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增加自己的文学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增加自己的文学素养范文1
【关键词】 语文教学;文学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一、文学素养
文学素养,又称文学艺术素养,是指人在文学实践活动中所培养起来的文学经验或素质,即读者对各种文艺体裁、文艺发展史、文艺发展现状、文艺自身的技巧、手法、创作规律、艺术特征的熟悉和了解。
文学素养是一个健全的现代人的必备素养。全面、厚实的文学素养,能促使人在阅读、写作、人文、德育、美育、智育等多方面齐头并进,协调发展,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育人。文学素养的养成对学生形成审美情操、健全人格、创新精神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文学素养的具体措施
(一)首先要提升教师的文学素养教师的文学素养,应包括教师的文学理论素养、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和批判能力以及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
提升教师文学素养的途径:
(1)转变文学观念
提升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文学观念。我们需要的是多元的、开放的文学观念,这才符合语文教育的需要。
(2)加强阅读积累
教师的职业特性,要求教师的角色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角色。新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最基本的学习行为,也是挖掘学生学习语文潜能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好切入口。倡导学生的阅读,我们语文教师首先应该自觉地投入到积极的阅读活动中去。教师的阅读同样需要从课内读到课外,不断地扩大自己的阅读面,自觉地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己的读书积累,提高自己的读书品质,实现自身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3)提高写作水平
优秀的教师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的传承者,也应该是文化的创造者。教师的写作在文化的传承和创造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一,教师的写作可以将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思考加以认真的总结,赋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更深层的文化意义。其二,教师的写作即使走在教育教学的边缘,也与学生的生活保持着近距离的状态。教师的写作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往往更能张扬一种文化的力量,给学生予文化的魅力冲击。
1、加强文学阅读教学的方法
(1)广泛阅读,激发文学审美情趣。
具体实施:
①作品推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发挥“导读”的作用。凭借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讲解作品的长处,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较清晰的概念和基本的理解,从而产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果。
②开设阅读欣赏课。开设专门的阅读欣赏课,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③写好读书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可以引导写读书笔记、写读后感、模仿场面描写、引用经典句子、缩写或扩写某个章节等。只有这种读写结合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才能滚动提高。
④互动交流。这是整个指导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展示学生的成果,激励学生的兴趣。如展示学生的文章,举行“阅读交流课”、“小型演讲会”、“班级辩论会”等活动。
(2)帮助引导,培养文学审美思维。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培养文学审美思维,需要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正确的阅读方法,能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及表达方式的运用。这些都离不开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进行方法的指导。
2、领会语言的美。中国的语言文字富于魅力,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要揣摩语音的节奏美与韵律美,发现语形上的对称美、参差美,领会语义上的含蓄美、精妙美。只有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才能逐渐形成穿透领悟能力。
3、体验情感意境,感受美的熏陶,陶冶性情,净化灵魂。学会感受意境的图画美和和谐统一美,学生可通过文中的客观描写方法进一步地感受文中所特有的图画之美。这也是分析文章意境中所必不可少的。
(3)文学鉴赏,雕塑文学审美能力
文学鉴赏就是教会学生去发现文学作品中的美,进而感悟美、体现美。文学鉴赏能力的高低是衡量文学素养的重要指标。
语文教师以文学阅读为先导对学生进行文学方面的熏陶和教育。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运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文章,领会文章意旨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文学熏陶和教育,能给学生一个更广阔、更高远的人生境界,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丰富的生活套餐,使学生由狭隘走向广阔,由幼稚走向成熟。
(三)加强实践锻炼,提高文学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比如可以开展习作展示活动。习作展示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是向各类能发表学生作品的报刊杂志社投稿;可以将学生习作编成报纸、文集……或利用黑板、专刊办习作园地、习作展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结合现实问题,写、寄调查报告或建议书,根据日常生活需要写通知或赠言,寄信,发贺卡等。
作品展示活动能进一步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与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推进习作教学改革,有效培养学生收集和创造性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可以在生活语言环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审美情趣,形成和发展文学素质。
三、结语
文学素养的培养有赖于长期、持之以恒的实践和探索,在大量的丰富多彩实践活动中靠感悟、靠习得来获得。语文教学要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更新是有效培养文学素养的关键。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氛围,加强学生的感悟和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积累,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增加自己的文学素养范文2
教学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就可以通过创设一个具有文学氛围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文学素养。比如,在课堂中开展“文学知识之星”活动,让学生自己在阅读和学习中积累文学知识,每个月的月末在语文活动课中形成一次评比,表现最好的学生和进步最大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文学知识之星”称号。通过语文课和课外的积累,让学生有着对文学的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适合此年龄阶段的名著,并与同学们分享,教师可以开出相应的书单,指导学生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环境熏陶,学生在一个有竞争与合作的环境中,通过文学知识的积累和课外名著的阅读,稳步地增加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采用引导和鼓励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不同学生在学习中接受能力不一样,学习兴趣也不同,教师要在承认这种差距的前提下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不足,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对于班级中文学素养较差或是对文学兴趣不大的学生,教师应当对他们表示关心,关注他们的学习动态,适时的进行鼓励和引导。如有一个学生在语文课上不认真听讲,对教师有意识的古典文学的引入也无动于衷,教师在发现这一情况之后,迅速跟学生家里进行联系,了解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兴趣爱好,经了解发现,该名学生喜欢玩网络游戏,其他科学习情况也不理想。
在了解这一情况之后,教师针对这个学生的情况设计了一次谈话,在谈话中教师了解到学生家庭环境不是很好,学生想在游戏中找到归属感,同时还发现,该名学生对游戏内容游戏背景介绍等十分了解。因而教师推荐了学生玩一款新出的“三国杀”,让学生了解各位任务的背景故事,了解游戏的整个内涵,并可以和老师一起游戏。经过一段时间后,教师明显发现,该同学在课上表现好了许多,和他进行交流之后了解到他对游戏各大人物背景以非常熟悉。教师当时对该学生进行了鼓励,并且提醒该学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有点,不能妄自菲薄,没有自信。通过此次对问题学生的引导和鼓励,也达到了培养文学素养的目的。
在现代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效率。在语文教学上,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爱好,通过幼灯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向学生展示有文学背景的图片、文字、音乐等,寓教于乐。此外,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有效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增加自己的文学素养范文3
(一)多阅读
多阅读是指多文学书籍,增加文学积累。厚积薄发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可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积淀成的。要想成为一个满腹经纶、气质优雅、深受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师,应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做铺垫。深厚的文化底蕴主要从读书学习而来。康熙在和他的大臣商谈国事时,提及什么东西不能“丢”时,把书不能“丢”排在了首位。语文教师首先当然要读文学书籍。文学,是一个民族心灵的历史、情感的历史。不读《诗经》、诸子散文、屈原的楚辞、司马迁的《史记》,不背唐诗、宋词,不知《牡丹亭》、《桃花扇》,不看《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不了解鲁迅,郭沫若、闻一多、朱自清,就很难有中华民族的血脉情结和审美心理,更别谈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其实,读书是一件其乐无穷和终身受益的事,你的灵魂可以随着书的脉络而畅游,你可以体会李白“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洒脱和不羁;也可以体会“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低沉;你还可以“独坐幽篁里”;可以与文人雅士交谈,与知己谈心。日久天长,你的情感睿智的 “湖泊”就会盈盈可见,汩汩而出的必定是深邃的思想,优雅的谈吐,丰富的情感。表现在教学行为中,或妙语连珠,幽默风趣 ;或机敏自信,游刃有余……
语文课程标准的附录中推荐了1-6年级的小学生应该了解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这些都是经过历史的淘洗和社会的检验的大师之作,其中生活容量、情感容量之大,对人生、人情的内蕴开掘之广,均可滋补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在作者所叙述的曲折多变、跌宕起伏的情结里,在作者所抒发的入木三分、爱憎分明的议论里,在作者所着意的精雕细镂、惟妙惟肖的描绘里,都融入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语文教师只有通读全文并熟记于心、有所感悟,才能引导学生去感悟,才能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文学教育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作品的感悟能力。这种感悟能力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学素养。有了独到的感悟,再用清晰的教学语言传递出来,才能引起学生的认同与共鸣,并使之从浅层的感官享受进到深层的内心体验。切不能把《游园不值》只简单的讲成访友不在,赏花不成的浅层意思,那就和文学教育的初衷大相径庭了。因此,只有多读书,增加文学知识的积累,才能掌握语文教育的主动权。
(二)多背诵
多背诵是指多背古典诗词,培养、提高审美情趣。语文教师要有健康的审美情趣。语文,不只是一些枯燥无味的毫无生气的知识,语文教师不应该是刻板的传授知识的教书匠。恰恰相反,他需要激情、灵感和想象力。语文教师要有高尚的审美眼光和艺术情趣。要确立健康的审美观念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以美的眼光发现文学中溢彩流光的美,以美的教学艺术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殿堂,进而塑造美好的心灵。如何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呢?我认为学习背诵古典诗词就是一条好的途径。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诗教传统的国家。总书记曾经指出:“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的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助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古典诗词以其特有的魅力、真挚的感情和深邃的思想,可以陶冶健康向上的情操,塑造高尚的精神境界。当代一位著名作家曾说:“我读屈原,感到自己卑琐;我读陶渊明,感到自己的势利;我读李白感到自己的狭窄。”古典诗词还以其清新脱俗的语言,超长不凡的想象,新奇巧妙的构思,使人驻足其间,流连忘返。仅以唐代为例,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白居易的晓畅,李贺的瑰丽,韦应物的简淡,李商隐的朦胧……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读这些千古华章,不但能开拓我们得到思维,激发强烈的创新意识,更能提高我们的审美层次和文化品位。
新课标中“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中要求小学生背诵160篇(段)古今优秀诗文,这是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深得人心的举措。作为语文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事,自己首先必须做到。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文学种类。”(《谈谈诗与趣味的培养》)
(三)多鉴赏
多鉴赏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书籍时一定要多品、多思。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教授学生掌握课本中的知识,其中包括对文学作品和文章的欣赏能力或者鉴赏能力。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和批评水平,对教学和启发学生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自己时间允许的范围内,在出行甚至远行的基础上,配合“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有了丰富的阅历,便能更为轻松地与文学作品产生情感共鸣。才能以比较专业的眼光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这样,学生对文学作品和文章的理解会更深刻,从而对文学作品做到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培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于永正老师在给学生上的《卜算子・咏梅》的时候,不仅引出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而且通过“反其意而用之”,用比较的方法将的词讲的简单明了。引出“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等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句。可见,如果老师没有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是很难将一首名家的词讲得如此通透,让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中理解并背会了这首词。
(四)多朗读
多朗读是指经常学习朗读,注重以情动人。有人说,听一个人朗读的好坏,就可以看出这个人文学水平的高低。实践证明,这句话有它的合理性。许多优秀语文教师都是朗读的高手。叶圣陶先生在《中心国文学习法》中提到:“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还是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好的朗读,可以读出文章的韵味,读出文章的感情,读出文章的气势,读出文章的声色,使人能够捕获作品的艺术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略作品的意境氛围,通达作品的奥妙精髓。语文教师应该会朗读,重视朗读,一方面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儿童他们的有意注意时间很短,通过好的朗读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他是培养学生理解力、创造力、语言感受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文学教育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增加自己的文学素养范文4
关键词:语文 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0-0171-01
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要加快“核心素养体系”建设。所谓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究其本质是新时期所需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基本标准。那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综合各大教育学刊的理论,概括为听说读写思,是知识积累、思维能力、审美品质等的有机整合。如何将核心素养这一理论体系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是值得当下每一位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奠定了语文素养的基础,是指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通过对语言文字进行积累整合,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言语体验,使其能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进行正确有效的沟通交流。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工具性”又着重强调交际工具,这就把语文学科教学的首要任务锁定在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上。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阅读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思维能力与思想水平的提升。要求学生在对语言文字和文学形象产生直觉体验的基础上,能够通过感悟、联想、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运用基本的语言逻辑规律,分析归纳、概括整合获取的文学信息,丰富自己对生活和文学的感受与理解,并自觉反思和重建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对于审美客体的情感领悟和欣赏评价能力以及创造美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美,鉴别赏析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风格的文学名作,汲取其中蕴含的思想以及语言特点,并运用自己的言语经验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审美体验。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而其中的人文性就包含了文化。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认同、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理解、借鉴其他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树立文化意识,根据已有的言语经验,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开阔文化视野,包容和借鉴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同时在传递本民族文化的时候能够增加或者摒弃一些东西。
二、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策略
(一)重视阅读
文学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材料主要以课本为主,切忌让学生漫无目的地读,要从某一点切入,深入下去。譬如读《春》,就让学生感受富有韵味的语言;读《爱莲说》,就让学生W习托物言志的手法;读《背影》,就让学生体会父子情深。教材中涉及课外的地方教师要做好拓展延伸的工作,若是能引领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更是可收“一石多鸟”之效。例如在学生学过了《爸爸的花儿落了》之后,引导学生去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如此长期坚持,对于开阔学生阅读视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大有裨益。
(二)重视思考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的课堂,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就是学生的有效思考。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假问题、浅思考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教师由于担心学生掌握不到位,或者课时少、时间紧,便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甚至小组合作学习等也只是流于形式。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做到讲清楚,又不能全都讲清楚。“求异”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语文学科中的问题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教师若过分强调统一的标准答案,就会打击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提供给学生轻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学生乐于思考,乐于分享自己的见解。
(三)重视表达
语言与思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更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随着学生知识视野的逐渐开阔,他们会迫切地想运用丰富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应该抓住此时学生“想说”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书面表达能力的途径也有很多,最有效的就是读写结合,如课上的续写仿写等。
三、结语
总之,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教师要在领悟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之上进行课堂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创设健康轻松的语文情景,帮助学生扎实文化基础,健全思维品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35.
[2]何方.论“语文素养”[D].浙江师范大学,2005:16-17.
增加自己的文学素养范文5
任何读物本身的教育和审美功能,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阅读名家名篇,能开阔学生的眼界,LWlM.com能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所以,我把对名著的初步赏析作为提高文学社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来抓,效果显著。
1 开展读书活动,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
读书交流会,是在课题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最佳的、深受学生喜欢的交流方式,每月举行一次,形式多样,方法不一:可以是朗读、复述、谈话、看影视片段、谈话、讨论等等。它提倡的是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接触原著,远离标准化的赏析,强调读书可以不求甚解,可以没有一致的见解,但必须随时随地记录下感受和体会,学生的读书笔记和文学评论是彼此进行交流的基础。如《简·爱》的学习可以外化为“简·爱是个怎样的女孩,有怎样的特点,追求什么”、“简·爱既然与罗切斯特相爱,那她为什么还要出走”、“简·爱为什么在自己有了巨大财富后还要回到躯体严重残疾、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的罗切斯特身边呢”这些问题的理解、交流上。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也可以坚持己见。这种读书交流会支持、提倡的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式的独特体验。
读书交流会所选取的主题和角度应该是多样化的,可以是同一本书的各个侧重面,如《红楼梦》可从作者介绍、书中人物、环境刻画及情节特点等不同角度入手;也可以是把几本书放在一起阅读,进行人物或写作特色的比较,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大宅门》中的白景琪性格的对比等。读书交流会开拓了学生的读书视野,历练了学生的思想和表达能力,充分展示了每个学生的读书爱好,使学生在交流中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想,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向,他们的眼睛里除了课本和生活世界之外又多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名著世界。
2 开设讲座,丰富情感素养
“语文素养”观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情感的涵育和发展。语文是一个情感的世界。“如果说语文的工具性价值在于培养语言形式的应用能力,那么,语文的人文性价值即在于养育人的气质、情操、境界等情感能力。”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的感染力对人有着重要的影响。语文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不同的个体。而且参加文学社的孩子们大都爱好文学,情感细腻、敏感,易于与文章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我们有目的的精选一些名家名篇把文章中的文字变成饱含激情的语言,再现形象,将自身融入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之中,渲染气氛,创设情境,以情激情,使学生受到强烈而真实的感情浸染,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和感情,使学生获得认识和情感的发展。
我们精选或情节性比较强的作品如《基督山伯爵》或描写很有特色的作品如《红楼梦》、《悲惨世界》等邀请有专长的教师开设讲座,并针对文学社成员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的推荐给学生。做到有针对性、有顺序性、有详有略的研究名著。同时,发挥文学社学生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其他同学一起读名著,以情感带阅读,通过情感激励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以阅读促情感,增加学生阅历,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价值观。
3 走进生活,提高审美素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培养。抓住名著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与学生共同鉴赏,让同学们对外在美和内在美有一个正确地认识。例如分析卡西莫多、简爱等形象,在追求时尚、攀比成风的中学生中给与审美规范。
增加自己的文学素养范文6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4―0054―01
高中语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更关系着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素质教育下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开放型教学在高中阅读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文学素养。本文主要对开放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进行探讨。
一、开放型阅读教学简述
开放型阅读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涉及了阅读教学的理念、目标、模式、评价等各个方面,其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既继承中国传统阅读教学的精华,又汲取改革开放以来阅读教学研究的先进成果,加上学校自身的阅读改革实践,自成体系,使语文教师阅读教学和学生阅读学习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有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开放型阅读教学,更能够发掘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要求下,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开放型阅读教学要注意的几点要求
1. 注重情感熏陶。在开放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是重要的培养目标。因此,要选择思想积极向上的爱国故事、民族英雄故事进行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提高其民族情感,净化其心灵,升华其道德情操。学生在阅读中,能够积极体会英雄的民族情感,从而激发爱国热情,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心理的形成。
2. 注重文学鉴赏。在开放型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筛选阅读作品及阅读材料,不仅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多种题材、多种文学形式的接触,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能拓宽知识面,提升文学素养。文学鉴赏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但阅读并不完全等同于鉴赏。文学鉴赏更注重感受和理解,是情感与认识的统一,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受到艺术感染,体会其中思想,形成完整的思维和逻辑判断,通过对作品形象、内涵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共鸣,得到审美的愉悦和享受,从而得到精神境界的升华。因此,要在阅读中注重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3. 注重语言表达技巧。开放型高中语文阅读,就是为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与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学实践中,在阅读的同时要注意培B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学会怎样运用语言,更好地进行交流与沟通。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顺利与人沟通,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更能够提升其写作水平。
三、开放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途径
1. 摆脱传统,不断创新。传统的阅读教学受到考试内容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师只选择与考试相关的阅读篇目,并且规定一定的阅读时间和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没有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进行选择,学生的阅读热情不高,阅读效果不明显。因此,在开放型阅读教学中,除了教学大纲要求的阅读内容,要创新阅读模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阅读,教师适当指导,保证阅读内容的健康、向上。可以通过互联网、电子书、报纸、杂志、书籍各种阅读渠道,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