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教学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三生物教学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三生物教学措施

高三生物教学措施范文1

一、立足课本,选好例题

课本是试题的基本来源,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无论是全国试卷还是各省市自主命题的试卷,其中大多试题都是在课本的基础上经过组合、加工或是课本中的例题习题加以改编而产生的,所以立足课本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第一轮复习时,我就要求每位学生先通读一遍课文,再精读第二遍,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读第三遍。尤其要掌握课本中相关知识、插图和课后习题。相应的,我们老师在例题的选择上就不可忽视课本中的一些例题与习题,因为这些例题与习题都是专家、学者经过反复推敲而定的,它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辐射性.如果学生对课本上的这些问题都能真正掌握了,那么许多考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的内容量非常大,而所具有的课时时间又不多,这就要求生物教师应当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生物一轮复习,并提高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的有效性。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是提高生物一轮复习有效性的良好措施,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当前,高考是高中教师和学生都极为重视的考试,对于高三生物课程的一轮复习也尤其重视,由于生物一轮复习的内容量非常大,而所具有的课时时间又不多,因此,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的有效性。根据笔者的大量教学实践和生物教育学理论知识,探索出“先学后教”的生物一轮复习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生物课程一轮复习的效率。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二、明确目标,让学生“先学”

(一)确立学习目标

让学生“先学”,并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的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不能达到生物一轮复习的效果,而是教师要制定好学习目标,通过学生的“先学”达到这个复习目标。因此,就要求生物教师在课前应当准备好,认真研究生物教材,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制定出学习目标,并将生物教材中的知识点标注出来。其次教师还要对学生自学的时间安排好,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并为之后的教师指导留出必要的时间。明确学习目标,能够让学生在一轮复习中有的放矢,有一个较好的复习效果,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从教师带领下的复习转变为独立自主复习。

(二)提倡自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采用“学案”教学模式,将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先将下节课学习的内容设计成“导学案”发给学生,并在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以及学习难点等方面给学生以简要说明,让学生在课下先自己进行学习,在教师开始讲解之前,学生通过“先学”已经自学完成了新课程。这样在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就容易理解和掌握,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才能为生物一轮复习取得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

(三)增加复习方式,提升学生自主复习的效率

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时间一般只有四五十分钟,要想完全使用创设生活化情境的复习方式,是非常不现实的。因此,在生物一轮复习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增加复习方式,打破时间条件的限制,有效提升复习效率。通过实践发现,比较有效的复习方式还有很多,如引导学生根据所学习的内容查找资料,阅读相关的知识材料,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复习方式。这些方式都是通过让学生“先学”,实现自主复习,提高生物一轮复习的效果。

(四)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

在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的过程中,组织全班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讨论,也是提升复习有效性的重要措施。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出学生“先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进行学习知识的交流讨论,将自己遇到的难题说出来,请大家共同解决,通过互相启发、共同交流,在一轮复习中学生都会取得较大的收获。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应当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相信学生集体智慧的力量,让他们在互相讨论中取长补短,巩固所学的生物知识,自己先不要进行指导,放手让他们“先学”。

三、强化学习效果,教师“后教”

(一)注重对学生的指导点拨

学生“先学”与教师“后教”相结合,才能使“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发挥出最好的效果,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当学生进行完成“先学”之后,就需要教师进行“后教”,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沟通或课堂练习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了生物一轮复习的效果。对于学生已经牢牢掌握的知识,教师就可以一掠带过,对于学生在“先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当进行重点讲解,并注重对学生的启发指导。

此外,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教师进行知识点讲解时,存在部分学生不注意听讲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很好的掌握这些知识了,继续听讲就是浪费时间,不如学习其他知识。针对这种情况,生物教师需要适当采取一定措施,最简单有效的就是对这些学生进行提问。通过提问可以发现,确实有一部分学生已经很好的掌握这个知识点了,同时还有部分学生是一知半解,不懂装懂。对于已经掌握好知识点的学生,教师要进行鼓励表扬,对于一知半解的同学,也不要进行当面批评,而是进行耐心讲解指导,通过教师的“后教”,促使学生在生物一轮复习中有所进步。

(二)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拓展

高三生物教学措施范文2

【关键词】高三生物 知识网络 措施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8-0141-01

在高三生物复习教学中,常有学生看懂了书,却不会做练习,原因何在?这是因为经过分章节的学习,学生虽然积累了很多知识,但这些知识是零碎、不成体系的,很难建立起立体的联系,很难把握题目的切入点。教师要帮助学生将这些散乱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到有关的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和综合应用,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 构建知识网络的必要性

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曾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我们高中教育的最终目的。知识网络是指学生把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联系起来,构成的一个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是高中生物复习的基本任务。首先,考试大纲对理解能力的要求之一是“能阐述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因此,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考直接的考查目标。其次,结构化的知识网络是形成能力的前提,只有知识形成网络,才能在解决问题时迅速有效地提取知识,当一条路走不通时,能根据网络结构找到其他的途径。可以说,获取的知识没有形成网络结构,也就没有达到真正的理解,当然

也就谈不上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止一位学生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把书看过了几遍,知识点也记得很清楚,可是一做到综合性较强的题总觉得束手无策?我想这也是很多同学身上的共性问题。他们不能有效实现知识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知识的广域网络结构。

二 构建知识网络的常见的列表比较型

把教材中相似或相关知识利用横向比较的方法进行对比,找出对比的内容、项目,逐项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区别和联系,以加深理解,并避免知识之间相互混淆。如种群与物种的比较:

种群 物种

概念 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同一种群内的个体之间可以进行基因交流。 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和繁殖,并生产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范围 较小范围内的同种生物的个体组成。 分布在不同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许多种群组成。

判断标准 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通过个体间的保持着一个共同的基因库。 主要是形态特征和能否自由并产生可育后代。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相互联系 一个物种可以包括许多种群。同一个物种的多个种群之间存在着地理隔离,长期发展下去可成为不同亚种,进而可能形成多个新种。

三 构建知识网络的有效措施

高三生物教学措施范文3

关键词:高三学生;生物课;复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196-01

对于高三生物学复习,首先,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仔细研究分析考纲,解读考试说明,分析样卷,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使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复习结果产生高度的正相关。其次,一定要认真反复钻研教材,进一步搞清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和各个知识点,分析理解各章节之间知识有哪些内在联系,做到心中有数。第三:把握好高考复习的准确方向,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高效率地提高高三生物学总复习的质量。

高三生物复习,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即系统知识与个体知识兼顾、习题演练与思维发展相通、知识拓展与能力提高相融。经证明,如下几点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一、依据考纲、解读考试说明

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仔细研究分析考纲,解读考试说明,分析样卷,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使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复习结果产生高度的正相关。根据我个人的理解,要使复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要密切关注新课程理念在试题中的渗透,密切关注考试内容稳定性与发展性,突出考查主干知识。密切关注考试对考生的能力要求,突出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重视对《考试说明》

的研究,重视对历年高生物试题的分析和比较,从中发现高考生物试题的特点和变化趋势,最大限度地掌握高考命题的有关信息,研究的复习教学的对策,准确地指导学生进行复习、避免盲目性、提高复习的效果。

二、重视“双基”复习,构建学科内知识网络

生物学科应把精力放在“双基”教学和能力培养上。因此,第一,注重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充分使用好能体现生物学学科特点的“双基”题。通过“双基”题的训练和测试,及时发现问题,查缺补漏,以扎实的“双基”教学使学生打好牢固的基础。第二,加强对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得出结论显然不是最主要的,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才是至关重要的。可采取有序的多种课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第三,注重生物学科的内在联系,构建学科内综合知识网络。在教学中将生物学科内的知识依据其内在联系加以综合,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一个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再由面到体的生物知识网络体系。

三、记录错题吃透“经典”

可以说错题是复习过程中的精华部分,因而建立错题集,认真分析错因非常必要。一道试题答错,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可能是知识记忆不牢,可能是读题、审题不仔细,忽略了关键字、句,误解了题意;还可能是由于表达不准确、计算失误等原因。不少学生在应得分与实得分之间存在较大距离,还因为考试过程中的心理焦虑、解题时粗枝大叶等不良习惯的非智力因素。总之,记录错题,回顾错题,可以帮助自己总结经验,让自己领悟出究竟在哪个环节上出了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巩固强化。

研究近十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吃透高考经典题,对高考经典题要做到“慢学制胜”,舍得花时间和精力.务求“吃透”,使同类问题规律化,零散知识网络化,解题思路清晰化。对高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更要细心加以揣摩、分析,一定要寻找出自己的答案与它的差距。这样做有助于知识间的迁移与灵活运用,有助于能力的全面提升,特别是表达能力的提高。

四、突出实验关注现实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法

突出对实验能力的考查,联系实际,关注现实,是高考生物试题的一大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复习时必须突出对实验的复习,通过复习实验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与生物科学相关的生产、生活实际以及生物科技发展的热点。以现实问题立意,是高考命题的一个特点。目前,许多同学对于生产和生活相对陌生,特别是有些城市的同学,对农业生产一无所知。平时要养成关注现实、关注生活的习惯,关注人体健康,许多问题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答案。

研究性学习与生物学命题的切人点有多个方面,如从“做出假设”切人、从“设计实验”切入、从“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切入、从“交流评价”切入。由于研究性学习是科学方法的学习,它需要较强的思考能力、严密的逻辑、科学的表达方法及创新发现的潜质,故成为生物学命题的焦点。

五、科学地制订一个全盘的复习计划

高三生物教学措施范文4

关键词:实验与探究能力;全国卷;高考热点;基础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278-01

笔者分析近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Ⅰ卷,全国卷注重回归教材,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其中基础题所占比例较高,实验题多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注重识记,且形式不断创新,体现“常考常变”特点。“实验与探究”在高考中采用选择题形式,针对2~4个《考试说明》所要求的教材实验,测量考生对实验的原理、材料处理、操作步骤、结果结论等方面的理解、识记情况,选项设计基本反应实验过程的某一层面事实;或利用非选题形式,更加深入细致考查考生的实际操作及实验掌握情况,或者考查课本中的生物科学史,以更真实反应考生有无具备一定的实验实际操作经验,体现考生实验探究能力水平。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考试说明》中知识内容表所列的16个生物实验的实际操作及掌握情况并不理想,学生综合运用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的能力不足,在实验设计中容易出现不完整的情况,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时表达不够准确。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在复习过程中做了一下调整和尝试:

一、 回归教材,巩固基础

选项 实验内容 减少实验误差采取的措施

A 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 多次计数取平均值

B 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

C 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病率 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

D 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

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笔者按照《考试说明》实验部分打印成提纲,学生对照考试说明,对教材中的16个实验仔细复习,对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实验试剂,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现象和结果以及思考与讨论等文字叙述熟练掌握。而生物科学史部分,如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遗传因子及规律的发现,遗传物质的探索,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促胰液素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等10个科学史,除了让学生识记科学家名字与年代,实验方法与技术,实验思路与过程,研究的结论与意义,还应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确定实验目的,设计实验过程,利用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建立科学实验的思维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有学生依然不认同回归教材的重要性,以及存在不知从何做起的疑惑。笔者利用全国以及多省近5年高考试题中多道关于教材经典实验题目的考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如(2013・福建)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

本题选择B答案,笔者与学生共同回顾必修III P51的小字部分,学生通过翻阅课本立刻得出正确答案,预实验的目的是避免由于涉及步骤,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并不能减少实验误差。

二、 分析全国卷实验题特点,总结规律,规范答题

笔者建议每一位教师同行分析近5年全国卷试题特点,找出共性趋势变化差别以及新意动态。从近几年实验题的题型变化来看,全国卷弱化考查实验步骤的记忆,强调考查实验原理与方法,不回避热点问题,强化考查信息获取能力。其中,借助实验方法创设新情境,侧重考查学生对实验进行解释和分析的能力成为命题趋向,其中设计型题目更是热点,教师在实验专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琢磨题目文字图表,提取有效信息,仔细审题,从千变万化的题型中,判断出题人意图,在明确实验目的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实验供给的信息,按照实验理论要求作出科学的判断和表达。

针对这样的试题特点,教师应讲求精讲多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切忌采用题海战术,而是精挑具有代表性的习题,配以不同类型的练习巩固所学。例如生物教材中对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内容没有专门的阐述,而是隐含在实验内容和生物学史中,但是在高考中确是高频考点。教学中,教师要先将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讲透,强调得分点,提醒细节,总结解答生物实验设计题的方法,比如注意应用一些表示等量的描述性语言,如“相同数量的同种生物”“生长发育状况相同”“叶片数目相同的枝条”等等。再出示几个变形题反复练习,教师收上来认真批阅,析错纠偏,督促学生总结规律,规范答题。

在全国卷中,十分关注科学思想与方法的考查,实验观察、比较归纳、建立模型、类比推理、假说-演绎、问题探究。笔者最后建议实验专题复习乃至整个复习过程中,实施“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实现高效有效学习,利用生物科学史课的复习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科学家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利用生物实验探究专题引导学生更好地思考发散。

总之,在高三一年的复习中,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技能进行知识的巩固复习是重点,从而让学生学有所获所感所思。

参考文献:

[1] 肖安庆;回归教材注重基础突出能力―201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生物试题分析;直通高考:99-106

高三生物教学措施范文5

关键词:高考 高三复习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158-02

高三后期复习阶段是根据历史教学目标,科学分析、把握高考历史命题趋向,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答题能力的阶段。它是学生在前期复习的基础上,对历史知识进行全面梳理、系统掌握,对历史知识点进行宏观把握与升华的阶段,在学生备战高考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高考与历史教学、学生与教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所以高中历史后期复习方法也应呈现动态状态。但是,目前地理历史教学中,部分历史教师在高三后期复习方面仍在采用“本本主义”、“一刀切”的做法,复习方法毫无变化,出现了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成绩难以提高的现象。

笔者认为上述想象的根源在于部分教师还未真正的地转变教学观念,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地区历史教师要不断地对教学进行总结、反思与学习,探究出科学、全面并且行之有效的复习策略和方法,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之下,把握考试的“宗”,适应考试的“变”,将“讲”、“练”与教材结合,指导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框架,提高学生挖掘信息、分析问题与解答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加自信的迎接高考。对此,笔者将从如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夯实基础,构建知识框架体系

高三后期复习阶段,历史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帮助他们将孤立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处理好基础知识与能力、知识点与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我在指导高三后期复习中发现,对于学生所反映的学习时间投入与学习产出不成正比的问题,除受学习效率制约以外,还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将复习集中于重点与难点上,忽视了对次重要知识点的掌握;二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仅是有“点”、有“线”,而无“面”、无“体”,不善于根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规律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因此,我在高三后期复习中要求学生要能及时弥补自己知识薄弱的环节,并能从多个角度系统的、完整的把握基础知识。

例如:我在高三后期复习中,注重指导学生根据历史知识认识角度的不同,从时间、地点、背景、人物、经过等方面来分析等历史事件;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来分析“两级格局”等历史现象;从发生、发展、结束几个方面分析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等历史发展过程,并要求学生从纵向角度,建立知识体系树状图,根据教材目录,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分别分成六个阶段、三个阶段、五个阶段来把握历史知识点的纵向特点,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记忆与理解,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与解题能力。

2 巧练、精炼,提高破题、解题能力

高三后期复习阶段已经逼近高考,复习时间十分有限。为此,在习题教学与讲评中,教师就必须对漫无边际的试题进行精心筛选、整理与设计,要提倡巧练、精炼,通过典型的例题延伸出普遍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破题、解题能力。我在指导学生进行高三后期复习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启迪性的原则,引导学生通过评讲过的例题,概括出这类试题的解题思维方式与方法,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此外,为提高学生的破题、解题能力,我根据不同类型的试题,从审题技巧、阅读材料方法、挖掘材料信息、规范答题技巧多个方面分析了解答试题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例如:我对最近5年的历史高考试题和习题册中进行了精心筛选,整理出了《高三历史后期冲刺习题册》,根据客观题与主观题解题方法的明显差异,将试题册分成了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个部分。针对选择题,我选取了图片题、材料题、热点试题、文献题等题目类型,力图使学生全面了解、掌握历史高考选择题的命题形式,避免学生在考试中因未知而造成恐慌。针对非选择题部分,在评讲时,我详细分析了每一道题的审题技巧、材料阅读技巧与答题思路,将试题的答案落实在教材之中,并要求学习参考答案的答题技巧。

3 回归书本,再现所学知识

纵观多年高考,其实质便是考查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不变”是指历史基础知识不变,囊括在教材之中,“万变”是指高考的出题模式与试题形式不断创新、变化。“不变”是“应万变”的基础,即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由此可见,高三后期复习阶段回归教材仍是十分必要的。高考要求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不仅要全、牢、准,还要会用、会通。因此,在高三后期复习阶段,我往往将讲、练、评与教材结合,引导学生找到试题以教材的契合点,帮助他们巩固、补充基础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

例如:我在评讲2010年高考(北京卷)历史试题第13题时,引导学生将考点定位于必修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单元。在学生选择出正确答案之后,我还对本题知识点进行了补充,虽然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老师是荀子,但荀子并是儒家代表人物。针对这个知识点,我为学生提供了2009年高考(海南)历史试题第12题,对此知识点及时进行了巩固,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为学生更加清晰地理清古代思想文化史这块知识提供了帮助。

4 树立自信,从容应考

高考是学生求学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对学生发展前途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伴随着高考的临近,来自自身、家庭、学校、理想等多方面的压力压得学生几乎喘不过气,如果这种压力不得到缓解,必然会使学生变得焦虑,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影响他们的高考成绩。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常常通过灵活的课堂形式与富有情趣的课堂情境,营造出轻松、和谐、愉快的班级气氛,并积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采用积极的评价措施,缓解了学生对高考的恐惧心理。

例如:我在课堂之前常通过播放歌曲、讲笑话、播放漫画图片、播放搞笑视频等方式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有效地缓解了学生复习中的疲惫。面对高考的压力,学生内心必然会有种种情绪。为此,我在班级一角设置了“宣泄箱”,学生可以将自己内心的情绪通过文字记录下来,结合书信的方式投递在箱内。每天中午,我都会定期打开“宣泄箱”,了解、掌握学生的内心情感,再及时与学生进行真诚交流,及时对他们进行心里辅导,使他们能够以平和的心态,自信、从容的迎战高考。

5 结语

高三后期复习阶段是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对解题技巧进行突破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生调整考试心理,树立考试信心的关键性阶段与黄金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不断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策略来使学生更好地迎战高考。

参考文献:

[1]张德建.高三生物学专题复习的实践与策略[J].生物学教学,2006,(5).

[2]刘卓会.教会学生站在框架的高度去领悟知识[J].教学园地,2010,(29).

高三生物教学措施范文6

关键词: 高三生物课程 复习课 高效课堂

根据教育部门各年级课程设置,高中生物学课程课时安排每个模块均为两个课时。如此,广东绝大多数高中在高二下学期后半学期进入高三生物复习,每周四个课时。要完成全面复习高中生物必修三本书,选修两本书的内容,期间还要完成各种测试的试卷讲评,任务非常繁重。如何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复习效率?创设高效课堂是有效手段之一。

一、巧妙安排复习顺序,以新角度复习旧内容

在上新课的时候,教师讲授光合作用的内容基本是按照课本安排的顺序,在第一小节中首先学习捕获光能的色素,其中加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然后学习叶绿体的结构。在第二小节中学习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在高三一轮的复习中,此内容的切入点是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然后提示学生,本内容复习的光合作用的全部内容都包含在这个反应式中,教师让学生观察此反应式,鼓励学生提出和此反应式相关的问题,学生很容易提出问题:H2O和CO2是如何变成CH2O和O2的?怎么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能在光合作用中到哪里去了?哪些因素在影响光合作用?这个反应式是如何发现的?由此引出光合作用过程、场所、色素、影响因素、探究历程等相关问题的复习。

从新角度复习旧内容,使新课学习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转化成复习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其间复习回忆旧知识,还有知识体系重新构建的过程,不会让学生感觉在吃剩饭。如此处理,能充分利用学习方法中的组织策略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类,以核心概念、核心理论为中心对知识进行系统总结。例如可以用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把涉及光合作用的所有内容全部囊括其中,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二、细讲原理典例练习,培养元认知能力,为迁移而教

在2011届最后的模拟练习中,学生所做的华师附中一道涉及光合作用的习题和2011年广东生物高考中的26题蝴蝶兰的题目有极大相似性,但是高考时有学生觉察不出两者的类同之处。在模拟试卷中这种相似的题目非常罕见,但是学生不能迁移,实在令人痛心。2011年广东生物高考29题第(4)小问,要求提供监测叶绿素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方法并写出主要步骤。此内容和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分离主要的步骤是一样的。由众多此类问题可见,让学生在书本中的情境中掌握一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考虑这些知识在新情境中运用的问题,即知识的迁移问题。

布鲁纳曾说:“领会基本的原理和观念,看来是通向适当训练迁移的大道。”心理学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强调基本原理的教学,是能够促进学生迁移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细胞呼吸的原理、光合作用的原理、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生物学的基本原理,教师要详细讲解,使学生能够扎实掌握。在基本原理教学中,研究表明,影响迁移的一个因素是学生学习的例子的数目。吉克(M.L.Gick)等人的研究告诉我们,要将某一原理迁移到不同的情境中,需要用多个例证(不少于两个)来说明这一原理。此外,还需指出,每个例子中原理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做才会有助于迁移。根据这一原理,在进行考点复习时,教师需对相关的考点提供足够的例证进行说明,并且要循序渐进地注意使用变式训练题。要先使用和原理相似的例子,以促进学生很好地理解,然后使用变化大的例子,这样可促进迁移。根据此原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复习细胞呼吸、光合作用过程中,将课本中文字过程的描述转变为简单的方程式;将用CO2吸收速率表示的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转换为用O2释放速率表示的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目的变化规律表格转换为曲线图。在平时教学时应多关注知识迁移的训练。

为迁移而教的另外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即培养学生对自己学习和认知过程的认识和调控。布朗(A.Brown)等人研究表明在下述条件下,迁移更容易发生:(1)所迁移的知识可用原因结果关系描述;(2)在学习过程中强调灵活应用以及在各种情境中的应用;(3)有精力从原先学习情境中抽象出一般的原则。由此在加强原理教学的变式训练时,教师引导学生能够从例题中提取出问题解决所涉及的原理及相关知识点,根据题目的具体问题,如何灵活应用原理。教师在讲解习题中学生出现的共同问题时,不仅要指出正确答案,而且要指出正确与否的原因,教会学生在做习题的时候不仅是完成了作业,而且要能领会试题在考什么考点。例如:2011年广东生物高考第26题:观赏植物蝴蝶兰可通过改变CO2吸收方式以适应环境变化。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在夜间吸收CO2并贮存在细胞中。

(1)依图分析,长期干旱条件下的蝴蝶兰在0―4时?摇?摇(填“有”或“无”)ATP和[H]的合成,原因是?摇 ?摇;

此时段?摇?摇(填“有”或“无”)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原因是?摇?摇?摇 ?摇?摇?摇。

参考答案:有。此时段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第一、二阶段均有[H]产生,第一、二、三阶段均有ATP生成。无。此时段没有光反应,而暗反应必须要由光反应提供ATP和[H],故不存在暗反应。

解析:此题涉及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发生的时间和过程,一些考生因为题干中蝴蝶兰在夜间吸收CO2并贮存在细胞中,所以认为夜晚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意识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本来就是连续的过程,没有光反应也就没有暗反应。而呼吸作用在白天和晚上都可进行的。如果在课堂训练中,教师通过习题练习使学生深刻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并能够灵活应用,正确迁移,他们也就不会因此失分了。

三、夯实基础,突出重点

在复习课中,要注重详略,多讲学生需要的。如此,可以节省上课的时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复习的深度。

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虽然对复习内容进行过新课的学习,但是因为相隔时间较长,基础知识遗忘得非常多。针对此现象,可以让学生采取课前复习的方法解决。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理科班学生常常因为课外作业量大而无法完成此工作,教师可以采取课上利用较短的时间进行基础知识的梳理,然后在午读的时候进行基础知识识记的巩固训练。

考试的知识点很多,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了解考纲和学生的情况,精讲学生需要的、难理解的,略讲记忆要求多、理解成分少的,使上课的时间得到最有效的应用。比如在必修一中,细胞的结构、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内容要重点讲,而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内容可以略讲。为了突出重点,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让学生画真核细胞的结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过程、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细胞分裂时期的物理模型图。在必修二中,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的计算是难点,需多加练习,复习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时,可以假说―演绎法的步骤为线索,进行复习;变异涉及育种方式要精讲多练,育种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复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的内容是必修三的重点和难点,其中的血糖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的调节可让学生通过调节流程图来进行复习。

参考文献:

[1]皮连生.现代认知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