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阻病的护理诊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慢性肺阻病的护理诊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慢性肺阻病的护理诊断

慢性肺阻病的护理诊断范文1

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10月来我科住院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患者6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62~83岁,平均年龄73.6岁,病程10~35年,经临床症状、X线或CT检查确诊,全部病例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

2 护理措施

2.1一般护理 :

2.1.1病房护理 清洁、整齐、安全、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应积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修养环境,病房空气保持新鲜,阳光充足,温度在18~22摄氏度,相对湿度在50~65%,这样有利于痰液的排出和呼吸道的畅通,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每天进行两次室内通气,每次15~20分钟,避免对流,特别是冬天,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入室内,以免病人受凉。室内禁止吸烟,避免刺激性空气进入室内,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如用食醋加热熏蒸等。

2.1.2选择合适 协助病人抬高床头或取半卧位,使患者感觉舒适的,对改善病人情绪有积极作用。如若病情许可,每2~3小时帮助病人翻一次身,改变一次,以利于痰液的清除。

2.1.3饮食护理 国外研究表明30%~70%的慢性肺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情况,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营养不良的程度更加突出,严重者临床上称之为“肺恶病质综合症”。研究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基本代谢速率要较健康人群高。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病患营养上的建议并不别鼓励过量饮食或食用特制饮食配方。一般病人予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优质蛋白质牛奶、鸡蛋、瘦肉、鱼、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如番茄、丝瓜、西兰花、青椒、柑橘、葡萄、草莓等。少吃碳水化合物食物,多喝水,少吃盐。忌吃辛辣刺激食物,禁止抽烟饮酒。

2.2对症护理:

2.2.1控制感染 急性感染期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根据医嘱和药敏实验,选择对致病菌敏感度抗生素对症支持治疗。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排痰量和痰液性状的变化,以确定抗生素的效果,痰量多时应记录每日痰量。同时使用抗生素应多加谨慎,避免因滥用抗生素引起的细菌耐药或菌群失调。

2.2.2吸氧护理 慢阻肺患者多存在低氧血症或潜在的低氧血症,而低氧血症可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有研究显示长期氧疗可以减轻慢阻肺患者病情而改善其情绪障碍。长期低流量(1~3L/min)吸氧12小时以上,能延缓疾病进展、降低死亡率、延长生存期、改善心肺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因此,不论是否有高碳酸血症,有条件的患者可长期进行家庭氧疗。

2.2.3保持呼吸道畅通 老年慢阻肺患者气管内分泌和痰液增多,易造成呼吸道阻塞,严重时可导致窒息。对痰液量多的患者进行引流,每次引流10~15min,每天1~2次。病人清醒,能咳嗽,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应多饮水以稀释痰液,辅以雾化吸入以湿化气道,利于痰液清除。对意识障碍、年老体弱、无力咳嗽及超声雾化时的患者,床边应备有吸痰器。

2.3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长期患病,劳动能力下降,容易产生忧虑和悲观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耐心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病情,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经常和病人聊天谈心,减轻其思想包袱,针对其内心矛盾做好疏导安抚工作;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社会的帮助,消除自卑合并不安心理。

3体会

近年来,慢阻肺患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呈老龄化。针对老年人的身心特点以及该病的临床特征,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对慢阻肺的治疗和康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视和提高护理质量,加强宣传教育,无疑将提高COPD的治疗水平,降低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轻患者的精神及经济负担,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斌,周梅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的难点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09)

[2] 肖志凌, 向宇, 周观珍. 长期氧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状况及活动耐力的影响. 中华护理杂志.2006, 41(5):438

慢性肺阻病的护理诊断范文2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氧疗;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各类呼吸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死亡率也相对较高[1]。本文对氧疗护理用于慢阻肺治疗的疗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月到2010年12月我校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62例,都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所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的[2],共计62例,其中男40例,女22例,最小年龄57岁,最大年龄82岁,平均年龄73.1岁。把上述患者平分为两组-护理组与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治疗与护理方法

对照组:应用封闭式吸痰、加强呼吸环路管理、做好口腔护理、增加营养、注意操作者手的清洁,是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有效护理措施。7-10天为1疗程。

护理组:先将开塞露空囊的颈部留取1cm,其余部分剪掉,用7号针头在球囊上刺入小孔(底部除外),大小要均匀,间距2cm,消毒后备用。用长3cm的压脉带将开塞露与湿化瓶内的通气管下端连接在一起,其余按吸氧操作常规进行。

护理期间,日不间断地进行观察,对于患者肺部哮鸣音的变化,以及咳嗽、喘息、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情各种况详细记录,发现血液白细胞升高、或者发热、黄痰的患者,加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肺部哮鸣音有明显地减少或者完全消失,咳嗽和喘息的症状有明显减轻或者完全消失;好转:肺部哮鸣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但并没有完全消失,咳嗽和喘息的症状有所减轻;无效:肺部哮鸣音完全没有减少、或者反而有所增多;咳嗽和喘息的症状没有缓解,甚至出现加重[3]。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取SPSS18.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结果组间比较采取t 检验,以P

2结果

2.1临床疗效

经过治疗后,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0%,护理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

表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1 14 8 9 71.0%

护理组 31 25 4 2 93.5%

P

2.2不良反应对比

护理期间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16.1%),护理组4例(12.9%),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阻肺病人一般容易造成循环性缺氧时血氧,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氧容量和动脉学氧含量正常,由于血流速度缓慢,一方面血在毛细血管床通过时间延长,氧向组织弥散的量增多,氧被细胞利用,而静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降低,导致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另一方面单位时间内毛细血管血流的总量少,氧向组织弥散的总量少,导致组织缺氧[4]。毛细血管中还原血红蛋白浓度增加,皮肤.黏膜发绀。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肺水肿.休克等严重病变,甚至导致死亡。对首次进行氧疗的患者,要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以取得病人的合作,嘱患者手持口含嘴放在舌体中部,堵住排气孔,同时嘱患者放松作深吸气,吸lO次可休息片刻,在换气休息时将排气孔放开,药液即停喷,这样一呼一吸,直到药液喷完为止,为防止交叉感染,雾化槽内液体,每日用后应倒空用冷水冲洗,雾化罐、螺旋管,口含嘴及面罩每例用后用84消毒液或派尔消毒液浸泡60min后用清水冲洗后凉干备用,雾化同时嘱患者禁烟酒,不食有刺激性的食物,少讲话,并嘱患者每次雾化吸入后30mln内不宜漱口,不喝水,使药液在咽喉部保留一段时间[5]。对有些憋喘重痰液粘稠的病人,一般先给予雾化吸入,将痰液稀释后,再令病人咳痰或将痰液吸出,但我们观察到,在雾化吸入20mln后,监测动脉血气,部分病人血氧分压有所下降,同时痰液的堵塞也导致了通气量减少,所以在雾化吸入前30vain应加大吸氧流量,可达到补充血氧不足的效果。总之,慢阻肺疾病是世界范围的常见疾病,由于病情迁延反复,逐渐造成呼吸残废,且患病率和死亡率仍有不断上升趋势,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而能否达到及时、有效地祛除呼吸道痰液是使病情趋向于好转,也作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病人一种治疗护理手段。

参考文献

[1] 刘华,王华,陈艳波,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康复治疗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9):1275-1277.

[2] Celli BR,MacNee W,Agusti A,et al. Standard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PD:a summary of the ATS / ERS position paper[J].Eur Respir J,2004,23:932-946.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慢性肺阻病的护理诊断范文3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该病会导致咳嗽、咯痰等症状,若患者未能接受及时、有效地治疗,很可能出现肺部功能损伤甚至死亡[1]。我院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具有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22例与中医护理组(实验组)22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8例,患者年龄52-74岁,平均年龄(62.1±3.7)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6.5±1.3)年,I型呼吸衰竭12例,II型呼吸衰竭10例;实验组中,男15例,女7例,患者年龄51-72岁,平均年龄(61.8±3.4)岁,病程4-9年,平均病程(6.2±1.4)年,I型呼吸衰竭14例,II型呼吸衰竭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中医护理,具体内容包括:

中医分型:对本组22例患者进行中医诊断,根据其临床表现的不同,进一步细分为痰热阻肺型(7例),肺脾气虚型(6例),外寒内热型(5例)与风寒束肺型(4例)4类。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分别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中医护理:(1)痰热阻肺型:第一,应保持室内凉爽舒适,空气清新,每日定时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室内严禁吸烟,避免烟尘等刺激性强的气体加重患者病情;第二,中药汤剂应以常温为宜,但切忌过凉,避免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因胃肠道刺激出现呕吐[2];第三,若患者痰液粘稠,给予口服竹沥水达到清热化痰的效果;第四,日常饮食应多吃清淡且具有化痰功效的食物,如冬瓜、梨等。若患者出现发热现象,应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第四,痰热阻肺型患者具有痰液多、粘稠等特点,在针灸时应选择天突穴、列缺穴等具有清肺化痰功效的穴位;(2)肺脾气虚型:第一,该类患者容易出现感冒,医护人员应保证室内处于较为温暖的状态,并根据天气变化,嘱咐患者及时增减衣物;第二,中药汤剂应趁热服用,服用后应加盖棉被并食用热粥增强药效;第三,在日常饮食中应以补益为主,多吃具有健脾理气功效的食物,如山药、萝卜等;第四,患者每日睡前应用热水足浴,并按摩涌泉穴,每次30分钟;(3)外寒内热型:第一,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还应严格控制通风时间,避免患者因室内温度过低出现受凉;第二,中药汤剂以常温为宜,切忌过冷或过热。若患者出现呕吐拒服,可分多次服用[3];第三,日常饮食应以具有辛温散寒功效的食物为主,如山药、薏苡仁等,严禁使用油腻的食物;第四,针灸选穴时,应选取风池穴、风门穴、太阳穴等具有疏风散寒功效的穴位;(4)风寒束肺型:第一,室内应保持干燥温暖,并嘱咐患者增添衣物;第二,中药汤剂应趁热服用,切忌过冷,防止对患者脾胃阳气造成损伤;第三,饮食以低盐且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切忌使用生冷的蔬菜水果或油腻的食物;第四,该类患者的痰液以清稀、泡沫多为特点,应对大椎穴、肺俞穴等穴位进行艾灸,从而达到散风驱寒的效果,每日艾灸时间以30分钟为宜。

1.3观察指标

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护理效果采用临床观察指标:显效:咳嗽、咯痰等临床症状大幅减轻;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无效:临床症状与护理前相比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4]。护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5软件系统进行分析, 所有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

2结果

实验组中,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2例,护理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中,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6例,护理总有效率72.73%。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因有害气体或颗粒进入肺脏造成异常炎性反应而形成的,但医学界尚未完全掌握其详细的发病机制。该病具有发病时间长、病情易反复等特点,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造成严重影响。患者由于年龄较大、体质虚弱、患病时间长等原因,容易出现烦躁、焦虑等负性情绪,使治疗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5]。中医护理能够根据患者类型的不同给予针对性治疗,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本次实验中,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72.73%,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该结果充分表明,中医护理能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蔡丽娇,陈锦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稳定期的中医护理研究[J]. 护理研究,2012,04:294-296.

[2]潘培育.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7:333-335.

[3]王胜,叶海勇,陈悦,季红燕,朱春冬,任薇,李春颖,周群. 30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医证候分型[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01:57-62.

慢性肺阻病的护理诊断范文4

关键词:护理干预;COPD;噻托溴铵粉雾剂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呈进行性发展的肺部疾病,其特点是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1]。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因此该病症的老年人发病率比较高,而噻托溴铵粉雾剂是一种新型长效抗胆碱药物,通过与乙酰胆碱竞争结合气道平滑肌上的M1M2受体而发挥作用。樊再雯等[2]研究表明规律吸入噻托溴铵粉雾剂可显著改善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症状,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但老年人患者往往存在记忆力减退,依赖性强,医从性差等特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老年慢阻肺患者使用噻托溴铵粉雾剂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我病区2013年1月~2014年5月住院的慢阻肺患者80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18例。年龄60~93岁,平均(69.52±5.1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①患者均出现胸闷气喘咳嗽咳痰等症状,符合COPD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均无严重的心肾功能障碍,无肝脏循环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③无使用噻托溴铵过敏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疾病程度,基础肺功能,合并用药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基本治疗方案相同,除给予抗炎,化痰,平喘等对症处理外,均采用吸入噻托溴铵粉雾剂的治疗方法。噻托溴铵粉雾剂18 μg(即天晴速乐,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通过希好吸入装置吸入,1次/d,连续2 w。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的使用培训后由患者自行使用。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整体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使用方法,口腔,合理用氧等方面。

1.2.1在使用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老年患者心理特征制定护理方案,使患者摒弃心理顾虑,使其能接受这种治疗方法。

1.2.2讲解粉雾剂具体使用步骤,使患者能做出如下几个关键动作:彻底呼气、含住吸嘴、用力吸气、屏气5 s。

1.2.3每日9∶00~10∶00由护士将噻托溴铵粉雾剂胶囊装入希好吸入装置,针刺数下后,协助患者采取半坐卧位,采取正确的方法吸入药物,并在床头护理记录单上及时记录,防止漏吸或再次误吸的发生。

1.2.4每次吸入完毕后检查噻托溴铵胶囊,如有明显残留,协助患者再次吸入,保证药物的使用率。

1.2.5使用噻托溴铵后及时使用银离子漱口液漱口,预防龃齿和真菌感染的发生。

1.2.6合理用氧 采用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1~2 L/min,15 h/d以上,交代患者勿擅自调节氧流量。每班交接患者吸氧的氧流量及吸氧时间并记录于护理单上。

1.2.7进行呼吸训练 缩唇呼吸(嘴巴闭起用鼻深吸气后将嘴唇噘起如吹口哨状缓慢吐气,吸呼比为1∶2)。训练2次/d,5~10 min/次。教会患者咳嗽的技巧:身体向前倾,采用缩唇式呼吸方法做几次深呼吸后,张开嘴呼气期间用力咳嗽,同时顶住腹部肌肉。

1.2.8指导患者科学膳食,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饮食,应指导少食多餐增加热量摄入量,如瘦肉、蛋、奶、鱼、蔬菜水果等

1.2.9对患者和家属开展健康讲座,使患者和家属了解该疾病的知识,减少患者对慢阻肺的恐惧感,教会患者自我调节的方法,使其保持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

1.3观察指标 肺功能:测定患者使用噻托溴铵粉雾器前和使用2 w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百分比(FEV1/FVC)。

SGRQ评分:运用调查问卷通过提问交谈的方法,对治疗前后疾病对日常生活影响进行评分。分值越大,生活质量越差。

动脉血气:测量患者使用噻托溴铵前和使用两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少吃产气食物如碳酸饮料、甜食等。给予增加室内湿度,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饮水量不少于1500 ml/d,以稀释痰液利于排出,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3]。(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进行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见表1。

2.2两组患者SGQR评分比较 进行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GQR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见表2。

2.3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值比较 实验组PaO2及PaCO2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见表3。

3讨论

COPD是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是全球的第四大死亡原因,预计至2020年,COPD将成为全球第3位致死原因和经济负担的第5位,现已成为世界各国需要引起重视的一个健康问题[4]。该疾病是一种复杂的全身性疾病,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弄清, 目前药物治疗的主要目标是缓解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异丙托溴铵属于非选择性受体拮抗剂,通过拮抗M1、M3受体达到舒张支气管的效果,而噻托溴铵为异丙托溴铵的衍生物在呼吸道中,噻托溴铵竞争性且可逆性的抑制M3受体引起平滑肌松弛,作用时间可持续24 h以上。噻托溴铵与M2受体的解离比与M3受体快,其对M3的受体亚型选择性高于M2,高效而且与受体解离缓慢使得噻托溴铵在临床上成为慢性阻塞性肺(COPD)患者显著而长效的支气管扩张药。其显著的药物特点使噻托溴铵能够明显改善COPD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5]。但COPD的疾病特点是病程长、病情重、易反复,且多发人群为老年人,老年患者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恐惧、悲观失望及紧张不安等负性情[6],所以更需要优质的护理作为保障,否则无法使药物效果达到一个最佳状态。

本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老年COPD患者的特点,在患者使用噻托溴铵粉雾剂前进行心理护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反复强调使用方法,使其熟练掌握,加强药物使用效率以及正确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改善肺内循环,提高PaO2,降低PaCO2,使肺功能好转,降低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评分。而自行使用噻托溴铵粉雾剂患者,存在医从性差,使用方法不熟练,疾病健康教育缺乏等问题使用效果欠佳。

综上所述,对老年COPD患者加强护理干预,使其有效地吸入噻托溴铵粉雾剂,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与动脉血气,效果优于患者自行使用噻托溴铵粉雾剂。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02,41(9):640-646.

[2]樊再雯,高和,张波,等.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8):1157-1159.

[3]肖耀来,李合友,林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2005,14:786-787.

[4]王翠茹,李玲,韩云霞,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2011,17(32):19-20.

慢性肺阻病的护理诊断范文5

【关键词】 :老年性慢阻肺、诊治要点、稳定期、急性加重期

【中图分类号】R563.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519-01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均属于慢阻肺范畴(COPD),是临床老年常见疾病之一,其严重危害着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今年来随着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慢阻肺的病死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因而,对慢阻肺的治疗和诊断逐渐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本文就本人多年慢阻肺诊治经验简单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102例老年性慢阻肺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介于62~84岁,平均年龄为74.38±4.2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COPD诊断标准,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者。

1.2 诊治要点

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详细咨询患者的发病过程,结合肺功能诊断、X射线以及CT等方式确定患者的病情。COPD可以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稳定期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以及其它一些药物并辅以家庭氧疗;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手段包括控制性氧疗、抗生素治疗、雾化吸入性治疗以及机械通气。

2 结果

上述所有患者在我院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及精心护理下,其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无1例患者死亡。

3 讨论

COPD初期症状不明显,主要为气道不顺,痰比较多或者感冒时容易咳嗽且咳嗽容易加重且不宜治愈,因而往往因不被重视而耽误治疗时机。COPD诊断的金标准是肺功能诊断。进行肺功能诊断时临床医师应细致观察患者的用力呼气容积(FVC)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值的变化。与血压、血糖等生理生化指标一样,肺功能也是重要的生命指标之一。肺功能诊断只需患者用力呼吸几次,就可以让临床医师了解患者的气道及肺组织的纤细情况。只需用力呼吸几次,就可反映人体的气道及肺组织的状态情况。

COPD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不同临床分析的治疗目的不同,因而治疗方案也具有明显的差异。COPD稳定期的治疗旨在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减缓病情发展进程,避免患者肺功能进一步下降以及降低病死率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该阶段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以及其它一些药物并辅以家庭氧疗。支气管扩张剂是老年性慢阻肺稳定期的主要治疗手段。暂时应用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长期应用可以预防患者病情恶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症状。且长期临床实践结果表明,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效果比短效的好,联用应用不同作用机理的支气管扩张剂比使用单一种类的扩张剂效果好。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对于COPD的治疗作用尚没有明确的说法,但其能够减轻患者所承受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家庭氧疗是COPD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氧疗能够使患者进行自由活动,延长活动时间,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急性加重期治疗的目的为控制病情进展,避免患者病情加重。在此时期,临床医师应根据症状、血气分析、胸片等综合评估,制定包括控制性氧疗、抗生素治疗、雾化吸入性治疗以及机械通气在内的治疗方案。控制性氧疗是COPD患者加重期治疗的基础,但氧气吸入浓度不宜过高,吸入速度控制在2L/min左右为宜,此外应仔细观察患者吸氧过程中的病情变化,避免呼吸性酸中毒及 CO 2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COPD患者的病情的加重多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因而,在此时期辅以抗生素治疗是十分必要的。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痰细菌培养结果,选取该细菌最敏感的抗生素,将患者机体细菌量控制在较低水平,避免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雾化吸入疗法是将药物经吸入装置雾化后直接送到呼吸道患病部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局部给药方法,作用迅速、直接,如果配合全身治疗可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正确使用这些药物可以使患者呼吸困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常用药物包括有 β 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物、黏液溶解剂等药物。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可考虑使用无创的通气支持治疗,可以使大部分患者避免气管内插管,可以降低气管插管和有创呼吸机的使用,降低患者病死率,缩短住院天数。

对于老年性慢阻肺患者,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患者主诉以及肺功能诊断等检查手段可以清楚的了解患者的病情进程,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这样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对于GOPD的治疗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临床医师应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优化用药方案,应注意监督患者的医嘱遵从性,帮助患者接受长期合理的治疗,稳定患者的病情,改善其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避免病情恶化,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Ana S.M. Afonso,Katia M.C. COPD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Prevalence,incidence and survival [J].Respiratory Medicine,2011,105(01),1872-1884.

[2] 张颖,张涛.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舒张剂在 COPD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01):78-79.

[3] 钟南山.COPD 流行病及防治战略[J].医学研究通讯,2003,32(11):2-3.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实用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25(-8):453-460.

[5] 缪竞智.老年人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9,24(5):329-331.

[6] Apostolakis E,Filos KS ,Koletsis E,et al. Lung dysfunction following cardiopulmonary bypass[J]. J Card Surg,2010,25:47-55.

[7] 闫洁.雾化吸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1,25(11):2930-2931.

[8] 尚辉辉,卜庆恩.两种雾化吸入方式对 COPD 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0):1646-1647.

[9] 王志颐,王秋萍,辛晓峰.鼻部疾病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26(04):301-302.

慢性肺阻病的护理诊断范文6

【关键词】 呼吸训练;慢阻肺病;肺功能影响;护理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在北方本病更为高发,由于本病造成呼吸功能降低出现运动限制、呼吸困难等症状体征,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是全球第4位社会经济负担疾病,第3位致死病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颁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1],均经治疗后病情稳定进入缓解期,排除其他对肺功能有影响的心肺疾病。

1.2 临床资料 选自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2例,其中男86例,女50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69.2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2~13年,平均3.6年。将本组病例分为呼吸训练组70例,对照组62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疾病程度上无差异。

1.3 呼吸训练方法 由资深护士对患者进行心肺功能评价后进行缩唇腹式呼吸训练配合对抗阻力呼吸训练方法[2],患者采取全身放松舒适,左手放于胸部,右手放于腹部,将口闭严,用鼻深吸气吸气时腹部外凸,吸气至不能再吸,选取合适的气球,含住气球,然后缓慢呼气,将口唇缩起呈吹口哨样,尽力将肺内气体全部吹入气球内,同时收缩腹部,使腹部手随呼气凹下;训练每分钟8~10次,每次训练20~30 min/次,每天进行3~4次训练,连续训练3个月。训练中一定要注意过度换气,对患者进行随时指导。

1.4 观察内容 对两组病例3个月后进行肺功能检测并比较;采用肺功能测量仪(德国耶格公司生产)测定,内容包括肺活量(VC)、肺总容量(TLC)、残气量(RV)、用力肺活量(FVC)、残气/肺总量%(RV/TLC)、第1秒用力呼出量(FEV1)、第1秒用力呼出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用力呼气高峰流速(PEFR)、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50)、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25)、最大自主通气量(MVV)、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AS 3.0统计学软件,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呼吸训练组70例进行缩唇腹式呼吸训练配合对抗阻力呼吸训练,连续训练3个月后与对照组62例进行肺功能检测并比较,具体见表1。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由于出现呼吸肌功能和呼吸道阻力及肌纤维静态和动态长度改变、弹力负荷间失去正常平衡,呼吸肌功能失调,发生力学变化导致呼吸肌疲劳,呼吸困难;通过呼吸训练,缩唇增加阻力呼气,可以显著的延缓呼气时间,提高气管的内压,显著增加气道阻力,从而避免外周小气道提前陷闭,能有效地排除肺内的残留气体,有利于肺泡气排出,减少功能残气量[3],改善气体交换,达到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通气功能;腹式呼吸能够协调腹肌在呼吸运动中活动,增加膈肌收缩效率、收缩能力,减少功能残气量。增加潮气量,降低呼吸功耗,改善肺换气。

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呼吸训练时应充分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能够积极训练,建立康复信心,配合训练,并且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心肺功能情况制定合适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时间、次数[4],避免过度换气、适度进行避免加重心肺功能。总之,通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过护理呼吸训练,效果明显,显著改善了患者肺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5]

参 考 文 献

[1] 王门为,安晓芳,齐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评定与治疗.中国临床康复, 2003, 7(12): 1810.

[2] 张建华,刘惠俐,富丽芳.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504—506.

[3] 刘斌,周梅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的难点分析及护理对策.实用护理杂志, 2004,20(5): 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