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

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范文1

对高职学生而言,职业素养缺乏,从业过程中会到处碰钉子,如果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职业生涯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山东滨奥飞机制造公司一车间主任王义文讲“:产品质量的控制,仅仅靠质监部门把关那是远远不够的,太肤浅了,更多依靠的还是每一位员工的职业素养。”可见,企业很注重员工的职业素养,而且员工的职业素养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员工的发展,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就企业而言,只有职业素养全面发展的员工,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才可以帮助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职业素养的重要性显而易见,那么对于高职院校来讲,要想培养合格的职业人,真正服务于行业企业,就必须狠抓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2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上的现状

首先,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在注重专业教学的同时,逐步建立起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了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公共礼仪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内容较抽象,而且不是通过让学生参与职业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素质,而是把素质的养成置于现实的职业活动之外,这种处于“理论灌输”层面的培养方式,必然会导致职业素养培养的低效性。其次,为了让学生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实在在领略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并真真实实地把职业素养体现到自身,高职院校采取了增大实践课的比重,并进行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措施。但存在的不足是:校内实践课涉及面广,所占课时比例最大,实施时多数只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支撑职业技能的其他素养的培养;顶岗实习虽然是校企合作的深层体现,它能使学生职业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但对没有任何企业经历的学生来说就相当于直接上职业素养培养高级班,心理上会产生不适应感,产生压力,从而出现逃避顶岗实习的现象,甚至影响后面的就业。也就是说忽视校内实践课中职业素养的培养会影响顶岗实习的效果,甚至会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再者,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养往往缺乏有效且全面的评价体系。学校往往更多地注重职业技能等硬指标的考核,而忽略隐性职业素养等软指标的考核,不能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做出全面的评价,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职业素养了解不全面,对隐性职业素养不重视,从而影响其职业素养的全面成形。因此,职业素养培养应该是一个从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校内实践环节,就好比是到企业的过渡,在职业素养培养理论课和顶岗实习之间起着桥梁搭接作用,校内实践课中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关键,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在努力找寻适当的培养方法的同时,还应探索合理、有效的考核方法。

3如何在校内实践课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为了抓住校内实践课这个关键环节,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笔者在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的锻造实训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3.1开展项目教学,合理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训项目及项目实施形式[4-5]。①单人操作的基础入门项目,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在基础入门项目中,注重基本工序操作,使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实施形式为单人轮流操作。学生轮流操作相同的工序过程中,让他们相互观摩、相互评价,且教师把“教”放在启发、引导、组织和鼓励上,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独立思考、判断、决策的胆量和习惯。②小组分工的提高项目,培养认真负责、善于思考、团结协作、与人沟通交流等能力。提高项目是在基础项目上的提高,实施形式为小组分工协作。通过学生各司其职,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标准完成某项任务,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认真负责、善于思考、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作风。

3.2将企业中的6S管理纳入实践课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实训过程中规定:将锻造工具、测量工具、材料与其他的物品分开放置(整理);将夹钳、压铁,测量用的钢尺、卡规等按一定顺序摆放(整顿);每次训练后清扫场地、洒水,擦洗设备表面的尘土和污渍(清扫);班级分组,每天轮流清扫实训场地,每个小组在训练前后都要再次清扫(清洁);实训过程中,礼貌文明交流,正确运用专业术语,规定了的整理、整顿、清扫的制度都要遵守(素养);要求实训服穿戴整齐,穿包脚鞋,操作时必须带手套,要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范等(安全)。将企业中的6S管理纳入实践课堂,使实训场地物品的类别、数量清晰,取放方便,实训作业环境整洁舒畅,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师实训准备和指导过程的工作效率,使技能训练流程更规范严谨,从而确保了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优质高效,同时还营造了浓厚的职场氛围,有利于学生职业习惯、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养成。

3.3渗入隐性职业素养考核,对学生的实践课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在实践课过程中,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如果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合理的评价,就能够使学生对职业素养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产生极大的兴趣和自豪感,这样有助于激励学生职业素养的成形和长远保持。目前,该院热加工实训课统一的考核内容及比重更多的注重理论和操作技能等硬指标考核,对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等软指标涉及很少。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锻造实训考核时我们有自己的一套标准。考核时不仅考虑学生对项目任务的完成数量、质量等硬指标,还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安全意识、责任心和合作精神等软指标,从而给学生一个全面的评价,这样的做法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实训时的积极性。

4结束语

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范文2

[关键词]高校;教学改革;人文素质;实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24-0073-02

高校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而教学课程安排中,大学语文课的开设却少有涉及。2013年年底,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曾做过一个新闻调查,结果显示,在当今高校中开设大学语文课的学校不足1/3。在强调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今天,如何安排公共课,开什么公共课,不能不说是一件与专业课同等重要的大事。近年来,学生的基本综合素质有下降的趋势,从学生完成各科作业情况看,任课老师往往感慨,现在学生的一个作业,错字别字比比皆是,标点符号使用的错误或不规范更是随处可见。而这种情况在扩招前基本上是没有的。其实错别字本该是高等教育之前所要解决的问题,而在应试教育下,对基本能力的训练往往缺乏,使得学生进了高校后,甚至于工作后,一些问题才开始显现出来。目前,许多学校人文素质课程的开设比较杂乱,或干脆取消。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仍然是高校的重要责任。

笔者所在的高校是以法律、公安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对于公共课的设置也是经历了几番变化,所开设的公共课,最早由“法律文选及写作”而及“写作”到“大学语文”,再到“应用文写作”。可以看出,此类课程的安排多少带有功利性和盲目性。从学校的角度讲,面向非中文专业开设的公共课,若要提高写作能力,最好的选择仍然是保留人文素质的课程,如大学语文或各类作品的选读课程。

以当今渐呈弱势的大学语文课为例,此课程是普通高校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其设置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事实上,大学语文课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课,首先,它具有工具性,这也是其最单纯最简易的特性。但在具体的课文中,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一段文章等,往往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悟,经常需要反复推敲才能有新的收获。对于一个文本,若言之有据,不同的观点是可以并存的。大学语文理解的多元性,正是培养大学生多元思维、严密性和一贯性的重要手段。大学语文课在讲授中应循序渐进,同时还应兼顾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性、创新性。

高校关乎职业教育,更应该是素质教育。而我们现在的高校,大多为市场需求所左右,悖离了高校的宗旨,而把高校降格办成了高等职业培养所,市场需要什么人才,高校就开设什么专业,没有深厚的积淀,没有学术的积累,缺乏原创性的活力,拘泥于狭隘的实用途径。没有学术思想,学者以及学生只能沦为工匠,以致于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上,我们一直处于被动的追赶状态,那些带有里程碑式的科学理论、新的学术观念、科学发展,如计算机、网络、软件业、数字经济等,大多产生于西方,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而这一切,都与我们的高等教育有着极大的关系。

即使以最为实用的功利目的而论,攻读于大学,乃为求知,在于养成具有思想性的人才。知识之获得,不可能凭空而来,必须借助于某种媒介,通过一种介质的训练、培养,进而获得知识,提升思维能力。源渊流长、充实丰富、瑰丽多彩的中国文学、世界文学,历经时间的淘汰,积淀为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品,我们阅读、研究,正可以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比尔・盖茨是许多人所羡慕的,是众多青少年心目中的英雄、偶像,但我们往往关注、羡慕的是盖茨所积累的财富和那种超常的积累财富之能力,很少有人想到正是对电脑的着迷、对未来科学的不懈追求,那种永不放弃的对未知世界的执着探索,使盖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获得巨额财富只不过是这种强烈的求知欲与不懈的创造力的必然结果。这种对学术的痴迷,纯粹出于兴趣的探索精神,很有一些中国古人所说的“谋道不谋身”的意思,对形上而的“道”的追求,自然会获得“谋身”的结果。而原创性的科学发明和理论创造,所依赖的正是这种“谋道”的精神。

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正是高校学习的关键。学习前代的文化精品、文学典籍,正是训练思维、获得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爬罗剔抉,提要钩玄,乃逻辑思维的归纳与演绎之训练。读一本书,如果仅仅停留在了解一个故事、事件的层面,显然是浅层次的,借助于他人的思维方式、思维过程,训练自己的思维,培养自己观察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是深入的读解,也达到了读书求知的目的。而阅读理论性的书籍,其精密的逻辑思维、推理论证、辨疑析难的能力,显然对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大学语文的教学多少可达到这一目的。

而大学语文课的一个重要意义,即在于传承文化。“所谓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在悠长的历史中,在一种制度下形成的、渗透到民族的血脉中的集体记忆,一种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那种以学术为生命的不懈追求,正是对优秀文化的传承,是华夏民族的凝聚力所在。专业乃谋生技能,而文化则是立身之根本。知识和文化的脱节,只会使一个大学生在未来发展中走向狭窄,无创新性,甚至于生活中缺少灵性,缺乏为人的情趣。

从政法学院的实际情况看,大学语文课的开设应放在一年级。刚入校的大学生,对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新鲜感,而对于课程的选择无功利性。虽说是语文,但它的内容安排和讲授方法丝毫不同于中学,因为没有高考的压力,学生们才能在老师引领下,慢慢读,慢慢看,在重读经典中体会语言之美,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态度,体验不同的人生况味,潜移默化地积累生活阅历和经验。从以前授课的经验看,许多学生认为,大学四年中,真正有内容、不枯燥的课反而是大学语文。当然,在今天的大学语文课的内容上,可以相对增加一些法律文选,让学生在对传统社会与文化的理解中,体悟前人是如何贯彻、实践法律精神,进而构建和谐社会的。

相对而言,现在的学生写作能力比较弱,笔者所在学校曾对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做过调查,反馈的信息中有一条就是写作能力的不扎实。其实,写作和文学息息相关,写作首先需要学生有认读能力。认读能力是阅读中应该首先培养的基本能力。缺乏这种基本能力,阅读就无法进行,因为阅读是借助对文字符号的感知而进行的。其次是理解能力。所谓理解能力就是培养阅读的悟意明理能力,是由认字识词的感性阶段到理解内容的理性阶段的深化,它是构成阅读能力的核心部分。阅读中的理解消化能力,要求在了解一字一词表面意思的基础上,进而理解语言文字之间的内在意义及内部联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理解是阅读的深化,是阅读的关键,是阅读的诸能力中至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再就是评论能力。评论能力是指对文章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全面评价和深入品评的一种能力。评论能力,不仅是写作中十分重要、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能力,而且是阅读的各种能力中较高的一种能力。好的阅读是常识性的接受,能够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共同生活或参与公共生活的情意与能力,再往深就是传承文化。

一个学生上了大学,心理上最轻松的莫过于家长,但是一个孩子在学校干什么?想什么?很多家长不会知道,也不会主动去了解。学生想什么?心理上有了困惑,有了坎,与同学之间有了摩擦如何化解,很多学生其实是找不到解决方法的。今天的高校里,不断出现的恶性事件恰恰说明了他们心理上的问题,而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也是素质教育的不足导致的。

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范文3

关键词:志愿服务;医学生;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0―0030―02

一、国内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1993年,正式启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20年来,该项工作已日益丰富和完善。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充分表明,大学生志愿者正成为我国志愿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有关志愿者的职业构成调查显示,学生群体所占比重高达46.1%,近八成的学生愿意参加志愿活动[1]。他们的服务方向主要为扶贫助弱、大型赛会、支教环保、普法维权、文明宣传等,在志愿服务对象的选择上以弱势群体为主但又各有侧重,有的志愿服务形式受大学生所学专业限制[2]。总体来看,始于1997年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带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蓬勃发展。

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总体方向是上升、前进的,但它的发展不够成熟,显现出服务形式过于单一、服务内容浅显、服务领域不宽、整体服务水平不高、服务与专业学习的相关性差、缺乏服务社会的长效机制[3]、服务项目的资金来源匮乏等问题。大学生志愿服务相关立法有待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指导、保障、培训机制也亟待完善。

二、志愿服务与人文素养教育的内在关联性

1.志愿服务具有丰富的育人内涵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公益活动,其本身具备德育属性。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公民人格孕育的实践途径[4],其价值意义不仅在于社会价值意义,还在于文化和个人价值意义[5]。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形式中,志愿服务占47.6%,受到学生喜爱。它紧扣思想育人,在服务中突出了理想信念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1],提升了大学生服务社会的主动参与意识,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成就感有利于大学生良好品德和完善人格的培养,有利于良好职业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塑造。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提升了道德意识,深化了道德认识,实践了道德行为。

2.志愿服务与人文素养紧密关联、互为体现

人文素养主要包括人文知识与技能、人文能力与方法、人文精神与品质等,其实质就是根植于人内心的素养。从教育角度看,人文素养教育是关于人生存目的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较好地解决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实现个人智力、德行、感情、体格的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目前学者们基本认同的志愿精神的定义指出,志愿精神是公众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的态度,这种态度也是个人人文素养的一种体现方式。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中,也包含了人与社会、人与人良好的关系以及人这一个体的和谐状态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而奉献本身更是体现了良好的人文关怀和个人德行。另外,志愿服务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大学生与人沟通、团队协作等能力得到极好锻炼,这些也是人文素养的内涵之一。可以说,志愿服务与人文素养紧密相连,互为体现。

三、发挥“三主体”功能,提升志愿服务在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的作用

1.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大环境,发挥保障作用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保障。在一段时间内,政府还应加大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扶持力度,从国家层面建立更加系统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制,完善组织、管理机制,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制度规范。

同时,加强对爱岗敬业、尊老爱老、奉献公益、扶贫助学等典型模范道德人物的宣传;大力倡导文明城市、文明社区建设,完善社区联谊、社区服务、社区公益等工作;选取垃圾分类、公交出行等适宜个体实施的工作逐项全面推广,积极构建关注人文、以人为本、文明和谐的强大社会导向,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

另外,参考《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结合卓越医师培养,考虑推行免费医学生教育,着重在农村全科医生服务方面做出规定,强化医学生的基层卫生服务意识,使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呈现职业特色。还可考虑在专业实践环节增设短期基层医疗单位专题实践,增加学生对服务基层、全民医疗的认识,在基层工作中更深刻地感悟奉献人民的成就感,深化医学生人文精神塑造。

2.创建规范、有序的高校亚环境,发挥组织作用

2008年9月,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提出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计划中要安排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要求。医学院校在开设人文素质课程的基础上,可结合考查课、限选课、选修课、素质拓展课、图书馆专题讲座等形式开设医学人文讲堂,增强人文素养教育的专业特质;结合《解剖学》等专业课程开展“无语体师”、“临终关怀”等特殊专业实践,建立规范的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体系。

医学院校应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暑期社会实践、专项志愿服务等,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跟踪体系、考评机制、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并可将人文精神培养与专业特点紧密结合,着重做好志愿献血服务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遗体捐献志愿服务队等专业志愿服务组织的建立、管理和工作的长效、有序开展。

发挥校园文化在引导学生增强人文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坚持开展“5.25”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学雷锋――大手拉小手、实现公益梦想、救死扶伤趣味比赛、国学知识竞赛等具有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打造良好的校园亚环境,使学生在其中强意识、提能力、重人文、育精神。

3.开创积极、进取的个人小环境,发挥主动作用

人文素养本身就包含了“关注人”的思想。医学生首先应该关注自身观念、品质和个体成长,紧密结合所学专业,投入专业志愿服务,在实践中积累人文知识、塑造人文精神;积极将个人兴趣与日常志愿服务紧密结合,提高沟通、团队合作、组织、执行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观念。事物都是相互作用的,志愿服务中,医学生献出善心、关怀、友爱,也必将收获肯定、激励和个人成长,促进自身不断积极进取、充满正能量,承担起未来的社会责任。可以说,积极、进取的个人小环境的建立,是增强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关键因素。

社会大环境的积极导向、高校亚环境的规范组织、个人小环境的主动进取,这三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响应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号召,在高校专业特色实践和志愿服务的带动下,医学生个人必将认真对待、积极投入志愿服务,在其中获得个人交往、合作、沟通能力的提升,强化仁爱意识、奉献精神,促进个人健康成长,实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成才目标。医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实践,也必将促进高校、社会中人文、文明氛围的创建和维护,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推动人文素养教育不断深入、全面拓展。

[参考文献]

[1]胡凯,杨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02).

[2]于琳.大学生志愿服务调查――以山东大学为例[J].重庆社会科学,2009(02).

[3]许人冰.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01).

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范文4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生;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8-00-01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新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核心的目的。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的活动比较单调,致使学生们的语文素养一直不是很理想。具体的表现为:学生的书写较差,存在较多的错别字,语文知识的涉猎范围狭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相对不足,写作能力较差等。

基于此,笔者将总结教学工作中的实际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出一些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建议。

一、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必备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能力,规范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行为。具体的方法如下:

(一)建立学习常规标准

在教学开始时,可以适当的规范一些学习的标准,规定一些基本的语文学习要求,例如,怎样预习,怎样阅读,肖恩杨的写作等,并要求学生严格的执行这些规范标准,从而形成井然有序的教学秩序,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形成良好的语文习惯。

(二)强化语文训练

对于上面的规范标准,在语文的学习中还需要老师们能够强化训练。如,培养小学生的课前预习的习惯,在一开始时,老师可以引导预习步骤和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语文思维方式。在这个强化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注意,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养成的,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和严格的要求。

二、活跃课堂气氛,改革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的深入,老师逐渐意识到课堂上,应该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因而语文老师们需要不断的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从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中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的各种活动中去。

为了活跃小学语文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的素养,小学语文老师需要将语文知识和学习技能巧妙的融入到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中,例如,谜语,游戏,以及课本剧表演等,从而为小学生们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样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并熟悉的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老师要不断的完善教学模式,多组织一些学生喜欢参与的活动,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三、优化语文教学环境

为了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学校需要不断的建设和优化语文教学的环境,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在各种环境和力量中得到一个较高层次的提升。

学校的硬件环境不仅仅是完整的教育过程中,必不可缺的条件,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良好的硬件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信念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语文来说,其基本的教学硬件有教室、图书室、阅览室以及电教室等。这些硬件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的。因而,学校需要根据当前的教学需要,不断的完善语文教学的硬件设施,为了学生提供一个优良的语文学习条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重视。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节约传统教学中板述的时间,还能够生动直观的展示一些图片、语音、视频等,例如,在讲授《海燕》一文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海燕的朗读音,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领悟文章的情感,吸引学生对其的喜爱。因而,多媒体教学有利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开拓学生的语文视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

语文素养的培养如果单单靠着课堂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在不断的理解和运用中不断的升华。小学生除了基本的听说读写外,还需要善于吸收和表达,只有这样才能够全方位的提高其的语文素养。

一位著名的教学家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老师将学生引向生活。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老师要重视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如杂志、报纸、以及优秀的小说等,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灵活的应用语文知识。

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范文5

关键词:儿童文学;阅读教学;小学生;人文素养;儿童认知心理

文以载道,尤其是人文素养的载道,对于阅读中的儿童具有启蒙意义。多元文化以及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已使得传统的基于家庭和社区的教育,特别是人文素养教育的启蒙功能弱化趋势日益明显,因此社会教育、文学以及教师等的引领和持续教化职责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得以凸显。

1理论探讨

1.1儿童认知心理学与儿童文学阅读心理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将儿童思维认知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出生到2岁)———思维的萌芽期;前运算阶段(2岁到6-7岁)———儿童开始以符号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具体运算阶段(6-7岁到11-12岁)———儿童有一般的逻辑结构;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到14-15岁)———儿童的思维能力已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物[1]。斯腾伯格(SternbergR.J.)用信息加工观点研究儿童认知发展,认为认知结构的成份有三种:元成份、操作成份和知识获得成份[2]。“元成份”负责制定计划、选择策略、监控等;“操作成份”负责编码、联系和反应等;“知识获得成份”负责选取信息,并将新信息与记忆库中所储存的知识相联系。三种成份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儿童文学承载了一定文学知识和人文素养的“信息”,教师引导小学生阅读,协助其对该信息进行加工和提炼,帮助小学生重构文学知识和人文素养,此时小学生就作为真正学习的主体参与其中,主动认知、阅读、理解儿童文学文本,通过理解文本描摹的“童趣”引起情感的共鸣,获得“情感童趣”的体验,这是进一步认知作品中人文元素至为关键的一步。通过情感体验的逐渐积累、升华,对蕴涵于情感中人性的、文化的元素不断、反复地触摸、感知、重构,最终完成一次人文素养的建构,获得一次人文素养的认知洗礼。学习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深刻把握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在“元成份”中协助儿童制定文本———即儿童文学读物的认知计划和阅读、教学策略,并帮助儿童监控阅读、教学过程;在“操作成份”中,教师通过适度讲解帮助儿童排除文本中的认知障碍,协助儿童理解文本、重建文本中的情境,引导儿童通过生活经历、心理感知体验情境中的人物、事件和情感,引起由衷的同情、共鸣、认同或批判;在“知识获得成份”阶段,教师帮助儿童抽取蕴含在情感中的人性的、文化的信息,与儿童已经储存的信息相联系,完成一次由“儿童文学的阅读、教学”到“人文素养的认知、建构”的过程。在这种认知、建构反复进行中,内在因素相互激活、反馈、评价、调整。随着这种过程的持续,儿童文学的文本认知、情感体验、人文素养等不断增长、链接、共振、融汇,推动着儿童人文素养认知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升。

1.2儿童道德认知心理与人文素养的内化

皮亚杰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儿童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明确的道德观念;权威阶段(6-7岁、8岁),儿童把规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可逆性阶段(8-10岁),儿童认识到规则可以变更;公正阶段(10-12岁),儿童开始具有“公正”的道德观念,从关心和同情出发去判断[3]。柯尔伯格(L.Kohlberg)提出了著名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儿童为免受惩罚或赢得奖赏而服从权威的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定向;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儿童关注他人和社会义务、遵从秩序的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儿童掌握超越性普遍原则的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第六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4]。无论是皮亚杰对道德认知发展的“四阶段”划分,还是柯尔伯格的“六阶段”理论,都肯定了这样一个前提:价值判断以事实判断为基础,儿童文学所表现的人文素养中“规则体系”的实施必须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道德认知发展规律。如果把儿童文学文本描写的情境和童趣理解为儿童的“事实判断”,那么蕴含于其中的审美的、人性的、文化的人文素养作为“价值判断”就有了基础。在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他们不能真正理解人文素养的主体责任、审美判断上的他律以及“善恶”评判的多重性。人文素养的养成需依次经过关于人文素养的情感体验、经验累积以及基本概念形成等几个阶段,儿童文学的文体形式和内容都必须同他们现有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相匹配。无论是一味追求所谓“童趣”、拒绝儿童文学的人文载道,还是过于强调人文载道的教化功能而忽略儿童文学的“童趣”,儿童文学教学都会失去语文课堂“人文性”的本色[5]。

2实践考察

儿童文学如同孩子们心灵成长的养料,对于人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先后在M校和N校尝试推动儿童文学阅读教学与小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与实践。在充分调研、探讨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营造氛围———想读书;形成习惯———爱读书;掌握方法———会读书;扩大时空———重拓展;升华情怀———促发展”的培养方案,取得初步成效。家校联合互动、营造阅读氛围。M、N校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组织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和教育专题讲座,引导、教育家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监督孩子进行课外阅读。通过开展课外阅读知识挑战赛、辩论赛、佳作欣赏会、读书心得交流会、故事会、亲子阅读等活动,激励学生广泛地“读”、愉快地“写”。每周评出“阅读之星”,每班走廊上的读书宣传板定期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和摘抄认真的读书笔记。家校一体,共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产生从学校到家庭连贯的、持续的、强烈的“阅读场”效应。

学生阅读的同时,教师在阅读、家长在阅读,人人阅读的强大“场”营造的浓郁芬芳的书香氛围熏陶着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将读书视为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培养阅读习惯、感受阅读快乐。M、N校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特色举措是开设“美文赏析课”,两周一次,每次课精选具有丰富人文修养知识、人文精神、哲理的儿童文学作品,每节课分五个阶段进行:学生预习、思考、联想;教师检查、梳理、组织讨论;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教师小结;学生写作。这种活动对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交流、学以致用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有很大帮助。学校经常围绕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开展饶有趣味、有针对性的活动:制作书签、手抄报、给古诗配画、写读书笔记、交流读后感等等,让学生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其中。围绕阅读专题开展相应的作文比赛,将阅读与写作适时融汇,引导学生读自己“将要写”的、写自己“曾经读”的,读写结合,既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又感受到阅读的收获,从而增强了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方法指导、构建阅读体系。M、N校开展每周一节的阅读课或阅读指导课,着重教授阅读方法或组织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学会有目的、有见解、分门别类地阅读(阅读体裁多样,包括儿歌、童话、故事、科普作品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不仅要关注情节,更要关注人物的命运,思索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或社会现实,学会客观、理性地评判作品,汲取儿童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真、善、美。

根据学生的阅读需求、个性特点和年龄特征,各年级还编制了不同类型的阅读书目,各班据此向学生推荐优秀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合理选择儿童文学作品(如:科普知识读物,帮助他们完善知识结构,扩大视野;著名文学作品,帮助学生认识美的人、事、物、景,陶冶情操等),为学生指引正确的阅读方向、构建科学的阅读体系。凸显教学特色,课堂内外结合。课堂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阵地和学生系统学习“法定文化”的基本场所[6]。M、N校课堂教学立足于小学生的心灵状态和思维特征,摒弃抽象、概念的理念化方法,采取形象、直观、整体的感性化方法。儿童文学的教学特色在于聚焦文本中的形象和情感,着力于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和人性、文化性的重构和呈现,引领儿童从“文本的童趣”走向“情感的童趣”“人文的童趣”,获得语言和生命的再创造和新发展。学校提倡教师在教学中设置相应的开放性思维题目,让学生到课外书中去寻找、探索和发现,将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重在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同时积极开展主题阅读活动:针对需要,选好主题;紧扣主题,充分准备;突出主题,开展活动;总结评价,升华主题。每周由教师确定一个主题,让学生准备后,将自己的阅读收获汇报出来,注重学生的阅读积累。升华“事实判断”、感悟人文情怀。儿童文学承载的“人文素养”的价值判断的基础,即是“童趣”的文本所描摹的“事实判断”:生动的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且寓意深刻的结局等[7]。在引导儿童文学阅读活动中,M、N校的教师适时以文本所描摹的充满着人文素养的美丽的儿童世界为“事实判断”的基础,将其与儿童的现实生活巧妙联系,循循善诱,深入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将儿童文学作品中文本描摹的生动情节、典型的人物形象所表现出来的珍惜生命、人性关怀、惩恶扬善、富于爱心、审美情趣等人文观念予以适当抽取,引导学生们思考、感悟其中所浸透的人文情怀。持续、连贯、强大的阅读磁场,内外兼修的阅读引领,色彩斑斓、丰富活泼的阅读体验,使得学生在快乐的儿童文学阅读中,不断积累着文本所描摹的儿童世界里的“事实判断”经验,浸润于其中的人文素养被汲取,当累积的“事实判断”转化为对同类事物、事理的一般价值判断的感悟时,“事实判断”的经验将升华为道德认知、人文观念的价值判断,并积极作用于小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建构,儿童文学所蕴含的人文素养将持续、深刻地内化为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3结果分析

3.1关于儿童文学阅读教学实践结果的分析

为了更准确地检测实践的结果,笔者发动部分老师针对各年级学生逐渐喜欢儿童文学的原因等进行了问卷调查。M、N校的实践理念是一致的,成效相似,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具代表性且不重复,本文呈现的是M校1-3年级和N校4-6年级学生的调查数据。

3.1.1M校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的实践结果

M校1-3年级“经常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学生由初期的22名扩展到后期的156名,增加了6.091倍,他们逐渐喜欢儿童文学的内因主要体现在“获得知识、收获快乐、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审美能力”等四个方面。从表1可以看出,M校有125名学生逐渐喜欢儿童文学是因为能从中“收获快乐”(占总人数的45%),可见“收获快乐”即“童趣”是最吸引小学生的内因,其比例随着年级的上升呈递减趋势;“获得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和“提高审美能力”分别占30.2%、14%和10.8%,其比例随着年级的上升呈递增趋势。调查结果表明,儿童的喜好受认知心理和道德认知发展规律的影响,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1-3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的过渡时期,他们的道德认知发展正从权威阶段逐渐转向可逆性阶段,未能完全意识到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性,而这些又是提升人文素养的必要条件。所以,教师在儿童文学教学中必须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和审美意识的启蒙。

3.1.2N校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的实践结果

N校4-6年级“经常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学生人数增长得也很快,由初期的42名扩展到后期的283名,增加了5.738倍,他们逐渐喜欢儿童文学的外因主要体现在“家长支持、学校活动丰富、教师教学有方、增进同学友谊”等四个方面。从表2可以看出,N校4-6年级有193名学生逐渐喜欢儿童文学是因为“教师教学有方”(占总人数32.3%),可见“教师教学有方”即“儿童文学教学特色”是最吸引小学生的外因,“学校活动丰富”次之(占27%),这两项比例随着年级的上升呈递减趋势;“增进同学友谊”和“家长支持”分别占24.1%和16.6%,这两项比例随着年级的上升呈递增趋势。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和学校是影响学生阅读兴趣的主力军,如果说教师先进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基石,能激发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兴趣,那么学校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则是动力,能维持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兴趣;同辈群体对学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家长也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基础力量。

3.2关于小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结果的分析

通过阅读和教学,儿童文学文本所蕴含的人文素养深刻、持续内化为儿童的人文素养,这是开展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的初衷和终极目标。为了检验目标的实现程度,在不同年级开展儿童文学阅读教学前后分别设计了针对性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学生、教师和家长,问卷采用“人文素养”测试量表,主要围绕“珍惜生命、人性关怀、爱心、责任心、审美、扬善”等六方面的人文素养内涵,共设计30道特定的情境问题及4种可能的应对策略,由学生、教师和家长选择其一并据此评分,选择最符合理想的人文素养要求的选项为3分,其余根据符合程度依次递减1分。每题得分累计为最终分数,最高分90分,最低分0分。

3.2.1关于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测评结果

学生分为两组:参与“通过儿童文学的有效阅读教学,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课题组(阅读组)的M校1-3年级100名学生及N校4-6年级100名学生;随机抽取同一时期未参与该课题组的200名学生作为对照(对照组)。学生测评结果如图1所示。图1显示:阅读组的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测评结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儿童文学的阅读教学对小学生人文素养相关知识和道德认知心理的形成等起着积极作用。随着儿童文学阅读的持续进行,从文本所描摹的故事情节、人物命运、优美的语言等事实情境中获得的“事实判断”持续影响小学生的“价值判断”———特别是与人文素养相关的道德认知心理构建过程,扩大了高年级小学生“阅读组”与“对照组”之间人文素养认知的差距。

3.2.2教师对小学生人文素养的评分结果

M、N校各选20名教师,共同评价本校学生在校表现。在教师心目中两组学生人文素养存在差异,一、二年级的差距较小,教师的评分从第三者视角印证了对两组小学生测评的结果,更客观地反映了“阅读组”小学生在人文素养相关的行为评价中获得的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固然是其内在道德认知心理构建完善的过程,但也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施教,因而教师的评判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3.2.3家长对小学生人文素养的评分结果

家长160名,每组80名,每个家长仅评价自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阅读组”的家长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一年级两组家长评分没有明显差别。家长与孩子血脉相连,对孩子的每一步成长不仅倾注心血,还以某种独特的方式“感同身受”。家长对孩子人文素养满意度的提高,说明这一理念得到了家长的普遍认可,这一活动不仅被认为有利有效,更因此得到家长的支持,有助于构建更为有效的家校一体化“人文素养”培养机制。在“通过儿童文学的有效阅读教学,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全校师生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下,M、N校的学习氛围开始好转,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兴趣日益浓厚,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精神面貌的改善和人文素养的逐渐提升。M、N校的实践结果印证了儿童文学的有效阅读教学,对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产生了积极成效。

参考文献:

[1]J.Piaget.ThePrinciplesofGeneticEpistemology[M].Lon-don:Routledge&KeganPaulLtd,1972:112.

[2]SternbergR.J.BeyondIQ:ATriarchicTheoryofHumanIn-telligence[M].Oxford: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5:76.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01.

[4]JeremyIM,Carpendale.Kohlbergandpiagetonstagesandmoralreasoning[J].DevelopmentalReview,2000,20(2):181-205.

[5]郑飞艺.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课程形态变革———基于阅读教学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1(7):40-45.

[6]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

小学生文学素养知识范文6

一、做一个有童趣的教师。一个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有童心童趣,有良好的自身修养和业务能力。在学生的眼中,他们的教师不仅知识渊博,还应富有童趣,是学生的朋友,是故事大王,是长不大的孩子王。一个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必定要善于和儿童沟通,用儿童的语言和孩子交流并分享他们的快乐与忧伤。

二、做一个儿童心理家。学生是个体的人,不同的个体就会因人而异,一个优秀的小学教师应该掌握儿童心理,随时明白他们在想什么,想要做些什么。因为儿童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是有情感、有思维的。且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其心理特征表现也不一样。这一点,鲁迅先生早年研究儿童文学时便有深刻的见解:“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们的发达。”

三、做一个有形象魅力的老师。每一位教师在学生面前都有其自身形象。我们通常认为,教师的形象分为外在的和内在的两个方面,外在的形象通过教师的相貌、平常的举止、衣饰表现出来,内在的形象就是气质,由教师的师德、性格、学识等组成。一个人的形象,无论外在的还是内在的都是自然的流露,过于做作反而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所谓东施效颦便是如此。

四、做一个教法多样的语文教师。教无定法,作为教师,我们可以探寻教育规律,感受语文教育方法的多样性,但没有那一种方法可以一招致胜,百用百灵,关键是要善于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他人形成良性互动。比如吃饭,传统的要求是少说为佳,但我们也可以让孩子们边吃边交流,分别讲述个人一天中有趣的事,这种轻松的氛围可以使小学生们无所不谈,自然就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有和学生们开展讲故事比赛呀,背唐诗比赛呀,玩成语接龙呀等活动,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明白做人的道理。

㈠从兴趣入手。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入门的先导,在基础教育阶段尤显重要,儿童对故事永远有一种不满足的需求。童话故事、科幻小说,幽默、惊险、探奇故事等都对他们具有超强的吸引力,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吸引他们、激起他们对文学的兴趣是很关键的。学生对语文没兴趣,往往在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枯燥,教师教学手段的呆板、教条化,教师知识面的狭窄,讲话的无趣味。小学生天性就是活泼好动,他们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和明确的学习目的,多是凭兴趣学习,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该是教好语文的关键,而儿童文学无疑是最好的文学教材。

㈡发展人文素养。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应该作用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即培养有现代科学知识的、有文化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学本身是美的,它以优美的语言讴歌人类社会的真善美和大自然的奇情美景。审美具有情感的特质,情感是人文素养的重要指标。儿童文学与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有着密切关系,儿童从小接受这种美的熏陶,会对其自身良好品德的形成及审美能力产生积极的作用。当今的青少年不少患有心理疾病,缺乏爱心,情感淡漠,人文教育就更为迫切。

㈢注重培养想象力。想象力是一个人能否具有创造力的重要标志,想象力的开发需从早期教育开始。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将儿童文学纳入语文教育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古诗文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能力,而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儿童文学的作用更佳。因为古诗文在学生头脑中生成的是一种相应的再造想象,而儿童文学的故事性、幻想性刺激的是儿童的创造想象。儿童文学中,童话是以幻想为特征;科幻是以传播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奥秘的幻想为特征;动画片、漫画都是幻想的视觉形式。他们都具有故事性,对儿童有强烈的吸引力,又有突出的幻想色彩,能够引起儿童丰富的想象和幻想,在儿童的头脑中勾勒出一副奇妙的幻境。这对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很有积极意义的。教师应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上下功夫。要想办法把书面语言的文字符号变成形象,使小学生获得一种切实的审美体验。

㈣重视作文实践。怕写作文是小学生的普遍心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缺乏课外阅读。因为学生阅读多了,自然有一种要表达的冲动,喜欢课外阅读的学生往往擅长讲故事,这样的学生也往往擅长写作文。由此可见儿童文学对作文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