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护理的评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口腔护理的评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口腔护理的评估

口腔护理的评估范文1

[关键词]颌面部;复合伤;口腔护理;个体化

口腔护理是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临床上采用传统的擦拭法(用止血钳夹取棉球擦洗口腔)进行口腔护理。2000年至2004年,我院对75例颌面部复合伤病人,采用个体化的口腔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75例中男58例,女17例,年龄2岁~75岁,平均35岁。爆炸伤30例,车祸伤35例,建筑塌方压伤6例,刀砍伤4例。不同程度的颌面广泛性软组织挫伤、裂伤;颌骨骨折合并唇裂伤、牙齿断裂脱落、舌裂伤;多发性骨折。

1.2手术类型颌面清创缝合70例,颌间结扎12例,颌骨牵引10例,颌骨骨折复位固定35例,牙齿修补固定5例。

2结果

73例伤口一期愈合,占97.3%;2例伤口二期愈合,占2.7%。72例无感染,占96.0%;1例轻度口腔感染,占1.33%,病人于术后第3天出现感染症状,经口腔护理5d后感染消失;2例从外院转入的病人,入院时已严重伤口、口腔感染,占2.7%,经口腔护理治疗后,分别于第8天、第10天感染控制。口腔感染治愈率100%。

3护理

个体化口腔护理是针对病人病情特点,采用灵活、多样化的口腔护理操作,严防口腔护理并发症。

3.1病情评估详细评估病情,制定个体化口腔护理措施。评估口腔、呼吸道和病人对口腔护理的耐受力,做到每次操作前评估、边操作边评估。评估内容:生命体征、手术类型、麻醉方式和呼吸道通畅度;口腔黏膜及组织有无异物、异味、出血、溃疡、死腔;术后注意口腔留置物(如牙弓夹板、结扎钢丝、口咽通气管)是否易位及脱出,固定物是否对组织有损伤;根据病人年龄、病情、痛阈,判断病人对口腔操作的耐受力。

3.2口腔护理措施个体化对危重病人,先通畅呼吸,稳定循环,再彻底清创、口腔清洗。伤口污染严重者,因口腔清洗难度大,易导致异物残留、伤口感染,需把住首次清创关。清洗液、漱口液的选择遵守循症护理的原则,不盲目使用。先测定口腔pH值,中性选1∶5000呋喃西林,偏碱选2%硼酸,偏酸用2%碳酸氢钠或0.3%过氧化氢溶液[1]。根据伤口愈合不同时期及创面情况决定口腔护理频度。组织水肿期口腔护理,6次/d;结痂干燥期,减少口腔清洗次数,增加漱口次数,创面喷洒漱口液,5次/d~6次/d;肉芽生长期停止清洗,用生理盐水或适当的漱口液反复多次漱口;对爆炸伤兼顾烧伤创面处理,口腔清洗后涂湿润烧伤膏,3次/d。对口腔留置物多者,在多人协作下操作,严防口腔留置物脱出、易位。

3.3操作方式多样化、器械小巧化做到冲洗、擦拭、喷洒、蘸、含漱、刷洗法合理选用,酌情联用,并灵活应用五官科器械。首次口腔清创且无张口困难时,冲洗、擦拭、刷洗法并用,即先用生理盐水冲洗泥沙、异物,血痂用3%过氧化氢擦洗;伤口附油渍物,用生理盐水棉球沾牙膏刷洗口腔创面。对张口受限、口腔分泌物多、有死腔者(如颌间结扎术后),用口腔冲洗法[2],双人操作(一人用口镜牵开颊部,并用抽有液体的注射器接上改良的牙科冲洗针,将针头轻轻从磨牙后区间隙插入,注入液体,按顺序冲洗,另一人持软质吸引管从磨牙间隙插入口腔,按顺序吸引)。烧伤创面、口腔创口用枪状镊夹取浸有药液的小纱布或薄棉片,轻轻拧干后在创面上轻轻蘸拭消毒。创面广、触之易出血者,应少擦拭,含漱与喷洒法结合(应用喉头喷雾器将药液喷入口腔及创面,并用合适的漱口液含漱)。牙齿固定留有牙弓夹板者,用小纱布代替棉球擦拭,以免棉花纤维挂于钢丝上)。对牙及口内固定物间隙中有食渣、异物者,用牙科探针或镊子轻轻取出。在额镜配合下应用喉镜协助口腔护理,以使整个操作在明视下进行,避免盲目操作损伤口腔。

3.4严防口腔护理并发症防误吸、窒息。床旁备吸引器、氧气、气管切开包等急救用物;操作物伸入口腔不宜过深,以免刺激咽反射;吞咽困难、咽反射迟钝者,口腔护理时头低位,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防伤口出血、裂开。在明视下操作,动作要轻巧,尽量不用擦拭法,吸引时避开线头。防止诱发迷走神经及颈动脉窦反射。取适当[3],神志清楚者一般取半坐位;上颌骨、颧骨骨折及切开复位、颌间结扎者取仰卧端坐位;颌骨、颅骨骨折并存者取仰卧位。防止头部扭曲、压迫伤口,注意调节口腔固定装置松紧度,对耐受力差、痛觉敏感者,操作前适当使用止痛剂,操作时注意病人面色、心率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新晨

4讨论

对颌面部复合伤病人进行有效的口腔护理,是预防和清除口腔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护理方法,教材及传统的口腔护理常采用擦拭法进行操作[4]。实践中发现,由于颌面部复合伤病人存在损伤重,病情急,呼吸不畅,伤口污染重,口腔清洗难度大;呼吸道自理差,易窒息;合并烧伤、组织缺损,伤口易出血和裂开;张口受限,口内难以伸入器械操作;口腔内留置物妨碍操作,易脱出;易诱发不良神经反射等特点和口腔护理难点,擦拭法尚存在下列局限性,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伸入口腔的操作物为止血钳、开口器、舌钳等,质硬、体积大、操作不灵活。在病人咬合上下齿和张口(或用开口器开口)前提下擦洗牙齿外面和固有口腔,要求病人积极配合;但颌骨骨折及颌间固定手术病人因咬合关系紊乱,张口受限或需颌骨制动、不论病人是否清醒都无法配合操作,此状况下,不允许强制性的张口,禁止使用开口器,必须选择其他的口腔护理方法。器械出入口腔频繁,费时费力。有些在非直视下操作(如擦洗颊部、牙齿内面、硬腭时),有可能损伤口腔或使口腔留置物移位脱出。因此必须改良操作工具,采用灵活多样化的口腔护理。个体化口腔护理体现了病人护理的针对性,操作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口内操作器械的小巧化,灵活应用五官科器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擦拭法的局限性,口腔护理较彻底,病人能耐受。但是该方法是否是颌面部复合伤最佳的口腔护理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1]黄贞杰.白血病口腔护理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5):16.

[2]卢爱工.不同方式口腔护理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1992,7(1):21.

口腔护理的评估范文2

【关键词】颌面部;爆炸伤;护理措施

“颌面部爆炸伤,由于其伤情复杂,损伤面积较大,伤口内常有异物存留,污染严重,给临床救治带来一定困难。”[1]因此,颌面部受伤后,一定要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口腔治疗护理操作,防止口腔并发症。本文总结了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30例口腔颌面部烟花爆竹爆炸伤病人的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30例颌面部爆炸伤均为男性,年龄22-58岁,平均36.5岁。9例为工程用8号纸壳雷管在矿洞中爆矿石致伤,22例为烟花爆竹爆炸致伤。收住院经过清创处理,术后给予专科护理指导,并加以健康教育。出院后随访半年,效果良好。

2护理措施

2.1病情评估仔细评估病人情况,制定详细的口腔护理措施。评估口腔呼吸道和病人对口腔护理的承受力,评估内容:①生命体征;②口腔粘膜及组织有无异味、出血、坏死等;③术后留置物如:牙周夹板、结扎钢丝等,是否移位及脱落;④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口腔护理。

2.2口腔护理患者多张口受限,口腔自洁功能差,口内分泌物血块异物易堆积压在伤口上,引起伤口感染、口腔溃疡等并发症,严重的可引起骨坏死导致手术失败,故口腔护理尤为重要。“可予生理盐水、0.1%洗必泰、3%过氧化氢溶液用20ml注射器接弯针头加压冲洗口腔后含漱,对夹板及结扎丝之间的食物残渣,可用棉签或探针去除,擦洗时动作宜轻柔,以免损伤口腔黏膜及局部伤口。”[2]口镜观察口腔粘膜有无溃疡、炎症,牙弓夹板、结扎丝有无脱落、断开、移位。有无刺伤牙龈、粘膜.根据情况涂擦药物,如有异常情况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3心理护理颌面部爆炸伤,由于损伤广泛、污染严重,伤后面部出血、疼痛、肿胀,颌骨骨折多塌陷、畸形、容貌改变和张口受限,咬合紊乱,功能受损,患者恐惧、紧张、情绪低落。对手术有恐惧感,担心术后伤口疼痛和手术失败等,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耐心细致地给予解释,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其特点和治愈效果,使他们解除心理顾虑,积极地接受、配合手术治疗。

2.4营养支持由于颌面爆炸伤,张口、咀嚼、吞咽受限,进食困难。为满足能量需要,首先鼓励患者少量多餐。进食高营养、高热能、丰富的维生素流质食物,如牛奶、豆浆、鱼汤.鸡汤等,必要时静脉补充能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营养失调,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进食可用空针注入法、吸管吸入法,可将一段软管自缺牙间隙或磨牙后区植入。吸入或注入流质,避免呛咳。必要时可鼻饲。

2.5预防感染颌面部受伤后,应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术后病人常因伤口疼痛,口内有钢丝、夹板等固定物,使患者张口困难,口腔机械性自洁作用受限,应加强口腔护理。每日应用漱口液,给予大量抗生素,预防感染。给予地塞米松,减少水肿发生。给予大量液体以维持血容量,增强抵抗力

3结果

3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护理,无并发症发生。30例中随访25例,平均随访15个月,其中5例因颌面部骨折严重面部畸形愈合,需二次手术,其余25例全部愈合,颌面外形及面部表情基本恢复到受伤前水平。

4讨论

颌面部爆炸伤,由于力度和角度不同,外伤类型及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影响到患者颌面外观、语言功能、咀嚼吞咽动作的协调性、呼吸的动度等。对伤口较大较深且有污染者,应协助做好早期清创缝合处理。由于颌面伤口多暴露,易受细菌污染,应注意保持局部清洁。术后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对伤口出血较多者,应行无菌加压包扎伤口,注意伤口敷料渗液渗血情况。为防止失血性休克,应及时补液,维持足够的循环血容量。患者因张口受限而不能进食,不能自洁,利于病原菌滋生,易引起口内伤口感染,因此口腔护理是术后一项重要措施。若口腔清洁度很差,为更好保证口腔护理效果,提供清洁的口腔环境,应给予口腔冲洗,该方法是通过用一定冲击力的冲洗液水流冲洗口腔内各面及牙齿各面,以进一步清楚口内污垢,继而增强口腔护理效果。除此之外营养支持跟心理护理度对患者的康复也有影响。

5小结

颌面爆炸伤术后护理需要根据病情特点,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积极预防感染,做好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及术后患者行被动张口训练需要医护人员的全程监督和积极的宣教等,都是术后伤口愈合的关键。术前、术后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干预是促进病人伤口愈合和迅速恢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口腔护理的评估范文3

[关键词] 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冲洗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13-013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compared between tw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on patients receiving oral trachea cannula, and to provide an ideal oral care method for patients receiving clinical oral trachea cannula. 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ho received oral trachea cannula in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2 to November 2013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experi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experiment group were given oral swab of cotton ball with compound chlorhexidine gargle, followed by saline wash.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oral swab of cotton ball with saline and also washed with saline. Both groups were given 3 times per day. Bad breath, oral ulcers and oral residual dirt were observed within 7 days. Results Cannula falling off, displacement and aspi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not appeared. According to statistical analysis, incidences of bad breath, oral ulcers and oral residual dirt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Oral trachea cannula; Oral care; Wash

ICU患者院内感染的首位死因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monia,VAP),发生率9%~28%,病死率高达24%~50%[1,2]。口咽部定植菌误吸是VAP发生的重要机制;高质量的口腔护理干预可以使VAP发生率降低33.3%。然而经口气管插管时,由于牙垫和插管的阻碍,口腔护理很难进行,因此口腔感染更容易发生,且口咽部分泌物有误吸的危险[3-5],易诱发肺部感染。因此本文就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间经口气管插管60例患者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间经口气管插管患者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41~68岁,平均(41.5±6.0)岁;气管插管全麻行肺癌根治术21例,腹腔镜下胆囊摘除术17例,乳癌根治术12例,胃癌根治术10例,要求所有患者插管时间>1 d。排除标准:①经口插管前有口腔相关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或肺部有感染患者;②近两周应用激素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患者意识状态清醒、插管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由两名护士共同配合进行操作。操作时注意给清醒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密切配合,然后口腔用生理盐水擦拭后冲洗。

1.2.2 试验组 应用相同的准备工作后首先除去固定物,松开牙垫固定绳,测量气管插管的深度。一名护士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插管固定好,取出牙垫,将气管插管移至一侧口角,张口器从臼齿插入,观察口腔黏膜有无充血、溃疡。另一名护士按常规方法进行操作,操作前清点棉球数量,一手持压舌板,一手持弯血管钳夹紧用复方氯己定漱口液浸湿棉球,常规口腔护理顺序擦拭。冲洗时将床头抬高15°~30°,使患者头偏向一侧,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从各个角度对患者颊部、咽部、硬腭、舌面、牙面进行缓慢冲洗,边冲洗边用塑料吸引器将口腔内残余液体吸净,注意掌握好吸引压力,调节负压范围在0.04~0.06 mPa。一侧冲洗干净后,将气管插管移至对侧口角,同法进行另一侧的口腔冲洗,直至吸出澄清液体为止,注意避免呛咳或误吸,更换牙垫,固定牙垫和气管导管,每日4~6次[6,7]。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7 d内口腔溃疡、口腔异味、口腔内污垢残留及口腔炎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试验组口腔溃疡、口腔异味、口腔内污垢残留及口腔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及现状

良好的口腔卫生可促进机体的健康和舒适,正常人每天通过饮水、进食、刷牙、漱口等活动可减少和清除致病菌。口腔护理是气管插管患者预防口腔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通常病情较重,口腔环境、正常防御功能、吞咽功能和唾液均发生改变,使口腔细菌易繁殖[8]。口腔自洁能力、黏膜保护力均下降,而且由于有气管导管的阻碍,口腔长期不能闭合,容易造成黏膜干燥,唾液减少,有利于细菌的滋生,增加感染几率。积极有效的口腔护理可有效抑制细菌繁殖,减少感染发生。

经口气管插管在进行口腔护理时具有一定难度,而且存在安全隐患,首先插管妨碍了护理人员对患者口腔条件的评估,而且研究表明护理人员对经口插管后的口腔护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Brinkley等[9]在对美国102个ICU病房的556名护士的调查中表明,只有68.3%的护士非常重视口腔护理这一项操作。目前并没有针对经口气管插管的口腔护理方法指导,因此具体实施时不同护士操作时差异很大。虽然各医院均制定了规范及操作流程,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护理人员操作差异,质量难以保证。Feider等[10]一项随机调查研究显示,口腔护理干预的差别很大,具有一定工作经验高年资的护士更加重视口腔护理干预,能够规范使用牙刷、牙膏且进行泡沫冲洗、醋酸氯己定、口腔冲洗、口腔评估等口腔护理干预的比例也仅为63%、40%、90%、49%、84%和73%。

3.2 氯己定在口腔护理中的作用

本研究采用的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为复方制剂,每500 mL含葡萄糖酸氯己定0.6 g、辅料为甲硝唑、薄荷水及乙醇等[11,12]。葡萄糖酸氯己定为广谱抗菌剂,可以有效地杀灭病毒、细菌、真菌等,而甲硝唑可有效控制厌氧菌。采用葡萄糖酸氯己定含漱,其中含有薄荷水成份,味道清凉香气,使皮肤与黏膜产生清凉感,收缩表面血管,促进口腔血液循环、消除炎症、减轻痒痛,患者易于接受[13-16]。另外其还具有收敛创面、减少渗出、促进新生肉芽生长等优点[17],与生理盐水相比,可降低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并发症的发生。擦洗法在国内应用最广泛,擦洗法可有效去除牙菌斑,可以彻底清洁死角部位,因此本实验选用擦洗法。

本实验中试验组患者口腔用复方氯己定漱口液代替生理盐水擦拭后,可去除口腔内各种难以清洁部位的污垢且能使细菌在插管壁上、口咽部及黏膜的吸附能力明显下降,并被冲洗排出,起到有效预防口腔和肺部感染的作用。

本研究表明用口腔复方氯己定漱口液棉球擦拭加生理盐水冲洗优于直接用生理盐水擦拭后冲洗,目前应用其他口腔护理液的研究报道不多,生理盐水会引起口干,对咽部病原微生物仅能稀释和冲洗,无杀菌及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18]。使用复方氯己定漱口液棉球擦拭疗效确切,提高患者手术期间的清洁与舒适度,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同时减少患者痛苦,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手术成功率,对口腔护理效果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对口腔护理进行有效地评估,可使护理人员更全面掌握患者口腔一般状况,可提高对患者口腔护理操作的准确率,并明确口腔护理的疗效。Fitch等[19]认为口腔护理的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口唇、牙菌斑、念珠菌病炎症、唾液量、出血、牙色素、脓性分泌物、牙垢及龋齿,评分与护理干预效果呈正相关。Munro等[20]认为除肉眼评价牙菌斑、炎症、出血、化脓、牙色素、口腔黏膜、牙垢、龋齿、气味、唾液腺分泌状况外,还需进行唾液腺分泌量测定、口腔分泌物培养及免疫成分分析。尽管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行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已日益受到重视,但目前仍然缺乏足够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来为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卫生状况提供有效指标[21]。本实验中选择的护理评价指标包括口腔溃疡、口腔异味、口腔内污垢残留及口腔炎发生率,日后有待通过更为严谨、有力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来确定最佳的口腔护理方案,以进一步提高口腔护理质量,使更多的患者获益。

[参考文献]

[1] 乔田田,陆慰英.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0):1026-1028.

[2] Chaste J,Fagon J.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2,165(7):867-903.

[3] 王荣梅,尚少梅,张海燕. 通过口腔护理改善口腔卫生的效果评价[J]. 中华护理杂志,2006,41(7):666.

[4] 朱蕾,钮善福. 机械通气[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10-311,343-346.

[5] 程婷婷,胡利红.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两种口腔护理方法的效果比较[J]. 临床护理杂志, 2011,10(2):73-74.

[6] 蒋红燕. 气管插管术后口腔护理方法的改进[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10):74-75.

[7] 李娟娟,王兰芳. 自制组合吸痰管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7):2697.

[8] 刘春香,祝立阳. 三种护理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效果的对比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8):677-679.

[9] Brinkley C,Furr LA,Carrico R,et al. Survey of oral care practices in US intensive care unit[J]. Am J Infect Control,2004,32(3):161-169.

[10] Feider LL,Mitchell P,Bridges E,et al. Oral care practices for orally intubated critically ill adults[J]. Am J Crit Care,2010,19(2):175-183.

[11] Halm MA,Armola R. Effect of oral care on bacterial colonization and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J]. Am J Crit Care,2009,18(3):275-278.

[12] 曾雪,杨宝义.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观察[J]. 中华全科医学,2013,11(5):819.

[13] 郑海燕,李贤连,吴小云.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观察[J].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0,(9):78.

[14] 李青,何朝珠,严金秀,等. 不同口腔护理液对ICU 接受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效果的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2):50-51.

[15] 李世文,康满珍. 老药新用途[M]. 第2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484.

[16] 徐元贞. 新全实用药物手册[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332-1333.

[17] 沈美意. 口康漱口液的研制及质量控制[J]. 海峡药学,2006,18(1):38-39.

[18] 乔田田,等.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11,10(10):1026-1028.

[19] Fitch JA,Munro CL,Glass CA,et al. Oral care in theintensive care unit[J]. Am J Crit Care,1999,8(5):314-318.

[20] Munro CL,Grap MJ,Elswick RK Jr,et al. Oral healt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A descriptive study[J]. Am J Crit Care,2006,15:453-460.

口腔护理的评估范文4

开滦总医院 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

【摘 要】目的:探讨强化口腔护理干预方法对重症昏迷患者口腔卫生状况、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重症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口腔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口腔护理基础上进行强化护理,于患者转入后、转出前分别评估口腔卫生状况,并记录患者是否并发坠积性肺炎及其受监护天数、医疗费用。结果:强化口腔护理组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对照组的口腔护理状况于住院后下降,干预组的口腔卫生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强化口腔护理可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使患者提早转入普通病房,降低医疗费用。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强化口腔护理;坠积性肺炎

坠积性肺炎是重症病房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重症昏迷病人由于不能自主进食,增加了口腔内细菌定植的机会,导致病原微生物异常增殖,而口腔内细菌的吸入,将直接导致坠积性肺炎的发生[1]。每天进行高质量的口腔护理是预防口腔并发症和坠积性肺炎的重要方法之一[2]。本研究主要探讨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重症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3 年1 月~ 2014 年12 月在我科住院的昏迷病人。入选标准:入我科时昏迷,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既往有口腔疾患、口腔出血、口腔手术者;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病人;因呼吸道疾病入我科室的患者。本研究100 例昏迷患者中,男性70 例,女性30 例,年龄21 ~ 87 岁(平均68.89 岁)。将100 例病人随机分为强化口腔护理干预组(实验组)和常规口腔护理组(对照组),每组50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口腔一般状况经统计学检验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在入监护室当天留取咽拭子培养,并观察口腔卫生状况(口臭、溃疡、牙菌斑)。于患者转出监护室当天再次留取咽拭子培养,记录口腔卫生状况,收集并记录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和住院期间的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常规口腔护理方法

根据我院重症护理常规,每天早晚对患者进行2 次口腔护理。具体做法:用生理盐水棉球按照口腔护理常规进行,依次擦洗口唇、峡部、牙齿外面、内面、咬合面、舌面、硬腭、舌下。

1.2.2 强化口腔护理干预方法

我们根据循证护理的原则,结合我科护理实践经验和昏迷病人的一般情况,制定如下护理计划:(1)用物准备:除备口腔护理常规用物外,另备5% 碳酸氢钠溶液和纱布、截去针头的头皮针、20ml 注射器;(2)误吸是昏迷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重要原因,在每次进行口腔护理前,使用听诊器听双肺呼吸音,必要时吸痰。如果病人处于浅昏迷状态,可以刺激上凹内气管,诱发咳嗽反射,无创性保持呼吸道通畅[3];(3)操作时由两名护士协同,患者床头抬高30 度,头偏向一侧,一名护士使用20ml 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套上截去针头的头皮针,从一侧嘴角注入口腔,另一名护士使用吸痰管从另一侧嘴角抽吸漱口液,如此反复抽吸,冲洗5 次。在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病人有无出现误吸、呛咳等,并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发绀,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如果病人出现误吸,应立即停止操作,通知医生;(4)冲洗之后进行常规口腔护理,用生理盐水棉球按照口腔护理常规进行。之后再用弯钳夹取5% 碳酸氢钠浸湿的纱布对硬腭、舌面、舌下、峡部、牙齿表面作进一步擦拭,特别注意有牙菌斑的部位[4]。进行口腔护理后,应检查口腔内有无棉球,纱布遗留,特别注意棉球和纱布不应过湿,以免引起患者呛咳。强化口腔护理方法每日3 次;(5)昏迷患者常张口呼吸,导致口腔内干燥,对张口呼吸的患者使用单层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口腔,纱布干燥后及时浸湿,每4h 更换一次,以湿化吸入的空气,预防口腔感染[5]。

1.3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一般状况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强化口腔护理前后的口腔卫生状况,以及两组患者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P<0.05 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口腔卫生状况比较(表1):两组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干预前差异无显著意义,干预后实验组的口腔卫生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253),实验组干预前后的口腔护理状况差异不大(P>0.05),对照组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在住院期间有所下降(P<0.05)。

干预组患者的坠积性肺炎发生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即干预组的坠积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强化口腔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口腔卫生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坠积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重症病房入住时间及日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说明强化口腔护理干预方法值得在重症病房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庆萍, 邹丹,郑玉玲,杨凤玲. 抽吸型口腔护理法在经口气管插管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0):100-101.

[2] 纪彩娜, 王高洁,张敏. 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临床效果的研究[J].

青岛医药卫生,2014,46(4):306-308.

[3] 王秋芳. 碳酸氢钠溶液在重症患者口腔护理的应用[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90.

口腔护理的评估范文5

关键词:口腔护理干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机械通气后出现的医源性肺部感染,死亡率较高,其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感染的发生率及患者的经济负担,严重时易危及患者的生命[1]。为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我院特探讨口腔护理干预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4月收集的行机械通气患者8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0~50岁,平均年龄(41.25±2.26)岁,其中,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23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9~51岁,平均年龄(41.32±2.29)岁,其中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22例。对比两组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能够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口腔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

1.2.1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措施 常规口腔护理措施:患者每天用无菌生理盐水配合消毒棉球进行擦洗,擦洗3次/d,直至口腔内无分泌物为止。

1.2.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措施 口腔护理干预措施:将患者床头摇高至30°,头偏向护士人员,给予患者生理盐水进行冲洗,1名护理人员将患者口腔中的生理盐水抽出,将导管靠近患者嘴角,用生理盐水冲洗患者口腔分泌物较多的粘膜,生理盐水在口腔中停留5s后,另一名护理人员立即抽吸出口腔中的生理盐水,重复冲洗口腔2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两组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情况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代表两组行机械通气患者之间依从性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对比不存在差异,统计学不具有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不同时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对比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时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可知,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2.2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对比 康复后对患者进行调查,观察两组患者的依从性。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为86.05%,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为46.51%,差异显著(P

3 讨论

机械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主要措施,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而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易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病率、死亡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机械通气后出现的医源性肺部感染,易导致患者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感染的增加,加重患者的病情。气道的湿化可对鼻、咽喉中吸入的气体进行湿化,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由于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道自净能力较弱,患者的口腔长期处于开放的状态,削弱了粘膜的保护作用,易造成微生物的繁殖,加重患者的肺部感染[3]。口腔的卫生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呈正相关性。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口腔护理,通过采用生理盐水在口腔中不断的冲洗,不仅能将口腔深处中的分泌物清除,而且使粘膜及插管壁上的吸附能力减弱,减少微生物的吸附,在反复冲洗的过程中较易排出,可有效的减少微生物进入呼吸道,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冲洗方法具有简单、压力大等特点,能够较好的除去口腔分泌物。由于机械通气患者处于意识模糊的状态,胃液中的分泌物容易反流进入到气管及口腔,导致下呼吸道感染,常规的口腔护理措施通过擦洗的方式只能清洁口腔、刺激粘膜组织,不能有效的清除口腔中的菌斑,易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常规的口腔护理措施相比,口腔护理干预法,通过运用生理盐水冲击口腔分泌物的过程,能够有效的降低细菌到达肺部的概率,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4]。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及不同时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优对照组,差异显著(P

根据综上情况可知,做好口腔护理干预措施对口腔进行清洁护理,能够有效的切断细菌的传播途径,减少细菌进入肺部,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牟园芬,龙云,左右,等.二维口腔护理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0):3597-3600.

[2]谭景予,陈锦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性口腔护理协议的临床应用及评估[J].护理研究,2011,25(30):2731-2733.

口腔护理的评估范文6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口腔黏膜炎;护理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5-2278-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骨髓空虚期白细胞几乎为零,极易并发局部及全身感染,常表现在肛周、眼睛、血液、口腔等。文献报道干细胞移植术中约有75%的患者发生明显的口腔黏膜炎[1],我院骨髓移植中心2004年12月~2007年3月共对107例非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进行评估,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07例患者中男 61例,女46 例,年龄8~53岁,平均35岁。预处理方案:1例采用全身照射(TBI)加环磷酰胺(CY),3例采用福达拉滨加抗人胸腺球蛋白(ATG),其余均采用马利兰(BU)加CY方案,BU4 mg/(kg•d ),4~7天,CY 60 mg/(kg•d),2~3天。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采用霉酚酸酯(MMF)和环胞菌素A(CSA)加短程甲氨蝶呤(MTX)[2],MTX于移植后第1、3、6、9、11天静脉注射,移植前8天开始采用抗病毒治疗直至移植后30天。

1.2 评估标准:采用口腔评估标准(OAG)(见表1)。每天检查患者口腔黏膜,根据患者的主诉及口腔黏膜炎症情况进行评估分级,并据此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案。

1.3 结果:本组107例有77例的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炎,发生部位多见颊部及咽壁两侧。其中Ⅰ级黏膜炎22例,Ⅱ级黏膜炎43例,Ⅲ级黏膜炎12例,经过护理除4例移植失败,直至死亡,仍存在Ⅱ级黏膜炎外,其余均在移植后10~20天内逐渐好转,恢复正常。

2 护理

2.1 常规护理:向患者介绍漱口的重要性,能有效去除口腔内的残渣污物及黏液,以便药液更好的发挥作用。督促患者每日漱口至少5次,每次含漱3分钟以上。护士每日3~4次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 擦洗方法和顺序同常规口腔护理,但棉球可稍湿,不必强求15个,可多一些,擦洗至每个牙齿、牙缝和牙龈均干净为止。

2.2 根据口腔OAG标准的不同级别进行分级护理:(1)对于Ⅰ级口腔黏膜炎的患者予口泰漱口水漱口,预防口腔感染。同时给予维生素B2口服预防口腔黏膜炎的发生。(2)对于Ⅱ级口腔黏膜炎的患者加强漱口,水肿明显者予自制的过饱和盐水漱口,具有高渗抗菌作用。对疼痛明显影响进食者,在进食前可用利多卡因稀释液(利多卡因1支加生理盐水20 ml)漱口,用于止痛,减轻患者痛苦。在做常规口腔护理时,操作动作宜轻柔,以防止进一步损伤口腔黏膜。(3)对于Ⅲ级的口腔黏膜炎患者应密切观察口腔黏膜的颜色、性状,注意有无新的溃疡,溃疡的大小、有无出血情况。加强漱口,一般要求1次/2小时,予口泰漱口水和复方碳酸氢钠漱口水交替含漱,每次含漱5分钟以上,交替间隔大于15分钟。对疼痛明显者可选用利多卡因稀释液。对骨髓抑制期的患者加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漱口,浓度为1 μg/ml,可促进溃疡愈合[3]。对局部有溃疡者溃疡表面进行细菌培养,根据不同细菌选择抗菌作用不同的漱口水及抗生素,局部予复方碘甘油涂敷。对于渗血明显者可选用冰水漱口,有利于血管收缩,以减少出血量,局部用无菌棉球或明胶海绵压迫,必要时输注血小板。本组有17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牙龈渗血,查血小板计数均小于1万/ul,经输注血小板和局部处理后血止。

2.3 营养支持: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原因,普遍认为由于大剂量放化疗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摧毁,口腔黏膜被病毒或细菌感染和消化功能紊乱造成铁、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及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直接造成。所以营养支持对于口腔炎的愈合至关重要。患者进入无菌仓后饮食均采用无菌饮食,鼓励患者多进蔬菜、高蛋白、低脂、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食物,指导家属做一些适合患者口味的食物。对于Ⅱ、Ⅲ级的口腔黏膜炎的患者,疼痛明显者鼓励进食流质。骨髓抑制期的患者用三升营养袋单独一路静脉营养,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及代谢程度给予脂肪乳剂、复方氨基酸、脂溶性及水溶性维生素、葡萄糖、电解质溶液并加用含谷胱甘肽的力肽溶液100 ml,维持12小时,必要时可加用白蛋白、血浆。应每日监测体重,定期监测外周血电解质、白蛋白、血糖、肌酐、尿素氮,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4 心理护理:因层流病房的特殊性,患者处于极期中,全血下降导致全身乏力不适,且口腔黏膜炎一般出现在极期,更增加了患者恐惧、悲观心理,担心移植失败。因此,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介绍移植成功病例,向患者讲解黏膜炎产生的原因和预后,向患者介绍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及解释在移植过程中出现口腔并发症是难免的,使患者认识到口腔黏膜炎的自然病程,不会影响移植的成功。以增加患者对移植的信心,取得患者的配合。

3 护理体会

我们采用了OAG标准对患者移植后的口腔黏膜炎进行评估,该标准结合了主观和客观的检测指标,能准确地反映患者口腔黏膜炎的解剖学严重程度,从而能更具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护理和治疗,促进黏膜炎的愈合,减少由此引起的临床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组107例非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虽然有72%的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黏膜炎,由于我们采取了综合护理措施,有效地减低了患者的痛苦,加快了口腔黏膜炎的好转。当然,除了护理因素,还应当给予患者适当地其它治疗措施,抗生素的应用,维生素B族的补充和某些细胞因子的应用有助于口腔上皮细胞的生长和再生。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以增加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Armstrong TS.Oral mucositis in patients.undergoing bone mRITOW transplantation[J].Cancer Nursing,1994,17(5):403.

[2] 黄 河,林茂芳,孟海涛,等.氯酚酸酯联合CSA和短程MTX预防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的急性GVHD[J].中华血液杂志,2001,22(2):76.

[3] 丁小萍,周 立,周雪琴,等.粒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血液病化疗所致的口腔黏膜炎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