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一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一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高一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范文1

1.诱导认知,情感激趣,引发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知评价受他人劝说,诱导的影响。认知是情感的基础,并能激趣。情感是认知的体验,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又反过来影响人的认知活动。激发,推动人的认知过程向纵深发展,丰富充实人的认知内容。通常,学生在数学课上的情感感受可分为乐趣感,成功感,焦虑感与厌倦感,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感感受来组织教学内容。而情感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感染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1,在讲《函数》一章中,讲到函数的关系,就可以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同学去电影院看电影,人与座位的对应关系就可以充分将象集与集合B是包含关系这一抽象性的概念解释清楚。还有,同学上网,上网时间与上网费用的关系。通过一些生活中通俗易懂的例子,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函数概念的抽象性问题。

例如2,在讲《椭圆》一章时,教师可从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谈到圆型台面的直观图,原萝卜的切片,阳光下圆盘在地面上的影子等等。这就使学生产生了兴趣,意识到学习椭圆的必要性,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了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可请两名学生按椭圆的定义在黑板上画出图形。让其他学生通过观察他们的作图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再加以总结、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椭圆的严格定义。这样,学生对这一定义就会有深刻的了解。

2.刺激感官,激活需要

学习包含着一系列的刺激和反应之间某种关系的形式联结,人的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并进一步组合改造而成的新知。在教学中,要根据数学理论性较强,趣味性较低,学生容易感觉到枯燥乏味这一特点,创设生动愉快的教学环境,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单一,枯燥乏味的状况,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接受知识。

例如1.在讲《三角函数》一章中正弦函数变换时,如果只是老师从理论上分析,学生很难在真正意义上掌握。当引入了多媒体教学后,很明显可以用Flash或几何画板制作教学课件,向学生展现三种变换,通过动态演示刺激学生的大脑,加深了知识的巩固,从而也产生了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同时在外部动机激发方面,可以适当运用奖励与惩罚。

例如2.在一次讲课中,我讲函数图形的变换时讲到了这样两个函数的变换的变换问题。我讲是如何由函数变换得来,告诉学生是将的图象x轴上半部分的图象不变,再把上半部分的图象反射到下半部分。这时我用多媒体数学软件把函数的变换过种演示一遍,这样生动形象,使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

3.设疑探究,产生再需要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便没有数学的发展,教师应创造性用好教材,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服务。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对有关需要并不强烈,处于待激活状态,这就需要教师善于组织教学内容,巧妙设疑,引导探索,促使学生产生再需要,以调节他们的学生心向。

例如1.是否存在实数m,使关于x的不等式在[-1,1]上恒成立?若存在,求出m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在教学中,我对同学提出不同的设想,让学生分组讨论。

提问1如果不考虑这一限制条件,实数m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不等式恒成立?(创设情景)

提问2由解出m的范围,能否满足当时不等式恒成立?(新旧知识的对比联系)

提问3当时,是否存在实数m使得当时不等式恒成立?(揭示本题的突出特征)

提问4如果令,那么f(-1)>0且f(1)>0能否保证当时,不等式恒成立?再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即可?(问题得以解决)。

4.改变思维方法,形成正常学习心理状态

高中数学在很大程度上与初中数学不同。因而有许多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往往在学习上出现后退,就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改变思维方法。高中的数学语言与初中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数学主要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中一进入就接触抽象的集合符号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形语言等,要求的思维梯度太大,学生难以接受。

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由于很多教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确定了常见的思维套路。因此,形成了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在《函数》中讲到单调性证明时,学生往往觉得这类证明题要比第一章学习的反证法证明题简单一些,原因是书上给出了证明的步骤,这时教师启发学生的思维,在组织教学内容上培养学生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一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范文2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3―0123―01

思维迁移能力的培养是物理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高中物理教育的重要目标。思维迁移能力的培养对于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学习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谈几点体会和看法。

一、恰当地选题是培养学生思维迁移能力的基础

笔者认为,选题应坚持以下原则:

1.选题应难度适中。教师选择的课题必须要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难度过大,不仅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学习效率,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使其丧失对物理学习的兴趣;难度过小,学生能够独立理解,但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而且对开发学生创新思维作用不大。

2.所选课题应包含物理现象、物理概念、一般规律以及简单的运用。只有具备这些要素,思维迁移教学才能满足分析性、创造性、实用性思维的三维培养目标,从而使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创造发现能力、实践运用能力得到应有的发展。

3.所选课题应能够通过物理实验表现出来。只有能够有条件运用实验进行验证的问题,教师才能创设出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在实验中发散思维,大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改革案例情况介绍

1.选题。依据上述高中物理思维迁移教学的三条选题原则,本文选择“楞次定律”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迁移能力的内容。具体过程分为两步:(1)讲述物理概念的思维迁移教学过程,使学生对电磁感应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并理解思维迁移教学的重要作用。(2)讲述物理规律的思维迁移教学过程。发挥楞次定律的载体作用,在实验中训练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掌握物理思维方法并养成物理思维习惯。

2.组织和安排。地点是XX高级中学;时间是2013年9月21日早上八点到九点;班级是高二(8)班;参加人员有物理任课教师XXX、全班学生、6名听课老师;教学器材包括条形磁铁、螺线管、导线若干、检流计、带有铝环的支架等。

3.教学过程。在前15分钟,教师介绍有关物理思维迁移教学的基本概念,举一些例子进行说明,使学生和听课教师对物理思维迁移教学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说明物理知识和物理思维存在着迁移关系;在后30分钟,进行楞次定律的物理实验,创设一个直观生动的物理情境,使学生体验一个科学探索的过程,培养其科学探究和物理思维迁移能力。在探索过程中进行物理概念、一般规律和实际应用的思维迁移教学,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迁移能力;在教学结束后,由学生和听课教师进行评价,任课教师参考收到的反馈信息确定思维迁移教学的教学效果,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改善。

4.教学情况。(1)师生互动情况。当教师对思维迁移教学的概念进行讲解时,学生思想不够专注,提问时学生回答也不积极;但当进行思维迁移教学时,教师利用实验器材创设了生动形象的物理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能够较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并将物理思维运用于简单问题的解决。

高一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范文3

关键词: 职业核心能力;高职学生;培养策略;四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6)01-0005-05

职业核心能力是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的从事任何职业都通用的基本能力,是高职学生就业及获得职业成长成功的关键能力。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和职场的“疲软”引起了职业教育界的极大关注,如就业难、离职率高、晋升难等,其根本原因是毕业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缺乏。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正加速转型升级,人才竞争日益加剧,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已是摆在高职教育面前的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这既是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高职院校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必由之举。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高职教育,为满足经济转型、科技发展对高端职业人才的需求,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与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已刻不容缓。

一、职业核心能力的深刻内涵

(一)相关概念简析

1.职业。职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为获得生活来源,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做贡献而从事的持续性活动[1]。职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职业结构不断变换,职业的内容、类型也越来越丰富,出现很多新职业,对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新要求。职业活动是职业教育的物质基础和目标指向。

2.能力。能力是顺利完成某一项活动、任务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内化了的个体品质,并在社会活动中得到外化[2]。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始终贯彻能力本位理念,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职业能力、核心能力等。

3.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基于专业学习和职业训练所掌握的从事某种特定职业所需具备的能力,包括任职资格、职业素质和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等三方面基本内容。职业能力与特定职业相对应,不同的职业对应不同的职业能力。

(二)职业核心能力内涵与特征

我国的“职业核心能力”概念由国外职业教育界的“关键能力”、“核心能力”、“基本能力”等概念发展演变而来。尽管国内外的称谓和表述不尽相同,但目前职业教育界对关键能力、核心能力、基本能力及职业核心能力的基本内涵形成较为一致的认识。德国职业教育所所长梅腾斯(1972)认为关键能力是指具体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的能力[3]。英国学者Dave Turner指出核心能力是一种具有广泛适用性的能力[4]。我国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认为关键能力是职业通用能力,是各个职业的劳动者都需具备的基本能力[5]。

职业核心能力与职业能力是两个易于混淆的概念,它们既密切相关又有所侧重,两者都以完成职业活动为目标,是从事职业活动必不可少的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支撑职业能力的基础,是职业能力形成和应用的条件,而职业能力的拓展和延伸又可以促进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6]。它们的区别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本质内涵不同,职业能力是完成某种职业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包括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而职业核心能力是从所有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在任何领域都可使用的综合能力。二是能力属性不同,职业能力是显性的,是一种“硬能力(Hard skill)”,直观地表现在从业者的日常工作中,如工人对机器操作的熟练程度,而职业核心能力是一种隐性能力,也称之为“软能力(Soft skill)”,是超越职业范畴的高层次能力,如与人合作能力在任何职业情境都需要。 三是适用范围不同,职业能力包含的内容虽多,但适用范围较窄,不同职业有不同的职业能力要求。职业核心能力包含的内容虽少,但适用范围较广,职业核心能力一旦形成,在所有职业领域都可通用,因此又称“职业通用能力”。

综上所述,职业核心能力是在职业活动中除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它不仅能使劳动者赢得激烈的竞争,胜任当前工作,还有助于劳动者适应未来职业变化和岗位变迁,并且在新的环境中重新获得知识和技能[5]。与职业能力相比,职业核心能力具有以下6个鲜明特征:(1)普适性:普遍适用于任何职业、任何岗位;(2)内隐性: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能力体系的内隐状态,并不直接或简单地外化表现出来;(3)可迁移性:可转移到新的工作岗位,使劳动者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4)持续性:通过长时间的学习、训练获得并伴随劳动者整个职业生涯过程;(5)综合性:职业核心能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多种能力整合形成的综合能力;(6)价值性:职业核心能力对从业者胜任当前岗位职责以及适应岗位变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职业核心能力的结构要素

职业核心能力不单是一种能力,是多种能力的有机集成。虽然国内外对职业核心能力基本内涵的理解趋于一致,但由于社会文化差异和职业教育发展状况不同,世界各国对职业核心能力具体包括哪些能力要素,各要素之间有什么关联,在职业核心能力体系中处于什么层级等问题则有不同观点。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NVQ)中提出与人合作、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解决问题和自我提高等6项核心能力的培训和认证[4]。澳大利亚教育委员会和职业教育部,认为青年人参加各类工作必须具备8项关键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信息收集分析能力、计划与组织能力、数学概念与技巧运用能力、科技应用能力、文化差异理解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6]。

20世纪末我国劳动保障部将劳动者的能力划分为3个层次,构建了职业能力结构层次体系,为职业能力分析和职业教育培训提供了基本框架与思路。(1)职业特定能力,是指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或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2)行业通用能力,是指从事某个行业工作所需具备的能力;(3)职业核心能力,是从事所有职业或在任何行业领域工作都需具备的能力,包括信息处理、数字应用、外语应用、自我学习、创新革新等5种方法能力和与人沟通、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等3项社会能力[7]。

2011年,我国教育部的职业核心能力认证培训项目(CVCC)中职业核心能力结构包括基础层(职业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拓展层(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延伸层(领导力、执行力、个人与团队管理、礼仪训练、五常管理、心理平衡)三个层级[8],并开发了相应的教材和培训标准,构建了我国职业核心能力的结构体系,为职业教育与培训提供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标准,这一职业核心能力分类目前已得到国内很多学者的认可。

那么,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具体应该包括哪些基本能力?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是重点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3]。就发展型人才来说,要求高职学生具备适应未来职业变迁,掌握新的岗位技术技能,以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如自我管理能力、再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职业沟通能力;就复合型人才来说,需要高职学生具备较强的应用知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信息处理能力;就创新型人才来说,则必须具备高度的创新能力。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是以上这些能力的有机集成,各个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伴相生、紧密关联、有机融合从而形成综合的核心能力(见图1)。

二、加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客观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社会的教育体系,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直接参与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成就令人惊叹,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人力资源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企业及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再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应准确判断我国产业发展、市场需求及职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以满足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对高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规模持续扩张,在校生和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为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有用人才。截止2013年,我国已有高职院校1 321所,在校生数量达970万之多,当年毕业生人数约319万人,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然而,量大并不等于质优,据岳金方等人的一项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表明,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两年内离职比率高达67.8%,离职原因中85%是由于职业核心能力不强,如欠缺自我学习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缺乏责任感等[9]。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当前许多职业院校重规模发展、轻内涵建设,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轻职业核心能力提升的发展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偏差有直接关系。当务之急是如何培养与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这是我国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三)高职学生终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不仅能够帮助高职学生胜任当前的岗位工作,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能使学生应对产业结构转型和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职业变更、岗位变换的严峻挑战,提升职业迁移和发展能力。现代职业教育强调学生的终身教育与全面发展,“一技在手,终身无忧”的观念已是越来越不现实的想法,高职院校更切实际的做法是在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对其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实现专业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共同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高职学生获得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策略

加强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对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强化高职学校内涵建设、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探索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策略已成为职业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很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学者们主要从学校层面来探讨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与策略,而较少深入分析学生、企业及地方政府等相关主体在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形成过程中起何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事实上,职业核心能力的获得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仅靠学校教育往往是难以奏效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以及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因而,要加强学生与学校,学生、学校与企业,学校、企业与政府的沟通联系,搭建互动合作平台,建立学生、学校、企业和政府“四位一体”的联合培养模式,积极发挥相关主体的能动性和优势,才能更有效地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一)学生:高度重视主动参与

目前很多高职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认识不足,有的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不甚了解,将专业技能、职业能力与职业核心能力相互混淆,有的认为专业技能才是就业法宝,远比职业核心能力重要,以致于对自身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没有引起重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对象是学生,这就需要发挥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一方面,要提高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意识,通过自身学习、教师传授、学校宣传等方式,了解职业核心能力的基本知识及其对自身未来职业成长的重要性,高度重视自身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另一方面,要主动参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不仅要积极参与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教学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训练环节,更要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参加多种多样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如劳动实践、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科技文化活动、技能竞赛、户外拓展训练等等,拓宽与社会接触的渠道,积累更多社会实践经验,多途径、全方位、系统化地加强自身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二)学校:正确定位多措并举

高职学校的系统化、专业化教育是学生获取职业核心能力最主要的途径,学校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中扮演着最关键的角色。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设置、实训教学安排、师资力量配备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育。

第一,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6]。这类人才不但要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更要具备适应产业转型和职业迁移的核心能力。在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上,要充分依托职校办学条件和特色,以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以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不断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把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第二,优化课程体系设置。要以培养和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以职业活动和职业生涯发展为主线,以职业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突破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设置,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立体化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模块:(1)渗透模块,将职业核心能力的相关教学内容渗透和融入到公共基础课、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中[10];(2)核心模块,面向全体高职学生开设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必修课,如《自我管理》、《团队合作》、《职业沟通》、《社交礼仪》、《创新创业》等课程;(3)拓展模块,组织设计课内课外实训环节,开展校内校外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第二课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勤工助学、公益服务、社团活动、科技文化活动、技能大赛、户外拓展训练、顶岗实习等,使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自觉形成并得到巩固提升。

第三,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多元考评体系。考核评价能够反映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成效和不足。在考核标准上,要摒弃以“试卷+成绩”为主的传统评价模式,可以参考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建立以核心能力测评为基本取向的考核标准。在考核内容上,要加强学生的能力考核,注重过程考核,使学生从注重知识记忆向注重能力提高转变,从注重考试的结果向注重整个学习过程转变[11],将学生平时表现、学习态度、活动参与等纳入考评体系。在评价主体上,要改革传统单一评价主体的考评方式,构建由任课老师、辅导员、学生、企业人士组成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尤其要重视企业对学生能力的评价。

第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薄弱、队伍结构不合理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具有丰富企业经历和职场经验的教师相当匮乏。教师是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打造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是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关键。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职业核心能力,高职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还要了解相关行业领域的知识和工作流程,具备职场环境下的应用能力和交流能力,满足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10]。其次,鉴于很多高职教师只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要进一步提高教师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意识,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把职业核心能力各个能力点的培养渗透到课内外教学中。最后,高职院校要组织培训或引进一批职业核心能力的专职培训师,以便更好地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进行教学指导和科学测评。

(三)企业:协同合作共同培养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有学校系统的专业教育,更要寻求企业的积极参与、互利合作,校企合作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措施和必由之举。

首先,职业核心能力的性质决定了其培养的过程离不开企业实践这个重要环节。职业核心能力以职业活动为载体,而企业能够为学生提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真实的职业活动和职场环境。通过顶岗实习、半工半读等方式让学生提前进入企业参与职业活动,体验企业文化,培养其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方法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

其次,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决定了必须要有企业参与。目前我国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专业理论学习及零散的校内实践活动,学生缺少真实职业环境的实训实践机会。企业是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提升的重要平台,能够为高职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和实训条件。学生通过参加企业实践锻炼可以更好地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等职业核心能力必备要素。

最后,现代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决定了企业必须有所作为。企业是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最终受益者,理应承担起职业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企业往往掌握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和社会职业结构变化趋势,最了解企业行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这就要求,一方面,企业要帮助高职学生做好自我定位分析,指导学生制订科学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使他们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更有目的性;另一方面,要加强与高职院校互利合作,共同制定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考评体系,同时也要协助高职学校开展师资培训,为教师提高实践经验提供便利条件,以满足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素质高能力强的师资需求。

总而言之,企业在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中大有可为,也只有企业的积极参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四)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支持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经验看,政府部门在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政策引导、组织协调和机制保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作为政策制定者,地方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引导高职教育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使高职院校把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核心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目标。(2)校企合作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校企合作的协调者,政府部门要极力破解当前校企合作中“学校热,企业冷”的尴尬局面,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联合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3)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地方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核心能力培训项目开发、标准建设、建立教学与测评体系的投入力度,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提供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

总之,培养与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涉及多方利益主体,需要学生、学校、企业、政府等多方共同努力、互助互利、携手推进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本文提出的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四位一体”培养策略,为高职教育全方位、系统化、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可进行更多的探索与实践,以真正达到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 军.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2]盛树东.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新解及其结构审析[J].教育与职业,2013(24):18-20.

[3]梁玉国,夏传波,杨俊亮.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3(3):94-97.

[4]邵艾群.英国职业核心能力开发研究述评[J].教育学术月刊,2010(2):94-98.

[5]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1):5-10.

[6]靖德云.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12.

[7]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解决问题能力(训练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

[8]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办公室.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测试大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2.

[9]岳金方,王庭俊,武 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内涵辨析[J].教育与职业,2014(35):124-125.

[10]伍学雷.论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职教论坛,2013(15):32-35.

[11]刘金凤.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教学实施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17):133-134.

Research on “Four-In-One” Training Strategies of Professional Core Competence fo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WU Ru-lian

(Economic Management College of Nanch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Nanchang 330108,China)

高一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范文4

数学教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O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92-02

1激发兴趣,主动思考

1.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间建立融洽的情感关系能使师生亲密合作,形成愉快的情绪气氛,成为调动师生双方的内驱力。我班上有一个女生,在我刚接手这个班时,她成绩很差,人很内向。我经过了解知道她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于是经常找她谈心,告诉她老师很喜欢她,并在学习上耐心地给她讲解。慢慢地,我发现,她上课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有问题主动问我了,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1.2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教师更应该注重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为了让学生初步建立l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概念,我让学生找出身边大小约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物体表面。学生兴趣很高,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学生知道了4张小课桌拼在一起的桌面的大小约为1平方米,学生手掌面的大小约1平方分米,大拇指的指甲面大约为1平方厘米。将面积单位与学生比较熟悉的物体进行比较,使学生对这三种面积单位有了深刻的认识。

1.3注重学生亲自实践操作

在数学教学中多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学生喜欢的活动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里学会知识、培养能力。新课程也倡导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情境中发现新知识,体验创新、感受再创造的探索过程。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努力将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的实践活动。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先提问:“可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吗?”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动手剪、拼。同时提出:“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学生争先恐后地动起来,手、脑、口并用,很快找到了剪拼方法。这时,我再引导学生用通过分析拼成的长方形和原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轻松地理解、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动手操作中,学生积极调动手、口、脑、眼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知识学得快,学得牢固,而且在活动中培养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本领,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2循序渐进,勤于思考

2.1从实际入手,树立信心

大多数学生对解应用题存在畏难情绪,信心不足,不知道怎样去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要解决好这一问题,还是要从基础人手,从简单的应用题开始,从实际人手,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这样便于学生理解题意,理顺数量关系,易于抓住问题的关键,建立数学模型,为解综合性更强的应用题打下基础。教育学和心理学指出:“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学生对学习会有兴趣。”在教学有关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除了借助线段图,我还让学生扮演题中的车或人在教室里走一走,把自己融入到题目所描绘的情景中去,使学生通过联系自己实际走的情景,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2适时渗透,逐步深入

在学生能够联系实际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简单问题后,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内容。逐步深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这一组应用题:①小明看一本故事书,计划每天看12页,5天看完,实际3天就看完了,小明实际平均每天看了多少页?②小明看一本故事书,计划每天看12页,5天看完,实际提前两天看完,小明实际平均每天看了多少页?③小明看一本故事书,计划每天看12页,5天看完,实际提前两天看完,小明实际平均每天比计划多看了多少页?④小明看一本故事书,计划每天看12页,实际每天多看8页,结果提前两天看完,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教师可逐题出示,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高。

3体验成功,乐于思考

3.1及时鼓励、表扬

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加以表扬、鼓励,这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使学生的自尊心也得到满足,使其感受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我班的一名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上课怕动脑筋,作业做得一塌糊涂。通过观察,我发现他做操特别认真,于是我就在全班表扬他,并让他领操。然后利用课余时间找他谈心,告诉他学习和做操一样,只要用心就能学好。在以后的课堂提问中,我把简单的问题留给他回答,答对了我就表扬他,帮他提高自信心,答错了也不责怪他,让他专心听其他同学的回答,给他思考的时间;作业做对了。就及时加以鼓励,做错了就耐心给他讲解。现在,这名同学上课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作业也有了不小的进步。

3.2开展游戏和竞赛

小学生年龄小,数学知识中单调的符号、繁复的公式、抽象的原理使他们难以理解。学起来常会感到枯燥无味。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特点,在教学中采取游戏、竞赛的教学方式,把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设置为游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其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不知不觉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如在教学“2、3、5的倍数特征”时,我让学生每个人准备了一张数字卡片,然后在课堂上开展“找朋友”游戏。学生的兴趣很高,且轻松地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

高一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范文5

关键词:思维方法;初中科学;高中物理;衔接

在高一新课程中,物理难教难学一直是困扰着师生的一个问题。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初中科学与高中物理的教学衔接上出现了“架空”现象。笔者采用师生访谈的形式,尝试剖析初中科学与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中出现的思维方法问题。本文从思维方法角度,透视初中科学与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上出现问题的原因,探讨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期提高初中科学和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科学与高中物理思维方法在衔接中存在的断层

先看初中科学老师的访谈反馈。初中科学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而且从教学内容看,与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形象思维,较少要求应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思维等抽象思维方式。练习题大多要求学生解说现象,计算题一般直接用公式就能得出结果。从教学要求看,初中要求学生大面积及格,教学难度基本控制在课标范围内,对问题的解决停留在模仿、套用公式上。再看高中物理老师的访谈反馈。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分析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际出发,有时还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方法,特别要具有科学想象能力。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等,对应用数学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再看高一学生的一种常见状况:初中科学学得不错,兴趣也浓,中考成绩也不错;高中却遇到比较大的困难,上课能听懂,作业却不会做,都不知道怎么学了。根据上述现状,笔者从思维方法角度,对初中科学与高中物理的衔接断层问题做如下分析:问题一:初高中教师的教学思维存在着脱节现象。初中科学学业考试命题注重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重视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从科学本质上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这种强调能力立意,符合新课程精神。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在九年级时,应试现象太害人。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现象十分严重,教师包揽一切,学生一味等着喂食,功利性太强。以致部分学生喜欢做题目,不喜欢动手做实验,关注题目的结果,不注重思维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习惯于学生能正确回答提出的问题,却很少关心有多少学生是否知其所以然,忽视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问题二:初高中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存在着脱节现象。初中教材中比较直观的、对思维能力要求较低的内容,如测量、力、运动、用电常识,一般都能较好地掌握,达到教材要求;而教材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内容,如八年级教材中压强、浮力和九年级教材中电功率,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出错最多。这说明初中生的思维能力需要一个发展过程。课标的实施,初中科学降低了理论思维水平,强调从演示实验与生活常识出发学习科学,将这种思维的培养要求向后推移到高一。因此高一学生的智力表现、思维水平、成绩变化大起大落的情况还是较为常见,且在物理科、抽象要求较高的学科出现了大面积的不及格现象,到高二以后则又相对比较稳定。从这一变化情况来看,高一是思维质变的关键期,与此相适应的高中教材的思维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一部分同学进入高一不适应的原因。另外,初中实行素质教育,而高中是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这更加剧了这种不适应性。

二、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效益,实现思维方法衔接的几种策略

1.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除了具有一般思维的共性外,与抽象思维比较,它的基本特点是形象性。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历来重视概念、规律的教学,重视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如果忽视观察、演示实验等直观形象的教学,忽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也会因为缺少形象的支持而难以发展。初中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高中学生正处于抽象思维形成的关键期。由于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是比较初级的、简单的,他们掌握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定律,仍然直接或间接与具体的形象相联系。在实验中不仅有形象的感受,还有形象的识别和描述。实验过程是形象思维活动的过程。如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发现所探究的问题无法呈现出实验现象,有时即便有现象也是肉眼看不见的。这就要求我们想方设法使实验的现象“显现”出来。通过实验的设计和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2.渗透模型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科学研究中,人们用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反映和替代客观对象,并通过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种方法就是模型方法。高中物理教材中,要建立大量的物理模型,例如:这就要求在初中教学中,使学生明白,建立合理的模型和理想化过程对于学习和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性,以提高他们学习这种方法的自觉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向学生渗透处理较复杂的问题时采用的具体分析、合理简化、科学抽象的方法,有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还可向学生渗透科学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一个模型建立、完善的历史。模型的不断提出、修正、更新推动着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逼近事物的本质。初中阶段这种模型思维方法的渗透,避免了学生进入高一接触到理想模型时的陌生感。为高中阶段学习建立“理想模型”作了铺垫,在建模的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加强解题指导,培养学生动态思维能力。根据思维对象不断运动变化的特点,适时改变思维的程序和方向,并调控思维的过程,从而实现思维的目标,这样的思维方式,叫做动态思维。与动态思维相反,客观事物所具有的相对静止和稳定状态在思维活动中的反映,就是静态思维。物理学研究的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各物理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不断变化过程中,从相互关系中掌握概念和物理规律。要学好物理,高中生要具备动态思维。从高一学生的错题根源来看,学生对孤立的、不变的问题,易于理解,而对于变化的、相互联系的问题,则较难掌握。从思维发展来看,高一年级的新学生比较熟悉静态思维,动态思维能力亟待培养。所以很有必要树立初中生的动态思维意识。4.重视科学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在原有的经验、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取得新颖的、有一定科学价值的成果,这样的思维活动称为创造性思维。创造思维有层次高低之分:在社会发展的历史上,取得重大的新发明,建立崭新的科学理论,对国家作出卓越的贡献,这是高层的创造思维;对于正在学习的学生个体来说,能大胆地提出问题,巧妙地运用前所未有的新成果,也是创造思维活动。这种新异的、符合任务要求的高品质的思维方式对学好高中物理有极大的帮助。初中科学综合实践,倡导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养成独立思考及反省的习惯,系统地解决问题和冲突。在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重视知识的建构。从而逐渐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综上所述,使初中科学和高中物理教学有效衔接,不仅仅是高中物理老师的责任,也是初中科学教师应尽的义务。在思想上,初中教师要做好“送”的准备,在策略上,要实施相应的有效手段,向课堂要效益,搭好思维方法台阶,同时也要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由于初中科学教师的专业背景不同,很有必要参加各种研修。教师要深入研读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的内涵。通过校本研修提高初中科学教师的物理专业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加强横向和纵向集体备课,即加强一个年级段的集体备课和初中整个阶段的科学课程中物理章节的集体备课,以提高教师驾驭新课程的水平。利用网络研修解决教师教学上的困惑,通过网络研修,教师间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相互学习、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和智慧的共享,促进自我素质迅速成长。缩小初高中教师的教学思维的差异,为初高中教学架设“阶梯”,让学生都能顺利越过初、高中物理学习的台阶,实现初、高中的有效衔接。

作者:姚掌仙 单位:浙江省桐乡市洲泉中学

参考文献:

[1]赵海燕译.美Roberj.SternbergLouiseSpearSwerling著.思维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朱龙翔.物理教学思维方式.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科学6册

高一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范文6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淡化解题技巧;提升语文素养

出于升学的压力,为了帮助学生在高考中提高语文学科的分数,高三阶段,教师会在学生具备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练习,从练习中归纳题型并讲授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虽然这种做法和语文学科强调个人领悟的学科特点不相吻合,但出于高考的功利性需要,也无可非议。只是,如果将这种技巧用于高一、高二的文本教学,或许短时间内可以在考试分数上显示出成效,但对文本教学的最终目的——培养语文素养而言,则戕害无比。因为答题技巧归根结底属于理性归纳,而语文学科的学习则应突出感性思维,强调学生对文章的感悟,从前人的文章中汲取提升语文素养所需的营养。故此,笔者以为,至少高一、高二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应立足理解文本、着眼感性思维训练,从根本上培养语文素养,而不是突出解题技巧。

提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立足文本、提升整体语文素养,是基于以下四点考虑的:

一、符合认识论原理

认识论有一基本原理: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辨证途径。据此,高一、高二的教学任务不应该是通过文本的学习去熟悉、掌握和运用解题技巧,而是让学生充分感知文本,感知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思想美,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构建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整体提升语文素养。要完成这样的目标,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就不能将学生置于消极的被动的掌握答题技巧的境地,而应让学生充分感知文本、积极思维,进入文本的意象世界和情感空间,深入理解文本,把握文本的精髓。因此,认识论的原理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调动个人的生活和情感体验,自己读、自己思考,有了自己对文本的真切感受,然后才能进行理性的思维训练;而专注于考试技巧掌握的教学过程,看似关注了理性思维训练,但因为这种理性思维训练缺少了学生感性思维的积累,充其量只是一种灌输,而不能真正化为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例如“比喻”修辞,学生学会了如何判断比喻并说明比喻的作用,学生知道什么是本体、什么是喻体、什么是喻词,学生也知道比喻的作用是使语言生动形象具体……但可以发现学生很少能在言语和作文中恰当地运用比喻。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生活中一个根本不懂比喻的人,却会用“大喇叭”来形容集体场合爱说话的人,既恰当又生动鲜明。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在于教师过于注重理性分析、知识讲解,而使学生缺少了个体对文本和语言必需的感受领悟过程,只是满足于理性思维训练,这种不符合认知规律的做法只能使理性思维训练成为缺少根基的悬阁。

二、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学科的思维有合乎逻辑、科学严谨、理性的一面,但语文学科更多地依赖于感性思维。感性思维与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逻辑思维迥然不同,它主要由阅读个体凭借具体事物进行的联想。语文学科的很多问题很难用逻辑思维去加以固化,很多语言现象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比如有些句子在句法方面,是自相矛盾的、不合逻辑的,但并不会被认为是病句。例如“温总理心里装着全体人民,惟独没有自己”,难道他“自己”不属于“全体人民”吗?但我们并没觉得不对,反而觉得这个句子很好地概括了温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再比如,在理解古诗词的意境营造、形象塑造时,更是离不开感性思维,离不开学生对语言、文本意象世界和情感世界的个人体悟。如“春江潮水连海平”“莲子清如水”,为什么用“平”“清”?“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幅画面中有诗人的哪些情感?这些都不是单纯的理性思维训练能解决的,需要学生调动人生经历、情感体验,运用感性思维身临其境地去领悟。

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能关注现实和生活,能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从而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其中,关注和思考是拥有真情实感的前提。因此,借助阅读文本这一平台,教师应该实践关注和思考这两个过程。具体实践时,教师应用深刻的感受、真实的情感、生动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文本特有的情境中,和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使学生能设身处地地思考,在关注的同时,能思考对与错、是与非,并有意识地联系现实生活,发掘作品的现实意义,增强学生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如果整天让学生困守在枯燥重复的理性分析中,在题海中跋涉,始终隔绝在文学和生活之外,那么,又如何去培养他们发掘真情实感、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没有了爱憎的取舍,没有了美丑的判断,没有了内心的激荡,又何来写作的欲望?因此,语文教师应借助于文本,调动学生的感性思维,进入文本的意象世界和情感世界,真正领悟文学的美。在文本的学习中接受真、善、美的熏陶,具备从生活现象中发掘感悟的能力,从而使写作拥有不竭的源泉。

四、利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逻辑思维能力;二是感性思维能力。加强抽象思维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很有帮助,但是片面强调抽象思维的培养,而忽略感性思维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尤其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这就决定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搭建起让学生能创造性地感悟文本的平台,通过问题的设计,鼓励学生独特的有创造性地解读文本,进而日积月累地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能力,而不是满足于求得众口一词的所谓的标准答案。

笔者拙见,高一、高二的语文教学,教师还是应淡化题型和解题技巧的教学,把教学放实一点,努力调动学生的感性思维,让学生用细腻的情感去领悟文本、领悟语言,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