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补助政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政补助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政补助政策

财政补助政策范文1

    工具随着城市化的稳步推进,许多大中城市房价稳步攀升有些城市甚至急速上涨,价格已经偏离了理性的轨道,不少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已大大超过国际流行标准,购房难成为许多老百姓的一种现实遭遇,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很多,包括高昂的土地出让金、名目繁多的种种税费、房地产企业的成本和垄断利润,还有投机者的大肆炒作等因素,但从根源上来说房价畸高的原因在于住房的供给结构失调:商品房很多,而住房租赁市场却不发达。事实上住房租赁市场是房地产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长期以来过分忽略其作用,而导致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难题。

    为了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府有必要引导住房租赁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如何进行调控?采取何种手段?这是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财税政策作为一种重要的利益诱导机制,其对调控对象具有显着的激励和刺激作用,透过这种激励、刺激作用诱导社会经济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作出符合政府政策意图的选择,从而实现房地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政府应该将财税政策视为调控住房租赁市场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必须加以合理运用并发挥出其最大功效。

    2目前住房租赁市场发展面临的财税政策“瓶颈”

    1.“土地财政”及房地产保有税缺失导致租赁市场上的房源不足。由于分税制的不完善,地方政府为了获取足够多的财政收入应付日益增长的支出需求,土地资源就成为不少地方政府的支柱财源。但是,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收入的过分依赖产生了这些后果:对财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无法提高地方政府缺乏建设保障性住房的积极性;无法形成鼓励普通租赁住房建设的激励机制。房地产企业高价买地之后,为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基本上都是对土地进行商业开发,他们对普通租赁住房的建设不会产生任何兴趣。“土地财政”引发的这些后果直接制约了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因此“土地财政”不能够正确引导房地产市场结构调整和建设方向转变,导致了房地产市场“跛足”而行。

    2.住房补贴制度不够完善。住房补贴包括实物补贴和货币补贴两种方式,实物补贴主要指政府建设或补贴开发商由其建设公共租赁房,并以低价出租给中低收入者,货币补贴主要是指政府直接将资金支付给符合条件的家庭,由他们在市场上自主选择居住地点。这两种补贴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实物补贴有利于增加住房供给,缓解住房短缺问题,但是容易产生效率损失而且会形成低收入社区;货币补贴灵活方便,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能起到活跃住房租赁市场的作用,但是可能会推高租赁市场上的房屋租金,被补贴对象也很容易将补贴挪作他用,使得补贴效果大打折扣。

    目前我国在实物补贴的实施过程中遭遇了很多困难。面临的具体问题有:首房源问题、如何平衡住户的需求和利益的问题、对开发商的补贴存在漏损,住房租赁者并未得到根本实惠。为了解决实物补贴面临的这些问题,不少地区尝试着将实物补贴和货币补贴相结合,但是货币补贴的补贴标准和覆盖范围不是很科学,需要继续加以改善,如很多地方货币补贴标准采取的就是“一刀切”的办法,没有考虑到家庭人口、收入水平、住房困难程度等因素,外来务工人员也未被纳入货币补贴的范围加以考虑。另一方面,货币补贴实施后会不会影响到市场租金和房价也不可知,可能会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难度。从深层次而言,由于没有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和个人收入申报制度,不管是实物补贴还是货币补贴在实施过程中都面临着无法合理确定补贴对象的尴尬境地。

    3.与住房租赁相关的税收优惠仍存在不少缺陷。

    目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一些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在财税(2008)24号文件中提到:对个人出租住房取得的所得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个人出租、承租住房签订的租赁合同,免征印花税;对个人出租住房,不区分用途,在3%税率的基础上减半征收营业税,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按市场价格向个人出租用于居住的住房,减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最近,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又提出:对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和运营给予税收优惠,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按照经济适用住房的相关政策执行。这些优惠政策起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然而考虑到住房贷款利息支出、住房折旧等因素,住房出租的税费依然偏高。其次,对企业从事租赁住房建设和经营的税收优惠力度也不是太大。此外个人负担的住房支出在个人所得税前不允许扣除,这对住房租赁需求是一种抑制。因此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并没有完全激发企业、个人的积极性。

    4.住房租赁市场管理混乱,税源流失十分严重。

    首先,住房租赁市场出租登记备案制度不健全,租赁方式又非常多样,其中口头交易占相当一部分,住房租赁的黑市交易盛行。其次,税务、房管、公安、工商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不畅,缺乏一个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未能实现资源共享。再次,缺乏专业的租赁服务公司的管理,住房租赁呈现分散化、非规范化的特点,各种虚假的交易信息横行,欺诈行为时有发生。再加上很多地方的税务机关轻视小税种,对住房租赁相关的税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部门也没有制定市场租金指导价,而且对偷漏税的处罚措施执行不到位,导致业主普遍存在着隐瞒收入的情况。

    住房租赁市场管理的混乱不堪,扰乱了市场交易秩序,违背公平竞争原则,这不仅给税收征管带来了很大难度,而且不利于住房租赁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3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1.强化各级政府住房保障职责。应落实公共租赁房建设的目标责任制,建立以财政预算为主的多渠道资金来源,财政部门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如期拨付资金。在公共租赁房的建设中要注意这些问题:①选择合适的地点。既要合理分散又要适度集中,避免出现贫民窟,还要注重交通便利;②对公共租赁房的建设质量加强监督,不要出现低成本的豆腐渣工程;③严格执行公共租赁房的建设标准。公共租赁房的面积户型要恰当,周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要完善,不允许超标准建设。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在公共租赁房的建设中可以采取“掺沙子”的办法,鼓励开发商在建设商品房时建设一定比例的公共租赁房,建设完成后经验收合格由政府负责收购或者开发商低价出租,财政提供税收优惠和相应补贴。为了引导社会资本的参与,可以由财政承担贴息,支持金融机构向开发商建设公共租赁房提供低息甚至无息贷款。

    同时为了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应大力推进公共租赁房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对项目审批、项目管理、资金使用、项目完成情况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为了突出反映公共租赁房建设的社会效益,在评价时应把群众满意度作为绩效评价考察的重要指标。绩效评价报告中应总结项目管理经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项目管理的建议。绩效评价完成以后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以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将其作为考核领导政绩和以后年度财政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因素。

    2.开征房地产保有税作为地方政府主要收入来源。从长远来看,地方税的主体税种应该是房地产保有税,应该在清理现有房地产税费的基础上开征房地产保有税,对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税、契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及一些相关费用等进行统一整合,把流转环节的一次性大额支出转化为保有环节的年度支出。如何对现有税费进行整合,目前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争议的焦点是是开征房地产保有税后土地出让金是否继续存在。不管土地出让金是否存续,有一点毋庸置疑,开征房地产保有税后,地方政府获得了可持续性的税源,财源建设有了保证,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会降低,建设公共租赁房的积极性会增加。开征房地产保有税之后,流通环节税收负担减少,房屋持有成本增加,可以使高企的房价得到抑制,同时迫使一些投资者将手中的房屋出租以减少负担,这将降低住房空置率,使得租赁市场上的房源增加,带来住房租赁市场的繁荣。

    3.完善财政补贴制度。应扩大实物补贴和货币补贴的实施范围,将申请标准定为常住人口,以避免户籍歧视。在安排公共租赁房入住时优先考虑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残疾人、特困户和外来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加强对准入、监管到退出的一系列管理,在定期审查的基础上,进行随时抽查,进行动态监管。

    在实物补贴的基础上,加大货币补贴的力度,待条件成熟后再减少实物补贴,目前允许受补贴对象在两种补贴方式中自由选择。应进一步完善货币补贴的补贴标准和实施方式,充分考虑不同家庭收入水平差异和家庭住房困难程度,各地区因地制宜地(主要结合当地平均收入水平和一般住房条件)制定“标准住房保障线”,恰好达到这一收入水平获得标准住房保障,高于或低于这一水平得到的住房保障相应减少或增加,确定住房保障水平之后,按照保障对象现有住房面积与应获得的住房保障之间的差额乘以每平方米租赁住房补贴标准进行补贴。为了避免获得货币补贴的家庭将资金挪作他用,可以采取发放住房券的形式,也可以由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审核租赁合同和申请者的经济状况,审核通过后,政府直接将补贴按月支付给房东。加大对弄虚作假、隐瞒家庭收入和住房条件骗取补贴的个人的处罚力度,在一定时期内不再受理其补贴申请,并将其行为公之于众,使其在办理其他经济事项时受到限制,如申请贷款、办理保险等,增加其失信违规的成本。

    4.进一步完善鼓励企业、个人从事住房租赁业务的税收优惠。对于将自有房屋用于住房租赁的企业特别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其租金收入在3%税率的基础上减半征收营业税;企业用于住房租赁的房屋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免交与住房租赁相关的印花税。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允许其对房屋加速计提折旧,对其应纳税所得额适用20%的优惠税率,对于存在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住房租赁企业可以依法申请延期纳税。进一步加大对个人出租住房的税收优惠,出租者的房屋折旧、贷款利息等可以税前扣除。

财政补助政策范文2

【关键词】医院会计制度;财政补助;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体系以及医疗卫生产业产生了大幅度的变化,基于此,我国对从前的医院会计制度进行了完善,修正了从前《医院会计制度》中与当前时代不适用的部分,修订后的法律条款在2011年7月1日开始投入试点,在通过试点试验后于2012年1月1日开始在全国推广。

一、目前我国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情况现状

当前我国国家财政对医院进行补助的方面主要包括基本支出补助收入、人员经费补助收入、公用费用补助收入、政策性亏损补助收入、项目支出补助收入、基本建设补助收入、设备购置补助收入、重点学科补助收入以及公共卫生补助收入等。财政补助这项活动的开展是为了对医院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物质方面的补偿,鼓励其更好地开展社会服务性工作。当前确立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体制下,国家对公费医疗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改善,并且使医院接受财政补助的规则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从前实行的全额补助,也就是说当医院产生任何支出时,国家财政可以出全资保证医院的效益;而后使用的是差额法,发展到今天则采取的是定额补助的方式,也就是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变,国家财政对于医院的补助力度有了大幅度的下降,目前财政补助科目在医院收入中只占了较小部分。

以某地医院近年来接受的财政补助情况为例:

由上表中的数据可知,医院获得补助的多少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医院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参与力度,当医院越是踊跃积极的参与此类活动时就会获得越高的补助;财政补助形式多样化方面有待提升,上表数据中大型医用设备购置、科研项目补助以及离退休人员补助占了绝大部分;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医院的盈利情况也有所提升,从前对国家财政补助有较高的依赖性,但是到了现阶段,财政补助提供的资金只占其收入的极小部分,这一比率通常为2%-5%。

二、当前我国医院财政补助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

1.财政补助力度提升速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符

以表中呈现的信息为例,由表1可以看出,目前财政补助在该医院总收入中所占比率极小,不能有效发挥财政补助的作用,实现该医院更好的发展。财政周期性补助,例如离退休人员补助占医疗人员实际收入的极小部分,不到总工资的20%,在购置大型医疗用设备时医院需要自己完成绝大部分资金的筹集工作。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在该医院中离退休人员补助费用每年大约增加4%,大型医疗设备补助费用每年大约增加3%,这些比例与当前医院总收入的增长幅度严重不符。实践经验发现,由于目前市场经济的影响,医院之间同样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对医院来说良好的仪器设备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由于目前大型医疗设备财政补助金额的减少,使得医院在筹备设备的购置时不能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但是若是不完成设备的更新,则会让自身医院竞争力急剧下降,影响医院日后正常业务的开展。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医院选择了银行贷款这种方式。目前医院的平均负债率为15%,这种较高的负债率让公立医院在运营过程中可能对利益更重视,其建立之初的公益化初衷逐渐淡去,对于提升我国整体医疗卫生水平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政策性因素对医院盈利造成的影响补助力度不足

(1)实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对于医院的收入产生了较严重的影响,目前常见的问题有:首先,公立医院方面存在的欠费情况较严重。在实施医改之前,医院看病大都采用的是公费治疗或者特约记账等方式,这些款项在清算时都能进行有效回收。实施医疗制度改革后,当患者产生医保费用超额支出后超出的数额通常很难收回,这一部分的缺口需要医院自己承担。其次,医院资金流通不畅。实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后,从前医院在经营过程中能做到实施回收的款项目前大都积压在应收款一项,不能有效地实现医院资金的流通。医保资金的结算过程中医保部门还会对资金进行扣留,进一步压缩了医院方面的利润。并且医保部门实施的资金扣留是依照一定比率进行的,即医院盈利越多,其扣留的资金数量越大。这一种做法从两方面影响了医院的进一步发展,第一,资金不能集中到位,使医院的资金流通成了严重问题;第二,资金扣留这一制度对医院盈利积极性有一定的打击。虽然实施医保卡制度能对医护人员的不规范行为形成有效监督,但是各款项的克扣可能会影响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减少医院的盈利情况。

(2)医疗收费政策的调整给医院带来的损失。物价政策的改革要求医院在进行各项收费时遵从物价管理条例的规定,按照要求进行规范收费。但是实践中发现,对于许多应收款项,物价管理政策中没有进行规定,也就是说此种款项的收取原本是合理的,但是由于物价政策中没有标明就不能开具收款单,使这项收费项目被凭空去除了,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收益。除此之外,目前许多关于医疗工作者劳动的定价偏低,对于医疗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有叫明显的影响。在2005年,某地的医疗收费项目价格产生了较大的变动,整体下降,医院医疗收入被急剧压缩,对于医疗技术的定价过低成为了制约医疗人员提升自身能力的最主要原因。

(3)药品以及各种医疗耗材的定价策略对医院带来的影响。国家相关部门为打击药品价格虚高的问题,出台了药品价格管理办法,旨在减少药品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回扣问题。实际上,由于物价政策对医生医疗服务价格制定的偏低,所以利用药品定价的提升完成对医生的补偿,这是药品价格高的根本原因。国家相关部门直接对药品价格进行硬性规定,对医生的补助数量又较少,不仅影响了医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由于药品价格的降低,医院方持有的资金数量将会大幅度减小。这种情况的发生将直接导致医院的正常运营被影响。

三、如何合理设置医院财政补助科目

展开对问题解决方式的讨论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当前市场经济情况下医院获取经济补偿的主要方式有:(1)财政补助;(2)医疗业务收入;(3)药品收入。在这三种方式中财政补助曾经占了医院总体收入的绝大部分,但是由于目前补助机制的改变了,其补助力度越发跟不上时代以及医院自身经济效益发展的速度了。想要更好地实现医院的发展,减少人们的看病支出,首先需要进行的工作就是进行财政补助范围的扩大,同时加大补助力度,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相一致。

1.提升政策性损失补偿力度

在医院运营过程中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各项政策也可能产生一定的变化。公立医院手政府政策的影响尤其大。在经营过程中医院对于政府定价的遵守可能让医院的正常运营蒙受一定的损失,政府在进行补助金额确定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利用资金补助的颁发更好的提倡医药用品的规范定价。医保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让医院的资金方面产生了许多问题,在医院进行疑难杂症方面的诊治时,极有可能产生科研经费超标的问题,国家应当利用资金补助对开展科研的单位进行一定的奖励,促进我国医疗产业的不断发展。由上述内容可知,由于政府颁布政策的影响,医院多方面的收益均受到了其负面影响,许多方面的收费不能实现,或是不能完成成本的回收,财政部门应当对医院遵纪守法的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奖励,推进政策的深入持续实施。

2.医院开展公益性事业产生的损失

在医院进行公益性的病人收治时,例如无亲属人员的救治等可能最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收回治疗成本,但是医院进行的实质上是公益性的事业。此时财政部门就应当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以财政补助的形式对医院进行的公益性治疗支出进行补偿,肯定医院的人道主义精神,避免医院由于开展公益性事业遭受亏损,对其积极性造成打击。

3.对人力成本进行进一步补助

目前我国对医院退休人员的补助标准依然沿袭从前的做法。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经济情况与从前存在较大的差别,退休老人的基本工资数量在当前时代已经不能满足正常生活的需求了,目前财政补助中存在的普遍情况就是之进行基本工资的补助,这就让医院受到的资金数量极少,医院想要保证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则需要将自身资金投入一部分。随着实践的不断向前推进,医院中退离休的职员数量将不断增加,医院的资金补助额度也必须大幅度增加才能满足需求,长此以往会对医院的正常经营产生极大影响。

4.对公共卫生任务进行补助

当前我国公共卫生环境多变,许多疾病,例如从前的“非典”到今天的“H7N9”不断出现,在这类疾病发生后医院中的医护人员需要首先做出反应,开展针对此种疾病的科研工作,及时向公众相关信息,防止群众中产生任何恐慌,同时还要对已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在开展这些工作时需要医疗工作者耗费大量的心力同时也会耗费大量医疗用品,财政部门应当给予其适量的补助,保证其在未来持续发挥此种作用,保证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先进性。

5.加大对医院医疗设备的补偿力度

医院方面由于发展的需求以及设备折旧率的影响,会不定时的采购一些医疗设备。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由于财政补助资金通常都是固定的,所以经常不能满足其具体需求,这样会对医院的发展速度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转。通常情况下,医院购置医疗设备都是在有需求的请况下进行的,所以财政部门应当对这一方面的内容进行扶持,根据一定的规则对医院方进行补助。在财政预算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事项的轻重缓急进行合理的安排。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医院进行财政补助要建立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的基础之上。目前在医疗体制改革方面我国依然存在较严重的问题。财政补助力度的加强对于保证当前医院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升财政补助力度对于保证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未来工作过程中可以以财政补助完成对医疗工作者工作质量的监督,最终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水平。

参考文献:

[1]阎利,王昕,于润吉等.破解新《医院会计制度》难点:财政补助、科教项目支出与待冲基金账务处理[J].中国卫生经济,2011(11)

[2]王荔.谈新《医院会计制度》下收入的会计处理[J].现代商业, 2011(26)

[3]王轶,戴小.新《医院会计制度》下财务报表的分析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3(5)

[4]曾瑞军.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医院非财政补助资金的会计核算[J].卫生经济研究,2013(9)

财政补助政策范文3

关键词:政府补助 会计 账务处理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148-03

医疗机构作为一个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其会计核算有别于企业会计、预算会计,目前医疗机构会计执行的是《医院会计制度》,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入、医疗改革不断加深的当今,医疗机构会计核算也需要和企业会计接轨。政府补助作为政府对医疗机构的一种补偿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医疗机构的正常、有效运转。本文主要探讨医疗机构政府补助的财务处理及其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一、政府补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1.政府补助的概念。要探讨医疗机构政府补助的财务处理及其对财务报告的影响。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个概念一政府补助。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主要有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和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等形式,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2.政府补助对于医疗机构日常运营及发展的重要性。医疗机构是知识密集型、高投入的事业单位,其医疗设备购置、医疗耗材、药品储备、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的支出都很大就拿一个拥有1500张病床、4000人在职职工的三级甲等医院来说,一个月的运营成本在一亿元左右。目前,政府对医疗机构的政府补助还只限于基本经费补助和专项经费补助两大方面,其中,基本经费补助还只涉及人员经费中的基本工资及离退休费用部分,政府补助金额占该类支出总额10%左右;专项经费补助也多用于重点学科建设方面。近两年来,财政补助开始涉及重点学科的人才建设、政策性亏损方面,为医疗机构的日常运营、人才梯队建设、大型医疗设备购置提供了资金保障。财政补助的持续性投入。为医疗机构重点科室的学科建设及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而近两年的政策性补亏方面的财政补助也为医疗机构减轻了一定的资金压力。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的要求,落实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政府自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偿等,并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政府补助在医疗机构的运营及发展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公立医院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为群焱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石。

二、政府补助会计账务处理的通常做法

政府补助会计处理包括两个核・心问题:第一,时于接受的政府补助究竟是增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还是作为企业的收益加以确认;第:。在确认为收益的情况下,是将补助单独全额确认为收益,还是用收益抵减费用。目前,业内对于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套计核算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资本法。另一种是收益法。

(一)政府补助采用资本法核算

主张采用资本法的认为,政府补助不需归还且非经营所得,因此应记入所有者权益。理由有三:

1.政府补助是一种融资手段。应在资产自债表内处理,不应通过利润表处理,由于预计不必归还,政府补助应当直接贷记所有者权益。

2.因政府补助不是经营收益。而是政府给予企业的无相关代价的奖励,因此在利润表中确认政府补助是不恰当的。

3.政府补助可视为股东投资以外的额外资本来源,因此,这些资本应保持不变,将这种企业白得的资本列入利润表,计入应税所得和利润分配是不合适的。

(二)政府补助采用收益法核算

主张采用收益法的认为,政府补助应在某一时期或某几期内确认为收益,理由有三:

1.政府补助不是来自股东的收入,不应直接贷记所有者权益,而应在适当的期间确认为收益。

2.政府补助很少是无偿的,企业争取到政府补助通常要履行附加条件,因此,它们应该确认为收益,并于将来要由补助来补偿的相关成本配比。

3.如同所得税和其他税费要从收益中开支一样,政府补助作为政府财政政策的一种延伸,在利润表中处理是符合逻辑的。

在政府补助采用收益核算的前提下,存在两种不同的计价方法:总额法和净额法。

总额法,是指将政府补助全额作为补贴收入,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理由是,将收益项目与费用项目相冲抵是不恰当的,将费用和补助分开,便于同不受补助影响的其他费用进行比较。

净额法,指将政府补助与其相关费用相冲抵的方法,理由是,如果没有补助,企业可能不会发生这些费用,因此,在列报费用时如不抵销补助,会引起误解。

三、目前医疗机构政府补助账务处理现状

对于担负着基本医疗保障业务的医疗机构而言,政府补助会计处理主要采取的是收益法下的总额法核算。

(一)目前医疗机构政府补助的主要形式

医疗机构政府补助目前主要有财政拨款、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两种形式,财政拨款又具体可分为基本经费补助、政策性补助、专项补助三种情形。

(二)目前医疗机构政府补助账务处理现状

自2005年开始,财政的政务公开已越来越完善,对医疗机构的政府补助均通过财政综合信息平台进行网上申报、立项、批复、拨付资金厦支付款项。就政府补助的账务处理、收入确认方面,属财政授权支付方式的,目前是在收到资金时一次性记入“财政补助收入”:属财政直接支付方式的,则是在相关支出时,同时确认收入,并在拨款所属年末,将来支出部分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贷记“财政补助收入”。也就是说,不论采取哪种方式,收入均在当年体现,而支出却有可能在下一年度,不符合权则发生制、收入支出配比原则。

四:政府补助在医疗机构的不同账务处理及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一)财政拨款

目前财政对医疗机构的财政拨款主要有基本经费补助、政策性补助、专项补助三种情形。

1.基本经费补助。对于差额拨款的医疗机构,财政对其的基本经费补助只限于对编制内正式职工的基本工资的补助,属货币性不涉及资本性支出的补助。目前,该类经费补助是以财政授权支付的方式下达的,医疗机构在收到银行盖章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时,根据通知书所列金额,借记“零余额用款额度”,贷记“财政补助收入”。因是差额补助。支出时

可直接从零余额账户划到工资户中,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零余额用款额度”。

本类经费补助目前账务处理的特点:

(1)收入在收到时一次性记入当期“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时不通过“财政补助支出”核算,收入、支出不配比。

(2)本类财政补助的结余转至“医疗收支结余”,财政补助基本经费结余在“收支总表”中未单独列示,对收到拨款当期“医疗收出结余”影响较大,会出现收入确认期医疗收支结余虚增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的建议:按新会计准则从政府补助计入损益的会计期间方面的规定入手,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1.现有填报基本经费计划可采取一次性填报一次性批复,也可分次填报分次批复,应统一要求改为逐月填报基本经费用款计划,按月下达的方式,减少目前某些医疗机构在某会计月度内一次性记“财政补助收入”分月支出时对“医疗收出结余”的影响。

方式2在不改变经费计划下达的前提下。改变会计核算方法。在净资产类项下增设“待转财政拨款”一级科目。核算医疗机构取得的尚未结转入收入的财政拨款,并在“待转财政拨款”科目下增设“待转基本经费拨款”二级明细。医疗机构在收到银行盖章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时,根据通知书所列金额,借记“零余额用款额度”,贷记“待转财政拨款一待转基本经费拨款”:在收支科目类下增设“财政补助支出”一级明细,并在“财政补助支出”科目下增设“基本经费支出”,现有的一级明细科目“财政专项支出”降为与新增的“基本经费支出”平行的二级明细科目。

医疗机构用零余额支付工资时,借记“待转财政拨款一待转基本经费拨款”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一基本经费补助”。同时,借记“财政补助支出一基本经费支出”科目,贷记“零余额用款额度”,期末“待转基本经费拨款”的贷方余额反映医疗机构已收到但尚未支付的经常性经费补助。

2.政策性补助。这类财政拨款一般设有指定用途而且与资产无关。其实质是对医疗机构运营中因政府调控干预或其他非市场因素导致的“亏损”或“微利”等运营结果,从收支结余总额的角度进行“纠aX"。比如2008年拨付的药品补偿款、食用含三氯氢胺婴幼儿奶粉事件免费治疗费用、2009年拨付的医疗机构欠费补偿款,都属于本类补助。根据政府补助会计准则,医疗机构应在收到补助时,凭借零余额到账通知书,借记“零余额用款额度”,贷记“财政补助收入一”。支付时,根据归垫批文,借记“财政补助支出一财政专项支出一。贷记“零余额用款额度”。

本类经费补助目前账务处理的特点:与之相对应的支出已在发生时作为当期费用列支,在归垫时冲减相关费用,对当期“医疗收出结余”有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的建议,在当期财务报告中

3.专项补助。这类财政拨款是指核算医院按照批复的预算和经费领报关系,收到的由同级财政部门拨入的财政专项补助经费,多为货币性资本支出补助,按是否履行政府招投标程序又分为“财政授权支付”、“财政直接支付”两种方式。对于归属“财政授权支付”方式的财政专项,其收入、支出的确认等同于基本经费补助所采取的账务处理模式,在此不再复述;归属“财政直接支付”方式的财政专项。是在支出的同时确认收入。

“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本类经费补助目前账务处理的特点:对于医疗机构而言,本类经费多用于购买医疗设备、工程项目,收入在支出时同时确认,符合收入支出的配比原则,但时于涉及资本性支出的项目,收入、支出一次性确认,不符合权则发生制原则。

按现在的《医院会计制度》,购入医疗设备。

①借:财政补助支出(设备金额)

贷:财政补助收入(设备金额)

同时:

②借:固定资产(设备金额)

贷:固定基金(设备金额)

而工程项目,则借:财政补助支出(支付金额,)

贷:财政补助收入(支付金额)

并做备查账登记,待I程完工,交付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设备金额)

贷:固定基金(设备金额)

“固定基金”属净资产范畴,与“固定资产”相对应,以固定资产存续期间的原值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中,从而造成医疗机构资产虚增,且当同一批次的固定资产同时报废时,又会使报废期的总资产一下减值过多,从而对报表使用者产生误导。

针对上述问题的建议:按新会计准则对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要求按规定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增强可操作性和配比性的要求,改变当前的一次性确认收入的会计核算方法,对于涉及资本性支出的财政项目。按折旧分期确认收入。具体做法如下:

在净资产类项下增设“待转财政拨款”总账科目,核算医疗机构取得的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相关的尚未结转入收入的财政拔款,以及医院取得的尚不能确定是否用于资本性支出的财政拨款。并设“待转资本性拨款”和“其他待转拨款”一级明细科目。在“待转资本性拨款”一级明细科目下按具体使用项目设置二级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同时停用“固定基金”科目。支出时,区分财政授权支付业务、财政直接支付业务两大类。

(1)财政授权支付业务:本类业务分为资本性支出、非资本性支出两类。涉及资本性支出的。采取总额法接折旧分期确认收入的方法核算、涉及非资本性支出的,采取总额法核算。

医疗机构在收到银行盖章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时,

借:零余额用款额度到账金额

贷:待转财政拨款--待转资本性拨款一某项目名称

用于资本性支出的到账金额

待转财政拨款一其他待特拨款一某项目名称

无法确认是否是资本性支出的到账金额

财政补助收入一财政授权支付一项目名称

用于非资本性支出的到账金额

①资本性支出的货物采购:

i.支付设备款时

借:固定资产

贷:零余额用款额度

ii.次月计提设备折旧时借:财政补助支出一财政专项支出一财政授权支付一某项目名称直线法月折旧额

贷:专用基金―提取修购基金(累计折旧)直线法月折旧额

iii.按折旧分期确收入时

借:待持财政拨款一待转资本性拨款―某项目名称直线法月折旧额

贷:财政补助收八―授权支付一某项目名称直线法月折旧额

②非资本性支出:

支出时,如发放人员工资:

借:财政补助支出一基本经费支出

贷:零余额用款额度

(2)财政直接支付业务:本类业务分为资本性支出的货物采购和工程采购两类,采取总额法按折旧分期确认收入的方法核算。

①货物采购:医疗机构根据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及原始凭证。

i.支付设备款时

借:固定资产设备原值

贷:待转财政拨款一待转资本性拨款一某项目名称设备原值

ii.次月计提设备折旧时

借:财政补助支出一财政专项支出一财政

直接支付一某项目名称直线法月折旧额

贷:专用基金一提取修购基金(累计折旧)直线法月折旧额

iii.按折旧分期确认收入时

借:待转财政拨款一待转资本性拨款一某项目名称直线法月折旧额

贷:财政补助收入一直接支付一某项目名称直线法月折旧额

②工程采购:医疗机构根据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及原始凭证。

i.按工程合同分期支付工程款时

借:在建工程一某项目名称 支付金额

贷:待转财政拨款一待转资本性拨款一某项目名称支付金额

ii.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 累计支付金额

贷:在建工程一某项目名称累计支付金额

iii.次月计固定资产折旧时

借:财政补助支出一财政专项支出一财政直接支付一某项目名称直线法月折旧额

贷:专用基金一提取修购基金(累计折旧)直线法月折旧额

iv.按折旧分期确认收入时

借:待转财政拨款一待转资本性拨款一某项目名称直线法月折旧额

贷:财政补助收入一直接支付一某项目名称直线法月折旧额

(3)结转下年的账务处理。

年度终了,依据银行提供的对账单中的注销额度,将当年未支付完毕的财政补助结转下年。

①财政直接支付业务结转下年: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一财政直接支付结转下年使用金额

贷:待转财政拨款一待转资本性拨款~某项目名称结转下年使用金额

②财政授权支付业务结转下年: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一财政授权支付结转下年使用金额

贷:零余额用款额度结转下年使用金额

(二)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

这类财政拨款是指医疗机构取得的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收到时,按捐赠方提供的资产发票、单据注明的价值,没有注明价值的按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

本类财政拨款目前账务处理的特点:在取得时直接记入净资产类性质的科目“固定基金”中,来作为收入确认。

针对上述问题的建议:按捐赠方提供的资产发票、单据注明的价值,没有注明价值的按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加上相关税费作为该资产的公允价。

1.不需安装的设备。

借:固定资产公允价

贷:银行存款 支付的相关税费

其他收入一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差额

2.需安装的设备。

(1)设备到货时。

借:在建I程一设备安装设备安装支付金额

贷:银行存款设备安装支付金额

(2)交付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设备安装累计支付金额+公允价

贷:在建工程一设备安装设备安装累计支付金额

其他收入一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 差额

财政补助政策范文4

一、扩大参保范围

在我市辖区内城镇居住的居民(本市城镇户籍、外地户籍长期居住本市城镇的人员),除国家规定必须随用人单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外,均可参加我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二、建立可选择的筹资标准

为减轻参保城镇居民的缴费负担,鼓励居民早参保、连续参保,扩大医疗保障覆盖范围,参保城镇居民可按自身经济承受能力和实际医疗保障需求自由选择下列两档次之一的筹资标准及相对应的待遇水平。

(一)第一档次筹资标准按我市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左右确定。目前暂参照市城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规定的未成年人现行筹资标准执行,即全市统一为150元,其中个人缴费30元,政府补助120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60元,省财政补助24元,地方财政补助36元)。

(二)第二档次筹资标准按我市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左右确定。目前暂按《实施细则》规定的成年人筹资标准执行,即每人每年240元,其中个人缴费120元,政府补助120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60元,省财政补助24元,地方财政补助36元)。

(三)由政府全额补助参保的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执行第二档次筹资标准,人年均240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60元,省财政补助100元,地方财政补助60元,从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基金解决20元);未按月享受养老金或退休金待遇的60周岁及以上老人,若选择第二档次筹资标准参保缴费,目前暂按《实施细则》的规定,个人缴费50元,政府补助190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60元,省财政补助50元,地方财政补助70元,从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基金解决10元)。

以后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标准有调整的,按调整后的标准执行。

三、提高待遇保障水平

调整提高住院报销比例、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标准。须由个人先行支付的费用继续按《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一)第一档次筹资标准相应待遇。参保居民住院,符合医疗保险政策范围,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在乡镇卫生院住院的报销80%,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包括城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销60%,二级医疗机构报销50%,三级医疗机构报销40%。

(二)第二档次筹资标准相应待遇。参保居民住院,符合医疗保险政策范围,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在乡镇卫生院住院的报销85%,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包括城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销75%,二级医疗机构报销65%,三级医疗机构报销55%。

未成年人和大学生按第一档次筹资标准缴费,享受第二档次待遇。

(三)起付标准。参保居民在定点医疗机构每次住院起付标准为:在乡镇卫生院及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包括城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为每次100元;二级医疗机构每年度内首次住院为350元,年度内第二次及以上为每次250元;三级医疗机构年度内首次住院为600元,年度内第二次及以上为每次500元。

(四)最高支付限额。在一个保险年度内,参保居民符合规定的住院和特殊大病门诊医疗费用之和的最高支付限额为5万元。

(五)待遇等待期。首次参保的居民待遇等待期为自参保缴费之日起或缴费参保年度首日起三个月;断保半年及以上的除全额补缴断保期间医疗保险费外,从办理续保缴费手续之日起四个月后方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按照第一档次筹资标准参保的居民若改为按照第二档次筹资标准参保的,其享受第二档次筹资标准待遇等待期为自办理转换登记缴费之日起或转换缴费参保年度首日起三个月。待遇转换在缴纳医疗保险费时办理,中途不予办理。

居民参保缴费之日和缴费参保年度(转换缴费参保年度)首日不一致的,以靠后的日期为准。

四、建立缴费年限与待遇水平挂钩的激励体制

为鼓励居民连续参保,参保居民连续缴费参保满3年后,继续连续缴费每满1年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在原基础上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以此类推,最高不超过10个百分点。

连续缴费参保满5年的,最高支付限额在原来基础上提高10%;满10年后,提高20%;满15年及以上的,提高30%。连续缴费时间自参保人首次参保时间开始计算至当前年度开始日期;中断缴费一年及以上再次参保的,视同首次参保并重新计算连续缴费时间。

五、逐步完善门诊统筹制度

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2〕66号)要求,我市在已开展门诊统筹试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一步完善现有政策,并适当提高报销比例和额度,以减轻参保居民门诊费用负担,增加居民医保惠及面。

六、将生育医疗费用纳入居民医保报销范围

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解决城镇居民生育医疗费用的通知》(人社厅发〔2012〕97号)要求,将参保缴费满一年以上,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参保人员住院分娩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实行定额补助。选择第一档次筹资标准参保的,平产补助300元,难产和多胞胎生育补助400元;选择第二档次筹资标准参保的,在以上基础上再增加100元。

参保缴费满一年以上,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参保人员符合规定的产前检查费用纳入门诊统筹支付范围,其报销比例和额度参照现行普通门诊统筹待遇执行。

七、加快居民医保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管理

财政补助政策范文5

关键词:取消药品加成 中医院 运营影响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Canceling Drug Price Addition on the Hospital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ang Changmin1.2,Li Na1.3,Shuai Lina1.3(1.School of Management,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2.School of Medicine and Health Management of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3.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00,China) Abstract:The hospital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will face different problems compared with the general hospitals which focus on western medicine diagnosis in the process of canceling drug price addition. So the research analyzed and compared the related financial data of the TCM hospitals and the general hospitals in two counties of Hubei Province, and drew the conclusions that a greater impact had been made to the operation of TCM hospitals in the process of canceling drug price addition, it was insufficient of financial assistance from government to TCM hospitals, and so on. And relate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CM in China.

Key word:Canceling drug price additio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peration effect

2012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的通知》明确指出了取消药品加成政策。2012年7月,全国18个省份311个县(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面启动,而湖北省在2012年9月正式启动了20个县(市)公立医院试点改革工作。县级中医院是我国县级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推进县级中医院综合改革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研究通过收集湖北省两个县域的中医院和综合性医院,在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前后的数据资料(包括医疗业务收入、药品收入、药品加成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等),比较分析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县级中医院的特殊影响,以提出适宜于县级中医院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药品加成对不同类别县级医院的医疗业务收入影响

医院的收入结构可以反映出各家医院的经营状况,通过有关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同一地区药品加成收入对中医院的影响要大于对综合医院的影响。如在2010年到2012年,A县人民医院药品加成收入占医疗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5.02%、4.99%和3.20%,而该县中医院药品加成收入占医疗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7.97%、8.02%和5.86%;B县人民医院药品加成收入占医疗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5.65%、5.20%和3.19%,而该县中医院药品加成收入占医疗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11.13%、11.73%和6.77%。

此外对于调查的四家改革试点医院,药品加成收入占医疗业务收入的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也主要是受到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影响,见表1、表2。

二、取消药品加成对不同类别县级医院的药品收入影响

通过分析某一个县域的综合性医院和中医院的药品收入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到一方面中医院的药品收入占医疗业务收入的比例要大于综合性医院(人民医院),这说明药品收入对中医院的经济收入有更多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取消药品加成的政策影响,同一县域的综合性医院和中医院的药品收入占医疗业务收入的比例,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也基本符合制定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初衷,说明取消药品加成政策起到了一定成效,见表3。

三、不同类别改革试点医院财政补助收入情况比较分析

从医院获得的财政补助收入来看,A县人民医院在2010年、2011年和2012年的财政补助收入分别是844万元、380万元和1380万元,而A县中医院三年获得的财政补助收入都只有25万元;B县人民医院在2010年、2011年和2012年的财政补助收入分别是340万元、1521万元和1660万元,而B县中医院三年获得的财政补助收入只有164万元、384万元和135万元。从收集到的数据可以看到相较于同一地区的综合医院,中医院的财政补助收入远远低于综合医院,有时还不到综合医院的十分之一(见表4)。在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情况下,中医院只有在医疗市场上自谋生路,因而大部分的医院都会将经营的重点放到市场效益较好的西医医疗服务上。这样使中医院的中医特色会逐渐淡化,中医院的战略优势也正在逐步丧失。

四、取消药品加成对县级中医院的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

一方面通过分析药品加成与药品收入对不同类别县级医院的医疗业务收入影响,可以发现药品加成和药品收入对中医院运营的影响均大于综合性医院,因此在进一步推广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同时,应关注中医药事业发展可能面临的困境,制定更多扶持和保护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

财政补助政策范文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152-02

一、苍南县医疗卫生系统财政补偿方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浙江省苍南县公立医院收入渠道有:财政补助和医疗收入(该县2013年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利润,国家财政补助药品加成)。财政差额拨款作为国家财政预算拨款补助的一种方式。各地区有不同的补助比例,苍南县财政补助差额按35%(财政按单位计划内在编人员预算年度月工资应发工资总额的35%补助)比65%(单位自负)。由于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尚未健全,特别是在政府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医院不得不靠“创收”来补亏损、谋发展,医疗收入增长依赖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诱发了医疗行为的不合理发展,医务人员劳动价值不能充分体现,医疗费用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医疗保险制度仍不完善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院经济运行。在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的新形势下,县级医院在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消化能力削弱的双重压力下,如何生存和挖掘自身潜力,国家财政能否加大财政补助政策和补助模式的转变,成为我县县级医院发展新的课题。

二、苍南县医疗卫生系统财政补偿方式对县级医疗卫生基层单位的影响

以我院2014年和2015年相关的财务数据为依据,探讨苍南县财政补偿方式对该县县级医疗单位的影响:

1.医院年总收入2014年和2015年增长幅度放缓,医院收支略有结余,经营压力变大,2014年我院医疗收入20665.73万元,2014年收支节余50.1万元,2015年医疗收入20842.75万元,2015年收支节余17.39万元。

2.财政补偿所占份额仍然较低,2015年医院财政补助总量824.26万元(其中:公立医院改革补助经费273.95万元,人员经费补助550.31万元),占年总收入总量的3.95%,2014年医院财政补助经费635.67万元(其中:公立医院改革补助经费121.24万元,人员经费补助514.43万元),占年总收入总量的3.08%,与2014年占有率相比较略有增加。

3.公立医院改革后医院部分诊疗费用和检查收入占比有所提高,但相对15年公立医院改革补助经费273.95万元,可以说是杯水车薪,2015年诊疗费用2407.07万元占年总收入11.55%,2014年诊疗费用2051.74万元占总收入9.93%:2015年检查收入2160.48万元占年总收入10.36%,2014年1951.11万元占年总收入9.44%。

4.医院门诊和住院人次负增长,在医院现有的经营条件下,医疗服务资源已是饱和状态,医院生存状况面临巨大压力,2014年门诊诊疗人次47.13万人。2015年门诊诊疗人次46.51万人,增长率为-1.3%,2014年住院人次2.13万人,2015年住院人次2.04万人,增长率为-3.96%。

5.医院员工个人年人均消费有所提高,2014年个人年人均消费0.55万元,2015年个人年人均消费0.83万元(2015年政策性调整工资),相对15年医院财政补助总量824.26万元,医院经济负担进一步加大,员工在医疗工作量加大的情况下,对补偿满意度低,多数一线医疗服务人员认为没有真正体现其个人劳动价值。

6.过去药品收入是医院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虽然医院药品收入占比略有降低,但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盈利空间有限。2014年药品总收入9897.52万元,占年总收入47.89%,2015年药品总收入9274.94万元,占年总收入44.5%,而公立医院改革经费2014年补助经费121.24万元2015年补助经费273.95万元,按2015年药品收入9274.94万元的10%=927万利润计算,医院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

7.医院引进高级人才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医疗服务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2014年医院在编人数525人,其中编内在职人员350人,编外职工175人,2015年医院在编人数546人,其中编内在职人员371人,编外职工175人,2015年新增编内人员21人,财政人员经费补助相比2014年只增助9.08万元,2016年医院在编人数549人,随着政策性调整工资,每月新增人员经费支出37.25万元,2016年人员经费支出新增447.03万元,相对应的员工社会保障费和住房公积金缴纳进一步加大了医院的经济负担。特别是编外在职员工的人员经费,(2014年编外人员经费1518.17万元,2015年编外人员经费133.15万元,)完全由医院内部消化,在基层医疗单位编外人员特殊群体占比大这样特殊的医疗环境下,使得医院的发展前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8.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也一定程度制约了医院经济的运行,由于患者门诊或住院产生的费用,医院都要垫付其医疗保险报销部分的金额,影响了医院资金的良性周转。目前医院每个月垫付医保资金约1000万元,经社保基金中心审核审批,一般都要1~2个月资金才会到账,医院要3000万元流动资金来周转,严重影响了医院经济的良性循环。

三、探讨县级医疗卫生系统财政补偿方式转变的几点建议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政府投入,提高财政补偿和医疗服务补偿比重,优化财政投入机制,2016年年初,苍南县卫计局已就苍南县卫生医疗系统财政补偿比例问题,向苍南县财政局提交关于申请加大苍南县卫生医疗系统财政补偿比例的提案申请。

2.积极和医保部门沟通协调,要加强医保资金管理,完善医保部门与医院的协调机制,加强医保审核,审批流程管理,严格按照医保基金管理制度,加强医保资金支付监督,及时对账,缩短医保资金支付时间差,减轻医院资金流动压力,促进医院资金流动良性循环。

3.物价管理部门应及时按照物价管理政策,及时调整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完善医疗服务价格修改政策,以促进医院加强收费管理,通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维护医院公益性质。

4.医院要改革人事分配和绩效考核制度,实行绩效考核二级核算制度,细化医护人员工作量考核,做到多劳多得,能真正体现医护人员劳动价值。医院全面加强总成本和科室医疗成本核算,通过控制单病种费用等方法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增长速度;加强医院品牌建设,通过提高病床使用率,缩短病床周转次数等手段挖掘内部潜力,提高自我补偿能力,形成以技养医长效机制,提升医院自身竞争力。

5.提高医院防范风险意识,控制负债水平并降低财务风险,及时做好财务和经济效益分析,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医院内部审计监督职能,促进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