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活动的感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活动的感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活动的感悟

艺术活动的感悟范文1

我手头上有两份课堂实录,一份是本人前几年去外地和本地一些乡下学校听书法、美术课的笔记,一份是《艺术课程标准》中的案例。回想前者的教学情景:教师不停地讲解,学生一味地静听;教师写(画)一笔,学生也跟着写(画)一笔;教师手舞足蹈,学生却难得一动;教师情绪激越,学生却难得开心。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唱主角,学生当观众。畅想后者的教学情景:教师创设学习氛围,学生进入情景;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教师组织欣赏,学生进行展示、活动。整个艺术教学过程是学生唱主角,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欣赏者。两相比较,前者一味重于学生简单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在艺术学习过程中的艺术体验,艺术感悟,以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后者的教学通过一种文化情景的生成,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逐步获得其中的知识要素,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了课堂,创造了课堂。遗憾的是这仅仅是《艺术课程标准》中的一个个案例,如何把《艺术课程标准》中一个个案例的基本理念演绎在自己的课堂上,并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呢?笔者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认为关键是教师要转变艺术教育教学观念,让孩子用上眼睛、耳朵、鼻子、双手,用整个身心参与课堂,用心灵体验艺术,让他们在兴趣的驱使而非外在的压迫下自觉地去掌握艺术的知识技能,让他们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与文本对话,与艺术大师对话,进而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一、从《艺术课程标准》解读“体验”

细细研读《艺术课程标准》,发现全文多次出现了“体验”这一词眼,以及与它基本同义的“感受”这一词眼。如“前言”部分“课程性质”写道“艺术课程在大量充满情趣的个人或集体的创造、表演、欣赏、交流、评价等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信息,使学生尽情、自由地参与多种艺术活动,体验艺术学习的快乐和满足,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又如在“课程价值”中写道“使学生的艺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艺术课程标准》对“体验(感受)”这一词情有独钟,如此反复强调可谓道出了艺术学习的关键:体验快乐满足,体验美,体验真挚的情感。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获得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

那什么是体验呢?根据《艺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笔者认为:体验是主体在自身所处的认知情景或操作活动中产生的心理激活状态及其产生的相关效应,诸如情绪感受、意义体悟、价值判断等。具体来说,它有如下特征:

1、始于兴趣,具有内发性。即,体验是由学习主体置身自己喜爱的,能充分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情景、活动而激起的心理感受,是内心产生的,发自肺腑的。只有当学习者对内容、情景发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倾心投入,“入耳乎,箸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进而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反之,如若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那么,即使表现得规规矩矩,实质上也只是形此而意彼,始终无法产生“入境始与亲的”的体验。

2、载于活动,具有实践性。即学习主体的体验只能在他自身直接参与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只能在他自身的感知或操作行为中产生。就艺术而言,学生只有在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中才能产生具体深切的体验,如用双眼欣赏、观察,用耳朵倾听,用双手触摸、绘画、书写等等,进而使艺术素养得到多方面、全方位的培育;如果没有自身的参与,没有活动作为依托,体验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艺术素养的培育也成了一纸空文。

3、终于感悟,具有独特性。即学习主体随着自身所参与的各种实践活动的展开,其体验广度将逐步拓展,体验程度将逐步加深,到达一定阶段便出现一种飞跃状态,产生认识的突破、情感的升华或价值观的提升;同时,由于人生经验、感知视觉、思维方式、言语储备、情感类型、文化修养等方面的个别差异,不同学生参与同样的活动、面对同样的画面、书写材料或处于同样的人文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从而出现感悟广度与深度上的差异。

艺术教育的体验,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一积极参与课堂,结合生活经验自己探索、了解、接触,自觉自愿地掌握知识技能,并在探索、了解、接触的基础上,获得认识的突破、情感的升华和价值观的提升,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其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欣赏者。以体验为入口的艺术教育排除以教师为主角,学生坐等着接受已被教师归纳、概念化的单纯的技能知识和学生在课堂上“玩也玩了,写也写了(画也画了),动也动了”,所谓“体验”了,实际上学生什么也没有得到的单纯消遣娱乐这两种教学模式。前者,学生享受不到艺术的愉悦和美,体会不到艺术的文化意义,把学生死死压在了地面上,缺少灵性和悟性;后者,学生学不到必要的艺术技能,体会不了艺术真正的文化意义,让学生高高地飘在了空中,缺少脚踏实地。艺术教育培养的学生必须是“自己会走路”。

在书法和美术教学时,如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呢?关键是要把教学过程设计成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的艺术活动过程,又能巧妙地把艺术教学目标融入其中。

首先,艺术教学要把学生的学习转化为学生全身心参与的积极活动的过程,并尽可能使学生的听觉、视觉感受既外现于操作性的行为之中,又内化于心灵的体验之中。

其次,艺术教学要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即兴创作提供氛围和机会,要以学生为中心,而不要让学生在教室划定的范围里被动的兜圈子,教师既是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者,也是学生参与行为的欣赏者。我教美术《下雨了》这节课时,原本我已准备好了一些范画和一张雨景的碟片,准备让孩子在课堂上欣赏。天公作美,待我上课时天竟下起了雨。我决定放弃精心准备的教学方案,用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孩子们在走廊上欣赏雨景。许多孩子还是第一次把下雨当作一种风景来欣赏,快乐中有一丝不苟的认真,女孩子窃窃地伸出小手接点点的雨水,调皮的男孩子找出教室角落里的破伞跑到操场上踩起水来,我告诉女孩子不能喝雨水,叮嘱男孩子小心摔跤,启发孩子们想象远处的人们会在干什么……。兴趣盎然的孩子们欣然作画,《大地笑了》、《踩水》、《不能喝雨水》、《小朋友一起看雨》等等,一幅幅作品生动活泼,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我暗自庆幸:幸亏我当时的“放弃”!

再次,艺术教学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主动地参与艺术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参与艺术欣赏和艺术表现活动过程中,既获得了艺术审美的愉悦体验,同时也学习掌握有关的艺术的基本知识以及欣赏表现技能。特级美术教师陈寿鹏老师教学《怎样画鸡》,他首先把《怎样画鸡》改名为《养鸡场》。上课时,他以“错误画法”和“考老师”的教学活动传授学生正确的知识技能,启发、开阔学生思维。然后,陈老师拿出一整张大画纸,在上面画了一个头带草帽,手拿小钵,一只手在喂鸡的小男孩,要求学生每人画一只与众不同的鸡,放在养鸡场里。就这样,学生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中,愉悦地把艺术知识技能转化为创造的动力,画-出了许多没有一只相同的鸡,当把这些鸡粘贴在一起后,一幅《养鸡场》的热闹画面就展现在大家面前。这堂课中,学习兴趣激励了每个学生,技能技巧知识传授寓于游戏娱乐之中,审美与双基融为一体,是一堂非常成功的美术课。

另外,抓好物质环境也有利于学生的参与。

首先,优美的大自然是艺术教学最广阔的课堂,是学生开展艺术活动最迷人的场所。无论是音乐课还是美术课,其中一些内容都可以在大自然中进行。在教《泉水叮咚》一课时,我带领孩子走出校园,来到学校附近的小山坡上,大家围坐在一条小溪流旁边。孩子们用双手嬉水,用耳朵倾听,用双眼观察,时而捧起溪水浇路边的野花,时而用双脚在石块上踩出一个个脚印。老师跟孩子们随意围坐在一起,轻轻诵读歌词,在老师口琴伴奏下吟唱歌曲。入情入境,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其次,布置好艺术教室,让学生从那“听讲”式的教室,没有多少活动余地的座位上解放出来。让艺术教室有艺术的韵味,使学生感到从一般的教室到艺术的教室,心境会随着这种环境的变化而顿感迥异。艺术教室的布置应该是不受学校经济条件的限制的,关键是教师的思考角度。

二、体验的结果――感悟

体验的最终目的是学生有所感悟。学生随着自身参与活动的展开,其体验广度将逐步拓展,体验的程度将逐步加深,到达一定阶段,便出现一种飞越状态,产生认识的突破,情感的升华或价值观的提升。这就是感悟。许多人不相信学生具有艺术感悟的能力,这实在是不了解学生,低估学生了。

《艺术课程标准》中这样写道:“艺术课程最理想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一种真正意义的文化课。即学生在不同的课题中与其蕴含的文化接触、对话重新构建文化的过程。……目的是一种了解,学生不必也不可能在他每个年龄段中对艺术文化有多深刻的理解,只要能够了解和接触。有一天只要有一种对优秀文化的认同就可以了,接触过了他就会有一种心灵的震憾与撞击,就会有一种成年人看来不能的结果在学生身上绽放。”这其中“了解”、“接触”是体验,“优秀文化的认同”、“心灵的震憾和撞击”是感悟。学生的感悟是建立在充分的体验、大脑思考融合的基础上。作为艺术教师,我们既不能无视学生的这种艺术感悟,也不可无限夸大学生的艺术感悟,要求学生在每一堂课都有所跨越,这也有违于感悟的真实含义。而艺术课的含义就在于让学生充分体验,注重于体验的过程,感悟是在此基础上的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结果。

艺术活动的感悟范文2

我努力在感悟自然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图式结构、水墨符号体系和山水理念。也可以说,我的山水画始终追摹一种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想通过一种形而上的认识和理解,把山水画境界尽可能放到更宽阔广远的宇宙洪荒之中,获得大气派、大风格、大境界、大美感。

人与自然丰富多彩的关系,给人以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更带来了丰富多样的艺术世界。人类的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的自然意识、自然心理的折射。而中华民族艺术最基本的美学思考正是由人对自然造化的思考中得到的启示。因而,中国艺术,特别是山水画最直接地表现出了带有中华民族自然精神与魂魄的独特美学风貌。这也是画家对中国特有的自然哲学的思考、理解和表现。实际上就是用心感悟自然。应该说千百年来,中国的历史是画家感悟自然的历史,并且在感悟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补充着自然的精神和内涵。

在感悟自然的方式上,我采取“对物通神”和“神静通八荒”的感悟方式。古人云:“陶钧文思,贵在虚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心静即声淡,其问无古今”。可见,“静观”是艺术创造中一种内在的“思”“心”“怀”的心理活动。它同时又是传统美学的境界。在实践过程中,我极力寻求内心对自然的感悟,对静观方法的个性化运用,以“静观”去对应“无限”。在宏观的山水景观中,以墨色、墨韵、墨层的深邃幽暗去表现“静观”的心灵状态,又以全景式的构图,多空间的重叠组合去表现“自然”的“无限”,两者的组合所铸就的浑浑然的感觉在于抵达永恒的“道”,这是一种永久性的事物,我的目标便是追慕这种还纯返璞,回归于道的永叵。

因此,我以静观的方式观看自然,基本上围绕着两大意象展开自己的艺术空间——一是宏观的宇宙洪荒之景象,二是以唐人诗意为题的山水。选择这两种意象的原因在于,他们的外部形式与内在涵义都具有永恒性,永恒之物为“大美”之物,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可见真正的美感与自然的本质具有超感官的无限性特点。我在自己的创作中,力求把“静观”的方式与“无限”的境界做到深刻统一,使我对自然的感悟——美学上的思考与哲学上的思考在最本质的问题上尽可能达到互融。

“静观”自然,仅凭感官是无法做到的,只有借助心灵才能实现,只有心灵才能“致虚极,守静笃”,才能观照到永恒的自然素质。而把握自然美的本质,同样仅凭感官是难以做到的,只有在心灵上达到虚静……澄明如镜,才能达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以及无形、无质、无声,“恍兮、惚兮,其中有象”的“物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我觉得,感悟自然和静观的审美方法,可以把审美视点从人对自然的亲近引到心灵对世界的亲近,这一点囊括了时间与空间、视觉与感觉等概念。就是说,静心观象的艺术活动可以表达一种“无限”感与“至高”“至善”“至美”之境,也就是说,静观与无限浑然一体,是一种“心灵的艺术”。我就是追求这种“心灵的艺术”。当然,完全将感官作用弃之不顾的纯粹静观是不存在的,但对感官作用的辩证、超脱地把握和总体的精神超越,才是静观的真正价值内涵。我在“静观八荒”“神静八荒”以及以“唐人诗意”为题的山水作品中,都体现了这方面的感悟和探索。

鉴于此,我在山水画创作中,往往不做具体自然景象的描摹,而偏于象征意义的宏观景象与自己认为有文化意味的形式符号的表达;作为静观活动与实践,它们是物我默契、人神合一、独立自足的精神境界,也是我面对自然时敞开胸襟,抒发心中情怀与美学意愿时,自觉不自觉地审美观的自然流露。

艺术活动的感悟范文3

【关键词】歌唱审美;艺术教学;声乐教育

【作者简介】施焦(1980~),男,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研究方向:音乐学(声乐教育)

歌唱是一种审美体验的表现形式,在歌唱时人们才可以切实的对歌唱艺术给予欣赏,但这并不表示人们可以对当中的审美与教育活动中的所有内容有所体会。一般情况下,人们在歌唱过程中,可以忘我的表现,别人对自身的评价也不会过多的在意。但歌唱作为一种审美活动,要求人们可以积极的融入自身的精神,这样才可以使自身对声乐艺术的渴望切实的体现。

一、歌唱审美艺术的深刻感悟与具体表现

人们从出生开始,都受到音乐的感染与熏陶。部分人在唱歌时会出现五音不全的问题,这不是因为嗓音导致的,而是由于声乐感性在累积过程中由于音准与音高感念的不正确导致的。因为没有产生较好的音乐感知力,导致后期的音乐艺术实践十分困难,因此,在声乐教育的过程中,声乐观念的认知与感悟十分必要。例如,在听到《青藏高原》前奏的过程中,学生在脑海中极易涌现高原的茫茫辽阔的景象,其表现出的感悟与想象就是对声乐的理解与认知,同时,歌曲歌词多数都存在韵律,主要有呼应等手法,极易使人出现不一样的想象。对于音乐爱好者而言,有歌词的歌曲更能表达情感,同时,还可以培养联想能力与感悟能力。另外,经历与心境的不同,对歌曲的感悟与理解也不同,歌曲表现的感知与形式也会由于表达情绪的不同出现变化。

二、美育在声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育在声乐教育中具有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作用,而歌唱的具体过程中,其充分表现了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审美属于一种人类对社会实践的感知,是生命过程中的一种完整形态。对一般人来说,生命的矛盾是一直存在的,虽然存在平衡也都是短暂的。人们长时间以来都在追求生命的平衡以及和谐,但在审美时,人们才可以对生命的自由与和谐切实的体验。高校学生需要将自由以及和谐为存在的意义,进而建立丰富的情感与较好的意识。其除了能够促使学生的道德和理智得到较好的发展以外,还能够促使学生在日后的声乐实践和审美活动的真正的实施。学生在认识世界的途径各不相同,声乐教育活动必须对学生的思想与知识进行教育,从而指导学生通过审美对生命与社会有所认识,与此同时,还能够对真理有所掌握,不断开阔视野,对自身的审美理想与修养不断培养,不断早就完善的人格。音乐作品在声乐教学中与歌声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未存在一定的审美的状态下,必须通过审美教育为学生营造丰富的声乐背景以及环境。例如,在对歌曲《牧歌》演唱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学生因为没有切实感受过内蒙古的生活,对歌曲的艺术表达方式不是很准确。但借助审美教育,对有关的音像制品给予欣赏,另外,对歌词的表达意义给予掌握,对语言的丰富内涵给予掌握,促使学生在脑海中涌现大草原的美丽景象,将歌曲表达具体内容切实的感受到,并对本身对审美艺术的表达与认知真正的激发。

三、声乐教育在歌唱审美艺术教学的作用

高校声乐教育通常设有《歌剧欣赏》课程,教师通过赏析指导与实践指导,能够将声乐教育对学生的培养作用充分发挥。《歌剧欣赏》课程一般包括存在较多的歌剧形式,如舞台美术、管弦乐以及集声乐等。丰富艺术材料在歌唱审美艺术的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使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与声乐美学知识深入了解与掌握,而借助有关基础音乐理论的学习,能够对学生的乐感给予有效的培养,促使学生对声乐的领悟能力明显提高。对于嗓音条件相对较好的学生,可以指导其参与高校的合唱团,高校还可以开设合唱表演有关课程。根据演出、排练等多种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对声乐的基础理论知识与音乐表现能力。在具体的演出活动中,根据团队的合作与体验,充分表达歌唱审美,将学生自身的人声美与和谐美更充分展现出来。同时,一些学生拥有较好的歌唱技能,高校可针对此类学生借助声乐艺术课程的学习,在全面的声乐学习过程中,达到对声乐理论与发声方法的充分掌握,培养独唱与重唱水平。同时,此类学生绝大部分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在校歌咏活动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借助不同平台的利用,绝大多数学生在活动与表演过程中,对声乐学习与表演给予充分实践。而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使声乐爱好者拥有了一定发展与学习平台。总结由此可见,声乐教育在歌唱审美艺术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需要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声乐审美能力,使其根据声乐教育场所的利用与实践,对本身的声乐表现能力与审美鉴赏能力不断培养,另外,还可以推动高校声乐教育的具体实践。

【参考文献】

[1]高军强.高校声乐教学汇总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黄河之声,2015,(6):26.

[2]杨喜丽.浅论高校大学生声乐教学中歌唱审美能力的培养[J].无线音乐·教育前沿,2015,1(1):34.

艺术活动的感悟范文4

关键词:艺术;本质观;创作;情感;感悟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144-01

一、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写照

人是社会的人,艺术就是社会生活的写照,艺术是人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客观的反映,这也是艺术的本质所在。民间剪纸艺术就是来源于民俗的生活,它以象征寓意为手法,符号性的表现,以达到驱灾避邪、祈福纳祥的目的,其功能和风格也伴随着民俗生活不断发展变化着,是百姓生活中最密切也最广泛的民间艺术种类。它深深地扎根于广大民众的沃土中,犹如深巷里的陈酒,香飘千里,令人陶醉。

艺术的对象是社会生活,社会生活酝酿了艺术。艺术家必须深入生活,有丰富的生活,看得多、听得多、记得多,才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来。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农耕民族自己创作了剪纸古老的艺术,成为乡土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广大劳动人民采用夸张、变形、比喻、象征等手法,将万物悟化于心灵,概括于作品之中。例如,牡丹花形丰满,色彩艳丽,用来象征富贵;石棺、莲蓬多子,葫声和葡萄藤蔓绵绵,常用来象征子孙繁衍等,这些都已成为民众心中典型的象征性图形。

二、艺术是从物到心的艺术构思

艺术就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认识活动,当代资产阶级美学家否认艺术是对客观生活、客观事物的反映,根本排斥艺术中的思想性、理性,宣扬非理性、下意识以及精神病态状态,是直接否定艺术作为认识活动的认识意义。

艺术创作是人类实践的基础是由物到心的感受,这既是一般认识的基础,也是艺术与审美创造的基础。剪纸艺术将客观真实的物象通过自身的想象加工升华为意象,具有“观物取象”、“立象而尽意”的特点。造型不拘泥于客观物象形态,依照自己的观察体会和经验即兴发挥,随心而就,不求形似,只求物象内心的神似和意象,表达了创作的自由性。例如,陕西高凤莲的剪纸《一家人》作品透过屋子看到里面的人,院子里的人近处小远处大,主次分明、错落有致,使画面具有超自然的美感,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三、艺术是形象的物化与情感的表达

艺术的创作所包含的是艺术形象,已经存在于艺术家心灵内部,它已经让艺术家感动,但还不能被欣赏者所感受并进而感动。对于艺术形象来说,它还需要进一步物化为外在的感性实在,从而让欣赏者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并进而达到引起欣赏者审美感动的目的。因为艺术作品的特征之一就是要以情感人,充分激起人的情感。

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我们必须承认它带有艺术性,但不一定就是优秀的艺术。艺术的情感和思想是密不可分的,情感是艺术家在社会生活中对艺术作品的一种态度,一种观点。如果艺术家想要感动别人,首先要自己被感动,只有表现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东西,才能真挚,才能按照艺术家的愿望左右读者的心灵。例如,剪纸《全花》是典型北方的作品,其中用斧(福)、如意、鱼、铜钱、寿字等纹样重构一个适形完整的圆形构图,希望新组合的家庭团圆幸福完整。

四、艺术是欣赏艺术作品时的感知和想象

艺术品本身的实质就是艺术家感受过、思考过、激动过的间接经验。但以直接经验的形式表现出来,使读者感到好象在亲身参加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在感知艺术品的物质载体之后,接下来欣赏者要做的是感知和想象艺术作品所存在的形式符号。然后在感知的基础上去重建一个想象的世界,由于形式符号是艺术品的直接的物质存在,因此这一环节对于艺术欣赏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感知形式符号来说,光有感官还不够,还需要一定的专门修养才能发现感性物质载体背后隐藏着的形式符号。剪纸艺术常运用民间的事物用作为剪纸的形象,例如,路路(鹿)顺利(梨);青云(运)得路;娃娃坐莲多子(籽)多福(蝠),蝙蝠的蝠与“福”字谐音等,在民间广受欢迎。

五、艺术是欣赏艺术作品时最终的感悟

感悟是一种不同于认识也不同于审美的精神活动,它强调的是对事物的本质的突然掌握,并不是由逻辑推理而来,因此具有直觉性。作为艺术欣赏的最后一个阶段的领悟终极意义中的感悟对象不是一般的客观的有限的对象,而是一个无限的对象,甚至可以说不是对象,而是世界的本质和根源性存在。在中国哲学中,“道”这个概念相当于“本体”。并不一定指与本体相当的“道”,还可以指与“道”相关的一些概念,如生活的真谛、世界的根源、世界的本质、世界的规律等。在艺术欣赏中,形象世界的展开可能导致这些接近本体的概念内涵突然显现其意义,而让欣赏者引起持久的感动和深思,进入到精神的高度自由状态。

艺术在中国传统美学感念中就是意境,在形象世界的展开和自我确证的实现的基础上在艺术欣赏主体心灵内部形成的超越现实时空、暗示本体的存在的意义。剪纸艺术的象征意蕴背后蕴藏的则是一种直率、乐观、积极、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大量的剪纸作品在体现生命意识的同时也往往表现出强烈的乐观和进取精神。

参考文献:

艺术活动的感悟范文5

一、声乐艺术审美理念

一直以来,对人的审美活动的研究总是在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间徘徊穿梭。将审美范式同人的自由发展结合以来也是一种审美范式的自然回归,即回归于人自身的发展。审美范式最早可以追溯于美学学科诞生后。18世纪中叶,鲍姆嘉通将美学定位为研究感性认识的学科,在鲍姆嘉通所作的最初的系统阐述中,审美是指与概念思想领域相比照的人类的全部知觉和感觉领域,“‘审美‘这个术语开始强化的不是艺术和生活之间的区别,而是事物和思想、感觉和观念之间的区别。”而后康德提出的“无目的的和目的性”命题奠定了西方经典美学审美范式的基础。审美通过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将感性和理性二元对立进行沟通,审美范式必然要以艺术为思辨对象,艺术在感性的感知下激发对理想的想象能力,这使得艺术在人类活动中成了审美活动本身。

二、声乐艺术审美范式的基础

声乐艺术是集合了诗歌、音乐、舞蹈等多种元素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声乐艺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承载了不同的人类文化。声乐以“声”为乐器借助语言的形式辅以一定的背景音乐以及舞蹈得以完成,以良好的气息控制和共鸣为特点。由此可见声乐中“声”是实现人们审美的手段,“乐”是情感表达的目的,是引起人们审美体验的重要部分。柏拉图在其对话录《法律篇》中说道:“追求美妙的歌唱和缪斯的人,应该追求的不是,而是正确。”声乐艺术在此种意义上将追求“和谐”之美孕育于声乐艺术的形式之中,构建了人类的心灵之美这门艺术的情感以其特有的方式得以传达,需演唱者对作品进行充分的理解,如作品和演唱者在审美情感进行审美感知最终使人获得绝对和永恒的意义。而声乐的原始功能与人类早期的宗教活动和社会活动密切相关,逐步演化到具有审美的功能:使人类活动以及人自身达到和谐统一。审美源于生活,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活动受到作品本身的审美性、审美主体以及受众体三者的约束和感悟。如一首音乐作品不能给听众带来美的感受不能称之为一首优秀的作品;不能引起演唱主体共鸣也难以构成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音乐作品自身缺乏美的符号则审美感受荡然无存,只要在歌者与审美受众体在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达到一致时才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艺术价值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有了价值,声乐艺术的存在离不开人们的审美需要,声乐的审美范式是建立声乐艺术审美范式的本性回归。

三、声乐审美范式的本性回归

艺术活动的感悟范文6

关键词:审美 审美能力 美术教学

一、美术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的必要性

人们之所以追求美,是因为美以永久的魅力给人一种享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全面的素质。一个具有良好艺术修养和高品位审美能力的人,即使他是一个从事与艺术无关的职业,也时刻体现出他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对工作、对事业的投入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广大群众审美感受能力的高低,无疑是其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由于主客观条件的不同,不同的人不仅在审美感受能力上有高低之分,而且在审美趣味、审美标准方面存在着性质上的差异。有的人的审美情趣、审美标准符合时展的潮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有的人则违背时展的潮流,是病态、消极、落后的,等等。涉世不深的中学生不懂什么才是美,只以为好看就是美,见到穿着邋遢的农民就觉得很难看。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

1.鼓励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

鼓励审美个性,即是鼓励学生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能做出自己的审美判断。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

2.在教学中,应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科书中的理论逻辑性东西多了些,而缺少感性方面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时,就像预先设定了的界线,其实这样会大大限制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创作欲望。因此,在教学中也要融入学生的感知意念,才是对美的互动交流。例如教师在上欣赏课时,不要急于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应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作品进行欣赏,培养学生尽可能用所学过的美术理论知识来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在学生的发言中,课堂气氛也就活跃起来了,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解释作品,最后老师对作品加以总结,以此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虽然每个人的审美经验不同,但多给他们感悟艺术的机会,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是十分有利的。

3.注重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审美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使其审美素质的提高,应开展一些相关活动:如带学生外出写生,让大自然的美、城市风光、桥梁建筑等都给其很大的艺术熏陶;或组织学生进行校内外环境美化活动,开展班级间的绘画、手工、室内装饰等各种形式的比赛和举办作业展、画展等,这些都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欣赏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或组织参观各种美术展,参观时教师可先给学生大致介绍,让学生在参观过程中发表意见,开展讨论,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独立的审美能力,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得到更好的发展,艺术情感也得到了满足和升华。

此外,在教学中可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如在讲授绘画构图时,除有出示一幅构图完整的范画外,还出示多幅构图存在问题的范画,分别说明其不足之处,同时联系日常生活中穿衣的审美问题,并说明并非花枝招展就是美,穿着合适,整洁才是一种美,一种朴素大方的美。教师的责任不只是课堂的教学,应在实际生活中多启发他们的真实情感,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审美经验去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界限,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为以后创造美的生活、美的世界打下基础。简单地说就是:对美的认识、对美的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