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贫困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贫困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贫困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1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贫困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2 ― 0173 ― 0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本科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要的内容与话题,其中贫困生、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就是一个需要好好研究与解决的课题。笔者以为在当前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形应该更加关注贫困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心理学作为与病态心理学相对的理论支撑,为破解贫困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视角与思路〔1〕。因此,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贫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介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长远价值。

一、积极心理学与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逻辑关联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和新型的心理学发展方向〔2〕,主张采用积极方式和心态去介入个体的心理世界,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注重个体心理世界的积极阳光层面的关注与激发,为破解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困境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与方向;本科院校贫困学生作为学校的特殊群体,各个方面均处于弱势境地,心理世界往往也是非常脆弱,非常需要激发他们内心世界积极向上的一面,为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现实场域。因此,积极心理学与本科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

(一)积极心理学与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内涵与价值

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主要观点与价值

积极心理学是西方引进国土的一种心理学理论与思潮〔3〕,主张采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开展心理问题的解决,与病态心理学持相对的观念与方式。这种理论体系更能够有利于推动各类心理问题的解决,能够进一步促进心理学的发展与社会服务;能够极大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创新,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和提升其实效性,更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2.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内涵与价值

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是心理问题处理的一种方式,内涵丰富,包括心理干预的理念、内容、方式、主体、环境、效果的考评等。这种干预往往是外在的干预,当然也可以是自我主动的干预调适心态。

从价值视角来说,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具有很多的功能与作用。一方面,通过心理健康干预能够及时把控与走进贫困学生的心理世界,能够及时引导贫困生调适好自己的心态,化解其心理纠结;另一方面,通过心理健康干预能够为贫困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极大提升贫困生学风的改变。

(二)积极心理学与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A的相关性

积极心理学与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作为理论层面的积极心理学能够为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理论指导,作为实践层面的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能够具体的应用、检验与完善积极心理学,具体情况如下:

一方面,从理论指导层面来说,积极心理学为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要求其保持积极的阳光心态、采用积极的方式和选用充满正能量的项目与内容、营造阳光的氛围与环境来开展心理健康干预。

另一方面,从实践层面来说,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是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大号舞台,是积极心理学的践行落实与检验考验,能够倒逼积极心理学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二、当前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环视本科院校心理健康的干预现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整体情况不理想,从理念、内容项目、方式与平台、主体素质到效果的督导层面都需要好好改革创新一番。笔者认为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应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也就是积极心理学取向严重不足〔4〕。

1.心理健康干预理念层面的问题。采用一种什么样的理念进行心理健康干预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好好选择与设计整合。但是目前高校在构建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理念时,科学化的理念坚持不足,没有很好地把握好贫困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没有很好把握青年学生期望值变化的规律;系统化的理念坚持不足,往往就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没有深层次地挖掘贫困生心理问题背后造成的经济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以及专业学习方面的因素;积极向上的理念不足,往往将贫困生心理问题扩大化、严重化,没有将之作为贫困生作为一个成长的必经阶段来阳关地对待。

2.心理健康干预项目层面的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引发是多种因素的合力所致,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需要关注与干预更多的方面。但是目前高校在构建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项目时,规划设计不够,往往注重经济层面与心理层面的干预介入,重点解决贫困生经济问题、心理问题方面的事情,忽略与之相关的,贫困生的专业学习情况、社交情况、情感婚恋情况、参加社团活动情况、日常的生活状况、就业与职业追求情况的指导介入〔5〕,导致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的项目单一化、空洞化;往往注重大学生成长层面的学生项目干预,忽略现代公民层面的素养项目干预。

3.心理健康干预方式与平台层面的问题。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需要采用心理的、教育的、活动、制度等平台来进行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一般高校往往注重就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注重心理方式的采用,比如谈话、情景体验、心理测试等均常常被采用,但是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心理干预中积极使用,忽视了三观教育和红色文化在心理干预中的采用;忽略了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社团活动等在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中的积极作用发挥。另一方面,往往重视传统的心理健康干预方式的采用,对网络平台的远程心理辅导作用开发不够,没有很好开发网络心理辅导热线。

4.心理健康干预主体素质层面与心理健康干预保障层面的问题。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对干预主体本身的素质要求很高,尤其是干预技巧与干预的心态要求非常多,但是目前参与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教师一般都是学工队伍的教师,这个群体很大一部分不是学心理学专业的,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严重不足,这很难为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提供强大的介入力量。同时,心理健康干预需要一定的条件与保障,但目前高校没有做好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其他心理健康干预的设施设备的供给。

三、按照积极心理学的要求,提高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水平

针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及其干预存在的问题,本科院校应该好好分析与研究,积极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将之运用于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理念构建、内容设计、方式选用等方面,力求建构一种助推贫困生健康成长的积极心理干预机制〔6〕。

1.注重心理健康干预理念的完善与创新整合,推动本科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可持续发展。

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理念是青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先导,因此高校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时,要要高度重视,把握好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干预理念的要求,始终坚持学生为本的理念,以一种爱的心态、理念去开展各项干预活动,贯彻一种爱的教育理念;始终坚持科学的理念,好好分析贫困生群体的优点、缺点以及心理发展规律,分析贫困生的弱势心态和期望值的变化规律;始终坚持系统的理念,将心理问题作为一个系统来对待运行,深层次地挖掘贫困生心理问题背后造成的经济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以及专业学习方面的因素,力求采多管齐下多策并举的办法来应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2.注重心理健康干预项目的拓展,尽力扩大本科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的覆盖面与惠及面

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项目与内容是青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直接客体,因此高校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时,务必要高度重视,把握好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干预项目的要求,不光要看到贫困生的问题,更要看到其优点,对其优点也进行干预指导;不光是要干预其经济困难和心理问题,还要干预贫困生的专业学习情况、社交情况、情感婚恋情况、参加社团活动情况、日常的生活状况、就业与职业追求情况、网络活动等,做好这些方面活动的心理调研、追踪、指导与积极干预介入,加大生命教育〔7〕、感恩教育与法治教育、幸福感的教育,力求形成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项目的立体化网络建构,做到对与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关因素的干预介入。

3.采用主动积极与正面激励的心理健康干预方式,努力增强本科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吸引力

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理念是青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先导,因此高校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时,分析把握积极心理学对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方式要求,尽量采用积极向上的办法来处理,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指导等结合起来,用积极向上的内容去教育启发贫困生的心理世界、生活世界、学习世界;将传统的谈话、心理测试、体验活动等已纳入积极向上的层面来看,尽量采用正相关的方式开展心理干预,多开展一些有益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志愿服务活动、公益活动和社团活动等阳光活动,在活动中提升贫困生的自信自强心态。另外,积极开发网络平台的教育服务功能,建设网络心理问题辅导平台与网站,力求心理健康辅导移动化发展。

4.注重心理健康教师的积极心态与积极向上的环境构造,全力为本科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阳光的氛围。

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理念是青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先导,因此高校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时把握好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干预的主体素质要求,加大对参与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教师们进行阳光心态的培育与重视,要求心理健康指导教师本身必须要拥有真善美的心态,拥有阳光和博爱的心态;同时,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寝室文化的建设,为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提供一个充满积极向上态势的文化氛围;加大各类心理健康干预的条件供给,尤其要做好开展心理活动、贫困资助等所需要平台、场地、经费、人力、物力等方面保障供给。

总之,贫困学生是本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应该关注的重点,需要学校、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不同视角的探索与践行。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本科院校贫苦生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介入提供一种阳光的思维方式与行动走向。目前重要是,本科院校务必要改变传统心理干预机制,结合学生特点,建构积极向上的心理干预介入机制。

〔参 考 文 献〕

〔1〕谢念湘,赵金波,佟玉英.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J〕.学术交流,2011,(10).

〔2〕曾庆璋.积极心理学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10,(15).

〔3〕邵迎生.对积极心理学学科定义的梳理和理解〔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3).

〔4〕麻彦坤.论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09,(03).

〔5〕张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与救助〔J〕.江苏高教,2012,(01).

贫困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2

一、选题的意义、价值和理论支持

1.选题的意义、价值

进行《贫困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课题探讨,既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从理论意义上讲,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虽已开展了十余年,但至今未能在贫困学生心理健康这个领域进行系统的研究,我们这一课题的研究若能顺利开展下去,将起到填补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领域的空白的作用。从现实意义上讲,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不可否认,在没有实现共同富裕之前,因地区和家庭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我国各类学校都存在着部分经济窘困,勉力求学的经济困难学生。尤其是广大农村和山区学校,贫困学生还占据着一定比例。我们这一课题研究的成功,无疑可让我们广大贫困学生以正常心理学习和生活,从事实上解决许多学校面对贫困学生心理困惑与障碍不知所以的问题,使本课题具有在广大农村和山区学校具有推广的价值。

2.选题的理论支持

弗洛伊德最早从心理学角度重视并探讨焦虑问题,他把焦虑分成客观性焦虑和神经症性焦虑。精神分析学家根据精神动力学的观点认为,焦虑是潜意识中矛盾斗争的结果,其原因和过程不为本人所认识。弗洛伊德在他的早期著作中确信,焦虑是受压抑的里比多的一种发泄方式。

行为主义学说,认为人类的行为多是后天形成的,不良行为是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不适当的学习结果。社会学习论者强调强化和惩罚对学习者再现模仿行为的影响,模仿得到奖励,行为即内化,模仿到不适当的行为,只有通过强化才能改变,有人主张用“行为主义方法纠正学生的厌学行为”。

与行为主义理论相对立,以布鲁纳、奥苏伯尔为代表的认知理论学说认为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景,在内心经过积极地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用积极态度来思考的人心理是健康的,而倾向于用消极的态度来解释生活中事件和思考问题的人,会出现消极情感,严重的就会引发心理问题。学生厌学与知识类型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风格密切相关。

人本主义心理学,一方面反对行为主义学说把人看成动物或机器,不重视人类本身的特征;另一方面也批评认知心理学虽然重视人类的认知结构,但忽视了人类情感、价值、态度等方面对学习的影响。人本主义学习论的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认为,学习者发现学习材料不符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或威胁到自己的价值观时,就难以产生意义学习。嘲笑、羞辱、轻视等都会威胁到学生的自我,威胁到学生对自己的看法,从而严重干扰学习。

二、课题研究的思路、目标和具体内容

1.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将探明我校高中贫困学生的心理状况并探究产生的问题症结,探索帮助他们消除经济紧张、学业困难、心理负担等行为的心理疏导与干预的具体方法、基本途径,为高中贫困学生消除经济紧张、学业困难、心理负担,身心获得和谐发展提供规律性的策略。

2.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1)立足学校,对高中中贫困学生的心理状况如经济状况、学业状况、心理负担等进行调查研究统计。

(2)沟通家庭,延伸社会,由为学生服务扩展到相关人群,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3)从个体因素、民族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多渠道、全方位地去探寻我校高中贫困学生焦虑厌学产生的深层原因。

(4)探索对我校高中贫困学生经济紧张、学业困难、心理负担现象进行心理疏导、心理障碍治疗,建立健康心理的具体方法、基本途径、有效疏导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选择与研究的过程(步骤、时间安排、组织分工、活动安排等)安排

1.研究的方法选择

本课题的研究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应用为主,以实验为主。具体研究方法是: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

(1)文献资料研究法 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和参考书籍。

(2)借助于学校网络和学校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测试的机会得到贫困生库,结合测试数据得到贫困生心理健康测试数据库。

(3)采用“调查总结研究实践改革”的方式制定出一套化解贫困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4)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在高一年级进行试点,每一个月在新生班级进行各种形式的理健康教育如看电影、组织学生参加学院的各种心理咨询辅导。

(5)在具体工作中采用“定点跟踪”方法对我校个别贫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

(6)实验研究法

本课题以我校的教师为主,以本校学生为实验对象,按照课题设计和实施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实验。通过实验,探索化解贫困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有效拓展一般规律和相应的教育对策。

2.研究的过程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2月至2012年10月)。进行两次调研,分析和研究贫困高中生产生目前这种心理问题的原因。包括贫困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心理误区等。调查我校现有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新生进行调研;对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类;总结每类心理问题的特点;分析每类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误区。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11月至2014年1月)。针对上述心理健康状况提出贫困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包括开设心理讲座、定期进行心理测验、开展心理咨询和进行心理训练等。研究对策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制定详细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邀请权威心理专家开设心理讲座;分阶段对不同类型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测验;每周定时开展心理咨询;针对不同的类型开展各种心理训练。

贫困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3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贫困     心理扶贫。

一、“心理贫困”的定义。

1.何为“心理贫困”。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谢桂阳给出了以下定义:心理贫困,就是指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从而产生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变化。

2.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谢桂阳教授曾对湖北大学185名贫困生和271名非贫困生进行过心理测试,结果表明,同年龄的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个性特征和行为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们更为敏感、拘谨;在心理健康状况上,他们心理健康水平过低———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精神病性的得分明显高于非贫困生。

无独有偶,宁夏大学学生工作部和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在校贫困大学生进行的一次心理调查结果也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堪忧:在217名被调查的贫困大学生中,有73.27%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不满意、64.51%的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还有52. 53%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

从以上调查结果不难看出,相对于其他学生,贫困学生在人格和心理健康上更容易陷入“心理贫困”中,更容易罹患各种心理疾病。

二、贫困生“心理贫困”的表现。

1.性格问题。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公布的《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校中,60%的贫困生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羞愧难当”; 22. 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

自卑、敏感、脆弱是一部分贫困生最普遍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会出现三种行为表现:一是通过优异的学习成绩来补偿因贫困带来的心理自卑;二是在盲目的攀比中产生无助感,自愧不如别人;三是逃避离群,仇视社会和他人,在心理极端脆弱的状态下容易采取极端方式对待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人际交往问题。

贫困生因贫困而自卑,但又有极强的自尊心。他们渴望融入集体,被他人接纳和认可,却又不愿接受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多数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有的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故意疏远同学;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因贫困受到打击,他们一般很少参加需要花销的集体活动,更有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

3.学习问题。

家庭贫困的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往往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对未来更多和更高的期望,他们中的一些人给自己制定了很高的目标。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一方面因期望值过高而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许多现实问题很难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而得到解决。贫困对学业的影响较大,他们除了与别人一样竞争之外,还必须为生计问题而奔波。这就使他们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使学习压力更大。

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强烈的自卑感、极度敏感脆弱的自尊心、拘谨压抑的性格、尴尬的人际关系、因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学业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时候,就会引发问题行为。在贫困生的问题行为当中,比较突出的除了人际交往困难、学习失败以外,还有出走、旷课、偷窃、打架等。据统计,因学业不良而留级、退学、结业的学生中,贫困生的人数明显偏高。

三、心理帮扶的渠道。

1.完善勤工助学,提高贫困生自助能力。

现在许多高等院校对贫困生都采取传统的资助方法,从生活费、学费上资助,减轻经济方面的压力,但上述各种手段容易使许多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产生依赖心理。而勤工助学与其他资助方式最不同的一点就是“参与式”,学生不再消极被动的等待捐助,而是靠自己的劳动来自救。勤工助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减轻学习和生活负担,还可以克服大学生的依赖心理,培养大学生自主、自强意识。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大学生们不断变换着自己的角色,在与不同的人和事频繁接触的同时,学会了应付多种多样复杂局面,增加了对社会和人的了解。最关键的一点是,通过勤工助学,贫困生从观念上摆脱了等待救助,学会了平等、积极、主动。

2.消除学校对贫困生帮扶的误区。

(1)对贫困生资助的宣传要合理。

学校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援助时,很容易就把贫困生的资助做成对外宣传的工程,比如邀请受助学生公开谈感受、表决心,公开曝光等,殊不知很容易造成对贫困生自尊心的伤害。这种公开的宣传会使他们的生活状况完全暴露,加重敏感和自卑心理。因此,高校在宣传时应征得受助人同意,尽量保护贫困生的隐私和自尊,以合理的不伤害贫困生心理的方式来表彰献爱心的精神,鼓励受助贫困生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2)对贫困生心理问题不能“一刀切”

有些心理问题不光是贫困生特有的,普通大学生群体也会存在类似情况。但有的高校政工干部经常把贫困生置于学校的焦点下,将贫困生与其他学生区别对待,放大贫困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殊不知这样对他们是一种很大的心理刺激,非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

3.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

(1)建立一支过硬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创新心理辅导模式。

高校应建立一支以专业心理健康教师为主体,政工干部、辅导员为辅助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分清职责,各司其职。同时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不断增强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在心理教育模式上一方面要秉承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另一方面要探索创新的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

(2)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多开设一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和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其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让他们知道自己需要改变的心理特点以及引起这些不健康心理的原因,学会如何改变自己的不良情绪,完善应对的方式。

(3)加强贫困生回报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有些贫困生在得到学校或社会的帮助后,对赞助人却很冷漠,也没有回报社会的意识。这给学校对贫困生回报社会的思想教育提出了要求。学校应有意识地将支助活动加以深化,变社会的爱心为自己成才的动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丰富回报社会的途径,例如参加志愿活动等,让他们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

四、结语。

总之,对于贫困生而言,助困与育人不能相脱节。如何强化育人环境,形成和谐成长氛围,注重贫困生人格培养,这需要社会和高校不断地努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宫龙江。贫困大学生双重倾向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

贫困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4

关键词:中职学校贫困生 心理问题 现状及调适

近年来,随着中职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生的比例也在逐年加大。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中约有30%是贫困生,而这其中5%-7%是特困生。这些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贫困,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在面对激烈竞争的时候,一方面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成为产生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虽然在2006年和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相继出台了《关于完善中职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两个文件,初步建立了中职学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但经济状况的好转并没有同时带来心理问题的解决。调查表明,70%以上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和生活压力,这些压力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困扰,而中职学校的贫困生大部分还未成年,还不懂得如何去化解自己的心理困扰。因此,有必要在这一群体中深入、全面地去了解他们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成因,以制定相应的调适办法。

一、中职学校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

从中职学校贫困学生现状来看,他们的年龄大都在15-18岁之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青春期的幼稚、好冲动、逆反心理强等特点比较明显,再加上他们本身的贫困身份更突出了这个群体的心理问题。他们总是感觉自己已经长大了,能够独自承担一些责任,但实际上还需要别人的帮助和指导,所以他们中的许多人表里不一也就是正常的表现了;一部分贫困学生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偷偷省吃俭用,但由于虚荣心较强,表面还要装做和其他同学一样;有些人想和更多的同学交往,开阔自己的视野但又怕别人嫌自己穷,没见过世面,和别人相处总是有些过于敏感多疑;还有一些人想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让父母放心,但自己的学习压力过大,成绩往往并没有想象中的理想,有时甚至还想通过考试作弊的方式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达到自己的目的等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情绪情感上的自卑心理

自卑是贫困生最为突出的心理问题,由于自卑从而导致自我封闭、自我鄙视,对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贫困学生生在贫穷的家庭,长期受到外界的嘲笑欺侮,因此想要有一天出人头地,获得体面和财富;担心同学鄙视、瞧不起自己;面对经济贫困、生活困难的现实,常常会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从而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

2、人际交往中的敏感多疑

目前的中职学校绝大多数为寄宿制学校,学生之间在一起相处的时间较长,绝大多数贫困学生对自己窘迫的经济状况很敏感,家庭经济困难使他们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和加入学生组织,往往容易自我封闭,很少与同学交流,导致交往面狭窄。在日常生活中也变的多疑,总觉得别人在议论自己,从而用消极的态度去看待生活中的一切。既不敢在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表现自己,又不愿过多的与同学交往,大大影响了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3、面对就业时的迷茫和无助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就业。然而,由于对社会的了解不多,加之贫困的家庭对他们的择业无法提供任何的帮助,所以他们始终处在一种茫然和无助的心态中,甚至对即将进入社会怀有一种恐惧感。既担心自己所学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担心自己无法适应社会而被社会所淘汰。加之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使有些学生对社会产生了片面的认识,对社会感到不满、失望,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同时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有一个愿望,就是自己脱贫的同时,还要帮助家庭脱贫,这无形中也给他们带来了现实的压力。

4、嫉妒心理和极端行为相伴而生

中职学校的贫困学生因为经济上的贫困而带来的生活上的贫困,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嫉妒心理。而嫉妒心实际上来自于自卑感,嫉妒心又导致了很多贫困学生做出极端的行为,使他们丧失了法律意识和道德标准。有些贫困学生不能正视自己家庭的贫困,而将所有的一切不公平归结于社会或者生活富裕的同学,形成了极端的人生观、价值观,破罐子破摔,部分学生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如偷窃、破坏公共财务等违法和违规行为的发生在中职学校屡见不鲜。

5、依赖心理和过度自尊同时存在

中职学校的贫困生因为年龄尚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他们把改变贫穷的希望都寄托在政府、社会和学校的资助上,很少想到通过勤工俭学等方式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还有一些贫困学生认为,自己家庭贫困,别人就应当资助自己。逐渐形成了一种依赖性格。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贫困学生表现的过度自尊,他们尽量隐瞒自己的贫困事实,不愿接受任何形式的资助,即使学校为照顾经济困难的学生,将他们统一安排到收费低廉的宿舍,他们往往也不领情。生怕接受了别人的资助,会降低了自己的人格。而这样一来,往往会导致其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痛苦。

二、影响中职学校贫困生心理的因素

中职学校贫困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其心理特点往往要受到来自其先天的、内在的和后天的、外界的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他们自身的先天内在因素是特定的,但后天的外界因素的影响,也很重要。

1、家庭因素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绝大多数贫困生来自偏远贫困地区或城市低保家庭,他们更多的看到社会的世态炎凉,再加上沉重的学费负担,使得家庭长期处于心理压抑状态。家长由于总是忙于赚钱养家糊口而忽视了对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关心和教育,导致有些贫困生存在严重的自卑感,不敢说话、不敢做事,怕被人笑话。

2、学校因素

目前在中职学校当中往往对贫困学生关注还不够。许多学校已经响应国家的号召,给所有的贫困学生发放了国家助学金,但应该怎样发放,对于用什么样的形式帮助贫困生从生活、学习等方面脱贫想得还不全面。导致许多中专贫困学生在生活上有可能已经脱贫,但在心理上还是会处于贫困状态。有的学校甚至认为他们的年龄已经到了形成初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通过职业教育已经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有的中职学校还没有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没有专职的心理咨询老师,更没有为贫困学生专设的奖学金制度,让他们更加感觉到无助,导致自我封闭。

3、社会和政府因素

社会综合环境对中职贫困学生心理的制约与影响作用极大。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一些陈腐观念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拜金主义”、“金钱万能” 加上精彩纷呈的校园生活与贫困生经济承受力之间的巨大反差,使得贫困生很容易提升“金钱”在他们心中的价值,加重他们对金钱的依赖性,从而使他们的人际关系也变得冷漠、势利和虚伪。拜金主义倾向加剧了一部分贫困生对物质享受的渴求,使他们在人生追求方面更加急功近利,思想观念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遏止,给在校贫困学生造成的冲击尤甚,使他们产生某种错觉和迷茫、甚至错误的认识,这些都给他们的心理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常常因此而荒废学业。与此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虽然现在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贫困学生有一定的重视,但仅仅通过给这些贫困家庭学生一年1500元补助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其实这种输血形式没有起到造血的功能。学生的心理问题还是不能很好的解决。

三、中职学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

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除了物质上的帮助之外,更重要的是还要给予他们心灵的慰籍,并给予具体的方法、技巧的指导,学会一定的调试方法,才能使之摆脱心理与经济上的双重贫困。

1、进一步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创新资助办法,完善资助体系

虽然自2007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后,各中职学校的贫困生都享受到了国家助学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创新资助办法,完善资助体系。在资助方法上,除了把“助、奖、勤、免、补、捐、贷”几种方法统筹结合运用好外,还可以尝试 “零学费”制度,即让那些家庭贫寒,交不起学费的学生先入学,再通过在工厂或实习单位顶岗实习所获的报酬解决学费,让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机会读书、学到技术。通过这样的方法,帮助那些贫困学生度过学习和生活上的难关,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顺利完成学业。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贫困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还未成年,还处在青春期当中,心理的自我调适能力较差,而贫困生由于经济的困境带来的心理落差,调适起来就更困难。因此,学校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应大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和讲座,帮助贫困学生了解其自身的心理状况,让他们知道自己需要改变的心理特点以及引起这些不健康心理的原因,学会调适自己的不良情绪,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抗挫折能力,塑造自己完整的人格。

学校还应该设置心理咨询室和心理信箱,有针对性的对问题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尤其对于班主任更应该加强心理学知识的辅导,他们接触本班学生最多,也最了解自己的学生,能够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把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结合起来,让贫困生学会接纳自我,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既不苛求完美,也不抱怨身世,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先完成心理脱贫,再完成经济脱贫,使自己成为适应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合格人才。

3、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为贫困生提供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空间

和谐的校园环境,离不开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首先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学校要下大力倡导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组织开展各种技能比赛和二课活动,为贫困生提供展示他们才能的各种平台,形成一种比学习、比技能、比贡献的良好校风,让那种比吃、比穿、比享受,不思进取、游手好闲的学生自感惭愧,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

其次在班级建设、宿舍管理上,要大力倡导同学间的平等、尊重和关爱的人际关系导向,使贫困生生活在一种互帮互助、温暖友爱的氛围中,有利于他们丢掉自卑的包袱,卸除敏感多疑的心防,真正融入到同学们中间,大胆自如地去交往,这对于贫困生的个人成长、成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贫困观

要正确处理好对贫困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二者不能互相代替。在对贫困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中职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要引导他们理解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学会积极地看待贫困。同时指导学生多看一些关于人生修养方面的书籍。有时与书交流是一个人抛却烦恼,沉淀自己的最好方式。帮助学生增强勇气,走出因经济困难带来的心理阴影,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去,用自己的勤奋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参考文献:

1、秦世虎、崔继萍 中职学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文教资料》2007年13期

2、王 枚.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心理世界,2000(02)

3、史广江.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贫困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5

【关键词】 精神卫生;健康教育;结果评价(卫生保健);学生;贫困

【中图分类号】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8-0737-02

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给予更多经济援助和勤工助学机会的同时,制定综合模式,实施长期、有效的系统心理干预是塑造和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措施。但由于高校心理咨询人员不足,部分少数民族贫困生缺乏主动求询和与人沟通能力,往往不愿意或不能有效向教师表述心理困惑。为改善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笔者尝试以“朋辈辅导”为核心[1],构建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通过张贴海报招募自愿者,从云南省5所高校(云南中医学院、昆明医学院、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财贸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家庭月平均人收入低于150元的987名贫困大学生中,招募到94人为被试;年龄为18~25岁,平均(22.73±0.98)岁。

1.2 方法

1.2.1 实施前的准备 首先,编制“朋辈心理辅导手册”,其内容包括民族心理特征、朋辈心理辅导的实施原理、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背景、方法、技术、活动项目和常见心理障碍的识别等内容。其次,统一指导语,对被试进行心理测量,测量工具包括:(1)防御方式问卷(DSQ)[2],包括不成熟防御、成熟防御和中间型防御3个分量表,共88个条目。(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2],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3个因子,共10个条目。本研究根据大学生实际情况,对量表中的一些文字条目进行了修订[3]。(3)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4],包括16种主要的人格因素。最后选择被试中领悟力较好、自愿参加的8~10名被试与本院“学生心理兴趣小组”的2名学生构成“朋辈心理辅导”一级小组,就手册的相关内容进行4周的团体心理咨询技术培训。

1.2.2 教育模式 (1)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讲座[5]。考虑少数民族贫困生心理较敏感、自卑,在张贴海报时,不用“贫困生”等带有歧视性的语言进行宣传,而采用“自强、自信、自立”等标题进行,但讲座内容与贫困生如何确保心身健康、少数民族学生如何认识文化背景差异等密切相关,讲座后只对少数民族贫困生进行测评。(2)以“朋辈心理辅导”一级小组成员为主,教师定期督导为辅,促使一级小组的每个成员均确定被试中的8~9人为二级辅导对象,开展“交朋友”、“做游戏”、“热座”、“情景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动[5]。之后,仍选用上述3个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 结果

2.1 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少数民族贫困生人格特征的影响 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经过综合心理健康教育后,乐群性、敏感性、忧虑性、自律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变化不明显。见表1。

2.2 健康教育前后贫困生防御方式及社会支持得分比较 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经过以朋辈辅导为核心的综合性教育之后,DSQ的得分均有所改善:除躯体化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不成熟防御因子如投射、被动攻击、退缩、抱怨、幻想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成熟防御机制中,升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压抑、幽默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中间型防御机制中,除解除、假性利他、消耗倾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回避、理想化、伴无能之全能、隔离、交往倾向、期望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SSRS得分中,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2。

3 讨论

以朋辈辅导为核心的综合心理健康教育,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防御和社会支持有所改善。心理防御机制作为一种潜意识的心理机制,当贫困压力、生活学习与人际困难刺激引起情绪波动时,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使用自己较能接受的防御方式来解释和处理主客观之间的冲突[3]。防御方式较成熟,表示心理成熟度较高;反之,则易因为心理不成熟而引发各种不良应激反应[6]。同时,是否能得到有效的社会支持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方面[7-8]。但是,过多应用不成熟或中间型防御方式应对困难者,往往难以获得有效的支持感。经过以朋辈心理辅导为核心的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后,被试DSQ多数因子得分改善明显,不成熟防御机制中的投射、被动攻击因子、退缩、抱怨、幻想减少,成熟防御机制中升华增强,中间型防御机制中除解除、假性利他、消耗倾向外,均有明显改善。说明贫困学生逐渐学会并尝试用成熟的、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方式应对困境,中间型、不成熟型防御的减少还提示,通过综合教育,使中间型向不成熟型转化的可能性降低,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正是由于心理防御的改善,使部分贫困生积极面对困难,寻求社会支持,因此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均有明显改善。说明一方面农村大学生主观上感受到了社会的支持与理解,对于维护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支持利用度的改善使学生认为社会可供利用的资源增多,为干预结束后大学生自我调节提供了可能,也为进一步开展专业心理咨询奠定了基础。

以朋辈辅导为核心的综合心理健康教育对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的改变并不明显。不同人格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压力体验与应对方式。经过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乐群性得分增高,敏感性降低。提示部分贫困学生从心理健康教育中获得的积极支持使其面对困境时能热情、乐观地与人相处,人际敏感降低,交往有所改善。忧虑性的降低预示,安祥、沉着、情绪稳定的人格特征正在部分贫困生中得到培养。研究表明,人格是所有心理现象相对稳定的特征性总和[9]。少数民族贫困生的人格构建于一定的民族心理之上,与精神文化关系密切。各民族贫困生在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中,依靠传统社会的封闭性,使其独特的精神文化长期保持稳定[10],改变非朝夕之事。本研究与此结果一致,大部分分量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在进一步研究和制定教育方式时,应考虑民族文化间的冲突对内心冲突的构建作用,进行文化的多元价值干预。

面对日益增多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常感力不从心。制定系统的“朋辈心理辅导”措施,既可提高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又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必须注意,学生团体本身也具有学习任务和贫困压力,因此本研究中配以专业心理教师,适时指导、开展讲座、个体或团体咨询,问题严重的学生还需接受正规咨询。

4 参考文献

[1] 樊富珉,王希林,马弘,编.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387.

[2]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15-129,42-46.

[3] BREND Q.

Hafen: Behavioral guidelines for health and wellness. Morrot Publishing Company,1988:123.

[4] 戴忠恒.修订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1988:1-20.

[5] 陈嵘,秦竹,赵宗翼,等.云南中医学院贫困学生实习前心理干预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207.

[6] 郭雪翠,李波,马宝骊.应激的心理神经免疫学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8(1):79-81.

[7] GOYNE JC, DOWNEY G: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coping process. Ann Rev Psychology, 1991,42:401-426.

[8] THOITS PA.

Dimensions of life events that influence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 evaluation and synthesis of the literature//KAPLAN H. eds. Psychological stres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83:33-103.

[9] 楚更五,秦竹.医学心理学.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43.

贫困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6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的分析

(一)自卑与自尊的心理冲突

自卑是人的一种不良自我意识,是一种自己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心灰意冷的情绪。自卑是贫困生最典型的心理特征,也是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其它方面的心理问题都是从自卑开始的。自卑感强的学生往往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短处和劣势,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在与别人比较时,总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越比越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样就形成了消极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有的贫困生自尊心又极强,他们宁愿贷款、勤工俭学,也不愿接受社会、个人的资助,不愿欠人情债。

(二)焦虑与抑郁心理的困扰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复杂情绪反应,是在日常生活中,因预感到困难将要到来或有祸事降临,感到没有把握、无能为力而又无法有效地加以预防和解决,从而产生的一种担心、紧张的情绪。贫困生不仅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还要担心父母由于多年辛苦积劳成疾的身体,同时害怕因学业差而对不起父母的一片苦心。所有这些,使得贫困生精神压力大,形成紧张、不安、忧虑、恐惧的情绪状态,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现象,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抑郁是一种感受到自己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常伴有厌恶、痛苦、羞愧和自卑等多种情绪体验。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边远贫困地区,他们试图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为自己的将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然而,他们又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使他们感到痛苦万分。

(三)渴望人际交往与自我封闭的冲突

孤独是指个体因主观上感到受人排斥和否定而产生的情感,是个体违背主观愿望,被动地独立于群体之外而产生的离群的心理体验。贫困大学生虽然渴望人际交往,渴望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多数贫困学生因经济拮据而吃穿俭约,使得他们自惭形秽,不敢轻易和经济条件好的同学在一起,更不敢轻易和他们说话。由于害怕遭受挫折和伤害而羞于交际,把自己包裹起来,不愿轻易袒露心迹,渐渐地给人一种难以接近、不合群的感觉。

(四)虚荣与依赖心理较强

大部分贫困生能正视贫困,注重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然而也有一部分贫困生,受虚荣心驱使,为了让别人瞧得起,维护自己所谓的面子,求得心理平衡,不惜花重金包装自己,盲目与人攀比;部分贫困生面对父母到学校探望,竟然向同学谎称是自己的老乡,惟恐给自己丢人。虚荣心使他们对金钱的渴望与日俱增,部分贫困生为了经商赚钱而本末倒置,把学习搁在一边,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五)妒忌、敏感与攻击心理较重

部分贫困生不愿提及经济上的窘迫,也最怕同学怜悯或瞧不起他们。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贫困学生的内心极为敏感、多疑,其他同学无心的说笑,在他们听来就可能是嘲笑;与自己本来无关的事情,他们也会认为同学是在背后议论自己,于是在内心深处重重设防;还有些贫困生心胸狭窄,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和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内心产生对他人的不满、不服气,进而又心生憎恨、妒忌。贫困生的这种消极、冷漠、厌世,在思想上很容易走向极端,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少数学生会产生行为。

二、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1.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从新生入校开始,学校就要通过各种渠道详细调查和掌握学生家庭的状况,建立贫困生综合档案,包括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心理状况等。学校有关职能部门、思想政治工作者、学生干部等都要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从不同侧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

2.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选修课和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心理健康对学习、生活、就业等的重要性,教育贫困大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和人格面对贫困,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

3.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咨询引导贫困大学生建立积极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提高自身心理素质。通过个别辅导和行为指导等步骤,分析学生无助、困惑、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帮助学生直面环境和压力,进行自我接纳和自我欣赏,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习生活。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手段,设立网络心理辅导,在虚拟的空间内完成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救助。

4.加强心理咨询宣传。要营造心理咨询的良好氛围,使大学生从观念上普遍认同和主动接受心理咨询,主动到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

(二)帮助贫困大学生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塑造独立健全的人格

1.宣传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消除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疑虑和不满情绪。使贫困大学生充分认识到高校招生并轨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加深对国家经济状况及贫困现象产生的原因、国家对于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政策和学校对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等方面的理解,督促学生正视困难,引导他们正确处理解决经济困难与提高自我学习能力的关系。

2.引导和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困难观。教育贫困大学生理性地对待贫穷,摒弃“等、靠、要”的依赖心理,树立起自强自立的精神,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幸,正确看待贫富和义利,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经济贫困的现象。教育贫困大学生懂得只有摆正心态,奋发图强,德才兼备,自我完善,才能报效祖国,才能最终彻底摆脱贫困的道理。可以定期邀请校友或校外的、一些在生活经历或创业经历上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成功人士来学校进行现身说法,通过他们自身成长过程和不断追求事业的成功经验,教育和引导贫困大学生调整心态。

3.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就是使贫困大学生树立感恩的思想观念,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从而使大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具有和谐思想的人。进行感恩教育,最基本的是对父母感恩的教育。学校和社会要将感恩教育与学习实践“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逐渐使贫困大学生学会知荣明耻、知恩图报,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要教育贫困大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学习机会,培养其珍惜岗位、忠于职守、团结协作、精益求精、具有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的敬业精神,塑造其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的诚信品质,用实际行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将来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4.树立贫困大学生中成人成才的楷模。要让典型引路,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栏、座谈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对优秀贫困大学生的感人事迹和顽强、豁达、吃苦耐劳、藐视困难、战胜困难的良好精神风范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和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信心,摆脱困境。

(三)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1.对贫困大学生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要努力营造对贫困大学生理解、尊重和关怀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全体学生中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风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反对过度消费、高消费、超前消费,排除虚荣心理的干扰。同时,教育家庭富裕学生,要真诚、主动地和贫困学生交往,热心而讲究策略地帮助他们,言谈举止注意分寸,尊重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其隐私,充分考虑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感受,尽力避免使他们产生被施舍的感觉。

2.开展适合贫困学生特点的集体活动,实现心理良性互动。根据贫困生的特点、爱好和专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开展一些深入实际、适应竞争、有利于发展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通过建立贫困生自己的社团组织,定期召开贫困学生座谈会、联谊会等,让贫困生敞开心扉,彼此充分交流内心的困惑和感受。还要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实现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性心理互动,达到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使贫困生获得理解、启发和帮助,并借此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心理危机感。

(四)关心贫困大学生的物质需求,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

1.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及各项管理制度。高校要成立专门的助学机构,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国家、省和学校的相关救助贫困大学生的政策,进一步完善“奖、贷、助、补、减、免”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及各项管理制度。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从家庭收入、个人消费和同学评议三方面综合考虑,深入细致地做好贫困生经济贫困的等级(特困、贫困、一般贫困)界定工作,并定期对界定结果进行复核,实行动态管理,在进行各种资助时,要确保重点、补到实处、补出士气。

2.发挥舆论作用,支持贫困大学生帮扶工作。主动与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联络,宣传贫困生帮扶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呼吁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慷慨解囊,对贫困大学生献出一片爱心,使贫困大学生充分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3.拓宽助学渠道,提供就业支持。面对贫困大学生生活窘迫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对贫困大学生的支持应侧重于能力培养和就业信息提供两个方面。政府、学校、民间团体和社会经济主体等部门和单位,应设多种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的专项基金,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