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范文1

关键词: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指导方针;社会经济发展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也是科学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在高校进行健康教育实践中,高校只有从整体上把握心理健康教学的总体目标,只有从整体上把握心理健康教学的目的,才能保证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达到到校所要的预期效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正确的发展。

1.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内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开始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网络成为了现代科技文明的主要标志,它和人类发明创造的其他科技文明一样,它给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方面都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带来利益的同时也有弊,它给人们的生活来了危机。高校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还处于发育期,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自制力还不够,互联网又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这就使得高校学生在使用互联网的时候容易引发心理问题。简单的来说本论文说提及的网络心理学健康指的是高校学生在使用网络时,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在没有使用网络时也要保持一个平衡的心理,要能把握好网络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不能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要把网络与生活区别开来,要保持网络与现实心情态度的统一,不能因为没有网络而消沉,在学习中提不起兴趣,影响了现实的生活与学习。

2.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逐渐深入到人们生活当中,在我国,有一些高校学生特此沉迷于网络,喜欢网络的虚拟,可以随时向网络发泄自己的所有情绪,觉得网络才是真实的而真实的世界却是虚拟的,其实他们这样做很大程度上就缺少了于同学,老师以及社会接触的机会,同时他们也会忽视朋友之间的感情,有的甚至封闭自己的感情,同同学、老师交往都是小心翼翼,造成了人际关系紧张,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缺少。还有的高校学生一直都处于矛盾之中,他们在某些方面不想敞开自己的心扉,把真是的的自己封闭起来,与同学老师交往时特别的小心翼翼,但他们的内心其实实际又是渴望要获得同学之间的友谊,对于这种性格上有障碍的高校学生,那么网络对他来说无疑是解决需求的最好途径。

3.高校网络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大部分的高校中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还不能妥善处理社会关系,对于社会上出现的现象过于片面、主观,在情感上面情绪很容易受到波动,意志力也不够坚定,容易摇摆不定,处理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大多都是盲目从众。有些高校学生沉迷在网络中,长期沉迷在电脑里面,丧失了对社会的交流。还有些高校学生对网络的沉迷在于网络游戏,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都可以在网络中得到发泄,有些高校学生甚至还沉迷于虚拟的网络角色,他们过于的沉迷于网络世界,从而忘记了和现实世界的沟通,网络有许多的垃圾信息很容易对学生造成困扰,使得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都难以成熟。

4.高校网络心理健康体系构建的措施

面对着日益增长的网络信息,同时增长的还有高校学生的网络心理问题,因此加强高校网络心理健康体系的构建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建立高校网络心理健康体系之前就要让高校学生认识心理健康,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高校进行课堂教育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网络健康心理素质,在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时就要做好这方面的宣传,高校相关课程老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要主动的去引导学生心理正常发展。高校要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要有参照国家一定标准来进行建设,要重视学生对于网络心理的健康教育工作,要积极的对学生的网络心理进行辅导。高校要加强学校网络建设的规范化与法制化,我国对于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是层出不穷,这些法律的颁布都是为了我国网络的安全实施,高校应该紧跟国家步伐,要建立安全的网络健康管理体系,对网络信息要进行筛选过滤,保证学校网络的安全性。高校在进行相应课程教学时要通过相关课程,比如思想品德又或者是法律课等等相关课程来加强学生的对于网络的认识,要加强网络的宣传力度,净化上网环境,加强相关法律知识,规范学生上网的行为,加强高校对于网络信息的管理。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是网络的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高校对于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引起了足够的重视,这也是我国信息化社会需要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石文山.高校心理健康的组织管理机制初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11]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引言

大学生就业情况对高等教育发展有着直接影响,近些年,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不少大学生产生了不良心理,影响着大学生发展及社会稳定。面对此种形势,我们应强化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合理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这对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与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1.缺乏明确的主体。传统观念旨在强调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认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完善的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对自我进行合理定位,客观真实地看待现状。实际上,我们应树立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观,且需要将中小学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视作基础,构建合理的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体系,从而更好地发挥作用。

2.缺乏完善的心理教育体系。当前,不少学校构建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都是照搬形成模式,没有依据形势实际发展进行适当调整,制定合理科学的体系。一般来说,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是:首先,大部分大学生都将公务员视作自己的理想职业,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公务员不仅工作稳定而且薪资待遇好;其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具有创业心理,他们希望以参与现实竞争的方式获得自由,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盲目自信,缺乏接受失败的良好心态,还有部分大学生家庭条件优越,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将就业视作娱乐。可见,大学生就业心理特征丰富多样,我们需构建合理多样的心理教育体系。

3.后续探索工作有待完善。从某种程度上说,现代大学生学习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进而促使大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即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优秀大学生步入社会后不知所措,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实践能力都难以满足社会实际需求。而那些成绩一般,注重素质培养的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却适应较快,游刃有余,这无疑说明大学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各大高校应主动提高认识,完善后续探索工作,构建适宜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三、构建与大学生实际相符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创新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观念。就业心理健康教育除了是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首先,学校负责人及相关就业工作部门要摒弃传统的思想观念,加大对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将此项工作纳入就业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中,并将其与思政教育工作区别对待;其次,加深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对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认识,即就业心理健康既是就业部门与辅导员的重要工作,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工作的重要部分,从而不断激发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积极性与专业性,推动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最后,在高校,辅导员是最了解大学生的教师,所以,辅导员要主动学习与心理学相关的知识,提升自己解决现实问题的水平与能力,从而更好地辅导大学生就业。

2.拓展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每个年龄段的大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與学习能力,所以我们要依据大学生实际合理设计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首先,对大一新生而言,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要将职业规划指导视作重点内容,指导大学生规划职业,并发挥心理学技术优势指导大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分析,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与了解,在此基础上再引导他们依据自己所学专业及兴趣爱好初步设计职业生涯。在此过程中,大一新生不仅可以更加了解自己,而且可以明确自身需求,并以此为目标不断努力。其次,对大二学生而言,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要将就业观念树立视作重点内容,这一段阶的大学生已经制定了职业规划,并作出了实践,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他们多多少少会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调整,我们应抓住此次契机,对他们实施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激励他们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真正了解市场需求与社会竞争。再次,对大三学生而言,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要将择业心理对策选择视作重点内容,每个大学生都渴望找到一份与他们兴趣爱好相近的理想职业,这份职业的实现过程需要一种合理的职业选择对策,所以,大三阶段的学生应掌握实际技能,如面试技巧与人际交往技巧等,从而在掌握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合理选择择业对策,为职业确定铺垫基础。最后,对大四学生而言,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要将就业政策指导视作重点内容,这一段阶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就业知识及其心理素质,所以应加强与就业相关的方针政策的指导,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3.健全制度保障。与其他就业工作相比,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具备自身特殊性,是一个长期性、全程化的教育过程,且对专业性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创建一套合理的、标准的、高效的管理保障体系,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我们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机构,而且需要具备充分的资金与优秀的人才。高校应创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团队,合理划分机构职责,加大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度,确保资金到位,从制度上保障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合理构建提供条件。

4.构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总的来说,构建一套健全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至关重要。其一,培养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当前,虽然各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为了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积极作用,高校应加强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培养,创建一直优质队伍;其二,充分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就业服务,引导大学生合理面对就业压力,并利用现代网络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就业信息,使他们能够看清就业形势,做好就业准备;其三,创建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作,只有充分展现大学生实际水平、社会人才实际需求,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律相符合,才能促进这套体系的健康长久发展,所以,我们应依据大学生年龄特征创建完善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

四、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既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又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但构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依据实际发展情况构建与大学生实际相符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而为大学生就业铺垫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林文.构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12(11).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范文3

一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专业人员缺乏

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它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资格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我国高校的从业人员大多是经过短期培训的心理学教师、德育教师等,其中多数人员又为兼职人员,他们一方面由于精力和时间的分散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该项工作,另一方面部分人员也缺少必要的理论底蕴和有效的咨询技术。

2物质条件有限

虽然现在许多高校已经普遍设置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并提供日常服务,但总的来看我国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物质条件是相当简陋的。主要表现为经费不足、场地狭小和设备短缺。简陋的物质条件不利于咨询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会影响咨询的效果和质量。

3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素养不扎实,对来访的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就难以作出准确的诊断,咨询的针对性也就不强。同时在高校一般把谈话法作为咨询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很少借助仪器、催眠和行为疗法等手段与方法,这样就很难保证咨询的效果。

4内容和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

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较多是面向一些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即较多地偏重障碍性咨询方面,偏重防治,而发展性咨询的工作做得很少。同时,在咨询方式上也存在着被动的局面。

5对心理咨询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虽说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在我国已开展了十几年,但由于宣传的力度不够和受传统文化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人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人们对它的接纳和重视还有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在部分高校,多年来形成的重视专业教育,忽视心理教育的思维定势使心理咨询工作得不到应有的扶持。

6重视普及,但基础理论研究不足

虽然近几年来有关高校心理咨询的专著、不少,相关学术会议也经常召开,但就总体来看,对于大学生心理咨询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尚显不足。一些文章、调查报告描述成分多,深入研究成分少,且理论研究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7与社会联系不够紧密

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对象较多地局限于校园内大学生,没有与社会、家庭紧密配合,使得该工作本身与社会严重脱节。咨询工作有较大的局限性,即无法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导致了教育力度不够的局面。

二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特有模式的构建

1加大投入,构建高效的心理咨询体系

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党政领导要更加重视高校心理咨询机构,通过相应体制政策的支持以及社会资源的整合,为高校心理咨询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学校要把心理咨询工作纳入到高校的整体教育计划中,使其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更规范化地进行[2]。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科研经费、事业经费应当作为常项预算列支,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顺利开展。要落实心理咨询机构的硬件设施建设,符合专业化的要求。

2加强组织均衡的专业人员队伍,加强督导和职后培训

要组织建立一支均衡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队伍。根据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这支队伍可以以心理学教师和保健科医生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为主体,并把学生骨干吸收进来,形成专兼职结合、教师与学生结合的人员结构。同时,应定期对从事学生工作的干部、教师、学生辅导员及学生干部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对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力及心理健康知识素养。

3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四级网络和心理危机预警系统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较普遍地存在机构不健全、编制不落实、分工不明确、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成立以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为组长,学生处、团委、教务处、各二级院系、学生会、校医院等部门人员参加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统一领导,规划、组织、协调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在该领导小组的负责下专门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中心,该中心承担起全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科研、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读物编印、辅导员、广大教师及主要学生骨干培训、心理咨询信件处理、心理档案管理、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咨询、心理普查、成才谈心、朋辈辅导等活动。同时搭建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位一体的“四级网络”,并成立心理危机预警系统。

4建立心理档案,对学生实行分类服务管理

通过采用多种心理测验量表,如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 UPI )、心理健康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考试焦虑量表等对大学生施测,了解大学生在相应因子及维度上的得分,从而对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有一个全面了解和掌握,从中筛选出有心理问题倾向的部分学生予以干预(访谈、咨询、心理训练等)。并且要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类型,采取个别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加以调节。通过心理普查,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根据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分类服务和治疗。心理测试和建档工作最好贯穿大学四年或五年的生活,根据年级的不同进行追踪服务等。

5点面结合,加大宣传

心理咨询工作有无生命力,关键取决于其咨询的效果。不同类型的心理咨询效果也不同。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咨询主要有两类,即适应性咨询和发展性咨询。适应性咨询主要解决学生与环境的协调问题,而发展性咨询则致力于把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重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从高校心理咨询的实际来看,重视适应性咨询是必要的,因为确有一些学生因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而导致适应不良,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心理援助。但更为重要的是对广大心理健康的学生进行发展性咨询,因为学校心理咨询不只是专门为有这样那样心理异常表现的学生提供服务的,也同样甚至更多的是为广大心理健康的学生提供服务,以使包括心理异常在内的全体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保持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3]。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消除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误解。

6丰富心理咨询服务形式

摆脱个体咨询一统到底的局面,拓展团体咨询、朋辈辅导、网上咨询、电话、书信咨询等多种咨询方式齐头并进的服务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心理咨询的网站、网络沟通群等,更好地减少来访学生的顾虑,面对面的尴尬,达到满意的咨询效果。

7强化地域特色,加强学术交流

在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的运用上必须充分考虑我国本民族和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更多地进行本土化研究和实践探索。同时还应加强全国、地方高校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研究会)的建设,通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提高心理咨询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张玲,黄冬梅,张旭东.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基本特点的调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3(3).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范文4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这表明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心理健康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教育工作来说,健康更为重要。

对于像我校这类非优质生源的初级中学而言,由于缺乏优质生源的带动作用,不少学生家境困难,家长迫于生计对子女疏于管教,且由于家长往往对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着片面认识,导致部分学生心理发展不良,存在着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和毅力,自信心及团队合作意识弱等问题,更有甚者表现出厌学、情绪暴躁、惧怕挫折、自闭等心理问题。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基于此,我们尝试着在学校探索构建非优质生源初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开展个案研究。

二、“非优质生源初级中学”的含义

按照近年来小升初的各初级中学学生来源分析,近几年,我市小升初招生采取的是以下程序:首先是“名校办民校”的初级中学设置考试招生;其次是第一批电脑排位,将学生分流到公办的、有特色的学校和省一级以上的中学;再次是第二批电脑排位,将学生分流到普通公办初中,而到普通公办初中的第二批电脑排位生还有20%左右较好的学生转学到第一、第二类型的学校,这里指的“非优质生源”就是经过层层筛选最后留在普通公办初级中学的学生。我校是一所普通公办初级中学,生源按此分类就属“非优质生源”,也即通常所说的C类学校。

三、研究过程及初步成果

(一)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框架

学校在校长室的统筹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搭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设施设备,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指导。

1.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架构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和相关设施设备

学校教导处、政教处根据学校要求,按照《广东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试行)》及《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指南(试行)》所规定的要求及目标,结合非优质生源的特点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处于起步阶段这一实际情况,对三个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了全面的规划,使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设置、课时、师资等方面得到根本保障;同时,制定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加大了对心理咨询室软硬件的投入,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物质保障。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学校与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培训)中心合作,专门在我校开设心理C证班全员培训,目前,我校92名专任教师中有85人经过了C证班的培训,还有4人获得了B证;同时,政教处还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的主题班会评比、班会课教学设计评比,以赛代培,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教师们也纷纷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题研究,学科教师也针对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展开研究。学校努力搭建了一支学习型、研究型的高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

(二)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学校在课程上对初中三年进行全面规划,一是保证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原则上初一、初二0.5节/周;同时,在初一、初二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还专门设置“青春期心理卫生”等专题讲座或活动。初三不定期开设专题讲座,如“初三中考人生规划指导”“学习方法指导和考前心理调适”等。二是通过各学科教学有机渗透,学校要求各科备组每学期根据学科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并把教科书中可以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列出来,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每学期提交至少一个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教案。三是在初一、初二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校每学期也要安排一定的专题讲座或实践活动。

2.充分利用班会课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

政教处对每周的班会课进行统筹规划,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时间段拟定相应的以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开展活动。例如:初一以“做好小升初的衔接,尽快适应初中生活”为主线;初二以“迈好青春第一步”为主线;初三以“克服困难,向发展目标迈进”为主线,分别有“学会学习篇”“学会交往篇”“学会生活篇”“悦纳自我篇”四个专题,下设“驾驭中学的学习”“唱响自信之歌”“感恩教育”“画出人生彩虹”“心有他人天地宽”“战胜紧张、笑面人生”等几十个子标题,这样既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为班主任根据学生实际针对性地选择主题班会提供了指引和方便。

3.积极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政教处、校团委每年5月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例如:2011年开展了“关注成长,呵护心灵”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班会课的评比活动以及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的比赛,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海报展,并定期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让心理健康的观念深入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心里,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每年11月份学校还举行科技文化艺术节,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展示个人的特长、才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开设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健康网,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根据本校非优质生源的实际需求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需要,2009年5月,我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由校长直接领导,心理专职教师具体负责。随后学校投入资金购买了智为学校心理管理系统,系统提供了心理测评、心理档案、心理咨询、心理预警、心理案例分析等功能,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建立有效的“预防、预警、干预”三预保障机制,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因材施教提供了一个先进的软件平台,依托这一平台,我校从起始年级开始,逐步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从而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由制度化到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适性和个案研究

1.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非优质生源初级中学,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处于良好状态,但部分学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1)学习压力较大,学习适应不良,具体表现有:讨厌做作业,怕教师提问,害怕考试,讨厌上学以及不适应学校的生活等;(2)人际关系不和谐,部分学生孤独感较强,人际交往和人际冲突较多,对人际关系更为敏感;(3)情绪自控能力较弱,情绪不稳定,敏感,容易产生极端的情绪。

2.团体心理辅导的状况分析

我校定期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例如,对学困生,级组及班主任会对他们进行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良好情绪的相关辅导;针对初一初二的学生,进行青春期的健康辅导;初三则进行以自信、健康、科学为主题的毕业生心理调节团体辅导,务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案研究

学校德育处教师何智锋和级长施捷骥对特殊学生这一群体的家庭背景与特殊心理的形成作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对特殊生现象的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及个人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据此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五)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学校积极参与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与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的相关活动,如:2011年4月,我校初一级部分师生参加了由广州市文明办、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承办的“雏鹰展翅,成长有我”的广场咨询活动。2011年11月19日,初一部分学生家长又参加了“同在蓝天下――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走进流花街社区大型心理活动日”活动。另外,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老同志也十分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参与学校的相关活动,例如:黄永波老校长在每年新生入学时都要对新生进行校史教育和“小升初心理调适”的专题讲座,同时也为家长进行“如何正确对待孩子升学问题”的专题教育,为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校和生活打下基础。学校积极通过家长会、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个别交流、邀请家长参与活动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近几年,由于学校上上下下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绝大多数学生在校都能开心地学习、生活,能正确面对各种问题,近年学校非正常辍学率、违法犯罪率等均为零,学校的校风和学风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好评。

四、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方向

在我校这样的非优质生源初级中学,虽然构建起了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1.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目前,本校只有一名专职心理教师,而且,由于编制等方面的限制,还要承担思品学科的教学任务,真正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难以保证,面对全体学生的工作难以大规模展开。而其他具有心理B、C证的教师同样要承担各自学科的教学任务,能投入到专门心理健康教育的精力相对较少,多数时间是通过学科教育渗透,这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于我校这一类的非优质生源学校,特殊生数量较多的情况下,更显得教师力量的薄弱。所以,建议上级教育部门在此类学校应多设置1~2个专职心理教师的编制,给予心理教师应有的地位。

2.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与优质生源学校相比,非优质生源学校的家长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家长对学生的教育简单粗暴,放任自流,对孩子缺乏关心、教育和心灵上的沟通。在这方面,学校已经做了大量工作,接下来,还要继续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及时互相反馈学生心理状况,在最大程度上预防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3.继续探讨特殊生心理健康教育

对我校这类非优质生源学校而言,特殊生的转化任务很艰巨。这类学生的心理问题、思想问题、家庭问题、学习困难等问题需进一步深入了解。虽然每次的心理辅导可以产生一定的教育作用,但由于特殊生个体差异导致的不可控因素出现教育反弹现象也时有发生。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使心理教育的作用能延续和持久是我们接下来要继续努力的研究方向。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范文5

[关键词]构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2 ― 0163 ― 02

高职院校已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解决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课程,其目标就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问题。为了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该课程开课质量好坏至关重要。因此,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地教学模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科学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只有通过剖析该课程的内容、属性、结构、体系与教学方法为基础,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一、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教育教学规律

不论那一类心理学理论只要符合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特点都可以列为采选对象。被选采的心理学理论应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大学良好的校园环境下德、智、体等几个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并具有积极的推动和指导作用。在探索研究实践过程中应多方面考虑大学生自身生理反应的成长机制、有效途径、感受能力、将来应对工作的能力、走向社会及人际交往技巧和应变能力。在校期间就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为今后走向社会正确处理家庭关系、社区关系、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奠定基础。高职院校思政部门要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正确的指导。根据人识论的规律可知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不断发生变化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也有一个顺应发生、发展和成熟历程,值得注意的是在校大学生的心理正处多变、发展和逐步定型成熟的特殊阶段。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须遵循其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以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中心,将重心移至有利于大学生学业成长、进步与成才目标,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大学生教授心理健康知识,从而提升大学生对内心世界的认识水平, 关注大学生正常的心理感受,消除大学生对心理教育模式及心理咨询模式的误解。通过科学的心理教育教学模式的运用,让大学生学会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相关手段,解决大学期间所遇到心理困扰问题,同时也能解决社会实践过程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和大学生与现实社会的交流心理障碍问题,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实际调节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身心和人格的健康养成,最终达到促进大学生从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构建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课程体系

(一)构建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经过不懈努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在心理教育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表现在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水平受限、没有充分的热情、课堂课堂教学不能收到预期效果和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力量偏弱等问题,这些都在是影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成效的内在因素,阻碍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必须得到及时纠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其中积极的教育活动是灵魂,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是基础,教育环境是条件三者之间存在相互联系、促进、制约关系,承担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任务。为了获得更好的成效,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大胆创新、改革和探索,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通过更新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心理训练、指导、自助、矫正、心理陶冶等方面得到体现;创新后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充分注意考虑理论与活动课程所占比例。因此只有让大学生参加更多的活动亲力亲为,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能够对自己身边的一切进行客观地审视,建立正确真实的自我概念,通过积极的活动在内心深处形成客观地自我意识,自我完善人格和心理成熟目标。因此,高职院校要从发展的角度来审视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一切从大学生心理健全、心智发展视角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工作,只有采用符合大学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能通过课堂教学让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内涵特征,有效地进行心理调节,消除存在的不良情绪,确保自己的身心健康。

(二)构建体验式多元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根据不完全统计,实用性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践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已经超越了普通教学教学模式,在教育理念上有所突破。让大学生亲身经历客观知识世界,获得相应知识体验与情感体验结果。在开展课堂教学规划体验教学模式时,需要积极创设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各种情景,让大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由依赖性学习到主动性学习、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到自主创造性教育情景体验,积极规避不良情绪,战胜消极情感思想,树立正值向上的健康的情感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体验教学,激发大学生学习活力,满足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除知识传授外,更要注重具体实践、养成正确的情感体验习惯。因此,将实践与体验融入课程教学过程,尽可能做到每一堂课都能保证有独立的案例教学、问题讨论等互动环节,有机会要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做到自我解读,自我理解,自我提升。只有真真切切地亲身的体验,才能既加深了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又也获得了情感意志的锻炼,心灵的感悟,全面提升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认知法、角色扮演法、榜样引导法、情景模拟法、案例教学法、价值观辨析法、行为强化法等多元化、互动性、高效性及广阔的发展空间,逐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科学地多梯次的教学模式。

三、构建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素质教育课程,一般作为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面向全体在校大学生开放。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采取科学地教学模式,不能因为是选修课程而照本宣科,一昧地实行简单的知识的传授,不考虑最终的教学成效。课任教师必须审视现代科学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巨大的变革,事实是不仅教学硬件发生了根本性转换,而且软件也发生了根本性地变化。象现代化多媒体课堂教学手段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选修课要随着环境的改变要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播讲授教学模式,根据学校教学环境采取灵活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课任教师在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时要尽可能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是仍然采取课任教师讲授为主,但课任教师必须借鉴兄弟院校成功制作的精品教学课件结合本校的实际制作自己的精品教学课件用于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科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优势。尽管如此,传统的课堂练习、及情景教学、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教学仍然要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总之为了获得最佳教学模式,需要更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全方位研究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根据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工作,将实际应用的各种教学方法互相融合,大胆创新,整合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应用课堂教学中,才能地让学生和老师互相融入对方的语境和情感中,从心灵深处碰撞出知识的火花,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将老师课堂传授的知识自然融汇于大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中。

大学生心健康教育作为公共选修课,如果课堂教学采取案例教学法,特别是结合现实生活的案例教学最能和学生产生共鸣,渗入大学生的心肺,产生震憾效果。课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列举大学生熟悉的典型案例,进行层层解剖,同时辅助常规教学常用的提问式、启发式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大学生学习。课任教师只有根据课程教学实际需要设计出科学适用的教学框架。如通过对角色扮演和情景体验设计来帮助学生加深感性认识,获得灵感,加深印象。这种教学框架设计的出发点在于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对知识进行研究性、探索性学习,以强化自己的记忆能力,加深课堂所授知识的理解。课任教师在备课要精心组织安排学习内容,为了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要精心挑选了一些适合课堂教学需要的案例,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提供或创设各种学生熟悉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有亲临实践,感受知识的亲身体验,最容易获得大学生的认可。课任教师还可以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浓厚大学生课堂教学氛围。做到知识的传授与情感培养相结合,书本知识讲授与实际案例讲解相结合,课堂练习与课后反思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总之,只有采取这种课程教学模式,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成功。

四、构建应用多维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手段,已经成功地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普遍推广。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是高职院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主要优点在于可以通过制作精品教学课件体现它自身辅助课堂教学的巨大作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也可通过网络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大大优化了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和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和资源的利用率。多媒体手段可以实现教学形象直观化、教学内容海量化、教学资源共享化。要尽快建立课程教学网站,这样可有效地拓展和延伸课堂教学范围,为课堂教学资源的实现大范围共享提供平台。为大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提供便利,既可以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还能有效地拓展大学生的视野,为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库提供了更多的实现渠道。通过开通学习网站,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随时查找相应的学习内容,重现课任教师上课的画面,便于复习已经讲授的内容,遇到困难可通网站寻找网络教师提供学习指导。建立了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各校精选的优秀教师课堂全程教学录像就可进入共享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站寻找所需的各种知识内容,检索到最优秀的课程教学资源,可见网络资源建设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建设好课程网络资源库,要将尽可能多的优秀教学课件上传到课程网站中,其中包括学术讲座、录像、网络课程、课外阅读等便于大学生随时点击观看只要登录课程网站可实现全方位课程自学。要加强网络课程建设研究力度,在建设内容丰富的课程网站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网络课程,创造出大学生更加科学的自成体系的学习平台。通过网站学习平台大学生不必面对老师可以完全地自主学习。目前,这种学习平台很受大学生的欢迎。网站学习平台流行的网络答疑与咨询,既延伸课堂教学,又为同学碰到的困惑排忧解难,体现了网络教学的普遍性、可行性和适用性。

总之,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模式、体验式的实践教学和多维度教育技术手段的相互结合,共同作用,最终可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

〔参 考 文 献〕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范文6

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称为心理健康教育[1]。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论是在学科研究,还是在教育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尽管目前对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理解不甚一致,但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地位达成了基本认识,即心理健康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1-4]。

近年来,课程教学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并日渐受到重视。首先,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基本建设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要在组织机构、课程、师资等方面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焦点。学者们不仅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且还提出诸多具有实效的教学模式。再次,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性。比如,李静等人调查发现,75.14%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知识很重要,68.57%的学生认为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学习心理学知识[5];刘海燕等人调查结果显示,近75%的大学生都认为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6]。最后,实践表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调节学生心态、优化心理品质、开发个人潜能、预防心理疾病等方面[6]。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1-4],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途径的课程教学也是服务于这个目的的。也就是说,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健全、提升、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切实健全、提升、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有必要在教育心理学视野下回顾以往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文献,总结其中的基本心理现象和规律,以切实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真正达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初衷。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现状

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机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和文件都是按照中小学、大学进行分类指导。鉴于此,下文分别从中小学、大学两个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概况

从现有文献来看,“教”的研究聚焦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基本途径(学科渗透),而“学”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研究

(1)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在教学方法的研讨方面,提出适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比如,庞彬提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特点以及案例选择的标准,并阐述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包括“案例编撰—阅读—讨论—假设—总结”五个阶段)[7];苏宇燕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游戏、电影、心理剧、辩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8];陈夏妮认为,适用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教学方法包括故事法、表演法、比赛法、辩论法、游戏法等[9]。蔡文丰等人探讨在农村小学实施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并介绍了该教学方法的具体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10]。

另外,不少学者还提出了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模式。比如,宋铁莉等人提出活动课程的教学程序由课前准备、课程导入、活动展开、建构知识、总结与反思5个环节构成[11];段康提出课程教学应该遵循“体验—了解”的要求,采用“感受—感知”的教学模式[12];赵学文提出一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应包括“激情—体验—自省—内化”4个基本的教学阶段[13];赖志群等人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感受、感知、感悟”的教学模式[14]。总的来看,这些教学模式都是通过案例、故事、活动等设定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和认知冲突,学会自我认知、自我调节,提高改变的意愿,并通过行为训练活动加以强化。

(2)提高教学效果的策略

不少学者从教学构成要素的角度,提出促进教学效果的策略。比如,陈道明提出,一是发挥学生主体性;二是教学目标要具有发展性和预防性;三是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四是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体现非指导性、体验性和活动性;五是使教学评价变成学生自我教育的活动[15]。吴文菊则认为,应该注意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年龄特点、心理需求、本地区与本校的特点合理安排教育内容;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体验性和互动性;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提供必要的课时、教学设备、经费等外部条件[16]。

当然,也有学者从教学过程的角度,提出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播放生动有趣的故事、在争论雄辩中明理、模拟生活情景、从小品中获得感悟、在反思中纠正旧我、捕捉时机进行真情交流等有效的教学策略[17]。

(3)课程的教学评价

如何评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这是监控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主要在教学要素、课堂特点两个方面开展研究。

从教学要素来看,可以从教师、学生、教学三个方面构建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李翔等人认为,在教师方面包含教态、共情程度、关注、教学理念;在教学方面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材料、教学环节的衔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评价、课堂气氛;在学生方面则涉及行为参与程度、情感体验、认知观念[18]。

宋铁莉、刘颖丽则提出应该从课堂的形成性、情境性、情感性三个方面开展教学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教与学两方面开展评价;情境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在与生活相关的活动场景中的心理成长状况进行评价;情感性评价则是指对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进行评价[11]。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教学研究

中小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学科渗透。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应该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近年,方跃伟等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学科渗透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19]。

之所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是因为学科课程本身以及教学过程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20]。学科教学渗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以内隐、间接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回顾已有文献,学科教学渗透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挖掘适合学科教学渗透的课程教学资源,诸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心理氛围等;二是学科教学渗透的途径,包括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等。

此外,有学者提出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教学方法。比如,富安利提出可以采取体验法、评价法、发现法、教师语言等方法进行学科渗透[21]。还有教师探讨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教学方法[22]。

(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概况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受到高度重视。在《基本建设标准》中明确将课程教学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力建设的七大体系之一,同时,《教学基本要求》对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做出详尽地说明。既往文献表明,对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研究包括“学”与“教”两个方面。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习心理的研究现状

目前从学生受教需求的角度展开对学习心理的研究。学者们试图在了解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内容需求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大学生的学习目的

大学生参加心理健康课表现出明显的工具性目的,没有从提升自身心理素质的角度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课。比如,刘海燕等人调查发现,通过学习,想达到调节心态、完善自我、健全人格、改变不合理认知、适当的行为表现的大学生分别占26.5%、22.3%、15.7%、11.5%、6.2%[6][23]。

(2)大学生的学习态度

既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遍持欢迎的态度,大部分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对自己有帮助,在生活实践中不同程度地运用到所学的知识[24]。但是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和兴趣程度存在学科的差异。相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文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相对较高[25]。

(3)大学生需求的学习内容

黄希庭等人通过对全国5058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和谐、事业发展和学业进步的需要更为明显[26]。另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压力应对是当前大学生最需要的教学内容[6]。另外,有研究证实,大一学生集中在人际交往、学习和生活、适应问题;大二学生关注恋爱和情感、学习和生活问题;大三、大四学生则聚焦在职业规划和定位、自我探索[27-28]。

2.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研究

教学方面的研究集中在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估五个方面。

(1)有效的教学方法

以往的教学经验表明,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团体训练法和心理测验法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29]。近年来,不少学者以教育实验的方式考察这些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第一,体验式教学。吴耿安通过连续3周的素质拓展训练表明,在训练后,76名大学生在SCL-90量表的躯体化、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因子上有明显地改善[30]。高飞通过一学期的教育实验发现,采用“引入—创设体验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分享和点评经验感受—体验内化应用”的五阶段体验式教学模式,能有效地降低大学生在SCL-90量表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的得分[31]。银星严也通过一学期的教育实验后发现,体验式教学的效果要优于讲授式教学方法[32]。

第二,团体辅导教学。邱小艳、唐君随机抽取3个班的大一新生进行教育实验,分别使用团体心理辅导、专题讲座与团体辅导相结合、心理讲座开展教学,结果证明团体辅导的教学效果要优于专题讲座与团体辅导结合的教学方式[33]。裴利华在大一2个班中分别使用团体心理辅导和非团体心理辅导的教学方法开展教育实验,结果显示,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4]。

第三,参与式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入参与式教学方法有助于弥补教与学的沟壑,促进学习知识与解决问题的结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35]。李景华的教育实验结果表明,参与式教学法比讲授法更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36]。

第四,视频教学。视频教学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视听觉和体验,有助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内隐学习。张媛媛等人通过问卷法与实验法证实,视频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37]。

第五,专题教学。卢秀安等人在师范生中开展了心理素质、创造力、情绪等七个主题的专题教学,一学期的实验结果显示,接受专题教学的大学生在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学的满意度方面显著高于接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大学生[38]。

从上述研究不难看出,常见的教学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几种常见教学方法,哪种教学方法更为有效呢?周婧、李昊彤同时在5个班进行教育实验。结果显示:在教学内容方面,专题讨论法最能让学生清楚教学主题,综合法教学方式最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内容重要性的感知;在教学方法方面,团体辅导教学方法最能让学生产生兴趣,而综合法最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在教学过程方面,专题讨论和团体辅导能增进师生互动,团体辅导和专题讨论最能让学生融入课堂,营造积极的学习气氛[39]。这表明,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考虑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

(2)有效的教学模式

不少学者结合学校的实际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模式。有的学者立足于教学过程构建特定教学方法的教学程序,比如,尧国靖提出,视频教学应该包括准备、实施、结束三个阶段[40]。有的学者基于课堂教学流程提出教学模式,比如,赵冰洁提出包含认知、活动、体验、分享、评估五个基本阶段的教学模式,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适当调整教学的顺序[41];岳素萍提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构建主体教学模式[42]。有的学者根据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渐进性和内化性特点,提出“判断鉴别—策略训练—反思体验”教学模式,并以此构建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环节[43]。有的学者通过教学实验,构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面上集中释疑、线上互相解疑、点上个别辅导”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将教学与咨询、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健康学生与困扰学生有机地整合起来[44]。

(3)教学内容的安排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不同的[27-28]。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大学生的现实和心理发展需求。比如,对大一新生注重环境的适应性教育,大二的学生则要侧重人际关系、恋爱、学习技能的培训,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则侧重于就业和考研的指导。

(4)教学设计

田澜、张大均提出应该考虑教学目标和情境体验式课程的要求开展教学设计,采用“提高兴趣”、“提高参与”和“加深体验”的教学策略,确保课堂心理素质训练的科学性和实效性[45]。

(5)教学效果的评估

王淑敏、张大均提出对心理素质训练课应该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并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标准[46]。但是刘海燕等人则认为,应该从学生的角度选择评价的方法,而大学生认为能有效评估教学效果的方法包括日常行为观察、心理测验、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师生面谈等[6]。

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现状的反思

从现有文献来看,学者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两个方面都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和观点。但是考虑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初衷,反思当前的研究现状,其实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的研究还存在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

第一,众所周知,“学”与“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没有离开“教”的“学”,也没有独立于“学”的“教”。“学”居于中心地位,“教”是为了促进“学”。尽管心理健康课的“学”与“教”两个方面都受到关注,但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学”的研究聚焦于学生的需求,“教”的研究则落脚在教学方法本身的有效性。这偏离“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初衷,需要重新聚焦于在有效健全、提升、优化心理素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的规律和教师“教”的规律。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最终落脚点是心理素质,而不仅仅是心理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2-3][47]。心理素质的内隐性决定了不能简单地从学生的语言和外显行为来直观地判断其心理素质的状况。课堂教学为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奠定了基础。正因为如此,需要结合心理素质的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

第三,忽视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教学胜任能力的考察。提高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效益,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不能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48]。不少学者开始了对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的研究,但是遗憾地是尚未有研究专门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课任教师的教学胜任能力和学科教师实施心理健康学科渗透的教学胜任能力。当然,还应该包括对教师教学理念的培养和重塑。

基于以上认识,考虑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的现状以及不足,提出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倡议,凸显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以达到在理论上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学习规律与教学规律的认识、在实践中提高教学有效性与学习效益的目的。

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初步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使我们看到加强这方面研究和探索的紧迫性。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不仅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的反思,而且也是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这为今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在反思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从学科构建基础、概念内涵、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学科体系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方面,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基础

第一,教育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提供理论基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机制、规律和有效促进策略的学科[49]。实质上就是探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学问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心理学已经突破传统的研究领域,延伸到德育、美育、体育等领域,形成了德育心理学、美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等分支学科,以专门探讨在这些领域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教师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理所当然应该使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揭示其中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学”与“教”也必然会成为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发展直接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取向上,主要存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两种发展取向[50-51]。教育学取向的研究以教育学体系为框架,探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原则、理论、课程、教育模式、途径与方法等基本原理;心理学取向的研究强调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依据个体的心理规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而且还要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无论是教育学取向的研究,还是心理学取向的探究,都是在探索一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效提升心理素质的教育思路和模式。无论哪一种研究取向,都不否认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为了有效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渠道作用,就必须落脚在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学生、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呼唤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首先,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不少学校结合本校的实情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并认识到开展课程教学、学科渗透教学的重要性。在教育部相关文件中明确要求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对课程教学提出了要求。其次,目前中小学都普遍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高校则普遍设置系列课程。课程教学已经成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再次,为了探索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实效性,不少学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展开了研究,成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热点。这直接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构建。最后,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养和发展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专业化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掌握相应的课堂教学技能,避免课堂教学空洞地成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理论的教育。这都需要我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的研究。

综上所述,有必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学科,揭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学”与“教”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和有效促进策略。

(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与教师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以提升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这个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含义:(1)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学与教作为研究范围。以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学情境作为研究的视域,聚焦于“学”与“教”。当然,“教”不仅仅指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情境,还包括心理健康学科渗透的教学情境;(2)以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双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实际上探讨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明确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视域中学生学习的本质、特点、过程和条件;二是根据学情和学习规律,探究如何设计教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3)研究“学”与“教”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技能以及增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健康的内源性因素———心理素质;(4)从“学”与“教”两方面回答从课堂教学的视野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与技能生成,增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促进策略。

(三)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交叉产生的一门边缘性学科,聚焦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是教育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与德育心理学、美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等教育心理学分支学科一样,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也属于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核心任务在于揭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教师的基本心理现象及其规律。这就决定其研究范畴应该限定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心理学问题。通过揭示在心理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习规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增强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现实生活中的迁移能力。同时,提高增进心理健康的自我意识;通过揭示符合心理素质特点的教学规律,增强心理健康课教育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当然,也要重视“学”与“教”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是以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双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也就是探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在分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去认识。一般来说,对教学活动的分析主要立足于教学构成要素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此外,需要明确的是:“学”与“教”分布在同一时空中,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因此,分析教学活动,其实也是在分析学习活动;“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教”是为了“学”,服务于“学”的。

从构成要素来说,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是教学的核心构成要素。从这个角度来说,探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规律、教学规律就是探究这五大基本要素及其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这意味着学生与教师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学习风格、教学风格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置、教案的设计等)、教学媒体(教材、教学课件、教学资源等)、教学环境(课堂氛围、师生关系等)应该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从教学过程来说,“学”和“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学活动的核心就是学习的过程和教学的过程。当然还包括学生和教师的反思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堂课中包含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反思过程。当然,一节课绝不是单单由教学要素或教学过程组成的,还需要教学要素和教学过程的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具体划分为对教学构成要素的研究、对学习和教学过程的研究以及教学要素与教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研究。

(五)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

一门学科的内容体系根植于研究的对象。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还要明确几点: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围绕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学”与“教”而展开。其次,考察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不能脱离教学构成要素和教学过程。再次,揭示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离不开对学与教主体的研究。

具体来说,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至少应该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这是构建心理教育心理学学科最基本的问题。首先是基础理论问题。除了包含对人性、教育本质乃至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认识外,还应该包括对心理素质的认识。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理论建构的依据。其次是学科理论。这主要是回答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问题,包括概念内涵、研究范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科学学问题。再次是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相关的其他心理学理论问题,比如,不同发展阶段,学生心理的基本特点。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应该围绕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学”与“教”的基本现象及其规律而展开。这至少包括三个板块: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与教师心理。在学习心理板块,主要揭示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学习实质、过程、条件和影响因素;在教学心理板块,主要揭示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要素的设计与安排等;在学生与教师心理方面,则主要探究学生的学习需求、动机、态度的转变、价值的塑造以及心理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探究教师教学胜任能力及其成长等。

(六)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和教育心理学是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两门基础性学科,是这两门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必须澄清与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心理学的区别与联系。

首先,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上,尽管这两个学科都是为了健全、提升、优化受教者的心理素质,但两者的研究视角是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局限在教育教学情境中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一任务;无论是教育学取向,还是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关注于有哪些途径、方法以及实施哪些教育内容可以实现这一任务。课程教学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

其次,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关系上,尽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都关注于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但是在具体研究对象上存在差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一般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学与教的规律,指向的是一般性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则限定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领域(包括学科渗透教学),解决在把握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如何通过课堂健全、提升和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