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范文1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所积累的各种结构性、非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威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全国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表现为几大特点:一是数量逐年上升,从1993年0.87万起、1994年的1万余起,上升到2003年的5.8万余起,增加4.8倍,年均递增16.9%; 2005年上升至8.7万起,而2006年已超过9万起。二是参与人数逐步增加,从1994年的73.2万人次,上升到2003年的307.3万人次,增加32倍,年递增12.3%。三是事件规模不断扩大,100人以上的事件从1994年的1388起,上升到2003年的6831起,增加3.9倍,年均递增14.6%(黄建宏、肖显富,2009)。[1]究其根源,既有由自然原因导致的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旱灾、水灾等)衍生而来的社会问题,又有由人类社会自身原因所导致的各种社会性危机(例如社会动乱、战争、恐怖袭击等)两大类。其中,由人类社会自身原因所导致的各种突发事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因区分出一些主要类型,如由于技术原因所导致的,由于经济原因所导致的,由于政治原因所导致的,由于社会纠纷与冲突所导致的,由于文化价值差异所导致的,由于社会心态原因导致的突发事件等(洪大用,2008)。[2]

一、研究回顾

理论社会学家提出了诸多理论来解释集合行为的机制和过程。国外关于集群行为的机制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①暗示、模仿理论。认为在集群的情景下,由于社会促进而产生反应增强和动员集群成员行为,彼此间容易产生暗示和模仿,因而无论在成员的心理上还是在行为上均显示明显的同质性。②感染理论。认为在集群的情景下,就像受传染病传染那样,群体的情绪、观念及兴奋感迅速向周围人传播,人们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很快地受到感染。但是,集群成员被感染的程度,则取决于个人参加集群的态度和目的。③需要不满理论。认为在集群的情景下,个人很容易将自己难于消除的不满转化为集群的行为,用这种方式宣泄自己的不满。如在集群中,常能看到群体暴力性破坏行为和攻击行为。④群体标准理论。在一定的场所下,由于集聚大量的人,很快就形成了群体的判断、感情和需要的规定,这一群体的标准决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及思想方式。⑤压力理论。在集群的情景下,大多数的人具有共同的动因而显示共同的反应,产生一定的压力,使个人感到要遵从群体行为,而且使个人相信群体的行为是正当的。近期对集群心理较有影响的研究者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K.兰和G.E.兰、R.H.特纳和L.M.基利安。K.兰和G.E.兰提出的理论试图解释一群人是通过什么样的步骤和机制才逐步形成列朋所描述的群众;特纳和基利安则提出了“紧急规范理论”,认为当一群人处于模棱两可的情景下,某个人的行为举止就可能成为所有人行为的规范,促使人群的情感、行为趋向一致。

突发事件理论研究在西方国家起步比较早,特别是在美国。以卡罗林纳大学的james l.morrison为代表的学派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突发事件理论的研究,如今,在美国、欧洲、俄罗斯以及亚洲的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突发事件管理理论已经达到量化的水平。中国突发事件的研究开展得比较晚,主要是基于灾害预警系统方面的研究。[1]

近年来,基于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快速增长态势,国内学术界掀起了一波研究热潮。梳理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大致归纳研究进程与现状。

从研究视角看:社会学视角与非社会学视角并行。国内学者基于国外相关理论分析国内群体性突发事件,如基于博弈论(周定平,2008)[2]、集体行动理论(刘能,2008)[3]、政治参与理论(苗贵安、王云骏,2009)[4]、社会冲突理论(黄建宏、肖显富,2009)等视角。[5]

从研究方法看: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研究并重。就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研究,既有个案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微观层面上关注国家与公民互动过程,研究权力运行与权力结构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形成与发展中的关系;又有小叙事、大视野的研究方法,从宏观层面关注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诱发原因、发展规律、对策设计等进行一般性解释与阐述。

从研究内容看:学理性探讨与对策性探究并举。目前学术界就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研究,其侧重点既有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概念、类型、特点、原因、后果的学理性探讨,也有如何预防和解决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对策性探究。

本文主要以2005年以来在中国境内发生的、影响力比较大的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为分析样本,探究其特征、危害及其演化机制。

二、研究设计

1.样本分布特征分析

课题组跟踪研究了历年来在中国境内发生的、影响力比较大的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建立了比较详细的案例库。在案例库中,分别按照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事件影响力维度来抽样。从时间维度看,分别涵盖2005~2009年;从空间维度看,覆盖了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一般发达地区、较不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从事件影响力维度,主要抽取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其中:分别根据其影响力大小可以分为4个等级。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将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关于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等级划分标准,本文参照我国现行的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设定如下:四级事件: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不足1000元的事件。三级事件: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件。二级事件: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含3人)以上10人(含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件。一级事件: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

基于时间、空间、事件影响力三个维度的样本分布特征见表2-1:

表2-1 样本分布特征

2.样本基本类型特征

关于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类型特征,一般基于组织特征和利益诉求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前者是指该事件是否事先有组织有谋划,具体包括有组织、无组织两类;后者是指事件的行为主体是否有直接的利益诉求,具体也可分为有直接利益诉求、无直接利益诉求两类。基于上述二维分析,样本的类型分布特征见表2-2。表中统计结果显示:有组织有直接利益诉求的样本占30%;有组织无直接利益诉求的样本占35%;无组织有直接利益诉求的样本占5%;无组织无直接利益诉求的样本占30%。

表2-2 样本的类型分布特征

3.研究方法:HVC(Hazards,Valnerability,

Capacity)评估法

关于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损失评估重点,主要是对社会系统的脆弱性进行分析与事件风险度评估,目前常用的方法是HVC评估法。这种方法将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危险要素、社会的脆弱性和社会的承受能力综合起来加以考量,具体步骤是:首先,进行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风险要素评估,包括类型、征兆、频度(可能性)及持续时间等;其次,进行社会脆弱性评估,包括影响程度、地理位置、人的防范能力、发生的原因、公众意识等;再次,根据风险矩阵,得出风险总体水平;最后,评估社会承受能力,包括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可利用的资源、应急响应能力等,并将突发事件风险与社会应对能力进行投影分析。

三、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损失与风险评估

本文采用HVC评估法,对20个事件样本进行分析。统计分析及结果显示,20个样本中,风险等级为1级的占65%,2级占10%,3级占15%,4级占10%。

表3-1 20个事件样本的损失与风险评估

四、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要风险源分析

洪大用认为,目前中国正处在现代化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与体制转轨并行,传统因素、现代因素与后现代因素并存,导致现阶段是社会不和谐因素的活跃期和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因而也是各种类型公共危机的易发期。在此多事之秋,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与衰退、技术风险、产业调整、失业下岗、生产事故、劳资纠纷、社会保障失灵、城市移民、社会分化、地区差距、贫富差距、公权腐败、干群矛盾、公众参与、群众维权、主文化疲软、思潮混乱、信仰失落、心态失衡、恐怖袭击、传染病、社会控制弱化、危机管理能力不足以及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等主客观因素的存在,都有可能诱发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洪大用,2008)。[1]

本文将上述原因归结为经济源、社会源、政治源、自然源、技术源、混合源等。其中,经济源包括征地拆迁及补偿、产业调整、生产事故、劳资纠纷、资源权属纠纷、非法集资、国有及集体资产流失、经营承包权属问题等;社会源包括社会保障失灵、城市移民、社会分化、失业下岗、地区差距、贫富差距等;政治源包括公权腐败、干群矛盾、公众参与、群众维权、基层选举违规操作等;文化源包括主文化疲软、思潮混乱、信仰失落、心态失衡等;自然源主要指自然灾害、生态退化等;技术源包括传染病、社会控制弱化、危机管理能力不足等;混合源包括多种要素如人为因素导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多因素引发的恐怖袭击等,均属于此类。

基于上述分析框架,20个分析样本中,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要风险源分布情况如表4-1所示。结果显示,20个样本事件的主要风险源的比重依次为:经济源居首,占35%;混合源次之,占30%;社会源为20%,政治源为10%,技术源为5%。

表4-1 20个样本事件的主要风险源分布

五、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机制

关于突发事件演化阶段的划分,常见的是基于管理流程的“三阶段论”,即“事前、事中、事后”的划分,还有一种基于发生过程应急管理措施的“四阶段论”,即“预警期、应急期、缓解期和重建期”,本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将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演化阶段划分为五个阶段,即“萌芽期、成长期、爆发期、平息期、重建期”。

对于某个突发事件而言,就是从事件萌芽回到消失的全过程。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是一类非常规突发事件,也可以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来分析。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评价,是一个评价与事件、影响或行动相关的社会负荷的客观过程,它通过识别事件性质及其类型,评价这一突发事件的影响及其危险度,并评估和确定实施应急管理的机会。该评价涉及突发事件的整个生命周期。

一般来说,突发事件有其自身的运动和演化规律。比较典型的是Fink(1986)所提出的“危机生命周期”的概念,他借用医学术语形象地对危机的生命周期进行了描述,把危机生命周期划分为危机征兆期(Prodromal)、危机发作期(Breakout)、危机延续期(Chronic)、危机痊愈期(Resolution)四个阶段。Fink模型不仅勾勒出危机的过程,并且侧重阐述危机每一个阶段的特点。这一框架为危机管理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1]

课题组基于Fink模型以及对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演化特征,将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五个阶段,包括萌芽期、成长期、爆发期、平息期、重建期,这个过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突发事件生命周期。

第一个阶段是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萌芽期。在这个阶段,由于影响社会安全的风险要素或危机隐患非常隐蔽,隐含的社会风险问题不易察觉,因此常常容易被管理主体忽视。

第二个阶段是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成长期。在这个阶段,警兆信息显示有潜在的风险乃至危机可能发生。在突发之前,一般就有一些征兆显示公共危机有可能发生。如果对这些征兆和信息有足够的意识,就可以在突发事件发生前采取行动尽量减少风险和危机发生所造成的损失,也使得公众对即将发生的问题有足够的认识和准备。

第三个阶段是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爆发期。在这一个阶段,具有危害性的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并引发危机。这种阶段,事件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对社会和国家的物质的、非物质的影响深远和巨大的。

第四个阶段是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平息期,同时也是危机的延续期。在这个阶段,危机的影响持续,同时也是相关行为主体努力消除危机的过程,作为事件管理责任方,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实施应急管理,各方行为主体在事件平息期要形成合力化险为夷。

第五个阶段是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重建期。在这个阶段,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已经完全解决,所以又被称为危机痊愈期。实际上,仅仅停留于突发事件的解决还远远不够,还要消除该类事件对受害人群的身心影响,重建社会公众的信心,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基于上述分析框架,在20个分析样本中,不同类型的事件各演化阶段持续的时间和风险性是有差异的(假定持续时间长短分别用1、2、3、4、5对应于很长、较长、一般、较短、很短。风险性分别用1、2、3、4、5对应于很大、较大、一般、较小、很小),则得到下表5-1:

六、结论及讨论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 危机预警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250-0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面临的外部环境也日益复杂,因其属于政治性敏感的群体性系统,更是突发事件的高发区域。因此,建立和完善高校突发事件的危机预警机制,是我国高校面临并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笔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感触颇深,对于突发事件的涵义、原则、处理方法、相关法律规定等有着一些独到的体会,愿与广大高校相关工作者分享经验。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

根据高校突发事件的规模、根源和内容等标准可以划分出以下几种大学生危机事件的类型。

1.按突发事件产生的根源来分,可分为管理决策类突发事件、人际关系类突发事件、灾变性突发事件、重大事件类突发事件、传染性疾病类突发事件、人为因素类突发事件及环境压力类突发事件。

2.按突发事件产生的危害结果来分,可分为学校财产损害类突发事件、学校管理秩序损害类突发事件、学校社会信誉损害类突发事件、健康安全与生命安全损害类突发事件、综合损害类等突发事件。

3.按突发事件的性质来分,可分为政治类突发事件、治安安全类突发事件、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成因分析

想要更好地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首先必须清楚突发事件的成因。根据实际经验可概分如下:

(一)高校一般性突发事件的成因

高校一般性突发事件主要是指公共卫生类、治安安全类和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

1.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成因:因为信息不流畅、公开透明度不高以及对公共卫生事件缺乏正确的概念,是造成这类危害性突发事件或扩大危害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2.治安安全类突发事件的成因:首先,校方教育管理不力,学生违反校规校纪、个别不法分子侵害以及交通或其他意外事件等,是造成高校治安安全类突发事件的直接原因;其次,校方责任意识淡漠,相关管理人员不作为,工作失职,致使学生心理失衡等,是造成重大、恶性事件的重要原因。

3.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的成因:高校所处地域发生地震、洪水是引起此类事件的直接原因。对自然灾害缺乏正确认识、预测和应对措施,是造成该类事件危害性扩大的重要原因。

(二)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

1.国内外敌对势力对高校的渗透和破坏,是引起群体性突发事件增多的外在因素。

2.高校贫困生的日渐增多、社会环境复杂、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是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内在因素。

3.社会化步伐加快,导致学校长期利益和师生短期利益、个人利益和积极利益的矛盾加深,也是引起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

4.管理混乱、信息不畅,易成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导火线,学校配套的教学、后勤等服务设施没能随之及时跟进,致使高校的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等硬件设施跟不上招生规模,极易引起学生的不良情绪。

三、高校突发事件危机预警机制的建设

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及时向大学生提供帮助,助其如何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正确对待各种心理危机,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适时克服心理障碍,最终在危机中保护自我,度过危机。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做法是:开展危机意识的教育和培训;搭建完善的信息网络平台;抽调骨干人员,组织机动队伍;建立学校与学生家庭信息合作系统;编制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增强法制观念,加强法制教育。

总之,高校突发事件及应急处置机制的深入探索,分析当代中国高校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成因和类型,分析国家的政府应急管理模式和特点,系统研究我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程序、基本原则、法律体系、应急体制及应急处置机制,对建立健全高校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为提高学校和辅导员老师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很好地理论参考,一定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加学习,不断增强自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德华.高校突发事件的特征、成因及处置方法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3).

[2]彭艳红.浅谈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02).

[3]王凡.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01).

[4]张平,尹跃进.高校突发事件与辅导员工作[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05).

[5]于孟晨,巩红,盛攀峰.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决策问题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01).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范文3

随着胜利油田经济体制改革、转型的加速,油田各单位因利益纠纷产生的不安定因素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统计结果表明:2010年全年因发生上访事件而紧急备勤81起,平均每月6.75起;2011年全年因发生上访事件而紧急备勤95起,平均每月7.91起;2012年全年因发生上访事件而紧急备勤78起,平均每月6.5起。

群体性“闹访”事件参与者一般都是基层普通职工或老百姓,大多数是因内部矛盾引发成群体性上访。虽然是简单的事情,普通的人,一旦聚众“闹访”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且呈几何递增,被人们“关注着”、“传播着”、“讨论着”,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越来越频繁的群体性“闹访”事件,虽然没有引起社会动荡,但潜在的风险却极大,处理不得当,就会一触即发,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群体性“闹访”事件的特点

1.事件主体呈多元性。近年来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困难职工参与了。参与人员包括在职和下岗职工、油田家属、地方百姓、农民工等。涉及地方、二级单位、厂矿机关、学校等行业,也就是说导致的因素越来越多,参与人员也就越来越复杂。

2.参与人员多,规模声势浩大、突发性强。“家丑不可外扬”这句话已经挡不住大家的脚步了。不怕闹的动静有多大,就怕没人闹。大多数群体性“闹访”人员在少数人的鼓动宣传下,本着“不闹没人理,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思想、及“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而走上聚众闹访的队伍,而且是说来就来,集合快,突发性很强。

3.采取的方式、花样越来越多。静观这两年的闹访事件,由原来的“关起门”来在本单位吵闹变成了到上级主管部门门口静坐、堵塞交通道路、堵门、悬挂横幅、打砸、冲击办公场所等。2012年出租车司机采取的主动停车不上路营运的方法,让管理者几乎没有牵制的办法,出租车司机们自己还有组织地检查、制止私自跑车的人。

4.聚众闹访有了组织、策划人――“挑头人”,而且闹访行动周期长。目前发生的许多都有一定的酝酿过程,开始有了敢于挑头说话的人,不再人人都说或人人都不说,而且这个人还挺能说,能陈诉事件的来龙去脉。聚众闹访的时间也由原来的两三天到一星期甚至十几、二十天。

5.参与者有较强的抱团、联合行为,容不得别人指责。群体性“闹访”者意识到自身利益的一致性,希望通过团结协作、壮大力量的方式来争取自己权益的重要性,他们情绪激动,容不得旁观者有说法,一旦听见或发现有指责的人,立即群起攻之。

6.闹访事件都与自身利益相关联。随着油田改革的深入,各种各样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总体上都是围绕着经济利益这一根本。一些事情、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最终就会一触即发,大规模的群体行突发事件就不可避免了。

7.重复性。只要第一次领导没有解决好该类问题,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类似的上访;或者听说某单位有相似情况,事情解决的比较好,也会成为下次上访的“引子”。

二、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置对策

突发性由于采取集结力量的态势,这种矛盾的发生对社会影响面大,冲击力强,而且处理难度系数大、遗留的问题多,不仅会直接导致社会经济生活的重大损失,加大各级政府行政管理的难度,而且还会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危害极大。正确处理群体性突发上访事件,要依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结合事情的发生背景,以确保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良好为目标。坚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和方法。

对突发性群体矛盾的解决,既要有预防的措施,又必须讲究控制和处理突发性的策略。对正在发生的的妥善处理讲究:快速、准确、稳定、总结。

“快速”就是要早发现,提前准备。突发性,一般事发突然,情况紧急。要快速制胜应当做到三点:一要及时预防;二要快速到位;三要快速展开。

“准确”就是认准领头闹事的策划人、组织者。控制住组织者,其他人也就没有主心骨,其余的人群就可以很快散去。

“稳定”就是处置过程中稳定群众情绪是必要的。在突发性发生时,由于现场秩序混乱,人群心理状态的失衡以及情绪的波动,人们容易偏听偏信,容易受传闻和谣言的蛊惑,容易产生非理,从而造成极大的社会紊乱。

“总结”就是总结经验,杜绝相似情况的再发生。当事件被平息后,不能在“总算过去了”的心态支配下把它束之高阁,要敢于认真反思。要进一步做好善后工作,彻底清除复发隐患。要及时总结行动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举一反三,从中探求规律性的东西,彻底清除同类或相近事件发生的根源。

随着油区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各种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将不断产生,各级各部门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调整好各阶层利益之间的关系,注意防止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发生,既要做好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又要维护社会的政治稳定和促进安定团结,确保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和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范文4

对照组和路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遵医嘱护理程序,路径组采用护理路径实施急救护理。比较两组事件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及对急救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结果 路径组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提高;患者死亡率、急救时间较对照组降低。(P

【关键词】 护理路径;群体性;突发伤害事件;院内急救

群体性突发伤害事件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一类[1],常常在短时间内出现大批伤病员,情况紧急,场面混乱,病情差异大,时间紧迫,救治任务艰巨,规范的救治管理流程是抢救成功的根本保证。我科根据循证护理方法,在临床路径的基础上,根据突发事件急救预案,制订了突发事件急救护理路径,对我科参与救治的群体伤害事件中应用护理路径实施急救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组织救治的突发群体性伤害事件29起为路径组,另回顾性选择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群体性突发伤害事件20起为对照组。前组患者共计158例,男性91例,女性67例,年龄0.17~67岁,平均年龄29.5岁;后组患者共计123例,男性67例,女性56例,年龄0.25~82岁,平均年龄35岁。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救护理流程,根据医嘱进行急诊抢救护理工作;路径组按急救护理路径实施抢救。接到突发事件急救指令后,由护士长或当班护理小组长担任急救护理总指挥,按护理路径内容(见表1,表2)逐项执行,对已完成的路径项目打“√”并签名,未完成的打“×”,并在变异分析表中记录变化情况,分析原因并做相应处理。

1.2.2 自制定满意度调查表,抢救完毕,小组长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效果、急救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路径组与对照组比较,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提高;患者死亡率、急救时间较对照组降低。见表3、表4、表5。

表3 两组患者急诊抢救所用时间比较

表4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死亡率比较

表5 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突发群体伤害事件往往发生突然、时间急、人伤员多、伤情轻重不一、抢救难度大[2],急救时常需投入较多的人员与物力,涉及面广,抢救细节繁杂,同一时间内需完成多项工作,医务人员能否各尽其力并密切配合,及时提供有效的救治对急救效果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需要优化的急救流程,使现场的医务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急救路径,避免大家忙乱而延误时间。查询护理急救路径应用于单病种、单个患者在院内急诊急救的报道很多[3-7],但对于有多患者的急救现场众多医务人员之间的配合及分工,特别是护理人员到底该先行什么操作、具体的分工、护理救治的具体对象以及护理措施内容探讨问题不多。

在一个突发事件中,患者可多达数十人,甚至上百人,患者的伤情不一,所需要给予的处置重心、顺序会有不同,就需要多种有针对性的处理;而一个突发事件常常惊动多层领导,如医院院长、副院长、医务部、护理部等亲临现场指挥抢救,由于各领导的工作重心有所差别,并且对每位护士的角色分配不明确,因此各领导在需要指派任务时常无方向性地随机选择护士下达指令,很可能一个护士接到多个领导的指示,让护士不知该如何执行操作;还由于所遇到的急救医生不同,业务技术熟练程度及专科处置习惯不一样,有些医生对护士的工作不理解,越忙越乱,一会让护士干这样,一会干那样,根本不顾护士做事的时间和顺序,使护士不知所措,无形中耽误了抢救时间。

突发事件急救护理路径是在临床护理路径的基础上,针对突发事件的特点,在标准的时间内采取规范的急救护理措施,包括对急救护士进行角色定位、分组包干、患者分管分配、各组的护理措施等,护士知道自己该护理的对象是谁,首先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快速做好,并如何与其他护士进行配合,同步地完成各项急救任务,确保急救事件的方方面面均得到圆满的解决,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了因多领导、多科医生而出现的多重指挥的忙乱现象。

急救护理路径可使急诊护士有预见地、有标准的、主动地沿路径内容进行工作,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指导每位护士正确按护理程序操作,在患者到达的第一时间迅速反应,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机械的等待医嘱的下达[8],减少抢救护理中的随意性、对医嘱的信赖性从而减少中间环节,节约时间,保证抢救的及时性,也避免了护士能力不足影响抢救,减少不同护理人员急救质量的差距,确保急救高质量的完成。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争取有效的抢救时机就是争取了患者的生命,从而提高急救成功率,减少差错,提升满意度。

表上显示,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参考文献

[1]曹康泰主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释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5.

[2]章雪.突发群体伤患者的急救护理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9):55.

[3]陈文群.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的效果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23):4596.

[4]陈路,等.临床快捷路径在重症外伤急救中的应用[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12(4):55.

[5]张慧.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重症抢救中的应用[J].交通医学,2010,24(5):588.

[6]刘智文.临床护理路径在意外创作院内急救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12):24.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种类;处理;预防

高校人口密集,大学生突发事件影响了学校的社会声誉,给学校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同时也给学生家庭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突发事件越来越引起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人为等原因引发的,在高校内部突然发生的,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的,造成伤亡和财产重大损失的,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威胁或者危害的,影响或危害高校形象、声誉和政治稳定的事件。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

高校突发事件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自然灾害对高校的破坏,包含地震、洪水等,如2008年四川大地震等;第二类在高校里发生的卫生性灾害事件,包含传染病流行、食物中毒等;第三类高校里的人为灾害事件,包含火灾、漏电事故、校园交通事故等;第四类高校学生的群体性聚集事件,包含游行、非法集会、罢餐等;第五类校园伤害事件,包含学生自伤、校园暴力伤害事故、师生冲突互伤、恐吓、劫持、群体斗殴事故,如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等。

三、突发事件的处理

对于高校的学生突发事件,我们虽做好了预防工作,但有时还是会发生。在开展及时有效的处理时,有四个共通点是要坚持的:一是学生人身安全至上;二是第一时间与110、120以及学生家长联系;三是第一时间启动学生突发事件处理应急预案,向学校负责学生工作的相关领导报告,应急工作小组立即到达事发现场;四是第一时间与各相关部门如保卫处、后勤处、校医院等联系,尽可能地将伤害减少到最小。除此之外,还将按五类学生突发事件分别提出处理办法。

第一类,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对高校的破坏的处理。首先应急工作小组,按平时演练尽可能迅速地将学生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对来不及疏散的学生进行解救,同时通知相关医疗部门对受伤的学生进行救治,清点班级人数,对安全转移的学生进行安抚及心理辅导。

第二类,高校发生的卫生性灾害事件的处理。应急工作小组立即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将发病学生送往医院治疗,第一时间联系学生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相关部门或医疗、防疫等机构做好现场消毒、取样分析工作。协助安排疑似病例进行隔离;组织学生干部进入班级、宿舍,做核查、安抚、预防等工作。

第三类,高校学生的群体性聚集事件的处理。应急工作小组立即赶到现场,组织好全体学生干部,掌握确切情况后做学生的劝阻和说服教育工作。学生散开后,安排学生干部必须进入班级、宿舍,继续做相关的教育安抚工作。

第四类,校园伤害事件的处理。应急工作小组安排相关人员进行阻止,设法稳定局势,防止事态恶化或者立即通知110、120,应急工作小组立即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将受伤学生送往医院治疗并留守医院跟进情况,第一时间联系学生家长,同时要求现场学生注意保护好现场,掌握确切情况后积极配合警察、学校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工作人员实行值班制度,在短期内陪伴邻近学生,做好安抚稳定工作;同时进班级、宿舍,做好针对性的安抚稳定工作。请学校心理咨询教师为学生做心理辅导。协同学校做好善后事宜。

四、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

(一)制定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工作小组。做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各部门人员的职责明确,一旦事件发生,各自按照职责进入工作状态,做到“事事有人干,不会打乱战”。

(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教育,开展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演练。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专题演练与讲座,提高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及对突发事件防范意识和处置能力。

(三)及时介入,妥善善后。通过学生干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关注校园风气和思潮,消除事件诱因,加大防范力度。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做到早介入、早决策、早疏导、早平息,减轻危害程度。做到依法治校、严肃管理,防止突发事件复发。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突发事件 应急处理 效果 评价

我国政府在处理应急事件方面也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最为重要的是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理念落后,政府与民众间的信息传递尚未形成统一的机制,对突发事件缺乏系统的评测和监督。所以,针对突发事件而建立起来的预防效果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目前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现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并对这些应急方案进行了效果评价,希望对相关部门有所帮助。

一、关于目前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现状分析

1、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我国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问题上,仍旧注重救援过程,忽视了对突发事件的防御。重救轻防、事后设防的观念严重滞后了对突发事件的治理。事后应急,如果突发事件在一定期限内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可能会使结果影响扩大化,可能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又使得应急时的资源投入难以充分发挥有效的作用,使社会在应对突发事件打击能力更显脆弱,也势必影响应急相关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2、缺乏应急处理相关的法律制度

我国目前制定了一些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制度,包括在防震减灾和防洪等方面体现出了我国政府强大的动员能力,比如在四川大地震中,政府较快的启动了应急方案,有效的降低了地震造成的损失。但是,对于这些应急条例和法规,其本身带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和部门特征,难以在全国形成整体协调性,在遇到群体性的突发事件时,难以进行有效的控制。

3、政府与民间缺乏信息良性互动

信息畅通在突发事件爆发后显得非常重要,加强政府与民间的信息沟通,能够降低突发事件对社会造成的恐慌情绪。但同时,目前的不少政府部门因为担心公布信息对社会造成过度的恐慌,刻意地屏蔽信息,不想民众公开突发事件的进展情况。政府与民间缺乏信息的互动,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政府在民间公信力的树立。

二、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的建议

1、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法制体系

我国在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突发事件危机处理方面的法制体系建设。国家要加强群体突发事件的紧急状态法的制定,各地方城市也要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法制建设。明确各级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理中的责任,通过法制建设来保障突发事件的处理有序进行。

2、建立政府与民间的信息良性互动机制

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要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及时准确地将信息公布给民间。建立政府部门与大众之间的信息良性互动机制,注重群众对突发事件的关注。可以通过网络和其他多媒体传播工具,将信息传达给群众,可以有效地避免突发事件对社会造成的恐慌。在此基础上,加快政府信息化的公开程度,提高政府对突发事件处理的透明度。

3、建立常设性应急管理综合协调部门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是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面对影响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发事件,政府必须要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在内部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部门和机制。并在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演练,并根据演练的过程,设置各种决策方案,以应对实际应急处理工作中的需要。

4、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预警机制

针对突发事件潜伏到产生具有一定演变过程的特点,必须加强政府的预警机制建设。各地区也要针对地域性的自然灾害之类的突发事件,分析该类突发事件的规律,提高应急预案的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对于突发事件特点的突变,要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和评估,使预案在处理突发事件方面具有可行性。

三、关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效果评价

1、如何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进行效果评价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变革的转型期,政府工作的重点还在于扩大内需和缩小贫富差距的利益结构调整方面,面对的各种社会改革使国家工作重点难以顾及到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整体性,客观上加剧了突发事件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对待应急处理的效果评价方面,也必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客观存在,建立客观合理的评价体系,重点在于对突发事件管理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而评价的内容主要集中于突发事件中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

(1)应急管理者必须树立危机防范意识

关于应急管理者的危机意识评价是突发事件预防效果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评价的首要任务。着重考察管理者能否预先做好防范危机的思想准备,包括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是否建设有必要的应急避难场所、医疗设施和抢险应急准备等。

(2)关于突发事件的预警准备

一方面,政府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减少突发事件对公众造成的影响,建立政府与民间畅通的网络平台,加强两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程度。这样,在公众之间及时和准确的相关信息,并将如何规避突发事件带来的危险措施告知民众,使得广大公众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知道如何应对,避免产生恐慌。

(3)健全突发事件应对的保障体系,提高事后恢复能力

政府要从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资源配置方面入手,强化突发事件发生后对社会的保障措施,加强受突发事件影响群体的心理疏导,降低社会矛盾产生的可能性,规避突发事件成为导致恶性事件循环产生的风险。同时,要对事后损失进行评估,提高事后的恢复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在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同时,必须加强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通过提高政府的组织动员能力,从而降低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对于地区性的突发事件,要完善相关组织体系,从法律建设方面建立整体性的应急机制和运行机制。而对于突发事件的演变特点,必须加强预警机的建立,提高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速度,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张英菊 闵庆飞 曲晓飞.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评价中关键问题的探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覃燕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效性评价.《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24期

作者简介:

姓名:杨宁,性别:女,出生年月:1972年1月21日,籍贯:辽宁省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