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优化
制造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社会化建设有着积极促进作用,而制造业企业的发展中,在管理工作层面的优化就比较关键,其中的供应链管理是重点管理内容。通过从理论层面UI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就能从多方面对企业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对供应链的管理质量水平提高也有着积极意义。
一、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重要性和管理现状分析
(一)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重要性分析
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在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产业发展也进入到新的发展局面,企业的经济环境已经比较鲜明的突出,在企业发展中的传统模式应用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在制造业的企业供应链管理工作方面,在这一管理上的强化,就成为企业成本降低以及增加效益的重要方法。在制造业企业的传统管理模式应用中,在内部资源的应用比较重视,但是在外部资源方面没有重视[1]。供应链管理这一新的管理理念模式的应用,就能将内部和外部资源有机结合,对提高制造业的整体效益比较有利。
再者,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的强化,在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层面打下了基础。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管理理念的进步,制造企业的发展中,在供应链的管理上进行加强就成为发展趋势,这也会成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的重要举措。制造企业的发展中在当前已经将设备制造和工程施工等集为一体,在供应链的管理就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企业的供应链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方面就成为可能。
信息技术为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有利支持,对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顺利开展就提供了很大方便,在支持的力量发挥上也愈来愈重要[2]。企业的供应链科学化管理就能对成本有效降低,将整合的范围拓展到供应链上,企业的主导作用就能有效发挥。
(二)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分析
制造业企业供应链实际管理过程中,随着全球化济的发展,在行业间的沟通交流也日益密切化,行业内部产业升级以及外部市场拓展,对企业自身的运输量也有了很大提高。现代化的物流发展已经不是单方面的生产以及销售,在购进货物层面的发展也占据了很大部分。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实际管理过程中,就逐渐的向着专业化以及标准化的方向迈进[3]。在当前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发展方面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还有一些层面需求进一步优化。
二、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原则和优化措施
(一)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原则分析
制造业企业供应链实际管理过程中,要遵循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供应链管理作用的充分发挥,才能促进制造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供应链管理的柔性原则方面要加以遵循。供应链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对竞争市场更好的适应,在用户的服务水平层面有效提高,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就要注重柔性化的应用,这样才能有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
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的管理工作实施中,在协调性的原则以及集成化的原则层面也要充分重视。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工作的实施,和单企业间相互关系有着不同,其在整合的特征上比较突出,在供应链当中的资源能有效实现共享,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在对整体效益的提高层面有着积极作用发挥[4]。供应链的管理协调性层面,就要注重在利益以及管理的协调上加强重视,将供应链对市场的相应速度有效提高。
(二)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优化措施
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要注重时间延迟措施的科学实施,对企业供应流程能重新规划。在延迟策略的原理从产品外观以及形状等推迟到接到客户订单再加以确定。在延迟技术的应用下,就能实现最大化的柔性,从而有利于库存量的有效降低。不仅如此,在供应链的管理应用中,对地理位置布局也要体现出合理性,在总装厂以及目标市场的距离要近,这就比较有利于对市场需求情况的及时性了解。
供应链的管理要在整合措施的实施上加强,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有效提高。将供应链实施整合,是对业务流程的优化,也是对竞争力提高的重要手段。制造企业要想在市场发展中获得优势地位,就要对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构建良好的供应链合作关系,在相互协作以及双赢的理念方面充分融入,从而来获得最大利益。不仅如此,也要注重对当前的一些信息技术科学应用,在信息流程的优化方面不断加强,对不同企业关键数据集中性协调。
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工作实施中,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以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层面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文化的形成,有利于员工的积极性和凝聚力提高,这就需要将精神文化进行提炼,以及倡导行为文化和创新制度文化等。从多方面来提高供应链管理文化建设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供应链管理工作实施中,就要从多方面加强细节管理内容的规范,按照详细的管理制度加以实施。通过从理论上的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就能有助于制造业企业的良好发展,在管理的整体效率水平上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端存真,薛善良,李建平,马继红,杨年宝.航天产品准时装配管理技术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4(17).
[2]汤鹏主.制造企业企业供应链管理探析[J].企业活力,2014(12).
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性范文2
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2007)的统计数据表明,经历了2001-2003年的衰退之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新一轮的迅猛增长(见表1)。在2004-2006年,全球FDI流量分别比上年增长了31.57%、27.44%、38.07%,在2006年,全球FDI流量再次突破1万亿美元,达到13058.52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了131.5%。
2006年,发达国家利用外资增长了45.26%,发展中国家仅增长了20.60%;印度利用外资的增长速度达到惊人的152.86%,而中国则略有下降,但印度利用外资的规模仍远远低于中国,2006年其实际利用外资的规模不到中国的四分之一。美国外资增速高达73.61%,远远高于欧盟的9.16%,但与欧盟的外资规模差异仍然庞大,2006年美国利用的外资不到欧盟的三分之一。
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FDI的三分之二流向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吸收的FDI仅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左右。2006年吸收FDI最多的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和法国,这三个国家吸收的FDI占发达国家和世界整体的比重分别为46.18%、30.33%,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FDI吸收国。
二、中国仍是跨国公司和外商直接投资的福地
(一)在华跨国公司和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仍较集中
中国商务部外资司(2007)的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中国吸收的FDI达到694.68亿美元,是仅次于美国、英国和法国的全球第四大FDI吸收国。尽管2006年中国利用的外资比2005年下降了4.06%,但比2003年增长了29.83%。全球500强制造业跨国公司中有130家在华开展投资,累计投资总额为50.51亿美元,其中超过5000万美元的项目有28个。中国FDI来源国(地区)仍然高度集中在亚洲及部分发达国家(见图1)。2006年,对华直接投资前四位国家(或地区)分别是香港、美国、日本和韩国,其对华投资占全国的比重高达50.79%。另外,德国、新加坡、台湾、荷兰和英国等对华投资规模也较大,占全国的比重合计为13.43%。上述9个国家(地区)对华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合计为64.22%,是中国FDI最重要的来源。在华投资的500强跨国公司主要来自日本、香港、韩国、美国和德国,2006年上述五国(地区)的500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占全部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6%、26%、6%、4%、3%,合计达到65%。
(二)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仍高度集中在东部地区
从地区分布看,2006年,全国FDI的90.32%集中在东部十一个省市,中部和西部二十个省市利用的FDI不足全国的10%,FDI在中国的地区分布的不平衡性仍然没有改变,甚至略有加强(见表2)。500强跨国公司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山东和广东等沿海省市,2006年500强跨国公司在上述四省市的投资占全部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9%、16%、12%、9%,合计达到56%。
(三)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对服务业投资增长较快
从行业分布看,中国的FDI仍然高度集中在制造业,2006年,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为57.69%。除制造业之外,房地产、金融以及商务服务等行业实际使用的外资也较多,在2006年,上述三个行业外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1.85%、9.70%、6.08%,合计为27.63%,其他各行业合计利用外资仅占全国的14.68%。
中国制造业外资高度集中在计算机及通信设备等电子行业,2006年,计算机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制造业外资的20.37%。另外,化工、交通运输设备、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外资规模也较大,上述四个行业2006年合计使用外资占全国制造业外资的比重达到23.14%。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涉及到40个行业,但主要集中在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批发业和零售业等,2006年,500强跨国公司在上述七个行业的投资占全部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1%、10%、9%、8%、7%、7%、6%,合计达到58%。
三、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利用FDI比较
(一)中国利用FDI的规模及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比较
对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2007)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见表3),与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相比,中国利用的外资规模相对较小,截至2006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中国利用的FDI存量占全世界的比重分别为14.91%、9.46%、6.52%、4.19%、2.44%。但是与亚洲主要国家如印度、日本等相比,中国的外资规模是相当庞大的,截至2006年,印度利用的FDI存量占全世界的比重仅为0.42%,而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其FDI存量也仅占全世界的0.90%。在发达国家中,与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相比,日本更注重对外直接投资,而并不注重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作为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走了一条与印度完全不同的道路,与印度相比,中国更倾向于模仿东亚小国(地区),如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等重视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二)FDI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及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比较
从流入FDI存量在国内经济的重要性来看(见表4),与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相比,FDI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还是比较低的,截至2006年,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利用的FDI存量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3.5%、47.8%、35%、17.4%,而中国仅为11.1%。但与日本和印度相比,FDI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则相对较高,截至2006年,日本和印度利用的FDI存量占其GDP的比重分别仅为2.5%、5.7%,远远低于中国的11.1%。与欧盟、发展中国家整体、发达国家整体和世界整体相比,流入中国的FDI存量在中国国内经济的重要性也是比较低的,截至2006年,流入欧盟、发展中国家整体、发达国家整体和世界整体的FDI存量占其GDP的比重分别为38.0%、26.7%、24.2%、24.8%,都远远超过中国的11.1%。因此,尽管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中已经占有较高的份额,但从世界角度看,FDI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还是比较低的。另外,从世界整体,以及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变化趋势上看,FDI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呈上升趋势,而其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则在相对下降,其原因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超过了FDI在中国的扩张速度。
四、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
(一)外资、私营和国企,中国工业经济鼎立三足
利用中国国家统计局(2007)的资料,表5揭示了中国工业经济三种经济类型的份额。由此可见,2006年中国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共同创造了全国工业总产值的52.85%,远远超过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31.24%,外资、私营及国企共同三分中国工业经济,其中外资企业在中国工业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
另外,由表5还发现,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资产合计仅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0.39%,而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资产虽高达46.41%,但其创造的产值却远远低于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共同创造的产值。国有企业资产多而产值低,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资产少而产值高,这反映出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效率要高于国有企业。
最后,从表5还可以看到,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对于增加中国的税收以及转移中国大量的过剩劳动力等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认为,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已经占据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同国有企业一起共同支撑着今日的中国经济。
一、全球FDI复苏强劲,增长迅猛
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2007)的统计数据表明,经历了2001-2003年的衰退之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新一轮的迅猛增长(见表1)。在2004-2006年,全球FDI流量分别比上年增长了31.57%、27.44%、38.07%,在2006年,全球FDI流量再次突破1万亿美元,达到13058.52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了131.5%。
2006年,发达国家利用外资增长了45.26%,发展中国家仅增长了20.60%;印度利用外资的增长速度达到惊人的152.86%,而中国则略有下降,但印度利用外资的规模仍远远低于中国,2006年其实际利用外资的规模不到中国的四分之一。美国外资增速高达73.61%,远远高于欧盟的9.16%,但与欧盟的外资规模差异仍然庞大,2006年美国利用的外资不到欧盟的三分之一。
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FDI的三分之二流向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吸收的FDI仅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左右。2006年吸收FDI最多的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和法国,这三个国家吸收的FDI占发达国家和世界整体的比重分别为46.18%、30.33%,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FDI吸收国。
二、中国仍是跨国公司和外商直接投资的福地
(一)在华跨国公司和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仍较集中
中国商务部外资司(2007)的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中国吸收的FDI达到694.68亿美元,是仅次于美国、英国和法国的全球第四大FDI吸收国。尽管2006年中国利用的外资比2005年下降了4.06%,但比2003年增长了29.83%。全球500强制造业跨国公司中有130家在华开展投资,累计投资总额为50.51亿美元,其中超过5000万美元的项目有28个。中国FDI来源国(地区)仍然高度集中在亚洲及部分发达国家(见图1)。2006年,对华直接投资前四位国家(或地区)分别是香港、美国、日本和韩国,其对华投资占全国的比重高达50.79%。另外,德国、新加坡、台湾、荷兰和英国等对华投资规模也较大,占全国的比重合计为13.43%。上述9个国家(地区)对华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合计为64.22%,是中国FDI最重要的来源。在华投资的500强跨国公司主要来自日本、香港、韩国、美国和德国,2006年上述五国(地区)的500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占全部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6%、26%、6%、4%、3%,合计达到65%。
(二)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仍高度集中在东部地区
从地区分布看,2006年,全国FDI的90.32%集中在东部十一个省市,中部和西部二十个省市利用的FDI不足全国的10%,FDI在中国的地区分布的不平衡性仍然没有改变,甚至略有加强(见表2)。500强跨国公司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山东和广东等沿海省市,2006年500强跨国公司在上述四省市的投资占全部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9%、16%、12%、9%,合计达到56%。
(三)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对服务业投资增长较快
从行业分布看,中国的FDI仍然高度集中在制造业,2006年,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为57.69%。除制造业之外,房地产、金融以及商务服务等行业实际使用的外资也较多,在2006年,上述三个行业外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1.85%、9.70%、6.08%,合计为27.63%,其他各行业合计利用外资仅占全国的14.68%。
中国制造业外资高度集中在计算机及通信设备等电子行业,2006年,计算机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制造业外资的20.37%。另外,化工、交通运输设备、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外资规模也较大,上述四个行业2006年合计使用外资占全国制造业外资的比重达到23.14%。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涉及到40个行业,但主要集中在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批发业和零售业等,2006年,500强跨国公司在上述七个行业的投资占全部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1%、10%、9%、8%、7%、7%、6%,合计达到58%。
三、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利用FDI比较
(一)中国利用FDI的规模及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比较
对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2007)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见表3),与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相比,中国利用的外资规模相对较小,截至2006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中国利用的FDI存量占全世界的比重分别为14.91%、9.46%、6.52%、4.19%、2.44%。但是与亚洲主要国家如印度、日本等相比,中国的外资规模是相当庞大的,截至2006年,印度利用的FDI存量占全世界的比重仅为0.42%,而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其FDI存量也仅占全世界的0.90%。在发达国家中,与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相比,日本更注重对外直接投资,而并不注重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作为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走了一条与印度完全不同的道路,与印度相比,中国更倾向于模仿东亚小国(地区),如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等重视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二)FDI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及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比较
从流入FDI存量在国内经济的重要性来看(见表4),与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相比,FDI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还是比较低的,截至2006年,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利用的FDI存量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3.5%、47.8%、35%、17.4%,而中国仅为11.1%。但与日本和印度相比,FDI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则相对较高,截至2006年,日本和印度利用的FDI存量占其GDP的比重分别仅为2.5%、5.7%,远远低于中国的11.1%。与欧盟、发展中国家整体、发达国家整体和世界整体相比,流入中国的FDI存量在中国国内经济的重要性也是比较低的,截至2006年,流入欧盟、发展中国家整体、发达国家整体和世界整体的FDI存量占其GDP的比重分别为38.0%、26.7%、24.2%、24.8%,都远远超过中国的11.1%。因此,尽管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中已经占有较高的份额,但从世界角度看,FDI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还是比较低的。另外,从世界整体,以及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变化趋势上看,FDI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呈上升趋势,而其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则在相对下降,其原因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超过了FDI在中国的扩张速度。
四、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
(一)外资、私营和国企,中国工业经济鼎立三足
利用中国国家统计局(2007)的资料,表5揭示了中国工业经济三种经济类型的份额。由此可见,2006年中国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共同创造了全国工业总产值的52.85%,远远超过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31.24%,外资、私营及国企共同三分中国工业经济,其中外资企业在中国工业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
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制造业;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1
随着现代化经济的不断反展,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制造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发生重要的变化,成本的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如何才能降低生产能耗,降低总成本,用最少的资源产出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制造业考虑的关键性问题。制造业,与其他的行业不同,由于成本涵盖的多方面性,财务管理起来较为繁杂。制造业财务管理的好坏决定了企业之后能否进行快速平稳的发展,因其重要性,本文就财务成本的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财务成本管理对于制造企业发展的意义以及如何实现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途径等三方面展开研究,为完善制造业财务成本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一、我国制造业财务成本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制造业的成本信息管理出现漏洞
无论哪个行业,具备完整的成本信息管理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制造业在成本管理信息上出现漏洞较多,使成本数据失真及可比性不高,影响制造业对于成本有效管理的需要。现如今,我国的制造业的成本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有一定的局限性,未能将成本的管理、成本的预测、成本的控制很好的反映出来,导致信息不对称。成本信息的不明确,导致了企业不能做出更好地科学的决策,不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成本管理指标体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缩小了企业的发展空间。
2.缺乏健全的财务成本内部的管理和控制制度
制造业具有庞大的财务内部管理系统,具有一定规模的制造业,可能由多家企业联合合作,形成规模化生产经营,这就存在许多弊端,如各企业管理制度不同、控制手段脱节,以及多个管理者意见不同导致的管理上的松散性与随意性。财务成本内部管理没有健全的制度限制,这就必然导致内部管理出现混乱,导致成本流失和失控。
3.员工成本意识较差,且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
制造业成本的管理往往是由本公司或者是企业的财务负责核算管理。财务成本的比重以及组成等信息来自于财务部,而未让制造业的主体――制造员工参与,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员工成本的意识薄弱,存在着浪费等不负责的生产现象。此外,企业内部缺乏有效地监督机制,对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无激励机制或管理不到位,这就削弱员工工作积极性,严重影响了企业工作效率,降低了效益,影响企业的发展。
4.管理者先进的财务管理观念的缺乏
制造业的管理者普遍对于财务管理认识不足,管理者思想观念保守陈旧,缺乏先进的财务管理观念。大多数的制造业的企业管理者认为财务管理没有过多的益处,不能产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制约了企业大规模的生产。这些管理者只认为生产才是硬道理,只有做好生产工作,企业就能创造出更大的经济利润观念成为管理者的管理思想。由于重视领域的片面性,使得财务管理在制造业中失去了其应该有的地位和作用,造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缺失。
二、财务成本管理对于制造企业发展的意义
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中枢纽带,具有举其轻重的地位。在完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企业之间的较量不仅仅局限于企业之间规模的较量,更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水平。一个企业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好坏,往往能决定企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保持有利的地位。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精细化的管理是一个企业的独特的竞争优势,相比技术的创新也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企业管理的中枢纽带,企业若能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系统,并做到精细化管理的程度,可以使企业在成本有效的控制管理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详细而又具有参考性的成本核算统计数据能为企业的管理决策者提供数据依据,了解企业的成本状况,为企业的决策者科学合理的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打下基础,这也必将企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高度。
三、实现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途径
制造业的财务成本精细化的管理包含了众多方面,涉及许多的职能部门,生产线流程以及所有的制造业员工等。因此,建立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鼓励全员参与
制造业相比于其他的高科技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非常之大,如何处理好劳动者与生产的问题是所有企业必然面对的问题。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保障员工的利益。一方面,需要企业的每一位员工积极参与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积极性的提高也将保证制度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需要企业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以及增强员工对于成本的了解与意识,为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上在人力方面打下基础。
2.建立健全成本精细化管理核算体系
企业的成本的统计一般结合企业的生产成本、采购成本、营销成本、财务管理成本以及人力成本等几个方面。因此制造企业也应该结合自身的生产状况以及各个部门的工作状况的特点对上述的几个方面做出控制和调整,管理者应当重视财务管理的作用,制定出符合本企业的核算管理制度,鼓励全员参与成本精细化核算的工作,以此达到成本管理精细化的要求。
3.建立完整的财务分析反馈管理体系
企业成本精细化核算的目标的制定就是为企业决策提供决科学的依据,完整的财务分析反馈管理体系是为这个目标打下基础。企业的财务分析管理体系可以全面的分析出财务在细化上需要作出哪些调整和改进,以确保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有效进行,才能为企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应。
四、总结
财务的精细化管理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中枢纽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制造业要想达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就必须采取适当的途径,完善各方面的不足,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促进企业的长稳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祥.我国制造业财务成本精细化浅论[J].中国总会计师,2013(09).
[2]潘良荣.论企业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6).
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制造业;供应链;重要性
0 引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它的发展水平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供应链管理是从原材料的供应到最终实现销售的全过程,将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消费者及物流等相关的活动进行有机整合,实现最大效益。未来衡量企业的竞争力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能否获胜,就在于供应链上的企业能否建立有效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终实现共赢。所以,在制造业中应用供应链管理是其提高竞争力的必经之路,研究它具有实际意义和战略作用。
1 实施供应链管理对制造业的重要性
进入新世纪以来,企业在适应全球化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竞争力,必然要选择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它是从发挥供应链最大效益的角度,对企业所有节点的信息资料进行整合,注重汇总信息资料、对市场快速反应、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及为客户创造价值等。电子商务平台上销售与采购信息的公开化,使得销售成本和采购成本降低,也改变了企业原来的采购、销售模式,原来的采购部门实现了从完全控制成本到创造新利润的转变,减少了原来销售渠道的中间环节,使企业的成本在行业里得到降低。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电子商务实现了企业对企业(B2B)的形式,同时我国制造业水平也在迅速提高。但是还有许多企业反应其产品缺乏竞争力,经营业绩不佳,其主要原因是在供应链上消耗了大量成本,无法将供应链中的资金、信息等进行有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最终导致供应链管理的失控,造成利润降低、成本增加。
我国的制造业要想与国际接轨,适应发展的潮流,就必须要将供应链管理应用到制造业中。实施供应链管理可以解决企业以下问题:第一,精简机构减少冗员,降低人工成本、运营成本;第二,减少原材料、固定资产等投入,提高资金周转率,从而降低投资风险;第三,将有效资源集中,开展研发和销售工作,或进行企业重组、兼并,实现企业迅速扩张。
2 供应链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从国外看,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才真正关注供应链管理,它与工业化的发达程度密切相关的。早期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注重的是其操作效率,包括供应链的组成和财务、多级库存等方面,而近期是从战略角度去研究其管理体系,注重的是参与企业间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而不是供应链的简单连接问题。供应链管理在我国发展相对滞后,但相关管理思想早就形成。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当时制造业非常落后,完全没有供应链的概念。当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关心的是扩建厂房、更新设备、技术改造等,企业的产能不是取决于销售量,而是根据原材料的供给情况。
第二阶段,从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我国经济开始起步,对外贸易日益增长,企业越来越注重将内部资源有效利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逐渐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在市场需求拉动、刺激下,企业开始对日常经营管理加以控制。
第三阶段,九十年代初期以后,我国经济体制逐步实现了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并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日益繁荣,许多商品开始逐渐过剩,如何控制成本渐渐成为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不得不思考怎样从原材料供给——生产制造——销售全过程加以管理控制,以便使企业整体效益提高,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我国真正意义上对供应链的研究才刚开始,过去的关注只是停留在材料供给——生产制造这一层面,注重的是:材料供应商的选择、降低成本费用、保证质量等问题,缺乏对整个供应链的全过程把控,更谈不上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性。随着国外大企业的不断涌入,许多企业从观念和经营管理上开始追求供应链管理,但由于对供应链管理的生疏,许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还存在问题。
3 供应链管理在我国制造业中的问题
3.1企业注重竞争意识,缺乏合作意识
在供应链中,各节点的企业既是竞争关系,又是相互合作的关系,它们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而许多企业却把供应链上各环节的企业关系,仅仅当成交易关系,而不是战略合作关系。有些制造企业进行采购时,把供货方完全当成竞争对手,在进行谈判时双方把焦点放在价格上,尽量使供货商做出最大的让利。实际上要想建立有效的管理就需要实现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共赢,只谈竞争而丧失合作基础,最终还是企业自身收到损失。
3.2应链管理水平偏低
目前供应链管理在我国制造业中应用的还不到位,其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企业片面强调下游的重要性,与供应链下游密切联系,而忽视了供应链上游材料供应商的重要性,不愿同上游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没有同上游供应商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当原材料市场发生动荡供不应求时,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成本会增加,同时企业需要增加库存量,库存费用也会增加,如果供货受到影响,就难以满足客户需求的变化,从而做出快速反应,这也必然给下游的销售和客户服务工作带来重大影响。
3.3供应链管理缺乏需求驱动
需求驱动型的供应链管理最明显的优势是因需定产,有效降低库存成本。这样的供应链建立后,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可以及时应对,无论是对商品个性化的追求,还是产量的不确定性,都能快速反应满足市场需求,这是其真正的核心价值。我国的制造业一方面受到计划经济长期影响,注重生产忽视流通,另一方面供应链管理研究起步晚,对供应链管理中的终端客户缺乏重视,特别是没有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决定产量,所以我国制造业没有建立起需求型的供应链管理。
据有关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急需准确掌握市场需求,还希望能与消费者沟通,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动态,但最终许多企业把重心还是放在生产制造上,没有真正做到因需定产,造成产能过剩。实际上真正能够做到依据市场需求,确定年产量的企业少之又少,大多数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还是依据年初的预测计划模式,造成供应链缺少弹性。
3.4供应链管理在我国制造业中的发展对策
为了适应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要求,企业必须从供应链的上游供应商开始,一环扣一环,紧密联系,直到实现最终的销售交易,按照供应链管理的特性真正变革企业各项流程,使得各节点的企业都具备自我适应的能力,都能有效处理信息流和物流。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3.4.1提高企业的协同力
首先要在企业内部开展协作,对制造企业内部的部门之间,业务之间进行整合。通过建立跨部门、业务的客户团队进行企业内部协作,确保企业内部上下一心面对市场需求,该团队需要拥有企业内各方面的人才,包括市场营销、财务、采购、库管等专业人才。其次是开展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间的协作,通过信息技术创建一个企业间协作的平台,实现供应链的整合、信息共享,最终目标是实现动态的企业供应链联盟。我国制造业企业以往实施的供应链管理,主要运用的是包括仓储管理系统、电子采购系统等比较独立的专业系统,如果继续使用这些不同的软件系统来组合管理企业,必将增加企业的成本费用。这就需要对这些不同的专业系统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例如采用以ERP为核心,将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两个模块集成的ERP软件。
3.4.2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
做好供应链管理必不可少的要注重物流管理,供应链中的物流管理就是企业以最小的成本和最大的适应性进行物流管理,因此需要有合理的采购计划,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做好库管工作,提高物资的供应效率。除此以外,在供应链管理系统设计时,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等有机结合起来,使其成为密切相连的整体。这其中密不可分的就是生产系统的设计,供应链管理要求对产品制造过程,既要考虑到企业内部生产要素,又要考虑到产品的成本和服务。供应链管理将企业生产系统的设计范围扩大了,把生产系统运行的企业内部因素和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都联系在一起,所以供应链管理系统设计是整个企业运行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3.4.3提高对客户的需求预测水平
衡量供应链管理的最终价值,就在于是否满足终端用户需求,追求需求驱动的思维方式,不但对供应链上的制造商有重要作用,对供应链上的分销商也是意义重大。所以供应链要处理的关键问题,就是客户需求的了解和预测,那么要想提高需求预测水平,就必然要对分销渠道进行改革。
三星公司曾经为了提高自身在供应链上的灵活性,在全世界为其手机业务寻找地区级商,实现分销渠道的扁平化。同样企业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网络销售,也是实现分销渠道改革的另一种方式。在我国比较典型的就是京东商城,该公司经过了几年的积累,建立了一个自己的用户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涵盖了强大的需求信息,通过对有关数据的挖掘分析,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某类产品在某个区域内的销售量,这样京东商城就能依据预测将订单传给上游供货商,实现了对市场需求由被动性转化为主动性的演变。这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大大降低库存,所以制造业企业可以将自己的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企业连接起来,通过电子商务企业提供的信息平台,真正做到以订单为主的生产模式。
4 结论
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通过降低商品成本来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这就需要制造业企业具备供应链管理的战略眼光,提高自身供应链管理水平,这样才能顺应市场不断变化的要求,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参考文献】
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性范文5
试图强调服务业更加重要的学者因为第三产业的就业超过第一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二产业而将第三产业称为“支柱产业”。然而,无论是在理论导向的美国产业结构研究传统中,还是在政策导向的日本产业结构研究传统下,研究者从来都不会在三次产业的层面使用支柱产业这一概念,具有特定经济学含义和界定标准的支柱产业概念都是在纺织服装、化工、机械、汽车、房地产等两位或两位以上代码的行业分类层面上被使用的。
而希望强调制造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部门的学者认为,我国的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可比收入时期的水平,因此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出现了“早熟”的问题。然而,任何一国的产业结构都受到其实际收入、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口结构、国际分工地位等复杂的外生因素的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持续不断调整的内生经济现象,并不存在早熟或晚熟的问题。
例如,法国的服务业比重远远高于德国,人均收入却低于德国,但没有人会认为法国的三次产业结构存在早熟的问题。
针对国内有关三次产业结构问题存在的各种误读,我们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有关二三产业比例关系的问题内涵、理论逻辑和政策含义进行批判性的总结和厘清。 一、服务业比重必将逐步上升
对于二三产业结构变动特征的基本判断是,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必然会随着收入水平而呈现线性或者非线性的增长,这是不争的事实。服务业比重逐步上升,也将是未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没有必要为了强调制造业的重要性,而采用所谓的创新方法低估服务业的比重或者高估制造业的比重。
一些学者认为,服务业比重的提高主要是由于服务业价格的上涨,而服务业价格的上涨是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成本价格的上涨。持这种主张的学者无法解释,为什么在三次产业结构的测算工作中不应该剔除知识密集型的制造业,或者制造业中由于人力资本价格上涨导致的价值增加部分?
当然,在看到服务业比重必然提高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到,工业化后期相当长时期内服务业比重提高的主要原因,不是服务业自身的增速加快,而是工业的相对增速下降。
也就是说,工业化后期出现的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是在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在动态增长过程中的结构调整。而且从特定的国家看,还会由于外部技术冲击、市场开放等因素出现二三产业相对增速的变动和反复。
其次,应当从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率这些更为根本性的福利经济学维度来评价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而不能因为我国的二三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模式存在偏差,就说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存在问题。产业结构是动态的内生过程。
仅仅从全球化这一个外生因素看,由于制造业具有可贸易的性质,服务产品多具有不可贸易的特点,而我国的工业化过程是在较以往任一发达国家更加开放的环境下推进的,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更加深入,这意味着我国的制造业生产不仅要满足国内需求,而且要以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形式满足庞大的国际市场需求,而外资以及外资主导的加工贸易的服务链主要在国外,对国内的生产业的拉动作用就会较小,从而造成我国制造业比重偏高、服务业比重偏低。
因此,与其说我国制造业比重过高、服务业比重偏低,毋宁说我国的经济增长动力、引资模式和贸易方式有待改善,是产业组织结构、而不是产业结构偏差才是问题的根本。
再次,制造业和服务业下属的不同产业门类相互构成复杂的分工网络和投入产出关系,从增长的角度看,很难简单地说制造业或服务业是其他部门或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部门。 与其说我国制造业比重过高、服务业比重偏低,毋宁说我国的经济增长动力、引资模式和贸易方式有待改善,是产业组织结构、而不是产业结构偏差才是问题的根本。
一方面,不能简单地说制造业是生产业的增长动力,因为从实证研究的结果看,生产业的相当部分、甚至大部分是投入到服务业自身而不是制造业;另一方面,也不能简单说服务业是制造业增长的动力部门,虽然一些服务业确实对制造业形成拉动,如信息服务业、金融行业、商贸物流行业的增长会拉动电子通信设备、交通设备等制造业的增长,但制造业的发展不仅拉动了生产业的增长,甚至在分工深化的过程中孕育了大部分的生产业。
当产业间存在复杂的相互投入产出关系时,相对低效率部门的存在已经成为相对高效率部门增长和发展的前提,我们已经很难通过比较产业间的生产效率或产出弹性来判断某个产业在经济增长具有引擎和动力作用。而缺乏对制造业和服务业投入产业网络关系的内生化,实际上也是包括库兹涅茨、钱纳里、鲍莫尔等学者的经典研究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内外结构主义研究的共同缺陷。 二、不要割裂制造业和服务业
从规模比例关系的角度分析制造业和服务业相对地位和相互关系的研究,实际上都隐含了制造业和服务业只是在统计意义上有差别的两大部门,而没有关注到制造业和服务业各自的经济特性,以及这种特性所反映的经济理论含义和政策实践含义。
相对于第三产业,制造业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其科技活动和管理活动的复杂性。虽然农业和服务业也有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问题,但制造业的技术复杂性和管理复杂性都明显高于其他部门。正因为制造业具有更高的技术复杂性,所以任何一国的技术创新活动都主要发生在制造业。
例如,虽然美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只有13%左右,但美国三分之二的商业性研发支出是在制造业部门实现的。也就说是,制造业是决定一国长期增长潜力的复杂能力的产业载体,发展制造业的关键是提高制造业的复杂度,而不是简单扩大规模。例如,尽管新材料产业在任何一国国民经济中都只有很小的体量,但由于新材料是几乎任何前沿技术和复杂产品的通用技术,因此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始终将新材料产业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而反观国内,由于受到规模比例关系思维的束缚,新材料技术和产业在政策操作层面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始终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羁绊。
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的独特性在于其经济福利评价标准的多元性。与制造业不同,服务业的经济功能不仅包括促进增长(就业)和提高效率(竞争力),而且承担着以提供普遍服务为核心的公共服务功能。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传统模式是“基于盈利最大化的市场化+激烈的地方政府间竞争+政府干预要素价格”,这种发展模式在较短的时间内扩大了产业规模,但牺牲了发展效率。如果我国服务业重走制造业的道路,则不仅会牺牲效率,而且会导致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
事实上,我国的教育、医疗、金融、甚至旅游等等所谓现代服务业或生产业的发展,已经在陷入盲目追求规模和效率的误区。目前国内学术界在谈到服务业结构的时候,更多强调生活业和生产业,而忽略了同样构成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此外,与制造业不同,非营利组织是服务业的重要组织形态。
国际比较研究显示,教育、 医疗等服务业中的非营利组织部门创造的价值通常占到一国GDP的5%左右、服务业增加值的10%左右。在美国,非营利组织创造的价值和就业分别占到其GDP和总就业的7%和8%。因此,二三产业的关系的要点,不是孰重孰轻,也不是“二者并举”的问题,而是真正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全社会福利最大化标准出发,有差别地确定二者的福利目标、发展模式和实现路径。
作为实证分析传统中的研究,三次产业结构分析的主要意义在于,在发掘三次产业结构变动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其他典型事实相结合,最终对总量性视角的增长和发展问题研究形成必要的补充和修正。如果抛开增长和发展问题,而利用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规律简单推断各次产业的相对重要性,并引申出具有选择性倾向的产业政策导向,将有失学术严谨和实践客观。 三、理顺相关产业政策
当我们对三次产业结构和二三产业关系问题作出以上澄清和判断后,相应的产业政策建议就会顺理成章且逻辑清晰。
首先,不能将服务业比重提高作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标准,政府也不应当在产业政策中表现出对三次产业的选择性偏好。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部门规模比例关系发展趋势的判断,绝不能等同于传统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意义上的结构变动,如工业化过程中加工产业相对于初级产品制造业比重的提高,技术密集型行业相对于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比重的提高。当我们面对“伴随着一国经济发展,服务业比重提升”和“伴随着一国经济发展,高技术行业比重提高”这两个在统计意义上具有相似性的典型事实时,其政策含义却完全不同,前者并没有直接的政策含义,后者的政策含义却是直接的;前者并不能引申出政府需要引导资源向服务业配置的政策含义,因为我们不能讲服务业较制造业具有更强的市场失败;而后者却意味着政府需要通过干预要素市场或产品市场引导资源向高技术行业流动,因为高技术行业较传统产业往往具有更为严重的市场失败。
其次,结构性分析的重点不应当放在工业和服务业孰重孰轻,而应放在如何通过服务业和工业的动态增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和产业转型升级压力严峻的矛盾,我们认为,中短期看,应当重点通过制度改革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为目前制约服务业增长和效率提升的问题主要是制度性的,通过放松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的进入管制和扩大普遍服务供给,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宽松的、适宜的环境。相对而言,制造业领域的创新创业是长期技术能力积累的结果,由于以往30多年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没有很好地完成下一代技术和前沿技术的储备问题,因此需要在放松管制驱动的服务业增长周期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完善创新制度环境,最终通过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组合式增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要抓住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本质,因地制宜地促进两大产业部门的发展。总体上看,制造业的增长和产业竞争力提升主要靠技术创新,而服务业的增长和效率提升主要靠业态创新和组织创新。提升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关键,一是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如切实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和知识产权保护;二是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文化,并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形成一批具有创新抱负的企业家群体。
未来我国服务业增长的两大动力,一是放松管制。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基于互联网的现代服务业的业态创新的关键,是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放松行政性管制,而放松管制的关键是以法律替代产业政策,法律能够给企业家形成明确的预期,而产业政策的主观性和易变性使企业家很难形成稳定的创新预期,更严重地,多变的产业政策甚至会诱使企业家进行政策寻租,而不是开展商业创新。
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性范文6
为考察生产业如何与制造业实现协同发展,拟从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韩国、新加坡等国进行分析。但是,上述国家的制造业发展水平要远高于生产业水平,故此可认为促进生产业发展及其集群化发展是实现两者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美国。制造业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服务业增长主要依靠生产业。但是,美国的制造业近年来对经济的贡献下降较快,出现了相当明显的“产业空洞化”现象。美国为扭转经济发展格局而实施的“再工业化”战略,旨在引导资源由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向制造业转移。如,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的制造业促进法案,旨在通过各种措施在促使制造业降低成本、恢复竞争力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进而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收缩。此外,为实现与制造业的有效对接,同时突出高科技产业和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高新技术产业区和新兴产业区积极打造生产业集聚区,如在硅谷扶持研发、设计、金融业、中介服务业等生产业。
(二)日本。日本的制造业在1956-1973年间逐渐发展为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布局,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且在1974-1991年间实施了从能源、资本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化的产业转型升级。就总体而言,日本的产业升级路径可认为是劳动密集工业、重化工业、高加工度组装工业、技术密集工业与服务业协同主导推进的,即制造业积极与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互动对接是实现有效转型升级的重要渠道。日本对服务业的扶持政策主要包括完善动态的统计调查系统和相关的政策体系、设立日本服务质量奖和服务研究中心,进而带动集群化发展。
(三)英国。英国在促进生产业发展上,主要采取了解除公司注册方面的壁垒以鼓励兴办企业、开放资本市场促使企业融资更加容易、政府做好咨询服务并对企业发展进行指导、发展教育和职业培训提升劳动者从事服务业的能力等四方面的措施。如,政府通过相关法案、白皮书及具体措施、设立重大机构等做法,确保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顺利实施。英国的生产业产业集群与其主导产业密切相关,如鉴于英国的生物技术企业总数约占欧洲生物技术公司的1/3,因此英国政府围绕生物技术产业形成了多个生产业集群且特色明显,主要包括提供一流的研发服务体系、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配套的专业化服务机构和健全的劳动力与用人机制。
(四)意大利。意大利的经济发展主体为中小企业,由此中小企业如何实现集群是政策的重点导向,进而如何对已经形成的纺织品、皮鞋家具、机械、食品等行业在内的199个产业集群实现有效融合与对接是意大利生产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议题。意大利的生产业与制造业分离的趋势较为明显,即制造企业通常负责一般性的生产经营活动,与之相关的生产业则主要交予专业性的服务机构。政府主要从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中介服务与教育培训等发展较快、行业协会积极发展作用等方面积极推进生产业的集群发展。如,有专门的中小企业银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信贷支持与低息贷款,同时政府也设立了专项基金用于中小企业的创新与研发支持。
(五)韩国。韩国通过重视研发服务业推进制造业升级、培育信息产业为战略性产业、通过立法规范和鼓励融资租赁服务业发展,以加快生产业的发展进程。韩国生产业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经验包括鼓励研发机构的专业化投资、注重以人力资本为载体提升产业技术能力、通过大力发展设计产业提升产业品牌价值、集中有限金融资源支持主导产业优先发展、重视在研发服务活动中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以CDMA的开发与应用为例,该技术是由美国高通公司研发成功的,韩国企业参与的比重较小,但通过政府牵头三星、LG等公司组成联合研究攻关组并提供财政援助的做法,直接促使了韩国企业的研发比重逐步加大,最后形成了企业主导的研发。
(六)新加坡。新加坡主要通过总部经济建设、制订国家战略推进信息与研发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加快物流中心建设、优化会展业发展环境、提供优惠政策刺激外商创业、重视人力资源培训等措施加快生产业集群发展。如,新加坡出台了国家电脑化计划、国家资讯科技计划、资讯科技2000计划、电子商务培育计划、电子商务主要计划等,以持续稳健地加快知识密集型生产业的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如在2000年公布的未来十年计划中,建立具有以高附加值的知识型产业为基础的经济体是国家战略的主要任务。
二、生产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区域借鉴
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出台了相关措施,而生产业与制造业实现协同发展则是重要路径。鉴于我国各个省区采取的措施存在较大的差异,随后仅从上海、北京、香港、台湾、广东、江苏等省市进行重点分析。
(一)上海。上海主要通过退出低端制造业、优二进三抢跑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等措施引导生产业与制造业实现协同发展。例如,2005年提出要退出低端制造业,逐步实施向长三角制造业提供“3+5”生产业的规划,其中3个重点专业业分别为汽车服务、工程装备配套服务与工业信息服务,5个公共业分别为技术服务、现代物流、工业房地产、工业咨询服务与其它工业服务。在优二进三的战略中,积极推进由跨国公司主导、上海制造业企业主导的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等两个发展循环体系。通过千亿级工业园区、千亿级产业集群、生产业功能区、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同步发展,努力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生产业实现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二)北京。在2012年的《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生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以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把推动生产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重点,从金融产品与金融工具创新、产业信息化提升、科技服务有效支撑等方面大力推进,加快生产业与现代制造业等其他产业在生产、管理、商务活动等环节的协同发展。为推动生产业的发展,北京出台了诸多的鼓励措施,如依据明确产业定位、专业机构推进、政府适度引导等原则,出台了《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以及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导向目录、产业集聚区认定办法等相关细则,以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对制造业发展的拉动效应。
(三)香港。香港实施了“前店后厂”式发展战略,专注于生产业的发展和强化与制造业的融合。通过实行低税率的自由贸易政策和投资政策,大力发展转口贸易,进而带动本地运输、仓储、金融、商业、咨询等生产业的发展,由此形成的生产业集聚辐射内地的生产业和服务于内地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强立法并通过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生产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并且对于产业发展主要采取了市场行为,即市场主导加上最小干预与最大支持的政府辅助,通过政府指导、技术集成、服务对接等方式,积极谋求实现生产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
(四)台湾。台湾的生产业发展重点主要包括知识密集型的技术服务业和以工业设计服务为主的研发服务业,同时通过“挑战2008——发展重点计划”大力发展生产业。在《服务业发展纲领及行动方案》中,提出全面推动生产业的发展,在重视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扩散至其他生产性产业,为制造业的提升提供支撑。在政府层面,通过制定地方法规、推进产业升级,在促进产业升级、维护市场公平、推动科技发展、扶持中小企业、推动金融自由化等方面,积极推行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在行业层面,积极组建产业各种组织,如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通过建立NGO,积极实施行业自律,在推动劳动密集型工业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发展的同时,加大与相关生产业的联系强度。总体上,台湾采取了政府主导与服务对接等措施,在推进自主创新时兼顾产业融合,以谋求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五)广东。广东从2008年开始实施了“双转移”战略,明确提出要承接国内外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推动珠三角产业升级和广东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而在《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意见》中也强调了生产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同时在2008年提出了通过补短板、建载体、设资金、创平台等方式重点发展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六大产业促进生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广东的各个区域也积极出台了相关措施推进产业协同,如积极实施“服务+制造+创造”战略,发力打造“广州服务”品牌。与此同时,为稳步推进广州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在继续推动港澳台加工贸易企业延伸产业链,强化生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转型升级的同时,通过政策扶持支持加工贸易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和品牌经营。
(六)江苏。江苏通过抓基地、促集聚、重培养、助提升等方式,以生产业为纽带,以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为节点,加快生产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到2009年已经培育了46个出口产业集群,较大程度地提升了制造业的竞争力,但生产业发展水平一直没有得到稳步的提升,由此江苏的各级政策积极通过相应措施来加快生产业的发展。如,无锡市积极通过放宽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各种主体以各种方式进入生产业领域,同时采取政府财政优惠等倾斜措施,在提升生产业水平的同时强化与制造业的链接。此外,我国其他地区也出台了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相应措施,以促进生产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国务院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鼓励港澳投资基金来闽开展创业投资业务,吸引港澳创司投资,或与福建本地公司合作创立风险投资基金,可以看出新型工业化下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体现在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交叉融合层面。山东2009年提出通过发挥比较优势、推进产业重化、促进转型发展,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内的制造业与生产业开发建设。天津通过“大资本”引进支撑“大产业”培育发展等途径,重庆通过实施“大投资、大支柱、大基地、大企业、大项目”战略,突出地方金融创新,带动转型发展。深圳出台“6+1”人才政策,强化高端人才要素支撑,为生产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我国促进生产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措施
安排我国的生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难以对制造业的转型提供有效的支撑,应该通过生产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来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为此,拟从积极推进制造业转型、努力加快生产业升级等方面,提出通过生产业推动制造业发展的措施安排。
(一)积极推进制造业转型。通过技术升级换代来提高竞争力。我国制造业目前总体上陷入了低水平增长陷阱,其根本原因是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即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引致的。制造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且会为生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经济基础。我国的制造业要在主动实施技术革新和升级的同时,在生产技术、工艺、产品品种、结构、质量、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实行升级换代和创新,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不同制造业的联系以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通过产业调整和重组实现做大、做强,在制造业中组建大型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在不同产业间通过横向和纵向联系形成错落有致的产业链。政府要采取相应措施引导形成产业集聚区,并且出台优惠政策将不同集聚区有效联系起来。组建跨行业的共享研发机构和技术创新平台。对分散在各行各业中的研发人员进行整合,以行业为单元组建研发机构,同时以市场为主政府调控为辅组建跨行业的共享性的研发机构,尤其要构建相应的第三方和第四方信息平台。加快组建一批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以现代企业制度为规范的产学研联合体,并在此基础上由政府倡导形成一些共性的技术创新平台,培育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亚中心。鼓励制造业进行二、三产分离。政府应该出台优惠措施,如税收、土地政策等,鼓励制造业实施二、三产分离,把工业中的生产业分离出来,实行服务外包并构建新的产业。通过分离,既可以提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促使企业将主要资源用于实现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也可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稳健的需求渠道,实现制造业和生产业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