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制造业的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制造业的定义范文1
关键词:服务 制造业 制造业服务化
问题的提出
从过往大量管理研究文献研究来看,学术理论界几乎一致建议或强调:为适应当前竞争环境、构建竞争优势,制造企业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如何把服务有效整合进他们的核心提供物(有形产品)当中(Wise, R.et al.,1999),从而使得曾经依附于产品上的价值将大大增加。同时有关学者也认为:为获得生存、成长和发展,制造企业应该根据动态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进行组织重构、资源重置,以及适应性文化再造,以成功实施制造业服务化商业模式的转型。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研究发现:在当前竞争环境中,若仅提供以产出成果(有形产品)为主要提供物,企业将面临生存、发展的困境和压力,实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制造与服务的有机融合)是当今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变迁和演化的重要路径,是解决当前制造业面临困境(产品同质、利润率下降及顾客需求异质)的有效手段(Veronica Martinez et al.,2010)。
鉴于顾客更为复杂的需求的增强,过往均衡及游戏规则的打破,组织行为的适应性蜕变与结构性调整已是当前变化的基本常量。20世纪80年代以前,制造企业为销售物品而向客户提供服务,并视之为“必要的负担,认为它将导致高额成本”(Coppett,1988)。事实上,这种观念已经遭遇到了挑战。因为服务本身就是一种具有经济性的“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经济活动”,并且服务具有有形产品不具有的基本特质(服务的非物质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无法储存性、异质性),这种服务本身具有的基本特质恰能使所提供的产品增值创造巨大潜能。同时从事制造业服务研究的众多学者也已经认识到“服务”本身就是顾客所购物品(产品)的一组成部分(Levitt, T.,1983),是实施产品策略的一项基本元素(Buzzell,R.et al.,1987)。鉴于此,甚至有学者直接并大胆地结论性地认为“制造业企业实际上也是服务企业”(Berry,L.L.et al.,1991)。
从上述对服务观念认识转变中判断,不管从事实践的企业家,还是学术理论界都认识到服务是一种具有经济性的、能满足人们需求的活动,并在提升有形产品的价值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在对制造向服务变迁的商业模式进行广泛的研究与探讨过程中,学术界普遍意识到:制造业服务化能够为面临困境的传统制造业重构生机。诚然,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服务化概念提出以来,学术界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理论研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关于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以及制造业服务化动力缺乏完整阐述。本文通过有关制造企业服务化方面的大量文献阅读与浏览,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的概念演化、制造业服务化特征及转型动力试图做一详细梳理,以期能够为制造企业服务化在服务设计、组织设计与组织转型提供一般性的理论指导与借鉴。
制造业服务化概念
对术语清晰地定义是所有研究的起点。欲对服务化这一术语的边界以清楚地理解,在此必须把服务与产品这两个本质上存在密切关联的术语一起进行讨论。一般来说,在制造业领域,产品主要是作为典型的有形人工制品,而服务则通常是涉及到一种提供行为,且是不会导致有形资产所有权转移的一种经济活动(Baines T.S.et al.,2009)。从产品和服务的传统定义来看,产品仅涉及一种有形物质,而服务主要涉及到一种行为——提供。可见,在传统制造业经济模式的概念中,产品和服务是具有不同性质的两类基本活动。但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学术界对制造业的经济行为模式、内涵及范围进行了重新思考和界定,终于在观念转变上获得了重大突破。认为:“所有的经济都应是服务经济”(Vargo, S. L.et al.,2004;Lusch et al.,2007),“制造业企业实际上也是服务企业”。根据上述这些宽泛而又符合实际情况的概念界定,已从根本上界定了制造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扮演的基本角色:即传统制造业不仅是制造产品,而更应是服务提供体。尤其是传统制造业的经济模式正在遭遇严重挑战的背景下(消费行为倾向的变化,企业间合作以及服务的趋势),传统制造业商业模式已经开始发生了变迁和演化——向服务业方向不断拓展和延伸。例如:知名的跨国企业集团,如GE、IBM、NIKE、米其林轮胎等,都已成功实现转型,并成为引领制造业产业升级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诸多实践表明:制造业如何与服务相融合已逐步成为传统制造业走出困境的一种策略。
服务化这一术语最先是由Vandermenwe和Rada两位学者于1988年正式提出。Vandermenwe和Rada把服务化定义为:为了使核心产品增值,制造企业为顾客提供更加完整的产品-服务“组合包”,该“组合包”主要包括有形物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并且“服务”在整个“包”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增值的主要来源。Vandermenwe和Rada并把这种趋势称为“业务服务化”。自此,制造业服务化已经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表1为近年来有关服务化研究概念一览表。
制造业服务化特征
事实上,制造业企业从事服务销售已达很长一段时间。然而,在过去的营销观念背景下,制造业经理们一直有一种视服务为必要的负担的倾向(Wise, R.et al.,1999; Gebauer H et al.,2005)。在该观念背景的影响下,认为总价值的主要部分是来自于有形产品,并且服务纯粹地被视为对产品的一种简单的附加(Gebauer H et al.,2005)。然而,近来出现了一种戏剧性的变化,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已经成为一种有意识和明确的战略,它已成为一个与仅提供集成产品相区别的主要因素。服务活动已演变成为增值的基础(Vandermerwe, S.et al.,1988)。服务不再被认为是有形产品的简单附加,而是一个满足顾客“价值包”的一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顾客不仅购买有形产品,也购买通过服务提供这一手段为之创造价值的产品“集成束”(Gummesson, E,1995)。制造企业服务化现象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制造体系和商业模式的产生。从相关研究文献来看,与以往仅以制造或以产品为导向的制造企业相比较,制造企业服务化至少呈现四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第一,企业生产聚集效应的外部性产生的范围经济。制造企业服务化集中体现了范围经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狭义的地理空间的产业积聚;广义的沿产业链分布的广域空间的产业整合。第二,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到满足顾客价值为标志的企业行为模式的转变。这种行为模式的转变集中突出了企业市场行为和企业内部功能与组织架构两个方面的变化。强调企业应关注市场服务需求的满足和企业内部的自身演化与完善。第三,知识驱动知识资源整合,客户需求驱动的信息采集和快速响应。第四,通过产品和服务的集成,形成产品服务体系,最大满足顾客的价值追求。
从上述制造企业服务化特性来看,制造业服务化战略关键特征是强烈的顾客中心观。即企业不仅提品,而是为顾客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一揽子解决方案。这种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提供特定客户所需要的结果,甚至要求对其它公司产品进行整合(Davies,2003)。Oliva and Kallenberg(2003)认为这种顾客中心导向观是由独立的两个方面构成。首先,所提供的服务是从以产品为导向的服务到以用户为导向的服务的转变(比如从关注确保产品合适的功能或者是顾客的产品使用到追求相关产品的最终用户的绩效或效率的转变);第二是从基于交易到关系的顾客互动本质的转变(比如从销售产品到建立和维持与顾客关系的转变)。
制造业服务化驱动力
文献表明,制造业追求服务化的理由有很多:比如对客户需求做出适当反应,便于产品销售,延长顾客关系,在成熟市场中创造增长机会,平衡不同经济周期现金流的影响(Brax, S,2005),还有组织面临的经济压力与动荡的环境条件,以及产品制造与生产过程优化不能为组织提供竞争优势和最大化组织的经济增长等等。但从过往相关研究文献来看,制造企业追求服务化战略的驱动力除外在环境压力之外,其内在动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追求卓越的财务绩效
追求卓越的财务绩效是制造业服务化的根本驱动力。因为一个盈利性组织存在的基本理由就是如何最大化其自身的经济效益。认为制造业服务化能够为组织创造卓越的财务绩效,是因为服务化具有很高的边际利润且能稳定组织的收入来源(Wise, R.et al.,1999; Gebauer H et al.,2005)。研究认为,服务化高边际利润的存在主要是源于服务的异质及其价值主要是依赖于客户的认知判断或体验,这为制造企业通过向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定制)的产品服务系统索取高额报酬成为一种潜在的可能,因为制造企业服务化过程或者提供定制服务在某种情境下能够使客户因获得情感或私人关系等方面的利益而可能有意或无意地漠视高价格支付所带来的敏感,从而能够为制造企业创造丰厚的利润。学者Wise和Baumgartner(1999)研究发现,在某些行业,通过提供相关服务,其所获得的收入可能是新产品销售的一到两倍。学者Slack(2005)对此也表示赞同,并指出,在这些领域经常存在很高的收入潜力。且有关数据表明,制造企业服务化能够为企业带来绩效改良。因此,制造业服务化策略实施得当,服务化过程将可能为组织实现卓越的财务绩效创造条件。
(二)构建竞争优势
研究认为,制造业服务化能够帮助企业构建竞争优势。这是因为服务具有的基本特质是区别传统制造业提供物的主要元素(Mathieu V,2001),且其价值的判断是以客户的感知为基础——能领会,但很难通过准确的文字加以描述。这一特质的存在为竞争对手的模仿或跟进构建了竞争壁垒。同样服务的异质性特点能够在预期上对竞争对手构成某种程度的差异。这种预期上的差异一旦建立,就存在竞争优势路径的依赖性(主要源于企业背后的隐性知识),将使模仿难以在短时间内得以实现从而可能构成战略要素市场上竞争的不完全性。研究认为,企业预期上的差异在某些特定情境下,能够成为组织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而服务在预期上具备竞争差异的基础,即无形且不可见,并很难量化,更多的是依赖具有特质差异的雇员服务技能、隐性知识、对职责的自愿涉入度,以及顾客对关键接触点的体验。因此,顾客可感知的优质服务可能是雇员的服务技能、对客户高度责任感的组织文化及被雇员内化的行为规范的结果。因而,这种具有不可分割性的且很难通过市场交易来获得的竞争资源能够为组织建立竞争优势。正如学者德里克斯和库尔(1989)指出,正是不可交易性导致了企业能通过开发自身的资源创造出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进而获得竞争优势。制造业服务化通过把服务与核心产品实现融合,向顾客提供集成“价值包”——一揽子解决方案,突出服务在集成束的主导属性来获得竞争优势将成为可能。因为其具备资源不可分割性的特点与不可交易性的属性。因此,制造业通过服务获得的竞争优势对竞争对手来说具有很强的模仿难度(个性化很强)且往往更具有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Gebauer H et al.,2005)。
(三)获得营销机会
制造业服务化能够为组织自身创造更多的营销机会。由于制造企业首次把服务整合进他们的核心产品当中,则服务质量的感知高低将成为区别市场同质产品的关键因素,为顾客做出最优选择提供合适的支撑理由。Gebauer和Fleisch(2007)等学者指出,制造企业如果能对服务加以恰当的运用,将能够为企业实现更多的产品销售。服务的人际接触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营销机会。同样一些学者在制造企业服务化研究中指出:由于顾客越来越倾向购买提供有安装、培训、修理和维修服务等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产品,因此核心产品的服务成分将影响顾客的购买决策(Mathieu V,2001; Gebauer H et al.,2007)。与上述研究相类似,学者Vandermerwe和Rada(1988),Correa et al(2007)一致认为,制造业服务化因服务提供的个性化而将创造顾客忠诚,从而使顾客变得更加依赖供应商企业。从这些学者的研究与论述中判断,制造业营销机会的获得是与有效执行服务存在关联的。同样,因服务提供使雇员与顾客之间亲密接触,为雇员洞悉顾客的深层次需求创造条件。因此,服务可以导致产品的重复出售,可以使企业在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间为顾客提供其它产品或服务,同时也能使企业为顾客开发出更多的合适提供物创造机会。
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未来研究方向
当前,服务化是被广泛地公认为是一种组织能力和过程的创新,通过从卖产品向卖产品服务系统(PSS)的转变来为客户更好地创造价值。这种战略作为一种应对来自低成本经济竞争的手段,在制造业领域获得了广大倡导与支持。然而,为了向市场交付这种提供物,我们通常会发现,产品制造和提供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是分离的,没有实现有效的整合。这种方法的预期结果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它给新兴的传统产品制造商带来了大量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制造业服务化概念、服务化特征及转型驱动力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以期能够为以服务化作为竞争手段的制造企业提供积极的参考性建议。尽管服务化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被正式引入制造业战略转型的研究领域,且对制造业的正面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部分论证,并且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快速发展的服务营销研究相比,该领域还存在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首先,从研究方法来看,采用实证分析为主的定量研究并不多。相关文献大多是采用定性方法,如案例研究。尽管进行案例分析和理论演绎能够发现服务化对制造业企业的绩效有正面影响,但没有利用大量数据予以实证研究验证结论,其说服力将大打折扣。未来研究方向可以从定量研究方面进行展开。
其次,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服务的交付比起纯产品制造显得格外复杂。因此制造业企业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进行产品-服务设计,组织战略及组织变革。比如企业是否可以通过引入系统网络中社会技术能力的扮演者帮助企业进行集成提供物的设计与交付。
参考文献:
1. Wise, R. and Baumgartner, P.Go downstream: the new profit imperative inManufacturing[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9,September/October
2.Veronica Martinez,Marko Bastl,Jennifer Kingston,Stephen Evans.Challenges in transforming manufacturing organisations into product-service providers,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0,Vol. 21 No. 4
3.Coppett.Auditing your customer service activitie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1988,Vol. 17
4.Levitt, T. After the sale is over[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83,Vol. 61 No. 5
5.Buzzell,R.and B. Gale. The PDAS Principles: Unking Strategy to Performance[J].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87
6.Berry,L.L.and Parasuraman. Understanding Customer Expectations of Service[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Spring 1991; 32, 3
7.Rogelio Oliva, Robert Kallenberg. Managing the transition from products to servic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2003,Vol. 14 Iss: 2
8.Slack N.Patterns of Servitization: Beyond products and service[J]. Institute for Manufactur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London, UK. 2005(b)
9.Baines TS, Lightfoot HW, Benedettini O, Kay JM. The servitization of manufactur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reflection on future challenges[J]. J. Manuf. Technol. Manage., 2009,20(5)
10.Vargo, S. L. and Lusch, R. F. Evolving to a new dominant logic for marketing[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4,68(January)
11.Lusch, R. F., Vargo, S. L., & O’Brien, M.. Competing through service: Insights from service-dominant logic[J]. Journal of Retailing, 2007,83(1)
12.Vandermerwe, S. and Rada, J. Servitization of business: adding value by adding services[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988,Vol. 6 No. 4
13.Slack N. Operations strategy: will it ever realise its potential[J]. GESTAO & PRODU,AO. 2005a,12(3)
14.Gebauer H, Fleish E, Friedli T. Overcoming the service paradox in manufacturing companies[J]. Eur. Manage. J.,2005,23(1)
15.Gummesson, E. Relationsmarknadsforing: Fran 4P till 30R (Relationship Marketing: From 4Ps to 30Rs)[J].Liber-Hermods, Malmo.1995
16.Davies, A.,Are firms moving ‘downstream’into high-value services?, in Tidd, J. and Hull, F.M.(Eds). Service Innovation[J].Series on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3,Vol. 9, Imperial College Press, London
17.Brax, S.A manufacturer becoming service provider challenges and a paradox[J].Manufacturing Service Quality, 2005,Vol. 15 No. 2
18.Mathieu V. Product services: from a service supporting the product to a service supporting the client[J]. J. Bus. Ind. Market., 2001(b),16(1)
传统制造业的定义范文2
[关键词]产业集聚产业区域集聚程度指数先进制造业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构层次不断向高端演进,广东省进入产业结构性调整阶段,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速度相应加快,重点加速移向珠三角核心区以外欠发达地区。近几年广东省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变动趋势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变动趋势如何?近几年来广东省各地市集聚的产业有哪些?回答以上问题,需要严谨的实证分析。
产业的空间集聚作为一种全球范围的经济现象,逐渐成为新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 Porter 从创新和竞争力角度对产业集聚展开研究,认为产业集聚是提高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政府的极大关注。关于该问题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聚集度的测量与产业集聚演化分析上。Keeble(1986)将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用于测量行业在地区间的分配均衡程度。Amiti(1998)拓展了克鲁格曼的思路,测量了欧盟国家的三位码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用以检验欧盟国家的工业集中的演变程度。我国学者白重恩(2004) 、罗勇(2005) 、路江涌(2006)等也对我国产业区域集聚现象进行研究,并对制造业区域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度。白重恩运用Hoover地方化系数对区域专业化程度进行测量,重点对地方保护主义对制造业区域化和集聚决定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认为地方保护主义的作用超过了外部经济性和规模效用,仅次于历史影响的作用。罗勇等利用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和自定义的五省市集中度对中国20个制造业行业1993、2003年等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认为制造业的集聚程度与工业增长表现出较强正相关性;路江涌等利用EG指数衡量了行业区域集聚和共同集聚的指标体系,考察中国制造业的区域程度在1998-2003年间的发展趋势,并进行了国际比较。
以上的研究大多为基于全国层面的省际分析,且研究数据至多止于2005 年。在中国学者的研究中,对于广东省产业集聚的研究并不多。罗薇薇以1988-2003年广东省制造业数据分析了产业集聚程度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性。舒元以广东省城市为研究对象,以制造业行业工业总产值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998年到2007年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城市间制造业的集聚与分工趋势。
本文以广东省各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广东统计年鉴》、《广东工业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以制造业行业工业总产值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999-2008年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制造业集聚情况与变动趋势。与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文献不同,本文采用产业区域集聚程度指数衡量了广东省两位数水平28个制造业行业的产业集聚程度,实证分析包含了2008年最新的产业数据,以考察广东省产业集聚发展的最新态势,尤其是突出说明了先进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状况。
二、指标选择
本文选择如下指标来衡量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程度:
1.行业集中度指数(指数)
是测度产业集聚水平方法中最简单的计算指标。但指数随着n的取值不同而不同,结果不唯一,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配合其他方法具体给出产业集聚的地理区域。
2.产业区域集聚程度指数
产业区域集聚程度指数是李太平(2007)受徐康宁(2003)在衡量中国制造业在地区性集中程度时所设计的标准差系数以及苗齐博士在衡量种植业生产结构变动程度时所构建的种植业结构变动指数启发,按照构建产业地理集中指数的思路,构建的衡量产业区域集聚程度的指数,它的基本含义如下:
假设全国有n个产业和m个地理区域,第i个产业的区域集聚程度指数定义为:
式中: 表示i产业在j区域的从业人员人数,k表示i产业中大于平均从业人员的区域个数,表示i产业在每个区域的平均从业人员人数。表示i产业的地域分布位于平均值以上的那部分不均匀程度占整个产业的比重,其目的在于把这种以绝地值形式表示的集聚程度转化成相对值,以便测度出来的产业地域集聚程度能够在产业之间进行比较。为分布系数,也可以变换成的形式,用它来表示 产业的不均匀程度在地理区域上的实际分布状况。
根据的计算公式便知,产业地域集聚程度指数的取值范围为: 。取值越大,表示产业集聚程度越高;反之,则表示产业集聚程度越低。
李太平通过与罗勇和曹丽莉(2005)用构建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所计算的结果和当前大多数文献的结论对比说明了该指数在衡量产业区域集聚程度上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产业区域集聚程度指数计算方法简单、直观,可以利用现有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对区域集聚程度进行有效测度,更贴近广东省产业区域变化的现实,因此本文采用该指数来反映广东省产业集聚的程度。
三、实证研究
1.样本、数据的说明
选取广东省21个地级市1999―2008年的数据为样本。本文选择两位数水平的28个制造业行业数据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广东统计年鉴》和《广东工业统计年鉴》。为了保持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本文的工业总产值均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由于2001年数据无法获得,所以本文就只研究其他年份。
2.计算结果及数据分析
(1) 广东省制造业集聚态势及其变化机制分析
根据产业区域集聚程度指数的计算公式,对广东省1999―2008年28个制造业行业的区域集中度进行计算,结果见表1。
由于广东统计年鉴从2003年工业企业主要统计指标行业分类和大中小型分类,统一实施新的分类标准,为使统计口径具有可比性,本文着重研究2003-2008年的数据。通过对表1产业区域集聚程度指数和图1指数平均值的分析可总结出广东省制造业产业集聚的重要特征和演化趋势。首先,产业集聚的趋势总体上是先上升后下降,符合产业集聚的倒U型特征;其次,从2006年开始,广东省产业区域集聚程度指数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产业由珠三角核心城市向周边地区转移的态势已出现端倪。
根据指数平均值的具体走势变化,我们又可将2003-2008年分为两个阶段:2003年到2006年、2006年到2008年。在第一个阶段,指数平均值总体在上升,从2003年的0.385上升为2006年的0.4139,其中2003年到2004年该指标略有下降,2004年到2006年 指数平均值上升较快;在第二个阶段,指数平均值由2006年的0.4139下滑到2008年的0.4012。
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产业空间集聚规模伴随时间推移呈倒U型曲线,产业集聚的边界由促进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和阻碍产业集聚的“离心力”所共同决定。在第一个阶段,由集聚效应所带来的知识的外溢效应、前后向的产业关联与市场关联、特殊技能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使得“向心力”的作用相对较强,广东省的产业集聚呈现出强劲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大量涌入集聚地,这进一步推动了集聚地的制造业产出,强化了集聚效应。这就表现为指数平均值在第一个阶段呈向上攀升的态势。随着地区间一体化的进一步提高,由集聚所产生的“离心力”效应开始显现。因为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后,集聚地生产要素价格以及土地价格的升高、运输成本的增加、竞争的加剧以及环境污染的严重等,往往超过了引向集聚的向心力,将会抵消集聚所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于是产业开始向周边城市转移。这就表现为第二阶段产业区域集聚程度指数降低。
(2)对表1中的数据进行趋势分析
近年来广东省实施“双转移”战略,很多行业出现向欠发达地区如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的现象,一些行业集中度开始下降。表 2 列出了2006年、2008年指数,并计算了2006-2008年指数变动百分比,这里我们关注2006-2008年的指数,以此来总结近几年广东省制造业在城市间集聚的变化趋势。
①总体来看从2006年到2008年,28个制造业行业的指数呈普遍下降的趋势。28个制造业行业中,有23个行业的指数变动百分比是负数,这意味着大部分的行业在广东省内已出现向周边城市扩散的趋势。
②传统制造业的指数下降较快,产业转移的趋势较明显。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制造业有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制品业、纺织服装及鞋帽制造业等。这主要是因为传统制造业的投入要素是简单劳动力,产业转移难度较小,因此转移趋势明显。
③先进制造业的指数下降幅度较小。根据《珠三角发展纲要》规定的五大先进制造业,2006-2008年除了石油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中的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工用机械制造业的指数大于零以外,其他先进制造业指数在下降,但总体上下降幅度不大。这些行业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这些产业的转移需要一定的工业基础、科研力量和人才优势,与传统制造业相比转移的难度较大。
④一些重化工行业的指数下降较快,产业转移趋势比较明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医药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近年来广东省政府为了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加大了对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投入力度,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这些地方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政策的扶持使得某些重化工业开始向这些地区转移。
四、结论
由以上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广东省十年来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的核心城市中。集聚程度最高的产业中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一些重化工产业。
2.从2006年开始,产业集聚的“离心力”开始发挥作用,广东产业区域集聚程度 指数自2006年到2008年逐年下降,产业开始出现向周边城市转移的趋势。其中传统制造业行业与一些重化工行业转移态势较为明显,而先进制造业的 指数下降幅度较小。以上表明,广东省制造业产业转移的趋势已经显现,它的产业调整正在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舒元杨扬:《城市间产业集聚与产业分工演化---基于1997-2008年广东省城市工业发展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9(2)
[2]薛艳:《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的实证研究》[J].《统计教育》,2009(2)
传统制造业的定义范文3
【关键词】制造业服务化;辽宁制造业;对策研究
一、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
迄今,制造业经营模式大致经历了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三个阶段,每一次模式变革都显著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现在,制造业领域又显现出新的模式变革――向服务化转型。制造业服务化的最终成果是要建设服务型制造模式,促进制造业的升级转型。相关研究成果表明,制造业服务化能够实现企业在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客户服务、降低能耗、提高产品附加值等多个领域绩效的飞跃。
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由Vandermerwe和Rada(1988)首先提出,指许多制造业企业已经由物品提供者向物品―服务包提供者转变,成为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完整的“包”(bundles)包括物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并且服务在整个“包”中居于主导地位,是价值增值的主要来源。White(1999)认为制造业服务化(servicizing)的定义,就是制造商的角色由物品提供者向服务提供者转变,它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Szalavetz(2003)认为制造业服务化(sertiarlzation)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内部服务的效率对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来说日益重要,竞争力不仅来源于传统制造活动的效率,也来源于内部服务的有效组织和提供,并且其重要性和复杂性逐渐提高。二是与物品相关的外部服务对顾客来说复杂性和重要性日益提高。物品―服务包不仅包括维护和修理,还包括购买、融资、运输、安装、系统集成和技术支持。
对于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及内涵,我国学者较早开展相关研究。我国西安交大等高校研究机构于2006年提出服务型制造的概念。李刚、孙林岩、李健(2009)认为制造与服务的融合,使传统概念的产品向具有丰富服务内涵的“产品系统”连续谱演变,以及“新制造业”的涌现。指出服务型制造引入顾客成为“合作生产者”,通过多企业主体相互提供生产和服务性生产活动,延伸和扩展传统制造价值链,自发实现资源的整合、业务流程的协作和“产品系统”的创新,实现“合作生产者”的价值增值。胥军(2010)认为制造服务业是向产品产生过程和产品使用过程所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服务业的总称,服务的主体或客体之一是制造企业。国外学术界则使用“制造业服务化”描述这种模式。两个概念在本质和目标上是一致的。
二、典型案例介绍
在企业实践方面,国内外传统制造业服务化的成功案例正不断涌现。国外有几个非常典型案例。
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飞机引擎制造商,作为波音,空客等飞机制造企业的供货商,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并不直接向他们出售发动机,而以“租用服务时间”的形式出售、销售“时间动力”并承诺在对方的租用时间段内,承担一切保养、维修和服务。近年来,罗尔斯―罗伊斯公司通过改变运营模式,扩展发动机维护、发动机租赁和发动机数据分析管理等服务。通过服务合同绑定用户,增加了服务型收入。
十几年前IT厂商大造PC时,IBM已悄然转型IT服务。IBM从单纯的硬件制造商重新定位于“提供硬件、网络和软件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并提出“设置服务科学”的建议。2005年IBM公司服务业务收入比重就上升到52%,硬件制造下降到27%。今天当越来越多的IT厂商开始意识到IT服务的战略重要性及极强的创收能力时,IBM却再次变身,开始转入服务产品化策略。
上世纪80年代,GE在全球24个国家拥有113家制造厂,制造产值比重高达85%。今天,GE的服务产值占公司总产值的比重已达到75%~80%。
米其林公司的发展策略之一就是将服务视为销售的新动力。引进驰加店是米其林的服务策略之一。在驰加店,米其林除了提供轮胎更换、四轮定位、调位等简单服务外,还能提供快修保养、车辆清洗、汽车美容等服务。据了解,驰加店网络中销售的米其林轮胎数量几乎能占到整个米其林零售网络的三分之一。从“生产型制造”走向“服务型制造”已成为当今发展的大趋势。
国内制造业急需新的对策解决竞争力不强、服务业滞后的的问题。目前在国内,制造业服务化仍处于刚刚起步和较为新兴的发展阶段,已经陆续有一些企业明确提出从传统制造领域向制造服务业转向。
宝钢、一汽大众等大型企业的信息化部门逐步以专业服务公司的形式,形成了宝钢宝信、一汽启明等一批典型制造服务企业,在金融、物流等领域开展社会化服务。
浙江省有许多企业转变发展思路,尝试将制造业服务化,这种介于二产和三产之间的企业被称为“2.5企业”,走出了由2.0升至2.5的转型新路径。
陕西鼓风机集团通过实施服务型制造模式,从单一产品的提供商向全方位提供动力设备系统的系统服务商转变,产值从2001年的4亿元迅速增长到2007年的40亿元,其中自制加工完成的产值占42%,其余的58%是企业转换经营思路,靠“技术+管理+服务”,靠整合资源来完成。
海尔集团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五星级售后服务,在产品同质化的时代,通过为产品嵌入服务内涵,实现差异化竞争,取得了强大的竞争优势。海尔集团的成功来源于产品与客户、供应商的有机结合,来源于扩展产业价值链,实施服务型制造。
三、辽宁老工业基地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服务化改造对策建议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建国以来,辽宁省作为全国的老工业基地,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辽宁省加快了发展步伐。辽宁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0年辽宁省GDP为4669.1亿元,到2011年突破2万亿元,达到2202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7位。但在产业结构及经济质量方面仍然存在不合理之处。第二产业比重居首,重工业(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与化工业为支柱,国民经济总量中,重工业是轻工业的三倍,高于全国平均值;第三产业位居第二,但内部结构不合理,仅沈阳、大连的服务业比重占全省服务业比重近三分之二,低于全国平均值。在工业领域,产业结构粗放化、低端化特征明显,企业技术创新明显不足,产品附加值低,市场占有率不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弱。如何把我省工业企业打造成服务型制造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这是非常现实和紧迫的课题。
2011年辽宁省政府以立法形式第262号政府令《辽宁省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定》,并自2011年12月20日起施行。《发展规定》从技术研发与引进、资本运作、园区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支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引导产业集群建设。技术、人才、政策和资本是发展产业的重要资源,但是如果企业经营模式未发生根本性转变,这些资源发挥的作用将是有限的。制造业服务化革命的浪潮已经来临,辽宁作为工业大省,需要抓住国家“推进两化”、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机遇,鼓足勇气,迅速行动,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建设,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实现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最终实现“三二一”经济结构优化目标。“制造业服务化”能够以较少的产品帮助客户实现更多的功能与福利,传统的“多产多销”赢利模式由此让位于“少产多效”模式。这些举措将减少经济过程中对产品产量的依赖,从而减少材料与能源需求,缓解资源输入与污染输出对自然环境的压力,有利于缓解我省资源枯竭地区的经济发展压力,有利于我省生态环境的改善。“制造业服务化”还有助于解决民生问题。产品供给基础上的服务提供,能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缓解辽宁省就业安置压力。
具体对策建议如下:
1.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积极引到装备制造业、重型化工企业向服务化转型,提高服务业务的收入比重。政府部门应建立制造服务战略规划,分阶段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升级。加快专业性协会建设力度,积极吸收块状经济内龙头骨干和特色优势企业进入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反映行业情况、问题和企业诉求,引导企业贯彻落实好产业政策。
2.通过新闻媒体、会议研讨、专家论坛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引导作用,引导企业和公众关注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让企业管理者意识到改变传统制造企业的发展思路。通过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外部环境营造,提高企业领导层的忧患意识和服务增效意识。
3.企业要重视服务化改造,提高研发投入,太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能源与物质消耗,以此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大服务投入的比重。重视基于产品的服务项目研发,逐步实现有偿售后服务、基于产品的增值服务、基于产品的集成化服务。
4.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售后服务网络、协同制造平台、协同研发平台建设,为各类服务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并通过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服务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参 考 文 献
[1]何哲,孙林岩,朱春燕.服务型制造的概念、问题和前瞻[J].科学学研究.2010,28(1)
[2]齐二石,石学刚,李晓梅.现代制造服务业研究综述[J].工业工程.2010,13(5)
[3]胥军,杨超.我国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形成机理与发展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10(12)
[4]李浩,顾新建,祁国宁.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及中国的发展策略[J].中国机械工程.2011,23(7)
[5]唐茂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新动向[J].经济界.2011(3)
[6]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62号《辽宁省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定》.2011-11-18
传统制造业的定义范文4
[关键词] 服务创新 综述 技术方法 服务导向方法 整合方法
对于服务创新的系统研究,西方学术界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此之前,以制造业为对象的技术创新研究已有了相当长的历史,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因此在服务创新研究初期,西方学者大量借鉴了制造业中技术创新的研究方法,即“技术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随着研究过程的深入,研究者发现,由于服务业自身区别于制造业的特殊性,使技术创新研究方法不能完全揭示服务创新的本质,由此,对服务创新的研究转向从服务本身的特性入手,对服务业的创新活动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形成所谓“服务导向方法”。近些年制造业与服务业间的模糊以及两者相互融合的趋势又使学者们开始寻求一种能将产品和服务统一起来进行研究的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为“整合方法”。以下,本文就以对服务创新的三种研究方法为主线,对西方服务创新理论进行系统总结与回顾。
一、技术方法(technologist approach)
技术方法是服务创新研究中最早采用的分析方法,形成于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分析。这种方法关注技术应用于服务业中所引发的创新,认为服务业的发展日益技术化和资本密集化。例如以往普遍认为技术含量很低的传统服务部门如清洁、运输、旅馆业等,信息技术在其中也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Djellal,2000)。具体来讲,西方学者运用技术方法对服务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方面:(蔺雷,吴贵生,2003)一是分析技术的采用对于服务业各经济变量所产生的影响;二是研究技术在服务业中所引发的创新活动的性质、过程及演变规律;三是考察技术在服务业中传播与扩散的速度与程度。
1.技术对服务业各经济变量的影响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比较典型的两个模型均涉及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或IT)对服务业各经济变量的影响:模型一是集中式的大型计算机主机系统(centralized or mainframe computer systems)的应用模型。采用该技术系统实质是后台(back-office)功能的计算机化,主要目的是通过将任务标准化,利用规模经济节约服务交付成本(the cost of service delivery)。模型二是分布式的计算机与网络系统(decentralized computer systems and networks)的应用模型。该种技术系统的应用带来前台(front-office)功能的根本性变化,导致范围经济,压缩销售与咨询活动中繁复的日常工作环节,产生服务的价值增值。就技术对于服务业各经济变量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注:C:集中的计算机系统;D:分散化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正向影响;-:负向影响;0:无影响
以上技术对于服务业各变量的影响具有不一致性,单纯考察技术对于服务的影响因此略显单薄和缺乏说服力,更进一步是对“技术-服务”双向关系的细致分析。这方面,西方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工作,大体总结出了技术与服务之间的相互关系(Bessant and Rush,1995;Antonelli,1997;Hales,1997;Den Hertog,2000),如下表:
注:上表引自Innovation in the Service Economy-The New Wealth of NationsGallouj 2002 P5
2.部门技术轨道分类
演化理论认为创新是渐进的、特定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部门技术轨道的分类研究范式。
其中最突出的成果是Pavitt(1984)的服务业单一技术轨道研究。
Pavitt考察了英国1945年~1979年间近2000项重大技术革新项目,以技术来源、技术使用者类型与需要类型、创新应用领域、公司规模、技术多样化程度等为标准,将全部企业划分为四类:一是规模生产企业(Scale-intensive firms);二是专业化供应商(Specialized suppliers);三是科学导向型企业(Science-based firms);四是供给者支配型企业(Supplier-dominated firms)。其中每类企业(或行业部门)都各有技术演进轨道。在分类上,Pavitt将服务部门整体归入第四类供给者支配型,因此得出与同样划分为该类的传统制造业(如纺织、服装、皮革、出版、印刷等)具有同样技术轨道的结论。
但是Pavitt将服务部门特别是现代服务部门与传统制造业部门划归一类,这种划分值得商榷。因为现代服务部门中并不存在传统制造业规模小、缺乏R&D功能且没有专门技术创新资金积累等特点,得出现代服务部门与传统制造业遵循同样技术轨道的结论是没有说服力的。此外,服务部门内部千差万别,如果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从个体服务部门到公共服务部门都沿着同样的技术轨道发展,这显然也是不符合实际的。
后来的学者如Soette and Miozzo(1990)抛弃了服务部门技术行为同质性假定,开始深入研究服务部门创新形式的多样性。他们沿用Pavitt的分类标准,将企业(或行业)重新划分为三类,即由技术装备系统的供应商主导的企业(Firms ‘dominated by suppliers’ of equipment and technical systems)、网络型企业(Network firms)以及专业化供应商与科学服务型企业(Specialized suppliers and science-based services)。
Lakshmanan(1987)也在演化理论分析框架下,对服务业技术轨道进行了考察,不同的是他的分类建立在不同部门的不同技术行为基础上。其划分主要考虑与顾客交互作用的程度、服务关系中信息不对称程度等。与前几位学者相比,他的研究没有局限于技术创新,Lakshmanan认为组织创新同样存在,并同技术创新相互协调作用,共同推动服务企业发展。遗憾的是,他没有对组织创新的形式、特点及规律进行更为深入地研究。
3.技术在服务业中传播与扩散的速度与程度
这一领域的研究中最有影响的是Barras提出的逆向产品周期(reverse product cycle or RPC)理论(Barras 1986、1990)。Barras在某些服务业(银行、保险、会计服务、公共管理服务等)中,观察到由于计算机系统的引入而出现的与传统工业产品周期相反的“逆向产品周期”。其理论中所描述的创新分为三阶段,如表3:
Barras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服务业与制造业不同的创新路径,但也存在某些局限性。首先,Barras的模型考虑了技术维度,其创新概念没有超出技术可能性边界。其次,模型所考察的技术仅局限于信息与通讯技术(ICT)而对其他创新没有关注。再有,Barras的模型研究的是特定部门(如银行、保险、会计、公共服务等),这些部门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包含有编码信息处理过程,也就是说,对信息技术高度敏感。若考虑对ICT不太敏感的服务领域,模型可能会丧失部分解释力。
总之,以上分析都是从技术维度出发考察服务业的创新活动。但是Djellal and Gallouj(1998,2002)对1992年~1997年法国324家企业的900项创新进行了实证考察,表明所考察的样本中,35%的创新与技术无关,37%的创新是非技术创新,但没有技术无法实现,只有28%为技术创新。由此可见,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上看,至少有72%的创新属于非技术性的。因此,研究者们不得不摆脱技术束缚,深入具体服务行业内部,考察存在于服务部门内部的其他创新形式。
二、服务导向方法(service-oriented approach)
服务导向方法认为是服务本身的特性引发了诸多技术方法难以发现的创新形式。这些创新比技术引发的创新更为频繁,成为服务创新的主体。 一方面其新范畴遵循熊彼特的广义创新的定义,即除新技术引入导致的创新外,还包括组织创新及其他其技术形式的创新,如传递创新、结构创新、专门创新等。另一方面,服务方法以服务业本身的特性尤其是“无形性”与“合作性生产”为基础,深入特定行业,研究独特的创新活动的特点与规律。
Gallouj(1995)在对咨询业进行实证研究基础上,发现了三类独特的创新形式,即专门化创新(ad hoc innovation)、预期创新(anticipatory innovation)、和形式化创新(formalization innovation)。
专门化创新是针对顾客特定问题研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交互式的,顾客导向性明显,要求顾客的参与,表现为需求推动的创新活动。这类创新具有专门化、非程式化的特点,难以界定所有权,也难以复制和再生产。预期创新被界定为新知识、专门技术、专业化领域的创新,即新知识的积累、扩散、传播以及技术、经济、社会制度的变化催生新的专业化领域。形式化创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服务交付过程中引入新的可感知的创新机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过程创新;另一类是将新的理念、方法引入服务交付过程而产生的创新机制。
对于金融服务领域的创新研究,金融理论家主要集中在根据顾客个性化要求定制创新金融产品上。Desai and Low(1987)将金融产品定义为具有一系列特性的集合,因此一种金融产品可以写成:Pi=(Ci1,…Cij…,Cin)
其中,Ci1为产品i的j个特性所占权重。当某一给定特性权重增加或过去不存在的特性被发掘,都会主生金融创新。
Niehans(1983)认为任何金融产品都可以看成是以下三种功能、特性的集合,即(1)以当前货币兑换未来货币(储蓄功能)。(2)联结借贷双方(借贷功能)。(3)以顾客名义执行支付结算(结算功能)。三种功能的不同组合衍生出不同的金融创新。
三、整合方法(integrative approach)
无论商品还是服务,都是以其所具有的某种使用价值来满足消费者一定的需要。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可以不对商品与服务作严格区分,整合方法就是在这一理念基础上产生的。在当今工业化社会,制造业的创新活动表现出服务创新活动的特征,包括较高程度的顾客化和市场导向、较少的标准化和更加灵活的生产组织以及渐进性创新占主导地位等。与此同时,服务创新在某些方面也正在向制造业系统的方向发展,如服务业不断的技术积累,创新活动更多通过R&D推动等。采用整合方法对服务和产品进行经济学分析正是以产品和服务边界的日益模糊与两者的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和相互增强为背景,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内在一致性,为创新研究提供了一种从更广阔角度考虑问题的方法。在利用整合方法进行研究时,Belleflamme、Houard and Michaux (1986)引入了向量的概念 ,将创新活动以下述形式表示:V= bP+cS+I
其中,P代表产品生产过程(Production Process),包括产品生产所需的所有物质资源(如工业生产所需的生产线;服务业所需的后台计算机设备等);S代表服务生产过程(Servuction Process),包括一系列与差别化和产品定制(Consumerization)有关的资源与条件的集合;b、c为系数,代表产品生产过程与服务生产过程分别所占的权重;I为在一般的企业组织中的全部要素的集合。
当b>c时,给定产品为物质产品;当b
另外,一些学者还采用功能方法打破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区分总结了经济当中的三类创新活动:(1)功能性创新,主要是无差别的新的抽象的功能出现。(2)规范化创新,在功能性创新的基础上加入了差别化、个性化因素。(3)生产创新就是通常所说的过程创新,这种创新活动基于后台技术系统,创新目的在于节约提供服务及产品的成本。
本文以服务创新的研究方法为主线,对近二十年来西方服务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与分析。事实上,对服务创新研究的深入就是对服务本质的不断探寻过程。只有从多角度和侧面进行分析,才能更好地把握服务本质与服务业发展的规律。
参考文献:
[1]Djellal,F and F.Gallouj.What is innovation in service? The results of a postal survey[J].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0
[2]蔺 雷 吴贵生:服务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Gallouj,F.Innovation in the Service EconomyThe New Wealth of Nations[M].Edward Elgar Publishing. Inc,2002
[4]Pavitt,K.Sectoral Patterns of Technical Change: Towards a Taxonomy and a Theory[J].Research Policy.1984(13):343~73
[5]Lakshmanan,T.R.Technological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n the Service Sector[J].Confere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dustrial Change and Economic Policy,1987
[6]Barras, R.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in Services[J].Research Policy.1986,(15):161~73
[7]Bassas,R.Interactive Innovation in Financial and Business Services: The Vanguard of the Service Revolution[J].Research Policy.1990,(19):215~37
传统制造业的定义范文5
[关键词] 数控加工;技术;发展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nc machine tool is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the only way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ical reform, is the foundation of future factory automation. Nc machining is th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of advanced processing technology, it is a kind of high efficiency, high precision and high flexible auto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Nc machining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solve complex, precision, small batch changeable parts processing problems, fully adapted to the needs of the modern production. Vigorously develops the nc processing technology already became the various countries' accelera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mportant way. With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the nc machining, CNC machining process control level is restricted nc manual programming and CAD/CAM integrated automatic programming quality key factors. And accurate, comprehensive and reasonable nc machining process is the product processing to realize high precision, high quality, high efficiency, high benefit effective guarantee.
[key words] CNC process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G51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数控技术是本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机床控制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业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即所谓的数字化装备。
数字控制(Numerical Control.简称NC),国家标准(GB 8129—87)定义为:“是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床的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定义中的“机床” ,不仅指金属切削机床。还包括其他各类机床,如线切割机床等。
数控机床(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是技术密集度及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机电一体化加工装备。简单地说就是采用了数控技术的机床,或者说是装备了数控系统的机床。国际信息处理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简称IFIP)第五技术委员会对数控机床作了如下定义: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机床,该系统能逻辑地处理具有特定代码和其他符号编码指令规定的程序。
数控系统(NC System)就是上述定义中所指的那种程序控制系统。它能逻辑地处理输入到系统中就有特定代码的程序,并将其译码,从而使机床运动并加工零件。
数控系统在本质上是一台计算机。在硬件方面,它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小规模集成电路、微处理机到当前PC结构的五展;在体系结构上,经历了硬件数控(NC)、计算机数控(CNC)、到目前的PC数控(PC-NC)三个阶段。早期的数控系统由于运算速度低,功能处理需要专门硬件来完成,而当前计算机性能速度的提高,功能处理可以有更为灵活的软件方法来实现,有力的推动了数控系统的发展。在目前应用的数控系统中,还存在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两类结构,其中前者有生产厂家专门设计,后者则使用与PC机兼容和通用化的工业PC机(IPC)。由于PC的通用性和软件的柔性,当前数控系统正向着PC平台、软件方式及开放结构发展。
计算机数控系统(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是采用通用计算机元件与结构,并配备必要的输入/输出部件构成的。采用控制软件来实现加工程序存储、译码、插补运算、辅助动作逻辑联锁以及其他复杂功能。由装有数控系统程序的专用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存储器、主轴驱动及进给驱动装置等部分组成,习惯上称为CNC系统。目前通常所说的数控系统,一般均指计算机数控系统。
现代数控系统制造商均声称他们提供的NC系统是开放式CNC系统(Open CNC System)。然而,关于开放式CNC系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可以从以下IEEE关于开放式系统(Open System)的定义获得关于开放式CNC系统的启示:一个开放式系统应保证使开发的应用软件能在不同厂商提供的不同软硬件平台上运行,且能与其他应用软件系统协调工作。
数控加工(NC Machining)是根据零件图样及工艺要求等原始条件编制零件数控加工程序,输入数控系统,控制数控机床中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从而完成零件的加工。
数控程序(NC Program)或零件程序(Part Program)是输入数控系统中的、使数控机床执行一个确定的加工任务的、具有特定代码和其他符号编码的一系列指令。
传统制造业的定义范文6
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认为,“这是一个庞大的物理世界,由机器、设备、集群和网络组成,能够在更深的层面和连接能力、大数据、数字分析相结合。这就是工业互联网革命。”伊梅尔特相信,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传感器的普及,以及数据分析重要性的提升,一些新的变化将会在工业领域发生――继人与人的连接之后,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的工业互联网连接将开启下一轮创新浪潮。
正如原GE中国区副总裁、直方大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创始人许正在其文章中说到的那样,“如今我们正站在一个新起点上,一场新的工业革命的起点。在这场革命中,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将保持更快速的融合,人类的生活也将产生科幻般的变化。”
硬件的回归,软硬结合
总的来说工业互联网是一个跨行业的综合运用,说的就是硬件的回归、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的碰撞、硬件创新与软件创新的融合、生产和生活的智能化。
尽管智能硬件现在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对传统硬件的互联网化,从各种可穿戴设备、智能辅助机器人、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家居到无人飞行器,他们运用传感器技术以及互联网功能更好地管理硬件设备,从而提升硬件产品的功能。
对于硬件的回归,谷歌的转变就是一个最好的风向标。众所周知,谷歌原本是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业务提供商,开发了大量基于互联网的产品与服务,然而近几年我们惊讶地发现,谷歌的创新好像更多是基于硬件设备,从机器人到智能眼镜,到无人驾驶汽车,可以说谷歌正在演变成为一个硬件帝国。谷歌之外,亚马逊、Facebook、英特尔、三星、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众多巨头也都纷纷踏上软硬结合的新发展模式。这些新设备、新技术、新的应用构成了IT技术发展和工业制造行业的创新前沿。而他们共同的目标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GE白皮书指出,通过部署工业互联网,各行业将实现1%效率的提升,并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比如,15年内能源行业节省1%的燃料,能节约660亿美元;而医疗行业效率提升1%,则可以帮助全球医疗行业节约630亿美元。
寻找那些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原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表示,全球70亿人,平均每个人至少对应有十个机器,包括装置、仪器和车辆,如果把机器连接起来的话,全球完全有可能有700亿个机器接入。不禁感叹,“这是一个多大的市场!”可以想象,未来将会出现比消费互联网更庞大的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而这正是制造业转型的最大机遇。你准备好了吗?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既要发挥企业和创业者的想象力,也要着眼于市场的大数据分析。
所以,创业者首先应该着眼那些已经能够获取数据的新领域,然后看看能从中发现哪些机遇。要知道“最好的新想法往往存在于真实世界和软件之间的边界点” 。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思考人们到底需要什么。
并不是所有的智能硬件都能受到市场的青睐, 如何让产品更智能而不仅仅是更好玩,要实实在在地能够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和创新体验,这是创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比如三星的一款智能手环,虽然造型很酷很炫,可以监控你的心率。但是这款手环是用蓝牙联网的,你想看自己的心率,要专门连接蓝牙,打开手机。这样的设计,就不是能够真正帮助心脏有问题的用户进行实时监控,注定会失败。
一般来说,人们往往需要那些能够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生活便捷度、实现更好的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技术。
如果你已经找到了一个需要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接下来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通过硬件为用户提供端对端的体验来解决这个问题,为用户提供最大价值。这时就需要硬件和软件的紧密整合。
挑战
对于进入智能硬件领域的创业者来说,关键是利用互联网来改造现有的硬件产品,面临的困难则是对硬件制造以及供应链管理的陌生。
智能硬件的创业涉及硬件的设计、生产、供应链管理、元器件的采购,总体来说,硬件创新比互联网创新要困难得多,其过程对企业管理提出更大的挑战。以前大规模的生产和制造,是在原有套路下实现的,软件的功能只是一种附加。而现在硬件和软件要完全整合在一起,这就对生产的效率、精益化的程度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开发系统的难度也大大增加,传统企业的技术、人才、管理方式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另外在后期服务管理上,也对传统制造业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硬件制造商仅仅注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在产品销售出去之后,和消费者之间并没有很强的关联。但对于智能硬件产品,硬件销售只是公司和消费者建立联系的开始,用户运营、用户互动才是真正产生价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