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牧场经济效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海洋牧场经济效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海洋牧场经济效益

海洋牧场经济效益范文1

关键词:海洋;养殖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003-1

一些渔业专家提出,世界海洋渔业捕捞量已接近或达到了极限,增产的潜力很小。于是,各国又将海洋渔业的发展重点转移到近海沿岸海域,充分利用沿岸海域的资源,在不破坏海洋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海洋养殖业。自1980年以来,海水养殖业迅速发展,养殖规模和效益不断提高。然而由于近海水域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自身污染严重、水质下降,甚至出现海水养殖产品大规模死亡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海洋养殖业的发展。于是,在某些海洋渔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人们开始了人造养殖场所技术、水产动植物行为控制技术及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以便建立可以持续地供应质量高的水产品的增养殖业。

从国外某些国家的试验效果来看,这种海洋可持续养殖业的成功形式之一就是建设海洋牧场。海洋牧场(Ocean Ranching) 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它先营造一个适合海洋生物生长与繁殖的生境,再由所吸引来的生物与人工放养的生物一起形成一个人工渔场。依靠一整套系统化的渔业设施和管理体制,如人造上升流、人工种苗孵化、自动投饵机、气泡幕、超声波控制器、环境监测站、水下监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等,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科技力量,将各种海洋生物聚集在一起,就像赶着成群的牛羊在广阔的草原上放牧那样,建立可以人工控制的海洋牧场。

海洋牧场的建设是多个专业相互整合的过程,也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海洋牧场长久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必将主导未来海洋养殖业。

建设海洋牧场,要以科教为主导。海洋牧场建设涉及到种苗培育、生物驯化、养殖、工程和环境监测等多项学科,科技是发展的后盾,人才则是基础。因此,在有关高校中设立与其相对应的专业,以培养专业人才是必需的;其次,应该积极建立和完善国内外相关专业杰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机制;最后,逐渐提高相关基础科学研究和建设,增加科学技术力量储备,为海洋牧场的建设提供人才和科技基础。

海洋牧场经济效益范文2

第一,海洋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系统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保护性原则、人本性原则、效益性原则以及公平性原则。只有遵循以上原则来实现对相应管理体制的完善,才能够确保管理体制能够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为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第二,海洋旅游实现管理体制完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理念为:协同管理、综合管理、动态管理以及公共管理。只有实现协同管理、公共管理与综合管理,才能够确保充分的发挥产业链下各部门的管理权利,落实相应的管理责任,进而强化管理的力度,确保行业的稳健发展。而实现动态管理理念是确保海南省海洋旅游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二、产业融合视角下海南省海洋旅游管理体制实现改革与创新的途径

(一)打造有为型政府,以优惠的政策来实现科学的规划

首先,立足于产业融合视角下,海洋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从宏观上给予全力的支撑,因此需要实现有为政府的打造。这就要求要构建完善且协调的管理体系,丰富管理职能部门以全面强化对海洋旅游的管理,以多元化管理目标的构建来实现对评估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海洋旅游的发展需要在明确经济效益目标的基础上,兼顾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进而以完善的评估体系来落实激励机制,为海洋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逐渐实现海洋旅游市场运行与管理机制的完善,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公共服务管理水准,以从宏观上为海洋旅游的发展打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这就要求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以实现对海南省海洋旅游的科学规划,进而确保各项相关的政策与措施能够实现明确的定位,以从整体上为海南省海洋旅游的发展指明方向。

(二)完善行业管理机制体系

这就要求做到:第一,完善行业管理体系,以全面提升管理水准。需要实现对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完善,并搭建相应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景区、服务以及旅游产品的标准化,并明确行业从业标准,以全面提升对海洋旅游的监管。第二,加大金融支持并完善相应的市场监管。以完善的金融投资体系来引导投资流向,确保海洋旅游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具备资金基础,同时,要以完善的市场监管制度体系来规范行业竞争行为,确保以良性竞争的方式来实现海洋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创新海南省海洋旅游的发展模式,并实现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首先,在模式的创新上,要实现海洋旅游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在产业融合的趋势下实现大海洋旅游发展模式的构建,以促进海洋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要实现旅游企业体制的改革,并实现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并实现对海洋旅游市场的进一步拓展,以充分强化海洋旅游的综合效益。其次,在发展海洋旅游的过程中需要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进而确保海洋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驾齐驱。在践行这一改革措施时,可以通过海洋牧场的打造来确保海洋捕捞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通过基因库的构建来实现种苗基地的构建,进而为海南省海洋旅游业的发展注入动力与活力。

三、总结

海洋牧场经济效益范文3

关键词:发达国家;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经验借鉴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式,大力开发低碳能源的相关技术,减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高碳能源的依赖性,进而减少碳排放总量,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形态。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在对煤炭、石油等高碳资源高度依赖的基础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较低,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转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由之路。西方发达国家低碳经济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并积累了宝贵经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形成的环境保护体系为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夯实了基础。因此,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经验,对提高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经济效应分析

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经济效应,可以从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两个层面理解。1.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关系依然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体,而具有较高经济增加值和较低能耗及污染的第三产业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尚不显著。以汽车产业为例,目前中国的汽车年产量已经达到约2000万辆,汽车销量占世界的比例超过20%。但是,中国的汽车产业,一方面暴露出技术水平较低,自主品牌汽车市场竞争力薄弱等问题;另一方面,过大的汽车产量和保有量造成了严重的汽车尾气排放,汽车产业亟须进行整体性的产业优化和升级。低碳经济模式为实现其优化和升级提供了可能,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在汽车产业界的异军突起,展示了纯电动汽车技术的成熟和可行、重构了低碳经济模式下的汽车产业链。因此,低碳经济模式为产业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供可能性。2.有助于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在知识经济的历史背景下,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要素贡献于经济产出,不断实施和加速技术创新的速度,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成为各经济体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技术创新战略已经上升到中国国家战略的层面,“十二五”期间我国提出了研发创新投入强度达到GDP的2.5%的硬性指标要求。经济的低碳化发展路径能够为我国技术创新战略提供动力支持。从低碳经济的实现路径上,需要通过不断发展清洁能源技术、节能材料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和工业节能减排等关键技术来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减少,在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自主研发等路径来突破和产业化上述技术的过程中,必然为中国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提供充分的市场激励。

二、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分析

西方发达国家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设经验,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顶层体系建设、发挥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激励体系建设、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1.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顶层体系建设。英国在2007年推出了全球第一部《气候变化法案》,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气候变化法的国家;2008年,日本政府资助的研究小组了《面向低碳社会的十二大行动》;2009年,日本又公布了名为《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改革政策草案;德国通过的《欧盟生态农业条例》和制定与2003年的《生态农业法》是德国发展低碳农业的顶层法律体系,该法律体系详细规定了低碳农业的执行机构及其职能、农业化肥的使用准则,而且对违反上述法律体系的法则进行了详细规定;美国于2007年颁布的《低碳经济法案》和2009年实施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等都是低碳经济的顶层立法体系。2.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激励体系建设。法律体系建设在市场化主体的经济活动中能够发挥显著的导向性和激励,碳税就是一种具有激励功能的低碳经济环保立法实践。碳税是一种针对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的定向税种,旨在通过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碳税征收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荷兰早在1988年就启动了分布式能源计划,通过计划实施,荷兰的分布式能源为电力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热电联产装机容量由1987年的2700MW猛增到1998年的7000MW,占总发电量的48.2%。同时,荷兰新的《电力法》赋予分布式能源(热电联产)特别的地位,规定政府对其售电仅征收最低税率。3.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支撑体系建设。实现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环境保护的目标,技术创新是关键,而实现技术创新以及技术装备的更新,必须建立在完备的金融支持的基础上。因此,在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过程中,金融法律法规等配套政策体系的支撑作用非常显著。例如,澳大利亚采取了通过金融支持的形式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于2011年颁布的《低碳农业倡议法》为其实施低碳农业战略提供了法律保障。在《低碳农业倡议法》的体系下,农户享有碳排放的交易权以及碳排放的收益权。同时,政府获得的碳排放收益用于低碳农业的技术研发投入和技术推广服务。通过金融支持的模式,澳大利亚有效形成了低碳农业发展的市场激励机制。

三、发达国家低碳经济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对我国的经验启示

借鉴发达国家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保法律实践,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方面应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的全方位覆盖体系,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容的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相关支持政策建设,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实施绩效评估体系。1.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的全方位覆盖体系。发达国家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体系建设,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忽视环境保护的问题,例如在发展低碳海洋经济中海洋牧场往往被视为海洋水产品的生产系统,对产量和经济效益的追求导致海洋牧场在提供生态廊道、调节流场和物质输运等方面的生态作用往往被忽视。因此,在制定低碳经济的环境保护政策体系方面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观点,实现法律体系全方位覆盖环境监测、生境修复、资源养护等领域。2.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容的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纵观美国、日本等发达在低碳经济环保政策方面的宝贵经验,采取激励与约束相融的低碳经济环保政策成为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普遍选择。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容的低碳经济环保政策:一方面,在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的激励政策方面,对企业低碳设备的固定资产投资、技术研发支出等给予支持,例如固定资产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研发经费支出可以采用加计扣除等方法;另一方面,在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的约束政策方面,提高碳税征收的税率,或者可以采取在碳税征收基础税率实行低税率的基础上,采取累进制高税率形式提高企业生产成本。3.加强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相关支持政策建设。发达国家在构建低碳经济环境保护政策的过程中高度重视金融等相关配套支持政策体系的建设工作,我国在构建低碳经济环境保护政策的过程中也应积极匹配低碳经济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等形式金融配套体系建设。例如,以碳税征收为基础发起设置的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可以采用有限合作制的形式开展基金投入运作,在具体操作方面可以以企业低碳技术改造、低碳技术成果转化、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等为主要投向,以股权投资为主要形式,通过资本市场退出的形式实现建立在碳税收入基础上的产业投资基金价值最大化。4.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实施绩效评估体系。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低碳经济的环保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对于市场化主体具有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市场化主体的行为特征并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开展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实施绩效评估体系,综合构建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实施绩效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包括环境保护效益)等绩效的定量化评价体系,并通过数据监测和收集对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实施绩效进行定量化评价,从而为政策的持续改进和优化奠定提供依据。

四、结语

发达国家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设经验,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顶层体系建设、发挥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激励体系建设、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借鉴发达国家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保法律实践,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方面应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的全方位覆盖体系,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容的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相关支持政策建设,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实施绩效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姜照阳,吴迪.后危机时代:循环生产模式———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必然的战略选择[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1,(29):169-173.

[2]黄庆华,牛飞亮.低碳经济目标下的西部企业战略转型———基于灰色数学模型的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0,(2):76-79.

海洋牧场经济效益范文4

一、我国海洋渔业生产取得的成绩

(一)浅海、滩涂海水养殖和海珍品增养殖取得显著成效

为实施“海上辽宁”、“海上山东”的战略,辽宁、山东两省充分发挥地处辽东、山东半岛和北黄海、渤海湾的优势,利用浅海、滩涂积极发展水养殖业。1996年,辽宁、 山东两省海水养殖产量分别达到111万吨和259.7万吨,占海产品总量的43%和54.5%。 为培育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两省又积极开发海水增养殖业,实施了对虾人工增殖放流和海底底播工程。辽宁省自1985年开始生产性放流以来,共放流1~3厘米幼对虾125亿尾,回捕产量达1.9万吨,直接经济效益6.5亿元, 社会效益达2.8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10,居全国领先水平。海底底播是近些年来新兴的生产领域,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大连市长海县是一个海岛县,全县底播增殖面积40万亩,重点发展鲍鱼、海参、海胆、虾夷扇贝等海珍品,以及文蛤、杂色蛤、魁蚶等品种,产量共达8万多吨, 初步建成了一个以底播增殖为主的海底庄园。山东省长岛县的海水养殖区现在已由近岸浅海扩展到深水大流海区,养殖品种由传统的海带、扇贝扩大到鲍鱼、海参、虾夷扇贝等海珍系列养殖,养殖形式也由单一的筏式养殖转变形成为海上筏养、海底播养、陆上工厂化养殖等多种养殖形式一起上的新局面。在列岛周围70万亩海域,初步形成了上、中、下水层综合利用的“蓝色牧场”。1996年全县海产品产量30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达20.87万吨,养殖收入6.58亿元。 浙江省在合理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之后,也确立了以养殖业为主的发展思路,海水养殖取得显著发展。1996年,全省海水养殖面积达到85.82万亩,产量达39.51万吨,列全国第六位。1997年,浙江省桃花海洋渔业公司和象山港渔业公司,分别从福建省引进欧鳗和大黄花鱼种苗,采取大面积海水人工养殖,并获得成功,由于经济效益显著,预计将会有更大发展。

(二)建立了新型的海洋捕捞机制,积极发展远洋渔业

浙江省濒临东海,大陆架渔场面积达34050万亩, 是浙江省陆域面积的两倍多。著名的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丰富的渔业资源加速了浙江省海洋捕捞业的发展。1996年,全省渔业总产量达342.14万吨,其中海洋捕捞占259.72万吨,居全国首位。针对我国近海传统鱼种结构的变化,浙江省积极采取对策,使海洋捕捞结构从以沿岸近海为主,初步实现了向外海发展的转变,远洋捕捞作业已发展到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极大地促进了海洋渔业的发展。1996年,全省外海渔获量已占海洋捕捞总产量的61%。远洋渔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并具有了一定规模,去年产量达13.4万吨。

(三)积极开发水产品加工业,培育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

辽宁、山东、浙江三省渔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本省水产品保鲜加工业的迅速掘起。水产品加工是水产品增值的重要环节,也是今后海洋经济增值的发展方向。为瞄准国内国际市场,浙江省首先发展冷冻小包装和方便食品,在此基础上又开发了海洋药物等产品,使水产品获得显著增值。1996年,全省水产品加工总量达60余万吨, 加工产值63.8亿元,水产品加工综合能力列全国前茅。

二、对我国水产品需求潜力和海洋渔业资源潜力的分析

据农业部渔业局测算,1995年全国人均水产品占有量为20.5公斤,人均消费量为11.6公斤,但消费极不平均,沿海地区有的高达40公斤,而内陆一些地区人均消费不到1公斤, 所以内陆地区水产品的消费潜力是很大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膳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对高蛋白、低脂肪,食鲜味美的水产品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如果按每人每年增加1公斤水产品消费来计算,5年就需要增加600 万吨的产量。 而根据有关部门预测, 今后几年每年人口将净增加1400万左右,满足新增人口对水产品的消费就需增加水产品产量16万吨。因此,应充分挖掘渔业资源的潜力,以满足人民对水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一)提高养殖单产的增产潜力

我国海水养殖单产整体水平不高。“七五”期间,海水养殖单产平均为442斤/亩;“八五”期间,海水养殖单产已提高到677斤/亩。随着我国海洋渔业的迅速发展,相应的良种体系、渔用饲料体系、病害防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养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养殖优良品种的引进及池塘改造等,“九五”期间,我国海水养殖单产达到800 斤/亩以上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扩大养殖面积的潜力

我国15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和滩涂面积约为2亿亩, 按现有科学技术水平,可进行人工养殖的面积为4000万亩。到1995年止,已利用的浅海和滩涂面积为1074万亩,仅占可养殖面积的26.8%。由于养殖技术、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用于养殖的面积将不断扩大。如:山东省长岛县就已在30~40米水深的海域进行养殖,并获得成功。另根据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提供的资料,我国近海30米等深线所围浅水面积为4.8亿亩; 40米等深线所围浅水面积6.2亿亩。由此足以说明, 我国扩大海水养殖面积潜力是很大的。

(三)开发外海和远洋渔业资源的潜力

据资源调查,我国部分外海还有一定的渔业资源蕴藏量。仅南海外海海域就有近100万吨。稳定近海,调整远洋捕捞结构已势在必行。 外海海域特别是公海海域渔业资源还有相当大的潜力。随着我国远洋渔业生产能力的扩大和同第三世界国家渔业合作的日益发展,远洋渔业产量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是可能的。据农业部渔业局提供的资料,预计到本世纪末,远洋和外海渔业产量将增加50万吨。

三、目前我国海洋渔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近海捕捞过度,造成渔业资源渐趋枯竭

近海捕捞是一项投入高回报率也高的产业,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我国渔业生产管理机构的执法力度又相对薄弱,因此海洋捕捞出现了无度、无序的现象,造成我国海洋渔业传统资源渐趋枯竭。以舟山渔场为例,大、小黄鱼和墨鱼等传统经济鱼类已形不成渔汛,带鱼也趋于小型化、低龄化。如1996年冬汛结束后, 在捕获的带鱼中, 每尾在100 ~150克的占一半左右,而且渔业总产量中带鱼比例与1995 年同期相比下降一成多,比上年减少4~5万吨。

(二)渔业病害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近年来,受综合因素影响,海区生态环境恶化,海洋渔业病害日趋严重。对虾、扇贝、鲍鱼、海带等均不同程度受到病害影响,且危害品种有扩大蔓延之势。1993年爆发流行性虾病后,全国对虾产量由1991年的22万吨锐降至1994年的6.4万吨,养殖、加工、 销售等环节累计经济损失年均达100亿元,对虾养殖业遭到毁灭性打击, 极大地挫伤了虾农养殖积极性。虽然一些地方坚持以防为主和以混养为主的方针,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大面积对虾养殖病害的防治,至今仍没有某个地方或单位研究出彻底有效的解决措施。渔业病害已经愈来愈成为制约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三)我国近岸海洋污染日趋严重

渤海、东海、黄海近岸海域都不同程度受到来自三方面的污染。其中,陆源污染占整个海洋污染的80%,船舶污染占15%,海水养殖、海洋矿藏开发造成的污染占5%。污染造成的后果是海水富营养化, 诱发赤潮。如辽宁省1996年出现赤潮32次,每次最长时间达7~8天,严重影响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四、几点建议

(一)严格执法,加大实施休渔制度的力度

为保护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应加强对海洋渔业捕捞的管理,严格划定我近海休渔区域,建立健全休渔制度。据了解,浙江省舟山渔场在对带鱼实行了两个月的休渔期后,今年捕获的带鱼普遍比往年大出一指宽。辽宁省今年比往年晚一个月捕获海蛰,增收5 亿多元。这充分说明休渔制度有效可行。因此建议国务院责成有关部门,充分利用行政和法律手段,严格执行休渔制度,以确保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组织科研院校联合攻关,加强渔业病害的防治研究

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面积的海水养殖一旦发生病害,很难找到立竿见影的方法和技术。因此,建议国家科委与沿海省、市、县各级政府,采取多渠道集资的办法,积极扶持科研院校加紧进行渔业病害防治的基础性研究和预防性研究,并将其列入国家计划,以确保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建议国家从大农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把用于引进农业高新技术和良种的1亿美元专项经费, 划出一部分用来支持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

(三)在黄海北部海域建立渔业经济技术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海洋牧场经济效益范文5

关键词:沿海经济 战略对策 滩涂环境

加快开发苏北沿海经济带,实施区域共同发展的战略,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也是挖掘江苏省发展潜力、培养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极、支撑江苏经济增长的重大战略举措。在江苏省“三沿”发展战略中,南通被划入“沿江”,连云港被划入“东陇海沿线”,苏北沿海作为整体规划区域事实上已经被肢解。因此,笔者认为应把“苏北沿海经济带”作为完整的规划区域进行研究。

苏北沿海经济带的区域特征

自然地理与资源条件。江苏省953.88公里大陆岸线为沿海三市所共享,除连云港拥有少量基岩、砂质岸线外,90%以上属粉砂淤泥质岸线。三市海涂面积约3.5平方公里,相当于全省陆域面积的34%。在这片广阔的海洋和滩涂上,蕴藏着全省最大的后备土地资源、极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众多的港口岸线资源,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海水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再生性能源资源,以及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等。

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苏北沿海三市承担着呼应浦东开发,将浦东的辐射力向广大北方区域传递、扩散的历史任务,苏北沿海恰好位于它的两个结点及其地理中心位置,战略地位令人瞩目。

区域经济相对落后。三市土地面积占全省20%以上,人口占27%以上,但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均在20%以下。这种状况与沿海地区的资源条件、战略地位以及拥有两个全国最早对外开放城市的地位相比极不相称,即便是这样的总量水平,区域内部还存在着严重不平衡,许多重要经济指标远远落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发展需求和发展战略的相似性及相关性。沿海三市的发展虽有不同的基础条件和相对优势,但位居沿海这一因素使它们不约而同选择了“以港兴市”战略,港口及其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额资金投入,需要一定的腹地条件,这就带来了港口布局、功能分工、腹地划分、项目资金安排、基础规划的互相衔接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由此可得出结论:苏北沿海经济带是一个资源丰富、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区域,是一个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区域,是一个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和加快发展的重要区域。本文认为,沿海三市分属三个规划区域这一现状,并不妨碍将它们同时列入完整的规划区域。

发展苏北沿海经济带的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最大程度地挖掘资源潜力

江苏是经济大省,同时也是资源和市场存在较强依赖性的“两头在外”的省份。加快开发“苏北沿海经济带”,虽然不能完全改变“两头在外”状况,但在增强资源自给能力、提高总体经济效益、保持经济发展后劲上,其战略意义不可低估。例如,约0.5万平方公里的潮上带滩涂的完全开发,相当于增加7个县的平均耕地面积,这对于人多地少、近几年平均每年减少40万亩耕地的江苏省来说,战略意义显而易见;约3万平方公里潮间带滩涂和浅海中,有总生物量巨大的鱼虾蟹贝类资源,更不用说没有省界、国界阻隔的整个海洋生物资源。开发这些资源,对于江苏省全面参与全国和世界性的海洋开发竞争,加快发展海洋食品、海洋药品和海洋生物等新兴产业,同样有很重大的战略意义。南通、盐城、连云港之间约900公里的大陆岸线,目前是我国最长,也是世界上罕见的港口空白带。据初步勘察,苏北南黄海盆地内约有2.9亿吨以上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加快开发这一资源对加快全省现代化建设步伐,更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其他如海水化学资源、再生性能资源、旅游资源等,也无不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

(二)有利于将“三沿”发展战略变成有机整体

江苏省“三沿”发展战略是由三个区域发展战略有机组合而成的总体发展战略,在这样一个总体战略中,不但要解决区域战略、区域重点问题,更重要的是必须解决区域分工、区域配合问题。抓好“苏北沿海经济带”的规划与发展,也就抓住了“三沿”战略衔接的关键环节。例如,在沿海开发与发展规划中,南通市规划部分兼顾在沿江规划中的区域分工和区域配合;连云港市规划部分兼顾在沿线规划中的区域分工和区域配合;盐城市规划部分兼顾本地区区域分工和配合。

(三)有利于巩固和提高江苏省经济在全国的地位

作为经济大省,江苏省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在许多方面远远落后于广东、浙江、山东等省。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省内经济发展水平的严重不平衡,全省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苏南等发达地区,没有充分发掘苏北五市的增长潜力。一个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均衡发展,不能没有发达地区的带动,同时也不能没有相对落后地区的崛起。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由西方转向亚太地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由东部转向中西部,都表明这是一种体现经济发展客观规划的历史大趋势。苏北沿海三市中,盐城、连云港与南通的差距正是江苏省南北差距缩影。加快开发苏北沿海,受益的将不仅仅是沿海三市,而是整个苏北,整个江苏,乃到整个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和陇海一兰新一线经济带。只有“苏北沿海经济带”的迅速崛起,才能保证江苏经济在全国的整体优势地位。

苏北沿海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重点

将港口及海洋运输业作为核心产业。苏北沿海三市不约而同地选择“以港兴市”战略,“小港小兴,大港大兴,无港难兴”,已经成为共识。目前,南通、盐城、连云港三市急需在省级层次上协调三市的规划内容,拿出一个既有科学依据又兼顾三市利益、既立足现有基础和条件又满足未来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既考虑自身发展又注意在更大区域里发挥整体交通的省级港口和海洋运输业发展规划。在苏北沿海海岸中部可建深水良港的建港岸线,选择一处作为辐射整个江苏省中间地区的大型综合性商港来规划建设,其他各处按其不同条件规划建设中小型工业港和渔港,形成以大港为骨干、大中小港配套的苏北沿海港口群。

以电力工业为先导建立强大的沿海工业。电力工业是全国及至江苏省的“瓶颈”产业,加快电力工业建设,缓解供求矛盾,是国家的既定产业政策,也是江苏省经济发展中的紧迫问题。目前,江苏省电力工业能力缺口很大,而长江以南电力工业布点的环境容量已经基本饱和,向处于华东电网“神经末稍”、具有良好建港条件的沿海地区布点势在必行。因此,江苏省电力工业建设应与港口建设同步,将电力工业作为港口工业的先导产业,走一条“以电促港,以港促电,港电联动,带动各业”的路子。以电力工业建设推动港口建设,为兴办大运输系数和高能耗的港口工业,如石化、盐化、钢铁、建材工业等提供必备条件。

加快以滩涂垦植、海水养殖和远洋捕捞为支柱的海洋“第一产业”。苏北沿海三市都有很长的海岸线,滩涂垦植业是充分挖掘滩涂资源潜力的主要企业,应加大投入,尽快将潮上带滩涂全部开垦出来。应当考虑采用设立农业综合开发区和农林牧场的形式进行农场化、机械化规模开发,主要发展林业、特禽特畜、特种经济作物的生产。海水养殖是充分挖掘潮间带滩涂和辐射沙洲生物资源潜力的主要产业。苏北沿海以淤泥质岸线为主的自然地理特征,决定了海水养殖必须以潮间带和辐射沙洲海水养殖为主,浅海养殖为辅;以对虾、蛤、蛏等优势种群的养殖为主,以引进海珍品和其他非优势种群为辅;以牧场化、工厂化精养为主,以大面积粗养为辅。在大力发展海养水产品生产的同时,要力争在延伸加工层次和增加附加值上有所突破,尽快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海洋食品、海洋药物和海洋生化制品企业,使之成为带动海水养殖业大发展的“龙头”。远洋捕捞业是参与世界海洋资源开发的主要产业。苏北沿海地区在努力保护近海鱼类资源的同时,必须把眼光转向世界,实现渔业以近海捕捞为主向远洋捕捞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以中心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规划沿海地区基础设施和服务业建设。苏北沿海地区是江苏省基础设施和服务业最为薄弱的地区,加快社会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向这一地区集中,加快建立以港口和海洋运输业为核心的大海洋和滩涂经济,就必须突破这一薄弱环节。目前,苏北沿海三市都有自己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但互相缺少衔接;且大多数只考虑到中心城市,未考虑到可能建港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沿海滩涂是海湾和滩涂开发的最前沿,目前缺路、缺电、缺淡水、缺医院、缺学校、缺商业网点的情况却相当普遍。因此,三市间的大通道建设必须衔接,未来建港地区必须有大容量的水陆疏港干线,重点开发地区必须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较完善的中心城市或小城镇作后勤基地,整个滩涂必须具备路、电、水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苏北沿海经济带的后发优势分析

现阶段要加快开发苏北沿海经济带,必须选择基础好、潜力大、综合开发和社会环境相对优越、辐射带动力强的地区作为突破口,尽快形成苏北沿海经济带的增长点和发展极。盐城位于苏北沿海中部,在很多方面具有后发优势。

海洋牧场经济效益范文6

内蒙古草原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草场退化、土壤风蚀沙漠化问题严重。内蒙古现有草地面积7880万hm2。是我国草地分布面积最大的区域。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草场退化、土壤风蚀沙漠化严重。据统计。草原带退化、沙化、盐碱化面积累计已达1544万hm2,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38.7%,其中沙化面积为747万hm2,占到天然草场面积的16%。现在平均每年仍有70万hm2草原不同程度地发生退化现象。

内蒙古还是全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省区之一.有沙化土地和潜在沙化土地3600万hm2。其中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面积1867万hm2。目前,荒漠化土地仍在以每年667多万hm2的速度扩展。全区有2/3的农田、60%的草牧场仍不同程度地遭受到风沙侵袭。

一、生态建设引入财政政策的必要性

(一)生态资源具有公共性

在现实生活中。大气、江河湖泊、海洋等都被认为是一种可以无偿使用的公共资源;而对于土地、森林、矿山资源。虽然法律规定归国家所有,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在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产权关系非常模糊,在实践中也被当作公共资源来使用。

生态资源的公共所有属性,使每一个使用者会最大限度地从中获得资源,对此,美国学者哈丁在其著名论文“公用地的悲剧”中做了论述。哈丁在文中描述了这样一种情形:有一个对所有人开放的牧场,每个理性的放牧者都想在公共牧场中放养尽可能多的牲畜.因为每个放牧者从其牲畜那里获得直接利益,只承担过度放牧所产生的成本的一部分。当每个人都这样做时,牧场由于过度放牧造成退化的灾难就会发生。哈丁总结道:“这就是悲剧所在。每个人都被锁在一个迫使他在有限范围内无节制地增加牲畜的制度中。毁灭是所有人都奔向的目的地。”“公用地的悲剧”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从中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公用资源在使用中会被过度开发利用,最终造成公共资源的破坏。

由于生态保护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的特性。因此生态保护也只能由政府来实施。但政府要进行生态保护。应该向生态环境的所有受益者强制性地收取一个价格,而生态税收就是这个价格较为理想的体现形式。通过税收一方面满足了政府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的财力需要;另一方面也为治理公共产品的外部性提供了必要的资金。

(二)生态保护具有正外部性

正外部效应是指某项经济活动对其他人带来了利益,当出现正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却得不到应有的利益补偿。

正外部效应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正效应的生产者由于不能从中得到补偿。从而使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其结果导致过少生态保护出现。生态保护是一种为社会提供集体利益的公共物品和劳务,它往往被集体加以消费.基本上属于社会公益事业.是具有正外部性很强的公共产品。因此.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三)生态破坏具有负外部性

负外部效应说明的是某项经济活动对其他人带来损失的现象。当出现外部负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而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外部负效应对生态环境影响也是严重的。负效应的生产者由于不支付必要的代价,从而使私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其结果导致过多生态破坏活动产生。比如。过度放牧,过伐森林资源造成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等等。由于这些负效应都不包括在生产者的成本里,对这些不利活动也不付出任何代价。因而这些对生态保护的有害活动也不会自然降温。当出现外部负效应时,政府可以采取行政法律手段,关停或限期治理;也可以采取财政税收手段.征税或提供补贴。

(四)生态保护具有信息不对称性

生态保护的信息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对生态系统的认识有限或者对生态破坏问题的影响缺乏了解,人们往往做出不利于环境的经济活动,造成了生态系统恶化;二是由于信息的公共性和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的破坏者往往对处于不利地位的受害者进行信息封锁,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生态保护中的信息不对称性也要求政府财政有所作为,加大信息宣传.沟通力度。

二、内蒙古生态建设中的财政政策局限性

(一)财政资金投入不足

近几年来国家对内蒙古生态建设的投入显著增加,生态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自1998年开始。国家累计投入资金200多亿元,先后在内蒙古实施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天然林资源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经过多年的不断治理,内蒙古的生态建设已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内蒙古幅员辽阔。生态建设任务艰巨,而且生态重建工程是一项长期、长效工程,涉及的地区广,部门多,要求配套资金也多。所以。内蒙古目前各级财政在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的投资还是难以满足内蒙古生态环境根本改善的目标。

(二)资金投入结构单一

长期以来,生态建设主要依靠国家财政资金。并吸引了国债资金。生态建设虽然要求地方财政提供配套资金,但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特别是有些地区财政相对困难,很难按照方案要求全额配套。另外。生态建设的正外部性。使得民间资本很少进入。同时.地处生态环境恶劣区的农牧民自身积累资金的能力又相当有限。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投入更是微乎其微。稀少的资金,单一的资金投入主体显然不能很好促进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税收制度不健全

生态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缺乏系统的保护生态和环境的税收政策。没有设立专门的生态税种。生态税又称环境税。是指国家为实现特定的生态环保目标,筹集生态环保资金,并调节纳税人相应行为而开征的有关税收的总称。目前,我们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税,只存在与环保有关的税种.如资源税、消费税、耕地占用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等。尽管这些税种的设置为保护环境提供了一定的激励和资金。但其本身并不以保护生态和环境为目的,难以形成稳定的专门治理生态和环境的税收收入来源,从而弱化了税

收对保护生态和环境的调控作用。

三、内蒙古生态建设的财政政策取向

(一)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家财政投入,减少地方配套资金比例

各地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资金短缺问题。由于工程区大多属于贫困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地方财政可支付的财力有限。地方财政的配套资金难以落实,造成各项建设任务很难完成,影响了工程整体的进度、质量及效益的发挥。为此,建议国家对生态保护工程规划方案进行调整,充分考虑地方政府的经济实力,加大国家投资比例,适当降低地方配套资金的比例。

(二)进一步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其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生态环境这种“公共产品”在消费上不具有竞争性,在占有上也没有明显的排他性,无法进行市场交换。因此。保护生态资源进行的投资,就不能从市场上得到补偿。为了保持生态性森林资源的持续经营。必须增加计划机制的作用,即建立完善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把生态环境效益推入市场,体现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由受益主体向投资主体进行补偿.才能弥补市场机制在生态建设中的失灵。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生态保护工程的客观要求,是生态保护工程实施的前提和保证。

当前我国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直接拨款方式,由于国家财政能力所限资金数额不大,难以满足生态效益补偿资金需要。目前,应以国家财政投入进行补偿的国家干预方式为引导,推动市场化建设,逐步建立以市场投入为主、国家财政拨款为辅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从目前内蒙古的实际情况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补偿金的提取。首先是各级政府从每年财政安排的林业资金中。抽取一定比例用作生态的建设、保护和管理;其次是从各级政府每年安排用于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第三是将部分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列入财政预算内的基本建设投资计划。

(三)积极采取措施拓宽生态建设资金的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居民储蓄数量庞大,为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生态保护融资成为可能,可以通过提高利息率的办法使这些闲置的资金流向生态领域。国债要继续加强环保投入。同时可以考虑发行专门用于环境保护的国债,也可以发行专门的绿色彩票。为生态建设筹集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