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范文1
【关键词】中国;宏观经济;经济发展特点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比较复杂的,正在面临着“双重转型”,也就是说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转型,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双重转型”的实施对我国当前发展形势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每一个人都需要予以重视的。对于我国的宏观经济,采取的措施主要表现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且宏观经济政策基本代表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方向,是经济发展的大体走向。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就是“双防”,也就是说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另一个就是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向全面的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其发展速度,并且集中精力确定稳健的财政政策,制定适当的收紧和适当的控制,从根本上解决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现象的发生。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也应该通过各项会议的召开确定出宏观经济政策的整个基调,制定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长过热以及通货膨胀的出现。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据调查,在2003年――2007年,我国的外贸出口呈现增长状态,增长了差不多29.2个百分点,在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导致了全球性而金融危机,也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导致我国的外部需求也跟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2008年,我国的外贸出口量在第四季度度的时候开始下降,平均增长下降4.2个百分点,这就情况的发生也就说明“出口”在幅度下降。而在此时,就需要对以往的政策进行改革,如果一味的维持原来的政策我国的投资增长就会被约束,也不利于国内的消费,特别是在买房或是其他生活或者工作的方面又会有一些不必要的限制。因此,就此问题来说,出口进口等会出现减速的状态,并不利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这时候在2008年,经过会议,协商之后决定实施“一揽子”计划,也就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从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来看,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助于将财政政策由稳健转变为积极,这也就使得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发生了变化,转换成了适度宽松。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这不仅是宏观经济政策方向性的调整,也是对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做出的适合宏观经济发展的措施,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国民收入都有很大的益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方向性调整,让我过能够有效的、合理的应对国际方面的金融危机,也让我过的宏观经济发展方向有了很大的调整,从根本上说,这是有利于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一项措施。
二、我国的宏观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持续的调控下开始出现积极的变化,也就是经济怎张速度不断加快甚至出现较快的形式,增长的环境相对的比以前宽松,从而使得经济效益比以前明显,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就说明宏观的经济调控是有很大效果的。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通过宏观的经济调控也取得了比较然人满意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形成了三大需求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这就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又好又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经济的最好发展迎来新的时机与机遇。
但是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也不是每一步都是这么让人看好,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亟待我们解决。比如:中国的经济正在面临着新的严峻的挑战,也就是说存在着“三过”的现象,即运行速度过快、贸易额度过大以及货币投入量过大。这“三过”的伴随发生会引起通货膨胀的出现,也会让增肌增长的过热增长风险变得越来越大,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构成一种威胁。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展也需要适应世界的发经济发展速度,不能一味的运用以前的政策,在稳健的过程中也要做到快速发展,因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很容易就会牵扯到像我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世界性的影响是很难改变的,因此我们也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重视自身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的经济发展状况。
三、宏观调控政策将进一步强化
近年来,政府将两个“防止”作为经济调控之中的重点和首要任务,同时,也运用相当大的力度将信贷调控目标进一步收紧,为的就是将调控手段进行创新的同时,让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从而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我国的稳健财政政策为哦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帮助我国在国内外俄经济发展中赢得好评,也让我国国民的医疗、养老、卫生等方面得到很大保障。宏观调控政策的进一步强化作为宏观经济的一大特点,不仅将我国的各项配套改革进一步完善,也在投资方面防止了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四、结语
总而言之,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特点是呈现止跌趋稳形式的,要注重经济的发展方式,尽最大努力制定出适合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这样不仅能够更多的着眼于经济转型,也能让我过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通过贯彻破产制度等制定新的调整方针,使得经济M入新的发展态势,争取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范文2
1在2014年宏观调控的主旋律是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
事实证明,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走势并不是完全取决于本国经济以及世界经济运行规律,它还会受到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影响,尤其是在中国,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在2014年通过经济运行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取决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如何制定。鉴于此,为了有效避免我国的经济再次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取而代之的是能够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一定要注重宏观经济政策的科学和理性,切莫出现重大失误,因为那将会给我国经济造成灾难性的损失。以以往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经验来看,我们再选择上应当以本国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作为重要的客观依据。据相关资料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率的最佳区间通常都是在9%-10%之间徘徊,换句话说,我国在现阶段的经济如果能够保持在这个区间内的话,就可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能够抑制通货膨胀的发生,而且还可以大量的解决失业问题。但是经济增长速度低于9%比较多的话,那么势必会导致大面积的产出负缺口,换句话说,就是说明了我们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并未将经济资源的最大功用发挥出来,这个时候会出现企业产能过剩,产品滞销,有些实力不是很强的企业甚至会出现倒闭和破产的情况出现,与之对应的就是大量的人员失业。如果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高于百分之十比较多的话,在经济运行中会出现大面积的产出正缺口,意味着资源的利用已经过度,这样会导致通货膨胀以及资源的严重短缺。因此,我们再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这一点。事实表明,只要我们能够有效避免认识上的误区,制定政策时保证宏观经济的力度,让经济的增长速度保持在这个区间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2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宏观管理理念
事实已经得到充分证明,还是过去那种纯粹拉动内需增长,从长远来看并不可取。在以往很多年里面,我国一直都是着重于出口、投资和消费三者的协调,出口不行就投资,投资不行就看消费,消费不行反过来继续看投资,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行性,但是我们却很少关注供给端带来的影响,也就是考虑资本、劳动、技术的组合。随着十改革以来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仅仅依靠改革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应当在新阶段对原有的经济治理框架进行创新,从以往的需求管理朝着供给管理方向转变,一次升级中国经济的战略转型,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2.1着重培养本国的跨国公司。
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长远目标来看,同时结合国家的“十二五”计划大力扶持跨国公司的政策,我国跨国企业应当抓住这个契机,最大限度的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值得注意的是,政府不仅仅需要在金融、财政上提供便利,还应当在全球的主要出口市场上组建专门为我国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贸易促进机构以及综合平台,既能够及时的了解我国跨国公司的具体情况,也可以与之对应的给这些企业提供帮助。
2.2构建政府价值体系,切实提升国际分工水平的参与度。
由于我国一直以来在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加工贸易方面都是极其依赖进口,加上这些加工贸易在国内的价值链比较短,因此无法很好的带动配套产业的发展。鉴于此,我国政府机构必须要想方设法来调整它的结构,拉长国内的价值链条。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以最快速度提高加工贸易原料供应的本土化进程,还需要提高加工贸易与本国原有产业相互结合的程度,同时对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加工从过去那种从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传递的速度也需要进一步加快;(2)这些企业自身应当着重从内部的实力进行培育,尽可能的将跨国企业的设计、生产、服务等放到中国来完成;(3)通过财政、金融等手段适当延长产业链条,努力提高增值含量,并且在有效促进内贸和外贸加工贸易协调发展的前提下,明确限制类产业类型并建立针对性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2.3以金融转型为契机大力推进我国经济转型
以目前的局势来看,未来几年里很有可能会保持货币政策的中性化,金融改革的重点战略取向应该主要围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及促进服务经济转型来开展:(1)大力发展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等市场体系来加快推进本国重工业化进程;(2)大力促进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发展,提高实际利率和汇率至能够真实反映外汇和资本的情况。
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范文3
银行信贷风险是各种经济风险的集中体现,不仅影响着金融体系的稳健性,而且会影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甚至打乱市场秩序,造成经济动荡。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银行的信贷风险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很容易引发硕士论文受信主体信贷前的逆向选择和信贷后的道德风险行为,进而引发银行的信贷风险,影响金融体系的安全。
而银行的信贷征信恰恰是解决信贷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最好方法。本文正是基于解决银行信贷信息不对称问题和降低银行信贷风险的目的,期望通过对国内外的银行信贷征信体系建设情况的比较,得出对于我国银行信贷征信体系建设的有益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银行信贷征信体系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信贷征信体系;国内外比较;信用评级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1.1研究背景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又是金融的核心。对于大多数银行来说,其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信贷风险,即贷款的信用风险。银行信贷风险是各种经济风险的集中体现,不仅影响着金融体系的稳健性,而且会影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甚至打乱市场秩序,造成经济动荡。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银行的信贷风险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作为受信主体的银行借款客户对硕士论文自己的经营状况及其信贷资金的配置风险等真实情况更了解,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作为授信主体的贷款方银行则对客户的相关财务信息和风险了解不够,处于信息劣势地位。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很容易引发受信主体信贷前的逆向选择和信贷后的道德风险行为,进而引发银行的信贷风险,影响金融体系的安全。
而银行的信贷征信恰恰是解决信贷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最好方法。通过银行信贷征信,能够增加借贷双方的信息透明度,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建立信用的记录、监督和约束机制,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本文正是基于解决银行信贷信息不对称问题和降低银行信贷风险的目的,期望通过硕士论文对国内外的银行信贷征信体系建设情况的比较,得出对于我国银行信贷征信体系建设的有益启示。
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范文4
关键词: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8-0126-01
1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和中国对外经济联系的不断密切,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11月5日我国首次明确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在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申了我国将在一段时间内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反周期调节的作用,以保障货币供应量的合理增长。国家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旨在要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背景下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地增长,并在财政政策的配合下,以保证我国顺利渡过金融危机带来经济冲击。
2 正确理解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含义
我国由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标志着国家为了适应国际经济环境的调控方向的重大转变。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的有力保障。具体剖析,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区别于宽松的货币政策。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所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背景不同,前者主要适用经济发展明显减速或者即将进入下降周期的经济环境,政策目的在于继续给经济增长的动力,遏制经济下滑,最终保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后者则主要在经济萧条或者发生经济危机时候采用,它作为一种反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政策的目的在于减短经济萧条或者经济危机的时间,以拉动经济的复苏。此外,后者主要通过扩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经济复苏,虽然前者也强调通过放松信贷管制来增加货币供应量来促进经济增长,但两者之间的宽松程度存在差异,即主要体现在“适度”一词上。
当前经济背景下,我国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还未出现流动性枯竭的状况,中央银行不必采取完全宽松的货币政策。只有把握好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审时度势,才能保证经济的稳定。如果采取过激的调整政策,则可能引发许多潜在的问题,例如,信用过度扩张极易导致资产泡沫,进而影响金融安全。虽然我国前一段实施的从紧的货币政策为货币政策的总量性调控预留了很大的空间,但是政府仍需要坚持审慎原则,力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一致,并采取措施提升市场自我调整的能力。
3 有效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路径的探析
有效地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实现具有战略意义。面对后金融危机的形势,笔者认为,我国要有效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3.1 强化对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前瞻性
为了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宏观当局就必须审时度势,不断地根据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来相应地调整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考虑到货币政策的时滞性,这也就要求国家所推出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必须具备前瞻性,宽松的程度要将政策的时滞考虑在内,准确预测宏观经济未来的变化趋势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虽然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综合考虑了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政策的前瞻性有所增强,保证了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但是在特殊的经济形势下,这种政策前瞻性意识尤其需要强化。我们不仅要高度重视对国际经济、金融、资本流动发展状况的实时监测,而且要及时预见、发现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应地调整货币政策调控方案,有效地保障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
3.2 准确把握宽松货币政策的适度性
我们知道,货币政策强调对宏观经济总量的调节,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实际上货币政策的实施还伴随着一定范围的结构调整。因此,在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过程中,有关当局要把握政策实施的程度。首先,要在审视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础上,配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以满足经济发展对货币的正常需求;其次,加强流动性管理。改善流动性管理要密切关注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变化情况,灵活运用存款准备金等政策工具灵活调整,对于流动性不足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以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
3.3 努力实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有效配合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两大政策工具,任何时候都不是独立,都要寻求一种配合来克服市场的缺陷。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通过适度放松银根,降低融资成本等措施,来为企业提供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与之协调配合,着力于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新一轮增长。当前形势下,只有实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有效配合才能最大程度低保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才能刺激经济逐步得到恢复。
总之,当前形势下,我国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属于明智之举。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强化对政策的前瞻意识,审时度势,推动经济的新一轮增长!
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范文5
关键词:资本账户开放 国际收支结构 可维持性
中图分类号:F8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770(2006)11-031-02
一、资本账户开放的研究成果综述
资本账户开放的现有研究成果较多,除对资本账户开放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的分析之外,还包括:(1)资本账户开放对一国经济的宏观、微观影响,收益与风险分析;(2)资本账户开放的国别经验与国际模式比较,通常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这两个维度分类与探讨;(3)资本账户开放的操作问题,一般分为资本账户的前提条件、模式选择、顺序选择三个问题;(4)中国开放资本账户的研究,包括动因、路径、现实约束条件、影响、步骤、配套措施,甚至进程等等。其中,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
Benu Schneider(2000)基于国别经验,指出发展中国家开放资本账户的前提条件涉及到财政的稳固、通货膨胀、金融部门的改革、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经常账户收支、外汇储备、金融部门的审慎性要求、监管、降低关税壁垒和多元性的出口等等。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本账户自由化的有序路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讨论认为一个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的前提条件是:健全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强有力的金融制度、一个有力和有自的中央银行,以及及时、准确和综合性的信息披露。国内学者吴晓灵(1997)提出开放的四个条件,包括健全的财政体系、灵敏的微观活动主体、内外资金融机构税负相当、健全的金融体系和强有力的金融监管。姜波克(1999)提出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稳定的宏观经济状况,一定的发展水平(经济规模和竞争力)、国内金融体系的深化,微观经济主体的塑造,高效稳健的金融监管,合适的汇率制度和汇率水平,外汇短缺的消除,可维持的国际收支结构,合适的货币自由兑换。在此,姜波克首次提到了可维持的国际收支结构,但还没有明确提出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概念。
二、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定义的提出与内涵
在《资本账户开放研究:一种基于内外均衡的分析框架》一文中,姜波克、朱云高首次明确提出了“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概念,指出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有三种定义,包含短期与长期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短期内,经济和金融体系在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下,可以承受、消化和扭转大规模短期资金的逆向流动,从而使国际收支免遭重大影响,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第二层含义是指在长期内,在不危及内部均衡的条件下,一项账户的差额可以被另一项账户的反差额所弥补,一个时期的国际收支差额被另一个时期的反差额所弥补,即国际收支能保持跨期均衡。朱云高(2004.10)在《论资本账户开放的动态条件》一文中提出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是资本账户开放的核心条件,并在此文中“给出一个更加准确的定义”如下:
所谓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是指,如果国际收支平衡和当前实现内部均衡的政策是一致的,这种国际收支结构就是可维持的。反之,如果国际收支平衡要求为实现内部均衡目标而采取的现行政策作一个急剧的变化(如本币急剧的贬值或强烈的需求紧缩政策等),那么这样的国际收支结构就是不可维持的。在该定义中,我们关注的国际收支平衡并不要求总量上每年都达到平衡,而是国际收支内部的结构能否保持协调和平衡的趋势。因为如果内部结构不平衡的话,即使当前能够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那么在以后的年份国际收支仍可能会恶化,所以我们非常重视国际收支的内部结构。
尽管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的定义被进一步修正,但对该定义的解释反而使定义变得更加模糊,此其一。其二,对于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是资本账户开放的核心条件这一命题,作者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论证,有待澄清和进一步深入探讨。
三、对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定义的探讨
1、内外均衡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
尽管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似乎是一个新的观点,但在国际金融学说的研究领域,各国学者们早就对内外均衡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进行过深入探讨。丁伯根(Tinnbergen,J.1959)提出,一国政府若想达到一个经济目标至少须采用一种有效的政策工具,而有效政策工具被采行的数目须与想达成的独立的政策目标一样。多米德(Meade,J.E.1951-55)指出,在开放的经济中应该用财政政策稳定国内经济,用货币政策稳定对外经济,一国政府若单独使用某一改变政策来追求内外平衡,其结果将导致该国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之间的冲突。以上述思想为背影,60年代蒙代尔提出“有效市场分类原则”或“蒙代尔搭配法”。蒙代尔认为,在一个开放型宏观经济运行中,内部与外部平衡的矛盾可采用两种独立的政策并进行适当的搭配来解决。其中,一种政策用于解决内部平衡,另一种政策用于实现外部平衡即国际收支平衡。他认为,一种政策工具如果同时用以对付两个相互独立的政策目标,两个目标反而都不能实现。因此,要实现多少种相互独立的政策目标,就要有多少种不同的政策工具,每一种政策工具应被搭配及用来达成其最能有效达成的政策目标。假如一国政府不遵循以上的这个原则,则该国将同时脱离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并且愈离愈远。如果一国政府能够适当地搭配与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则将可以同时达成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经济目标。当然,蒙代尔政策配合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如政策的选择单调,仅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没有考虑到利率之外因素对资本流动的影响等等,但是其理论明确地说明在资本账户开放及资本管制之间如何实现平衡,政府政策是有所作为的,问题是在政策的采用上的搭配。这种政策搭配也正是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因此,前述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的定义有待商榷,因为每一种政策工具将同时影响一国的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作者在对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下定义时,强调的是实现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目标的政策之间没有冲突,按照蒙代尔的理论逻辑,这怎么可能实现呢?这是要进一步论证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是资本账户开放核心问题这一命题所需要解释的第一点。
2、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与国内经济金融体制的关系
如果只是强调政策目标的一致性,不考虑现行国内经济金融体制,只要对现行国际收支的调整政策目标不与国内均衡的调整目标相冲突,国际收支结构就应该是可维持的。然而,仅从政策运用的目标层面来下定义,将导致难以判断国际收支结构的可维持性。举例而言,资本账户开放之后外国资本可能会大规模地流入,银行体系的可贷资金将相应增加,中国这种银
行主导性的国家情况更会如此。他国的经验表明,面对资本大量流入而引起的银行体系可贷资金迅速膨胀,如果没有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那么结果是灾难性的,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就是如此。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很可能会放松风险约束,大举涉足高风险部门或行业,如将贷款直接投向房地产和有价证券等具有高回报率的领域,或是通过参股控股房地产公司和证券公司,变相将资金投入进去,并使这些部门的资产价格迅速膨胀。而这一切将不可避免把整个社会经济推向泡沫化,并以累积大量的不良资产而告终。
3、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的量化指标
由于提出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这一观点的文献太少,对该定义的内涵并没有一个很清晰明确的界定,对指标的讨论显得为时过早,但对量化指标进行一些方向性的讨论应该有助于分析什么是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如果把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的量化指标割裂划分为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按照多个维度分别进行竞争力的评价,并不能由此得出一国国际收支结构是否是可维持性的结论。
有观点认为可维持性的国际收支结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经常项目在长期中保持平衡。因为经常项目赤字必然要由资本项目的资本流入来弥补,长期的赤字就会造成旧债必须靠不停地借债来维持,一旦资本流入减少甚至净流出,就会爆发债务危机。另一个要求是资本项目中短期资本的比例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因为短期资本流动性和投机性很强,一旦基本因素或预期因素发生大的变化,就会大量流出,如果短期资本比例过高,就会使一国的国际收支不可维持,放大基本因素中的不利影响。由此似乎可以总结出相应的判断依据:经常账户的长期平衡,以及资本项目短期资本的比例上限。后者可以在实证分析之后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或者区间,但经常账户的长期平衡则难以量化。
此外,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是否可以一分为二,包括经常账户可维持性与资本账户可维持性,还是如IS-LM-BP模型中,把国际收支均衡表述为零官方储备交易余额。因为从国际收支账户分类的角度看,一共有四类第一类为经常项目,第二类为长期资本流动,第三类为短期私人资本流动,第四类是官方储备的短期资本流动。
4、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与内外均衡的关系
一国现行的经济运行状态是否与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有关,或者说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是否建立在一国内外均衡基础上,对此有待论证。在《论资本账户开放的动态条件》一文中,作者指出,“‘内外均衡目标的同时实现’就是我们提出的国际收支结构的可维持性概念。如果资本账户开放不能促进内外均衡目标的同时实现,那么即使在资本账户开放之前经济运行的各种指标非常好,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内部均衡是指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鉴于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之间具有一致性,人们通常定义内部均衡为“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作者认为,内部均衡应该包括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外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是否能够平衡。如果说国际收支结构的可维持性在于内外均衡目标在资本账户开放之后同时实现.而不管资本账户开放之前经济运行的状态,那又该如何判断何时该开放资本账户呢?这其中似乎存在难以自圆其说的逻辑陷阱。
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范文6
〔关键词〕主板;中小板 ;创业板;协整检验;Granger 因果检验
益贫式增长(ProPoor Growth)是当前发展经济学领域的前沿和热点课题,也是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实现公平增长目标的一项重要战略,强调发展中国家政府不仅要确保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而且要关注贫困群体能否参与到经济增长过程中,并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成果。近年来,国际上益贫式增长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国内益贫式增长的理论研究还很不深入,益贫式增长战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还未被充分认知,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益贫式增长的政策实践。东北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刘畅博士的专著《中国益贫式增长中的经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0月)在梳理和归纳益贫式增长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构建了规范的益贫式增长政策分析框架,探讨了中国益贫式增长的绩效以及路径设计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该书立足于国内外益贫式增长理论的最新研究动向,以“宏观―微观”相结合的视角研究益贫式增长的系统分析模型,通过在宏观一致性模型和微观福利指标之间嵌入CGE模型,实现了宏观和微观的连接,从而建立了有实证基础的中国版的益贫式增长政策分析模型及其标准,推进了中国益贫式增长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
第一,测度了中国经济增长益贫度。应用PEGR指数方法和1987―2006年中国农村收入分组数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性质做出判断。结果表明,在1987―2006年间,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减少了贫困,但并非都是益贫式增长,特别是1995―1997年间,农村经济增长的成果被收入分配的恶化完全抵消,贫困群体福利水平显著降低。1998年是转轨中后期的起始年,益贫式增长理念也是从这时开始酝酿、形成并逐步付诸实施的。
第二,分析了经济政策影响中国益贫式增长的渠道。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益贫式增长的经验证据进行回顾,重点讨论了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贫困群体福利的各种途径,例如,通货膨胀、总需求、收入分配和宏观经济不稳定等,以及周期和危机的非对称效应和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作用。
第三,构建了益贫式增长的“宏观―微观”政策分析模型。在理论分析和增长回归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对经济增长有影响的宏观经济政策变量,通过一般均衡分析得到微观水平的相关价格和工资数据,考察个人福利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高速的金融发展政策并非是很好的有利于低收入群体福利改善的政策选择,稳定且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可以有效地促进益贫式增长,本币升值政策对于益贫式增长是不利的,贸易条件恶化会对益贫式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增加政府支出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和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在政府支出不能无约束无限增长的情况下,调整政府支出结构使之更加适应益贫式增长的发展目标应该是一项值得重点关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