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的基础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的基础知识范文1
关键词:高职教育;护理教育;医学基础;课程模块
现代护理趋势是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身心、社会及文化等需求,按护理计划、护理方案进行身心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和社区保健,这也是21世纪护理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长期以来,我国护理高职教育一直沿用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模式,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也一直是临床医学专业的翻版,并未摆脱学科式的课程设置,没有体现现代护理专业特点。因此,护理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医学基础课程是护理高职教育的基础内容,其课程设置及衔接是护理高职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的核心重点。我院从2010年以来,通过对护理专业毕业生、合作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基础医学课程与护理专业紧密相关的内容,将医学基础课程进行了全面创新性整合,应用于2011级护理学生,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选择我院2010级、2011级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由于该专业两年的录取分数不同,且文理兼招,故为了避免样本差异造成的统计错误,分别从两个年级入学成绩、性别、年龄、生源类别随机挑选了无显著性意义(P>0.05)的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设立对照组(实施旧方案):2010级312名学生,实验组(实施新的课程整合方案):2011级322名学生。
2.方法
(1)组织专业教师设计调查问卷
组织校内专任教师及外聘教师将现有的医学基础课程内容进行归纳梳理,罗列知识点,按照重要、一般、不重要三个层次制成问卷,添加补充栏,补充栏中为被调查者认为需补充的医学基础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问卷分别分发给本院56名教师及8所实习医院共64名临床护理工作人员(包括护理部主任、实习科室护士长、骨干护士),收集问卷并进行调查分析。
(2)构建护理高职教育医学基础课程模块
通过收集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同时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医学基础课程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医学免疫学、病原微生物与寄生虫学、病理生理学重新整合,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整合为《人体结构与功能》;病理学、医学免疫学、病原微生物与寄生虫学、病理生理学整合为《人体疾病学基础》;药理学添加部分内容改为《用药护理》,形成了三门课程组成的医学基础课程模块。
(3)根据临床护理工作进行课程设计
在基础教研室内组织精兵强将成立课程改革小组,根据新整合的课程重新编写课程大纲、课程标准,制订学期课程授课计划,教学内容注重与护士工作知识和技能要求结合,准确描述教学目标,课程内容重新编排,处理好重复内容,适当增加综合实践教学学时比例,合理安排教学进程,对各课程适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给予意见和建议。
(4)课程实施及评价
根据修订的课程大纲和课程标准,按照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思路进行设计,组织教师进行备课研讨,广泛采用病例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进行课程实施,学期中与学期末分别召开学生座谈会,收集学生反馈情况,课程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检查课程实施的结果,总结实践经验并改进。
2010级学生通过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功能、病理学、药理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5门医学基础课程学习,分别参加理论考试,其中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功能、病理学、药理学4门课程还组织了实践考核。课程整合后2011级学生只进行3门课程学习,分别有3门课程的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将2010级312名学生8门理论课程成绩取平均分,实践成绩取平均分,2011级322名学生分别取理论、实践平均分。
(5)统计学方法
三、讨论
大量研究表明,我国护士的知识结构体系不尽合理,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人们健康需求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课程模式仍沿用学科系统化模式,注重系统化知识传授,忽略了技能型人才的主旨特点培养,这与我们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背离,高职护理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随着护理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我们越来越多地借鉴了国际护理的成功经验。比如,国际上已经形成了护理独立的课程体系,公共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都明显少于我国,而有较大比例的社会和人文知识;临床知识是按照人的生命周期设置,实现了综合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已被我国许多示范高职院校所采用,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由于受到师资缺陷、实践条件的限制,该体系不能被所有院校推广。鉴于我校建立医学专业年限短,师资普遍年轻化的特点,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的教学改革意义深远。专业基础课程不仅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同时,对学生综合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其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我系将现有的医学基础课程重新整合,以体现知识的整体性和实用性,又避免重复,突出了护理职业特点,体现“必需为本,够用为度”的宗旨,将护理专业教学与护理职业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目的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国内外高职人才市场形势。新的课程整合淡化了学科,节约了学时,提升了整体性,使学生能将知识互相联系,融会贯通,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研究结果令我们满意,但是在改革中也发现一些突出的矛盾问题。例如,整合后的课程对师资队伍的要求较高,新聘用的青年教师一般难以胜任教学任务,开发教材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大班授课教学效果不佳,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衔接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等。这些矛盾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护理的基础知识范文2
关键词:院校合作;高职;护理;课程建设
1课程设置
1.1课程性质 《护理学基础》课程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护士从事护理工作必须掌握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是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学生就业考试必考课程。
1.2课程定位 根据行业需要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将护理课程划分为基础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四大部分,其中《护理学基础》作为一门桥梁课程,将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联系起来,起到了由基础知识向专业知识过渡的桥梁作用。
1.3课程特色及目标 高职护理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出具有现代护理理念, 扎实的理论基础, 娴熟护理操作技能, 良好个人素质, 毕业后能适应社会岗位群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1]。为达到这一目标,建立"以就业为导向、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符合护士职业能力要求、适应护士执业考试标准、体现高职教育特点、并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五位一体"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制定《护理学基础》课程三维目标,即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2教学资源
2.1组建院校合作的师资队伍 我院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有专职理论兼实训教师6人,兼课理论教师1人,兼职实训教师8人,固定的临床兼职教师2人,除固定的兼职教师外,另外还建立兼职教师库(聘请临床护理专家60人担任兼职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请临床护理专家到学校指导,近年来先后请到学校指导并参与《护理学基础》教学的临床专家24人,任教学时434节,兼课理论教师任教学时102节。
2.2院校结合实践基地
2.2.1校内实训基地 有6个综合实训室、3个一体化教室、2个示教室、1个模拟病房。
2.2.2临床见习基地 有广西区人民医院、303医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区江滨医院、重阳城老年公寓等。
2.2.3临床实习基地 有100多家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
2.2.4志愿者服务基站 有广西区人民医院、303医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区江滨医院、重阳城老年公寓。
2.3院校合作开发教材 我院护理、助产专业使用的《护士职业基本技术》教材,由学校任课教师与临床护理专家共同编写,该教材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临床工作融合,突出"院校结合"特点。教材特色是基于工作过程编排模块内容,使各种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的传授与工作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护理工作的流程有整体性、系统化认识。涵盖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将护士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并且融入职业道德及行为规范内容,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充实临床护理的新知识、新技术及广西技术操作规范,各模块均按执业护士考试大纲要求设置学习目标,以案例为引导,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课程实施
3.1教学理念 本课程教学坚持以就业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理念,坚持院校结合,将各种理论知识、技术操作的传授与工作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3.2教学思路 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校内与校外两大部分,校内教学主要包括理论课、实训课、理实一体化教学,并开展各种护理技能竞赛,结合引导学生自学,立足于基本知识和专业能力培养;校外教学主要包括见习、假期临床护理活动、护理志愿者服务和顶岗实习,开展院校合作、工学结合,立足于学生工作能力培养。
3.3教学方法 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①案例教学法。每节课以案例为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学,锻炼学生评估、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②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法。选取部分技术性较强的内容,如无菌技术、注射法等进行"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师生共同体验边教边学边做,实现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结合,理论课堂和实训场地的融合,利于学生对技能的掌握与运用。"评"是一个创新,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在"学与做"的过程中学会评价自己、评价他人、评价质量。③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是一种体验式教学,可通过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如护患沟通的教学时,可让学生扮演护士、哭闹的孩子、家长等。④情景模拟教学法。"情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加深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如入院护理,让学生模拟患者、医生、护士、家属,通过情景模拟,学生对入院护理的程序和患者入院以后的护理具体内容就有了较深的了解。⑤团队学习法。选择部分内容,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分组讨论,选代表进行小讲课、操作演示、角色扮演等,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创造性思维。
护理的基础知识范文3
1设计基坑支护的要点
(1)改变传统的设计思想,目前,对于深基坑支护的设计结构并没有一个相对规定标准的计算方法,因此,对于数据的准确性都是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当中所得出的,根据现阶段的计算方式所得出的结果仍与实际的受力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对于深基坑的支护设计必须要加以创新,设计改革,建立一个施工的动态监测,实时的反馈信息,同时这也是对于深基坑设计的一个重要研究因素。
(2)在当前,由于一般设计人员都是以极限的平衡原理来进行设计的,所以计算得出的结果是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如果通过这种方法应用到设计当中,只能达到比较肤浅的支护结构要求,仍达不到确保支护结构的必要刚度,因此,发生的一些工程事故多数都是因支护结构而产生的,由此可见,制定控制变形的方法时,必须要达到支护结构所产生的受力标准,以确保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2在基坑施工当中的主要技术
(1)应用拉锚式的支护技术,由于在拉锚支护技术组成当中,拉杆、挡土结构以及锚固体都是关键因素,所以在进行深基坑施工过程当中也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技术一般都是应用于基坑的附近没有任何的拉杆和障碍物以及锚固体等,与此同时,也可以应用于基坑开挖到适中的深度当中使用。另外,在一些禁止设内支撑、规模较大以及变形小的基坑当中也可以应用。
(2)应用土钉式的支护技术,这种支护一般主要是包括密集的土钉群以及喷射混凝土的土面层等方面,所以,应用这种技术主要是抵制因墙后所引发的土压力,从而确保支护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这种技术可以应用在建筑结构较轻、造价比较低并且柔性好的工程当中应用。
(3)应用悬臂式的支护技术,该技术的主要应用范围在于不同种类没有支撑的杆件以及锚杆当中,是依靠嵌入在基坑底部的岩土体进行维持建筑物的平衡,以确保地基可以有一定的水压力以及主动土压力的施工当中。因此,这种技术的应用一般都是在土质相对较好,并且基坑开挖的深度较小的工程当中。
(4)应用重力式的支护技术,这种结构的主要优点就在于它继承了重力式挡土墙支护的一些特点。它的主要原理体现在它能够结合设计结构自身的重力,从而确保支护结构可以在土压力的作用下一直保持不变的稳定性。
3对于支护施工的主要技术特点
(1)应用砖砌挡土墙进行施工其主要特点就是:①在施工工艺上面的过程就是要从平放线—试摆—立坡数杆—组砌—清理—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安装压梁模板,再到绑扎钢筋以及浇筑混凝土等一系列的过程。②在质量的控制方面主要体现在,必须要确保施工材料达到规定标准,砂浆一定要饱满,并且有着均匀的厚薄,在砌块时应上下错缝,并且进行内外搭砌,从而可以确保墙面达到垂直的要求。以结构水平和竖向灰缝的宽度必须达到10mm左右,但在8mm~12mm左右之间可以进行上下浮动,而砂浆的饱满度绝对不可以低于80%,要达到施工设计当中要求标准,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
(2)应用混凝土灌注桩式支护进行施工的主要特点是,在进行钻孔前,必须要确保对施工现场进行清扫干净,并且要挖设排水沟,把泥浆准备好,再进行试桩成孔,同时要设置准确的水准水以及轴线定位点,再做复核等方面的工作。首先在进行钻孔的时候,必须要稳妥的安装设备,并且要在放桩位置挖土进行埋设孔口护筒,这样可以保护泥浆以及空口,在桩架准备就绪以后,便可以钻孔了。另外,在进行钻孔时,应不断的向孔内注浆,而注入泥浆液必须要高于地下水,从而可以起到保护孔壁以及钻头、减少钻进的阻力和降低钻头热度的作用。
4进行基坑支护时的注意事项
(1)应对围护结构进行监测。在以灌注桩作为支挡的结构时,可以用变动测的方法对桩身进行离析、缩颈、夹泥以及断裂等现象的程度以及这种缺陷的部位检测。如果是以水泥搅拌桩或者是以旋喷桩作为支挡结构的时候,可应用轻便触探法对桩身的均匀性以及强度进行检测。如果在基坑开挖的初期,可以2至3天进行一次监测,并且要随着开挖的时候进行,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调整监测的次数,也是作为监测深基坑作业的关键因素。
(2)如果在雨季进行施工作业时,必须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操作。在雨季作业时,由于基底土层会存在橡皮土,所以作为实际操作人员一般会铺设一层碎石,再进行夯实处理,促使表面的土层会更加的紧实。另一方面,如果进行开挖基坑时就发生了流沙河,应采取紧急措施做好处理,以防止边坡现塌方。
5结语
总之,在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过程当中,必须要选择合理的围护结构,也应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可行的设计方案,采取必要的控制质量措施,充分满足基坑的技术要求,与此同时,也应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进行操作,提高技术指导,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对施工的周边环境加以保护,确保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朱新勇,周石喜.软土基坑开挖与支护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08(4).
护理的基础知识范文4
关键词:同伴辅导;教学方法;中职护生;实训教学
同伴辅导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教学形式,是指一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在接受教师一定培训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帮助相同或相似年级水平的同伴进行学习[1]。本研究拟探讨在中职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我校2012级中职护理班中随机抽取两个班共126人为研究对象,以班为单位随机分配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62人,观察组64人,均为女生。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入学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内容与方法
1.2.1教学内容 选择生命体征测量作为实训教学内容。两组学生在任课教师、实训教师、实训学时安排、实训条件等方面均相同。
1.2.2教学方法
1.2.2.1实验组教学方法 采用同伴辅导教学方法进行组织教学。具体的实施过程为:①挑选同伴辅导者。把观察组学生分成8个练习小组,然后每个小组自荐、同学推荐与老师选拔相结合挑选出2名同伴辅导者。同伴辅导者需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②同伴辅导者培训。要求同伴辅导者在掌握生命体征相关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先参考教学录像进行操作内容的自学,然后由教师对16名同伴辅导者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该项操作技能及技巧、讲解及沟通的方法,在该项操作中可能会遇到的操作的难点等。安排实验室进行练习,老师逐一进行指导;③同伴辅导者考核。在正式进行同伴辅导课之前,对每一位同伴辅导者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操作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考核合格后,要求同伴辅导者在上课时及课后对该组成员进行操作技能的指导;④同伴辅导者辅导过程。在生命体征测量的实验课上先由老师进行示教,然后在分组练习的过程中,由小组成员当中的2名同伴辅导者负责对该组的其他同学的练习负责指导。整个过程中,教师参与对同学练习的巡视,随时对练习情况给予监督以及指导。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安排同伴辅导者负责带领其他同学共同练习。
1.2.2.2对照组教学方法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教师在上课时统一示教后,学生分组练习,授课教师与实训教师巡回指导。下课前授课教师进行总结,布置作业。课余时间开放实训室,学生自行练习。
1.3评价方法
1.3.1操作技能考试 两组学生考核方式、考核标准完全相同。实训课结束后由教师组织统一考试,学生的操作成绩满分均为100分,教师严格遵守考核标准进行考核。
1.3.2问卷调查 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同伴辅导教学效果问卷"。考核结束后,用该问卷对观察组学生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要求匿名填写,当场收回。发放问卷64份,回收64份,有效回收率100%。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录入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比较 见表1。
2.2观察组同伴辅导者与非同伴辅导者操作技能成绩比较 见表2。
2.3观察组对同伴辅导教学的教学效果的评价 见表3。
3 讨论
3.1同伴辅导教学的优点 同伴辅导教学作为合作性学习方法的一种,对学生成绩无论是辅导者和被辅导者的学习成绩的提高都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在同伴辅导教学当中,这些辅导者在年龄和学习经历上都与非辅导者相仿,辅导者使用他们这个年龄特有的语言来进行学习的交流,对共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大胆、直接地表达出来,当辅导者的观点与自己不同时,被辅导者也敢毫不犹豫地进行辩解,而不会有太多的顾忌。布鲁纳认为:"教是一种最好不过的学习方式[2]。20世纪80年代以来,同伴辅导制在西方国家学校中的地位得到急剧地提升,同伴辅导对辅导者的积极作用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3]。这一时期的大量研究表明,同伴辅导不仅有助于被辅导者的学业提高与社会化发展,其对于辅导者自身在学业、人格与品德方面的提升同样存在巨大的帮助[4]。
3.2同伴辅导教学的要求 ①同伴辅导教学是一种经过培训的合作学习,需要受教群体和专业教师的积极配合,同伴辅导者需要能够取得被辅导者的积极信任,辅导者需要善于语言沟通交流、操作示范准确,相关操作理论扎实。②同时在实施同伴辅导教学法的过程中,并非是由专业教师完全放手由学生自己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尤其是分组的练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成为练习指导的主体,但是专业老师不能放弃练习指导的主导地位,专业教师要及时掌握同伴辅导教学的状况并加以评估、检查。对同伴辅导者在指导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必须及时纠正和改进以保证同伴辅导教学的质量。③同伴辅导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会增加专业教师的工作量,也要求专业教师对于同伴辅导教学需要良好的教学设计,这对于专业教师的要求是一种提高。
3.3关于同伴辅导教学的进一步探讨 ①同伴辅导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小组合作教学,小组的成员分组最好能是以寝室为单元的,寝室成员既是班级成员同时也是朝夕相处的室友,成员之间更为熟悉这有利于沟通交流;②同伴辅导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极大提升辅导者的自信心、提升学习的积极性,教比学的学习效果更好,但必须清楚并非所有的小组成员都适合成为同伴辅导者,这需要指导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培训;③同伴辅导教学这种方式不仅适合于课内同时也适合于课外实验室的开放练习中,但是课外的练习完全是由学生自主进行的,如何进行过程管理和质量管控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肖F蝉.同伴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23):72-74.
[2]布鲁纳.教育过程[M].邵瑞珍,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护理的基础知识范文5
关键词:腰椎疾病 治疗 护理
一、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2例,其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30~61岁,平均住院时间7~48天。所有病例均经CT或MRI确诊。
治疗方法:手法治疗每天1次,每次20 min左右,3周为1个疗程。具体手法:①揉摩法:以双手掌根从肩部起循脊柱两侧膀胱经自上而下揉至小腿,再揉摩脊腰部督脉,持续揉摩5 min。②点穴法:以膀胱经、胆经及阿是穴穴位为宜,重点是肾俞、腰眼、命门、阳关、大肠俞、环珧、承扶、委中、承山、阳陵泉、涌泉穴等。配以镇定手法(主要是分别在腰部及下肢部痛点持续用手指推压约30 s)。③牵拉法:术者双手同时捏住患者两支跟腱并向远端适度牵拉,并回放所握患者双脚跟腱3次(注意牵拉回放时一定要有一助手以双手叠掌轻压住患者的腰骶部)。④牵抖法:继上牵拉法后即嘱患者双手抓住床头缘,术者站在床尾,以一足抵于床尾缘,术者握住患者双踝,身体向后倾斜以借助重力,在掌握力度及力度着力点的基础上用力向远端牵引并适时进行上下抖动,抖动时力量应集中在腰骶部位。⑤按压振颤法:继上法后即用按压振颤法,术者以双手重叠在患者腰骶结合部施行缓慢加力按压振颤治疗,并以双手左右交叉适度进行按压振颤治疗各3次。⑥俯卧扳腿法:术者一手按腰椎痛点,另一手托住对侧膝关节部,使该下肢尽量后伸,在按压腰部的手用力的同时,让所托住之下肢向左右各作3次大弧度的旋转后伸活动。该法一定要掌握好按压腰骶部手之力度,切勿过重。⑦双指循经推压法:医者以右手拇、示指指腹按压住患者任督二脉,左手握住右腕向下加力,从颈胸椎交界处延脊柱两侧向下用力,缓慢滑行至骶尾部,反复3次。再将右手拇、示指分开一些,以同样的方法沿太阳经脉推压滑行,反复3次。⑧滚压拍打法:患者继续俯卧,双下肢并拢放松,术者以一手前臂从病员颈肩部到腰骶部反复滚压数次,末之以一手压腰痛处,另一手从颈根部至腰骶部反复拍打数次。术后嘱患者休息5 min。
二、结果
1.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正常生活工作。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生活基本自理。无效:临床症状、体征稍有改变或无改变。临床尚无使患者症状、体征加重病例出现。
2.治疗结果
本组均得到6个月以上随访,按上述疗效标准,治愈31例,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
三、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要热情接待,主动向患者介绍住院环境、主管医生和护士,使其消除恐惧感和陌生感。主管护士在第一时间,要接触病人了解其病情,正确评估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因为病人大多有明显腰腿疼痛、活动受限、甚至不能行走等症状,而且出现情绪紧张、心理压力大等想象,为此,护士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善于观察,根据病人的思想状态,用温柔的语言与和蔼的服务态度,对病人进行精神上的安慰、支持、疏导,使病人感受到被尊重、被关爱的感觉。
饮食护理:由于患者在急性期都有明显腰痛,须卧床休息,活动受限,大部分患者出现食欲降低,胃肠功能下降,容易便秘等,所以护士应指导病人多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在进食后可用手环形按摩腹部20~30分钟,以促进肠蠕动。告诉患者多饮水,少吃或不吃油炸等肥腻、难消化食物,防止便秘。有烟酒嗜好的患者,要戒烟戒酒;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饮食,避免血糖波动;高血压患者宜低糖低脂饮食。
护理:对初发病和急性期的病人,应嘱患者严格卧硬板床1周,一般取仰卧膝位,于膝下垫高度10~30cm的软垫,可以减轻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使韧带和关节囊松弛,局部充血,水肿得到减轻,从而改善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恢复期的患者,可腰腿伸直,采取半坐休息位,直立行走前要佩戴腰围,以维持腰椎的生理弯曲和稳定性。
贴敷治疗护理:在贴敷治疗前,要将局部皮肤清洁干净,保持干燥。将消瘀止痛液浸湿在13cm×20cm的纱布上,然后将3~4层的纱布贴敷在腰部或疼痛部位(具体在突出椎体相应部位或疼痛波及部位),用TDP灯照射30~40分钟。治疗期间应注意观察,尽量暴露照射皮肤。
牵引治疗护理:首先向患者讲解牵引的目的和方法,牵引前告知患者不宜空腹,也不宜过饱,穿棉质衣裤,称体重并告知医生以计算牵引力量,一般治疗时间为30~60分钟。让患者平卧于牵引床,嘱咐放松腰肌,牵引后让患者卧床休息1小时后再侧身下床,以保持腰椎体之间稳定,巩固疗效。对有心脏病、高血压、严重骨质疏松、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患者要禁止牵引。
指导功能锻炼:①仰卧伸腿:仰卧位抬腿向上,不要屈膝,尽量将腿抬高,左右替。②抱膝触胸: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然后放下,上下运动。③五点支撑: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于膝关节抬高,然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④三点式:仰卧位,枕部、双足为支点,向上挺胸、挺腹,尽量使腰背部离开床面。⑤飞燕式:俯卧位,双下肢并拢,双手分开置于两身侧位并同时伸直及抬头,双手后举,腹部为支点,形似飞燕。⑥挺腰伸展:两脚分开,两手向上高举,两臂伸直并尽量后伸,腰部挺直,然后双臂慢慢放下,来回运动。⑦后踢抬腿:双手扶椅背,向后踢腿,尽量将腿踢高,左右替进行。⑧直立踢腿:身体直立,双手叉腰,尽量向前向上踢腿,左右替进行。⑨向后慢走:身体直立,双手扶腰,向后慢走,注意腿伸直。功能锻炼宜从简单动作和小运动量开始,活动量从小到大,每次锻炼时间10~30分钟,每个动作连续5~10次,以身体能够耐受为宜。
出院健康指导:告知患者要注意保暖,特别注意腰腿避寒,注意休息。坚持进行腰背肌锻炼,保持腰部良好状态。在平时生活中应注意:①坐时腰部贴紧椅背,站立时勿弯腰拱背,保持正常腰椎前凸;②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或长期重复一种单调工作时,要注意定时改变姿势和,作简单的放松运动,以缓解对腰椎间盘的压力;③避免腰部突然受力,不要搬运重物,如用手提重物时,应先屈膝,避免弯腰用力。
四、讨论
护理的基础知识范文6
结果:采取了无陪护护理模式治疗的研究组妇科病患者的恢复情况要显著好于对照组(P
结论:妇科病乡卫生院开展无陪护护理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建议各基层乡镇卫生院均应推广应用该种护理模式,以促进妇科病患者的早日康复。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30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183-01
“无陪护护理模式”,(No escort nursing mode,NENM),主要指的是患者在其住院期间时间段内,不由患者家属来照顾病人,而是由护士或专门的护理人员给患者实施生活照顾和日常护理,这是一种科学化的管理;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全程化的护理的护理新型模式,同样是与我们当今的现代医学模式相适应地一种先进的护理模式。“无陪护护理模式”是我们国家近些年来新医改政策规定的一个具体要求。近年来,我们乡卫生院也积极地响了应国家的法规和号召,开始实施和应用无陪护护理,这也对我们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笔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妇科病主要是指女性发生于生殖系统的一类疾病,种类繁多,多达7大类别,主要包括有阴道疾病、卵巢疾病、外阴疾病、输卵管疾病、子宫疾病等妇科疾病。妇科病是女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和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妇科病通常由于其种类复杂而且难以根治,所以临床上不仅治疗麻烦而且护理起来也很有困难。因此,为了探讨我乡卫生院采用无陪护护理模式治疗妇科病患者的临床实际效果,根据我乡的实际情况做了无陪护护理模式治疗和普通护理陪护治疗的对照研究处理,现将本次研究所得的妇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以及对照组和研究组间的对比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我乡卫生院40例妇科病患者的基本情况
*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间例数、平均年龄以及疾病种类在对照组和研究组间的分布经过t检验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分配具有可比性。
1.2 调查方法。采用了随机抽样法,随机选择了今年于我乡卫生院就诊的妇科病患者总共有40例,之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个组,每个组各为20例,对研究组的妇科病患者应用“无陪护护理模式”进行治疗,而对对照组的妇科病患者则仅仅采取传统的陪护护理模式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妇科病的恢复情况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记录其各组妇科病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收集和记录每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总数,之后再采用统计学方法来对比分析两组间的差异。
1.3 数据处理。本次研究采用的是EXCEL和SPSS18.0软件来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工作。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间治疗效果的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对比采用的是卡方检验。妇科病患者的满意度的对比分析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无陪护护理模式治疗对妇科病患者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表2 无陪护护理模式与普通护理模式对妇科病患者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对照组和研究组2组间40例患者妇科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经过卡方检验,p值均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的对比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的对比(N)
*40例妇科病患者在分别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其并发症的的发生情况经过卡方检验,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