诊断学理论授课的教师仍多为本科或大专学历,缺乏硕士以上学位人员,有些甚至是技术员转行,其学历层次、知识体系、综合素质尚有待提高。同时,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带教也是重要的教学环节。由于临床超声医师队伍整体偏年轻,缺乏超声诊断学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年资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教师,加之带教医师一般都缺乏技术规范化培训,带教过程中教学内容分散,缺乏系统性、针对性、规范性,带教过程中常夹杂着个人习惯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2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学教学改革策略
为满足现代医学事业快速发展和社会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需求,实现现代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改革现有的医学教育模式,弥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超声诊断学专业教育上的不足。
2.1结合当今医疗体制改革和医学发展的需要,重视超声诊断学课程教育超声诊断技术由于其发展迅速、易于普及、实用性佳,不仅成为各大医院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在某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筛查、诊断和人群健康检查中更是占据了无可替代的地位;而且由于其便捷、价廉、无放射性、应用广泛,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是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影像学检查方法。CT、MRI虽然具有分辨率高、诊断价值大等优势,但由于其昂贵的价格或有放射性等缺点难以在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广普及。随着近期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即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队伍的建设,完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超声诊断作为一种易于推广的影像学技术,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因而改变超声诊断是辅助诊断的陈旧观念,在临床医学生中普及超声诊断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2组织编写适合临床医学专业的超声诊断学教材目前的超声诊断学教材主要是面对医学影像学专业,因而编写一本适合临床医学专业的超声诊断学教材至关重要。临床医学生学习超声诊断学的目的主要为:第一,了解超声成像的原理、特点、发展方向、前沿技术,从而能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疾病、不同部位、不同要求正确选择超声检查方法。第二,了解超声成像的常见干扰因素,并能向患者解释某些组织器官超声检查前特殊准备的意义。第三,能正确分析超声诊断报告。第四,能根据临床实际需求,充分发挥超声诊断优势,不断拓展超声诊断应用范围。这就要求教材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重点突出超声诊断的成像原理、类型、技术优势、常见病诊断要点、临床应用,并结合解剖、病理病生、主要临床表现等内容,将基础、临床、影像学科相结合,同时将高频超声、腔内超声、三维超声成像、超声造影等当前临床应用研究中的热门课题加入教材中,广征博引,力求知识的先进性[5]。
2.3将超声诊断学纳入临床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增加实践课超声诊断既是一门独立的技术,也是一种公共的、通用的、临床多学科涉及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在临床各学科疾病的诊断中所占比重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包括了全身各组织器官系统,超声在一些疾病的诊断上已取代了其他影像学方法而成为首选或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7]。因此,教学主管部门应将超声诊断学纳入临床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合理分配教学课时,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学的学时数应不少于30学时,让学生充分了解超声技术的原理、类型、优势、临床应用范围及当前发展方向和前沿技术,更好地为日后开展医疗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技术。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医、理、工交叉结合的专业课,基础理论较抽象;相比于X线、CT等影像学方法,图像是实时动态的,不同的切面、不同的方向得到的图像千变万化,实践性非常强,所以超声诊断学的见习、实习课程显得尤为必要[5,8];临床医学专业该课程见习课不少于8学时,实习时间不少于2周。开展好实践教学,有助于加强影像与临床学科的结合,培养横向思维,避免基础、临床、影像学科之间的知识脱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影像学方法的成像特点、优势,将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理论,有助于临床医生读懂超声报告。
超声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3
【关键词】超声医学;学科;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089-02
随着超声医学的建设和发展,超声已经不仅仅被应用于临床诊断,超声治疗也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治疗手段。超声技术可以与一些强势学科进行有效合作,可以在介入治疗,手术影像检测评估,以及生育学的超声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超声学科在承担诊断和医疗任务的同时,还肩负着医疗科研,甚至医疗教学等重要任务。
相对于一些临床学科,超声医学是一门全新学科,是将超声技术应用于医学各部门而形成。但是其与医院的一些其他辅助科室比较,超声学科的地位和作用又是十分突出的。随着超声医学与临床联系越来越紧密,超声医学学科已经实现了多领域渗透。从医院进行超声学科建设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超声学科的建设的根本在于有效进行科室建设,实现诊疗科研的严格管理,以及优质服务的全面突破。
一、超声医学学科的建设重点在于科室建设
超声医学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命名。在超声科室的命名中需要考虑的是超声功能的涵盖,即使是乡镇小医院也不能简单地命名为B超室,因为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三维甚至于四维彩超也已经被引入了县乡医院,所以在科室命名上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另外超声医学已经脱离了简单的诊断功能,目前已经与临床治疗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各种临床的诊断和治疗都与超声密切相关,所以通常情况下可以将科室命名为超声科。
超声科室的有效建构是超声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超声学科与临床联系日益紧密,诊疗与教研需要紧密结合,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多数医院在超声科室建设中结构分散、系统性差,加之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所以造成了设备资源的很大浪费。我们需要有效建设完整的超声科室,实现人力、物力最大程度上的结合。对超声科室的建构可以从检查、治疗和教研三个方面有效的推进。
超声学科的建构中需要具有全科素质的团队领导者,科室主任可以从院内外聘请具有威望的中青年专家担任,因为中青年人才更具有发展潜力和魄力。在设立科室主任和副主任的基础上,可以设立诊断和诊疗、教研组长,实现对行政和业务的有效领导。超声科室的一般性工作可由超声医师,以及超声技师联合完成,医师进行诊断和操作,而技师进行录入和报告的出具工作。超声科室还需要数名护士,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以及术后的观察。器械工程师可以选聘专职或者兼职都可以,但是需要保证检修的快速和及时。在超声科室的技术配比中需要高、中、初级互相合理配合。
二、超声医学学科建设的根本在于临床管理
从医院的建设角度来说,各学科建设的基本立足点在于临床的有效应用。超声医学的学科建设需要紧密地和解剖、生理和病理科室联系在一起,积极拓展超声和基础医学的联系。在临床诊疗中需要用规范医学条例来指导医生的患者意识,以及科研意识,在临床上做到有品质和有内涵。在全面理顺本学科建制的基础上,超声医学学科需要积极地进行跨学科协作。超声诊断是临床的前置环节,而临床可以有效的对超声诊断形成验证,所以超声临床需要建立严格的随访,以及反馈机制,超声医师下病房,以及参阅诊疗意见都是必要的。在超声学科的临床上,不仅仅需要增强科室内部的凝聚力,还需要有效的增加医院内部的向心力,以及与患者的亲和力。
超声医学学科的临床建设关键在于保证医疗质量,全面地提高诊断的正确率,积极推进超声医学的临床治疗。又快又好地完成超声诊疗的关键是减少预约,基本上做到“零预约”。在超声临床的建设中积极突出超声介入治疗,有效发挥超声在治疗中的引导作用。全面推进超声介入治疗在造影,引流和造瘘临床上的应用,突出超声在评估和靶向穿刺方面的特色。超声学科临床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及时地解决临床问题,积极地推动和使用新技术和新手段,紧密的联系学科前沿,为患者解除疾病所带来的苦难。目前对于医院来讲,最重要的是要积极地在超声介入诊断、肝脏移植、临床诊断分析、男子不孕不育和风湿疾病诊断中做精做细。
三、超声医学学科建设的亮点在于优质服务
从客观角度来讲,因为各个地区的医院层次、以及软硬件设施具有明显的区别,所以说超声医学在学科建设上基本上难以一整套办法全面推进,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其实各个医院在提高服务质量上却是相通的。超声医学的学科管理在于便捷性,因为超声检查是一项普通的医疗检查,所以说做到快速、便捷是服务的关键。超声科室的服务应该说具有两重性,其一是对患者的服务,其二是对临床的服务,所以有效的实现与医院,甚至于多所医院联网是关键。通过局域网可以进行有效的预约和排号,通过超声的信息管理可以实现临床医生快速了解结果。通过远程网络患者可以挂号,疑难病历可以得到快速的协助诊断和处理。
超声科室的服务还在于超声医师诊断结论的快速生成报告,对一些非常规的病例可以由高级医生处理,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治疗和诊断。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大型的数据库管理,便于网络的直接调取。超声科室可以与医院的网络联系,最终实现与互联网的连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患者公平的排号就诊,对特殊的病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同时计划安排好超声技师和临床护理人员。超声科室还需要开设必要的临时观察室,以便于一些小风险治疗项目可以在门诊进行直接的治疗,手术后对患者进行有效的24小时观察。
四、超声医学学科建设的未来在于科研和人才
我们之所以说超声学科建设的未来在于科研和人才,是因为超声医学的未来应用空间和领域是十分广阔的。虽然目前超声医学还局限在临床诊断上,在临床治疗上也逐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其依然有很多需要提升之处。在科研方面最主要是要将科研工作与临床紧密结合,良好的科研可以带动学科发展。在提高超声诊断质量的同时,我们需要重点发展射频消融,超声辐射力成像,心脏超声等技术。超声医学还需要与多学科实现联合攻关,与临床科室和纳米材料科室紧密合作。还需要积极的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有效地将科研成果向适宜的三级以及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输送,推动超声在介入、造影,以及肿瘤、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促进乳腺靶向造影,以及纳米级造影剂的申报,转化和应用。
另外,在超声医学人才培养方面可以有效借助平台力量,加大选拔力度,培养重点人才。要将院内培养和院外联合培养结合在一起,努力为超声医学人才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在待遇上要向青年学科领军人物倾斜,鼓励青年医生申报各种创业基金,以此为超声医学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充分的锻炼机会和物质保证。
参考文献:
[1] 赵佳琦,章建全;借鉴戴明循环理论增进超声医学科研管理[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1年01期
[2] 王鹏,褚洪光,孟春荣,李倩;超声医学科建设构想浅谈[J];中外医疗;2012年01期
[3] 刘守君;加强超声学科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J];现代医院管理;2005年01期
[4] 杨益虎;超声医学科建设构想浅谈[J];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21期
[5] 何林丰;对我区超声医学工程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J];科技;2000年06期
超声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4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7.02.032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发展较慢,且早期临床症状不太明显,如果本身有其他疾病,很容易被掩盖,造成误诊和漏诊[1]。早期确诊CKD,将大大延缓尿毒症的发生。但超声检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对于肾实质回声的强度以及对于血流判断很容易受到主观以及仪器条件等原因的影响,容易出现变异[2],因此,CKD的早期诊断存在一定困难。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速度加快,可以通过定量的方式评估肾脏微循环的血流情况。超声造影不仅能够显示大中血管的血流情况,而且能够显示微小血管甚至较大毛细血管的血流情况,因此,超声造影在CKD中的检测结果比彩色多普勒超声更精确。现就超声造影技术在CKD诊断的应用作一综述。
1超声造影的原理
超声造影是一种通过造影剂的微泡情况以及低机械指数的谐波成像。可以利用血液中存在的微小的气泡在声场中形成非线性的效应,使用强烈的背向散射获得对比的增强图像,并且使用二次谐波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取造影剂中的灌注增强信号,从而达到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目的,进一步可以对肾脏的功能以及出现病变的性质实行评估[3]。超声造影剂在病人身体内的代谢与微泡的化学成分具有密切的关系,微泡中的气体通过肺部排出,其中的固体成分能够通过肝脏完全分解,再通过肾脏过滤排出体外,能够保证超声造影剂对人体无害,在人体中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可以完全将其排出体外[4]。另外超声造影剂在分解通过肾脏时不会对肾脏产生伤害,对人体没有副作用,安全性较高[5]。
2肾脏超声造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肾皮质的血流量非常丰富,能够达到整个肾脏的90%。从肾皮质流经的血流灌注能够改变人体的肾脏功能[6]。CKD的发生和发展也与肾皮质流经的血流灌注有重要的关系,其血流灌注可以使用超声造影检验出来。CKD的血流灌注情况与CKD的发生有重要的关系。CKD发生的病理特征为病人的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导致重吸收作用受到限制[7]。肾脏的这些变化会导致肾脏中的血流灌注变少,从而影响肾脏的功能。在CKD的晚期由于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数量下降,导致流经肾小管的血液减少,肾脏缺血,严重影响了病人肾脏的功能,从而出现肾脏功能不全[8]。因此,对于CKD病人,使用超声造影检测评估肾脏中的血流灌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9]。随着现代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将造影剂通过静脉注射到病人的外周血管内,可以检验肾脏内的微小血管的血流,对肾脏无创的情况下,实现检测肾脏的血流灌注情况[10]。
3超声造影及其定量分析技术的原理
我国批准使用的超声造影剂是一种内部活性成分六氟化硫的物质[11],其表面是一种脂质,具有保持造影剂稳定性的作用,可以保证造影剂在体内不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分解,影响检验结果。超声造影剂在体内的直径大约为2.5 μm,它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和红细胞具有很多相似之处,能够在血液中正常存在,并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肾脏中,不受肾小球的过滤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的影响,不会通过肾脏进入组织液或者淋巴液以及尿液中,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血流示踪剂[12]。目前已证实,在一定浓度的造影剂中,造影剂的微气泡与超声造影的信号有一定的关系,并且造影剂的微气泡与肾脏组织的血流灌注具有重要关系。超声造影的定量分析可以根据感兴趣区[13]内超声造影回声信号的强度与注射造影剂时间的关系,建立一个以注射造影剂的时间为横轴,超声造影的回声信号强度为纵轴的曲线图。可以使用量化的方式表示肾脏组织与血流中的灌注情况[14]。在与时间相关的参数上,包括达到的时间、平均通过的时间、到达峰值的时间等,与回声强度有关的参数有达到峰值的强度、制作的曲线下的面积及灌注斜率的参数等。在正常肾脏皮质超声造影的曲线中,曲线会快速地上升达到峰值,然后缓慢地下降,直到到达基础水平[15]。根据曲线的不同参数,能够详细反映出病人的肾脏血流变化,从而得到肾脏皮质的血流灌注情况。
4超声造影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定性定量分析CKD病人肾脏的皮质血流灌注情况,监测病人的患病程度,从而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16],是超声造影在CKD应用的最重要体现。为了能够随时了解病人的情况,已经有学者使用超声造影对病人肾脏的皮质血流灌注进行实时检测,并在许多肾脏疾病中使用,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以及移植肾病等。使用超声造影检测肾脏皮质的血流灌注,能够早期发现异常,将肾病检查出来,及早期治疗,从而提高痊愈的机会[17]。马云飞等[18]选取45例患有慢性肾衰竭的病人行超声造影,并行肾脏的血流量定量分析,结果发现,通过超声造影的肾脏血流量定量分析可以评估肾脏皮质的血流灌注情况,从而为诊断弥漫性肾脏病提供了一种方法。梁蕾等人[19]根据美国NKFK/DOQI工作组的“慢性肾脏病”标准将50例CKD患者分1~5期,每期10例;另选健康正常对照组10例。所有受检者均进行双肾实时超声造影检查,用QLAB定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获取时间强度曲线(TIC)及相关灌注参数,包括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DPI)、曲线上升支斜率(A)、曲线下降支斜率(α),分析各灌注参数在CKD不同分期中的差异,以及各参数与肾功能指标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KD组TIC曲线上升缓慢,随着CKD严重程度的增加,其曲线上升支斜率亦逐级增大,达峰时间逐级延长,峰值强度逐级降低,曲线形态圆钝;1~5期CK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UC升高,DPI降低, 2~5期CK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TP延长,A增大, AUC、DPI、A与GFR呈正相关(r=0.782、0.698、0.630,P
5小结
目前,对于使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CKD的情况没有统一的标准,超声造影技术是利用血液中存在的微小气泡在声场中形成非线性的效应,使用强烈的背向散射获得对比的增强图像,并且使用二次的谐波技术[21],能够有效地提取造影剂中的灌注增强的信号,从而达到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目的,进一步可以对肾脏的功能以及病变的性质实行评估。其中的造影剂分解后通过肾脏时不会对肾脏产生伤害,对人体没有副作用,超声造影剂的安全性较高。CKD的病理特征是肾小球出现硬化,肾脏的间质出现纤维化,肾小管出现萎缩,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受到限制,此外,肾脏的血管中出现炎症等[22]。这些肾脏的变化会导致肾脏中的血流灌注变少,从而影响肾脏的功能。超声造影可以无创监测肾脏皮质血流的灌注变化,并且可以进行多次监测,实时监测[23],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超声造影剂在体内的直径大约为2.5 μm,它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和红细胞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能够在血液中正常存在,并能够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肾脏中,不受肾小球的过滤作用以及肾小管重吸收作用的影响,不会通过肾脏进入组织液或者淋巴液以及尿液中,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血流示踪剂。超声造影的定量分析可以在感兴趣区内,超声造影回声的信号强度与注射造影剂的时间关系,可以建立一个以注射造影剂的时间为横轴,超声造影的回声信号强度为纵轴的曲线图。肾脏病人的TIC 曲线会缓慢上升,而且达到峰值后出现一段时间的延长才下降。而正常人出现快速上升达到峰值,然后缓慢下降,直到到达基础水平。但是,超声造影的结果与实际的慢性肾病的血流量情况的关系比较复杂,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徐建红,刘智惠,靳霞,等.剪切波定量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慢性肾病中应用的初步研究[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2,9(5):405407.
[2]曾碧丹,祝志敏,陈菲,等.超声弹性成像定量分析技术诊断慢性移植肾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4,25(3):179181.
[3]陆敏,王迎春.超声造影技术在慢性肾病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4,11(10):786788.
[4]安娜,郭玲,张晨,等.下肢动脉形态学超声改变与糖尿病肾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11(6):672674.
[5]许梅娜,朱建平,蒋龚彦,等.彩色多普勒超声、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及超声造影在慢性移植物肾病中的对比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14(1):1418.
[6]李莉,陈斌娟,林志艳,等.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联合血清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9):47814782.
[7]程跃,苏瑞,蒋照辉,等.超声造影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早期疗效的临床研究[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3,5(5):287290.
[8]杨文琪.超声造影评估慢性肾病的研究进展[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6,18(10):694697.
[9]石秋玲,范海波,焦阳,等.超声检查对老年慢性肾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1):53125314.
[10]梁媛,梁蕾,郭君,等.实时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各参数对慢性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11):15321535.
[11]过新民,金泓,潘丽雯,等.超声造影技术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改变的评估及其临床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9(1):156160,封3.
[12]丁晓静,傅晓红,刘连勇,等.超声造影定量评价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害的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24(8):569571,582.
[13]胡明亮,孙冬尼,沈明静,等.超声造影定量评价糖尿病肾病[J].西部医学,2014,26(10):12921294.
[14]赵丽,李明星,陈园园,等.超声造影评价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6,27(10):732735.
[15]付晓丹.超声诊断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4,23(5):573-577.
[16]柳刚,陈利民,贺军,等.肾穿刺活检术后灰阶超声与超声造影监测的对比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6):522523,后插7.
[17]金玉明,姜新,姜应波,等.超声造影评估结石梗阻性肾病患者围手术期肾脏血流动力学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11):7275.
[18]马云飞,杜联芳.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优势[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8,19(11):787789.
[19]梁蕾,郭君,梁媛,等.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血流灌注的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15(9):612615.
[20]李建华,冯蕾,孙琰,等.超声造影评估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血流灌注的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0(7):520523.
[21]庞衍平,王培军,王秀艳,等.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诊断早期慢性肾病的临床价值[J].t学影像学杂志,2016,26(8):14601463.
[22]Jǒrres A,John S,Lewington A,et al.A European Renal Best Practice (ERBP) position statement on the 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n Acute Kidney Injury:part 2: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13,28(12):29402905.
[23]Neyra J A,Shah S,Mooney R,et al.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 following coronary angiography:a cohort study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chronic kidney disease[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13, 28(6):14631471.
(收稿日期:2017-02-18修回日期:2017-03-01)
基金项目:广西卫生厅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重2011068)
超声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5
外伤性脑损伤术中的超声应用
应用B超可以显示不同外伤性脑损伤病灶的大小、形态及回声特点;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初步鉴别脑挫裂伤及脑实质内血肿,并粗略评价患者的脑灌注。国内学者[1]于2001年开始发现B超可以及时显示颅内血肿,明确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并为临床手术提供指导。2008年于德林等[2]对24例患者在术中及术后行超声检查,发现超声对硬膜外血肿及硬膜下血肿的检出率最高,实质内血肿次之,而对硬膜下积液及脑挫裂伤的检出率较低。杨立斌等[3]报道术中实时超声可以准确定位脑内血肿,进行体积测量,测定距离皮层的深度,而且在术中超声的实时导航下可以仅打开脑沟,直接到达血肿腔,无须皮层切口和造瘘,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2009年有学者[4]对12例患者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脑外伤有不同超声表现, 超声能对病变进行定位。其研究中术前CT检查发现病灶15个, 术中超声探测发现病灶18个;术中超声探测发现迟发性硬膜外血肿4个, 1个经急诊CT 证实为对侧硬膜外血肿, 另3个经超声诊断为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后, 在超声引导下清除血肿。
对于术后的患者,床边B超能发现迟发血肿的形成,提高了脑外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唐运涛等[5]对118例开颅术后的脑外伤患者行超声检查,超声显示迟发性颅内血肿与CT或MRI的诊断符合率为74.56%。2007年王[6]对58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行床旁超声检查,发现迟发性血肿18例,认为床旁超声安全,可推广用于检测术后迟发性血肿。
颅内占位性病变切除术中的超声应用
对于颅内占位性病变特别是脑肿瘤手术,关键在于如何准确定位肿瘤边界,避开重要血管。术中超声可以提供很好的帮助,还能确定病灶的位置、范围及性质,引导穿刺、活检、引流等,特别是能实时显像发现术中已移位的病灶位置。国内学者前期也做了不少研究和报道。
吴曙军等人[7]术中超声定位检查21例颅内占位患者, 结果发现超声显示病变的大小、部位、性质与术前CT、MRI 提示相吻合, 根据超声提示都能精确探及病变, 并根据彩超提示尽量避开血管, 能较精确的指导对颅内病变的切除。因此他们结论得出术中超声检查定位简单、有效、安全,在定位、引导手术、提高切除颅脑肿瘤的精确性等方面有临床应用价值。2011年张歆等人[8]以有彩超实时监测的30例手术病例为实验组,根据实验组选取病理与之相同、大小及部位与之相近的同等数量病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有效性、安全性,发现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得出,术中超声能比CT和MRI更准确显示病灶的细微结构。而对于颅内小病灶,B超对颅内肿瘤检出率较高,可进行动态、多方向定位。国内朱建明等[9]发现利用B超引导对颅内小病灶定位非常有效,有助于提高手术准确性, 减少探查的盲目性及对脑实质的损伤。由于脱水剂应用、脑脊液引流或软组织切除等原因,可引起颅内解剖结构移位或变形,实时超声制导可及时发现术中已移位的肿瘤、血肿位置。
神经外科术中超声应用的局限性
超声定位在颅脑手术中具有一定局限性:其对颅骨穿透性差,只能在骨窗范围内探测,瘤周水肿回声与残余肿瘤回声相近,也不易区分,加之超声分辨率还有待提高,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对于1cm 以下的病变分辨较为困难,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10]。
微泡超声在神经外科术中的应用前景[11]
神经外科手术中,超声微泡经静脉注射后可通过肺循环到达颅内微细血管,克服了普通超声只能显示血管直径≥0.3 mm血流信号的缺陷。造影剂经静脉注射后,超声微泡接受超声波能量破裂, 局部脑组织形成气泡密集区, 使多普勒信号强度明显增强,造影持续4至5分钟。在造影持续时间内,将多普勒探头对准相应的脑区, 即可得到该区脑组织的多普勒视频信号,术中根据需要可随时调整探头方向,具有较高敏感性、靶向性和时效性。
参考文献
[1] 唐运涛,刘伦波,彭涛,等.颅脑损伤急诊手术中B超的应用.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1,6(3):173-175.
[2] 于德林,马平,李增惠,等.超声在颅脑创伤术中及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8,5(2):248-254.
[3] 杨立斌,顾建文,匡永勤,等.术中实时超声导航辅助脑内血肿清除.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8,5(1):16-17.
[4] 郭志祥,何文,王小平,等.脑外伤的术中超声应用研究.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9,6(6):1088-1094.
[5] 唐运涛,刘伦波,陈宏刚,等.B型超声波在颅脑损伤术中及术后的应用研究.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3,2(5):374-375.
[6] 王.急诊床旁超声检查诊断术中与术后颅内迟发性血肿的价值.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7,9(6):368-370.
[7] 吴署军,刘君,伏钢,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神经外科术中的应用. 上海医学影像,2007年,16(3):231-233.
[8] 张歆,王存祖,薛玉,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神经外科术中导航的临床研究.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3):3804-3805.
[9] 朱健明,涂伟,祝新根,等. 超声定位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 复旦学报(医学版),2010,37(1):85-87.
超声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6
【关键词】 高频探头; 低频探头; 诊断; 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部分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诊断较为困难,若诊断不明耽误手术治疗,易导致阑尾穿孔[1]。早期明确诊断,尽早手术治疗有重要的价值[2]。近年来随着超声检查的普及,特别是高、低频探头的应用,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80例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超声结果进行分析,旨在研究比较高频探头与低频探头用于阑尾炎的诊断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80例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6例,女34例,年龄15~60岁,平均(36.48±6.43)岁,病程3 h~6 d,平均(1.35±2.51)d。所有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右下腹压痛和反跳痛,其中68例伴有发热或者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增高。对80例患者的超声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不同频率的探头对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所有患者在基本临床资料、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使用GELOG7、ACUSON2000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仪,低频探头4.5 MHz,高频探头为10 MHz。患者取仰卧位,在右下腹麦氏点区域的压痛最明显处行多切面、多方位的探头扫查,先用低频探头,后改用高频探头,适当加压,以排除肠管内气体干扰。探及阑尾后细致观察并记录其外径、管壁厚度、结构层次、内部回声、管壁血流情况和阑尾周边是否有渗液。阑尾显示不佳者扩大其探头探查范围。以病理检查为基础,对比不同频率的探头对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
1.3 观察指标 参照李湘云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标准[4]:阑尾肿大增粗,直径>0.7 cm;阑尾壁增厚,横切面呈“同心圆”征;阑尾腔闭塞或显示粪石影;阑尾区显示周围积液。以手术病理检查为基础,对比不同频率的探头对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80例患者中,应用高频探头诊断例数75例,其中检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0例,急性蜂窝组织性阑尾炎29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4例,阑尾周围脓肿12例,诊断符合率93.75%;应用低频探头诊断例数44例,其中检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1例,急性蜂窝组织性阑尾炎14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6例,阑尾周围脓肿13例,诊断符合率55.0%;高、低频探头联合诊断例数80例,诊断符合率100%。高频探头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低频探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粪石、蛔虫、炎症、盲肠肿物和阑尾扭转等使阑尾受压、排空受阻是临床急性阑尾炎发病的基本原因[4]。目前其临床诊断主要以患者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化验检查为主要依据,然而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且检查报告异常不明显,因此容易造成误诊、漏诊[5]。正常阑尾位置通常在右髂窝部,且附于盲肠后下端,其位置变化较大,且长短不一,管腔较狭小,长约6 cm,内径约4 mm,组织解剖结构可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影像学资料显示,正常的阑尾在超声影像上显示并无任何特征,并且由于其位置多变以及肠道内气体干扰等因素而导致不容易识别[6]。研究表明,正常的阑尾的超声显示率仅为6.5%[7]。阑尾由于其管腔较细小,而且一端为盲端,因此极容易易因梗阻而发生感染引起炎症。当阑尾因发炎而出现充血水肿,甚至出现化脓坏疽时,阑尾在超声下会显示出体积明显增大形成一盲管样的结构,这就是阑尾炎行超声诊断的影像学基础[8]。然而由于阑尾炎临床表现因人而异,且阑尾位置变异多,通常容易造成诊断困难,因此早期明确诊断、尽早行手术治疗更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超声检查已广泛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具有无创、检出率高等优点。
超声检查用于临床诊断阑尾炎,不但可以清晰地观察阑尾的形态、大小,同时还能了解患者阑尾内有无粪石、管腔内有无残留积液,以及探查阑尾周围腹腔脏器有无感染症状。此外,通过超声检查还能够与右输尿管结石等泌尿系统疾病及女性宫外孕、卵巢脓肿等妇科疾病进行鉴别诊断[9]。超声有高频和低频两种,低频探头的探测范围深而广,能够清晰显示出病变范围同周围组织的关系,但由于低频超声分辨率较低,只能显示出病变阑尾的大致形态和内部回声,对阑尾壁层结构显示不清,难以分辨清楚前腹膜、阑尾浆膜同周围组织的分界。相比较于低频探头,高频探头则具有分辨率高、受气体干扰小、能清晰显示出阑尾壁结构和内部回声的优点,但其探测深度浅、范围小,对于腹壁较厚及肥胖患者探查时图像显示存在困难。多项临床研究表明,高频探头超声较低频探头超声更易发现阑尾病变[10]。虽然高频探头对阑尾炎的检出率高于低频探头,但并不能以此忽视低频探头用于阑尾炎诊断中的作用,二者各有所长,将两者联合使用可达到优势互补的作用,显著提高阑尾炎患者的诊断率。本研究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应用高频探头诊断例数75例,其中检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0例,急性蜂窝组织性阑尾炎29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4例,阑尾周围脓肿12例,诊断符合率93.75%;应用低频探头诊断例数44例,其中检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1例,急性蜂窝组织性阑尾炎14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6例,阑尾周围脓肿13例,诊断符合率55.0%;高、低频探头联合诊断例数80例,诊断符合率100%。高频探头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低频探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是一种效果显著的影像检查手段,在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高频探头超声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低频探头超声,但两者各有所长,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秀玲,王均,李金英,等.低频与高频探头超声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比较[J].华西医学,2012,27(3):389-391.
[2]刘立群,刘思谦.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在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75-76.
[3]蔡晓菡,吴瑞明.联合应用高,低频超声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探讨[J].四川医学,2010,31(2):252-253.
[4]李湘云.彩超高频探头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探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9,18(1):48-49.
[5]王友明.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探讨[J].中外医疗,2013,32(14):170-171.
[6]薛前海,王泽恩.高频超声与低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比较[J].华中医学杂志,2009,33(3):159-160.
[7]秦卫红,赵景林.低,高频彩色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2,9(5):69.
[8]景红霞,许涛,白姣.高,低频探头诊断疑似阑尾炎的对比及联合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7(3):14-15.
[9]罗向佳.两种频率探头联合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8):926-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