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科技活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生物科技活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生物科技活动范文1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元素,也就是课堂教学过程是由教师设计并进行的一个个教学活动组成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包括讲述、讨论、合作、实验、演示等。下面是一节高中生物课堂设计的案例:

课题:细胞呼吸(1)——有氧呼吸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课堂教学中提倡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生物学科教学中要注重运用探究式教学,以问题的情景设计为突破口,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从而实现在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科素养这一目标。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内容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高二生物必修教材(人教版)第三章第七节内容,细胞呼吸是新陈代谢一章重要内容,有氧呼吸是本节课等的重要内容,是生物体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细胞呼吸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ATP的主要来源,是所有活细胞的重要特征。有关细胞学线粒体的结构知识和生态系统的功能内容与本节有联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2.教学重点是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教学重点是有氧呼吸的本质。

三、学情分析与学法设计:学生在初中学过生物呼吸的相关知识,由于初中到高二时间隔开过长,存留在学生记忆中的仅仅是对人体呼吸的粗浅认识,本节课就是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的升华和意义建构,运用整体建构教学理论,先让学生感知本节课在生物教材中的位置,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课堂学习思路,运用演示实验教给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的训练,在教学重点环节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道呼吸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2、理解细胞呼吸概念

3、理解有氧呼吸的场所和生理过程

4、学会运用细胞有氧呼吸的原理探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引入:

问题1: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储能物质、直接能源物质是什么?能源物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问题2:什么叫新陈代谢——有序的化学反应的物质保障是什么?

投影知识树1:

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中进行的(教材20页),细胞不断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体现者活细胞对物质进出的控制,既有物质的输入又有物质的输出,大家预测一下输入输出前后是否发生变化呢?发生了化学性的变化,就伴随着能量的输入和输出,

提问:ATP作为细胞内能量的“通货”含量极少,又是怎样及时补充的呢?不断从糖类等能源物质的分解所获得,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新知识——细胞的呼吸。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1.〈讨论〉:细胞呼吸与通常我们自己理解的呼吸是一回事吗?

投影知识树2:

概念1: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中进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能量的总过程叫细胞呼吸。

〈学生实验汇报〉1.证明浸泡过种子呼吸消耗了氧气?(水的必要性是什么?)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种子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绘图展示)

二、概念2: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的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总反应式: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细胞生活在常温、常压下,意味着细胞内的生物氧化是在酶催化下的温和化学氧化。

三、有氧呼吸的过程

任何生理过程的发生多有它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它们是什么呢?

物质基础:酶、ATP、糖分子(C6H12O6)等:(生病不吃不喝,输液的成份是?)

结构基础:细胞、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1.问题 有氧呼吸的场所在哪呢?

问题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

2.分析细胞呼吸的场所,学习细胞内生物氧化是逐步进行的实验研究方法,投影课件,师生讨论共同学习。

3.有氧呼吸的本质?

——(通过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供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活。)

4.总反应式中的能量能否改写成ATP?(不能)

〈师生互动学习〉有氧呼吸的过程(反应式略)

第一阶段:场所——细胞质基质中

第二阶段:线粒体中

第三阶段:线粒体中

释放的能量:热能+ ATP中的化学能,1摩尔的葡萄糖彻底被氧化分解,释放2870千焦的能量,其中有1161千焦的能量存于ATP中,其他能量以热能散失。(投影课件)

有氧呼吸的本质:通过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供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活。(从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角度分析——有机物逐步脱氢,能量逐步释放,逐步形成ATP)

四、有氧呼吸原理的应用——学生合作讨论

1、是不是细胞总呼吸就好呢?影响有氧呼吸外界因素?

2、如何使果实或蔬菜达到保鲜目的,原理是什么?

低温、低湿(干燥)、低氧(充氮气或二氧化碳)

五、课堂自检题:

1.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产生的是:

A.CO2

B.丙酮酸

C.ATP 和[H]

D.ATP

2.在动物细胞中能产生 ATP 的场所是:

A.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

C.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细胞质基质

3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是在哪个阶段产生的?

六、课堂小结:强调细胞有氧呼吸的概念和本质,说明细胞呼吸这一生物氧化过程是在酶催化下的一系列有序化学反应总合。

作业与板书(略)

总之,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时应注意:

1.活动设计需要考虑活动的价值,是否符合三维的教育目标。

2.活动要重点围绕着核心教学内容来设计。

高中生物科技活动范文2

科技创新活动的必要性。研究的重心放在高中的生物课外延伸,更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应用的基本素养的养成,活动过程注意思维分析的科学性和在力所能及的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和创新。

例如观察植物时,师生一起给校园的植物挂牌,观察校园松鼠种群时,收集有关知识保护动物的文献,制作了宣传牌大大提高同学们环保意识,对校园生态环境进行观察、分析和评价等等。例如,在讨论有关环境保护问题时,有学生希望对“哪些植物能够吸收人工湖污水中的有害物质”等问题进行探讨,就引起了对人工湖水污染原因、污水处理等问题的关注。同学以永春地区的湖水、池塘水、河水的污染情况为题,进行了水源取样,对水源地的污染源进行了调查,并初步推测污染物的性质和种类。在实验设计和准备完成后,在课余时间里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实验一段时间以后,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人工湖水污染物的具体信息。开展了《永春县人工湖水质研究》的研究性课题,并已经完成借题。现在已筹备购制皮划艇,进行水葫芦的综合治理的研究。

根据高中生物教材知识内容进行研究性教学活动(部分):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设计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仪器;设计实验探究土壤微生物对土壤农药污染是否有净化作用;对环境污染的研究,酸雨的危害(种子萌发/花粉管萌发/蛙的发育的影响;永春芦柑的品牌保护;黄龙病的防治研究;溪畔行道树种植树种的可行性报告;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等等。实验过程中,手、脑的结合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也得到发展,尤其是态度、意识、能力的培养,即获得了综合性、协调性的发展。成功的实验不一定是得到了正确结果,更重要的是参与和体验了探究过程。

2、生物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与评定

2.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根本准则。设计并完成一个实验最根本的目的不是得到一个结果,而是真正掌握并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所学到的就一定比得到标准答案要多得多。所以在实验安排中往往会故意做些变化,那些坚持实事求是,相信自己的同学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规范科学探究的过程。

2.2指导学生撰写科技论文。中学生科学研究的函盖面很广,研究的形式也多样化,其论文的写作都要做到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着重阐述对社会的发展有意义的、有创造性的见解或发明。行文要思路清晰,论证严密、前后贯通。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明。

2.3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和撰写科技论文进行评价,选择优秀作品参加各种活动与竞赛。

3、生物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成效

3.1发现并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2012年我校王宇正同学在青少年创新大赛获得省级一等奖,2012年生物奥赛获得市级以上奖励11人次,其中获得省级二、三等奖各一人,我校参加2013年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暨斯德哥尔摩青少年水奖中国地区选拔赛,有两项目获得总结赛二等奖。

3.2增强了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每学年学生撰写的科技小论文多篇,创新大赛要经过公开展览、技能测试、封闭答辩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3.3增强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学习能力:参加的选手经实践活动和学习,综合科学素养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视野有所开拓,具备较好创新思维能力,成为各个教学班生物科的领头羊。2011年完成永春县教育科学规划研究性课题《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生物科技活动以生物实验、探究活动和理论探源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特别强调活动在中学生物教学基础上的适用性,有利于帮助教师和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为学生中广大的生物科技活动爱好者提供可操作的实验范例。

高中生物科技活动范文3

wqliu_88(新疆农五师高级中学   833400)

生物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全新的科学,我们身边的花花草草,以及生活在周围的大大小小的动物构成了生物界的身躯和血肉。生物学教学离不开这些实实在在的生物,离不开大自然。因此生物教学应更接近生活实际,更接近大自然才对。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球化发展,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发突出,如何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掌握更多的本领,如何引导学生迎接知识经济,接受科技的挑战,是每一位教师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也是每一位新时代的学生值得深醒的问题。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获取知识已不是最重要的了,因为所要学的知识太多了,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学。而学会获取知识才更为重要。教师应以培养学生会学、会用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贴近社会地进行生物学教学,才能真正跟上时代的发展。

笔者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近一年来对中学生物学教学的思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以供探讨:

一、从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入手,结合课堂教学研究身边的生物现象

在中学生物教学课程中有许多实验,这些实验多数是设计好了让学生去操作、去学习,从而验证一定的道理。由此很多学生在实验中逐渐形成一种观念,那就是做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会做实验,这其实是不对的,而许多生物教师也有这种想法,这就更不对了。

做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而做别人设计好的实验是为了验证已知的道理,这当然很有必要,但如果教学只停留在这里,未免显得浅薄了。

我在对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实验教学中采取一种相反的方法,效果很好。

1、先让学生明白设计实验的目的,确定目标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做实验,那就是要明白一个道理(解决一个疑难),如果它已不是疑难,那就没必要再做实验了。因此,要让学生找问题(确定目标);通过实践检验步骤的可行性,改进实验步骤中的缺陷和不足,最终得到一个完整的实验。

2、根据实验目标设计可行的实验原理

然后根据问题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假设(逻辑推理),确定实验 原理;

3、再根据实验原理寻找实验材料,制定实验过程和步骤

再根据实验原理寻找材料,制定实验步骤;

4、通过实践检验实验的合理性,并及时修改

这样其实是将整个实验倒过来做,的确难度很大,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入手,右以用书上现成的实验来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这样学生不但对实验的各个环节了如指掌,还可能对实验进行改进,同时可逐渐掌握自我设计实验的方法。如学到植物叶的时候提醒学生叶正面叶肉细胞排列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生物科技活动,以培养学生兴趣

生物科技活动是生物学教学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科技活动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能力。

生物科技活动包括采集生物和制作动植物标本、饲养小动物、养花、种草、调查活动以及进行生物学课外实验等内容。这些活动不但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以及课堂教学效果都有很大影响。我在探索生物学科技活动的过程中,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以供探讨:

1、生物科技活动要密切结合课堂教学

生物科技活动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生物科技活动不能脱离开教学实际,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适当深化。做到教学与活动齐头并进。

生物课有许多内容是无法在课堂上完成的,这些内容可以纳入科技活动之中,如:初一生物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一实验有一半的内容需要在课外完成,于是我将培养天竺葵,设计遮光图案,对叶的光照处理等交给学生在科技活动中完成,效果很好,还可提出更深的要求,如用多种植物的叶做这一实验,取得了很好效果,使同学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叶都直接形成淀粉,有些植物叶光合作用的产物不是淀粉,面是其它有机物。

2、生物科技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

有些学生平时喜欢观察和饲养小动物,如养鱼、养、蚂蚁、养蜗牛等。有这样一件事,对我的触动很深,初一年级有一个男生,学习不好,贪玩还有不少坏毛病。一次检查学生宿舍时,发现在窗台上放着一个用衣服包裹的瓶子,打开一看,里面竟养了一窝蚂蚁,温泉地区春夏季气候反常,这位同学竟在寒冷时用衣服将他的蚂蚁包裹起来,当得知这群蚂蚁是这位同学养的,我竟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没想到这学生竟有如此爱好。我利用这件事在班里对该生大加表扬和鼓励,并将这位同学的观察记录整理后读给大家,使他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不但生物课学好了,而且其他课的学习也有很大进步。

通过这件事,我想到,生物科技活动不能只向某些学习好的同学开放,应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多地使那些学习较差的同学参加,他们更需要帮助,需要关心和爱护,他们了有自己脆弱的一面,于是我将生物兴趣内容分成两类进行,第一类是普通类,一般较简单,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的;第二类是深化类,是有一定难度的内容,部分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才能完成的,这样,可以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加生物科技活动。

3、生物科技活动内容应有季节特点

生物科技活动内容是有季节区别的,教师要根据季节的不同,安排活动内容,如春夏季多安排一些野外实践内容。如培养和种植植物,采集动植物和制作生物标本,秋冬季多安排些室内的实验,如在实验室教室里能完成的实验,以及动植物标本的鉴定和命名。年初制定可行的具有一定灵活性的活动方案。实施过程中因实际情况而定,不宜将活动内容限定过死。这样才可根据情况调整。

4、只要需要,生物科技活动不怕加深难度

在开展生物科技活动中,我发现有一些高年级的实验内容对初中生物教学有很大帮助,因此我将这部分实验列入科技活动中,如高中生物中的质壁分离实验,在学习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后,我指导实中学生做了这一实验,并在课堂上演示,使学生对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一更深的理解,对细胞吸水和失水后的形状有了更清楚的直观认识。

总之,生物科技活动的内容需要广大生物教师共同去探索,逐步完善和提高,以达到最佳的效率。

三、开展相关的生物学知识讲座是学生获取生物知识的有效途径

开展生物学知识讲座是丰富学生课外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的有效途径,生物知识讲座应尽量接近自然,使学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可爱,从而形成热爱自然、爱护环境的思想品质。

生物学知识讲座的形式应多样化,所使用的教学手段应能体现生物学教学特点。我曾经利用邮票、照片等图片制作成宣传板,给学生讲解我国野生动植物种类及分布范围, 配合形象的录像片为学生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并通过一系列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系列讲座,为学生揭示生物学原理,取得很好效果。

通过生物学知识讲座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增长学生课外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是有效的辅助生物学教学的途径之一。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生物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重视,如何利用计算机辅助生物教学,是当前生物教师的一大难题,我在一年来对计算机辅助生物教学的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1、利用多媒体教学应从简入手,莫忘直观教学

利用多媒体辅助生物教学不是为了教师少写字,不写字,而是要充分体现直观教学,因此生物多媒体课件应从简入手,充分体现直观,有些教学课件若演示效果还不如直观教具,那么不用也罢。切莫使教学本末倒置,为示新鲜而过多过滥地设计一些不太实用的教学课件。

2、教学课件应充分体现动态效果

利用计算机辅助生物教学,就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特点,制作一些能说明道理、展现直观的动态教学课件,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真切的感受,在这里Powerpoint2000、Authorware、3Dmax、Flash5以及Photoshop等图像及动画处理软件对我们有很大帮助。

我利用网上下载的图片市场了一个桃花结构分步演示教学课件,是用Authorware5.0设计的动态效果链接到电子幻灯片上制成的。他很好的从外到内转向了花的结构,对教师讲解花的构成及学生进行《花的观察》这一实验有很大帮助。

3、从网上下载教学课件,用于课堂也不错

设计教学课件需要足够时间和精力,因此,从网上下载教学课件,通过修改适合自身用于教学是一条可取的捷径,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修改一个课件比自己制作一个课件要省事的多。

只要对教学有帮助,不一定非要用自己的教学课件,而且,在使用和修改别人软件的同时,也可以学习别人制作课件的技巧和方法。我所用的教学课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将别人课件通过修改而制成的,挺令人满意。

4、教师要注重自身培训和搜集素材,构建自己的素材库

在我制作教学课件的过程中,感觉到生物学素材和自身学习程度障碍很大,有时我找遍相关网站,也查不到自己需要的图片或其他素材。因此,是用教师要尽可能多的搜集生物学相关的图片素材及动画素材,以便构建自己的素材库为今后课件的制作打好基础,同时,教师要多学习有关应用软件,以备今后教学需求。

5、多想办法利用现有设备实现课件演示

由于学校设备比较落后,不能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因此,课件的实际运用很成问题,这也成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想办法,找出路。如最简单的是将在计算机主机中安装视频显卡,用于输出视频图像,通过电视给学生演示课件录像;也可以通过录相机的视频功能,将课件但一定顺序录制到录像带上,然后通过录像播放达课件到演示的作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电子投影仪直接演示课件。

高中生物科技活动范文4

为了使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上好生物课,我到我市各类幼儿园调查了生物学知识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情况,及我院往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学生在教育工作中的情况。通过调查得出以下几点:

生物学知识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

我市各幼儿园使用的教材中,生物学知识内容很多,所占篇幅很大,讲述了植物117种、动物77种。语言教材里涉及植物lO多种、动物20多种。在计算、美工、音乐的教材里也有许多动植物内容。此外,科学、健康、社会、语言和艺术的教材中都有不少动植物内容。总之,任何幼儿教材都向幼儿提供丰富的动植物知识,渗透着生物种群多样性的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教育。

幼儿园每班都有自然角。自然角随着季节的交替,设置不同植物的枝叶、花、果实和种子,培植着花草,饲养着鱼、虾等小动物。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要求幼儿参与种植、管理花卉和作物,喂养鸽、兔等小动物。这样,在帮助幼儿获取动植物及其与季节、环境关系的感性认识过程中,在培养幼儿爱护动植物和保护周国环境的思想意识过程中,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

春游、秋游和参观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团等都是幼儿教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些活动使得幼儿广泛接触大自然,获取大自然中许多动植物的感性认识,获取常见的自然现象及其与人类、动植物关系的感性认识。指导幼儿活动的教师,必须具有广泛的生物学知识。

可见,在幼儿园的整个教育活动中,生物学知识具有必不可少、至关重要的地位。

我院往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物学知识的欠缺

幼儿园的青年教师(包括我院往届毕业生)制作动植物标本、培植花木的能力差。幼儿园在活动中采集的或其它单位赠送的一些实用、有保存价值的动植物,青年教师往往不能将其制作成合格的标本,常常在自然角放置一段时间便丢弃了。各幼儿园所陈列的标本,绝大多数是花钱买的,仅有的几份自制标本也不规范。

青年教师的生物学知识不全面,在教育括动中经常出现知识性错误。教幼儿栽种大蒜的老师,自己不清楚蒜瓣是什么;把核桃说成是种子;把从河边边拾来的蚬当成小的河蚌;把林间飞舞的绣眼等鸟,统统说是麻雀。又例如,教师把“高高的水杉”。一课讲得绘声绘色,站在水杉树下时却不知道这就是水杉;教完一首儿歌,还说不出儿歌中有5对足的动物是什么。

幼儿园里种着许多花草树木,饲养着一些小动物。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许多青年幼儿教师对自己身边的这些动植物约有一半以上叫不出名字;对宝鸡著名的动植物,往往仅知其名,不识其貌;对一些常见的动植物有时也会混淆,如桂花和女贞、梧桐和法国梧桐、鲤鱼和鲫鱼。

有些青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幼儿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就信口开河、胡乱搪塞,影响不好。我遇到过这样一些情况:秋游时,幼儿问老师农舍旁的金瓜是什么.老师说是一种桔子;幼儿问大树上为什么有许多疙瘩?老师回答那是树的正常生理现象;幼儿看到的马陆,老师说是蜈蚣。调查结果说明,往届毕业生的知识不能联系实际,某些基础知识如分类学知识太少,缺乏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因而在完成幼儿科学教学目标,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然界,培养幼儿对自然界和科学活动兴趣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究其原因,一是学前教育专业的生物学在一年内要讲完初中植物、动物和高中生物学的主要内容,在课堂上只能讲授教材里的内容,不可能过多联系实际,也不能详细讲解动植物分类学和生态学等。其次,以往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实验课和课外活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参与生物科技活动较少,学生的基本技能较差。第三,学前教育生物教材不可能与幼儿园教材吻合。学生毕业后又没有进修生物学的机会。因此,在工作中难免出现上述情况。

开展课外生物科技活动,丰富学生生物学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幼儿教育活动的需要,我借鉴以往教学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开辟了课外活动。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扩展,用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促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的措施。

同年级的4个班中,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两个班是对照班。实验班在自愿的原则下.成立了生物兴趣组小组。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双体日到宝鸡附近的自然保护区、林业科研所、公园等进行珍稀动植物和常见动植物的识别、标本采集、挖掘化石,进行生物资源调查和生卷调查等;用课外活动进行动植物标本制作、动植物解剖、花卉栽培以厦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还随着生物科技活动的开展.进行生物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的竞赛活动。实验班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全体学生参观植物园、动物园、学院动植物标本室等。要求学生观察认识各种类群(主要是书本中学到和生括中常见的动植物,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种植、记录黄豆等植物的萌发、生长情况以及饲养金鱼等,要求学生能识别校园里各种动植物,井把后一项要求列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定期考核。学期末,实验班(包括生物兴趣小组)学生的小论文、小创造造、小制作等向全院师生展出,并对其中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

课外活动成绩显著,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参加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约占实验班人数的40%。学生以很高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参加活动,勤动手、勤思考、勇于探索,取得可喜的成果。例如,一个学期学生就制作宝鸡的珍稀植物和常见植物标本260多份、动物标本22件、昆虫标本10盒、小论文28篇。学生的成果展出后,获得学校和上级领导部门的一致好评。课外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物学成绩和思维能力均获提高,学期末年级统考,实验班的平均分比对照班高8. 96分,其中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实验班平均比对照班高3.12分。课外活动中运用的许多科学知识,是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学生还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和科学态度的培养。

高中生物科技活动范文5

一、重视生物教学

不管是学校还是生物教师,都应该树立教书育人,一切以素质教育为主的观念,不能简单地轻视生物教学。特别是生物教师,一定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备好课,备好学生,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教师丰富的知识海洋中遨游,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同时,要让学生对生物知识的重要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让他们知道:如果不懂得自身结构和生理,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不可能成为好的医务工作者;没有遗传和变异的基础知识,就不知道优生优育、农作物的高产和优产……不懂得基本的生物知识,在生活中就相当于一个盲人。

二、把生物课上“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切教学活动都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学生掌握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主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因此,要上“活”生物课,教师应该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教学包括知识的掌握,教具的准备,全新的实验研究课题准备等等。

1.直观教具准备

在生物教学中,感性认识非常重要。学生需要有表象实物,由此产生感性的认识和记忆。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利用挂图、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并紧密地和日常生活相结合就非常有必要。学生只有掌握了必要的生物学知识,对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就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认为准备好教学直观教具,对课堂产生活跃的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非常有作用。

2.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思维活动的“兴奋剂”,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是寓教于乐、寓教于趣的一种成功教学方法。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实验用的仪器、药材、材料以及实验造作过程充满好奇,充满期待,有新鲜感。所以,强实验基本训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最有效方法。教师首先可充分发挥实验的直观性、趣味性特点,利用课堂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等来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奥秘的兴味与情趣,从而对未认识或未充分认识的生物过程和现象有着直观的了解。在进行分组实验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还要使其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正确分析实验现象,最后总结出实验结果等一系列科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而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渗透生命科学史

把生命科学史引入生物学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求职的欲望并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母的。让学生回顾科学家辛苦的研究的历程,将科学结论产生的过程和方法同科学家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结合起来,同学生学习现状结合起来,能使学生感觉到历史的厚重感,感悟到科学家的探索精神、科学态度和思想方法,体验到科学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系统;加深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理解,进而感受科学在人类文化与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例如:通过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进行科学史的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到,科学家用了200多年的时间,才对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现的艰难、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以及综合利用各学科的成果和研究手段的重要性。

4.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高中生物学教学应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学不同的知识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师生进行有序的互动。在生物教学中,问题讨论法、现场调查法、决策模拟法等教学方法都是教师常用的,也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在学遗传学时,一位教师组织学生就人体的一些明显性状,在学校和家庭进行调查,然后分析这些性状的显隐性关系,让学生搜集资料、研究分析和征询各种意见,写出调查报告。这就是现场调查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并能提高技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高中生物科技活动范文6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育价值

从中学生物教学具体情况而言,生物学科的教育目标应放在人与自然的开放系统中,从生物科学自身发展、生物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以及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等角度,提出体现当代社会需要的生物学科教育的知识、能力、技能、德育等目标。只有当中学生物学科的教育诱发了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激发了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习得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这种内在需求才是持久的,才能激发出无尽的学习力量。

一、生物学科的教育价值

除了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培养外,它在唯物观点、辩证统一观点培养,用动态、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研究自然的思想方法的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等方面,有独到的价值属性。由于生物科学与人及自然界的紧密联系,生物学科教育在STS教育,以及科学教育,尤其是科学价值观培养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属性。

二、如何实现生物学科的教育价值

(一)一本生物教材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且很多信息是滞后的,其知识相对也是基础的。教材不经教师精心处理,教法、教学模式不经教师精心设计,生物课将不是真正意义的生物课。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精心设计好教学媒体的应用,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呈现实物、标本、模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现代教育媒体辅助生物教学,除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一定的交互性外,更明显的是它可以让学生获得书面教材无法出现的声像信息。总之,教育媒体,特别是现代教育媒体可以让课堂更活起来,更有生命力,更富想象力。

2、让书面教材无法承载的或是变化、发展了的有关生物科学知识,以及与生命科学有关的自然、社会知识、材料经过精心筛选后再进入课堂。

(二)生物科学中,有许多朴实而又博大的基本观点。这些基本观点不仅对学好生物学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能对学习者的求知、生活、做人等都有指导价值。

1、唯物主义观点。一切生命和生命现象都有其物质基础:生命起源的物质性――最初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进化过程演变而成的。

2、辩证统一的观点。自然界、生命、生命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和生物体自身结构的统一性;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生命活动的辩证统一;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正是这种既斗争又统一的各种复杂关系,构成了生态系统,建立了动态平衡。

3、动态、变化、发展的观点。组成生物的物质、生物体本身、生物界都是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的。生物的组成物质是动态变化的――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使生物体每时每刻进行着新旧更换。细胞和生物个体是动态、变化的――他们都有一个发生、成长、衰老、死亡的动态变化过程。细胞和生物个体的结构与生理、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等也是动态、变化、发展的。

(三)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是指改组已有知识、经验,从而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成果的思维。其特征是具有高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独特性与求异性、流畅性与变通性、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统一,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的统一。结合这些特征及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我们可以建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充分重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民主。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去主动思考、质疑:这个生物学概念是否准确、完整,有无例外?这个生物学实验的设计是否科学、有什么干扰因素?该观察结果、生命活动或生理现象如何从本质上作出规律性的解释?等等。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造性思维方法。生物教学中思维方法的培养途径很多,其中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探究、分析、归纳、综合、推断等过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我们可以在新课导入时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在解决教材的重、难点问题时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学时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在学习生命现象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概念内涵进一步丰富及外延进一步拓宽的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统摄思维、集中思维、辩证思维等。

3、加强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生物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离不开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和教材有关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师生共同设计、开展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平行实验、反向实验及有关生物科技活动,让学生学习如何去有意、有效、有发现地观察,如何规范、科学、有创造性地进行实验和实践活动,学会完整科学地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四)科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生物学科教育在学校科学教育中,尤其是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学科教育中,可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1、重视生物学科教育社会目标的达成。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入关于价值观的社会争执、科学的伦理道德等问题,如人口控制、安乐死、库、克隆羊等问题,“打虎英雄、伐木劳模”的评价问题,从而引发讨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