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的终极目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政政策的终极目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政政策的终极目标

财政政策的终极目标范文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内容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当代各国政府调节宏观经济最主要的两种手段,两大政策各有特点,了解它们的作用机制,深入研究它们的协调机制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摆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协调配合使用两大政策,达到宏观调控目标,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本文的结构是第一部分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差异,第二部分具体分析两大政策的协调问题,第三部分指出本文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问题,第四部分总结全文。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差异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动所采取的措施,尤其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两大政策调节的领域不同。财政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财政收支,主要通过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货币政策主要从流通领域出发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

两大政策对收入分配,利率,产出的影响不同。财政政策通过转移支付和税收等各种政策可以直接调节社会收入分配。货币政策直接调节货币供应量。

表1:两大政策对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两大政策的效应时滞不同。从扰动出现到经济政策产生作用的每个阶段都存在时滞。这些时滞可以分为两种时间层次:外部时滞,即政策行为对经济影响的时间;内部时滞,即着手制定政策所花费的时间。

表2:两大政策的时滞效应

两大政策调节的主体不同。财政政策由政府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控制。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表明,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常见的配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双松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其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消极效应是往往产生财政赤字并诱发通货膨胀。

双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此种组合方式的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抑制总需求,控制通货膨胀; 其消极效应是容易造成经济萎缩。

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这种组合方式可以在不提高产出的前提下,提高利率,抑制通货膨胀。

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在不降低产出的前提下,降低利率。

表3:两大政策的组合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的分析的一个隐含假设就是不存在流动性陷阱,货币需求曲线既不是垂直的,也不是水平的,而是向右上方倾斜。

三、进一步分析

上文主要分析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及其差异,探讨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和配合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短期分析假定价格不变,内生变量是利率和收入(决定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作为外生变量,影响总需求。只有在短期内,产出和利率在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才表现为固定的关系。从长期来看,这种关系不存在或者说不稳定。

第二,忽略了总供给对经济的影响。在考虑总供给的情况下,从短期来看,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能提高总需求,导致产出增加。但从长期来看,供给曲线是垂直的,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能使价格水平上升,对产出没有影响。

第三,本文没有考虑开放经济的情况。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三元悖论原则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论断。根据蒙代尔的三元悖论,一国的经济目标有三种:①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②汇率的稳定性;③资本的完全流动性。这三者,一国只能三选其二,而不可能三者兼得。

表4:开放经济条件下两在政策的效果(资本自由流动下)

四、结论

从短期来看,扩张的财政政策提高计划产出,导致产出和利率的提高,而扩张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导致产出提高,利率下降。

从政策时滞来看,财政政策内部时滞较长,而外部时滞较短。反之,货币政策内部时滞较短,外部时滞较长。因此,货币政策适合于对经济进行微调,财政政策在经济危机下往往比货币政策更有效。

在考虑总供给的情况下,两大政策都能扩大总需求,引起产出增长,价格上升。因此,当产出低于潜在产出时,两大政策都合适;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应当尽量少用两大政策。

在开放经济条件和固定汇率制度下,根据三元悖论,如果资本自由流动,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中国经济现在通货膨胀高,对外贸易失衡,根据本文的讨论,适合采用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从紧的财政政策,或者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前者会引起经济衰退,后者不会引起经济衰退。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协调研究

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联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使用,并对宏观经济产生作用和影响,达到政府既定的目标。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属于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常态,财政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防范经济波动,保持经济稳定。经济衰退与经济繁荣状态总会交替发生,引发诸如就业压力大、通货膨胀、投资波动、外贸失衡等严重的经济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要求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间接作用于经济,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状态,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是政府经常使用的两大经济政策。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有四个: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这四个目标的本质都是要保持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

(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起作用。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的使用。货币政策则是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搭配,因而两者可形成合力,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

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2.1 财政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所使用的工具一般与政府收支活动相关,主要有税收、财政支出、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和公债等。

(1)税收。税收是形成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是国家调控经济的政策工具。其法律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因而具有广泛强烈的调节作用。税率的确定是财政政策实行调节目标的基本政策度量选择之一。税率的高低决定着一国财力的大小和聚集分散程度。税负的分配是国家对于税收结构的调整,其可以起到调节产业结构的作用。

(2)国债。国家发行国债主要目的是弥补财政赤字和发展社会公共建设。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国债的发行渐渐成为了财政政策的重要T具,具有调节货币供给、私人消费和投资的作用。国债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货币效应;挤出效应;收入效应。

(3)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国家为了满足一定的社会公共需要,对以税收和发行国债等形式筹集来的资金的运用。一般性的财政支出包括日常政务支出、政府投资支出,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和转移支付。政府的投资力度和投资方向对一国产业结构优化以及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

2.2 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1)法定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或金库中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法定比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扩大或收缩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加强央行的基础货币吞吐实力,从而通过影响货币存量而对整个经济产生作用。由于它直接影响到各商业银行利润,因而效果非常猛烈,一般情况下不常使用。

(2)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再贴现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从而增加了货币投放,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再贴现额的高低,而且会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从而整体影响再贴现规模。

(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发达国家将公开市场操作当作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量的主要货币政策T具,通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调控货币供应量,以达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公开市场操作业务具有市场化程度高、灵活性和微调性的特征。

3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的实践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历经了30多年的实践,实践表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对于加快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还有很多要素制约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从而使得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定出口的同时,出台了更加有力的措施以扩大国内需求,并取得了较好的政策效果。进入后危机时期,我国宏观调控在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方面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仅要在各自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还要加强协调配合,发挥调控互补的联动效果,避免政策运用的相互掣肘。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和追求收益最大化(或风险最小化)的投资者构成了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经过2009年的经济刺激政策,使得我国国民经济在2010年实现了高位稳定增长,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重心也由刺激经济转变为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扩大内需和防止通货膨胀。政策组合继续保持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方面由极度宽松转变为适度宽松,而年末则调整为稳健偏紧,在产能过剩和房地产等领域紧缩性政策的调控力度明显加大,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对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使用的实践进行总结,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已逐渐向市场化调控方向转变。在发展公共财政的总体结构下,从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的方式以政府投资性支出为主,逐渐转变到通过公债、税收、转移性支付等多种工具的综合运用。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信贷控制方面,而是逐步具有了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特征。

第二,在财政货币政策作用效果方面,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由强至弱,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由弱至强。改革开放最初,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是以财政政策为主导,而货币政策几乎没有作用,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货币政策的核心模式转变为通过对信贷规模的控制从而影响货币的供给。

第三,目前的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更多的关注总需求管理,主要以经济的稳定为目标。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与体制转轨的双重任务,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在长期来看,还必须关注金融制度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优化,以及以结构性调整为目的的供给管理等层面,这也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4.1加强政策制订的预见性与时效性

从过去来看,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搭配的变化比较频繁,财政货币政策的实行存在时滞问题,需要做的就是提高预测能力,为政策调控及协调打下余量。

4.2财政货币政策在配合中要有针对性

财政政策应更多地利用区别对待的方式,利用财政收支来控制资金流向,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同时通过税制和社会保障措施,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效调节整个社会收入构成。货币政策应当着重考虑未来经济的走势,避免出现通货膨胀,通过各种手段抑制经济过热,在调整结构方面,货币政策应当通过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方式,推动经济均衡发展。所以,在实施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时,一定要注意两者具有针对性的搭配使用。

4.3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灵活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工具

要全面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就要健全金融市场,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大力发展短期融资工具,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利率成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加强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融通,实现金融机构间资金的良性循环。

4.4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效果

财政政策的终极目标范文2

【关键词】 价值链;财务;可持续增长

对于可持续增长国内外已有很多研究,但基于价值链的财务可持续增长,却鲜有研究。价值链财务可持续增长有其自身特有的内涵及特征。为深入地对价值链财务可持续增长生成机理及策略进行研究,有必要先对价值链财务可持续增长的内涵进行界定,并剖析其所具有的特征。

一、基于价值链的财务可持续增长内涵

传统观点对于财务可持续增长的定义,大都从财务视角去研究财务可持续增长率。然而财务活动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部分,是以企业的资源、能力、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与企业技术开发、生产、销售、物流等各项管理活动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泛言之,企业管理是对企业价值链的整体管理,即对涉及企业设计、生产、营销、分配、供应商及客户等一系列价值活动集合的管理,则财务可持续增长管理应是以资源、能力、信息等为管理对象,贯穿整个价值链的一种价值管理。因此,对于财务可持续增长问题的研究,不能仅限于财务活动范围之内,而应从企业价值链管理的整体视角进行探讨。鉴此,笔者认为价值链财务可持续增长管理是以企业财务资源、信息与能力为管理对象,以财务行为为载体,适应企业外部理财环境变化及与价值链各价值活动协调发展的一种价值管理;价值链财务可持续增长率是指在保持价值链财务政策和经营效率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能够实现的与价值链各企业协调发展的最大化增长率。

传统的财务可持续增长理论是以单向闭环的财务管理模式为基础的。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呈单向式,即企业内部价值流呈单向流动,企业采购、生产与销售各环节的信息单向集结于财务部门,而财务部门的信息没有反馈给各业务部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侧重于企业内部价值链,而对于维系企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的开放式价值链关注不够。

笔者基于价值链的视角对财务可持续增长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其与已有理论成果关于财务可持续增长内涵的界定有以下三方面的不同。一是视角不同。已有理论成果中,财务可持续增长界定为一种财务可持续增长在一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比率,是一种定量性研究;笔者所界定的财务可持续增长本质是一种在企业价值链各价值活动既定水平下,财务可持续增长的最大化能力,是定量性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契合。二是范围不同。已有理论成果对于财务可持续增长的研究,基本是在维持企业原有财务政策与经营效率不变的前提条件下,从企业理财内容范围,包括筹资、投资、营运与分配四方面进行探讨的;笔者对财务可持续增长的研究,是基于维持企业原有价值链各价值活动水平状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探讨的,包括企业的客户关系网、采购水平、生产水平、营销网络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价值链环节的价值水平状态。三是对象不同。已有理论成果中,财务持续增长管理基本只涉及企业理财筹资、投资、营运与分配四方面内容;笔者界定的财务可持续增长管理涉及到企业价值链管理的各环节中,影响价值活动的各个方面。

二、价值链财务可持续增长特征

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作为企业内在的一种最大化增长能力,其具有内生能力性、网络协调性、内外契合性、稳定持续性、价值增加性以及比率临界性的特征。

(一) 内生能力性

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的内在性特征包含两层涵义,依存条件的内生性以及生成动因的内生性。首先,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是以企业内在的资源、信息、能力为依存条件的,没有资源、信息、能力作为基础,财务可持续增长则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其次,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是以企业内在的终极经营目标的实现为动因的,即以企业内在的价值增长目标的实现为动因的。

(二)网络协调性

财务可持续增长是促进企业价值增长的一种能力,而企业价值增长有赖于企业价值创造各项活动的有效展开与运行,包括客户管理、材料采购、生产活动、营销活动以及售后服务等。在企业整个价值链价值活动中,其各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具有系统性,某一价值创造活动能力水平的高低,对另一个或者多个价值创造活动水平具有影响和制约的作用。财务可持续增长作为企业内生的一种持续价值创造能力,其应是能协调价值链各价值活动的一种综合调控力,具有协调性的特征。

(三)内外契合性

财务可持续增长是企业的一种内生能力,受到企业拥有的资源、信息与能力状况的制约,还会受到企业外部理财环境的影响,如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状况、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社会文化以及自然状况因素等。因此,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是企业内部资源、信息与能力与外部理财环境的一个契合体,企业可持续增长率应是企业内部资源、信息与能力所支持的增长率与外部理财环境所限定的增长率中的较小者,具有契合性的特征。

(四)稳定持续性

企业经营活动是一个连续统一体,其构成一个闭环系统。企业经营活动经过产品设计、开发、材料采购、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环节,最后又需要回到整个经营系统的第一环节,以经营周期为期限,循环往复,形成一个闭环系统;企业的价值流转也随企业的经营活动在系统内不断循环流动。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作为企业价值流循环增长的一种外在管理活动与表现形式,也具有持续性,其随企业经营活动的持续经营而永久延续。

(五)价值增加性

企业生产经营的终极目标在于不断提升企业价值,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作为企业系统的一部分,其应服务于企业的终极目标,促使企业终极目标的实现。若企业当前持续增长率是一个连续亏损状态的增长率,则其不符合财务可持续增长率的本质要求,因此不属于财务可持续增长率的范畴;只有一个企业在连续盈利,企业价值不断提升状态下的可持续增长率,才符合财务可持续增长率的本质要求,才属于财务可持续增长率的范畴。

(六) 比率临界性

在企业已有的资源、信息、能力状态与企业外部理财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企业可以维持、实现多种状态水平下的可持续增长率,但科学的财务可持续增长率应是企业价值链各价值活动子系统状态水平持续增长率的最小值,是多种状态水平下的可持续增长率的最大值。如果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率大于企业价值链各价值活动子系统状态水平可持续增长率的最小者,则企业的经营活动就会脱节,价值活动子系统内部将不会协调增长,最终可能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如果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率小于多种状态水平下的可持续增长率的最大值,则企业的资源、信息、能力没有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企业的价值增长没有达到应有速度。

三、 价值链财务可持续增长率模型

价值链财务可持续率是能适应外部理财环境发展变化,能与价值链各财务活动协调增长的最大化可持续增长率,其是企业实施价值链财务可持续增长管理的核心与基石。企业实施价值链财务管理应以价值链财务可持续增长率作为衡量、控制企业发展速度的准绳;企业财务行为活动,包括投资、筹资、营运与分配等资金运动的各环节均应相互协调发展,并与企业价值链外部各企业的资金运动相匹配,形成价值链各企业相互合作、均衡发展的格局;企业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与财务分析等必须充分考虑企业价值链的可持续增长率因素,并努力确保企业在价值链财务可持续率的轨道上稳定运转。

价值链财务管理其经济实质是各个关联企业财务资源整合、协调及实现最优配置的过程,其价值链企业间的合作程度决定价值链财务管理的模式,也对价值链财务可持续增长模式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分别基于完全合作、非完全合作与完全非合作三种程度构建价值链财务可持续增长率模型。

(一)完全合作价值链财务可持续增长率模型

基于完全合作的价值链财务可持续增长率模型以传统财务可持续增长率模型为基础,但在模型构建的主体范围上,把价值链各企业视为一个经济实体,并对价值链各企业的经济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价值链系统的均衡持续发展,达到价值链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即最终实现顾客价值的最大化。基于完全合作的价值链财务可持续增长率模型假设条件包括以下六方面。

1.持续合作假设。价值链各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持续保持,并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合作关系不会破裂。

2.单一节点假设。价值链各企业只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即本企业只对应一个供应商、一个销售网络;供应商及销售网络也仅对应本企业,而无其他有业务往来的下游或下游企业。

3.资源自由流通假设。价值链系统内各企业资源可以自由流通,且不存在流通成本。

4.信息对称假设。价值链系统内各企业之间的信息可以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不存在信息不对称。

5.稳定财务政策假设。价值链系统内目前的整体资本结构是一个目标资本结构,并打算维持下去;目前的股利支付率是一个目标支付率。

6.经营效率不变假设。价值链系统的销售净利率将维持当前水平;资产周转率也将维持在当前水平。

财务可持续增长率=

基于完全合作的价值链财务可持续增长率模型,在资本自由流通、信息完全对称等假设下,其实质与传统单个企业的财务可持续率相同,不同仅在于把价值链各企业整合为一个经济实体进行处理。

(二)非完全合作价值链财务可持续增长率模型

基于完全合作的价值链财务可持续增长率模型是在严格的假设条件、理想的状态下构建的,现实中由于价值链各企业为独立的法人实体,若在不相互控股的情况下,要实现价值链系统内资本的自由流通与信息的完全对称不具备实践的可操作性。鉴此,本文构建了基于非完全合作的价值链财务可持续增长率模型。

基于非完全合作的价值链财务可持续增长率模型包括以下四个假设。

1.单一节点假设。价值链各企业只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即本企业只对应一个供应商、一个销售网络;供应商及销售网络也仅对应本企业,而无其他有业务往来的上游或下游企业。

2.稳定财务政策假设。价值链系统内目前的整体资本结构是一个目标资本结构,并打算维持下去;目前的股利支付率是一个目标支付率。

3.经营效率不变假设。价值链系统的销售净利率将维持当前水平;资产周转率也将维持在当前水平。

4.合作行为假设。低于平均财务可持续增长率企业愿意采取财务行为将其财务可持续增长率提高至价值链系统内的平均水平。

即非完全合作条件下的价值链财务可持续增长率为价值链系统内各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率的平均数。对于价值链系统内低于平均财务可持续增长率的企业,应采取一定的合作行为,通过一系列的财务活动来提高自身的财务可持续增长率,以达到价值链系统内的平均水平。

(三)完全非合作价值链财务可持续增长率模型

上述两个模型均以价值链系统内企业存在完全合作或一定程度的合作为基础,本模型则建立在价值链系统内企业不存在任何财务合作的基础上。模型包括的假设条件有以下四个。

1.单一节点假设。价值链各企业只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即本企业只对应一个供应商、一个销售网络;供应商及销售网络也仅对应本企业,而无其他有业务往来的上游或下游企业。

2.稳定财务政策假设。价值链系统内目前的整体资本结构是一个目标资本结构,并打算维持下去;目前的股利支付率是一个目标支付率。

3.经营效率不变假设。价值链系统的销售净利率将维持当前水平;资产周转率也将维持在当前水平。

4.不合作行为假设。价值链系统内各企业只关心自身的财务状况,而对系统内其他企业财务不予以关注,并且不存在任何财务合作行为。

财务可持续增长率= minGi

由于价值链系统内各企业只关注自身的财务状况,且不存在任何财务合作行为,因此,由于木桶效应,价值链财务可持续增长率仅决定于价值链系统内最低的财务可持续增长率。

【参考文献】

[1] 吴先国. 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竞争战略. 经营管理者,1997.

[2] 芮明杰,孙继伟.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 上海经济研究,1998(04).

[3] 殷建平. 强化管理企业规模迅速扩张之基础――从沈阳飞龙、珠海巨人和三株集团的教训谈起. 税收与企业,1999(02).

[4] 郭泽光,郭冰. 企业增长财务问题探讨――股票发行、企业负债与企业增长的关联分析. 会计研究,2002 (07).

[5] Da1y H. E. Steady-state Economics: The Economics of Biophysical and Moral Growth.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1977.

财政政策的终极目标范文3

【关键词】国外 资源枯竭地区 产业转型 成功经验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60年代起,资源枯竭地区产业转型开始成为工业化进程较早的国外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所谓资源型地区,是指以自然资源的开发、开采和利用为基础,以资源导向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地区或城市。随着19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与北美在工业化革命的进程中诞生了一大批以资源开采和利用为基础的工矿业城市和地区。这些地区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为本地区甚至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财富。但到了20世纪50、60年代,随着原有优势资源的不断枯竭以及核心的替代品的产生,这些资源型地区开始面临资源枯竭地区产业转型的严峻问题。针对此问题,各国纷纷开始了资源枯竭地区产业升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通过对这些理论和实践研究加以总结和归纳,将对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对资源型城市进行产业转型产生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资源枯竭地区产业转型涉及的几个理论问题

(1)资源诅咒假说。资源诅咒假说理论认为,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常常趋于阻碍而非促进经济发展。这是一种历史经验表明的常态发展模式,即那些依赖本国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国家趋于成为未来持续发展的失败者。相反,那些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在20世纪50年代后却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2)专业化形成的锁定。专业化锁定理论认为,工矿城市产业转型的最大障碍就来源于专业化形成的锁定。在一个资源型地区形成的专业化锁定中,主要有功能性锁定、认知性锁定和政治性锁定三种类型。功能性锁定是指区域内核心企业与其供应商围绕稳定资源需求而形成的紧密与稳固的关系。认知性锁定,是指区域内紧密稳定的内部关系制约了企业对技术突破、产品创新和获取积极市场信息的认知和洞察能力,从而形成认知性锁定。政治性锁定,是指产业与政治之间的合作关系,致使在产业出现衰退的情况下政府也会拿出巨额资金来补贴亏损严重的落后产业,从而形成政治性锁定阻碍产业升级。

三、国外资源枯竭地区产业转型的实践

(1)美国休斯敦转型。休斯顿最开始是一座以石油开采为基础的典型的工业城市。20世纪60年代,开始面临石油资源枯竭状态下的继续发展问题。针对这一现状,该城市按照产业链的延伸,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发新兴产业。同时加强城市环境保护。休斯顿一直严格执行联邦政府颁布的《清洁空气法》中关于空气中有毒物质排放量的标准。

(2)德国鲁尔转型。德国鲁尔区是一个以煤炭开采为基础的工业基地,但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于过度开采造成的资源枯竭,鲁尔区的产业迅速衰竭。针对这一现状,德国联邦、州、市三级政府共同开始了对鲁尔老工业基地的改造。1969年,鲁尔煤管开发协会颁布了《鲁尔区域整治规划》。鲁尔区因地制宜实现产业结构多样化,围绕主业发展石油化工、汽车工业、电子信息产业、服务业等多元化产业。

(3)日本九州转型。日本九州曾是主要煤炭产区。20世纪50年代后,资源枯竭和石油的输入导致九州煤炭产量大幅下降,产业转型迫在眉睫。日本政府及时制定财政援助政策并不断修改,并通过制定《产煤地域振兴临时措施法》等相关规定配合政府高强度的财政援助政策。

四、国外资源枯竭地区产业升级的成功经验借鉴

(1)以政府为主导,制定有效的产业转型规划及法律、财政政策。从国外资源枯竭地区产业升级的实践尤其是日本的实践看,对于中国资源枯竭的城市或地区来说,通过依靠政府的主导力量来实行产业转型是振兴发展的重要保证。从三种不同的产业升级模式来看,中国更适用于政府或专职委员会模式,即日本模式,这主要是由中国的经济、政治体制环境和产业特点所决定的。

(2)适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有选择地发展多元产业。根据国外经验,特别是日本连续性对日本煤炭产业巨额财政补贴的经验,可以得出,单纯对资源型衰退产业进行财政援助并不能增强资源枯竭地区的产业竞争力,而是要适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有选择性地发展多元产业,才能真正实现资源枯竭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在对资源枯竭地区实行产业转型时要注重培育和发展接续和替代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有选择地实行产业结构多样化。

(3)加大科技创新,培育发展中小企业。从国外对资源枯竭地区产业转型的成功实践看,加大科技创新,培育发展中小企业,发挥中小企业灵活、创新、吸收就业等多方面的优势特点,对中国实现资源枯竭地区产业的成功转型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如德国鲁尔区,德国政府在产业转型中建立了一大批企业技术创业中心,有力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4)注重产业升级中的环境保护。从国外资源枯竭地区产业升级的实践中可以看出,实行资源枯竭地区的产业升级是以资源型地区的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既然产业转型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地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那么注重产业升级中的环境保护则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因此,中国在进行产业转型的过程中,要有选择的重点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也可借鉴日本、德国的方式把环境修复与工业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实现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李辑.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国际经验[J].中国建设报,2009,(10).

[2]曹一萍.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对于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启示[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5).

财政政策的终极目标范文4

强化政府的公共责任是推动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的关键。政府责任监督是政府责任机制的组成部分。政府审计是政府责任监督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家宪法的规定,建立的和不断完善的我国政府审计制度,在维护和监督公共财政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法定性和权威性。

一、公共财政的责任与公共财政审计

财政经济理论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是一种有效率的运行机制,但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它有其本身固有的缺陷;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活动行为;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为政府对公共活动的介入和干预,提供了必要性和合理性的依据。

财政作为政府行使职能和进行社会公共活动的一种财力保障,代表国家支配和管理公共经济资源。在此过程中,国家的经济责任也转移到财政部门的预算行为和公共资金的分配使用;在现行体制下,财政活动主要应定位于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满足社会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建立相应的公共财政政策和制度,引导和不断规范用财财政行为,维护国家公共资源的合理和有效使用。

财政部门和政府其他的预算执行部门,作为公共资源的管理者,执行着国家的各项财政收支计划,其对公共资源行政作为的有效性,直接体现了政府的公共经济责任的履行。由此而言,公共财政的执行部门,不仅需要按照政府的公共职能使用财政资金,谋求社会的公共利益,而且,还有责任对公共财政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

社会公共资源是有限的,有限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如何才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增加公共的益,这就产生了外部的评价问题。公共财政的支出,责任在于效率和效益,其根据就在这里。从这个意义上讲,增强公共财政的责任行为,提高公共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是公共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将为国家公共财政的体制发展,提供更加明确的导向,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的框架,是现阶段及今后一个时期财政体制改革与发展的目标。财政改革的重点应转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公共物品的投资建设,完善财政管理制度的职能。使财政行为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增强社会公共有效供给,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财政的社会公共属性将更加明确。

公共财政的改革和发展,也给公共财政的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共财政审计是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对政府财政及其他预算执行部门分配、管理和使用公共资源,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等履行公共经济责任的行为,进行监督、评价和报告的独立控制活动,是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相联系的一种财政审计形式。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公共财政的改革和发展,正促使审计机关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调整审计理念,关注体制变化,从宏观的、全局的、辩证的、跨专业的角度,去研究和思考公共财政审计的发展问题。根据政府财政的工作重点和资金流向,更加突出对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更加关注财政公共资金的使用与绩效,更加顾及社会发展目标和民生的公共利益,即财政审计需要树立财政审计一体化的工作理念。

二、关于财政审计一体化的实践与讨论

关注科学发展,关注公共财政的走向,审计机关应重视对财政审计一体化的认识和目标把握。财政审计一体化在一般意义上可理解为:集中配置审计资源,对公共财政资金从收入组织、预算编制、拨付执行、管理使用等过程环节的审计;对公共财政资金的运动过程进行审计监督,并对其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最终以审计报告和审计信息的形式反映审计成果,影响和提供对政府公共财政行为的决策评价。

财政审计一体化与传统的财政审计相比,在认识上更为深入,定位上更为灵活,组织上应更为周密。

首先认识上,传统的财政审计是针对本级财政(或者说对财政部门)的年度预算收支审计,侧重于预算审查、数据核审、批复程序、内部控制等环节的审查;而财政审计一体化更关注年度预算执行的一个系统性,从预算的编制、收入的组织,资金的拨付,预算的执行,使用的绩效加以检查和评价,沿着财政资金的走向进行重点沿伸和审计,因此,对公共财政资金运行一体化的认识和评价更加深入、更加全面。

其次,在定位上,传统财政审计的目标定位,主要侧重于收入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财政审计一体化的取向目标,更应注重公共财政支出的合规性和效益性;在资金的界定上,不仅要看财政预算资金,而且应该关注其他非税性资金和国有资产的运行;在审计项目上,不仅要看本级预算执行,而且应该关注财政性投资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主要预算部门预算执行的情况。在一个大的公共财政资金和资产运行框架内,来审视本地区财政综合经济的运行质量和存在的问题,反映和揭示宏观层面的情况,结合党委政府科学执政的方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来提升审计的运用成果。

其三,在组织上,财政审计一体化是审计机关在现有的审计对象、人员配备、装备手段、审计组织程度条件下,对审计资源的一种整合和配置,以求在规定的时期内,能最大效能地实现审计目标,提升审计成果。这种资源整合,不仅有审计对象的配置,还有审计力量的配置,包括社会审计力量、内部审计力量的配合。在审计对象、审计力量、审计信息、审计资源共享的条件下,审计一体化的价值取向十分清晰,审计职能的履行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针对性,这对审计组织者来讲,是一种考验,需要一种宏观的跨学科的驾驭意识,以便能生产出更好的“审计产品”。

有学者提出:“国家审计的产品就是审计信息”,这个观点十分形象和恰当,如果审计最终产品-审计报告和审计信息,最终只是会计数据的确认和罗列,而不能经常地适时地从财政经济一体化的角度提示分析,为党委政府的科学执政的领导和公共财政的分配导向,提供有益的审计评价和监督,审计的公共性监督和评价的职能必将弱化。

近几年来,在浙江省审计厅和杭州市审计局的领导下,杭州市下城区审计局在推进财政审计一体化方面作了如下的审计实践:

实践A:以预算执行审计为主线,以促进预算管理的规范性,提高财政资金的效益性为目标,在指导思想上树立为党委政府决策管理和人大常委会财经监督服务,推进公共财政审计制度的深入。连续三年来,审计机关对本地区财政预算执行进行客观反映和提示问题的同时,对预算执行中16项重要事项提出审计建议,引起了党委、人大、政府的高度重视,财政部门和有关政府部门有效执行审计意见,落实审计结论,区政府及有关部门随之形成一批政策性的规定,极大的丰富了财政审计的内涵,使审计成果得到有效的转化。

实践B:区审计机关连续二年推行了六个预算执行部门的决算审计,围绕预算执行,从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执行的严肃性、预算收支的合规性进行检查,拓宽和增强了区级预算执行审计的深度和广度,使财政审计一体化的工作,从预算编制的源头和预算执行的过程中统一起来,为人大常委会加强预算执行监督提供了审计依据。

实践C: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结合部门决算、财政绩效、专项资金、转移支付、政府采购等关联问题,拓展财政审计一体化的内容,探索对财政重要的专项资金的跟踪监督,在本地区已建立了对工业技改、商贸发展、农业开发、科技进步、外贸支助等五项政府贴息资金的年度定期审计制度,开始形成主管部门立项、财政部门分配、审计部门监督的工作运行机制,有效地促进了财政资金使用管理部门的责任意识,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性。

实践D:根据近年来,财政公共性建设投入增多的特点,按照省市政府的要求,我区落实和建立国家建设投资项目的审计制度,推进国家建设项目的必审制,审计机关全面介入国家建设投资的审计监督,并建立了有效的工作控制流程,二年半来,先后实施投资审计项目202个,核减和节约财政性建设投资5584万,为提高财政投资的绩效,筑起一条新的监督防线。

实践E:按照公共财政体制下,财政资金、国有资产一体化运营的特点,在财政审计一体化中加大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关注,二年来,审计机关组织了对八个部门(街镇)的国有资产资金审计,取得巨大的监督成效。为政府掌握本地区重要的公共资源、国有资金、土地存量、公有房产、或有债务提供了审计依据,使公共财政在资金和资产二种形态上的资源配置基础更加清晰,为党委政府对公共资源的统一调控和运营奠定了决策基础。

浙江审计厅根据全省的审计实践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及公共财政审计体制发展的趋势,对财政审计一体化已经作出新的定位,提出:财政审计一体化,除有关原有财政审计内容为基础外,还应包括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公司的审计、其它财政收支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上级审计机关对财政审计一体化范围和内容的涵盖,结合审计的实践来认识,我们认为具有很大的针对性,带来很大的启示,是一个切合实际的导向,值得引起我们在工作中深入研究和思考。

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完善、科学发展理念的更新,标志着我们正步入构建公共财政建设新框架的阶段,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也必然会激发审计环境和审计观念的全方位变革。在审计资源一定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关键,要靠审计工作理念的转变,审计监督职能的调整,并善于把握工作的取舍,以从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财政审计工作的发展和创新,更好地把握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工作内涵。

三、推进财政审计一体化的对策思考

实现财政审计一体化,要树立财政审计“一盘棋”的观念,充分发挥审计各专业部门的优势,形成合力,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使审计机关的整体效能大于分兵出击,最终为社会公众和党委政府提供更加丰富的审计产品,使审计的成果得到有效的提升和利用。

(一)重视审前计划提高组织管理

审计一体化可以看作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面广点多,需要加强审计项目立项和审计计划编制的思考,做好审前调查方案的形成,按照财政资金的走向和资金运动的规律,确定本地区的计划目标。审计一体化工作,既是一个系统,就具备一定的网络和层次,具备一定的时段和对应。审计的组织需要跨越时空和项目的单一观察,从年度审计的重点和关注的倾向性问题,进行串联和分析,分而不乱,合而为一,以提高年度财政审计项目的组织化程度。财政审计一体化,对审计机关内部来讲,首先要做到审计项目组织管理的一体化,提高项目指挥协调、项目质量控制、项目问题综合、项目成果提炼的一体化。

(二)综合审计内容做到“六个结合”

审计机关内部各职能部门有着自己的特性和优势,在财政审计一体化的目标下,各专业审计都承担着为终极目标提供服务的责任。局部项目与整体工作目标是一个统一体,局部的问题不能局部看,应连贯看,综合看。从中得出公共财政资金运行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加强各单项审计项目的综合性、宏观性。

因此,在财政审计一体化中,应努力做到“六个结合”:(1)加强专业审计目标与财政审计目标的结合;(2)加强一般部门单位审计与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结合;(3)加强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和财政绩效审计的结合;(4)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审计的结合;(5)加强专项审计调查与财政审计的结合;(6)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与财政审计的结合。

(三)整合信息资源构筑信息平台

我们说,从本质上讲,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可以说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财政收支体现了政府与其它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财政审计一体化的实施,使这种“分配活动”和“利益关系”在一个新的统一体方面得到观察和思考。比如说一笔“财政专项资金”在预算执行审查中,观察的要点是程序和合规。但在审计一体化的组织中,将沿着资金的流向,一直跟踪到受益单位(企业)使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得到的信息又反馈出该项财政支出的绩效性和必要性。

因此,在财政审计一体化条件下,各类审计资源的整合尤为必要。这既包括审计机关内部的审计资源整合,也包括外部的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资源的整合。这些纵横交错的审计信息,同置于一个公共的审计信息平台,通过各审计组信息的共享,使财政审计信息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客观上,审计信息的一体化,信息的完备性,传导的流畅性,在财政审计一体化的项目管理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特别在审计计算机管理系统(OA)和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AO)条件下,使信息的搜索、传递、处理和反馈机制成为可能,审计信息的共享机制,将有助于财政审计一体化项目的有效推行。

(四)确定终极目标提高审计成效

推行审计一体化,其最终的目标,应该是不断深化财政审计的内涵,提升财政审计的质量,综合反映财政经济的情况和问题,形成具有价值的“两个报告”,为政府公共财政的发展提供评价,为人大常委员会审议财政的预算执行提供依据,使审计成果得到有效的利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计机关年度财政预算执行的审计报告,要求立意高、力度强、容量大,具备全局性和宏观性,这是审计机关审计成果反映的最重要的载体,需要认真的把握。

由于财政审计一体化带来审计项目的多样化,也带来审计目标的多元化,在年度审计任务执行中,各审计组应按财政资金运动的不同环节,财政资金使用的不同成效,对审计项目提出不同的评价,提供分项的审计报告。客观上来讲,审计的信息或审计成果是丰沛的,但同时,对“两个报告”的综合整理难度也在相应提高。

财政政策的终极目标范文5

关键词:稳增长;控通胀;调结构;经济转型;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7.001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一种依赖增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会带来通胀和经济失衡的隐患。从我国经济体制运行现状看,稳增长、控通胀和调结构三者间既相互关联又是矛盾的统一体,只有在三者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兼顾控通胀和稳增长,才能真正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问题。

1稳增长、控通胀与调结构间的关系

从经济学的角度审视,在一个闭塞的经济背景下,仿佛简单地运用稳增长、控通胀和调结构中任一策略都易实现,但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下要同时完成这三项任务似乎很难,因这三项工作的举措在经济学上是相悖的。从当今我国经济运行态势看,稳增长、控通胀和调结构三者间既相互关联又是矛盾的统一体,只有在三者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才能真正根除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矛盾。稳增长和控通胀能够为调结构构建一个优异的外部环境,但只有经济结构调整从根本上发生改变,或许在今后能够维系物价企稳和经济增长。

从理论上讲,稳增长、控通胀和调结构三重目标都很紧要,任一目标没能达成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而我们要面对的是无法同时达成这三重目标。在现实社会中政府最关注的是经济增长,同时也注重控通胀,而调结构则不被看重。

稳增长、控通胀和调结构的焦点是调结构。改革开放至今,国家的经济增长主体趋于外向型,这是我们的外在前提。外在需求d盛时,国家的高投入及居民的高额储蓄不但不会引发产能过剩,反倒会促使我国主动介入全球市场分工。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外在需求显露出紧缩的态势,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氛围下,我国外向型经济结构中的有利因素会逐步演化不利条件。而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模式,是构建在利于内需扩张结构调整层面上。从现在的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可以导引我国经济向内需扩张型为主转变的战略,以新型城镇化战略为首。

因此,国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协调稳增长、控通胀和调结构关系时,要把结构调整放在首位,否则经济衰退了低通胀也无任何意义。

2稳增长与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供给量来调控经济的。而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其争议的核心是央行的货币是否中性,即央行的货币供给能否对经济实际产出产生影响。各国央行施行货币政策,大多把货币供给作为主要媒介,效用则由其和经济增长来决定。对我国的启迪:

首先,货币政策媒介目标货币供给量与终极目标间有很大的关联。透过我国几十年的经济运营实践可以看出,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这充分说明货币供给量能够对国民生产总值产生巨大影响。要维系经济增长,货币的平稳供给是前提。当货币供应量波动幅度大时,会引发经济震荡,相对于经济稳健运行增添了诸多麻烦。要保障经济增长与货币供应同步运行,须要把控好货币供应的增速,规避通缩及通胀的风险。

其次,对于货币政策媒介标的的货币供给量,其传输功能发生了改变。在央行调控经济时,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工具及时把控货币供应量。货币供给量这个固有的媒介发挥了极大作用,保障了我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但经济发展进程中演变出的问题却无法通过货币供给的调节来处理。

再次,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间的正相关,并非是有利的局势。货币中性论者以为,在经济运营进程中维系货币中性才能规避结构失调、信用扩张和经济失衡,我国数次经济波动也反证了这个观点。唯有市场利率的均衡才能达成货币的中性,促使货币供给发挥应有的效用,所以须加速利率市场化变革的步伐。

最后,经济增长的深层次起因并非货币供应量的扩张。很久以来,大家都觉得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是彼此增进的,即货币供应量的扩张可以推动经济发展;若要维系一定的经济增速,就需要扩大货币的供给量。我国的经济实践表明,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增加货币供给的确可以刺激经济高速增长,其后果是通胀压力加大。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制度创新、技术进步与资本投入才是经济增长的根基。

3控通胀与货币政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对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依旧繁杂,各国经济多处于缓慢复苏态势。当经济发展到转轨的关键期间,在金融领域的调控进程中,我们要注重把控通胀风险。

货币学派领军人物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是所有通胀问题的起源。前些年通胀势头的上涨与我国此前实施的宽松的货币政策紧密相关。

M2/GDP是国际上权衡某个经济体是否稳健运营的重要的指标。若其比值小于1.2,说明此时的货币供应量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若其比值大于1.2,则说明近些年的货币供给超出实际需求。如何界定货币供给是否相宜?各国公认的货币供给的增速准则是GDP的增速加上当年的通胀率水平。若货币供给不足,就会影响经济流转,不利于经济的平稳运行;货币超发就会贬值。为什么还要加上通胀率?因为经济学家都认定温和的通胀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而我国的通胀压力则主要源于多年来货币的严重超发。笔者以为货币深化是关键的因由,即我国房地产市场能很好的吸收M2,但货币深化能否长期有效令人堪忧。

总之,货币供给与通胀是正相关的,政府可以通过把控货币供给来影响CPI,所以控制货币供给的增速,使之维系在一个适宜的区间,既保障经济日常运转所需的货币资金,又要避免供给过量形成通胀压力。

4调结构与货币政策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维系了长期的高速增长。但近年来各国经济的低迷,使得我国经济在发展进程中积蓄的各类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平稳前行。国家需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方能确保经济高质量的平稳发展。货币政策既要重视处置结构性矛盾,又要侧重总量把控,防范经济大幅震荡。

针对目前国内外的经济环境,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应完成以下几项工作。首先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以应对出口下滑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其次是增进自主创新能力,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应对我国新增劳动力结构和资源环境改变对增长的影响。最后是废除垄断并强化竞争意识,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大力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应对工业增速回落对民生产生的影响。

关于货币政策在结构调整的效用,在业内一直存在纷争。主流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占比逐年回落,而其用于建设的投资在社会再生产投资中的占比也逐年降低,但信贷资金在国民收入二次分配中的占比愈来愈大,所以在结构调整中,货币政策能够发挥主导作用。这个观点得到了中央决策层的认可。“十五”规划把调结构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心,货币政策工具应合理运用,调控好货币供应量,维系人民币汇率及币值稳定,为调结构提供资金支撑。阐明了我国的货币政策承载的使命发生了变革,增添了新的内涵。

5对策建议

在经济学角度看,稳增长、控通胀和调结构这三重调控目标无法同时解决,是个“死结”。这是对政府智谋的检验,我们选取的措施是在三者间的博弈与关联中寻求一个动态平衡。当今宏观经济走势是将稳增长放在第一位,因此制定货币政策应留意在稳增长的同时兼顾控通胀,同时改进结构失衡问题。

5.1施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正处于关键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经济增速存在放缓的势头,通胀压力会长期并存,在各国经济低迷的作用下,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期。基于宏观调控的繁杂特性,政府应施行相机抉择和规则相融和的货币政策规则,以相机抉择来处置意外冲击,用规则来稳固经济及预期。

稳投资是稳增长的充要条件。受居民收入增长减缓,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完善等诸因素的困扰,内需短期内难以振兴;受各国经济不景气的冲击,出口贸易的发展前景黯淡。以稳健投资去防范经济增速下滑趋势,是当前能够采用的必然手段。同时,我国经济增速回落主要源于投资增速的减缓,所以,稳增长须从稳投资着手。在重视政府投资的同时更应侧重对民间资本的引领,在不远的将来,民间投资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国家务必要有切合实际的办法,颁布增强民间投资者信念、保障其收益的政策。

5.2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结构调整原则

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必须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原则。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是治理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的强大手段,也能稳固目前经济企稳的发展态势。当然,要保障政府的结构调整进程兼具可持续性,就须坚定实施市场化为导向的原则。

首先,在结构调整中“稳增长”。消减过剩产能及高污染行业的规模;加大科研支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达成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其次,将“稳增长”与“稳物价”有机结合起来。总的来说,去年的物价水平波动不大,通胀压力略有缓和,但物价稳定的根基尚需巩固,极易发生反弹。最后,要避免地方政府以“稳增长”为借口,放松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经济增速回落至今,许多地方政府都希望利用放开房地产调控来满足自身经济发展的需求。国家若不能严谨掌控,处置好该项工作,则不利于经济的平稳增长。

5.3把控货币供应量,加强通胀预期管理

要把控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转向,究其原因是通胀压力长期存在,某些使物价上涨的诸如成本上升、输入性价格上涨、流动性过剩等因素还未根除,我们要清醒的认知控通胀的长期性。为了修正货币超发与政策目标的背离,央行对货币政策及时做出调节,这不仅仅是对短期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校正,更是对政策目标长期背离的变革。

前些年由于政府顾虑经济振兴的根基尚未企稳,货币供给一直保持较充裕的态势,主要凭数量优势对通胀进行调控。如何避免通胀预期演变为通胀?在经济学范畴内,通胀预期可以理解为人们的认知和感觉。通胀预期有推进通胀的作用,若公众预期将来通胀率要变大时,那么现在就会去购买某些将来需要用到的东西,这在无形中就扩大了商品的需求,其结果就是商品价格的上涨,反之亦然。所以,通胀预期对物价的变动走向有促进作用。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为稳定物价,在此基础上,央行可以依据通胀预测值的变动进行相应操作,引领通胀预期接近目标区间。若我国要施行通胀目标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是要保持央行的独立性。当前,央行的独立性较差。在通胀目标制执行进程中,要明确央行的权威性,保障其能够独立遴选必需的政策工具。第二是通的目标区间要恰当设置。央行要适时公开某段时间内要达到的通胀率目标,其目标区间的制定要适当并为公众所接纳,要能维系宏观经济稳健发展。第三是要对通胀率进行精准测算。在目标时段内,央行对通胀率的精准预测相对于通胀目标制的操作极为重要,对通胀目标制的实施成效起决定性作用。所以,通胀目标制的国际经验极具借鉴意义,要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

综上所述,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机融合,是当前应对三重目标的最佳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我们只有不断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的原动力。相信我们只要选取合理的政策举措,就一定能够达成三重目标的动态平衡。

参考文献

[1]李艳红.全力以赴为“稳增长、促改革”等政策保驾护航[J].经济管理者,2015,(14):36.

[2]左小蕾.充分发挥调结构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在稳增长中的作用[J].中国发展,2015,(05):7481.

[3]胡少维,杨保城.稳增长、调结构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J].金融与经济,2014,(07):3539.

[4]王靖华.“稳增长”决策的显示背景与政策措施[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3,(01):6365.

[5]夏斌.稳增长与调结构仍是两难[N].经济参考报,20130108(002).

[6]朱益民,庞筑丹.我国经济稳健发展的博弈与平衡――基于调结构、稳增长、控通胀组合视角[J].商业时代,2012,(25):1215.

财政政策的终极目标范文6

内容摘要 :本文在回顾货币政策有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实证分析了金融危机下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经验证据显示,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是GDP增长率的格兰杰原因。因此,我国并未陷入“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是显著有效的。

关键词:金融危机 货币政策 有效性 实证研究

自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各种手段以使经济早日走出泥潭。货币政策作为政府能够动用的两大经济政策之一,自然得到高度重视。我国政府通过降低利率以及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手段,不断释放流动性以刺激经济增长。那么,货币政策能否刺激经济复苏?其效果究竟如何?本文将在回顾现代经济学各个理论流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经验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最后得出结论。

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综述

货币政策有效性,是指货币政策达到货币当局希望目标的有效程度,即货币政策在特定的金融环境和制度条件下,货币当局运用特定的政策工具与政策手段,通过特定的传递机制,能否稳定地影响实际产出,从而达到当局预定的政策目标。关于货币政策是否有效,诸多经济学理论流派各执己见。

古典经济学认为货币政策无效。古典经济学认为长期内货币工资具有弹性,劳动市场上任何偏离充分就业的不均衡状态都会导致货币工资的相应变动,从而使得劳动市场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由就业决定的产出也就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上。即使总需求发生变动,因为商品价格也具有弹性,所以能够而且只能改变价格水平,对产出没有任何影响。根据货币数量论的交易方程式MV=PY,既然Y是固定的,而V也被假定为固定不变,那么显然货币供应量M的变动就只能改变价格水平P了,不能构成对产出Y的任何影响。因此货币政策是中性的,对实体经济没有影响。

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政策在危机时期无效,在其它时期有效。凯恩斯主义是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来分析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认为利率由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共同决定。该理论认为短期内货币工资具有向下刚性的特点,从而导致总供给曲线存在倾斜的部分,于是给需求管理政策提供了用武之地,政府可以通过调整总需求来调整经济的产出水平。政府的经济政策则不外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实施货币政策,改变货币供应量,从而改变利率水平,进而改变投资水平,最终影响实际产出,即MsrIY。但该学派同时指出,当利率下降到一定的水平,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会上涨,债券价格将会下跌时,为了避免债券价格下跌带来的资本损失,政府增加的任何数量货币供给将全部被人们持有在手上,而不会购买债券,即流动性需求无穷大,从而货币供应量Ms的增加并不能导致利率的下降,这就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基于此,该学派认为货币政策在危机时期出现“流动性陷阱”时无效,而在非危机时期则有效。尽管其后遭受到理性预期学派的挑战,该学派的信仰者依然固守己见,并提出了新凯恩斯主义应对。新凯恩斯主义认为现实的经济情况非常复杂,人们难以在短期内形成理性预期,并且由于价格和工资刚性的微观基础依然存在,市场并不能自动出清。因此,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需求管理政策依然有效。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短期有效,长期无效。货币主义学派认为,短期内由于人们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上一时期保持一致,当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时,人们的实际余额增加,厂商和劳动者都只看到自己产品价格或工资的上涨而未能有时间去观察整个社会劳务价格的上涨,也即存在着“货币幻觉”,结果劳动者愿意提供更多的劳务,厂商愿意提供更多的产品,因而社会的就业增加,产出水平随之增加,因此短期内货币政策有效。但是在长期中,人们会发现自己产品和劳务的价格在考虑通货膨胀以后并未上涨,即在长期内人们不会出现预期失误或货币幻觉,因此失业率将保持在“自然失业率”上,产出水平维持不变,货币政策只能造成通货膨胀。所以长期中货币政策无效。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货币政策无论长期还是短期均无效。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由于人们脑中装有经济模型,能够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和对经济运行机制的了解进行理性预期,因此当政府采取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运行时,人们能够预先知道政策干预的后果,从而预先采取相应措施抵消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因此,被预期到的货币政策无效,只有没有被人们预期到的随机政策冲击才能产生影响,而政府采取随机的政策措施却是非理性的。

可以看出,各派理论对于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并未形成一致意见。对于危机时期的货币政策效果,除货币主义学派认可其作用外,其他学派均认为货币政策无效。正如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的Ragnar Frisch所指出的,经济理论只在纯定性基础上工作,而不设法定量测度不同因素影响的重要性,实际上不可能得出任何“结论”。因此,要回答中国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问题,还需利用经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实证方法与指标数据的选择

本文主要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具体步骤如下:采用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检验,考虑到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要求所使用的时间序列变量是平稳的,因此本文首先对变量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所用的方法是ADF检验;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如果变量序列是非平稳的,则通过差分法变换成平稳时间序列,然后对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确定因果关系。

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主要有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两种,我国政府更偏向于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货币供应量按照统计范围的不同,区分为M0、M1、M2等。其中,M0代表流通中的现金,范围过于狭窄;M1主要是从现实需求的角度反映货币供应对经济的影响;而M2除了从需求角度反映货币供应对经济的影响外,还从供给方面反映了货币供应与经济的关系,因为M2中包含的储蓄存款是企业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因此,本文选择M2的增长率M2作为货币供应量变化的度量指标。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理论上具有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但《中国人民银行法》对货币政策目标的表述为: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可见,经济增长是我国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因此,本文选取GDP的增长率GDP作为货币政策效果的度量指标。通过检验M2与GDP之间是否存在稳定的因果关系,来确定货币供应量是否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因。

为研究金融危机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2007年8月到2009年9月的月度数据作为分析样本。由于国家统计局不再公布月度GDP数据,而仅提供季度GDP数据,考虑到季度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相对稳定,并且工业增加值有公开的月度统计数据,故采取周靖祥等学者的做法,用“季度GDP/季度工业增加值”得到一个比率,再用这个比率去乘月度工业增加值,由此得到近似的月度GDP数据。M2和GDP的增长率M2与GDP采用环比方式计算而得。限于篇幅,有关原始数据没有列出,其中工业增加值和GDP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的国家统计数据库,货币供应量M2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的统计数据栏目。

实证过程及结果

(一)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单位根检验

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单位根检验。为了检验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采用ADF检验方法检验各变量是否具有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变量M2与GDP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平稳性检验,说明两者都是平稳的时间序列,可以直接用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考虑到样本区间长度的限制,本文对M2与GDP序列进行了最长滞后7期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M2的滞后1期、2期、3期序列分别在3.261%、2.754%、2.598%的水平上显著影响GDP,而GDP的任何滞后序列对于M2序列影响的最好显著性水平为8.834%,说明月度GDP增长率受到前3个月的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的显著影响,并可由后者给出部分解释,而月度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则不能由月度GDP增长率作出解释。因此,货币供应量是GDP的格兰杰原因,而GDP并非货币供应量的格兰杰原因。这表明,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对于刺激经济增长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并没有陷入 “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短期内是有效的。

结论

尽管凯恩斯理论提出的危机时期可能存在“流动性陷阱”之说和理性预期学说均支持货币政策无效论,但中国经验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是显著有效的。因此,我国目前并没有陷入与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相类似的“流动性陷阱”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