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方面的帮扶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想教育方面的帮扶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想教育方面的帮扶措施

思想教育方面的帮扶措施范文1

关键词:关工委;特殊群体;大学生;帮扶

引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校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就业等压力,而一些适应能力较弱、心理素质较差、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形成了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并且随着高校的扩招,这类群体在高校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成为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一大难题,充分利用关工委组织,可以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教育形成有力的补充。

1 特殊群体大学生的范畴及界定

1.1 家庭经济困难群体

贫困上,群体主要指些那些相对于富裕学生对立的一面,他们往往因为家庭经济贫困而导致难以支付学生杂费、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和在校期间正常的生活开支。他们主要来自偏远的农村或来自城市下岗的职工家庭,也或者是父母的离异的单亲家庭。由于经济上和成长环境等客观原因,使得不少贫困大学生的适应能力较弱,在进入大学后面对大城市灯红酒绿的生活很难把握好正确的方向,以至于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走上极端的道路,如:盗窃、辍学、犯罪等。

1.2 心理障碍群体

由于这一类学生的心理素质薄弱,在承受心理压力和学习、生活、情感方面的打击时,往往所变现出的抗打击能力大大弱于其它正常累大学生。同时对生边的事务比较敏感,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十分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当理想脱离现实时,往往就会出现焦虑、抑郁、自闭等一些心理现象,而且这一类学生对于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辅导等字眼较为敏感,以至于很难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使得其心理问题呈现出恶性循环,从而放大其心理问题。最终导致心理畸形而形成心理障碍,更有甚者因此走上极端。

1.3 生理缺陷群体

这一类群体主要是因为肢体残疾、有缺陷或者是体弱多病的学生。这一部分人在高校中所占的比占的比例相对较小,但其所带来的危害仍不可忽视。在这一类学生中有的因为肢体的残疾或者缺陷而受到同学的嘲讽、挖苦或者是根据身体原因而拥有独特的称谓,也或者是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而承受着比普通人更大的生活压力和就业压力。总是担心自己会受到别人的嘲笑和伤害,担心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从而做起事来畏手畏脚。久而久之就会表现出自卑、忧郁、自闭的心理现象。

1.4 学习受挫群体

随着近几年大学的扩招,现在的的大学走已不再是曾经的精英路线。现在的大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由于基础较差,虽然也十分努力,但仍旧跟不是他人的步伐,感觉自己的付出与自己的收获不成正比,在学习上也就失去了目标,致使学习兴趣逐渐暗淡。

1.5 单亲家庭及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群体

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孩子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而由这一类群体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因为在留守时刻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那么在心理上也就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2 关工委的组成

高校关工委组织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广泛动员和组织的、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的一个组织,特别是那些长期在党、政部门担任过领导职务和各种不同岗位工作过的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各个领域的老学者、老专家、老模范等发挥他们的优势,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法制和科学技术教育影响着广大青少年团体。学校将社会各界离退老同志组织起来帮扶特殊群体大学生,是学校德育与资助工作中的一个创新,利用关工委自生在高校中的独特优势,在特殊群特大学生帮扶中发挥其独特作用。

3 关工委组织在在高校存在的必要性

3.1 是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必要性和有力补充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一些西方腐朽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的在在国内的广泛传播。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信仰模糊、价值观扭曲、责任心缺乏。针对这一问题,就可以充分利用关工委老同志在思想上成熟的优势,组织开展一些专题讲座、专题报告会、座谈会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反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通过在大学的各个阶段持续开展以思想教育为目的的一些讲座、报告会、座谈会。向广大学生传播积极健康的信息。

3.2 可以充分发挥老教师、老同志的余热,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

关工委中不少老同志、老教师是我们党在艰苦创业时期造就的特殊群体,他们见证了我国发展壮大的艰苦历程,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奋斗、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使之在社会公众中树立了良好的道德形象,而对有当今对能者崇拜的广大学生来说,关工委老同志对其就拥有着独特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同时关工委老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阶段积累的优秀品质,正是当今大学时所欠缺的,而关工委老同志就可以以身说法,广泛宣传老同志的优良传统,引导和教育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3.3 可以弥补高校部分年轻教育工作者经验的不足

高校关工委的老同志再过取去的几十年里的工作和学习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对于一些刚刚毕业迈入高校的年轻教育工作者而言,所欠缺的就是工作经验的不足,对于广大学生的教育呈现出捉襟见肘的现象,而关工委老同志就可以弥补年轻教育工作者的这一不足。他们在曾经的工作和学习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可以很好的作为教育广大学生的典型素材,利用其经验优势为大学牵线引路、出谋划策,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

4 关工委组织可以采取的具体帮扶措施

4.1 健全机构,优化组织结构

关工委是群众和基层的创造出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的一个组织。健全的组织和不断补充的老年志愿者队伍是关工委工作持续开展的基础。通过广泛宣传,让更多有志为广大青年团体服务的老同志加入到这一组织,使组织结构健全,各类专业人才充足。同时,关工委组织还必须包含在岗从事德育教育的部分领导、教师(书记、学生科长等),以便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全方位、多元化的帮组高校特殊群体大学生。

4.2 加强关工委对特殊群体大学生平时的沟通和交流

青少年对老同志有一种晚辈对长辈的亲切之感,这使得老同志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加容易。高校关工委的老同志利用这一优势在日常的生活中走进特殊群体大学生的世界中。在特殊群体大学生“三观”教育、理想信念树立,心理辅导方面都能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平时一些的沟通与交流可以让老同志取得特殊群体大学生的信任,从而更深地关心大学生的生活,鼓励他们战胜逆境,努力成才。

4.3 做好新生入学教育

大一新生进校时对于新的环境更容易产生失落感、自卑感以及种种与之不适应的症状,在进校初期是特殊群体大学生形成的萌芽阶段。因此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其进行适应性教育,帮助其尽快转变角色,使其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4.4 做好对“三困难”毕业生的教育引导作用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而这也就导致了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越来越大,而一些高校中的部分毕业生由于从小就受家庭的影响、社会阅历的不足、以及人际交际的欠缺。导致其在综合素质上面与非贫困毕业生有着一定的差距,那么在就业方面其所呈现出的劣势也就越来越明显,这也就导致其就业难度更大,关工委组织对此就可以组织开展相应的一些座谈会引导和教育,从而促进“三困难”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4.5 做好重大节假日的慰问与关注

在一些重大节假日中,部分高校特殊群体大学生与他人相比问题就呈现出来,因为某种原因其只能孤独的过完节日,在此关工委组织可以以节日为依托,在重大节日中融入关工委组织对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帮助,使节日文化与帮扶工作融为一体,既拓展了节日的文化内涵,又使帮扶工作的平台更大形式、更多方法。受帮扶群体在节日文化活动中释放压力,在节日慰问中接受了温暖传递。

结束语

思想教育方面的帮扶措施范文2

关键词:高校;助困工作;教育资助一体化;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05-02

如何实现资助与教育并举的助困模式,一直是困扰高校助困工作的一个难题,长期以来,国家、社会和学校在对贫困生的帮扶上,多采取物质资助的形式,资助额度逐年上升,有效保障了贫困生的顺利入学和完成学业。但随着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校中也出现了教育深度与资助力度相脱节的情况,本文拟在肯定助困工作取得巨大成效的前提下,重点探讨贫困生教育在资助工作中的突出地位,结合实际提出构建“教育资助一体化”的资助模式,推进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教育资助一体化”模式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积极探索资助工作的新形式,不断加大资助工作力度。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决定从当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北京等8个城市进行国家助学贷款试点。2000年,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在全国所有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开展了国家助学贷款。2002年,财政部、教育部在公办普通高校设立了国家奖学金制度。2004年,财政部、教育部在改革原有国家奖学金制度的基础上设立了国家助学奖学金制度。2007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教育部建立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学费减免、特殊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绿色通道等有机结合的新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至此,我国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方面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除了完备的资助体系外,财政投入的逐年增加也为助困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2007年以来,随着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全部落实到位,每年国家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500亿元。全国每年将有大约400万大学生获得各种形式的资助。全国平均每100名大学生中就有20多人可以获得资助。体系的完备和资金的充足使高校的贫困学子得以没有后顾之忧的上大学,在解决学生学习、生活问题上发挥了重大作用,保证了教育公平的实施和和谐校园的建设。但是经济脱贫是基础,思想脱贫才是关键。想从根本上达到解困目的,仅仅依靠经济的资助还远远不够,除了继续完善物质资助制度之外,还应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思想、心理等方面的全面教育,帮助其坚强地面对和应付各种挫折,促使其全面成长成才。

二、“教育资助一体化”模式构建的原则

1.以生为本的原则。“以生为本”就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高校工作中的体现,也就是说教育不应该存在偏颇,而是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注重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高度关注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并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必要的思想引领和情绪疏导,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转变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能够健康全面地成长、成才。

2.合力教育原则。高校贫困生助困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以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难题为基础,坚持以教育为先导,以育人为目标,鼓励贫困生正确认识和对待贫困,树立坚强的意志品质,使每一位贫困生在经济脱贫的基础上,依靠各方面的教育合力,成为一个学有所成的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个品德良好的人,从根本上帮助贫困生摆脱贫困。

3.创新实践原则。以经济资助为主的助困方式是帮助贫困生脱贫的基础,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则更要重视教育的力量。我们要不断创新资助方式,摒弃单一型的经济资助,倡导以勤工助学为主的资助模式,消除一部分同学等、靠、要的不良思想,逐步将无偿的“输血型”的经济帮扶逐步过渡到“造血型”的有偿帮助。同时加强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朋辈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思想上脱贫。

三、“教育资助一体化”模式的实施

1.资助与自助相结合。目前,国家、社会和高校分别采取了各种措施以缓解贫困生的困难。但是,任何的减贫方式若没有贫困生主体的参与和实践,就不可能取得显著的成效,因此,我们提倡在获得资助的同时,也同样要强调通过贫困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助。对贫困生而言,虽然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等资助方式对他们如同雪中送炭,但是单纯的发放助学金、给予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等无偿资助措施,容易使贫困生滋生等、靠、要的思想,学校应提倡贫困生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参加一些兼职工作和勤工助学。勤工助学作为有偿的资助方式,使学生通过付出一定的劳动来获得一定的报酬,依靠自食其力以完成学业,能体现贫困生自身的价值。但实际生活中也存在这样一些现象,即勤工助学岗位太少、工资太低,而且还要占去一大部分学习时间,重学业的同学不愿影响学业等。这就要求高校要把勤工助学活动真正作为一种成才的方式来加以认识,勤工助学不仅是帮助高校贫困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而且能增强高校贫困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树立自立、自强、自尊的品格。因此,高校应尽可能地给予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并设置弹性工作时间,根据学生的课业安排情况来安排勤助工作,真正帮助贫困生把经济资助和自我救助结合起来。除此之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学生进行自助时,还要帮助他们不断发现并总结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素质的不断提高,实现心理的成长。

2.资助与互助相结合。心理学上的互助教育方式是指从学生心理问题的相似性及其自发助人的愿望出发,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借助一些典型个案,引导学生分析、帮助当事人,其实质也是分析、帮助自己。在贫困生教育中提到的互助教育,指的即是朋辈教育。这里的朋辈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贫困生之间的互相帮扶和启发。在成长中,每个学生都会遇到一些困惑、挫折,贫困生尤其如此,他们普遍具有自尊心强,容易自卑等特点,而且求助意识较为淡薄,即使有求助行为,其对象往往是同伴,通过与之有相同背景的人来分享信息、观念和行为易于被其接受。因此,高校利用身边人、身边事来对贫困生进行教育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和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倡导贫困生之间的互助,要善于发现贫困学生中品学兼优、励志奋斗的优秀典范,用他们的生动事例来勉励广大的贫困学生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朋辈教育中的另一方面,则是指贫困生与其他同学的互相帮扶。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平时要多关心贫困生的学习状况,耐心解决贫困生的学习困难,在学习优秀的学生和学习困难的贫困生之间开展帮扶活动,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

3.资助与助人相结合。高校贫困生在受助之后是否具有感恩意识,是否懂得帮助他人,这是衡量资助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继续完善经济帮扶制度外,还因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要认识到感恩并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而是要通过教育的不断引导。要让他们明白所获得的一切经济资助并不是天经地义的、理所当然的,而是要知恩于心,报恩于行。具备了感恩意识,有助于贫困生与他人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良好人际关系,有助于贫困生树立回报他人、回报社会的信念。为了倡导感恩意识,高校可以对于贫困生享受资助设置要求,如要求他们每学期参加一定时长的志愿服务,才能获得资助。通过志愿服务、社会公益活动等为别人服务的工作,他们可以看到人与人是相互支持的,正因为有了国家和社会的帮助,使他们能够完成学业,那么他们也必须用他们自己的力量来回报祖国,来奉献社会。另外,在助人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自信心,并提高他们帮助他人的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在助人过程中,贫困生通过体验被帮助当事人的情感,分析其问题的原因,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做出一些正确的判断。这不仅仅是贫困生情感的培养,同样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修正自身的一些不当行为。

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总之,高校目前的助困工作在国家、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我们仍必须意识到,贫困生的困难绝不仅仅表现在经济方面,因此,高校贫困生的资助观念不能只单纯地停留在“经济助贫”的层面,还要高度重视对贫困生自助、互助与助人的引导,建立起“资助育人一体化”的模式,真正帮助高校贫困生全面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周文华.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构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

[2]张桂华,黄建美.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政策中的缺失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11,(11).

[3]邹树梁,简世德,王莉芬.和谐校园视角下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1,(7).

思想教育方面的帮扶措施范文3

摘 要 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途径,它有利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塑造健全的人格,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使人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提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是人实现全面自由发展最重要、最根本也是最起码的能力要求。

关键词 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对策

中图分类号:D41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职工的价值观念日趋多样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做好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促进企业团结和谐,增进企业职工之间的相互理解,达到调动企业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启发企业职工维护企业利益的自觉性,实现企业和职工个人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

1开展企业文化活动,加强对社区职工思想教育培训

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培训,是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企业要推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者,全面了解思想政治管理内容,合理做好企业不同职工工作空余时间的教育工作计划,针对不同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引导职工树立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爱岗敬业、实事求是的崇高思想道德观念,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丰富员工的精神世界,增强员工的精神力量,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培养员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工作精神和坚持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思想行为准则,此外,还要在员工的心理素质方面加强培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社交能力,帮助员工塑造良好的心理品格,保障职工以饱满的热情面对工作和生活,增强员工归属感,为企业创设温馨和谐的工作氛围,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2企业管理中要引导员工积极参与管理

必须改进工作方式,引导员工积极参与管理,提高整体管理能力。要确立员工的主人翁地位,真正实现民主管理,建设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一是必须改进工作方式,企业党政领导应转变观念,淡化官本位意识,放下架子,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工作的透明度,要通过各种宣传途径,一方面及时定期地向全体员工报告企业管理动态及服务经营情况,让职工了解领导的工作内容与成效、企业的发展形势和工作任务及目标,也让员工知道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努力宣传企业的文化精神及近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真正做到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手段置于广大员工监督之下,接受员工群众考核评价,以达到彼此互相理解、互相监督的目的。二是引导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的管理、服务、生产、经营和企业文化的建设,使员工群众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齐享福共患难,形成一个紧密的互相依靠、互相促进的利益共同体。这既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也强化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从而赢得广大员工的支持和依赖,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建立在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企业文化之上。

3面向特困人群和弱势群体推进“帮扶工程”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造成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对党和政府有怨气,不理解,甚至不信任,为了团结和凝聚这部分人心,我们首先要做到真心诚意的尊重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以办好事、办实事为落脚点,多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介绍工作岗位,多为他们做一些“雪中送炭”的工作。把实实在在解决居民实际困难作为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对群众晓之以理的同时,重在排忧解难,只要让群众“实打实”地感到温暖,就能打造出开启他们“心锁”的金钥匙。对困难人员不但要物质帮扶更要精神帮扶,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解决具体的困难过程中。对残疾人我们开展了各种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如残疾人运动会、卡拉OK演唱会等,从而在精神上激发起他们的自尊、自强、自立的信念和对生活的激情,对单亲家庭儿童,我们经常联络辖区党团员志愿者,开展“当一天假日父母”等各种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以抚慰他们幼小的心灵。俗话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在我们看来也许并不起眼的小事,只要符合群众利益就要做好、做实,群众自然就会信任你,信任我们的党和政府。春风化雨总关情,做到“帮扶工程”永不收工。

4企业管理中要细化责任,注重实效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须抓在前、抓落实、重实效。在新形势下,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队伍的外延要扩大,要改变政工部门思想品德工作孤军作战的局面,树立人人都做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大队伍观念。以“点、线、面”全面展开工作,“点”:即每一个员工,“线”:即从分厂、部门、车间、领导到生产一线班组长,“面”:即从各分厂、部门、班组的思想教育工作网络平台,调动全体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把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延伸到生产、服务及管理各个环节。领导要深入基层,经常研究分析员工中出现的热点问题,统一思想,形成思想教育工作的规模效应。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过交流座谈、接待、树立典型、奖励机制、加强宣传、纳入考核等措施多方位、多渠道教育引导员工提升素质,端正思想,将个人价值观与企业核心价值观融为一体,将“打工”意识转化为“主人”意识;将“员工是企业的主人,企业是员工的靠山”这一观念做到入脑入心,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企业的生产建设中来。提高员工思想道德水平,领导要以身作则,树立示范标杆作用,用企业领导的一言一行去引导、感化员工,用企业自身的魅力凝聚员工,让员工在感化中成长,在成长中完善自身,融入企业,奉献于企业。

5思想政治工作要为企业广大的职工服务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紧抓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也要紧(下转第6页)(上接第4页)紧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改革工作,改变过去旧的企业制度。一方面,采用先进的管理观念,建立先进的管理制度,通过有效的企业文化的建设,创造各种的激励机制,把企业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集中到生产过程中去,有效的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具体的工作实际,否则就会偏离企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避免失去思想政治的价值。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企业发展的经营和生产为中心,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具体渗透到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过程中,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6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社区政治思想工作思路

思想教育方面的帮扶措施范文4

一、高度重视,统一规划。

扶贫工作作为全乡重中之重的工作,受到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摸清全乡扶贫现状,乡党委书记及乡长走村串户开展了走访调研活动,一是走访了贫困户,了解了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及实际困难,二是调研了各村产业发展状况,如米岭的蔬菜基地、浮桥的雷竹基地、板栗种植基地等,对全乡扶贫现状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为下一步开展扶贫工作定下了基调。

二、迅速行动,抓好落实。

(一)统一行动,加强帮扶对接。首先是与帮扶单位对接,做好了帮扶干部的调整工作;其次是做好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驻村对接,本次共调整了两名第一书记,由市派改为乡派,并及时做好了各项工作对接;第三是做好了帮扶干部的对接,调整了帮扶干部的,及时做好了与贫困户对接,与原结对帮扶干部交接及一证两册的移交工作;

(二)精准识别,做好动态调整。本年度开展了两次动态管理工作,户内增加3人,户内减少16人,2019年度脱贫60户122人,采集边缘户信息4户13人,采集更新了全乡169户426人的贫困户信息。

(三)、加强落实,开展各类“查遗补漏”。一是排查并建立了196名“五类人员”台账;二是开展了脱贫对象“查遗补漏”,系统排查了2018年度及以前的脱贫户,重点排查了解了重度残疾脱贫户24户77人、大病未愈脱贫户4户12人、家庭中有读高中或大学的脱贫户8户30人,及时了解了其生产生活情况,建立了台账,并按照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监管的要求,实施跟踪和动态监测,针对性的制定了帮扶措施,确保脱贫成效巩固提升。三是,开展了政策落实“查遗补漏”,以村为单位对各项政策落实情况逐户进行核实,共排查到未落实教育扶贫政策1人,及时上报并已落实到位。四是对本年度2户进行危房改造的贫困户实施一对一监管,加快改造进度,提高改造质量;五是对健康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及时进行排查,对未报销的及报销比例不足的及时上报处理;六是对贫困学生情况进行排查,建立台账,对辍学情况进行监管。据统计,目前我乡共计54名在市内就读的贫困学生,13名市外就读的贫困学生,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情况;七是对市外就读学生统一发放公函,督促落实教育助学政策,共发放公函30人次;八是为在中高职学校就读的8名学生申请“雨露计划”补助;九是对贫困户饮水安全情况进行鉴定,并发放饮水安全宣传手册,建立饮水安全鉴定台账,对燕溪、官田部分饮水不安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处理,保证贫困户合到安全健康饮用水。

(四)、狠抓重点,抓好“两业”扶贫。一是重点抓好本年度莲藕种植产业项目,并要求各村做了本村产业扶贫发展规划,制定本年度产业扶贫计划;二是各村成立合作社,利用好荒山、荒地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各种产业项目,将贫困户吸纳进来,全程参与管理,提高贫困户自主脱贫意识。如燕溪村发展西瓜种植、豆角种植等、浮桥村发展板栗种植等。三是加强就业扶贫实施力度,开展了就业扶贫情况摸底调查,建立了台账,对有劳动能力并有劳动意愿的贫困户,及时帮其安排就业;四是加强对公益性岗位的监管,建立了台账,截止目前,共安排了43名贫困户到公益性岗位上;五是开展了一次劳动技能培训,并为参加培训的22名贫困劳动力发放培训补助。六是做好2020年度产业项目的申报工作,目前,我乡为大族村申请了蔬菜种植大棚建设项目。

(五)、规范管理,加大对扶贫资金公开公示力度。一是对扶贫资金进行梳理排查,确保专款专用;二是规范对扶贫项目的公示力度,三月份,对本年度的扶贫项目进行了申报公示、批复公示及实施前公示,让扶贫项目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实施;三是强化对扶贫资金的日常监督,严肃查处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挥霍浪费等违纪违法行为,坚决做到廉洁扶贫、阳光扶贫。

(六)、注重扶智,发掘一批先进典型事迹。扶贫先扶智,通过宣传政策、正面典型事迹等对贫困户加强思想教育,发掘出了一批在扶贫路上的先进典型,如燕溪脱贫户徐飞英事迹,燕溪村第一书记洪斌武、白沙村第一书记卢志刚等,通过这些先进的典型事迹来感化贫困户,让他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逐步提高自主脱贫意识,摒弃“等、靠、要”等懒惰思想。

(七)、聚焦整改,狠抓各类问题整改工作。对各级各类问题进行了整改,并建立了“春季整改”问题台账和“夏季提升”问题台账,截止目前,共整改完成中央巡视反馈问题25个,巡查组巡视反馈问题23个,省纪委巡查问题1个,形式主义问题整改4个,“夏季提升”问题整改22个,启动并正在整改中央巡视反馈问题5个,“夏季提升”问题8个。

三、认真分析,找出短板。

就我乡脱贫攻坚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找出需要加强的短板,制定措施,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经分析,我乡在扶贫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产业扶贫还需进一步加强。目前,各村已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开展产业扶贫项目,例如团山莲藕种植项目取得可喜的成绩,收获莲藕30万斤,已联系各种渠道售出1.2万斤,获得纯利润1.2万元,为贫困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除此外,官田白茶种植、大族蔬菜大棚建设都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中,但还存在产业化程度不够高,效益不够稳定,对贫困户脱贫带动效果不够明显,缺乏具有持续造血功能的优势产业等问题。

(二)贫困户自主脱贫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爱心超市”评分机制等措施正在持续开展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贫困户起到了激励作用,并且通过上户帮扶教育、召开贫困户座谈会等形式进一步提高了贫困户自主脱贫的思想认识,但仍存在个别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的问题。

四、精细规划,做好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各类问题整改为抓手,在整改问题的同时,制定措施,补齐短板,并做好各类政策的落实及查漏补缺,将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思想教育方面的帮扶措施范文5

一个班集体,难免会有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显得十分迫切而又重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困生帮扶发言,供大家参考学习。

学困生帮扶发言1一、学困生情况分析

1、学困生由于信息技术基础较差,动手能力弱,经常尝试着学业上的失败,导致对自己失望,索性不努力学习,得过且过,消极应付,缺乏学习主动性。

2、学困生由于平时长期受同学帮助,甚至同学的包办代替,使其形成了一种依赖思想:满足固有的思维模式,缺乏独立动手动脑思考的意识。

3、学困生由于成绩较差,常担心老师批评、同学嘲笑。

因此人变的胆小孤僻,在学习中不能大胆的冲破阻力去设想、去探索、去克服困难。学困生由于缺乏必要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上不去,由此形成严重的心理压力,渐渐思想不能集中,影响正常学习。另一方面,教师不恰当的提高教学要求,超过了学困生心理接受能力,使其对学习悲观失望。

4、学习动力不足,激发不起学习的兴趣,使之感到信息技术知识的枯燥,视学习为沉重的负担,讨厌学习。

5、对问题探索没有主动性,学习没有积极性;

学习是在外力的约束下“要我学”而非内在的“我要学”。如学习活动只有在老师或组长安排、督促下,才勉强去完成。

6、面对电脑,学困生表现为动手能力弱,畏手畏脚,甚至惧怕电脑,不敢入手。

7、学习中学困生的表现边缘化,如在动手实践中默默无动——不动手;

在独立探索中默默无思——不动脑;在合作交流中默默无闻——不倾听,默默无声——不发言。

8、学困生没有意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有效方式是“自主探索,自主发现”;

没有意识到学习过程是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在学习进程中,学困生表现为不愿经历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不想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等待着教师或同学给出答案,给出结论。对于学困生来说:关注的更多的是信息技术任务完成,而非任务完成的“过程”;他们更愿意做的是记忆与模仿,他们习惯于机械训练。

二、改进的建议

1、让信息技术教学成为“伙伴教学”

具体做法是:对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学习兴趣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挑选出那些学习成绩好、学有余力、工作能力强的学生,本着自愿的原则,由他们作为教师的小助手,即学困生的“伙伴教师”。

2、把信息技术教学实验“分层”

“分层教学”是一种在班级制授课条件下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策略,它着眼于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这一策略的正确实施,势必有利于新课标中“关注全体学生”教育理念的落实。“更新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对班级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关注学习中的“学困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以及教学方法的确定都要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出发,特别要考虑到“学困生”的实际。对于“学困生”,教学目标不要求太高,内容的容量也要相应减少。合理安排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允许学生选择,让“学困生”乐于学且学得会。注重学生的小组学习形式,合理安排优差生的结对互助,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群体势,以强带弱,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帮助“学困生”前进。

3、改变方式,转平面的教学为立体的教学

因为这部分学生比较内向,所以将他们的座位安排在走廊的两边,上课时的每个任务布置完,走到学生的中间,对这部分学生巡回查看,并主动进行个别手把手的辅导并适时表扬。这样辅导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对老师的信任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改变了教学方式,变平面式教学为立体式教学,做到“亲”,做到“学高”,做到“身正”,并且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进而使学生“可亲”、“可信”,才能促使全体学生共同提高。

4、利用情境教学,让课堂充满乐趣

课堂教学的设计中,强调一个“乐”字,突出一个“玩”字。玩是孩子的天性,学困生也一样。利用计算机游戏和网络对孩子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轻松的气氛中感知信息技术的魅力。组织电脑绘画比赛,使不爱动手的“女困生”也愿积极参加,感受电脑的乐趣;组织金山打字通中的打字游戏比赛,使爱玩电脑游戏的“男困生”在玩中得到好成绩,培养自信。又如设计任务时多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学生往往会在一节课完成任务过程中,从上课到下课还一直流连往返着本节课的知识。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要学得认真、玩要玩得开心,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注重评价,开展多方位的评价活动

为了对“学困生”活动全程进行评价,可以从几个方面:(1)成长记录册。记录每个学生上课时的表现:辅导效果较好的一组两人都加1分/次,小组表现突出的加1分/次,探索新的技术加1分/次,作品创新度强加1分/次等等。(2)自我评价。每节课的结果保存于各班的自己的目录下,并把各班的个人的文件夹设为完全共享,每个学生设置一个自己的密码;其它学生可通过“网上邻居”查看同年级所有学生的作品;每一阶段的综合作品,我会根据学生的基础把作品进行分类,再由自我评价、同班学生投票、班外学生投票、教师评价四部分组成综合评价分。

学困生帮扶发言2一、辅导思想

为了让全班学生学生学好知识,就必须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班主任除了倾注爱心,发现闪光点,因材施教,抓好反复教育外,还要注重学困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的培养,运用恰当而有效的方法。

二、辅导学困生措施

辅导学困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

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

2、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3、对学困生多宽容,少责备。

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4、班主任不仅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5、作为班主任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具有坚强的意志。

6、老师的辅导要及时。

7、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学困生的外部条件。

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班主任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8、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改革,具体做法是:

①教师备课要想到学困生,要备学困生的转化情况,要明确学困生理解教材的难点是什么,学困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教师备课保证教学质量和转化后进生同时并进。

②教师上课要想到学困生,一是课堂提问教师要把较难较大较深的问题分解成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让学困生也有回答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角落里无人问津。二是操作时要想到后进生,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贵在参与,不准再将他们搁置起来,置之不理。三控制学困生课堂违纪的问题。

③布置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要让学困生“吃小灶”,一是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他们的作业可减半,对特别学困生甚至可以用课堂笔记来替代作业的办法;二是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学困生只需作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不做。

④教师辅导要把学困生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教师要充分利用早晚自修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耐心辅导。

⑤批改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后进生的作业要优先批改,要当面批改,要精批细改,不能简单地打"√"或"×"了事,不但要在错误处打上记号,还要帮助后进生找出原因,加以改正。上评讲课时,要想到学困生,对于学困生哪怕是只有点滴进步,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群体效应的力量,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帮助学困生尽快赶上来。

三、在转化中注意的问题

1、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应一视同仁。

2、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根据他们的能力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以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3、对于学困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

4、要讲究教法。

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极大的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困生帮扶发言3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全员发展,关注特殊学生,促使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班级教育为主体,家庭、社会教育为辅助的特殊群体学生工作体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促使每一位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努力提高全面教学质量,着力打造教学特色品牌。

二、工作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知识观、人生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2、加强均衡学科的发展,提高兴趣学科的发展,转化弱势学科的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工作思路

分类教育,分层教学,分科发展,互助学习,跟踪评价。

四、工作内容及措施

(一)分类教育——切实做好特殊群体学生的分类管理工作。

1、教务科根据学生成绩(或学期积分成绩)列出特殊群体学生建议名单,并发至各班各任课教师。

(该名单只作内部资料参考使用,决不向学生或家长公开)。各班教师根据建议名单选择一些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而又学得差强人意的这部分学生作为重点关注对象。

2、各班教师应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类分析,根据成因归类,大致划分成态度类、行为类、习惯类、基础类等几类。

3、建立班级特殊群体学生档案,一份留底,一份上交教务科。

对不同类型的特殊群体学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施以相应的教育教学,帮助进步。

(1)利用班主任谈话时间进行集体的青春期教育、法律教育、安全教育,及时表扬和挖掘特殊群体学生的先进事迹、介绍良好的学习方法,每学期召开1—2次学生座谈会。

(2)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思想动态、学习情况,班教师要积极配合,相互交流探讨,做好特殊群体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3)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矫正特殊群体学生不良的学习行为,提供较为科学的、适合特殊群体学生的学习方法。

(4)教师每学期进行每生1次以上的特殊群体学生的家访,填写“特殊群体学生家访记录。每月谈话辅导不少于1次,并做好辅导记录。

(二)分层教学——狠抓学困生的学习质量管理工作。

1、各学科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单位时间内,通过对特殊群体学生增加简单问题的提问次数,鼓励参与合作学习,全程关注课堂学习状态,适时表扬激励其学习行为,为特殊群体学生充分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2、各学科教师要积极尝试实践分层作业,以作业分层布置、分层达成为突破口,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各教师要事先体验、确定、划分课堂和回家作业的选做题与必做题。

3、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管理,确保特殊群体学生作业质的提升。

各管理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学生自主作业秩序的管理,另一方面要对本学科特殊群体学生进行“门诊式”的个别辅导,认真实施“五面”教育即思想教育面谈、课堂作业面批、错误作业面改、自习辅导面查、阶段考试面评。

5、长假期间下发自主学习任务单和自主学习安排表,进行跟踪指导。

(三)分科发展——落实特殊群体学生的学科发展状况分析。

1、各教师要积极撰写教学评估质量分析报告,详细分析特殊群体学生兴趣学科的发展、弱势学科的发展状况,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师生交流、应试技巧等方面查找原因,从课堂学习、自主学习、作业管理、课后辅导等方面反思对策。

2、各特殊群体学生要积极撰写教学评估自主反思表,详细分析评估好的方面或成功经验、有待改进的方面及原因,提出下阶段学习的目标、改进的措施(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作业、节假日学习等方面)

(四)互助学习——帮助特殊群体学生构建学习协作体。

以班级为单位,依据学生志愿作前提,建立学习协作体,实行一对一(或多对一)、面对面的指导助学,重点是指导特殊群体学生解决学习、作业中的疑难问题、重树学习的信心、重建学习的基础,同时也在监督学困生平时的学习状态、上课纪律、作业完成情况。

(五)跟踪评价——激发特殊群体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

充分给予特殊群体学生二次成功的机会,消除他们的压抑情绪,激发其自主发展的意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

学困生帮扶发言41、认真开导,积极教育,帮助学困生建立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开始”,为了使班上几位学困生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我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在课堂上,设计一些他们能够完全回答的问题,鼓励他们大胆回答,踊跃发言,在回答正确后,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二是在课后,给他们推荐一些相关的课外书,引导他们在阅读中认识自己是最棒的,相信自己是一定能够成功的。通过这些措施,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信心,为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准备了精神动力。

2、充分调动家庭教育的积极性,发挥家庭教育的潜力。

对于学生的教育,学校作用固然重要,家庭作用也不容忽视。为了做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统一,良好配合,我一方面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与他们的家长沟通交流,在沟通与交流中统一、完善对孩子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等,另一方面,我经常与他们的家长进行电话联系。如当这几位学生的学习有了进步时,我便及时地告知他们的家长,一同分享其中的快乐,当这几位学生的学习稍有退步时,就尽快地询问他们的家长,了解其中的情况,剖析其中的原因,交换看法和意见。果然,在教学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配合下,这六位学困生的学习状况有了明显的转变。

3、成立“一帮一”的的帮扶小组,促进学生间的互帮互助对于学困生的帮助,作为老师的我毕竟能力和时间是有限的。

为了弥补这一点,为了延伸和继续帮助学困生的工作,在班上,我成立了“一帮一”的帮扶小组,让班上的优等生帮助学困生,给他们给予知识上的补充。如周x和马x,王x和许x,通过“一帮一”活动,使他们在学习上有了互补,更实现了品质上的互补。

对学困生的帮扶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全力以赴,找出学困生的“病源”,进行对症下药,耐心、细心地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避免粗心、偏心,杜绝采用粗暴手段,让祖国的花朵在辛勤园丁的哺育下放出缤纷绚丽的色彩来。只要我们努力,“顽石”也会雕琢成“珍品”。

学困生帮扶发言5为了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就必须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班主任除了倾注爱心,发现闪光点,因材施教,抓好反复教育外,还要注重学困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的培养,运用恰当而有效的方法。

我所执教的班级共有31名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有四个孩子学习暂时吃力,根据他们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的学困生转化计划:

一、分析学困生成因,制定转化计划。

具体分析班级学困生形成的成因,初步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心理健康问题、自身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来自家庭的教育方法乃至社会影响等等,都是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明确了学困生的成因是有效转化的基础。根据本班学生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综合表现确定学困生名单。在逐个分析学困原因的基础上,然后从学生能力实际情况出发,帮助学困生制定进步计划,使之“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

二。加强家校合作,随时掌握学困生转化情况。

班主任要与学生家长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沟通:电话联系、家访等。经常的联系使家校双方对学困生的情况能够及时了解,并且针对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转化措施,采取更有效的策略。教师要想全面了解学生,就要了解学生的家庭,做到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随时全方位的了解学生,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学困生的有效转化需要家长更大的支持与配合。而这种支持与配合,来自于教师与学生家长的长期沟通,建立在互相信任、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将缺乏针对性,难保其转化效果。

三。用爱心对待学困生,帮他们树立自信心。

班主任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困生,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闪光点即一个人的长处和优点。抓住人的优点和长处来肯定、鼓励、表扬,哪怕是一点点,都能有效地打消人的自卑感,唤起人的进取心。每个人都有闪光点。信任与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重要前提。用人格的力量去启迪他的心灵,用爱心去融化他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她受到老师的信任、关爱、尊重和期待,从而渐渐恢复了自尊与自信,消除了自卑和抵触情绪,愿意接受帮助和教育。进而引导他对自我价值的分析,让他自己去尝试和感受进步带来的成就感,变消极状态为主动状态。

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利用课余时间帮学困生补课。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所以教师首先应认真备课,备学生,要较高的业务能力,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除此外,还应利用每天的课余时间,帮助他们补习功课,让他们当天的任务当天清,不要欠帐。

五。合作学习,多方帮教,多措并举、多管齐下。

多年的教学经验已经证明,当求知双方展开互动,进行问题讨论时,都获益匪浅。因此合作学习是学困生转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策略。根据班内学生情况进行分组,分散学困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并确定结对帮扶人员名单。每一名学困生搭配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对每一课中所要掌握的知识点、练习、作业都有优秀生帮助一一落实。

思想教育方面的帮扶措施范文6

1.注重三个联系,切实做好少数民族学生培养的基础工作

1.1与政治进步相联系。

我院在党员发展工作中积极吸收优秀民族大学生入党,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层次,形成“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发展一个,带动一片;带动一片,示范全体”的良好局面,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精神动力。

1.2与情感教育相联系。

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关怀”的原则下,以情感教育为核心,一方面在全体师生中宣传民族政策和民族风俗,让全体学生了解学校对民族生的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在日常管理中淡化民族身份,强化学生身份,要求少数民族学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让各民族同学做到互相尊重各自民族文化,促进民汉同学之间的融合。

1.3与文化教育相联系。

民族教育与文化教育相辅相成。我院以“促文化、共交流、强认同”为目标,每逢新疆民族传统节日及毕业季,学院领导老师都会进行节日慰问,举行专场欢送会,让民族生深刻体会到学校大家庭的集体感和归属感。组织开展诸如尊重民俗民风的“雪域风情文化展”,在校园文化生活中不断融入少数民族文化的元素,使其与汉族文化水融、相互渗透。根据民族生文艺特长引导他们参加各类文艺演出,如迎新、送旧晚会等增强民族生自信心,激励民族生不断进取,同时增进民族生和汉族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合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2.坚持三个关怀,深入推进少数民族学生培养的指导工作

2.1关怀民族学生,融入思想特点。

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集大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强烈的民族自尊意识为一体,开展各类培养必须因势利导。我院以微博、Q群、年级博客及校内新闻等电子通讯工具为平台,宣传国家、学校和学院关于少数民族生的管理政策,宣扬优秀少数民族学生的优秀事迹,使网络平台成为一种少数民族生“随即课堂”,有效引导少数民族生学习、生活、思想各方面的综合发展,同时使汉族同学全方位、多层次地了解、认知少数民族文化,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我院系列报道“一个少数民族学生在广工大的日子”陆续记录了我院历届毕业的优秀少数民族学子,在校内引起多方广泛好评。

2.2关怀民族学生,实现现实需求。

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数家庭经济状况困难,如何帮助贫困学生减轻经济负担,顺利完成学业是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我院在民族学生扶贫中形成了以助困为主、育人为辅的助贷模式。以年级为界限进行扶贫,实行“以有偿资助和无偿资助相辅相成”的助困原则,顺利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后在大一全面摸底,建立民族贫困生档案;大二重点谈话,了解各民族生的困难具体情况;大三逐个复查,明确民族贫困生动态情况;大四进行诚信教育,培养贫困生的诚信精神。

2.3关怀民族学生,展现民族特色。

我院通过成立民族生管理工作学工团队,抽调专人负责民族生工作的管理,加强管理力量;同时,高度重视辅导员及助理团队对民族风俗等知识的全面掌握,把握基本民族内涵,力求在一线工作中勤沟通、力深入,在各方面加强民族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贴近民族生的民族特色。

3.定位三个时期,有效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培养的提升工作

3.1定位民族学生入学时期的环境适应指导。

入学教育是走好大学之路的第一步,我校充分运用“民族朋辈引导、大学启蒙讲座”等平台,通过“班助谈话、班主任进班级、辅导员探访”等多项措施帮助民族生快速融入大学生活,实现顺利过渡的目标。

3.2定位民族学生过程教育的综合发展指导。

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基础下进行思想文化教育,及时做好民族学生特定时期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国内外突发事件和应激事件的安全稳定工作,是民族生德育工作的关键环节。我院逐步总结出少数民族学生特殊时期维稳工作应急机制,形成了信息通报制、辅导员座谈、民族生骨干引领等方式方法。在特定时期合理利用各种应对预案,能有效消除突发事件对民族生的不良影响。

3.3定位民族学生毕业时期的就业技能指导。

民族生毕业时期的就业技能指导是民族生培养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我院民族生毕业时期的就业指导形成了“就业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三大指导体系,开设就业指导讲座、展开诚信感恩教育座谈会、优秀民族毕业生民族之星报告等行动,确保民族学生顺利就业。

4.构建两个维度,稳步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培养的核心工作

4.1构建师生联动、互助合作的助学模式。

我院在民族生助学工作方面,以师生联动的助学模式为载体导向;开展“一带五和两帮一”的帮扶活动,即一个汉族老师和五个民族生结队,实行责任到人,专门指导民族生学习;两个宿舍学生和一个民族生交友,互相学习,在辅导民族生功课之余,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解决生活上的难题。

4.2构建导引结合的帮扶模式。

积极重视、充分定位“思想困难、学习困难和生活困难”的特殊少数民族大学生,力争实现特殊学生结对帮扶制度。做到关注及时,预防及时,处理及时,评估及时。通过同民族的朋辈心理疏导及寝室、班级关系适应指引,解除民族学生的心理戒备,强化民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学峰,蔡文伯.公平与效率视角下的新疆少数民族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