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范文1

关键词:笔译;批判性思维能力;小组讨论;反思日志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05-02

一、引言

在高等教育外语专业学生培养中,由于语言学习的特点以及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教和学中的“思维缺席症”已引起了一线教师和研究者们的普遍关注:探究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教学策略,比如合作学习(何强生,2004),语言输出(张曼,2012),探究批判性思维能力融入课程教学,比如英美文学课程(姚佩芝,2012),开设中国文化课程(邵丽君、孙秋月,2015),实证研究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章雅青等,2010)。鉴于此,本文以西安工业大学笔译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探讨如何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融入本科笔译课程教学之中,以期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格气质。

二、课程教育理念

百度百科指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技能,也是一种思维倾向。思维能力包括解释、分析、评估、推论、说明、自我校准,而思维倾向包括求真、开放思想、分析性、系统性、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批判性思维最早可以追溯至苏格拉底的一种探究性质疑(probing questioning), 而作为现代批判性思维的代表人物杜威提出了反省性思维(reflective thinking),本质上蕴含着假说的系统检验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批判性思维作为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在高等教育英语专业培养中,英语笔译是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必修课之一,在英语专业教学计划以及所属课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译课程的教育理念应以创新教育、培养翻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由此笔者在翻译教学的实践中大胆尝试教学改革,采取以翻译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模式,改变传统单一的讲、练、评的教学套路,使翻译教学回归到以学生为中心、以译者为主体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思维技能、思维倾向培养,为学生将来进入职业化工作状态奠定坚实基础,能在社会特定的翻译情景下创新性地、批判性地解决翻译问题。

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兼顾个人独立笔译与小组合作讨论

笔者一直在翻译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模式,但前提是要兼顾个人独立笔译。从立项至今,按照课题组工作思路,即践行、调查、调研、凝练,在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120801班及130801班翻译课程教学中已经践行“关注翻译过程”的教改内容。首先,在践行中彻底改变传统“讲-练-评”的翻译教学模式,把翻译课堂转变为翻译作坊,强调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关注翻译过程”,培养学生翻译能力和翻译综合素养。其次,在调查中,站在学习者的角度考察了翻译小组教学模式的认同情况,包括小组人员结构、小组合作完成笔译任务的优点与缺点、课堂展示小组笔译任务的优点与缺点、以及关于选材、授课模式、译后活动、评估的思考。在120801班的教改践行中,把班内33人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分为7个翻译小组,根据作坊具体人数分配翻译原文资料。小组内每一成员首先要独立完成翻译课前教师提供的原语料,再把个人独立译作相互赏析、质疑,修改,形成小组译作,小组演示译文和翻译心得体会,小组之间互评、质疑,小组修改、重新定稿、提交译文,师生共同评价效果。通过翻译小组实践活动,课题组对每一小组的翻译风格按照次序分别评价为:稳健进取型、求真求实型、准确忠实型、个性张扬型、质朴奋进性、自由奔放型和流畅得体型。

2、培养多角度审视笔译习作的能力

在笔译习作小组内、小组之间鉴赏时,要求撰写反思日志,归纳总结所遇到的困难和翻译的心得启示,包括语言、文化、句子结构、语篇连贯、翻译策略等方面,在进行笔译习作讨论时就可以多角度的审视与校正。比如在反思日志中,译者写道“总是想要把原文中的每一个英文单词翻译过来,这样就会显得很嗦”,“翻译时不要主观臆断”,“每一个单词都有着很多不同的意思,在翻译的时候,往往被他们混淆,不知道选择哪一个。花很长的时间才找到一个合适的有的句子词来翻译。复杂句很难翻译。”其实,反思日志中在表达翻译实践中遇到的欠额翻译、超额翻译、语境翻译、避免欧化等问题。例如:

“Once inside the private compound you are wrapped in an ambiance of calm beauty, an ordered world of buildings, pavement, rock, and decorative vegetation. ”(American Space, Chinese Place by Yi-Fu Tuan)

第一小组译文为:当你踏入这样一个私人院落时,立刻会被一种宁静和谐的气氛所笼罩,亭台、曲径、奇石和花草―点缀其中,错落有致。第一小组写道“这里存在思维的差异,西方人喜欢抽象,中国人喜欢具体,唯恐描写不周。”第一小组对翻译难点的阐述有利于从问题存在的根源上审视其他译文,比如译文“一旦进入他的私宅你会被一种静谧的气氛围绕,规矩的四合院,蜿延的小道,各种石头和蔬菜的装饰。” “进入到这个私人小院里,你会被平静的氛围所包围。那建筑,走廊,岩石和植物构成了这个小天地。”黑体部分前者存在超额翻译,后者存在漏译。

3、反复修改习作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小组内、小组间审视鉴赏之后,要让学生意识到反复修改习作的重要性,学会反复修改,认识到译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由此在修改校正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反省、质疑的思维能力。比如语言的衔接与连贯可以通过反复修改润色,有的译文很流畅,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关于英文指示代词所指代的对象,在汉语中,有些人称指示代词可以适当的删除。仔细读一读“我在我的大学里过得很快乐,我不仅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练习我的小提琴,而且我还培养了很多其他的兴趣。”这句译文中有些“我”字似乎信息冗余,需要删除。又如下面的长难句:

“Serendipitous love as a romantic ideal is a paean to cities and their dislocations, the unlikely collisions that result from thousands of strangers with discrete histories overlapping briefly in time and space.”(Love in the Time of No Time by Jennifer Egan)

学生译文是“偶然相遇的爱像最浪漫的理想是对城市以及城市中纷繁变化的赞歌,是城市中成千上万的有着不同故事的陌生人在时间和空间上短暂地重叠在一起而产生的不可能的碰撞。”在脱离源语的情况下阅读显得拗口,欧化,没有突破原文的形式束缚,由此必须反复咀嚼原文进行校正,而译文“一见钟情是理想的罗曼蒂克,在纷乱喧嚣的都市生活中是一首赞歌,千千万万素不相识的人,各走各路,穿越时空、刹那交汇,把不可能变成了一种可能。”更为忠实、顺畅。

在笔译课程中融入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理念还处于尝试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养成反省、质疑的良好思维倾向仍对教育工作者是一个挑战,有待继续孜孜不倦地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何强生.在合作学习中进行批判性思维教学[J]. 教育探索, 2004,12.

[2] 邵丽君.孙秋月.中国文化课程融入英语专业教学的行动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 2015, 6.

[3] 姚佩芝.英美文学课程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湖南师范大学教学改革案例[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9.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范文2

在以信息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己经成为我国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主题。特别是生物工程专业,该专业课程包括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几个领域方面的内容,其特点是知识更新速度快,同时又和生产联系紧密,在本科阶段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该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更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必备素养,批判性思维技能是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振聋发聩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一道深刻命题。有外国学者认为,中国学生缺少批判性思维训练,虽然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基础知识也非常扎实,但不敢冒险、缺乏想象、思维固化、缺乏批判精神,这就导致了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一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批判性思维概念源于西方,它作为一种“思维技能运动”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批判性思维是英语Critical Thinking的直译。Critical源于希腊文kriticos(辨明或判断的能力)和kriterion(标准)。根据这两个词的原意,“批判性思维”主要是指发展“基于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美国“批判性思维中心”研究主任保罗将批判性思维定义为:“批判性思维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批判性思维是积极地、熟练地解析、应用、分析、综合、评估支配信念和行为的那些信息的过程[1]。”美国罗伯特・恩尼斯教授指出: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2]”。我国学者对批判性思维研究的时间并不长,起步于最近二十年。起初应用范围主要限于入学考试的逻辑试题,后来才被引入我国的学术领域,并逐步对其进行细致研究。

二我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现状

1我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缺失

据报道,某大学在硕士研究生招生中,复试考生的面试题目包括“学生在导师的教导下在研究过程中是否应该听话”,“赌博是否应该在中国推广”等,这类批判性思维的考题没有标准答案,在这样一些没有正确答案的思辨问题中,一个人的能力和潜质能够得到很好的考察。相对而言,目前考试题目普遍采用是非分明的题目,总是用标准答案来划定分数,往往容易造成学生盲目崇拜教师、课本以及标准答案。如果学生总是被各种标准规范所束缚,思维容易受到禁锢,这样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无从考察。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大部分学生缺乏质疑精神、批判性意识、独立思考等能力,而这些都是批判性思维所必备的品质。

2大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的原因

对认知对象的质疑精神、批判性意识、反思性、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是当代大学生所匮乏的,而这些都是批判性思维能力所必需的,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的素质[3],造成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原因是高等院校普遍强调传授知识、培养技术的能力,忽视大学生独立思考并作出客观判断能力的培养。

三生物工程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批判是创造的重要源泉,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真正体现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现代教育理论主张交互主体性,强调寻找“不同的声音”,而不是权威的声音,要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地交换意见,鼓励学生多元和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老师的灌输和学生的死记硬背。因此,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真正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第二,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批判性思维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自己、对知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通过批判性思维教育,使学生对各种问题进行反思、质疑和分析,形成全面、深刻的见解,这将对他们产生积极影响。另外,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缺乏批判精神必然阻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第三,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满足知识爆炸和终身学习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增长和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对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而言,形成获取知识的积极态度和能力比单纯获取某些知识更为重要。学校必须努力从“知识导向”转变到“能力导向”,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从而使他们有效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培养生物工程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路径与方法

1教学过程中树立批判性思维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首要任务是改革教学理念。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了批判性思维教学理念,才能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4]。过去很多老师认为传授知识就是教师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记住知识,这种教学理念是不可行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谓教学,其实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结合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其首要措施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过程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而不是机械地灌输知识。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正是批判性思维所要求的。在批判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批判性思维教学态度,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输出方,当学生说不或说错时,教师不再是批评打击、挖苦讽刺,而是以平等的方式与学生答疑解惑,打破“教师万能”、“唯我独尊”及“发号施令”的观念,真正与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的伙伴。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讨论、提问等形式,让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构想,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使学生不断成长[5]。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具有宽阔的心胸,学会包容他人,不断修正、完善或否定自己的观点。当然,这绝不是那种“怎么样都行”的心态,而是在宽容的基础上进行审视,开展有效的怀疑和批判,不断地超越自我。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富有勇气,锲而不舍,大胆地标新立异,勇敢地开拓。只有经过艰难探索和长期不懈地奋斗,才能有新突破、新创造、新发明。

2结合课程本身特点,改变教学方法

总体来说,我国的大学教育表现的是一种“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成为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不敢质疑教师的观点,更不敢挑战权威。这样的学生,只会拘泥前人,迷信权威,不敢越雷池一步,注定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缺乏创新。教学中多用发现式、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研究性等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首先,介绍下发现式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的基本步骤如下:确定“发现的目标”,即问题;设计问题情境,提出“假设”;寻求答案,开展探索;获得答案,进行验证;“发现”科学结论。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被动倾听者,而是知识的主动追寻者。发现式学习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批判精神,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技能。

其次,在开展批判性思维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准备的教学案例,将要讲授的内容隐蔽地“抛”给学生,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教师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化,依靠学生自己得到正确的答案。

在教学活动中,还可开展小组活动的方式,充分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小组活动将教学变成互动式教学,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多边互动,这能有效地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聪明才智,激发高度的求异思维。学生们在这种多边互动的交流信息、探讨问题、分享成果的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逐步培养起来。

此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造锻炼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学会收集与处理信息、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并提高思维与表达能力。

总之,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为了求解“钱学森之问”及诺贝尔奖的“中国之痛”,挖掘、呵护、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偏才”与“怪才”,是大学教育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Paul R, Elder L. Critical thinking:Teaching student to seek the logic of things[J].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Education,1999(1): 34-35.

[2] Ennis R H. Criitical thinking:A streamlined conception[J]. Teaching philosophy, 1991(1):5-25.

[3]邹从清.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3(1):67-69.

[4]叶志雄,李娜.论大学教师学术创新能力的基础:学术批判反思能力[J].比较教育研究,2011( 7):26-30.

[5]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2(1):24.

学校已成立创业教育学院,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和支持,但由于学校在场地、资金等方面投入有限,达不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

三推进策略及实施途径

1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

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激情和动力,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创新创业建设成功的保证。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可在以下几方面着手: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校园广播和网络、以及广为流传的如《工学周报》、《青春校园》等报刊杂志、“阳光论坛”等形式的讲座,开设专栏大力宣传国家和地方促进创新创业的政策和措施、学校在推动和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方面的新举措、新成效,宣传在创新创业方面成功的企业家和大学生,树立典型。

举办各种课外科技活动和创业教育活动、各类创新创业方面的讲座和报告,邀请成功创业者介绍创业历程,并搭建多种形式的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不断完善支持创新创业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创新创业实践表现突出者,学校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热衷创新创业的学生,实施弹性管理,允许在校学生到企业锻炼学习等。

2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加强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教材建设,编写实用、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

完善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设置。首先要纳入人才培养中,在编写培养方案时,充分考虑对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培养。课程设置既要体现专业特色,又要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并与专业课、专业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建立跨学科、跨专业课程的资源共享平台,形成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3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充分认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培养,首先要有一批创新意识强、素质高、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具体措施如下:

定期对创新创业指导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培养教师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到企业实际参与工程实践。

聘请社会各界知名创业企业家、创新工作者等到学校兼任指导教师,扩大创新创业团队教师队伍。

鼓励教师参与国际国内有关创新创业领域的学术交流、研讨和科学研究,了解创新创业前沿水平,紧跟社会动态,掌握最新科技,提高教师指导学生的能力水平。

4建设专门的创新创业实践学生团队

为了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需要建设一支水平过硬、创新意识超前的创新创业团队。在创新创业的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团队成员各有所长。跨专业、跨学科、跨年级的学生组成的创新团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有利于创新创业意识的普及,提高实施工程项目的成功率。在建设过程中,应做好招募、选拔的流程管理,选择有兴趣、有能力的大学生参与。

5强化实践活动环节

以普及性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和高水平竞赛为牵引,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依托,努力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平台,为每一名学生提供科技创新的条件,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

依托专业实习、专业实践等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6主动沟通帮扶,最大化地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程度和支持力度

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工作,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进一步理解和大力支持,学校将主动与政府和社会各界沟通,最大化的争取他们的支持,具体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

帮扶大学生在创业起步阶段,所必须的各种审批手续的办理,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扫清障碍。

努力争取政府、金融机构、各行业企业等,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在资金、技术或条件上对有发展潜力的项目给予的支持。

加强政府、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转化为产品。

总之,在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势在必行。学校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硬件、软件各方面建设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需要完成的事情还很多。因此,需要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各机关部处的密切配合、相关院系的共同支持下,多方吸取其他高校的优点,从人才培养的高度整体设计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并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改进,全面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创业技能,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曹剑辉,周合兵,罗一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8):195-198.

[2]唐根丽,王艳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6-79.

[3]李培根.创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之我见[J].中国高等教育,2008(5):20-38.

[4]肖海平,邓银城.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与高校教学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67-70.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范文3

[关键词] 英美电影;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

一、引言

批判性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到20世纪80年代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核心。

在我国批判性思维能力研究起步较晚,在近十年才有一些论文、论著问世。纵观我国外语教学,由于长期的“填鸭式”教学,“多年来(文秋芳,刘润清2006),我国英语专业教学一直存在着重语言能力训练、轻思维能力培养的倾向。”现行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指出:“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课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创新能力。”

我国一些专家学者如朱新秤等认为:1,培养批判性思维是知识创新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2,批判性思维是帮助大学生适应“知识爆炸”时代、鉴别和抵制网络时代各种知识霸权的有力武器;3,批判性思维培养是学生心理与个性发展的需要。心理发展是一种内化过程,是个体自主建构与价值引导之间的对立统一,批判性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4,批判性思维对于社会经济及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Hunt指出,批判性思维素质“将决定生活质量及美国甚至整个地球的未来。”因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必要的。

英美电影以其书本及其他视听材料所不具备的特点和独特的形式,为学生们打开t望西方国家语言与文化的窗口,因而备受学生们的喜爱。鉴于我国目前没有统一的批判性思维训练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们在英美电影赏析中进行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尝试。

二、批判性思维能力与英美电影赏析

美国CT运动的倡导者恩尼斯(Robert Ennis)(1962)对CT的定义为“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伯林(sharon Bailin)则把CT定义为“对相信什么或如何行动的问题情景的透彻思考。思维者想要形成理由充分的判断并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就是具体化为优质思维者的品质。”美国哲学学会的定义是“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自我校准的判断。这种判断表现为解释、分析、评估、推论,以及对判断赖以存在的证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探究工具。”保罗(Richard w,Paul)博士指出(1995):批判性思维就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批判性思维是积极地、熟练地读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估支配信念和行为的那些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通过观察、实验、反省、推理或交流收集或产生。在其典范的形式里,批判性思维以超越主题内容的普遍智力价值为基础,具有清晰性、准确性、精确性、一致性和相关性等特点。

德格勒珀(Kees De Glopper)(2002)认为CT包括解释能力(批判地阅读、倾听和观察)、交流能力(批判地写作和表达)、批判的知识(批判性思维的工具)及批判技能(语境的解释、意义的澄清、论证的分析及综合性地考虑全面评估结论)。

《现代汉语词典》对批判的解释是:批,即评论;判,即区分、评断、剖析。所以,批判是指对言论、行为进行分辨、评断、剖析,以见正理。因此,批判性思维的本质是怀疑的、分析的和批判的。

综合上述观点,我国专家学者罗清旭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个体对产生知识的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证据和评价知识的标准等正确与否做出自我调节性判断的一种个性品质。它包括批判性思维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重要方面。批判性思维的个性倾向性反映个体的批判性精神,批判性思维的个性心理特征反映个体的批判性能力。理想的批判性思维者通常具有几个特质:勤学好问。信息灵通。理智思考,胸襟广阔,极强的适应力,为人公正,能理智地对待个人偏见,谨慎缜密,头脑清醒,在复杂的事物中能有条不紊、理性地选择判断标准,专注于探究,坚持不懈地寻求学科和探究所允许的精确结果。因此,培养好的批判性思维者就是朝这个方向努力,就是把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和其他品质的培养结合起来。

国外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途径主要有三种(罗清旭2000:83-84):1,设置专门的批判性思维课程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国外的不少学校和众多的批判性思维训练中心往往遵循这种方法发展人们的批判性思维。这种培养方式有助于增加批判性思维训练的系统性,但它需要有专门的教师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得到额外教育资源的支持;在学生方面,因需要新增课程,则可能加大学生的负担。2,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是在学校环境下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最常见的方法。也是一种最理想的方法。它有助于批判性思维的长期开展。并克服单独设置批判性思维课程的方式所遇到的主要困难。采用此方式的前提是广大教师认识到批判性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对其理论与实践又比较深入地研究和学习。并且善于找出批判性思维与学科教学的结合点。本文的第五部分就是来探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批判性思维训练的策略。3,通过发展隐性课程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种隐性课程教育重点研究如何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一种有利于批判精神的成长的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使学生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逐步形成批判性精神。因此,批判性思维培养与学科结合起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电影是一面镜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的最直观、最生动的反映。它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英美电影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电影人物的刻画、描写。人物之间的对白等等。成为学生了解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的一种影像解读的窗口。

英语电影赏析以其系统的教学阐述电影的分析和解读方法,在此基础上深度解读一些英文电影文本,之后运用研究方法对具体的电影进行文本分析等,从而提高学生对电影的赏析能力和批判能力。根据英语学习的特点。在教学中首先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能力,提升鉴赏水平。在初级阶段我们具体运用了‰vey的跨文化意识提高的四个层次理论,即:第一层次是对异族文化难以理解;第二层次是通过文化冲突了解到与本民族不同的微妙而有意义的文化特征,但仍是不理解;第三层次是通过理性分析,从认知的角度认为可以理解那些微妙而有意义的文化特征;第四层次则是通过深入体验目的语文化,学会设身处地从对方立场出发来感受其文化,达到同感的理解。

由于学生多年的语言学习,加之其他的信息来源,他们 对西方文化已有了初步的理解,因此,我们重点从第三层次开始,就是在电影文本分析后,教师抓住课本中出现的西方文化现象,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行比较分析、批判性地鉴赏。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提高学习效果,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培养、提高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一些品质如:独立性品质、广阔性品质、深刻性品质、敏捷性品质和创新性品质等。

同时由于组织学生进行东西方文化异同的比较。使学生理解了微妙的而有意义的文化特征,直至能以对方的角度感受文化,批判性地接受异邦文化。而小组讨论作为教学中的常见活动能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责任心和自主性,利于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更多说英语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更轻松、更安全的语言交际环境。

三、如何在英美电影赏析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师资培养

由于我国在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师资匮乏,因此,如果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能力首先要有一定的师资队伍,要系统化地培训师资。培训教师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以从:(1)思维与cT理论概述;(2)语言论述以及形成批判性思维概念;(3)构思、报告、推论和判断能力的养成性训练;(4)进行论证训练和批判性地推理训练等几方面进行。同时开设逻辑课程,学习形式化逻辑、导论性逻辑和论证逻辑等。

2,合适影片的选择

并不是每一部英美电影都可以用来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的。可选择英美电影史中较有代表性的影片进行文化学习、鉴赏,在了解的基础上对一些文化现象等进行批判性的赏析,帮助学生形成客观的判断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在教学中运用“批判――提问”策略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可参照布朗和基利提出的14个批判性问题的技巧来训练批判性思维

具体步骤分为:(1)初步赏析、赏析讨论、赏析综合归纳:(2)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初步赏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都可以从电影主题、电影情节、人物性格刻画、电影人物间的关系、电影音乐、叙述手法、电影拍摄技巧、灯光的运用等方面进行提问,同时探讨上述因素对影片主题的烘托、陪衬作用;在学生依照上述因素赏析英美电影的基础之上。促进学生进行多向思维,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

4,国内一些学者朱新秤、刘儒德等认为。可从元认知训练进行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精神的培养

元认知是关于知识的理论体系。元认知监控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自觉的监察、控制和调节。它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解悟和反思,是自我意识在人的活动中的体验,是认知主体对其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通过元认知训练,可以发挥促进学生培养自我意识、计划、组织和监控的作用。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范文4

【关键词】文化安全 批判性思维 母语文化 大学英语精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85-01

文化安全,指一国针对异质文化的渗透、入侵和控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本国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完整性、独立性和延续性。文化安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一起构成了国家安全战略体系,已经成为新型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今是一个信息化、数字化、全球化时代,不同国家之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霸权国家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侵袭和渗透也愈演愈烈。我国的文化安全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外两方面的威胁和挑战。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影响,我们过于注重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作用,而忽视了其商品属性和作用,我国文化自身存在文化产业落后、民族文化断层等诸多文化安全问题,以致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我国文化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文化软实力竞争力不强。另一方面,始于经济领域的全球化浪潮已经覆盖了中国的文化和教育领域,并带来了重大的冲击和影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借其经济优势,打着“文化交流”的旗帜,通过互联网、新闻舆论、影视媒体、跨国企业文化、流行产品等多个渠道对中国进行文化和价值观的输出。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肩负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大学生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加强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教育是事关我国国家安全的头等大事。大学英语教学是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主要场所,在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和文化安全建设现状并不乐观。具体体现在:(1)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学英语课时少,内容多,部分教师把重点放在了语言知识的学习上,而忽略了文化教学。而且,由于文化内容并未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有专门的题型出现,所以,习惯了以考试为指挥棒的老师们,理所当然地放弃了文化教学。由于文化教学备受冷落,所以文化安全建设也无从入手。(2)现行的许多大学英语教材均是选取英语原文作为课文进行学习。诚然,这样的选材可以增加学生对国外文化的了解,可以接触到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但这样单一的选材容易造成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过度重视和对我国文化的忽视,形成“唯西方文化独尊”的思想。片面地灌输西方文化知识,而对母语文化的导入严重缺失,使很多学生患上了“母语文化失语症”,他们对西方文化盲目地追捧崇拜,对西方节日的盲目跟风,喜欢过西方节日的人越来越多,热衷于过“洋节日”,而对中国传统的节日及习俗淡漠甚至不屑。(3)从事外语研究和教学的人容易犯一种倾向,就是全力以赴搞外语和外来文化,忘了跨文化交际的另一半,即母语文化。这样的人常常误认为谙熟外来文化的就可以成功地进行两种文化间的跨文化交际,忽视了跨文化的二元性或多元性,把文化对比等同于外来文化的单纯灌输,这是绝对错误的,是平等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的大忌。中西方文化导入不平衡的现象与我们大学英语教育的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是背离的。(4)长期以来,受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盲从权威和标准答案,形成了“书本至上,教师至上”的心理。而且当前英语教育中重语言工具性而轻人文思想性的特点,以及传统英语教育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播和记忆,忽略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对于学习内容打包式地被动吸收,忽略了自身对所学知识的鉴别和评判,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

大学英语课堂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仅是外语教学的课堂,也是中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冲突以及学生对其理解与批判的第一战场,因此要捍卫母语文化安全,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责任感,必须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就是对所学的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的思维活动(刘德儒,2001)。通过批判性思维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整合,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使学生学会用客观的眼光、科学的观点看待事物的发展。英语学习不仅是一种语言技能的学习,更是对英语文化的学习。这种学习不是浮光掠影式的浏览与泛泛的了解,而应该带着严肃的思考与深刻的追求。我们希望学生通过学习对异质文化产生应有的尊敬,并进而通过由差异而产生的批判距离对我们自身所处的文化进行有深度的反思与批评。只有经过这样的比较与思考,我们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文化,才能使思维方式变得成熟,用更大的热情去爱自己的文化,以更成熟的态度去理解自己文化的精髓,并使之发扬光大。

在全球经济文化政治交流已经触及每一块土壤的背景下“不会欣赏差异性文化的民族是短视的民族,而漠视自己文化的民族则是没有希望的民族”(王岳川,2011)。英语教学中不能只是加强英语语言和文化的学习和介绍,还应该在中西文化的对比和碰撞中,加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了解和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引以自豪的民族文化,使他们能更自觉地把英语语言和文化看成一面镜子,在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化的过程中努力获取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从而催生出最深刻的感悟,完成从知识到智慧的升华。

参考文献:

[1]蔡立颖.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

[2]陈树文,郑士鹏.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文化安全体系的构建[J].中州学刊,2012(3):100-104.

[3]李雪顺.英语教育中的文化学习与文化捍卫[J].中国成人教育,2007( 22).

[4]刘德儒.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1).

[5]罗志红.试论大学生英语专业学习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 1).

[6]沈洪波.国家文化安全之“安全困境”探析[J].理论导刊,2007( 8).

[7]王岳川.文化输出:王岳川访谈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8]曾宏伟.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05(4).

作者简介: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范文5

关键词:阅读 批判性阅读思维 阅读能力

在大学英语学习中,文字资料远远比声像资料多得多。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阅读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主要输入方式。因此,英语阅读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过度依赖老师讲解和字典;对材料的理解仅限于表层理解,缺乏深度,缺乏创新理解;阅读速度比较慢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批判性思维是当下国内外教育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批判性阅读思维,基于心理学中的批判性思维理论,强调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更要注重洞悉作者的观点、写作目的以形成读者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而不仅仅是读懂文章表面意思。我国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缺乏的正是这种批判性阅读思维的培养。

一、批判性阅读思维的培养需要师生的共同关注

师生都要意识到课堂上批判性阅读思维的重要性。其中,教师起主要引导作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备好课,设计好课堂授课形式,一步步引导学生去自己发现问题,不要仅仅是给出问题让学生找答案,这样才能激起并保持学生们对批判性阅读的兴趣。

二、批判性阅读思维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法

从学生方面来讲,主要是做好课前预习准备工作。主要步骤如下:

首先,学生课前应该预习一下课堂上要学习的文字资料,了解一下材料中相关话题的背景知识及作者的相关背景情况等,学生不需要遇到生词就每词必查。

其次,大学英语课本课后题设计中都有根据文章内容设计的几个问题,学生可以在预习中自己找找答案。此外,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多提出几个文章字面理解上的问题,划分一下文章大体的组织结构,尝试着去概述文章大意,总结文章中心思想。

最后,学生可以大胆尝试着猜度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态度,将自己读文章理解到的观点与猜测的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观点做一番比较,大胆质疑。如果我要表达作者的观点,我会怎么表述,是另辟蹊径,还是走作者同样的路子?

此外,学生在预习中想到的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或者是有点眉目不确定的问题,可以做好标记留到课堂上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

从教师方面来讲,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过程主要如下:

首先,在讲解文章前,教师可以组织讨论、提问、讲解等形式来进行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根据讨论题目猜测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了解文章涉及的相关背景知识,大胆猜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和态度。

其次,在讲解文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快速阅读,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找出文章的主题句,总结段落大意,划分文章的组织结构,概述文章中心思想,等等。这样,学生可以将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对文章的理解和在教师指导下对文章的理解作比较,进一步提升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程度。然后,教师进一步分析文章中的细节及知识点,尤其是对重点、难点的讲解等。

最后,文章讲解结束后,教师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态度,让学生谈论一下自己猜度的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态度,并将两者作一番比较。回顾整篇文章进一步讨论一下作者的写作手法,教师可适当据此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课后讨论解决。

三、结语

批判性阅读,不仅仅是关注文章浅层内容的字面理解,更重要的是对文章内涵的深层次理解,有理有据地评价作者的观点、写作态度等。批判性阅读,不仅仅能增加学生们的质疑能力、思考能力,更能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思维能力,多进行一些这方面的训练。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们的阅读能力肯定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胡莲清.大学英语阅读存在的问题及教学策略.中国校外教育,2010,(3).

[2]李晓梅.批判性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学术纵横.

[3]贾秋仙.英语阅读与批判性思维能力[J].温州大学学报,2004,(5).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批判性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一、引言

近几年,作为课程改革以来重要教学目标之一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在中国受到重视和倡导。现今的高等教育呼吁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而对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我们反对错觉、欺骗、迷信以及误解我们自己和现世环境的唯一保证。”是“对付生活难题的一个方法。”批判性思维能够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理性的看待问题,判断事物的表象与本质,进而形成独到的认知能力和批判阅读能力。

在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是英语阅读课程教学目标的主旨,而英语批判性阅读能力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就目前的阅读教学现状来看,前景并不乐观。大多数的教师不重视培养自身的批判性阅读理论;上课时依然采取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侧重语言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和技巧的讲解与指导。虽然重视了阅读内容,但是却忽视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学生自身存在被动学习、听之任之、课外阅读量少的问题,为教师在培养其批判性阅读思维能力的路上设置了障碍。因此,本文力图将批判性思维和批判性阅读理论应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探讨在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问题,探究培养创造性外语人才的途径。

二、理论基础

(一)批判性思维

最初,恩尼斯认为:“批判性思维是集中阐述相信客观事实并根据其做出决策的合理性反思性思维。”后期,他又将人的主观意识引入到此概念之中,强调既重视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技巧和能力,又重视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意识与精神。

钟启泉主张:“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对于某种事物、现象或主张,发现它们的问题所在,并根据自身的思考逻辑对其做出主张的思考”。

笔者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指有技巧地应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解读、分析、评估、推理、解释和自我修正,以审慎的态度思虑议题和解决难题。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批判性思维意识的提升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批判性阅读

华莱士认为:“批判性阅读是对文本的高层次理解,包括解释和评价的技能,使读者能够分辨重要和非重要信息、区分事实和观点、确定作者的目的和语气;并且通过推理推导出言外之意,填补信息上的空白部分,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

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中说:“所谓持`批判的态度'去读书,就是说不要尽信书,要自己去评判书中何者为真,何者为伪,何者为美,何者为丑。”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批判性阅读就是指批判性思维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有意或无意地运用了批判性思维的方法,不仅消化吸收了文章的篇章结构和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历史和权力关系等图示辩证的分析理解文章的内涵和作者的观点。

(三)英语批判性阅读思维能力

英语批判性阅读思维能力即在英语阅读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的展现。英语批判性阅读思维能力是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有意或无意地运用了批判性思维的方法,不仅消化吸收了文章的篇章结构和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历史和权力关系等图示辩证的分析理解文章的内涵和作者的观点。

三、培养批判性阅读思维能力的方法

就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培养批判性阅读思维能力,既要强调教师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重视批判性思维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一)教师方面

1.加强对批判性思维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教师自身应加强批判性思维相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这是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可或缺的。只有教师自身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成效的指导和培养。首先教师要重视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有将其提高的自主性;其次要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期刊论文了解批判性思维研究的发展动态。同时,教师的教学理念必然会影响其教学方式、方法。教师首先要在心中树立与学生平等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有效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其次从教师发展的角度上看,教师不仅要具备学科专业基本知识,还应具备有关语言学、课堂管理、逻辑思维、社会、政治等诸多的百科知识,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和交际能力。

2.活跃批判性思维的课堂氛围

鼓励他们自己发现、自己思考,将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活学活用做出选择和判断;鼓励学生进行思考性阅读,着力于超越作品和作者,形成与作品、作者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使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之中相互观察、相互内化。这一系列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此过程大学会以批判性的思维辩证的看待问题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正如其他国家教育家所主张的,批判后要形成自身的建设性意见或设想,破而后立,有破有立,才能日臻完美.

3.设置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此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第一单元Half A Day为例对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说明。

(1)猜测

首先,让学生根据文章标题思考文章大意,帮助学生调动已有的文法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进行有目的的阅读,让学生激发并运用的图示知识分析和理解文章。其次,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如,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主题? 之前是否阅读过与本文章主题类似的文章,认为观点是否正确? 例如,通过阅读文章标题Half A Day 可知本文与生活有关,对于这一主题,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教师可以在阅读前让学生们结合实际生活猜测文章可能描述的内容以及作者的主要观点。例如,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What is your daily life? Can you share it with us? Why did author have this title?

(2)阅读

阅读是批判性阅读模式的重要环节。在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边读边依据上下文的内容以及已有的图示知识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反驳或领悟作者提出的观点。这就需要学生在阅读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辩证的看待对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观点。

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类似的问题:What is the main opinion of the passage? Is this opinion right? What is your viewpoint? 认为日新月异的变化对生活有益;有的学生同意作者的观点,认为社会的变化对生活有害;还有些学生持中立意见,认为社会的变化既改善了的生活也让人类逐渐迷失了自己。此外,教师也可以向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能一味地根据教学设计表达自己的观点。

(3)评价

在此环节中,学生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各个方面进行讨论或辩论。此环节即可让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的主题,理解主题的多层面观点,也可让“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互动。

例如,教师可根据阅读内容的主题设计辩论活动:I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beneficial for our life?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自主形成正反两方,两方学生在本组内交流观点,商讨另一方可能提及的观点,并思考如何进行反驳。最后,师生双方共同表达哪一方的观点更令人信服。这种类型的思考和辩论不仅让学生锻炼了口语能力、提高了口语水平,而且由于与他人分享观点,提升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写作

基于前三个环节,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教学最后一个活动――写作。这样,既没有将阅读从听说读写的技能中割裂开,又可以训练学生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如,通过之前的辩论活动,学生对以及牢固的掌握了本文的重点以及作者的观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写议论文,这样,学生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和已有的图示知识对进行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辩证的看待文章的观点。

(二)学生方面

1.扩大阅读量

多读书能使人全面地了解大自然、社会和人生,广泛地接触各种各样的思想和观点,增强脑中图示,为批判性阅读奠定基础,从而引发积极思考。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要多读与专业有关的书籍,读得越多,就越能扩大知识面,了解到更全面的信息;在读的过程中要利用图示,积极思考,对获得的知识和观点进行梳理、比较和辨析,从而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学生的思维也就会更全面、深刻,进而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关注自身批判性阅读思维能力的发展

绝大多数大学生只关注自己所学的知识、学业成绩等,很少注意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要让学生真正地关注并意识到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和对自身的影响,就要使其在学习、阅读了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理论和训练后,与实际相联系。有研究表明,对研究的被试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之后,他们并没有获得使用这些技能的一般习惯,而且无法独立判断这些技能在什么时候再次使用。因此,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把已掌握的批判性思维相关理论和技能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这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才会最大程度地提高。

四、结语

批判性阅读思维能力培养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推进了素质教育。使教育不仅培养掌握先进知识的人,更培养具有批判思维的国民。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全面的人”、“完整的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批判性思维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在不断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必须利用以具备批判性思维对各种信息做出筛选和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有效地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需要师生共同发挥创新潜能。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提供土壤和环境,使学生在阅读时做到:读懂文章的内涵,读懂文章的外延,并与其它同类文章进行对比分析;学生要重视自身思维能力的培养,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广泛阅读。最终达到学生会有意识地、主动地调动其批判性思维技能,逐步建立起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在提高其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有效地拓宽知识面,全面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最终建立其稳定的批判性思维体系。

参考文献:

[1]Tricia Hedge,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2]刘慧,王贺. 大学英语“预读议写”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探究[A]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

[3]廖乃帜 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及批判性阅读能力的培养[A]前沿,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