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非生物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与非生物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与非生物教学设计

生物与非生物教学设计范文1

一、创设简明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创设问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把形象具体的设问留给他们,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前奏。或者在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关键处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思维。课堂教学过程要尽量围绕问题探究,最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所以,问题的设置需要简单明确,不宜过多,也不需花哨,否则课堂教学走出传统教学“满堂灌”的模式,却又走进“满堂问”的误区。例如《生态系统》,特意选择了一段轻音乐配以清新的画面,再配以老师的解说:“当你置身于一片树林中,你会看到些什么呢?你会听到些什么呢?”此时此刻,你是否想过:这片树林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生态系统。学生热情很高,完全融入课堂,这样的课堂效率自然也高。

二、与生物学有关的趣闻轶事

学生一般都喜欢听故事,老师可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寓故事于生物教学之中,在教学设计时,能用故事导入的尽量用故事导入,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

例如,在讲《伴性遗传》时,以英国“皇族病趣闻”作为引言:历史上最著名的血友病的携带者是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皇。以《屎壳郎出国记》的趣味小故事引入《生态系统》的教学。在讲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可引入:英国近代有一大文豪萧伯纳和漂亮女演员的故事。另外,还可以尝试在生物课堂上安排课前5分钟轮流讲故事的活动,故事的内容可以是与生物学有关的,也可以是报告生物研究的前沿问题的。

三、结合日常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生物学科知识有许多源于生活,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善于思考,还是比较容易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例如,我在讲“受精作用”一节时,告诉学生受精过程中有无数个争先恐后地去和卵细胞受精,这种情况下,谁的生命力强,活力强就会最先靠近卵细胞并完成受精作用,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在出生前就进行了优胜劣汰,现在的我们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都是最优秀的,通过这节课,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本知识,还增强了自信心。

生物与非生物教学设计范文2

摘要: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重要途径。高中生物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组织课堂教学,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哪些教学策略,是广大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组织课堂教学,要在遵循客观教学规律,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实施快乐教学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快乐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变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为快乐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施快乐教学。1、巧妙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快乐。高中生物教材中导言通常概括性很强,教师要巧妙平设计每一节课的导言,从学生特点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快乐。如农村学生对田野生活有体验,而城市学生对现代化的生活有体验,针对不同的学生,寻找生活细节中的闪光点,引发学生的共鸣,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以快乐的心态进入新课。2、寓快乐于学习中,讲课内容故事化、生活化。中学生普遍爱听故事,如果教师能结合生物教学,讲课内容故事化,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比如学习遗传规律的发现时讲孟德尔的故事; 学习遗传病, 讲身边一个软骨病家族,怎样传递患病基因的具体事例。

二、充分利用书本插图,提高课本的利用率

高中生物教材安排了大量插图,它们能够生动、形象、直观地向学生展示相关生物学知识。不仅能提高教材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我们如果能充分地用好这些插图,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一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首先,是要教学生看图。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节中,插图包括结构示意图,化学组成区别图,转录过程流程图,翻译过程流程图和一个mRNA分子上多个核糖体所同时合成多条肽链示意图等,多而复杂。因此为了使观察能够全面有序而且重点突出,在观察插图前教师应先把插图的名称、作用、性质和类型等基本情况的学生交待清楚,然后指导学生按正确的观察顺序,有次序有系统地进行观察。其次,要教学生说图。说图要简单明了,让学生学会概括。对于一些简单的、学生容易理解的插图,要求学生对观察分析的结果直接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如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换示意图,可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插图的基础上,用语言回答出内环境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再次,要教学生析图。析图就是引导学生解剖教学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认识生物与图中相关部分的关系,从而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掌握生物体的结构、生理和生态等方面知识,以达到真正的“识图”。为此,我们在教会学生分析生物体结构图、生物体内各种生理过程的总结图、遗传图解或系谱图、描绘生物形态特征及其与环境关系的插图等。第四,要让学生画图。画图也是学好生物学的基本功,自己画图也有助于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如《生态系统的结构》这节课重点是要理解生态系统整体性,通过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来理解,可以通过某个生态系统一部分让学生建构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图示模型,再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介绍生态系统的组成分,并总结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这样既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又重视引导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把握。

三、讲究科学提问方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提问是新课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有效提问要有启发性、思考性、开放性等。通过提问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扩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激发起学生积极学习,调动起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让学生对获取新知识充满渴望。因此教师要科学的进行提问,对课堂问题精心组织,讲究方法。首先,提问要有启发性。课堂提问不能太易或太难。问题太易,则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问题太难则会使学生丧失信心,使学生无法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索心理,提问失去价值。提问时要在知识的点上布设悬念,在学生可能形成生物学思想、 价值观念、 良好的生活方式等的方面设置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如在《细胞分化》 一节的教学设计中可这样提问:问题1:多细胞生物体大多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 一个成年人约有1014个细胞, 一个受精卵怎样产生如此之多的细胞呢?问题2:如果只通过细胞增殖, 会产生形态结构、 功能不同的组织细胞吗?其次,提问要有思考性。在课堂提问设计中,应根据教学内容, 抓住重点难点进行有效的提问,从而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探索新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在讲 《植物水分代谢》时,通过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总结渗透作用概念后我设计了以下问题。渗透作用与扩散有什么区别?漏斗内液面会持续上升吗?植物细胞能发生渗透作用吗?这些问题让学生感到一步步深入,问题也随之具有探究性,引起学生的思考。再次,课堂提问要有开放性。开放性问题是激发一般的、 开放性的回应的问题, 也称间接问题。从心理学角度看,它要求被试创造一个反应而不是回忆或选择一个反应,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一般情况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 封闭型问题所占的比例较大,为此,我们要常换思维,经常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 分析、 综合、 应用等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小明. 基于实际的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思考[J].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生物与非生物教学设计范文3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兴趣,让学生好学、乐学

《论语》中指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进行自我愉快学习的源泉。教学时,我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直观、形象的再现客观事物与现象,它的趣味性、生动性和鲜明的色彩性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积极心理。

比如,在讲解“充分必要条件”这一课时,采用情景导入,生动形象的画面:“天上飘来一朵乌云”之后“瓢泼大雨”导致“地面积水成河”。设置此情此景,引出问题:“下雨是否为地面湿的充分必要条件”很快使学生进入教学过程。像这样,通过动画的播放,生动有趣,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能力。又如:在教学“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时在解决“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及二次函数间的关系”这一难点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对二次函数图像的描绘及二次函数图像变化的动画演示(几何画板,powerpoint等)来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使得这节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课堂活动形式,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内容呈现的方式上都越来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贴切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科学”与“人文”相融合,强调着人的个性的发展。把课堂的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主角,让学生有所“表演”。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整堂课围着习题转的那种“版本”下,学生很难有所“表演”。教师不仅要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衔接,更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为学生创造“表演”的机会。

比如《概率与统计》中抽样方法一节的教学,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愿编成几个学习小组,观察并收集生活当中的一些相关数据,输入电脑;这过程中,学生有的把数据制作成图表,也有用直方图的,有用线条的等等,每个小组都热情高涨,直到后来讨论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的操作过程,了解各种抽样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这一系列的过程,借助于多媒体充分地展示了学生的成果,使学生了解各种抽样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习小组热情洋溢,列举出很多实际生活中的抽样方法;如成绩统计、人口普查等等。又比如在上《椭圆》第一课时,教师利用《数理平台》软件,先根据椭圆的第一定义,一步步动态地画出椭圆曲线,这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是否还有画椭圆的其他方法?(至少还有四种)。这样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后,还可以主动进行探索,如对教师的问题进行引申和推广等,借助数学软件的强大功能,这种引申推广很容易产生质的飞跃,获得新的结果,学生们在展现自己个性,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的同时,也明确了选择各种优越方法的必要性,而他们脸上露出的自信与阳光让整个数学课堂文化又显得那么清新自然。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启发思维,让学生体验数学之美

大抵一种学科的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探索之美,就是它指导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还有一个是应用之美,就是它指导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理论性非常强的科学,数学综合了人类思维的理性之美,以及大自然的规律之美。掌握了数学,就可以比较轻松地掌握物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金融学等。“几何画板”这一软件的诞生,让我们可以演示三维空间中那些复杂的运动过程.绘出标准的数学图形,还可以利用电脑进行动态的数学描述,它能使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复杂的数学问题的教学,从而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广更精彩.而且,这种动态的过程可以是互动的,可以由学生控制。在学生自由控制数学各种元素变化的过程中,一种人的学习情感也悄然而生。良好的教学氛围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以境生情”,使学生能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乏味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趣味,在数学教学中,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截取大自然中数不清的数学现象,以直观、动态的演示,生动的强有力的画面地吸引着学生。比如:只要走进一个普通的花园,我们就可发现各式美妙的曲线与奇特的几何图形,它们涉及到基础教育中所有的数学理论。又比如,光用语言讲解中心对称、轴对称和镜面对称是异常无趣的,难以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奥妙,也无法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教师可以自制多媒体课件,利用网络可以搜集到上千幅的图片,还有不少的动画,并使用Dreamweaver等软件将文字与图片等有机地组织成网页,例举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对称现象,也可探讨理化生学科以及社会文化如建筑、文学等方面的对称问题,此外,还有数学美学、数学分形图以及黄金比等三个专题。也可以让学生们自己上网搜寻更多的知识,不断发表自已的见解,让他们体验到数学之美。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演绎数学课堂文化要注意几点

数学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常常是不拘言笑,一脸严谨,缺乏幽默。本该是思维最活跃的数学学科,在学生心中却是刻板单调,甚至有些冷漠,压抑了学生思维的开放。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而且学生参与面广,主体性强,课堂时间利用率高,学习渠道拓宽,学习方式多种多样,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