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预警指标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预警指标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预警指标分析

财务预警指标分析范文1

【关键词】 大数据; 财务预警; 非财务指标; 系统结构模型

【中图分类号】 C9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9-0095-05

一、研究现状

财务预警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国外对财务预警的研究较国内要早,多集中在多变量动态分析模型的基础之上,国内尚未有人提出适合我国企业实际并得到有效验证的财务预警模型。国内很多学者对财务预警进行了开创性的尝试,财务预警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1]。

财务预警从选取的指标上划分,可以分为基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种。基于财务指标的财务预警效果一直受限于会计信息的失真和滞后性。而基于非财务指标的财务预警模型又因为指标获取的主观性饱受诟病。以2008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论述大数据科学的多篇文章为标志,世界范围内对数据科学问题的研究正式拉开帷幕。伴随着社会实践的推进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对大数据科学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入,现阶段学者研究的主题主要围绕以下方面:(1)大数据是什么,即如何对大数据进行科学规范的定义问题。(2)大数据的影响,即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变革,其中所蕴含的机遇与挑战是什么。(3)大数据应用于人类社会发展实践中所必须得以突破的关键技术是什么以及应该如何进行突破。(4)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该如何应对等。在社会经济领域,Michael et al.[2]指出,大数据时代来临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在审计领域,审计师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审计工作中已经成为了应对时代变革的重要举措,其呼声也越来越高。宋彪等[3]首次把大数据引进财务预警模型,根据上市公司的ST情况进行了实证,结果显示预警的效果大为提高。目前的相关研究大都提出技术框架,或者关注技术实现,大数据如何引入财经领域的理论论证尚未完善。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大数据指标引入的可行性和途径。一般把大数据引入到财经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研究企业大数据信息正面情绪指标、中性情绪指标、负面情绪指标、正面与负面情绪交互指标以及大数据信息频次指标。这里所说的大数据是为了与财务指标区分,严格意义上来讲,财务指标也是企业大数据的一部分。本文所提及的大数据指标,是通过对互联网上无数网民这个企业传感器进行搜集和信号融合而得到的。它的特点是来源广泛,结构非常复杂,需要从网络的海量信息中在线筛选才可获取,能够从所有利益相关人在线回馈信号流角度反映企业运行的全貌,个别力量难以左右其趋势,具有群体智慧性,并且呈信息碎片化和无意识状态,符合大数据的相关定义。这些信号流中已经包含了以往财务预警研究中涉及到的非财务指标信息,而且这种信号传递的信息比以往研究中,通过调研或者一些定性方法获得的个别非财务指标要更加客观和全面。

二、基于系统结构模型的分析

确定大数据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关系,是一项极其庞大而复杂的任务。ISM即解释结构模型,作为一种成熟的系统结构模型化技术,为研究大数据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系统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目前,非财务指标的既有研究所提出的各种指标缺乏系统性,研究非财务指标的系统性影响所使用的方法主要以规范为主,还没有一个公认的非财务指标对财务危机的整体影响评价模型。非财务指标有必要进行系统分析,才能考虑引入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否则非财务指标之间结论不会稳定,甚至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

ISM模型构建主要有以下步骤:系统构成要素确定、邻接矩阵确定、可达矩阵计算、层次化处理、绘制有向图和形成递阶结构模型。研究大数据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对财务危机预警的系统性关系,首先要确定相关指标。指标获取方法主要是搜集文献,搜集使用非财务指标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的相关文献,最终形成备择文献。其次,从备择文献中检索出所有出现的非财务指标,整理形成备择指标。最后,提请专家小组对备择指标进行评价,对指标进行增减,以及对指标内涵进行新的扩展,从而得到完备指标要素,即构成ISM构成要素。系统由17个要素组成,如表1。

系统中的17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为直观显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邻接矩阵进行描述,将要素间的直接影响表述为aij=1,即若要素之间没有直接影响表述为aij=0,要素Ai对Aj没有直接影响。根据专家组及相关人员分析之后,建立邻接矩阵如表2。

根据邻接矩阵可以构建要素关系图,如图1。

各个要素之间的直接关系是靠邻接矩阵来表示的,然而事实上,间接关系也是这些要素之间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例如要素Ai会对Aj造成影响,同时Aj又对Ak产生影响,便将Ai视为基于Aj要素对Ak构成间接影响的要素,Ai对Ak产生了间接影响。这种间接影响则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要素来进行传递。一般情况下研究的样本中这些直接或者非直接的各个要素之间所形成的各种影响关系,可以使用可达矩阵M来进行描述。其中矩阵中的元素aij=1是用来描述要素Ai直接或非直接地影响到Aj,相反,aij=0。具体结果如表3。

接下来的研究需要进行级位划分,主要是针对可达矩阵区域内元素进行地位确定,在整个过程中进行所有元素的层次地位划分。将区域中基于影响关系构成的要素集合进行逐个排查,观察找出系统中对其他任何要素都不产生影响的要素,将其定义为系统最高要素,并将其排除,之后重复上述过程逐级搜索一直到最低级的要素为止。

借助Matlab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快速将要素进行分级,结果见表4。

根据分级提取骨架矩阵,并构建递阶结构模型如图2。

由图2可以清楚地看到,大数据指标及非财务指标与财务危机关系系统是一个有8级的递阶结构模型。在线信号N1以及财务危机N2的直接原因就是股票价格N4的变化。而影响股票价格的直接原因有或有事项N5、审计意见N6、发展能力N14以及市场份额N17。或有事项和审计意见是一种外在因素,发展能力与市场份额的直接原因是公司治理N3和顾客满意N11,公司治理的直接影响因素是股份结构N9和独董人数N10,顾客满意的直接影响因素是产品质量N12。股份结构与独董人数的直接影响因素是战略目标N13,而产品质量直接影响因素是技术目标N16。战略目标的直接影响因素是市场变化N8,质量目标的直接影响因素是市场变化N8和创新能力N15。最低级行业背景N7是市场变化的原因。创新能力是一种系统客观存在的状态,在本系统中没有直接影响因素。

根据要素全关系图优化递阶结构模型,进而得到解释结构模型,如图3。

由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复杂性,非财务指标的数量极其庞大,性质也特别复杂。对所有的非财务指标进行确定、跟踪和分析是不可能的一项任务。系统中的各个非财务指标都是目前文献中常用的,因此将未知的一些因素都放在或有事项里。这些指标在具体应用中的计算都比较困难,没有统一的标准。往往靠定性分析,或者简单地找到几个财务指标来反映复杂的非财务指标内涵。在解释结构模型中发现,在线信号可以预测股票价格的变化趋势,这在国外的文献中已有证明。同时,财务危机也是股票价格变化的一种结果,而且在线信号与财务危机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以股票价格为流体,在线信号和财务危机形成一种连通器的构造,即在线信号的变化可以对财务危机进行同步的观察和预测。由于在线信号量化的容易性,考虑用在线信号替代不易量化的非财务指标是一个有效的处理手段。

三、实证

为了对前面分析的结论进行验证,本文采用网络爬虫技术对60家企业的所有相关全网网络数据,包括博客、论坛、新闻等信息进行了采集,时间跨度为2009年1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通过数据收集及数据清洗,共得到了7 000万余条,其中大部分数据为文本信息。而文本信息本身具有非结构化和大量重复的特点。这些大数据反映的相关情绪引入到财务预警模型,能否起到改善预警效果的作用呢?首先对数据进行过滤,将文本信息中的o效信息筛选出去,并对剩余信息进行数值化处理。利用财经领域词典对信息进行语义分析。同时为验证大数据有效信息频次对财务预警模型的影响,要对上市公司的相关有效信息进行频次统计。考虑到制造业企业数量占全部上市企业总数量的比重最高,同时所在行业不同其表征的财务特点并不一致,具有风险的企业要远远小于正常企业的数量。为使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好的代表性,研究中把制造业作为模型研究的样本企业。

在沪深A股中,制造业企业中的危机企业(以ST为准)要远远小于正常企业的数量。若按照资产规模进行1■1配对抽样,则会认为破坏样本的随机性,致使模型效果虚高,模型预测精度夸大[4]。目前,基于资产规模原则进行配对,虽为通行做法但缺乏有力的理论根据,而本文也利用此种配对方式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对危机判断中的表现并不显著。因而,本文并未采用上述原则,而是将危机企业和正常企业采用1■2的方式进行随机抽样配比。收集的企业信息共有60家,其中包括20家危机企业和40家正常企业,危机企业的样本主要来源于2012年、2013年的工业制造企业(被沪深两市特别处理的),11家危机企业和22家正常企业来自2012年,另有9家危机企业和18家正常企业来自于2013年。危机企业选择的是上市以来首次被处理,超过5年的上市时间,被特别处理是因为连续两年亏损。采取随机抽取的原则对正常企业(上市时间超过5年,且未被处理过的工业上市企业)的样本进行选取,其财务指标源于RESST数据库。

选择了32个财务指标和4个大数据指标(文本积极、消极、频次和交互情绪),利用T-2和T-3年度的数据,对T年通过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预测、验证和比较(模型制定以及训练过程等限于篇幅不再给出,可查询参考文献[3])。结果如表5。

从比较结果可以看出,在财务预警模型中引入大数据指标,可以显著改善预测的性能,而且在距离被预测年度的期间越大,大数据指标表现得越好。本文认为其原因是一些非正式来源的准确消息对滞后的财务信息起到了修正作用。

四、结论

大数据引入是各领域如何选取指标的一个难题。本文通过系统结构模型,理论上分析出在线大数据信号可以影响财务预警效果,进而指出可以通过大数据指标对企业财务预警模型进行优化。采集了60家上市企业,对结论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为财经领域如何引入大数据提供了新的思路。后续研究将对大数据指标进行细分,并引入深度学习算法,实现无人监督算法的财经预测模型,进一步规避人为主观性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马忠华.财务预警方法评析[J].会计之友,2012(3):100-101.

[2] MICHAEL A,MIKLOS A V. Thick data: adding context to big data to enhance auditabil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diting Technology,2014,2(2):95-108.

财务预警指标分析范文2

机动车辆保险是我国财产保险中业务规模最大的险种,长期以来困扰着保险企业的高赔付率问题随着全国各地车险经营的扭亏为盈而逐渐得到解决。自2009年以来全国各地车险经营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盈利,据《楚天金报》2010年5月31日报道,2010年一季度湖北省车险经营整体扭亏,这是自2007年以来全行业首次盈利。而过去几年国内财险公司的车险业务平均利润率在-7%左右,根本无法盈利。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壮大,私家车越来越多,比如武汉市私人小汽车平均每年增长20%,机动车保有量已经于2010年8月份突破100万两,因此机动车辆保险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保险企业在经营机动车辆保险时不得不与时俱进,紧盯市场进行价格的调整、销售渠道的创新、服务的创新,力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支柱险种的盈利。

本文对湖北保险市场上的近20家经营机动车辆保险的企业的车险财务指标进行深入分析,比较各企业的车险经营绩效,为激烈竞争的车险经营者提供决策依据。

二、湖北省车险经营市场呈现的新特点

车险经营一直是财产保险公司的重头戏,湖北省作为中部六省市中的龙头,随着经济的发展,车险保费规模越来越大,在激烈的市场经营过程中,各竞争主体纷纷进行创新以适应日益规范的市场,使得近年来湖北车险市场上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

(一)竞争朝着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 竞争机制是市场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但是没有秩序的竞争会破坏竞争机制作用的发挥。三年前,湖北省车险价格战异常激烈,一些人将车险价格打三四折出售,在随后的几年,监管部门一直在整顿车险市场的“乱打折”,出台一系列管理规定,采取正式与非正式的监管手段,扭转了车险市场竞争无序的局面。随着大宗车险业务纷纷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承保机构,过去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以及保险企业互相攻击对方、挖墙脚的现象也在减少。各家经营主体在一种公开透明的平台上文明竞争。

(二)价格不再是竞争的唯一手段 服务竞争成为制胜法宝。在过去车险市场的价格折扣是业内最大的,各种明折与暗折加起来使得保险公司最后收取的保费极低,最后的结果是保险公司车险经营亏损,投保人难以享受到高质量的售后服务,这种恶性循环导致车险经营成为保险企业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近年来,各保险经营主体痛定思痛,逐渐抛弃了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而市场信息的公开透明遏制了车险价格的恶性竞争,车辆出险信息共享平台的推出为严格执行车险费率优惠的相关规定提供了依据,防范了投保人的道德风险,堵住了车险费率优惠的漏洞。各经营主体将车险经营的重心转到服务上来。比如平安产险于2011年3月份与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在武汉签署了“总对总”车辆保险战略合作协议,客户出险后,可享受报案、理赔、维修打包的一站式服务,从而出现了武汉市首款专属车险产品,将车险经营契合为汽车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从而实现汽车产业发展与车险经营发展的双赢格局。

(三)营销渠道不断创新 电话销售成为车险营销的主渠道。车险业务涉及千家万户,是比较适合于个人销售的产品,也正因此,在车险营销过程中,个人人队伍曾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进步,电话营销和网络营销正逐渐取代个人营销员成为车险营销的主渠道,而电销和网销显而易见的优势既节约了企业经营成本,又降低了车险价格,使保险企业和客户都得到了实惠。因此,车险营销正经历一场渠道革命,将对车险经营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渠道的创新还带动了服务的创新。比如中国人保财险武汉市分公司电子商务部作为人保在全国第一批开通电话车险的服务机构,截止至2010年11月底,该部2010年电话车险实收保费达到1.033亿元,同期增幅164%,成为人保财险武汉全市系统第二家保费过亿的支公司,也是全国第四家保费过亿元的电销经营单位。 目前该部已形成了包括免费送单上门、电话咨询、 快速理赔、 理赔回访、车务服务等在内的标准化服务流程。

三、湖北省各保险企业机动车辆经营的主要财务指标比较分析

本文主要选取下列财务指标对湖北车险市场近20家企业经营绩效进行比较分析:

(一)承保机动车台数 机动车承保台数及其增长率是反映企业业务规模的重要指标,是保费收入的直接来源。由图1可知,2010年湖北省机动车辆承保总台数为427.38万台,其中人保、太保和平安三家企业合计承保数量达到319.53台,占比达75%,其他十几家企业总共占25%。全省承保台数增长率为34.48%,其中人保、太保和平安三家企业平均承保台数增长率为78.3%,远高于全省水平。从数据看,投保人仍然选择老资格的品牌企业作为投保首选,而国内的保险三巨头占据机动车保险市场的四分之三的份额,足见品牌的力量。

(二)机车险保费收入及其增长率比较 保费收入及其增长率是体现企业业务拓展能力的重要指标。由图2可知,2010年全省机车险保费收入764149.06万元,其中人保、太保和平安三巨头保费合计509757.55万元,占比约66%。保费增长率反映了企业的业务后劲,2010年全省保费收入增长率为45.73%,其中平安涨幅最大,达到124.47%,显示了该企业超强的增长后劲。

(三)机车险赔款支出及赔付率比较 赔款支出及综合赔付率反映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通过对各企业该项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检验各企业承保机车险的质量。由图3可知,2010年全省赔款支出352759.41万元,其中人保、太保和平安三家企业合计赔款支出230090.83万元;全省综合赔付率64.67%,其中渤海保险的综合赔付率最高,达到96.73%。全省机车险赔付水平比较稳定。

(四)承保利润及利润率比较 车险作为财产保险公司的最大险种,其承保利润及利润率指标直接反映了经营的绩效。由图4可知,2010年湖北车险市场首次出现扭亏为盈,虽然各家企业盈利水平有高有低,其中华泰保险机车险承保利润率最高,达到25.78%;有五家企业仍然没有摆脱亏损的局面,但总体趋势是车险经营开始成为保险企业的利润来源,这为车险经营的良性循环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也是市场监管和市场创新的初见成效的具体体现。

四、综合评价

车辆保险经营既关系到保险企业的经营绩效,又是公众最为关注的险种,所以对车险市场的规范与监管成为一个长期的任务。从2011年1~4月的发展趋势看,机车险业务无论是从承保台数还是保费收入都比去年同期有增长,其中承保台数较去年同期增长18.41%,保费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8.13%;而全省综合赔付率为62.02%,低于全国机车险综合赔付率0.4个百分点。因此,湖北车险市场在过去的基础上只要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创新营销渠道、注重提升服务质量,车险经营绩效会逐步稳定上升。

另一方面,湖北车险经营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在车险承保环节、车险理赔机制、险种设置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在成本核算方面需加大力度。只有扎实推进车险经营上规模、上层次,从收支两个方面巩固车险经营已经取得的成绩,湖北车险市场经营才能真正地扭亏为盈。

参考文献:

财务预警指标分析范文3

关键词:工程集团;财务预警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2

一、建立某工程集团财务预警体系概述

目前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有两种思路:一种是采取总、分部门的模式,按照企业的各个不同的部门或分部分别建立各自的预警体系,再综合各部门或分部的指标体系建立综合的预警体系。另一种是按照企业的业务流程来设置预警体系,即对企业的经营业务流程进行划分,然后根据各环节关键点设置预警指标,分析每个环节的预警指标预警权重,得出企业整体的预警指标。实际应用中两种思路可相互补充。

从财务预警的角度,财务指标体系应能全面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从不同的角度及侧面反映财务状况,通过观测各指标的异动或异动的强弱,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及危机。财务比率指标的设计和选择是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的重要前提。构建财务预警系统,首先在分析系统的环境、目标、结构、功能与整个监测和预警系统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科学的设计和选择财务指标,构建财务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根据财务管理理论,这些指标应能够反映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结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等方面。

取得以上财务指标,应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经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归类汇总,最终形成的财务报表。企业财务报表主要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其他辅助报表,通过分析,可以系统评价企业过去财务管理整体效果和变动趋势,通过预警可以把握财务状况的变动方向。一般情况下,企业应当结合财务环境、行业因素和本企业其他相关财务管理活动信息,经过调查研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在指标体系的建设中,还须考虑企业的现金流量。因为从一定的意义上,企业的财务危机实质就是现金流的短缺,现金流量的分析主要关注现金流量的结构、现金的流动性、获取现金的能力分析和收益质量分析等方面。

二、某工程集团的财务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

某工程集团的财务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包括反映资产和负债结构的指标、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等几个方面。

(一)资产和负债结构主要预警指标

资产和负债结构反映了企业的资产及其来源的基本构成情况。每个行业对资产和负债的构成比例都有一定要求,良好的资产和负债结构反映企业有良好的财务控制能力。

从现金流量的角度,还需分析企业的现金结构,从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流出和流入流出比来分析。一个成长良好的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是正数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是负数,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是正负相间的。某工程集团资产和负债结构主要预警指标如下:

1.资产结构指标

①固定资产和总资产比率

根据结构分析法、趋势法、比较分析法确定,与行业平均水平比较。

②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率

根据行业特点,采取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与行业平均水平比较。

2.负债结构指标

①短期负债与总负债比率

根据经营特点和发展阶段,按照趋势分析,对比分析等,与行业平均水平比较。

②单笔负债与总负债比率(一般确定为10%)。

(二)偿债能力预警指标

企业的财务失败有两种原因,一是企业资不抵债,净资产为负数;二是企业过度举债,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资金连断裂,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经调查,大多企业破产是因为丧失了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因此,偿债能力指标是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的首要因素。

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偿债能力的预警分析采用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债务总额比三个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性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债务

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流动负债

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入/负债总额

某工程集团主要的偿债能力预警指标如下:

1.短期偿债能力

①流动比率

根据行业特点,采取趋势分析法,一般为2。

②速动比率

根据行业特点,结合资产结构,采用趋势分析法。一般为1。

2.长期偿债能力

①资产负债率

根据行业特点,采用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专家调查法。

②已获利息倍数

E某IT/I比较分析法、以最近几年的最低指标为依据确定。一般接近1或小于1需预警。

③现金流动负债比

根据行业水平确定。

(三)盈利能力预警指标

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只涉及正常的营业状况。少数非正常的营业状况为企业带来盈利只是特殊情况下的个别结果,不代表企业真正的盈利能力。

从现金流量的角度,企业的盈利能力还要分析企业获取先进的能力,通常用经营现金净流入和投入资源的比值来分析。一般用销售收入、总资产等来比。指标的计算如下:

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入/销售额

总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全部资产

某工程集团主要的盈利能力预警指标如下:

1.正向预警指标

①销售毛利率 ,指标大幅度下降或接近0需预警。

②销售净利率,指标大幅度下降或接近0需预警

③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大幅度下降或接近0需预警。

2.负向预警指标

销售管理费用率,大幅度提高则需预警。

(四)营运能力预警指标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获利,获利的关键是合理地使用企业的有效资金。企业的资金是按资金运动规律运动的,因此资金运动速度是判断是否合理使用资金的唯一标准。营运能力指标是用来衡量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财务比率。

根据工程集团的实际情况,为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选择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

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可以结合净收益营运指数和现金营运指数来分析。

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

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流量

这两个指标可说明企业的现金营运能力,也可以反映企业的收益质量。主要运营能力预警指标如下:

1.总资产周转率

根据行业特点,采用趋势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2.应收账款周转率

结合销售政策和信用政策分析。

3.存货周转率

4.净收益营运指数

根据行业特点、企业规模、对比分析。

(五)发展能力预警指标

发展能力是企业在生存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壮大实力,利润增长的潜在能力。是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体现。某工程集团发展能力预警指标如下:

1.销售收入增长率

根据趋势分析,出现异动则需预警。

2.固定资产增长率

应与销售增长、生产能力增长匹配。

3.净资产增长率

根据行业合理的资产结构,若大幅度下降则需预警。

4.实际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

一般来说,约等于1,或根据行业平均水平比较。

通过对工程集团以上各指标进行分析,采用综合评分的方法对各指标进行综合的预警评估。综合评估的步骤如下:

1.计算预警评估得分。评估总分为100分。根据各指标在预警中的重要性对资产负债结构预警指标、偿债能力预警指标、盈利能力预警指标、营运能力预警指标和发展能力预警指标分别赋予20:26:20:18 :16权重。在财务预警中偿债能力是最重要的,因此其比重设计成最高。各项能力指标内部指标根据减少重复性的原则赋予权重。

2.确定行业风险基本水平。以行业各项预警指标的平均值为基础,进行一定的理论修正,得出行业的基本风险标准比率。

3.确定最高得分和最低得分。每个指标评分时,规定上限和下限,减少个别指标异动对总分的不合理影响。上限为标准值的1.5倍,下限为标准值的1/2。如果实际计算的结果高于上线或低于下限,则取其指标的上限或下限值。

4.计算每比率分差。计算方法为:

(行业最高比率-标准比率)/(行业最高得分-评分值)

另外,在计算实际增长率/可持续增长指标时,由于其指标是一个区间,故计算每分差时要进行调整。例如行业平均是5,合理的区间是4~6,如果企业的实际指标值在4~6,则该指标取满分,不在这个区间则扣除合理区间的取值后再根据上式计算。

5.根据综合得分的多少确定预警的级别。100分以上为正常;90~100为关注;80~90轻度预警;70~80中度预警;70以下高度预警。

财务预警指标分析范文4

企业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价值的最大化,企业为实现价值最大化这个目标,必须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因此企业以财务风险管理为基础,围绕价值最大化目标进行企业财务风险预控体系框架进行设计,财务预警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扮演财务风险识别和分析的功能作用。而企业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扮演风险控制的功能作用。这样就形成了“一体两翼”的企业财务风险预控体系。财务预警与内部控制结合路径的整体框架由三大部分组成。企业财务预警和内部控制分别在财务风险管理的不同阶段发挥其防范风险的不同作用。其中以财务预警和内部控制作为财务风险预控的两个重要机制,以投资预控模块、筹资预控模块、经营预控模块和分配预控模块为企业财务预警和内部控制机制相结合的实施主体,以企业内部控制五个要素构建的企业内部环境、企业控制制度、企业信息系统、企业风险分析、企业免疫系统作为二者结合的五大运行平台。借助于五大平台,实现企业财务风险在各个模块的评估、预测、处理和控制的功能,而最终实现财务风险的控制目标。

2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1)筹资预控模块的财务预警控制指标体系设计

筹资活动是企业资金活动的起点,企业通过筹资活动为其生产经营活动筹集所需的资金,有了资金能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筹资活动包括提出筹资方案、筹资方案审批、编制筹资计划、实施筹资方案和筹资后管理。每个环节都可能产生风险,防范筹资环节当中产生的环节性风险,需要财务预警体系支撑。所以筹资预控模块的关键预警控制点在于如何通过完整的筹资战略规划,即对筹资偿债能力、支付能力、资本结构的预警和分析,制定出周密有效的筹资方案。设计筹资预控模块预警控制指标体系时应该考虑到指标的设置能够更好地弥补内部控制的薄弱点,即通过该指标的分析能够更加有效地制定出合理的筹资方案。筹资方案在各个循环中都存在风险,因此,为了反映筹资风险的大小,预警控制指标的选择可以从资本结构、支付能力、偿债风险这三个层面,通过设定的指标警示,企业可以及时调整筹资结构、期限结构,不断完善筹资方案,减小筹资风险。通过对预控模块的预警分析来调整内部控制措施。按照设计好的财务预警指标,分配权重,计算单项功效系数,通过计算我们可以看出公司的投资是否存在风险、风险的程度如何、同时通过指标也能看出在投资环节导致财务风险的原因,通过分析原因就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制定投资方案,合理制定或及时调整投资金额、投资形式、投资期限。使得内部控制在投资方案制定环节更加有效,减少企业的投资风险。

(2)投资预控模块的财务预警控制指标体系设计

投资是企业将资金转化为资本并实现资本增值的过程,投资活动中包括:提出投资方案、投资方案审批、编制投资计划、实施投资方案和投资后管理。各环节的都可能存在风险。为控制投资风险,所以投资预控模块的关键预警控制点在于如何通过完整的投资分析决策,制定出周密有效的投资计划和方案。投资预警控制指标的制定从三个方面(即投资结构、投资能力、资产利用效率)来反映投资风险的大小,其中对外投资与权益比率指标是区间型指标。该指标值越高,说明企业对外投资数额越多,主营业务不突出,风险较高,如果指标值太低,则反映资产利用率低。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是极大型指标。净资产收益率越高,反映企业效益好,企业获利能力越强。可用于投资分配股利现金比率指标是极大型指标。该指标若大于1,表明企业有可多余的资金用于其他活动支出,。若该指标小于1,则表明企业无多余的资金,需用筹资弥补。总资产增长率指标是极大型指标。该指标值越高,反映企业快速扩张。现金再投比率指标是极大型指标。指标值越高,说明可用资金多,企业该指标一般在8%-10%比较合适。我们可通过这些指标的警示,及时调整投资的数量、期限、方式等,不断完善投资方案,减小投资风险。通过对投资预控模块的预警分析来调整内部控制措施。企业可以按照设计好的财务预警指标,分配权重,计算出企业的投资风险预警值。通过分析就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制定投资方案,合理制定或及时调整投资金额、投资形式、投资期限。使得内部控制在投资方案制定环节更加有效,减少企业的投资风险。

(3)运营预控模块的财务预警控制指标体系设计

该模块的指标设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运营能力预警指标体系,参与模型运算,分析预警企业运营风险大小。运营能力预警控制指标有:获取现金能力指标是极大型指标。该指标比值越大越好。比值越大说明整体资产利用效果较好;资产营运能力指标是极大型指标。该指标值越低,说明出现流动资金不足的财务风险,如果严重,将造成财务危机;盈利能力指标是极大型指标。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财务状况越稳定。企业的投入所赚取的利润也越大。第二部分是运营流程预警指标,该部分指标作为采购、生产、销售流程的预警指标体系,对以上流程实时监控,实时预警,同时也要求企业对内控方案实时调整,已达到内控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减少财务风险。通过对运营预控模块的预警分析来调整内部控制措施。通过设计好的运营能力预警指标,分配权重,计算出企业的运营风险预警值,通过对比警度来评测运营是否存在风险。通过警情分析的结果对应收账款或者存货内部控制措施及时调整。

(4)分配预控模块的财务预警控制指标体系设计

财务预警指标分析范文5

关键词: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统计分析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企业在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而面临更大的风险。面对激励的市场竞争,如何适应环境的改变,增强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对于企业的来说是一个现实而严峻的挑战。面对严峻的财务风险问题,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采取各种措施建立完善的、全面的风险抵御系统,从而控制和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概述

(一)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含义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以企业信息为基础,利用企业的财务会计资料,通过比较分析、比率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分析与监督,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偏失所带来的损失。利用财务风险预警分析,企业可以了解经营活动所面临的财务状况,从而有效地避免和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

1.确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立的原则

①相关性原则。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所选择的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反映企业内部经营活动。②重要性原则,根据企业管理的特点,重点选择可以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指标。③预测原则。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目的是可以及时检测到引起财务风险的隐性因素。④动态性原则。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不但要满足静态的剖析,还要随时监控财务运行的情况。

2.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核心是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要注意预警指标选择的科学性及针对性。企业可以选择财务分析中有代表性的指标,如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操作能力等,通过预警指标监测和控制财务风险。

3.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包括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模型包括单变量判断模型、多元化线性判定模型和派生模型、概率模型。动态预警模型包括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不同的模型具有各个不同的特点,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预测模型来提高预测的准确度。

4.制定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一般包括两个要素: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预防措施是在财务危机潜伏期内,发现企业经营管理的弱点,避免财务危机的爆发。在财务危机爆发时应采取应急处理措施,控制局势的进一步恶化。

三、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定性方法在财务风险评估中的作用

企业建立的财务风险模型大多侧重于对财务指标的定量分析,评价标准主要取决于经验数据。而现代企业的管理同时关注非量化因素的影响,如企业文化,治理结构等非量化因素也将对企业财务风险产生影响。因此,忽略定性方法和非财务指标,可能造成不准确和不完整的财务风险评估结果。但定量分析方法由于受到企业之间的差异、评价的主观性及数据获取的难度等限制而难以实际应用。

(二)忽略现金流量指标的作用

企业的财务环境一般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规模状况、现金流量和资产结构等。当前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在指标选择上,使用最多的是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等指标,来评估企业的资产结构与质量以及盈利状况。从指标选择上可以看出,企业的风险预警系统忽视了现金流量的影响,从而降低了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预测结果。

四、政策建议

(一)健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组织机构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工作量比较大,企业应建全财务风险预警组织机构。财务风险预警组织机构主要有基础数据采集层、风险分析层和领导层。基础数据采集层的职责是收集财务风险预警需要的基础数据,收集有关企业外部的财务风险预警信息。风险分析层主要负责对基层所上报的基础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财务风险预警对象的程度,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向领导层汇报。领导层常设立在公司的董事会或企业决策机构的下属组织,主要是负责对重大的风险进行决策和考核。

(二)积极探索和运用新的财务风险分析方法

运用财务指标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时,企业不仅要注重定量指标的分析,还要考虑到定性分析和非财务指标的分析,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面分析。例如,可以将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信息纳入到预警模型中来,实现资源共享和功能集成。同时,企业应根据市场情况及自身发展情况,适时改变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从而避免分析结果存在的偏差。相关人员应该积极探索和运用新的财务风险分析方法,不断完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1]蔡莉莉.浅析企业财务分险预警系统的完善.财会研究,2010.

[2]钱光明.浅论现代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构建.财会通讯,2010.

财务预警指标分析范文6

财务预警及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概述

财务预警指的是在财务会计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预警指标的变化,对企业可能或者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和所实施的实时监控和预测警报,以规避或降低可能出现的损失。财务危机具有较长的潜伏期,并非短期形成,一旦企业发生了财务危机,不仅会给金融机构及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甚至有可能爆发金融危机,因此,企业进行财务危机预警,对控制风险,减少损失乃至规避金融危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一个很复杂的大系统,包括财务信息系统、风险预警系统和危机消除系统三个部分,其中财务信息系统是整个预警系统的基础,主要是搜集相关企业财务方面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初步整理,以形成由于的财务信息。风险预警系统由财务指标计算系统、财务风险综合评价和预测系统、财务风险报警系统三个部分组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立后,根据预警指标系统,可以按企业现实中存在的差距,找到企业内部的薄弱环节,同时还可以对企业进行动态的监测和管理,从动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动态调控,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我国企业在构建和使用财务预警模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我国企业对财务预警模型的运用仍处于早期的不成熟阶段,大多照搬国外的研究成果及统计数据,导致财务预警模型不能完全适用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实际发展环境,毕竟我国国企业还存在着规模较小、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会计准则尚未完全与国际接轨等诸多问题,与国外成熟的金融环境大相径庭,模型本身的发展和创新方面比较弱。其次,大部分企业缺乏财务预警模型相关的人员和技术,致使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自成体系不能得到及时维护与更新,且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及使用仅由财务部门单独完成,财务预警模型不能及时与其他业务信息系统交换数据,无法在第一时间反映企业的现实状况,导致财务预警模型的时效性较差,准确性不高。再次,我国企业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灵活设计、改进、选择合适的财务指标,致使财务预警模型中少了现金流量指标这个极其重要的指标,这恰恰是企业能否构建合理的财务预警模型的关键。第四,非财务指标和定性分析方法使用不够。

相关对策

扩宽数据渠道。企业在构建了财务预警模型之后,往往需要通过统计数据来确定其有效性。此时大多数企业使用的是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而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较美国还很不成熟,样本容量小,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统计数据的缺乏是我国金融市场的硬伤,因此企业的财务预警模型不能简单地套用国外的理论,仅仅依靠上市公司的资料来确定合适的系数值,而应当努力拓宽数据的渠道,诸如从非上市企业等方面着手,从更广的范围来提高财务预警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将企业所有管理信息都纳入财务预警模型中。财务预警模型是一种数据化和信息化企业的管理方式,它是通过对企业各方面信息的全面分析,将企业存在或将要产生的财务失败风险信息提前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一套工具。财务预警模型的构建及使用不应由财务部门单独来完成,而应当及时与企业的其他业务信息系统紧密联系,将企业内部其他的管理信息,诸如生产、销售、采购等全方位实物量信息也纳入到财务预警模型系统当中,实现企业内部的资源共享和功能的集大成者,反映企业与同行业相比的差异情况,提供有可能出现财务危机的信息,真正发挥其财务危机预警的重要作用,将其视为企业诊断的重要工具,以此为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提供依据,选择合适的财务指标。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背景与西方大相径庭,因此完全复制西方的财务预警系统研究成果之办法不可取,我国企业应结合我国的经济环境及时代要求,根据自身的发展环境及实际需要,对财务预警模型加以改进,合理调整相关权数,淘汰不适用的财务指标,增加能反映企业实际问题的新指标,研究出适合国内企业的评价标准。西方的Z值模型和ZETA模型中的多个重要指标中没有现金流量这一指标,而现金流量指标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是企业能否构建合理的财务预警模型的关键,企业的现金流入与且企业的盈利能力、财务状况成正比,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国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灵活设计、改进、选择合适的财务指标,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指标,同时增加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指标,使财务预警模型能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此外,一旦原始的财务指标适应不了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也可以将其进行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几个综合指标,来代替原始的指标,并从中选取其中尽可能多地反映原来指标信息的综合指标参与模型的计算,以确保财务比率指标的科学性,使其更具备实际运用的价值。

增加非财务指标和定性分析方法的使用。财务预警模型中使用财务指标较能直观地反映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使用数学模块对公司可量化数据进行分析的定量分析法也能使得财务预警信号较为客观和精确,然而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企业信息的公开披露制度和披露质量标准还不完善,将财务指标作为唯一的判别依据有可能导致财务信息失真,造成决策信息混乱,而定量分析方法也存在着灵活性较差的缺陷,因此,企业应增加非财务指标和定性分析方法的使用,分析出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高低、财务人员素质、人员流动状况、顾客满意度、财务人员的认识深浅等非量化因素,才能对财务的风险预测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分析,才能得出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使财务风险评价结果的更为全面和准确。

参考文献

[1]彭韶兵刑精平:《公司财务危机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