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制造业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制造业存在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制造企业 内部控制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制造业是支柱性产业,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有效减缓就业压力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于其他行业,制造业又显得比较脆弱,随着我国国内货币政策的调整、国际市场的发展、欧盟债务危机的爆发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制造企业的这种脆弱更加凸显出来,最终导致很多制造企业破产悲剧的发生。我国制造企业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觑,但是,同国际上一些大型制造企业的规模、资金支持、技术更新等方面相比,我国制造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形势并不容乐观。因此,我国制造企业要想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突出重围,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必须从内部控制着手,找准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点,为促进制造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的逐渐深入,很多企业都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健全和完善,并有效抵提升了现代企业得经营管理水平。但是,就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还严重不足
如前所述,我国制造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大部分制造企业的生产规模庞大、经营风险较高、在管理上存在较大难度等基本特征。制造企业不同于商业和服务型企业,这些都要求制造企业能够加强内部控制。我国制造企业经过了长时间的经营与发展,企业的管理者管控企业的时间较长,有的制造企业的管理者的管理素质、管理能力、管理思想和理念等已经无法紧跟时展的步伐、无法融入到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变化中。例如:有的制造企业的产品生产技术含量低、成本高、缺乏对产品质量的而控制意识;有的制造企业延续着计划经济时期的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各职能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内部控制的盲区较多;有的制造企业缺乏法制意识,不能严格相关的财务管理法律和制度执行。
(二)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缺乏完善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制造企业在内部控制机构的设置上缺乏合理性,工作分工也不明确,无法真正实现权利的制衡机制。例如:有的制造企业事前并为进行科学的市场调研和企业内部调研与论证就制定了企业的呢不控制之毒,从而造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使得企业在实际运行中无法顺利执行;有的制造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并为得到全体职工的认可,造成在执行中企业的员工出现了抵触情绪,从而降低了内部控制制度效率的发挥;有的制造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在设置时缺乏合理性、科学性,并未设置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严重违反了内部牵制的基本原则;有的制造企业并为按照相关要求对企业内部进行认真、科学、详细地监督、检查、评估,不能及时发现制造企业在内部控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还有的制造企业缺乏对企业内部资金成本的有效核算机制,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相互争夺资源,最终导致企业资源无法实现真正地优化预配置。
(三)内部会计控制环节较为薄弱
制造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是制造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要求制造企业必须合理地设置各项审批手续、对会计记录记账簿进行妥善保管、对各项经纪业务活动进行严密的监督和审核,这些都是内部会计控制程序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制造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环节薄弱,很多会计信息所反映的并不是企业最真实的经营状况。再例如:有的制造企业随意虚增“应收账款”上的金额,少计提或者不计提坏账,这些行为严重掩盖了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造成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
(四)缺乏内部审计
监督、控制、评价是制造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关键环节,这些都需要通过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来完成,例如: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可以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审核;可以对企业内部的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审核;对企业经营是否存在违法性进行审核。制造企业通过完善的内部审计可以实现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有效监督,为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奠定基础。例如:对于具有较大规模的制造企业而言,其产销活动涉及面广、内容繁杂,因此,内部审计对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就目前制造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来看还存在很大问题,如:领导不重视、审计人员由企业的管理层担任、审计部门工作缺乏权威性和独立性等。
三、完善与优化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全面提升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
(一)转变观念,完善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为了完善和优化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要求制造企业必须尽快构建一套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以此来保证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责,并在科学的组织结构保证下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行效率。例如:可以在制造企业内部引进制衡机制。制造企业由于其特殊的性质,要求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不仅要尽快转变思想认识和观念,还必须尽快提升企业的技术制造水平、管理水平,这是保证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实现的基本前提。再例如:制造企业在建设内部控制环境时还应该高度关注企业文化的建设、管理理念的更新、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等。
(二)不断完善制造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这就要求制造企业的领导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构建完善的、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提升企业领导者执法、守法、学法的自觉性,并严格按照制度中的规定内容来执行。例如:企业应以有效的内部控制活动将企业内部的所有交易事项实现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并对企业内部的各岗位进行明确地职权划分,在不同的岗位之间形成有效的潜质机制,这样相互牵绊的工作网络状态是今后制造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的。
(三)加强对制造企业财务控制环节
制造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环节中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企业可以从资金预算、费用的管理、成本的控制等不同的方面进行协同管理。例如:制造企业必须尽快构建完善的费用预算管理体系,资金预算管理体系等,最终实现对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与控制。再例如:制造企业还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成本的分析和控制,在微利时代为企业赢得一点利润空间。
(四)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环节的完善
企业应在内部成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并有由专业人员担任内部审计部门中的工作人员,以保证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公正性、独立性、有效性、客观性。另外,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素养,拥有较强的专业知识,熟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新时期还要求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必须拥有写作、英语、计算机等方面的能力。
总之,目前我国制造企业内部控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的构建是保证制造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因此,制造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良好的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为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有效防范风险的发生、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执行奠定基础,为促进制造企业的发展搭起一座坚实的桥梁。
参考文献:
[1]苏建新.如何完善制造企业内部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3,(23):105-106
制造业存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3-0112-03
作者简介:马传永(1986-),男,江苏连云港人,哈尔滨商业大学会计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与方法。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攻关重大项目“企业成本核算与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GZ09D208。
制造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缓解就业压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制造业也是我国许多产业中较为脆弱的产业,更容易受到诸如国内紧缩的货币政策,国际市场日益匮乏的需求,以及欧盟债务危机的影响。世界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曾经评价道:中国企业是成本优势的巨人,却是成本管理的侏儒。如何将我国制造业以往在国际市场上的低成本优势,转化为成本控制的优势,对于实现制造业的成功转型,使其保持全球市场的领先份额,最终走出全球经济危机的阴霾至关重要。
一、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一)成本控制是制造业企业走向国际化、专业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制造业企业国际化、专业化的趋势日益加快,全球性竞争愈加激烈。在此情形下,我国制造业企业生产成本控制一方面要规范各种成本的支出,另一方面要提高重大决策的科学性,进而获得低成本优势,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二)成本控制是企业实现利润的重要手段
企业利润是收入与成本费用的余额,增加企业利润的方式一是提高商品销售价格,二是降低产品成本。所以加强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降低成本费用,是确保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三)成本控制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的销售价格是打败竞争对手的一个最有力的武器,企业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在相同的质量和性能前提下,谁的销售价格低,谁就能赢得竞争的主动权。产品销售价格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成本的大小,如果成本过高而产品定价过低必然导致利润减少,长此以往必然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制造业企业若能在产品形成的最初阶段加强成本控制,减少支出,降低价格,就能在竞争中胜出。
二、我国制造业企业传统成本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控制主体错位,控制机制不完善
在我国众多制造业企业中,虽然全员成本意识无时无刻不被提起,但实际上真正关心和进行成本控制的只限于企业高管层和财务人员。传统的成本控制体系往往是“事后诸葛亮”,缺乏事先的预测预警和有效的过程控制,形成了“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局面。一些生产部门只关注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生产进度、交付期等生产性指标,一些销售部门只关注与其密切相关的客户满意率、合同履约率等指标。此外,基层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比较淡薄,大部分员工对什么成本应该控制以及如何控制,没有意识也无心干预,缺乏全员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显然,失去如此大的控制主体,企业成本控制难以真正取得成效。
(二)成本控制重点不清晰,缺乏针对性
一般情况下,产品成本的70%~80%在设计阶段已经确定,而现在大部分企业都缺乏对这一阶段的成本控制意识。片面追求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控制手段大多依靠在制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消耗。这种方式,注重事后控制,忽视事前的预测和决策,缺乏全局观念,容易犯一叶障目的错误。
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控制应从产品设计入手,出色的工艺设计,完善的作业流程,可消除非增值的作业活动。如果企业试图控制所有项目的成本费用,实现全面控制,其结果往往与最初的设想背离。更有甚者,会违背成本效益原则,因为企业成本控制所投入的资源比节省的投资成本多得多。由于战略管理思维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缺位,会使企业的成本控制陷入如下困境:只注重生产过程,忽视价值链整体的成本控制;只注重产品投产,忽视了之前的产品设计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整合;只注重产品本身的成本,忽略了产品成本的效用水平。
(三)成本控制只强调成降低本,忽视提高效率
当前的经济危机造成了制造业企业业务量下降,现金流短缺,资金链面临断裂的危机。企业应对的通常做法:首先降低员工薪金水平或裁员,以此方法降低企业内部成本;其次加强与上游供应商、下游分销商的谈判,向企业外部转移成本。上述做法解决燃眉之急十分有效。但是应该注意,单纯性的成本转嫁是非常不可取的。将成本的压力转嫁给供应商、分销商,最终还是无法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甚至会减少从最初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的增值额。尤其是在销联系日益紧密的环境中,若过多依赖成本转移,会极大地伤害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的和谐关系,使企业失去合作良好的伙伴。毋庸置疑,这些措施对短期内节约成本非常有效,但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会影响企业以后的技术创新和战略目标。应该认识到,降低成本只是成本控制的初级阶段,而避免成本即避免非增值的作业才是成本控制的最高境界。
(四)成本控制方法单一,控制范围狭窄
当前,传统成本控制方法仍然占据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的主导地位,即以成本确认和计量为重点,而对成本计划,预算和决算,分析和评价的关注较少,至于比较先进的控制方法诸如零基预算、价值工程分析运用得少之又少。此外,一些制造业企业的成本管理工具,主要依赖手工操作,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限制了成本控制的水平。
成本控制关系着企业方方面面的管理,涉及企业各层次人员,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性指标。然而,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片面认为成本控制只与企业高管、财务人员相关,与广大的生产者无关,造成了控制成本的对生产技术一窍不通,懂生产技术的对成本控制漠不关心,以至于对于需要控制的成本、成本控制的方法很少过问。
(五)员工流动性过大,对企业成本控制造成很大影响
长久以来,员工流动率,特别是员工自然流动率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原因是企业关注的往往只是离职成本、替换成本,而忽略了重置成本、培训成本和时间成本。员工的流失会对企业技术和经验造成重大损失,会给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带来重大影响。员工的高流动率会导致企业“三降”,即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下降,生产力下降,客户和员工的忠诚度下降。高的员工流失率将削弱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人员的流失将影响质量管理的培训和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并最终影响企业的业绩。
一个稳定的团队是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若员工特别是核心员工的大批流失,损失的不仅仅是客户资源,更会带来普遍的不安全感,甚至有可能会导致企业核心机密的流失,给企业带来沉重的损失。所以,企业必须保证员工队伍的相对稳定,减少员工流失给企业成本控制带来的巨大压力。
三、解决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的对策
(一)切实提高全员成本控制意识,实现“要我控制到我要控制”的转变
制造业企业要努力提高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完善成本控制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最终通过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的有效运行,使成本控制理念成为员工的习惯。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员工的最高层次需求是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无疑,这是企业建立成本控制文化的重点。这种机制的代价最低,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控制机制,它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惩罚奖励的外在约束和激励机制,转为依靠员工的自我管理,是一种人性的自我约束。
(二)明确成本控制的重点,加强成本控制的针对性
众所周知,我国是当今世界的制造大国,却不是市场价格的决定者,甚至连议价的话语权都很少。由“利润=收入-成本费用”的计算公式得知,制造业企业提高利润,除了增加收入、降低成本费用别无他法。当前制造业企业成本大约80%在开工之前已经确定,主要取决于产品开发和设计阶段。显然产品的研发设计阶段是成本控制的重点环节,具体措施就是通过调整不同技术水平、不同材料、不同工艺的搭配,来选择最优方案,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产品研发和设计阶段固然是进行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但是企业仍然要依据自身特点和管理水平,实行定额管理;依然要依据企业的规章制度,对规模大、弹性强的材料成本、运输费用、办公费用等加强控制。比如通过集团统一采购,用长期协约锁定材料采购价格、利用批量采购等方法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对于劳动力成本(人工成本)的控制,不宜采取裁员降薪、压缩工时等方式,最好通过加强培训提高员工劳动生产率的方法实现。
(三)依靠科技创新,创新成本管理
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很多产品的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产品同质化,产能过剩现象相当普遍,随之而来的后果就是竞争较以往更加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制造业企业必须进行创新,最好以成本控制方式和流程等低成本的创新为主。
具体而言,制造业企业应该和同行业企业、上游企业、下游企业以及国内外企业加强沟通。以此来节省研发费用,加快产品更新,提高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同时,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降低整个行业价值链成本,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四)引入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成本驱动”理论为基础的核算方法,基本原理是产出、作业、资源三者依次推进,依次消耗。简言之,就是产出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是按照现行的会计制度,依据一定的规范计算材料费、人工费、管理费、财务费。该方法不能反映所从事的活动与成本之间的直接联系。作业成本法克服了这一缺点,在成本消耗和作业活动之间建立直接联系,可以直接分辨出有效的成本消耗和无效的成本耗费。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消除非增值的作业活动,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成本。
(五)建立持续改进的成本控制制度
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制度建设要重点关注:前端推行、中期检查评估和末端的持续改进。成本控制制度的制定有时差性,即一项制度从报批到批准有一定的时间,为了将这种时差降到最小,可以采取折中措施。即制度一经报送上去,对新、旧制度无原则性冲突的,可对照新制度实行,以更好地规范管理过程;制度正式批准以后,对其重点落实推进,对执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纠正;对员工行为建立机制化的检查制度,使员工由最初的抵制情绪,慢慢地转化为自觉行为。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制度的建设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遵循PDCA(PDCA模型如下)循环进行。即从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行为)的循环流程。
制造业属于人员流动性较高的行业,企业应在研究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明确而实际的用人标准,对人才进行科学和人性化的管理。企业要树立端正的用人态度,依据对员工需求的分析,为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总之,建立一个与企业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是降低人力成本的不二法门。
一个科学全面的成本控制体系,除了可以给制造业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外,还可规范企业的设计、生产、物流、资金流和人员管理的整个流程。现代企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提高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树立全面成本管理理念,为企业架构一个规范科学全面的成本控制体系,从而使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更上一层楼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刘广生,左娟娟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成本控制对策[J]会计月刊,2010(7)
[2]邵改茹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经济论坛,2008(7)
[3]万金华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探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10)
制造业存在的问题范文3
一、制造业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一)实施全面预算有利于制造业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全面预算管理是制造业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对企业的日常经济活动展开控制的最根本依据。在制造业企业中建立起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就可以将企业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内容进行全面的控制与管理,促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向着合理、客观、科学、有序的方向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将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
(二)实施全面预算有利于整合企业资源
制造业企业中的全面预算将企业中有限的资源全部统一纳入到计划中,通过全面预算的编制,实现各经营单位的经营目标与制造业企业目标的一致性,达到促进制造业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的目的,使制造业企业在供应、生产、销售、管理等方面的活动能够有机的整合。最终为制造业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作出保障。
(三)实施全面预算是实现企业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的必要手段
全面预算管理以企业战略目标为起点,通过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继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企业需要强化预算管理的战略导向作用,并将预算管理同具体业务发展相结合,促进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
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将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分解为合理的年度经营目标,实现战略计划与业务活动的真正衔接。全面预算管理实质上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是一种全员、全过程的系统管理。将企业年度预算分解为各部门的预算目标,通过对实际和预算分析考核,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企业既定经营目标。
二、制造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制造业企业预算管理观念意识落后
一方面部分制造业企业的管理层对全面预算管理不够重视,未能理解全面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甚至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束缚企业生产经营的灵活性,未将全面预算管理纳入企业的战略规划中。
另一方面企业大部分员工不了解全面预算管理,认为其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自己的实际工作没有关系。因此,造成了企业员工在预算管理过程中不积极、不主动,无法实现全员参与预算管理。
(二)制造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不健全
制造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系统性工程,在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得以体现,所以要求制定合理的流程来保障预算管理深入到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但是目前制造业企业的预算管理中普遍存在组织体系不健全、职责界定不清楚的问题。大部分制造业企业的预算管理主要集中在财务部门,其他部门认为预算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都不积极参与和配合。甚至出现了业务、职能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消极抵触和拒不配合问题,严重影响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效果。
(三)制造业企业预算编制不合理,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
制造业企业预算编制应当以客户需求作为基础,以市场变化为导向。但是目前一部分制造?I企业的预算编制仍然依据财务部门的历史数据和编制人员的专业经验判断,只是将以前年度成本费用情况进行增减,而没有根据市场预期变动及风险因素等进行编制,这样的预算结果最终将导致生产、销售等各项决策严重的缺乏科学性、合理性,造成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外部经济环境严重脱节。
(四)制造业企业的预算管理缺乏执行力和过程控制
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跨部门的工作,容易在控制过程中出现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1. 预算指标未进行细化分解,致使企业在预算管理中无法达到对预算指标在各个执行环节中的精确控制,导致无法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的问题,无法落实预算责任,不能有效地对预算目标进行考核。
2. 缺乏严格的预算执行授权审批制度,企业预算审批权限及程序混乱,执行过程缺乏有效监控。
3. 预算调整审批机制不健全,缺乏制衡、约束机制,预算指标的调整随意性大,预算执行和监督力度不够,刚性约束不足。
4. 没有健全有效的预算分析、反馈和报告体系,不能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业务计划与预算差异,预算监控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五)制造业企业的预算管理缺乏严格的考核和奖惩机制
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必要保障,是企业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目前,许多企业只是侧重于预算编制,但全面预算的指标和执行未能充分与最终绩效考核挂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预算考核指标过于单一,指标之间缺乏逻辑性,主要考核指标不能突出企业的战略管理重点。
2. 部分制造业企业只重视预算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而缺乏对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的考核;只重视预算的执行结果而忽视了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的分析。
3. 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考核不力的现象,考核内容、考核奖惩不能形成制度化,考核标准随意性强,考核奖惩得不到坚决执行,考核过程、考核结果不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丧失了预算管理的严肃性,致使预算考核不能保证预算管理体系的全面实施。
三、加强制造业企业预算管理的建议
(一)树立以市场竞争为主的全面预算管理新理念
对于现代制造业企业而言,必须废除将企业内部生产作为编制预算起点的旧观念,树立起以市场营销来进行全面预算的新理念。企业的领导层必须及时关注市场的变化,并据以合理的、科学的、全面的制定预算内容,有效的防范各种市场风险的发生。建立在市场营销理念基础上的全面预算体系才能合理有效的配置企业资源,企业的领导层及员工才能真正理解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二)完善企业预算组织架构,确保全面预算有效实施
预算组织完善与否是实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前提,为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真正有效的实施就必须建立一套高效、快捷、权威的组织体系。
1. 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由董事会成员和企业高管以上人员组成,对董事会负责,是企业预算管理的最高权利机构,负责全面预算管理的决策和控制。
2. 建立预算管理办公室,其成员包括由总经理、董事长及各部门负责人。该部门在企业负责人领导下工作,具体负责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分析和考核,并向预算管理委员会报告工作,属于预算管理的运营部门。办公室主任一般由财务总监兼任,企业各部门作为成员单位。
3. 建立各部门的预算管理网络体系。各部门及分、子公司要成立预算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预算管理;同时要求各部门设置预算管理专员,负责本部门预算的监督和控制分析以及和上级预算管理部门的沟通等。
(三)采用先进、科学的?A算编制方法,提高预算编制准确性
预算编制是整个预算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全面预算能否顺利实现的基础。制造业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预算指标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1. 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很多, 包括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制造业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和具体情况选择单一或者多种方式相结合的预算编制方法,并且预算编制方法一旦确定不能随意更改。
2. 企业的全面预算编制不能仅仅依靠财务部门独自完成,需要全员参与。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实行从领导管理引路到基层员工实施的自上而下,从员工反馈到领导的重新规划的自下而上的方法相结合来加强企业的预算编制管理。同时在编制预算时,要考虑周全,预测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并编制可变预算来应对市场经济和国家政策等对预算产生的影响。
3. 预算编制要由传统的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现代制造业企业的全面预算一方面要求预算管理项目要精细化,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内;另一方面要求预算的时间精细化,要将年度预算分解为季度、月度甚至周计划进行控制。
(四)提高预算执行和控制质量,加强预算过程控制
预算批准下达后,企业应确保预算能够在各个部门严格、认真实施。
1. 明确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在预算组织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其次通过公司章程和规章制度规范上述部门在预算管理过程中的权限和责任,使预算执行得到有效的组织保障。
2. 将预算指标按照时间和空间双维度进行分解,即先将年度预算按照时间细分为季度、月度甚至是周预算,然后将次预算明细落实到企业相应的经营环节中,形成全方位的预算管理体系。
3. 建立严格的预算审批制度,确保各个预算控制节点都能够发挥作用,避免越权审批、违规审批、重复审批事项发生。
4. 建立预算动态控制体制,强化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功能,定期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通报预算执行情况,对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由于内外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导致预算指标与实际发生出现重大偏差确需调整的,应当严格履行审批程序。
(五)建立严格的预算考核与激励机制,确保预算管理体系真正发挥作用
1. 企业预算管理委员会应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预算考核、激励机制,并在将其报董事会批准后以公司制度的形式下发执行,同时考核标准一经确认不得随意更改。在预算考核过程中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于考核结果要及时公布。最后将预算考核结果与执行部门、员工的薪酬以及职位进行挂钩,奖惩并举。
2. 企业预算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企业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与和年度预算目标进行对比分析,通过量化的业绩指标对预算执行单位进行考核,并以货币和非货币方式对超额完成预算指标的责任部门和员工进行奖励,增强企业员工的成就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制造业存在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制造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117-02
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2011年,中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102,594亿元,同比增长31.8%,按产出计算,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19.8%,超过了美国的19.4%,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中国制造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侵害员工、消费者、资源及环境等利益等社会责任问题层出不穷,企业社会责任亟待提高。
一、我国制造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
1.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指数处于较低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中国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往往只是停留在政府号召及企业口头承诺的基础上,还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与西方企业相比,中国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社会责任理念认识不清,责任管理落后、责任信息披露不足,各方面工作都有待加强。尤其当短期经济利益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发生冲突时,企业往往追逐经济利益忽视社会责任。
具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2012年的《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披露:2012年,中国100强系列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平均分由19.7分上升为23.1分,整体从旁观阶段进入起步阶段。但是从行业社会责任发展水平来看,装备制造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平均得分为20.3分,处于起步者阶段(20-40分),汽车制造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平均得分仅为14.6分,处于旁观者阶段(20分以下)。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食品加工制造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平均得分仅为17.9分,处于旁观者阶段。可见,我国制造业绝大多数企业处于旁观者阶段,社会责任水平低,提升的空间很大。
2.制造业社会责任管理水平在企业间有较大差距,制造业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重灾区”
据蓝皮书分析,汽车制造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平均得分为14.6分,处于旁观者阶段,而汽车制造业30家样本企业得分差距较大,得分最高的企业为58.0分;得分最低的企业仅为-1.0分;两者相差59分。样本企业中无卓越者(80分以上)或领先者(61-80分),2家企业为追赶者(41-60分),4家企业为起步者,24家企业为旁观者。装备制造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平均得分为20.3分,处于起步者阶段,装备制造业29家样本企业得分差距较大,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得分最高的为69.5分;得分最低仅为1.0分;两者相差68.5分。29家样本企业中无卓越者,仅有1家企业为领先者,4家企业为追赶者,4家企业为起步者,20家企业为旁观者。该行业中,69%的企业尚处于旁观者阶段,可见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情况发展不均衡。从行业上来看,制造业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重灾区”,自2010年8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期间有明显社会责任缺失的110余篇新闻,制造业在社会责任缺失方面位列第二,仅次于金融保险业。
二、我国制造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我国制造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
1.企业安全事故频发、员工合法利益无保障
目前,我国制造业安全生产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死亡人数居高不下,特大事故频频发生。2013年吉林德惠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6·3”特别重大燃烧事故更是造成119人死亡,这些都说明我国制造业安全生产问题依然非常严重,是当前亟待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另外,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时间长、工资低、过度加班问题,导致员工过劳死、职业病等情况频发。有的企业恶意拖欠工资,劳动保护措施不力,严重侵害了员工权益。据统计,2009年有14.4%的职工被拖欠工资,近60.2%的职工有超时劳动现象,其中劳动密集型私营制造业企业人均周工作51.8和53.16小时,37.6%的职工领不到或未能足额领到加班费。
2.企业诚信极度缺乏,消费者利益受到严重侵害
制造业企业中普遍存在为了追逐短期经济效益,以次充好,制假贩假,隐瞒产品设计缺陷,虚假广告宣传,质量问题出现后,售后服务不力,甚至消极应对投诉问题,侵害消费者知情权。有的恶意拖欠各项货款,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企业诚信的缺失,导致消费者利益被侵害的事件层出不穷,甚至越演越烈。近年来“地沟油”、“瘦肉精”、“三聚氰胺”、“达芬奇家具”、“毒胶囊”事件等,五花八门,触目惊心,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对消费者责任缺失的主要方面。
3.企业对于环境保护的责任缺失,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企业作为社会的主体,自觉保护环境应该成为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我国许多企业环保意识不强,环保设备简陋,环保技术水平低下,缺乏相应的环保专门人才,有的企业任凭工业生产的废水、废气、废料排放,导致生态失衡。2010年的紫金矿业铜矿湿法厂污水池渗漏,2011年的哈药集团制药总厂长期违规排污,2012年广西金河矿业公司鸿泉立德粉材料厂严重镉污染等事件频繁发生,从多个角度显示出“只顾利润、不顾其他”的道德危机,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导致众多制造业企业,尤其是非国营企业,在利益驱使下以污染和破坏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企业的短期发展。
(二)原因分析
1.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严重缺失,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
许多企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认识不足,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急功近利,甚至不择手段,欺骗消费者,逃避惩罚、违反承诺、不讲信用。制造业企业这种不符合企业社会责任的非理,不但增加了政府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成本,而且也使社会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同时制造业企业自身也付出了自毁形象和声誉的惨重代价。
2.企业违法成本太低,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机制尚未形成
从经济角度看,违法成本的高低,往往决定着守法者的多寡。在道德环境不好,市场监督机制不健全的社会里,道德缺失者可以获得额外收益,企业守法反而吃亏,所以它的最优策略就是不守法。以年产1000万吨的水泥厂为例,如果投运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脱硝设备,每年将增加成本超过5000万元,但停用1天就能省几十万元,即便被环保部门查处,最多也只是被罚20万元,“违规排污有得赚”,因此,一些企业斥巨资搞环保只能是赔钱赚吆喝,有的企业宁交罚款、排污费,也不去治理污染。再如,按食品安全法规定,罚款上限是“货值金额十倍以下罚款”或“十万元以下罚款”。对大多违法企业而言,由于罚款不能伤筋动骨,挣的钱远远多于罚的钱,一些企业被罚后还接着违法。即便一些违法企业被吊销许可证,也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对企业违法违规现象过轻处罚,容易纵容企业侥幸心理,企业的逐利性必然驱使它继续铤而走险。
3.企业社会责任法规不健全,政府监管力度不够
我国虽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企业经营活动的法律法规,但是没有一部法律对企业社会责任有专门性的规范。从整个法律体系上来看,还有待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法规不健全,就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缺乏强制性约束,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得不到提高,相关部门也无法可依,无法做到有效监管。而且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提高当地的GDP,对于一些企业的一些不道德行为也是视而不见,他们只是重视企业利润与税收,忽略了对企业不法行为的监督与管理。
三、促进我国制造业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对策和建议
1.推广社会责任理念,培育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企业在创造利润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应正确理解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要在企业中大力宣传、推广社会责任的理念,加强社会责任方面教育,培育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把履行社会责任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只有把履行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当作一种永恒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企业文化当中去,制造业企业才能实现健康长远发展,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才能实现。
2.强化企业的自律约束,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制度
一般而言,一个社会中人们的道德处于一种什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为此而做的制度安排。针对我国当前信用危机呈现普遍化的情况,要特别突出强调企业自律约束,就是从内部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尽快制定一套对社会和伦理行为负责的企业责任制度及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体系,使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并尽可能使其成为一种“可操作的制度”。通过企业责任的内部制度化,形成企业正确的行为规范,以此对企业的经营思想和行为进行约束和控制。
3.完善对企业失信行为的监督机制,提高企业违规成本
只有强化企业监督机制,加大对企业失信行为的惩戒,才能使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行为更加规范。首先,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给每个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以公平竞争环境,实现优胜劣汰,确立市场规则和信用。其次,充分发挥政府监管作用,增加企业的违规成本,并且加强执法力度,一切按照法律规范的要求,该罚就罚,该停业整顿就停业整顿,该勒令其退出市场就勒令其退出市场,使每个企业都能在平等的环境下竞争。最后,应加强和规范社会监督,新闻媒体、商会、行业协会和各类市场中介组织的舆论导向作用。
制造业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成本管理; 经济效益; 解决方案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加工制造企业是外来企业提供生产原料或者技术,企业自己提供机器设备及人力完成产品作业,从而获取资金为其主要经营模式。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中,以降低原材料采购价格、降低劳动力成本或提高产品生产效率为主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手段,但的新的经济情势下,这些基础且原始的成本管理手段远远不能够满足激烈的企业竞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永远都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所以,加工制造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生存发展,必须革新观念,采取有效的成本管理模式,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地位,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成长,不断壮大。
在企业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有些企业确实学习采用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本企业,但在管理的过程中,由于思想的过度僵化、管理理念理解的不够深刻或在实践过程中没有与相关工作人员有一个很好的交流方式等一系列原因,往往使成本管理的理念在实践过程中付之东流,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价值。
一、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1.1企业决策者成本管理观念滞后
企业的决策机构是企业的大脑,管理者的决策决定企业运行目标、运行方式,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成长之路、未来的发张趋势都是企业的决策机构决定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担责任,而企业的目标就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的价值所在。所以,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树立全新的成本管理思想,并付诸实践于企业的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一些企业决策者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在成本划分、货物库存等方面人为的捏造数据,弄虚作假,以虚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来换取企业的一些虚假荣誉。在企业中,一些管理者有成本管理的思想意识,但在管理过程中没有统筹的战略思想,对成本管理的理念也是一知半解,在实际应用中,只降低原材料成本,没有进行实际研发,难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业效率。或有的企业知道提高效率但没有形成产业链,只知道在某一方面提高,而忽略其他产业链条。任何事物都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缺一不可的,产业链条的不完善是阻碍成本管理理念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的严重问题。
1.2成本管理体制落后
市场是不断扩大的,也是不断进步的,企业的管理走向一定要适合市场的需求。企业生产产品的数量应以市场需求为限,每年合理预算市场需求,从而计划产品数量,不能一味的盲目生产、扩大生产,从而造成产品积压,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企业的生产方式要不断革新,适合现行市场的需求,不能一层不变的按照原有的生产技术生产一模一样的产品,这样,不利于企业的创新。在生产过程中,要适时进行技术开发,人才培训,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与理念。
1.3成本信息的片面计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计算成本已经发生了改变,由传统的计算劳动生产时间为主转变为计算知识产权、技术秘密、机器折旧为等。所以,片面计算企业投入产出成本,不利于企业产业信息的有效整合,对企业的决策方向及战略实施方式等方面都有不利的影响。
1.4缺乏激励机制
现代社会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劳动者的从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在企业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依靠行政手段予以强制,没有充分的劳动约束机制,劳动者没有明确分工,导致没有形成有效的责任体制。在劳动过程中,没有提高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有效手段,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成本。
二、加工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主要对策
2.1深入学习成本管理理念并有效实施
在企业中,决策者必须深入学习成本管理理念,对成本管理理念进行整合,并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管理模式,至上而下,有效的推广并实施。企业员工,要树立成本意识,在工作中,把自己的成本意识落到实处。为此,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改变劳动者传统的劳动意识,比如,在企业内部建立按生产产品的合格数量与生产产品瑕疵数量相结合的工资领取方式,同时加大奖励与处罚力度;进行年度成本意识优秀人员评选,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劳动责任体系,在分配劳动任务时明确每个车间、每个人的相关责任。这样,至上而下的成本意识的树立,才能真正改变企业陈旧落后的成本管理模式。
2.2制定目标成本
企业在进行年初预算时,要了解学习科学且合理的成本计算方法,并对企业未来一年中的预计生产目标、实现的经济效益进行预算,在充分了解企业年度工作要领的基础上,进行成本计算。在具体工作中,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为标准,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借鉴优秀企业的生产工艺,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2.3狠抓落实
企业在树立成本管理的意识后,要狠抓落实,建立严格责任机制,在生产中的各个环节中实施。在生产过程中降低消耗,通过废物利用减低原材料投入,在生产过程中开动脑经,发现新方法、新工艺。
2.4产业链转型
在企业实施产业战略时,要推动企业的相关产业,把基础的加工产业做好,再创造条件向订单处理、专业批发、运输等方面一并发展,形成产业链,使企业加大竞争优势,获得更大及经济利益。
结语:
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手段,使企业不断创新,不断增加产业链,不断壮大。企业上下一心,共同努力,为加工制造企业的持久发展开辟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吉晓峰.浅谈加工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4)
[2]黄夫祥,钱轶.论PDM如何扫平制造企业“信息孤岛”[J].江苏科技信息.2010(5)
[3]刘广发,刘丹.加快推进加工制造企业在产业链中的转型[J].辽宁经济.2009(3)
制造业存在的问题范文6
企业内部物流 优化整合 制造业引言:近几年随着物流在我国的兴起,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众多物流企业纷纷崛起,但是在第三方物流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企业内部物流却相对的不受企业重视而被忽略,导致其发展缓慢。特别是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制造业内部存在着必然的货物流,在将原材料转变为商品的过程中,都涉及到物流这个问题,而且,制造企业中除了货物流还有各大部门间的信息流,这都涵盖在内部物流的范围内,特别是对于自产自销的制造业来说,涉及到的东西就更全面了,原材料的采购、原材料的运输、原材料的库存、商品的生产、商品的销售(直营店和下游分销商等),以及各个部门相关不相关的信息流等。大多数制造企业还只看到外部物流带来的显著效益,或者依然通过多产多销的方式来索取利益,却忽略了企业内部各部门间运作、库存等产生的隐性成本。有些企业也尝试过通过引进昂贵的办公系统来优化企业内部物流,但是很多失败了,或者是没有显著的效果。尽管如此,制造业内部物流的发展和优化是必然要进行的。
一、我国制造业内部物流的现状和优化的必然性(一)我国制造业内部物流的现状物流这一活动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而是自古以来就潜伏在人们的生活中,只是人们还没有注意到并把它归为一个领域。1979年在中国才有“物流”一词的出现,自此开始,物流在中国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十年后的1989年,第八届国际物流节在我国的首都北京召开;2001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成立;2006年,中国将物流的发展纳入到“十一五”规划当中。足见我国对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视。正是政策的推动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第三方物流迅猛发展起来。很多制造企业也意识到物流这一“第三利润源泉”的重要性,对这块肥肉蠢蠢欲动,但是觊觎对物流的不够了解和对内部整合的不可控性,更多的企业只是选择了运输这方面来发展,却忽略了企业内部物流这块看似一般,却蕴含巨大利益的部分。因为以上种种原因,我国制造业内部物流的发展还比较迟缓,没有追上物流发展的大脚步。在第三方物流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内部物流所能带来的巨大利益,所以说内部物流的优化也是各个企业提高自己竞争力的必然过程。(二)我国制造业内部物流优化的必然性1、对市场灵活的响应能力和调节能力企业内部物流的优化可以让企业对外部的市场变化有很灵活的响应能力和调节能力。随着生活的不同,制造商在市场中早已不再是主导的地位,现在已经是商品市场的时代,人们需要的是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服务和追求,而个性化的商品是无法提前预估的,只能靠前端敏锐的洞察力和整体迅速的响应能力。在内部物流落后的制造企业中,即使前端发现了变化,可是后端的采购和生产也已很难改变,而内部物流优化以后,整体运作的灵活性和空间变大,可以随时根据市场的变化来作出相应的调整,通过整体的协同运作来使市场的变化带给企业的影响降至最小。2、协调各部门间矛盾在制造业中,有时整体运作效率不高的一大因素就是各部门间不能协调合作,各部门都希望自己部门的利益最大化,而忽略了别的部门的成本问题,同时也会对别的部门对自己部门提出的要求表示不满,长期就导致部门间矛盾加深,也使工作效率下降。制造业内部物流的优化可以使各部门中的物流活动集中在一个部门,并增加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程度,使部门间相互了解,从而能协调合作,发挥各个部门的长处,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3、提高货物流通水平,降低库存,降低成本制造业内部物流的不集中会导致企业内采购、生产和销售不能很好的结合,造成采购不及时或者原材料积压、生产不及时或者成品库存积压,使企业的库存管理费用上升,而销售利润却没有增加,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制造业内部物流的优化集中可以使企业各部门间一系列的物流综合管理起来,使基础物流数据统一,能根据变化合理的安排、规划各项工作,提高货物的流动,使库存降低,整体的资金流动率加大,从而降低生产的成本。
二、制造企业内部物流优化存在的阻力内部物流优化带来的好处是许多企业都知道了解的,也有很多企业对此“蠢蠢欲动”,但是成功的例子却很少,作者认为在制造业整体内部物流发展的问题上存在以下阻力:(一)企业对内部物流没有充分的了解物流的概念和界定是近几年才确立的,而且在中国,关于物流的管理等还没有具体的规定和相关的法律,没有为物流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安全的发展环境。许多企业的领导传统思想比较严重,只一味的把精力放在生产力和销量上,还没把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提上企业发展的日程,甚至还是把物流的概念停留在仓储和运输商上,而忽略了物流对内部制造的影响。而且也没有对相关人才的培养进行关注,对内部物流没有全面的理解,就没有办法发现它带来的效益,特别是公司的管理高层人员并没有对内部物流进行充分的了解,不能从整体的大局上把握物流的运作。也有些企业持有保守的态度,即使略知内部物流优化带来的好处,但也只是想想,却没有付诸实际的行动。正因企业的不重视,企业就缺乏专业的物流人才来对企业的情况进行分析,给出企业可以进行优化的方案,推动企业发展。(二)部门间难以整合、优化在内部物流优化的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就是内部部门的整合,只有内部进行了好的优化,才能为内部物流的优化打好基础。但是企业内部物流的跨度大,基本包括所有部门之间存在的物流活动。对于传统的企业部门间的运作是独立的,有各自的绩效考核标准,而且各部门间信息的透明度很低,同时资金流、货物流等无法紧密的结合,无法有效的运转。传统企业的部门员工已经适应了原来固有的组织结构,就像打好的地基,再进行改变就要牵一发而动全身了。正因如此,优化初期,企业可能要经受员工情绪低落,短时间不适应改变而工作效率下降的风险。一旦开始优化,就要对组织的结构、原有的绩效考核制度,甚至可能是员工的岗位进行调整,如此“大动干戈”正是企业优化踯躅不前的原因。(三)内部物流信息化程度过低虽然近几年已有企业开始引进先进的物流办公软件,但是大多企业还是保持原本固有的手工操作系统,或者一些低端的软件还只是仅仅针对某个部门使用的,无法将各个部门之间相关的数据进行整理,从而很难从宏观上分析企业各部门间物流的相关性,无法操控企业内所有相关的物流信息,达到合理的利用、调动。针对各部门发生的基础物流信息数据不善整理归纳,使货物流、资金流不畅。重要的是这样会导致企业内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不畅,上下衔接的部门不能及时发现上游或者下游的变动,因而无法及时的作出相应的调整,就会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有些部门可能资源不足,而有些部门却资源过剩,没有将资源合理的调动起来。固有的组织构造对市场的变化反应迟缓,不能保持最佳的库存状态,常常因为市场的变化而导致库存积压,制造多余的成本,并令资金流闭塞。在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也无法根据物流的基础数据的整合来柔性的操作整个生产线而抓住市场的变化。(四)无法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对于很多制造企业来说,大多生产品种单一,很少有生产多样产品的企业。由于制造业的这一点,就限制了物流对物资计划量的制定,在采购的过程中,就无法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不会使采购成本降低,那么建立独立的物流部门就无法发挥其实际的作用。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竞争大于合作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大多企业的物流只为自己服务,没有合作共赢的意识。但是由于各自经营的范围有限,这样的单打独斗反而无法发挥内部物流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
三、关于制造企业内部物流优化建议(一)政策的支持政策的支持往往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巨大助力,近几年我国也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物流产业的发展,而随着内部物流的发展,政策鼓励的力度应不断加大,同时应该促进物流相关法律的完善和物流产业链的完善,提出对物流发展有力的具体政策,为内部物流的发展提供便利、良好的环境。并且加大对外的招商力度,鼓励引进外国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或者物流设备,以激励中国关于内部物流概念及技术的研究,促进内外物流共同发展。(二)引进先进的网络办公软件,建立完善的信息链随着物流的发展,用于物流相关的办公软件也应运而生,例如ERP。ERP中包括了销售部门、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人事部门、财务部门等,在系统中各自部门能够上传和下载信息,使各个部门联系在一起,共享出的信息可以第一时间传达到其他部门,上级发出的命令也能快速的传递到各个部门,使部门间的信息快速流通,提升了各部门的信息透明度和对其他部门的了解,增强了部门间的协同合作意识。就像之前说的,制造业的各个部门之间往往都是独立运作的,各自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导致部门之间沟通不畅,而通过对公司信息化办公的完善,这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各个部门能了解对方的优势和难处,就能更好的发挥各自的优点,有效的利用所拥有的资源,使资金流、货物流和信息流有效的流动起来。但是在选择物流办公软件时,一定要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选择最接近自己企业的软件,在安装之前也应该根据软件的构造,对企业的部门先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让软件发挥以上的作用。(三)合作共赢针对大型的制造业而言,自营物流是具有优势的,它适合自己企业的各个部门,能灵活的根据企业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但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这样可能反而会增加生产成本,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在进行内部物流优化的过程中将某些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而对联系紧密的内部物流进行自我管理,这样既能借鉴第三方的物流管理手段,又使得本身的物流整合变得简单、易操作。或者企业可以与其他中小型企业达成横向的物流联盟,在达到规模经济的同时,又能在合作成员间分摊成本。这样的合作关系可以在企业进行内部物流优化的初期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帮助,让优化变得简单,也可根据自己的优化程度相应的回收外流的物流管理部分。(四)人才的培养任何的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相关的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是经济技术发展关键基础。企业内部物流的优化是一个量体裁衣的过程,不是随便照搬成功企业的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就能成功的,而是要调整适合自己的优化方式和步骤,这就离不开物流专业人才对企业的深入研究。而且人才的培养不光是针对熟知专业知识的人而言,对企业的基层员工和高层管理人员亦是如此。对基层的员工进行内部物流的培训,可以让员工有物流意识,在企业进行内部物流优化的过程中可以理解改变的目的和目标,积极配合优化的进行。同时高层的管理人员对内部物流更是应该有全面深刻的认识,作为领导者,要把握企业发展的全局,只有懂得物流运作的每一个部分,才能在大局上更好的掌控内部物流优化的步骤。
四、结束语物流在中国已经发展了三十余年,随着物流的不断壮大,与其相关的物流信息技术、装卸技术、运输技术、包装技术、管理理念等等都在不断的提高、完善,为物流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而且,作为“第三利润源泉”,政府对物流产业的发展也提出了很多支持政策,最主要的是物流带给人们的便利,在这样的情况下,物流的发展及完善是不可阻挡的。那么相对的,企业内部物流的发展也是必然需要抓紧的,只有跟上了物流发展的整体步伐,制造企业的物流才不会在社会发展的竞争力中被淘汰,才能支撑物流更快的发展为全球化的产业链,达到效率最高的物流网络,毕竟合作共赢才是这个时代的主调。本文只是对制造业内部物流的简单研究,对企业内部物流并不能做出综合、全面的概括了解,在制造业内部物流的发展中存可能存在着更多细小具体的问题在等着我们继续深入的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张晓峰.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控制成本、提高效益
[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9).
[2]赵欣然.关于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的探讨
[J].现代经济信息,2013,(11):8.
[3]刘震.浅析我国企业内部物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J].现代商业,2011,(4):25.
[4]赵淑红.企业内部物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