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精神的理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企业精神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企业精神的理解

对企业精神的理解范文1

[关键词] 企业精神 特征 作用 培养

企业精神是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每个企业都有各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它往往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加以概括,通常通过厂歌、厂训、厂规、厂徽等形式形象的表达出来。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企业精神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被全体员工认可的、能够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情感和思想境界,其能够反映企业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观念,企业精神是和现代企业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一、企业精神的基本特征

1.企业精神是一种精英意识。作为现代企业必须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作为企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硬件设施,拥有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作为企业家必须正确企业定位,必须制定合理的企业发展战略,必须结合企业的特点制定适应企业的规章制度,必须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各类人才,而这一切都是企业家经营理念的反映,是企业家价值理念的反映。企业精神的形成和培育从一方面看也是企业家自身价值的实现和自身品质的体现。从此层面讲,企业精神是精英意识的集中体现。

2.企业精神是一种群体意识。企业精神是全体员工共同拥有、普遍掌握的理念,只有当一种精神成为企业内部的一种群体意识时,才可认作是企业精神。企业的绩效不仅取决于它自身有一种独特的、具有生命力的企业精神,而且还取决于这种企业精神在企业内部的普及程度,取决于是否具有群体性。企业精神能让员工们自觉的为核心价值理念服务。从此层面讲,企业精神就是一个群体精神。

3.企业精神是稳定性和动态性的统一。企业精神一旦确立,就相对稳定,但这种稳定并不意味着它就一成不变了,它还是要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企业精神是对员工中存在的现代生产意识、竞争意识、文明意识、道德意识以及企业理想、目标、思想都具有稳定性。但同时,形势又不允许企业以一个固定的标准为目标,竞争的激化、时空的变迁、技术的飞跃、观念的更新、企业的重组,都要求企业做出与之相适应的反应,这就反映出企业精神的动态性。稳定性和动态性的统一,使企业精神不断趋于完善。

4.企业精神是独创性和创新性的统一。每个企业的企业精神都应有自己的特色和创造精神,这样才能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活动具有针对性,让企业精神充分发挥它的统帅作用。企业财富的源泉蕴藏在企业员工的创新精神中,企业家的创新体现在它的战略决策上,中层管理人员的创新体现在他怎样调动下属的劳动热情上,工人的创新体现在他对操作的改进、自我管理的自觉性上。任何企业的成功,无不是其创新精神的结果,因而从企业发展的未来看,独创和创新精神应当成为每个企业的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

二、企业精神的作用

1.凝聚作用。企业的形成过程,就是企业员工的思维模式形成过程。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系统的规章制度把“社会人”培养为“企业人”,形成全体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从内心认识企业文化,认知企业灵魂,从而化为企业员工自身的内动力,形成企业合力。企业精神可以起到凝聚员工力量、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2.激励作用。企业精神作为软文化,在形成以后,发挥着软约束的作用。企业精神能够激发员工和企业家的创造激情,同时还能激发员工的内在潜能,使内在潜能在最大程度上获得发挥。企业精神以尊重人的价值为着眼点,是以文化形式激发人的积极性的管理模式,其能够对企业员工产生激励和鼓舞,让企业员工树立起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

3.协调作用。企业精神强调关心人、帮助人、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尊重个性差异,,是协调各种矛盾问题的有力的剂。企业精神成为大家调适心态、调整行为、调节关系的准绳和标准,从而可以较为顺利地创造出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化氛围,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软环境。

三、企业精神的培养

企业精神的是一个长期的系统过程,并且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此培养企业精神需要多方面的合力,同时需不断努力,长期坚持不懈,才能使企业精神发挥应有的作用。

1.企业家。企业家在企业精神的培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家是企业经济发展的带头人,是富有创新精神的开拓性人物。企业家应注重自身形象,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用较强的影响力带领企业员工不断进取,开拓创新,同舟共济,为完成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要以自己的战略眼光、价值观念、精神面貌和表率作用,在人格、能力、作风、情感等方面成为员工的榜样,增强企业员工的信心和优越感。企业家应成为企业精神的倡导者、培育者,同时还应该是发扬企业精神的典范。

2.企业员工。企业员工是企业的生力军,是企业员工是企业精神的实践者、丰富者和发展者,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通过多种渠道,运用多种形式,对企业各类人员进行技术、业务、政治理论以及文化素质的培训,把现代企业精神渗透到各种教育活动之中。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企业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作用,树立生产经营中的典型代表,不断强化企业精神,

3.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是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形成的基础。必须正确处理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使二者相得益彰,相互发展,相互促进。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先进文化又为企业文化的发展提供平台,在企业的发展中,我们应将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

总之,企业精神是现代企业的标志之一,现代企业必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有特色的企业精神,从而才能真正在市场经济中形成自己的品牌,才能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对企业精神的理解范文2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企业持续发展 推动作用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许多企业在加强企业管理的同时,将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和方式,成为企业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性战略。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内在“软实力”来应对风险,将越来越引起广大企业家们的高度重视。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企业文化塑造良好企业形象,有助于推动团结向上的员工群体的形成

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的进程。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离不开外在形象的竞争,包括企容企貌、工作环境、文化设施等,它是企业管理理念、价值观、职工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这种形象上的差别,因管理理念的不同而各有所异,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企业文化来塑造。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和社会美誉度,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使职工从心理上对企业产生了自豪感和归属感。热爱企业。关心企业,企兴我荣,企衰我耻,从而以积极的工作热情投身到企业的发展建设中去。

1、靠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企业精神要让每一个员工理解、认可,需要企业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在企业精神教育中,企业采取各种活动。教育引导职工立足本职苦学技术,争创效益,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理解企业精神的深刻内涵。达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靠企业的发展来推动。企业的工作环境建设对企业文化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改善员工工作和生活环境,是促使员工热爱自己企业的一个条件基础。员工关心企业的发展是以对企业的热爱为前提的。而这种热爱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给予职工的优美工作、生活环境和丰富的文化生活。企业积极采取措施,美化绿化职工工作生活环境,配置文体活动器材。建起职工之家、图书阅览室、篮球场、健身房等,还在重要节日期间组织篮球赛、乒乓球赛、趣味活动等,营造了“家”的浓厚氛围。促使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自觉地转变成为企业发展出力流汗、尽心奉献的强大动力。

3、靠文化典型来带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好的典型是企业文化的“形象大使”。它给员工提供的不仅仅是学习的目标,也给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树立了标准的、规范的、符合企业形象的典范。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培养先进人物。成为我们企业文化的“形象代言人”。先进的员工用自己的精神、事迹和行为。教育、引导、规范身边中员工的行为。成为广大员工争相效仿的榜样。

二、企业文化打造的企业精神,有助于企业加速提高员工队伍战斗力

企业文化的精神层面决定着企业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及职工精神面貌等,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企业管理行为的指导思想,也是提高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决定因素。作为企业,我们的根本任务和发展目标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最大限度地实现效益最大化。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促使员工与企业树立共同的发展目标、企业精神、职业道德等观念。建立共同认可的企业精神,靠这种精神的凝聚作用,可以把员工与企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企业在认真总结分析过去团队精神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企业精神,对广大员工精神意识的高度概括,也是生产经营理念、管理创新、职工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并且要通过多方面的宣传教育,使得这种精神慢慢渗透到了员工的行为中去,促成了员工创新创业、敬业奉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的养成,极大地增强了员工干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企业精神的形成必须符合企业的具体实际。企业精神的内容是建立在企业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生产特点、人文环境基础上的。只有立足实际,企业精神才具有生命力、向心力、穿透力和凝聚力。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代表着广大职工的共同心声。企业文化既然是大众文化,那么,企业精神就决不能是某个企业领导的个人观点想法,它代表着广大职工群众的共同意愿。我们在开展企业各项活动,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尽可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大讨论。提炼出象征员工蓬勃向上、锐意进取,兢兢业业的企业精神,并引导员工了解它、感悟它、走进它。将自己的价值趋向同企业奋进目标相融合,营造上下一心,创新创效的工作氛围。

三、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人本文化的形成发展

企业文化管理倡导的人性化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中坚持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相互融合的。可以更好地提高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文化推行人本管理,把人看作是具有多方面需要和发展能力的“文化人”、“社会人”,把人视为企业发展最为宝贵的资源。企业文化着重于精神激励和员工价值的体现,致力于员工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我提供机会,通过全方位的关怀和照顾,激发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同时,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管理者进一步确立员工是企业主人的观念,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增强责任感。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一种高超的管理艺术。它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实现由制度管理向柔性管理的转变,大大减轻管理者的负担,推动企业的各项工作。

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现在管理上就是人性化管理。而人性化管理的最高层次,就是让员工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即让适宜的人干适宜的事,达到想做事的有机会,能做事的有位子,会做事的有职权的目标。随着员工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独立思考、辨别是非的能力不断增强,个性化得到充分展现;坚持民主、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呼声日趋高涨。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必须坚持民主、建力健全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体系。以便满足职工的自我需求。只有注重对员工深层次的管理,使其自身的价值能够得到公平体现。才能将企业价值与个人价值有效的结合起来,激发员工为企业创新奉献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管理风格。促进了企业目标的实现。“尊重人的价值、体现人的价值”的管理理念在我们职工心耳中扎下了根,并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管理文化。在人本管理的方式下。人的积极性得到了深层次的调动,进一步作用于生产管理,为企业实现健康稳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四、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营造温馨和谐的工作氛围

企业文化要求企业管理决策者要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理,解人,协调企业内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要进一步增进密切企业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缓解或消除各种矛盾和不利因素,从而创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把企业和员工的注意力集中到企业的企业管理和事业发展上来。在实现企业管理功能的整体优化的同时,企业内部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运用。

对企业精神的理解范文3

一、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部分企业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缺乏思虑,投入的精力不够。

一些企业经营者忙于解决企业的生存和稳定问题,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主要通过宣传、企业文化部门进行号召开展活动,难以打破表面的、应付的、零碎的局面,号召力不强,工作力度不够。

第二,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偏差。

没有从企业的管理理论层面认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跟着感觉走,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酒,企业文化成为时髦的标签。

第三,对企业文化系统思考和理性提炼不多。

一些企业比较注重对企业的外部改善,重视企业环境的整治,形象的设计,但对理念的提炼不够,企业文化缺乏实在、细致的建设。有的企业提炼了企业价值观或企业精神,但缺乏个性挖掘,雷同的多,创新的少。

第四,企业发展目标不确定影响企业文化建设。

一些企业改革未铺开,改制未到位,处于改革调整之中,企业发展定位和目标尚不明朗,对未来企业文化无法进行系统规划。因此,企业文化建设难以进入深层次和实质性操作,只能停留在对员工进行一般性精神口号式的鼓动上,未能真正从员工的行为和企业管理上体现出来。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第一,提炼核心理念,扩展理念体系。

建设企业文化,必须首先树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而且要成为企业员工都认知和认同的理念。企业在做品牌推广时,要让客户和顾客也认同企业的这种价值观念。如海尔的“真诚到永远”已经由最初的产品和品牌的理念上升为一个企业的理念,成为海尔企业文化的核心。

在构划企业整体发展战略时,将企业文化列入总体框架,用发展的眼光,从整体上思考,从全面上把握,提出适合自己企业新特点、新要求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要尤其注重从文化角度提炼精华,从内涵层面纵深思考,从形象方面拓展提升。一方面,以鲜明的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和企业标识,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另一方面,深入发掘企业在创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赋予“面向世界、国际一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新时代内涵,形成独具特色的个性企业文化。

第二,着力建设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企业文化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一般而言,企业比较注重企业精神或经营理念。在一些企业,常常看到“艰苦奋斗、默默奉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等字样的“企业精神”,不少企业还有统一的厂服、规范的形象识别系统。这些内容自然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它不是企业文化的全部。笔者以为,要把企业文化真正建设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着力点应该放在建立与企业经营理念相一致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第三,利用自身优势,打造品牌形象。

打造品牌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产品是品牌的载体,产品形象最能体现品牌形象、企业形象。企业经过几年、几十年的磨练,都创造了在一定区域、领域有影响或声誉的产品品牌。虽然这些品牌不如国内、国际知名品牌那样高的“含金量”或知名度,但我们必须通过发挥自身的技术、质量优势,把特色产品作为创建品牌的基础,通过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改进外观设计,营建销售网络,拓展国际市场等途径,不断提升自己的产品品牌形象,为企业文化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树立先进典型,弘扬企业文化。

对企业精神的理解范文4

关键词:企业战略;自主创新;核心能力;企业文化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自主创新内涵的理解及其界定的几种主要观点包括:从科技创新的角度进行自主创新的分类以及自主创新内涵和外延的界定[1-4];从是否形成知识产权的角度进行企业核心技术与新产品价值的辨析[5-6];从技术创新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区分[7]……。但笔者认为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宏观角度和政策法规角度分析居多,而在微观的企业层面上对自主创新的认识仍然不够深刻,尤其是对自主创新实现过程中的要素分析欠缺,更多的是对“创新”的认识,习惯采用各种创新标准对自主创新进行划分,这样虽然容易从某个创新的角度理解自主创新,但并不能抓住自主创新活动的共同特征,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自主”的理解不足。本文从企业战略层面讨论企业核心能力、企业导向和企业文化对自主创新的影响,着重分析“自主”性在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表现,进而揭示自主创新活动在企业微观层面上的共同特征。

一、自主创新与企业的核心能力

Hamel和Prahalad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决定企业能够形成某种竞争优势。技术能力、组织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管理能力都能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且每一种能力还可以继续细分。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拥有的最主要的资源或资产,企业核心能力的储备状况决定企业的经营范围,特别是决定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广度和深度,也决定了企业的效率差异。尽管各个企业的核心能力不尽相同,但一般都具有稀缺性(某一企业所特有的)、可延展性(核心能力可以使企业进入各种相关市场参与竞争)、价值性(核心能力能够使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难以模仿性(核心能力应当不会轻易地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等特征。

自主创新的提出在宏观层面有着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含义,落实到微观层面主要就是引导企业要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在企业的核心能力里,技术能力是最根本的核心能力,其他核心能力都是以一定的技术能力为基础的,技术的改变从根本上要求其他的核心能力要与之相适应。实现技术进步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是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其中,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并不符合企业核心能力的特征,只有技术创新能够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因此,从企业核心能力的角度而言,自主创新在微观层面就是企业能动性的技术创新能力。

从来源上讲,技术创新主要有三种。①模仿型技术创新。模仿型技术创新是指企业模仿已有的技术成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而产生与原有技术的差异性,且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它是在率先者成功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进行的技术扩散,尽管可以回避研发风险,但其毕竟是一种跟随创新,所以形成的核心技术档次一般不会太高,而且具有扩散性,易于模仿,在市场上存活的时间不会太长。②自主型技术创新。自主型技术创新是企业依靠自我技术力量进行的以满足或创新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技术创新,其优势是使企业拥有率先独占性的核心技术并进而创造消费市场,但这种创新方式需要企业拥有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和比较雄厚的资金等作为保障。③集成型技术创新。集成型技术创新是企业将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等多种技术范式有机地组合起来,按照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构成一种新的产品或经营管理方式,通过对经济、技术、资源等各种要素的合成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它利用技术之间的协作性和系统支持性使创新后的新技术、新产品要比单一技术的贡献之和大,亦即1+1>2。一般认为,技术创新过程的集成促进了各种资源要素的优选,并以适宜的结构形成一个有利于资源要素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集成创新的优势在于它的整体性,某些在单一技术上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却能通过集成创新在整体上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然而,集成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技术范式彼此之间的契合需要经过反复尝试和试错,因此要求企业拥有一定的人才和资金等作为保障[8]。

以上三种技术创新方式都可以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最能体现出自主创新自主性的则是第二种方式,因此也被称为原始创新。然而,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各自发展战略不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第一种技术创新方式通常是最经济、最实用的创新方式,此时模仿性技术创新方式作为企业核心能力,其自主性主要表现为在模仿创新过程中对模仿(引进)技术的消化与吸收;集成创新往往要求单个企业具有足够的规模,此时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作为核心能力对于企业的集成技术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其自主性也主要表现为企业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

二、自主创新与两个导向的沟通

自主创新的理论基础是技术创新,要解决自主创新的企业导向问题,首先要从技术创新与企业导向的关系入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受两种企业导向的影响。①以企业家为导向(entrepreneurialproclivity)的技术创新,这种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密切联系,它通过企业家管理的一般过程在技术创新中表现出来。Schumpter认为,企业家特有的精神就是愿意打破既定的框架,更容易推动企业突变式的创新和长期竞争优势的建立,从而以技术为根本优势确立市场优势,并进而指出创新是企业家的基本职能[9]。②以市场为导向(marketproclivity)的技术创新,这种技术创新以企业对市场和顾客需求的快速捕捉和反馈为主,表现为相对竞争企业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深的层次满足顾客偏好。Hamel和Prahalad认为,市场导向会将企业的注意力仅限于客户已经表达出的需要上,因此市场导向型企业可能更多地关注现有产品线的延伸,而不是寻求对现有的和新客户的潜在需要的更深挖掘,会忽视在新市场中寻找新机会和开发新产品[10]。Christensen和Bower则认为,市场导向的创新容易使企业资源配置倾向于与现有市场相关的渐进式创新[11]。

显然,以企业家为导向和以市场为导向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是不同的,以企业家为导向的企业更容易发生突变式创新,而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更容易发生渐进式创新。那么,对自主创新而言是否存在着这样两个企业导向,从而有突变式自主创新和渐进式自主创新之说?笔者认为,从企业家精神、市场导向与自主创新的相互关系出发,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因为自主创新的过程既要求企业家精神体现出“自主”的特性,又要求通过市场导向反映出“创新”的价值。

对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最早进行系统阐述的是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Schumpeter,1934)[12],他把企业家精神归结为五点,即企业家的首创精神、企业家的成功欲望、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企业家的精明与敏锐、企业家的事业心。由此可见,首创精神、成功的渴望、承担风险和乐观精神、精明强干、进取精神,构成了企业家精神的五大要素。这五大要素构成了自主创新成功的基本条件,是克服自主创新过程中各种困难的关键。企业家不仅是创新活动的主体,而且是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形成过程中关键的人力资本保障。由于企业家精神的存在,企业才具有创新的活力,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才得以激发,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创新的氛围。企业家作为创新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除了必备的个人素质培养之外,还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技术人才队伍。企业家的凝聚力、感召力把企业员工团结在一起,使其愿意为技术核心能力的构建发挥各自才能。企业家精神的激励作用促使企业进行创新,创造新的知识,增加知识储备,为技术核心能力的发展提供支撑。

此外,熊彼特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另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企业家精神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它是长期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在熊彼特看来,经济发展是一个“创造性破坏”的内生的动态过程,即不断地通过开发新产品、引入新的生产方式、开辟新市场、获取新原料和建立新的组织结构来推动创新的过程。创造性破坏的灵魂是具备了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反过来,也只有不断地实施和推动创新的人才称得上是企业家,而自主创新的过程正是企业家精神的集中体现。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追求创新、勇于尝试的精神特征,它的形成受到企业家的个性、教育背景、个人经历以及外部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是企业的无形财富[13]。因此,企业家精神不可能像企业的产品一样具有特定的物质形态,人们只能通过某些表现形式来体会企业家精神的巨大作用。企业家通过自主创新获得核心技术充分体现了企业家精神内涵的核心,在自主创新过程中企业家组织研发、发现新技术以及克服困难、开拓市场都是企业家精神的体现。

对于自主创新而言,企业家的价值除了组织研发、承担研发风险、管理创新过程,一个同样重要的方面就是将技术成果引入市场实现经济价值。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微观层面上自主创新的形式是模仿及消化吸收创新、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其中原始创新最能够体现自主创新的自主性,也是企业家导向最集中的体现;而模仿及消化吸收创新的自主性表现在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上,这也体现了企业家精神,但是此时的市场导向要强于企业家导向,企业模仿创新的主要目的是尽快占领市场,满足顾客需求;集成创新的自主性更体现在企业家对企业的控制力上,而创新的效果则需要市场的检验,因此集成创新最能够体现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的融合。图1给出了企业家精神与市场导向在自主创新各形式中的体现和相互关系。

三、自主创新与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它是企业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包括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企业制度、企业精神、历史传统、文化环境等。企业文化具有两个层次:一是外显文化,即显露在外部的人们可以直接察觉到的诸如企业的标志、工作环境、规章制度、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等,这些可归结为三个层面即制度层面、结构层面和经营层面;二是内隐文化,即较深层次的不易为人们所察觉的诸如企业的管理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目标等。笔者认为,企业文化主要通过内隐文化影响自主创新,而自主创新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却首先是在外显文化上,进而影响内隐文化。因此,就微观层面而言,内隐文化和外显文化可以通过自主创新的相互影响,彼此协调。

内隐文化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目标对自主创新的影响。企业目标分为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都对自主创新有影响,但通常情况下长期目标的实现更要求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主要表现为通过自主研制自主开发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而短期目标除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外,还应为自主创新积累力量,一味依赖引进技术去达成企业短期效益的做法对企业长期发展是危险的。二是企业价值观对自主创新的作用。企业的价值观是比企业目标更深层次的企业文化,通常能够影响企业目标的制定。企业无论具有一个充满朝气、自强不息的价值观还是投机取巧、得过且过的价值观,都会影响企业的自主创新,前者可以在资源、制度、组织等方面给企业自主创新营造各种有利的环境,而后者极有可能使自主创新流于形式和口号。三是企业精神对自主创新的作用。企业精神是深层次的企业文化,它源于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个人品质、价值观和精神风貌的体现。正如不是每个企业都存在企业家一样,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具有企业精神,而一旦企业家的精神影响了企业中每个人,具有相同价值观的员工能够领悟并贯彻这种精神,那么企业家精神就会上升为企业精神。罗宾斯(S.P.Robbins)和库尔塔(M.Coultra)认为,在企业中文化首先是一种领悟,个人根据他在组织(企业)中的所见所闻来理解组织(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作为企业文化中更为内在的、不易察觉的构成要素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企业的每一个成员。在一个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奋发图强的企业中,每一个企业成员都会察觉到一种竞争意识和机遇意识,会产生一种责任感和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这种领悟能产生对企业理念、道德行为规范和企业精神的认同感。从前文对企业家精神与自主创新的讨论得知,存在企业精神的企业也一定是积极实现自主创新的企业,因此,塑造企业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及塑造企业精神本身就是培养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

同时,自主创新也会影响企业文化,这种影响主要作用在外显文化即对制度层面、结构层面和经营层面的影响。自主创新对外显文化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创新本身对外显文化的影响,二是“自主”性对外显文化的影响,而后者也就是以自主创新的企业家精神为指导的内显文化对外显文化的影响。自主创新与企业文化的关系见图2。

技术创新在企业中以一种内部变革的形式存在和发生作用,结果体现在促进企业制度中各种保证技术创新启动、运行和扩散的相应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由于技术创新在企业中发生,因此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必然要求企业的制度层面进行相应的制度变革和制度创新。具体地说,技术创新活动使得企业的经营决策、计划、组织和人事管理等所表现的外显文化随着技术的变革和创新而发生变化;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必须建立相应的机构,这必然导致企业结构的变动调整,此外,技术创新也内在地要求对技术创新成功发挥重要作用的人员掌握更多的企业资源、拥有更多的自主决策权,这都会引起企业结构的变动和重组;技术创新引起企业经营活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生产环境的改变和外部消费者对企业的重新定位。技术创新会引起企业的生产设备、工作人员、生产环境、工艺流程、管理制度等的变动,依靠新的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往往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在市场上被消费者接受、认同并改变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这样就要求企业协调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制定最佳的市场策略。

自主创新的自主性则要求企业在制度、结构和经营上体现出企业家精神,比如,原则性与灵活性并举的人事制度能给予人才充分的施展空间,扁平化和网络化的企业组织结构有助于迅速决策、共享创新资源并抓住市场机遇,灵活的经营策略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机制可以创造新的顾客需求。

四、结语

企业真正将自主创新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国家实现全面振兴的基础,自主创新是企业能动性与技术创新的有机结合,这种自主性不是靠行政命令和资金投入就能够获得,而必须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影响企业战略层面的一般要素也对自主创新产生影响,其中将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原始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企业有意识培养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体现自主性的重要标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两种导向,以企业家为导向的更偏重于原始创新,企业家精神是自主创新的集中体现;以市场为导向的则偏重于消化吸收创新,为自主创新打下市场基础;集成创新既体现了企业家控制力,又注重市场检验,因此最能体现出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的融合。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战略形成的背景,不仅要在制度、结构和经营层面体现企业家精神,更要深入到企业目标、价值观和精神层面,这样才能真正形成自主创新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尚勇.从科技经济两个方面把加强自主创新落到实处[J].中国科技产业,2005(3):16-17.

[2]朱高峰.自主创新:把技术与经济融为一体[N].光明日报,2005-11-13(A3).

[3]王元.探寻自主创新三大要点[J].深圳特区科技,2005(7):56-57.

[4]彭纪生,刘伯军.模仿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J].科学学研究,2003(4):423-427.

[5]温瑞珺,龚建立,王黎娜.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5(9):68-69.

[6]毛建军.自主创新从概念走向实践[J].科技促进发展,2006(6):36-46.

[7]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36-45.

[8]李宇,高良谋,关伟.企业控制力的视角: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的动态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4):485-488.

[9]约瑟夫•熊彼特.企业家的职能[J].冯文光,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8(3):61.

[10]HamelG,petingforthefuture[M].Boston: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1994:57.

[11]ChristensenCM,BowerJL.Customerpower,strategicinvestment,andthefailureofleadingfirm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6,17:197-218.

对企业精神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 自媒体 员工 企业精神

1 自媒体平台的特征

自媒体是一个普通人能通过数字科技与其知识体系相联,向大众提供并分享信息、思维情感、自身新闻的平台,最具代表性的自媒体表现形式是博客、播客、微信等,在我国,则是以各门户网站的微博和腾讯的微信发展最为普遍。特别是微信发展更为迅速,我们已经全面进入自媒体时代。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1)亲民性。每个人只要在各种自媒体平台上通过申请注册,就可以拥有“自己的媒体”,可以向广大的社会受众表达观点、信息、抒感。构建自己的“自媒体”平台。(2)交互性。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网络设备的普及,每个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方便地将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等上传到自己的“自媒体”平台,也可以随时通过自己的“自媒体”平台转发别人的信息,参与评论,互动交流。(3)快捷性。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甚至门户网站的信息要受到制作采访编辑周期的影响,即使门户网站的消息也只能针对少数有影响的事件,因此事件发生至信息有时间差。

2 自媒体对企业员工企业精神培育的影响

自媒体的亲民性、交互性和快捷性的特点,让企业员工可以随时关注同事朋友的思维动态以及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在自媒体平台上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观点,企业员工可以随时掌握最新信息。

2.1 积极的影响

(1)开阔员工视野,促进企业员工思维成熟。企业的员工也可以在自媒体平台上关于本企业的信息以及评论等,自媒体平台上信息全面,内容覆盖面广,对整个企业各个层面进行全面的报道与评议。(2)引导员工关注企业,提升企业员工的意识。以前,在媒体上信息是一种特殊的权力。企业员工普遍关注企业的事物,企业员工能在自媒体平台本企业的信息和各种评论,从而引导企业员工关注企业,提升企业员工培育企业精神的意识。

2.2 消极的影响

(1)价值观多元化,企业员工对企业的看法容易发生分歧。企业员工尤其对企业了解不多的员工,思维较为简单,如果长期接受到对企业的负面信息,会受到不同的思维,不同声音的冲击,使得企业员工在企业价值观、对企业的情感、企业伦理道德方面产生动摇。

(2)自媒体平台信息不规范,企业员工责任意识淡漠。会使企业员工职业道德认识模糊,企业情感淡漠,进而造成在自媒体平台上甚至在企业的实际运营管理中的员工的企业精神偏差。

(3)员工在自媒体平台上自我约束不够,法律意识淡薄。目前我国自媒体平台的规范不够健全,企业员工在自媒体平台匿名隐形时就会摆脱现实法律法规的约束,这也使得企业员工对自己的损害行为更为轻率,比如发言过于随意,恶意发表不利于企业的言论,随即就会引来无数员工的围观评论,在自媒体平台上损害企业权利现象比传统传播形式上更为严重,甚至做出违法行为。这些都有可能为企业员工企业精神培育增加难度。

3 自媒体环境对企业员工企业精神培育的影响及培育的方法

3.1 自媒体对企业员工企业精神培育的消极影响加大了企业员工企业精神培育的难度

首先,在自媒体上各种观点激烈碰撞,价值观多元化,使企业员工对企业精神培育的逆反心理加重。企业员工接受了的来自各阶层多渠道的信息,企业员工会对从企业精神培育过程中的所宣扬的信念和价值观产生怀疑,从而对企业开展的企业员工企业精神培育产生不良的影响。

其次,由于在自媒体平台上信息获取便捷,使部分企业员工藐视权威。在自媒体平台下,企业员工获取信息快速便捷,企业员工接受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因此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精神培育的培训内容,员工好像都“知道”,在培育课程上传播的企业价值观被员工质疑,其影响力还不如微博的一个评论,企业管理者的权威性受到挑战,但是由于员工的知识局限,其掌握的信息而未能形成知识体系,更缺乏深刻的理解,所以企业的员工企业精神培育课程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3.2 自媒体背景下提升员工企业精神培育效果的方法

面对自媒体时代企业员工的思维特点,企业管理者必须转变旧观念,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的要求,探索在自媒体环境下提升员工企业精神培育效果的方法途径。

第一,提升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素质,改变员工培训的方式。面对能接受到各种形形信息“知道分子”,企业管理者首先要有深厚的企业管理理论基础、科学的管理理念,面对自媒体平台上的信息,能正确分析处理。企业管理者在培训过程中对企业内部的各种矛盾不要采取回避的方式,更不能与普通企业员工一样,夸大企业的内部问题,而是应该理性地为企业员工提供思考问题的方式,引导员工理性、辩证、综合、全面分析问题,鼓励员工关注企业里发生的事情,采用讨论、辩论等沟通方式让员工将自己的观点在比较宽松的氛围中同企业管理者进行讨论,给员工建立一个发表不同观点的平台。

第二,加强企业员工媒体素养培育。自媒体简单的方式也带来了大量虚假的信息,对企业员工的思维可能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这就要求企业员工必须有一定的媒体素养。媒体素养是指包含如何解读媒体信息、如何对媒体进行批判和如何正确使用媒体。企业管理者应对企业员工如何从自媒体平台筛选信息、判断信息真伪、正确地使用自媒体信息进行引导和训练。

第三,建立企业员工企业精神培育的自媒体平台。自媒体的发展迅速,企业不能在自媒体平台上失语,企业管理者应认识到自媒体在信息传播、思维碰撞中的优势,建立企业官方的企业精神培育的自媒体平台,与员工加强互动,将主流思维、企业价值观通过员工喜欢的大众化的语言在自媒体平台上出去,建立企业员工企业精神培育的自媒体平台。

参考文献:

[1]方步青,陈登.自媒体语境下企业员工理想信念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3).

对企业精神的理解范文6

一、LOGO的概念

LOGO的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商标,顾名思义,商标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商品的标志,它的受用对象是一些机构或者公司,它们使用一些具有特殊含义的LOGO来向社会大众介绍自身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进而提高品牌的社会竞争力。在人类商品经济发展的历程当中,人们更倾向于接受视觉上的内容传递,指的就是LOGO,LOGO通过其简单醒目的表达方式向社会大众传递它所想要表达的内容,LOGO设计不止绘图那么简单,它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包括消费心理学、视觉理论以及美术等领域的知识,简而言之,LOGO就是一种图案,它被一些机构或者公司用来向社会大众宣传这些机构或者公司,以期提高这些机构或者公司的品牌影响力。

二、LOGO设计的特色及定位

2.1 LOGO设计的特色

在对企业LOGO设计的前期必须注意下面一些特征:要保证LOGO设计符合企业自身形象,力求给社会大众传达一种现代化的品牌理念,还要保证LOGO设计符合企业产品定位,不能让社会大众因为LOGO传达的信息而对企业的产品有所误解,LOGO设计还要重视现代气息,要把握住企业目标消费者的审美标准,要确保LOGO设计符合企业目标消费者的审美观,给目标消费者传达良好的第一印象,另外,LOGO设计的品牌定位一定要高远,要符合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提升企业整体影响。

2.2 Logo设计的定位

一、性质定位。意思就是以所代表的公司或者机构的性质作为出发点进行LOGO设计,如果公司或者机构的性质为餐饮业,那么在LOGO设计的时候要突出表现餐饮业的特点,如果公司或者机构的性质是加工制造业,那么LOGO设计就要体现出加工制造业的特点。二、内容定位。内容定位讲的是公司或者机构的品牌名称要与LOGO设计有一定的对应点,例如捷安特自行车的商标设计就和捷安特品牌首字母相呼应,体现LOGO设计的严谨性。三、艺术定位。艺术定位讲的是LOGO设计要和所代表的公司或者机构的品牌理念相符合,如果对运动品牌进行LOGO设计,就要突出运动品牌的运动的性质,如果对博物馆进行LOGO设计,就要突出博物馆厚重的文化底蕴的性质。

三、LOGO设计对于企业运营管理的作用

3.1 LOGO设计是企业精神的象征

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的精髓所在,一个没有精神的企业,就算规模再大,取得的经济效益再多,这个企业也是走不远的,因为企业精神是企业上下员工的精神支柱,是他们努力奋斗的精神食粮,没有了企业精神,那么企业员工也将会懒散怠工,一个缺乏活力的企业是强大不起来的,企业精神就像是一个企业的发动机,给整个企业不断提供强劲动力,促进企业不断进步。然而,企业LOGO是企业精神的象征,对于企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2 LOGO?O计是企业商品的浓缩

企业LOGO的设计就是以企业的商品为出发点进行的,LOGO设计的第一目标就是当消费者看到LOGO的时候就能明白这个LOGO所代表的商品类型,便于消费者方便快捷的寻找到所需要的商品,也便于企业对自身商品进行最有效的宣传。一个优秀的LOGO设计,除了在表达LOGO背后的商品之外,还能够向社会大众传达商品所具有的特性,以便吸引社会大众的注意力,提高企业商品的社会竞争力。因此,LOGO是商品的浓缩,LOGO设计基于商品,但是又高于商品之上,是对商品的浓缩与升华。

3.3 LOGO设计是企业品牌的象征

品牌不仅是一个企业的象征,更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力,品牌的力量在当今社会大众的消费心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品牌就是力量,品牌就是质量,品牌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一个著名的品牌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知名度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树立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是许多企业建设前期所注重的环节,而LOGO设计就是企业品牌的象征,一个好的LOGO设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品牌知名度,提升品牌影响力,LOGO设计对于企业品牌的树立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3.4 LOGO设计是企业绝佳的宣传手段

LOGO是一个公司或者机构绝佳的宣传方式,当社会大众听到一个公司的名字,那么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这个公司的LOGO,反过来,当社会大众看到一个LOGO,那么首先想到的肯定是LOGO所代表的公司,以及这个公司的产品和这个公司的形象,一个优秀的LOGO设计能够在无形中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增加社会大众对企业的认可度,对于企业品牌形象的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