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心理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孩子叛逆心理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孩子叛逆心理教育

孩子叛逆心理教育范文1

【关键词】初中生;叛逆心理;成因;策略

初中生随着知识面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以及各种需要的不断丰富,对学习的兴趣,深度,广度大为增加,对探求事物的认识倾向也表现出更大的坚持力。由于参与感和表现欲的产生,致使出现了赶时髦的特点。所以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教师和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不听话,往往对教师和家长采用一种强烈的对抗态度。这种现象初中生表现得尤为明显,其强烈的叛逆性、对抗性对学生的心理发育、日常学习和生活都是有害的,如果任其发展,将有可能造成学生的心理缺陷,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将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如果不加以有效的应对,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存在严重叛逆心理的学生,最容易导致情绪躁动和叛逆行为,甚至酿成不良后果。我认为对与初中学生的叛逆心理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年龄和生理条件

叛逆心理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可能产生,但中学时期叛逆心理是最重的。这主要是中学生迫切希望扮演的角色要求与家长、老师对他们不合实际的角色期待发生激烈冲突所致。同时,也和中学生知识经验不足以及思维的片面性有关。当人进入青春期后,生理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出现了第二特征,各种生理机能基本发育成熟。在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随着成人感的产生,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要求成年人把他们当大人看待,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而他们不久之前毕竟还是小孩,许多家长、教师的观念还来不及或不愿转变,仍把他们当成孩子看待,对于中学生的烦恼、要求不能充分地理解和给予积极引导。于是,中学生因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自然产生了很强的叛逆心理。

二、好奇心的驱使

中学生多数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驱使,他们喜欢新事物和新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奇心过强能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需要,这种心理上的认知需要可以转化为学习活动的动机,诱发学习兴趣,促使和推动学习者去探索有关的事物和认知信息。中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迷信、不盲从,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正是他们好奇心的具体表现。一般说来,人们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这就是所谓“禁果叛逆”。我们有些老师、家长禁止中学生做某事,却又不说明为什么不能做的理由,结果适得其反,使“不要吸烟”、“不要早恋”之类禁令达不到应有的预期效果;对于被禁止、批判的电影、文学作品、理论文章却怀着极大兴趣去观看、查阅……。“被禁的果子是甜的”,好奇心驱使中学生有时甘冒受惩罚的风险去尝也许并不甜的“禁果”。

三、思维不够成熟

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中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等品质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加之社会经验不足,不懂得用历史的和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性,看问题易偏激,喜欢钻牛角尖,在论证不足的情况下,固执已见,走向极端。这些中学生往往自尊心、虚荣心很强,但却不能正确地维护自己的尊严,而把教育者的劝说、批评、告诫看成是“管、卡、压”,看成是对自己自尊心的损伤。因而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对立面上,出现了在口头上加以回驳,在行动上反其道而行之的叛逆心理。

四、自身发展和客观环境的矛盾

中学生的需要,已由低层次的生理、安全需要,开始跃进式地大幅度向高层次的交往需要、理解需要、成就需要、审美需要发展。这个发展过程,常常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与阻碍,从而产生难以自解的挫折感。挫折和心理冲突是人的心理发展过程的必然,由于各人的承受能力不同,反映出来的强度大小也不尽相同。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人,能够正确对待一切事物,比较容易调节自己的情绪,有能力把自己心理冲突的频率减弱,保持正常平静的心理状态。然而,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弱,有时难于正确对待一切事物,调节不了自己的情绪,没有能力把心理冲突平息下来。结果,挫折所带来的消极心理影响不断扩大,反控制情绪膨胀,“叛逆心理”就会随之而来。

(一)家庭因素

首先,家庭的破裂或缺陷,特别父母生理有缺陷的,孩子以为很没面子,就看不起自己的父母,尤其不愿意在同学面前见到自己的父母,随着年龄的增大,生活群体的改变,从心理上形成了对父母的叛逆。

其次,现在的学生以独生子女者居多。由于父母及长辈们的过分溺爱或放纵,养成了孩子的任性、孤傲、依赖的性格,一旦在家中他(她)的需要长期无法得到满足,他(她)便会耍脾气,久而久之,形成对人对事的叛逆心理。

再次,父母的教育方法。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子女寄予相当的厚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但在教育方法上却秉承“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祖训,对子女管教过于严厉,使子女长期生活在恐惧的阴影当中,一旦他们的心理再也无法承受时,他们的所有积怨都会随之暴发而来,由恐惧演变成为叛逆,轻者不听父母的话,对着干;严重者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学校因素

孩子叛逆心理教育范文2

[关键词]青少年 青春期 心理健康 叛逆

青少年期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是一个开始由家庭更多地迈进社会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据世界卫生组织调研,中、小学生精神障碍,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

一、逆反心理的概念、本质及原因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提到逆反心理,每个人都可以举出不少例子。比如:当见到商品广告出现“价廉物美”字眼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种商品的质量肯定是次的”;还有人说:“我一见到他就反感,一听到他讲话就不舒服”……都是逆反心理的表现。究竟逆反心理的本质是什么,“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换言之,逆反心理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

青少年在15岁左右的时候,常常表现出非常叛逆、希望独立的情况,心理学家把青少年在这段时期此类特别的心理变化统称为“十五岁现象”。那怎么人出现这个现象呢?有这几方面的原因:第一,人们的家庭生活优越,每家只有一个孩子,这让青少年产生了一种“读书无所谓,反正有家长”的依赖思想;第二,家长又对青少年过于溺爱,处处都想管着他们,而青少年此时又想独立、想有自己的隐私,因此双方就产生了冲突,谁也不让谁,久而久之就造成青少年不愿与家长说话,严重的离家出走;此外,现在有些场所比如网吧、游戏厅管理仍然不够规范,青少年人仍可自由进出,而这些地方对孩子的吸引力是相当大的。

二、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表现

从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是儿童生理上基本成熟,认识和情感有了飞速的发展,理想、信念、世界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逆反心理的表现十分突出。

1.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

2.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育者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青少年,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

3.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在一些青少年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

三、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1.青春期心理特点的影响:

逆反心理是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作为未威年人,他们面对紧张的学业,学习的压力和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逆反心理往往有比较突出的表现。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重要的心理倾向。他们希望自己能象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自尊感明显增强,做事喜欢自作主张,不希望成年人干涉,渴望独立,他们对父母和老师之言不再“唯命是从”了,往往嫌父母和老师管得太严、太罗嗦,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家庭的因素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大于其他人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特殊意义。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很长,约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父母对子女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的父母对孩子教育上的要求过多,超过了孩子所能容忍的程度,易于引起他们无谓的烦恼,易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居高临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摆出封建家长式的威风,甚至使用暴力使孩子屈服,不给孩子任何自主性的空间,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对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就会产生反感、抵触,而且以后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父母不和也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父母长期的分歧、敌对、争吵不休、紧张冲突,会使子女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与矛盾、多疑、心神不宁或神经质,甚至导致心理变态以及行为。

3.学校教育的因素

有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不公正的处理,这样也会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有的教师比较偏爱某些成绩好、听话的学生,当好学生犯了错误也会很容易地原谅他,即使批评也是和颜悦色、和风细雨式的。而听说一些成绩不好、喜欢调皮捣蛋的所谓“差生”犯了错误时,教师的表现是疾言厉色、大声训斥,即使“差生”没有明显的过错或根本没有过错时,教师也不道歉。结果是“差生”不喜欢这个教师、甚至恨这个教师,上他的课就是不听、故意捣乱,与教师作对。即使理智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在感情上,他仍然不能接受这个教师。所以说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位置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时间生活在班集体里,班集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社会,每一个学生在这种关系结构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由此决定了他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角色。

孩子叛逆心理教育范文3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孩子留在农村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委托其他亲人帮忙照顾,孩子处在幼儿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这类孩子就是留守儿童。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力加入城市建设中,很多父母因为经济条件、居住环境等方面无法带孩子进城生活,只能把孩子留在农村让亲人照顾。目前这部分留守儿童成为儿童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孩子的成长必须要有父母的参与陪伴,农村孩子本该同样在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下幸福成长,享受童年快乐时光。但是在孩子最需要在父母呵护下接受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技能时,父母却因为生活问题离开了孩子,外出务工了,甚至有的一离开就是几年。孩子在这最关键的心理期时容易感到孤独、胆小不合群或任性随意哭闹等,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就随即出现[1]。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多种心理问题

(一)认知偏差,具有消极情绪

孩子在幼儿期也有叛逆期,大概当孩子在3到6岁之间,这是孩子的第一次叛逆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需要父母的关爱,而父母因为种种原因外出,孩子又不能随身带去,隔代教育势必让孩子在行为认知上存在偏差。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偏差越发明显。当孩子到了小学阶段,也就是7到8岁时,这种偏差高于非留守儿童。儿童时期是孩子身体的形态、心理和行为、人格等全面发育和发展的过程,这个时期,是孩子身体和心理健康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时候。如果父母双方有一方缺位或双方都不能陪伴孩子身边时,孩子留在农村和老一辈生活,缺乏完整的家庭结构,亲子分离的成长环境会让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非留守儿童和留守儿童无论在生活或学习中都会有差距,农村留守儿童对生活表现的是消极自私的,看待周边事物也是漠视的态度。如隔代教育中的老人无法管制孩子时,很多老人会说,再不听话让你的父母不要回家看你了,随你怎样怎样。这种说法无疑在孩子心理种下“爸妈外出打工的原因是不喜欢自己。”随即孩子联想到在学校老师总是遭受老师批评也是老师不喜欢自己呀。留守儿童一旦有了这种认知偏差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厌恶学校和老师,学习不主动积极,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大多交给老人监管,隔代教育要么放纵要么管的太严,孩子很容易产生抵抗或消极对待的态度。据国内外相关人员研究,留守儿童在性格上表现为怪??、偏执等心理症状比非留守儿童高。留守儿童中的孩子往往自卑感很强,胆小不合群也是留守儿童最为特出的性格之一。

(二)自控能力差、缺乏安全感

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带来的不安全感,容易使留守儿 童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他们往往对长辈的说教产生抵触,对老师的批评很反感,有时候做一些违反校规的事情[2]。如:趁同学不注意擅自拿别人的学习用品,撕毁同学的课本等,还有的小学高年级的留守儿童召集一些同样的留守同学,拉帮结派,学电影或电视中的人抽烟喝酒甚至敲诈。留守儿童在行为上容易冲动、大多较为内向孤僻、敏感又多疑、厌学逃课等。近几年出现的校园欺凌现象,很多参与的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孩子缺乏安全感导致这些留守儿童容易产生攻击他人的行为。叛逆行为也是留守儿童所具有的,他们往往不听话、不礼貌、搞恶作剧等。这些孩子缺乏亲情关注,自控能力较差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他们自己缺少爱又不会把爱施与别人,很难和周围的人形成良好关系。

(三)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不强

大量资料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对人冷漠,不信任他人,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不懂得怎样与人打交道,往往不是畏惧退缩就是狂妄自大一点都不合群。留守儿童的经历影响着人际交往,这种人际关系的障碍对孩子以后的社交带来影响。一般情况下,男孩表现为攻击挑衅,女孩则多为内向自我封闭。他们缺乏对人的基本信任,不能很好的与人相处,无法建立融洽的友好关系。农村留守儿童人际行为处理不好,在社会适应性上也表现为较弱,留守儿童的适应障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

三、产生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一)家庭层面

农村留守儿童因大多是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心情烦躁,非常想念父母不愿意让父母外出打工。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孩子的自卑心理严重,他们在遇到烦心事不与爷爷奶奶说而是闷在心里,有的干脆采用喊叫或争吵的方式发泄。我国一些学者认为父母的外出、亲情的缺失以及监护人的忽视,容易造成部分留守儿童与人交往时胆小怕事、自卑不自信等心理。尤其是随着父母外出时间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也逐渐下降,父母外出时间越长,留守儿童的心理水平越低[3]。

(二)社会层面

农村留守儿童的往往集中在农村或贫困偏远地区。农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缺乏,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为孩子提供心理咨询。农村留守儿童得不到家庭学校的正确引导。如果这些不良行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和纠正,很可能使其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势必会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隐患。

四、如何减少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

为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全社会、政府、学校和家庭联合起来共同关注孩子成长。

(一)社会共建

社会和政府需要给予孩子良好的社会环境,认识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社会应把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当作系统工程来抓,要认识到农村留守儿童关系到我们未来的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社会要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尽可能地调动一切积极力量组织开展有益的留守儿童公益活动,搭建留守儿童爱心教育平台,号召全社会都来关爱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关爱环境。采用一对一的结对帮扶来满足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对社会不良影响的农村赌博、校园欺凌等加强治理,让精神文明建设融入留守儿童心理。

政府为了下一代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净化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要大力杜绝社会不良现象,可以制定一些法规或采用行政手段,排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情况,落实留守儿童监护制,加大对网吧的管理力度,大力发展乡镇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减少外出务工,设立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请专业的心理教师对孩子进行心理咨询等。政府要积极宣传正能量的社会文化,坚坚决抵制不良的带有消极低级无趣的俗文化,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阳光健康具有积极氛围的社会环境。

(二)家校合作

长时间父母亲情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情感的满足是其健康成长的关键。父母亲情是所有情感之中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这种隔代教育的看管式无法满足孩子需要父母情感的关爱。当孩子看到别人家孩子有父母的陪伴很幸福,他们会觉得自己的父母不疼爱自己,当孩子产生这种想法时又得不到父母的及时关爱和支持,他们就容易产生负性情绪,所以父母要认识到为了孩子尽量减少外出打工,就近找个工作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也做到了陪伴孩子。

一般来说,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与心理发展较为关,但事实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多停留于口号。很多农村学校因为教育经费短缺,没有足够的经济扶持来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即便有经济实力的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但没有专业心理教师,硬件和软件的不配套对留守儿童心理干预起不到积极作用。教师层面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或情感需求予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除了需要社会和政府部门的关注,还需要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4]。?W校要经常开展有关心理健康讲座,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给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全方位记录孩子在学校的点滴,孩子些小的进步及时反馈给家长,营造友善的学习环境让留守儿童感觉温暖。家长经常与孩子沟通,可以是电话、视频还可以增加回家和孩子亲近的次数,参加学校举行的一些亲子类活动,经常和教师沟通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尽量利用寒暑假,尽可能多与留守儿童团聚加强亲子联系,让留守儿童感受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

(三)提升自身

以上除了要社会、政府、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最关键的还需要留守儿童自己需要积极主动配合发挥主观能动性,虽然留守儿童作为弱势群体,在得到社会、政府、学校和家庭的关注后,要主动融入进去,要反观自己以前的不当行为,以积极的态度来配合。

孩子叛逆心理教育范文4

一、职校留守学生存在心理问题

(一)性格方面的缺失相比较而言,留守学生一般都是寄养在单亲、长辈等身边。 由于受到监护人自身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影响,一些学生不愿意与外界过多接触,将自己封闭起来。 且监护人缺乏正确的教育意识,长此以往,留守学生逐渐形成了被动、孤僻,冷漠等性格,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叛逆、抵触等行为。

(二)心理方面的问题职校学生身心正在发育,处于青春期,具有极度敏感、情绪起伏大等特征。 特别是在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影响下,缺少父母约束,学生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极端想法。严重情况下,容易出现轻生、伤害他人等行为,心理偏激。即便是面对教师、同学的关心,也存在怀疑心理,不利于学生健康、稳定成长。

(三)情绪不稳定留守学生在成长过程中, 缺少父母的关爱、关心,拒绝与外界交流和沟通,将内心想法憋在心里,久而久之,形成了自闭心理。 而父母忽视孩子,很少给予孩子关爱,使得留守学生淡漠亲情,产生消极情绪。

(四)缺少学习动力青春期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加上监护人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及辅导,使得他们学习态度不端正, 在学习中遇到难题和坎坷时,就会退缩。 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他们丧失了学习兴趣,无法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学习成绩不理想,且得不到亲人、教师的重视,进而陷入恶性循环。 因此,社会、教师、家庭都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从而促进学生日后能够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二、帮辅职校留守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重视家庭教育,给予更多关爱父母作为孩子教育的重要主体,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家长要加强与孩子沟通和交流,在情感上给予关心、爱护,在生活上给予照顾,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 即便是受到经济条件限制,家长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加强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力度,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下成长。

(二)营造社会环境,增强关爱意识社会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在解决留守学生心理问题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地方政府要重视关注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加快社会改革,提高农民工社会福利待遇,减轻其生活压力,并放宽子女进城就学限制等政策,加大对留守学生关爱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爱意识。 另外,还需要加强对职校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教育者参与留守学生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心理教育方面,转变对职校教育的偏见,给予学生更多来自社会的鼓励和爱护,为学生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有效增强学生自信心,引导其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孩子叛逆心理教育范文5

中职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其个性化特点鲜明多样,不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形成多种个性的因素还包括思想、家庭、知识背景、社会经历,心理因素等。

1.1思想中职学生不存在"坏学生"

而是学生缺乏是非观念的认识,理想上没有预定目标,依赖心较强,过度追求物质和享乐,因学生的生活态度不端正,逐渐形成了诸多的不良习惯。

1.2家庭背景中职学生的家庭背景

相对复杂,单亲家庭和父母文化程度的偏低,孩子受家长行为和意识的影响较为严重,造成德育教育的缺失,不但忽视了家庭教育,还为孩子提供了不良的榜样和示范,造成孩子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一切以自己为中心,长此以往孩子形成了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叛逆和反感成为了中职学生心理的日常表象。

1.3知识背景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学生入学后往往跟不上专业课的学习进度,同时学习基础较差不能完全适应中职课堂环境,造成学习质量偏低。中职学生对学习目标和就业规划没有明确的认识,学习只是为了应付家长或老师,没有良好的学习目标导向,但中职学生一般动手能力较强,比较喜欢上实践课程。

1.4心理因素中职学生的心理较为叛逆

遇事时容易激动并且不懂得怎么处理,尤其受社会文化影响,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较为明显,课余时间多用于吃喝玩乐,造成学生性格和心理上产生缺陷,固执、嫉妒、抑郁、暴躁等不良心理特征明显示,处理问题方法简单,容易受人蛊惑。

2中职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教育内容脱离

实际现今中职德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不能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相联系,造成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存在巨大的反差。中职德育教材的内容都是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好人好事为主,而生活中受社会文化的影响,这些事情已经很少发生,引发了德育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脱节。同时德育的教学内容相对陈旧,这主要是因为社会主流意识变化引发的,并且因经济发展及舆论导向的偏面,影响了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正确判断,阻碍了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2.2教学方式过于陈旧

中职德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过于陈旧,主要是教学方式还是以纸本讲述为主,没有利用多源化的教学手段来创新教学方式,同时没有灵活的把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应用到教学中,造成学生忽视德育教学内容或提不起学习兴趣,这极大的限制学生对道德价值的理解,同时禁锢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维。德育教材的形式也较为单一,主要以传统德育教科书为基础,新内容和新的德育知识涉及较少,无法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极大的削弱了德育教材的价值和作用。

2.3教学目地不明确

我国中职的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教学目地模糊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教学目地没有突出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同时个人素养和德育关系的联系较少,没有把社会本位为主的德育目标和教学德育目标相联系,这就引发了学校德育内容与社会现象的不一致,社会利益与个人义务相违背,在这种观念下中职学生的德育心理教育必然产生不同程度的缺失。

3中职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教育途径

3.1对中职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

中职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必然会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产生影响,因中职学生还处在心理未成熟阶段,自控能力和主观意识相对薄弱,应试教育下容易形成自卑心理,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怎能树立自身的职业规划。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通过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认识自身专业的特点和工作性质,树立职业感和职业理想;其次,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理解自身将要从事工作的社会价值;再次,形成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目的、有计划的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自己的职业自信心。

3.2德育教育中的法律学习

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也要借助法律的知识来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现今,中职教师在进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时,要强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这可以使学生更为严谨的面对社会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同时能够极好约束自身行为,使学生形成依法从事日常活动的好习惯。法律意识的渗透还可以启发学生对社会价值的理解,让学生多参与社会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规范社会行为等。

3.3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孩子叛逆心理教育范文6

【关 键 词】90后;心理剖析;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148-02

一、问题提出

“90后”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人,年龄在12岁至22岁之间,也就是现在的中学生、大学生或职校生。90后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成长起来的,有优越的生活环境,成长与互联网息息相关。近年来,网上接连爆出“职校门”、“门”、“烧钱门”、“厕所门”、“门”、90后校花被万元“包养”、“90后暴打老人事件”、“90后少女网上自曝吸毒照”等事件,事件的主角均为90后,行为主要以性和暴力为主,90后也被指是个性张扬、自以为是、没有责任心、自私自利的颓废一代。

笔者旨在探析90后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成因,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工作,优化90后的心理品质,引导其顺利地度过人生的关键期。

二、90后学生的心理剖析

透过90后“门”事件,笔者认为,90后的心理具有如下特点:

1. 表现心理:张扬个性,但理性思考不足。90后思想开放独立,个性张扬,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表达自我的意愿。他们推崇非主流,弘扬个性化,标榜“特立独行”的个性,敢问、敢说、敢闯、敢做,表现自我毫不掩饰。如相继诞生的裸奔、自挂东南枝、自杀式毕业照等,可谓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90后过分表现自我的行为,体现了90后以自我为中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弱化,缺乏对他人感受的积极关注,也缺少对行为后果及社会影响的理性思考。

2. 空虚心理:物质丰富,但内心孤独迷茫。90后自小成长环境优越,物质生活丰富,且多为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生来就对网络的亲近感、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升学压力的焦灼感,加上来源于家庭的“被爱”多是物质性的,90后的精神世界较为空虚孤独;社会的飞速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网络信息的泛滥和快餐文化的充斥,也加重了90后内心的压抑、无助感,普遍存在焦虑和彷徨。所以,90后是幸福而孤独的一代,更需要内心世界的关怀。

3. 猎奇心理:追求刺激,但道德意识淡薄。90后眼界开阔,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喜欢追求新鲜刺激的东西。伴随着物质丰富、网络便利、信息无孔不入的90后会觉得人生平淡、单调乏味没意思。青春期能量的聚积,也会促使其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如参与游戏或吸毒等,以寻求刺激,平衡自身能量,证明生活的意义。90后超前的性观念和部分学生对于性、与生活的错误态度及其对后果的不以为然,体现了90后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的弱化。

4. 自尊心理:敏感自尊,但好高骛远。90后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和消费社会、技术时代的宠儿,是技术依赖的一代。他们自小参加各式各样的培优班、兴趣班,过早的竞争压力使90后普遍聪慧多才、思维活跃、见多识广,90后对自我有较高的接纳度,自我评估过高,过高估计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价值。他们富有理想,但不甘于平凡,自信又有点脆弱,敏感又自尊。

5. 叛逆心理:渴望独立,但抗挫能力差。90后从小就充斥在丰富、自由的生活环境和家人的呵护里,无形中纵容了90后的自我中心、脆弱、叛逆、依赖心理。90后叛逆而渴望独立,他们思维活跃,懂得的事情多,有自己的观点,渴望得到他人关注、理解和尊重,希望被认同。诸多“门”事件也是90后走向成熟的非主流探索方式,而且是一种不知轻重后果的探索。90后的社会阅历和吃苦经历相对缺乏,遇到挫折后往往“伤不起”。

6. 从众心理:易受影响,但辨识能力差。人的行为是习得和效仿的。在信息畅通便利的互联网时代,“博眼球”举动频频爆出,且被互联网夸张放大,容易造成90后价值观的混乱。加上网络世界的虚拟性,无形中降低了个人的风险成本和责任意识,会引发更多关注和行为的相互感染,容易强化90后行为的盲目从众和炫耀攀比,对90后行为的示范性和消极影响不容低估,如“自杀式毕业照”等雷人事件愈演愈烈,就与追求个性背后的跟风有关。

三、90后学生行为的原因剖析

90后“门”事件的发生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学生个人的原因,也不能完全归因于学校或家庭。90后“门”事件是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 个人原因。90后正处于青春期或青年前期,个体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90后的心理发展尚不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他们好奇心强、叛逆、寻求刺激、情绪易冲动、辨识是非能力和抗诱惑能力相对较差,加上90后多为独生子女,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和阅历,驾驭负性事件的知识和能力还不够成熟,容易迷失或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没有引导的独立、自由、个性也更容易导致各种危机事件的发生。

2. 家庭原因。90后自小承载着家人的期望和梦想,但父母缺乏养育孩子的经验,家庭教育多是“摸着石头过河”,缺乏科学专业的指导。家长或疏于管教,或过分放任、溺爱或专制;注重物质需求的满足,缺少精神上的关怀;重智育,忽视或淡化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培养,均会影响90后的身心发展。单亲、离异或留守等家庭结构的变化,也会弱化父母的榜样作用,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致使孩子向外寻找“被爱”和“刺激”。

3. 学校原因。学校的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滞后。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存在短板,重智育,轻德育,缺少主流的价值观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欠缺心灵的呵护和关照。针对社会转型期的种种外在诱惑和影响,缺少及时有效的针对性教育和引导。学校的教育方式相对单一。过多的、外在的新异刺激,在满足90后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需求的同时,使90后对学校相对单一的教学感觉麻木,唤不起兴趣和精神。学校教育的改革,也赶不上外在的潮流。

4. 社会原因。当前社会的压力日益增大,“浮躁”、“郁闷”、“压抑”等负面情绪充斥在90后周围。媒介环境丰富,信息渠道多元化,网络、影视、书刊和光盘等信息良莠不齐,使人真假难辨,且容易激起90后的猎奇心理和仿效行为。负面内容的过分渲染或夸张放大,低俗文化的推波助澜,也影响着90后的认知观念和行为,容易误导甚至扭曲他们的道德观、价值观。

四、教育对策

90后的另类举动,体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要客观看待90后的行为,关注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内心需求,积极引导90后的行为。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 加强世界观、道德观教育,弘扬主流价值观。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应加强文明意识、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法律意识的培养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渗透与教育,引导90后注意自身的角色,遵循相应的行为规范,做有责任感的社会公众;适当表达个性,将过剩的时间、精力或能量、冲动释放到有意义的事情上来。

2. 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增进有效的沟通交流。学校和家长要与90后建立良性的、信任的、亲密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伙伴关系,以平等的参与者、建议者姿态与孩子去分析、讨论存在的问题;对90后进行“心”的教育,关注其内心需求,使教育适合他们的个性发展,从心理暗示到助人、自助、自我发展,从外在的监督逐步内化为自身的行为。

3. 丰富精神世界,增强90后的抗诱惑能力。应增强精神文化层面的教育,在学习、活动、网络游戏等文化创意的内涵上争取更大的创新,以积极健康的文化产品去吸引学生,营造高品味的氛围;渗透积极正面的教育,强化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责任感的培养;淡化网络或媒体的负面渲染,引导90后理性看待敏感话题;加强挫折教育,强化90后的延迟满足和自我调控能力。

4.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优化90后的成长环境。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学校应与时俱进、关注社会特点、更新教学内容、转变教育思路、关注90后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动态,与家长、班主任、心理教师等集体备课,加强责任意识、道德意识、敏感性话题的教育;家长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沙龙或讲座等途径更新教育理念;加大社会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空间,营造积极、健康的主流氛围。三管齐下,形成教育合力,推动90后的积极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