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科护理知识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科护理知识点范文1
就目前而言,医患关系的矛盾纠纷问题往往是当下表现出的普遍社会矛盾,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病患对于治疗预期过高,加上护理人员护理存在疏漏问题,从而引发。而究其根本原因,往往是由于部分护理人员缺少人文理念,未能在护理干预过程中给予病患人文关怀与服务,从而引发矛盾产生。因而作为未来的护理人员,护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不仅仅是针对一些知识点,更需要学习相应的人文理念。而就此,我校抽选2014级护生300名,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详细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择选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于我校抽选2014级护生300名,然后按照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即研究组(150名)与对照组(150名)。其中研究组护生有150名,包含文科生 46人(30.67%),理科生104 人(69.33%),年龄范围为18-24岁,平均年龄(22.1??.2)岁;研究组护生有150名,包含文科生 49人(32.67%),理科生101 人(72.14%),年龄范围为19-23岁,平均年龄(21.9??.1)岁。根据以上基础资料对比可知,两组病人无论在年龄、文理科比例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其中对照组护生均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了解《儿科护理学》课程知识点,掌握护理的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强化知识的实践运用。而研究组则采用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对《儿科护理学》课程完成教学流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按照教学方向,制定临床经验教学规划,同时结合生活实践将课程内容进行细化并且配合人文理念开展教学;2、强化人文理念知识普及讲座,即如加入人文关怀理念普及讲座,主要以华生作为例子,阐述其人文思想以及个人事迹,同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人文思想感染与感化;3、增加人文教学活动,即如加入人文知识竞赛、护理话剧编排、人文理念辩论比赛等等多种活动,同时可以组织护生进入医院实践实习,从而通过现实的工作深入了解人文思想与理念。
1.3 评估标准
根据本次调查研究,主要将调查评估结果分为以下几个档次,即1、优等学生学习效果显著,能够完全掌握儿科护理学的要点与知识点,能够将知识点与人文理念融入实践过程中;2、学生学习能够达到一定效果,基本了解儿科护理学的要点与知识点,能够将知识点与人文理念融入实践过程中;3、学生学习效果不佳,不了解儿科护理学的要点与知识点,无法将人文理念与知识理念融入到实践过程中。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运用SPSS 13.0数据包开展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真实原始数据及平均数据表示,即(x??s)表示,并通过t检测;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则通过?%p2检验,若P值低于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调查研究分析可见,各组学习效率对比可知,研究组150名护生学习效率为93.33%,而对照组150名护生学习效率为76.92%;以上各组总体有效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儿科护理知识点范文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应把培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作为首要任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绪论”是课程的第一次课,一节或两节好的绪论课可以直接激发护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因此,“绪论”并不是可有可无、可讲可不讲的。为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绪论”的教学,在“绪论”教学中,认真查阅资料,精心准备教学内容,抓住护生对新课程的好奇心理,结合一些大家的生活经验,生动客观地将儿科护理学的特点及其与其他护理学科的不同之处展现给护生,激发护生学习儿科护理学的兴趣。让学生明白虽然各系统疾病可能在其他护理学科中也有讲到,但《儿科护理学》的有关内容绝不是其他护理学科的重复,小儿绝不是成人等比例的缩影。比如,在讲解儿科特点前,教师提问:“为什么刚出生的新生儿不能和大家一起上桌子上吃饭?大家现在在安静的情况下,有没有心率超过100次/分的,如果一个小孩出现这种情况正常吗?”。通过这样的设疑,引发踊跃讨论,从而激发护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儿科护理学涉及的内容非常繁杂,教师的授课技巧和护生的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就更为密切,所以我们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案例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在实际案例中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3]。例如,在讲解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时,给出2个问题,“2个月婴儿,血红蛋白100g/L,正常吗?”;“1岁男孩,白细胞10×109,中性粒细胞60%,淋巴细胞40%,正常吗?”。针对这2个问题,教师继续解释:“有些人说正常,有些人说不正常,有些人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化验单上有参考值,并且用箭头向上或向下来表示异常情况。但我要告诉大家,化验单上的参考值适用于成人,但对小孩是无效的。那么这两个小孩到底正常吗?”。通过这样的悬念,引导护生积极思考,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2.传授方法,指导记忆。儿科护理学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而琐碎,难以记忆。护生经常反映,儿科护理学的知识点记不住,即使用心记住了,很快也就忘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传授一些记忆的方法,引导护生灵活记忆一些知识点。比如,一岁以内小儿接种计划免疫程序可记为“出生乙肝卡介苗,二月脊灰炎正好,三四五月百白破,八月麻疹岁乙脑”。又如,大运动发育记忆为“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其中的数字均指的是月份。这样护生不仅能够很快记住,并且不易忘记或记错。
3.与日常生活联系。儿科护理学学是一门临床护理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身心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小儿。所以,有些内容与护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果在讲课时能与护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更易引起护生的关注,产生好奇心,极大地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老百姓俗称“感冒”,这个疾病几乎每个人都患过,那么“感冒”时会出现哪些临床表现?大家一般采取什么措施来治疗和护理?在护生简短的发言之后,接着提问,那么小儿患“感冒”时会有哪些临床表现呢,其与成人的不同之处在哪里,为什么?如此,不仅能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护生多动脑、积极思考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课堂习题和小结。课堂习题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用时不长但可以较好地反映护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每讲完一部分或讲完一堂课之后要有总结,帮助护生回顾所讲内容的重难点,理清讲课内容的脉络。
5.充分利用多媒体,增强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的视听感受,充分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护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量,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透,同时节约了大量板书和擦黑板的时间。
三、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护生在扎实的掌握儿科护理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能熟练地进行儿科护理的护理操作。我校护理系是在2006年从老校区搬家到新校区的,这样儿科护理实验没有实验场地和实验设备的问题也随之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为实验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时,我们编写了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精选实验内容,并且依托我校为一个综合性大学,学校本身有自己的幼儿园和校医院的优势,安排护生到这些场所进行护理实践。
四、改进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考试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和考核。为使课程成绩能较全面反映护生的综合素质,护生期末总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三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出勤、课堂表现等,占总成绩的1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10%;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同时,考试内容应紧扣时代脉搏,顺应现在护理学教学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有助于护生参加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比如,在选择题上,减少概念记忆性的A1型题的题量,以注重应用的A2、A3/A4型题为主。在大题方面,增加病例分析题,从而考核护生综合理论结合实际、灵活用于知识的能力。
儿科护理知识点范文3
近年来儿科护理人员老化新的护理人员较多,护士应急能力较低,专科业务知识较弱,业务技术不够熟悉。随着儿科新技术、新项目的大量引进,护理工作复杂程度明显提高,护理技术要求高的内容日益增多,对护士形成较大压力,导致儿科护理工作中技术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儿科新型仪器设备较多,个别年轻护士不能熟练掌握仪器、呼吸机、除颤仪等各项设备的操作,抢救患儿时手忙脚乱,影响抢救成功率。儿科患者普遍年龄较小,病情描述不清,且反复发作,患儿哭闹、躁动,在与家属沟通时达不成共识,家属满意度不高,护士工作量大,缺乏与家属的有效沟通,家属对护理的要求较高,护理工作得不到家属的肯定和认同,这直接影响到患儿家属者的满意度及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根据应用SWOT分析法对儿科安全管理现状的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并对SWOT分析法应用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病房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利用DPS7.05软件[7],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采用SWOT分析法对,儿科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见表1);对两年的护理质量考核项目评分进行比较分析(见表2),两年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①应用WOT分析法有效降低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SWOT分析法是一种系统思维方法,其优点在于考虑问题全面,而且可以把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紧密结合在一起,发挥优势,克服劣势,从而得出一系列个性化的措施。针对儿科患者病情变化快、病情及临床表现微妙、患儿不会表述等特点,科内成立了由护士长及科室总带教共3人组成的护理能力培训考核小组,小组成员均有5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并通过护理部师资培训及考核。该小组负责制定儿科急救流程、护理理论技能培训方法、培训目标及急救能力考核计划、考核细则,并具体组织培训与考核。通过对专科知识点的培训与考核,强化了护士对病情评估与救药物等理论知识的掌握。2014年应用SWOT分析法后护理不良事件明显较前一年下降,科室优势得到延伸,劣势得到控制,病房安全得到保障(见表l)。②应用SWOT分析法有效提高了病房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使用SWOT分析法从结构入手对儿科护理安全管的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进行细化分析,从而找出儿科护理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及安全隐患。儿科护理安全的高危环节较多,针对那些有可能影响全局或最容易出问题的高危环节,如抢救物资准备齐全、定点放置并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采取专人负责重点监督。对于给药处置流程及危重患者外出送检查,患儿突发病情变化及呼吸骤停抢救等护理高风险流程,科内有明确的操作流程并对科内护士进行培训,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一次场景演练,找出关键环节中可能还存在的不足,不断地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以流程再造等方式为护士实施护理提供指引和支持。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措施,病房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较前一年明显提升P<0.01(见表2)。
儿科护理知识点范文4
【关键词】提高;儿科护理学;课堂教学效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312-01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除了充满激情的教学语言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就是丰富多彩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形式。
1 中职生儿科护理学教学现状
1.1 存在的客观因素
目前儿童疾病仍以呼吸道、消化道疾病为主,兼有其他系统疾病。中职护校无附属医院,使教学和临床脱节,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学生良莠不齐,难免会影响教学效果。
1.2 存在的主观因素
目前学校以青年教师为主,很多教师大学毕业后直接到学校工作,教学经验和临床实践经验不够丰富,在教学中“满堂灌”占用了大量宝贵时间,课堂变成了只有教的单边活动,学生思考时间少,练习消化时间少,由于课堂讲解内容太多,导致重点不突出、层次不分明,这种单调的讲授容易使学生产生大脑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反应速度降低。
为此,儿科护理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掌握必要的技巧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1 起始精彩化策略
教师要注意收集、积累与授课内容有关的材料,在每一节新课中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以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在每个新内容开始前,较短时间讲解学生未知的生活知识、小病例或提出疑问,让学生感受到很多疾病离我们生活并不遥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小儿细菌性痢疾,可以从慈禧太后73岁寿宴后的典型表现引出细菌性痢疾,由于大剂量用鸦片止泻缓解症状,导致“关门留寇”,1周后便命丧黄泉。这部分内容只需3~5分钟即可,但能立即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小儿疾病21-三体综合征,以典型的患者舟舟指挥的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做开场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直观的例子启发学生思维,激励学生思考,使原本单调、枯燥的教学变行生动、有趣。教师平时应用心收集、整理教学素材,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选择合理导入方式,使教学更加有效。
2.2记忆多元化策略
由于学生每天需要掌握、需要记忆的内容多。高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耗时最少的情况下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在教学时,应倡导因课制宜多元记忆方法并用,如口诀法,谐音法,分析记忆法、顺口溜等等。例如:儿童出疹性疾病疹子出现的时间和先后次序时,笔者向学生展示六个字“水仙花莫悲伤”利用的是谐音法,水即水痘发生于病程第一日,仙即猩红热发生于病程第二日,花即天花发生于病程第三日,莫即麻疹发生于病程第四日,悲即斑疹伤寒发生于病程第五日,伤即伤寒发生于病程第六日。并且告诉学生如果学生死记硬背不易记而且容易忘,学生们出力不讨好,利用谐音记忆既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笔者认为简单、有趣、轻松的方法就是一种好的方法。
2.3 思维启迪化策略
课堂学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启动阶段、最佳阶段和疲劳阶段。最佳阶段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教师可通过教学情境的营造,比如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如在讲授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时有计划、有目的的提出了几个问题:(1)小儿为什么易缺乏维生素D?(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有何表现?(3)如何预防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通过横向启发将知识适度向外延伸。在讲授小儿腹泻病时提出:患儿发病后吐泻症状显著,能否立刻使用止泻剂?通过分析同学们明白了患儿吐泻虽重,可细菌毒素能快速排出体外,故病程较短,恢复快,且较少引起败血症和严重毒血症症状,做好对症治疗与护理是治愈本病的关键。通过这种纵向启发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能力。
2.4 过程活动化策略
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都很强的临床学科,涉及内容多,学生临床见习机会少,所以理论和实践脱节矛盾较为突出。为解决教学中的矛盾和困难,提高教学效果,我在教学中引入了新颖、生动、真实的病例。例如,先讲授各种儿科疾病及护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现病人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学生通过讨论分析病例,得出护理诊断与制定护理措施,开拓学生思路。如在讲授小儿乙脑后给学生展示一病例:患者,4岁,因发烧、头痛、呕吐5天,神志不清1天,伴抽搐3次于8月1日急诊入院。体格检查:体温40℃,呼吸28次/分,瞳孔等大,颈部有抵抗感,心肺检查无异常,肝脾未及,克尼格征阳性;巴彬斯基征阳性。急诊入院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随机提出几个问题:(1)该患儿的常见护理诊断是什么?(2)如何做好患儿体温过高的护理?(3)患儿有可能患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吗?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对于前两个问题是本节讲的重点我采取当堂随机提问方式,而第三个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由于时间关系在课堂内解决不了,就让学生课后思考,第二天一上课,就以抢答的形式让学生归纳第三题的答案。以小组总分高的一组为优胜者,在这种教学设计中,任何一个学生成败都可能关系到本组的成绩。所以每个同学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学生不再是以往课堂中的“听众”和“速记员”,而是“挑战者”和“应战者”,这样就可将“课内”和“课外”,“个体”与“团队”各元素有机整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2.5 巩固及时化策略
儿科护理知识点范文5
关键词:思维导图;护生;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179-02
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指护生运用元认知和客观人力、物力资源高质量地获取和掌握护理服务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其构成要素包括自我管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学习合作能力。护理工作是一项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直接影响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培养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高等护理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关注、研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尽管思维导图在其他领域已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护理教学中相关报道还不多。思维导图是运用形象思维构建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促进新旧知识的整合的图示化的学习方法,本研究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法观察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成都大学医护学院2011级全日制三年护理专科学生,普通高考入学,二年级第二学期,随机选取30名,均为女性,年龄最小20岁,最大22岁,平均年龄21.30岁。自愿填写两轮《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
2.研究方法。(1)“思维导图”相关知识的培训。课前对实验组人员进行培训,介绍“思维导图”的相关知识,了解“思维导图”的背景、起源、概念、意义和制图方法,展示“思维导图”的绘制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和意义。(2)绘制儿科护理学思维导图。①确立绘制重点。根据《儿科护理学》的学科特点及教学大纲的要求,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绘制思维导图。本学科涵盖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及疾病护理四部分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儿科护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需要学生把握的学科概貌。儿童生长发育的常用监测指标是学科重点;儿童保健部分的婴儿喂养,特别是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中的奶量的计算是重点;疾病预防部分中预防接种,特别是基础免疫是重点;疾病护理部分儿科“四大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小儿肺炎、小儿腹泻)是学科重点;新生儿疾病、胎儿血液循环、先天性心脏病是学生首次接触又相对陌生的内容,同时也是本学科的难点,需要更多地关注。通过有针对性的绘制学科整体思维导图、重点章节和新病种的详细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本学科的整体框架和重难点。②案例选择。儿科“四大病”是《儿科护理学》疾病护理部分的重要内容,是对儿童身体和生命危害最大的病种,也是常见病、多发病,另外循环系统中的先天性心脏病是严重影响儿童生命质量的疾病。据此,在案例选择上,应该有针对性地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五份教学病例,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先天性心脏病病例各一份,要求学生绘制相应的思维导图。每张导图要呈现出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拟定护理计划的整个思维过程。绘制导图后学生要经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三阶段,不断改进、完善思维导图。案例选择的目的是通过绘制重点病种的思维导图,促使学生用临床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促进新旧知识的融合,促进头脑风暴的产生。(3)评价方法。本研究采用林毅、姜安丽研制的《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要求实验组的护生在干预前、干预后分两次填写该量表。此量表由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和学习合作能力3个维度构成,其中自我管理能力包含10项条目、信息能力包含11项条目、学习合作能力含有7项条目,共计28项条目,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每题的分值范围为1~5分,总分为28~140分,分值越高说明自主学习能力越好。总量表Cronbach'sα为0.86。
3.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采用spss17.0对原始数据进行录入,应用统计描述、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为P
二、结果
干预前、干预后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见表1。
干预后护生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学习合作能力得分及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
三、讨论
1.“思维导图”的概念和特征。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专家托尼・博赞创立的,它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右脑的形象思维功能和左脑的逻辑思维功能,将大脑抽象的思维过程用形象的图像和文字记录下来,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大脑的创造潜能。“思维导图”以节点来代表一个概念、观点或想法,并以线段或弧线来连接它们,从而显示出概念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图文并重的方式,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相关联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思维导图”具有四个基本特征:①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于图形中央;②主题的主干呈分支状从中央向四周放射;③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由此产生联想的连接线上的关键词构成,次主题也以分支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与上一层次相连;④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它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结构化,因此思维导图是一种能有效地提高护生利用元认知建构新知识的学习方法。
2.“思维导图”教学法对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表1显示:护生思维导图教学法干预前与干预后对比,其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和学习合作能力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特别是信息能力与学习合作能力变化更为显著(P
总之,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根据《儿科护理学》的知识体系特点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绘制《儿科护理学》相关思维导图,让学生学会合理地整理知识,建立起知识网络体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同时,此种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小组协作学习的可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尽管思维导图教学法有很多优势,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由于课时数少,学科内容多,学生对相关内容把握不够深入,加之仅选择性地绘制部分章节的思维导图,所以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略显肤浅,知识点的链接有待提高,这是以后教学工作应该加强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姜安丽,林毅.护理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和构成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2):128-130.
[2]易红,王晓茜,等.“思维导图”在中医儿科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12):93-95.
[3]姜安丽,林毅.护理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和构成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2):128-130.
儿科护理知识点范文6
关键词:主题案例预习;带教模式;儿科护理;实习教学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儿科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加之患儿护理配合差、家属对护理技术要求高,对儿科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儿科护士压力也不断增大[1,2]。在带教过程中如何培养实习护士独立护理能力,成为带教教师思考的课题。主题案例预习带教模式是指带教教师预先将相关知识以微信、QQ、邮件等形式发给实习生,让学生提前预习,然后由带教教师讲解相关内容,并选择相关典型案例进行精讲[3,4]。本研究对我校护理专业实习生采用主题案例预习带教模式,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校护理专业324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将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137名实习生作为对照组,其中男生15人、女生122人,年龄16~18岁,平均年龄(17.5±0.2)岁。将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187名实习生作为实验组,其中男生15人、女生172人,年龄16~18岁,平均年龄(17.2±0.4)岁。两组学生年龄、性别、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带教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讲解儿科护理基本理论、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基本护理项目流程等护理规范,以及主要病症的临床表现、护理方法,带教时间为8周。1.2.2实验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主题案例预习,具体方法如下:(1)明确教学主题。带教教师事先统计实习生对于儿科护理的关注热点,结合自身特长确定主题,如护士基本礼仪、相关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等入科基本常识,以及如何评估患者病情,使用药物的方法、注意事项,心肺复苏、除颤等急救抢救技术,呼吸机、血压监测仪、心电监测仪、雾化吸入器等常用仪器使用方法。(2)提前预习。带教教师与实习生之间建立微信群或QQ群,提前一周将其所讲主题相关知识、操作视频、注意事项、问题等发给学生,并告知事先应特别注意的知识点,实习生提前熟悉并查阅相关文献。(3)病例讨论。带教教师将所讲案例资料整理归纳,以PPT方式呈现,重点提出相应疾病护理过程中的疑点、难点,由学生讨论提问,带教教师重点强化与主题相关的护理知识及技能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解答实习生提出的问题,分享自身见解与经验,最后总结。1.3评价方法(1)实习生对带教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包括自身素质(20分)、护理教学活动(30分)、业务教学能力(30分)、教学态度(20分)。调查表在教学结束后当场发放,问卷全部收回,有效回收率为100%。(2)学生成绩:包括技能考核、理论考核、平时成绩,各占40%、40%、2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劳动纪律、学习积极性、职业道德、工作主动性,每项占25分,共100分。在教学结束后于第九周进行技能考核和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包括呼吸囊、吸痰、插胃管等操作,由实习生随机抽一题完成,带教教师评分,单项技能最高100分,根据违反操作关键点的数量扣分。理论考核,试卷包括填空题、是非题、选择题及简答题,总分100分。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实习生对带教教师工作满意度评价两组学生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师自身素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在护理教学活动、业务教学能力、教学态度方面,实验组较对照组评分高,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2.2学生成绩比较表2显示,实验组学生各项考核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总成绩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