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积极的货币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积极的货币政策范文1
关键词:货币政策;经济增长;物价水平;Johansen检验
一、引言
西方经济学理论指出,政府制定与实施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是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四个方面。在经济政策中,货币政策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自货币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以来,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中心课题。大部分国外学者认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了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使得社会可投资资金不断增加,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市场流动性增加,也会推高物价水平。当然,这主要是针对发达国家所作的研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使得货币经济增长理论未必适用于中国。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政策的独立性逐渐加强,这使得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更加明显。同时,货币政策作为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究竟如何,这对我国未来货币政策的制定和经济增长走势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研究模型的设立
三、样本与数据选择
根据前面所建立的实证研究模型,本文选择GDP、CPI及M1分别作为经济增长、社会物价水平与货币政策的衡量指标。在研究过程中,为了减少样本的异方差现象和方便变量之间的比较,本文对GDP、CPI和M1分别取对数。
考虑到CPI基期的调整问题,本文选择的研究期限是从2000~2012年。同时,为了研究的充分性,本文所选择的研究数据为季度数据。由于CPI与M1均为月度数据,因此本文对CPI采取月度算术平均数处理,对M1进行月度的加总处理。
四、实证分析过程
本文的实证分析主要是以协整检验为中心展开,在进行协整检验前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在协整检验后对因变量和自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
(一)单位根检验
本文采用Phillips-Perron检验来分析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见表1。从检验结果来看,GDP、CPI及M1原时间序列数据的Phillips-Perron检验值均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说明原时间序列数据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平稳。因此,本文通过对数据的一阶差分序列数据进行Phillips-Perron检验,发现其检验值小于临界值,说明一阶差分序列数据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平稳。
(二)Johansen协整检验
通过前面的单位根检验可知,GDP、CPI与M1的一阶差分序列数据为平稳的,因此符合协整检验“非平稳”和“同阶单整”的假设。目前,协整检验的方法主要有E-G两步法和Johansen检验,本文采用统计性质更优的Johansen检验。
1.M1与GDP之间关系的检验
2.M1与CPI之间关系的检验
(三)Granger因果检验
从协整检验可知,M1与GDP、CPI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来分析这三者的因果关系。从检验结果来看,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M1不是引起GDP的Granger原因”和“M1不是引起CPI的Granger原因”,表明M1是引起GDP与CPI的原因。
五、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研究结论。(1)M1与GDP存在着正向的长期均衡关系,当M1每增加一个单位时,GDP就会增加0.933个单位。(2)M1与CPI也存在着正向的长期均衡关系,当M1每增加一个单位时,CPI就会增加0.016个单位。(3)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也可发现,M1是引起GDP与CPI变动的原因,而GDP与CPI也是引起M1变动的原因,M1与GDP、CPI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参考文献:
[1]张丽丽,彭国富.中国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1(06).
[2]杨一.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01).
积极的货币政策范文2
一、国际经济协作下的中国经济现况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财政收入绝对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而且增长的速度不算慢,但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相对数来看,则是 1995年以前逐年下降,1995年以后才逐步回升,2000年以后回升速度开始加快。因此,根据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划分,中国财政运行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年~1995年,这一阶段的特征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二阶段是1996年至今,特别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2007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突破20%,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比上年的18.79%提高了约1.89个百分点;2012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有望升为22%左右①。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是积极的,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和有利条件。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国内需求潜力巨大;各项改革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活力迸发;财政金融运行稳健,调控回旋余地较大。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一是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受外需明显减弱影响,出口面临的困难加大。刺激消费的政策效应逐步减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消费增速稳中趋缓,新的经济增长点需加速形成。二是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在“八连增”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难度较大。“两高”行业扩张依然偏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科技创新仍面临制约。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问题日趋尖锐,节能减排形势更趋严峻。三是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仍然较多。2012年需求拉动和2011年价格翘尾的影响虽会有所减弱,但劳动用工、节能环保等成本上升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和国内部分农产品供给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部分资源性产品价格关系亟待理顺,加上全球货币流动性仍比较宽松,物价上涨的压力较大。此外,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就业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并存局面更加复杂,经济金融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
总的来看,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但面临的形势将更为复杂严峻。在此大背景下,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继续发挥财政政策的支持作用。同时,“十二五”规划中有些重大项目需要开工,已经开工的项目要保在建、保工期、保民生,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支持重点领域改革等都需要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近几年我国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过程中,始终注重通过加强财政管理,控制和防范财政风险,目前我国的赤字率和债务负担率还处在安全的区间。综合分析,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既有必要,也有可能。
二、国际经济协作下的中国财税政策的具体实施
(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从本质上说,积极财政政策就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归因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凯恩斯在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以需求管理为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调节的政策主张。其政策工具的操作方向主要是减税和增加政府支出。在国际经济协作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近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措施主要有:
第一,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就是说,要继续运用税收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国家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各种补贴和转移性支出,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通过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民增收。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促进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引导消费。
第二,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十二五期间中央基本建设投资主要是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增加以水利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增加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投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安排好这些公共投资,既扩大内需,也为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综合改革和优化税制,实行结构性减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完善增值税制度,调整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促进企业扩大投资、加快技术改造。顺利推进成品油税费改革,公平税费负担,推动节能减排,促进科学发展。对住房转让环节暂定减免一年营业税。进一步提高纺织、服装、石化、电子信息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多次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第四,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国在编制国家预算的时候,始终注意加大对民生财政的支出。压缩一般性的支出,重点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支出,增加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环境保护以及科技创新,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国家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第五,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国家需进一步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推进自主创新,促进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继续大力支持节能减排,加快建立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落实各项财政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地区区域发展。尤其是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灵活运用各种税收政策,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1. 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2005年,财政部等5部门联合发出通知,下调了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涉及很多“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此次出口退税率的调整,有利于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贸易顺差。这次调整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降低了部分原材料和消费品的出口退税,另一方面提高了装备工业、高科技产品的退税,由此有望改变长期以来中国出口产品过多依靠价格优势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贸易顺差过大的局面。
2. 降低企业税负,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扩大进口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促进贸易平衡的重要举措。调整部分商品进口关税,为进口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支持,清理进口环节不合理的限制措施。进一步优化进口国别和地区结构,积极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适度扩大消费品进口②。我国政府应立足于促进贸易增长方式转变,优化进口商品结构这一目标,对所得税和关税领域的某些税收政策进行调整,如取消给予外商投资企业的全面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两税合一”;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对民族经济的拉动作用灵活调整所得税税率;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适当调整进口关税的行业结构等等。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前11个月,中欧双边贸易总值为3,929.4亿美元,增长22%。2010年中国国际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9,727.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7%,对外贸易总体向基本平衡的方向发展③。
三、国际经济协作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
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特别是在国际经济协调的大背景下,随着商品与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不仅取决于本国的经济周期和宏观经济政策,而且更多地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因此,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不但要有利于维护国内经济的稳健运行,还应当促进更有效的国际经济协作机制的建立,应对来自于外部的冲击。
(一)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方式的历史]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方式的历史]变可划分为七个阶段:
1. 从1979年至1992年
这一阶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更多着[于影响总供给,并且以“松”为主的扩张性政策搭配出现更多。
2. 从1993年至1997年
该阶段财政货币政策一直采取“双紧”配合,政策协调目标就是通过紧缩性政策来控制赤字、减少发债、压缩政府开支、控制货币总投放量等。
3. 从1998年至2005年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当时的严峻经济形势,中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1998年至2002年,中国面临通缩压力,那时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是增加货币供应量。2003年以来,面对经济中出现的贷款、投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等新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2005年,鉴于国内社会投资明显加快,经济活力充沛,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7年后正式退场,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
4. 从2005年至2007年
从抑制潜在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保证经济稳定的目标出发,中国在2005 年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双稳健”政策延续至2007年,当年第三、四季度,通货膨胀迅速上升,四季度中三个月通胀率分别达到6.5%、6.9%、6.5%,全年经济增长率达到11.9%。由此,中国政府对通货膨胀的担心超过经济下滑的担心,每月一次提升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央行抵御通胀的必需手段,面对当时国家经济中存在的过热风险和不断增加的通胀压力,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适时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向明显的通货膨胀”作为2008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向“从紧”。
5. 从2008年年初至2008年年中
2008年初开始实行稳健财政政策和从紧货币政策,年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
6. 从2008年年中至2010年
2008年9月份以来,美国金融危机迅速恶化与扩散,已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实质性影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急剧恶化,通货膨胀的压力迅速缓解,预计第二年经济面临的风险主要是经济下行风险。基于经济形势的变化,200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宏观调控的基调确定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经济政策相应调整为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7. 从2011年至今
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继续回升向好,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三大增长动力协调性增强,经济发展总体上呈“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中国社会科学院表示,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消费刺激政策逐步淡出等综合因素影响下,2011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预计gdp全年增长速度将达到9.2%左右,增速比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我国经济将由政策刺激下的快速回升转入稳定增长阶段,总体策略是“审慎、灵活、积极、稳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④。
从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方式的历史]进,我
们可得出以下启示:一般说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在运用了一段时间以后,应选用另一种搭配取而代之,形成相互交替运用的政策格局。一方面,经济形势是不断变化的,固守一种配合方式,有可能因不适应变化的形势而达不到预期目的;另一方面,即使经济形势是稳定的,也不能一成不变的长期使用某一种政策,否则往往是正效应递减,而负效应递增,不仅不利于预期目标的实现,而且还可能产生相反的作用。因此政府本文由收集整理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经济运行不同阶段的特点,适时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宏观调控。
(二)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建议
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必须适应经济形势发展需要
根据宏观调控目标、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管理体制的特征来选择恰当的政策、措施和合理的搭配方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产生政策效应的关键之一就是要根据宏观经济走势及微观经济状态,确定合理的政策取向。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税收和政府支出直接影响经济运行,调控效果更为直接、力度更大。但长期采用,容易引起过度赤字、贸易逆差和挤出效应。相比之下,货币政策属于间接性的经济调控政策,货币政策工具具有灵活性、伸缩性的特征,可以频繁使用。但由于传导过程复杂,政策传递带有时滞,其作用发挥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应用,既要区别开来,又要配合使用。
2. 积极推进汇率机制改革,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在资本持续大量流入的情况下,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汇率机制是否完善,对于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合适的时机,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已经成为共识。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调整应采取逐步和有序的方式推进,而且,要与宏观经济政策和相关的结构改革密切配套进行,以避免政策可信度的丧失和经济成本加大。
3.适时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我国宏观调控面临的难题之一。财政政策要以国债手段为主转向以税收和财政贴息手段为主刺激总需求;货币政策要更多地运用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等间接手段调节总需求。要进一步加快国债市场发展,改革国债发行交易制度,建立统一的国内债券市场,活跃短期债券市场,增加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空间和灵活性以有效控制货币信贷的扩张;在现有资金市场的基础上,组建由中央银行调控的资金市场系统,包括短期拆借市场、融资券市场、短期票据市场以及贴现市场等,为中央银行运用货币市场工具调控金融市场提供基础,增强债券市场对信贷市场的传递性。
4. 建立和完善财政、银行的配合机制,优化宏观调控体系
要健全和完善国家规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国家规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是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要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统筹安排和政策协调。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和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发挥重要功能。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经济总量平衡方面发挥作用,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要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5. 完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结构问题甚于总量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造成局部需求过高和局部供给不足成为主要矛盾,必须重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我国产业政策要通过鼓励、限制或禁止某些产业、产品和技术发展,合理配置利用资源,优化经济结构。目前部分信贷资金流向低水平重复建设领域,与产业政策导向出现了偏离,要求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要适时、适度进行调整,形成动态协调配合机制,更好地发挥综合调控作用。发展改革委要定期和适时调整相关产业政策;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要配合提出加强和改进信贷管理、优化信贷结构的政策措施,为商业银行适时调整信贷投向提供支持;商业银行要严格按照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发放贷款。为解决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增长不平衡现象,要重视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刺激消费需求增长。要加快进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抑制由地方政府推动的某些行业和地区出现的投资热。只有各项经济政策协调配合,我国经济才能步入自主增长的良性循环。
四、国际经济协作下协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用的经验总结
财政政策与货币的搭配模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采取何种搭配模式,主要取决于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变化,确
积极的货币政策范文3
关键词:社会资本;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中图分类号:F820
一、引言
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现实的表现和研究的结论表明,货币政策的应用并不能完全达到预期的调控效果,存在政策效应弱化的趋向。对于货币政策效应弱化的新态势,许多学者从我国货币政策的决策机制不科学,货币政策工具效力不明显,金融市场不完善,金融中介不健全等诸多层面分别去寻找根源(王雪标、王志强,2001;江其务,2001;夏斌、廖强,2001;谢平,2002、2003;赵振全、张宇,2003;王钰、王稳,2003;裴平、熊鹏,2003;王国松,2004;杨小娟,熊勇刚,2004;),并提出了很多见解。导致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弱化的原因尽管纷繁复杂,但都可以归结为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问题。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学者们大都从经济学、金融学视角进行研究,本文尝试从经济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资本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进行研究。
社会资本的相关理论较丰富(Bourdieu,1986;Coleman,1992;Putnam,1993;Burt,1997;Fukuyama,2000;Lin,2001;张其仔,2002;方竹兰,2003),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社会资本是个社会学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社会资本的概念逐渐被应用到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各个学科的研究(Portes,1998)。同时,把社会资本等非正式制度因素引入金融学的研究(Liugi,Paola Sapienza,2004),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并代表了金融发展研究的最前沿的研究方向。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金融领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将社会资本引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突破了以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视角,是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的发展。本文探索性地研究了社会资本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指出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非正式制度因素,为我国货币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和政策借鉴,具有现实的意义。
二、 社会资本界定
法国社会学者布迪厄(Bourdieu)是第一个提出社会资本概念的学者,他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许或承认的关系所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Bourdieu,1985)。因此,社会关系网络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必须通过投资于群体关系这种制度化的战略来建构。Bourdieu (1985)的这个定义很清楚地将社会资本分为两个组成部分:第一是社会关系本身,该关系允许网络中的个人获得其同伴所拥有的资源;第二是建立社会关系后所能获得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它们决定了社会资本的高低。另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是科尔曼 (Coleman),他认为社会资本是根据它们的功能来定义的。社会资本不是某种单独的实体,而是具有各种形式的不同实体。它具有两个共同特征,即个人的社会结构资源、以及个人可以通过这种结构资源实现自身利益。社会资本有三种存在形式:义务与期望、信息渠道和社会规范(Cofeman,1990)。
普特南(Puinam,l993)将社会资本界定为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这些社会组织特征可以通过促进合作的行为来提高社会效率。社会资本是群体所共有的资本,通过个体参与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交活动,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协调,并培养互惠互利的行为模式,提升对彼此的信任,从而促进社会中各项资源的流动效率。
牛津大学的Janine Nahapiet与伦敦商学院的Summantra Ghoshal(1998)发表的“社会资本、智力资本和组织优势”一文,将社会资本界定为镶嵌在由个体或组织拥有的关系网络中的现实和潜在资源的总和。
林南提出了社会资本资源论。林南(2001)认为资本是在市场中具有预期回报价值的资源投资,而社会资本是嵌入于社会网络中,可以通过一些行动获得或调用的一种资源。林南的社会资本概念主要包括三种成分:嵌入于一种社会结构中的资源;个人摄取这些资源的能力;通过有目的行动,个人运用或动员这些社会资源(Lin,1999)。
托马斯•福特•布朗从系统主义出发,认为社会资本是参与社会网络的个体之间的关系类型在社会网络中分配资源的过程系统,社会资本具有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分析层面,分别对应着社会资本系统中的要素、结构和环境,相应提出了嵌入自我的观点、结构的观点和包含结构的观点①。
另外,还有很多学者从自身研究角度对社会资本进行了界定,如Burt(1992)认为社会资本是朋友、同事和更普遍的联系,通过他们你可以获得使用资本的机会;Portes(1998)则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一种社会行动者能在社会网络或其他社会结构中获得利益的能力。
社会资本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社会资本。NahaPic&Ghoshal(1998)认为企业社会资本是指企业建立在信任和规范基础上的各种社会关系的范围与质量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能获取的潜在的或者现实的外部资源。
Liugi,Paola Sapienza(2004,pp.526-556)于2004年首次将社会资本引入金融发展分析中。Liugi等将社会资本引入家庭对金融资产的旋转模型中,并实证研究了意大利的社会资本与金融发展的关系,发现北意大利高水平的社会资本,与高水平的金融发展正相关;而南意大利低水平的社会资本,导致了低水平的金融发展。Liugi等总结了社会资本对金融发展的影响,认为社会资本能够通过信任,降低金融合同交易中的交易成本,从而促进金融发展②。
本文尝试把社会资本引入货币政策的研究中,并用社会资本的“资源论”观点,解释社会资本对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的影响。
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启动后各种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和运行的整个过程,包括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操作目标、操作目标作用于中间目标、中间目标作用于最终目标的全过程(见图1)。
一般地,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包括经济变量传导过程和微观主体传导过程两个方面。经济变量传导过程可概括为:央行制定货币政策――启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操作目标――监视中介目标――实现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微观主体传导过程是通过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微观主体的行为选择的变化改变经济变量来实现的。该传导过程可表述为:中央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投资者(消费者)――国民收入。具体来看,中央银行确定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并在金融市场上运用相应的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导致基础货币、基础利率等中介目标的变化,金融市场将这些信号传导给金融机构、企业、居民,这是货币政策传导的第一环节。金融机构根据货币政策信号调整自己的资产、负债等业务机构,并作用于企业与居民,这是传导的第二环节。企业和居民调整自己的投资和消费并最终实现总产出的变化,这构成货币政策传导的第三环节。
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的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也就要求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货币政策传导的全过程,即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直接或间接调控各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和金融市场的融资条件(数量、利率、政策等),进而控制全社会的货币供应量,使企业和个人不断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从而迫使整个国民收入也随之变动,从而实现宏观调控目标③。
近三百年来,众多经济学者,包括古典的萨伊、休谟和斯密,现代的凯恩斯、弗里德曼和托宾,近代的米什金和伯南克等都对货币政策的传导进行过讨论。自从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建立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以来,各经济学流派从不同的条件出发,分别形成了各自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Mishkin(1995)根据货币与其他资产之间的不同替代型,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为两大类,即货币渠道(money channel)和信贷渠道(credit channel)。笔者从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出发,梳理总结了各个流派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观点(Hicks,1937;Robert Rosa,1951;Hansen,1953;Tobin,1965;Marshall,1923;Lerner,1944;Mundell,1962;Fleming,1962;Modigliani,1971;Stiglitz,1981;Bernanke-Blinder,1988;Bernanke &Gentler,1995),详见表1。
四、社会资本对货币渠道的影响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货币渠道包括利率途径、非货币资产价格途径、汇率途径等。
宏观经济学认为利率的变化将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投资通过乘数效应导致产出变动。然而企业做出投资决策并不只是考虑资金成本(利率),更重要的是权衡投资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利润。企业投资的成败取决于企业整合利用资源的能力。社会资本能够提升企业整合利用资源的能力。社会资本是根植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产,其表现形式可以基本上归纳为信任与合作关系、资源的互补性、信息和线索、稀缺性资源、协同关系,以及由这些资源和关系的整合形成的对环境中的机会的把握能力或战略优势等。社会资本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来实现其价值,它借助于所占据的社会关系网络而拥有资源财富信息或机会。拥有较多社会资本的企业,其接触的市场资源和得到的支撑资源越多,投资越容易成功。在这种条件下,社会资本比利率因素更能影响一个企业的投资决策。因此,在存在企业社会资本的情况下,利率对投资的影响并不敏感。
非货币资产价格途径通过改变居民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情况,进而影响居民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决策,以达到政策目标。由于个体(企业)社会资本的存在,使其能够在资产恶化的情况下,动用社会关系进行融资消费(投资)。Ceoleman(1990)、spagnolo(1999)首先从金融的角度考察了社会资本对融资和经济的影响,认为社会资本强化了诚信的普遍程度。高社会资本社区,社区网络带来的惩罚失信的方便性使人们相互信任,更容易促成彼此之间的借款行为。WooIcock(1999,2002)持续的研究了小额信贷和中小企业中的社会资本问题,在对小企业的研究中,他指出,社会资本对于中小企业获得资源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不发达地区,资源有限,社会资本能够起到将有限资源更加有效交易的作用,通过小企业的运作,实现财富积累。我国学者张荣刚(2005,2006)、宋瑞敏(2007)、陈晓红(2007)均从社会资本网络为中小企业提供非正规融资的角度研究了社会资本对企业融资的促进作用。因此,社会资本的作用影响了货币政策的非货币资产价格传导途径的意图,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汇率并不是影响企业出口的唯一因素,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积累的社会资本有利于国际市场交易的促成。长期的国际交流合作使企业与客户建立了相互信任和稳定的贸易关系,由于社会资本产生的长期合作共赢的预期,即使汇率变动使短期交易成本增加或减少可能不会改变企业的出口量。因此,在社会资本的作用下,汇率对出口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五、社会资本对信贷渠道的影响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信贷渠道包括银行贷款途径和资产负债表途径等。
银行贷款途径的观点是,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调控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可贷款规模,通过信贷配给的变动波及企业的投资支出,从而影响总产出。然而,商业银行作为一个金融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积累的社会资本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而不完全受控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可以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对接国外金融市场,通过电子金融交易,快速、便捷地远程融通资金,即使中央银行想对商业银行信用进行控制,由于商业银行可以到不受管制的欧洲货币市场借款,使得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控制能力下降,其货币政策意图也未必能通过商业银行途径实现。而且,随着多种融资方式的出现,企业可通过社会资本的力量发展其他信用渠道,银行信用占社会总信用的比重持续下降,这也减弱了银行贷款途径的效果。
资产负债表途径的作用原理是:货币政策通过影响借款企业的资产净值P,定义为借款者的流动性资产与可售抵押品之和,改变企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程度,使得银行意愿信贷供给发生变化,最终引导企业投资变动,从而导致总产出的改变。资产负债表途径发挥作用的一个隐含的前提是,银行贷款是企业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资金来源,而实际情况是企业的资金并不仅仅来源于银行贷款,特别是社会资本比较丰厚的企业,它们能够动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多渠道筹措到发展的资金。因此,在企业社会资本的作用下,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日益增加的情况下,资产负债表途径的效用逐渐减弱。
六、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社会资本增加了企业融资的渠道,影响着企业的投资决策和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由此削弱了传统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效用,从而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由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并不直接处于中央银行控制之下,它必须依靠中介性指标的传导性作用,这些中介指标一般具有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的特点。社会资本的积累及其广泛运用,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各个环节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其中介指标的控制变得难以把握,货币政策的效应也就会变得不明显。
当然,有效利用社会资本对货币政策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一,发展金融机构之间的社会资本,促进同业拆借市场快速、健康发展,形成利率的市场化,有利于发挥利率渠道的传导作用。第二,积极发展金融机构的社会资本,为金融机构的贷款经营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银行可以通过和企业建立相对固定、长期的金融服务关系,以便对借款企业的实际情况有较为正确的了解,准确评估借款的风险。第三,银行、企业、担保公司三方建立良好的持续的业务联系,积累社会资本,增加互信,健全完善信贷担保体系,降低银行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引导国有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
注释:
① 托马斯•福特•布朗:“社会资本理论综述”,载李惠斌、杨雪冬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8,第78-79页.
② 卢燕平:《社会资本与我国金融发展研究》, 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9,第3-4页。
③ 范方志:《当代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第66-130页。
参考文献:
[1]冯科.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6.
[2]范方志.当代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3]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8.
[4]林南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 Borudieu,P. the Forms ofCaPital.[A] In Hand 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eation[M] NewYork:Greenwood Press,1986.
积极的货币政策范文4
【关键词】经济危机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被认为是自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虽然我国经过30年改革开放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但这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降温效应非常明显,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面回落:工业增加值增速由2008年6月份的16%迅速下降到2008年12月份的5.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由6月份的8.8%迅速下降到12月份的-1.1%,当月出口额同比增速由6月份的17.2%下降到12月份的-2.8%,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也由2008年第二季度未的10.4%下降到第四季度未的9%。面对经济急速下滑的严峻形势,国务院迅速作出调整:经济工作首要任务由2008年初的“防通胀、防过热”转为“保增长,促内需”,财政货币政策也由年初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微调为七月份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灵活审慎的货币政策”,再到十一月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由此可见,宏观决策层对此次危机及其对我国经济影响程度认识明确,措施出台迅速及时,意义重大。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综合运用的理论综述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综合运用的理论基础
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认为,社会的就业水平取决于社会总需求的水平,存在失业或者难以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指一国有货币支付能力的总需求或总购买力),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这三个基本“心理规律”的影响。凯恩斯从有效需求不足和市场机制无法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论断,提出以需求管理为主,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当一国经济处于非均衡状态,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时,只有采取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才能使之趋向于物价稳定或充分就业水平。在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时期,财政政策的效用不明显,要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在严重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时,货币政策的效用不明显,要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增发国债等来应对通货紧缩,拉动经济复苏。同时,凯恩斯理论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和效用不相同:财政政策作为政府的收支政策,主要作用于产品市场,进行结构调整,而货币政策的调节功能主要作用于货币市场,适合总量调节;财政政策调整有法定的程序和规范的审批手续,时滞性长,货币政策相比则更为灵活和富有时效性。因此,在具体运用以上两种政策时,要根据宏观经济的不同目标适当选择,合理搭配,以便起到理想的宏观调控效果。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综合运用的模式
(1)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当经济发展不景气,出现萧条,同时又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如减税、扩大公共投资应对经济萧条;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
(2)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当经济过热,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采取“双紧”政策,如增加税收、减少政府开支、减少货币供应量等方式压缩社会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减缓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
(3)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当政府开支过大,财政赤字较多而民间投资不够旺盛时,可以采用这种模式。紧缩性财政政策有利于改善财政收支状况,压缩财政赤字;扩张性货币政策促使银根松驰,刺激投资并促进经济增长。
(4)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当经济严重衰退、社会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时,采取“双松”政策,在财政减收增支的同时,抑制利率上升,扩大信贷,刺激企业投资,从而扩大社会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缓和衰退,刺激经济复苏。
除紧缩和扩张这两种情况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可以呈现中性状态。若将中性(稳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别与上述松紧状况搭配,又可产生多种不同配合。
二、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具体措施
1、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举措
(1)在财政收入方面,实施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2008年实施的税费减免措施主要包括实施企业所得税新税法、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扣除费用标准、降低住房交易环节税收负担、多次调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取消和降低部分产品出口关税、下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并改为单边征收等。在此基础上,2009年又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新的举措,这些政策全年将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以上。
(2)在财政支出方面,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并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以此带动和引导投资与消费需求。从2008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底,中央拟增加政府公共投资1.18万亿元,加上带动的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约4万亿元。此外,通过进一步增加对农民的补贴、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补贴和生活补助标准、对困难群体直接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等途径,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
2、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具体措施
我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具体措施有五点。一是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二是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加大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三是加强窗口指导和政策引导,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重点工程建设、中小企业、三农、灾后重建、助学、就业等的信贷支持,加大对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过剩产能向外转移、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同时继续限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出口信贷的规模,探索在出口信贷中提供人民币中长期融资。四是进一步发挥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扩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快发展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为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平台。五是进一步改进中央银行金融服务。
三、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
1、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
此次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是“保增长,促内需”,为此运用各种财政手段,配合金融手段和其他手段来改善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在运用过程中积极财政政策可以达到收入效应和扩张效应。从收入效应来看,一方面通过积极的财政收入政策如减税、取消或停征行政性收费等举措,既增加居民收入,直接拉动居民消费,又减轻企业负担,如增值税转型改革,不仅减轻企业负担,还刺激企业固定资产更新换代,长时间起到拉动内需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积极的财政支出政策,主要是转移性支出,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大力促进消费需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如大幅度增加对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等。还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家电下乡政策,将财政资金直接补贴给消费者,有效衔接和动态追踪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直接拉动我国农村的消费,扩大内需。从扩张效应来看,增加政府投资不仅能直接、迅速地拉动经济增长,而且具有促进全社会投资的扩张效应,能带动企业和民间投资。
2、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实质上就是适度放松银根,降低融资成本,为企业提供相对宽松的融资环境,以此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进一步活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具有扩张效应和经济结构结构调整效应。从扩张效应来看,一方面是直接的资金供应扩张,自2008年9月份以来,连续多次下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保持货币信贷扩张趋势。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研究员预测,2009年全年信贷增长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另一方面,通过进一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提高企业融资的机会和便利。包括加快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展,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股票市场平衡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展示平台。从经济结构结构调整效应来看,通过窗口指导和政策引导,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引导资金投向重点工程建设、中小企业、三农、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国家重点扶持行业,同时继续限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3、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综合效应分析
从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 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的效应已逐步显现。宏观经济急速下滑的趋势已得到抑制,总体来看,经济运行呈现出筑底回升的态势,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已显现出积极效应。从社会发展来看,民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性支出,社会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得以提高,通过政府公共投资性支出,社会就业形势得以好转,社会稳定性并未因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产生大的变化,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较好地发挥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总之,在金融危机到来之时,我国及时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真正发挥了“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重民生”的积极效应。
四、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综合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双松”政策搭配要注意防止挤出效应的发生
政府作为投资主体,以大规模的财政货币资金投资于基础建设,必然排挤其他经济主体进入竞争性的基础建设项目,抑制了投资需求的有效增长。2009年以来,地价高涨,国企频当地王就是一个例证。美联物业根据北京土地储备中心公布的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12月17日,北京合计拍卖涉及住宅类地块为69块,其中有30块地为有国企背景的企业获得,占市场总比例43%。特别是2009年下半年,国企高价拿地频繁,明显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在下半年北京成交的30块住宅地块中更有18块由国企拍得,占到了市场的60%。地王的频繁出现与楼市过火存在必然的联系,而国企地王过多的情况,与今年4万亿的投资不无关系。还有大规模的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的配套,客观上减少了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资金的供应量。银行大量配套的贷款资金主要用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银行贷款向大城市、大客户集中,小城市、城镇、中小民营企业的资金匮乏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
2、“双松”政策搭配要注意天量信贷资金的动态流向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研究员预测,2009年全年信贷增长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但与银行放开信贷闸门“结伴而行”的是,A股市场牛气冲天,截至2009年9月30日,沪指上涨幅度最高超过90%;还有在北京、上海等全国不少大中城市,房地产商们纷纷斥巨资“跑马圈地”,地价、房价走出低谷,向上攀升。中国社科院金融专家彭兴韵指出:“这说明,新增信贷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未能进入实体经济,而悄悄进入了股市、房地产等虚拟经济领域,推动了这些领域的‘虚热’。”因此,相关部门要严查信贷资金的动态流向,确保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以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而不是助推虚拟经济的火热。
3、“双松”政策搭配要警防通货膨胀的发生
在本轮财政货币政策运作之前,我国国内刚刚经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全年上涨4.8%,2008年前三个季度CPI同比上涨7.0%,经济过热、投资过热、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外部环境发生巨变、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出现重大问题的背景下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搭配,要警防通货膨胀的再次发生。当经济复苏,走出萧条的阴影时,就要考虑“双松”政策的逐步调整,如果担心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不牢固,可以对“双松”政策进行微调,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实行,以确保扩内需、调结构。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则要微调,如果担心利率上调加重企业负担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则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来回收流动性,以预防通货膨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赵红梅、李景霞: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 郭庆旺:积极财政政策及其与货币政策配合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潘正彦:如何协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J].财会研究,2009(1).
[4] 马洪范: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财政政策选择[J].中国金融,2008(24).
积极的货币政策范文5
关键词:出口贸易;货币政策;VAR模型;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2
一、研究背景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由 2008年 9月15日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作为触发点,随后美国近十年的金融宽松政策所积累出来的漏洞迅速在发酵,紧接着美国的这场金融危机开始逐渐衍变为危及全球的金融海啸。从2008年开始,世界上主要的危机体都出现了金融机构倒闭事件,并蔓延到实体经济后,各国的失业率剧增,经济增长出现衰退甚至负增长。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各国出口的重要目的地,但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国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急转直下,进而严重威胁到全世界的经济发展。
在全球金融风暴中,处于风口浪尖的进出口行业受到的冲击最直接也最严重。首先,危机从金融层面转向经济层面,直接影响出口。美国消费支出占GDP的70%以上,2007年美国国内消费规模约10万亿美元,而同期中国消费者支出约为1万亿美元。短期内,中国国内需求的增加无法弥补美国经济对华进口需求的减少。据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降1%,中国对美出口就会降5%~6%。其次,次贷危机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弱势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贬值速度,从而降低了出口产品的优势。与此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特别是主要的发达国家,为了稳定国内市场和促进就业,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表现为一方面大幅提高进口关税,另一方面设置重重的非关税壁垒,如反倾销、反补贴等来打压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以保护国内市场。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出口呈现减速迹象。与据海关初步统计,2008年1—9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19671.3亿美元,同比增长25.2%,其中:出口10740.6亿美元,增长22.3%;进口8931亿美元,增长 29%;而2009年1—9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15578.2亿美元,同比下降 20.9%,其中:出口8466.5亿美元,下降21.3%;进口 7111.8亿美元,下降20.4%。直到2009年 12月底,全国当月进出口总额才出现了同比正增长[1]。针对这一状况,从2009年年初开始,为扭转经济增速的急速下滑,中国人民银行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具体包括 6次下调基准利率,5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不断新增贷款,扩大货币供应增长幅度的货币政策和启动了总额达4万亿元的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截至2009年年底,各类政策效果明显,中国率先摆脱金融危机阴霾,整体经济形势呈现企稳复苏的态势。
对于目前良好的经济形势,学术界普遍认同,2009年开始实施的一系列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效地扩大了市场的有效需求,特别是货币政策,在短期内促进了国内投资的增长,而对于一系列货币政策是否对进出口部门有所影响,国内学者李津(2010)[2]在其《货币供应量与进出口贸易的动太相关性研究》一文中,采用VAR模型对其进行了研究。但该文在如下两个方面值得商榷:第一,该文采用2006—2009年的数据,但是我国在2009年初才开始执行较宽松的货币政策,由于该政策存在时滞性的问题,该时期的数据有可能无法模拟出货币政策的效果。第二,Rudiger Dornbusch、Stanlery Fisher、Richard Startz(1977)[3]的研究表明,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会引起国内总产出的增加,我国学者耿中元、曾令华(2008)[4]也得到相同的结论,可以看出货币政策有可能影响净出口,但对进出口总额的影响是不明确的,将进口数据与出口数据简单的相加得到的进出口数据,可能无法反应出货币政策对两者的分别影响。因此,本文将采用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的数据,仍采用VAR模型动态分析金融危机期间货币供应量与出口总额之间的动态关系,以此来验证其结论的正确性,并为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中国进出口部门和宏观经济政策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
二、实证研究
(一)数据来源及其处理
本文将样本期间定为 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以检验央行执行宽松货币政策之后,与出口额之间的相互影响。货币供应量采用广义货币供应量 M2,数据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出口额月度数据来自于中国海关总署官方网站。考虑到消除量纲的影响以及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对数化后容易得到平稳序列,而且不改变序列数据的特征,对变量作对数化处理,并将广义货币供应量和进出口总额分别记为lm2,lexport。
(二)平稳性检验
由于时间序列普遍具有非平稳性的特点,而非平稳数列容易造成伪回归现象。因此,我们在进行回归模拟之前必须要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由于在前面已经对数据进行过对数处理,实质上已消除了一阶单位根的影响。再对对数化后的数据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本文选用加入漂移项和截距项模型进行ADF检验,从表1的结果来看,lm2以及lexport两个变量在5%显著性条件下是平稳的,因此,可以对其进行回归模拟分析。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经济时间序列会经常出现伪相关的问题,即经济意义表明几乎没有联系的序列却可能得到较大的相关系数,比如有人做过女性裙子长短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度分析,尽管它们之间没有经济相关性,但在一些数据中却能发现存在正相关性。因此,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是有很大的必要性。
从表2的检验结果来看,出口额和货币供应量是一对相互影响的变量,也就是互为因果,无法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线性模型是不合适的,而建立VAR(向量自回归)模型是合理的。
VAR模型重点并不在于对其系数的深究,而在于其内部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也就是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
(四)脉冲响应分析
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脉冲响应函数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变动来考察它对内生变量及其未来取值的影响。考虑每一个变量作为因变量时,来自其他变量包括因变量自身的滞后值的一个标准差的随机扰动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其影响的路径变化,即由所得的 VAR模型基于脉冲响应函数式,可以得到货币供应量和进出口总额之间的相互冲击的动态响应路径。如下图所示,横坐标是脉冲响应函数的未来响应基数,纵坐标是因变量对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的响应程度[5]。
图1表示广义货币供应量的一个信息冲击给自身所带来的影响,可以看到这种影响是相当平稳且具有较持久的平稳性。图2表示出口额的一个信息冲击会给广义货币供应量带来的影响,在短期内这种影响是负面的,即出口额增加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下降,但在第6期以后,出口额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就会呈现正向效应。从长期角度来看,出口额增加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但影响会在将来慢慢减小,第10期以后基本消失。这说明我国的货币政策还是有相当程度的独立性,央行的政策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小。
图3表示货币供应量的信息冲击导致的出口额的变化,这种影响也是在短期内呈现出负影响,但在第4期之后也会引起出口额的增加,且影响会慢慢加大。图4表示出口额变动对自身的影响,这种影响效果是比较短暂的,但第2期的时候影响基本消除。这说明我国的国际贸易受货币政策影响较大,而自身的调节能力较小,外贸出口需要政府政策的扶持。
(五)方差分解分析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进出口与货币供应量M2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考察它们相互影响的程度,可以对上述VAR模型做方差分解分析。与脉冲响应函数法采用信息冲击来观察变量波动的方法不同,方差分解则是一种将变量预测方差进行分解的技术,某个变量预测方差有可能由自身引起,也可能由系统内其他变量引起。将这个预测方差分解为自身和系统内其他变量作用的结果,可以发现该变量变化的原因,并且能直接的反映出每种影响因素的大小[5]。
图5显示,对影响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因素中,最主要因素来源于其自身。从图5中可以看出,在第1期,货币供应量变动只受其自身因素影响,到第2期时,开始稳定,其自身因素占到总变动因素的90%以上。从图6可以看出,出口额贸易对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影响是很有限的,仅在第2期与第3期时影响较大,到第4期时随时间增长而下降,保持在10%以下。这也验证了在脉冲响应模型中所描述的我国央行政策制定的独立性。
图7中显示,货币供应量在第3期后,对出口额影响变动的贡献率维持在40%的较高水平上,随着时间的增长而缓慢增长。由图8可以看出,出口额对自身变动的影响也较大,但第3期后开始减小,随着时间的增长而缓慢下降。这说明我国的货币政策对出口额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要积极的运用货币政策来促进出口贸易。
三、结论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货币政策对于出口额影响是比较大的,这与李津(2010)[1]得出的结论相反,由此可看出我国的货币政策的确是存在时滞效应,并且政策对出口与进口的影响可能存在相反的作用;相对而言,出口额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相对而言是比较小的。众所周知,在2008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中,我国经济能够保持比较高的增长,是与我国货币政策有很大的关系,其中四万亿的投入对货币供应量的增大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也说明了中央政府的决策使我国渡过了最艰难的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但另一方面,实证结果也说明了出口额对货币政策影响很小,也就是出口额的增大无法对货币供应量的增大形成一个良好的制约作用,从而可能会引起例如通货膨胀的恶果,这在我国今天也能看到,CPI的持续上涨与天量的货币供应有着密切的关系[6]。因此,本文提出以下两条建议:
1.在全球经济还不是太景气的情况下,适度的放松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应量是一条可取的政策,可以缓解国内消费不足和就业压力较大的严峻形势,扩大出口额。
2.在天量货币供应量的情况不可能短时间解决的背景下,应该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减缓CPI指数高涨的趋势,减少国内矛盾。在进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可以进行减税等一系列紧缩财政政策操作和扩大银行等金融行业业务范围,拓宽国内居民投资的渠道,让这些热钱有一个合理的输送渠道。
参考文献:
[1]胡少甫.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出口贸易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01):148-149.
[2]李津.货币供应量与进出口贸易的动态相关性研究[J].中国市场,2010(14):88-92.
[3]Rudiger Dornbusch、Stanlery Fisher、Richard Startz.Macroeconomics[M].Europe:McGraw Hill,2011.
[4]耿中元,曾令华.我国货币供应量对物价和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实践,2009(02):40-41.
[5]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积极的货币政策范文6
[关键词]从紧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6-0077-01
1 我国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背景及其情况
从紧货币政策就是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达到紧缩经济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来实施。在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过热运行,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央行果断采取行动,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2.25%提高到2.50%。时隔半个月,中国人民银行11月10日晚宣布,从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9天之后,中国人民银行19日晚间再次消息,决定从11月29日起,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进入2011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1月14日宣布,从2011年1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月18日宣布,从2011年2月24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 从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1 从紧货币政策有利于商业银行调整经营策略
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与政策的实施密切相关。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得商业银行的贷款明显减少,这就不得不去发展其他业务。比如说是资金业务和中间业务,来改变其单一的经营策略,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的未来的发展趋势。
2.2 从紧货币政策促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能力提高
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得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趋紧,使得商业银行必须进行加强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对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与使用,并且提高其使用效率,来监控流动性风险。再者,资产负债管理的水平也应提高,对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进行科学的匹配。
2.3 从紧货币政策使得风险集中,增加信贷成本
从紧货币政策控制了信贷总量,这就使得商业银行调整资产组合的能力受到了一些限制,非常有限的信贷资源逐渐地被少部分大客户所控制,导致商业银行不能进行分散经营。如果贷款的利率持续提高的话,使得一部分人就难以承受,那么就不能及时偿还贷款,这就造成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的增加。
2.4 从紧货币政策加大了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外汇储备大国,由于经营的需要,在这些外汇储备当中有一些注入到了商业银行。而且商业银行自身也引进了不少外币资产,在实施从紧货币政策下,人民币的汇率就会上升,造成了外汇的贬值,这就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汇率风险,从而有可能带来损失。
3 商业银行应对紧缩货币政策的对策
3.1 根据自身经营状况,优化调整资产负债结构
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得法定准备金比率比较高,导致商业银行可利用的存款的比例比较低,这就要求在资金的利用上要合理,达到最大效率的利用。但是不同的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状况不尽相同,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规模比较小的商业银行在存贷款方面要保持合理的比例,提高利用资金的能力。规模比较大的商业银行,要增加安全性比较高的金融工具的持有比例,比如说,政府债券等,还可以向央行进行贷款,满足流动性的需求。总之,不管哪种银行都要提高自身利用资金的能力和效率。
3.2 促进中间业务创新, 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从发展趋势来看,中间业务是以后银行竞争的重要部分,是一个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也是衡量金融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长期以来, 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总业务收入的比例比较低,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实施限制了信贷业务,却是中间业务发展的契机。商业银行对此应该高度重视,加大中间业务的开发力度,创新发展中间业务,使之成为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
充足的流动性对银行来说至关重要,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对流动性管理更是重中之重。要充分掌握本省的财务状况,通过各种财务分析工具对资产负债的流动性进行预测和分析,密切关注市场的资金的供求变化,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与此同时,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及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将流动性风险最小化。
3.4 积极发展综合经营,加快国际化进程
在现在的全球化的浪潮当中,商业银行也应该积极发展自己的综合经营,加快自己的国际化进程。通过兼并与收购,使得商业的银行的资产规模迅速扩大,经营范围增加,经营地域得到扩张。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银行可以发展金融租赁,基金等业务,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在全球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彼得•S.罗斯,刘园.商业银行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