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审美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概论审美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概论审美性

艺术概论审美性范文1

关键词:多媒体;艺术概论;教学效果;教学过程

艺术概论这门课是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这门课程的内容多并且跨越性大,开设这门课程对学生来说也十分重要,它让学生获得先进艺术观、审美观、提高综合素养的同时能够掌握艺术的本质、艺术的分类、艺术的创作、艺术的作品、艺术批评、艺术鉴赏等内容,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审美的能力。过去讲课时仅凭口述难以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效果不理想,而且课前需要准备大量的挂图、幻灯片、视频等资料辅助讲解但学生有时还不容易理解,教师更是觉得每一节课都很难讲,课前备课量也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的广泛应用以及现代化教育方法的不断更新,多媒体开始逐渐的进入课堂。把抽象的说教变成形象的演示是多媒体教学最主要的特色,它改进了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学开放性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上的运用也要恰到好处,多发挥多媒体教学在艺术概论课中的优势。

一、艺术概论课的特点

艺术概论这门课程,教材的章节顺序是大致按照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文化系统中的艺术、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样一种结构构成的。在具体的讲课过程中,往往每一章节单独讲解时很少而是结合在具体的艺术形式(如建筑、书法、戏剧、绘画、舞蹈、音乐、影视等)中进行讲解。这样不但能够做到“精讲”而且知识的贯通性也强。所以在教学手段上就要求我们要多样化,来支持理论知识的讲解。我们都知道这门课程是一门理论课,往往学生对理论课最没兴趣,但学习兴趣是可以培养的,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学习心理的需求,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艺术理论、鉴赏作品的能力并且能够自如地表达,通过对艺术理论的理解,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纯粹的理论课堂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当下同学们的学习,同时随着各高校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进步开始出现了理论课教学与多媒体声像的结合。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相比过去老师拿着粉笔在黑板前边讲边写要新颖并且有吸引力,学生能够在丰富的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资源下理解和记忆,能让学生对艺术理论不感到枯燥乏味,还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辅助艺术概论课教学,有利于教师引导式教学。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这是教育的内在功能。充分发挥主动性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参与,例如在艺术概论课的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枯燥的理论知识溶于生动活泼的课件中展现给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现世界各国的名画、著名建筑、名曲、优秀的电影作品等等,通过欣赏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在学生展开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使下,会主动去学习探索,这样还会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比教师传授更多的知识和方法,同时学生有更多的体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我们的学生毕业走上社会时也能做一个高雅的鉴赏者并且有自己的理论观点;通过多媒体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情趣的培养是艺术概论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多媒体辅助艺术概论课教学,不是为了培养学生死记硬背了多少艺术理论而是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服务的。通过声、画等手段让学生了解世界最前沿的艺术作品,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品位同时也掌握了大量艺术理论信息。因此,多媒体的应用是为了帮助学生对书上的内容有更开阔性的欣赏与了解。

三、艺术概论课中使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艺术概论审美性范文2

【关键词】艺术教育;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艺术概论》课程是艺术理论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高校音乐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在向多元化发展,对各类艺术活动的了解也在逐渐深入。作为高校音乐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艺术概论》课程的开设主要是要让学生形成艺术观,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艺术理论的学习兴趣。经过笔者调查,在众多高校的艺术课程教学中,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状况不是很理想。其原因主要包括:艺术类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学生缺乏对艺术现象的理解力;艺术类学生“重技能、轻理论”现象明显,缺乏理论学习的兴趣。

笔者作为一名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在艺术理论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对《艺术概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艺术概论》课程通常包括艺术起源和发展、艺术教育与美育、艺术的种类与审美、艺术实践活动等内容。大多数音乐专业的学生都未接触和认识到这些内容,因此,对该课程的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进行相应的深化、拓展,这是《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

1.1 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

《艺术概论》课程的开设是高校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课程的鲜明特色和专业特点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艺术概论》开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所以《艺术概论》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教学的理念应该体现该课程的特点。在培养美感和塑造审美人格的过程中,大学生应该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艺术理论知识,同时提高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1.2 补充完善教材内容

高校音乐专业的艺术概论课程教材,普遍使用的是北京大学彭吉象教授主编的《艺术学概论》。由于艺术理论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融合性的特点,艺术的内容都会艺术观念的更新和其它学科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因此,补充和完善教材内容也就必不可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要准确理解教材的内容和观点,使其达到易读性。其次,教师要根据艺术学领域最新研究的成果和观点,不断更新教案内容,使其拥有前瞻性与专业性,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1.3 立足本土艺术,发展特色艺术教育

我国各民族都蕴含着丰富的艺术资源,特别是传统民间艺术文化资源。艺术教育要体现本区域、本民族的艺术资源特色,应以普及本区域的艺术资源为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教育中,要以提高全体学生整体艺术综合素质为根本目标。一方面,本土民间艺术不仅仅是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发展民族艺术教育事业的基础;另一方面,传承和保护传统艺术文化是我们艺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通过教授艺术概论课程,让学生了解本地区更多地艺术文化,并逐渐接受和喜爱上传统艺术文化。

实际上,高校艺术教育逐渐地注重本民族、本地区传统艺术的教育,弘扬民族艺术文化。地方戏曲和民歌等音乐艺术文化也不断地进入高师院校的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本土民间艺术文化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尽可能让学生得到民族艺术文化的熏陶,结合本地区艺术教育的特殊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这才是高校艺术教师实施审美教育的重点。

2 教学方式的改革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国艺术教育不断发展,许多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被引进,教学方式也愈来愈丰富。笔者依据学生对《艺术概论》课程内容的理解,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以教师为主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要作用以辅助和引导为主。以教师为主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加深和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传统教学中,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学习是一个知识难点,西方现代艺术作品和现代派艺术元素多以抽象的形式表现,各艺术语言的表达和传递通常使学生感到难以接受。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特点呢?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强调艺术鉴赏活动中对西方艺术作品理解的再创造的,从而有效地发挥了教师引导和支持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创造性。

其次,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讲授法教学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讲授与灌输有区别,但运用不好很容易成为灌输。讨论法主要是在个人学习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发表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应依据课程教学现状和具体教学内容,实现讲授法与讨论法的优化选择与组合,随教学内容不断变化而调整,最大限度地优化艺术教学过程。

最后,拓宽学术视野,加强艺术理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艺术具有多元性,艺术教育中包含了丰富的横向学科知识”[1]。艺术理论与包括地理、历史、宗教等在内的多门学科有着内在的联系,体现其庞大的体系和丰富的内涵。任何一首艺术作品的创作,都饱含着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包涵了艺术家所处时代的背景,及艺术家深邃的思想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欣赏,既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了解作品中蕴藏地历史文化、宗教风俗等方面的信息,还可以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从而得到艺术美的陶冶和塑造。如在对莫扎特歌剧作品的赏析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欣赏莫扎特不同歌剧的乐曲,然后对歌剧的特点与形式,莫扎特的生平以及相关作品的创作背景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只有将歌剧作品同这些学科知识综合起来教学,才能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歌剧作品的真正内涵。

艺术概论审美性范文3

论文摘要:随世界新军革进行,军队院校对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发生了深刻变革。我院作为生长干部学历教育型军队院校,重点是培养培养德、智、军、体全面发展,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的高素质新型初级指挥军官。因此全面增强学员素质教育尤为重要,而作为素质教育重要一环的艺术教育一度被军事院校忽视。为此,文章首先阐述在高等院校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及高等军事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同时又针对军事院校的教育功能和课程设置条件,具体提出在军事院校需要开设的艺术理论课程,以及对具体要开设的美术理论课程实施主要做法进行了思考。

一、在高等院校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国家教育部1996年07月29日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促进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

艺术教育是高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日趋多元化,无论任何形式,但都是表达人类共同情感与观念。都应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艺术的文化价值在创作、欣赏的过程中通过作品得以实现。如果我们握住艺术教育的关口,使我们的大学生认识自己的文化命脉。虽然学生不会艺术创作,但他们可以学会欣赏、审美。如果我们忽略艺术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很快,单一的知识结构会使很多学生失去感叹、欢乐、神思的灵魂世界。站在艺术品前不能判定他的价值,失去人生中美好瞬间。审美能力是人类创造精神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由情感、意志、想象发挥中介作用的活动。如果说教育是创造一代新人的主要手段,而艺术教育则应该贯串于一切教育科目之中。

二、高等军事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第15次全军院校会议做出了“建立完善以岗位任职教育为主体、岗位任职教育与生长干部学历 教育相对分离、军事特色鲜明的新型院校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任职教育属于成人教育范畴,是按照部队任职需要,给予受教育者岗位任职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与学历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学历教育旨在打牢基础、提升发展潜力,注重学员素质的长效性、稳定性、基础性,是为学员的一生发展起奠基作用的教育。学历教育阶段培养目标是完成普通本科学历教育,同时进行军政基础理论教育和军事基础训练,为学员的任职培训特别是未来长远发展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科学文化基础、军事素质基础和身体心理基础。

综上可见,无论哪种军事院校,不管哪种层次军事教育,尽管在人才培养目标具体规格和标准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有差别。但作为军事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分子,与其它各级各类的教育一样都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军事人才素质的培养。作为理工类院校同时应加强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一大趋势。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艺术教育的作用亦也不容忽视。在高校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院校也不例外。

三、高等军事院校美术理论课程的实施

原则上说,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应能适应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的总体要求。在横向布局上,应能覆盖艺术范畴内的主要门类,如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在纵向结构上,应能兼顾理论传授、艺术赏析和艺术实践等多个层次,以满足广学生日益高涨的选修要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还应向高水平、规范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方向努力。在课程的内容选择上应主要应强调两部分:一是知识性的,介绍艺术是怎样的,艺术的规律有那些:二是文化性的,介绍为什么是这样,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背景以及由此可以推导出什么。将艺术教育从时间和观念上可分为传统与现代两部分。  但另一方面,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应考虑具体院校的职能,军事院校毕竟是培养军事人才为主,艺术综合素质只是一个方面,也不是专门培养艺术创作与科研人才的专业艺术高校。因此,可以结合本院校具体教学情况,灵活开设艺术类课程。至于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表演类艺术门类艺术实践教育,军事院校没有必要也没有条件进行课程教育,但为了达到全面素质教育的目的,可以进行这些艺术门类的理论教育。至于美术门类,由于美术属于造型艺术,其创作造型基础也与本院的工程类课程息息相关,已经开设了艺术造型基础教学,例如色彩、素描等。但是,美术理论同样也需要开设,以便引导学员们了解中外美术史的发展、美术史上的美术流派、美术现象、美术作品和美术风格等,从而达到提高审美眼光、增强艺术素养、陶冶审美情操的目的。

综上分析,看见在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上,一方面为开阔学员艺术视野,达到学科门类综合,体现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可以设置一门构建跨越各具体艺术门类的基础理论教学课程,名曰《艺术概论》或《艺术学概论》。另外针对美术这门造型艺术,可以专门开设美术理论课程教学,其内容包括体现美术造型规律与基础的《美术概论》;还有再现美术历史发展的美术史课程,例如《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另外还可以针对艺术作品欣赏开设中外艺术赏析课程,如《艺术鉴赏》;另外可以专门开设中外美术理论的课程,如《西方美术理论》、《中国绘画理论》;当然也可以根据各个绘画门类开设门类课程,如《中国油画史》、《中国山水画史》、《中国花鸟画史》;如果再从时间上看,针对现代艺术,可以开设《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多媒体艺术》等现代艺术门类课程。当然这只是一个完美的设想,由于限于军事院校的特点与教育功能,不可能全部开设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开设所有这些课程,但其中的《艺术概论》、《美术概论》、《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和《艺术鉴赏》是必须开设的艺术理论课程。因为这些课程是艺术门类,更具体的说是美术造型艺术门类的基础课程。

四、结语

纵观全文,我们不难发现艺术教育在高校(包括高等军事院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艺术的最大作用就是开发人的右脑,激发创造性。学习的方法、手段应该多样化,切忌教条,应努力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潜能。由于军事院校的功能与教育条件所限,不可能开设所有艺术门类的教育。因此作为各艺术门类一般规律的《艺术概论》,以及作为美术门类一般规律的《美术概论》,还有作为了解古今中外美术发展历史与规律的《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以及涉及对具体作品鉴赏的《艺术鉴赏》等美术理论课程就显得极为必要,也有条件可设这些课程。提高初级指挥军官的能力素质应多管齐下,综合课程的教学,尤其是美术理论课程教学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但通过这一探索,可以使未来指挥军官素质更加全面,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可以实现未来指挥军官向素质型军事人才的全面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讲,学员艺术素质具体而言是美术能力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授受美学》,陈宏在,安徽教育出版社。

[2]《艺术家的美学》,翟墨,人民文学出版社。

[3]《美的历程》,李泽厚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3月

艺术概论审美性范文4

高校美育教学体系必须以审美能力培养的科学规律为指导,循序渐进。高中美育的欠缺导致大学生对美、对艺术不敏感,审美感知力低下,审美直觉理解力迟钝。大学一年级是重新认识美、接触美的全新时期。这一时期艺术理论公共基础课以《艺术概论》等课程为代表,但它只是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要建立“大美育”的全校性公共美育体系,就需要将这门课推向全校。使大一新生在“德”(思政课)、“智”(专业基础课)、“体”(体育课)及“美”(艺术概论课程)的共同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填补“断乳期”的精神迷茫和空无,引导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以及对人生美好信念的执著。

艺术欣赏类课程的主旨在于通过赏析作品、讲授初步艺术知识,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艺术欣赏课程涵盖面极广,应处于美育教学体系第二阶段,安排成通识课程或公共选修课。艺术欣赏课可以将各种艺术基础知识与具体作品赏析结合起来,在讲授时与学生们一起欣赏感悟,激发其审美兴趣,提高其审美理解能力。将美术、音乐这两种视听领域最重要的艺术门类以《中外美术鉴赏》和《音乐欣赏》来安排也是非常合适的。此外,还可以选修课方式开设电影赏析、摇滚乐欣赏等兴趣课。授课时应以感受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感知力,扩充相关知识,为美育的进一步深入铺好道路。

艺术表现课程着重于动手实践的课程,充分利用已有教育资源,开设美术、音乐、戏剧类的兴趣课程,如素描、雕塑、合唱、话剧等,这些课程完全由任课老师选择教材、制订教学计划,让学生在课程中直接体验到艺术创作的乐趣,从而掌握一定艺术表现能力、创作能力。艺术表现课程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为学校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为学生的审美创美实践积累才能创造环境。

要想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艺术与美的鉴赏、感受和创造能力,提高精神境界,陶冶和美化精神境界,就要在充满再造性和创造性的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活动的审美创美实践中完成。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高校应引导大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和个体体验相结合,在以理智引导感性等原则指导下投入审美创美活动,获得相应的感性体验,精神愉悦的心灵美化,塑完美人格,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所以,从审美过程本身来构建高校美育体系,既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理解力,也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与审美创造能力。而这后两者就需要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高校美育体系的构建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看则两分、实则紧联的关系。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院校育人的重要渠道,是高校师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共同创造,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功能。为此,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和发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造就具有高尚审美趣味、道德修养与广博知识完美结合的合格人才。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与审美教育的契合中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与高校发展定位、自身特点和育人特色结合开展的。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作为浙江省内唯一的农林院校,近几年来以生态文化、感恩回报为宗旨开展“红绿”主题校园文化建设,每年都举办以生态、环保、绿色、节能、减排为主题的青年生态文化节,举行“东湖•缘,生态•悟”大型文化活动,以各种文艺形式组织演绎了“红绿”主题。许多同学在这些活动中展现了自己的艺术才华,学校的艺术文化氛围也随之提升。

艺术概论审美性范文5

《艺术意境概论》(华中师大出版社出版)就是作者辛勤耕耘、潜心研习的心血结晶。全书25万宇,除绪论和余论外另有13章,结构宏大,内容丰富,对意境进行了全面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探索.这是迄+最完整、系统而份量扎实的第一部论艺术意境的专著。

视野的多维和开阔,方法的多元与更新是本书的一个显著特色。作者认为,意境研究切切不能只把眼光盯在“点”上,还要放到“面”上,从纵的方面(即意境说发展的历史)和横的方面(即把意境说的许多本质问题当成有联系的序列)来发掘其结构机制和美学意蕴。一句话,应当从意境说的整体出发去进行个别问题的研究。从根本上说,作者是以的辩i正法和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微观与宏观的结合,动态与静态的互补,形成了本书的方法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广泛吸取和融会系统方法、心理学方法、比较诗学方法等等。比如,作者大胆地尝试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观照意境,把重心放在意境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以及要素和整体关系的揭示上书中指出:意境构成的基本要素是情与景,二者相互作用,首先在作者头脑中形成“意象”,随后物化为作品中的'‘象”读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将作品之“象”还原为读者脑中之“意象”。在还原意象的过程,读者方面激发出的欣赏要素向着作者方面反馈;作者方面的写作要素接受反馈并与之进行信息交换,发生相互作用。其结果表现为作者的°自我”与读者的“自我”的高度融合,并同时以情景交融的形态充实意象,再次输入作品的象之中,由象产生出象外之象。如此反复,象外之象便层层相因,趋于无穷:意境亦因此层深厚实。作者进一步指出: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分别同“象”和“象外之象”俱生。情与景互相作用形成表层结构,从而有了“象”;读者的"自我”与作者的’‘自我”相互作用形成深层结构,从而有了"象外之象"。而“象”与“象外之象”又处于动态的交错、变化的相互作用之中《概论》这里对意境的系统结构的分析可谓别有卓见,实在不乏启示意义。

比较诗学的方法在本书中也得到了较成功的运用。意境论与西方典型论的对照,中西移情论的比较,中国与印度诗味说的考察,都在宏阔的世界文化背景中映照出中国古典意境理论独特的美学意蕴和民族个性。书的最后四章,对意境的虚静心理、移情作用、通感作用和灵感作用进行心理学方法上的微观烛照,鞭辟入里,拓展了意境研究的新天地。比较诗学的方法与心理分析的方法,一横一纵,在宏观与微观、广度与深度的交融中,铸造了意境理论丰厚、立体的形态。

鲜明的系统性、严密的逻辑性是《概论》的又一特点。作者认为.只有对我国古代艺术家和理论家对意境谈片式的论述进行一番勾稽爬梳之后,其埋论体系才可清晰地呈现出来.因此,本书首先对意境说的源流和发展轨迹作了历时性考察,初步勾勒了这一范畴的历史,然后进行共时性的理论抽象和分析.本书以综合为界说的基础,充分考虑到意境的渊源流变及其基本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倩景交融所层递出现的艺术形象”来界定意境.这一定义相对说来,比较全面和辩证,符合中国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实际.它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强调情景交融,意味着它既不等于意境,而意境又是以此为基础的;其二,把意境明确地规定为艺术形象,这就使之具有了质的规定性,即它包含但并不等于情趣韵味(有人把二者划上等号)>其三,使用层递出现限定“艺术形象〃,就是为了更进一步指出:既然意境中的象外之象是由象所产生,那么象在前,象外之象在后,二者顺序不可颠倒,同时,由象所产生的象外之象常常又是层层相因,依次向深远方向生发开拓,从而形成了意境的深层状态。本书的这一界避免了以往仅从创作立论或仅从欣赏立论的缺陷,为意境论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明确了意境的涵义和价值以后,作者又将它与相关的范畴如意象、兴象等加以对照。一方面加深对意境的认识,另一方面弄清了那些范畴在意境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使意境的质的规定性更为明晰。

从第四章起,对意境说的哲学基础,意境的美学结构、实象与虚象、美感特征、风格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在历史与美学的坐标系中,经由定性分析与定构分析确立了意境说的理论构架。这一理论构架的建立,是建立在充分可靠的材料和较为缜密的逻辑阐释基础之上的。

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实践品格是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意境所提出和概括的是艺术创作和欣赏中核心的问题,即主客体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的理论课题。本书认为:意境论能眵辩证地看待艺术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境”不等于自然形态的客观事物,"意〃也不等于观念形态的理论见解,二者都必须审美化,在审美化的过程中彼此交融,产生无穷无尽的美感韵味.作者系统清理意境这份民族艺术理论的宝贵遗产,对于当前的文艺发展是有借鉴作用的。

本书还注重将理论的形态同具体艺术作品所展示的丰富意境结合起来,在虚与实的联系之中开拓审美意识研究的空间,比如书中有这样一段,大意为:艺术反映人生,而艺术理论折射出相应的人生态度和随之而来的审美情趣意境正是展现我们民族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的/在我们民族眼里,人与自然,情达理通,亲如友朋,这种人生态度作为艺术内容,不就表现出了物我谐和、情景交融的审美情趣么?你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是人,月通人性,“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峰知清苦,雨能商略,它们不是人又是什么呢?这是艺术境界,同时又是人生境界。这里,作者对意境的理解就不是仅仅停留在古人的理论阐释、训诂上,而是将理论形态与物化形态统一起来,虚实相生,互相映照,理论品格与实践品格互为表里,玄奥的理论在这里给人以亲忉、素朴之感。

综上所述,《概论》不论是理论观点和逻辑构架,还是研究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若从更高的要求看,本书亦有不足。任何美学范畴都不是永恒的,意境作为集中体现封建时代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的范畴也不是永恒的.作为那个时代审美意识的理论结晶,意境所体现的美有不可企及之处,但既然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合乎逻辑地出现,因而也就不能不合乎逻辑地有其历史的缺陷与不足。对此,《概论》的剖析和批判还显得有些薄弱,此外,意境既是一个自足的理论系统,作者对它的分析研究是较为成功的;意境同时又是作为一个子系统置身于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大系统和中国古代文化的更大系统之中的,对意境子系统在文化母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彼此的关系,本书的探讨还可更深入一步。

艺术概论审美性范文6

【关键词】影像;文学理论;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的崛起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而影像与视觉文化密切相关。这样的趋势,促使我们对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进行变革与探索,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一、影像在文学概论教学中的可行性

文学理论在学科上归属于文艺学,关于文艺学的理解实际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研究文学、艺术及其规律的科学,从定义看,它包括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分支学科在内,故统称文艺学。从狭义上,是指研究文学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文艺学本来叫文学,但这三个字在中文里很拗口,所以从苏联翻译过来时,就干脆叫文艺学。叫文艺学有它的好处:这为我们跨越学科边界涉及绘画、电影等领域提供了合法性。

与视觉文化关系密切的影像文化的崛起,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大事件。丹尼尔·贝尔在论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和电视”为代表的“视觉文化”时曾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让·鲍德里亚也说道:“摄影是现代的驱妖术。原始社会有面具,资产阶级社会有镜子,而我们有影像。”影像世界“通过技术向我们强调它的存在。这个主客关系的反转发挥着惊人的、不可轻视的作用”。

影像是以图像和声音为媒介的,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传达信息,创造形象,它“克服了文学的有意而无色、无画的缺陷,克服了绘画的有形而无声的缺陷,克服了音乐的有声而无形的缺陷,克服了舞蹈的舞台单一的缺陷,把图像、颜色、声音、文字等因素迭加起来创造了一个新的艺术形式,把文学的意义丰富性、绘画的图像直观性、音乐的曲调含蓄性、舞蹈的动作传神性等特点合成一体,创造出了以往任何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效果”。这种视听结合、时空并存的特点使它能够更精确、更逼真、更生动地表现各种复杂的内容和精彩的故事,同时也能够全方位地刺激观众的审美感官,使其产生多方面的美感享受。

发挥影像的独特优势,进行视觉教学的探索之路,势在必行。伴随视觉文化教育思潮的滥觞,利用电影、电视等媒介开展教学,是当前高校教学中一项颇有现实意义的尝试。

二、影像与教学对象接受心理的契合

目前高校教学的对象,几乎都是上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孩子,他们在影像文化熏陶下成长,热衷于看电影、看电视、看动漫、看广告、看绘本……他们对“视觉性”的敏感是以往时代的人无法比拟的,“看”成为他们阅读与吸纳知识的重要方式。

针对教学对象的接受心理,利用影像的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贴近学生的接受心理与认知规律,利用视觉影像,更好地呈现文字无法传达的内容。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策略,利用生动立体的教学方式,为抽象的理论讲述寻找到生动的形象载体,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也会乐意接受。

三、影像有助于培养教学对象的审美能力

文学概论是研究文学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文学属于艺术领域,因此,培养审美能力、美的情操和对艺术的兴趣,也是文学理论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过去的应试教育大多只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美育的渗透;注重教学成绩,忽略育人的目的,使得学生越来越成为“单向度的人”,对属于文学语言的魅力越来越淡漠,对艺术形式感觉越来越丧失,对审美感知、直觉和情感体验的培养,往往流于形式。

早在2000多年前古罗马学者贺拉斯就说过:“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她喜爱,才能符合众望。”五四时期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先生强调:“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学生既要接受知识,有不能忽视美好心灵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而影像的教学方式,诉诸人的视听觉,图像与声音的空间感,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理解的角度,不必冗长表述,一组有感染力的镜头,不经意间就能触动他们的情感。假如我们选择好的影像作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赏,必然会在感性的、直观的、非功利的教学过程中,对他们有所启迪,去领悟影像中包含的哲理意蕴和人文关怀的意味。

影像的直观逼真,让学生感受色彩、光影和声音立体效果,体会人类情感的细微表达,洞烛人物幽深的内心世界,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比如由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雷特》改变的电影《王子复仇记》,王子留学海外,父亲却遭暗杀,王位被夺,母亲别恋……一切都来得太突然,权力与亲情、光明与黑暗、磊落与奸诈、爱情与寡义等等,进行复杂的移形换位。王子、皇后、父亲、叔父、朋友、大臣和心爱的姑娘,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以及凝练优美的台词,强烈的抒彩,以艺术的方式,使得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然后在讨论和讲授中,将感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对人生、人性的各个层面进行历史内涵和哲学意蕴层面的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教育的本义是要在精神愉悦,受教育者深刻领略,经久不忘。施教者应该深谙美的魅力和感染力,有效地作用于受教育者,以达到“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的效果,起到亚里斯多德所说的“卡塔西斯”(净化)作用。

藉由影像符号进行文学理论教学,于娱乐和放松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分享丰富多样的生命体验,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开发独立思考的创意思维,引发学生对文学名著的兴趣,抵御潜阅读,最终走回重归哈罗德·布鲁姆所推崇的“正典”或“经典”(Canon)文学阅读之路。

参考文献:

[1]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