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原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视觉艺术原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视觉艺术原理

视觉艺术原理范文1

一、数字化艺术设计视觉原理

(一)视觉原理构成要素

全面控制视觉原理构成要素,依照上述要素合理设置内容操作是提升数字化艺术设计效果的关键。在上述设计的过程中,人员要严格把握好点线面、对象和背景、色彩、光影、形体与空间等几方面。

1.点线面分析:点要素是视觉原理的最小单位,可以构成静态画面,形成画面中心;线要素能够打破死气沉沉多的画面,通过四类线的交叉,增强画面力度,让画面“动”起来;能够通过不同面的组合,形成“立体”的画面,增强画面视觉质量。

2.光影分析:光影是视觉媒体的最主要要素,可以通过视觉的适应及对比效果形成第二形象,从而提升画面的视觉质量。光影可以将视线集中,让人通过视觉产生一种紧张感,可以有效提升画面质感。不同光影在配合的过程中可以改善画面的流动性、节奏感,使画面层次化,生动化。

(二)视觉原理知觉特征

1.形状特征:该特征是视知觉在视物过程中的第一印象。在视物的过程中形状不仅由单纯视觉决定,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由感觉影响,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物象,导致视觉效果得到美化。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保证严格控制艺术作品的形状特征,将复杂与简化对立面统一,从而创造最佳审美效果。

2.平衡特征:该特征大多是由艺术作品中的静态进行展现。在这种静态中平衡可以使画面更具有质感,可以从平衡中凸显不平衡,这种“以黑暗衬托光明”的艺术设计手法可以更加提升不平衡的视觉效果,让艺术作品在位置、形体、色彩、疏密上形成一种和谐、美观的效果。

3.运动特征:该特征可以让艺术作品动态更好地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行程连续的作品印象,让作品表达更加流畅。运动可以让人形成一种“错视”,行程双重样相,从而孕育出一种独特的视觉魅力。

(三)视觉原理美学基础

1.美学构图:构图中需要对平面内的事物位置关系、内容关系进行处理,依照布局要求,以画面内涵为核心,以画面质感为主体,保证轻重缓急,层层有序。构图过程中要严格依照对比、节奏、韵律、均衡要求,对要素及特征进行把握,合理选取构图形式,从而保证画面引人入胜。

2.虚实基础:虚实结合可以让画面更具有吸引力,提升画面表现张力。虚实结合能够突出主体,让画面更具有动感,加深画面空间印象。在上述方法应用过程中可以利用动静原理、景深原理、特殊效果滤镜原理等实现。

3.美学透视:该部分内容不需要严格遵循透视画法作图流程,可以依照具体数字化艺术作品需求合理调整,从而达到最佳透视效果。在透视构造的过程中需要人员能够充分理解数字化艺术作品需求,能够全面把握空间深度,将透视后方案与原有设计对比,不断优化,精益求精。当前透视处理时可以通过三维软件完成。

4.视觉流程:视觉流程可以保证人员通过美学中的物象、图像等的组合完成画面视觉层次设置,增添画面的美观效果、层次效果。在主客体控制的过程中,视觉流程通过大小、强弱等变化突出了紧张感,提升了画面动态质量。

二、数字化艺术设计创作流程

(一)形成设计创作意念

意念是实施数字化艺术设计创造的基础。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意念的表现和传递两部分。意念形成过程中设计人员要选取准确定位,合理确定客观形象框架,从而形成良好的意念原型。初步确立后设计人员要依照设计要求、视觉原理内容及规划设计要素等细化意念系统,形成具体的创作方法。这些方法要与时展紧密结合,方法新颖且具有实际意义。

(二)设计元素收集创作

设计元素收集的过程中人员需要对文本、图表、音乐、动画、程序、视频等进行整理,要对上述资料进行采集、分析、处理,选取有利资源,为后续设计创作奠定扎实的根基。

创作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涉略上述收集资料,利用以创作的设计元素对自身数字化艺术设计意念进行表达,形成具有特色的设计元素。当上述创作利用元素较为普遍时人员要对其进行标注,防止侵权。与此同时,设计人员还可以根据自身创作意念自行设计产品元素,通过程序、音乐、场景等展现设计元素的内容。这种方法在游戏设计中较为常见,可以实现量体裁衣,提升设计元素与游戏的贴合度。在该过程实施中,设计人员需要不断丰富自身技能知识和对数字化艺术设计的认知水平,要将数字化艺术设计综合性质进行全面提升,从知识、技能、合作、交流等多方面改善设计元素收集创作效益。例如在Flas中,上述设计元素收集创作合作已经愈发明显,数字化艺术设计在国际发展中已经势在必行。

(三)作品核心创作表达

在对作品核心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从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表达三方面实现。该内容可以从内心角度提升艺术表达效果,将数字化艺术设计原理及操作有机结合在一起,突出作品核心。设计人员需要在体验的过程中将生活感受融合到作品中,从而激发人员欲望,将情绪、感知与作品融合,完成主体情感创作。与此同时,在上述过程中设计人员还可以通过设计方法学设计要求,从想象再造和创造中形成良好的主体形象,保证主体与艺术化需求相符合,通过软硬件创作工具和平台,实现核心内容创作及表达。例如在电影《最终幻想》中安琪罗丝艺术设计中,设计人员将生活积累赋予到艺术形象中,从而提升了安琪罗丝这一核心人物的艺术表达效果。

三、总结

数字化艺术设计让画面一目了然,将画面重点彰显出来,让图像层次更加分明。这种设计可以在原有艺术形象上附加数字化处理,使两者相得益彰,大大提升了画面密度效果,可以让人形成一种紧张感,加深视觉印象。随着我国数字技术的不断提升,数字化艺术设计必将得到更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

[2] 宗世英.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 孟宪智.数字化技术及其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90.

[4] 宋奕勤.论数字化技术对艺术设计的影响[J].科技创业月刊,2008,11:92-93.

(作者单位:毕节学院2010级艺术设计(2)班)

视觉艺术原理范文2

关键词:音乐教育;爵士乐;专业建设;学术视野;音乐理论;音乐实践;音乐本体;民族化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爵士乐(Jazz),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于美国新奥尔良的一种流行音乐现象,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中国大陆最早出现爵士乐是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由于历史原因,爵士乐曾一度消失在中国大陆的音乐生活之中,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重新受到部分学者、教育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的关注。然而高等艺术院校爵士乐专业的建设工作却一直时隐时现。欲言又止,诸多理论问题也是头绪难寻。呈现为一种自生自灭的自然状态。为此,笔者就我国艺术院校爵士乐专业建设若干理论问题作如下思考和解读。以求对该专业建设和发展带来一些有益参照。

一、拓展爵士乐专业的学术视野

拓展专业的学术视野,实现学术上的互补和相互渗透,其目的就是意识到学科之间的普遍性、特殊性、个别性的规律及相互关系,这对我国爵士乐专业的发展和深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音乐学学术视野是否狭窄,主要表现在其与其他相关人文学科之间、音乐学各子学科之间,甚至子学科的内部是否相互疏离甚至隔绝,此现象在当今音乐学学术研究中并不鲜见。为此。爵士乐专业的学术视野同样未能幸免。

1.拓宽学术视野的必要性

爵士乐是较早进入高等艺术教育的流行音乐现象,事实上已经成为流行音乐这一新兴学科的基础教学内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已经逐渐成为当代流行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专业,爵士乐教育的定义与理念、内容与方法、发展方向等,简言之即专业的“定位”问题,一直是其办学理念、学科定位讨论的焦点。这种学术讨论是高等艺术院校爵士乐专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探讨学科“定位”,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在音乐学学科内,爵士乐与其他子学科的关系,以及它在人文学科中的学术价值与人文意义。然而客观情况是,爵士乐专业目前还未能与其他学科实现学术上的良好互补和相互渗透,甚至有时未能取得其他学科的认同,孤立发展的尴尬局面依然存在。相伴而生的是,爵士乐自身也存在固步自封的局面。这种情况在我国高等艺术院校爵士乐教育发展中尤显突出。值得深思。

同样,考虑到学科发展的自身规律,也应该重视爵士乐专业学术视野的拓展问题。在当代学科发展趋势中,各种学科注重“跨学科”、“交叉学科”发展。爵士乐专业的孤立,势必成为不利发展的因素。所以尤其需要学术视野的拓宽,并且努力形成跨学科、交叉学科的新局面。

2.爵士乐专业的学术范畴

在高等艺术教育中,“专业”,是依据确定的培养目标设置于高等学校或相应的教育机构的教育基本规格和要求。从学科高度看,专业是学院办学理念、目标定位的具体体现。这一点在艺术人文类的专业中,则意味更深。因为考虑到艺术人文类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专业,除了意味着的技术、职业,还意味着专门的学问。即其学术内涵。加深对“专业”的认识,首先应该为爵士乐勾勒其学术语境。把爵士乐专业的建设放在深层的学术研究视野当中,使它具有学术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爵士乐的学术研究有两个大的方向:一是爵士乐理论与技术;二是对爵士乐的解读与阐释。对于专业发展来说,两个方向应该齐头并进,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但叉各有目的与意义,它是涵盖社会、文化、哲学、美学、历史、创作、文本、技法等范畴的综合性的人文品质。

3.音乐本体研究

爵士乐本体研究应该包括几个不同的层面,即爵士乐理(J8.ZZ Theory)研究,爵士乐风格与表演研究。爵士乐发展历史研究,爵士乐与都市文化及方法论研究等。

英文通常把爵士和声、节奏、记谱法以及演奏技巧等理论统称为Jazz Theory。之所以统称,是因为这类理论主要面向爵士乐的教学和表演。但它们只是爵士乐本体研究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

众所周知,爵士乐的教学与古典音乐有共同的基础.亦有其特殊的侧重和方法。如爵士和声、即兴演奏、独奏,爵士风格语汇、爵士编曲、作曲等。这一领域常见的一个问题是,人们常常会孤立地讲解爵士乐的理论,缺乏与其他音乐的充分参照。因此常常造成学生对爵士乐特性理解的偏误,由此引发的教学争论非常多见。

爵士乐的历史研究告诉我们,这种音乐体裁的根基深植于西方古典音乐,尤其是受到现代音乐、都市流行文化土壤的滋养,因此它与音乐学其他专业不仅不是隔绝的.还应该是贯通的,甚至可以作为现代音乐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传统音乐学分支学科中起到连接作用。换句话说,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爵士乐的独特性,需要有综合的音乐理论知识。

爵士乐风格与表演研究是内容更为丰富的一个领域,主要包括:爵士乐风格语汇与表演形态的研究,代表演奏家、作曲家的个案研究,爵士乐与其他音乐体裁、风格的融合研究,爵士乐组织形式与文化现象关系的研究;爵士乐风格与受众、交流及审美关系的研究等等。显然,上述研究是更加需要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视域和不同学科理论的积淀。

爵士乐作为都市文化和流行音乐现象,其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技术操作层面,它往往涉及社会学、文化学、哲学、、心理学等学科,尤其与现代社会重大事件和变革息息相关。爵士乐涉及现代社会事件、重大变革、意识形态、审美趣味、精神信仰的现象并不鲜见。因而不能忽略爵士乐作为团队意志和精神力量载体的重要作用,其推动力和号召力不容小觑。

另外.还有一些“学习方式”问题也引发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它涉及到实际教学不太关注,但又非常重要的课题.即流行音乐家是怎样学习的。学校流行音乐教育与流行音乐家的成长之间是什么关系等,这些问题仍然需要参考其他音乐学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

这些不同层面的本体研究有一个共同课题,即探寻爵士乐“本体”特殊性及相关理论问题的阐释与分析。这两个关联的课题构成爵士乐分析的方法论问题。此问题的出现,是因为爵士乐研究者们普遍发现,古典音乐成熟的音乐分析理论并不能完全适合于爵士乐分析,它需要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来加以研究解决。

4.音乐历史与文化

爵士乐专业的学术视野不应仅限于单一技术层面的研究,爵士乐本身既是历史现象也是文化现象,并且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和文化发展同步,不能将其从人类社会进程和文化发展关系中加以割裂。因为,脱离具体社会和文化语境的爵士乐本体研究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脱离文化理解的爵士乐专业技能学习恐怕也难与时代特征相契合,更何况爵士乐本身即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把爵士乐专业契人大的音乐和人文学科背景中去,找到它的位置,找到它与其他专业学科关系的契合点,最大程度地使其在整体上构成完整性、系统性;并使其变异性、多样性能够成为人文学科交流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范畴的研究,需要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学科方法和知识的介入。

美国爵士乐评论家、音乐学家马歇尔・斯特恩斯(Marshall Stearns)“爵士乐研究学会”(世界上最大的爵士乐综合研究机构)的创始人,曾在1953年说:“爵士乐研究学会的主要目标是在我们的社会中培养一种对爵士乐本质和意义的理解和鉴识。更具体地说,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协会要把研究者和音乐家们在爵士乐早期实践中获得的知识与技巧收集整理起来。与社会学者以及其他学者专家的研究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方式,爵士乐及其相关课题便可以获得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这也是它完全应该得到的。这样,美国文明中一个至关重要而又受到忽略的领域,将得到阐释。”可见,多学科、多视角成为爵士乐研究主要目标,其中的本质、意义和价值判断业已成为爵士乐研究不容忽视的重要目的。

5.爵士乐研究在中国的文化意涵

中国的爵士乐肇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它在当时影响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也曾经是近代中国大都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爵士乐是“夜上海…‘不夜城”的音响记忆,当时舞厅、时装、唱片等时尚生活方式无不打上了爵士乐的印记。上海流行音乐留下的经典歌曲唱片中,处处留下了爵士乐队的风格印记。同时,中国的音乐作品也曾被美国爵士乐吸收。虽然时至今日爵士乐仍不是中国的“主流”流行音乐,但是爵士乐在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蕴含了丰富的时代特征、人文内涵和现实意义,值得关注、梳理和研究。

中国的研究者有一份特别的工作,或称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角色,那就是大量翻译、转译、引进欧美学者的爵士乐研究成果,是名副其实的“二传手”。这项工作不仅为我们深入了解、学习爵士乐积累相关材料,而且为我们真正进入爵士乐的研究打下基础。

美国爵士乐教育的发展,正处于一个他们称之为“重塑爵士乐教育”的阶段,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因为他们对发展了半世纪的爵士乐高等教育的反思所致。这一概念的提出,其实也正是对专业发展、学术语境的不断追问,以此获得更为宽广的学术语境和发展方向,使爵士乐专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所谓学术性质的背景,就是要让专业教学始终处在“问题意识”的不断追问之中,始终保持它的探索性、融合性和时代性特征。

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在音乐学领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多体现在形而上的理论研究与具体的音乐实践之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有效链接,各行其是。爵士乐在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此类问题。尤其是理论研究尚未达到一定的深度和高度,缺乏相应的理论思维支撑,与实践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无法形成对实践的有效引领,实践层面也尚未形成特有的风格与特征;反之,也影响到了爵士乐的理论建设和发展水平。

1.爵士乐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特征

从爵士乐的发展历史来看,在最初是没有太多理论和观念的,而越来越丰富的实践积累最终导向了爵士乐的理论“自觉”。例如“二战”后“比波普”爵士乐出现以后,爵士乐手已经非常注重自身的音乐理论修养。另外如调式爵士(Modal Jazz)的出现则直接是来自爵士乐和声理论的创新。爵士乐作曲家乔治・鲁索的和声教材出版,启发了迈尔斯・戴维斯等音乐家的调式化音乐创作。欧洲古典音乐历史中。巴赫、拉莫、D.斯卡拉蒂、舒曼、瓦格纳等大音乐家既是创作者,也是理论探索者。可以说爵士乐同古典音乐一样,从无视规则的大胆游戏,逐步走向了越来越系统的理论积淀,甚至出现“理论先行”的情况。认识爵士乐的发展,值得强调的是,不可忽略爵士乐对理论重视的这个关键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爵士乐艺术价值和时代特征开始获得更多认可,出现了数量可观的理论性研究成果。

从教学来看,和欧洲古典音乐一样,爵士乐的学习同样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并行的,同时它又有一些独特的手段与要求。从理论与实践的交互渗透过程来看,从某种意义上说,爵士乐的学习要求更高。

例如古典音乐演奏者的学习围绕“曲目”展开.因而曲谱是学习的“中心”,而在爵士乐手学习中(特别是独奏和小型乐队中),“听”是核心,然后重视即兴的“表达”,乐谱是参照而不是唯一,其目的是为了尽快把握一首“爵士标准曲”(jazz standard)。例如爵士乐手使用Fake Book,Real Book,只是辅助使用.甚至要随时辨别其记谱的错误。而唱片、录音、现场。对学习者来说,比谱子要重要得多。

再者,爵士乐专业的学习要进行大量音阶与和弦及和弦连接(chord changes)的训练,以及大量的乐句语汇积累,而这些内容不仅以“音色…‘速度…‘流畅性”等传统演奏的标准去衡量,更加重视和体现对这些材料掌握的灵活度及个性化的组织运用,具有强烈的即兴感受和领悟性质。可以说,爵士乐专业学习的“实践”理念,有相当独特的感性特征和内涵要求.要想在教学中达到这方面训练的目的,相应的理论指导和现场领悟是非常重要的。

当代爵士乐大师。如乔治-拉塞尔(George Rus―sell)、派特-马蒂诺(Pat Martino)、派特・迈锡尼(Pat Metheny)、乔・帕斯(Joe Pass)、Wynton Marsalls等,几乎个个都身兼演奏与教学的双重任务,那些称得上成熟的,但并非一流音乐家的爵士乐手也都从事教学工作。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爵士乐教学的特殊性和社会需求度,也反映了它自身专业属性和社会属性并存的特殊存在方式。那么爵士乐在高等音乐教育中也就非常有必要找到自己的位置。

2.现状: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从音乐学领域的现状来看,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近代学科追求独立和学科建设自律的趋势下,理论研究追逐形而上的探索,与音乐实践的有效连接被边缘化。各行其是的发展结果造成理论和实践的“两张皮”现象,不论是理论自身建设还是对实践的观照均显示出乏力的一面。这些问题同样存在于爵士乐教学之中,只是显现一些特殊性而已。

首先,当前爵士乐教学理论内容过于狭窄,还停留在基础层面。所谓基础层面指普及性知识介绍和讲解,爵士乐理论被爵士乐常识所取代。人们似乎更看重爵士乐的表演环节,随心所欲,无拘无束。表层现象遮蔽了作为理性存在观念意识和理论品格,仅从玩的心态将其理解为个性化欲望得以表达的自主行为。

爵士乐成为大学专业课程的重点、难点在于确立一定的教学标准,一定的理论体系。但该领域中争议颇多。较早建立普适性教学内容的雅梅・埃伯索尔德(Jamey Aebersold)就引来诸多批评,认为他的爵士教育内容狭窄。目前常见的爵士和声,爵士器乐演奏技巧出版物绝大多数属于爵士乐的“常识”知识,它们远不能完整地构成这门音乐艺术及其文化的架构。因此,“爵士乐理论”与爵士乐研究,还是一个亟待加强和需要大量学术投入的研究领域。

美国学者认为,现有的爵士乐常识教学还远远不够充分。常识部分的教学并不能给“风格…‘个性”“意义”“价值”这些对爵士乐极为重要的部分带来根本性的影响,更无法解决“创造力”的问题;而且即使“常识”部分,也还有大量值得商榷的东西。

爵士乐在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此类问题。尤其是理论研究尚未达到一定的深度、高度和广度,缺乏相应的思维观念和理论积淀,与实践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无法形成对实践的有效掌控和引领。其次,我国爵士乐的实践层面也尚未形成独特的风格、个性与特征.反之,也影响到了其理论建设的水平。

综上所述,建构具备鲜明中国风格特征的爵士乐理论与实践体系是推动艺术院校爵士乐专业建设的基础,其有效互动的规律与发展还有待有识之士付出艰辛的劳动。

三、注重音乐本体研究

由于音乐语言缺乏语言艺术中相对明确的语义性和造型艺术中的具象性,因而在接触音乐作品的内涵问题时,是很难将内涵与声音形式这二者分割开来而完全采取二元化方式进行阐释的,这是由这门艺术自身的独特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对其本体研究的重要性再一次摆在我们面前。这就要求我们应对音乐本体,即它的符号意义、符号结构、构成方式、技法演进等有足够专业性的认识和把握能力。

1.本体研究的意义

相对于古典音乐,爵士乐的本体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爵士乐本体研究的意义,一方面体现在爵士乐理论研究的充实与拓展。另一方面,它也是爵士乐专业教学的基石。过去学界对爵士乐的研究成果更多集中于历史、人文的阐释与梳理,对声音形态研究则相对仍处于不对等的发展现状中。如前所述,爵士乐的本体研究有一个基础性领域,即本体内容和它的方法论。

比如爵士乐重视即兴演奏,这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研究领域。在古典音乐中,音乐作品分析的首要“文本”是曲谱。在理念上,我们认为曲谱是作曲家作品的具体体现,而在爵士乐中这个问题变得棘手。现实中很多爵士乐的作品没有固定的作曲家“手稿”,它的第一文本是“音响”(唱片),而同一个作品常常有很多不同版本的“音响”。由于即兴演奏的结果,这些录音每次都有或大或小的变化。另外,很多爵士音乐家的作品,是对传统“标准曲”的改编演绎,而不是原创。这些问题不仅给文本分析带来不确定的因素,也让我们发现爵士乐的作品观念与古典音乐的作品观念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面对爵士乐本体分析的这个“对象”.首先给研究者在确定作品版本方面带来一定的难度。但这恰恰是爵士乐自身所独具的特征。

从更宽泛的角度看,爵士音乐的本体研究,包括演奏、创作、编配、风格化等诸多方面,可以说,本体研究是“专业化”教学的前提。爵士乐本体研究面临大量的工作,学术前景非常广阔,同时也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对爵士乐语言的研究不同于古典音乐的研究,它尚处在“分析工具”的探讨阶段,经典音乐学的作品分析手法面对爵士乐的表演和作品文本,尚存在许多不能被真正解决的问题。我国爵士乐本体研究则基本上处于吸收、消化的阶段。

2.爵士乐本体研究的两个主要方面

总体来说,针对艺术院校的专业建设,爵士乐本体研究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爵士乐语言研究,如爵士乐和声、爵士乐编曲、爵士乐与其他音乐体裁的融合等;二是爵士乐风格语汇研究,如摇摆乐、比波普、调式爵士、融合爵士等等,其中还包括代表性音乐家的个人音乐语汇研究等。

爵士乐在音乐本体的丰富性方面已经获得了较为一致的认可。与摇滚乐、民谣等音乐体裁相比,爵士乐是流行音乐领域在音乐形式和语汇方面影响最大的类型。爵士乐的和声、节奏不仅辐射到流行音乐当中,也对欧洲古典音乐在近现代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坦率地说,仅就爵士乐目前的理论状况、“爵士乐”的观念和概念、笼统的爵士乐语汇提炼等,还远远达不到支撑一个专业领域所需要的知识体系。

爵士乐体裁内的风格流派细分令人惊讶。不同风格的爵士乐在形式与内涵方面可能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很多研究者认为,至今没有哪种爵士乐的常见定义是可以全面概括“Jazz”一词的内涵的。风格,也是我们研究爵士乐本体及音乐内涵的重要方面。

在当下的爵士乐教学中,Jazz常常被简化为“即兴演奏”,缺少全面的风格分析和教学演示。学生因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单纯的爵士音阶与和弦学习以及即兴演奏的实践方面。由于对风格概念的认识较为模糊,再加之聆听欣赏范围的有限性,为此学生很难真正进入爵士乐的世界。

以美国高校的爵士乐教育为例。回顾过去几十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爵士乐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学校课程中缺乏对爵士乐音乐语言、风格知识的传授,而更多的是进行乐队排演,强调音乐竞赛的成绩等。该状况在培养杰出爵士乐人才方面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四、探索爵士乐民族化的有效路径

所有的外来艺术样式在本土的呈现过程中,除具备其原本的意象和形态之外,在与本土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尤其看重精神层面的解读与表达,这是其生长发育的要素。爵士乐这一西方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如何实现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对话呢?

1.爵士乐民族化发展的意义

爵士乐在过去一个世纪的音乐生命力和文化影响力,绝不只是体现在“流行”这一点上,在很大程度上还体现在它与其他音乐和文化交融时表达出的自由、包容和创造性方面。爵士乐是非裔美国人的创造,但更是各种音乐基因混合的后代。它的萌发地美国港口城市新奥尔良,本身即是一个欧洲、拉美、非洲文化的汇集地,正是这种特点给不同音乐文化的碰撞创造了历史机遇。

爵士乐几乎在刚刚形成体裁特征的时候,就已经吸引了德彪西、拉威尔、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米约、肖斯特科维奇等欧洲作曲家,他们均尝试借用爵士乐的节奏或音调特征来丰富自己的创作。在随后不久的“第三潮流”创作中,格什温、科普兰、伯恩斯坦等一批作曲家则证明了爵士乐在音乐融合方面的巨大潜力。

爵士乐蓬勃兴盛之后,在欧洲各国掀起了爵士乐热潮,更重要的是,爵士乐在欧洲产生了新的品种和更多的流派。随着爵士乐音乐手法及音乐理论的不断成熟,至20世纪50年代后创造力开始爆发,成为一种开放的音乐结构和游戏规则,它几乎可以吸收、消化所有音乐类型的元素,从各种民族民间音乐到古典音乐再到现代音乐,爵士乐已不再只是一种音乐体裁。20世纪60年代,爵士乐与拉美音乐结合时,产生了它受众面最广泛的新类型――拉丁爵士乐。这正是爵士乐在20世纪后半叶摇滚乐、电子音乐等新兴类型冲击下,还能长久立于不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爵士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我国上海曾获得过短暂而惊人的发展。它并不比欧洲古典音乐的引入晚太多。但是由于特定的历史与政治、人文环境的影响,爵士乐没有取得像古典音乐那样在中国的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流行音乐在内地重获生机。此时的爵士乐也并不像一般的流行歌曲、摇滚乐那样大范围流行。这种情况也引发了很多讨论。不少人认为爵士乐是“小众音乐”,甚至是曲高和寡的艺术形式。今天,诸如此类的讨论还在持续。

我们从爵士乐在中国简短的历史中可以获知,爵士乐这种音乐体裁的活力本质上源于它的多元文化背景,更依赖它体裁成熟后的融合力、兼容力和创造力。由此可以得到一种启示:爵士乐不仅可以同中国元素结合,而且这应该是它在中国获得良好发展的真正出路。只有充分与中国的民族音乐和文化交融,中国的爵士乐才可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2.爵士乐的民族化与专业建设

爵士乐这一西方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如何实现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对话?我们不妨将问题分成两个具体的方面来考虑:

怎样的“民族化”爵士乐是有灵魂并能获得长久生命力?

整个20世纪,外来艺术形式的冲击和引发的争论“蔚为壮观”,其中如何将欧美艺术体裁“民族化”是一个核心命题。爵士乐同样面临这一命题。通过考察我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民族化的两种主要倾向:其一是中西结合,创作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音乐作品;其二是直接以西方音乐语汇来表现中国文化意象和时代精神。如前所述,爵士乐在与本土音乐元素结合方面不是一个“难题”,而恰恰是爵士乐自身的“长处”,真正衡量其民族化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作品的精神内涵。

现今国内舞台上,爵士乐常常以改编歌曲的方式出现。特别是在电视节目中,表演者以“爵士风格”对民歌、革命歌曲、影视歌曲和经典流行歌曲进行改编,包括对唱腔、乐队编曲风格的设定。这似乎成了爵士乐得以施展的唯一方法和机会。但是其中不难发现,这类改编虽获得了短暂性的“新鲜感”,却无法给人留下太多回味,甚至很快就被人遗忘,很少能留下一个经典的演绎版本。其中的原因还有待于我们不断去追问和深究。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爵士乐在我国有过一段“浅尝辄止”的发展历程。我们今天不难发现那个时代一些稍具爵士乐特点的流行歌曲作品,如《夜上海》《玫瑰玫瑰我爱你》等,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了华语流行音乐的经典。甚至个别作品被美国爵士乐队翻奏,登上美国流行音乐排行榜。这其中的原因正是因为那些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旨趣,使它们成为那个时代的印记。这些作品给今天音乐人的启示是.具有本土意识和时代精神的创作才能深入人心。历久弥新。

不论改编还是创作,人们都似乎更关注音乐手法、不同音乐风格样式间的融合,因为这些东西更关乎我们这个时代对“创新”的渴望和诉求。但是,如果两种音乐体裁的结合缺乏“道理”,缺乏充分的考量和精心设计,匆忙地“混搭”,恐怕就只能是短暂的新鲜感而难以长久,更谈不上去感染、感动听众了。

同时,从专业教学的角度看,爵士乐的民族化发展。只靠单纯具备爵士乐背景的音乐人才是很难实现的。只有掌握了爵士乐手法,同时有着良好的民族音乐意识和文化认知的人,才有可能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

这其实是一个爵士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值得展开认真讨论。概括地看,教学单位要充分考虑到专业的灵活性、人才的适应性以及“民族化”表达的艺术诉求。因此,爵士乐专业的人才培养类型或许应该分为“爵士乐人才”与“接受过爵士乐系统训练的音乐人才”两大类型。

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爵士乐人才的时候,注重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培养,特别是对本土音乐及文化的认知。教学中,综合的音乐文化熏陶不只是一个知识层面问题,而且应该有非常具体的训练内容和方法,以具体的学习实践引导学生以富有创见的形式把握中国音乐文化的语境,以有效的方式进行音乐形式与内涵方面的“融合”。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中国音乐和中国文化的修养,应该在专业课程中加以体现。比如辅修中国传统音乐课程,对民歌、民乐的学习,同时契合爵士乐的学习方法和内容,将民乐学习与创作、改编及表演实践结合起来,而不仅仅是知识了解。

何种舞台空间是爵士乐在中国发展的最佳环境?

当我们对“民族化”做各种解释和设想并对专业进行设计时,不能无视爵士乐在国内的生存环境、传播状况和受众特点。如果爵士乐不能获得丰厚的环境土壤,那么“民族化”也无法真正加以体现。其实在很多自发的谈论中,我们常听到人们“抱怨”式地认为:一种音乐得不到国内的认可,主要在于观众不具备相关的素养。比如针对爵士乐,不少人会说:我们的听众听不懂。

视觉艺术原理范文3

论文摘要:视觉艺术是以图像或文字等形式,给观赏者以视觉的愉悦和体验。艺术设计特别是平面设计技术就是将视觉文化原理转化为为观赏者提供实物化艺术作品的技术。为了达到视觉审美要求,平面设计技术必须要尊重视觉文化的主要规律。从分析视觉艺术和视觉文化的内涵及主要特点入手,就如何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实训中更好地应用平面设计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思考。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视觉艺术时代。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消费为主的社会形态,消费时代不仅意味着物的空前聚集,而且意味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消费文化的形成。在消费文化时代,图像、影像等视觉内容与形式正在成为当今社会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而这种文化方式的转变势必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文化认同认知过程。视觉艺术的消费性意味着社会必须大量生产承载视觉艺术的消费产品,为消费者提供视觉的愉悦和的体验,因此,艺术设汁成为了当前社会热门的实用技术和研究领域,艺术设计理论在社会范围内的应用领域也愈加宽广。

平面设计技术作为艺术设计诸多技术中实用性最强、审美功效最为突出的技术形式,不但被广泛地应用于报刊、书籍等印刷媒体之中,还得到了高校专业教育的高度重视。许多高校开设了平面设计专业,培养实用性和技术性专业人才。应当说,平面设计技术脱胎于视觉艺术理论,是视觉艺术是将视觉文化原理转化为为观赏者提供实物化艺术作品的技术,因此我们研究平面设计技术的应用问题,必须从视觉艺术理论的基本特点入手。

1 视觉艺术理论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1.1 视觉艺术的定义

视觉艺术的定义是一个有较强争议的话题,由于对视觉艺术的认知角度不同,国内外学术界对视觉艺术的基本定义并不相同,而且由于视觉艺术的自身特点,这些定义只能是描述性和概括性的,无法做出精确的廓清。总结起来,国外专家对是视觉艺术的定义多从“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角度加以研究,认为视觉艺术是“超现实的”、“精英化的”艺术形式,这种说法肯定了视觉艺术的理论性,但是未免脱离了视觉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

国内专家多从视觉艺术的应用性和社会属性的角度定义和研究,例如陈龙认为视觉艺术的定义应从“文化学层面定义”、“传播学层面定义”及“哲学层面定义”三个方面着手,这种说法较有代表性。笔者认为,国内学者对于视觉艺术的定义比较符合其本质属性和规律。

1.2 视觉艺术的基本特征

视觉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具有自身鲜明而独特的特征,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视觉艺术具有极强的真实性。视觉艺术中的图像信息实现了视觉的真实延伸,具有强大的真实感,特别是摄影摄像技术的诞生,完全超越了以往艺术形式对于人类感官的局限性。

(2)视觉艺术具有丰富的感染力。视觉艺术的感染力集中的体现于视觉技术对场景的还原和再现。例如电影技术可以使受众迅速进入艺术f青景和氛围之内,实现了以往传统的艺术形式所无法达到的艺术感染力。

(3)视觉艺术具有丰富的信息量。人类的视觉所接受的信息数量要远远大于其他感官的接受信息量,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视觉艺术承载的信息数量十分庞大,特别是在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往往一张图片所承载的信息量要远远大于文字,而且传播效果也十分良好。最后,视觉艺术突破了语言文字的沟通障碍,实现了艺术审美的全球化和有机融合。艺术是全球化的语言。视觉艺术突破了不同语言、文字间的沟通和理解障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审美的全球化和有机融合。

2 平面设计技术在高校实训教学中应用的基本情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平面设计技术在高校平面设计实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基本情况

在我国,平面设计技术经过了一个较为漫长的发展阶段,从起初的美术、绘画为基础到当前的视觉艺术与科技相结合,应当说如何将科技手段与设计理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现阶段高校平面设计专业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

(1)文字设计和运用技术。文字是平面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平面设计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必须要根据作品的内容和要求,运用文字进行信息传播和内容填充。以平面广告为例,字体的类型包括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隶书、草书、行书等属于古体字,能够为作品衬托出古朴典雅的意境,而楷书字体端正,能够为作品增添大气端庄的特质。还有一些设计作品,字体的设计要服务于内容的需要,因此产生了一些变体字、艺术字、旋转字等,突出作品灵动鲜活的特点。。

此外,字体的编排位置也是平面设计技术的重要内容,字号的大小、标题的位置、字体的编排等都是决定平面设计作品设计水平的关键因素。

(2)图片处理及运用技术。图片处理及运用技术是平面设计技术中另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视觉艺术理论认为,图片是视觉技术中最有代表性的形式,也是突破平面设汁技术局限性、拓展艺术空间的最有效方式,平面设计理论中“突破维度理论”即是以图片处理和运用技术为基础。在平面设计作品中,图片往往要和文字共同出现,互为配合,共同产生艺术效果。因此图片的剪切、修订、放置层次、放置位置都是决定设计效果的因素。

(3)版式设计技术。版式设计是将文字、图片等设计元素加以有机整合,从而达到视觉艺术效果的平面设计技术,也是平面设计领域的核心技术。一股来说,平面版式设计讲究稳重,力求展现一维化平面的广阔和稳定,而近年来国内外也出现了一批以跳跃式和混合式为理念的平面设计作品,力求通过打乱维度体现平面设计的立体感和生命力。版式设计除了要有机整合图片、文字等内容外,还要对颜色、面积、版面结构等进行统筹安排。版式设计服从作品需要,这是平面设计理论中颠扑不破的真理。

2.2 高校平面设计实训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作为一名高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师,笔者从实训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了一些主要问题。

(1)文字设计技术中对于文字的可读性关注程度不高,许多学生在平面设计作品中单纯强调版式的创新,对于文字的可读性关注不够。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为某电子产品设计平面广告时,学生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采用了翻转、套色等大量的文字设计技巧、图片的叠放顺序也经过了缜密的思索,版式上更是采取了较为先进的矩阵式设计。作品完成后笔者发现,如果从消费者的视角观察,这个作品无疑很好地体现了该电子产品的主要特征,但是最为重要的是作品功能介绍的文字信息却被学生刻意进行了压缩和调整。文字信息介绍是消费者了解产品功能最为直观的形式,也是消费者决定是否采取购买行为的直接参照,学生的设计作品恰恰忽略了这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因此这个作品是失败的,没有达到设计的根本目的和要求。

(2)在设汁作品中存在滥用图片的趋势。虽然平面设计强调图片的重要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图片可以完全代替其他设计要素。在指导学生实训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倾向于在设计框架内大量叠放和堆放图片,试图以此获取视觉冲击力,达到视觉审美效果,这种设计理念有简单化的嫌疑。在平面设计理论中,视觉艺术不等于图片艺术,图片和其他设计元素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单纯强调图片的视觉冲击力会导致审美效果脱离设计初衷,而且图片叠放的逻辑如果没有经过周密思考,很容易使消费者产生错觉,进而影响到视觉艺术效果。

(3)高科技技术与现有设计技术的结合力度不足。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训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一些电脑软件技术,包括Dbotoshop、autoCAD、CorelDRAW、IIIustator、Freehand、Pag—eMaker等等,但是对于如何运用更多的高科技成果却缺少相应的手段。

3 解决高校平面设计实训教学工作主要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上文笔者所列举的当前高校平面设计专业实训教学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当前困扰我国高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工作发展的主要困难,笔者认为解决这些困难主要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加强对学生视觉艺术理论知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我国,平面设计专业经历了一个脱胎换骨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植根于美术绘画专业到发展为独立的教学科目,视觉艺术的理论支撑作用十分明显,也就是说,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科理论体系有着不同于其他专业的鲜明的特点。因此笔者建议高校平面设计专业要加强对学生视觉艺术理论知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以此作为实训课教学的理论基础。例如学生学习视觉传播理论,就可以明确掌握平面广告作品中文字、图片等构成要素各自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视觉艺术的社会消费理论,就能够进一步明确平面作品的设计理念,这对于更好地提高实训教学水平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3.2 进一步在实训课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

当代平面设计工作不但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而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文字能力、观察判断能力等,学生的这些能力素质对于完成一部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是十分有用的。实训课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样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途径。教师可以在实训课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帮助学习深刻剖析作品本身蕴含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技巧,尤其是平面设计作品中的“节奏”,更需要教师通过实训教学训练及反复讲解进行培养。

3.3 引进系统化的实训教学平台

笔者认为,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训过程中,除了要继续使用已有的软件技术以外,还要学习使用高端的平面设计系统,例如Solidworks设计系统,就是平面设计高科技化和系统化的综合性平台。因此笔者建议未来在高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实训过程中更多地引进和利用综合性设计系统,满足专业教学需求。

注释:

视觉艺术原理范文4

一、形式效应在视觉艺术中的体现及研究方法

视觉生理是形式效应产生的生理基础和物理性质,感官生理是人们所观察的事物以及认识,人类感官功能根据适应性选择认可一件事物,可能是符合人们早期对它的认知。这种人脑中早已浮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中进化而来的特征。当然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变异的过程。总之,各种感官事物可能早已植入人们视觉生理的遗传密码之中。同时,某些事物都具有显而易见的特质,人们不需要艺术家或专家帮助就可以看见。视觉作为一种本能,对事物的第一反应及认识也是基于生理本能。如建筑中,我们能区别出教堂和寺庙,这得益于我们脑海中对教堂和寺庙早已形成的外观认识。视觉艺术形式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联系的感性桥梁,是情感传达的载体。在视觉艺术创造中,形式表现是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体现在各类艺术创作中。视觉艺术中的形式美感所涉及的知觉经验与观察对象的整体形式特征在视觉心理上的反应是相对稳定的,这可能是由于自然特征与心理特点的某种联系,特别在艺术作品中,形式既托生于自然状态,又以抽象与具象的形式加以表现,给人以美感呈现。视觉艺术形式感需要审美主客体之间进行反复交流,才能生成相应的审美意识。形式效应在视觉艺术中的艺术美感也兼具其它美感的某些基本特征,体现出一般审美意识的普遍性。形式可以将艺术作品有效整合起来,如线条、色彩、质地、形状以及空间布局等,其对于艺术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普通的内容通过精彩多样的表现形式可以成为赏心悦目、意味无穷的艺术品。艺术作品中的音乐亦是如此。当听到树林里的鸟鸣声,只会感到叫声断续不成整体,简单的声音重复既没有进一步的延展,也没有对比和反差。然而,当音乐家在鸟鸣的旋律中加入新的音符,通过节奏变化、音调高低、音域升降来表显示,其旋律就会与原有声音形成反差,更具有张力。形式效应的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众说纷纭的研究领域,理性与感性并重。视觉艺术表现注重感性,但也存在必然的理性科学规律,因而想做好对感性的艺术进行理性分析,还需要有理论认识和艺术感悟两个方面的功力。上世纪以来,美学理论、物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视觉心理学的探究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艺术家的大量艺术创作和生活体验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视觉心理研究和艺术形式的实践结合,既站在理论的高度,又能缜密而具体地进行分析,实践性的治学态度也恰恰可以切入实质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其中许多重要观点是不容忽视的。因而,要真正做好对视觉艺术形式的研究,需要解决好三个问题。第一,立足艺术作品的形式本身,从艺术实践的体验出发,对不同视角的理论进行分析,从相互矛盾的过程中找寻关系,吸取合理成分,找寻关联性和矛盾性,解决好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二,形式效应产生在人与自然、社会、艺术的关系中,要从三者的基本属性和关系中,探寻和建立可行的理论体系。最后,为形式效应的范围设定一个限度,分清不同性质、不同层面的效应,以及不变因素和可变因素,研究这些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等,进而完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中的一系列问题。

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效应分析

美术作品的创作、实践中不可忽视理论,尽管理论和艺术实践者的隔膜感日益加深,部分理论研究者的认证由于沉湎于抽象的推理之中,缺乏创作者真切的艺术体验,而过多的纠缠空洞的概念,较少联系实质性问题。往往在规律性、普遍性的问题上难以深究。如果仅仅空洞、教条、避实就虚、脱离形式来谈视觉艺术,不了解形式特征和心理反应而论审美,就会形同空论。美术作品中的形式之所以具有艺术价值,是因为它与人的生活紧密相关,想了解艺术形式的基本规律,就必须认真分析作品中的形式效应,并不断探索实践,真正理解艺术。因为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需要社会性和生物性相结合。假如我们将欧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窟壁画和雕刻看作是视觉艺术的起源,就可能察觉到其美术绘画艺术中,主张写实形式的装饰先于抽象几何形式的理论,最初几何形的出现不过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简化或硬化了的模写。比如原始人所画的圆圈是用来再现太阳的形状,“有人甚至认为编织也起源于对太阳光的崇拜,因为圆形或圆锥形的编织在开始时总是呈现为放射状,它象征着太阳的光芒。”原始人画一些断断续续的黄色斑点和波状的曲线是为了再现蟒蛇的花纹和它的游动能力,因此几何形也只是一种简化或硬化的写实方式,经过进一步发展才使它的变形达到无法以实物去加以对照的地步。原始美术作品中视觉艺术形式的呈现,可以看出模仿现实的艺术思维似乎理应先于出自观念层面的抽象的艺术思维。事实上这一观点也已经被许多研究者从理论的推理上给予了种种证明。对于美术问题的研究必须要有对艺术的实践和对生活的感悟。不触及艺术自身的内涵,不了解艺术表现形式的因果关系,不体现于直观可感的视觉艺术上,仅仅观念翻新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当然,艺术实践并不单指专业活动,生活体验也很重要,绘画形式也许会带来一些画面的背景信息,也许人们根本不了解当时画面中的状况。如戈雅的画作《战争的灾难》,作品也许没有完全解释这幅画的背景信息,但画面仍然可以吸引多数人的注意力,我们看到射击队进行杀戮,这唤醒了关于兽性的念头和恐怖的情感,射击队的线条、色彩、块面、形状和光影形成了一种持续刺激并引领我们目光的图式,它引导欣赏者关注由受害者动作所构成的形式,虽然形式并未大张旗鼓,但却无处不在,不容我们忽略。由于形式非常紧凑,我们无法将画作的意义或内容与之割裂开来,艺术形式的涵义包含融合于其本身。形式不是美术表现的全部,却是美术效应的基础。吴冠中先生历来强调形式的重要性,他说:“美术作品的唯一手段就是形式,一切思想情感的表达只能依靠形式来体现。形式,它主宰了美术。”

三、设计作品中的形式效应分析

视觉艺术原理范文5

[关键词] 光色性;视觉艺术;关系

人类的生活无时无刻不与光、色相伴,光、色也与建筑造型艺术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合理地遵循人类视觉思维的原则、将光、色二要素有机地融于建筑艺术之中,才能为人类创造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建筑艺术作品。

1光与建筑视觉艺术

光是一种建筑的语言,通过它可以阐述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和艺术追求;光是一种设计工具、建筑材料,建筑师可以通过它控制规划城市和建筑的功能运作以及视觉艺术形象和色彩的演现。有人说:"光是建筑的第四维空间",光是建筑三维创作之外的另一个广阔的天地。

光能够刺激视觉,使我们可以看见并认知周围的环境,从而获得人类 80%以上赖以生存的外界信息。视觉对光十分敏感,往往集中于物象的最亮点。例如,在许多博览类建筑中设计师就运用了这个原理,将展品置于亮处而人处与暗处,从而达到最佳的视觉观赏效果。而物象的形象也只有在光的作用下才能够被视觉所感知,正确地设置光量,光的性质和方向能够加强建筑造型的三维立体感,提升其艺术效果,反之则可能导致艺术形象的平淡或歪曲。同样没有重点也就没有艺术从而落入平庸。光,在建筑视觉艺术中还能起到强化重点的作用。强化光的明暗对比能够把所要表现的艺术形象或细节实现出来,形成抢眼的视觉中心,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极高的对比有时还能产生戏剧性的艺术效果,令人激动产生共鸣。

就具体的单体建筑而言,由于位置相对固定,则光的方向和强弱对于建筑视觉的艺术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晴天的阳光十分强烈,方向感强,在直射光照射下的建筑显得色彩浓艳,并能产生浓重的阴影,强化了建筑物及其细部处理的立体感。同时直射光产生的阴影位置还会随着太阳与建筑的相对位置的改变而移动,因此直射光表现下的建筑显得简洁、粗犷,但往往有不够细腻的缺点,尤其是处在阴影中的细部节点。而经过反射产生的散射光,如阴天的光线,则比较柔和,通常无明确的方向感,照射在建筑上时也几乎没有阴影,立体感较差,但建筑物却会表现得十分细腻自然。可见,随着光的不断地变化可以引发不同的建筑视觉效果。即使是同一建筑,在不同的光环境下也会展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除此之外,光还有建构空间的作用。明和暗、隐和现的差异自然地形成了室内外截然不同的空间划分的心理暗示,光线的微妙的强弱变化造就了丰富的空间层次感,使得身处其中的主体产生不同的视觉体验。光对建筑视觉造型艺术还能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晴空万里,阴雨连绵,电闪雷鸣等不同天气状况带给了我们不同的心情,这当中光的变故起着重要作用。光渲染的气氛对人的心理状态和光环境的艺术感染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从而产生出不同的视觉艺术效果。

2色与建筑视觉艺术

色彩是不同波长的光波在我们眼睛中所引起的不同的视觉反映。人的视觉有三个特性,即形、光、色。这三者相辅相成:由于光和色的视觉作用才产生了形;而光和色在视觉中是同一对象的两种不同的性质。这两种不同的性质是由于人的眼睛内的视网膜上有两种不同的细胞所造成的。人的视觉目的虽然大多数都是看物体的形象,但有时也有专门注意物体的色彩的;另外,物体的形象往往也要靠色彩来表达,色彩的不同,也会使得形象的视觉效果发生不同。在建筑上,色彩和色彩视觉的研究尤其重要,不懂得色彩,即使有好的建筑形象也不可能十分完美,有时甚至会变得歪曲、丑化。

色彩造型是创造建筑整体视觉造型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筑的色彩不仅能够满足人们享受色彩美的愿望,而且能够增加建筑的表现力,突出建筑的个性。 建筑物的尺度与比例会因场地等条件的制约而与建筑设计师的审美理想相矛盾,色彩的变化恰恰能调节这一矛盾,将建筑整体变成多个单体的组合,使原本粗笨的形体变得挺拔、秀丽。例如,平板的外墙设计对建筑施工有利,但缺乏空间的层次感,显得单调乏味,然而在需要突出的部分饰以明亮的暖色,在需要后退的部分饰以灰暗的冷色,并在色块边缘设突起的线脚,则可丰富空间层次,使立面表达生动。红色的建筑给人热烈喜庆的情感体验,而大面积的红色则给人以单调、浓艳、沉闷的感觉;水泥状的灰色给人压抑、郁闷之感。但红色与灰、白等高明度颜色相配,带给人的却是爽朗、鲜明的感觉;灰色建筑局部与鲜艳的色彩相配,则会显得稳重、宁静,更有活力。因此,现代主义的建筑造型设计中,合理巧妙地运用色彩,可以使自己的建筑在灰色的"水泥森林"中"不经意地张扬自己亮丽的个性"。

而自然界本身也即是一个色彩绚丽的世界,每个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都会因其社会和自然条件的原因,形成自己独特的色调。如意大利城市温暖热情的橙黄色、德国城市理性深沉的灰色、北欧城市浪漫洁净的蓝色等。我国古代建筑也有一直运用色彩的良好传统,在世界上被誉为"色彩建筑"。像北京故宫的金碧辉煌、江南园林的相互淡雅等都体现了色彩与建筑形式的有机结合,取得了不错的建筑视觉效果。我国现代城市中也有一些在色彩的运用上是非常成功的例子,如青岛的红瓦屋顶、米黄色墙面,与碧海、蓝天、绿树交相辉映,构成迷人的滨海城市景观风貌;而苏州的粉墙黛瓦,又形成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如果去掉了色彩,建筑视觉效果是不可想象的。也正是由于色彩之于建筑视觉造型的重要性,很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和政策,使色彩同建筑、城市的岁月相协调,并且在城市、建筑的建设规范中专门设立了关于色彩的章节。

3光与色的关系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不同波长的光波产生不同的色彩,色即是光。但颜色对人的视觉具有其特殊的意义。日常所说的光,多指“无色”光,如日光、空气散射光等。但是如果把日光透过棱镜,这“无色”光就显现出了视觉能感受得到的色了。可见,白光是由许多不同波长的光混合而成的。人所能感觉到的光是从波长约700mm到400mm之间的光波,即一般所说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其实并不止七种,而是一种连续的波长分布。研究建筑的色彩问题,需要了解光和色的物理原理,但更重要的是了解它们的视觉现象的关系。

在光与色的视觉现象中,光演现了色彩,可以看到显色性好的光,如天然光,能够真实地演现环境、人和物的缤纷色彩;而显色性差的光源则会造成颜色的变异,从而丧失了环境色彩的本性。同时彩色光源还能够赋与光环境情感的意识,使一些颜色更加醒目,但同样也会使一些颜色受到扭曲。

视觉艺术原理范文6

视觉艺术的每节课都具有可视的形象,离不开视觉印象和观察。教师在备课阶段,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查找大量的教辅资料;在课堂上,通过电脑的复制功能,让学生欣赏到好的图片;在实地考察的时候,用摄像机和照相机实地搜集资料。再配上音乐、画面文字提示以及解说词等,在电脑里做成课件长期存放,随时方便提取。这样做会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使教师讲课的内容得到丰富,具有很明显的教学效果。目前的科学技术中,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光学、电为一体,对整个教学的发展和改革具有促进的作用,具有快速便捷、高效、传授知识,全面收集、保存资料等互相交流的优势。艺术设计教学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教学,多媒体技术能够从多个角度,使艺术的形象性、可塑性以及直观性得到极大的体现。另外,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使学生的创作热情激发起来,在学生的思维方面发掘其创造性的潜能,在学生兴趣和成就感方面起到培养的作用,在教授传统绘画技法上,使教学转向全方位的开发,对潜意识的创造开发具有独特的作用。

2对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起到激发的积极作用

2.1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降低教学的难度

当今社会中,倡导的是一种教与被教配合式对话式关系的生态式教育。在教学中顺理成章,尊重学生的自然发展,吸收生态学的原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在美术设计中,多媒体呈现的是视觉上的传达,在用户界面上,通过多媒体使作品达到信息的呈现和传达。在知识结构、年龄、心理、生理等方面上,师生之间会存在许多差异,传统的教师授课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板书+教学。教师在这种模式下,不能充分自由地发挥技巧,时间久了,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教师的授课也变得枯燥乏味,心中会感觉到茫然失措。教师根据自己授课的风格,运用多媒体添加一些有利的视觉设计知识,抛弃传统的“填鸭式”的模式,增加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开放式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形成教师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使教师从传统的授课模式变成现代化的授课模式,也能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变成自动的学习,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质量。

2.2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今天,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原有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已经受到多媒体技术的影响和改变,尤其是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为了培养现代技术应用型人才,突出培养视觉设计教学的目的,作为实践性比较强的高校视觉艺术设计教学改革,要注重加强基础课教学的适应性,增加实践教学的渐进性和连续性,以及强调专业课教学的实用性等。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培养专业技能的需要,根据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原则,突出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多媒体教学要在变化中实现统一,在统一中寻求变化,信息的传递和接受要由审美来促进。

在一定程度上,教师自己的知识也存在老化的现象,学生的发展总是受到灌输式教育的很大影响。因此,要倡导多元的文化知识,改变以往的习俗,只有不同的思想碰撞,才能有所发展和创造,才会获得新的知识。生动形象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每堂课上,作为一名视觉艺术设计的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课件,并且进行详细的讲解。如教学设计标志课程时,首先为了吸引学生的目光,教师运用掌握的课件制作技术,自己设计具有活泼感的Logo,以动画播放的形式,在讲解的内容中融合范例,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看动画短片的轻松感觉中完成这节课的内容学习。

3多媒体教学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视觉艺术设计中凝聚了很多学科的知识,对于某个固定搭配和秩序的关系,在具体的设计中是难以确认的。因此,教师要是拘泥于平常的课堂教学形式,就无法满足实际的要求。目前在社会实际设计中,视觉艺术设计已经无法逆转对外设计的服务,教师引领学生走向社会,完成视觉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以前,在实践的时候,学生必须根据基础的造型进行视觉艺术设计。这样不能充分体现出学生好的创意。而在很大程度上,多媒体的运用使电脑绘画弥补了绘画表现技巧的不足。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学生将自己的创意正确地表现出来,并且可以进行多次有技巧的修改,直到视觉艺术设计作业有创意。因此,利用多媒体设计的方法,探讨设计的多种可能性,培养学生的设计理念,扩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使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知识,寻找广泛的创意元素,让视觉艺术设计更加具有独特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