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等教育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等教育内涵

高等教育内涵范文1

一、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和经济的科学发展

(一)经济的科学发展经济的科学发展是指落后国家摆脱贫困,最终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经济问题增长和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政治结构等之间的协调和优化。经济的科学发展不是简单的经济增长,也不能等同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仅仅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包括产品和劳务的产出(Output)的增长。经济的科学发展则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等等在内的变化。经济增长的概念较狭小,偏重于数量的统计,而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广,既包括数量又包含质量。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不等于经济发展,它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早期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混淆,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实践中单独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却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结局。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有了经济增长也不一定有经济发展。如果由于制度上的原因,产出增长的结果是两极分化,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产出有快速的增长,但产出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无益于国计民生,而是国民经济的虚耗;为了片面追求快速的产出增长,不顾及广大民众的福利,不考虑付出的社会代价,就不是经济的科学发展。(二)高等教育与经济的科学发展经济增长为教育科学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教育一定程度上是指通过人力投资的基本形式,按计划培养和训练劳动能力的活动。从这个角度看,教育的投资和经营可以看作是一个产业的一种投入产出过程。从负担的主体角度看,教育成本可以分为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两部分。教育科学发展,在根本上是要保证长期和持续的教育投入,但这必须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前提。经济增长对教育发展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还决定着劳动力的素质和教育培养人才的素质。从根本上说,教育作为培养入的活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最终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既决定着教育投资的需要量,也决定着教育投资的供给量。这必然要求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与经济建设的规模和发展速度相适应,在数量上相协调。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统筹兼顾。在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上,要考虑到区域之间的差距,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全国的经济发展,就要发展全国的高等教育,不能局限于一个地区,或仅仅几个地区的高等教育,在发展好东部、沿海高等教育的同时,也应积极发展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各个地区经济结构发展状况不尽相同,因此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合理高速教育结构,从而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应兼顾当地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在经济得以发展的基础上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一个学校的发展最重要的还是投入问题。只有高校各个部门的建设、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等都需要资金支持,只有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才能换来各类人才的回报社会。

二、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经济发展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教育经费和基本教育支出等。同时,又会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科研、技术等方面的人才。高等教育通过各类高校为经济发展培养大量人才,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稳定了经济秩序的运行;但另一方面,如果高等教育办学、学科设置等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反而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一)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其一,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师资培养、图书购买,以及各项软硬件设施的建设都需要资金基础和物质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作为前提条件,教育投入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其二,经济的发展程度又决定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规模。一个国家的经济越发达,对教育的投入也就越多,教育的投入首先是义务教育,其次是高等中等教育的各项其他教育。因此,在国家经济实力落后的前提下是没有精力去投入教育的,可想而知,如果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都很难稳定,那么这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就无从谈起。就一所高校而言,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就很难进行学科建设,校园建设等学校发展建设,学校的规模也就无从谈起。其三,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教育的结构和体系。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教育的体系和结构就不够完善,且教育结构单一。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教育就无法形成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纵向教育系统和教育主管部门与各高校之间的横向系统等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二)高等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通过高等教育可以转化为科学技术,并应用于生产,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科学研究,技术更新,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等方面,高等教育对经济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首先,高等教育对经济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当今社会在“产学研”一体的情况下,如何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如何使高等教育服务于生产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问题。“产学研”结合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企业生产、高新技术的研发结合起来,高等教育在新技术的研发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通过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为企业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些人才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其接受的教育程度和技术熟练程度的区别,对企业带来的效益也就与一般工人与所差别。其次,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程度一步步提高,人们对教育的投资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教育投资也必然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从长远来看,家庭对教育的投资也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才,这些人才回报社会,又反过来拉动经济增长。

作者:李翀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

高等教育内涵范文2

1.经济快速发展同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之间的矛盾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广西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发展仍然相对滞后,目前尚没有国家(部委)直接举办的高等学校,进入全国大学排名前100名的仅1所学校,靠近200名末位的有1所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有3所(另有培育阶段3所)。现有高等学校多数是师范类院校,或是近10年内由师范类学校改名而来的学院,为经济发展提供直接支持的理工和财经类本科院校明显不足。显然,广西目前的高等教育发展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近年来中央财政给予了广西部分高校专项支持,但这种支持的力度和惠及面还未达到理想的程度。经费投入不足从根本上制约了广西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改善,直接的结果就是高校科技成果总量少、转化能力弱、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2.地方高校课程设置同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方式调结构的深入推进,产生了大量新兴职业,高素质、高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但另一方面,大学里一些专业的设置和课程内容陈旧落后,没有及时跟上“转方式,调结构”对人才的素质要求。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深入推进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速,广西涌现出了许多新兴产业,如钦州、北海的石化工业和柳州五菱的新能源汽车等,这为广西高校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地方高校要根据市场需要,调整课程设置,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然而,当前区内许多普通本科院校课程设置和定位模糊,缺乏前瞻性和可行性,盲目追求“高、大、全”,没有去思考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社会上的定位问题,导致这些学校毕业生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在社会竞争中出现“有业不能就”的状况。

二、从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角度剖析广西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现路径

1.在发展模式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筑新课程体系,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之路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创新课程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实现高端就业。对于高校而言,要积极探索内涵式发展之路,认清当前形势,综合分析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在专业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理性地设置学校的专业,充分利用地方性独特资源来打造特色专业,即专业的设置与地方支柱产业和优势资源相匹配。因此,就业市场与所学专业的符合度、就业岗位与所学课程的符合度,应成为大学课程设置的最基本原则,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更新拓展专业方向,从而使培养的毕业生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则需要高校大力搞好就业和创业教育,如可以通过鲜活的案例和邀请典型人物现身说法等方式,增强就业、创业教育的吸引力、感染性和实效性,以此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意识,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

2.在发展路径上,现阶段广西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和外延协调发展之路,在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上下功夫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与高等教育关系十分密切。根据广西2012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水平,到2020年广西要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GDP年增速要维持在12%,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仅为7.4%。这对广西来说,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对广西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有重大意义。这既对广西高等教育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又为广西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广阔空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13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出台的《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振兴广西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广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00万人。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在未来10年内,广西高等教育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和外延协调发展之路。在当前高考录取率逐年提高和高考人数逐年递减的趋势下,高校现在不讲质量,将来必为质量所困。因此,坚持高校内涵式发展,要始终立足地方,特色办学。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国家把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确立为提高质量的重要努力方向,树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质量观,这为我们改变办学思路和方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高等教育内涵范文3

关键词:高等教育;外延式;内涵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224-02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在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是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转变。2002年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随后,发展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虽已实现了量的积累,但质的提高才是核心。高等教育发展是量与质的统一,是办学规模扩展和学科结构优化的统一。为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打基础,为早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顺利实施。

一、“外延式”发展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

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主要衡量标志是人才质量高低,关系学校生死存亡。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呈粗放、同质的“外延式”发展,强调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和以适应外部眼前需求为主。这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具体可从人才培养理念、发展定位、内部运行机制等方面分析。

1.人才质量观落后,缺乏对人才科学的评价和导向。一是人才培养观念与教育发展阶段不相适应。我国虽已步入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模式下的人才质量观却已根深蒂固。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高校都缺乏一个理解和适应的过程。承担大众化教育任务的依然是一直从事精英教育的高校、教师和管理队伍,人才评价分数论,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影响教育质量本身及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合理评价。国家虽有明确的人才培养方针,但高校工作中到处都是精英教育的影子,教师、学生及家长都深受精英教育阶段人才质量观的影响,忽视交流、管理、社会服务和个人全面发展等能力的培养。二是人才评价标准陈旧,评价主体单一。各主体对人才有着高期望都,但他们的评价更多沿用原有标准,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需求。社会缺乏参与人才培养的意识,积极性、主动性不足,校企合作办学相对较少且效果不突出。因此,我国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低,与社会对其的高期望值形成巨大的反差,社会对人才产生质疑,人才整体质量不容乐观,就业形势严峻。

2.高校定位不明,忽视办学重点和学科特色。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教育政策影响下,建设综合性、高水平和研究型大学成为高校的终极追求。为与世界接轨,高校办学规模、基础设施建等迎来了一次大发展,也成为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吸引生源的重头戏。在社会人才需求的刺激下,学校办学层次多元化等现象普遍,导致高校定位不明,地区特色和本校实际结合不紧密,忙于争相改名,建设综合性大学。一定程度满足了教育消费需求,但使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重心发生转移,出现高校间人才培养趋同化、同质化,办学层次模糊且缺乏特色,人才缺乏就业竞争力;为了吸生源,发展重心转为拼学生数、校园面积、完备的学科体系、多元办学层次及学术成果数量等,使人才培养大而不精,师生比例不协调;过分重视纵向延伸,忽视学科优化和评估,对科研成果评价和管理制度不完善,低水平学成果铺天盖地,影响高等教育质量水平。

3.受行政层级观念影响,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大学内部和谐有序、高效运行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处理好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是高校发展的重任。一大学内部行政色彩浓厚,行政权力过高,存在行政权利替代学术权力的现象,学术主体没有充分的话语权,学术活动开展缺乏自由和发展空间。二高校人事管理科层制明显。教师的发展与其人事职位密切相关,行政职位对教师发展影响巨大,教师常常需要兼顾管理职位任务和教学任务,使得高校教师面临双重压力,或者以教学投入作为管理职位获取和提升的手段。不仅打击了教师专心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还会分散注意力,部分教师将行政职务作为发展目标之一。三是在学校管理上民主意识不强。学校管理缺乏民主意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决策,教师参与不足,未能利用高素质队伍的集体智慧。这既不利于调动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发展,教育质量无从保障。

二、“群式”发展对改善我国高教育质量的作用

“内涵式”是精细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更注重质的提升。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纵览世界发展潮流和发展规律,要想通过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打牢基础知识,刻苦钻研理论,掌握技能,具备时展要求和社会需求相匹配的素质和能力,“内涵式”是必由之路。

高等教育内涵范文4

一、引言

2010年8月30日,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高等教育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江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是《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的教育“两个率先”(率先建成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支撑点,也标志着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探索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的新阶段。2010年10月3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的《江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下文简称《方案》)指出:试验区将积极探索多元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国际化的办学道路,力争把江苏省建设成为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先导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先行区。为此,综合改革试验区将重点推进十大任务,即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着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大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不断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努力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积极推进招生考试改革;探索建立科学分类评价机制。下文拟就其决策内涵与实施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剖析。

二、内涵分析与政策向度

2010年7月30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为达成纲要提出的宏伟目标,国家、省、地方纷纷出台政策和举措,从多个层面整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2010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明确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3项基本内容,即专项改革试点、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江苏省被确立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既是对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成就和地位的充分肯定,也是期冀我省能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深水区继续大胆改革、先行先试,作为排头兵,为东部各省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积累经验。

(一)顶层设计,上下联动

“顶层设计”的内涵是指在改革决策中强调统揽全局、追求科学决策和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目标是要统一认识、协调关系、处理利益、整合资源。江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国家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的结果,但在省级层面的实施上,又要体现地方顶层设计的智慧,要找准切入点,选好突破口。在《方案》中,我省将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放到了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上。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本身主要需处理好两个关系,一个是内部关系,这主要是健全大学治理结构、完善内部的管理机制;另一个是处理好内外关系,即落实好大学的办学自主权,这主要体现为财权、事权等。但这些方面都是改革的难点,改革的推进需要中央、省、大学各方的协调联动。如在治理结构上,《方案》提出了“完善高校法人治理制度,改进校长遴选机制”及“党委领导下的民主治校”。现在,借助试验区的政策倾斜和先行先试,这样上下联动,改革的成效就能显现出来。总之,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不可避免地要触及一些过去“啃不动”或者“不敢碰”的难题。从更高的层面上讲,国家设立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尊重各地差异,激活地方活力。它有利于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使得实践的重心前移,决策的机制简化,是一种更具活力的上下联动模式。因此,在签署省部共建协议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教育部支持江苏改革,希望与江苏省共同努力,把江苏建设成为全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为全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创造更多的好做法、好经验。”

(二)宏微并进,中观突破

江苏是我国“经济大省”,也是“高教大省”,但从宏观上看,江苏高等教育的不均衡现象仍然较为突出。例如,经济实力最强的苏州只有苏州大学1所综合性大学,且苏州大学也不是苏州市市属高校;而无锡经济虽在全省排名第二,综合性大学也只有江南大学1所,同样也不属于无锡市管辖。建设规划提出“着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在建立“江苏区域高校联盟”共享优质资源的同时,支持苏北高等教育发展,力争每个省辖市至少拥有1所普通本科高校。除此以外,如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建立健全高校分类评价体系等都是从大处着眼,将发展的目标和管理的层次放置到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视野中。

落实到具体的微观层面上,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育人。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高校入学的选拔要更科学合理,因此,规划提出了改革高校考试招生制度、高校入学考试方式、高校招生录取办法等3方面的工作。二是教师队伍的素质要进一步提高。《方案》提出引进高端人才充实教学科研的具体做法,特别是强调了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但这些工作需要长期的努力,短期内难以一蹴而就。

省内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阶段差异性等都决定了建设不能“齐步走”,《方案》从战略的观点看,是一种中观突破的思路。这体现在对产学研结合和学科建设的重视上。这个层面的工作能够使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关联,增加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同时学科又是汇集人才,打造学校特色的基础,因此,抓好这项工作一是具有迫切性,二是对宏观的战略目标实现和微观的人才培养都能起到带动作用,它也应该是一种整体推进中的相对重点。

(三)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当今中国高等教育,一个饱受诟病的顽疾就是学校的定位模糊不清,向一个方向、一个标准靠,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虽然天天讲“特色发展”,但实际上是千校一面,人才培养模式千人一面。笔者认为主因之一是教育决策与管理过分重视了自上而下的统一性、主导性、权威性及对有限资源的支配权。当各学校向同一个榜样学校靠,向单一的评价标准看齐时,同质化现象便不足为怪了。这在高等教育中的表现就是连不少高职高专也以科研为中心,教学工作被不断边缘化。同质化的结果就是学校的办学主体意识不足、办学活力下降、不恰当竞争加剧。当然,当前针对这一问题,人们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和改革的愿景,如不少省市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中已经提出了相对具体的解决方案。《方案》明确指出:“建立健全高校分类评价体系。科学制订不同类型高校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行分类评价、分类指导。加强专门评价机构建设,培育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逐步推行管、办、评相分离。”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如江苏省实施的部(教育部)省共建高等教育改革综合试验区试验,既考虑了各省教育发展自身已具备的优势,也增强了教育改革发展与各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联度、协调性。这特别有利于整合资源,有所不为,实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

三、方案实施的难点与建议

毋庸讳言,教育改革历来都是一个充满了失败和挫折的领域,这是世界范围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教育改革可预见的失败》一书中,萨拉森在分析其原因时说道,教育改革的努力常常承诺质量和改善,但他们很少试图去改变顽固地阻挠改革努力的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则和深层次结构。学校将始终与改革的力量相互作用,笔者认为这种分析固然是基于美国的教育改革经验,但也未尝没有反映在我国近年来的教育改革的现实中。

在《方案》中,决策者提出的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进现代大学制度直面了高等教育改革深层的共同难题。对试验区的政策和资源支持,使问题的解决容易形成共识和合力。从高等教育研究的角度看,在这两点能否取得突破是改革的焦点与核心问题,这两大问题的改革和突破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就具体做法看,《方案》强调了管理引导、决策研究、资源配置的作用。这是在处理高校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上做文章。但与此同时,体制改革说到底不能仅仅是高等教育系统对变化了的外部世界和需求做出被动的反应。真正的体制改革应该发生在大学的治理环节,改革的实践主体还是大学。具体来说,如果能在学校内部的民主管理建设、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区隔与平衡、学生主体权力的适当尊重上有所作为,体制改革的努力会更容易获得基层专业人员等的支持。选择难点上的突破,使得人们看到成效,其他方面的改革推进则会减少阻力。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看,高等教育系统逐步演变为社会的“轴心结构”,大学作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动力站、火车头,其效应日益体现。基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高校与政府的关系居于首要地位,但改革说到底是整合和优化各类教育资源、处理和协调各种复杂利益关系、尊重并释放主体的创造性。因此,在现阶段的改革要处理好高校与政府的关系,更为迫切的是处理好高校与社会(市场)的关系。我国高等教育在进人大众化阶段之后,市场需求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高等学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方案》中的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积极推进招生考试改革都是处理和协调此类关系的应有之举。与此同时,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另外3个重要特点是国际化、多样化、信息化。《方案》在国际化方面的应对策略既有“引进来”,也有“走出去”,即“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国际交流,引进国外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吸引知名国际教育组织落户江苏,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到境外办学”。在多样化方面,强调科学制订不同类型高校的评价指标体系,培育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逐步推行管、办、评相分离。从外部管理的角度讲,这些措施是十分及时的。但如前所述,我们不能否认同质化问题的根子还在于教育资源的分配导向,必须与体制改革结合在一起才会真正起作用。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认为《方案》没有提及高等教育信息化是决策中的一大疏漏。当代高等教育的一个现象和趋势是信息化与国际化互相助力并成为高等教育的新景观。两大力量的合流引发了整个高等教育时空观的改变,其影响的深广度是前所未见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是深化改革中加速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前沿阵地、先导的重大试验场,在这里研究和确立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探索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创新思路和模式,不仅最有条件,而且最有必要。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教育,当前的高等教育处于一个被网络及移动通讯技术改变了的“新世界”中,事实上我们已经沉浸于“数字化生存方式”中。当代高等教育无疑也处于新技术一新教育一新人的镶嵌结构中。信息化在其他领域发展的经验已表明:信息化是打破边界、冲破体制束缚的力量。而在“试验区”内,推动信息化就是要改变信息化是锦上添花的工具的片面认识。特别要以学校中心工作的信息化为纽带,实现管理的体制创新和流程再造。这也是试验区原有规范中涉及不足,关注不够的地方,在试验区建设中必须纠正对信息化认识、举措不足造成的偏差。

高等教育内涵范文5

【关键词】高等财经教育 内涵式发展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028-02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财经教育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财经人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等财经教育如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摆在高等财经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高等财经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自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高等财经教育的规模、质量、水平与日俱增。不可否认,通过扩招,我国高等财经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与此同时,高等财经教育的迅速发展缺乏充分的物质准备,办学的硬件设施和教育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造成了一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置老化

目前就业市场上出现的“有业无人就”和“有人无业就”并存的现象,反映了高等财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当前社会需要的人才应该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良好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当前财经类高校的人才培养重知识教育而轻实际操作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课程设置老化,培养方式单一,忽视了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知识面狭窄,实践动手能力差,使培养的人才缺乏个性和创造力。

2.专业设置趋同化,高校办学特色不明显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部分高校将大学之间的竞争单纯地演绎为排位、规模、门面的竞争,忽略了其质量、特色和内涵。一些学校办学定位不清晰,办学特色不明显,盲目提高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规模,出现诸如专科向本科看齐、专业重复设置、纷纷追赶热门、务求“五脏俱全”等现象,造成有限的教育资源分散,使很多高校没有特色或找不准位置,高等教育和就业市场需求结构性失衡。

3.师资力量不足

高校的在校生数量一直在快速增长,学生与教师的比例增长速度过快,显示出了扩招后师资的缺乏。过高的生师比例使教师无法更好地顾及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过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无法更好地从事科研活动,从而降低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鉴于高等财经教育目前存在的上述问题,我国财经类高校未来的发展之路必然在于自我定位、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内涵式发展之路,这是我国高等财经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 高等财经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含义

党的十报告对高等财经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次在报告中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确立了新的历史时期高等财经教育科学发展的方向。高校发展模式,可根据高校的发展是靠要素投入的发展还是靠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分为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外延式发展是指通过扩大招生规模、扩大学校面积等措施来扩大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的发展模式。内涵式发展则是指通过挖掘现有学校的潜力,优化教育结构,提高学校内部效率和质量来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模式。外延式发展偏重于数量和规模的增长,内涵式发展则是在强调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三 高等财经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策略

高等财经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1.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

高校要深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建立以市场

需求为导向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在专业设置上,高校要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及各专业的招生规模,应有自己独特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点,不能一味追求大而全的规模和专业设置,应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学生特点,扬长避短,打造特色鲜明、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专业,走出一条培养特色人才的办学之路。

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应从提升毕业生就业力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基础宽厚、复合交叉、强化实践、外向拓展的要求,减少理论课和必修课的课内学时,增加实践课、选修课的学时,强化课外指导。通过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创新课程体系,注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增加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的课程,从而实现宽厚基础与明确就业导向的紧密结合,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培养方式上,要注重以人为本,突出层次化、个性化培养,并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高校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把学习优秀的学生组成教学实验班,把基础薄弱的学生组成基础强化班,其余的编入普通班,执行不同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通过实行双学位、技能竞赛、创业培训、社会调查与实践等,满足社会的多元需求和学生考研、出国、创业、就业等个性需求。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我们不难看出今后我国高等财经教育发展将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目前有的高校仍然延续“灌输式”和“填充式”的教学方法,有的高校缺少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快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改革“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二,高校要学会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增强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

第三,高校可以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以及建立教学实习制度,打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多维平台。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可以组织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调研,将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全管理机制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财经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正如清华前校长梅贻琦先生所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对现在财经类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要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要落实好“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的要求,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二要培养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广揽英才,特别注意网罗、遴选、发现、培养具有号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学术、学科和专业领军人物,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人才,纳入人才发展战略,借以提高学术起点,带领学术团队占领学术制高点。三要健全管理机制,包括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实施系统的培训机制,健全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使高校对师资队伍的管理更加科学、高效。

4.注重和谐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建设和谐校园是高等财经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重大现实意义。围绕和谐校园建设,高校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人的自身和谐,主要指一个人身心的和睦、协调,需要每个人都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二是人与人的和谐,主要是指领导、老师、学生、临时工等在校园内工作和生活的各类人群都能和谐共处,团结协作,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三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建设绿色生态的校园环境,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形成环境优雅、学术氛围浓厚、求索创新的育人环境;四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充分发挥高校的理论阵地和学科前沿优势,积极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高等财经教育飞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潜伏的危机。在此背景下,我国的高等财经教育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和谐校园建设,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不断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于光.提升高校软实力 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6):64

[2]刘朝马、吴敬、徐木兴等.高校内涵式发展战略研究——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个案[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9(6):932

高等教育内涵范文6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目标管理 内涵建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民教育行动纲领》中指出:向所有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是“胜利”,如不能提供保证质量的教育,那只是“空洞的胜利”。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以强劲的后发优势迅速驶上了建设发展的“快车道”,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和新的增长点,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完善高等教育结构,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开始了“质”的诉求,这也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面临的共同问题。其重要标志是两个文件的颁布,一是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颁布的《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文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切实把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放到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二是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再次提出:“高等职业院校党政领导班子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毋庸置疑,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由外延式发展变为内涵式发展,从“增量”向“提质”转变,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核心任务。

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是指高等职业院校根据高等教育规律与职业教育规律,提高办学的层次、水平和质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文化创新与服务社会的能力。一流的管理水平是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必要保证。目前,许多高等职业院校结合自身校情,积极推行目标管理,把实施目标管理作为内涵建设的着力点与突破口,把目标管理作为管理改革与创新的方向性选择。为此深入探讨目标管理的内涵,分析高等职业院校目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对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管理效能,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加强内涵建设,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职业院校目标管理的内涵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简称“MBO”),是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的。它是根据所设置的目标进行管理的一种方法,它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间内组织的总目标,各个部门与每个成员根据总目标协商制定各自的部门目标和个体目标,并据此确定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定期考核、总结反馈、持续改进的动态管理方式。它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目标是共同协商的,强调全员的参与性,它要求充分发挥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两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二是总目标、部门分目标与个体目标是一致一体的目标链,它强调提高组织系统的合力;三是注重结果的动态管理,要求对过程进行监督,并可以根据实际调整与完善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目标管理是高等职业院校管理者依据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与规定的目标任务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如学校类型、文化传统、管理体制、培养任务、办学条件、学生情况、区域经济发展及社会发展需求等),通过一定民主决策程序(如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协商机制),制订学校的总体目标,然后将总体目标协商分解到各部门和个人,形成有机的目标链,使个人目标、部门目标和学校总目标融为一体, 并通过目标对所有部门和个人进行动态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

二、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目标管理的意义

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科学的管理模式,首先在企业管理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显著绩效。在西方,20世纪60年代目标管理被引入教育领域。由于在管理工作中的突出成效,目标管理已经被引入到多种组织领域之中。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正处于提高质量加强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目前的形势。目标管理作为一个新的管理模式应用于高等职业院校,是其内涵建设的客观要求。

1.实施目标管理是提升管理效能的必然选择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但发展规模较大、速度较快,一些学校的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一些部门工作职责不规范,存在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学校管理工作的水平、质量与效率,进而影响到核心竞争力。实施目标管理就是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理清部门乃至个体的工作职责权限,彻底解决目标不明确、任务不清楚、责任心不够、纪律性不强等问题。目标管理理论强调管理的规范、科学与高效,完全符合当前高等职业院校行政管理内涵建设的需要。

2.实施目标管理是融洽干群关系的有力手段

民主是密切干群关系的生命线。现代化的管理更需要民主精神,目标管理的过程实质就是民主管理的过程, 它强化教职员工的参与意识,让所有的教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上下共同协商,广泛吸纳师生的聪明才智,使每个人对目标都清楚明了,从而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在实施目标过程中,全体教职员工不是被命令执行任务,而是自觉依据自己参与制定的工作目标,有计划有效地实行自我控制。在总结和考核目标实施结果时,上下结合,自评与他评结合,对目标的客观性、可行性、科学性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评价与反馈,为新目标的确定提供科学参考和客观依据。

3.实施目标管理是调动教职员工主观能动性的有效举措

目标管理强调人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目标制定与实施过程是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协商、集思广益、共同奋斗的过程。在制定目标时重视各级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参与和协商,目标的实施者同时也是目标的制定者。它把个人目标、部门目标与学校目标融为一体, 把个人利益、部门利益与集体利益融为一体,以目标为抓手把学校全部资源统一起来,优化配置;以目标为导向充分发挥各层级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把学校全部正能量调动起来,形成组织系统的整体合力。另一方面,目标管理的实质是将学校的管理中心下移,使各二级单位成为目标管理的中心,这种管理方式能够理顺学校与各二级单位的关系,有利于各二级单位充分发挥积极性,从而使学校的管理效率大大提高。

三、高等职业院校目标管理存在的问题

1.目标本身不客观

一是目标不符合客观实际。没有科学系统分析事关学校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危机、校内外资源与区域经济社会等因素,提出的目标不是太低就是太高。目标太高,无法达到,就失去激励意义;目标太低,会轻易达到,等于没有设定目标。二是目标主次不分。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涉及到方方面面,例如专业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党建工作、科研工作等。但在某一时段内工作是有主次之分的,目标不能面面俱到,过细过多过繁,权重区分不合理,重点突出不够,难以确保重点目标的实现,使目标失去应有的导向作用。

2.目标制定过程不民主

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在目标制定过程中,往往是由院领导带领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完成,没有经过广泛的征求意见与充分讨论。目标的分解也很少有下属部门与教职员工的参与,目标分解成了任务摊派,与传统管理相比换汤不换药。

3.目标执行不协调

所谓协调,就是要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改善和调整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各项活动之间的关系,使各项管理活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实现共同目标。部分学校在目标管理实施过程中缺乏定期检查制度,信息反馈渠道不畅,对好的典型没能及时表扬和宣传,对偏离目标的情况没能及时纠正,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没能及时分析和研究,没能采取新的对策和措施。

4.目标考核方法不科学

目标如果不考核,目标管理就失去意义,同样道理,目标如果不科学考核,目标管理同样失去功能。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偏重于听述职报告、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查看资料等静态考核方法,致使考核者对被考核者了解比较浮浅,缺乏深度。有的学校缺乏一套针对不同部门、不同职务、不同工作岗位的考核评价办法,使用相同的标准,不能做到科学考核和评价。有的学校不注重平时数据资料的积累和信息的反馈,影响考评的及时性、准确性和严密性。

5.目标考核反馈不及时

目标考核结果是一种期待,更是目标管理的重要环节,所以要及时反馈,并及时指出改进方向。有些高等职业院校对目标考核的反馈环节重视不够,结果导致对成绩没能及时肯定,挫伤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对于存在的问题没能及时采取措施,丧失了改进提高的机会。

四、高等职业院校有效实施目标管理的措施

1.合理确定目标是高等职业院校目标管理的基础与前提

一是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在深入调查学校自身发展现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科学论证,按照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民主决策程序,广泛征求意见,制定适合本校校情的总目标。

二是各二级单位根据学校总目标确定本单位的目标任务,并通过一系列量化和细化工作, 将目标分解到个人,形成一个层次分明又密切联系的目标管理体系。目标制订要用学校总目标指导部门分目标,用部门分目标保证学校总目标,形成目标控制链。例如,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南京化院”)根据本校“十二五”建设与发展总体规划与2013年全国及江苏省教育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制定了南京化院2013年度党政目标管理体系;并依据《南京化院目标管理实施办法》,制定了《南京化院2013年度系部目标管理任务书》、《南京化院2013年度职能部门目标管理任务书》与《南京化院2013年度经营单位目标管理任务书》。在目标的具体内容上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重点工作,二是常规工作,三是保障工作。三类工作任务各自完整但又密切关联。在目标管理中建立目标体系,意义在于明确各项工作的具体目标,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在学校总体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在学校总目标管理下的相互关系,便于目标管理的责任到位、贯彻实施与评价考核。

三是目标制定应符合SMART原则。S―具体的(Specific):是指目标要具体明确,不能笼统,尽可能量化为具体数据,如学生报到率92%、学生就业率98%等;不能量化的目标要订出相对具体的考评标准。M―可度量的(Measurable):是指目标可以按照一定标准进行测评。A―可实现性(Attainable):指目标经过努力奋斗可以达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现实性(Realistic):是指各项目标要符合学校实际,相互之间有关联,相互支撑。T―时限性(Time- bound):是指目标要明确规定完成时间,便于监控与评价。

四是目标相关者共同参与制订目标。目标制订过程中要体现参与原则,充分发扬民主,要广泛征求全体教职员工的意见和要求,按照民主决策程序制定。特别是分管领导要与分管职能部门及系部领导就目标任务进行必要的沟通和协商。

2.有效实施目标是高等职业院校目标管理的核心

一是高等职业院校各级各阶段工作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全校自下而上的目标实施结果的累积,因此,学校要不断创造条件,将管理重心下移,大胆授权,做到权责对等。二是目标管理是个动态管理,必须重视过程的监控和管理。要成立目标管理监察部门,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对目标管理过程实施监督与控制,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各种突发事件及时调整或纠偏目标,确保不出现目标值偏差。三是目标管理是个过程管理,要善于利用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保证高质量的绩效。各二级单位要把年度工作目标科学合理地分解到各月,对于重点难点工作和持续时间较长的工作,要不定期地了解阶段性进展,确保目标的最终实现。

3.科学评价目标是高等职业院校目标管理成功的关键

一是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数字是最公正的考官,尽可能以数量考核为参照,明确定量标准。定量标准就是根据考核指标,使用计算公式,从数量方面衡量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定性目标任务要从质的方面衡量目标的成效,定性考核可以按优、良、中、差或者按A、B、C、D 的等级进行考评。二是考核主体要多元且相关。意思是指从与被考核者发生工作关系的多方主体获得被考核者的信息,以此对被考核者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核, 以提高考核结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依据此法选择的考核主体主要包括所在部门领导、服务对象、同级部门、部门同事等。三是选择适合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本身并无优劣之分, 只有是否适合之别,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考核方式。例如:对于阶段性工作,要做到目标完成、材料汇总、考核结束,年底不再对同一目标重复考核。因此, 考核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本校的实际并紧紧围绕目标体系和目标内容来确定。

4.适时反馈是高等职业院校目标管理持续改进的保障

反馈既是上一轮目标管理的终点又是下一论目标管理的起点。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校以适合的方式,按时向各二级单位和个人反馈考核结果,并及时兑现考核奖惩,以激励先进带动后进,并将目标考核结果作为二级单位和个人调资晋级与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考核与晋升的重要参照。以此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员工为实现目标任务而努力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为新一轮目标管理的有效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学校针对考核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特别是一些不平衡指数做详细调查和系统分析,将调查和分析后得出的指导性意见反馈给各二级单位或个人,各二级单位或个人要根据反馈的信息,结合新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学校总目标,进行新一轮的目标制定、实施、考核、奖惩和反馈, 以推动学校目标管理持续改进。

实施目标管理是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手段。在推行过程中,要避免陷入认识和行动上的误区。一是目标管理毕竟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其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奢望目标管理能解决高等职业院校管理上存在的所有问题;二是实施目标管理既要符合基本原理和要求,又要结合本校实际,不能生搬硬套。适时有效开展目标管理,对于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管理科学化水平,实现学校内涵建设的目标,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尤建国.传承 融合 创新――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文化诉求.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9(9)

[2]吴淑娟.关于高校推行目标管理的几点思考.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

[3]李悦.目标管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