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里健康辅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少年心里健康辅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少年心里健康辅导

青少年心里健康辅导范文1

一、校外辅导站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延伸

现代教育的形势与实际对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在学校时学校是教育的主角,但是现在周末及节假日较多,这不应该是一个教育的真空期,所以学校教育越来越迫切地需要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加强广大在校学生的校外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新时期的社会环境总体上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但也有不少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环境和因素。不良文化使孩子们走向歧途的问题十分突出,家长也对此非常忧愁。现在各级政府都在大力建设校外活动场所,但无论是数量还是布局及规模都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加强和改进校外教育已成为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

校外辅导站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它具有融思想性、娱乐性、辅导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教育特点,对于未成年人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着不可忽视也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

二、校外辅导站基础设施重在建设

校外辅导站要特别关注青少年中的特殊群体。在“留守儿童”较多的苏北地区,更要着重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管理,加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加入,我们更要注意保障外来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要注重做好对一些“双差生”、单亲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儿童的关爱工作,做好对后进学生和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的教育转化工作,使他们健康成长。

海安县地处328省道和204国道交汇处,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村民们纷纷外出经商、务工,村里出现了许多“留守儿童”“隔代家庭”“寄养家庭”。因父母外出而疏于管教,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逐步显露,其中较多的是逃学、打架、流连网吧,有的甚至不服老人管教而出现打骂爷爷奶奶的现象。许多家庭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出现“无心管”“无力管”“无人管”的情况。对此,海安镇社区教育中心组织该镇的部分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以村多功能活动室为基地,添置了必要的教育设施,建立了青少年校外辅导站。校外辅导站从学生实际出发,开设了琴棋书画、音乐舞蹈等活动,让孩子在双休日特别是寒暑假集中在这里开展灵活多样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填补了校外教育的空白。

三、校外辅导站队伍建设重在管理

校外辅导站能否办好,关键是要有一支热心青少年教育事业、有较强辅导能力、具有高度责任心、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的辅导员队伍。退下来的老教师、老干部为校外辅导站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资源。这些老教师、老干部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发现许多农村孩子在漫长的假期里无课外书籍阅读,缺乏看护和约束,有的到镇上东游西荡,有的进网吧玩游戏机,少数青少年甚至染上赌博、打架斗殴的恶习。老教师、老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萌发了对青少年的关爱之心,产生了从事社会教育的念头,主动来到校外辅导站参与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真正做到了“学校放学,社区开学”。

老教师是校外教育特有的资源,他们具有一定的学识,富有一定的教育经验,对教育有一定的感情。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少年的特点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担当校外辅导的老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而辅导员队伍的构成在坚持以离退休教师为主的同时,如何同进驻社区的在职老师密切结合、同有一技之长的“五老”密切结合、同包括回乡大学生在内的志愿者队伍密切结合,实现辅导员队伍的多元化,还需要探索相应的组织措施。

四、校外辅导站效果如何重在开展活动

如何使校外辅导站真正成为青少年假日生活的乐园、接触社会的窗口和进行社会实践的熔炉,关键在于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校外辅导站结合青少年的思想状况,不拘一格开展各类教育活动,主要形式有专题讲座、法制宣传、作业辅导、问卷竞答、参观访问、图片展览、作文竞赛、小记者采访、讲革命故事等,使青少年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青少年心里健康辅导范文2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不健康的因素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固有的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自尊心、成人感日见增加,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服从长辈的意识淡薄,喜欢独立思考,不愿别人把他们的意志强加在自己身上,有些青少年过分强调自我,惟我独尊,对于老师家长善意的批评、帮助不愿接受。有意反其道而行之,他们经常用反抗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这种心理如果加以引导,可以激发青少年求异的思维和创新的火花成为一种积极的因素。但是成长中的青少年往往不能正确把握,就会养成偏激固执的不良心态。

二、脆弱、孤独的封闭心理。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而他们的父母因忙于事业,大多无暇顾及他们,有些孩子就会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不愿与老师同学谈心里话,把自己的心理封闭起来。这些孩子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从未吃过苦、受过挫折,在日常的学业或生活中如果碰到不顺心的事,心中的苦闷没办法得到排解,就会处于焦虑、抑郁状态。这种脆弱封闭的心理承受不了挫折,一旦遇事就会惊惶失措,甚至精神崩溃。

三、应试教育下的繁忙学业、激烈竞争,也是学生不健康心理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激烈的升学竞争,家长们都望子成龙,这种迫切的愿望使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频繁的测验、考试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超负荷的学习强度使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当他们面对自己不满意的答卷时,总是抱怨自己,从而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此外,父母的离异,或亲人的死亡等都可能造成学生的不健康的心理。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一个重要属性,那就是教育性,因此,调动学校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学校首选策略。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予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只有得到了高度重视,该策略才有实施的基础;然后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一个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教育网络。专门渠道就是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实施心理治疗;非专门性的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在劳技课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变换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每一教学步骤,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鼓励树立建功于国家和自立自强的观念意识,注意锻炼孩子的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意志和坚强的品德,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障碍,曲折,让孩子去经历,增强其自信,磨炼其意志,培养其独立的人格。特别是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使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从中培养孩子观察,记忆,分析,创造,审美的能力。

尊重孩子,不走两个极端。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为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他当作私有“财产”,爱之则宠,恨之则打,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溺爱型和打骂型的教养方式可直接导致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所以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多给以鼓励,这样孩子在被爱,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他也必然知道怎样去爱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而且要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座谈会等。对学校老师反映的意见,要正确对待,既不要袒护孩子,也不能拳棒相加。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容要与学校一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进行理想教育,不能给孩子灌输不健康的内容,如金钱至上,甚至对社会阴暗面当着孩子的面横加评论。

三、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人格健全的“我”

青少年心里健康辅导范文3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问题呈上升发展趋势,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国内有关机构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所做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10%-30%的青少年存在着心理问题,例如某一职业学校进行了一次心理测试,受测学生602名,221名存在心理问题,占36.7%,有14.2%的学生有心理障碍倾向。测试表明心理问题中以人际交往困难和强迫症最多,其次为偏执和抑郁,第三是敌对和焦虑。其中二、三年级高于一年级,提示二、三年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更多问题。另有资料表明,在综合性医院住院的躯体病人中,60%-70%的都有心理问题,而医学心理学认为,有50%的疾病,是由精神与心理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生源素质普遍下降,品德、行为上存在问题的学生成为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这也决定了他们心理问题多发,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而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应给把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堂堂正正的抓起来。

1 当前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1.1 中职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自律意识差,自尊感不强;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远大志向和理想,不重视学业;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学习无动力;意志薄弱,承受挫折、困难能力差;心理脆弱,视一点小事为不可逾越的难点;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弱;对人对事漠不关心等。

1.2 影响中职生心理问题的因素

一是,社会环境因素,比如社会生活中各种宣传媒介的不良刺激,如电影、电视、网络游戏中的暴力的夸张性渲染;报纸、书刊、杂志、广告、手机短信上的不良信息的影响;二是,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个和谐、民主、积极向上的家庭会给青少年良好地影响,有利于其个性、社会化的进程,而问题家庭则易引起品行障碍,甚至会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据资料反映,一个家庭的结构、家庭的氛围、家长的教育态度与方式、家长的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等,对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来说至关重要。常见问题家庭如:缺陷型家庭,即父母双亡或单亲家庭,不道德和犯罪型家庭,冷暴力型家庭,管教不严型家庭,苛求型家庭,不和睦型家庭,离婚家庭,托管型家庭等,总之,问题家庭很容易导致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三是,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校的教育思想方面。如教师教育方法的不当,很容易造成学生紧张的心理, 以致厌学,逃学和对抗情绪,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其次,教师的心理状态也对学生的键康起着重要的影响。如教师将生活中的一些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对学生如果采取讽刺挖苦、简单粗暴的态度,那势必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

2 发挥班主任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班主任因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因此,应利用班主任的工作优势,肩负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工作,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师。

2.1 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2.1.1 能及时觉察学生心里的需求与困惑

由于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2.1.2 能调动多方力量作用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可协调家庭、学校、社会与学生的矛盾,并调动多方力量共同解决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2.1.3 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辅导

班主任可联合学校、教师、家长,直接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2.2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2.2.1 协助心理课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课落到实处

据了解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已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之中,主要是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班主任应和心理课老师就班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沟通交流,这样心理老师在上心理课时就某个学生出现的心理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将心理课教学落到实处。

2.2.2 敏锐发现和觉察学生的心理异常,及时进行“心理辅导”

一旦发现学生情绪有问题,就应及时沟通、引导,及时帮学生清除心理障碍,医治“心病”。

2.2.3 家校联手,建立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制度

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和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班主任在学校扮演者学生家长的作用,学校和家庭是学生进行社会化的两个主要的场所,如果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经常沟通联系,就可以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生活状况,及时了解子女的思想问题,及时引导子女心理健康的形成。

2.2.4 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如组织学生参加足球、排球、篮球、舞蹈、合唱比赛,卡拉OK大赛,棋、琴、书画大赛等,增强学生的参与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个性品质及良好的心理状态。

2.2.5 班主任在平时的生活中应强化学生的耐挫训练,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世界观

挫折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面对困难并战胜挫折。首先,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认识到挫折对个人来说,具有“利”与“弊”两重性,对挫折的全面认识,有利于学生在挫折面前采取理智的、积极的态度。其次,让学生认识到挫折是人生必经的坎,人生如“之”字路,并非一帆风顺。再次,在实践中体验挫折,如有意让学生的愿望不能实现;提高预期让学生体验达不到目的的挫败感;在恶劣环境下求生存的练习等。

青少年心里健康辅导范文4

关键词:青少年;单亲家庭;心理问题;成因;疏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3-0100-01

单亲家庭的青少年由于家庭成员残缺,与其他青少年家庭情况不同,使心理健康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与双亲家庭青少年相比,单亲家庭青少年更容易出现异常的行为与表现。这一现象的不断发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同时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

一、单亲家庭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

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在同龄人中更容易出现问题。家庭成员的残缺,使得部分青少年长期处于单亲家庭的阴影下,长时间压抑自己,造成心情低落,面对生活十分消极。并且不喜欢与人沟通,心里的问题无处倾诉,身边没有朋友,使得青少年产生抑郁消极、悲天悯人的心理问题。部分单亲家庭的父母为了弥补孩子,想要给孩子更好的生活,长时间加班工作,没有多余的时间陪伴孩子,于是忽略了孩子的感受,造成孩子对家长的不满,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对社会生活不满。部分单亲家庭的父母出于对孩子的愧疚,过分溺爱孩子,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使孩子产生任性、行为散漫、易暴易怒的问题。

二、单亲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疏导策略

1. 家庭方面的相关做法

(1)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子女的榜样。在单亲家庭中,父母的情绪可以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与性格的形成。为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保证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单亲家庭的父母要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

(2)家长要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单亲家庭的子女的心理状态与双亲家庭子女的心理状态不同,因此单亲家庭的子女在选择教育方式的时候要谨慎。在家庭中,家长要尽量给孩子营造幸福温暖的和谐氛围,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要注意孩子敏感的心理特点,学会与孩子交朋友。家长要鼓励孩子,让孩子不为自己的身份而自卑,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与正确的生活态度。

2. 学校方面的相关做法

(1)学校应积极开展集体活动。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在学校这个大集体中,部分单亲家庭的孩子无法融入班级生活中,无法完全释放自己的喜怒哀乐并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学生心情压抑、郁闷甚至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学校要有计划地组织校园集体活动,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让单亲家庭的学生可以体会到校园生活的温暖,在校园生活中体现自己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培养单亲家庭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结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可以在校园集体活动中团结同学,增进友谊,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2)建立心理教育机构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教育不仅是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更是为了让青少年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学校要积极地开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对单亲家庭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任课教师要及时发现单亲家庭学生的问题,并对学生进行疏导,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使其养成良好的性格与品德,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3. 社会方面的相关做法

其一,对单亲家庭要有正确的认识。社会是青少年生活成长的大集体,社会有责任关爱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部分单亲家庭的青少年,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有关机构可以组织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参加一些类似关爱敬老院的活动,让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多和人接触,让青少年发现社会中美好和善良的一面,积极地融入社会。其二,社会应当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社会应该重视单亲家庭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相关的心理辅导机构或者开设心理咨询服务热线,让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可以得到最好的解决。同时,政府部门也要提高对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注,定期检查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心理状况,为单亲家庭子女提供社会最坚强的后盾。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单亲家庭子女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学校、社会都应该重视并且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使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和社会,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唐先勇,刘贵萍.单亲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家庭教育对策[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06).

[2]孙会迎.单亲家庭青少年的道德人格问题与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9.

青少年心里健康辅导范文5

首先,在我看来,教学的本质是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构建的辩证统一。教师角色的转变主要在于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获得新知识,并在认识发展中得到轻松、愉悦的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成长。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传统教育侧重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忽视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内心体验、个性差异和创造性培养。因此,当代教师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整体范畴,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传统的支配者、控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由重智育培养转变为德、智、体、美、劳并重的综合素质培养。

其次,我们要走出学生吸收知识完全等同于开发智力这一误区。智力包括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思考力等等。而吸收知识可以锻炼记忆力、丰富想象力、提高观察力、增强思考力。

再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当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家长的人、亲密的朋友、心理辅导者等诸多角色,而扮演好每种角色都对教师心理产生着巨大的压力。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不仅对教师本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影响,而且也会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如果教师在工作中情绪消极、焦虑、紧张、沮丧压抑,极易引起学生的情绪波动。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与技能,按照青少年成长的心理特征,既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又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案例】

肖同学是个自尊心极强又多愁善感的男孩,虽不是聪明绝顶,但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在班级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经过小学的拼杀,他带着良好的感觉进入中学校园之后,突然发觉自己站在“山顶”的感觉没有了。在高手如云的集体中,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荡然无存,“众星捧月”的地位变了,升入初一后不久的一次新生摸底考试竟然还不及格,自信心突然坍塌。一个学期过去了,他学习越来越吃力,对自己越来越没信心,成绩也越来越差。

我经过分析:其实,肖同学患的是一种称为适应障碍的心理疾病,其特点是存在长期的不良刺激或对环境的难以适应。我主动关心他,告诉他初中学习方法必须调整:从旧的学习方法向新的学习方法过渡,这是每个中学新生都必须经历的过程。后来在老师的重视和他自己方法的改变下,又重新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脸上露出了微笑。

青少年心里健康辅导范文6

一、充分发挥中心的辐射作用,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中心提供的服务,针对全县点多面广、学生众多的实际,校外活动中心在运作上要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活动中心的辐射作用。活动中心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开设舞蹈、体操、珠心算、武术、习作等多个艺体项目培训班,供学生选择。只有坚持充分发挥其阵地作用和辐射作用,积极开展各类形式新颖、参与积极性高的文化活动,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构建和谐文化,才能将青少年活动中心教育培训与文化休闲并重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为青少年特长的发展、素质的提高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孩子们拓展了一个自由的天地

我们的教学方法为孩子们提供自由想象、尽情发挥的余地,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孩子们提供自由参与的机会,教学活动的氛围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自由玩乐的乐园。孩子们在这里没有什么约束和限制,可以自由地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的项目,参与组织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在体验中、在快乐中受教育,达到享受学习、快乐学习的目的,极大地满足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挖掘,兴趣可以让人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兴趣可以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被动的学习变成自觉的学习、主动的学习。

三、培养孩子们想象力、创造力的乐土

传统的教育要求的是统一的思维模式、统一的答案,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眼睛、没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个性,而青少年活动中心里高水平的团队、众多的活动、不断的参演参赛 参展、交流等,使孩子们的才华得到充分的展现,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兴趣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 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多项的活动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有了兴趣就容易引发好奇心,鼓励孩子们积极思考、主动提问、自觉地去寻 求答案,从而激发孩子们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这对于培养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的思维方法 非常重要,我们要倡导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除了要努力明确问题外,还要打破平时习惯的思维模式的束缚,将自己的思想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扩散开去考虑问题,启发孩子大胆的创造性的设想,从而去解决问题,创造新事物。

四、可以锻炼和提高其社交能力,增强其群体观念

有些在学校学习成绩不太好,在学校不是很受老师和同学们的重视。但他们兴趣广泛、善于思考、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可能比较强,甚至在某些方面有着特别的兴趣或特别的天份,可遗憾的是这些兴趣和天份在学校往往得不到满足和发掘,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有时还要受到压抑。而值得庆幸的是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可以自由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可以使自己某些方面的天份得到O大的发挥,他可以在青少年活动中心找回自信、找回快乐、找到成功的喜悦。性格外向的学生可以与更多的朋友交流心得与思想,性格内向、孤癖、怪异的学生也可以交到很多兴趣相同、志趣相投的新朋友,找到相互倾吐的对象,在此过程中,可以锻炼和提高其社交能力,增强其群体观念,提高其互助意识,培养良好性情。青少年活动中心是孩子们寻找自信心的好地方,是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好去处。

五、丰富的活动是培养孩子们健康人格的非常重要因素

青少年活动中心是孩子们全面发展的大课堂,是培养孩子们健康人格的摇篮。当今以及今后的社会竞争中,再保持八十年代初那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的观念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所以青少年活动中心自主的选择、兴趣的发展、愉悦地学习、广泛的交友、心理的辅导、成长的教育、素质的培养、磨难的锻炼、丰富的活动是培养孩子们健康人格的非常重要因素。而健康人格的养成则对孩子们今后尽快融进社会、参与社会竞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健全人格、塑造健康心理、培养良好品德、鼓励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这样可以缩短人的社会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