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好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好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好处

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好处范文1

高中教学作为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尤其是数学这样一个缜密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思维能力不相同,所以分层教学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1.分层教学的内涵

分层教学是以班级集体教学为主要方式,小组教学、个别辅导兼顾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分层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必须建立在教师对班级全体学生的能力水平、基础、潜力等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只有调查掌握了这些基本信息,才能施行这种教学方式.

依据学生的基本信息把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几个组.这样分组只是依据学生的基础能力而言,不是针对其他方面.在辅导过程中,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想法,给学生创造一个关系融洽、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2.学生发展的需要

学生整体素质不一,学习基础和能力各异,说明学生之间会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果不实行分层教学,依然采取“一刀切”,学生的发展都会受到局限.为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使学生获得应有的知识,能力得到应有的提高,就需要实施分层教学.

3.学科的独特性决定

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具有精确性和严密性.它独特的系统结构,决定了数学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在学习数学时,前后兼顾是必要的,一旦有一个知识点遗漏,就会影响以后的学习.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就必须实施分层教学.

二、分层教学实施的模式

1.对学生的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深入调查,并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根据学生的水平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组.A组是基础较差,领悟力弱的学生,B组是基础中等的学生,C组是反应快、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在分组后,教师就要给各组分发不同程度的学习任务,进行分组测试.经过一段时间后,将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比较,并作出相应的调整,最终使学生都能够达到一个好的水平.

2.对教学目标的分层

根据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结合教材与学习资料的难易程度,在教学中给学生制定3个层次的目标:基本目标、提高目标、超前目标,并对号入座,要求各组学生分别达到他们的目标.

3.对教学内容的分层

教学内容分层主要体现在每次授课既要解决全体的共同问题,又要兼顾个体解决每个学生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针对分层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学生的基础水平,精心设计课件,按学情设计问题,每组问题的难易程度分为高、中、低3个层次,让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将各个层次学生的回答情况都记录下来.

其次,在下课后,教师对课堂教学中一些反应慢、领悟差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促使这些学生跟上进度,这样既有利于保证教学进度,又减少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4.对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的分层

为了达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教师还应提供分层次的课堂练习:达标性练习和提高性练习.达标性练习所设计的题目应该难易参半,而且应是由易到难,有秩序,不应该难易混搭,使得学生计算疲劳.提高性练习题目的难易程度应以中等为主,难题为辅,每组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同时,B、C两组的学生也可以有效地进一步提高.

作业结合课标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进步情况设计,量要适度,将基础题、中难度题、较难题分别配给各层次学生做,并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能力跨组练习,从中体会解题的乐趣.

5.对考核和评价分层

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好处范文2

为了培养服装企业急需的既懂设计又懂工艺的复合型人才,北京服装学院从1995年起每年从服装工程专业的理工类新生中,选取一部分学生接受四年艺术设计教育。另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加人WTO,对大学生外语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要培养合格的艺工结合的服装专业人才,就必须加强其外语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艺工结合的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研究与实践》的项目研究中,我们注重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加强了艺工结合的服装专业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我们主要从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和专业外语教学以及科研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改革大学英语教法,加强学生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长期以来,受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师资水平和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我院大学英语的教学主要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唱主角,大讲特讲语法,仔细分析句子结构,而学生则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解,被动地学习。这样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得不到培养。

在艺工结合学生的大学英语教改中,我们根据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好、逻辑思维能力强、形象思维能力不断提高的学习特点,首先尝试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精读课具体做法是:课前老师让学生充分预习课文,找出重点、难点;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理解课文大意,师生共同解决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确定话题,让学生分组开展讨论、辩论,要求人人发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这样小组讨论式学习的好处是学生敢于开口、运用语言的机会多;另外也锻炼了学生胆量,增加了勇气,提高了自信心。这时,教师主要是在小组间走动,回答学生的问题,鼓励、引导学生将讨论进行下去。课后教师适当布置作业,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在听力课的教学中,教师一改以往在语言实验室只放录音的做法,将听和说结合起来,让学生就课文内容积极发言,有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答案。通过上述教学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语言应用能力。

为了进一步搞好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在O2级新生中开展了利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尝试。多媒体课程改革小组的教师根据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的特点,在原有光盘的基础上,制作了一套适合我院大学英语教学用的多媒体课件。课件设计以互动性为原则,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加入了音频、视频、互动练习,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感官的刺激改善了目前的英语课堂氛围。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大学英语,课堂氛围轻松愉快,语言环境真实,非常受学生欢迎,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在开展教改的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授学习策略,指导、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水平。学法指导与学生的实际学习联系起来,解决他们实际存在的问题,这样学生积极性高、收敬大。例如,针对学生缺乏科学计划学习的习惯,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周学习计划,让学生比较详细地列出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时间安排,这样既能做到学有目标、心中有数,同时也便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估,总结优点,找出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调整、改进。这种策略的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针对学生反映的词汇量小影响其阅读、听说等能力的提高这一问题,老师给学生讲授科学的词汇记忆方式,如分类记忆法,根据构词法记忆,根据同义词、反义词对比记忆,根据读音规则记忆以及联想记忆法,周期循环记忆法等,指导学生克服原先形成的死记硬背的不良方法,快速扩大其词汇量。

二、组织学生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其语言应用能力我们知道,要学好一门语言是不容易的,那么要学好外语就更难了。

一是课堂学习时间少,二是缺乏语言环境,难得机会实践所学内容。因此,要想搞好艺工结合学生的外语教学,就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这也可以说是课内时间不足课外时问补的办法。根据我们开展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情况,总结出以下可以借鉴的几点:1.形式多样化。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想解决的语言问题,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以小组形式活动。如我们将学生分为语法学习小组、阅读小组以及口语、听力练习小组及英语双周报编写小组等。2.及时了解活动情况,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3.加强活动管理,与学生签定协议书,使学生能在活动中坚持下来,给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记学分。

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得比较好的有语法活动学习小组和英语双周报编写小组。语法活动小组的开展是根据学生迫切想提高其语法能力的要求而进行的。该活动是根据学生自愿组合将其分成几组,每组4~5人,每小组推荐一人负责。教师制定和实施了以下指导策略:1.加强课外语法练习。教师每周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课外语法练习题5O道(单项选择题),让学生按时完成。2.引导学生自我归纳总结。要求各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一起讨论习题完成状况,找出出错的原因。然后由教师进行集中分析和讲评。3.个人自习和集中讨论相结合。

每周先让学生针对所学教材中的泛读课文,做读书笔记,摘出课文中的重点语法现象。在此基础上,再安排小组集中活动,大家一起复习这些语法现象有关的内容,补充读书笔记。4.建立学生周记制度。要求各小组长写周记,记录本周小组活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心得体会。教师每周召集小组长了解小组活动情况,对学生反映的问题给予指点。通过20周小组活动的学习,学生认为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改进学习方法,扩大词汇量,提高语法水平,营造学习氛围,提高英语成绩。

我们在2002级701~704班学生中第二、三学期进行了英语双周报编写活动。任课教师在每班随意抽取6名左右学生作为实验对象,两周编写一期英文报纸。活动形式主要是学生将所写的文章用电子邮件发给教师,教师给出建议后,学生反复修改。

然后由一位负责编辑的学生组织稿件,以报纸的形式出版。同时我们将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分析学生编写的报纸,指出其优缺点,这样其他学生也能从中得到启发。英语双周编写活动锻炼了学生独立做事的能力,并应用了所学专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英文写作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进行计划性和系统性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在不增加课内学时数的情况下,显著提高教学对象的英语水平和运用技能,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教师的正确指导和学生的自觉性是两个关键因素。

三、开设专业英语课,保证学生四年英语学习不断线

专业英语是基础英语的拓展,是为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专业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开设的。我院从学生大三开始,在各系和各专业开设了专业英语课,使学生四年英语学习不断线。我们在艺工结合的服装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是采用《服装英语》为教材,突出专业英语的特点。专业英语教学区别于基础英语教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它和专业背景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要求。专业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既具有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又能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专业英语教学肩负着培养既懂英语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因此,我们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在注意抓好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强调学生要打好专业知识基础,使学生能够借助英语这一语言工具,更好地在专业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二是引导学生在掌握和运用专业英语词汇上狠下功夫。学生在专业英语的学习中会经常遇到大量的专业英语术语,而且许多看似熟悉和简单的基础英语词汇,在专业英语中就可能有特定的专业合意。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既注重引导学生认真掌握过去没有学过的专业英语术语,从外延上扩大词汇量;又积极引导学生注意区分同一词汇在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中的不同含义以及用法,从内涵上扩大词汇量,使学生在专业英语的学习中温故而知新。

三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翻译和听说能力。专业英语区别于基础英语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更加侧重于英语在每一个专业中的实际运用。这种运用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需要有较强的翻译能力。翻译是一种综合能力。我们在专业英语教学中,注意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除了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大胆进行口头翻译外,还在课后布置笔译作业,教师进行认真批阅和集中讲评。第二,对听说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英语的听说训练不同于基础英语,它具有较强的专业化特点,需要一定的专业背景。由于专业英语的听说训练与学生所学专业贴得较近,也往往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我们在专业英语教学中,把学生听说与翻译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除了教师课堂提问、讲解和批阅课后的笔译作业外,还特别注意创造各种机会,调动学生围绕本专业的某一话题,用英语互说互听,培养学生在专业英语方面的语感,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表达能力,营造学习专业英语的浓厚氛围。

四是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查阅和利用专业英语文献资料的能力。查阅和利用专业英语文献资料,是专业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习和掌握专业英语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在艺工结合服装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有关服装方面的小专题,鼓励他们去图书馆或上网查阅相关的外文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比较和分析,并努力提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专业知识素养;又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阅读和翻译能力。

四、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以科研促进教学

根据我院艺工结合的服装专业学生的特点,外语系教师在抓好英语教学的同时,积极组织力量申请研究课题,开展与英语教学有关的科研活动,用科研来促进教学。

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好处范文3

【关键词】 画线段; 理解; 数学应用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和现实生活中,计算和实际应用是重点内容。尤其是数学应用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已经很多年,但我在工作中发现: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理解感觉到很困难,多少同学计算能力较强,但一到做应用题时,却感觉到无从下手。其实好多数学应用题都可以用画线段的方法来理解。以画线段的方法来理解应用题比较直观,学生容易接受。现将我在小学数学解答分析应用题的一些经验整理出来,和同行共同讨论。

1从低年级起培养学生画线段理解应用题的能力

以前,我都是教小学高年级数学。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计算题做得好,而到做应用题的时候,学生却不能正确理解题意,以至于错误理解,错误列式。甚至有的稍微有点难度的题,教师在课堂上反复讲,学生总是听不懂。逐渐地,学生就丧失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上学期我教一年级数学,在反复研究了教材以后我觉得用画线段来理解应用题的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在教学中,一年级学生由于理解字面意思需要有个过程,刚入学时理解能力差,因而我起初是让学生从看图入手来理解应用题。比如说上下车问题:车上有9人,到车站下去了2人,又上来3人,问现在车上有多少人?这种题学生只要看懂图就很容易列式。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我就由浅入深,逐步用画线段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最后,我让学生自己根据题意来画线段。通过一个阶段的练习,学生掌握了根据题意正确来画线段图,并且根据画出来的线段图正确列式解答,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2 养成画线段图来理解应用题的好习惯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我发现低年级学生好动,喜欢在练习本上涂抹乱画。我觉得只要把学生的这些特点加以合理的引导,让他们在数学课堂上来画线段图来理解题意,学生应该能够接受。再者,画线段解答应用题简单明了,况且小学的应用题不管是一二三年级的加减法简单应用题,还是高年级的路程问题等复杂的应用题大多数都可以用此方法来理解。因而,让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使用此种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养成勤动笔、勤动手、勤琢磨,经常使用此种方法来分析解答类似应用题的良好习惯。

3 我在画线段理解应用题方面的具体做法

当我考虑到可以用画线段的方法来理解简单的应用题,并且在今后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时,我开始想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经过分析,我逐步理清了思路,然后付诸实践。我先准备了三根毛线:两根稍长,一根稍短。在课堂上,我先拿出了一根,让学生看。然后,我在黑板上画出了和毛线等长的线段。接着,我取出另一根稍短的毛线,把它接在第一根毛线上,然后我告诉学生毛线变长了。我在黑板上接着第一根线段画了和第二根毛线等长的线段,再告诉学生,把两根毛线接在一起,这就跟我们熟悉的把两个数合在一起是一样的,要用加法来计算。接着,我把剩下的一根毛线拿出来,照样在黑板上画上等长的线段。然后我拿剪子把毛线剪成两段。在黑板上截取同样长的一段,然后打上点。我让学生说出在一条线段上截取一部分,求还剩下的,要用减法计算。学生从线段连接和截取中很直观的看到那种题应该用加法,那种题应该用减法。

一年级学生接受知识这方面的能力差,有时还不能完全按照题意画出线段图。因此针对不同的题型,教师要进行讲授;对还不能理解的学生,教师要进行个别辅导,让每个学生都能按照题意画出线段图。另外,学生还要经常练习,这样才能掌握的透彻。大多数同学读题后都能列出算式。为了能让学生上中高年级时还能从容解答复杂的应用题,我要求每个学生做应用题时必须画出线段图,以此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形成定式,逐渐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我所教的学生90%以上都能熟练应用。

4 画线段解答数学应用题应注意的问题

画线段图来理解数学应用题虽然有很多好处,但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接受能力弱,在短时间内还不能够接受,所以我认为在用这种方法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4.1 不能操之过急,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对一种方法的理解总有一个过程,教师在教学这中方法的时候,要注意先从简单的题来进行,逐渐加深。我在开始的时候,是让学生先从简单的题入手。有些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很容易就列出了算式,但让他们画线段图的时候却不会。我就让他们每题不管会不会列式,必须要画出线段图,逐渐掌握这种方法,再加深难度。只有这样,学生把这种方法才能掌握好。

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好处范文4

[关键词]高等数学 双语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5-0096-02

自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全球化,国家教育部对高等院校逐步提出了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引用原版教材,提高双语教学课程质量,扩大双语教学课程数量的明确要求。

许多实施双语教学的一线教师也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以分析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接受国际化教育,开拓国际化视野的观点。

虽然双语教学有着这样那样的好处,但对于一些理论难度高、逻辑分析强的课程,如《高等数学》,实行双语教学无论是对实行双语教学的教师而言,还是对接受双语教学的大学本科生而言,难度都是相当大的。这要求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要具有相当高的英语水平,尤其是英语听说的能力。但纵观我国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主要是读写能力强于听说能力,许多学了10多年英语的学生既听不懂也说不出英语来,直接用英语交流存在巨大的障碍。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如何实施双语教学才不会致使双语课程流于形式呢?下面笔者以《高等数学》为例,就这门课程的双语教学模式进行讨论和分析。

一、 《高等数学》双语教学已有模式的分析

近10年以来,一些高校陆续开设了《高等数学》双语课,在网上能容易查找到开设《高等数学》双语课的大学有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从维普、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期刊数据库中以“高等数学”和“双语”这两个关键词作为题名进行搜索,发现从2004年以来发表的相关期刊论文并不超过30篇,且这些论文基本上都是对《高等数学》双语教学的探索和思考,这也说明了目前我国的《高等数学》双语课程还处于建设之中。从这些发表的论文来看,目前《高等数学》双语课的教学模式主要依据课堂上使用英语比例的多少而分为以下三种模式:

第一,“过渡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选择原版教材,辅之中文教材,课堂上使用全英文(或英文为主)的PPT教学课件,或全英文(或英文为主)的黑板板书,教师的讲授语言仍然采用中文,学生回答问题和完成作业都可以使用中文,但鼓励学生用英文回答和完成作业,考试采用中文或附有中文翻译的英文试题进行闭卷笔试。这种模式的最大优点是整个教学过程使用英文听说的时间较少,主要还是英文读写,这样易于学生接受,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专业英语词汇量,对于今后阅读英文文献有较大好处。但这种模式存在的不足也较为明显,对于一些希望通过双语课程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英语水平的学生来说是达不到要求的。此外,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实现国家推进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培养国际化人才,因此,这种教学模式是有局限性的,只是过渡时期采用的一种过渡办法。

第二,“混合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英文原版教材为主,配合中文教材,课堂上使用全英语的PPT教学课件或黑板板书,教师使用50%英文和50%中文进行讲授,要求学生采用英文完成作业,回答问题时尽量采用英文,可以用中文帮助回答,考试采用英文试题进行闭卷笔试,试题中对个别有需要的单词进行中文翻译和注释。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使用了更多的英语听说,可以更好地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但显然这种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要比第一种模式的高,基础稍差的学生可能不容易接受,使得双语教学被称为“一锅夹生饭”。

第三,“沉浸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致力于创建一个全英文的教学环境,无论是教材、PPT课件、课堂教学用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还是作业或考试,全都采用全英文的方式。当然,这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双语教学模式。如果能使用这种模式顺利进行教学,那么培养出的学生就称得上是国际化人才,这就是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但是这种模式需要教师具有非常好的英语口语,并且能完整、清晰地表达要讲授的知识和内容。同时,学生也要能听懂老师所讲,头脑里还能立即做出思考和反应,这就要求学生也要有非常好的英语基础,并且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功底都要好。可见这样的要求对于大多数高校的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个挑战,要直接采用这种模式恐怕对许多高校尤其是非“985”和“211”的院校来说,是不适合的。实施这种模式的双语教师最理想的人选应该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外教,这样才可能用英语自如地讲授《高等数学》内容。

二、 “渐进式”双语教学模式的提出

前面讨论的三种教学模式各有其优缺点,从可行性来说,第一种和第二种模式要便于实现一些。但第三种模式不仅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英语,还能使学生更加直接地了解国外高等数学(微积分)的学习内容和思维方式,并进一步培养国际化的视野看待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三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各取所长,摸索出一套“渐进式”教学模式。

具体来说,刚开始教学时,可以先采用“过渡式”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刚刚接触《高等数学》时,需要给学生一定的适应过程,并借此过程打好基础;待学生有所适应后,采用“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对英语的亲切感;最后进入“沉浸式”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表达能力以及用英文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能力。这里所说的“渐进式”是以时间轴为主线,逐步过渡的过程,因此绝不是从完全独立进行的某一模式突然进入下一模式,而是循序渐进、连续变化的过程。从使用英文和中文的比例来看,可能开始时是0:10,慢慢地变成1:9,再变成2:8……最后变成5:5,到了这种程度,应该说学生就已经基本适应双语教学了。

三、 “渐进式”双语教学模式的具体执行

执行这种“渐进式”模式的时候,又可以分成下面几种不同的具体方式。第一,按照课程初期采用“过渡式”模式,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授课教师逐渐使用更多的英语表达,从几乎不用英语表达到对基本专业名词使用英语表达,再到对定义、定理的叙述用英语表达,最后对问题的分析都全部用英语来讲解,使用英语的比例可能从0到10%再到20%,接着到50%,最后接近100%。第二,大学的课程一般一次是连续上2到3个课时,那么当初期的“过渡式”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在每次上课的2到3个课时中执行先“过渡”,再“混合”,最后“沉浸”的“渐进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多用英语直接思考问题和用英语进行表达,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

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一旦遇到学生反应慢跟不上,表现出明显吃力的情况时,就要重新回到“过渡式”,用中文给学生解释清楚每一个知识点,再让学生课下阅读原版教材,完成相应的练习和作业,记忆一些专业名词的英语表达方式,并阅读相关的一些原版资料加以巩固。整个教学过程是一种螺旋上升的过程,双语教师不要害怕教学模式的反复,对于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应该正视,不能回避,搞清楚学生的困难所在,才能思考出有效的解决方法。那么,对于把握学生的状态,一方面需要双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思维是否跟得上,在批改学生作业时,还要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另一方面,双语教师还可以“主动出击”,设计一些问卷调查,在双语课程刚开始时、进行到一半时和结束时,让学生回答问卷,并对问卷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学生的想法和状态,及时地对教学进度进行调整。

我国的双语教学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以怎样的方式才能取得更好的双语教学效果一直是从事双语教学的一线教师们最关心的问题。笔者提出的“渐进式”教学模式结合了现有的三种模式,针对如《高等数学》这样的理论程度高、难度大的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有一定的优势。但对实行双语教学的教师还是有比较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熟悉教学内容,并熟知教学内容的英语表达方式,还要具备较高的英语听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准确把握学生状态并及时调整。在学生和教师的通力配合下,相信我国的双语教学会取得越来越好的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王瑞,梁保松,苏克勤.高等数学教育中双语教学的实践[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2] 薛欢庆,孙凤芝,赵冬霞.高等数学双语教学分层递进式模式的实施策略[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3] 申笑颜,孙慧哲,苗丽华.高等数学的双语教学实践尝试[J].中国大学教学,2008.

[4] 李路,赵德钧.大学教学分级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大学教育,2012(8):100.

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好处范文5

一、培养智慧人格为主体

智慧型教师其实是一种人格型教师。人格在英语中是“Personality”,被译为个性或人格。人格总是与人的外显行为和表现联系在一起,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人格来推断其精神面貌、思想等各方面的特质,并且它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正因为人格的稳定性特征,所以人格的塑造和改革才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当然,这里所指的人格不同于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心理学的人格是人人都有的,但我们却可以说某某人没有智慧人格。而我们要以培养教师的智慧人格为主体。既然谈到智慧人格,那么最重要的就是要如何去建立智慧人格。笔者认为,智慧人格的建立主要有外周和内核两个层面,前者是指一系列的行为规范组成的外在系统建设,后者是人的内在的价值观、信念等的建构。或者说的更明确些,智慧人格是由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外在表现――机智,及内在状态――智慧组合而成。

在教学中,教师的智慧人格可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这种影响甚至比对学生单纯说教的作用更大。第斯多惠曾说:“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根据他自己和别人的宝贵经验,他知道,通过你是什么样的人比要通过你知道什么,可以获得更大的收获。”对教师而言,智慧人格的培养是教师自身价值提升的标志;而对学生而言,教师的智慧人格又是师生交往中教师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中介,它同时具有工具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其指向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工具性是第一性的;对教师自身来说,价值性却是根本的。因此,教师在培养自身的智慧人格时,一方面要注重把自身的智慧推向更高的境界,因为“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1];另一方面又要加强和改进自身的工具价值,因为教师在教学中所表现的机智如果不能启发学生的智慧,不能感化、触动学生,那么他的智慧人格就只是盲目的、随意的。

教师智慧人格的培养应带有很强的自觉性。新时代的教师应把智慧人格的塑造作为自己的使命。只有拥有了智慧,教师才能对教育有更深刻的认识,才能真正为学生营造幸福的生活,才能恰到好处地处理师生关系,才能灵活机智地处理教学事件,才能适应新时代和信息社会的要求。

二、反思内省是基础

智慧是一种内在性品质和思维。要具备这种品质,反思内省是积淀智慧的基础。什么是反思呢?洛克认为,反思“是指对自身心灵状态的知觉或者指对心灵运做的注意,是以思维活动为思维的对象,是对思维的思维。”[2]也就是说,反思是以思维活动过程为研究的对象。杜威认为反思是“思维的一种形式,是个体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反复、严肃、执着的沉思”,并进一步把反思解释为“对于任何信念和假设,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推导出的结论,对其进行的主动的、持久的和周密的思考。”[3]范梅南认为“反思含有对行动方案进行深思熟虑、选择和做出抉择的意味”。[4]加德纳认为,人类是唯一一种能拥有自我意识,能审视自己,从反思中学到东西的生物。自知―自省能力是人自我认识和自我反省、并与自己的内部世界保持联系的能力。[5]由此,我们可把反思看做是人们对其自身对他人的行动和思维的重新思考,以便寻找存在的问题、改进的途径。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在成长中仅有经验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对经验的反思,才能不断进步。一个被称为优秀的教师,如果固守他的经验而不再寻求创新,那么他也只能是暂时的优秀,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不思进取的教师,教师的成长应是一个不断反思超越现实的过程。经验对教师固然重要,但是如若教师不能从经验中获得有益的东西,不能灵活运用自己的所学,那么经验就如同给学生头脑中灌输的知识一样对促进人的发展没有太大益处。通过反思,教师不仅要把改造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作为活动的目标,更要认识到把自己作为认识对象和实践对象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建构自己的内部世界,在经验的基础上生成智慧。

教师如何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呢?布鲁巴赫等人提出课后备课、反思日记、观摩分析、建立档案袋、行动研究五种反思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反思、内省,教师能够保持内在的心灵的和谐与平衡,获得理智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只有变得更加理性时,才能自主地控制教学的过程,摆脱种种束缚,坚定自身的理想与信念,从教学中获得活力与幸福感。

要培养反思意识,就要获得反思能力。根据加德纳的研究,教师反思能力具体包括:个人对自己情绪的认识和调控能力;发现自己,改变自我认识的能力;正确认识自己,能回答“我是谁?”的能力;能自己激发自我创造力,客观评价自己的工作目标的能力;对自己有一定的规划的能力,等等。[6]既然反思能力可分解成一系列具体的项目,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框架。但是,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还需要一定的条件。杜威曾提出必须具备三种态度:开放的头脑、责任感、专心致志。当然,这只是从态度的角度进行的探讨,具体到某一位教师、特定的教学情景中可能情况又有所不同。

反思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特别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需要教师时常对自身的教学实践、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因为新课改提出了不同以往的全新理念,如教师是课程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是课程的“实施者和开发者”等。而长时间在传统观念支配下的教师,面对新课改多少显得有些不适应,尤其是一些老教师很难转变习以为常的教学观念。这就需要教师有反思意识,能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看到差距,自觉地寻找改变的途径以适应新的形势。

以上所述都是从教师自身谈起的,虽然反思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是教师,但仅靠教师自身的力量仿佛还稍显微弱,我们还需要外部的支持,如教师培训机制的完善、教育教学理论的正确导向、教育理论工作者的指导、学校领导的治校方针等。

三、实践体验是关键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教学以传播和学习前人的文化知识为中心,教师的实践能力不受重视,甚至被忽视。实践能力的缺乏对教师和学生都有极大的危害,更不利于教师智慧的生成。而智慧其实是一种理性实践,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人对自身理性精神世界的把握。智慧既来源于实践,又是对实践的超越,它能推动实践向新的阶段发展。现实中,许多教师把教育教学看做是单一的知识讲解、讲授、传递的过程,对自身的发展也倾向于从专业知识的丰富上考虑,而很少考虑教育智慧的问题,在构成教师智慧的各种素质当中,笔者认为教师尤其缺乏的是实践智慧。

实践智慧“既不能学习又不能传授,它需要的是实际生活的经验和特殊事物的知识”。[7]那么,实践智慧和实践知识又有何区别呢?教师的实践智慧和实践知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都来源于教学实践,带有教师的个性特征。但拥有知识而不能把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乃是缺乏实践智慧的表现。要在教学中体现实践智慧就需要教师具备实践能力。教师的实践能力就是教师通过实践获得知识并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以及处理一切教育事件的能力。接下来我们关注的相关问题是:实践能力有哪些因素构成,应如何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进而增强教师的实践智慧。

在此主要借鉴张武升先生有关实践能力构成因素的观点。

1.交往能力。实践是社会的实践,它首先涉及到人与人的交往,因此教师要培养自身良好的交往能力。而交往的首要工具是语言,语言是传递人的思想感情的手段和渠道,一个讲求语言艺术的教师能改进人际关系。尤其是在教学过程,教师的语言往往影响师生关系。如案例《课堂用语比较》:[8]

上课开始时――

甲教师说:“以前我们学过11到20各数的知识,今天老师教你们100以内数的知识。”

乙老师这样说:“以前我们共同学习过11到20各数的知识,今天,我们来一起认识100以内的数。”

上课提问时――

甲老师说:“谁来给我说一遍?”

乙老师这样说:“谁愿意给我们大家讲一讲,使大家都明白?”

当学生讲出很有创意的题解方法时――

甲老师说:“这样算对。”

乙老师说:“你的想法真是妙极了!要谢谢你给大家提供了这么好的方法。”

遇到学生作业错误时――

甲老师说:“这道题我教了四遍了,你们的记性真差劲!重做。”

乙老师这样说:“让我们一起来找找看,这道题究竟错在哪里?我相信大家只要认真分析会真正理解的。”

同学们喜欢乙老师,因为他的课堂用语体现了平等、民主的精神。

除了语言,教师还应具有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现代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交往的范围较以往也更加广泛了。因此,实践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人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在学校教育中典型的就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师师合作是促进教育整体功效,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

2.设计能力。是指对实践活动进行组织谋划的能力。任何实践活动都包括实践目的、实践条件与手段、实践过程、实践结果等因素,只有把这些因素组织谋划好,才能使实践活动进行的顺利而有成效。[9]加强教师的设计能力,主要是指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学活动时,会体现出不同的风格。而拥有智慧、设计能力强的教师总能使自己的教学别具一格。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深化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一般的常识性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实践教学经验中把握教学的规律,按照教学中的一般规律来安排教学实践中的各个因素,使各要素协调运转。

3.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培养教师实践能力的最重要的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种种问题,有些问题是教师可以预期的,而绝大多数却是偶发性的,教学情景随时都处于变化中,因此,教师必须具有时刻准备应对问题的心态。解决问题总要有策略,研究表明,有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五个步骤:(1)弄清问题,分析所包含的实质和因素。(2)探索思考,利用已有的和新发展的知识与方法,提出设想。(3)解决问题的计划步骤。(4)实施计划。(5)分析结果,总结评价。[10]教师要善于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培养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造革新是本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自己必须先具备这种意识和精神。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培养教师的创造精神,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智慧型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

智慧型教师在本质上就应具有创造力,教师能在教育教学中创造性的运用教材、机智地处理教学问题、敏锐地把握教育时机。那么如何培养教师的创造力而使教师过一种智慧的教学生活呢?

首先,是教师的知识结构。教育要具有创造力,就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渊博丰富的知识。知识越丰富,有效的知识量就越高、创造力越强。知识面越广,人的问题意识越强。提出问题是智慧的表现,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是一种创造。知识广博的人看问题的角度更加多样新颖,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解决问题是创造性的体现。知识丰富,思维的空间、自由度也就越大,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就越灵活。当然,知识不能广而杂,而要广而专,思考问题才会有深度。

当今时代知识发展日益综合化、一体化,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在分化的基础上又走向了合流。这样,教师就不能固守于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应学习跨专业、跨学科的知识,使自身成为一位知识复合型人才。当然,强调知识广度的同时,也要有侧重点,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当下教师拥有的知识还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知识的封闭性,很多教师因为教材多年没有发生变化,自身的知识也保持静止状态。这样的教师终将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打开知识的储藏库,接纳与吸收一切有用的新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保持开放、动态与活力,时刻处于一种改造和更新的状态中。

其次,是教师的思维方式。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人善于线形思维,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其特点是求同、求佳。在教学中,教师亦步亦趋地遵守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材内容,上课传授知识、下课要求学生练习,讲什么、问什么、答什么都有统一的规定,甚至往往对学生提出的疑问持否定、批判态度,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因此,教师要注重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发散性思维指向多种可能的答案,是多方向、多角度的,其特点是求异,在处理问题中寻求多种多样正确的途径。发散性思维能为创新提供多种可能的方法,是多方向、多角度的思维过程,它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现有解决方案的局限。这种思维方式能让我们发现新事物、开拓新视野、建立新理论。此外就是东方人习惯的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在其面前的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及其关系的一种迅速的识别,敏锐而深入的洞察,直接的本质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11]它不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判断得出合理的结论。当然,这并不否认逻辑思维在培养教师的创造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恰当的方式是,教师既要注重猜测、分析、判断等直觉思维能力的训练,也要注重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中必须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最后,可以从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来分析。教师能力顾名思义就是教师从事职业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它是由多种单项能力组合而成的统一体。在此主要谈教师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又可划分为一些更小的类目,我们主要选择其中的三项:教学创新能力、教研能力、教育应变能力。

教学创新能力,可以体现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重新改造、组合、补充、修正等方面。教师对教材基于自身的理解,选择新的视角对教材重新认识,把这种新的认识展现在学生面前。也可表现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使用新的方法。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经过改造、加工转化为自身的教学方法,把它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当中。另一方面,教师也可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摸索而得出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具个性特点的教学理论,做敢于创新、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教师。

教研能力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即通过科研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汇总教师的教学经验、积聚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将教师从繁重的机械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让教师真正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12]教育研究是促进教师反思教育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教育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教师科学地认识教育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教师增强教研能力的方法也有很多:如写教学日志、校本研究、课题研究、定期的教研活动等等。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不仅可以自觉地培养控制教学的理性能力,增强在教学中的主体意识,而且也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方面。

教育应变能力,是教师在面对教育中众多的意外情况,能够正确做出判断,灵活机智地采取恰当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可以说是智慧型教师教育机智的表现。当然,教育应变能力是教师平时对教育问题进行深思熟虑和教育经验积累的结果。教师只有对自身所处的校园环境、教学环境等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后,才可能恰当地应对教育问题,正确地组织教学以便使教学顺利和谐的开展。教学中时常都会发生一些偶发事件,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课堂小插曲,并把它们视为珍贵的课程资源激起学生的好奇,使学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课堂教学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能利用教学中的意外来进行教学的教师必须具有一双智慧的眼睛,这就需要教师平时教学经验的积累和长期对教学问题的反思。

智慧型教师是教师发展道路上的全新理念,智慧是教师教育成功的灵魂。一个拥有智慧的教师不仅能体会到教学的快乐,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迈向智慧的榜样。它能打破现实中的种种束缚与枷锁,使教学释放生命的活力,还教学的本真面目。因此,我们还需对智慧型教师的培养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注释:

[1] 檀传宝.教师伦理学专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70.

[2][3] 刘加霞,申继亮.中外教育反思内涵研究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3,(10).

[4] 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31.

[5][6] 吴安春.回归道德智慧[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82.

[7] 洪汉鼎.论实践智慧[J].北京社会科学,1997,(3).

[8] 刘洪涛,吕长岐.特级教师谈教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260.

[9][10] 张武升.实践能力的本质特点与结构构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3).

[11] 程斯辉.创新型教师[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45.

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好处范文6

由于笔者多年以来一直从事营销管理工作,有过被别人面试的经历,更多的是面试别人的经历,所以,编辑要笔者谈营销人的面试问题时,少谈理论方面的,多谈实用有效的。实际上,关于面试的理论很多,到书店或网上搜索一下,都有大量的书籍和文章,但是,这些理论性的东西在实际面试过程中能用得上的很少,就像笔者以前说的:从小到大,我们学了太多理论,喊了太多的口号,听了太多的训话,而作为营销人的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的感触和经验。

对于营销人的面试来说,自然比其它职位的面试要“复杂”得多。比如说技术型职位面试的主要是了解应聘者对相关技术的掌握程度,有各种认证、证书等可以证明,而营销岗位的面试,企业需要了解营销人的心态、性格、从业背景、业绩证明、营销资源、人际关系、管理能力、营销能力、应变能力、公关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等。而营销人无法向技术型岗位那样,可以凭一些认证考试、证书来证明这些能力,即使现在社会上有一些认证,那也只能证明某一方面的能力,即使以前有很好的业绩证明,那么到新的企业也不一定能取得良好的业绩,因为现在是一个团队打天下的时代,不是个人的英雄时代,个人的业绩是在整个销售部的领导下、在市场部、售后服务部、物流部、财务部、法务部等兄弟部门的支持下取得的,如果离开了“组织”的关心与支持,个人要想取得良好的业绩也是很难的。而且个人与“组织”也有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一个人适应这个“组织”,却不一定适应那个“组织”,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空降兵”的成功几率比较低的原因。说了这么多,就是要说明营销人的面试对于企业和营销人都是比较复杂的事情,而这么复杂的事情又要在一个小时左右的面试里找到答案,对双方都是不容易的事情。那么,企业要怎样面试才能了解营销人呢,而营销人又要如何应对面试才能顺利通过呢?笔者借助多年的营销管理实践,既站在企业的高度,又结合营销职业的实际,从多方面来阐释我们营销人的面试问题。

一、 认真对待简历。

简历就是简要写出你的生活阅历,关于简历的制作,现在有很多人才网站都有设计好的格式,如51job等等,也可以自己设计,一般都需要打印好,也可以用手写。无论是简历的制作格式或方式,我想,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这里就不多说了。

对于简历,笔者只想强调一点:那就是要认真对待。无论简历是格式化的,还是独特风格的,无论简历是打印的,还是手写的,只要是认真对待的,就是好简历。这里的“认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要点:

1、真实书写简历,不弄虚作假。

2、用心书写简历,要饱含情感,不要苍白无力。

3、目标职位明确,不要含糊不清。

4、如实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期望,如薪水等等,不要因为想得到某个职位而自降身价,这样即使得到也不开心。

5、认真准备一些证明材料作为简历的附件,如学历证书、资格证书、任职证明、离职证明、业绩证明、相关照片等等。在简历中,这些证明材料可以是复印件。但是,一定要记得,在面试时要带上所有的原件。如果面试过程中,面试官要看原件时,你说没有或没带来,那对你的面试结果会大打折扣,不说别的,单纯就你没有充分准备就可以不录用你。

那么,为什么要强调认真对待简历呢?因为企业可以从你是否认真对待简历来看你的心态、对你想得到的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你对一场“谈判”的准备是否充分等等。试想,如果一个营销人心态不端正,对工作不重视,对几乎天天都要接触的谈判准备不充分,他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营销人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只有认真对待简历,你发出的简历才有可能得到面试机会。即使你是朋友推荐直接去企业面试,带上一份认真准备的简历也会增加你面试成功的几率。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的简历做得比较认真,倒是很多工作了几年的营销人,只会动口,不会动手。大家不信,可以到人才市场上去看看,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准备好了比较精致的简历,倒是有很多工作了几年的营销人去求职,企业问他简历带来没有,有相当一部分说没有,然后拿起招聘企业或人才市场里免费提供的那一张简历表格去旁边填写。笔者也问过一些做人力资源的朋友,他们怎么看待这样的简历,他们说,这种连简历都不准备的人,给他一张表让他现场填写,就是教育他要先准备好再来应聘,而且,这种简历除非应聘者确实很优秀或企业确实又没有招到更合适的人,一般在人力资源部初试中就会淘汰。

二、 做好面试前的准备。

面试前的准备事项有很多,不同的职位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人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方式对面试前的准备都有所不同,笔者就如下一些营销人容易忽视的但又很重要的细节问题做一些诠释。

1、注意面试的前一天要好好休息,特别是前一天晚上要早点睡觉。避免在第二天面试时,眼睛红肿、哈欠连天、没有精神。我们营销人由于职业需要、职业习惯、应酬较多一般都是“夜猫子”,所以注意休息好就特别关键。笔者也曾面试过一些营销人,面试过程中,就有些营销人精神萎靡不振,细问之下,有的说昨晚酒喝多了,昨晚和朋友卡拉OK得太晚了等等。一般情况,遇到这种情况面试会在几分钟内结束,结果当然是没戏。如果遇到的是特别优秀的营销人,我们也会另约时间详谈。实际上,这是对企业的尊重,也是对营销人自己的尊重。

2、准备好面试的着装。一般来说,营销人面试要穿正式服装,如深蓝色西服、白色衬衣、色彩比较亮丽的领带、黑色皮鞋等等,以显示营销人自己的档次、自信、风度和对面试官的尊重。当然,这个也不是绝对的,我们有很多营销人都喜欢穿休闲服装,如夹克衫、牛仔裤等等。但是,无论是正装还是休闲装,不一定要名牌,却一定要干净整洁。所以,建议营销人去面试时,穿上自己经常在比较正式的场合穿的衣服,如在公司年会、新品会上穿的衣服,如果是学生,则可以穿上毕业典礼、奖学金颁奖典礼上穿的衣服。如果是正式西装那更好,即使是休闲装,也要尽量正式一点。这里有两点小技巧可以告诉大家:

一是不要穿从来没有穿过的服装去面试,比如,明天要参加面试,今天去买一套新西装,明天穿着去面试,这样你会觉得别扭而影响面试效果。

二是夏天天气再热,也不要穿着短裤、背心、拖鞋去面试,其缺点不用我在这里说了。

3、准备好文件“包”。根据笔者多年的营销经验,面试时一定要带“包”,而且不能是市面上那种很小的只装得下手机、钥匙、银行卡和少许人民币的“老板包”或“手包”,更不能空手去面试。文件包里要装一些常用或可能用到的文件,如上文提到的各种证明材料、证书的原件、简历,还有笔、纸或笔记本之类等等。如果是应聘高级营销管理岗位,建议大家最好带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这也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大家不要小看文件包的作用,笔者给大家举个实例:小王从事营销一线工作多年,为了追求更高发展,去另一家企业应聘分公司经理,招聘企业的销售部部长看上了小王多年的营销员经历和良好的业绩,但是对他能否胜任分公司经理这个管理岗位还有顾虑,就和小王谈起营销员和分公司经理这两个岗位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时小王从文件包里拿出笔记本认真聆听和记录着销售部部长的经验之谈。谈完之后,销售部部长基本满意,想把小王引荐给营销副总裁面试,这时销售部部长问小王包里是否多带了一份简历,原来在面试时,销售部部长在小王的简历上划了很多符号并记录一些内容,部长不想让一份不“干净”的简历递给营销副总裁。那天,幸好小王多带了一份简历,就把一份新简历递给部长,后来和营销副总裁也谈得非常愉快,并且,销售部部长还在营销副总裁面前说了小王不少好话。小王在成为那家企业的分公司经理之后,把分公司经营得相当出色,深受销售部部长喜爱,一次偶然的机会,小王问部长当时为何录用他,而不录用和他同时竞争的好几个有分公司经理经历的人,销售部部长说:面试时说到营销员和分公司经理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时,你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说明你是一个认真且善于学习的人,后来,我在你的简历上做了一些记录,而你又能拿出一份备用简历给我去交给副总裁,说明你是一个准备充分的人。而做营销和管理,就需要有认真的态度、善于学习的精神,并且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充分的准备才能确保成功,尽管你当时没有管理经验,但我还是看好你这个“潜力股”,现在看来,我们当时的判断是正确的,说完,部长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

4、确保准时到达面试地点。准时赴约应该成为我们职业经理人的习惯,特别是营销人的习惯。其重要性不需要我多说。这里我只想谈谈我们营销人在面试时如何做到准时:

首先,你要将你的手表或手机的时间与电视上的标准时间核对准确,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你带的手表或手机快慢几分钟都是常有的事。

其次,在面试的当天早上,要调好手机上的闹钟,并让亲人或同伴或酒店服务台到点叫醒。来过双保险,避免睡过头了。

再次,如果你对面试地点和路线非常熟悉,除非你是走路过去,你能把时间掌握在你手中,如果是开车或乘车,你要多留一点时间给自己,防止堵车之类的意外发生。如果你是从外地赶来面试的,最好选择面试旁边的酒店住下,熟悉地形,计算好第二天确保准时到达的时间。

5、如果是抽烟的营销人,最好能准备好两包香烟,一包是面试当地的主流品牌香烟,如杭州的“利群”,长沙的“芙蓉王”,南京的“南京”,合肥的“皖烟”等等,另一包是全国性的大品牌“中华”。如到杭州的企业面试,可以买一包“利群”和一包“中华”带着备用。因为营销人大多数都喜欢抽烟,如果你碰到的面试官恰好也抽烟,你带的香烟就派上用场啦。那么为什么要带上两包香烟呢?因为中国人有“烟酒不分家”但“烟酒分档次”的说法,如果双方都喜欢抽烟,那烟一来二去就起到了交际作用,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但是如果双方抽的烟的档次差别太大,那就取反作用啦,比如说面试官抽20元一包的“利群”,而你拿出50元一包的“中华”那就不合适了,反之亦然。但是,这里有几条规则需要注意:

一是面试官抽烟,你才可以抽烟。

二是抽烟的档次要相同或接近。

三是没有得到允许,请不要抽烟。

四是有女士在场,尽量不要抽烟。

五是如果你不抽烟,这一条你可以不看。

6、了解所应聘的公司相关情况和所应聘的职位。可以通过企业网站、企业宣传资料、朋友介绍、以顾客身份打电话到公司咨询甚至向所应聘企业的竞争对手打听情报等各种方式进行了解。了解所要应聘的企业的相关情况和应聘职位的相关情况,避免在面试中出现对企业和职位的相关情况“一无所知”的尴尬,也有助于对面试官的提问有的放矢。更重要的是避免面试通过了,自己却对所应聘的公司或职位不满意而不想去上班,既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浪费了企业的时间。比如说,应聘大区经理,有些企业里的大区经理是管全国的几个省的销售,有些企业是管一个省几个地级市的销售,有些企业是管一个地级市的几个县/区的销售等等,如果事先不了解清楚,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三、 面试过程是一场平等的对话。

借用CCTV经济频道《对话》栏目的介绍,营销人的面试过程是一场平等的对话。每次面试由某个岗位或某个公司导入,捕捉过去经典的营销阅历、探讨现在新潮的经营理念、演绎未来可能的故事情节,着重突出思想的交锋与智慧的碰撞。

面试其实是通过面试官和求职者的充分对话与交流,直逼营销理论与实践的真实思想和经历,展现他们的矛盾痛苦和成功喜悦,折射市场营销的最新动向和潮流,同时充分展示对话者的个人魅力及其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那么,在面试中有那些事项要注意,有那些经典问题是必问的呢?笔者结合实际经验和大家做如下沟通:

1、注意和面试官见面前后的礼仪,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我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注意和面试官见面前后的礼仪就非常重要。因为我们都没有第二次机会去给别人留下第一印象。一般来说,有如下礼仪需要注意:

首先,进入面试地点,对你所遇到的每个人都要有礼貌,这些人有可能是你未来的同事、领导或是面试的“考官”。哪怕是一个清洁工或人力资源部的办事员,你都要有礼貌。因为这些人也许没有办法录用你,但是他们一定有办法不录用你。这一点对我们营销人来说特别重要,因为作为营销人,不仅面试要如此,而且以后的营销工作也是如此。特别是有些营销人工作几年后,都学会了“察言观色”,基本上能一眼看得出来谁是“领导”,谁是“职员”,对“领导”自然是毕恭毕敬,而有些营销人对普通“职员”却不屑一顾,这样就要不得了。实际上,作为营销人,不仅在面试、工作中要有礼貌,而且在平常生活中也要有礼貌。讲礼貌是一种美德呀!

其次,要注意一些细节,且不说细节决定成败,日常生活别是面试时注意一些细节总是没错的。实际上,在面试时要注意的细节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说:在面试等待期间,不要和同去面试的人闲聊,即使聊天也不要说“大话”、“空话”;不要在人多的地方“大声”打手机;不要在等待面试期间拿出手提电脑或手机打游戏;不要没有得到允许拿出香烟就抽;不要在等待面试的现场东打听西打听所应聘公司的情况等等。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笔者就不一一列举了,为什么要注意这些细节也不需要笔者多说了。那么有人会说,要注意的细节这么多,那应聘者注意得过来呀?其实,这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行。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其实性格就是由习惯决定的,习惯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

再次,见了面试官,要有礼貌,但不必拘谨。进门前先敲门,和面试官礼貌地打招呼,点头微笑说“您好”或“你们好”即可。待面试官邀请时才礼貌地坐下,坐的时候要保持笔直。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要大方得体。切忌跷起二郎腿、左摇右摆、双臂交叠胸前、单手或双手托腮,切忌自己搬动椅子离面试官太近,切忌用手挖鼻孔等等。如果面试官抽烟,这时上文提到的准备好的香烟就派上用场啦;如果有秘书为你端茶来啦,要礼貌起身迎接并说谢谢;如果面试官有好几个人,和所有人都要礼貌性点头示意;如果自己的手机响了,要向面试官说“对不起”并挂断电话或接电话说“我现在忙,待会给您回电”后挂断电话,切忌在面试现场时接到电话而滔滔不绝等等。总之,见到面试官时要有礼貌,要举止大方,但不必拘谨或缩手缩脚。

2、准备良好的自我介绍内容,在开场60秒抓住面试官的心,引导面试官的思维。一般来说,自我介绍是面试时第一个必问的问题,即使你在简历中写得很详细,面试官也会问。切忌用诸如“简历里都写了,你自己看吧”之类的话来回答,因为,面试是一个双方进行全面深入对话的一个过程,自我介绍不仅是看你写得怎么样,而且还要看你如何“说”出来,这就可以考核你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达方式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等,所以,我们一定要准备好自我介绍的内容,而且自我介绍的时间一般在60秒左右,我在这里为什么用“秒”来做时间单位,这实际是自我介绍这一环实在太重要了,它甚至就可以决定面试官和你的对话是否会进行下去,真可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关于自我介绍方面的内容,有很多文章都说了很多技巧,笔者在这里只想强调如下两点:

一是要引导面试官的思维。一般来说,要准备好自我介绍的内容,就要弄清楚自己的强项,清楚自己的强项后,便可以开始准备自我介绍的内容:包括毕业学校、所学专业、工作简历、各种优点、突出技能,工作业绩、兴趣爱好、未来期望等等。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除了这些,还要把这一切和所应聘的公司和职位联系起来,比如说应聘营销员,就应该强调自己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吃苦耐劳、善于学习、善于交际、营销实战经验等等;如果是应聘营销管理岗位,就应该充分展现自己的管理才能,如组建团队、培训团队、带领团队的能力,并有实例证明等等。 有人曾把60秒钟的自我介绍比作商品广告,在短短60秒内,针对“客户”的需要,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不但要令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要即时引发起“购买欲”。

其实,准备好60秒钟的自我介绍,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为了接下来的更深入的对话而设计的,所以,这里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引导面试官的思维,让面试官的思维随着你的介绍而一起运动,说得通俗点,就是你在自我介绍时留下一些你设计好的疑问、设计好的观点等着面试官来问。比如说如果你的培训能力非常强,你在自我介绍时就可以提出一些诸如:“我深知,一个优秀的营销管理者,必定是一个高超的培训师,所以我就从多方面下功夫提高自己的培训能力。”你只要说这么一句,而不必细说你从那些方面提高了自己的培训能力,一是因为60秒的自我介绍时间有限;二是这样说既展示你的培训能力强又为接下来面试官的提问埋下了伏笔,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面试官在接下来会问:“你刚才说一个优秀的营销管理者,必定是一个高超的培训师,所以你就从多方面下功夫提高自己的培训能力,那么请问你是从那些方面来下功夫的,你现在的培训能力如何?”这样,面试官提的问题就正中下怀,你不但可以从容应对,还可以展示你的优势。

二是要运用好身体语言。曾有一项报告指出,日常的沟通,非语言性的占了60%。所以,面试也不例外,要记得运用好你的身体语言。一般来说,面试中需要用到的有以下几种身体语言:

1)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带微笑。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行为语言。微笑是你与面试官之间的最佳“剂”,无须解释,就能拉近你与面试官之间的心理距离;微笑可以让你战胜自己,微笑让你激情飞扬,微笑可以让你充满自信,微笑地赞美对方,你会让对方充满自信。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微笑是世界上最美最美的语言。它是自信,它是信赖,它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力量;微笑是阳光,微笑是桥梁,微笑把亲切温暖和热情传递给全世界的每个角落,微笑让世界充满和谐。

之所以如此强调微笑,是因为微笑来自爱心,来自真情,来自宽阔的胸襟,需要一定的修养和长期的坚持。即使别人不给你微笑,你也可以慷慨地将微笑送给别人!

2)声线可略微低沉,语速要适当放慢,尽量令声线听来流畅自然,充满自信。切忌因为上文提到的准备好了自我介绍的材料而以背诵朗读的口吻来自我介绍。

3)要注意与面试官进行眼神接触,这不但可以令双方专心,也可以表现自信。眼神游离不定或目光呆滞会令人觉得你是个不够成熟、靠不住的人。要适当地望着对方的眼睛,每次的眼神接触不要少于六至十秒,尤其是对方在向你发问时。专家说眼神接触,是指视线停留在对方双眼与鼻子间的倒三角形部位,但是切忌死盯着对方看。

4)可以有适当手势,专家提醒道:“身体动作切勿太大,一举手一投足之际,想象自己身处于一个从臀部到下巴那么高、肩膀宽度那么宽的四方框内,所有的身体动作不可过界,挥动双手时确保手愈贴近身体愈好。这样才能给人稳重冷静的印象。”但是动作不要过多,不然会分散面试官的注意力。

5)必要时可以借助提前准备的幻灯片、证书、证明材料来证明自己,在得到允许时可以展示给面试官。

6)面试时面试官的一些身体语言有时也暗示一些信息。记得一位做人力资源的朋友曾告诉笔者说:比如面试官的头偏向一边,说明他正在倾听,而且感兴趣;挠头则暗示困惑和怀疑;咬嘴唇预示着不安,也许是因为他对你所谈及的这个问题很敏感;当面试官挠他的后脑勺或脖子的时候,这个姿势说明倦怠和不耐烦,此时最好的办法是尽可能自然地转向别的话题;面试官频繁点头是一个成交信号,摇头和眯眼睛则是个拒绝信号;挑起眉头表示惊奇--或者是不折不扣的不相信,从眼镜上面看人,也是怀疑和不相信的信号;面试官有意盯着你,则说明他有可能在吓唬你,想看看你面对压力时的反应,你最好别管它,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等等。要识别这些身体语言,需要长期交际经验的积累,因此,我们营销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学习不断的总结经验。

3、抓住面试最初的6分钟至关重要。根据笔者给一些营销人面试经验,一般来说,笔者在看完应聘者的简历听完应聘者的自我介绍之后,会通过两三个问题来初步决定是否录用,接下来的面试其实是为了验证笔者的决定是否正确而已,所以面试最初的6分钟是面试官做决定的时候,因此就显至关得重要。笔者也咨询过很多做人力资源的朋友,他们大都也是这样来决定面试结果。这里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来说明如何抓住这重要的6分钟,因为会因人因公司因职位而异。但是,笔者认为,做好了上文提到各项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以及下文要说的一些内容,抓住这重要的6分钟也就尽在掌握之中。

4、除了“自我介绍”之外,营销人面试中有6个经典的问题是常常被问到的,应该提前做好应答准备,当然,并不是说某场面试都会问到这6个问题,而是这6个问题在营销人面试中常常会被问到其中的一个、几个或者是全部。下面就简要说说这6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请你谈谈你对某某职位的看法或认识(就是你所应聘的那个岗位)?”

面试官问这个问题的目的不是真的想听你谈对该职位的看法或认识,而是想听你说如何做好这个岗位的工作,也就是说你要说服企业“为什么”聘用你。明白了考官的用意,那答案就好说了。所以,在面试前,要认真对照企业在招聘说明中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进行研究,对照自己的条件,得出自己“胜任”的理由,并规划好自己将如何开展工作,才能履行“岗位职责”。当然,如果在表达“我能做好这份工作”同时也能谦虚地表示还要不断加强学习,以期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就更好了。

第二个问题是:“请问你有什么兴趣爱好?”

面试官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一是因为营销工作是一个需要承受较大压力的工作,那么有一个或几个良好的业余兴趣和爱好自然会成为解压的好方式;二是业余兴趣爱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可以从你业余兴趣爱好来了解你是一个怎样的人。那么,我们营销人应该如何来回答这个问题呢?一般来说,很多人都会说一些诸如爱好上网、听音乐、看书之类的几乎人人都有的爱好而简单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这样回答不能说不对,但是这样回答却没有完全了解此问题的初衷,作为营销人的我们应该加上爱看新闻(暗示你喜欢了解时势动态)、爬山看海(暗示你健康阳光)、写文章或日记(暗示你善于总结)、参加培训(暗示你不断追求上进)等等,如果是营销管理岗位还应该加上一些喜欢组织、参加团队活动的爱好,如组织足球赛、打高尔夫(暗示你善于组建团队、融入团队、管理团队)等等。切忌说自己没有业余爱好,也不要说自己有那些不良的、令人感觉不好的爱好,如喜欢喝酒、按摩等等。

第三个问题是:“请你谈谈你有那些缺点?”

因为一般来说,应聘者的“自我介绍”说的都是自己的优点,所以面试官问这个问题就有必要了。面试官问这个问题的目的一般有两个:一是看你是否诚实,因为有些应聘者为了给面试官以好的“印象”,就说自己没有缺点,这样就很不诚实,只会适得其反,因为人都是有缺点的。所以,切忌说自己没缺点。二是看你是否确实有你所应聘的岗位不能“忍受”的缺点,比如说应聘营销员的说自己不守时,怕吃苦,害怕与人交往等等,这些缺点是做营销员不能容忍的,即使企业录用你,也需要你做出改正的承诺才行。所以,不能说出严重影响所应聘的岗位的缺点,也不宜说出令人不放心、不舒服的缺点等等。(如果确实有这些缺点,即使不说出来而被录取了,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要坚决改正)。所以,一些资深的人力资源经理认为,面试官希望得到的答案是,一定要说一些缺点,一般来说,可以说出一些对于所应聘工作“无关紧要”的缺点,甚至是一些表面上看是缺点,从工作的角度看却是优点的缺点。

第四个问题是:“请问你为什么要离开某某公司(就是你曾经工作过的公司)?”

注意,因为营销人的流动比较频繁,问你为什么要离开某某公司,不一定是你刚刚离开的那一家,有可能是以前的,比如你来应聘这家企业之前,在三家企业工作过,面试官有可能问你为什么离开第一家或第二家或第三家,一般来说更多的会问第三家。这里有很多原因,比如说你在第一家企业工作的时间最长,面试官就有可能不问你为什么离开第三家而是第一家,还有比如第二家企业是个名牌企业、大公司或者面试官曾经也在第二家企业工作过,面试官就有可能问你为什么离开第二家。之所以说这么多,就是希望我们大家平时要善于总结,不能稀里糊涂地进了一家公司,更不能不知道为什么而离开一家公司。

言归正传,面试官问这个问题最重要的目的是:你在那家公司的“离职原因”在本企业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录用你以后你也会辞职,如果不存在,你就有机会留下。其次,面试官还希望通过这个问题了解你对你曾经工作过的公司如何评价,从侧面可以了解你的为人处世。所以,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必须对面试的具体情况进行把握,对以前的公司和正在应聘的公司进行分析,看是否有某些关联,比如两家公司是否同行业、规模是否相当等等,然后有意识地揣摩面试官提出问题的心理背景,了解清楚后投其所好地做答。但是,回答这个问题有如下禁忌:回答时避免把“离职原因”说得太详细、太具体,但也不要太过于笼统而简单,如因“个人原因”辞职等等;不要涉及自己一些负面的人格特征,如不诚实、怕吃苦、不敢承担责任等;不要掺杂一些主观的、情绪化的负面感受,如“人事斗争很厉害”、“公司不重视人才”等等。记住,你对你曾经工作过的公司要永远心存感激。

第五个问题是:“你缺乏做这个职位的经验,如何能胜任这项工作?”

无论你是应届毕业生,还是工作了几年而没有从事你所应聘的岗位的工作经历,面试官都有可能问你这个问题。而面试官问你这个问题,说明面试官正在为是否录用你而左右摇摆。其实,面试官并不是真正在乎“经验”,而是担心录用你以后你能否把工作做好,所以应聘者如何作答就成为能否录用的关键之一。首先,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只有重视了才有可能找到好的答案。比如有些应聘者会无所谓地说没有经验怕什么,难到没有经验就做不好这个工作吗?如果这样回答就麻烦啦。其次,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最好要体现出你的诚恳、机智、果敢、敬业以及善于学习的心态。“诚恳”,是要坦白地承认,你确实没有这方面地经验。“机智和果断”主要表现在你如何化劣势为优势,比如,你可以说,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是,没有经验比有“错误的、过时的经验”要好,况且,社会在发展,公司在发展,不能说过去的经验对公司一点好处没有,但是公司要发展更需要新的经验,而新的经验需要我们去共同学习和探讨。“敬业和善于学习的心态”是把你的过去和未来结合起来,如,你可以说,在过去工作或学习中,我的工作业绩或学习成绩都非常优秀,不是我比别人聪明,而是因为我比别人敬业,我想,任何一个职位,敬业远比经验重要,何况,经验都是过去的,我们对过去的经验也要一分为二,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正是因为我没有过去的经验,我更应该认真学习过去经验中的精华,而善于学习正是掌握新经验的最好方式,只有不断掌握新的经验,公司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所以,我来公司,不仅是为了分享公司过去的精华,而且,更重要的是和大家一起去创造公司的美好的未来。”

第六个问题是:“请问你有什么问题需要咨询吗?”

因为面试过程是一场平等的对话,不是只有面试官问你问题,而你也可以向面试官咨询你希望了解的问题。所以,一般来说,面试官都会问这个问题或安排另外的时间来给应聘者提问的。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面试官没有问这个问题或没有安排时间给你提问,而你确实有问题需要咨询,你可以在面试即将结束时提问,提问要注意礼貌。比如说:“对不起,我可以问一个问题吗?或者我有些事项想咨询一下,可以吗?”

那么,既然面试官给了你咨询的机会,你就一定要问,可以问你关心的问题,问你必须了解的问题。但是,问题不能过多,一般以一两个为宜。至于具体问什么问题,那就因人因事而宜啦。记住一定要问,如果不问,那不仅是对面试官的不尊重,而且也显示你没有主见。

5、注意一些特殊的面试。

因为营销这个职业的特殊性,所以,招聘单位经常用一些特别的方式来考核应聘者,毕竟一次或者几次面试并不能确定应聘者适合某个岗位。这些特别的方式有很多,常用的有“模拟谈判法”,“不理不睬法”,“市场调查法”,“特别否定法”,“权威激将法”,“特定游戏法”等等,对这个问题笔者会在另外的文章里做详细表叙,这里就不谈了。笔者在这里提醒大家,只要对任何事情都进行理性的分析,无论招聘单位用什么方法考核应聘者,都会有办法应对的。

6、尽量在60分钟内结束面试。

我们说在60分钟内结束面试是因为:一是根据人的身体和心理特征,一场面试若超过60分钟,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会感到疲劳,既然疲劳了,就应该结束。大家想想,我们在上学时,一堂课的时间为什么是45分钟,而不是60分钟,我想是有些道理的。二是应聘者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很多人,也不允许一个应聘者占用太多时间。三是古语云“言多必失”,谈的时间越长,谈的内容就越多,有可能说出一些对应聘者不利的事项。所以,一般来说,面试尽可能在60分钟内结束。

当然,对于面试时间这一点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结论,有可能是几分钟,十几分钟,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笔者认为,面试时间长短是因人因事而宜的,但是,把握好时间是一个优秀营销人的必备素质之一。

四、 面试结束时的礼仪。

1、面试结束时,要向面试官道谢,一般说“谢谢”就可以了;谦逊者可以说“谢谢,和您的面谈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真诚期待者可以说“谢谢,我期待着您给我好消息”等等。

2、如果面试官主动伸手和你握手,要记住,握手的力度要与对方的握手力度大致相同。懂得配合对方的力度显示出你的稳重与友善,否则,下手太重会显得唐突和急切,太轻又显得自卑和冷漠,这两者都有失分寸。

3、在离开面试房间时,在关门前,要与面试官说“再见”,并轻轻关好门。切忌大摇大摆地走出门,也不关门。

4、特别提醒一点:要收拾好自己所带的随身物品,特别是手机、文件袋、香烟等容易忘记的小件物品。试想,如果你把手机落在面试地点,记起来后又回去拿,这会让你的面试效果大打折扣。更有甚者,如果手机被别人拿去了,你却硬是要招聘单位赔偿你的手机,结果就可想而知啦。

五、 面试结束之后的跟踪。

1、如果你非常满意你所应聘的职位,你应该给你这个职位的主管领导(也是主面试官)写一封感谢信。一封感谢信应该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你非常满意你应聘职位;二是谈谈你对如何做好这个职位认识;三是强调你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极强的责任心和学习的心态等等,这些使你能和公司一起创造未来;四是再次留下你的联系方式,一般以手机和邮件为主,并希望能早日知道面试结果,以便安排手头上的工作和时间;五是再次感谢公司提供的面试机会;六是对主管个人(面试官)表示感谢和良好祝愿。

2、如果你不愿意写信,你也可以打个电话或发封邮件。

3、如果你有比较要好的亲朋或以前的同事也在你应聘的那个公司,而且与你应聘的岗位没有直接关系,方便的话,可以让他帮你推荐一下或从侧面说一些好话。

六、 得知面试结果时应该做的反馈。

1、知道面试结果后,要准确无误地告诉对方你是否去上班。如果不去上班,就要委婉地拒绝,说不定将来你们还会合作;如果去上班,就要准确告诉对方你什么时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