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文化素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想文化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想文化素养

思想文化素养范文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方案策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方案策划,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环节中的重要一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环节,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相互关联的若干阶段,也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的具体工作程序,一般而言,这一过程可分为策划、实施、评估三个阶段,策划是这一过程的灵魂与核心。

一、确定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的各个阶段的任务必须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完成,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要坚持目标导向原则。“只有确定准确的目标,才能提出实现目标的教育内容、措施、方法,并根据目标的要求,选择教育的时机、人员。”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目标要考虑以下三方面内容: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教学能力。一是注重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备与和谐;二是注重教师授课内容的理论性与逻辑性;三是注重教师授课方法的灵活性与艺术性。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与敬业精神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元素。“面对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始终起着榜样的作用,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柱与行为的楷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言一行始终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标尺。”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在科研工作中,教师对理论与实践的把握更加准确,思想更加深邃,而深邃的思想更能触动大学生的心灵。

二、制定方案

目标明确之后,策划者就要根据既定目标进行具体方案的设计。方案制定是一个动态过程,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策划的准备阶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方案策划的基础。在这一阶段,策划者必须运用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根据培养目标,开展积极、详尽的社会调查。调查过程应分为信息搜集与信息处理两个阶段。

(1)信息搜集。这一过程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全面。调查应涉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的所有要素,即主体、客体、介体与环境要素。具体围绕以下几方面内容展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现状调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提升需求调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主体现状调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介体要素调查(包括现状调查与发展趋势调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环境要素调查(包括积极因素调查与消极因素调查)。二是发展。在现实生活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各要素的实际情况在不断发生变化,各种影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但各自又具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因此,调查者应建立起信息搜集与监测的日常机制,密切关注调查对象实际状况的各种变化,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2)信息处理。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策划者应依据科学的程序与方法对其掌握的信息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与研究,得出调查结论,以此作为方案制定的可靠依据。调查结论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理论研究与实施现状的分析,具体包括关于理论研究现状,培养模式现状,相关各部门、机构、单位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教师对该问题的认知现状,培养条件现状等问题的分析和总结,分析中注意对问题的挖掘;二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需求现状的分析,分析中注意从国家发展、高校发展,大学生发展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发展等方面加以总结。

2.方案拟定

方案拟定就是根据已掌握的信息资料及确认的目标,运用恰当的思维方法形成创意、制定计划的过程。这是整个策划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应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目标的再次确认。这是在具体方案设计之前必须在头脑中再次确认与理清的一个问题。策划者对已确定的目标深刻研究,充分领会,严格以目标为导向,才能保证方案正确的方向,不至于在策划阶段出现偏差,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的最终效果。

(2)构思轮廓。方案策划是一个思维过程,构思轮廓是这一过程的起点。策划者在经过前期调查与目标确认、细化等充分的准备工作之后,要设计出方案的基本框架。这一阶段至少应完成两项工作。首先,设计主题。主题是策划的灵魂、核心,是对整个培养活动的高度概括,主题要独特新颖,但必须服务于目标,并准确反映需求。其次,确定方法。根据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应体现出以下特色:一是情感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活动不能是一种冷冰冰的、无视客体需要、甚至会使客体产生消极情感的培养模式,而应该是一种关注人性、满足人的爱与被爱的需要、充满情感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中的各个要素都要体现出对受教育者的关爱,注入更多的情感因素,注重以情感人。二是开放性。一方面,策划者应该思路开放,勇于创新;另一方面,培养工作应通过广泛的人际交往、人际互动来展开。素质培养应走出灌输。灌输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方法,其有效性已得到验证,而其弊端也逐渐暴露。克服灌输的弊端,素质培养应寻求人际互动。同时,素质培养不能仅仅依托课堂、讲座等教育途径,要放开思路,寻求和探索更为灵活有效的培养方式,建立起全面、立体的培养格局。

(3)设计细节。当方案的基本框架确定之后,需要进一步细化,确定方案的所有细节,并估计方案的实施结果。在这一阶段,应将所有细节工作确定并落实,包括培养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基本步骤、经费预算与落实,这些问题在细节设计阶段都需要周全考虑,并认真落实,确保方案的有效性与可操作性。

3.方案确定

在方案拟定阶段,策划者已经设计出了具体而详尽的方案,但方案可能不只一个。基于开放的视角,策划过程应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让思路相近的策划人员组成一个创意团队。所有策划人员应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尽其所能把一切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为最终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广阔的思考与选择的空间。进入方案确定阶段后,方案的最终策划与决策者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根据培养目标拟定出的各种备选方案进行讨论,评价,反复论证,选择出最优方案;如果各种方案均不理想,就应重新拟定,力争制定出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目标的最佳方案。

参考文献:

思想文化素养范文2

关键词: 写作课程 人文素养 内涵 人文教育功能 培养策略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写作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余秋雨先生认为写作应该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素质,只有具备表达的欲望和能力,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才能促进生活的和谐和社会的进步。今天,我们虽然已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但仍然没有把大学生的写作能力与人文素质的培养纳入大学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当中。长期以来由于写作教学的错位,“以文为本”的现象相当突出。传统的写作课程重理论传授,轻思想人格的塑造;重文体练习,轻文化素养的熏陶;重语言技法的训练,轻审美素养的培养,以致教学效能低下,教学评价单一,大大削弱了写作课程的人文功用和社会价值。由于学生内心缺乏应有的人文素养,写作中无病、矫揉造作、胡编乱造的现象普遍存在。

写作是一种极富创造性和人文性的精神活动,是一个人的思想素养、文化素养和审美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作为高度综合的精神活动,它不仅体现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显示了学生内在的人文素养和独特的个性差异,折射出作者的思想倾向、人生态度、审美情趣和个性特征。因此,改变“以文为本”的错误做法,倡导“以人为本”的写作理念,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成了写作教学的根本目的。本文从“人文素养”的内涵、写作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和写作课程培养人文素养的策略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人在写作方面表现出来最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情感态度、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它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一种品质和精神。

人文素养的实质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人文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伯主张,完整的教育应同时包括:“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两大部分,他认为“学会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养成科学精神;“学会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养精神。“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主体精神正是21世纪的教育主旋律。现作教学追求“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尊严、个体的价值和个性的独立,主张发展人性和追求自我实现,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和思想,重视情感的陶冶,重视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超越性。

二、写作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

写作的行为过程就是追求真善美的育人过程,因此,写作课程具有很强的人文教育功能,它可以使人变得精神自由而开阔,理想远大而崇高,心灵美好而圣洁。写作作为人文学科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既具有职业技能的实用性,又具有教育的人文性。写作是以“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此决定了写作课程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人文精神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

具体说来,写作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会学生求“真”

真,是写作的灵魂。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真”字指明了现代教育最重要最本质的属性。落实在写作中,就是要贯彻叶圣陶先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的原则,质朴为文,诚信为本,不胡编滥造、不矫情做作、不堆砌辞藻,而要求真知,养真德,做真人。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能真正成为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

(二)教会学生求“善”

泰戈尔曾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因此育人之“善”应从尊重生命开始――培养学生博爱的心灵,培养学生善良的德行,对人类和自然常怀一颗关怀、慈爱和感恩之心。落实在写作中,就是要表现人性中的善良善心善意,书写生活中的善事善举善行,弘扬爱心,讴歌德行。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强调社会的责任感,做富有爱心和良知的公民。以“善”字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善始善终,才能写出有健康向上的文章。

(三)教会学生求“美”

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说:“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美的事物需要用心体会,当我们用真挚的情感去感受生活,捕捉激情的瞬间,语言文字就如行云流水,喷涌而出。落实在写作中,要求学生善于感受生活之美、自然之美,善于表现社会生活中的人情美、人性美,真实自然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只有在写作中充分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才能写出形质兼备的美文,才能塑造美丽的自我和美好的心灵。

三、写作课程培养人文素养的策略

“人文素养”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写作课程培养人文素养必须从培养思想素养、文化素养和审美素养三方面入手。

(一)培养思想素养

高尚的思想品德是人文素养的灵魂。思想素养,具体包括一个人的理想、信仰、道德、情操、人格等诸方面内容。提高思想素养是写好文章的根本。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要反复研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认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仰。同时,还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体验生活,锻炼思想,培养情感,并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只有具备较高的思想素养,才能使文章成为“引导国民前进的灯火”,以真善美净化读者的心灵,陶冶读者的情操,使文章有益于身心健康,有益于社会人生。

2.加强人格人品的修养。

所谓“文品即人品”,“作文先做人”,这些都强调了人的思想品格对写作的重大影响作用。写作主体的人格人品主要由道德意识、价值取向、意志毅力等因素构成,人格人品的培养,实际上是写作主体的才华与智慧的培养。写作课程承担着“德育”的神圣责任,在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写作人格人品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写作教育在“立人”上负有重任。写作主体通过加强自身的人格和人品修养,净化自己的心灵,培养高尚的操行,这样才能写出格调高昂、情趣美好的文章。

3.加强道德素质建设。

伦理道德,是人类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具有善与恶、是与非、荣与辱、正义与非正义等概念,并逐渐形成一定的习惯和传统,以指导或控制自己的行为。道德素质首先体现为价值观,因为写作主体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决定着他的道德规范。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服务社会”作为人生首要追求的目标。道德建设中还必须强调人的责任感,这也是指导写作行为方式的一条重要原则。写作的过程,就成为一种自我道德的完善与升华过程,就像经受了一场高尚人格的洗礼,道德因素就这样深深渗透在人文素养之中。

(二)培养文化素养

写作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必须具备深厚、丰富的文化素养作基础。文化素养体现在人的文化知识、文化意识、文化心态、文化情趣、文化习惯等方面。文化素养的主要构成因素有:一是生理心理结构。如感知觉的灵敏度、记忆的强弱、兴趣的浓淡、思维的敏捷与否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对文化知识的汲取,是形成文化素养的前提条件。二是环境的影响。家庭的引导、学校的教育、社会的锤炼,从不同方面促使着文化素养的形成。三是文化传统的渗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因而在形成自己文化素养的过程中必然受文化传统的影响。这种传统文化的积淀和渗透,使写作活动和写作的文章必然带有本民族的特色。如何培养文化素养呢?

1.广泛阅读,提高文化知识。

广泛阅读是继承前人精神遗产,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的主要途径。朱光潜在《谈读书》中说:“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读书是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这段话非常精辟地论述了读书对积累文化知识的重要作用。阅读也是写作的基础,在写作中要引导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关注世界、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从而丰富写作素材,开阔写作的视野,锤炼思想情感,提高写作境界。

2.厚积薄发,增强文化底蕴。

叶圣陶说过,写作不但要求“通”,而且要求“好”。要想写出好的文章,关键在于写作主体要有深厚的学识修养和文化底蕴。写作历来有“厚积薄发”之说,“厚积薄发”的基础是“积”:蓄积丰富的学养,“厚积薄发”的目的是“发”:形成融会贯通的写作能力。即写作主体首先要具备写作所必需的多方面的素质、修养和能力,才能写出好作品来。而增强文化底蕴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博学,这是“薄发”的基础。以中外名著为典范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文化修养,以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优秀作品来丰富自己的心灵智慧和生存体验,如此,方能在文化素养上为写作打下深厚的功底;二是“苦练”,这是“薄发”的前提。以激发浓厚的写作兴趣为动力,以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为核心。

3.增加积淀,提升文化品位。

所谓文化积淀,就是说要通过写作,把平时积累培养的文化素养反映出来。厚重的文化积淀可以提升文章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品位。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古代文学艺术中,忧国忧民、乐观豁达、追求真理,崇尚自由,这些思想精神,与人文素养是一脉相连的。因此在写作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学会用文化的视角去审视写作对象,在文章中表现文化精神与文化品位。像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富有人文气息,充满人文关怀,因饱含“文化意识”成为了人们关注和反思的话题。诚然,文化意识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文化积淀,需要不断增强个人的文化素养,才能培养出独特的文化视角、高尚的文化心态和优雅的文化情趣。

(三)培养审美修养

审美素养,是指写作主体在审美经验、审美感受、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基本素养。马克思说过,人和动物活动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因为,写作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过程,它比起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的创造来,更需要体现出“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特点和成分。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应具有一定的美感内涵,这都要靠写作主体对写作客体进行审美的观照和把握。那么,怎么培养和提高审美素养呢?

1.积累审美经验,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写作中要求学生广泛涉猎美学、文学、艺术、哲学、心理学等人文科学,努力学习审美理论,这有助于把握审美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增强审美的理论水平。同时还要广泛阅读名家名著,反复涵泳,仔细品味,这有助于提高认识美和发现美的实践能力,丰富审美的实践经验,实现用睿智的眼睛去认识美,用智慧的心灵去发现美。

2.增强审美感受,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写作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唤起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探索,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进行创造美的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还要健全审美感官,增强审美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感受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耳朵”,做到“见常人所未见,闻常人所未闻”,从而获得丰富而独特的感受,并用全部的身心去感受美,用传神的语言去创造美。

3.陶冶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鉴赏美、评判美的能力。

审美靠的是形象和情感。写作中要求学生自觉把写作对象作为美的对象来欣赏,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健康的思想情感和情绪,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美的启迪,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审美是对美的品鉴和领会。审美不仅要依靠形象和情感,而且要依靠抽象和理性,更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评价,把生活中假、恶、丑和真、善、美的东西融合起来。这样才能在比较中提高学生辨别美丑、是非和优劣的能力,提升学生鉴赏美、评判美的水平,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情感、有理性、具有正确审美观和高尚审美情趣的人。

总之,提高写作的人文素养,非一朝一夕之事,也非一课一练之功,这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需要长期思想的锤炼、情感的磨砺、品德的完善;需要长期文化的积淀、品位的提升、审美的陶冶。写作课程的教学过程不仅是教“文”的过程,同时负载着人文教育的“道”的使命。中科院周国平研究员提出,“教育应引导人类的心智生活”。实践证明,一个人最终能否成才,往往不取决于学历文凭的高低和课堂知识的多少,而取决于是否善于自我教育。对此,在写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确实树立“以人为本,以素质求发展”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不断加深对社会、人生和自然的认识与思考,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接受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最终为学生创造一条在写作上自我提高、自我塑造、自我实现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杨泉良.写作教学中人文精神缺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2009.1:36-40.

[2]车延霞.写作教学的人本思考[J].枣庄学院学报,2005.8:62-63.

思想文化素养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素养

一、现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现状

1.先做事,后做人

现代教育体制奉行“成绩至上”的原则,学生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都是文化知识的教育。某省曾做过关于“学生对于课外书籍阅读情况”的调查,发现仅有14%的学生读过课外书籍,由此足以看出现在的学生缺少人文科学方面的教育。到了大学才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教育课程,此时,学生的思想观念已经形成,很难再接受新的理念。所以在我国,人文科学的教育一直缺失,导致我国大学生都是先学做事,再学做人。

2.信息化时代的人文素养缺失

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的沟通方式也越来越倾向于网络交流。当代大学生追求网络信息的文化,但这些文化大多是娱乐八卦、游戏资讯,很少有大学生会主动关注国家时事、社会新闻,这种情况导致大学生缺少对我国文化、科学的了解。我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究“文明和谐”,然而网络文化中的糟粕却在荼毒我国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3.物质高于精神

经济是生活的基础,现代人就是追求经济生活、追求娱乐生活,却不注重精神追求,忽略了我国“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是促进我国经济进步的主力军,但现代企业招聘人才也不是全看能力,而且更看重人品。所以,大学生在追求提升文化技能的时候,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1.增强民族凝聚力

人文素养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念。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每一时期都为人们创造了宝贵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且从未放弃对“文明和谐”的追求,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使大学生在不断学习人文科学的过程中,更加了解中国文化,热爱祖国,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

2.提升人力资本优势

人文素养包括方方面面,对于历史、科学的学习,对于人的价值观的提升等都属于人文素养。大学生提升人文素养可以增强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精神追求,形成自身特有的人格魅力,在走入社会时,有自己的优势,能以睿智、文明赢得更多的掌声。

3.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文明的建设。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而大学生也从不断的学习中汲取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了自身的人文素养。并通过自身的人文素养折射出国家的文明与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1.新媒体的促进

虽然新媒体使大家过于关注网络世界而忽略了人文情怀,但这种方式也有它的优越性。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上,也应运用新媒体的优势,让人文情怀深入其中。现在很多人喜欢将网络用语古风化,比如:“我去写张卷子冷静一下”转变为古风就是“红尘三千墨,不如卷上繁华皆凉薄,一字一成酌”,以优美的风格转变网络用语的庸俗。

2.课堂形式的多变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主要还是在课堂上,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时,很多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所以,老师在讲课时,应该结合课外实践或课堂辩论等多种形式给学生授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3.实践活动的开展

现代大学校园有很多社团组织、文化活动,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上有很大帮助。学校应该多开展这样的活动,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石径.试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2014,(20).

思想文化素养范文4

【关键词】人文素养;内涵;培养途径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一)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主要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几个方面:人文知识,是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相对应的一种知识类型,是人类总体知识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世界的把握、体验、解释和表达。人文知识是人文素养的基础。人文精神,泛指人所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主要包括人的信念、理想、人格尊严和道德情操等。人文精神应与当时的时代主旋律相吻合,应反映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人文行为,是指一个人通过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体悟,感悟生命价值,生存意义,以及由此而行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等人文精神的培养,而表现出的具有全面素质的行为。人文行为是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外在表征。

(二)人文素养与人文主义的区别

1.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维模式,重视人的主体价值,人的尊严,人的自由意志,人创造文明和改造完善世界的潜在能力,以及对人的追求和成就的看法;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重视教育、理性、自由民主等思想。在现代西方社会哲学中,人文主义的核心变成了“非理性的人”,于是,感性与理性互相对立起来;只有非理性的生命体验(或情感、意志、本能等)才是最真实的存在,这也是对“人性”及人的本质的一种探求;而理性只是外在世界的逻辑,是人类意志的附属。2.人文素养与人文主义有着明显的区别(1)人文主义,是人们对以人本身为核心的非物质世界的一种认识,这种认识主要强调人的感性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非客观的;人文主义归终是一种意识方面的产物。(2)人文素养,是人们在社会的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的过程中,由民族文化传统和社会自我管理与发展现实的需要,在人类不断的自我发展中所体现或经慎重选择所形成和传承下来的人的基本素养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人的和平生存所必需具备的品质。素养不是意识形态,而是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指引下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境界以及知识水平和所有一切所表现的行为及语言的综合体现。就素养而言,又分为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而人文素养又有别于科学素养。

(三)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和智商至上主义的不同

1.科学素养科学素养主要指科学知识、技术、方法、理性能力和科学精神的统一。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是从事科学研究,进行科学创新的重要元素。科学知识、技术、方法是通过长期的积累与学习获得的,理性能力与科学精神是在长期坚持积累、学习、研究并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出的,具有时代特征的能力。2.智商至上主义智商至上主义直接来自于对科学素养的片面极端的强调。由于对内在科学精神外化的片面理解,加之高智商人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导致人们盲目的追捧智商至上主义;而忽视对人文素养的培养;过分的强调智商至上主义,将导致人格的不完善;人,不是机械的唯高智商而是从,而是在追求实现人格健全与人性美好的过程中,实现的人的自我统一。

二、现代人的人文素养缺失

(一)教育的“工具主义意识”

工具主义教育具体表现为教育目的的工具化和教育过程的机械化两个方面。教育已越来越表现出现实的功利主义和机械的程序化;导致了教育的“唯考试能力说”,这种观念,在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仍然占有一席之地。现代教育就要有别于旧时的封建制度下的教育体制,也要在现在的工具主义教育形势下,以中国特色的文化知识体系的诉求为依托,也就是,既要与世界接轨,也要保留民族自我的发展特色和空间。

(二)我们的文化认知

1.我们的自信缺失(1)从民族自我认知方面,即文化自信方面谈。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且影响着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这已是古而有之;但在清朝末期,、八国联军的入侵,东亚病夫的劣号;好像突然间,我们的民族不那么自信了?在之后,我们的意识从沉睡中渐渐苏醒,积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成为妇孺皆知的语言。但,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盲目吸收(从外)成为各领域发展的一大弊病。也影响了人文素养教育的诸多方面。(2)世界人的自我认知分析,即从不同国家文化自信方面来谈。外国人的自信之与中国人的谦和,源于文化理念及哲学思想的不同;当然,我们的谦和绝对不是不自信,而是源于我们的民族文化对客观现实事物的承认和对自我精神意识的陶冶,是民族文化在精神意识方面的表化;就像审美的不同,究竟蒙娜丽莎的微笑神秘还是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庄严;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自信,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抛弃了谦和、友爱等中华民族的品德,而是在融合了国外先进文化之后,对我们自身文化的重新审视和发展。人皆应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而不是只有盲目的自信,膨胀的内心,虚伪的欲望。(3)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落后,导致贫穷指数增加,科学文化知识普及度低下,自然科学知识的匮乏,自然的宏大,人类自身的渺小,或在不可抗力面前的孤立无助,通常会导致产生愚昧的现象。经济发展要紧紧以科学文化知识的进步水平为依托,科技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发展源动力及基础支持,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为科学文化知识的进步贡献物质刺激。

(三)外国文化的影响

外来文化,带着他们的异域风情和席卷全球的资金、技术,相对于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在一段时间内,国人的劣根性似乎成为自嘲的代名词;在积极吸收外来文明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的寻找迷茫的自我,在不同文化的冲击与碰撞中,思想逐步多元化,浮躁成为一个流行词。

(四)人文素养培养缺失

1.受陈旧思想的影响在重视科学技术的同时,很容易造成其片面性影响;“学遍数理化,走遍全天下”总结了发展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但也说明了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导致对人文素养培养重要性的忽视。2.应试教育的局限和素质教育现实中的尴尬长期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基本上是一种应试教育,以追求高升学率为主,强调智力型教育,重视培养技能性的智力因素素养,而忽视意志、责任感等非智力因素素养。过分强调工具性意识,而忽略其人文性;教学公式化倾向严重。因此,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目前,还不可避免的存在应试教育的痕迹,这是现阶段应该正视和解决的。3.功利主义的影响在生活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科技技术水平落后,人们急切渴望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现实中,欲望逐利主义思想对教育产生很大影响,人们眼中的实利主义,认为金钱是万能的,忽略了对人文素养的培养。4.正确区别人文素养与封建迷信、腐朽思想的不同具备人文素养,并不等于封建迷信和腐朽思想,封建迷信和腐朽思想是需要破除的;针对传统文化的特点,极端片面的强调人文素质培养会把人们引向封建迷信和思想腐朽的旧式弊端。人文素养对于健全人格、改善思维方式、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人文素养培养的方式及途径

(一)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培养的统一

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都是人们所应该具备的,二者应同时并举,不可偏废,这样才能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其培养过程是个人境界提升的内在转化和汲取科技文化营养的综合发展过程,是一个知行统一的过程。

(二)通识教育

现代教育存在着一种片面性,忽视了人文素养的教育。忽视了对人的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培养。通识教育,在于强调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达到二者的内在统一。人文素养的培养,应以打牢人文知识基础,着重培养人文精神,体现在人文行为。

(三)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塑造

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精神、艺术精神、道德精神均包含在其中。人文素养教育不应过分强调小我意识,应该使人们在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的状态中,得到拯救。人文素养教育,着重于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和个性解放。从而使人们具备先进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热爱阅读

培养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在阅读中,丰富自己,丰富见闻,汲取知识、培养高尚的品德及精神;加强培养人文素养,使之具备社会责任感、避免信任危机。书让人慧智,以书为伴,热爱阅读。

四、高职院校人才人文素养培养的方式

(一)加强教师人文素养培养,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人文素养教育的传播者、实施者。职业院校还应重视教师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师从自我做起,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在人文素养的培养工程中,教师应不断地提升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以先进的人文精神为依托,将人文素养教育付诸于行动。

(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

1.创建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特点在于它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同化同一环境中的每一个因素。每个学校都应根据学校特色,创建具有不同特点的校园文化,使身处其中的受教育者每时每刻都有校园人文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以达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结合统一。2.实现人文素养和教学活动的结合教学活动能够积极营造人文精神的氛围,促进学生心理活动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从而提升其做人与做事的道德素养,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3.通识课程的设立通识课由历史学、民族学、政治学、文化学、艺术学、宗教学等各种人文知识课程组成。通识课程可以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通过设置通识课程,通过人文知识的熏陶,进一步培养人文素养。

五、我们的传统、传承与前进

悠久的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也是人文素养培养的不竭动力。只有在继承传统文化,并结合先进外来文化,培养国人的科学素养的同时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吐故纳新中实现对人文素养教育传统的传承,我们的前进才会更加有力,才会实现,新形势下的全面素质教育。

六、结语

饱经风霜的中国文化,在不同的演绎中,必将成为人类文明瑰丽的仰望,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既要因材施教,又要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结合国家发展现状,既要满足普通劳动者的生存诉求,又要创造环境,支持他们自身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磊.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J].重庆大学学报,2003.

[2]石中英.人文世界、人文知识与人文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06):12-14.

[3]刘昕岚.“人文主义”与“宗教”———对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回顾以及对儒家人文主义的反思[J].中国文化研究,2004,(04):11-12.

[4]孟建伟.科学与人文主义-论西方人文主义的三种形式[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03):27-33.

[5]龙伟.娄底职业技术学院[J].理论界,2007,(06).

[6]杜署钦,郑小东.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影响因素探析[J].九江学院学报,2009.

[7]刘兴亚.谈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对策[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

[8]林坚,黄婷.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整合[J].科普研究,2011.

[9]毛明香.教师的人文素养与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现代教育,2014.

[10]龚光军.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重构[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11]王玉.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模式探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04):34-35.

思想文化素养范文5

关键词:职业素养;对接;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1.074

职业素养是某项职业对从业人员的内在操作规范和素质要求,是从业人员在工作环境中表现出的道德操守、技能知识和行为态度等方面的职业品质总和。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时代背景,有效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既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又是凸显高职院校发展特色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导向,创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索职业素养培育同学生管理工作对接的路径,为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1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对接的必要性

1.1 职业素养培育对接学生管理工作可以为保障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

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问题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之一,特别是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高职学生培养普遍存在“重业务、轻思想”的现象,高职学生忽视政治理论学习,思想政治素养不高,已经成为影响职业素养提升的重要瓶颈。思想政治引领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职业素养培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对接,可以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提供思想保障,确保人才培养工作的政治方向。

1.2 职业素养培育对接学生管理工作可以提升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实现职业素养培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对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管理工作在人员组织、活动项目方面的作用,塑造能够促进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实效性的提升。例如,作为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班主任可以开展各类班级活动将职业理念、企业精神等融入班级管理塑造适合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文化氛围,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效性。

1.3 职业素养培育对接学生管理工作可以拓宽人才培养的渠道

学生管理涉及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作方法既包括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还包括各种社团活动的开展。实现职业素养培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对接,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和年级特点开展针对提升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的学生活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渠道的创新和拓展。

2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对接的可行性

首先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与学生管理工作作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主体、目标和动力上都具有天然的内在关联,首先,职业素养培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主体具有一致性。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主体都是学生。不管是通过职业素养培育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还是通过学生管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政治观念和综合能力,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职业素养培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具有统一性。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都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而职业素养培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在围绕这一目标实现时发挥着不同作用,只有二者协同推进才能发挥出人才培养工作的最佳效果。第三,职业素养培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动力具有一致性。面对教育大众化,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高校间生源竞争压力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期待构成职业素养培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共同的外在动力。这些关联使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对接具有必然的可行性。

3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与学生管理工作对接的路径

3.1 职业素养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接

思想道德素质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正是学生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开展有助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教学活动,将职业素养培育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现职业素养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接,同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切实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效性。职业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要改变以往的单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相结合,通过职业岗位素养的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实践证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学生也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在最终目的上职业素养与思想政治意识具有相同的内容要求。

3.2 职业素养培育与学生日常管理活动对接

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依据学生的技能要求和专业特征,将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的各个方面,诸如工作环境、文化理念、契约意识等思想融入学生管理活动,实现职业素养培育和学生日常管理活动的对接,使及早了解将来工作的环境和要求,提升自己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责任,促进自己的职业素养的提升。具体到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表现为:一是将职业岗位要求技能融入到学生的平时生活中,让学生养成职业岗位技能锻炼的素养。例如本院校学生的起居时间要与职业岗位工作时间相对应,克服大学校园学生存在的“懒惰”情绪。二是加强对学生的行为管理,按照职业素养要求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职业岗位实践锻炼。

3.3 职业素养培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对接

学生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载体,在进行学生社团建O和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时融入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价值观念、职业意识、专业知识,形成一种适合职业素养培养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自己喜闻乐见的兴趣活动及自我体验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和职业能力,实现职业素养培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对接: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强与合作企业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开展校企联谊活动,让企业职工参与到高职院校举办的文化活动中,通过企业职工的切身经历,传递相应的职业岗位知识,培养学生对未来职业岗位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重视职业素养教育。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要为学生营造职业素养培养的氛围,例如在校园中设置“劳动模范”的雕像,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意识。

3.4 职业素养培育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接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即是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职业素养培育为导向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既可以通过开展顶岗、兼职、实习等社会实践形式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素养,例如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让学生利用节假日进行社会实践锻炼。也可以通过开展创新创业、社会服务等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职业能力,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环境下,高职院校要切实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的职能,鼓励学生创业创新,并且为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提供指导与帮扶,必要的时候可以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以此通过职业素养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对接切实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应用型人才。

总之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将职业素养培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相对接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因此高职院校要发挥职业教育职能优势,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到高职教育体系中,实现服务地方经济的本质要求。

参考文献

[1]罗逾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视野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11):2631.

思想文化素养范文6

关键词:中学生;经济素养教育;文化;理财

一、中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内涵

“经济素养”一词在西方早已出现。“经济素养”通常被称为财商,与情商、智商并列,共同构成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素养。在现代社会,经济素养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日益突出,经济素养教育已经成为西方各国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内容。美国经济素养教育的成效比较显著。美国学者安德森(Anderson)明确定义了经济素养教育,并把经济素养教育视为一个人理财能力发展的全过程。他认为,经济素养教育是人们借此管理财政资源、制订财政计划,从而影响财政福利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们设立理财目标、制订理财计划等[1]。经济素养是学生对于经济的理解以及现实运用的程度和水平,是个人在现代社会中必备的一种知识和能力[2]。经济素养主要包含经济观念素养、经济知识素养、经济能力素养等三个维度[3]。经济素养教育就是对学生经济素养三个维度的系统化培养。中学生经济素养教育是根据学生对于金钱的意识水平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教育内容和目标,并实施的以消费、理财和投资为核心的经济教育,以形成必备的知识体系。经济素养是建立在经济观念与经济知识基础上的能力培养,侧重于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重视培养中学生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本领,为中学生将来跻身商品经济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属于教育实践层面的内容。

二、经济素养教育现状及文化归因分析

1.中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学生手中可供支配的零花钱越来越多,由此而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近年来,校园中出现的“炫富”、非理性消费、盲目消费等现象,彰显了我国中学生由于经济素养教育欠缺而导致的理财能力的缺乏。我国中学生经济素养水平低下,与以下两个原因关系密切。第一,思想上不够重视。现阶段,我国中学生经济素养教育在我国整体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学校、家长、社会往往把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摆在首要位置经济素养根本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经济素养教育未得到足够重视的表现是:学校开展的经济素养教育不系统,仅停留在简单的批评和说教上,无法使中学生经济素养能力得到根本提升;经济素养教育内容空洞,缺乏具体实践的指导功能;教育形式单一,仅仅采取封闭的课堂教学,缺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寓教于乐的辅助教学形式;师资队伍不健全,缺乏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理财教师,无法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内容不足,中学阶段并没有设置专门的与经济素养教育相关的教育内容,仅在初二“公民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课程中有所涉及。第二,经济素养教育缺失。中学生不具备成熟的金钱观,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差,而他们可以支配的钱财却是无偿获得的,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教育引导,其盲目、浪费、攀比等不良经济行为将难以避免。长期以来,学校、家庭、社会都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升学考试上,而忽略了生存能力、消费能力等基本生活能力的培养,在学校教育中,“经济素养教育”严重缺失。思想政治课程中涉及的有关消费、生产、价值规律等知识,抽象有余,具体不足,不能在现实中加以应用,不能对学生经济行为起指导作用。经济素养教育缺失的直接后果,是学生理财能力较差。虽然大部分中学生拥有越来越多的可供支配的资金,但是,在他们头脑中相应的消费规划尚未形成,更谈不上理性消费和合理的理财之道了[4]。

2.文化归因分析

第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职业观。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读书、考试被置于极其重要的地位,读书被崇尚、被追求。儒家大力宣扬和倡导读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孔子的“学而优则仕”影响极大,波及天下,震古烁今。通过读书、科举考试实现自身命运的改变,是古代士子孜孜以求的梦想。在传统中国社会,通过“读书”以外的渠道获取经济利益的观念是受压抑、被鄙视的。现行教育体制下“分数至上”的考试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观念是一脉相承的,考试依然是大多数人实现命运转变的主要方式。因此,学校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升学考试上,而忽视了学生的包括理财能力和生存能力在内的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第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义利观。自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义利观之后,义利之辨便成为我国古代思想家追本溯源的命题。孔子将“义”与“利”对立起来,认为如果一个人一味地追求个人私利,社会便会动荡不安。在孟子看来,一切破坏社会正常秩序的现象,都是由逐利造成的。孟子认为,只有讲“义”,而放弃对“利”的追求,国家、社会才能安定。汉代董仲舒发挥孔子和孟子“重义轻利”的思想,主张“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里不急其功”[5]。董仲舒之后,宋代朱熹又将孔子“重义轻利”的思想加以引申和发展,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新型“义利观”。他有感于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思想,在其著作中疾呼:“小人则只计较利害,如此则利,如此则害。”[6]不可否认,传统文化“重义轻利”思想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其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一味地以言利为耻,用“义”去绑架正当利欲的需求,势必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第三,“德本财末”的经济观。道德中心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道德在传统文化中是高于一切的,道德是衡量、评判一切人或事情好坏的重要依据。因此,在道德与财富二者关系的问题上,“德本财末”的价值观便是必然的选择了。“德本财末”最早见于《礼记•大学》,其中讲“君子先慎乎德……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自此开始,在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德本财末”是一以贯之的倾向。无论是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还是董仲舒的“正其义不谋其利”,抑或是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均将道德置于财富之上,均体现了“德本财末”的经济价值观。在“德本财末”经济价值观的长期影响下,整个国家与社会以谈仁说义为根本,人们追求物欲的需求被压抑,国家不思进取,社会不发展生产。更重要的是,在“德本财末”思想影响下,我国社会出现了仿佛离物质利益越远道德品质就越高尚的道德假象。第四,“享乐至上”的人生观。狄德罗•伊壁鸠鲁把“纯粹的”享乐视为人生最高的目的。这种享受主义在西方有庞大的市场,在当代对我国民众的冲击也很大。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消费文化崇尚享乐,追求刺激性、炫耀性、奢侈性消费。给人带来感官刺激和体验的以享乐主义和消费至上为核心的消费主义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与我国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背离。在消费主义文化中,人的价值是根据其所消费和占有的物来衡量的,这给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青年人传递的信息是:生命的意义不再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是一个尽可能奢华地消费和享受的过程;人生的价值也不在于奉献,而在于从社会中索取物品和服务的多少和档次。在我国,消费主义文化已极大地影响并改变了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使其价值观念功利化、生活方式低俗化,使他们缺乏道德责任感。

三、我国中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的路径探析

中学生经济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一工程只有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三个维度共同发力,才能取得实效。

1.家庭教育——经济观念培养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曾经预言,随着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展开,人类的“工具理性”将压倒“价值理性”。也就是说,人类在日益清醒的自我意识下,“理性”将表现为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的欲望。当前,我国许多人都已习惯于将幸福定义为物欲的最大满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行为,造成中学生价值观念功利化、生活方式低俗化及道德责任感的缺失。因此,使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财富价值观已成为中学经济素养教育有效开展的首要任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中学生的观念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观念萌芽于家庭中。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已经开始独立,但是其行为、观念仍深受父母的影响。家庭教育要有的放矢地端正中学生的财富观、义利观、消费观和劳动观,使他们形成对金钱的正确的思想认识,培养他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学校教育——经济能力养成

经济素养教育内容广泛,知识体系庞杂且时代性强,将中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是十分必要的。现行的将经济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的做法,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必须设置有别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立的经济素养教育目标体系,即将经济素养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正常课程体系,设置独立、系统的经济素养教育课程,严格规定课时、学习任务、考试形式等。常规教育的形式将使中学生掌握理财方面的基本知识,如金钱知识、储蓄常识、消费知识、基础金融知识以及经济学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等,将培养学生理财能力,包括钱币识别能力、通过合法劳动赚取金钱的能力、储蓄能力、基本的投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

3.社会教育——经济环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