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个人对生物安全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个人对生物安全的认识范文1
1.调查区域与问卷设计
陕南地区位于陕西省南部,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该区域由秦岭山地、大巴山地和汉江谷地组成。陕南地区是我国退耕还林最早实施的试点区域和重点区域,〔1〕因此,本文选择该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对陕南地区商洛、安康和汉中三市多个乡镇的农户实地调查问卷。该项调查的时间为2012年1~2月,调研样本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并综合考虑了样本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地理区位、地形地貌以及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进度、支持力度等方面的差异。调研样本总数为291个,其中退耕户114户,非退耕177户。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具体涉及农户家庭户主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规模、劳动力配置情况等;第二部分是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情况;第三部分是农户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情况。
2.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概念界定。
生态农业认知是指农户对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的主观认识与感知,是人脑存储的对生态农业生产的最终印象与知觉。目前生态农业在我国已经有多种发展模式,作者在陕南地区广泛调研得知,该地区农户选择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主要有以下8种:设施生态农业、猪—沼—果、生态养殖、稻鸭共育模式、生态旅游农业、高山反季节蔬菜、食用菌生物链循环模式、无公害或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开发模式。随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退耕还林等政策的不断推进,在我国农村大力推广发展生态农业显得越来越迫切。而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决定了农户进行生态农业生产的意愿和具体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行为。不同类型的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认知水平必然不同,因此,只有在深入分析不同类型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差异的基础上,找寻提升农户认知水平的政策着力点和一般规律,才能有效提升农户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程度。
(2)理论基础。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是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该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态度是个人对自身行为进行评价的结果。因此,农户会基于自身所具备的常识对发展生态农业的利弊进行评估,这种常识显然与农户所具有的相关知识、教育水平和生活阅历有关;同时主观行为规范也会影响个体行为态度,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会受到对其有重要影响的农户或群体态度的影响,诸如已经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或是对生态农业有所了解的亲朋好友会引导并提高农户关于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农户认知同时受到外界条件所决定的个体行为控制的影响,退耕还林工程是外界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农户深入了解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提供了激励并且创造了条件。因此,退耕还林工程势必影响农户关于生态农业的认知,农户所具有的生产技能、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会通过影响其行为控制进而影响其相关认知。据TPB理论,农户行为认知会影响农户的行为意向,进而会对农户行为产生影响。退耕还林工程会通过影响农户关于生态农业的认知,进一步影响农户关于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行为意向,最终影响农户是否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这一行为;同理,外界条件所决定的行为控制变量,诸如农户所具有的生产技能、农户所处地理位置、农户获取信息的渠道以及政府相关政策除与农户认知相关外,也会影响农户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行为。
(3)研究方法。
从农户认知行为理论来看,影响农户对生态农业认知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经营特征、政策约束等方面,为了更加明确地阐明各因素与农户对生态农业认知的关系,本文采用列联表分析方法研究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的认知影响因素。列联表分析原理如下:假设有A、B两种属性的类型变量,其中i表示A属性,当i=1时表示具有A属性,i=0表示不具有A属性;同理,用j表示B属性,当j=1时,具有B属性,当J=0时,表示不具有B属性。
二、农户对于生态农业认知的实证研究
1.变量选择与理论分析
结合本文的研究框架以及研究内容,我们选取如下变量进行分析研究:
(1)户主个人特征。
作为家庭生产经营的重要决策者,户主的个人特征包括其年龄、受教育程度,这两者直接影响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具体而言,随着户主年龄的增长,其认识以及接触到的事物更多,眼界更宽,从而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可能更深刻;但另一方面,年龄的增长可能使得农户更加墨守陈规,相比年轻人接收新生事物可能更加困难,因而年龄对于农户对生态农业认知行为的影响方向暂时无法判断。受教育程度是衡量劳动力质量的重要指标,已有的研究表明,农民受教育程度越高,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越强,相应的其认知能力可能也越强。
(2)退耕还林。
是否参与退耕还林是农户认知行为差异性的一个重要影响变量。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过程也是农户对自然环境重要性的了解过程,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宣传下,参加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可能更清楚自然环境对农户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同时,选择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和经济资源,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对可利用要素的有效配置。参与退耕还林的农户为实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会充分关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提高认知水平。
(3)农技培训。
农业技术培训在农村非常重要,对于生态农业这类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农业生产方式,更需要有相关技术的指导。农户接受农业技术培训,一方面在培训的同时会接触到以农业技术为依托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农技培训能够丰富农户的农技知识,提高农户的农业生产技能,加深对生态农业的理解程度,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4)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
农业信息对农户的生产至关重要。由于交通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限制,农户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往往比较单一,主要渠道来自于政府与媒体宣传。大量农户通过电视、广播以及乡村能人等常用渠道来获取农业信息,其他获取信息渠道包括农业书籍和报刊、政府农技推广人员以及有限的网络资源,这些渠道对于普通农户而言较难实现。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决定了农户对农业信息捕获的能力,农业信息越容易获知,农户对农业相关知识就更为了解,因此,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将会影响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5)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
近年来,农产品安全事件已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确保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生态安全是农产品质量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证,提升农户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关注度,可以有效引导农户采取生态农业生产方式。也就是说,在形成优质优价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关注,他们就越有动力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条件、方式和手段进行深入了解,进而提升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2.实证分析结果
本文采用的列联表分析方法属于描述性的横截面研究。下面将具体分析各统计变量与其对生态农业认知行为之间关系的实证结果:
(1)户主年龄。
青年农户生态农业生产认知比率最低,仅为78.6%,中年农户认知比率最高,达到了91.3%,老年农户生态农业生产认知程度次之,为82.6%。卡方检验显示,线性检验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似然比卡方检验、皮尔逊检验在10%的水平通过检验。由此看出,户主年龄与认知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并不存在线性关系。
(2)户主受教育程度。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农户生态农业认知水平都很高。其中,受教育程度为初中的农户认知比率最高,达到90.9%;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农户认知比率稍低,为89.4%;而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农户的认知水平为83.5%。卡方检验显示,户主受教育程度的3个检验指标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在所选样本中,户主受教育程度与认知水平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当地对生态农业的宣传推广程度已经较高,而同时该认知对受教育程度的要求不高而导致。
(3)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水平高于非退耕还林户。其中,退耕户生态农业认知比率为94.7%,非退耕还林户的认知比率仅为84.7%。由卡方检验表得知,皮尔逊检验、最大似然卡方检验以及线性检验均在1%的水平上通过了检验,说明农户是否参与退耕还林对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换言之,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4)农技培训。
农户是否参与过农技培训对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有较大影响。其中,参与农技培训的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比率为98.4%,未参与农技培训的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比率仅为81.7%。进一步的卡方检验显示,3个检验指标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显然农户参与农技培训与其生态农业认知之间有显著关系,农技培训可以显著提高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5)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
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对农户的认知行为具有较大影响。其中,信息获取容易的农户对生态农业有认知的比率达到97.8%;而信息获取较难的农户对生态农业认知比率仅为53.3%。卡方检验结果显示,该变量在1%水平上通过了皮尔逊检验与似然比卡方检验,且线性关联分析也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因此,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之间有显著的关系,信息越易获取,农户的认知行为比率越高。
(6)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
调研数据表明,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重视,对生态农业认知的比率越高。其中,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户比率达到77.0%,这些农户对生态农业有认知的比率为92.0%;在不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户中,对生态农业有认知的比率仅为77.6%。卡方检验显示,该变量在1%水平上通过了皮尔逊检验与似然比卡方检验,且线性关联分析也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见,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农户越关心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水平越高。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1.结论
本文主要在退耕还林政策背景下分析陕南地区不同类型农户对于生态农业认知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多种因素影响退耕地区农户对于生态农业认知行为。其中,农户是否参与退耕还林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程度具有显著关系,参与退耕还林显著提高了农户的认知程度;是否参与农技培训对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影响较大,参与的农户认知比率均高于未参与的农户;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的认知行为,如果信息越易获取,则农户越容易产生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
2.政策建议
(1)在退耕地区为农户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技培训。
对于退耕地区农户而言,林业与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等都是新生事物,不太容易掌握其生产技术与市场特点,而且农户需要维持一定的资金投入,面临的经营风险也较大。例如,特色经济林栽培与加工技术、农业生产中的种养结合技术以及农产品运销渠道与管理技术等,绝大多数农户都未能真正掌握。调研过程中很多农户都表示希望政府能提供长期的技术扶持政策,帮助其规避市场风险。因此,地方政府应该为退耕区农业与林业发展提供长期的技术与资金保障,如为农户开展林业与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培训,同时为其农产品运销提供技术指导与支持。
(2)拓宽农民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
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户农业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作者在调研中发现,虽然目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但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还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传统媒体如电视、报刊以及乡村能人、集市等传统人际传播渠道,网络渠道普遍应用较少,从各级政府机构以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不通畅。因此,应该在退耕地区着力拓宽农户获取信息的渠道。首先,应充分发挥电视和广播传播农业信息的主渠道作用,可以通过农业专栏形式在固定时段播发农业信息;其次,在县(区)、镇(乡)农业推广部门设立信息服务站,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技术与信息服务;第三,要注重发挥农村专业户、农民经纪人等乡村能人的信息传播作用;最后,应加快农村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为农民主动获取农业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3)普及和提高农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个人对生物安全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食品安全;伦理风险;伦理决策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增多,引起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对生产厂家、卫生监管部门,以及各级政府的不满和不信任。即使有些企业不会以牺牲经济利益为代价损害社会利益,也应该把未来世代的利益与风险承担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加以伦理审视,有效降低伦理风险。所以,有必要对食品安全进行价值评估,审视食品安全对社会可能带来的直接或潜在影响,建立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预防机制与反馈机制,降低食品安全问题对社会所产生的负效应。
一、食品安全风险和风险评估
就风险而言,由于人们关注的视角不同,对其所作的阐释也不尽相同。Covello和Merkhofer(1994)把风险定义为“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发生的不确定性,时间的先后安排,不良后果的严重性”。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对风险的定义是“正面或负面影响项目内容的不确定事件或条件”,选择性风险被描述成“一个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并对实现目标的不利影响”。食品危害是指食品中可能导致对健康不良影响的生物、化学或者物理因素或状态,食品安全风险可定义为“对健康的不利影响的概率和这种不利影响的严重程度,由此导致的食品危害的一个函数”(EC,1997)。以转基因食品为例,转基因食品的风险主要是由于科学认识的局限造成的对技术后果的不可预知性,并不是说它一定会对人体或者环境带来危害。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是风险分析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通过对影响食品安全质量的各种生物、物理和化学危害进行评估,对风险特征进行定性或定量描述,在参考各种相关因素后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并对有关情况进行交流的过程,以保证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风险方面处于可接受的水平。风险分析包括三部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沟通。风险评估是理解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的后果的科学。风险评估是整个风险分析体系的核心和基础,也是食品安全今后工作的重点。欧盟委员会确定风险评估由四部分组成:(1)危害识别:识别可能产生对健康不利并且可能存在于某种或某类特别食品中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2)危害描述:对与食品中可能存在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有关的健康不良效果的性质的定性和/或定量评价。(3)暴露评估:对于通过食品的可能摄入和其他有关途径暴露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的定性和/或定量评价。对于短期急性暴露和长期慢性暴露是不同的。对于急性暴露(如病原菌)引起敏感人群疾病的病原菌水平这一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慢性危害,如可能引起积累损害的,寿命平均暴露是重要的。(4)风险描述:基于上述三个方面和危害有关的风险评估,其中包括伴随的不确定性。
风险管理是按照风险评估的结果,对被选政策进行权衡,实施适当控制风险的政策选择机制,必须以科学为基础,以食品安全目标为决策依据。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是通过选择和实施适当的措施,尽可能有效地控制食品风险,从而保障公众健康。Sobyetal(1993)开发了一种风险管理循环模型,通过风险沟通研究其相关关系,主要集中在与食品相关的风险。这个模型认识到对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包括每一阶段的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被发现和被承认的那些公众需要。风险管理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风险评价、风险管理选择评估、执行管理决定、以及监控和审查。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制定最高限量、制定食品标签标准、实施公众教育计划、通过使用其它物质或者改善农业或生产规范以减少某些化学物质的使用等。
风险沟通被定义为“在风险评估人员、风险经理人、消费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关于风险的信息和观点的互动交流。风险水平的有效沟通对于食物安全来说至关重要,使食品安全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在整个供应链中传递,尤其是消费者,以便使消费者在购买食物时能做出有效信息的决定(Manning and Baines,2004a)。有效沟通原则既要求能提供清晰的信息又要求与所提供的信息有关的交流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二、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在科技理性不断发展的同时,人的自身价值也不断受到重视,出现了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科技理性与以人的价值和尊严维护为核心的价值理性,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都是人类理性的重要内容。在人文主义的视野里,科学知识尽管逻辑严密、系统有序,但它并不能给人以思想和价值的判断,科学只能助长人的趋利性与工具性。过分强调科技理性或价值理性都是有失偏颇的,这种分离不仅会带来两种文化主体的知识缺失,还可能产生伦理风险。
伦理风险(也称道德风险)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伦理范畴的概念,一般是指自利的个人或组织受某种因素的引诱,违反有关诚实、维护公众利益等一般道德准则所产生的不确定的伦理负效应,诸如伦理关系失调、社会失序、机制失控、人们行为失范、心理失衡等等,是人类为获得“道德合法性”或“存在正当性”的不确定性要素和事件的组合。一旦产生上述负效应,将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为环境允许他们这样做而不会遭受社会惩罚。可以这么说,只要市场经济存在,伦理风险就不可避免。
食品安全的伦理风险是指在食品安全的决策与运行中,有关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由于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可能使食品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伦理关系方面产生不确定事件或条件,未受伦理的约束而使食品产生危害社会等伦理负效应的可能性。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研究突破了传统食品安全风险研究的“科学——技术”的研究模式,为处于风险社会的人们提供了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一个新的视野和决策焦点。2002年在南部非洲发生了转基因食品援助危机,一些国家出于社会经济方面的考虑不允许接受转基因食品援助,世界卫生组织因此建议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全盘评估,并扩大对转基因食品的评估,使之包括对社会、文化和伦理方面的考虑。这说明国际社会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已注重考虑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因素。
伦理与道德风险评估与以科技为基础的风险评估是完全不同的活动,以科学为基础的风险评估以认知为主导,以事实判断为核心;伦理与道德评估是以价值为基础的评估,以人的价值为主导。在这种价值理性的思维视角之下,以人的价值完善为向度,给人以思想和价值判断的尺度,对行为主体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进行成败得失的判断。Slovic(2000)认为对风险的感知和接受根源于社会和文化因素,食品安全伦理评估具有明显的价值判断和综合性。Nestle(2003)认为安全食品是“一个不超过可接受风险的水平,并且可以被基于科学或者是基于价值的风险评估的商品。”她进一步指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不仅仅指健康问题,也可以是“以生理、文化和社会因素为基础的个人信仰和价值观的立场”。
以科学为基础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通过计算分析住院治疗、死亡等疾病严重程度,亦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来降低风险成本,是一种针对成本与收益的平衡风险。以价值为基础的食品安全评估主要评价食品安全风险是自愿的还是强制的,是看得见的还是隐藏的,是熟悉的还是未知的,是常见的还是违背常规的,是自然的还是技术方面的,是可控还是不可控的,是和缓的还是严重的,是公平的分配还是不公平的分配。以价值为基础的食品安全评估是一种针对担忧和使社会震惊的行为的平衡风险,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综合性和复杂性。
Handler (1979年)认为风险评估是一个科学问题,在某一特定风险的可接受水平是一个在政治领域上确定的政治问题。科学与不确定性及其所带来的治理与信任的问题在2002年欧洲疯牛病事件中极大地凸显出来,许多人对包括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内的科学领域所带来的巨大机会深感不安,因为其进展往往远远超出人们的意识所及和承受程度。欧洲疯牛病事件调查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在如何处理潜在危害的问题结论是:疯牛病事件的关键是如何处理风险的问题:一个对牛而言已知的危险和对人类而言未知的危险,政府的责任是采取措施解决双方的危险。 每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和人文情况不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来自多个方面,如经济的、技术的、政治的、社会的和伦理等方面的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影响食品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伦理因素是指食品决策方案在伦理上的是非问题,其判断的依据是一些基本的伦理准则,包括公正原则、人道原则、安全原则等。组织或个人的风险决策和沟通不仅仅基于风险评估,也需要进行价值判断。食品企业必须认识到公众一般都希望食品科学和风险发生的概率,与非理性或感性的价值观念同等重要,否则就会对政府或食品企业产生猜疑和不信任。因此,对食品安全进行伦理风险评估,首先应该确立一个基本的道德立场。
国家和地区政府在立法时可能被许多利益集团游说,这种游说可能不是基于科学判断,而是为了促成对自己有利的立法通过。这可能导致政府做出一个“政治”政策的决定,而不是采取一个以科学为基础的决策目标。因此,一个国家的食品立法是以科学为基础的风险评估和基于价值的风险评估的综合平衡。CAC(2003)和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1989)区分了这两个因素,并指出这两个因素需要在风险沟通中被考虑进来。也就是说,尽管对风险的科学判断不会变化,但对风险的感知可能会发生变化,对风险的感知由风险沟通决定。
有很多因素影响以价值观为准则的风险感知和风险评估(Covello, 1998),例如对于潜在灾难和风险,在时间和空间上是聚集还是离散的,是确定的还是随意的,是熟悉的风险还是不熟悉的风险,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披露风险,是科学可控的已知风险还是科学无法控制的未知风险,是缺少理解还是可以理解的机制和程序,对儿童有危险还是没有危险的风险,风险具有滞后效应还是马上显现,风险受害者是可以确认的个人(组织)还是不能够确认风险受害者,是带来恐惧的风险还是没有恐惧的风险,风险造成的损失是可恢复的还是不可恢复的,是缺乏信任的机构还是充满信任的机构,媒体是大力关注还是很少关注的风险,风险是由于自身活动失误引起的还是由天灾人祸引起的。上述因素都会影响公众对风险的感知和风险评估,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它是公众对这些综合因素的整合反应,并最终影响以价值为基础的食品安全伦理风险。
三、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
如何进行伦理决策是预防和化解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重要举措。Bommer等人将伦理决策看作是一个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伦理决策的对象是伦理问题,伦理决策的结果是伦理行为。决策者是具有自主意识的伦理主体,对伦理问题能够做出判断和实施行动,决策者可以对决策结果做出“合乎伦理”和“不合伦理”的判定。合乎伦理的决策是指合法的、在道义上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决策,不合伦理的决策是指非法的、在道义上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所不能接受的决策。伦理决策的着眼点在于通过对伦理决策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对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道德评价,对于道德冲突中所涉及的各种价值观进行描述、判断、推理、以及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商,使行为主体能够对决策行为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进行全面思考,解决在决策过程中出现的道德冲突。
(一)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过程
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是根据食品安全伦理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综合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依据人们对食品安全道德合法性认可程度的不同,所做出的一系列道德判断与选择。西方企业伦理决策的主要模型有伦理检查模型、遭擅决策树模型、“九问式”模型等,这些伦理决策模型可分为过程模型和问题模型。过程模型是决策者主要从动机、手段、后果等方面全面地评估一项决策的道德性;问题模型是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通过系统地提出和回答一系列的问题,达到伦理决策的效果。
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机制的实施需要建立起合理的伦理风险决策流程,道德冲突是进行伦理决策的原因,决策者有时需要在两难的价值准则之间做出选择,伦理决策受许多因素影响,包括遵守法律规范、不同国家的伦理标准、组织文化以及在供应链上不同的组织文化的相互影响等因素。经济因素是产生道德冲突的主要诱因,但不是唯一的诱因,其他非经济因素如理想、安全、偏爱、恐惧等都可能引起道德冲突。确认一种情况是否属于道德冲突,取决于角色的道德要求,角色的道德要求又取决于道德判断,而道德判断的依据是道德理论,例如义务论、结果论等价值判断范式。
人们首先要分清道德冲突的内涵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发生道德冲突。当在同一价值体系范围内选择了按照某种道德准则的要求去实现一定的道德价值时,就不得不放弃按照其他道德准则的要求去实现另外的道德价值,由此使决策主体陷入了一种道德选择上的两难境地时,就产生了道德冲突。另外,决策方案的道德状态对决策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琼斯(Jones)认为行为所产生的危害和利益的结果,社会对行为是好是坏的认同程度,危害和利益实际出现的可能性,行为后果出现之前的时间长短,决策者与行为受益者之间的社会、文化、心理或生理亲近程度,受行为影响的人的范围等因素都会对伦理决策结果产生影响。
(二)伦理决策的价值判断依据和影响因子
在伦理决策过程中,需要有基本的价值判断依据和影响因子。一般说来,从操作的角度来看,可从伦理决策的价值判断标准、决策时个人权益的保护、决策后被影响的对象、决策后的效果等方面来考虑。为了让伦理因素嵌入食品安全决策中,决策者必须能够理解和评价道德争论,考虑到感知到的风险是基于价值判断还是科学判断,从而做出合理的伦理决策。为了使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是有效和可持续的,它需要人们在一定的商业环境下评判什么是“好”还是“公平”。
Belmont提出的伦理基本原则包括尊重个人,应将个人看成是能自主的主体,让行为人自己选择,对那些自主力受限制的人应加以保护;自主即理解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愿性即不受他人控制和影响的自由;善行提醒人们要尽量减少伤害,增加利益;公正要求人们应公平待人。可持续发展原则以道德表现为基础,给企业提供了一套伦理决策的指南,使企业能够通过有效地应对并满足由于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挑战。英国政府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主要有(Defra,2002):(1)生产健康、安全的食品,以满足市场需求;(2)支持农村和城市经济和社区的生存能力和多样性;(3)通过市场和公共利益补偿实施可持续土地管理,确保能养活的生计;(4)在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水和生物多样性)的生物学限制下运营;(5)通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资源使用,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取得持续的高环境绩效标准;(6)确保食品供应链中所有员工的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良好的社会福利和培训;(7)持续获得高水准的动物健康和福利;(8)为确保需求不断增长的食品并提供其他公共利益,保持可利用的资源,尤其是可选择的土地使用是满足社会其他需求所必须的。上述道德原则有助于指导我们进行恰当的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
食品伦理理事会(2001)通过剖析四个利益相关者的福利、自治和公正的道德原则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伦理决策,这四个利益相关者包括在食品供应链上工作的个人和组织(如农民、农业供应商、食品制造商、零售商、贸易人员和餐饮人员);一般公众和利益相关者(如社会上的消费者和参与者);农场牲畜和环境。“利益相关者”和“道德原则”这两个维度相互作用形成一个伦理决策矩阵,在伦理决策矩阵的12个独立单元中,福利、自治和公正的原则分别适合农业和食品行业的人员、公众、农场动物和生态系统的利益相关者权益。该伦理决策矩阵提供了在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中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和道德原则之间相互作用的关键要素,涉及伦理的基本准则,如动物福利、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该伦理决策矩阵确定了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的问题和争议的焦点,把伦理决策从问题和人们的感觉中梳理出来,使人们能在更广的范围内讨论问题,能有效帮助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进行价值判断并确立影响因子;它提供了一个对食品伦理决策和个人选择的详细分析,但没有对组织伦理决策进行定量分析或组织之间的定量比较。
(三)伦理决策方案筛选机制
食品企业在进行伦理决策时,要根据各种伦理道德原则对企业的重要性对伦理决策方案进行排序。福利、自治和公正这三项原则中的每一项都应具有相等的道德重要性,这意味着在有些情况下这三项原则会互相冲突。某一项原则的重要性不会总是超过另一项原则的重要性。企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后决定什么是合乎所有三项道德原则。可接受的伦理风险标准是以伦理政策、伦理目标和伦理指标为基础的指南。伦理目标是组织设立的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政策一致;伦理指标是组织详细的可实施的伦理绩效标准,是伦理目标的具体分解。企业通过筛选伦理道德各方面对企业的影响,按照伦理重要性和伦理绩效标准就可以进行伦理决策,管理食品安全的伦理风险。世界上许多知名企业已建立了以“道德过滤器”为中心的决策流程,把拟定的行动方案与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企业的道德原则进行对照,不符合道德要求的方案就被剔除。在对食品安全进行伦理风险与收益评估时,必须尽可能优化方案来增加收益、减少危害,必须禁止风险几率大于收益的方案。
食品安全风险伦理决策矩阵和伦理决策方案筛选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食品安全伦理风险决策过程中,在伦理道德影响方面的优先权排序,对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道德评价,使利润动机符合伦理的要求,是有效降低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一个定性的输出机制,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抉择。
四、结语
道德指南是企业经营的基本伦理原则,也是企业化解伦理风险的基本保障。食品企业应把伦理风险问题纳入其高层决策系统和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中,遵守道德指南,制定食品安全伦理决策的原则,充分考虑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所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问题,从而使伦理风险的管理更具有全局性、前瞻性,保证社会和伦理的要素不会迷失在企业竞争之中,有效化解食品安全伦理风险。
参考文献
[1] 阎俊,常亚平.西方商业伦理决策理论及模型[J].企业文明,2005(3).
[2] 葛晓春.从三鹿奶粉事件谈中国食品危机管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2).
[3] 贾玉娇.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透视及反思—风险社会视角下的社会学思考[J].兰州学刊,2008(4).
[4] 郑锐洪.食品安全危机的伦理分析与解决[J].管理观察,2008(7).
[5] 甘俊. 从“三聚氰胺”事件看营销道德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12).
[6] 张彦.基于风险考量的伦理决策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8).
[7] 李怀.中国食品安全规制的构建与探索[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8] The Application of Risk Communication to Food Standards and Safety Matters, Report of a Joint FAO/WHO Expert Consultation, FAO, 1998.
[9] Risk Assessment of Microbiological Hazards in Foods, Report of the Joint FAO/WHO Expert Consultation, WHO, 1999.
[10]Codex Procedural Manual,10th edition, FAO/WHO,1997. Source: Nestle, M. (2003), Safe Food: Bacteria, Biotechnology and Bioterroris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ondon.
[11]Covello, V.T., Sandman, P.M. and Slovic, P. (1988), Risk Communication, Risk Statistics and Risk Comparisons: A Manual for Plant Managers, Chem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个人对生物安全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事故 两大成因 防范对策
0 引言
事故就是指发生在生产过程中,违背人们意愿且又失去控制的事件。而引起事故的两大重要直接成因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为此,我们要有效地控制事故,就要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改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手。本文主要从管理角度来探讨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大事故成因及防范对策。
1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的心理因素
人的不安全心理是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关键因素,而人的不安全心理及其导致的不安全行为表现又是复杂多变的,每一个人都会受自身心理和所处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同一问题的反应与处理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不安全的心理易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1.1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
人的性格是人的心理核心,性格又决定人对某种情况的态度和行为。鲁莽、草率、懒惰等性格是极容易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通过对各类事故的分析发现,非理智行为所引发的事故占因不安全行为而导致事故的比例相当大,生产中出现的违章、违纪现象都是非理智行为的表现,其中冒险蛮干表现的尤为突出。非理智行为的产生,多由于侥幸、逞能、逆反等心理所支配。因此,我们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控制非理智行为的任务就显得相当重要。
1.2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表现
1.2.1侥幸心理,习惯性违章
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由于人的安全意识和素质的差异,对事故预防的理解不一,有些人侥幸心理比较严重,对曾经的违章行为不认为是事故的导火索,反而觉得偶尔违章操作不会导致事故,进而出现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而当事故的必然条件――违章和偶然条件相结合时,事故就会发生。
1.2.2缺乏安全知识,盲目乱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的用工也进入市场化,大量的农民工进入企业。由于这些人缺乏系统的教育培训和相应的安全知识培训,安全知识贫乏,在这些人进入企业后,再因一些企业为节省培训成本,贪图一时的经济效益,未经系统培训就安排上岗,导致这些人遇到问题时容易产生盲目乱干的情况,从而埋下事故的隐患。
1.2.3贪图方便,省略操作步骤
在生产过程中有些人员喜欢逞能,工作图方便、走捷径,本应按步骤操作的,却喜欢省略操作步骤,采用不应该的简化操作,当出现险情时无法控制,最后导致事故发生。
1.2.4不良心理产生的误操作
1)由于心理超负荷导致信息处理故障和决策错误而产生误操作。
2)由于对正确的方法分辨不清,采取不恰当的行为,最终导致出现完全错误的行为。
3)由于遗漏或遗忘,操作顺序颠倒,没按要求或规定的时间操作,无意识动作出现的错误操作。
2 人的不安全行为预防对策
2.1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培养良好的安全行为意识
及时、经常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不断地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培养员工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培养在危险情况下正确处理问题的良好安全素质,加强对员工的职业技能训练和科学管理,从心理、生理和操作上控制不安全行为。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的技能,正确识别岗位中的危险源,及时处理生产中的隐患,以达到员工无违章、岗位无隐患、班组无事故的“三无”安全生产状况。
2.2 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操作与管理,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
积极开展班组安全建设活动和安全标准化建设,实现操作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是规避员工操作失误、杜绝事故的有效途经。对那些存在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人要加强监督与考核,对于屡教不改者要给予重罚并重新进行安全培训,真正实现安全标准化管理和规范操作,使人的不安全行为得到有效控制。
2.3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观念,消除麻痹大意思想,杜绝习惯性违章
首先,要正确认识麻痹思想的特点、危害性和其存在的根源。麻痹思想的最大特点在于其隐蔽性,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观念。安全的根本是对生命的关爱,利人利己,利民利国。安全规程是确保员工安全的守则,是员工生命的保护神。管理者对员工严管细究是对员工及其家庭和企业负责,是对操作者的保护。员工要加强自律,要欣然接受管理者的检查并配合工作,营造一个“安全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要在生产过程中真正实现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坚决杜绝习惯性违章,实现安全生产。
2.4 强化安全技能的培训,不断增强员工预防事故的能力
企业每年可通过技术讲座、培训,技术大练兵等形式加大对员工的职业技术培训。在强化培训的同时,开展岗位技术比武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技能和预防事故的能力,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3 物的不安全状态的防治措施
3.1 物的不安全状态与事故的关系
人机系统把生产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的机械、物料、生产对象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统称为物。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到位,物的不安全状态极易出现,而物的不安全状态又是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它和事故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如:井下工作面因某种原因造成通风不良容易导致中毒窒息事故,提升钢丝绳磨损程度超过安全允许范围出现断绳事故等。另外,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事故发生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人的管理不到位或决策错误。归根结底,事故与物的不安全状态与人的管理是相互关联的。所以,正确判断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具体表现,控制其发展,对预防、消除事故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同时,消除生产活动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生产活动正常开展的需要,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落实的需要,也是检验企业生产组织者安全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准绳。
3.2 约束与限制能量的不正常作用
能量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是不可缺的,人类利用各种形式的能量做功以实现预定的目的。在利用过程中,人们给能量以种种约束与限制,使之按人的意志进行流动与转换。但是,当操作人员未对能量进行正确有效约束与控制时,能量就有会产生不正常的作用,突然释放的能量波及人体又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就会酿成伤害事故。一切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声能、光能、生物能、辐射能等,都可能引发伤害事故。生产过程中要正确有效地约束、限制能量意外释放,通常应做好以下约束与限制工作:
1)限制能量――如:使用36V以下的安全电压,防止触电事故。
2)防止能量蓄积――如:在一些容
易产生静电积蓄的设备上,采用接地消除静电蓄积;利用避雷针放电保护等措施来保护主要设施。
3)安全能源代替措施――如:在容易发生触电的作业场所用压缩空气动力代替电力,以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4)减释能量――如:在生产设备中采用各种减振装置,以吸收冲击能量,防止人员受到伤害。
5)物理屏蔽――如:在机械装置转动部分外面安装防护罩,以防止员工受到伤害。
6)信息屏蔽――如: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牌,以提醒员工注意安全并做好防范工作。
3.3 全面推行安全标准化生产,规范现场安全标准
推行现场安全标准化建设是规范物与环境安全条件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消除物和环境不安全因素的主要手段。因此,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行业安全标准,特别是地下矿山企业,其井下作业面随时都在变化,井下的安全状况也干变万化,只有严格按照《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来规范作业现场,消除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安全才有保障。
要保证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有效推进,就要认真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领导重视,领导要亲自抓,做到安全生产一级对一级负责;二是抓实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三是要保证安全经费的投入,不断改善安全条件;四是狠抓班组安全建设,从基层抓起,确保实现员工无违章、岗位无隐患、班组无事故;五是抓实现场安全管理与监督,规范现场管理,杜绝习惯性违章:六是严格考核,实行安全生产重奖重罚,以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个人对生物安全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消防技术;纳米技术;绿色环保
社会经济的增强,使得人们对环保、绿色、新型、科技等的环保发展道路越来越关注。当然,对于如何建立新型消防技术设备成为国家科技人员值得研究创新的问题。科学的火灾研究系统设备是创新新型消防技术研究的基础,实现高效清洁的消防,避免消防过程中消防设备对周边环境和造成破坏等问题需要消防技术的不断创新。
1、现代消防技术对环境的影响
1.1 水污染,现代火灾消防使用的消防水里面含有化学污染物,能起到很好的灭火作用,但是这些水排入河流、鱼塘、树林等,会造成树木大批死亡,河流污染严重,水中的生物无法生存。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所以,各种现代消防水的不同泄露物和不同的灭火剂给消防污水处理加大了难度,这些水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形成水体污染,给人们生活会带来困扰。
1.2 空气污染,随着人们消防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在建筑物中加入一些阻燃剂,防止易燃物燃烧,但是这种阻燃剂在发生火灾后,燃烧的气体在空气中形成一种致癌气体。如果火灾现场防护措施不周密,这种致癌气体吸入体内造成的死亡率比火灾中的死亡率更高。
因此,新型、绿色,环保的消防技术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此降低空气中的污染气体,减少水污染。
2、纳米技术的发展应用
进入21世纪后,纳米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各领域的开发,研究已是屡见不鲜,但是持续发展创新的空间依然是备受关注,经科学家商讨,纳米技术在未来社会中将会被普及应用,发展前景广阔。
2.1 纳米技术在消防装备中的应用研究
科学家研究过程中发现:纳米材料制成的消防装备头盔能够耐高温,耐腐蚀的要求。防火服具有一定的隔热性,防毒功能,比较耐高温。利用纳米技术制成的防火服要比一般的钢铁强度高几十倍,消防工作人员传在身上比较柔软,在火灾现场也不用考虑被建筑物挂伤,被应建筑碰破等。经科学家讲解,利用纳米技术制成的头盔中装入体积比较小的计算机,能够在紧急大型火灾现场与指挥人员的技术支持系统进行数据传输。
纳米技术制成的防火服能够在任何恶劣环境下进行现场扑救,采用纳米技术的消防棒,喷水枪和 消防胶带都比较轻,在高层建筑火灾救助中,能减轻消防人员的消耗,大大提高了火灾救助效率。
2.2 纳米技术在防火材料中的应用
2.2.1 纳米技术灭火剂。将传统的干粉灭火剂制成纳米材料,由于纳米技术主要是对原子分子进行分析操作结合成一种新型的分子,利用在各种形式的人造结构中。使得含有纳米技术的干粉灭火效率明显提高,而且延长了储存期。
2.2.2 纳米技术阻燃剂。现代灭火中的阻燃剂普遍含有有毒物质,而且造成了火灾事故中的死亡率增大,所以采用纳米技术的阻燃剂尽心相应程度上的防护。目前用的最多的便是微米级的颗粒三氧化二锑,颗粒比较大,分散性强,不利于三氧化二锑阻燃性能发挥。但是聚合物层状的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可以控制有毒气体的发生还具有较强的阻燃性,由于纳米材料颗粒的变小具有更好的延展性能。
2.2.3 纳米防火涂料。纳米防火涂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纳米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材料;纳米无机和无机纤维。具有很好的分布结构,耐高温,黏粘性强,具有共价键结合的符合树脂等的特点。经过特殊工艺加工,使其与树脂等材料充分复合,使得超薄材料在燃烧后具有高温强度。
2.2.4 纳米技术照明灯。利用纳米技术开发出的照明技术具有节能的特点,能够使用在个人装备上。
2.2.5 纳米技术火灾探测器。利用纳米技术的灵活性特点,将纳米技术制成探测器,定时探测周围环境中的有毒气体,蒸气,烟雾和易燃易易爆物的浓度。能够提高预报探测的效果,减少预报误差。
3、绿色消防产品
3.1 气溶胶:材料本身燃烧可以提供驱动能量;颗粒度比较小能够穿过障碍物在火灾空间中停留较长时间;能够全淹没方式灭火;能够用于密封空间和开放空间。但是气溶胶中的固体颗粒对灭火效率存在一定的影响。
3.2 细水雾:细水雾消防灭火技术最关键的是水本身在细水雾中发生的主要参数。细水雾的直径要求比较严格(
3.3 惰性气体:它的特点是无色、无味、无毒、无腐蚀等,可以说是真正的绿色产品,不会在火灾中对人体造成危害,也不会有任何化学反应。它利用的是惰性气体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能,释放在燃区中能破坏可燃物所需要的条件。
4、全面开展防火设计研究
尽管各种科研结果证明了现代消防技术创新可以利用纳米技术或是各种绿色消防产品,但是主要还在于消防知识的学习,消防技能的加强。对于安全的消防设计人们对火灾的科学认识好需要加深学习,对一些建筑物进行有效经济的安全消防,但是更符合实际更有效的消防安全工程研究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将监督消防工程趋于使用。
所以,国家部门组织专门的力量在积极学习外国的研究经验和做法,积极参与国外的研究活动:积极引导消防工作人员对国外科研成就的学习;开展消防安全工程模型评估,验证研究活动;建立国家级的消防安全工程数据分析库;研究火灾中人对或的反应行为和运动规律;确定火灾场景,设定火灾现场;开展灭火数学模型试验;对高层建筑中排烟窗的烟流量烟气流动规律,烟层计算等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研究不同流域火流量的计算方法和开发应用技术。
结束语
纳米技术是未来创新型消防技术发展的前沿技术,也是深受科学界认可的新型消防技术,不仅科学,而且环保,是绿色道路发展的需要,绿色消防产品的研发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同时,我国消防人员的对消防知识的认识和学习需要不断借鉴和吸收国外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杜兰萍.转变观念发展科技创新管理努力建设一支现代化额的公安消防铁军[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12).
[2]孙伯春.快速提升现代建筑火灾初始处置能力的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6).
个人对生物安全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V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210-01
风景园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展现的作用不仅仅是绿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还给当代人到来了较多的娱乐设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所以在建设现代风景园林之际,应当着重强调施工方案与当地情况的一致性,科学恰当地对施工场所实施勘测,且要按照勘测所得的结果对风景园林实施合理科学的设计与施工。
一、当代风景园林的影响
(一)风景园里利用人造绿化环境以及模拟自然环境的方式,不单单对当代城市的环境实施科学有效地维修保护工作,更重要的是进行自然环境再造的工序,令现代的风景园林更加充满自然、人文的气息。
(二)风景园林所具备的综合性能是城市内部各种要素都无法取代的,例如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以及物质循环而形成的生态效益,植物所形成的园林环境和给予人们乃以生存的生活环境的社会效益,改变生活环境以及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等。
(三)城市郊区的自然环境以及城市内部的人造自然环境区,都给予了动植物、微生物乃以生存的生活场所,为维持城市生物多样化做好准备。
(四)风景园林建设工程能够推动人类文明社会与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其不单单展现于美化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人们的身体素质,而且还展现于传播本国本土文化,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增强城市的人文与艺术气息。
二、当代风景园林施工技术所存有的不足
(一)建设者与设计者的沟通交流不足
施工方对园林的设计理念、设计目的的了解较为匮乏,没有与园林的设计者开展必要的沟通交流,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较好地展现设计者的设计目的。施工方没能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而且没有对参与施工过程的工作人员以及设施设备进行科学有效地配置,没有确定有关的施工技术以及验收标准。
(二)风景园林建设工程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知识以及临场施工技术都对风景园林建设成果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为园林建设工程的施工技术以及设施设备都没有建筑工程的专业化,因此在较多人的观念中绿化施工只不过是种植植物、建设绿化带等工作,另外还因为建设风景园林的收入较高,因此就使得较多专业化水平较低、技术不到位的施工人员投身于风景园里建设行业。因为园林建设工程的施工人员综合水平不一,再加上工作态度不端正以及缺乏责任感,从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使所建立的园林景观无法展现项目的设计理念。
(三)没有对园林进行定期的整理
在具体的风景园林建设项目当中,园林种植项目一般都是不被关注的一项工作,一般情况下仅仅被当作种植树木、养花草,没有对园林种植项目进行系统化的规划设计,而且在专业化的技术者较为匮乏的状况下,对园林内部的花草树木进行修理的工作就只是除草、清除垃圾。现阶段,即使反季节植物的种植技术已经趋向于成熟,可是仍然对反季节植物所耐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缺乏考虑与探究。
(四)风景园林建设过程对虫害的治理工作不到位
众所周知,虫害是风景园林建设项目中的天敌之一,治理虫害是建设风景园林工程的又一大工作内容,可是在现阶段风景园林建设过策划能中,处理虫害问题的措施与技术采取不太科学恰当,与此同时所选用的农药也不符合风景园林建设项目中的规定。
三、如何提升风景园林施工技术
(一)加强施工方与设计人员的交流沟通
施工方应当加强和项目的设计者的沟通交流,尽可能地认识项目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目的,对可能发生的施工难题以及突发事件实现制定好解决方案。制作严格的施工方案,根据实际所建设的园林情况采用不一样的施工组织,例如规模较大的风景园林,应当选择用矩阵制,所谓的矩阵制即是风景园林负责单位的各个部门抽取出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而能够方便单位各个部门的工作,而规模较小的风景园林可以选择用直线型的方式,所谓直线型的组织方式即是整个组织服从层层指挥、同一行动、确定内容、明确职责所谓工作准则,这样有助于各部门的协调工作。
(二)增强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技术
在为风景园林挑选施工队伍之际,应当抓好队伍的资格关,尽可能地选择技术水平高、素质高、施工成果好的队伍,而且风景园林建设工程应当与建筑学、美学、经济学相融合,从而建立质量好的达标风景园林。在正式施工之前,务必要对参与施工过程的工作人员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着重关注施工的规范以及纪律,且制定出一连串奖惩制度,努力把责任与义务关切落实到工程项目的每一个人,从而从一定程度上增强施工队伍的素质。
(三)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
1.应当着重强调土壤的处理项目。众所周知,土壤是花草树木耐以生存的生活根本,对其实施一定的理化性质工序,对其的透气性、透水性等数据实施测试剖析,然后采用相对用的消毒施肥方式。
2.在定点放线的工作中,应当尽可能地实现位置正确、记录清晰的工作目标,而且在植物穴还应当清晰地表明具体的位置,植物槽应当清晰地确定边线,行道树的中心点的确定还应当按照道路两边的低下管道、路灯位置等情况实施科学恰当地调整。
3.对于植物穴、植物槽的规模应当按照所要种植的植物的根系、土壤实际的情况来确定,若土壤的质量一般时,应当将植物穴尽量挖掘得深一点,再者对其实施施肥以及客土的工作,进而有利于植物正常的生长。
4.定期修剪植物的树冠、根系,清除植物根部的包装物是种植花草树木之前的必须完成的工作,而且在种植具有带土球的植物时,应当在种植穴的底部对其实施踏平的工作,若是种植裸根的植物,则要把植物穴的土壤弄成锥形,采取分层堆土的方式,在完成之后要对植物浇水,并且要确定土壤掩盖密实,避免缝隙的出现,且要着重强调植物朝向的问题。
(四)在施工过程中对植物进行实时地保护与保存工作
在运出植物前,应当对植物实施必须的施工步骤。应当让具有专业化技术的园艺工作人员依据相关规定对植物进行挖掘、打包、运输等一系列工作,而且在任何时刻,我们都应当维持植物根部的湿度,避免过冷或者过热而导致根系腐烂的现象。而且施工人员还应当清晰地对植物数量、规模进行记录表明,如果无法对植物进行一一的记录就应当表明一包一捆的数量,对于已经运进施工现场的植物应当将其摆放在阴冷潮湿的位置,避免风吹日晒而导致植物无法种植。
总而言之,伴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不断推进、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步伐,人们对自身所居住的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变化,逐渐从解决基本住房问题上升到要求绿化、舒适、安全的园林环境,所以这就需求我们在当代风景园林建设的过程中挑选合格的施工队伍、选用科学的施工方案、使用恰当的施工技术、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控制、正确保存植物,从而建设符合当代人对生活环境的需求的风景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1] 唐仕毅.论施工项目园林绿化工程成本控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01).
[2] 郑臻华.浅谈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方案[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5).
[3] 徐济华.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J].科技资讯.2007(10).
[4] 徐济华.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J].科技资讯.2006(01).
[5] 王洪成,陈侃.园林景观中的自然要素[J].中国园林.2005(10).
[6] 罗娜.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J].陕西水利.2007(02).
个人对生物安全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死刑;二审庭审;突发事件;防控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发展,内外安全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安全需求和压力在加大;中国的改革开放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新旧矛盾交错而复杂[1]。因此,在新的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社会突发事件发生的风险越来越大。这其中社会安全事件因其直接关乎社会稳定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这个焦点多集中在社会面的安全,即社会公共安全,而对社会组织内部的安全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尝试对死刑犯在二审庭审中的心理进行分析,并就二审庭审突发事件的防控对策展开探讨。
一、死刑犯在二审庭审中的心理分析
所谓死刑案件二审庭审突发事件,是指在死刑案件二审庭审期间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法院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妨碍审判活动和严重损害司法权威、危及法院安全的紧急事件。死刑案件二审庭审突发事件的发生经常出于法警的意料之外,其时间、影响的程度常常是法警始料未及的。这就需要法警对死刑案件二审庭审突发事件必须有充分的认识,保持高度警惕,严密监控庭审过程中的各种异常现象。死刑案件二审庭审突发事件不仅对法院公信度的影响是深远的,而且对法警形象的损害也是致命的。更为重要的是,死刑案件二审庭审突发事件对法院的司法权威构成了严重挑战。
分析死刑犯在二审庭审中的心理特征,确保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和庭审安全,已经成为当前法警部门警务保障实践中迫切需要关注和重视的焦点。死刑犯的心理状态的变化,是由犯罪人的心理所支配和决定的,是受周围环境影响的,它通过犯罪分子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不难发现,在死刑案件二审庭审时,死刑犯的心理状态一般表现为:
(一)恐惧、怕死心理
死亡对人类来讲是不可避免的,对死期不能具体预计的任何人来说,是无所谓惧怕死亡的。但是,知道自己即将面临死亡,恐惧、怕死的巨大压力就会随之而来[2]。当一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判处死刑后,死刑犯对死亡的恐惧和怕死心理就会与日俱增。在一审被判处死刑后,到死刑二审开庭之前,死刑犯的思想斗争非常激烈。特别是当经过死刑二审的法庭调查、质证、辩论,死刑犯知道自己所犯罪行严重,非杀不可,一审定的死罪不易更改时,其精神状态几乎达到崩溃的地步。死刑案件二审庭审的过程使死刑犯“生”的梦想基本破灭,死亡的压力和紧迫感越来越临近,其恐惧和怕死心理非常突出。
(二)悲观绝望心理
由于死刑犯所犯罪行社会危害性极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犯罪手段特别恶劣,死刑判决基本符合时下被告人对判决结果的“心理预期”。然而,此时的死刑犯是一个心理脆弱的群体,他们在一审被判死刑以后,虽然绝大多数死刑犯都会提出上诉,但是他们不知道在二审后能否得到改判,所以都不可避免地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等死”的阴影笼罩在他们心头。他们认为一旦二审维持原判,自己的一生将从此完结。因此,在死刑案件二审庭审过程中,死刑犯的悲观绝望心理导致和强化了其自杀心理。他们认为,改判无望,手铐脚镣行动不便,跑是根本不可能的。在悲观绝望心理支配下,有的死刑犯积极准备,伺机自我了断。
(三)求生、求轻心理
求生是人类在困境下的最基本的欲望,是害怕死亡的本能和意识。对死刑犯而言,对死亡的巨大恐惧压力有时也会产生惊人的反作用力,迫使死刑犯想尽一切办法谋求活命。死刑犯知道自己所犯罪行严重,非杀不可,一审定的死罪不易更改,感到上诉希望不大,已有死的思想准备。但出于求生的本能愿望,仍有侥幸心理,自认为有从轻或减轻处罚的理由,可能判死缓或无期徒刑。因此,他们在接到死刑判决后会立即上诉,要求接见律师,急于与外界进行信息沟通,希望亲人能够在看守所外走关系、托门子,求生、求轻的愿望表现突出,他们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在高级人民法院的二审庭审上。在死刑案件二审庭审中,此时的死刑犯会绞尽脑汁地检举揭发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只要有1%的希望对死刑改判有积极影响,死刑犯都会付出百倍的努力。
(四)怨恨和报复心理
一审被判处死刑后,有的死刑犯认为,自己的杀人是对方引起的,或客观造成的,有的对家庭和社会心生怨恨;有的认为自己命不好,赶上了风头浪尖,吃了“风头官司”,从而仇视政法机关及人民警察;还有的对定罪量刑不服,引起针对司法人员或告发人的报复动机。因此,在死刑案件二审庭审中,死刑犯在怨恨和报复心理的支配下,会积极寻找一切机会。一旦有机会,就会疯狂地实施各种报复行为,扬言:“不能白死,要找几个陪葬的”。
(五)伺机脱逃心理
脱逃心理是死刑犯求生心理的极端表现。有的死刑犯在自觉死期将至而又改判无望时,会产生铤而走险、孤注一掷伺机脱逃的动机。死刑犯知道自己的罪行不可饶恕,死已成为定局。不跑等着也是死,跑时被抓住或被击毙也是死。不怕死,不要命的想脱跑,跑出来能活几天算几天,是死刑犯较为普遍的心理。在死刑案件二审庭审中,死刑犯突出的心理反应是:现在还没有经法院二审判刑,能逃就逃,一旦判了刑,再逃就来不及了。因此,对死刑犯而言,脱逃是对生命的渴望,这将驱使死刑犯在实施脱逃计划和行动时不计风险、不计成本。死刑犯脱逃,不仅严重危害法庭庭审安全,妨碍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而且极易形成更大的社会治安隐患,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
二、死刑案件二审庭审突发事件的防控对策
死刑案件二审庭审突发事件往往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死刑犯逃脱等严重后果。因此,预防是庭审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法警工作的第一要务。如何确保死刑案件二审庭审的安全,笔者认为,应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规律,结合庭审实际,以死刑犯为防控核心,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庭审突发事件的防控对策。
(一)信息预警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情报信息的收集、研判是预防和处置死刑案件二审庭审警务保障工作的基础。法警部门作为预防处置死刑案件二审庭审过程中突发事件的主要职能部门,要建立健全情报信息的综合分析研判机制,切实加强对获取的情报信息的筛选、甄别工作;要强化法警部门的信息预警意识,建立社会信息预警机制;要拓宽信息渠道,提高信息质量,牢牢掌握处置工作的主动权;要建立社会稳定预警系统,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作出科学预测,提前预警,超前预防。
(二)控制有力的现场处置措施
死刑二审开庭审理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具有对抗性、动态性等特点,法警部门在对某一突发事件处置的过程中,必须对现场的情势做出正确的判断,要在对事件演变方向有充分估量的基础上,科学性、艺术性地选择控制有力的现场处置措施、手段,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不仅要充分考虑打击、处置的火候,而且要准确把握“出击”的最佳时机,切实掌握好打击的“度”。这不仅有利于整个事件的处置,而且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更有利于国家的司法权威。
(三)建立几类常见庭审突发事件的防控对策
1.脱逃事件。死刑二审庭审脱逃是一种危害极大,影响极坏的恶性事件,历来是法警部门防范的重点。对于一审被判处死刑的死刑犯而言,自觉死期将至而又改判无望时,会产生铤而走险、孤注一掷伺机脱逃的动机。死刑二审庭审脱逃事件发生的时间多集中在休庭、庭外候审及庭审结束(签字)等阶段。
为防范死刑犯脱逃事件的发生,法警部门必须建立安全防控机制:一是要建立庭审突发事件的区域防范机制,如重点防范区域可分为法庭进出口、候审室、审判区、旁听区等,对上述区域要加强安全检查;二是要建立值庭、押解、安全检查、看管、警卫等各执勤法警的协调配合机制;三是要建立庭审突发事件的时间防范机制,注意防范高发期险情。庭审警务实践表明,庭审开始(刑事被告人进场)、休庭以及庭审结束(当事人签字或律师、刑事被告人退场)等阶段是各类庭审突发事件的高发期,也常是庭审防范薄弱的时候[3];四是要建立法院、公安等部门的联动机制。一旦发生死刑犯脱逃的情况就要及时追捕,按照脱逃应急处置预案有组织地进行,并及时通知当地警方,协助公安部门将逃犯缉捕归案。
2.自杀、自伤事件。每一个人生来都有好生恶死的本能,但作为社会之人也常常会因遭遇逆境或挫折而产生自杀、自伤意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的理智足以抑制这种意图,所以,现实中真正将自杀、自伤意图变为行动的则始终是少数。[4]死刑犯由于一审被判处死刑,在二审庭审过程中正经历着被维持死刑判决所引起的生理的、心理的甚至是肉体的痛苦,因此,具有自杀、自伤意图的死刑犯更为普遍。而推动死刑犯实施自杀、自伤行为的正是死刑犯自杀、自伤的心理活动。死刑案件二审庭审死刑犯自杀、自伤事件发生的时间多数是在庭审开始前或者庭审结束后;自杀、自伤的方式以吞食异物、撞墙、跳楼为多见。
兼有生物性和社会性的人,既具有求生的本能,又具有趋利避害的社会观念,因此,在一个人面临生死抉择时,是死还是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者力量的对比关系。[4]这就要求法警在评估、矫正死刑犯的自杀、自伤倾向时,要注意死刑犯神情举止的变化,尤其要注意庭审前后情绪反常的死刑犯。因此,法警及法警部门不仅要特别注意庭审前后情绪反常的死刑犯,而且要加强安全检查,留意庭审场所可能发生自杀、自伤的“危险区域”,杜绝自杀、自伤的工具条件。另外,法警部门还要建立与医疗机构的及时联系机制、建立与法院其他部门的协作机制及必要的急救机制等等。
3.行凶事件。庭审行凶事件突发性强,性质极端恶劣,后果十分严重,社会影响极大。怨恨、报复是死刑犯采用暴力行凶行为的最常见的动机,而引发这一动机的常见因素:或是对一审死刑判决不满,引起针对司法人员的报复动机;或是怨恨检举揭发他们的人,使之进一步强化意识,引起针对不特定人的报复动机等等。针对死刑案件二审庭审行凶事件,法警部门除了建立上述脱逃、自杀、自伤事件的防控机制外,还应建立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周密安排,合理布警,确保死刑案件二审庭审安全;二是强化安检、重点防控,防止管制物品、限制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强腐蚀物品等危险物品进入法庭;三是结合庭审过程、实行动态防范,特别注意庭前、休庭以及庭审结束等阶段的防范;四是结合警务实践,加强庭审警务保障演练,提高法警处突技能。
参考文献:
[1] 吴兴唐.新安全观和反恐斗争[J].当代世界,2003,(10):11.
[2] 唐兢.死刑犯一般心理分析与监管对策要略[J].政法学刊,2008,(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