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1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理念知识观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社会体制正在转型,全球化速度不断加快,知识经济形态日益崛起。面对这样一个充满变幻、不断进化的时代,职业教育作为与社会经济相连、相交的一项事业,其课程必须做出与之适应、与时俱进的改革,而这一改革不仅来自于外显的技术、市场、体制等因素变化所导致的外在压力,而且来自于作为理论、观念、思想方法等文化因素变化所导致的内在动力,本文则从价值论、认识论角度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转变作一探讨。
一、从主客两分的知识观走向主客统一的知识观
职业教育课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承载着职业学校学生大部分的精神发展和能力发展,而其精神发展与能力发展的诸多要素大都以对知识的探究和追求为基础。“知识就是力量”,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至理名言至今仍是一种警示和教诲,这对我们当今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问题在于,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21世纪,我们应该怎样解读知识的时代内涵,如何认识不同形态知识的价值特性,如何解析职业教育领域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知识结构特征,怎样选择适合职业知识与能力的多元获取方式。
对于知识,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知识是存在于学习者之外的客观原理、规律、理论、方法等,它是人类学习的对象,不依赖于人类的存在而存在。学习者的任务就在于与这些普遍的思考方式达到一致,教育的使命则是使学习者通过一系列的过程学会这些知识。而另一种观点认为,“知识是个人头脑的创造物。当个人通过社会过程领悟到各种事实材料之间的联系,把经验加以组织并对日益复杂的定义锁链进行推论时,知识便随之产生和发展”①。这里,前一种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工具性,把知识看做是认识世界的工具、手段和结晶,看成了独立于主体之外的主客分离的认识对象与认识成果。这种知识观基础上的教育活动必然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机械背诵和接受。而后一种知识观则把知识看成是主体经验的生成过程和个人意义的建构过程,认为知识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结合,知识的理解和获得打上了学习者个人特征的烙印,这样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必然成为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渗透价值的过程。前一种知识观使人忽视知识生成过程中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知识的相对真理性,从而使教育重视知识的理解和获得过程而忽视知识的创造和建构过程。这种知识观支配下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必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然很难适应当代知识经济的日趋发展,很难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知识的观念固然影响着课程的设计,而对知识的形态、结构以及获取方式的不同认识也会影响课程的设计。事实上,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对知识的研究取得了富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迈克尔·波兰尼在其著作《个人知识》中曾说过“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他认为,在知识领域中,有一部分知识是不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的方式清晰地表达出来的。这些知识具有不可言传性,是一种“缄默”的知识,是一种“个人知识”,而这些知识对一个人的职业能力发展来说,对一个人的未来生活来说是同样不可缺少的。因此,在职业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关注那些通过语言、文字和符号等方式可以清晰表达的“显性知识”,还要关注那些不可言传的、具有不可传递性的“缄默知识”;不仅要关注范围广泛、具有共通意义的“共通知识”,也要关注那些具有地理、情境局限、富有乡土或个人特征的“乡土知识”;不仅要关注学生通过记忆、理解所接受的以“间接经验”为主的知识,也要关注学生通过体验、探究、建构而获得的以“直接经验”为主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具有更为完整的课程意义,才能更好地反映职业生活所涉及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
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应立足于知识观的转变,不仅要在专业实践、专业实习的过程和阶段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而且要在文化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其课程架构上使学生通过体验、探究、参与活动而获取更多的“直接经验”“缄默知识”,获取更多的“个人知识”,获取“建构知识的能力”。
二、从外烁论的教育观走向内发论的教育观
教育观是人们对有关教育一系列问题的根本看法。不同的教育观就会设计出不同的课程结构,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活动,从而也就会产生不同素质的教育产品。职业教育也是这样。
对“教育”一词原始含义的理解,是教育观形成的基础。西方“教育”(educare)一词拉丁文ducare为“引”,e为“出”,合之则为“引出”之意,意为教育是一种对人的本性、对人内存的潜能进行“导引”的活动,这种对教育的理解具有内发论的特点,也就是教育更多地要从教育对象出发,使其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一切内在的要素、内存的各种发展可能性都在教师的导引下像汩汩流水一样自然地流淌出来。立足于这种教育观,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均应从学生的内在发展需要出发,尊重其发展的主体性和可能性,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彰显。而中国传统的“教育”一词往往更具有外烁的特征。《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基于这一理解,“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育模式似乎顺理成章,这也许是几千年来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基本使命的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的原因之一。
转贴于
职业教育是一种生成人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活动,是把未成熟的主体培养成成熟主体,把缺乏职业技能的主体培养成某些或某一职业、岗位的工作主体的活动,是把人培养成面向未来职业生活主体的活动。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目的,而人的主体性则是人之为人、人之为职业人的本质属性。因此,尊重人的主体性,发展人的主体性是职业教育活动中的重要问题。著名的德国文化教育学派代表人物斯普朗格曾经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从生命深处唤醒人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职业教育过程不仅要从外部解放成长者,而且要解放成长者内部的力量。“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
职业教育中的人格唤醒、人格塑造与职业能力的生成并不矛盾。人的职业技能的形成过程不是单纯的外在行为动作的习得、巩固、强化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心智活动、充分个性展示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有效性取决于人格引导下的主体性发挥的主动性与有效性。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必须体现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念,应当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性、完善学生的人格个性与发展学生职业认知的悟性、职业技能习得的协调性、职业素养的创生性有机结合起来,必须改变传统的职业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寻求与人的成长机制相匹配的活动方式,其中包括体验、感悟、交往、探究、反思、创造等。
三、由学科本位课程观转向发展本位课程观
尽管相对于基础教育领域课程的学科中心主义而言,职业教育领域的课程范畴能延伸到项目和实践活动,但并未完全从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的阴影中走出来。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应当以学生职业素养的生成与人生发展为核心展示课程的价值,建构课程的要素。
1.职业教育课程是学生以经验为基础的理解、体验、探究、反思和创造性实践而建构的活动。职校学生也是具有主动能动性的个体。尽管其生活经历短、职业认知涉及范围小,但他们绝不是一块门板,应当以人类长期积累而成的社会生活经验和丰富多彩的个体生活经验为内容进行课程设计,组织课程活动。这些经验应当是学生可以感知的、能够内化和类化的,它能够联结其已有经验和待以形成的经验结构。学生原有经验体系在课程活动中不断得到变化和重组,生成与职业岗位相联系的职业素养,由少到多,由浅到深,并日臻完善,从而使学生通过经验的不断改造与重组,形成走向社会、走向职业和实现发展的基础。
学生以已有经验为基础所进行的新的经验或意义的建构应当通过诸多活动方式来实现,如理解、体验、探究、反思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等。只有这样,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经验体系的重组和新的能力与价值的建构才最为有效,也才能实现课程的真正目的。
2.学生是课程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生者。课程是学生为主体所进行的富有建构意义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形成双边关系,以主体性的互动共同建构民主、平等的课程运行秩序。教师和学生在民主对话、平等交流、相互切磋、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创生课程的意义,进行课程的实践,实现课程的目标。职业教育课程正是以学生为实践主体的课程。在基本的素质课程教学中,学生依据其已有经验和基础,在丰富主体内涵、内化学习内容方面体现出主体性;在专业的实践课程学习中,学生以其自己特有的思考、特有的方式去与各方面的因素、人员打交道,去不断形成认识对象、操作对象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从而突显出主体性;在专业实习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的、相对独立的职业活动,可以通过实践的回顾和反思,不断地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个别回到一般、从过程的感受到成功得失的分析,进而巩固、强化所学职业技能,从而显示出主体性。由此,职业教育的课程展开的全过程是学生作为—个主体进行一系列生命活动的过程。
3.课程应该是开放的和舒展的。职业教育课程应当体现一种开放和舒展的课程观念。它应当在相应课程标准的导引下,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自然环境、市场境况的动态变化以及技术的最新发展等等影响课程要素变化的实际情况,确定课程内容的深度、长度及其形态;应改变那种整齐划一的课程配置理念,使项目课程、模块课程、微型课程、活动课程等课程形态出现在法制化的课程结构中;应加大课程的留白,使地方和学校、教师和学生在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确定、任务分配、时间安排、成果规划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自主空间。这样,它可使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性作用、适应性特征得到更好的落实,课程内容确定和课程实施过程中那些丰富的教育因素不再丢失,使那些更具有生活意义、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课程更易生成。
四、由单向传授的教学观转向互动共建的教学观
过去,我们总是将课程与教学视为一种线性关系,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和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教学是学校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为何教”。课程规定了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设置好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②这样,教学成了课程的下位概念,课程的改革似乎与教学的变革无缘。而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与教学是一个内容与过程,目标与手段相互作用的统一体。课程改革的理念必须将教学纳入统一体中,形成整合的“课程教学”理念。③因此,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设计离不开课程与教学关系的重新建构以及相关教学观念的更新。
1.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交往活动。单向度、统一性、标准化、认知主义是传统教学的主要特征。随着当代教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教学活动不仅是教育主客体完成双边活动的教育学过程,也是师生交往、互动的社会学过程。这种交往和互动是学生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必要基础,也是学生认知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应当重新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重塑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如在相应的职业实践、职业实习中,教师不再是“教”师,而是“导”师,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尽可能地尝试进行确立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相应岗位任务,内化和固化职业技能,完善职业素养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总结评价和反思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等。所有这些,都不是教师包办代替,而在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过程中,教师提建议、提线索,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工具,提供必要的教学服务。学生的实践和实习中,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有时候教师不再以个体的形式出现在职业实践活动过程中,而是以“导师组”、“教师群体”出现,其形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这种多重的交往关系使职业教育活动中的人际交往、人际互动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现实的意义,更容易促进学生交往、合作、互动、责任感等方面良好能力的雕塑和发展。
2.教学是以理解为基础的并采用多元方式建构生活的过程。教学不是游离于生活世界之外的社会存在,而是与生活融为一体的社会现象。学生学习的历程与教师教学的历程都是个体生命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的经验世界的基础,是一定时期特定个体的存在方式。而且,这种历程是一种理解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网络学习等方式学习的过程。
职业教育课程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多元学习方式的整合。职业教育就其内容或活动的特性来看,有体验性学习、参与性学习、观察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设计性学习、操作性学习等;从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活动方式来看,有查阅资料、共同探讨、参观访问、角色体验、方案设计、实践操作、交流评价等,形形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构成了色彩斑斓、五光十色的生活,从而更容易使学生感悟职业教育中学习生活的真谛,领略人生的意境。
[注释]
①
张胤,杨启亮.对于“知识口袋”式课程的若干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
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2
关键词:职业教育;文化课;薄弱
一、引言
一提到职业教育,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群初中文化课成绩差、没有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到职业教育学校学些职业性较强课程,这些学生成天不干别的,要么是跟车床打交道,如车钳铆电焊专业,要么是和畜、禽打交道,如畜牧、兽医专业,要么是和剪刀、布匹打交道,如裁剪专业等等,他们技术学得倒还可以,但是一问到一些文化常识、著名历史人物往往答非所问,甚至令人啼笑皆非,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一是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有所偏见,存在一种误区,另外,就是当下的职业教育也确实存在一些注重于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文化知识学习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来探讨、交流中职教育文化课的重要性。
二、职业教育学习内容
职业教育是为了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满足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职业教育也被称作职业技术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的任务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同类科目一样具有基础性,这就说明职业教育不单单要学习专业的职业技能,还要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特别是职业高中,面对学生就业和升学两种需求,因此,文化课相对来说更显得尤为重要。就目前情况来看,各学校开设的职业课程也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既有传统也有创新,既有地域性也有时代性。相对于多样化的职业技术课程来说,文化课显得“孤独寂寞冷”,课程传统、科目单一,对于原本文化基础水平较差的学生来说没有一点吸引力,再加之一些职业学校忽视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基本要求,结果造成很多毕业生文化基础越来越薄弱,导致学生“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三、职业技能课和文化课二者关系
职业技能课与文化基础课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二者应是相辅相成,不可偏颇,就好比一个人,如果只有一肚子文化,只会高谈阔论,却不能很好的应用和发挥,那么也只是纸上谈兵,百无一用,反之,如果一个人空有一身技术,却一点文化没有,说话时念白字,写文章时错字连篇,不知道重要的历史人物、事件,不但令自身尴尬,也会让别人笑话,就像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没文化,真可怕”。所以说,二者只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体现最大的价值和作用。文化是基础,职业技能是手段,文化可以显示出人们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体现一个人素质和修养,职业技能可以显示一个人的技术能力,为人们提供谋生手段,深厚的文化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在职业教育中,二者就好像人的两条腿,要协调,不可顾此失彼,否则就会“瘸腿儿”。另外,就职业教育而言,文化课的学习要与职业技能密切相连,贴近实际应用,必须有助于职业技能的提高,不能像空中楼阁一样,虚无缥缈,毫无用处。
四、文化课的重要性
在职业教育中,职业技能的培养固然重要,因为通过它可以学得一技之长,成为谋生的重要手段,但也不能忽视文化课的重要性,文化课的学习至关重要,因为它是公民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基础。因为它是学习、理解、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一个人如果连字都不认识,连别人说的话都理解不了,怎么去学习?同时它还是社会交往,与人交流沟通,融入和谐社会的基础,一个没有文化的人是无法与人正常交流的,会被孤立,最终会被整个社会边缘化,这是很可怕的。文化课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不仅要教授学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致力于教会学生谋职求职的能力和技术职能,它不仅是工具性和基础性的统一,而且还是职业教育特色的重要体现。
五、文化课教学改革
在新的历史时期,职业教育中的文化课也应适应时展的潮流、与时俱进,这就需要进行改革,而改革的重点在于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教育能力上,兼顾文化课与职业技能课,让文化课在学生素质的培养、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中起到重要促进作用。文化课改革也是文化课重要性的一种体现。文化课教学改革,要顺应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紧紧围绕增加教育选择性,以打造多样化的选择性课程为重点,积极创新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全面加快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文化课教学改革,学校和教师务必要认识到职业教育文化课改革的重要性,不要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安于现状,要居安思危、丢掉包袱、勇于创新、大胆改革,否则,就会浪费了教育资源,耽误学生青春,阻滞职业教育的成长和发展。文化课教学改革,要体现出“灵活性、多样性、实效性”,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一些新的课程,既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兴趣,又要具有实用性,如,在必修科目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选择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特点选择自己的选修课程,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学分制进行考核、管理。文化课教学改革,要借鉴、学习国、内外的改革、管理经验,取其精华、其弃糟粕,学以致用、因材施教,同时要善于总结、不断改进。
六、结束语
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3
摘自《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年第三期 郭昊龙《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争衡》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要确立现代大学的核心精神。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就失去了目标,制度保护就没有了对象,就仍然会发生以行政权力为中心的状况。第二步就是完善大学立法。这包括对大学总体的立法,也包括大学内部的立法。大学总体立法就是《大学法》的建立,内部立法就是关于《大学章程》的建立。第三步就是修订《高等教育法》,确立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大学与大学及大学内部的基本关系准则,将过去比较笼统的抽象规定转化为比较具体的规定第四步是鼓励大学进行现代大学制度创新实验。其重点是发挥大学校长的创造性,即鼓励他们从完善大学内部组织制度设计方面进行探索,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操作性模型提供经验。
摘自《江苏高教》2012年第三期 王洪才,赵琳琳《现代大学制度:缘起、界定与突破》
尽管学界对“工学结合”的表述并不完全一致,但基本认识是相同的。可以从四个层面来认识“工学结合”的内涵:首先,“工学结合”是一种教育模式,它将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进行办学和从事教育。其次,“工学结合”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把课堂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人才培养。作为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体现了一种人才培养的范式或框架。再次,“工学结合”还是一种课程模式,在课程中实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作为课程模式,“工学结合”体现了职业教育最核心、最本质的特征。最后,“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等概念不同,它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工学结合”。因此,“工学结合”也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摘自《教育与职业》2012年第十四期 刘晓欢《对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内涵的再认识》
职业教育具有政策属性,这是职业教育诸多属性中较有时代特征的一面。(1)政策使职业教育的存在更具现实意义。职业教育现象的初始状态是混沌的、自发的、无序的。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职业教育活动都被赋予了那个时期的意义和现实价值。但是,这种意义和现实价值的实现只有在政策所体现的价值观念的影响、调控下才有可能具备现实感。(2)政策影响职业教育核心价值的实现。职业教育核心价值问题主要回答职业教育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问题。因此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问题是职业教育价值问题的具体体现。没有政府的倡导和政策的“权威性”引领和规范,职业教育的地位就难以保障,其作用就难以发挥,更谈不上实现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3)职业教育更加依赖于政策在该实践领域内的“专业知识”。政策作用的发挥和评估,源自于“专业知识”在一些公认的实践领域的政策性运用。职业教育政策的社会功用不仅应反映出诸如教育平等、就业机会平等等普适的原则和价值观,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要向着解决现实问题的向度引申。以这样的政策观引领和规范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将把政策本身导向一种更具“专业知识”色彩的样式。
摘自《教育与职业》2012年第十五期 单作民《论职业教育的政策属性》
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涉及面广而复杂的概念。由于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不同特点,各国(或地区)在职业教育体系组织形式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有四种职业教育体系是比较典型的,一是普职融合的单轨制教育体系;二是国家统一资格框架下的职业教育体系;三是完全双轨制教育体系;四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体系的共同特征,一是注重公平性,二是注重终身性,三是注重开放性,四是注重衔接性和融通性。(1)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模式。模式一:通过课程体系模块化实现中高职衔接。模式二:通过一体化的中、高职教学大纲或课程实现衔接。模式三:通过专业分类实现中高职衔接。模式四:通过专门补习、达标实现中高职衔接。模式五:通过学制五年的高等专科学校实现中高职衔接。(2)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沟通方式。方式一:通过资格框架体系实现普职的渗透,寻求普职的等值。方式二:通过学分转换和认可,实现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沟通。方式三:以课程植入的方式实现普职高度渗透。
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十二期 白汉刚《职业教育体系的国际比较》
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4
关键词:文化自觉;方法论;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5-0003-04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肇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在自身发展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大力借鉴来自于西方工业化发达国家的课程经验,双元制、CBE、MES等诸多课程模式都成为我们仿效的对象,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宽基础,活模块”、“项目课程”等具有一定本土特色的课程模式。但是,课程建设本土化的道路还很漫长,尤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教育之间的阻隔进一步被打破,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被改变,把各民族文明都卷入到大交流、大融合、大碰撞的浪潮中,再加之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也在不断调适,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正处于关键期,都给我国职业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是其变革的重要动因。对此,我们应该积极地回应,重新审视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进而对其进行适切性的改造,以便合理有效地指导我国的课程实践,最终建构源自于本土文化的课程话语体系与践行模式。
一、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对话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多元文化频繁交流、碰撞乃至矛盾冲突的时代,由于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渊源不同、文化背景存在差异等原因,中西职业教育课程对话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矛盾与碰撞,但是,与我们从情绪化的态度和单纯本土主义价值立场出发所想象的情况并不相同,中西职业教育课程对话既是中国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产生、发展的框限因素,又是本土模式建构的思想资源。全球化一方面意味着人类文化共性的增加,“西方现代制度,从市场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到民主政治,几乎已全球化,启蒙的一些价值如民主、公正、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已为大多数的现代化国家的人们所承认”[1],另一方面,全球化也不是世界一体化,不同文化的交织会产生出更多的异质样态,为文化的创生提供新的契机。为了建构本土职业教育在世界职业教育格局中的重要地位,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国人借助于西方的“现代性”话语,试图激活中国的文化传统,努力在西方与本土之间寻找恰当的张力。而且,“全球化的效果势将削弱‘所有’民族国家的文化向心力,即便经济上的强势国家(先前时代的‘帝国主义权势核心’)亦不能幸免于此”[2],因此,并非经济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就始终具有绝对优势,全球化给不同形式、特点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创生和跃迁提供了空间上的更大可能。如果抛弃笛卡儿式的二元对立式的思考模式,我们会发现对文化冲突中不同现象、观念的逐渐理解与调适促成了课程变革的生生不息,保证了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成长的旺盛生命力。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尽管不同民族文化的行为标准、价值尺度和社会制度千差万别,甚至是相互对立的,但它们都有一定的维护社会存在和本民族稳定的功能,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尺度和行为标准都不具有最高标准的意义,却在其文化体系范围之内都有某种存在的合理性。所以,体现了我国民族文化价值观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应该是独特的,具有世界性的意义与价值,不可以与西方作简单类比,只有从本土文化体系的角度来考察与研究,才能发现其实践性的意义与价值。而且,我国职业教育本土化课程模式的成熟应该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使文化对话与碰撞成为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实际上,也只有在不同课程文化相互角力的过程中,适合时代要求、有着旺盛发展能力的课程模式才能凸显出来,同一课程模式中的积极合理因素才会被保留下来,同时,那些悖离了时代需求的课程样态和元素也才会退出历史舞台。多元文化碰撞与交流为我国职业教育认识自身、借鉴世界文明、发展创新提供了可能性,本民族的文化尤其是那些根基深厚的民族文化,能够在与外来文化的对话中汲取新的养分,实现自身的跨越,促进本土课程模式不断走向成熟。
二、简单借鉴与排斥西学的课程检讨
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在相当多的方面要优于我们,他们的理念与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思考,但同时必须指出的是,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建立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之上,当其进入中国以后,就会面临着不同语境之间的强烈冲突,尤其受到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制肘,这就导致西方课程模式的成果并不能完全适应中国的实际。但是,在多年封闭后走向改革开放的状态下,人们急切地将目光投向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期望能够获取本土课程实践高速发展的神奇密码,进而由对传统意识的危机置换为对西学的渴望,过度渴望使得人们部分程度上忽视了对其进行深入地思考。而且,由于过于匆忙,人们难以准确找到审视和取舍西方职业教育模式的立足点,甚至有时还会陷入同质化的境地,从而导致借鉴上存在一定的盲目与混乱。尽管研究者们提出一个又一个新的概念与命题,努力进行课程模式的引进与创新,但接受的更多的是具体、知识性的理论主张和术语名词,缺乏方法论与思路上的化合与借用,把精力消耗在中西学术交往的简单贸易之中。另一方面,尽管本土文化也确实有捍卫自身文化的自由,有为其辩护的重要权利。不过,一些人又过分强调了民族特征,拒绝全球化视野下的课程交流,这样会使课程模式的更新与重铸失去了参照系和催化剂。因为,融入世界并不是丧失民族自我,也不是有意拒斥来自系统外的合理要素介入。
西学东渐的话题由来已久,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本土化问题不是自今日始而只是如今显得尤为醒目。实际上,如何使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既保持必要的恰当张力又不至于走向截然对立,仍然是迫切需要处理好的关键问题。一些研究者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本土化不足表现出真诚的关切,他们呼吁不能因为对“现代化”和“世界性”的简单借鉴而丧失自己的民族性,以至成为被西方文化同化后的产物,所以,我们必须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之上,使西方课程模式服从、服务于中国的改革与实践,对西方的异质理论进行本土化的改写。我们丝毫不怀疑西方职业教育模式有助于澄清和表达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实践的理解和认识,但是一些学者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对不同课程模式形成与发展的世界史背景和不同国家具体情况的文化考察,特别表现在一些以对理想的主观追求经常代替了对现实的冷静分析,应该是什么的论证经常代替了现实是什么的讨论。混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会使我们保持盲目乐观心态,导致难以找到推动职业教育进步的真实路径。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但绝不应该是一种简单的模仿和重复的过程,也不是夜郎自大的封闭保守,而是对自身文化与思想价值体系进行现代意义的重新建构的过程。民族文化的自持和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价值的普世性之间的内在紧张应该被调控到一个合理的限度,才会使得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既具有世界眼光,又具有深厚的本土情怀。
三、努力秉持文化自觉的积极心态
长期以来,我们对待外来文化一直采用一种极端路线,要么奉为宝典,成为大家膜拜的对象,要么全盘拒斥,视之为蛊惑人心的异端,不断地从钟摆的一端滑向另一端,不能够真正以公允的态度形成自己的理解与认识,说到底就是缺少文化自觉的意识,缺少深刻的文化判断力。“文化自觉”是先生前些年提出的一个概念,内涵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充分表露了他的文化情怀,加之全球化背景下整个社会又处于文化转型期,“文化自觉”成为人们比较关注的学术话题。所谓文化自觉是指人们对自身文化有一种自知之明,不是浅层次知其然,更知其背后的所以然,能够找到自己的文化发展脉络,形成自己的文化实践逻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自觉应当成为我们进行教育研究与实践变革的重要价值取向,以指导我们正确地看待来自异域的教育文化,并以此审视本土的教育文化,从而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教育价值观非常重要,看起来好像与实践关联度不大,但它会左右我们整个教育的实践方向,如果方向一旦发生偏向,带来的后果可能是极为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因此,文化自觉这一重要的心态要充分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内化为我们的文化价值线索,贯穿自身教育实践的全过程。
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一直处于比较强势的地位,本应成为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建设参照系的西方课程模式某种程度还是有些僭越,尽管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思想的确代表了人类文明的某些发展与进步,可以帮助我们形成研究与看待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对我们的认知方式产生作用,但也要看到它最大的弊病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消解和解构。现实中,大量的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移植过来,其中的概念、术语、理论都是在西方文化与语境中产生的,一旦放在中国的教育文化环境中,必然与本土文化产生激烈碰撞,对于浸染于本土文化中的我国职业教育来说,肯定会出现文化不适应现象,进而对其产生认同危机。如何恰当把握中西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之间的关系,实现多种文化的有机契合,以保障课程实践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一种积极的文化自觉心态。我们要通过文化自觉,在与文化“他者”的对比中,以恰当的方式,合理吸收借鉴西方的课程模式,把一种创生之后的文化深深熔铸在课程改革与实践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有了文化自觉的意识,我们就会增强对课程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就能在特定的文化转型时期,对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进行深刻的反省和抉择,从而对其有着更为充分的认识,能深切地体认到自身的历史使命,并努力付诸文化实践,呈现出一种历史使命的担当精神、文化传承精神与课程创新精神,在中西文化的主体间性理解中认识和借鉴西方课程模式。
四、方法论视角下的本土课程模式建构
文化自觉与方法论在价值辨析上相互契合,并将文化自觉转换为实践中的方法论视角,以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与借鉴。对于我国职业教育本土化而言,笔者认为当下急需的是转变看待问题的视角,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方法复制,这样的转换具有哲学层面的意义,也才能让方法具有深刻的价值支撑。课程本土化问题涉及对异域模式接受的深层问题,我们究竟是侧重于把外来课程模式作为一种知识(如具体的理论、方法、概念、术语)来引进,还是侧重于具有文化意味的方法论启示,即如看待问题的态度、思路与方向等,也就是隐藏在方法之后的价值。正如有学者所言:“许多概念,如变革中的参与和合作、对实地背景的尊重、对教师作为一个‘人’强调等等,总体上显然是与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分不开的。我国的文化传统未必能够容纳这些概念,即使从形式上接受,也未必能像英语国家里所发生的那样得其‘精神’。”[3]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西方课程模式不仅仅是西方学者提出的一个概念或一个体系,它更是在其特定文化背景下研究与看待问题的视野,是一种思想方式和认知方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了一种新的审视视域,而并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类型或知识体系,在更高的文化层面上具有深刻的方法论价值。所以,我们应该在文化自觉的引领下,从方法论的意义上理解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而且,不同文化中产生的课程模式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品质、践行方式与思维特征,对其进行文化层面的分析,可以让我们明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过程和负载的文化结构,以中国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重新创造能力更有效地去认识与变革它们,所以,对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进行深入地文化思考,并未给其创新与辩护框定界限,反而为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在中国的实践开启了广阔的空间。
总之,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可以大量借鉴西方课程模式的研究成果,甚至作为我们的核心价值追求,但是我们不仅要关注其以知识形式呈现的结果,更应该努力回到西方课程模式形成的土壤中去考量与反思,实际上就是对这些模式在其所属文化中的建构过程进行考察,关注这种模式是怎样产生的,其对本国职业教育课程实践的解释力与指导力如何,进一步而言,西方课程模式是如何指导其本土化教育实践的,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着哪些问题,人们对其认同度究竟如何?而绝不仅仅是掌握模式包含的知识本身,尤其不能把这些程序性知识当作拿来可用的方法,简单复制到中国特色的课程实践中来,而必须从文化的视角予以有效置换,以把握其在中国操作的方向感与适切度。因此,我们应该持守以方法论为载体的文化自觉,去看待和学习不断发展中的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去关注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建构过程尤其是其所负载的异域文化意涵,而并非仅仅是建构出来的结果性知识,以积极的文化心态认真分析并将其有效整合到我们原有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结构中去,以自身的文化传统对西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进行重新改造和建构,改变简单的技术化操作路径,这样才会形成本土特色的课程模式,进而对中国的职业教育课程变革实践产生深刻的本体性影响。
参考文献:
[1]金耀基.全球化、文化转向与多元化现代性[N].中华读书报,1998―08―05(8).
[2]【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王建军.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收稿日期:2013-03-10
作者简介:张晓东,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3)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
Pursuit of Method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 Localization of West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s
ZHANG Xiao-dong
(Jiangs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 Research, Nanjing 210013, Jiangsu Province)
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5
【关键词】职业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 支撑
第一章 职业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1.1 职业教育的概念
职业技术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活动,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实践经验的一种教育。主要是指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
1.2 职业教育的特点
(1) 职业教育的应用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大,经济和教育的联系更加紧密。
(2) 职业教育的实效性:即其培养学生的目的偏重于目前的实际应用,学生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应获取相关的职业技能并熟悉其应用环境。
(3) 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即要关注市场对劳动者要求的变化,不断更新教学新课程,将适用性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第二章 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面临的瓶颈
2.1 对中等职业教育理解中存在的偏见与误区
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偏见和误解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家长和学生本人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偏差。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尤其是近几年普高与大学扩招的直接冲击,职业教育很大程度上仍受到社会的轻视,这种轻视不仅体现在社会公众及用人单位身上,而且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也存在着这种轻视现象,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例如,学生中考后升入高中阶段学习,重点高中、普通高中甚至职业高中都要划定录取分数线,唯独中专可以不需要分数就可以直接就读。虽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用意是可以方便更多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但社会公众和家长却认为不需要分数的学校肯定是没人愿读的学校,而进入这类学校就读的学生本人则更是感到自卑和没有前途。二是来源于职业学校本身。不少职业学校的主管人员和教师对中职教学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如"教学无用观"或"教学少用观",认为中职学校主要是抓就业,认为教学只是作摆设的样子而已,学时长短,教与不教都没有什么关系。也有不少教师存在着"单纯理论观和"单纯教学观",认为学校即教授理论基础知识,技能培训是用工单位的事,学校不用教,教了也自教。或者认为学校只管教学,只管发毕业文凭,至于学生拿到文凭能否就业,到什么地方就业那是学生自己的事。以上来自各方面的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对于中职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制约着中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2 生源数量不稳,生源质量逐年下降
由于对中等职业教育理解中存在的偏见与误区,社会上普遍轻视职业教育,许多学生宁愿花钱买普高也不愿意进入职业学校,从而使中职学校在招生问题上处境尴尬。这也是大多数中职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扰。由招生难所引发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生源素质逐年下降,导致中专、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如相应的普通高中大专院校,而违规违纪现象也远超后者;二是职业学校办学成本增加,主要表现在招生成本和管理成本日益加大。就招生成本而言,近年来,各职业学校为了在招生中取得竞争优势,拓宽招生渠道,招生手段不断翻新,但本质上不外乎通过给招生高额回扣和给学生优惠两个方面。就管理成本而言,由于学生素质较低,部分学生不服从学校管理,破坏公共财物、浪费水电现象比较突出,学校不得不增加管理成本,请更多的人员,花更多的精力来管理。
2.3 办学资金缺乏,教学硬件不够
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做",要学会"做",务必要有高水平的实验实训基地作为平台。尤其要办特色专业、特色职业教育,就必须有配套的硬件设施,让老师能够把理论和实际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学起来更容易些,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并且设备应与社会同步,及时更新,要用明天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员工,学生到社会上才有立足之地。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办学资金短缺,难以有效地做好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如酒店专业没有实训室,初教专业没有足够的多媒体教室等。有的学校个别专业,学生从进校到毕业都未真正开展实训,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4 教师半路出家,软件不足
中等职业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培养和训练职业岗位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的教育,它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强,理论基础性宽、教学媒体多样、多变的显著特点。但我国的中职教育主要是从中等专业的学历教育转变过来的,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逐步演变过来的。这就决定了从事中职教育的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改行而来。对于理论课教师而言,一方面对最新的高科技缺乏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教育观念滞后,上课缺乏吸引力,把学生本来应有的兴趣在长期的"念书"过程中给消磨掉了。部分专业教师也仅注重校内活动的参与性和教学工作,对劳动力市场和职业分析活动的关注度较低、专业实践能力不够。
2.5 专业设置杂而不精,缺乏优势
职业学校要形成特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的设置,职业学校能否满足社会的需求,能否吸引生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设置的科学与否以及发展的前景好坏。目前很多职业学校开办专业没有规划性,也缺乏远瞻性,往往只是随风而动,感觉社会缺少什么人才开办什么专业,往往等学生毕业了,人才却已经饱和;有的专业设置不切实际,硬件软件都不配套,就盲目开办,结果学生什么本事也没有学到,感觉就是个中介所。总体来说,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呈现杂而不精的特点。专业多,但缺乏精品,从而导致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学校缺乏特色,影响了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6 中职毕业生缺乏竞争力,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毕业生就业出路的顺畅与否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广大家长和学生根本利益实现的重大问题,也直接关系到中职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近几年来,一方面由于中职毕业生学历层次较低、专业知识不够深厚,缺乏就业竞争力,加之受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挤压,在求职过程中往往不被用人单位重视;另一方面由于中职学校重招生宣传,轻就业指导和培训,从而导致中职学生在就业中缺乏正确的定位,缺乏吃苦创业的精神、缺乏踏实敬业的作风,结果要么找不到岗位,要么找到岗位很快又下岗。
第三章 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3.1 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在国外己有近百年的历史,名称也几经修改。我国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电化教育的名称从国外引进,至今也经历了几个发展时期。开始仅仅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应用,但随着学科、专业建设的迅速发展,教育技术学这个名称也越来越多地为广大专业教师所接受。一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与一般意义的教育技术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冠以"现代"二字是为了与我国传统的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相区别,而着重探索那些与现代科学技术有关的课题,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和系统思维方法,使教育技术更具有时代的特色。
3.2 现代教育的特点
(1) 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质与内容:它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强调对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和管理,只要能和学习资源发生联系,学生就能以合适的方式进行学习。
(2) 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运用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发展性教学,应用教育技术不仅传授知识,更把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此外,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建构的途径获取知识。
(3) 充分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用于教育和教学过程的信息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有卫星、广播、电视、互联网和虚拟仿真技术等。
第四章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于个人职业发展全过程的一种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大批有技术能力的专业型人才,但是,职业教育发展却相对滞后'仍然是我国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职业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劳动力的素质水平。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仍然是当务之急。
4.1 可能性
4.1.1 教育技术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变革
它要求教师要把主讲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教师要按照教学设计理论和教学内容对教学活动进行认真设计,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教学媒体不仅是教师讲解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心理来使用教学媒体才能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学生逐渐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转变为有机会参与教学、参与操作、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及掌握知识的主动地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得到正确发挥。在职业教育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求转变教育思想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职业教育新型教学模式。
4.1.2 教育技术促进了职业教学方法的变革,提高了教学效率。
传统的职业教育方法强调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严重阻碍和制约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现代教育技术使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听觉去获取知识,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4.1.3 教育技术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关系到职业教育能否适应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需要,现代教育不仅把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与应用本身就是创新意识的培养过程,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自由地充分思考、主动探索、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1.4 教育技术为职业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
教育技术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课本知识,通过网络还可以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育资源,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4.2 必要性
4.2.1 使用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现代人面临的不是知识危机,而是本领和技能的危机,传统的教育教学内容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设置陈旧,使毕业生理论有余,专业技术不足。而新的职业岗位不断涌现,这要求职校学生要具备在不同工作岗位之间流动的高度适应性。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会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变通能力大大加强。
4.2.2 使用教育技术来更新教育观念
传统的职业教育多停留在技能培训上。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式更加灵活,它强调教育贯穿于整个人生,将教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推向了极限,为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服务提供了条件。
4.2.3 使用教育技术增强职业教育的操作性
当今世界,职业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和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它与普通教育的区别在于实践性强,强调学用结合,重视把学习成果直接、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可以提供实践和亲自操作的机会。利用网络、虚拟现实技术、远程实时技术,可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目的,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的解决能力。
4.2.4 使用教育技术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
由于师资场地等因素的制约,传统职校教育不能使所有学生都能有效的学习。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现代远程教育等方式有助于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提高教学的效率。
第五章 结束语
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举措。因此,我们要加快改革的步伐,为发展现代化教育技术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庞世俊,王庆江."道本器末"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文环境[J].学术交流,2007,(1)
[2] 吴玉伦.对近代职业教育早期阶段的历史评价[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1)
[3] 吴国荣.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研究(1866年-1911年)[D].2008.
[4] 葛锦林.对我国推行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若干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5] 吴水澎;对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几个问题的再认识[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5年02期
[6] 张俊瑞;刘东霖;;我国人才市场对财经类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J].会计研究.2005年09期
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6
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初步的概略探讨。
一、对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和教学现状的分析
1、学生现实状况
从近年来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中考分数较低的情况看,结合学生进校后的实际来考察,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理解、接受能力有减弱。
其原因,初步分析有以下几点:
(1)相当一部分学生自身刻苦钻研精神不够;
(2)部分学生学习能力或智力、记忆能力,与以往入学分数较高的学生相比,有一定差距;
(3)有部分学生虽然显得聪明伶俐,但对以课堂、书本为主的灌输知识的教育接受方式不适应或很不适应,学习效果不好;
(4)也不排除部分学生有“读写困难症”。国际上有研究认为,此症并非疾病,也不是学习者智力低下或不健全,而是对常规教育的读写理解方式不能适应,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人就是读写困难症者。美国报道有20%的儿童有此症候。此类人可能需要特殊的教学方式。解决此类问题后,常常显示他们特别聪明或具有创造力。
2、部分学校教学状况
职业学校,特别是职业学校中的相当一部分中专学校,教学方法、内容上,由于中专的“专”字等历史原因的影响,比较偏重理论教学,注重知识的记忆,倚重书本教学,联系实际不够。理论教学内容多,强化职业技能教学不足,实用性的实训教学少。
二、对职业教育特点的初步认识
职业教育应当是不同于基础教育和高等理论性、研究性教育的,其特点可作如下分解:
1、专业技能性要求较高,而理论性要求相对较低
做为技能性教育,职业教育可以说如同学游泳。只会背诵在水中漂浮和划水前进的理论知识,往往并不会自然就能游泳;而即便不知道在水中沉浮和划水前进的知识,只要主动、反复实践,往往一定会游泳。
职业教育,面向社会职业的具体工作需要,以职业技能为主。培养的是百步穿杨的神箭手、有卖油翁那样的注油绝技的能手、福尔摩斯式的侦探能手或熟练操作者,而不是培养射击理论专家、侦探理论家、流体灌注理论家。
2、面向具体工作职业的实用性
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性教育不同,是直接面向具体工作实用技能的教育,所教、所学要更紧密地联系实际,要实用、有用、管用。
3、以反复训练、熟能生巧的技能性为主,以不断创新、不断研究发展为辅
职业教育在培训内容、时间、难度上相对短平快。最需要的是反复“操练”,以足够的时间、相关的技术指导进行专注的专门教育训练。是以“熟”生“巧”,以“练”求“精”。
4、在现代社会,职业的技能教育对社会职业工作,应当也正在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特有价值和不可替代性
现代社会,相当部分的社会职业工作的技能复杂性越来越高,越来越精益求精,分工越来越细化、专门化。不但“隔行如隔山”,而且相当一部分工作技能,如果不专门学、专门练,不成为“熟手”乃至能手,就适应不了工作需要、竞争需要。
并且,当代社会管理的发展,也越来越注重人的能力培养。近年来,国际上管理理论也在从“经济人”的物本管理,发展到“社会人”的人本管理之后,出现了“能力人”与能本管理的新趋势。现代社会,发达国家正在把塑造“能力人”,作为新的追求。
这也使对人的职业技能教育训练更见其必要,更凸现能力培养、职业技能培养的特有价值乃至不可替代性。
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路探讨
1、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
概括地说,应当是:面向社会需要,适应学生状况,强化职业的实用性技能教育。
近期,结合社会现实需要,以“就”业为主,兼顾就“高”。实施就“业”、就“高”、不就“理”。——少讲乃至不讲过于高深的“理论”,多讲“操作”,多搞“实训”,偏重学技能、出能手。
中长期,结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发展和研究多门类职业技能、技巧,进一步体现和实现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特有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实现职业专项技能对职业工作者的全员必备性。
2、实现这一思路的可能性
(1)社会有现实的需要
去年以来,社会对职教毕业生需求有较大上升的趋势,正说明社会需要本来是有层次的,说明社会对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实用人才的需要是现实的。
用本科生当操作工,在现实条件下,既是浪费,又是不必要和不可能持久的。
(2)学生素质条件有现实的可能性
职业学校是有部分学生对传统理论教学接受理解能力不够强,但他们对反复操作即可实现的技能要求,还是能够较好地达到的。
部分可能有“读写困难症”的学生,在技能教育实训中,不但不会“困难”,可能正好“如鱼得水”,可以大展身手。职业学校出“能手”,有学生素质方面现实的可能性。
(3)职业教育应当开拓和激发社会对职业技能乃至“能手”教育的需求
社会职业工作需要熟练的工作者乃至能手。职业教育如果能够满足这一需要,必然会激发社会对这一类教育的新一轮的需求。
(4)职业教育应可成为基础、理论教育不可替代的教育
职业技能乃至职业工作“熟手”、“能手”的教育,应当和可以成为以基础知识、理论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育,以专业理论和创新研发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所不可替代的教育。因为,三者各自实施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及其用途(与实用联系的程度)是不同的。
3、对职业教育近期、远期目标的初步解析
(1)近期目标:以就“业”为主,兼顾就“高”。就“业”,就“高”,不就“理”。
这是结合中国社会现实和社会、家长与学生现实状况和心态的近期目标。由于几千年“唯有读书高”等历史传统和现实评价与相关政策的影响,学生和家长对学业,还是非常执着地“就高不就低”的。这也是目前普高热还在“热”的重要原因。
职业教育,目前也需要顾及这现实状况,以就“业”为主,同时兼顾就“高”。在主要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也开通学生提高学业水平的可能通道。使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有在职教学习阶段,根据各自能力和可能,“各得其所”的机会。实现职业教育的“左右逢源”,扩大生存空间,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和积蓄力量。
(2)中长远期目标:逐步实现职业技能教育对社会职业工作的全员必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