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范文1
关键词:客源市场;湖南省;开发策略
项目来源: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湖南特色旅游开发模式与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3ZK3041)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11日
一、湖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湖南作为中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在“中部崛起”中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强大竞争优势的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并尽快将其培育成为湖南的主导产业,已经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选择。以长株潭为例,近年来长株潭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素质不断提升,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综合接待能力和经济效益连年攀升,旅游业呈现出勃勃生机。2007年长株潭地区共接待入境旅游者57.715万人次,国内旅游者3,86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2,459.79万美元,旅游业总收入达299.84亿元,上述四项指标分别占全省的43.72%、35.89%、50.55%和40.93。旅游服务接待能力也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据不完全统计,长株潭地区现有星级饭店170多家,旅行社200多家,以岳麓山、韶山、炎帝陵为代表的旅游景区(点)建设也有了较好基础,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尽管湖南旅游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长沙为中心,以张家界为龙头”的格局,但是湖南旅游业在产业集群上要实现突破性发展仍有不少制约因素。
(一)旅游开发理念较为落后,对旅游业发展认识不足,缺乏合理科学的长远规划。由于急功近利的驱使,许多地区并没有将旅游产业纳入到当地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划中,只注重眼前利益,在经济上投入偏少,在政策上支持不够,忽视了长远利益。同时,在开发旅游景点时没有前瞻性,缺乏高附加值的特色旅游产品,没有注重旅游品质的发展,甚至出现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开发行为,导致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并且逐渐丧失了原有的资源优势,这些做法都必将影响到湖南旅游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二)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旅游开发模式较为落后。湖南虽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全省强势品牌企业不多,旅游品牌创建的滞后与丰富的旅游资源构成了湖南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软肋。一般而言,到湖南来的游客,除了对独特的自然风光的欣赏,同时也想体验本地区浓郁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而在以往的开发过程中,各地区都倾向于对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却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忽视了自有旅游资源的特色特性,主要开发手段在于简单的复制与模仿,缺少开发具有持久吸引力的创意文化旅游产品。当前情况下,大多数已经开发的旅游产品,除了自然禀赋带给游客不同的视觉感受外,没有开发出让游客产生独特的个体体验的旅游产品。
(三)缺乏旅游创意。旅游企业特别是旅行社效益低下、规模较小,因而缺乏竞争力,严重影响了旅游商品销售与进一步开发。旅游商品对整个旅游经济的贡献很大,是旅游业最直接的衍生物,根据以往数据的统计分析,国际上旅游购物形成的旅游收入约占整个旅游收入的30%左右。以张家界为例,张家界特色旅游商品主要有山野菜系列、蕨根粉、竹筒酒、猕猴桃饮料、葛根粉、生物化石雕刻、土家腊味、土家织锦、茅岩、梅茶和土家蜡染等。早在2000年,张家界特色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只有44户,采取小作坊形式存在,当年就取得7,500万元的销售收入。而到2007年,全市特色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发展到156户,企业户数增加315倍,其中规模企业36家,实现销售收入1,114亿元,销售收入较之2000年增长约15倍,初步形成了特色旅游商品加工产业集群。然而,近年来张家界旅游收入在迅猛增长,但购物收入并未取得同步增长,在旅游收入构成中仅占15%左右。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旅游产品提供者没有把旅游商品看成是文化的载体,割裂了旅游商品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把旅游商品的买卖看成是单纯的商品销售活动,使游客的旅游体验与旅游商品之间无法产生有效联系,难以激发游客的购买欲望,这既降低了商品的附加值,又影响了旅游商品的销售收入。
(四)各地区之间的协调不够,开发旅游资源的布局不合理。各旅游景区竞争多于合作,只顾开发自己的旅游产品,形成到处是“民俗村”、“漂流”等雷同旅游产品的局面,没有突出各地旅游资源特性。因而无法形成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势互补,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有效的协调与合理的规划,非旅游资源与旅游资源的相互转化困难,降低了资源利用效率。同时,旅游开局实行各自为政,大量的资源浪费,旅游产品重复投资,造成旅游产品的边际效应降低,旅游资源开发的投入产出比变小,旅游产业的经营成本加大,严重影响了旅游产业的正常收益。
二、湖南省开发特色旅游的必要性
(一)特色旅游有利于提升地区旅游业的竞争力。个性与主题是特色旅游的灵魂,是旅游吸引力的主要源泉和市场竞争的核心。没有个性的旅游形式就没有生命力,不能激起旅游者的任何兴趣,没有主题的特色旅游项目或旅游产品,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旅游产品及线路的主题设计与塑造要有个性,而个性要通过主题来体现。唯有充分挖掘与众不同的风采,独特的个性,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主题突出,才能将其特色旅游形象具体而鲜明地映人旅游者的心目中,产生巨大的旅游吸引力。
(二)特色旅游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逐渐向多元化、多领域发展,当今的旅游消费呈现出“求精求新”的特点,而特色旅游是以“产品个性化、专业化、精品化”为主的特色品牌竞争格局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需求,这就要求特色旅游供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三)特色旅游有利于开拓旅游客源市场。特色旅游往往是针对某一特定的旅游市场而开发设计的,具有强烈的市场导向性。发展特色旅游必须注意对市场和潜在客源的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游客市场的心理需求和偏好,从本区域特有的环境背景、文化传统、资源条件出发,以自身优势为依托,从旅游者的角度去透视和设计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具有新、奇、特、有内涵、有品位的旅游产品。
(四)特色旅游强调科技创新,前景广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机遇,对旧的旅游产品重新设计、包装,甚至有的干脆人工创造或“凭空而建”,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旅游产品的形式和内容。各种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为旅游供给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各种旅游景观和设施的建造成为可能。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离开了高科技手段,某些特色旅游是不可能产生和发展的。
三、湖南特色旅游开发策略
(一)加强内外联合与深度合作。一方面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需要各部门的联合和多行业的协作,包括旅游管理与接待部门的协作、交通协作、资源开发协作等等,旅游部门还可以联合进行宣传促销活动,利用遍布全国的旅行社形成旅游信息传播体系,加强与国内各大旅游机构和团体的联系与合作,逐步形成成熟的客源协作开发网络;另一方面应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区域协作联合,形成优势互补,提高知名度,扩大旅游客源市场。
(二)加快软、硬件建设,构建多元化投资体系。塑造良好的旅游地形象,必须提高软、硬件水平,加大对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外地游客陶醉在优美景色的同时,往往也会因城市交通拥挤和公共卫生状况不佳而对整个旅游体验过程和旅游的质量产生消极的评价。必须改善某些城市市内交通拥挤状况,优化旅游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旅游地形象。而这一切均需要大量的投资,构建市场机制导向的多元化投资体系非常重要,其中吸引民营资本的投入是解决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应注重挖掘文化内涵。文化是特色旅游开发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民俗旅游,其实质是追求文化认同和文化差异。因此,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要挖掘文化内涵,注意突出特色,创奇出新,突出各民族的建筑风格、艺术品位、文化情趣、审美风格、民风民俗等要素的特色,显示其独特性,以特色取胜。湖南省具有多民族、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因此借鉴其他旅游区域的特色旅游资源模式,有利于突出旅游特色。
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范文2
[关键词] 广西 特色旅游产业 主要问题 对策
特色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依托一定条件或民族特色,面向特定客源发展起来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参与性较强的旅游形式。特色旅游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但发展比较迅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并成为全区国民经济的一个特色产业。但在2000年以后,广西特色旅游业发展缓慢,甚至出现“滑坡”的现象。面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广西怎样更深入发展特色旅游产业,争创旅游强省?是当前发展广西特色旅游产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为了寻找广西特色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主要从经济效益总体情况、需求、供给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广西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1.经济效益总体情况
自1995广西推出“中国民俗旅游年”以来,全区接待量、外汇收入量、旅游总收入都大幅提高。综合各项指标,广西在全国属于中游水平。虽然广西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比还是落后,具体表现在:2000年以后,入境旅游接待人数及国际外汇收入分别由第6位和第10位下降到了2006年的第9位和第14位,落后于四川、云南、浙江、山东等省;旅游占全区GDP的比重与2000年相比,由8.31%下降到了2006年的7.57%(见表1、表2)。可见,走上特色旅游产业道路后的广西发展速度远远不够。
以上资料来源:历年《广西统计年鉴》整理
2.旅游市场需求分析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客源变化不大,我国港澳台始终排在第一位。虽2006年我国港澳台接待游客量64.62万人次较2001年的71.74万人次还要低,但其仍是广西传统的重点客源市场。从2001年~2006年我国港澳台及东盟入境人数变动趋势来看,东盟旅游者已累计至40万人次,同比增长13%。可见,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来自东盟国家的游客数量有着显著的增长。而随着我国广西区与东盟各国的合作深入,东盟国家的市场地位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广西整体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较强的游览性,但在广西旅游局课题组2007年7月~8月间对南宁、桂林、北海等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出,旅客的停留时间不长,停留时间在一晚以上的只占到了45.2%。这说明,如何形成区内产业联动,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已成为广西特色旅游产业进行产品设计,以及开发特色旅游路线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据问卷抽样调查统计显示,游客对广西旅游资源认识主要集中在山水观光91.3%和北海银滩83.5%,其次是民族风情53.7%和少数民族庆典活动46.9%。而文物古迹、文化艺术仅分别占14.3%和21%,说明广西悠久的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宣传远远不够,人们的认知度远低于其它项目。所以,加强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广西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非常必要。
3.旅游市场供给分析
截至2006年,广西已有旅游企业1008家,位于全国第17位,与广西所具有的丰富资源相比较,旅游企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发展空间;旅游从业人数75388人,位于全国第13位,可见广西的旅游企业在人力使用方面不具有优势;旅游企业固定资产1360542万元,位于国第11位;旅游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0.06万元每人,全国排第24名,与其他地区相比,排名靠后。因此,广西特色旅游业经营管理水平、旅游从业人员的熟练程度等与其他省份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尽快提高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成为发展特色旅游的迫切任务。
二、广西特色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1.旅游特色有待进一步开发
广西旅游资源缺乏深度开发和精心组合。比如长期重自然资源、轻人文资源,旅游产品结构比较单一等等;广西各地相继开发不同民族的民俗旅游项目时,不重视发掘这些项目的民俗文化内涵,往往只向游客展现了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歌舞,而最有特色的生活民俗、工艺品制作、民间绝技、民间建筑等传统民俗文化却远没有得到挖掘和反映。从而导致了游客在广西旅游时间短、经济效益不高,对广西文物古迹、文化艺术的认知度低的现象。
2.宣传力度不够,产品知名度不高
相对来说,广西对本地区特色旅游的资源和产品缺乏宣传力度,甚至很多具有区域特色处于“待在闺中人未知”的状态。由于旅游营销缺乏整体性、系统性,以及针对性,从而严重影响了广西特色旅游产业发展的速度。
3.基础设施不完善、投入不足
近年来广西交通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交通建设远没能跟上旅游业发展的步伐。如航空方面航线少、班机运力明显不足;公路铁路方面,中心城市到各县市旅游景点往往“只差一步到罗马”的现象普遍存在。此外,很多民族县、乡在群山环绕当中,山美水美而道路不通的现象屡见不鲜。
4.培育机制不完善,专业人才匮乏
特色旅游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水平的旅游专业人才。虽然目前广西旅游从业人数已达76822人,但整体素质不高,受过系统旅游专业培训的人员不多,适合国际旅游者需求的人才更少,这就造成了一些旅游景区景点缺乏创新和持久的吸引力。
三、发展广西特色旅游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1.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培育特色旅游新品
广西是壮族主要聚居区,民族文化特色较为鲜明,为此要突出民族特色。首先,在民族文化特色上进一步挖掘、提炼,以满足游客个性化的要求。如南宁现有的青秀山风景区、民族文物苑、伊岭岩等景点可进一步开发一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旅游节目,特别是要建设反映少数民族风情风格的建筑物。同时,积极培育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把现有绣球产品、壮锦产品提升档次等等,使广大旅游者充分领略壮族文化和民族经济的底蕴与特色。
2.扩大宣传力度,树立产品形象
借助各种媒体,继续发展和创新“广西旅游大篷车”的宣传促销形式。充分利用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契机,加强广西特色旅游在东盟各国的宣传与合作,提升广西在东盟各国的国际知名度。此外,加快完善“广西旅游在线”、整合“新桂网”、“南宁旅游信息网”等广西大型旅游门户网站,并与国内知名网站合作建立超级链接,促进网络预定中介公司的建设。
3.旅游品牌联动,促进旅游发展
广西具有六大旅游品牌: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德天瀑布――“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北海银滩――“中国第一滩”;百色天坑――“世界最大天坑群”;民族风情――“刘三姐的故乡”;红色旅游――“百色风雷,两江红旗”。加强六大品牌的联动,就是要注重宣传和促进客源互荐的联动,以此增加游客在广西逗留的时间。此外积极组建精品路线,以一个主体知名景点为主体,以旅游线路连接为载体,以“线”连“点”,发挥强势旅游目的地辐射作用,以增加整体的经济效益。
4.加大旅游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后
长期以来,资金投入缺乏是广西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为此,广西应积极借鉴云南等旅游进步较快省份的经验,依靠市场化运作,推进资金渠道多元化,如积极鼓励以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投资经营特色旅游项目和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也可以考虑发行广西旅游债券等等。
搞好广西特色旅游,交通是关键。完善现有的航空、铁路、公路、航运设施并与周边省衔接,配套建设好交通沿线站、场的休息、餐饮、购物服务区。增加和开辟停车场、公共汽车站和特色旅游专用线路。加快城镇至各旅游景点的公路建设,特别是比较偏远的民族乡村。开通北海至越南下龙湾的海上航线,并延伸至北部湾各主要旅游港口城市。
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范文3
我国具有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更是四大文明古国,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下了许许多多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精髓、文化符号让景观变得更加人文化、历史化,吸引更多的游客去了解、欣赏、研究它们。文化与旅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发展特色旅游的关键就是要把民俗文化融入进去。同时文化与旅游又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文化借助旅游得以传承和传播,旅游本身就是文化性很强的产业。当今世界软实力—文化产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为文化不仅带动当地的旅游产业、增加经济收入,同时它赋予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更加人文化、历史化色彩,感染着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人们,同时也吸引更多的外来旅游者去认同它们的思想、理念、文化。
2潍坊特色民俗文化
2.1潍坊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
潍坊市A级景区发展到65家,居山东省第一,而杨家埠是潍坊特色民俗文化聚集地,潍坊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是潍坊民间艺术的代表。潍坊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内容丰富,设有多个场馆,包括风筝博物馆、年画博物馆、文物馆、民俗馆、嫦娥奔月台及杨家埠明清时期古村落等等。进入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旅游者可以感受到杨家埠特色的民族风情、民间艺术和历史气息。
2.2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
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明朝,在清朝达到鼎盛时期。其蕴含吉祥、祝福之意,在民间广泛传播,然而在现代化的今天其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山东文化保护中心曾采用建设民间艺术大观园的形式,对其进行保护,然而年画本身所带有的实践性、动手性的特点,仅仅参观无法对其进行更好的传承。
2.3潍坊风筝博物馆
潍坊是风筝的起源地,国际风筝节就设立在潍坊,建立了潍坊风筝博物馆,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风筝爱好者。博物馆中陈列了古今中外风筝的精品和关于风筝的资料,博物馆设有历史文化展、潍坊风筝精品展、世界精品风筝展、中国精品风筝展、潍坊国际风筝展等大厅。从风筝的结构、取材、风格等能够了解潍坊的民族风情和历史,同时也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潍坊民俗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即对所开发的旅游项目进行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潍坊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的优势主要有,首先潍坊的民俗文化悠久醇厚,这是潍坊旅游开发的根基,只有充分利用这一点才能让潍坊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才能找到突破口。其次潍坊具有诸多民俗文化景区,可以利用这些景区形成旅游链,让国内外的旅游者可以更多的一次性欣赏和了解当地的民俗民风、历史遗产。最后是潍坊的地理位置,潍坊地理位置优越,方便游客达到,同时依山傍海可以获得独特的天然优势。潍坊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的劣势主要有民俗文化继承人缺乏,很多民间艺术由于无法与现代艺术相结合,进而被淘汰,而民间艺术者为了生计也不得不转业,这对于民俗艺术的传承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潍坊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的机遇是其国家、国际社会对文化的重视以及大众文化素质的提升,这对于潍坊民俗文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遇但同时又充满着挑战,因为面对世界多极化、全球化的格局,如何将其特色发扬出去,受到认可是旅游工作者和文化保护者们共同遇到的难题。
4结语
文化与旅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发展特色旅游的关键就是要把民俗文化融入进去。潍坊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诸多的名胜古迹代表性的有潍坊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以及潍坊风筝博物馆等。本文对潍坊民俗旅游开发进行SWOT分析即分析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更好地发展潍坊文化旅游产业。总之,文化的传承和传播需要旅游产业,依托旅游产业可以让民俗文化得以壮大和发扬,同时旅游产业需要以文化为内涵,只有赋予旅游产业以文化气息,才能获得长足、持久的发展。
作者:张月婷 单位: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敏,潘贵渝,张荣,方新芬,杨泳江.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比翼双飞———浅论黔西南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5:176~179.
[2]郑小艺.潍坊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创新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范文4
关键词:区域特色;旅游管理;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五项中,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要发展生产就必须全方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而区域特色旅游应该是积极因素中的一个最为有利可行的。我们知道,旅游业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同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也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优势,自然的、人文的、种植的都可以开发为旅游资源。只要运用法律、经济、行政、规划、科技、教育等手段加强对旅游环境的管理就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1区域特色旅游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起的作用
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区域特色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形态,明显表现出市场的适应性、功能的多样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造了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区域特色旅游打破了产业界限,延伸拓展了农业的功能,带动了农产品加工、商贸、交通、饮食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开辟了新的增长点。二是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区域特色旅游业是开放型产业,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走出城市、亲近自然、体味田园之乐的机会;也把城市的先进理念、进步的生活方式带到农村,促进“乡风文明”的形成,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三是提高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区域特色旅游业是“绿色朝阳产业”,以绿色、生态、高效为出发点,进一步增进了实现“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
2加强区域特色旅游管理建设的具体措施
区域特色旅游业要更好的发展,更有效地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就必须建立健全旅游管理条例,形成管理机制。基于此考虑,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努力建设发展区域特色旅游的良好环境。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全力协同做好区域特色旅游的服务指导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旅游是有效途径之一,如“农家乐”休闲旅游,就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促进农民增收脱贫的有效渠道。区域特色旅游业起步阶段比较困难,如经费问题、发展模式等,都离不开政府各部门的扶持与引导。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政府各级领导要对发展区域特色旅游作专题研究,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办公室,加强对区域特色旅游开发的领导。二要明确发展思路。领导办公室要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明确特色旅游的发展思路,确立发展试点,确保特色旅游健康发展。三要拓宽投资渠道,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同时要发挥市场机制,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区域特色旅游项目开发。
2)注重区域特色旅游的科学规划,确保区域特色旅游规范有序发展。区域特色旅游应该有历史文化背景和市场背景,应该因地制宜,力避无序性和盲目性,政府必须加强统筹规划,将区域特色旅游业的发展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自然景观、田园景观、村居民舍、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资源,实现区域特色旅游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一要注重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充分考虑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保持适度开发,合理布局,避免一哄而上。二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区域特色旅游是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理念的,要保护好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和民俗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是做好区域特色旅游开发配套项目的规划。区域特色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部分,其相关产业要根据不同类型进行规划,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享程度,推进区域特色旅游规范有序地发展。
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范文5
一、保护现状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天津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经济贸易交流的中心,极大地促进了天津文化的交流与繁荣,在天津独特的自然经济与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天津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给现代人们留下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6年开始至现在,天津共通过了 2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章将天津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每批数量在图1中用红色线表示,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数除以34(省级行政区)作为标准与天津作对比。
图1 天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数量对比变化趋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生存模式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根据我国公布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十大类别。
笔者从将要开展的旅游化生存的角度出发,根据这十大类非物质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所承载的功能,将其归并为四大类(表2),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传统表演艺术(包括传统戏剧、传统曲艺、传统体育、传统舞蹈、传统音乐)民间文学、工艺美术类(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类四大类。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生存模式
我国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采用的旅游模式的研究比较深入。贾鸿雁(2007)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原生地静态开发、原生地活态开发、原生地综合开发、异地集锦式开发四种模式。张春梅(2009)以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四种旅游开发模式:静态旅游开发模式、活态旅游开发模式、综合旅游开发模式、商品旅游开发模式。曹诗图等人(2009)提出以修学旅游为手段,通过亲身接触、体验原生态的民族艺术来启发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力、感知力、表现力。肖瑜(2010)提出了主题旅游线路模式、展览模式、节庆活动模式、博物馆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模式、旅游商品模式6种模式。王京传(2010)认为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应该形成如下所示的功能分区和产品空间布局:保护中心、文化基地、文化主题公园区、文化产业区、文化产业聚集区。蔡朝双(2011)提出静态展示开发模式、动态参与开发模式、综合开发模式、物品开发模式四种模式。严润成(2011)通过对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提出了整合开发、实景舞台剧、重点节事活动开发三种模式。王淑芳(2013)通过对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研究提出了出要对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生态保护、文化多元性保护、动态开放性保护。
天津虽然比较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但是目前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展开的工作主要还是在保护或旅游开发的初级阶段上,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全球化的冲击,使得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步走向衰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不同的相适宜的旅游化生存模式组合,才能传承和弘扬天津的非物质文化,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根据文献综述及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特点总结出适合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生存模式。
① 线路,如信仰主题线路旅游可以设计以下几种路线:妈祖信仰游:天后宫一元明清天妃宫遗址节庆旅游。旅游节庆是以举办地优质旅游资源为依托,以独特的地域文化为灵魂,以丰富创意的活动为吸引物,以塑造城市旅游形象,拉动当地旅游业快速发展为目的具有鲜明主题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它不仅可以快速的聚焦注意力,提升举办城市的旅游形象和竞争力,还可以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成功的节庆活动是一张闪亮的名片,青岛国际啤酒节、潍坊国际风筝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节庆活动使所在城市名扬四海。天津可以依托节庆活动将传统表演艺术、工艺美术类、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于节庆活动中。节庆旅游将美食、游览、购物、娱乐结合在一起,是活态发展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天津的节庆活动层出不穷,但是比较有影响的节庆活动数量比较少,规模不大,特色不突出等现状制约着天津节庆旅游的发展。
② 主题线路旅游。天津可以通过整合资源,设计精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博物馆一汉沽妈祖文化经贸园;佛教信仰专题:大悲院一挂甲寺一荐福观音寺一居士林一莲宗寺,独乐寺一天成寺一万松寺一云罩寺等。还可以开创出工艺美术类专题路线、传统戏剧、传统体育项目等的专题路线等。这种形式的主题旅游可以打破原有景点之间的孤立性和封闭性,增强旅游资源的整体竞争力,可以游客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对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综合地了解和体验。
③ 特色旅游商品。旅游六大要素之一的购在旅游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获得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现存的旅游商品普遍存在异质性、纪念性、工艺性不高等情况,需要结合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特点开发出更多全国知名的天津独特的旅游商品。如可以对天津相声、曲艺等传统表演艺术进行旅游商品的开发,如唱念做打的器具的生产销售,也可以对知名传统表演艺术家进行人偶等的制作,还可将现场表演进行光盘等的录制。传统手工艺术、民间美术、传统医药等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的产品都可以作为旅游商品出售。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上,非遗传承人郭玉凤老人现场不仅熟练展示了达仁堂清宫寿桃丸传统制作技艺,还向观众讲解了优质中药材炮制知识。据她介绍,中医中药炮制技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炮制可除去杂质、降低药物副作用并增强治疗调理的效果。她现场展示的药品制作过程甚至令围观者不住围观发出赞叹,吸引了诸多游者,也提升了传承人的自豪感。
④ 博物馆等展示场馆。利用博物馆、陈列馆、文化园等静态方式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天津市全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物质载体形式融合其中,应用图片、文字、手册等方式介绍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来源、活动形式、传承人、保护状态等全部信息,以音像,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科技载体为物化形式,将非物质的转化为有形的,可见的,可再生的。如天津民俗博物馆,前身是天后宫,它不仅是天津市区内最古老的建筑实例,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妃(妈祖)庙之一,征集了民俗文物约两千余件,分别在四配殿和藏经阁、张仙阁开辟了以展示天津民俗民风为内容的基本陈列,介绍了天津漕运兴起、渔盐的发展和习俗。
⑤ 舞台表演。相声曲艺等传统的舞台表演,在天津有着悠久的历史,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可以将舞台表演与天津茶楼文化相结合。天津的茶楼文化是天津特有的传承至今的为物质文化遗产。茶馆是一种多功能的饮茶场所,一方面可以品茶,品尝美食,另一方面也为人们聚会、休闲、社会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场地。传统表演艺术在过去是与茶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现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再现当时的场景,让人有种穿越到明清时代的古色古香的感觉。此外,舞台表演还可以和节庆活动进行组合。
三、研究结论
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遗产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的,通过唱腔、动作、台词等艺术表现形式来表现演唱者内心世界的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包括传统戏剧、传统体育、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体育。
民间文学在历史上民间文学类非物遗产很少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进行商业化经营乃至实行产业化开发。因此将民间文学类非物遗产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是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就不对其进行旅游化生存的分析了。
工艺美术类遗产是指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具有一定技术含量与美学特征的传统工艺与技能。包括传统美术、手工技艺、传统医药。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生动、市场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利于旅游开发和地区品牌塑造。
根据图2可得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生存类型及模式之间可以进行以下组合。
通过资源整合,可以将两种及两种以上类型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特定的主题进行联合开发,这样既有吸引力,又可以使游客在短时间内对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所了解。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与不同的生存途径进行组合。
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与节庆旅游、主题线路旅游、特色旅游商品、博物馆等展示场馆及舞台表演相结合进行旅游化生存。如可以设计传统表演艺术主题线路:戏剧博物馆一名流茶馆一天津大剧院一天津评剧院。天津的相声博物馆是传统表演艺术与展示场馆的联合的成果。传统表演艺术鲜少进行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但是这也是可行的,如可以将表演艺术中的如大鼓、快板等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手工技艺制成微模型,同时弘扬了两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2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化生存模式匹配图
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与节庆旅游、主题线路旅游、特色旅游商品、博物馆等展示场馆联合进行旅游化生存。如:设计工艺美术类专题旅游线路:泥人张彩塑工作室一杨柳青年画作坊一民间绝艺十八坊一民间艺术展,在这些工作室当中,通过师傅现场制作的方式展示了天津民俗工艺品(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风筝、剪纸、空竹、内画壶、掐丝葫芦、脸谱、蛋雕等国家级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流程,游客可以直观的了解天津民俗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历史传承、文化意蕴,还可以在师傅的指导下动手制作,这样的旅游活动融艺术性和实践性于一体,可以增强民俗文化旅游的参与性。
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范文6
(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没有与旅游很好结合。恩施州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项、省级34项、州级69项、县市级170项。州政府曾先后授予26位民间艺人为“民间艺术大师”,公布了20个民族文化保护村,州民委还组织了25支民间艺术表演队,但这些都没有与旅游很好地结合起来。现有国家A级景区19家,大多数属于生态旅游景区,缺乏文化内涵的打造,4家国家4A级景区中只有利川的腾龙洞景区、恩施的土司城景区有文化表演活动。在一个景区,除了看看景观以外,没有文化的烙印。许多具有表演性的民俗文化事项、民间戏剧和歌舞没有组成演出团体搬到景区,甚至在景区的解说词中,也很少提及巴人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与风俗习惯。自然景观的开发缺乏民族文化的策划和包装,未融入当地原生态的民间文化形式,或者说没有把民族民间文化整合到自然旅游资源中去。以梭步桠石林为例,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总面积21平方公里,现已开发出7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石林,其植被居全国石林之首。曾经在这里举办的土家族女儿会,一度给它带来过原生态的民间文化气息。但由于缺乏持续的民族文化的策划、宣传和包装,十多年来这里都没有多大变化。巴东的格子河石林、巴人河也是开发较早的景区,因其没有真正挖掘其民间文化,只注重那些粗俗的文化因素包装,都没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二)民族文化研究与旅游大开发脱节。建州以来,恩施州的民族文化学者付出了大量心血,推出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如湖北民族学院《土家族研究丛书》、恩施州民委的《恩施州民族研究丛书》、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的《白虎文丛》、州文体局的《民族民间文化集成》等,加上各种民族志、文化志以及民族文化专著等,几乎涉及了本州及武陵地区土家族、苗族文化的方方面面。但至今没有一部研究恩施州旅游文化的专著,没有一部著作特别是研究民俗文化的著作涉及过旅游问题。因此,实施“旅游兴州”战略,大办旅游是没有理论支撑的。
(三)精品缺乏,文化产业与旅游结合不够。恩施州曾经挖掘推出了有世界影响的民歌《龙船调》,在全国产生影响的电视纪录片《虎啸清江》,推出过以恩施为背景的革命题材的电影《天池山血泪》、《丛林无边》、民族题材的电影《没织完的西兰卡普》以及反映新时期先进人物事迹的《沉默的远山》等;以土家族生活劳作为内容的舞蹈《火塘》,后来又推出了大型民族歌舞《毕兹卡》、南剧《西南卡普》和大型原生态情景剧《夷水丽川》等,这些文艺作品对推介恩施、宣传恩施起到过很好的作用。但除了民歌《龙船调》以外,其他的作品特别是几部电影作品,产生的影响不是太大,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大型民族风情歌舞《比玆卡》,历时3年、耗资1000多万元,这部视听盛宴虽然被海内外观众接受并喜爱,推向了省城,推向了京城,获得了大奖,唯独没有推向市场,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没有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双赢互动。
(四)开发与保护存在矛盾。民族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主潮之一,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是当今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当前,恩施州与其他地方一样,存在对高品质的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低水平开发,严重危及到旅游业的良性循环。?一方面,旅游开发没有整合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很多原生态的民俗文化资源却在政府主办的一些活动中被异化、扭曲,致使一些民间文化事项在新一轮开发保护中变异甚至濒危,如恩施石窑的“女儿会”,虽然是恩施州的四大民族节日之一,但这些年在政府或旅游企业组织的女儿会中,已经越来越失去了它的原生态性质。所以,要加强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科学把握,形成合理的开发机制,使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加强旅游业与文化融合的对策思考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是其长久的吸引力和持续的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旅游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挖掘和丰富文化内涵、实现文化价值的转化与提升、文化资源的产品转化和产业化开发的重要平台。为使恩施旅游更具魅力,应加大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思考。
(一)将文化资源直接转化旅游产品。恩施州文化与旅游结合的要注重将部分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如土司城(遗址)、文化节事活动(如女儿会)等。要把高品位的人文景观,涵盖古人类遗址、古文化遗址、古寨关隘、古塔石窟、古刹庙宇、名人故里和近代革命遗址等转化为旅游产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文物景点星罗棋布的得天独厚优势,将巴土文化等优势嫁接到旅游产业上来,如依托其设立专题博览园、遗址园等,使文化旅游成为恩施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突破点。
(二)挖掘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旅游活动。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充分挖掘文化遗产资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其开发为特色旅游活动,其中“肉连响”、“南剧”、“恩施扬琴”、“土家族摆手舞”、“灯戏”、“傩戏”等一批文化遗产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要通过对那些独具地方特色的优势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发掘和精心雕琢,对有恩施州文化特色的民风民俗、山水人文等进行研究、整理,将它们转变为旅游演艺活动,丰富旅游活动,激发旅游者爱国爱家爱自然的情怀。要提高广大群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并在传统节日期间加大宣传,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丰富居民业余生活。同时,将文艺表演、传统民俗活动、民间文化艺术以及各种物质文化载体等纳入到相应的旅游线路之中,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予以表现,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三)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旅游商品开发不足,消费低是影响和制约恩施州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完善和延伸旅游产业链,应依托巴人文化和土家族苗族风情的代表性器物和文化符号开发旅游纪念品,以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物质为依托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大力发展工业品、农副土特产品、纪念品和工艺品等旅游商品的设计、开发、生产与销售业,促进恩施州旅游产业链的延伸。还可以依托恩施州内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丰富多彩、绚丽夺目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工艺美术业包括工艺品、书画、城市雕塑、广告装潢等,如土家织锦西兰卡普、湖北玉雕品、清江石等均可以赋予丰富的区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