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整合的问题及其对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整合的问题及其对策范文1
【关键词】现代企业;纳税筹划风险;防范对策;研究
随着各企业及管理者对纳税筹划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纳税筹划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益,其潜在的财务风险因素繁多,因而其结果不确定性较强。纳税筹划要求其在国家规定的法律要求以及税法的基础上进行,其有效实施能够大幅度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但不合理的纳税筹划可能会使企业的成本亏损,承受较大的经济损失。因而企业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强化对纳税筹划的风险因素分析及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纳税筹划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一)政策风险因素
随着我国市场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税收法规法律也在不断的被完善和更新,因而其时效性变得较差,所以企业在实施税务策划时普遍存在不能及时跟进国家税收法规调整的问题。但企业的纳税筹划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长期性,从最初的筹划设计到后期收益需要一个漫长的历程,而税收法律法规的实现会使得最初的筹划设计发生改变,因而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专业纳税筹划人员不足
就目前来看,企业的专业纳税筹划人员严重不足,因而方案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较大,从而造成税收筹划地位显著但税收筹划工作差强人意的情况。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企业对纳税筹划的投入较少、专业纳税筹划人员不足引起的。专业纳税筹划人员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纳税筹划人员专业性不强,大多由企业财务人员担当,因而其税收策划能力及专业能力明显不足,纳税筹划的合理、科学性大大降低,不能保证方案的组织策划质量。二是激励制度缺失,相关工作人员工作量及强度增大,而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积极性大大降低。三是修订纳税筹划方案时,相关工作人员的主观意识强烈,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纳税筹划内部控制问题突出
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内部纳税筹划风险中问题时常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流程,并通过风险控制流程的改进,来实现风险的有效规避。但就目前来看,大多数企业根本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纳税筹划内部控制制度,或是制度建立但未有效落实,其作用未有效发挥,纳税筹划风险便由此产生。
二、针对风险因素采取的防范措施
(一)提高风险意识
纳税筹划是指在纳税人经济行为开始前进行规划部署的一种活动。在企业实际当中,经营环境是瞬息多变的,因而不可控因素较多,纳税筹划风险因素繁杂。在这种内外界形势下,要求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纳税筹划人员充分认识到客观存在的纳税筹划风险,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充分考虑涉税问题并提高警惕。纳税筹划具体实施开展时需先考虑其存在的风险因素,以便做出合理决策,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二)及时跟进财税政策,整合税收资源
财税政策风险是现实存在的一个风险问题,只有充分了解并掌握国家税收政策的发展动态,才能科学制定筹划方案,合理开展纳税筹划工作。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税制,普遍存在税收政策更改快、层次多等问题,因而熟悉掌握较为复杂,这就需要运用现今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现有的税收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分类整理,及时跟进国家财税政策,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培养专业纳税筹划人才
专业纳税筹划人才对企业合理实施纳税筹划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实际工作当中,强化对内部税收策划人员的专业培训对企业纳税筹划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尤其是纳税筹划工作,其对纳税筹划人员的质量要求及专业性要求更高,因而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强化对现有纳税筹划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工作,并聘请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的纳税筹划人员参与企业的纳税筹划。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大资金投入,为纳税筹划提供资金支撑;二是招贤纳士,为新入职人员提供教育培训,改善工资待遇,提高纳税筹划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三是开展多种多样的交流会,交流经验,并通过理论、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纳税筹划相关人员对税收筹划知识的认知程度,全面提升其科学合理性。再者,企业可通过建立奖惩机制以及提升福利待遇的方式密切联系工作绩效与待遇,提升其在实际工作中的积极性。
(四)合理分析及衡量纳税筹划方案
开展纳税筹划工作时,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综合考虑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与投资情况,实现企业经济价值的最大化。在实际工作当中,要对节税以及筹划问题进行综合考虑,确定整体利益最优,而非税负较小的解决方案,再者,应遵照成本收益原则,对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管理问题进行充分考虑,合理组织筹划,既要满足合理性,又要满足合法性,以此实现预定的收益目标。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全面性,既要充分考虑方案实施而造成的一些额外费用,也要考虑到所产生的机会成本,通过全面的统筹兼顾,实现成本的最低化和效益的最大化。
三、结语
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路径。纳税筹划作为扩大企业发展空间、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路径,是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措施,亦是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纳税筹划不仅作为一种节税活动,更作为现代企业实现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举措,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并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经济法规,确保其合理、合法性。现阶段,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纳税筹划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青睐,掌握技巧,有效防范风险,才能确保企业纳税筹划的合理进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郭社钦.社会转型期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其防范对策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01:262+264.
[2]康娜.论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及其防范[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04:57-59.
[3]邵晓娜.企业纳税筹划方面的风险分析及其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06:12.
[4]李艳霞.论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及其防范[J].经营管理者,2014,28:10-11.
财务整合的问题及其对策范文2
关键词:ERP;企业;财务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财务管理模块是ERP系统的核心部分。与传统财务软件不同,ERP系统中财务管理模块不仅可以独立使用,还可以通过数据接口,实现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集成。
一、ERP环境下财务控制存在的不足
(一)忽视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在企业财务控制中的重要地位。企业传统的财务控制主体是公司董事会。以董事会为中心建立的公司治理结构,决定了其对公司财务的强大约束力和控制力,财务决策与控制由董事会全方位负责。在ERP环境下,多由CFO、总会计师、财务总监根据系统汇总的信息直接参与企业财务预测和决策的实施,因而,不能忽视他们在财务控制中的重要地位。
(二)未及时发现并纠正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在实践中,大多数企业是通过事后控制的方式来指导当前的活动,即通过报表的最终结果来进行下一阶段的财务决策,从而会导致企业的财务决策无法随着信息的变化而变化,出现滞后性。
(三)无法实现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业务协同。关联企业的协同关系主要表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如果没有网络技术的支持,信息就无法迅速传递、有效处理,不利于企业展开决策。
二、ERP系统为财务控制有效实施提供有利环境
(一)提供了更全面、及时的信息。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仅限于企业内部的产、供、销活动,所产生的信息量及获取的资源是有限的。而ERP系统的实施能够把关联企业提供的供需信息、制造资源与企业内部生产活动进行有机整合,也能够集成使用企业内部的采购、生产、库存、成本核算等业务管理系统,由此从根本上实现了内外部供应链的整体统一。
(二)扩展了财务控制的对象。财务控制对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及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传统企业经营管理侧重于资金、存货、设备等各种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ERP系统实施后,信息、人才、知识产权、企业价值等无形资产更多地融入企业业务中,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比例也大大提高,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驱动因素。因此,与无形资产相关的业务也成为财务控制的重要对象。
(三)改变了财务控制的方式ERP系统的实施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信息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改变了财务控制的方式。
(1)新环境下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取代了传统的事后控制。传统的事后财务控制依赖每月编制的会计报表和报表分析报告,企业无法及时进行决策。ERP环境下,系统在提供基本会计报表基础上,还能提供多种可以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和随时可以查询的管理性报表,并提供易于使用的财务分析模块,更全面地为企业提供提供财务管理信息。此外,财务管理系统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高度整合,实现财务信息的及时化处理,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保障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2)新环境下的复杂的集成控制取代了传统的简单控制。ERP系统可以覆盖企业全部的管理信息,随着其实施和完善,通过信息在不同模块间的传递,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产生的财务信息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使原有的单一业务成为集成业务,也对财务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改变了企业资金管理模式。ERP环境下,企业管理者可以利用资金管理模块的随时自动生成现金流量表的功能和总账模块的实时银行对账功能对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以便随时掌握资金使用情况,评价资金使用的合理程度,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同时,通过资金管理模块的资金预测功能的运用,促使企业保持合理的中短期资金流量,保证企业正常运作。
三、ERP环境下财务控制有效实施的建议
(一)优化财务机构设置。ERP系统是建立在先进的管理思想之上,能有效地组织、计划和实施人、财、物等管理资源信息系统。由于国内对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和探讨起步较晚,虽然很多企业已经实施ERP系统,但并没有给企业带来预期的效果。很多企业对于财务管理模块的使用仅停留在会计核算方面,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整合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因此,要实现财务机构的职能由核算转为管理,使得财务管理人员更多的参与管理,要求企业适时调整财务机构的内部设置,增加高素质管理人才。
(二)重组业务流程。业务流程重组其核心是彻底重新设计企业组织形式和作业过程,加强成本控制,提高企业资源使用效果。财务控制活动是按照业务环节进行的,这要求企业在财务控制的设计中首先熟悉企业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及其相互联系,确定风险的重要程度,其次根据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制定规则和程序,制定关键控制点并设定控制程序,将其嵌入到信息系统中形成业务活动和信息处理相结合的财务控制系统,以期获得较好的财务控制效果。因此,企业应借助ERP等系统来促进业务流程的优化,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并进而提高财务控制绩效。
(三)强化作业基础预算。ERP环境下的预算控制从战略和顾客需求出发,在具体实施中,首先要找出每一作业环节结果和资源投入的关系,从中发现低效和浪费的环节,重新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确定资源的有效分配,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预算目标。这些都要求财务人员的密切参与和配合,充分发挥ERP系统信息整合、信息共享的作用。
(四)构建绩效评价体系,实施新的绩效评价方法。ERP系统强调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绩效评价,不仅重视经济效益,还要兼顾社会效益。因此,评价时应以项目管理为核心,将项目作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进行考核,对项目进行预测、控制和分析,此外,可以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划分为各个部门的子目标,进而继续细分形成指导管理者行为的绩效指标和目标。
参考文献:
[1]褚颖.浅谈企业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6(07).
[2]邵云楠.企业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煤炭科技,2009(09).
财务整合的问题及其对策范文3
一、企业会计信息化内涵与必要性概述
(一)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内涵
何谓“企业会计信息化”,就是将企业财务管理过程数字化,具体说来就是通过信息系统把现金流动、客户交换等一些业务过程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在企业内部与外部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交流,达到并实现管理一体化、集成化,并依此做出合理决策,优化资源和资金配置,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并产生更大的效益。
(二)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必要性与意义
(1)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起到的作用日益突出,并使得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信息技术的利用,是的会计工作实现了信息化,大大提高了其工作效率,及时将有效地会计信息提供给企业决策者,对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直接的作用,同时也对企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务保障。
(2)时效性大大提高。区别于传统会计方法的手工记账繁琐的不同,会计信息化就是通过在系统中输入企业的生产数据,由系统快速的进行分析与总结数据,迅速反应并纠正实际工作中的变差,可以最大程度上规避企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另外,系统中得到的数据可以重复使用,也没有时间与地点的制约,灵活性比较强,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财务管理的成本。
(3)信息统计的全面性。企业财务需集中统一管理,这样就可以集中管理财务信息,合力集中于一点,以寻求企业经营上的发展和突破,会计信息化就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通过整合各部门的业务流程、财务信息与管理信息,及时有效的对企业的生产运营及资金利用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优化部门和资源配置,使得企业各部门管理流程更加有序高效,完善并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
二、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现状及问题
(一)缺乏专业性人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匮乏的问题愈发突出。虽然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员很多,但大都采用传统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工作,其拥有的知识结构过于陈旧和保守,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真正兼具会计相关理论和信息化技术的人才则是少之又少。因此,在短期内实现高技术难度会计信息化的处理方案比较困难。
(二)管理者重视缺位
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思想上的不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化的进程。企业管理者对会计信息化缺少全面的了解和认知,没能够认清会计信息化可以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作用,即便使用了会计信息化的设备和系统,大都认为会计信息化只能够将传统繁琐的会计记账变得简便快捷,但并未领略其精髓所在,并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的利用对企业各个部门的意义,这也使得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运用还停留在比较低级的水平。
(三)落后的内部控制制度
流程化管理的缺失,企业在会计信息化上的管理方法和模式都比较落后,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保守陈旧,没有及时进行创新和改革,以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正是由于企业落后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有效的串联起资金、信息与物流之间的联系,使得会计信息化的应用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会计信息化对网络技术的强烈依赖性,也可能会加剧企业财务未知的风险。
(四)会计信息的安全问题
会计信息化,以数据信息为基础,强烈依赖网络技术,因此,会计信息安全问题也是会计信息化发展迟滞的原因之一。其存在的安全问题有三个方面:(1)内部人员私自修改或泄露企业财务的原始数据;(2)以磁性介质作为存储载体的财务数据信息,可能会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而导致数据损毁或丢失;(3)会计信息化整理分析财务数据的工具是电算化系统,在其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软硬件的非正常运行、人员操作问题以及黑客攻击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而影响会计信息的安全。
三、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对策探究
(一)人才培养是关键
要从根本上提升会计信息化的水平,加强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是关键。企业的首要任务是要加大专业培训的力度,学习会计信息化的最新技术、会计方法和管理模式,使其可以准确快速整合企业财务数据,并对得到的信息做出及时有效的评估和分析,以此实现其对于企业发展的价值和贡献。
在会计信息化的要求下,会计人员至少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1)遵循会计信息化新的要求,提出新的条件,以用于对会计掌控及会计信息标准的改善;(2)拟定出各类型经济业务往来的行为已经会计掌控的标准,让决策准确掌握并了解相应的标准;(3)在决策者做出决策后,会计工作者对其进行评估分析。
(二)正确认识会计信息化
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思想上的不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化的进程。因此,上至高层,下至普通员工,都必须正确的认识会计信息化的作用。企业应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定期举办宣讲会,向员工讲解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及其最新发展动向,让员工对其战略意义能够有更深入的认识与了解。
(三)加强立法,保护会计信息
上文中已做出分析,对网络技术有着极大依赖性的会计信息化,有可能会出现安全问题。因此,针对会计信息化的安全问题,尤其是人为可能造成的私自篡改、泄露以及黑客攻击等网络犯罪问题,国家应及早制定并出台相关法律,对类似犯罪严惩不贷,以此最大程度上保证信息使用者的权益以及保护企业利益不受损失。
(四)建立配套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会计信息化,保证其高效科学的运行,就需要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制度与配套制度。加强硬件上的管理与维护,有效预防并消除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加设电磁屏蔽,对计算机比较多的部门进行防水、放电及防火处理,做到源头把关,以便实现有效的会计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袁树民,.会计信息系统[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程昔武,纪纲.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之友,2006,(03).
[3]李海鹰.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32).
[4]祁广亚.会计信息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会计信息化研究,2009(05).
作者简介
财务整合的问题及其对策范文4
【关键词】 企业集团; 资金结算中心; 现实意义; 运作流程; 问题; 对策
一、企业集团资金结算中心存在的现实意义
为加强集团内部资金集中控制和统一管理,发挥企业集团财务资源的整合优势,保障资金安全,提高整个企业集团经济效益和运作效率,目前大部分企业集团对资金实行集中管理,多采用资金结算中心模式。这种模式在企业集团资金控制和统一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提高了资金运作的稳健性和安全性,防范了金融风险
(二)提高了资金运作的规范性,有效防范了经营风险
(三)盘活沉淀资金,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四)加强了企业集团的现代化管理
二、企业集团资金结算中心的组织机构及其运作
资金结算中心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定义。狭义的资金结算中心是指企业集团根据财务管理和资金控制的需要在集团内部设立的,负责办理集团内部现金收付、往来结算、资金调剂、资金筹集的内部职能机构。广义的资金结算中心是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一种,由战略发展部、资本运营部、资金结算中心、董事会、财务部、常务管理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和人员来完成该模式的运作。
企业集团一般设置战略发展部、资本运营部、资金结算中心、常务管理委员会等部门来完成资金结算中心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和资金控制职能,同时,董事会、财务部、总经理等机构和人员应增加与资金结算中心相关的职能。资金结算中心有内部结算功能、外部资金往来结算功能、内部资金调配功能、资本控制功能、筹资融资功能和投资管理功能。
(一)内部结算
内部各成员单位因业务往来或其他原因而需要划拨资金时,将付款指令传递给资金结算中心,此时集团内部并没有资金流动,资金结算中心只是需要将相关成员单位的银行存款分账户的余额进行调整即可。
(二)外部资金往来业务
成员单位与外部单位发生业务往来需要划拨资金时,将付款指令传递给资金结算中心,结算中心对付款审批手续及相关凭证进行把关,确保资金安全,审查无误后,通过开户行与外部单位进行结算;外部资金划入时,资金划入集团公司账户后,资金结算中心调整成员单位资金余额。
(三)内部资金配置
成员单位根据自身的资金短缺情况向资金结算中心提出请求,资金结算中心根据整体的资金盈缺状况,对其请款项目进行审查,考虑其项目盈利能力及风险,提出合理意见,提交财务部或者董事长,对项目进行审批,不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上报常委管理委员会。
(四)对外融资
资本运营部根据整个企业集团的资金盈缺状况和近期项目发展计划,制定融资计划,提交常务管理委员会或者董事会,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审批后,交与资金结算中心按照融资计划具体实施。
(五)对外投资
战略发展部经过对市场的调查,研究、把握并分析市场状况,制定集团发展战略,资本运营部根据集团发展战略,制定具体的投资计划和实施方案,提交常务管理委员会或者董事会,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审批后交与资金结算中心实施,由资金结算中心具体安排投资计划。
三、企业集团资金结算中心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结算中心运行的法律环境很尴尬
资金结算中心是中国人民银行明令禁止的,但是一些法规制度鉴于资金结算中心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又明确要求设立资金结算中心来加强企业集团的经营管理水平。
1998年8月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整顿乱集资乱批设金融机构和乱办金融业务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不得以行政隶属关系强行要求企业通过本系统财务结算中心办理存款、贷款、结算等金融业务,已办理的必须清理。各商业银行不得与其他部门或者企事业单位联办资金结算中心;以上的法规和制度并不都承认资金结算中心的合法性。
但是有一些法规很明确地支持资金结算中心的运作。2000年10月国家经贸委下达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中规定:实行母子公司体制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应当通过法定程序加强对全资、控股子公司资金的监督和控制,建立健全统一的资金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企业内部结算中心的功能,对内部各成员单位实行统一结算。
资金结算中心运行环境的尴尬成为其健康有效发展的首要障碍,只有其得到了法律上的承认,才能在健康的轨道上长足发展。
(二)行政干预多,贷款管理薄弱
资金结算中心作为企业集团的直属职能部门受制于企业的领导。资金结算中心放贷由集团领导决定,贷款大都缺乏把关,资金回笼困难。有些集团领导为减轻贷款单位的负担,凡一年内尚支付不了的利息,旧贷款一律改为新贷款,使其包袱更加沉重。
(三)融资渠道单一
由于历史原因和传统金融体制的影响,融资的渠道不够宽广,渠道比较单一,主要通过银行间接融资,而且大多数企业集团的借款集中在单一商业银行。这种情况根本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也无法控制财务费用。
(四)过度集中财务决策权,损害成员单位,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企业集团资金结算中心或者其他相关管理机构,拥有其成员单位的财务决策权,其积极性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受到损伤;同时,集团公司完全凭借集团财务管理层对市场的把握,制定的决策不适合成员单位的具体情况,既会破坏企业集团的威信,也会增加成员单位对资金结算中心的不满。
(五)内部资金分配不合理
为促进内部市场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企业应将内部资金在内部单位之间合理分配,但是有些企业集团对资金的分配还是不尽合理。内部资金分配不尽合理,主要是由企业集团未规划长远发展战略、各成员单位业务板块组合不清晰、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的。
四、企业集团资金结算中心运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国家相关部门应尽早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资金结算中心的运作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根据企业集团资金结算中心存在的现实,即其运行给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尽快制定资金结算中心管理办法,使其有法可依。但是在相关的政策支持出台之前,企业应该尽量争取法院、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等有关机构的理解和支持。
(二)加强贷款管理,降低上市公司风险
1.规划企业集团发展战略,整合企业集团资源
这一举措是加强贷款管理,提高各成员单位经营管理水平的基础工作。企业集团对整体资源进行整合,规划各成员单位的长远发展战略,各成员单位在日常经营中,会避免互相竞争引起的资源浪费,目标明确地依据企业集团的战略规划,对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业界树立企业集团的良好形象。
规划企业集团整体发展战略,首要任务是考察并把握分析所在行业的市场状况,把握行业的发展方向,顺应行业发展的趋势才能长久生存并发展。其次,深入了解各成员单位具体情况,了解其适合经营的业务板块,避免成员单位主营业务之间存在竞争,淘汰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业务范围,监督亏损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经营管理。在了解成员单位具体情况的过程中,亦能吸收经营管理中的精华,在企业集团中广泛推广,尤其是亏损企业,可以提高整体效益及竞争力。
2.贷款前对贷款事项严格审验
资金结算中心贷款管理是企业集团为降低外部融资费用与财务风险而进行的内部融资行为,贷款的使用不能简单根据单位是否有偿还能力来决定是否贷款。结算中心贷款应该服务企业集团的总目标,体现企业集团的决策意图。一方面,资金结算中心的贷款应该向经营良好的单位倾斜;另一方面,资金结算中心还要帮助亏损企业渡过难关。资金结算中心可以借鉴商业银行贷款管理的一些办法。同时,严格控制结算中心贷款规模,根据结算中心吸收的贷款、可动用的流动资金的状况来决定贷款规模。
3.信用期内监督贷款项目的运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加强对贷款项目的监督,提高贷款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是加强贷款管理的关键途径。各成员单位在遵循企业集团整体发展战略指导的情况下,通过各种途径,从各种角度提高经济效益,才能按时归还贷款,保证资金链的顺畅,使企业集团在健康的轨道上快速发展。
(三)拓展融资渠道
为了满足企业集团对资金的需求,应稳步扩大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比例,融资渠道应多元化,合理信贷结构。
首先,与合作银行争取优惠利率,有效降低财务费用。
其次,积极开展境外融资。
最后,利用资本市场,不断拓展直接融资。
(四)在分权的基础上集权,发挥集团资源的整合优势,同时激发成员单位管理层的积极性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重点在战略管理上,如果对成员单位的日常经营活动与财务活动管理过细,会破坏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企业集团的长远发展战略。为了有效避免集权的以上缺陷,应将集权建立在分权的基础上,将资金管理、运用、收回、分配集于一体,参与市场竞争自下而上的多层次决策的集权。
在划分财务决策权的范围时,应遵循重要性原则,就是按照该项决策所涉及的资金占成员单位总资金的比重大小和所获得收益占成员单位预期收益份额的多少,来决定是否由集团公司作出该项决策。
(五)健全内控制度,完善会计核算和操作规程
一是建立以规范化的会计记录、财务核对、监督制约、安全谨慎为原则的会计控制制度,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财务、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进行操作。二是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建立双人交叉核对制度,实现岗位、工序间相互制约,定期进行内部监督检查,保证过程控制规范的落实,保证各项措施的顺利实施。
(六)提高结算中心的服务层次
资金结算中心工作人员应自觉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深入各成员单位调查研究,了解经营状况,及时向领导汇报有关的资金信息。
【参考文献】
[1] 郑添.企业资金结算中心存在的现实意义及面临的问题[J].财经园地,2006,(4):30~31.
[2] 梁碧红.对公司内部资金结算中心的探讨[J].财务与会计,2006,(17).
[3] 牛占奎.企业集团构筑资金集中管理平台浅析[J].集团研究,2006,(10):27~28.
财务整合的问题及其对策范文5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154(2011)06-00110-02
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高校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 学校经费从单一财政拨款发展到多渠道、多方位筹资办学, 高校财务管理的环境和内容不断变化,于是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亟待我们解决。
一、传统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综合高校财务的性质和特点,高校财务管理可分为资金流财务和业务流财务。
1. 资金流财务
资金流财务指由于高校资金的流动所形成的各种财务管理活动及其财务关系,简单而言就是 “收”、“支”、“余”[1]。“收”即教育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科研收入、其他收入。既包括纵向的上级财政拨款、相关的纵向科研经费及其他上级财政支持经费划拨形成的教育事业收入、科研收入、其他收入等,也包括横向的各种往来资金款项,如银行资金往来、日常相关财务主体往来款项所形成的教育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科研收入、其他收入等。“支”与 “收”相对应,即教育事业支出(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经营支出及其他与“支”相关的支出。如日常事业运行的各项支出,个税,公积金等代收代扣款项的支付,经营性支出以及往来款项的支出。“余”,即 “收”与 “支”抵减之后的 “余”,既指传统意义上的账上 “余额”,也指尚待处理结转的“余额”。在“收”“、支”“、余”资金流财务过程中,必然产生相关的财务活动及其各种财务关系。如围绕高校财务的 “收”、“支”、“余”产生的与上级各教育主管部门、各相关财务主体之间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
2. 业务流财务
业务流财务,是根据高校财务各项业务性质和类型来划分为各种财务业务,由于业务自身的内在规律和执行过程的流程化管理模式,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业务流财务[2]。如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业务流、高校内部财务之间的业务流、高校财务与其他财务利益者业务流、高校财务部门内部业务流等。
二、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银行贷款成主要融资手段, 高校财务风险增加
随着高等院校扩招步伐的加快,高校的办学条件及软件、硬件设施相对落后与高校人数不断增加的矛盾日趋突显,而国家、省部或各市对高校投入的资金及高校的事业收入相对有限,为缓解资金短缺的矛盾,银行贷款就成为高校筹措建设资金的主要途径。但是,银行垡与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的性质存在着本质的区别。银行贷款是高校的借入款项,其实质是一种负债,到期必须还本付息。因此,高校在利用银行贷款时也承担着相应的资金成本和偿债风险。
2. 财务信息不够公开、资产核算不够透明
高校财务信息普遍公开程度差,校务公开常常局限于教代会等有限会议, 且内容仅涉及学校的预算分配和执行情况[3]。而广大教职员工感兴趣的学校的收入来源、学校是否存在税漏税情况、校内收入分配管理方式、学校成本效益等问题鲜有公布。教育收费问题是社会的敏感问题, 学生收费涉及教育成本的核算与分摊问题, 但长期以来, 教育成本的核算与分摊标准究竟如何定, 收费的具体用途均缺乏公开透明的机制。
学校事业支出的特殊性,使其不要求对培养成本进行核算, 购置的固定资产也通常不计折旧。因此,大部分高校往往存在以下情况,如过于重视找项目、要资金、购设备, 而轻视了对资产使用的管理与考核;重视社会效益, 忽视经济效益;重视教学、科研等计划任务的完成,而忽视了对已购资产的管理和充分利用。
3. 财务预算不合理, 预算执行配套机制不健全
财务预算时间上不合理、预算内容上不一致。学校内部的部门预算一般是从头一年九月开始编制,最后在预算当年的一月份的人代会通过后才下发预算控制数,而学校内部的综合预算通常于二月开始编制,经过多次商量,最后在四月左右经学校党委会研究通过后,下发校内各部门的预算[4];财政布置的部门预算与学校内部综合预算在内容上往往不一致,高校通常要做多次预算。
学校的财务预算执行往往缺乏相关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 对各部门预算经费亦欠缺准确、具体的分析, 对资金的使用效益也难以正确、完整的评价。预算执行中一些难以解决的内容不实、约束不强、执行不力的情况仍然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预算控制作用未能发挥实效。预算管理不合理,直接 导致预算管理形同虚设, 资金利用效率低, 收支管理缺乏硬约束。
4. 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
高校审计监督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实效。审查内容和手段单一,没有涉及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健全性,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审计方式也多以事后审查为主,难以起到事前控制、事中监管的实效[5]。不仅如此,高校财务管理中收支不实、管理不规范时有发生。如缺乏统一规范的财务分析准则,使财务分析信息不够全面准确;缺乏切实有效的预算机制、绩效评价机制、风险控制机制、内部审计机制。
三、优化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立足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到高校财务管理中,就是需要我们能够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增强财务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用创新的理念探求加强和改善财务管理的新举措。
1. 健全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健全内部规章制度
财务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健全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制度保证。 建立科学的财务预算分析研究制度、形成相关的投资决策程序和合理的监管机制,提高制度约束效力。
2. 强化预算管理水平,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要强化预算管理水平,就是一要把部门预算和校内综合预算合为一体,以有效实现学校的经济目标;二要细化预算编制单位,对学校所属各部门要求编制预算并加强管理,克服学校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不强和预算不科学和预算不公平的情况;三是建立经费的项目管理制度,对特殊的人员经费、一般公用经费、各个项目支出都按照项目来测算,建立项目库;四是完善预算的调整制度,对调整审计与理财,调整时间、方法、程序等作相应的规定;五是建立预算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完善预算控制制度,优化资金的支出结构和确保资金正确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预算更趋于公平、合理、透明。最终通过这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实现学校编制和执行真正发挥实效,提高学校资金的使用效率。
3. 强化贷款管理,防范贷款风险
强化贷款管理,通过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化解高校商业贷款的风险。如高校通过积极争取更多的非偿还性资金,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应收款项的管理,及时、足额地收加学校的资金。提高高校产业经营能力,开发学校的资源,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树立节约意识,压缩开支,减少消费性支出,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
4. 加强信息化管理,完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
高校财务管理模式要步入良性有序的发展轨道就需要在总结高校原有财务管理模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强化信息化管理。借助高校“数字校园“平台,实现高校财务信息资源的整合,改善财务部门的管理职能和效率,并结合高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全面地、科学地改造与完善现行的财务管理模式,实现以预算控制为核心、以财务业务一体化为平台、以资金动态集中控制为手段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办公”[6]的财务管理新模式。如完善财务工作领导体制,强化财务工作领导职能;重组财务业务流程,构建财务业务一体化平台;建立集约型资金管理中心,实行资金动态集中控制;建立会计核算中心,增强会计机构人员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 谢桦.论财务分析评价体系的改进与完善[J].财务与金融,2010,(4):91-95.
[2] 李平.财务分析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1,(9):84-85.
[3] 言文.高校财务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会计之友,2011,(6):93-95.
[4] 张文耀.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7):116-118.
[5] 李国俊.基于高校发展战略的高校财务制度安排[J].中国高教研究,2009,(9):29-31.
[6] 陈义明.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财会通迅,2008,(4):51-52.
Research of the Problem and Solution for
University Financial ManagementWANG Shuang
(Financial Office,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54, China)
财务整合的问题及其对策范文6
我国经济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绩效审计之间的关系界定为: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绩效审计,这些审计各有侧重,适用性有所不同,且名词的提法也不尽统一,但是核心都是以经营管理活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这些审计在我国通常称为经济效益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执行的,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对照一定的标准客观评价其经济效益状况和潜力,确定其经济管理的效率性、效果性和经济性,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使其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审计活动。通过经济效益审计,能够促进企业找漏洞、挖潜力,改进生产技术,变革经营方式和调整管理机能,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增强竞争能力。效益审计是建立在财务收支的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审计,是财务收支审计在内涵和外延方面的扩展。
二、当前开展效益审计的难点
(一)内在因素影响效益审计的开展
这种内在因素主要是指由于审计人力不足和综合素质不高,使效益审计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开展效益审计,特别是目前针对某一专项资金开展的效益审计,由于涉及了大量的项目资金和数量繁多的项目承担单位、部门,使现有的审计力量更显得杯水车薪;同时,由于效益审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审计的复杂程度远远高于合规性审计,不但需要财会专业知识,还需要懂工程技术、管理技术、统计分析等多方面的知识,必须运用多学科知识,效益的评价需要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宏观性、前瞻性,这样作出的评价才能得到利益相关方的信服和应用,效益审计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但实际上我们往往达不到这一要求,长此下去,势必造成效益审计流于形式。
(二)审计评价标准不统一,加大了审计风险
效益审计是以财务收支为基础,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和使用经济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适当性和环境性进行的检查和评价。具体讲,就是通过揭示被审计单位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效果差、效率低的原因,向利益相关者披露相关信息或提出整改的建议,通过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但由于效益审计所涉及对象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适当性、环境性指标缺乏统一的公允性标准,不同的衡量标准得出的结论就会有差别,从而加大了审计风险。
三、防范和控制内部经济效益审计风险的对策
风险系一种可能性与不确定性,意指特定事件、措施或行动对特定组织产生不利影响或导致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当反映被审计单位及其经济活动或项目的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漏报,或者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漏洞缺陷或未被有效执行,或者经营管理存在重大舞弊时,或者采用的审计标准有失公允时,内部审计人员经过审计未能发现或失察,由此而生的发表不正确或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即为内部审计风险。内部审计风险的后果可能涉及:因采用错误的、不及时的、不完整的或不可靠的信息所造成的错误决策;错误的记录、不适当的会计处理、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各种财务损失;未能充分、有效地保护资产;客户不满意,反面宣传及其对本组织声誉形成的严重损害;未能遵守本组织政策、计划、程序或有关的法规与规章而遭受各种惩罚;不能合理地取得资源或不能实现设定的组织意图等。为此,需采取以下措施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
(一)制定统一的效益审计评价标准
审计署应当组织内审协会及有关专家尽快出台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规范,效益审计评价要尽可能使用统一的量化指标标准来衡量经济业务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适当性、环境性,这样,评价审计业务中获取的实际指标时有标准可依,以达到效益审计在促进资金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提高方面的作用。
(二)借助ERP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和优化资源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企业信息化的角度来看,“事”可以解释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器”指的就是“信息化手段”。借助ERP技术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运用计算机技术将财务网络系统留存审计接口,借助网络技术对财务实施动态监督,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纠正,这样既改变了传统审计滞后的局面,又降低了审计风险。
(三)改进监督办法,实行参与式审计
现代内部审计方式的精髓是参与式审计,即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努力与被审计部门的人员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分析错弊和实际存在的问题及潜在影响,一起探讨改进的可行性和应采取的措施,并与有关部门配合,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使审计评价更具有权威性和针对性。为此,一方面要实现内部资源的整合,打破部门内部的界线,实现人力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要借助外部的力量,特别是一些专家、专业技术人员等,实现人力上的优势互补。执行审计业务时以专业审计人员为骨干,实行专兼职人员结合,把与审计事项相关的财务、技术、预算、法律等人员聘为兼职人员,在审计中把他们纳入审计组正式成员,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协助。另外,还可通过向有关咨询机构咨询、吸收被审计部门参加审计评价工作等方式,以便减少执行过程中的阻力和障碍。
四、开展效益审计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关于效益审计的项目选择
效益审计选项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效益审计能否取得实效。选择项目时,应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一是有利于促进相关管理部门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投资机制,提高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二是具有典型性、重要性,为政府和公众所关注,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三是从审计的现实性考虑,应选择那些资源利用率不高,管理不规范,易出现损失浪费的项目,这样的项目易于审计和评价。
(二)关于效益审计的目标
审计目标是指审计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和预期的审计效果,是审计项目的工作方向。一般情况下,审计项目一旦确定,审计目标也就初步确定了。效益审计总的目标是要考察效益性,具体来说包括经济或节约、效率、效果、适当或公平、环境五个分目标。经济或节约是实际投入比计划投入,即资源财产实际投入(所占或耗费)比计划投入,目的在于发现究竟在哪里出现了浪费资源的不经济现象;效率是实际投入比实际产出,即资源财产实际所占或耗费比实际所得,目的是考核投入利用的效率,这类指标可反映一个单位、一项活动或一个项目的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效果是实际产出比计划产出,即实际资源财产所得比计划所得,目的是考察预期效果的实现程度;适当或公平是计划投入比计划产出,即资源财产计划所占或耗费比计划所得,目的是考核计划所得的适当性;环境是指影响效益的内部或外部的经济、社会、自然等环境条件,如经济体制改革、价格政策变更等。效益审计要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价,促进管理者提高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
1.总体经济效益评价
总体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是考察被审计单位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经营成果、完成了计划任务等。总体评价主要审查内容:(1)确定已实现的经营成果水平。主要是确定所实现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社会贡献总额、上缴利税总额、资金利润率等各项经济指标水平。(2)审查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是将被审计单位实际数与计划数、目标数相比较,确定完成程度。(3)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其成绩并揭示其存在的差距。通过与被审计单位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指标的比较,或者与其它单位、同行业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和取得的成绩,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明确方向。
2.主要业务经营活动审计
业务经营活动直接影响经济效益。业务经营活动的审计主要是通过对采购、存储、生产和销售等业务的审查,将获取的有关指标的实际水平与计划、定额、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作出评价。具体包括:(1)采购业务审计。主要审查采购计划制定的正确性,采购计划的完成情况,采购方式的合理性,采购批量确定的科学性,采购成本水平的变化以及采购费用水平的高低等。(2)存储业务审计。主要审查储备定额制定的科学性,储备计划的完成情况,储备场地的利用情况,仓库管理制度的健全与有效性,材料物资的保证程度等。(3)生产业务审计。主要审查生产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及其完成情况,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平衡状况,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水平,生产成本水平等。(4)销售业务审计。主要审查销售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及其完成情况,销售方式的合理性,销售费用的高低,销售收入水平等。
3.专项经济活动的审计
专项经济活动的审计包括对外投资、固定资产购建与改造、新产品开发、市场开发等活动的审查。
4.主要经济资源利用的审计
审查资源利用效益主要是分析各种经济活动中所消耗资源的大小,计算资源利用效益的指标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照,从中找出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利用资源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的措施。经济资源利用效益审查的内容主要有:原材料利用效益、劳动力利用效益、固定资产利用效益、资金利用效益、能源利用效益等。
(四)关于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
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是指对被审计事项的理想预期或认识,它说明的是组织或活动“应该怎样”。恰当的审计标准能为审计搜集证据提供依据,能为得出审计结果提供基础,还可以为与被审计单位管理部门进行交流奠定基础。审计标准的选择和对审计问题的确认,往往都需要被审计单位或被审计单位的管理部门的参与。因此,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应注意与被审计单位或其管理部门的交流和沟通,取得支持和配合,被审计单位或其管理部门对审计标准的理解和认可程度将影响其对依照审计标准作出的审计结论的最终接受程度。一般情况下,审计目标不同,评价内容也不同,评价标准也就不同。
实践中,以下三类标准是可以直接作为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是易于被审计单位接受的:一是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国家、行业或地区性的正式标准等;二是经审计部门评估或确认的被审计单位或其主管部门的可行性报告、预算、目标、计划、定额等;三是公理或常识性标准。如公认的或良好的实践标准,行业或地区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其他国家的标准和经验等。审计部门确定的评判标准都应事先让被审计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接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