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财务预警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集团财务预警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集团财务预警研究

企业集团财务预警研究范文1

关键词:企业集团 财务危机 预警指标 因子分析 Logistic方法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企业集团是以一个实力雄厚的企业为主体,以产权、产品、技术、经济、契约等为纽带,形成的由多个成员企业组成的具有多层次组织结构的经济联合体,企业集团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企业集团成员企业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以及经营和管理的复杂性,财务风险是其所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因此,为增强企业集团抵抗风险能力,构建企业集团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国外就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例如Fitz P(1932)和Beaver W.H(1966)构建了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单变量模型[1],Altman在1968和1977年分别提出了Z值判定模型和Zeta模型[2-3],以Ohlson为代表的一些研究者采用条件概率模型对财务危机进行预警,包括Logistic模型和Probit模型等方法[4]。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方法被引入,Kim H C(2002)以及Shin KS(2005)等运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公司财务危机预警进行了研究[5、6]。国外对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呈现多角化发展趋势。国内关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主要针对一般性企业的财务预警问题展开的研究[7-14]。迄今为止,国内外针对企业集团财务危机预警方面的研究还十分鲜见。本文以沪深A股企业集团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将财务危机企业集团界定为因财务问题而被特别处理即被ST的企业集团。本文第二节在基本财务指标基础上引入企业集团的3类特征指标和6类公司治理类指标建立了由28个指标构成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第三节对预警初始变量因子分析提取出公因子作为预警变量。鉴于Logistic回归方法的自变量不用服从多元正态分布的假设使其有更广的适用度和其运用的成熟度,本文在第四节中选取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预警模型,对预警指标体系进行了检验。

二、预警指标与研究样本

(一)预警指标选取

企业财务危机是由初步萌生到程度恶化的过程,且其财务危机的迹象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在一些敏感性财务或非财务指标的变化上反映出来[15]。本文根据预警指标满足客观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和敏感性的原则,选取这些敏感性指标作为预警财务危机的预警指标。除了选择五大类基本财务指标之外,本文根据企业集团规模庞大、涉及行业较多、投资多元化以及关联交易频繁等特征,以及结合国内外对公司治理与财务危机关系的研究,在五大类基本财务指标基础上引入企业集团特征指标(关联交易次数,关联交易金额占总资产比重以及涉及行业个数)和6个公司治理类指标,共选择28个初选指标构建出企业集团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见表1)。并为了进一步分析引入的特征指标和公司治理类指标对预警模型的作用,根据预警指标体系划分了三类预警初始变量:一是在企业集团基本财务指标基础上引入特征指标和公司治理指标的预警初始变量;二是仅引入特征指标的预警初始变量;三是仅含基本财务指标的预警初始变量。

(二)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了2004年至2010年被“ST”的企业集团和根据研究期间一致、行业类型相同或相近、资产规模相当和上市时间接近的原则与其配对的财务正常的企业集团各50家,其中剔除由于数据严重缺失或不合理的公司以及两年内就被“ST”及因其他状况异常而被“ST”的公司,研究样本共计100家。其中把2004年至2007年的70家样本作为模型估计样本,2008年至2010年的30家样本作为模型检验样本。

由于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进行“ST”处理的依据为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审计结果显示的净利润均为负值,所以本文采用的数据为企业集团上市公司被“ST”前三年的会计年度的数据。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和CCER数据库。

三、预警初始变量的分析处理

(一)预警初始变量的因子分析

本文为了去除预警初始变量间的相关性和减少预警变量个数便于模型的构建,分别对三类预警初始变量进行因子分析,以提取的公因子作为预警变量。

通过因子分析,对三类预警初始变量分别提取出10个公因子F1、F2、F3、F4、F5、F6、F8、F9、F10,7个公因子F1*、F2*、F3*、F4*、F5*、F6*、F7*和6个公因子F1**、F2**、F3**、F4**、F5**、F6**,其累计贡献率分别为76.21 %、75.43 %、75.1%。进一步对其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这三类公因子反映了企业集团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方面能力、现金流量能力和发展方面的情况,同时在关联交易、行业规模和公司治理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二)预警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本文以提取的公因子作为自变量,在构建模型前,先对三类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检验财务危机与财务正常的企业集团在发生财务危机之前,财务状况是否就存在着显著差异。采用t检验比较均值差异,统计结果见表2、表3和表4。

从表2、表3和表4可知:显然对ST企业集团上市公司与财务正常的企业集团而言,三类财务危机预警变量的t检验都存在着显著差异,说明在企业集团陷入财务困境之前,财务危机企业集团在财务状况上就与财务正常的企业集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这些公因子包含着预警财务困境的信息,因此可以运用这些因子建立预警模型。

四、基于Logistic回归方法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与检验

本文以由因子分析得到的公因子作为预警变量,因变量f为二元变量,对三类样本进行Logistic回归,回归分析结果见下表5、6和7。三类因子变量在5%的置信水平下均较显著,说明它们有显著的解释能力。三类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分别见下式:

将检验样本代入所构建的模型,计算f值。选取0.5作为财务危机发生的临界值,当f>0.5时,判定该企业集团为财务危机企业;当f<0.5时,判定该企业集团财务状况正常。检验结果见表8。

五、结束语

本文在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引入企业集团特征指标和公司治理指标构建企业集团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并运用logistic方法建立企业集团财务危机的预警模型,进而对指标体系进行检验。从效果上看,预警准确度令人满意,且引入企业集团特征指标和公司治理指标的预警准确率高于不引入的模型情况,说明企业集团的特征以及公司治理等指标包含了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危机预警的大量信息。因此,本文所构建的企业集团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0971015)

[参考文献]

[1]Beaver W.H.Financial Ratios as Predictors of Failure,in Empirical Research in Accounting:Selected Studi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66,5(7):179-199

[2]Altman E.I.Financial Ratios:Discriminate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J].Journal of Finance,1968,6(9):589-609.

[3]Altman E.I.Hadelman R.G.,Narayanan P.Zeta Analysis:A New Model to Identify Bankruptcy Risk of Corporation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77, 9(1):29-51.

[4]Ohlson J.A.Financial Ratios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J]. Journal of Operation Research,1980,9(15):109-131.

[5]Kim H C,Pang S,Je H M,Kim D,Bang S Y.Pattern classification us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 ensemble[C].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ttern Recognition (ICPR’02).2002,(2):278-289

[6]Shin KS,Lee TS,Kim HJ.An application of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in bankruptcy prediction model[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5, 1(23):127-135

[7]周首华,杨济华,王平.论财务危机的预警分析-F分数模式[J]. 会计研究,1996,8(6):8-11.

[8]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1999, 4(9):31-38.

[9]陈晓,陈治鸿.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预测[J].中国财务与会计研究,2000,3(9):7-15.

[10]肖智,张志恒,黄海生.粗糙集理论在财务危机预测中的应用[J].决策与参考,2004,3(7):48-53.

[11]熊志斌.运用遗传神经网络模型对我过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预测[J].决策与统计,2008,14(3):32-34.

[12]杨毓,蒙肖莲.用支持向量机(SVM)构建企业破产预测模型[J]. 金融研究,2006,10(1):65-75

[13]宋新平,丁永生.基于最优支持向量机模型的经营失败预警研究[J].管理科学,2008,21(1):115-121

[14]董霞.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研究[J]. 商业经济,2010,11(9): 82-85

企业集团财务预警研究范文2

摘 要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集团化趋势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一个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中,集团公司进行财务活动就不可避免地要遇到风险,甚至会导致财务危机。鉴于此,本文对集团公司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集团公司 财务风险 管理

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不断加剧,为了更好的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的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集团公司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然而,由于企业集团的规模大、子公司区域分散,集团公司面临的风险日益复杂。尤其是近年来发生了诸如中航油等大型企业集团风险管理失控事件,2005年中国南航集团公司12亿元的委托理财贷款无法收回、2007年2月山东万杰集团因7.5亿巨额债务而困难重重。这些案例充分暴露了企业集团风险意识淡薄、风险管理脆弱,缺乏一套高效率的财务风险控制措施。总之,在市经济条件下,企业集团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它所面临的风险,尤其是面临的财务风险已对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构成巨大的挑战。

二、集团公司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1.提高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意识

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对财务风险有敏感的职业判断能力,能及时、准确发现和估计潜在的风险,能熟练运用现代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知识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在运用这些理论方法进行财务风险分析时,能对具体环境、方法的切合性及某些条件进行合理假设和估计。提供有利于培养员工财务风险管理意识的环境,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对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政治思想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督意识。加强全员素质教育,首先从企业集团领导做起,不断提高全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只有依靠企业集团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改善企业集团管理状况,搞好财务管理,提高企业集团的竞争实力。

2.增加内部信息透明度

我国企业集团普遍面临信息失真、信息滞后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通过在集团内部建立大型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将各成员企业的资金流转和预算执行情况都集中在计算机网络上,使母公司能随时了解成员企业的财务状况,实时监控其经营,及时发现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应建立完善的内部信息报告制度,根据各成员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生产流程及价值增值的关键点制订信息报告模式,规范信息的质量,并明确各级责任主体对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应负担的责任。

3.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

外部融资环境的变化(比如银根的松紧、利率的高低、资本市场的好坏)对企业集团的融资活动影响很大,左右着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集团应重视外部融资环境,注重培育核心银行关系,确立与银行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强相互的理解和信任;关注资本市场,通过不同组合实现融资的多元化,以降低融资环境变化所带来的财务风险。母公司要严格单笔负债额度、负债总额、资产负债率的控制,在标准之内的由子公司自己筹集、管理,在标准之外则必须由母公司集中控制。

4.建立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

内部控制本身是一项管理活动,因此,必须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价。在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主要靠内部审计、以及内部控制的外部评价来进行。通过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审计,可以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这就逐步增强子公司的内部控制意识;同时,还要结合审计的外部评价,一般是由集团母公司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子公司的内部控制执行进行审计。依据注册会计师一系列的审计意见和审计结论,对集团存在问题的制度和部门进行改进和整顿,完善集团的内部控制制度,存进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执行,较好的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

5.建立企业集团财务预替系统

财务预警系统,是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而对企业可能或将面临的财务危机实现预测预报功能的财务分析系统。财务监测与预警是指在微观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建立预警模型,从宏观的角度综合反映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并对各运行指标进行观察、识别,判定经济运行的景气状态,并发出财务危机的预警信号。作为一个企业必须要时刻监测自己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因此企业可以利用此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差距并对自身的潜在危机进行预警,使企业实施财务监控、尽早发现财务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风险预警信号系统的首要任务,是选择在不同方面反映企业财务活动风险的预警指标。我国企业集团已具备了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条件,应该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预防功能。

6.加强集团的资金管控

通过资金运营,企业集团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企业集团要降低资金风险,必须加强资金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一是战术资金与战略资金之间要有合理的比例关系;二是协调好集团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调剂、相互融通资金的关系;三是在销售过程中对交易金额大的项目进行考察,把握好应收帐款的比例。要做好以上三点,必须把握好协同、权变和效益性的原则,一方面要必须建立规范的结算体系,从集团的层面严格按照购销合同条款进行资金结算,杜绝拖欠现象在集团内部盛行。另一方面作为集团整体对外进行业务的时候,还是秉承单一企业的管理原则,促进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抵御短期偿债风险。

三、结语

总之,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管理界研究的热点。在当前竞争激励的市场经济中,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和不确定性,直接关系集团公司的生存,所以,集团公司应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

参考文献:

[1]陈工孟.现代企业财务困境预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7.

[2]王化成.财务管理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企业集团财务预警研究范文3

【Keywords】enterprise group;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problem;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6-0081-02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企业集团,企业集团的发展不仅突破了我国企业的发展模式,还缓解了企业发展面临的压力,通过企业间的互惠互利,达到共赢的目标。但是,企业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其财务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缺乏一定的标准,使得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水平下降,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企业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应重视企业财务体制的建设,将企业经济发展与企业财务管理紧密地联系起来,争取以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制,高质的财务管理工作,推动企业集团的经济发展。

2 财务管理体制概述

2.1 财务管理体制定义

财务管理体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划分企业财务管理权责关系的行政体制。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体制建设过程中,需要对财务管理主体及客体进行区分,同时,还需要对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模式?M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水平,为企业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2.2 财务管理体制类型

通过对财务管理体制的了解,我们可以将财务管理体制的类型分为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分权制式财务管理体制和混合制式财务管理体制[1]。不同的财务管理体制类型有着不同的管理内容,适合的财务运行模式也不同。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企业集团对附属的所有子公司进行统一的财务管理模式,实行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且重大财务决策权大都集中在母公司;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企业财务管理权力大都分散到集团的下属公司,企业集团只是以间接的管理方式对企业财务进行管理;混合式财务管理体制是将集权式与分权式进行有效整合,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合理的运行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与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该模式财务管理体制对企业集团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适度的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混合制是很多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所追求的目标。

3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企业集团是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我国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经验不足,缺乏科学指导,从而使得当前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如:财务约束和激励机制不完善、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有待加强、信息化建设水平低等。

3.1 财务约束和激励机制不完善

企业集团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财务约束和激励,只有提高财务约束力度,完善激励机制才能提高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但是,从我国企业集团发展现状来看,其财务约束力度不足,激励机制不完善[1]。如:由于企业集团的法人治理结构不明确,存在一些漏洞,导致企业集团高层管理人员在进行财务决策时,无法避免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致使企业财务管理决策出现问题,影响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流动。此外,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激励政策不健全,没有充分考虑企业员工的价值诉求,降低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对企业集团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是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重心,同时,也是集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企业集团在扩大其经济规模时,财务风险也随之增加。如:企业集团的投资风险、利润分配风险和资金运营风险等,都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需要面临的风险类型。但是,由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对这些风险的研究与分析,对产生风险的因素及防范缺乏科学指导,导致其风险防范机制在制定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可行性,无法做到防范于未然,从而增加了财务风险,降低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3.3 我国企业集团信息化、知识化理财发展缓慢

随着信息化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开始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同时,也可以保证财务管理信息的可靠性和永久储存。虽然,信息化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已经趋于完善,但是,其在企业集团中的应用还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即我国企业集团的信息化财务管理效果不理想,财务机构设置比较冗杂,缺乏创新和灵活性。此外,企业集团管理层对信息化财务管理还存在一定的疑虑,认为财务信息化还存在网络安全隐患,无法对财务信息化管理技术进行推广。

4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问题的解决对策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集团财务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了解财务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问题,提高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水平。

4.1 大力完善企业集团财务约束机制和激励制度

要想完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首先,应保证企业集团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的合理性,明确和落实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关系和权责范围,并在各个领导决策层面之间都形成一种有效的制衡和约束机制,在工作上既相互协调又相互监督[2]。其次,建立健全企业集团的各项财务制度,制度是管理的基础,也是保证管理质量的关键,通过财务制度规范财务行为,避免因个人利益损害企业的行为,企业各项财务行为按制度规范要求进行,从而保障企业利益。最后,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形成一套科学的业绩考核指标,对各子公司都有考核评量标准,将企业集团和员工利益有效统一,引入合理竞争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发展做好铺垫。

4.2 利用管理评分法改进并持续优化预警体系

企业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应该不断加强自身财务管理体制建设,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以构建科学的财务管理体制。此外,企业集团管理人员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利用管理评分法优化财务管理预警体系,通过对财务管理的风险分析对企业集团管理进行评分。如:企业集团在借鉴财务危机时,可以将企?I危机预警体系指标进行分级处理,并确定其影响因素;然后量化评价结果,将财务风险管理进行等级划分;最后,跟踪预警指标,改进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并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过程中,不断优化预警体系,提高体系的操控性和可靠性。

4.3 努力构建财务人员梯队建设

现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变为人才竞争。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是影响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重要因素,无论选择哪种财务管理体制,企业集团都需要构建财务人员梯队。因此,企业集团管理层人员应不断优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加大财务会计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创新。此外,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人员还需要完善财务管理考核机制,保证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水平,避免出现挪用公款的现象发生。

企业集团财务预警研究范文4

关键词:企业集团;风险管理;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104-02

一、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控制财务风险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财务风险管理关注企业价值损失,它通过管理价值风险来管理物质要素。企业集团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和收益分配四个方面,对应以上财务活动的财务风险来源可区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

1.在筹资方面,存在债务筹资风险和权益筹资风险。筹资过程中,由于资金来源渠道的多元化及筹资方式的多样化,使不同来源的资金有不同的资金成本和偿还期,从而产生筹资风险。债务筹资受贷款利率和借款期限结构等因素影响,可能产生无法按时还本付息甚至破产的风险;权益筹资受权益资本市场的影响较大,当企业投资收益率不能满足投资者的收益目标时,可能导致企业再筹资成本的增加或被其他竞争对手收购。另外,影响资金成本的因素不仅有传统的财务成本(物力成本),还应扩展到知识成本(人力成本)。

2.在投资方面,存在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风险。在投资过程中,由于投资项目有不同的报酬率和回收期,从而产生投资风险。对内投资财务风险具体指对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有形资产和人力资本、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投资决策不科学、投资所形成的资产结构不合理而影响到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对外投资风险具体指企业投资于其他经济组织或购买有价证券等金融资产,对外投资的风险主要表现为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导致实际收益水平与预期目标的差异,可以通过多样化投资来分散风险。

3.在资金运营方面,存在现金流量风险。资金运营过程中,资产配置失当,使资产整体不能保持应有的流动性,也可能导致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而出现财务危机。“现金至上”的财务管理思想就是基于对现金流量风险的高度重视。现金流量风险的重点在于关注现金净流量及经营现金净流量指标是否为正值,其关键因素是资产的流动性。财务风险与资产的流动息相关,如果企业不能以适当的价格变现资产或不能以低于收益率的成本筹到期限匹配的资金,必然会引发流动性风险,甚至导致公司倒闭。具体而言,导致流动性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营运能力。

4.在收益分配方面,存在股利政策风险和股利支付方式风险。实务中通常采用的股利政策有:剩余政策、固定股利比例政策、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等。选择恰当的股利政策对公司来说是很重要的,不同的股利政策将影响财务筹资成本及上市公司的股价。从股利支付方式来看,如果企业有足够的未指明用途的留存收益和足够的现金,可采取现金分红形式;而上市公司因股票变现能力强且易于流通,支付股票股利可避免现金流出,但将导致每股收益下降,股价也可能下跌。

二、企业集团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集团化公司所面临的挑战不仅源于外部,还会源于内部,集团化的目的是实现规模经济、协同效应,而单纯的规模扩大并不一定会直接导致规模经济。若缺乏有效的管理,单纯的规模扩大往往会产生规模不经济和风险加大的后果。因此,风险管理在企业集团的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集团公司能否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不仅是企业集团综合能力的一种表现,更将决定企业集团的发展乃至生存。

(一)企业集团风险分析

国有企业集团存在着诸多不规范行为:如乱投资,企业贪多求大,对高负债率、低现金流的财务风险缺乏防范措施,不作投资回报分析,不作投资风险分析、乱担保,有的企业对从事证券、期货、股票、外汇等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对外乱担保因连带责任被冻结资产和强行偿债、乱扩张,有的企业对收购企业的成本和风险估计不足,并购资产的同时引入了风险,对潜伏问题缺乏了解,甚至引发了危机、乱放权,有的企业因为没有控制好子企业、境外企业和境外业务的风险,发生了巨额亏损,给企业造成颠覆性灾难。

(二)加强集团风险管理建设的紧迫性

目前,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大公司建成或即将建成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一家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2004年初对世界上1 400个大中型公司的CEO的调查结果:38%的CEO声称本公司已经建成完整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35%已经部分建成全面风险管理体系,16%正在计划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体系,10%表示正在研究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或尚无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计划。因此,集团如何建立与其日益发展壮大的规模和现代环境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实现强有力的风险监控机制,是目前我国企业集团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一)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提高事前预警能力

1.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

由于企业集团所属的各个企业理财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企业财务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

2.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特别是企业集团要针对所属企业的差异性制定预警系统。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财务风险是由于举债等导致的,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从综合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即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防范财务风险。从资产获利能力分析,监测的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表示每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能力;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获利能力越强。

(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职能

在企业建立一种制衡机制,即把内部审计与财务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使企业的风险管理更加有效。审计部门作为集团风险管理部门之一,直接对公司董事会负责,这样有利于集团内部审计组织形成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内部审计负责集团公司及旗下投资公司的审计稽核工作,对公司经营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监控和预警,通过组织开展各类风险管理监控项目,推动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三)建立集权式财务管理体系,增加事中风险控制能力

对企业集团来说,集权与分权不仅影响各个层级的积极性,而且事关总部对公司或集团整体的风险控制。在财权分配上,企业集团只有采取集权管理,才能控制重大风险和保障企业战略实施。为了强化集团总部对风险的控制力,在实施动态的过程管理中,要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要手段,以资金、投资、债务集中管理为重点内容,将风险防范渗透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保证了资金、资产的高效运作。

1.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一是要建立集团内部各级预算管理机构;二是要科学编制预算。根据预算管理委员会确定的预算大纲,预算编制工作采取了上下结合的方式;三是要严格预算的执行与监督。一方面要求各子公司和三级单位每月报送预算执行进度,另一方面要借助健全的会计系统对其经济业务处理进行跟踪管理,既保证了预算控制的适时性,也控制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源头。四是要进行预算分析和评估。每月召开预算管理委员会和各责任中心负责人参加的预算执行分析会,对预算执行中的各种差异认真分析原因,找出内部控制中的强项和弱项,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2.实施资金集中管理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液,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要素。对于企业集团来说,资金犹如血液渗透于企业的每一个组织层面,构成了纵横交错的运行网络。如何强化资金管理并实现其运转的高效率,成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从国外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集团的实践来看,事权可以分散,但财权必须集中。分权的资金管理模式,已明显不适应现代企业集团扁平化集中管理的要求,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要求资金管理的集中化。

3.债务、投资集中管理

首先,只有资金集中管理还不够,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债务,那么偿债过程就会成为一个资金的漏斗。没有债务集中管理,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金集中管理。其次,针对集团投资管理缺乏统一控制的现状,在集团投资管理上要明确职能部门和专业部门的职责分工及定位,确立集团规划和财务部门作为集团投资集中管理部门,从职能的实现上解决集团公司投资分散、没有集中控制的局面。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因此,建立预警机制、实行集权控制和内部审计,对降低和化解财务风险、提高企业集团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从山,李武杰.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的策略[J].企业天地,2006,(11).

企业集团财务预警研究范文5

关键词:新经济 企业 财务风险 公司治理生态

新经济时代是以信息化、知识化和全球化为特征的,是一场由物质性经济向知识信息性经济的深刻转变过程,对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针对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上产权关系复杂化、投资领域多元化、财务主体多元化、财务决策多层次化、关联交易经常化等特点,严格监控财务风险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对财务风险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控制措施,将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影响,甚至演化成严重的财务危机。

一、企业集团主要财务风险分类

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与财务活动相联系,企业财务风险相应地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

(一)投资风险分析

企业在进行任何一项投资之前。都应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只有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基础上,投资项目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正时才是可行的。盲目追求外延式扩张即所谓多元化经营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缺乏调研和论证。乱上项目、盲目投资最终将导致巨额投资损失。

(二)融资问题分析

融资分为负债筹资和权益筹资,衡量融资效果的两个重要指标是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资产负债率反映债权人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负债比率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就越大。如果资金结构不合理,最终将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产权比率反映债权人与股东提供的资本的相对比例,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稳定同时也表明债权人投入资本受到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一般说来,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

(三)资本运营分析

在资金营运方面,一是在流动资产中,若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将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刑润下降;二是在应收账款管理中,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四)收益分配分析

股利分配政策不仅影响与企业相关的各方面的利益,而且与公司的筹资问题和资本结构问题密切相关,涉及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一般较注重积累和企业的经营成果,而不倾向现金流出的现金股利分配方式,对股价关心较少。从而在收益分配上产生财务风险。

二、引发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分析

财务风险是每一个企业客观存在的事实,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过度负债是产生财务风险的根源,要正确对待收益与风险的相互配比关系。

(一)由宏观经济形式变动引发的财务风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大背景下,几乎所有企业集团都会受到宏观经济形式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影响,有时可能会给企业集团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如2007年随着人民币的持续升值。涉及大量外币交易的出口创汇企业就受到较大的影响。

(二)由内部人利益强化而增加的财务风险

由于投资者与经营者分离,投资者追求的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经营者追求的是任期内的经营业绩,实现会计账面的“利润最大化”,集团公司存在着产权链条过长和多级法人治理结构等问题,子公司层面同时拥有资源的控制权和使用权,产生“内部人控制”现象。这种现象的结果轻者是牺牲了集团整体利益,重者将会产生许多潜在的财务风险。

(三)信息失效和失真导致决策失误而引发的财务风险

集团公司内部的决策往往是在汇集内部大量财务信息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而集团公司内部经常出现财务信息失效和失真现象。失效与失真的财务信息会导致集团公司决策失误。而投资决策失误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形成大量的不良资产从而使得集团公司资产收益率下降。较低的收益率使得集团公司信用评级下降,会影响集团公司的再融资能力。

(四)集团公司连带担保问题严重引发的财务风险

集团公司拥有多个理财主体。通常情况下,母公司会为子公司提供债务担保,子公司之间也会相互提供担保。一个子公司的债务到期不能偿还不会对集团公司产生太大的影响,但多个子公司债务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集中体现在集团公司身上,甚至爆发财务危机,最终导致破产。

(五)由财务杠杆效应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财务杠杆系数是指企业税后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企业集团内部以产权为基本纽带-母公司以控股方式实现对子公司的控制,这样的财务杠杆既放大了资本也放大了风险。财务杠杆系数可用来衡量该风险程度的大小,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表明可能获取的财务杠杆利益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在盈利状况下可以扩大盈利规模,在亏损状况下则会加速企业的亏损甚至破产,一旦资金链条断裂,就会迅速导致企业集团整体发生财务危机。

(六)过度融资引发的债务风险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应有的经营策略。通过负债经营可以弥补自有资金的不足,还可以用借贷资金来实现盈利,过度的债务融资则可能导致公司所有者收益下降,也可能导致公司财务困境。

(七)追求多元化经营产生的财务风险

从理论上说,企业集团实施多元化发展策略可以获得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分散经营风险的好处。企业集团资产规模大,筹资能力较强,往往追求多元化经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力求分散风险。但在以收购兼并或者新建的方式进入新的领域后,由于没有足够的竞争优势。抗风险能力降低反而分散了企业财务资源,拖累了业主经营,导致总资产收益率下降。

(八)内部控制不健全导致的风险

大多数公司的失败都是由于内部控制的不健全所造成的。有些可能是由于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的缺陷,有些可能是由于管理控制的薄弱。因此内部控制系统有助于满足企业集团自身的管理需求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企业集团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防范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对策

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防范是在识别风险、估量风险和分析风险的基础上充分预见、有效控制风险用最经济的方法把财务风险可能导致的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管理方法。

(一)树立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塑造集团风险管理文化

企业集团管理者要树立牢固的风险防范意识,在思想上对潜在的风险和危机具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觉明确集团有关重大事项的决策权限、程序和报告程序。完善集

团的风险管理文化,培养员工严格遵守风险管理制度的自觉性,提高防御风险的能力。

(二)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要充分认识预警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设立专门的预警组织机构,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一是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和相关经营资料的分析,找出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提早做好防范工作:二是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通过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指标分析,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

(三)完善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制度

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组织建设权责分明,财务数据安全可靠,信息披露及时充分等,内部控制能够保证管理的有序化,可以让高层管理者及时掌握真实的财务活动信息,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集团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授权及制衡制度、信息报告传递制度等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根据风险管理的要求,将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各个操作环节进行分解,落实规章制度,制定管理目标,实施风险评估,采取应对措施,切实控制风险。

(四)提升企业融资能力'科学规避融资风险

面对各种各样的筹资方法,企业应当克服片面强调财务安全、过于依赖权益资本筹资的保守倾向和片面追求低成本、忽视财务风险而过度举债的倾向,建立科学合理的偿债机制,调整好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综合权衡各种筹资方式的成本与风险,使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化,达到最优资本结构。一是培育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降低企业的间接融资(如银行)比重,扩大直接融资(如上市)比重。是解决企业“资金饥渴症”并降低经营风险的有效选择。二是应注重集团的内部资金融通。成员企业不得擅自向外筹措资金,做好内部资金的调剂,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的安全性。三是集团总部应确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在负债总额、期限结构和资本成本等方面应考虑实际现金支付能力,或通过预算方式协调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匹配关系,科学规避融资风险。

(五)理顺公司产权关系健全资金管理制度

企业集团明确母子公司的产权关系,根据产权关系建立企业集团的组织架构,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连接纽带的治理模式,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委托一关系,消除由制度缺陷导致的诸如母子公司关联交易等问题。财务管理的重点是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一要统一编制企业年度财务预算和财务会计报告,实行内部资金统一管理,使企业集团内部的金融活动更加方便快捷。降低交易成本:二要盘活资金存量,减少整个集团的银行账户,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三要能整体把握公司资金的投向、运作过程和效果。

(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施全面预算控制

首先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机制。完善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力促股东大会、董事、监事会、经理层依法履行职责,形成高效运转、有效制衡的监督管理约束机制。扩大董事会成员的来源,建立由利益相关者代表构成的董事会,将独立董事代表股东或中小股东利益转变为代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或公共利益。其次,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体现,通过合理分配企业人、财、物等战略资源,根据战略目标,实施绩效管理,控制费用支出预测资金需求和利润。通过指标分析,可以迅速地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七)重视公司治理生态-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公司治理生态”(ecology 0f corporate governance)是以公司治理机制为基础,外加一系列具有独立性的社会中介环节(注册会计师、财务分析人员、投资银行家、监管机构等)组成的知识共同体。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环节,一系列的财务欺诈案件说明,会计信息的质量不能仅从技术角度进行分析,应该更多地注意治理生态因素。强调健康、高质量的公司治理生态,加大对财务欺诈行为的惩处力度,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充分认识内部审计机构的合理配置及其职能的有效发挥对企业集团内部财务风险的控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而确保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财务预警的准确性,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一定程度上是对会计信息进行再加工的活动,财会部门只有提供准确详实的会计数据,才能保障预警指标的全面、准确和及时。

(八)重视现金流量,实施资金集中管理

盈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金则是企业发展的“血液”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要素。对企业集团来说,资金犹如血液渗透于企业的每一个组织层面,构成了纵横交错的运行网络。如何强化资金管理并实现其运转的高效率,成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从国内外企业集团的实践来看,事权可以分散,但财权必须集中。分权的资金管理模式,已明显不适应现代企业集团扁平化集中管理的要求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要求资金管理的集中化。另外,塑造和推崇“现金为王”的价值管理理念和理财方式,大力提升企业集团价值的“含金量”,以现金流和价值管理凸显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地位和作用。现金流是企业价值的源泉,也是计算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主要依据和关键信息。因而,企业集团应以“现金为王”为其经营理财的任务和行为准则,从筹资、投资和经营活动三方面全方位共同着手扩展现金流渠道,力争不断增进企业集团的现金流,加快现金运转防范现金流量风险。

四、结语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因此,建立预警机制、采取风险策略、提升管理水平,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重视财务风险防范,对降低和化解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焰,陈才东,黄磊.集团化运作、融资约束与财务风险――基于上海复星集团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7(12):117-135.

企业集团财务预警研究范文6

【关键词】 企业集团; 财务风险; 对策

一、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表现

(一)在筹资方面,资金结构不合理

筹资风险是企业因借入资金而增加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长期以来,企业对资本市场的理论缺乏研究,在筹资时较少考虑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等,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资金结构中负债资金比例过高,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与高负债形成的风险相比,或有负债形成的风险更具隐蔽性,对企业的潜在风险也更大。企业对担保疏于管理,也不按照制度规范在表外披露,如果担保对象无法偿债,担保企业的或有负债就转化成负债,突如其来的债务负担很可能导致企业资金紧张甚至资不抵债,诱发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在投资方面,决策随意性大

投资风险是由于不确定因素致使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之目标而发生的风险。企业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热衷于铺新摊子,盲目投资,造成严重损失的例子比比皆是。企业在进行任何一项投资之前,都应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只有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基础上,当投资项目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正时才是可行的。盲目追求外延式扩张及所谓多样化经营,未经深入调查研究便乱上投资项目,走向破产也就不足为怪了。由于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损失。

(三)在资金营运方面,管理手段落后

资金营运风险是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在时间上不一致导致资金链断裂所形成的现金流量风险。目前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在应收账款管理中,企业普遍存在只注重销售业绩,忽视应收账款的控制状况。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同时,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四)在收益分配方面,较少考虑资本结构问题

收益分配风险是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股利分配政策不仅影响与企业相关的各方面的利益,而且与公司的筹资问题和资本结构问题密切相关,涉及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我国,由于企业为了长期稳定地发展,一般较注重积累,而不倾向于导致企业现金流出的现金股利分配方式;较注重企业的经营成果,即利润指标,而对股价关心较少,从而在收益分配上与国际惯例差距较大。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股利政策相比,我国上市公司较少分配现金股利,代之以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这在有意无意间助长了证券市场上的投机行为,无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

二、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的措施

控制风险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筹资风险控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企业筹集资金渠道有两大类:一是所有者投资,如增资扩股,税后利润分配的再投资。二是借入资金。对于借入资金而言,企业在取得财务杠杆利益时,实行负债经营而借入资金,从而给企业带来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和收益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有几方面:由于利率波动而导致企业筹资成本加大的风险,或筹集了高于平时利息水平的资金。此外,还有资金组织和调度风险,经营风险,外汇风险。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负债经营规模。

(二)投资风险控制

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三种: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上;二是投资证券市场;三是投资商贸活动。然而,投资项目并不都能产生预期收益,从而引起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的不确定性。如出现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无法取得收益,或虽投产不能盈利,反而出现亏损,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下降,虽没有出现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或利润率虽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水平。在进行投资风险决策时,其重要原则是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以获取超额利润,又要克服盲目乐观和冒险主义,尽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资风险。在决策中要追求的是一种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或在收益和风险中间,让稳健性原则起一种平衡器的作用。

(三)资金回收风险控制

财务活动的重要环节是资金回收。应收账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应收账款加速现金流出。它虽然使企业产生利润,但并未使企业的现金增加,反而还会使企业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加速现金流出。因此,对于应收账款管理应在以下几方面强化:一是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二是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三是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四是建立销售责任制。

(四)收益分配风险控制

收益分配是企业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留存收益是扩大投资规模来源,分配股息是股东财产扩大的要求,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企业如果扩展速度快,销售与生产规模的高速发展,需要添置大量资产,税后利润大部分留用。但如果利润率很高,而股息分配低于相当水平,就可能影响企业股票价值,由此形成了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因此,必须注意两者之间的平衡,加强财务风险监测。

三、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防范和化解的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

首先,应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别重要的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

其次,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反映资产获利能力的有总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反映偿债能力的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等指标;经济效率高低直接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反映资产运营指标的有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反映企业发展潜力的有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

(二)建立和完善财务控制机制

选择合理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处理好集团和子公司之间的集权与分权关系。在适度集权的基础上,企业集团应建立权责利相结合的机制。从集团全局出发,针对不同的职能部门规定不同的经济责任,划分不同的经济职能。集团财务部门加强对投资决策、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各种形式的内部市场化建设,以及内部结算中心的建设来优化财务管理行为。为适应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发展趋势,集团财务管理应广泛应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加快信息的集成化速度。在企业中实施企业资源规划系统通过将企业流程再造及供应链统筹管理纳入企业财务资源规划系统,使企业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既是防范与化解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也是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和财务活动效益性的有效手段。

(三)建立和完善财务预算管理

财务预算管理由集团公司组织实施和管理,实施对象包括集团本部、集团下属企业以及集团下属企业的全资及控股子公司。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的取得和投放、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作,所作的具体安排。一要建立财务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即集团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对集团财务预算的管理工作负总责,成立由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主要拟订财务预算的目标、政策,制定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审议、平衡财务预算方案,组织下达财务预算,协调解决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组织审计、考核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督促企业完成财务预算目标。二要规范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根据集团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在决策的基础上,提出企业集团财务预算目标。各预算执行部门按照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下达的财务预算目标和政策,结合自身特点以及预测的执行条件,提出详细的本部门财务预算方案,财务预算委员会应当进行充分协调,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初步调整的意见,并反馈给有关预算执行部门予以修正,再由财务预算委员会逐级下达各预算执行部门执行。三要做好预算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各预算执行部门定期报告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对新情况、新问题及出现偏差较大的重大项目,要特别注重查找原因,以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措施。

(四)建立和完善财务实时监控

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是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内部监控包括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类。集团财务监控工作建立在各项财务预算的基础上,保证子公司的资本结构良好,财务运作符合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从而更好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促进企业集团的可持续性发展。一般来讲,可以向子公司派驻财务总监,负责监督子公司的财务行为,也可以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对子公司进行监控。对子公司的监控结果,主要通过考核相关的指标进行,如现金比率、流动比率、不良资产比率、资产损失比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等。企业集团充分运用实时财务信息来跟踪监督和控制资金流,以消除无效的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集团财务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