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处理能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危机处理能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危机处理能力

危机处理能力范文1

一 研究生辅导员危机处理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2005年开始,国家及教育部连续颁发的相关文件,使高校危机处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具体化,并引导高校危机进入类型细分研究阶段。《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是辅导员主要的工作职责。在当前高校危机事件时有发生的情况下,对高校危机事件的处理,直接考验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辅导员能否时刻具备危机意识和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决定高校危机事件能否顺利解决。

然而,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在研究型大学中,研究生逐渐成为在校学生主体,在此背景下,大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却依然认为本科教育才是大学教育的主体,大学生才是高校危机事件主要关注的对象。未深刻意识到对研究生群体危机事件处理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更为深刻的影响着高校的和谐与稳定,而由于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研究生辅导员危机处理能力愈显重要。因此,学界虽然对高校危机进行较为广泛深入的研究,但以研究生辅导员为对象的危机处理能力的研究却显得薄弱,这种缺失有可能导致研究生教育管理出现“真空”地带。所以,深入研究并提高研究生辅导员的危机处理能力,对实现和谐校园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高校辅导员危机处理能力现状研究

2003年“非典”过后,高校更加重视辅导员的危机处理能力,虽然极少涉及以研究生辅导员为研究主体的危机处理能力相关的研究,但现有对高校辅导员整体层面上危机处理能力的现状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也涵盖了研究生辅导员危机处理能力的现状分析,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就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从地域性来看,港台学者对校园危机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但多局限于中小学范围,理论性不高,推广性不强;内地的研究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

目前,学界主要就辅导员应对高校危机的思路、方法、应对能力等方面进行较为粗浅的研究,对高校辅导员危机处理能力的意义有较多共识性的阐述,即危机处理是作为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升高校辅导员危机处理能力对于迅速有效控制、消除高校危机起着关键性作用,也是检验辅导员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1]。同时,多角度提出应对危机事件的原则,如遵循“以学生为本,从人本关怀出发”[2]的基础上,从不同层面深入挖掘了危机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辅导员在工作职责和角色定位上模糊不清、缺乏危机意识的主观因素及高校危机处理长效机制缺失,无法为辅导员防范和应对危机事件提供制度保障、缺少对辅导进行系统的应对危机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等客观因素的分析[3],最终建议要重视从辅导员自身定位、机制建设、组织建构等方面培养其危机处理能力,如辅导员要树立“居安思危、能力创新、自我培养”的理念,同时,高校要按照专业化的要求,构筑系统的培训课程体系和模拟训练形式,建立具体的辅导员危机处理能力的培训制度,并健全危机管理考评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辅导员开展危机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危机处理能力的提高等。

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的支撑,使得研究的理论基础颇为薄弱和难以取得有力的实证。虽然许多教育工作者从辅导员自身定位的角度入手,借鉴了中心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等理论,涉及危机管理、心理学等,跨学科从不同视觉展开研究,但却始终未能将相关理论有效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和辅导员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从上世纪50年代已开始广泛开展高校危机处理的研究,并由定性化逐渐发展到定量化阶段,尤其重视高校危机制度及机制方面的建设研究,通过建立处理危机事件的实践模型和仿真系统、制定相关制度或指南,使危机处理更加社会化、科学化和专业化。如在美国,几乎每个州都有专门对高校危机进行深入研究的机构,并进行危机管理、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作出详细的指导方针等。虽然国外高校危机处理的研究成果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但其专业的危机处理模式和处置机制为国内高校危机处理及研究生辅导员危机处理能力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三 高校辅导员危机处理能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梳理

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在高校研究生危机事件的警醒下,教育部明确了对辅导员危机处理能力研究的必要性,从其对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来看,其中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引导和教育,化解矛盾,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校园安全和稳定”,其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决定了其在危机处理不同阶段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辅导员工作内涵与重点指明方向。

更重要的是,高校也充分肯定了辅导员在危机处理中的重要角色,即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预防校园危机事件的第一道防线[4],是高校危机处理的重要主体,他们最贴近大学生生活,是其最亲密的朋友,大多能陪伴他们度过整个大学生活,能保证危机教育的持续性和一贯性,全程参与危机教育和管理,才能使高校危机处理得到有效的预防和处理。

教育部与高校的重视,推进了对辅导员危机处理能力的研究,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和评估建立良好的理论及经验基础,也是为提高辅导员危机处理能力提出新的思路,如立足于辅导员危机处理的实际情况,以辅导员为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进行研究等。但是,目前由于高校辅导员危机处理能力暂未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危机处理能力的具体内容大多是基于危机管理的过程维度进行简单总结,缺少全面归纳,如仅概括提出“新时期,辅导员在应对大学生突发事件问题上,要从反射式的事后处理模式,转变为以预防为主、信息畅通、迅速反应、协调应对的综合系统模式”[5],或在内容上简单归纳为“表达沟通、观察判断、果断决策、转化处理、组织协调、心理疏导与自我调节等”[6]。

四 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危机处理能力的结构分析及提升能力的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转型,多元化思潮冲击着校园,而教育体制和培养方案的改革,加快研究生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研究生群体思想上的特殊性也日益凸显,他们独立、复杂、极端、多元化,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和校园稳定的风险。因此,对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危机处理能力结构的准确分析,是提升辅导员危机处理能力的重要前提。

针对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结合校园危机处理的机制与企业管理等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如果能找到一种较为匹配的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将有利于研究框架的构建和对其深入研究。因此,本文提出以斯滕伯格智力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探索和分析当前复杂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危机处理的能力结构,寻找研究生辅导员危机处理能力的理论支撑,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该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R.J.斯滕伯格提出,主要着眼点在于个体适应环境、选择环境和塑造环境的能力,以及个体目标的达成和成功的获得[7];以主体的内部世界、现实的外部世界以及联系内外世界主体的经验世界三个维度来描述智力并形成三个相对应统一的亚理论。三个维度分别阐述了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即计划、监督、评价能力,认知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环境的应对(即适应当前环境的能力、选择新环境的能力和改造旧环境的能力)、处理新情境的能力和心理操作的自动化过程[8]。通过三个维度的全面分析,强调个体智力的环境因素、人的实践及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为教育改革和在教育实践中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9]。

那么,基于该理论,相对应的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危机处理能力结构体系中,主体为研究生辅导员,其内部世界即解决研究生各种危机事件的心理过程,不仅包括具体的自我心理调节和对研究生的心理指导能力,也包涵综合素质能力,这是辅导员即时发挥现场处理危机的能力,是妥善处理危机事件的基础。因为任何一桩危机事件的出现,不仅瞬间对当事人及家属,也对一线辅导员在心理上带来极大的冲击力,第一时间在心理上的调适和把控,包括辅导员自我的心理调节能力,对后续处理危机事件至关重要。因此,辅导员必须根据工作性质和对象群体的特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如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教育学、伦理学、哲学等,也是对不断学习能力的考验。

现实外部世界指在危机过程中对危机事件的预防、预警及处置能力,是内部世界综合能力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危机事件发生根源的隐性特点决定着辅导员必须对危机事件具有随时预警和敏锐的判断能力,注重在思想教育及管理中对日常细节和各种矛盾情景的联系分析并备案,划分危机可能波及的核心区域,可有效降低或干预危机事件发生的几率,甚至直接化解危机事件。而在面对无法预知的危机事件现场,可能会出现混乱、无序甚至失控,能否果断冷静、具有魄力,顾全大局又做到思维敏捷、判断准确、决策及时、行为果断[10]是真正考验一线辅导员危机处理的能力。此外,危机过后的善后工作和心理引导更不容忽视,就像2008年汶川地震的灾后心理疏导一样,“迟缓的心理应激反应”将导致危机过后一段时间内心理问题的集中爆发,因此,在危机事件余波下的校园舆论环境中,无论是直接或间接经历了危机事件的学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和内心的迷惘。辅导员及时采取适当方式引导学生理性认识危机事件和进行心理疏导,否则可能会引发新一轮危机事件,如有的高校在短时间内曾连续出现几宗类似的危机事件,带给我们惨痛的教训是除了危机事件发生的自身一些规律性因素之外,第一宗危机事件发生后是否及时进行恰当的善后心理引导和营造积极的校园舆论氛围有一定关联。因此,辅导员必须深刻认识并分析危机事件的深层原因,把握在学生当中的舆论趋势和从学生角度分析危机事件带来的各种心理反应,从而审时度势组织开展相关的心理疏导工作。

联系内外世界主体的经验世界主要指危机后辅导员对危机的学习和评估能力。在现场经历危机事件后,也许会有一段心理上的“危机间歇期”,辅导员必须尽快从这种间歇期走出来,回到危机事件情景中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危机事件的事前、临界点、事中及事后的应对状况和能力的运行情况,以及对危机事件造成的影响及舆情的分析,危机处理制度的探寻和评价等,积累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综上,在全面梳理高校辅导员危机处理能力现状的基础上,借鉴斯滕伯格智力理论进一步深挖和解剖研究生辅导员在特殊角色定位下其应有的危机处理能力的内容及具备相应能力的实现方式,进而探索在新时期高校危机处理工作缺失的情况下,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在危机处理过程中的具体机制和有效方式;同时,高校有必要对研究生辅导员危机处理能力相关的制度进行探寻和评价,包括其危机处理能力的构成要素与运行环节,构建提升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危机处理能力的长效运行机制,制定研究生辅导员危机处理的工作指引,为研究生辅导员应对高校危机提供科学规范的工作指导,提高高校研究生管理和培养质量,维护高校和谐安定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6]朱萌.高校辅导员危机管理能力的研究[J].实践研究,2011(3):87-91.

[2]宋传盛.浅谈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资讯,2010(2):187.

[3]程晓娟,黎万和.发挥辅导员在高校危机事件中作用的策略研究[J],2010(12).

[4]郁晓鹏,胡华北,等.基于危机管理理论的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5(1):61-62.

[5]陈清森.高校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研究[J].科技信息,2009(25):168.

[6][9]赵科,杨丽宏,张海清.高校辅导员能力结构探析―斯腾伯格智力理论的视角[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8):95-99.

危机处理能力范文2

一、近年来兵团提高维稳戍边能力的经验和启示

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兵团各级忠诚于党,全力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将提高素质、提高能力作为加强维稳戍边工作的有力抓手,积极探索维稳戍边的新方法,更好地发挥了兵团的“三大作用”,着力提高了维稳戍边的能力。

始终践行维稳戍边职责,“兵”的意识进一步增强。2013年,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在兵团党委六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明确要求:兵团各级要牢记历史使命,忠实履行维稳戍边职责。在具体实践中,一是坚持把兵团事业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通过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建设,为兵团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二是坚持提高总量、提高素质、提高能力,建设全国一流民兵队伍,抓好职工全员军事训练,不断增强“兵”的意识和能力。

不断探索增强维稳戍边能力新途径,“兵”的能力加快提升。自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兵团以“唱响兵团精神”为核心,兵团领导带头参加连续多年开展冬季军事训练活动。以制度求巩固、求深化、求长效,使广大干部职工始终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一是研究制定了相关规划,确立了兵团民兵队伍建设的发展目标,全面规范和加强兵团民兵建设。二是坚持以提升职工队伍维稳戍边能力为牵引,抓军事训练,在练兵中强兵,在用兵中砺兵,不断提高兵团民兵遂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三是在扎实练兵的基础上,大幅提高了维稳补助经费标准。四是建立了全年轮训备勤的民兵应急机制,通过提高民兵的在位率和军事素质,确保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反应快速,切实增强兵团民兵应急处突和反恐维稳能力。

二、进一步提升兵团维稳戍边能力的几点建议

在新疆、兵团考察时明确要求,在新时期更好履行使命,要努力把兵团建设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在发挥特殊作用上展示更大作为,在维护长治久安上作出更大贡献。

夯实维稳戍边的物质基础。一是要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解决新疆问题的根本举措,将解决短期突出困难同夯实经济长远发展基础结合起来;二是要更加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新疆地缘条件、兵团体制优势和农业开发等比较优势,推进向西开放、向内地开放、向地方开放,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拓展兵团发展空间;三是要进一步加快兵团“三化”建设特别是城镇化进程,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承接援疆省市产业转移,培育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积极构建符合国家产业方向、凸显新疆优势、体现兵团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健全维稳戍边的体制机制。一方面,要坚持以改革开放破解发展难题,着重抓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不断丰富和创新兵团党政军企合一体制内涵及实现形式,把有效发挥特殊体制优势与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创新屯垦戍边理念、经营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方式,在兵团上下形成强大合力,全面推动兵团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维稳戍边机制,拓展维稳戍边功能,进一步彰显“军”的属性,通过完善轮训备勤机制,使维稳应急力量由临时集结向常态化、专业化转变,健全戍边联防机制,推进完善上下一体、应对及时、处置有力的维稳工作机制,强化戍边守防功能。

加强维稳戍边的经费保障和基础建设。应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协调中央下拨足额的维稳保障经费,确保专款专用。保障一线维稳力量的基础设施、武器装备所需的各项经费。

危机处理能力范文3

关键词 新形势 高考 素质教育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学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全国各地都进行了课程改革,高考形式也进行了多次改变,山东省从原来的“3+2”模式,改为“3+X”,又改为现在的“3+综合+基本能力”,现在又在酝酿新的改革。实际上,不仅在高考形式上有了改变,而且在实质内容上也有了很大变化。这一改变对过去的应试教育模式带来了很大冲击,给我们物理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增强信息意识,研究意识和改革意识,根据高考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更新教学观念,调整复习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当前高考的形式和新课改的要求,我们物理教学应该:立足基础、提高能力、注重过程、放眼未来。

一、全面复习,降低难度,夯实基础

近几年高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依然是考查的主要内容,但知识内容的难度有所降低,知识面有所拓宽。我们在高三复习时要设法落实每一个知识点,并突出重点内容,强化学科双基。尤其是现在高考提前,时间更紧的情况下,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应适当降低难度,尽量夯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二、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

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在考查学生对物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强对考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考试题难度降低了,但对能力的要求却更高了。而且能力的培养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如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知识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等,在新的高考形式下,还应特别注意以下能力的培养:

三、应用、创新能力

同志早在第三次全教会上就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势在必行,而且也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高考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的必然要求。

四、抽象、归纳、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

能从纷繁复杂的生产、生活现象中抽象出其物理本质,通过归纳、总结形成理论乃至建立一个物理模型,是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考核的又一重要目标。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新的高考模式的建立,对这一方面的考察势必要加强。

再者,“科学的基本活动就是探索和制定模型”,物理的学习离不开物理模型。如质点、匀变速运动、弹簧振子、简谐波、原子核式结构等。在物理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认识理解这些物理模型的建立过程,对学生抽象、归纳和建立模型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五、想象、发散思维能力

随着国外教育思想的引进和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近年高考又逐渐出现了开放性试题,条件宽松,答案多样,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可沿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放宽条件限制,调动学生想象力,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从某种意义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活动的 “设计师”,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对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是至关重要的,而创造性又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源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六、注重过程,放眼未来

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它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我们物理规律、定理的内容、结论固然重要,但它们的得出过程更是不可忽视的。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人们从生产、生活现象或需要出发,通过抽象、归纳形成理论,而后又依据理论知识指导、应用于生产生活。每一个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发现和建立,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这期间包含了许多科学思维方法的运用和科学精神的体现,这些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危机处理能力范文4

关键词:微藻;生物质能;脱氮除磷;耦合技术

收稿日期:2011-08-29

作者简介:傅晓娜(1988―),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姚刚(1957―),男,河南商城人,德籍华人,高级研究员,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工程各方向和环境管理方面的

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X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11-0100-05

1引言

水资源危机是指淡水消耗量超过可用淡水资源量的20%,而事实上,全球的淡水消耗量在1995年就已经超过20%,达到了27%~30%。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匮乏,用水需求旺盛,但水体污染严重,尤其是氮、磷等化学物质排放到水体,引起藻类异常繁殖,造成水质富营养化问题,长期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与此同时,全球40%的人口严重缺水,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迫在眉睫。经过净化处理的可再生水可用作于城市和农村的非饮用水,如灌溉用水、景观用水,部分还可作为工业用水,不失为解决水资源紧张问题的新途径。因此,开发利用高效、低成本的水质深度处理技术,是解决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

早在20世纪50年代,Oswald和Gotaas就提出利用微藻处理污水的想法。近几年来,国内外对进一步发挥藻类净化污水的潜力进行了大量研究,在藻类净化污水的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1]。与传统方法相比,利用藻类处理污水可以克服传统污水处理方法易引起的二次污染、潜在营养物质丢失、资源不能完全利用等弊端,同时能够有效去除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微藻产油作为生物柴油来源的构想,早在1980年就有相关学者提出,但并未受到重视。直到近年来因原油价格的攀升,开发再生能源的意识逐渐提高,微藻生物质能有着能源密度高、易储运、含硫低等优点,可以直接作为民用燃料和内燃机燃料,以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想法受到各界关注。

2微藻污水处理技术

2.1微藻对氮、磷的去除原理

中国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严重,巢湖、太湖、滇池等几大湖泊中氮磷含量较高,造成硅藻、蓝藻、绿藻等藻类大量繁殖,不仅会使水中溶解氧降低,而且藻类释放的藻毒素亦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繁衍。但同时微藻可以用来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并以有机物的形式将其储存在藻细胞中[2]。微藻细胞利用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等作为碳源,通过光合作用进行自养生长,水中的氨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等无机氮和各类有机氮便合成藻体氨基酸和蛋白质等必须营养物质。水中的磷可直接被藻细胞吸收,并通过多种磷酸化途径转化成ATP、磷脂等有机物(图1)。

图1微藻对氮、磷的吸收原理示意

同时,微藻的光合作用造成水体pH值升高,导致正磷酸盐和NH3•H2O分别通过形成沉淀和挥发的形式去除,从而间接去除氮磷。此外,微藻光合作用形成的高pH值,也可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3]。

2.2微藻对重金属的去除原理

重金属种类较多,具有微量、稳定、毒性大等特点,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不仅会危害水生生物的生长繁衍,也是造成多种人体疾病的罪魁祸首,是潜在危害性最大的水体污染物之一[4]。可通过各种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尤其是微藻细胞的生物吸附、积累、排泄、净化4个步骤来去除重金属。

微藻细胞对中重金属的吸收是包含了物理、化学、生物反应和各种机理的复杂过程。根据该过程是否消耗能量,微藻对重金属的吸收方式可分为主动和被动吸收两种方式,前者是指新陈代谢的藻类与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重金属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到微藻细胞内,吸收速度慢,持续时间长,不可逆,需要细胞新陈代谢提供能量;后者则是通过物理和化学反应将重金属离子吸引到微藻细胞表面,吸附速度慢,持续时间短,可逆,不需要能量[5]。

微藻细胞壁的组成对重金属离子的吸收起决定作用。微藻的细胞壁是由多糖、蛋白质、脂质组成,因此它具有很高的黏度和较大的表面积且呈负电性。这些组成陈分包含了许多容易和重金属离子结合的基团,如羧基,酰胺基,羟基,硫代醇,硫代醚,咪唑,磷基,硫基等。其次,微藻细胞膜具有高选择性和半透性,这对生物吸附吸收重金属的效率有决定性作用。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微藻对重金属的吸收机理主要有表面络合,离子交换,氧化还原,微沉降等。

3微藻生物质能源生产技术

微藻细胞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脂类、纤维素、木质素和蛋白质等,其中脂类是制备生物质燃料的主要成分。生长在海水中的绿藻,能积累大量游离的甘油以平衡环境中的盐浓度,其甘油的含量可占自身干重的50%~60%[6]。藻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通过不同的藻细胞加工方式可生产各种生物燃料。一方面,利用高温高压液化技术或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可获得藻细胞中的油脂,再通过酯交换技术将其转变为脂肪酸甲酯,即生物柴油;另一方面,藻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可直接热解制备生物质油、焦炭、合成气及氢气等多种生物燃料[3]。通过微藻获得生物能源的途径(图2)。

图2微藻制油原理示意

3.1微藻培养系统

目前,常见的微藻培养系统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其选择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微藻的生物特性、气候状况、目标产物种类与土地、人工、能源、用水、营养源等各项成本[7]。

3.1.1开放式微藻培养系统

开放式微藻培养系统是在户外利用阳光进行培养,适用于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塘法与批量微藻生产的结合,培养快速生长的藻细胞和可耐受极限环境(高浓度重碳酸钠、高盐度等)的藻细胞,大致分为大型池、开放式槽体、圆形培养池及高效藻类塘跑道型培养池等4种形态。这种培养系统的优点在于能耗低、基建投入少、运行成本低,微藻产量大,缺点在于培养环境易受外界温度、天气、光照等的影响,以及其他藻种、细菌及原生动物的污染[7],要控制这些条件以适应微藻的生长和达到污水处理的效果,操作上比较困难,且微藻的产率较低。

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开放式系统是高效藻类塘,通过“藻菌共生系统”可以同时去除污染水体中的有机物、重金属和氮磷等营养物(图3)。开放式系统在广大农村和小城镇的污水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德国、法国、新西兰、以色列、南非、新加坡、印度、玻利维亚、墨西哥和巴西等国家都有高效藻类塘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图3高效氧化塘藻菌共生塘系统示意

3.1.2封闭式微藻培养系统

封闭式微藻培养系统主要指微藻光生物反应器,可用于自营、异营或混营培养,而且在户内或户外都可实施,可分为管式(垂直、水平、螺旋)、圆柱式、薄板式和聚乙烯袋式。光生物反应器可人为控制藻细胞生长条件,从而获得高产率品质稳定的藻细胞生物质,且可避免杂藻污染,后续分离纯化所花费的成本也可减少,但建设、运行成本高,规模放大难度较大缺点。

封闭式系统的微藻培养技术有活性藻系统和藻类固定化技术。前者采用人工强化培养出高浓度的藻液,然后再光生物反应器中利用污水进行藻类的继续培养的系统。该方法对有机物的降解效果好,且能有效去除颗粒污染物和氮、磷等营养物[8]。后者是通过包埋法或吸附法,将藻类细胞聚集成团或固定在载体上,其中包埋法应用较广泛。该技术具有微藻细胞浓度高、反应速度快、去除效率高、藻细胞易于收获等优点,在微藻处理污水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1.3藻种选择

早在1978年,美国的能源部燃料发展就设立了水生生物计划(ASP)项目,专门研究微藻生物质能,包括沼气、甲烷和生物柴油,主要采用开放式微藻培养系统,在1978年到1996年将近20 年的时间里,科研人员从3 000株藻中筛选了300株高油脂含量的咸水藻种(大多是绿藻和硅藻)。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牵头并联合多个单位进行了可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微藻的调查与筛选研究,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出海洋工程微藻,实验室条件下脂质含量超过60%,户外生产达40%以上,每亩年产1~2.5t柴油[6]。同一时期,日本、德国和法国也在进行微藻培养的研究,主要方向是封闭式微藻光生物反应器[3]。表1列出了几种微藻的产油效率,产油效率是微藻作为生物质能源潜能的主要表征形式。

在我国,用于生物质燃料生产的微藻细胞的筛选和改良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清华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通过异养转化细胞工程技术控制C/N,获得高脂含量、叶绿素消失、细胞变黄的异养小球藻细胞,其脂含量高达细胞干重的55%,是自养藻细胞的4倍。

然而高含油藻种不一定能在生活污水二级出水条件下正常生长并积累油脂,欲实现污水处理系统从处理工艺向生产工艺的转化,藻种的筛选与驯化是研究工作的前提与重点。针对水质深度净化与高价值生物质生产相耦合的目的,藻种筛选的依据应为:在生活污水二级处理出水的条件下生长速率快、氮磷去除效率高、生物质产量高以及单位微藻生物量的油脂产量高等。基于上述原则,李鑫,胡洪营等人在不同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筛选、分离得到了椭圆小球藻(Chlorella ellipsoidea YJ1)、贫营养型二型栅藻(Scenedesmus sp.LX1)等多株藻种[9,10],它们对生活污水二级处理出水中的氮磷去除效率均在90%以上,单位藻细胞的脂质含量在33%~42%之间。

2011年11月绿色科技第11期

3.2微藻细胞的收集和油脂提取

3.2.1微藻细胞的收集和分离

污水处理中的微藻细胞的收集是实现污水系统发展微藻生物质能的重要环节,因为藻细胞非常小,本身密度与水接近,且培养液很稀,要收获一定量的藻细胞就要处理大量的液体,培养后的藻液需要浓缩100倍~1 000倍之后才能在工业上得以利用[11]。微藻的分离浓缩是高耗能过程,藻细胞分离浓缩的能耗是仅次于微藻培养的第2大成本消耗[12]。因此藻细胞的分离浓缩方式成为很多研究者的关注热点,也是实际工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微藻收集主要的方法有自然沉降、絮凝沉降、气浮、固定化、离心分离、膜分离、过滤、浓缩、压滤等,表2列出了几种常见的微藻收集方法。

表2微藻收集方法

方法分离效果

自然沉降可去除50%~80%的藻细胞

絮凝沉降随着pH升高和无机磷酸盐沉淀,藻细胞自絮凝;但化学絮凝剂成本高,使出水盐度偏高;通过细菌产生生物絮凝剂,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不适于体积小,生长快的藻类

气浮加明矾20~30mg/L,可去除99%的藻细胞

固定化固定化微藻团易分离,但成本高,可能发生藻细胞外泄

电解絮凝小电流(0.3kW•h/L)使藻细胞悬浮,藻细胞分离率可达到95%

过滤/离心分离效果好,但成本高

膜分离分离效果好,技术较成熟,但需注意膜污染问题

其中,絮凝沉淀/气浮、过滤离心、固定化是较常用的藻细胞分离方式,但成本较高,同时藻细胞固定化容易带来藻细胞外泄的问题。膜分离是一种有潜力的藻细胞分离收获方式,在反应器之后通过膜分离截留藻细胞以获得低氮磷含量的清水,同时通过浓藻液的回流实现反应器内藻细胞的高密度培养,可实现耦合系统对于出水水质及微藻光生物反应器中藻细胞高密度培养的要求。然而没有哪一种方法是万能的,对于价值较低的产品可以使用重力沉降的方法,或是配合絮凝进行,但对于价值较高的产品则可使用离心的方法[13]。

3.2.2微藻细胞的油脂提取

有机溶剂萃取是常用的藻细胞油脂提取方法,主要包括甲醇/氯仿法[14]、乙醚/石油醚法[15]和正己烷法[16]等。按照萃取时藻细胞的状态不同,又可分为干法萃取和湿法萃取。Lardon等人通过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assessment,LCA)的方法对正己烷干法萃取和湿法萃取藻细胞油脂的效率及经济性进行了分析,表明油脂提取的能耗在生物柴油生产总能耗中占有很大比例(干法萃取和湿法萃取的能耗分别占总能耗的90%和70%),因此油脂提取技术的改进对耦合系统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具有直接影响[16]。

另外,油份提取后的藻渣还可继续利用,如用作肥料滋养农田,或进行厌氧发酵,可获得甲烷、氢气和乙醇等能源。有研究甚至认为,当单位藻细胞的油脂含量低于40%时,为了获得最大的能量收益,所有藻细胞生物质应该全部用于厌氧发酵[17]。

4进展与发展趋势

4.1国内外研发新进展

利用微藻处理污水在国内外早有应用,如德国、法国、新西兰、玻利维亚、以色列、新加坡、印度和巴西等已先后建成藻菌-共生大型氧化塘系统,用于处理一般市政废水和农村污水,比利时也有利用微藻处理养殖废水。美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便提出利用藻类去除氮磷等营养物的概念,并基于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基于藻细胞污水处理技术有了快速的发展[18,19]。在微藻生物质能方面,国内外许多企业和机构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试验,有得甚至已开始推广应用。雪佛兰(Chevrolet)公司在2006年与美国联邦研究员建立合作伙伴,共同研发微藻生物油;壳牌(Royal Dutch Shell)公司与夏威夷一家名为HR的微藻生物油公司联合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名为Cellana,在夏威夷1亿hm2的海面培养海藻,用于生产生物质燃料;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公司计划在未来5~6年投资6亿美元,用于研究与一般化石燃料兼容性良好的微藻生物燃料;日本国际贸易与工业部在1999和2000期间,资助了名为创新技术地球研究(Earth Research of Innovative Technology)的项目,用微藻来固定CO2,并初步研究光生物反应器。我国河北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内蒙古建立了一个生态微藻培养基地,面积将在2013年达到280hm2,并计划在2014年实现微藻生物油产业化;中石化与中科院于2009年开始共同实施微藻生物柴油技术系列项目,研究微藻光生物反应器;中石油和中科院也在合作研发微藻生物柴油技术。

在微藻污水处理与微藻生物质能的耦合方面,美国已经开始尝试用市政废水和煤烟厂大规模培养产油微藻,并取得了较好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效果。胡洪营等人设计了利用污水资源生产微藻产油的耦合系统,以2008年的污水标准对培养微藻细胞每年生产生物柴油的潜力进行估算,得出如果全国范围内的生活污水全部采用他们设计的耦合系统进行处理与生产生物柴油,则生活污水中所含有的氮磷除去供给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生长后,剩余部分所培养的藻细胞每年生物柴油的生产潜力约为397万t[20]。

虽然微藻培养具有净化效率高、系统建造运行费用低等特点。另外,藻类在污水净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氧气,可减少水体因缺氧而形成的恶臭气味,因此用藻类处理污水在水质的改善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作为一种生物质能源的原料,微藻亦有许多其他原料不可比拟的优点,首先是种类繁多,便于取材;其次是藻类光合作用效率高,生长周期短;另外微藻的培养不需要占用粮食产地,并且和其他生物质能源一样,相对于化石能源,能减少或消除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并有可能解决海洋和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环境效益高。但是要实现微藻污水处理与生物质能源生产耦合技术的产业化,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4.2发展趋势

(1)新型藻种的选育和改良。继续筛选具有高效净化能力且营养价值高的微藻。

(2)光生物反应器的构建与规模化。将微藻光生物反应器与污水处理相结合,开发适合于可规模化运转的高效生物反应器,实现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

(3) 固定化载体的开发。目前,包埋法固定化载体主要有天然高分子凝胶(如琼脂、海藻酸钙等)和有机合成高分子凝胶载体(如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酰胺(ACAM)等)。天然高分子对生物没有毒害,传质性能较好,但是强度较低;有机合成高分子凝胶强度较大,但其传质性能稍差,在包埋时有时可能会影响细胞活性。因此,开发复合型固定化载体,改善其性能,是藻类固定化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21]。今后还需弄清固定化微藻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其净化机制,研究固定化微藻的保存、活化方法,为批量生产奠定基础。

(4)藻类生长繁殖条件的控制。由于微藻培养和污水处理耦合系统的前期投资较大,必须满足微藻最佳的培养条件和污水处理最低的运行成本,既要选择合适的光照方式,提高光能利用率,选用合适的培养系统,达到最大的培养数量,又要考虑出水水质和环境条件对污染物的影响等。

(5)降低制油成本。高昂的生产成本是利用微藻生产生物柴油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其中藻类培养耗资巨大,而藻类的收集、分离和脂质提取又是耗能最大的环节,假设采用含油量为30%(细胞干重)的微藻来生产生物柴油,那么从培养、收集、提炼到成品,成本约为19.1元/L。而我国2008年0号柴油的价格只有6.1元/L,此价格还包含了税收、利润、运输等费用。

(6)油脂提取技术的改良。高等植物种子中的油脂大都属于中性脂,易于通过压榨的方式提取,因此提取后的油脂基本上不存在极性脂及色素。而微藻细胞小,难以采取常规的压榨方式以获取油脂,用有机溶剂来提取,油脂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色素及磷脂等极性脂,为后续提炼等过程带来了相当大的隐患。

5结语

微藻污水处理技术与微藻生物质能生产技术,可以算是一项环境友好的集成创新技术,大多还处于概念提出和试验阶段。尽管目前仍然存在上述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同时也是目前的研究重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旦突破了这些障碍,相信在水资源和能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这项工艺将迎来更广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张书平,白晓弘.低压低产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J].天然气工业,2005,25(4):106~109.

[2] 张静霞.利用微藻处理污水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现代农业科技,2008(4):61~62.

[3] 胡洪营,李鑫,杨佳.基于微藻细胞培养的水质深度净化与高价值生物质生产耦合技术[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3):1 122~1 127.

[4] Cai Zhuoping,Duan Shunshan.Micro-algal Bio-sorption on the Heavy Metals in Polluted Waters[J].生态科学,2008,27(6):211~212.

[5] Cochrane E L,Lu S,Gibb S W,et al.A comparison of low-cost bio-sorbents and commercial sorbents for the removal of copper from aqueous media[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06,137(1):198~206.

[6] 李玉芳,伍小明.利用微藻开发生物能源前景广阔[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10(6):17~18.

[7] 王文轩.微藻-绿色生物能源[J].穿行天下资源,2009(7):11.

[8] 况琪军,谭渝云.活性藻系统对氮磷及有机物的去除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01,21(3):23~29.

[9] 杨佳,胡洪营.城市二级出水条件下椭圆小球藻YJ1(Chlorella ellipsoidea YJ1)的脂肪含量变化及其对氮磷的去除特性的初步研究[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8中国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广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8.

[10] 李鑫,胡洪营,甘柯.氮元素对贫营养型二形栅藻LX1生长及去除氮磷特性的影响研究[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8中国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广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8.

[11] Molina Grima E,Belarbi E.-H,Acin Fernndez F G,et a.l.Recovery of micro algal biomass and metabolites:process options and economics [J].Biotechnology Advances,2003(20):491~500.

[12] Wang B,Li Y,Wu N,et al.CO2 bio-mitigation using microalgae[J].Applied Micro-biological Biotechnology,2008(79):707~718.

[13] 王清,都基峻,石应杰,等.培养藻类制取生物能源的研究,四川环境,2009,28(5):21~22.

[14] Bligh E G,Dyer W J.A rapid method of total lipid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J].Canadian Journal of Physiology,1959(37):911~917.

[15] Converti A,Casazza A A,Ortiz E Y,et al.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nitrogen concentration on the growth and lipid content of Nannochloropsis oculata and Chlorella vulgaris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J].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Processing,2009(48):1 146~1 151.

[16] Lardon L,HéLias A,Sialve B,et al.Life-cycle assessment of biodiesel production from Microalgae[J].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2009,43(17):6475~6481.

[17] Bruno S,Nicolas B,Olivier B.Anaerobic digestion of micro-algae as a necessary step to make micro algal biodiesel sustainable [J].Biotechnology Advances,2009(27):409~416.

[18] Hamouri B E,Jellal J,Outabiht H.The performance of a high-rate algal pond in the Moroccan climate [J].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5,31(12):67~74.

[19] Mallick N.Biotechnological potential of immobilized algae for wastewater N,P and metal removal:A review[J].BioMetals,2002(15):377~390.

危机处理能力范文5

六年级数学中有许多联系密切但容易混淆的概念。如何使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呢?我通常的做法是,利用教材,借助比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例如:在进行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对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结构、解法与解题思路的异同有清楚的了解,我抓住了两点进行教学:一是比较的标准――弄清两数相比时,以哪个为标准;二是比较的结果――弄清不同的比较形式所得出的比较结果的含义。同样,在教学中借助线段图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时,要求学生先画作为标准的线段,再画表示与这个标准相比的线段。

有这样两道题:(1)有两捆电线,一捆长120米,比另一捆短三分之一,另一捆电线长多少米?(2)有两捆电线,一捆长120米,另一捆比它短1/3,另一捆长多少米?

在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比较这两小题的不同点,再比较相同点。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第(1)题是第一捆长度与另一捆比,另一捆长度作标准;第(2)题是另一捆长度与第一捆长比,第一捆长度作标准。虽然比值相同,但由于比较的标准不同,比较所得的结果的含义也就不同。因此这两小题的数量关系式不同,解题方法也就不同。

在列出分数乘除法算式后,我再次引导学生对这两个算式进行比较,加深了学生对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进一步弄清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重要的逻辑思维方法。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特点,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我通常的做法是引导学生从借助线段图进行分析、综合到根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进行分析、综合,重视概念教学、计算教学和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木块,表面全部涂上红颜色,然后把它分成棱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体若干块,其中三面有红颜色、二面有红颜色、一面有红颜色、没有红颜色的各有多少块?”初看这道题,似乎不大好下手,我没有急于让学生解题,而是先让学生说出正方体的特征,然后让学生探讨把大正方体分成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若干块怎样分割。在取得一致结论后,接着让他们思考:分成的小正方体共有多少块?

再想一想:三面、二面、一面涂有红颜色的小木块在割开前各分布在大正方体木块的什么位置(可画图帮助分析)?在弄清这几个问题后,我因势利导让学生求解。通过分析,学生推出:以大正方体的一顶点为小正方体顶点的小正方体有三个面涂有红色,因为大正方体共有8个顶点,所以这样的小正方体有8块,以大正方体棱长的一部分为一条棱长的小正方体二面涂有红色,计有2×12=24(块);只以大正方体一个面的一部分为小正方体的一个面的小正方体一面涂有红色,计有4×6=24(块);后用64-8-24-24=8(块)得出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

三、注意对学生进行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六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了推理能力,因此,我在进行工程问题的教学时,不是直接把知识告诉学生,而是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知识研究思考问题。如在进行分数的工程问题教学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首先,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加工900个零件,小王独做需要10小时完成,小李独做需要15小时完成,两人合做几小时完成?”在学生分析了数量关系、求答以后,我先后又出示了这样两题让学生解答:

(1)加工1800个零件,小王独做需要10小时完成,小李独做需要15小时完成,两人合做几小时完成?

(2)加工180个零件,小王独做需要10小时完成,小李独做需要15小时完成,两人合做几小时完成?

解答完毕,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①如果继续只改变要加工的零件总数,想一想两人合做完成任务的时间会不会变化?是多少?

②为什么只改变工作总量的具体数量,并不改变合作的时间?

③我们把工作总量用“一批零件”代替具体数量行不行?

④把工作总量用单位“1”表示,这是一道什么应用题?

⑤这道分数应用题是研究哪几个量之间的关系的?

思考、解答完毕,老师以肯定的口气告诉学生:这样的题叫做研究工程问题的分数应用题。

危机处理能力范文6

在洛阳市区西部,七二五所研发中心、特种装备产业基地、钛产业基地、橡塑复合材料产业基地自东向西,在洛河两岸,依次排列,犹如一条巨龙,腾飞在洛水之滨,这只是支撑七二五所第三次创业的物质基础的局部。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七二五所从一个科研机构迅速转变为集科研和11个科技产业公司为一体,拥有5大产业板块的高科技产业集团。总收入从2002年的2.3亿元猛增到2010年超过40亿元,旗下1个公司单独上市,5个成为上市公司子公司,手持上市公司股份市值100多亿元,成为全国科研院所发展科技产业的典范,胡总书记亲临视察,高度肯定。七二五所高速发展的背后有着基本能力建设的重要的支撑,10年间,七二五所基本建设新增面积67万平方米,新建项目近30项,工程质量全部达到省、市优质结构工程,创新引进重要设备5000多台套,分布在全国8个省市的10大科研产业基地使研究所的基础能力一举提升到国际一流水平。

决策:国际一流 能力先行

七二五所是国内唯一系统从事舰船材料研制及工程应用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所。2002年,新一届所领导面对我国加入WTO和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适时做出了实施“第三次创业”的发展战略:坚持“科技为本,创新跨越,寓军于民,做强产业”的方针,把研究所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集科研、多个高技术产业公司为一体的高科技产业集团,成为全所员工“成就事业、享受生活”的和谐平台。

第三次创业的提出,除了思想上的震撼,基础设施的巨大差距也考验着决策者和员工的意志。2002年七二五所尚“蜗居”在洛阳、青岛、厦门等地数处共占地300多亩的狭小空间,十多个研究室,只有10万平方米左右陈旧低矮的实验室和中试车间,2亿多元的科技产品销售额全靠在“作坊式”车间、工棚乃至露天研发生产,生产条件非常简陋,场地严重不足,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知易行难。孙建科所长回忆说,2003年在决策购置洛阳高新区土地建第一个产业基地时,有人最初认为买30亩就够了,经反复讨论,最后七二五所以出让位于洛阳市区中心地带的67亩土地得到的资金,在洛阳高新技术开发区购地163亩,建成4万平方米的产业基地,将分散在三个研究室四个系列的特种装备产品集中起来,盘活了闲置资产,做活了特种装备产业。从此,拉开了七二五所基础能力建设与科研产业同步协调,相互支撑的发展大幕。

组织:统一领导 三权制衡

基建工程是业主、承建方、政府、社会和环境等各方利益的交汇体,建设周期长,涉及环节多,质量安全、进度、造价相互制约,管理复杂。党委书记马玉璞说,我们当初设计统一领导、三权制衡机制,既是为了保障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也是为了保护从业人员的安全发展。

七二五所在大规模建设之初,认真研究基建管理规律,吸取社会上基本建设领域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成立由所主要领导挂帅的保障条件专项领导小组,实施统一领导,具体实施中,适度分散管理权限,让规划、建设、监督三权分离,使权利在阳光下运作。

在保障、基建、监审三个部门内部,以规范管理权力为重点,细化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流程和工作人员的职责,坚持严格按规范、按程序、按制度开展工作,通过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促进基建管理健康发展。

严密的制度还需要人的积极主动的执行才能发挥应有的效力。加强思想沟通和工作沟通也是基建管理的重要方面,使“三方”向着共同的目标,主动工作,解决问题,分权而不“分家”,制约而不“制死”。

建设廉洁网络。七二五所构建了业主和施工、监理等各参建单位共同参与的廉洁保障体系。业主组织所有参与所内基建项目建设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参加会议,向各方公开研究所基建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流程,做到管理公开、责任公开,承建方、监理方及供货方做出廉洁承诺。营造工程的廉洁氛围,督促建设和施工单位把精力放到工程建设中,从大环境上保证总建设项目的顺利施工。

理念:科学保障 自主发展

七二五所开展能力保障建设坚持科学保障,自主发展。基于科研产业布局“整体分散、相对集中”的地域特征,结合五大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七二五所在能力保障建设中,一方面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和重点产业建设。在洛阳高新区、洛新工业园区,建设特种装备产业、钛装备产业、橡塑复合材料产业、海绵钛等产业基地;另一方面从全所层面上统筹各种资源,对总部以外的北京、青岛、厦门、三亚、东莞等城市的研发、生产、经营、生活条件进行扩建和增建。

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在年均增速达30%的跨越发展过程中,七二五所立足现实需求,着眼未来发展,在修建厂房、配置设备、增添生产线时,充分预留发展空间,强调能力保障建设的前瞻性,切实增大保障实力的弹性空间。在双瑞精铸,由于自主规划时有预留,5000吨钛板带生产线稍作调整,产能即越万吨,海绵钛生产线同样为未来发展预留了空间。

引进与创新相结合。七二五所始终坚持以我为主,创新引进。海绵钛生产线上的还原蒸馏设备,引进的是当时先进的5吨炉,经过自主研发改进一下子产能达到10吨,仅此一项创新就使得原来5000吨生产线,在增加20%投资的条件下,实现产能翻番。

实施:精益管理 严控过程

“过程受控,结果一定可控。”这是所党委书记、保障条件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马玉璞常说的一句话,也是指导基本建设工作的基本思路。

详细计划。“我们贯彻精益管理,从计划做起,我们的计划精确到每一天”。保障处处长徐健如是说。工程管理是和计划的实施融汇在一起的。一个工程项目从图纸设计、工程招投标、工程施工、竣工决算到资料归档,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都提前做好计划,针对所内每年同时开工多项建设工程,每季度以文件形式下发季度工作计划,把总体目标一层层分解为单项目标,单项工作一层层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对于关键部位的施工,制定以天为单位的更细致合理节点计划,通过每天现场巡视,以天为节点检查施工单位的现场实际进度。

例会制度。每月月初专项组领导组织召开专项月例会,涉及基建管理的所内相关部门和驻外机构通过视频同时参会。各部门领导汇报本月的完成情况、下月的工作安排,针对施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大家共同出谋划策,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

现场为主。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为国家重点工程,总建筑面积7.3万M2,总投资五个多亿,项目组成员全部到施工现场办公,保障处、监审处两个部门抽调专业人员全力配合现场管理,第一时间现场协调,处理各种问题,全方位、全过程保证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通过历时两年的努力,工程质量荣获省优质结构,并被评为国家“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工地”。 2011年2月开工的一个车间,建筑面积近万平米,工期仅150天,正是通过对进度的计划管理、主动管理,完全按照合同工期一次通过洛阳市质量监督站的验收,并荣获“洛阳市优质结构”。

效果:国家满意 伙伴信任

科研保障能力跨越提升。七二五所对舰船结构钢及配套材料研究、焊接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钛合金研究、铝铜合金研究、材料成型工艺研究、减振降噪隐身材料研究、非金属复合材料研究、特种功能材料研究、材料表征及评价研究、综合信息保障条件、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技术研究、舰船特种涂料研究等专业均进行了规划,建筑面积5万多平米,新增国际先进设备400多台/套,使七二五所研究条件与国际水平接轨。

产业能力日益增强。10年间在洛阳、青岛、厦门、北京等地建设10个产业基地,新增研发生产先进设备5000多台/套,支撑了特种装备产业、钛产业、橡塑复合材料产业、防腐与水处理产业、医疗器械产业等五大产业板块的快速发展,各产业走到各自细分市场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