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产业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渔业产业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渔业产业分析

渔业产业分析范文1

关键词:产业结构;江西;产业优化;主导产业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6-0079-02

1 江西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1.1 江西三次产业结构正处于不断优化升级的阶段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是指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过渡,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素质的过程,其表现之一就是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转变,第一产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比重则持续上升。从表1可以看出,进入20世纪以来,江西省第一产业在江西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呈现稳步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到2003年已经成为第一大产业。第三产业虽然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仍然较高,达到30%以上,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贡献居第二位。由此可以看出,江西省产业结构正处于从低级向高级过渡的优化升级阶段。

1.2 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持续下降

从表1可以看出进入新世纪以来,第一产业在江西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除2004年有小幅度回升外,整体上保持了下降的趋势。从2001年的23.2%下降到2009年的14.5%。且每年下降的幅度基本保持稳定,均在1-2个百分点之间。这符合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方向,即“‘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快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建设创新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和谐平安江西,努力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到2009年,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9.0:47.2:33.8调整为13:52:35。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服务业的层次和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特别是2007到2009年,农业生产总值维持了这种稳步下降的趋势,说明江西农业生产受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并不大。

1.3 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并成为第一大产业

从表1可以看出,2001至2008年间,第二产业在江西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已由2001年的36.2%上升到2008年的52.7%,上升幅度达16.5个百分点,且在2003年,第二产业已经超过第三产业,成为江西省第一大产业,三次产业结构的排列次序为二、三、一,改变了前几年三、二、一这种超社会发展阶段的排列次序,说明我省的产业结构开始趋于协调,特别是工业的基础地位开始确立,使江西可以自豪地说已经摘掉了农业省的帽子,且工业化进程不断稳步前进。2009年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受2008年以来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第二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加工产业及外贸产业受到一定影响。但从数据上分析,2009第二产业比2008年仅下降了1.5个百分点,这说明第二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是有限的,这与江西省外向型经济所占经济总量比重不大有关。

江西省“十一五”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2008.08.10。

资料来源:江西省统计局网站江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4 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下降,比重渐趋合理化

从表1可以看出,2001年至2008年第三产业在江西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

重不断下降,从2001年的40.6%下降到了2008年的30.9%。长期以来第三产业

在江西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处于过高阶段,2001年的甚至超过40%。江西第三

产业这种超社会发展阶段的比重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第二产业发展不足是导致

这种超社会发展阶段现象出现的深层原因,这说明江西三次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

进的基础很不牢靠。而进入新世纪以来第三产业比重的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

的不断上升说明江西的产业结构调整已经走向协调和稳步前进的状态。截止

2008年第二产业比重为52.7%,第三产业比重为30.9%,比例趋于合理,且接近

江西省“十一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目标。2009年第三产业有所上升,主要是

受金融危机影响。

2 江西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2.1 江西产业结构与全国产业结构比较仍有一定差距

从表2可以看出江西的产业结构演变和全国产业结构的演变比较而言,各产业比重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但也有一些不同。第一,江西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速度快于全国平均下降速度,比重开始接近,但2009年仍高于全国水平3.9个百分点;第二,江西第二产业发展迅猛,发展速度超过全国水平,2009比重超过全国4.4个百分点,但是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因此工业基础并不牢靠。第三,江西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下降,而全国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2.2 第一产业发展虽然较快,内部结构也有一定的优化,但距离农业强省还相差较远

江西第一产业的发展一直较快,在全国确立了农业大省的地位,且第一产业内部农林牧渔业的结构也已比较协调,但江西离农业强省地位还相距较远。对第一产业分析不能局限于农林牧渔,还应从产业垂直关系分析农产品与农产品加工的关系。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全国规模以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与农林牧渔总产值之比,1999、2000、2001年分别是0.77、0.85、0.90,同口径计算,江西分别是0.31、0.32、0.28,即江西的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及全国水平的40%。所以,江西尽管是农业大省,却远没有成为农业强省。

2.3 江西轻重工业比例欠协调

到2003年,江西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的企业数为1445家,总产值为373.11亿元,而重工业的企业数量为1631家,总产值为815.69亿元。轻重工业的企业数比例为1:1.13,总产值之比为1:2.19。而全国的这两个比例分别为1:0.96和1:1.55,江西的重工业水平远远高于全国水平,江西工业结构中重工业有越来越重,轻工业有越来越轻的变化趋势。这虽然与江西具有的大量矿产资源有关,但与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投资是分不开的。

3 江西主导产业选择

3.1 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基础

3.1.1主导产业的概念和特征

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或在工业化不同阶段上出现的一些影响全局的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

主导产业的特征是多层次性、综合性、序列更替性。

3.1.2 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和基准

地区主导产业选择必须坚持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发展趋势原则,表明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该符合未来发展规律;二是基础支撑原则,表明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该有利于形成未来的主导产业;三是系统协调的原则,表明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该具备扩散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品质;四是可持续原则,表明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该是生态、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

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有很多,表3反应了选择主导产业的传统基准。

类型李嘉图基准赫-俄基准罗斯托基准赫希曼基准钱-鲁-塞基准筱原两基准周式三基准其他基准内容比较优势基准资源禀赋基准扩散效应基准产业关联基准经济发展阶段基准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基准增长后劲基准短缺替代弹性基准瓶颈基准特色基准高附加值基准高就业基准

依据产业竞争力强度程度要素密集程度产业波及程度产业关联程度工业化程度市场均衡程度产业创新程度潜力发挥程度产业制约程度产业摩擦产业差异产业贡献程度产业贡献程度

资料来源:史忠良.新编产业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0;马利彪.区域主导产业选择问题研究.2009.06。

3.2 江西省主导产业的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江西省第二产业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但发展迅猛,江西省政府在江西省“十一五”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中指出,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之一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因此笔者认为江西省应该坚定不移的实施工业强省的政策,以第二产业为支柱产业,以第二产业的技术革新和迅速发展带动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以推动整个江西省的经济进一步发展。

在第二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基础上,江西省可以选择食品加工业和旅游业为本省的主导产业。分析如下:

(1)选择食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

江西食品工业已有一定基础,江西的卤制品,果汁等食品工业在全国闻名;生态环境良好,符合支柱产业选择的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具备了建设有机食品工业的条件,而且有机食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潜力大。要形成有特色的江西食品工业应该做好以下三件大事:一是瞄准市场,发挥独特资源优势,重点扶持发展肉禽加工、果蔬加工、米制品加工、绿色森林食品和新型食品辅料等一批优势产业,力争在全国形成行业规模优势;二是以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为龙头,通过与发达地区企业的联合,以资产重组为纽带,实行大集团战略,力争培育几个在全国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带动全省食品工业发展的“领头羊”;三是采取官产学研民媒互动战略,打破条块分割,促进地区融合发展,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培育一批在全国很有影响,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名牌产品。

(2)选择旅游业为主导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人重

要的消费需求,旅游业也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的发展连带性大,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具有较强的前后关联性,一般来说,旅游业就业每增加一人,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五个就业岗位。因此,发展旅游业对于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扩大就业,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江西省自然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尤其以红色旅游资源最为突出,江西省的红色旅游资源占全国的60%左右,具有发展旅游业的雄厚资源基础;旅游业生态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表4可以看出江西省旅游业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收入不断快速增长,发展势头强劲。因此选择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将大大促进江西整体经济的发展。

江西应发挥自然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强化旅游服务体系,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使江西成为沿海发达地区群众旅游休闲的“后花园”,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带动整体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参考文献

[1]王瀚林.关于“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J].兵团建设,2010,(05)

[2]马利彪.区域主导产业选择问题研究[N]2009,(06)

[3]江西省“十一五”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J].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2008,08,10

[4]史忠良.新编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0)

[5]叶燕.产业转移与江西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2005,(06)

[6]史焕平.刘子英.江西产业结构分析及支柱产业选择[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06)

渔业产业分析范文2

关键词:产业 GDP 就业 速度 相关 调整

0 引言

GDP实际是指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而作为实现GDP的“人”(即:“就业人员”)与GDP的关系则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假设GDP与“产业就业人数”(下文简称“就业”)有关,那么它们之间为何有关、如何证明、关联的程度等则是本文的研究方向。就业与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状况的基本指标,受到政府与学者的普遍关注。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简称“OECD”)(1995)对19世纪以来的GDP增长率与就业率的研究表明,上两个世纪的增长与高就业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增长对就业的正向影响是主要的,其负向影响可以忽略。

M.Pianta[2](2001)的实证研究表明,内生增长模型中GDP增长对就业肯定存在显著性影响,但是正相关关系还是负相关关系取决于国家发展和实际情况。Fabien Tripier[3](2002)对战后美国的生产率增长与失业率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在短期内生产率增长与失业正相关,而在长期中则负相关。Piacentini & Pini[4](2000)选择了包括西德、意大、英国、法国、瑞典、美国、日本等7个国家1979~1995年的数据,得到了在1980年代以后,就业弹性日益减小,GDP增长的就业弹性在个别国家为负的结论。

国内对GDP与就业的研究包括陈安平、李勋来[5](2004)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GDP增长与有效就业之间的数量关系,表明GDP增长带动了有效就业的增长。蔡P等[6](2004)对城镇的GDP增长与城镇就业总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城镇就业弹性没有急剧下降,认为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没有带来显性的就业,从而出现GDP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不一致。

在前人对GDP与就业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运用“相关分析”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各产业GDP与就业间的相关关系,并重点研究产生其特有相关关系的原因。

1 产业发展分析

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产业结构仍以第一产业为主要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发展迅猛、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发展缓慢,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第一产业明显下降、第三产业上升、第二产业上升。

1.1 数据来源于指标选择

GDP作为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一国GDP增长会带来劳动力需求扩张、就业增加,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存在着一致性,同时失业率会随着GDP的增长而降低。为了客观说明和研究GDP与就业的关系,本文以1978年~2012年我国GDP、三次产业GDP、就业人口、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等统计数据(数据来源《2013中国统计年鉴》)作为分析依据。

1.2 各产业发展速度比较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在1978年-2012年,我国GDP平均年发展速度为115.70%,其中又以第三产业发展最快,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发展相对较慢。(如表1)

表1 1978年-2012年平均发展速度

1978年-2012年平均发展速度对当代中国产生影响如下:

有效促进二元城乡一体化,城市化率提高。二、三产业的崛起,有效吸收了更多的就业人员,使城市发展更加迅速,为城乡一体化创造条件,从而提高了城市化率。

综合国力和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现代化水平,为国民经济的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装备,能源动力,大量的原材料和资金积累,成为了整个社会生产的“工作母机”。

缩小与世界的差距。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等于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可以用来衡量第三产业发展的绝对水平。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样促使了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的增加,从而缩小了与世界发达国家同一指标的差距。

2 产业产值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

改革开放的实现,为中国经济带来了发展,也为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思想,由单纯追求吃饱、穿暖到希望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人们在不断追求现代化、智能化的过程中成功推动了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也带动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复苏,而与之对应的第一产业的发展则受到了挑战。

“城市化”理念的提出,又一次撼动了“产业结构”大厦,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长,使以钢铁、水泥为代表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发展迅速,资本品需求的增长同时推动了重工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制造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值增加,形成了以资本品、制造业、工业、建筑业为主的经济循环体,有力促进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耕地面积的大量缩水,使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第一产业举步艰难,“内部改革”似乎成为了第一产业摆脱瓶颈的唯一途径,而处于摸索阶段的第一产业,可能依旧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

3 劳动力结构变化分析

1978年-2011年,我国就业总人数始终稳定增加,就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分析,第一产业始终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保持稳定上升;由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下降幅度较大,总就业人数的增加未能明显拉动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上升,反而促进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显著提高。在尚未有效论证“就业”与“产业发展”的相关性的情况下,本文单从“人”是经济的创造者这一角度,对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变化原因进行简单分析。

中国可耕面积为1.282亿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为0.101公顷,居于世界第四位。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江河资源为发展种植业和渔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农村耕地荒废、留守儿童问题、留守老人问题、农村房屋闲置和垮塌等社会问题的集中出现,昭示着大量的农村青壮年放弃了祖辈赖以生存的土地,而选择进入城市打工,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不断减少,在总就业人数逐年递增的前提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仍然走低。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高。主要体现在生产成本、消费成本和时间成本三方面。

农村人均产值低。由于农民往往处于产业链的第一环,且农产品又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于是农产品价格往往随市场波动较大,收益极不稳定。从事农业往往伴随较高的自然灾害风险,远没有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收益稳定,于是造成了大量的产业人员外流。

经济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第一产业劳动人数也有较大影响。中国人思维将“农民”放在了较低层的行业等级,社会媒体和舆论又将城市的优点过分夸大,进而造成农村青壮年对城市的盲目崇拜,这一些因素也应为第一产业劳动人口的流失承担责任。

而对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而言,城市化、工业化、智能化等概念的提出,有效推动了产业就业人数比重的增加,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

4 产业发展(GDP)与产业劳动力的相关分析

GDP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经济指标,产业吸收的劳动力是产业成本的重要一环,GDP和产业就业人员在理论上可视为“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但如何能客观证明两者间的关系,则是本文内容的核心。本文接下来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对三次产业中各产业的GDP值与产业就业人员数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

总GDP与总就业人数相关系数:

r=0.700311228

第一产业相关系数:

r=-0.250815248

第二产业相关系数:

r=0.853346774

第三产业相关系数:

r=0.840042348

1978年-2011年,总GDP与总就业人数、第二产业GDP与就业人数、第三产业GDP与就业人数均为高度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值均大于0.5);而第一产业GDP与产业就业人数的相关系数r=-0.250815248,其GDP与就业间为负弱相关关系。

三次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总体就业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第一产业从业人口众多,就业已经达到饱和,GDP的增长促进了农业的机械化,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致使第一产业就业机会的缩小。第二产业作为一个资本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化逐渐增强,会使得GDP增长吸收就业的弹性下降,目前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GDP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非常显著,第二产业不仅充分解决了新增经济活动人口施加给第二产业的就业,而且对提高总体就业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第三产业作为我国新生代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时期主要集中在近10年左右,产业的快速发展成功带动了产业就业人员的吸收,但由于发展时期较短、产业内部结构不完善,第三产业尚不能充分解决新增经济活动人口施加给本产业的就业压力。

5 结束语

纵观改革开放30年,在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推动下,形成了当下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结构新模式。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体系和内容正日趋完善,基于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的现实,我国的产业结构仍有改善的空间。

当前,我国第一产业在GDP结构中所做出的贡献和其吸纳的劳动力数量不成比例,即使考虑到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人均劳动生产率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但这样反差巨大的劳动力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仍然非常惊人。同时,必须注意的是,中国第三次产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非常有限,单位劳动力产出远远低于第二产业。

如何平衡各产业GDP产出和劳动力投入关系,保证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是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方向。要想实现未来经济的较快增长,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发挥各个产业的最大效能、实现各产业间的动态平衡,是未来产业结构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3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9

月.

[2]邹东涛.“发展和改革蓝皮书(No.1)”《中国改革开放30年

渔业产业分析范文3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 适应性

职业教育的“专业”是根据劳动力市场对从事各种社会职业的劳动者的需要以及学校教育的可能性所提供的培养类型,我国的职业教育把这种培养类型称作“专业”,是沿用了中国、前苏联等国家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专门领域的专业的叫法。专业设置也是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按照学科分类或者是分工所设置的各种专业”。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力、资本财富及其他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主要是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部门构成的比例关系、相互作用及其发展变化。

一、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分科类招生及专业设置特征分析

1.分科类招生情况

对照Ⅸ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00版)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版),按照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2008年至2012年分科类招生情况,具体专业科类分布情况见表1、表2。

2.专业设置特征分析

(1)专业覆盖面广,形成了“三二一”产业对应专业布局

第一产业主要涉及农林牧渔类;第二产业涉及资源环境、能源与新能源、土木水利、加工制造、石油化工、轻纺食品等6个专业类;第三产业涉及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医药卫生、休闲保健、财经商贸、旅游服务、文化艺术、体育与保健、教育、司法服务、公共管理与服务等11个专业类。

从表1、表2和表3可以看出,江西省中职教育总体形成了“三二一”的人才培养比例架构。2008-2012年间,第一产业类专业不是很稳定,比例忽高忽低,2008年招生比例为1.37,而到2009年突增为7.97,而到2011年又降为4.28,这里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国家出台了农村贫困学生和涉农专业免费政策,造成2009年、20lO年第一产业类专业招生人数增加较快。第二产业类专业招生比例一直较为稳定,但并不处于优势,与对应的国民经济发展中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有一定差距。第三产业类专业所占比例较高,对照表6第三产业劳动力需求结构偏度,不难看出,第三产业专业招生人数超过第三产业所需从业人员的需求,大部分第三产业专业毕业生流向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使得江西省中职教育具有明显的以人才输出为主的特点。

(2)信息技术类、加工制造类专业是专业结构中的主体

从表1和表2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类招生占比最高,加工制造类次之。信息技术类、加工制造类、医药卫生类或教育类招生人数比例总计连续5年均在50%以上,形成三大类主导专业。

信息技术类专业5年间所占比例最高,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发展符合当今信息时代的发展以及国家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但近五年内信息技术类专业招生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说明江西省中职教育招生比例结构往合理化方向发展,江西省作为中部欠发达省份,信息技术产业的需求量仍然有限,推进信息化建设时期,我们需要保持这一类人才储备。但要改变在自身信息产业发展不足,人才培养以输出为主的人才培养思路。

加工制造类专业招生人数比例位居第二,基本保持在20%左右,反映了加工类专业发展较快,并出现了不断扩大的态势。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江西省第二产业在江西省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在第二产业内部,重工业发展的粗放程度较高,所占比例较大。二是加工制造类专业技术含量高,就业前景好,各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为本地加工制造业服务人才的同时,与信息技术类专业一样,向周边的经济发达省份输出的人才比较受欢迎。在2008-2010年之间,医药卫生类所占比例仅次于加工制造类,而2011-12012年之间比例稍低于教育类专业。

(3)专业地域布局缺乏合理性

从专业的区域分布情况,计算机类、汽车维修、学前教育等专业在各地区都有分布且受重视,而且在大部分地区都发展不错,但是专业布局的地域特色不不突出,从2011年萍乡地区的专业设置来看,专业基本和其他地区相同,作为矿产丰富的地区,有关矿产类生产和开采的专业只有湘东职业中专开设一个“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设置忽视自身特色和优势,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因此不能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

(4)专业集中度有待提高

衡量专业设置合理性的指标之一是专业集中度,专业集中度是指某一专业在同类学校的分布情况。某一专业设置在越多的学校,专业集中度越低;相反,某一专业设置在越少的学校,专业集中度越高,说明学校的专业特色越鲜明。对专业集中度的测度,采用同一类专业布点数比例与专业招生比例二者之比的大小来进行判断,若后者大于前者,则表明此专业集中度高,学校展业特色鲜明;反之,则专业集中度较低,专业趋同性高,特色不够明显。

通过对2011年江西省中职教育专业设置情况的分析(表4),我们发现,医药卫生类、教育类、加工制造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轻纺食品类这几类专业的集中度较高,尤其是医药卫生类。但多数专业大类的专业集中度较低,说明学校专业特色仍有待进一步凸显,中职教育专业整体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5)专业聚集度有待提高

专业聚集度是指同一所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尽量集中在一两个专业大类上,对职业技能类教育尤其如此,专业之间有一定的共性,便于建立共用性的实践实训基地,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办学效益,同时更有利于学校师资力量的培养。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江西省中职学校基本与行业有密切的关联,所开设专业行业属性突出,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中职教育的生源出现危机,很多中职院校为了生存越来越注重市场上的一些热门和见效快的专业,因此逐渐淡化了自身的专业特色和行业特性。原有专业和新增设专业之间的关联性不大,专业聚集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整合;如某信息类中职学校,所开设的16个专业涉及农林牧渔类、土木水利工程类、加工制造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旅游服务类、文化艺术类、教育类和公共管理与服务类等10大专业类别;这种什么热门上什么,最终导致学校成了大s烩,也造成师资队伍建设摊子大,造成教师队伍结构性失衡和不稳定,也成为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

二、中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度分析

中职教育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力器,为各行各业提供一线技术人才的基地。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力、资本财富及其他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主要是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部门构成的比例关系、相互作用及其发展变化。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状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架构图,也是人才需求的风向标。因此专业设置情况是否与地方产业结构相适应是评价中职教育质量与专业设置合理性的重要指标。

近些年来,江西省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江西省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优化。我们对2008-2012年江西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情况做了对比分析(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从2008年到2012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下降了4.5%,同期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了1.9%,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了1.6%。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下降比例快于第一产业产值下降所占比例,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上升比例慢于第二产业产值增加的比例,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上升的比例快于第三产业产值上升的比例。但从三者所对应的比例来说,但第二产业作为现阶段江西省经济发展所倚靠的支柱从业人员比例跟不上,势必影响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和工业化的水平;同时虽然第三产业的产值与从业人员比例都呈现较好的状态,但第三产业因其本身的寄生性,在未完成工业化的情况下“超前”或畸形发展所造成的“虚假繁荣”不具可持续发展性。没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没有工业、农业的现代化,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失去了基础。有学者在研究我省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资源结构时就提出:“江西省第三产业规模、质量和层次偏低,传统的小零售、小餐饮发展较快;而反映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和文化底蕴的现代金融业、交通运输业、教育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及其他社会公共服务业等则较为薄弱,这种情况对江西就业的拉动当然非常有限。”这一状况仍存在并有待改变。

同时我们采用结构偏离度指标来检验江西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之间是否呈现良性互动的关系。结构偏离度指标是指人力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不相称状态。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人力资源的产业构成百分比)-1。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小,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之间发展越平衡。结构偏离度为正,表明三次产业中产业产值份额大于就业份额,反之,则表明三次产业产值份额小于就业份额,当结构偏离度为零时,表明两者处于均衡状态。

从表6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产值份额小于就业份额。偏离度依然在0.6左右的水平徘徊,且五年之间改观不大,说明第一产业农业领域中劳动力依然有进一步转移的需要,同时也说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而第二产业的产业产值份额基本都大于就业份额,且偏离度较高,第二产业的就业空间和人力资源需求较大。第三产业从结构偏离度来看,较为合理,但从分析中也可推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水平在不断增加,偏离度有上升的趋势。总体上来讲,江西省的产业结构在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但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现象非常明显,江西省的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的分布不合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呈现矛盾。

按照“佩蒂克拉克趋势”,随着产业结构“一、二、三”顺序的转换,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GNP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以此推理,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工业化中期水平,劳动力主体向第二产业转移的阶段,但这一转移过程仍有待进一步推进,跨越阶段转移至第三产业或依然将劳动力保留在第一产业都将阻碍江西经济的发展。结合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趋势,适合国际国内发展大局,尽快缩短同发达地区的差距,提升其产业结构,使其更加具有竞争力,产业调整的基本需求可概括为:继续发展第一产业,保证产业的基础地位,使其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原材料,加大第二产业的发展,巩固其主导地位,同时加快内部主导行业的发展,发挥其对整个产业的促进作用,实现产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六大产业为主导,多行业共同协调发展的格局;发展壮大第三产业,提高其产业竞争力,构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

从表5可以看出,江西省第一产业的比值较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值小,2008―2012年的比例分别为15.2%、14.4%、12.8%、11.9%、11.8%,而从表11看,第一产业的专业比例分别为1.37%、7.97%、8.32%、4.28%、4.05%,2009、2010年第一产业的专业比例与产值比例大体是适应的,其他年份第一产业专业比例与产值比例存在较大的不适应性。与从业人员的所占比例的37.4%、36.5%、35.6%、34.4%、32.9%相比,第一产业专业招生比例与从业人员所占比例相差较大。江西省作为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第一产业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空间很大,需要有更多相关技术人才参与到农业和农村事业发展中来。从具体专业设置来看,2011年江西省的中等职业学校的第一产业类专业及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直接提供人们衣食的农科类专业,也包括收入较高、职业前景较好的园艺园林类专业,专业设置较为全面。按照2003年我国农林牧渔业执行的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江西省第一产业专业设置中有关农林牧渔服务业的专业较少,不利于第一产业的现代化。

渔业产业分析范文4

关键词:产业转移;嵌入产业;契合度

Abstract:Inthisarticle,theconceptoftheIntegrationDegreeofLocalRooted-industryandInserted-industryisestablishedbytheresearchonmechanismofoccurrenceandrealizationinindustrialtransformationonthebasisoftherelevantliterature.TheIntegrationDegreeofindustrialtransformationcanbedividedfourtypes:Inserted-domination,rooted-dominating,high-integration-degree,andlow-integration-degree.Bycreatingmathematicalmodelsandanalyzingsurveycases,suchimportantconclusionisdiscovered:itwillbehighefficientwhenreachhighdegreeintegrationbetweentheentranceofInserted-industryandthenaturaloflocalresourcesinindustrialtransformation.

Keywords:Industrialtransfer;Insertingindustry;Integratingdegree

一相关文献综述

如果没有产业结构的演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社会经济正是在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发展的。作为产业结构演进的重要方式之一,产业转移是区域国际分工的表现,在任何时候都存在。许多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搜寻、组织和合理配置资源,而与此同时,这些要素又是以特定的区域作为空间载体的(刘伟,2004)。所以对资源的争夺愈加激烈,一些产业也加速向资源所在地转移,于是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许多产业在特定区域内的发展可能是自发性的,也可能是外部“嵌入”式——从其它区域转移进入该区域的。产业被转移(移植)之后,必然要与当地产业发生密切的关系,对于产业转移引起的产业“嵌入”式的发展,在不同的区域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和结果,有些产业在产业吸收地发展迅猛,并且还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有些产业则出现“半死不活”的情况,甚至逐步衰退、消失了。对于产业转移的不同结果,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笔者认为,“嵌入”式产业的发展与产业转移后与当地产业的契合程度有很大影响,如果转移的产业能够很好的与当地产业契合,则极有可能获得很大发展,否则就会逐步衰退甚至消失。

对于产业契合的研究,许多学者在关于产业关联的研究中已经广泛地涉及到了。对产业之间的关联和结合最早的系统研究是里昂惕夫(Leontief,1928)的产业关联理论,他不但阐述了产业之间的关联的重要性,而且用投入产出表(里昂惕夫逆矩阵)加以严密的分析,罗斯托和赫希曼也将产业关联程度视为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之一,认为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和关联效应是区域产业长期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国内学者也对产业之间的关联理论作了大量的研究,产生了不同的关联模型(陈锡康,1981;刘起运,1986;王乃静,1989;姜照华,1996;薛新伟,2000)。张守一等还提出了“嵌入式投入产出表、模型及优化”,用于分析部门最优结构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影响和效益,这表明产业之间的契合度对经济的影响已经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周振华(2004)分析了产业关联的变化即产业关联的一般基础将由物质流占主导向信息流转变,开辟了新的产业关联的传递路径,对产业之间的关联实现机制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

林毅夫(2001,2003)在论述国有企业自生能力时谈到我国的赶超项目没有自生能力就是因为赶超项目进入的产业和选择的技术均具有资本密集的特征,而项目建设地区的资本又过于稀缺,所以优先发展的赶超项目的技术难以向当地企业转移。其中就存在嵌入的赶超项目与当地资本和技术的契合度过低的表现。国企改革迟迟不能走出困境的原因也在于,长期以来,我们未能从产业和技术结构与要素禀赋结构的吻合角度探索国企改革的出路,并进一步认为,这种吻合(契合)程度还将在深层次上影响企业自生能力的强弱。

克鲁格曼(PaulKrugman,1991)在中心——模型(Center—PeripheryModel)中,认为较大的制造业份额意味着较大的产业前向和后向关联,而且这种关联效应是形成产业集聚的向心力的三大来源之一。藤田昌久(MasahisaFujita,1988)则更认为在研究向心力的来源之前,首先要考虑建立基于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交易关联的更一般的垄断竞争模型。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动态关联是形成区域集聚长期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这些研究中,虽然没有明确使用产业之间的契合(或契合度)的概念,但是,其关于产业关联的研究对产业之间的契合程度的研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前向与后向产业之间的消耗与产业链的完善,都是影响产业契合的重要方面。

本文从产业转移发生、实现的机制入手,对产业转移发生的条件和产业转移形式进行分析,认为,产业转移的动力在于对市场需求的满足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意图。在此框架下,区域内发生的产业转移现象使转移的“嵌入”式产业与本地“根植”性产业之间的契合程度成为了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文章重点探讨转移的产业与当地产业的契合度、适应性分析,并从中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笔者基于对此项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区域产业转移的几点政策建议,希望能对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二产业转移发生、实现机制

(一)产业转移的条件和依据:

产业转移是区域(国际)分工的实现方式之一,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比较优势的存在。由于不同的区域在资源禀赋或其他条件上具有不同的情况,在长期的区域经济发展中自然形成了不同的产业比较优势,有些区域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另一些区域则具有技术比较优势。为寻求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需求与生产成本上的竞争优势,在这些区域之间就会发生产业转移。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的要素投入结构只有与本地的禀赋结构相吻合,才能在技术结构选择上实现成本最小化的目的,为实现这种持续增长和发展,企业就会不断改变其区位选择,在不同的区域之间转移(林毅夫、刘明兴,2004)。

根据“雁行发展理论”(赤松要,1930),某一区域的产业向外转移的条件是:当该产业在产业技术优势区域已经成熟,其研究与开发的优势日益成本与价格优势所取代,并且该区域形成了新的区域增长点,就故而将该产业转出。如果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R.Vernon,1966)的角度来看就是:在该产品处于成熟阶段开始转移。在新产品阶段,新产品的开发需要更多的技术和熟练劳动,产品的技术密集度较高,由于发达地区在技术、资金等方面有优势,相应地,欠发达地区就没有能力进入该领域。随着产品进入成熟期,产品生产技术的“外溢性”使欠发达地区开始模仿甚至引进技术生产了。此时,欠发达地区已经具备了产业转移的契合点,产业便开始逐步由高生产成本的发达地区向低生产成本的欠发达地区转移。

韦伯(A.Weber,1909)曾提出了工业区位选择的原料指数(MI)和劳动力指数(LI),他认为要用这些指标来确定产业的区域位置,胡佛也提出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的理论。这些理论都从成本和空间的角度提出了产业区位的重要性,解释了产业为何转移,为何在某地发生产业转移。总结起来,诱发产业不断转移的原因主要就是对市场需求的满足和追求更低的生产成本。

(二)产业转移实现机制

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都是梯度推进的,转移层次由低到高,从发达地区的边际产业开始(小岛清,1978),逐步向不发达地区转移,而且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形成了不同的转移梯度。这种梯度转移一般都是按照“技术差距”依次进行移植的。实际上,产业转移必须从转移方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与吸收方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依次进行,是受到转移双方的主客观条件制约下的必然结果。从产业转移方来看,由于其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已不能再为其创造更多的价值并成为该区域发展的包袱,因此向外转移这些产业势在必行;而其仍极有比较优势、技术先进的产业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无论从竞争还是盈利的角度都不会愿意把这些产业转移出去,失去巨大利润并为自己树立一个竞争对手。从产业吸收方来看,更受到自身吸收能力——例如资源或是政策的约束,因此它也只能从双方差距最小而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开始转移。(戴宏伟、田学军、陈永国,2003)

由于产业转移吸收地受到诸如技术和资源等方面的约束,所以转移的产业在技术上需要有适度差距的才是可转移的。其转移的形式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整体迁移式产业转移。一些地区在产业升级换代的同事会将其成熟产业整体转移到市场潜力巨大而生产成本更小的地区。台湾的计算机制造产业就曾在上世纪90年代整体迁移到长江三角洲的苏、锡、常地区,利用长三角优厚的政策和劳动力资源,进行低成本的生产,并抢占了中国巨大的个人计算机市场的很大份额。随着长三角地区的政策优势逐步降低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台商又开始向胶东半岛转移。像这样整体迁移的产业转移具有很大的转移优势,由于其自身的整体配套性和协整性都很好,所以,产业在移植到某地后,不需要在当地培养配套的企业为其提供生产,可以很快在当地形成本土化生产,节约了很多大的“移植性成本”和整个产业链的磨合成本。

二是集聚式产业转移。这种迁移一般是原本分散在不同区域的同类企业在某地政策或资源的吸引下迅速集聚在当地,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群。坐落在武汉东湖的“中国光谷”就是在国家和湖北省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形成的一个高科技产业园区。在优越的政策指引下,“光谷”从世界各地吸引了大批的光通信、激光、太阳能研发生产企业集聚其中,在这种浪潮的影响下,也催生了大批的当地企业加入广电产业,正逐步形成一个规模和更大、技术更高的产业集群。这种产业转移的特点是可以逐步形成区域产业优势,并可以带动当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但是需要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采用这种转移形式容易导致地方政府的短视行为,广开政策吸引不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进入,对当地经济长期发展造成损害。

三是单一强大企业转移式。这种产业转移的方式在近年的产业转移中已不多见。主要是一些占据行业龙头地位的“大哥大”级企业,为追求更为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植入该地,在获得当地优厚的资源和政策优势的同时,形成配套的上下游供应商企业,促进当地企业技术更新和模仿效率,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广东南海盐步内衣产业群的形成也是源于香港一家内衣企业转移到当地之后,不但与当地内衣企业和熟练的劳动力资源很好结合(陈雪梅,2003),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当地生产潜力,促成了整个区域产业群的形成和发展。

无论是哪种产业转移形式,其转移的动机都是为了寻求更为广阔的市场环境和更低的生产成本。国外的产业转移过程花了200多年才完成,基本上伴随了整个工业化的过程,是顺应自然经济规律的过程,而我国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只经历了20多年时间,属于“赶超型”的非自然的产业转移过程,人为意愿更加强烈。所以,在我国,由于“嵌入”产业的转移是非完全市场化的,“嵌入”产业与“根植”产业的契合程度就更加重要。

三地方“根植”产业与外部“嵌入”产业契合度分析

(一)地方“根植”产业与外部“嵌入”产业契合类型:

不同的产业对产业区位选择和当地资源禀赋的依赖性不同,有些产业内部的产业配套性良好,虽然转移到某地,但是并未与当地产业结合,仍然是独立发展的,有些则正好相反。有些产业在转移到当地之后,凭借资本或技术的优势,迅速成为当地具有强劲发展势头和潜力的主导产业,而有些产业不适宜在当地发展,所以其进入并未改变当地“根植”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据此,在产业转移中,可以将地方“根植”产业与外部“嵌入”产业契合类型分为外部,而“嵌入”主导型和“根植”主导型都存在高契合度和低契合度。

1、外部“嵌入”产业主导型:

一些产业被转移到当地之后,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资源和政策,迅速发展,成为当地产业的“龙头”,占据了优势地位,使得当地的“根植”产业处于从属地位。外部“嵌入”产业占主导地位,可以使其相对成熟和先进的技术促进当地产业结构升级,培养当地适应性更好的配套生产企业为其服务,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一般的产业如果想在转移到某地之后成为“龙头”产业,首先必须在技术上拥有一定的优势,如果没有技术优势,是无法在吸收地取得市场地位的。与“根植”产业在技术上的差距是产业转移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其占据产业主导地位的重要保障。另为,“根植”产业如果没有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那么,“嵌入”产业利用当地资源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其是否能够拥有更高的生产函数,而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

2、地方“根植”产业主导型:

在一些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吸收了外部产业之后,不会对其产业结构造成很大影响,只是弥补了当地产业结构的某些不足,甚至只是产业链的某个环节,使其整个产业结构更为完善。这种类型还存在一种情况就是“嵌入”产业在转移之后,并不适应当地的发展,只是处于微弱的“喘息式”的发展状态,从整体上并没有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任何作用。兰州市在上世纪引入了两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曾经是全国最大的彩色电视机生产基地之一,但是当地的市场和劳动力技术程度等原因使其迅速衰竭,但是当地政府出于就业等方面的考虑,选择了维持的状态而非退出该产业。从产业适应性指标来看,可以认为这是一项失败的产业转移。

3、高产业契合度:

只有“嵌入”的产业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政策而没有对当地产业造成冲击,同时当地产业与“嵌入”产业形成良好的产业融合性和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配套性,才能达到较高的契合度。一般情况下,在产业性质上具有互补性的产业之间的契合度是比较好的。欲转移进入某地的产业符合利用当地优秀资源而没有对已有产业造成冲击的条件,才能进入该区域。在产业集聚地区,集聚地优越的政策环境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会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该地,以享受其巨大的外部性和更低的生产成本优势。例如江苏南部的IT产业制造集群,在最初的产业转移阶段只有大量的台商参与,随着产业集群的形成,区域吸引力越来越大,更多的企业逐渐进入,技术的外溢也使得当地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完整的计算机制造产业链。“根植”产业与“嵌入”产业的契合使其发展迅速,不断实现整个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4、低产业契合度:

一些产业对资源的依赖性很强,如果在产业转移到当地之后,没有得到资源禀赋的优势,或者在与当地“根植”产业建立产业链的合作中不顺利,那么很有可能就会迅速的衰竭,而当地产业也可能在与“嵌入”产业争夺市场和资源的过程中大伤元气,使得整个区域产业结构处于无序的发展状态。例如石油产业和加工制造业就分别对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形成强烈的依赖,如果产业吸收地自然资源迅速匮乏或工人技术水平无法达到该产业的技术水平要求,那么,当地资源就无法与“嵌入”产业结合,而是仍然相互独立发展,契合度极低。

(二)产业契合机理: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嵌入产业在转移到某区域之后必然要与当地根植产业发生横向和纵向的关联。对于产业之间关联程度衡量的最直观的指标是产业的消耗系数。消耗系数又分为直接消耗系数和间接消耗系数。对于嵌入产业与根植产业之间的产业关联程度的大小可以作为衡量产业契合度高低的重要标准。如果嵌入产业对根植产业的消耗很大,则消耗系数就大,相应的产业契合度也就越高。

除了消耗系数,关联效应(Helpman,1985)也是衡量产业之间契合度的重要指标。如果嵌入产业属于生产中间产品的后向产业(或生产最终产品的前向产业),而当地根植产业中存在该嵌入产业相匹配的前向产业(或后向产业),则它们之间的强烈的联锁关系也是内外部产业契合度较高的表现。这种较高的契合度表明该区域在吸收了嵌入产业之后获得了更为完善的产业链,将有利于该区域的长期发展。

嵌入产业与根植产业之间强烈的关联程度也是规模经济的表现,由范围经济走向规模经济之后不断降低的生产成本和巨大的溢出效应(外部性)也会进一步增强嵌入产业与根植产业的契合度,吸引更多的外部产业转移到该区域,而更多产业的积聚会促使嵌入产业群与根植产业群之间的契合度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所带来的更低的生产成本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也正是产业转移的动力所在,这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产业契合度的重要性和现实指向性。

产业在区域之间的转移一般都是从边际产业(小岛清,1978)开始,即从产业转出地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边际产业依次进行,通过梯度层次向次发达区域转移。从微观上来讲,与次发达区域具有一定技术优势的边际产业进入该区域之后会首先寻找与该区域的资源禀赋相结合,从长期来看,该产业也会在该区域逐步成熟并转移到第三方区域,或利用技术优势逐步发展与其产业性质相似或相近的边缘产业。如此反复,经过长期的发展最终产业形态可能与最初的嵌入产业性质完全不同。例如,A区域即将陷入技术劣势的食品加工产业选择B区域丰富的鱼养殖资源作为产业结合点。在转移进入B区域之后两者的结合在原有的食品加工产业基础上产生了新的鱼罐头加工产业,进一步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玻璃罐装产业(在此过程中极有可能扬弃原有的鱼罐头加工产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技术优势发展综合的包装产业,在积累了成熟的劳动力资源和资金积累之后转而发展包装设备制造产业。从最初的嵌入产业到最终的新产业之间已经几乎完全没有联系,但是正是当地资源禀赋与嵌入产业之间良好的契合才使得这一产业结构升级、演变过程成为现实。

(三)产业契合度指数模型:

为了更好地衡量产业之间,特别是嵌入产业与根植产业之间的契合度,我们构造了产业契合度指数的模型,我们选取了资源利用率()、劳动力就业率()和可持续发展性(即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作为影响产业契合度变化的因素,目标函数可以表示为:

因为不管嵌入产业是否独立还是依赖当地产业发展,都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契合,同样,也不会与当地产业之间完全没有联系。在④式的约束下,契合度受、和三个因素影响,由于三个因素对产业之间的契合作用方式不同,我们给定不同的参数:

资源利用率()是指嵌入产业生产第i种产品所需要的全部资源中有多少来自于当地;劳动力就业率()是指嵌入产业所使用的全部劳动力中当地劳动力被雇佣的比例,我们不考虑劳动力的技术水平高低的差异,因为只要是在本地雇佣的劳动力,就会提高本地的就业水平,而且会不断提高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对产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治理,并且政府承担较大的治理成本。对所有的⑤、⑥、⑦式:

在t时刻的产业契合度可以表示为式⑧,表示从0时刻到t时刻,嵌入产业在使用了当地资源和劳动力之后的产业契合状况:

对于产业之间契合度高低的判断,一般情况下:

:表示产业之间的契合度很低,嵌入产业与根植产业相互独立发展,产业关联度低;

:表示产业之间具有中等的契合度;

:表示产业之间强度契合。

如果契合度很低,表明嵌入产业可能只在当地雇佣部分劳动力或在当地销售产品,而未与当地资源相结合,该产业不适宜在当地发展;相反,如果产业之间契合度很高,就表明嵌入产业与当地资源和劳动力结合很好,已经融入了当地的产业链,将有助于产业转移承接地的长期发展。因为无论嵌入产业是否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都会在当地雇佣部分劳动力,尤其是普通的低技术水平的劳动力,所以,相比之下,资源的利用率对产业之间契合度的影响就更为强烈。

(四)模型应用:

陕西省某县盛产苹果,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当地政府为促进本地经济快速增长,先后引进了两个产业:生产水果罐头的食品加工产业和生产缝纫设备的轻工业制造产业。从表1可以看到2004年两大产业的部分工业指标,其中对于各个工厂采购的原料,我们加以分类,归为两大类别,并且对于从本地采购的原料和采购的原料总量加以区分;同时假定产业A和产业B对于同等技术水平的劳动力支付相同的工资。

环境的治理成本是影响产业能否得到长期发展的重要指标,但是目前各级许多地方政府对此并未重视,所以,我们设定环境治理成本的权重为,由于不同的产业对各个因素的依赖程度不同,参照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对于产业A,由于属于低技术水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其权重为:,而产业B属于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所以权重为:。根据⑧式,我们得到了产业A的契合度:

产业B的契合度:

对于产业A和产业B的不同契合度,我们注意到,产业A在当地采购大量的生产原料,并雇佣了相当比例的劳动力,所以处于中等强度的契合度,而产业B则由于其产业的性质所限,虽然区位选择在当地,但是并未与当地资源禀赋(包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结合,所以契合度()较低。

表1:陕西某县2004年两大嵌入产业部分工业指标单位:万元

原料采购()

雇佣劳动力(人)

企业税后利润

环境治理成本()

原料A类原料B类

总量当地总量当地总数当地企业政府

产业A罐头厂58.4058.4032.2119.9550337571.650.400.80

玻璃厂29.4720.9513.8012.5931226530.134.259.50

包装厂14.908.0615.6713.3248542025.498.1420.33

产业B缝纫设备厂72.9512.3448.509.2729075101.250.981.22

精密配件厂59.242.0324.806.941785868.470.250.76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的分析,认为转移的“嵌入”产业与当地资源禀赋为高契合度结合时效率为最佳。

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我们无法选择具有怎样的资源禀赋优势,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怎样去参与区域间的分工,吸收或转移适宜的产业,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举足轻重,笔者基于对本文的研究,提出三点建议:

1、寻求政府晋升激励和政治控制权收益与区域长期发展目标相结合,运用产业适应性指标评价政府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效率。更低一级的政府官员可能为了谋求自身政治控制权收益的最大化,而引入一些短、平、快的项目,作为自身官阶晋升的一块筹码,但是却没有考虑产业吸收之后的适应性和契合,现实案例告诉我们,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后任官员在否定前任的政策基础上,继续犯下这样的错误,引发地区经济恶性循环。所以,应当建立官员晋升与区域经济长期发展的长效机制,从更远的时期来考察官员的政绩,促使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演进适宜区域发展现实。

渔业产业分析范文5

信息产业是全球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加大对信息产业等高技术领域的战略投入,将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推动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金融业属于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金融市场的波动对国民经济运行存在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由金融业上下游产业关联度大且多、资金密集决定的。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从产业关联角度研究和评价金融行业内产业之间产业关联性及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与计算机服务业间的产业关联度及其变动规律,为金融产业内部行业间协调关系提供量化依据。

二、使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

刘起运教授(2008)认为,分子对B矩阵的行向相加不合理,经济含义比较模糊,由计算方法只能理解为每个部门均生产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i产品的完全需求量。这种解释牵强附会,因而对影响力系数进行调整,对分母的计算不采用算术平均值而是采用加权平均值进行改进。

经过修正的影响力系数不是表现某部门影响力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平均影响力的比例,而受到年度最终产品实际构成的影响。刘起运(2002)提出基于分配系数矩阵的推动力系数来代替感应度系数。

推动诱导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表示为国民经济一个综合单位的初始投入(非某一部门,而是综合各部门)对第j部门的完全供给量,可视为第j部门的推动力。

推动诱导系数表示国民经济各个产业受到一个综合单位初始投入推动的大小与平均综合推动诱导相比的程度。与感应度系数相比较加入了权重的概念,较之更加合理。

接下来,就将金融业细分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以及其他金融活动加上计算机服务业进行这五个行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度分析。

三、对金融业投入产出表的整合与构建

针对本文研究内容,从投入产出表中摘取相关数据进行重新整合,整合为计算机服务业、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其他金融活动这五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见表1。

四、计算机服务业和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其他金融活动的关联性分析

1.关联效应分析

本文在对计算机服务业和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其他金融活动这五个行业之间关联效应分析中又加入了对直接分配矩阵和完全分配矩阵的分析,从产品配额方面了解不同行业之间关联关系。

(1)直接消耗系数

运用上述方法计算得到直接消耗系数

银行业部门平均每创造1万元的总产出,需要直接消耗的计算机服务业投入为140元,银行业投入786元,证券业428元,保险业127元,其他金融活动10元。由此可见,银行业的产出消耗本部门的投入最多,其次为证券业,而计算机服务业,保险业和其他金融活动的消耗量相比之下比较少。

同样的,证券业的产出消耗本部门的投入最多,其次为银行业,然后为计算机服务业。保险业和其他金融活动的消耗量很少。所以,证券业和银行业是相辅相成的两个行业,这两个行业的产出与同为金融业的保险业,其他金融活动关系不是很大,却很大消耗了计算机服务业,说明金融行业中,银行业和证券业较多的运用了信息技术。保险业的产出比较多依赖于自身行业的投入,而运用信息技术不是很多而其他金融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了计算机服务业。

计算机服务业平均每创造1万元的总产出,需要直接消耗的各个行业费用均小于100元,这与实际情况相符。

(2)直接分配系数

由直接分配矩阵,可以看到:

计算机服务业每1万元的产出,自身部门可以分配到6838元,其他金融活动可分配到660元。因此可以知道计算机服务业的产出除本身行业的分配量最大外,分配量最大的为其他金融活动。

保险业产出分配主要集中于自身部门和计算机服务业,而在其他部门的分配额不是很多,均小于100元。其他金融活动部门的产出除在自身部门分配较多外,其他四个部门的分配额均在100元左右。

(3)完全消耗系数

得到完全消耗系数,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得出,银行业平均每创造1万元的最终产品,需要完全消耗的计算机服务业223元,银行业1040元,证券业546元。

证券业平均每创造1万元的最终产品,需要完全消耗的计算机服务业383元,银行业895元,证券业829元。

结合直接消耗系数,银行业平均每创造1万元的最终产品,间接消耗最多的为自身部门,达为254元,其次最多的为证券业,为118元。同样证券业平均每创造1万元的最终产品,间接消耗最多的为银行业,为319元,其次为自身部门,为154元。

(4)完全分配系数

我们可以看到表格上一些数据为负。与其他表不同,完全分配系数可以为负,其负值说明一个产业对另一个产业的推动作用为负。由此可知计算机服务业对其他金融活动的推动作用为负。

2.波及效应分析

本文考虑了权重的因素,对影响力系数进行改进,在分配系数矩阵的基础上测算感应度系数,进而得到推动力系数。利用推动力系数了解这些行业对国民经济是前向效应较高还是后向效应比较高,究竟哪些行业对国民经济具有供给推动作用。

(1)改进后的影响力系数

对影响力加入权重因素后,计算机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变为小于1,证券业的影响力系数变为大于1,即在这样的评判标准下,计算机服务业对整个经济的拉动作用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证券业对整个经济的拉动作用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2)基于分配系数矩阵的感应度系数(推动力系数)

根据投入产出表流量表计算直接分配矩阵H,根据W=(I-H)-1-I计算公式,计算出完全分配矩阵W。

通过对分配系数矩阵的考虑,行业间的的感应情况能更明显的被观察出来。

从上表可以看出,计算机服务业,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推动力系数均大于1,具有较高的推动力系数。说明这些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前向效应较高,供给推动作用比较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

五、结论

本文通过获得计算机服务业,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喝其他金融活动的投入产出系数,对其进行关联效应分析以及波及效应分析,并通过对刘起运教授对于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改进的应用,更直接,更客观地了解计算机服务业与金融业行业之间以及金融业行业内部之间产业关联性。

从关联效应的角度来看,计算机服务业的发展对金融业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尤其在银行业和证券业。但数据显示,金融业对计算机服务业的利用不足,集中体现在保险业部门,关联度系数指标偏低。从波及效应的角度来看,较之于计算机服务业,金融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比较强。其中,其他金融活动的基础性作用比计算机服务业强。

通过对以上测算值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1)总的看来,金融业对计算机服务业的依赖性很大,尤其体现在银行业和证券业。而保险业和其他金融活动对计算机服务业的依赖性比较低,但同时说明它们对计算机技术的并没有充分运用。

渔业产业分析范文6

此外,旅游(600749.SH)、青岛双星(000599.SZ)、北巴传媒(600386SH)等涉足体育产业上市公司,其体育业务占主营业务的比重极低。值得留意的是,李宁、安踏、鸿星尔克、匹克、特步、361度等一批优秀的成长性体育产业企业,借道境外资本市场迅速成长起来。而德尔惠、好家庭、泰山体育产业集团、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俱乐部都在筹备境外上市。

从上市途径来看,1998年2月25日,随着“中体产业”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功上市,使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探路者作为第一家登录创业板的体育产业企业,拉开了中国体育产业化的序幕。

在境外市场,李宁、安踏体育、匹克、特步、361度在香港主板上市,鸿星尔克通过离岸红筹的方式在新加坡主板上市,即以百慕大群岛注册的壳公司“中国鸿星体育公司”控股境内鸿星尔克上市资产的方式上市。

先行在2004年和2005年上市的李宁和中国鸿星的市场表现都相当好,近年来股价与盈利同步上升。2007年7月10日,刚登陆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的安踏体育表现更为强劲,持有18亿股安踏的丁氏家族和持股8.2%的休斯敦火箭队老板身价暴增。从这些去外地上市经验来看,国内体育用品企业在产业升级尚未完成、经营规模普遍较小的时候谋求上市,更需要在上市之前获得私募股权基金的支持。

在《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意见》出台的预期下,市场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大发展寄予了极高的期望,中体产业、探路者、信隆实业这3家上市公司也“苦尽甘来”,受到市场资金的青睐。

中体产业:体育“央企”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体育产业和房地产业务,涉足机票及传媒等业务。在体育产业方面,目前已涉及体育竞赛、体育健身、体育主体地产等诸多方面。尽管目前公司在体育产业方面的盈利能力、市场拓展能力仍较差,但该公司最大的看点仍在其特殊的股东背景。公司作为国家体育总局控股的惟一上市公司,公司未来不仅直接受益于振兴规划,更有优先获取国家体育产业高端资源的先天优势。作为当前国内惟一“含着金钥匙”的体育产业公司,其股东背景的想象空间远远大于中长期业绩增长的潜力。

此外,公司在海南合作开发“三亚奥林匹克湾项目”。地址在海南省三亚海棠湾,项目总占地约22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加快,我们预期,在政策特许海南试点大型体育赛事即开型彩票、体育竟猜彩票业务的刺激下,海南的体育产业将获得超常规的发展,因而,该公司不仅大幅受益于“三亚奥林匹克湾项目”的获利,更有望率先分享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体育盛宴。

信隆实业:图谋运动健身器材产业龙头

公司是我国自行车制造龙头企业,在自行车车把、立管、座管、避震前叉等产品生产规模为全球第一,在同行业竞争中保持绝对优势。根据公司公布2009年度业绩快报,净利润同比增加65.69%。与捷安特、迪卡侬、富士达等国外主要品牌商建立了策略联盟、与贸易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同时大力发展运动健身康复器材,在做好OEM和ODM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培育公司自主品牌产品(OBM)的研发和生产体系。

公司利润遭受了人民币大幅升值6%以上,以及出口退税率调降至9%等诸多不利影响,主营业务收入虽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利润相对上年同期却有大幅增长。在体育产业如火如荼的预期中,该公司依托资本市场做大做强运动健身器材的成长空间依然巨大。探路者:品牌建设拓开市场空间

公司2009年业绩快报显示,2009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2.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38%营业利润为4814.2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07%;净利润为4288.9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8.13%;基本每股收益为0.79元。摊薄后EPS0.6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