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机械化行业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机械化行业研究范文1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机械化;发展
1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现如今,工业化发展愈发完善,农业各个环节、时期都有机械化的身影。例如:烘干机、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的应用,都可以体现现代机械与农业生产的有机融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必要条件。现代农业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由于在传统农业生产中,耕作方式主要以人力、畜力为主,造成人力与物力资源的大量浪费,农业生产效率和机械化水平较低[1]。但是在现代农业生产建设中,借助现代化科技手段,推动农业机械设施规模化与科技化发展,能够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大大提高农作物生产水平。现代农业发展机制愈发完善,在建设发展期间,将其与现代化生产手段、现代产业体制有机融合,实现传统生产、加工作业的创新与转变,形成农业各个时期、各个环节一体化发展。与此同时,农业与金融业、商业等不同行业有机融合,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农业一体化建设生产进程,这不但有利于推动城乡经济协同发展,还能扩大农业产业生产链,优化农业产品市场结构,确保在农业专业化生产过程中,实现农业社会化发展。
2现代农业发展受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2.1农业机械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的应用与推广,实现传统人工畜力生产方式向现代机械化作业方式转变,这也掀起农业创新革新的浪潮[2]。机械化作业弥补传统人工畜力在农业生产建设中的不足,优化农业生产建设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力与生产率水平的提升,确保农产品质量,为农业专业化与商品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2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条件
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条件,为了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通过农业机械化建设发展,这是无法回避的。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实践经验,尽管西方发达国家推动农业机械化建设与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其相同点都是为了弥补农业机械化短板,可见,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2.3农业机械化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创造便利条件
农业机械化的高速发展,彰显技术科技力量的进步,这是因为农业机械化是过去传统农业技术改良的重要体现,也是农业生产模式的创新改革。通过实践表明,农业机械化研究要积累更多的知识与经验,知识经验的积累能够推动农业技术上的发展与进步,而技术进步有利于强化农业机械化投资收益,进一步出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化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创造便利条件。
3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策略
3.1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
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政府为了实现宏观调控,需要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生产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优惠政策,从而提高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建设的应用有效性,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
3.2增强农业机械化科技能力
科技能力的进步与创新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关键性要素,我国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研究与发展给予鼓励支持,将研究侧重于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机具科学研发方面,从而确保农业机械化技术能力的提高。
3.3落实农业机械化“走出去”战略
我国应该重视农业机械标准规范化、质量效果监管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实践,因地制宜,学习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宝贵经验,实现我国农业发展机械化、标准化与质量监管机制的构建[3]。同时,还要加大有竞争优势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输出与农业机械产品出口,学习先进的生产技能,专心致力于具有我国特色高效的农业机械化产品的研究,增强我国农业机械设施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实力。
农业机械化行业研究范文2
[关键词] 系统研究 服务 宁国山区 农业机械化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2-0237-01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时代,农业机械化生产可以更好地解放劳动力,同时提高生产的效益,使得人们的经济效益得以提升,促进社会的更好发展。宁国山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是促进整个山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要对这项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
1 宁国市山区的农业发展状况和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宁国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不断地向第二、三产业进行转移,与此同时,一些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投资者开始从其它行业转向农业进行投资,使得宁国市山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得到外部的有利条件。在宁国市山区农业机械化的推进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有机械设备方面的因素,也有技术和非技术方面的因素。总的来说,要找准影响的因素,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探讨,进行系统的研究,才能使得农业机械化发展更加良好。
2 对宁国市山区农业机械化的系统研究
在技术的不断发展背景下,农业生产也应该向机械化进行发展。在农业的生产中,利用机械化来进行生产,那么相关的投资者就会思考自己具体的投入和回收的情况,整体农业的经营规模如何,当前是否有具备机械化操作能力的人才,如何才能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因此,要对宁国山区的农业机械化系统进行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其机械化的发展。
2.1 做好机械化的分类工作
在机械化的研究和推进中,首先要合理、客观地根据土地的构成和生态的特点来对机械化的类型进行分类。宁国市的整体总面积达到了375.05万亩。其中山地、丘陵、平畈分别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2.2%、63.5%和14.3%。由此可见,宁国市整体来说它的丘陵山地面积是比较大的,而可利用的水田面积比较少,并且田地小,过于零散,不利于耕种农业的发展。由于农业可利用的空间比较小,因此对于农业设施的发展来说,存在一定的限制,只适合发展一些中小型的农业机械。因此,结合实际的情况,可以把宁国市山区的农业机械化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平畈水田、丘陵山地机械化和设施农业。
2.2 机械化的有利条件
宁国山区的自然条件是比较良好的,进行畜禽养殖、种植等都十分具有优势。传统的山核桃、竹叶、花卉、蔬菜等都是它的优势产业。近些年来,在食用菌和油茶等方面也在不断地兴起。此外,宁国市的第二、三产业比较发达,因此可以为很多劳动力提供工作岗位,使得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基础,利于投资资金的积累,为机械化提供有利的条件。
2.3 三大类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在宁国市的山区中,平畈水田机械化程度高,基本已经实现加了全程的机械化。但是,这类型的机械在土地的集中规模经营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因为土地的经营规模难以把握适度,从而使得机械化的效益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丘陵山地的机械化是发展的重点,它是宁国市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它的机械化水平并不是特别高,在资金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也受到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设施农业同样也是宁国市山区机械化工作的重点。尤其第二、三产业的加快发展的背景下,设施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样的,它的机械化和设施化水平都不是很高,并且容易受到资金和人才知识方面的限制。
2.4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宁国市山区的基本农田保护力度不够,使得粮食和其它作物的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发展受到限制。有的种植户因为土地竞争的原因推出了水稻、小麦的种植领域,使得农田的规划和保护受到了影响。此外,整体的农地规模经营和土地的集中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也大大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由于机械化发展需要专业的人才对机械设备进行操作,但是宁国山区农业劳动力老弱化明显,劳动素质不足,使得机械化发展得不到有力的支持。
3 加强服务,推动宁国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策略
3.1 生产规模要适度,农机社会化服务要加强
在宁国山区的机械化发展中,要强化服务的意识,做到合理的规划。对于基本农田,就要保证它能够用于种植主要的粮食作物。相关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加强服务工作,切实提高自身的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为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促进的动力。
3.2 转变生产观念,吸引专业人才
机械化发展需要人才层面的支持,因此对生产观念进行转变,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吸引人才是十分关键的。具体来说,政府不仅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同时相关的公共技术服务部门也要提高技术服务水平的力度,尽量根据实际的情况扩大服务的领域,帮助农民尽可能地从技术层面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他们种植的经济效益。此外,还应该通过各种手段吸引管理能力较强,并且知识丰富的人才对农业进行投资和开发,为机械化的发展提供经济和知识层面的帮助。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多组织一些加现代化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培训,切实转变农民的生产观念,让他们体会到现代机械化生产的好处,从而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这种方式也是有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的,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其中。
3.3 加强农业公共技术服务部门的人才建设
宁国山区的机械化生产和发展需要农业公共技术服务部门提供一定的技术知识和知识培训,促进农民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服务部门是第三行业的代表,如果他们的服务功能发挥充分,服务作用发挥明显,就可以为第一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给人一碗水,自己需要有一片海。作为一个知识和技术的提供部门,农业公共技术服务部门自身也要加强人才的建设,要不断地引进年青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加强人才的管理和提升,针对农业技术开展系统化的培训,促使他们具备可为他们提供培训的能力。
4 结语
宁国山区的机械化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对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实现全机械化的发展,并且重点推进丘陵山地的农业机械化,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设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通过相关部门的配合和重视,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服务的光度和深度,从而可以快速地推进宁国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
参考文献
农业机械化行业研究范文3
一、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作用
农业的机械化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进而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在传统农业生产中,播种施肥、抗旱抗涝、翻整土地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农业机械化用先进的设备替代畜力和人力,不仅解放了生产力,而且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了复种指数,从一年一熟升级为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了播种、喷洒药剂和施肥的准确率,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间接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农业科技化提供了基础,有利于高科技技术手段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进而促进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其次,表现为农业机械化能够使农业生产活动呈现规模效益,进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的机械化提高了农业单位生产的机械作业量,把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和农业机械化生产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农业生产机械化,将先进的机械应用于农业生产,这将可以有效的改变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由粗放型经营模式向集约型模式发展,促进了农业规模化发展,从而降低单位生产的成本,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机械化发展和农业规模化生产相辅相成,农业生产要实现规模化生产就需要采用农业机械化,而农业的机械化的发展优化了配置了农业生产中的各个要素,从而又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的发展,从而获得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效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最后,农业机械化能够有效解放农村生产力,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应用,把农村生产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减小了对农村土地的依赖程度,从而使得农村劳动力可以有机会从事其他行业工作,增加农民收入。同时,由于脱离了农业土地生产,农村劳动力可以从事农业附加值更高的非种植农业活动和养殖业,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收入,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闲置的农村劳动力也可以到城市工作,这既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又能增加农村劳动力的收入,而且还可以解放农村劳动力的思想和增加农村劳动力的知识,这样就变相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
二、通过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措施
首先,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政府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心环节,必须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农业机械更好的融合当前的先进科学技术。使农业机械化的科技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更大程度地调动农业机械化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在充分结合农业机械化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鼓励农业机械化从业创新体系人员,做好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的研究开发与宣传推广工作,从而起到促进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作用。要坚持农业机械化的自主研发创新与引进技术协调发展,不仅要实现农机生产企业与相关大学、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及共同研发,更要适时引进和吸收国外农业机械化方面的先进技术,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科实现突破性的进展,推进农业机械化装备和技术水平的整体转型升级,最终实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其次,加大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力度。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还有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没有大规模实现农业机械化。如果想要通过农业机械化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力度,让广大的农村地区都能够更好地推广和应用农业机械,提高农村地区劳动力的产出效率和土地的生产能力,从而促进整体农村的经济发展。政府应当对农村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出台一些倾斜政策,可以成立农业机械化推广专项基金,给农业机械化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为广大购置农业机械的农民给予补贴,提供稳妥可行有效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也要从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同区域格局和不同生产特色出发,结合当地农业机械化的现实情况,下大力气提升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力度,最终提升我国各地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村各地经济平衡协调发展。最后,要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引发了农村社会的技术水平、社会发展态势劳动力等方面的变化,并提高了农业生产活动的生产效率。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广泛推广农业机械农业生产活动中占的比重,这样才能通过农业机械化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因为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导致农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大幅度下降,因此要考虑建立起完善的劳动力输出机制,防止农业机械化引发的农村劳动力剩余的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后,能够在原有的农业生产基础上,增加农民的收入。管理和规范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推广过程,建立规章制度,解决当前农业机械化管理的混乱状态问题,从而提高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社会化程度。目前,我国农村农民的对于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操作能力和机械化的重要性认识存在很大的问题,农民的知识水平也有待提高,这就需要加大对农民机械化知识的培训,建立定期培训制度,从而提高农民的农业机械的操作水平和认识程度。
作者:李小卫单位:滨州市滨城区沙河街道办事处
农业机械化行业研究范文4
一, 我国农业生产中机械化的现状
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人口大国,人口基数过大,导致农产品供需矛盾明显,所以提高农业单产尤为重要。据调查显示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均拥有耕地面积约为0.27公顷。现代化的农业离不开高效、高产出、高质量农机支撑。而我国目前农机科技水平不高,主要原因集中在基础性、关键性、公益性的农业机械科研力量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机技术至少落后20-30年,与新兴国家相比我国农机技术也要落后10年左右,我国市场农机多为进口而来。我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生产线设备落后,随着市场开放,国外农机企业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日益显现。企业开发能力不强,技术环节十分薄弱,企业意识差,都导致我国农业机械产业发展落后。同时加之社会对农业机械发展的认识跟不上,农业机械政策与农机发展变化脱节,区域性农机发展不平衡,农机实际使用率低,种种原因都制约着我国农业生产中机械化的发展。
1社会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认识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业机械化发展也面临不断挑战。我国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认为农业机械化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认为机械技术为主的劳动节约型发展路线,不适合中国国情。我国目前城市化瘀工业化水平较低,农民缺乏机械化的投资鼓励,农机发展缺乏政策保证,人们对农业机械化作用的认识停留在表面,对农业机械化评价仅仅局限于代替劳动力,机械数量增加,作业面积增加,护士机械化对农业经济效益提高的贡献。
2农机政策与农机化发展不符
我国相对农业生产水平低下,隶属小农经营,农民投资与消费意识较差,而农机成本较高,一次投入较大,利润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单靠农民自身积累与投资完成农业机械化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给予农民购买农机等相关方面政策支持。虽然我国在2004年出台政策给予农民“两减一免”政策,但相对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大趋势而言,此项补助过于单一,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实际使用率较低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明显呈现区域化不平衡局面,由于我国各地区地理环境、气候不同,各地区劳动力土地资源形式不一,农村对农业投入水平不同,决定我国农业机械化地区差异严重。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相对农民收入较高,则机械化需求较为迫切,相对购买力较高,农业机械化发展较快,而经济落后地区,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民收入较少,拥有农机较少,相对机械化发展水平较低。具有关调查显示,我国东部地区耕地占全国30%左右,而农机拥有量占50%左右,西部地区耕地占全国的23%左右,农机却只占15%。而我国农机实际使用率较低,影响制约农机数量、水平的提高。农机管理部门经费不足,农机引进、推广工作滞后。另农民自身素质不高,使得农机使用出现障碍。由于未经过培训,导致农机使用过程中,油耗过大,故障较多,造成农机使用成本过大。
二, 农业生产和机械化的关系
大多数发达国家于20世纪70年代实现了现代化。虽然我国在现代农业道路选择上与发达国家略有不同,但最终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必然趋势。农业机械化在我国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新技术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同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农业机械化可提高粮食生产率。农机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要素。农业机械化提高土地使用率。农业机械化可加快农民生产效率,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成本降低,从而提高图例使用率。农业机械化提高粮食产率,利用农机加速粮食生产有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转变,发挥粮食生产的潜力。农也机械化可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实现农业长远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率,则需要不断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进行创新。农业机械化发展将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农业机械化是产业化形成的前提,同时也是农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的动力。农业机械化将有助于带动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机械化进行田间作业,不仅可节约成本,相对而言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机械化的覆盖可以解放年轻劳动力,进行再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率。
三, 通过改变农机配置加大粮食产出效能的方法
首先应当制定相应的农业机械优惠辅助政策,扩大农民购置机械的补贴力度,实施农业机械用油补贴,通过政府调控,改变农民农机配置,从而提高粮食产出效能。农业机械相对于其他行业,具有季节性较强、使用环境差特点,如果最终获取的经济效益较低,农民将放弃农业机械化的投入,这种情况将造成,购买主体消失。因此,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运用宏观调控方法吸纳社会资金,购置农机具,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首先应当加快农村机械化的建设,根据市场需要,完善保障措施,加强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农业机械产品执行标准。加强购置农机及使用农机培训的扶持政策,对农民购买大型机械,新型机械给予足够鼓励政策,加大财政对农村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同时出台农村农机用油优惠、补贴政策,鼓励农民购机、使用机械生产。组织技术人员下乡,对农民使用机械进行定期检修,保证农民生产的正常进行,打消农民生产的顾虑。
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应根据我国农业各地区差异,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加大农业机械化宣传力度,鼓励农民购买农机具,加大农民购机补贴扶持力度,国家规划逐渐形成农村机械化生产产业链,促进农业生产产业结构的形成,同时出台相应政策对农民使用机械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国家农机产品执行标准,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拉进各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的局面,提高农机使用率,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粮食出产效能。
参考文献
[1]王忠义.浅谈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上产的作用[J].吉林农业,2012,(7):159.
[2]张劲松,王雅鹏.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效能贡献测算与分析[J].湖北农机化,2008,(1):31-34.
农业机械化行业研究范文5
1.1政府对农业机械的投入不足
要想实现农业机械化大发展,国家的投入还远远不够,必须持之以恒地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长期以来,农机管理部门在开展新机具和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等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国家对农机试验、推广的资金明显投入不足,使得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机械装备无法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影响了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发展。
1.2生产集中度低
我国自1978年开始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农户土地分散不集中,不适于机械化生产,这致使适宜于田间作业的农机具发展缓慢。近些年来,农村大多数青年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很多地区的土地由老一辈来打理,这些农户个人购买力有限,加之思想保守,这些都制约着我国农业机械装备的使用,阻碍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1.3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科技含量低
目前,我国农机装备结构的特点:一是农机装备以动力机械居多,尤其是小型动力机械,如小型拖拉机数量相对较多,大中型农机装备跟不上发展的需求。二是粮食作物机械多,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少,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现代农业转变,进行集约经营,必然要求农业科技有一个大的发展。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农业机械科技水平、可靠性等与美日等发达国家还相距甚远。
1.4农机市场服务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没有科学合理的指导,农民缺乏在农机的购买、操作、保养和维修方面知识,这制约着农民对农业机械装备的使用。另一方面,农机市场服务不健全,各农机企业自成一家,产品标准化程度低,零件通用性差,缺乏专门的农业机械设备作业、维修、中介、租赁市场,这增加农机装备的维修难度。国家也尚未制定出评价农业机械装备的统一标准,更缺少农机装备产品的质量保证措施,这些都制约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解决措施
2.1完善农业机械化立法,加大政策扶持
新农村建设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农业机械装备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应高度重视政策法规建设。我国农机化法制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2004年我国颁布《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但是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还不健全,地方性居多。近些年来我国各省市采取购机补贴政策、开设购机贷款创新补贴方式强化惠农务实,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发展,但这还远远不够。各省市还应进行更大力度的财政政策支持,并加大宣传农业机械化,通过优惠信贷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加大财政对农业发展的扶持。国家应花大力气研究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通过制定统一的法律法规,加之政策扶持,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
2.2引导农业经营集约化,全面实施农机化
土地分布不集中,农田生产规模小,不能充分发挥现代农业机械装备的作用。随着经济的飞快发展,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和二、三产业转移,外出务工青年的不断增多,很多地区已经出现无青年人耕作的现象。因此,进行土地租赁流转,将小块田集合进行集中耕作,符合农村未来发展趋势,也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国家应该鼓励农户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一个农户就是一个小型农业企业。
2.3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机产品科技含量
结合我国农机装备结构现状,有目的性的发展大中型农机装备和经济作物机械,逐步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国家应鼓励企业、学校、研究院进行农机产品的研发,通过企业、学校、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共同合作,将目前的新技术、新工艺引入到农机产品上,进一步提高我国农机产品的科技含量。
2.4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农业机械化行业研究范文6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1 农业机械化现状
中国用占世界7 %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 %的人口,这是一很了不起的事,事实证明农业的机械化是农业平稳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中国农业机械化在不断向前发展,农业人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1我国机械化装备水平在不断提高,已取得显著的成效。1949 年,全国农业机械化装备总动力只有8101 万千瓦,农用拖拉机只有117 台,一些较为大型农业机械如联合收割机、棉花采摘机和农用挖掘机等许多机械基本上是空白。1959年11月,在亿万农民期盼的目光中,中国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正式成功建成并投入生产。同年,同志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从这时起中国农机化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拖拉机工业也迅速的发展起来。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农业机械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数量增长了上千倍,拥有的品种增加到数万倍。预计在2012年全国农机总动力可以到10.2亿千瓦,同比增长了4.3%。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不断优化装备结构和布局。重点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大型化、复式化、配套化趋势明显,丘陵山区农机装备发展提速。
1.2机械化作业水平显著提高。2012年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达到57%。其中水稻机械种植水平预计超过30%,玉米机收水平预计超过40%,规模以上农机工业总产值预计达3100亿元,连续6年保持20%左右的增速。
1.3农机服务种类显著增多。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由种植业向养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发展空间不断扩大。
1.4农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随着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对先进农业机械的需求不断增强,特别是优势农产品加工机械需求量急剧增长,栽插机械、收获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挖掘机、装载机和吊装设备等机械需求量成倍增长。保护性耕作支持政策使得保护性耕作机具得到快速发展,设施农业装备和节水设备在各地示范项目的带动下需求不断增长。
1.5与国际间的农机技术不断融合。近年来,国际上许多大型农机企业与中国有关部门和企业合作,在中国开拓事业,换取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推动国产农业机械化产品的质量和技能的快速提高。我国采取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并加大国产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力度。
2 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三个问题
2.1发展水平不均衡
由于我国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的不同,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过程体现出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发展特点。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步非常快,这是因为本地区有较高的农业生产水平和增长较快的农民收入,所以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数量较多。而在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就比较缓慢,这是因为农机拥有量少,农业生产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2.2存在结构不合理现象
一是存在老化严重的农业机械,没有能力进行更新换代。二是动力机械中分布不合理存在小型机械多,大中型机械少的现象。三是农机作业不能合理的进行配套,配套比率低。四是缺少适合本地区农业结构的机型。
2.3装备结构不合理
存在很多限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如大中型机具较少,小型农机具较多,配套范围小,农机作业范围不广等等因素
3 农业机械化发展思路和重点
3.1发展思路
紧紧围绕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坚持提高效益与节约并重,以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为目标,以农业节本增效为中心,以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和企业改革为动力,以政策法制建设为保障,实施项目带动。通过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不断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和农机作业水平,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化,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农业机械化对国民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支撑和保障能力。
3.2发展重点
“十二五”期间,农业机械化发展要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条主线,推进农业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和服务社会化,不断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点是主攻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保证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在粮食生产机械化上实现新的突破。
4 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建议
4.1健全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体系。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加快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建设,健全支持和保护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4.2加强农机监督管理体系建设
从政府改革入手,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使政府真正承担起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职能。加强农业机械化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厂农机试验鉴定体系建设、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建设、农机安全生产监理体系建设,保障农机使用安全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净化农机市场。
4..3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和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推广、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提高农机利用率,促进农机服务社会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增强服务功能,打造农机社会化服务品牌,促进农民增收。
4.4加强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
围绕服务“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战略,加快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研究和开发,突出关键作物关键生产环节,着力解决农机科技创新滞后、技术供给不足问题。
5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5.1 建立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的科技保障体系
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和农业生产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代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行政驱动与市场引导相结合的新型运行机制。农业机械本身是现代工程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同时又是其他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方面大面积应用的有效载体。
5.2 具体来说农机化将重点提升质量水平,集中力量提升农业机械设施产品质量;集中力量提升农业机械设施作业质量;集中力量提升农业机械设施维修质量;集中力量提升农业机械设施服务质量。现阶段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加快实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既是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劳动率的重要措施,也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条件。对于巩固和发展我国农业基础地位,坚持和谐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6 结束语
今后发展有特色的主要农产品生产机械化,因地制宜地向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发展,进—步拓展农业机械化的作业和服务领域,满足农业生产多样化需求是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方向。推广保护性耕作,以节水、节肥、节种、节药、节油和资源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为重点,从而加快节约型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步伐。坚持总体与区域发展协调、质量和效益并重的原则,“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机械要突出综合性、节约性、高效性、适用性和安全性,增强农业机械化对国民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支撑和保障能力,为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支持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金虎.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长江大学,2012.
[2] 冯启高,毛罕平.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机化研究,2010,(02).
[3] 鞠金艳.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