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园文化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校园文化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校园文化的建议

对校园文化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校园文化;一校两区;对策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高等教育的经济投入不断增多,使各个地区高等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张,“一校两区”乃至“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在国内高校中非常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教学资源紧张的矛盾,提高了高校办学的竞争力。但这同时也造成了管理体制、教育教学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校园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相互交流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本文针对“一校两区”办学模式对校园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相互交流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分析解决方案。

一、高等学校新校区文化缺失的现象

1.学生的认同感缺失

从软件上来看,新校区虽有常驻的工作人员具体操作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但决策机构和主要人员都留在老校区,人员分散,精力分散,影响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难以形成有特色的品牌活动。此外,交通的不便也限制了一些高品质讲座、活动在新校区的举办,导致学生对新校区的亲切感较弱。另一方面,新校区与老校区之间距离一般都比较远,由于数量有限,教师日常奔波于两个校区之间,限制了与学生的沟通时间,不能及时发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学生也不能及时将困难反映给相关责任教师。教师的育人作用被削弱,使新校区学生感受到被冷落。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要形成完整统一有特色的校园文化,需要各个主体之间能够简捷便利地进行互动交流。但新校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教师与校区相互分离,教师到新校区上课的时间、交通成本大大提高,除了上课与学生有交流之外,教师很少与学生有课堂之外的学业互动,更不用提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沟通。此外,师生之间、年级之间缺乏良好的互动都阻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继承,使新校区的文化建设难度增大。

综上所述,新老校区之间的差距不是硬件设施之间的差距,而真正的差距在学校氛围,即校园文化的缺失。前国家教育部部长说过,优秀大学与普通大学的差距在于氛围,优秀大学在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文化传承后,形成了本大学独特的文化氛围,有着只属于本所大学的教学特色,与吸引学子的独特气质。由于新校区刚刚建立,缺失文化底蕴,在新校区学习生活的学生不能感受到自己学校的独特文化氛围,不能接受也难以传承本学校的文化特色,所以新校区大学学生缺失对新校区的认同感。

2.互联网介入造成的不良影响

在信息数字化、网络全球化的今天,处于时代最前沿的当代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互联网。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与新型网络教学的独特魅力,又进一步推动学生接触学习互联网。互联网在帮助学生学习,为学生提高前沿信息的同时,导致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这是由于新校区一般建设在城市郊区,缺少课外娱乐设施,同时部分新校区的资金紧张,学校一般优先保证教学楼、办公楼、食堂等设施的建设,体育馆、游泳馆等设施尚未建立,导致学生的课余时间基本活跃在网吧中。近年来,大型对战类网络游戏的日益火爆,使学生沉迷在网络中,对学校举办的课外活动积极性不高,导致与人面对面交流的缺失。

3.新校区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新校区一般位于城郊地区,远离繁华都市,缺乏都市的气息和氛围,学校周边的配套设施如交通、医疗、饮食等尚未提供到位,治安相对较差。校园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需要与周边环境相互融合,但这种相对较不完善的周边环境和治安影响了学生对高校文化的认同。

从校园内部环境来看,由于新校区的建设是分期完成的,学生入学后,部分设施存在边建设边使用的情况,校区内工地痕迹明显。校园内缺乏参天大树、绿荫成林等代表历史厚重感的标志性物质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失落,冲淡了他们对大学校园的憧憬,从而加大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难度。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1.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新校区一般位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城郊地区,远离繁华都市,缺乏都市的气息和氛围,学校周边的配套设施如交通、医疗、饮食等尚未提供到位,治安相对较差。校园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需要与周边环境相互融合,但这种相对较不完善的周边环境和治安限制了校园文化的开放性,也影响了学生对高校文化的认同。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设立专门人员负责与相关部门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为相关部门讲解新校区的优势与潜在价值。协调相关部门在新校区周边修公路,建立餐饮中心,与其他公关措施,增强都市的气息和氛围,并适当举办课余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改革教师考核方案,从制度上提高师生交流的积极性

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要形成完整统一、有特色的校园文化,需要各个主体之间能够简捷便利地进行互动交流。但新校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教师与校区相互分离,教师到新校区上课的时间、交通成本大大提高,教师除了上课与学生有交流之外,很少与学生有课堂之外的学业互动,更不用提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沟通。笔者认为,改革教师考核方案,从制度上提高师生交流的积极性,首先要建立完整的教师考核体系,并做出标准的考核评价标准。调查发现,一些资格较老的教师,由于年龄问题,并不注重教师考核,所以需要制定出合理严格的考核评价标准,督促教师与学生课上交流与课下接触。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参与活动积极性,同时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话题,进一步增加师生交流的机会,这样才能提高师生交流的积极性。

3.加强校史校情教育,增强学生对学校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由于新校区的刚刚建立缺失文化底蕴,在新校区学习、生活的学生不能感受到自己学校独特文化氛围,不能接受也难以传承本学校的特色文化,所以新校区大学学生缺失对新校区的认同感。笔者认为可以开设专门课程,为新校区学生专门讲解学校辉煌的成绩。同时也可以列举从本学校走出的专科人才,提高学生对学校的认可程度。

4.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提高新校区文化活动的层次与高度

从校园内部环境来看,由于新校区的建设是分期完成的,学生入学后,部分设施存在边建设边使用的情况,校区内工地痕迹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失落,冲淡他们对大学校园的憧憬。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应该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在适当的时间,例如节假日,在校园内举行有意义的大型活动,但应注重活动的质量与活动的主要意义。因为高质量的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师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可以在活动中进行交流,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弱学生的失落感。有意义的大型活动有助于提升新校区文化氛围,更有助与学校文化建设。

三、结束语

对于高校“一校两区”的现象,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这样才可以全面促进高校的发展,并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新环境下,要结合实际情况构建校园文化,孕育出气质独特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邬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文学教育中,2013(10).

[2]匡玉清.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文史博览(理论),2012(4):19-20.

[3]黄煜.浅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J].神州,2013(28).

对校园文化的建议范文2

论文摘要: 高等教育肩负着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建设适应现代大学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先进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十分重要的任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做到形实统一,前后贯通,上下一致,师生并重,软硬结合,内外共融。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别的文化”[1]“校园文化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精神,涵盖了反映学校风气与传统的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2]。校园文化是由学校的每一位成员,一代又一代创造、奋斗留下来的物质的和精神的东西,带有明显的学校个体的特殊性,它全方位综合折射出校园精神的凝聚力、感染力和震撼力。

二、校园文化的作用

当前学校之间的竞争,已从规模数量发展到文化质量的较量,或者说,已从表面的物质设施、教师与学生人数等方面的竞争,转向更深层次的学校文化理念的竞争。校园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成为一个学校兴衰荣枯的决定性因素。优良的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健康人格,发挥学生的特长,发展学生的个性,增长学生的才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抓手,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凸显学校特色的旗帜。“先进的校园文化是建设现代化大学的客观要求,是造就当代大学生全面成才的必然选择”[3]。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1.虚实转化

校园文化代表一所学校文化的灵魂和核心,体现了学校的精神,包括校园文化观念、历史传统,为大多数人认可和遵循的共同思想意识、价值观、生活信念、校风和学风。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思想、育人目标、育人环境、办学特色的综合体现。“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树立怎样的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4]。虽然校园文化的形式是抽象的、原则的,但它存在于各种现象之中,通过校徽、校训、校歌表达出来,通过各种形式和学校氛围自然流露出来。一旦形成,“就能向校园的一切领域渗透(而不仅仅局限于校园文化方面),时时刻刻作用于、渗透于现实之中.时时刻刻作用于、渗透于广大师生员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之中”[5]。“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切实领悟它的虚实互补、虚实转化和虚实统一”[6]。为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具有学校浓厚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必须把学校的办学理念、指导思想、发展目标等内容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和新教师岗前培训中,把对校徽、校训、校歌的学习理解、领会作为每个新生和新教师的必修内容。

文化既是可感的,又是可物化的,但对于具体的有生命的人而言,它往往表现为一种气象,它稳定而多变,内隐又显现,因此,我们要对“让每垛墙壁都会说话”有全面的理解,给学生呈现的文化并不是越多越好,越细越好,越浓越好,有形的往往是有限的,无形的则往往是无限的。建设积极有效的校园文化,不仅需要我们有热情,更需要我们对文化有理性的理解与尊重。

2.前后贯通

学校传统是学校特色的灵魂,是一所学校有别于另一所学校的文化特质。作为学校历史的文化积淀,它深入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对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校园人产生巨大的教育作用。校园文化建立在学校传统基础上,是一种精神传统的继承和延伸。特色校园文化的产生是一种不断强化、不断“学习”的过程,更需要不断的创新。既要不断总结学校在发展、提高过程中的好传统、好经验,又要与时俱进,创造出更多符合实际、形式多样、富有效果的新内容。国内外历史名校深厚的文化内涵不是诞生在校长的话语里,而是形成于其后的传承中。“从校训、校风到日常行为规范,从校园的一草一木到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告诉学生从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就要知道学校的提倡与导向”[7]。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开辟新网页,建立校史展览观,一方面向师生员工介绍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实绩,著名校友的照片和事迹,激励学生“今天我以学校为荣”,培养学生“明天学校以我为荣”。另一方面介绍现有的教授、名师和教学骨干的奋斗历程和成功业绩,让学生以这些老师为榜样,发愤学习,努力奋斗。此外,通过各种典礼仪式,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运动会上的宣誓仪式,对形成校园凝聚力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教师要结合各时期的重点和学校的中心工作,不断改进和提高它们的影响力。

3.上下一致

校园文化以文化为载体,着眼于精神建设,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更多的属于学校管理的范畴。校园文化活动要有计划、有目的、有安排,从学校到院系,从领导到群众,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整体工作的规划之中,统筹考虑。学校领导要有效地利用环境,通过激励手段,把蕴藏在师生员工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掘出来,使他们心情舒畅,努力进取,施展才能,大显身手。组织师生员工展开课题研究和专题讨论,围绕校园文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校园文化的内涵、外延及其发展的规律,用理论研究成果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在正确理性的指导下

健康发展。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基本载体的院系,“在进行自身的文化建设时,就必须反映和体现本院系的学科和专业的特色,在学校共性的校园文化之下,各院系之间形成差异化的、多姿多彩的、充满个性和生命力的独特文化”[8]。要做好教师、学生骨干的培养、培训工作,通过他们的榜样和引导作用,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师生并重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就是要坚持用大学文化所蕴含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导和塑造师生。教师和学生既是大学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大学文化的接受者。组织文化理念认为,只有当其成员对它有深入思考和深刻理解后才能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和自觉行为。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更要体现对教师、学生两个群体的人文关怀,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师生心情舒畅,激发出自内心的进取精神。正是基于这个思路,一方面学校在提出“三个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才的同时,也要提倡“一切为了教师自主发展”,发挥师生的积极性,把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构想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理念。另一方面发挥教师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作用。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易被接受的导向载体之一,对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只有教师的参与,才能真正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和科技含量。要继续积极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增加校园文化活动的科技学术氛围。改变原来单纯学生组织、学生参加的现象,鼓励更多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来。特别是在课余活动、专题讨论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学业指导,扩大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率,使校园文化活动真正实现教育性、群众性的功能。借鉴国外高校关于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要求,可以奖励参与的教师以一定量的课时补贴,并作为年底考核的依据。“最终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乐,学生以成才为志’的优良校风”[9]。  5.软硬结合

大学校园文化硬件包括校园环境、建筑物、各种办公教学设施、社团组织、活动中心以及规章制度。软件包括校风、教风、学风,教师、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校管理运行机制。在学校建设发展上,要软件硬件一起抓,注重功能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坚持发展优先,育人优先,质量优先,协调优先。我们构建的是和谐的校园文化,不是绝对自由、混乱无序的无政府状态。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稳定性的校园文化制度,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学生的纪律规范,并不断地在实践中加以完善。建立健全各种管理机制,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同时,在校园环境布置,校园建筑特色,校园绿化美化程度,教学科研设备水平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增添显示文化教育氛围的景观设施,让每垛墙壁都会说话。

目前大学宿舍已成为学生一天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休息的主要场所,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建立宿舍管理机构,教师(不单是学生工作系统的教师)要深入宿舍,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情况。在宿舍区增设橱窗、黑板报、阅报栏,组织以宿舍为主体的各项文体、竞赛活动,发挥宿舍思想教育、人际交往、学习交流、文化娱乐、审美陶冶、自我管理功能。

6.内外共融

文化是一个系统,各种文化现象相互关联、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大学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形成和发展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校园以外的各种社会影响越过有形的校园围墙,作用于校园生活。而高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阵地,也逐渐向社会开启窗户和大门,以自身的丰富性、先进性和创造性的校园文化,影响学校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利用校园内外的彼此交融、渗透,把地方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中,融入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中。一要把地方文化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目前一些高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上,存在重经济轻文化、与地方文化脱节现象,没有真正体现区域文化特色的内容。一要以课内课外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增加对地方文化的认知。二要实行开门办学、开放办学。走出去,请进来,利用各种资源,让学生了解“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南通精神,了解“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奋斗目标,了解“长三角”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只有了解家乡,才能热爱家乡,才能树立建设家乡的理想。三要加强校际联合,开展与兄弟高校的文化交流活动,以提高学校在南通的形象。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发展的作用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我们要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从中发现规律,丰富内涵,增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5]傅进军.大学校园文化[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1.

[3]宋德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8.

[4]祖国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3-4.

[6]袁炳飞.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山西教育(教育管理),2008-3:29-30.

[7]刘红霞.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56-57.

对校园文化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艺术教育 和谐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09

作为和谐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教育,对高校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是高校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之一。

1 艺术教育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1 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支心理素质良好的学生队伍是高校和谐发展的基础,广大学生诚信友爱、宽厚待人、团结协作,以勤奋踏实的态度面对学习,以积极饱满的热情面对生活,将是高校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文基础,而自我意识则是良好心理素质的一个首要表现,而这一表现的最佳展现形式则是艺术。当代大学生在日常教育中接受艺术的熏陶,在活泼热情的舞蹈中,在吹拉弹唱的乐器中,无不展现着他们个性张扬的自我意识,展现着他们自信、自强、自立、自尊的心理素质,而这正是促使他多方面潜能得以发挥的有效工具,这也是艺术教育最大魅力之所在。

1.2 艺术教育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艺术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元素,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深入挖掘艺术教育的功能, 对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 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高校艺术教育的宗旨。缺失了人文艺术的教育是不健全的,难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更别提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了,而通过艺术教育与艺术实践活动,则锻炼了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的大学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思想基础,那么艺术教育正是以其独特的内涵给予了大学生新的思想认识,提高了其人生境界,使其朝着全面、自由、和谐的方向发展,从而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

1.3 艺术教育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开发

和谐校园需要校园拥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公平正义的言论环境,活泼热情的校园文化,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条件。当前国际竞争日趋加重,归根结底,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也就是以人的综合能力为核心的各方面素质的竞争,尤其是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高等教育所发挥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以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普通高校开展艺术教育的改革思路

2.1 提高认识,明确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

高校的艺术教育在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有很大的局限性,其制约因素很多,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认识问题,尤其是各级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对于艺术教育地位的认识应将提高。艺术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手段,是丰富活泼、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进一步明确高校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明确其并不是专业教育,而是应该在全体高校实行的全民素质教育,它是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因此它的受教育群体不应该是特定的部分人群,而是全体大学生,通过普及、灌输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艺术教育的成果惠及每一位学生。

2.2 加快艺术教育相关规章制度建设

要想使得高校艺术教育工作快速发展,必须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作保障,有关艺术教育的最高条例为教育部制定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条例》,各级主管部门和高校要以此为指导,制定专门的实施制度和管理细则,包括教学计划和课程方案等。通过第一课堂的教学确立艺术教育的重要地位,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通过在课堂上开展系统性的、理论性的教育,是开展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举措。因此,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设艺术类选修或必修课程,同时学校应结合自身特色,举办艺术教育的专题讲座,另外,建立科研制度保障,加强艺术教育的科研力量,为后期艺术教育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2.3 加强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校艺术教育水平的必要举措,因此,高校应加大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和力量加强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不仅要达到量上的扩充,更要获得质的提高,要做到这点,首先要明确定位,高校的艺术教育教师,应该是集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为一体的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群体,其不仅具有雄厚的专业知识,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能在专业技术上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指导,更能在人文教育层面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怀。因此,艺术教师应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精神,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4 加强第二课堂建设,提高艺术活动质量

普通高校艺术教育除第一课堂的教学外,还要通过各种艺术社团、学校广播中心、辅导员晚讲评、各种大型晚会、联谊等第二课堂活动来实现。课外艺术活动是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艺术活动,灌输艺术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是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要目标,另外通过教师的指导干预,提高艺术教育的活动质量,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形式提升艺术教育的格调,突出艺术教育育人的宗旨。

参考文献:

[1]林会如,魏俊玲,栾琪.艺术教育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

[2]李莲香.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现状与改革思路探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8,(1).

[3]陈曦.高校艺术教育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12).

[4]陈亚敏.艺术教育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四川戏剧,2009,(3).

对校园文化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小学;校园;文化;人格

    小学阶段可以说是每个人步入社会的第一步,在这个阶段中,人们从家庭走向班级这个社会小环境。同时,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自身意识相对缺乏,社会经验也处于形成之中,因此这个阶段对于学生的影响之重大难以忽视,很多影响都会伴随学生一生,而校园文化作为小学环境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会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校园文化体系的形成对于学生人格的重要意义

    人格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世界上对于人格的定义多达五十余种,总体而言,健康的人格能够使人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对所承担的学习和其它活动有胜任感,充分发挥潜能的,对父母、朋友有显示爱的能力,有安全感,喜欢创造,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有自由感。进一步而言,在小学阶段,校园文化体系对于学生人格形成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帮助形成正确自我意识的推进

    健康的人格中,自我意识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只有首先基于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和估计,学生才能将自己放置于社会中合理正确的位置之上,才能与社会有效地融为一体,进而实现自身价值。

    学生成长过程中会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质,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往往自我意识过于严重,而高年级的学生,却常常形成一种怕人说“出风头”而想要隐没与平凡之中的想法。针对不同年级存在不同心态,学校应当有针对性地构建起不同的校园文化体系,帮助学生纠正心理认识上的偏差。

    2.对于和谐校园社会的体验

    校园中的小社会,是小学生人生中接触到的第一个群体环境。目前学生基本都出自独生子女家庭,对于城市中的小学而言,这种现象尤其普遍。在家里一贯的肯定性地位,在学生第一次得到了动摇。一个状态良好的校园文化体系,可以帮助学生在这个小社会中重新确定自己的位置和身份,对于将来进入更大范围的社会性群体有着积极地推进作用。同时,方向正确、态度积极的校园文化,也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加强对于自身的认识,对于自我意识的健康成长有着肯定的作用。

    3.对于个性均衡发展的积极作用

    从我国教学大纲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教育的发展总体方向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以人为本”的特点。从建国之初以“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一直到今天的“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我国教育走过了艰辛的历程。

    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校园文化体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多方面的探究,从而不局限于课本中涉及的知识。从而使校园文化和课堂学习内容形成有机互补的整体,在实现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必然会极大地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的均衡成长,其中包括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如何构建小学阶段完整的校园文化体系

    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是一个从学校领导到普通教师再到学生的过程,同时需要持之以恒。在对校园文化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主题的确定

    由于校园文化涉及很多方面,因此很多学校在主题问题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主要是对校园文化体系以及其作用认识的不明确造成的。

    虽然校园文化涉及面广泛,但是作为学校而言,还是需要为校园文化体系定出一个主题思想,而后围绕这个思想逐渐展开。思想就好像一个原理,而整个校园文化体系则好像是这个原理与学生生活实践中各个方面相结合的不同表现。

    在校园文化体系形成的过程中,很多学校罗列出众多的内容,这实际上是缺乏思想主题的一种表现。过于繁杂的文化内容,实质上是一种或几种思想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的不同表征,而真正的思想理论却没有被提炼出来,这样的校园文化体系缺乏凝聚力,也难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推广和接受。

    2.形式的匮乏

    校园文化的形式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很多学校都默认板报为校园文化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表现形式,而相应的横幅、标语等,虽然形式略有不同,但实质上都是板报的一种延伸。

    呆板的传播形式,导致校园文化难以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去,从而也难以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学校管理层还是一线教师,首先应当遵从校园文化的内容而选择不同的表现手法,在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增强校园文化的影响力。

    通常而言,除了目前常见的主要公共宣传手法,还可以从多个角度将校园文化渗透进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例如根据学生年级而制定的内容不同风格各异的主题班会,甚至是平日里的聊天互动,都可以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想传播方式。甚至是对于时事点评这样的活动,也可以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阵营。事实上,一旦校园文化的主题确定下来,其与学生的结合点将会散布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

    3.内容的挖掘

    在校园文化体系形成以后,很多学校都停滞于浅层思想的“表面功夫”,而忽略了对校园文化思想的深入挖掘。

    从学生的角度看,校园文化更应当是一种亲和的思想,或者是行为,被广泛认可并存在于生活的角角落落,而不仅仅是一个标语停留在学校门口的宣传栏。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校园文化体系方面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停止所有的“大道理”,因为那是不能够吸引学生深入阅读和揣摩,难以传播的纸面功夫,而应当展开更为切合实际的文化体系构建和宣传。

对校园文化的建议范文5

关键词:摄影艺术;摄影技术;摄影教育;思想道德;德育教育

摄影艺术是指摄影技术、摄影实践及摄影创作的总称,它绝非仅仅是按快门的机械写真,它是学生摄影者在理解与掌握摄影器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主观感觉与需要进行的拍摄创作活动,它包括从策划、构思到后期制作的整个过程。摄影是一门艺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而这种艺术感染力的产生,正是来自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经验、体会和联想,来自于拍摄者内心的审美意识与道德情操。摄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与中职校园文化有着广泛的联系,已被广泛运用于校园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和艺术形式。摄影已经与学生的校园生活、学习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摄影艺术教育在中职教育中也越来越普及,摄影艺术的性质及摄影教学的特点,使得摄影具有独具一格的德育功能。

在中职校园社团的管理中,运用摄影艺术教育对社团学生的教育和陶冶,使得社团学生的凝聚力得到提升,同时让社团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社团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更让中职校园社团管理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1.中职学生素质中存在的问题

1.1中职学生对世界观和价值观欠缺正确理解

在市场经济发展潮流中,主流价值系统受到挑战和冲击,原先理所当然的传统价值观遭到一些人的怀疑,乃至被否定。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很喜欢新鲜事物,但由于缺乏引导,他们往往把平庸化的东西奉为时尚和潮流,盲目追随、接受,甚至是沉迷。比如,语言粗俗、性格古怪、行为怪异等一些背离美的现象被很多中职学生视为标新立异、展示“个性”、引领“时尚”的“美”,在价值观上陷入了误区。

1.2中职学生接触社会渠道狭窄

当代中职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父母宠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再加上家庭环境,很少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炼,缺乏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与技能;由于中职学生暂时还没有经济压力,他们往往缺乏接触社会的动机,更多的是开学就在学校里,放假就在家里,平时还会去上网、玩手机、聊天、看视频,很少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真实发展变化。

1.3中职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

由于社会正处于大变革和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各种矛盾交织纷呈,在很大程度上对中职学生产生负面的冲击。不少中职学生由于受到家庭贫困、学习考试、社会实践等压力,变得无所适从,心理承受能力极低,每当接触到些许怀疑和否定,就会产生焦虑、烦躁等心理不适,严重的甚至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产生悲观绝望的情绪。而对于赞同或表扬,往往能激发他们自身的潜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持久力。

2.摄影艺术的德育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总是把摄影教育定位于培养专业的摄影人才,而对摄影提高中职学生道德水平的价值认识不足。手机数码技术的发展和摄影的记录、认知和审美功能使得摄影被中职学生广为接受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为我们发挥摄影艺术对中职学生的德育潜力提供了条件。有鉴于此,我们应充分发掘摄影艺术的德育价值,高度重视摄影艺术在中职学生日常道德素养提升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

2.1净化中职学生心灵,发现美、捕捉美

摄影语言作为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具有独特的视觉传达特性与表达元素。摄影艺术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德育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由于审美是一种广义上的人生实践方式,审美对于提升人生境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审美也是德育教育的一种实践内容。在摄影艺术教育中要让学生通过对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欣赏,陶冶情操,提高中职学生的审美与创新能力,最终达到美育素质教育的目的。摄影者能使自己的情操得到升华,在学习摄影的同时使摄影者本人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使他的胸怀宽广、品性高尚。

摄影艺术的观察对观察力的培养有什么独特作用?俗话说:摄影是减法的艺术。摄影艺术的实践需要摄影者在杂乱的景象中抽取出精华的东西,在平凡的世界中发现闪光的东西。因此,摄影艺术能训练中职学生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美,在稍纵即逝的瞬间捕捉美,在时间的长河里猎取美,在空间的坐标中塑造美。摄影家的观察具有细致入微、深刻洞察、反应敏锐、迅速发现的特点,这种观察力素质是摄影家特有的基本素质。学习摄影艺术有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观察能力。

摄影的艺术就是观察的艺术,摄影家往往能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能在稍纵即逝的瞬间捕捉“美”,能在时间的长河里猎取“美”,这一切都归功于摄影家与众不同的观察力,而这种观察力来源于摄影家真善美的心灵。摄影艺术不仅给人以视觉美的享受,通过审美得到情感的感染,道德情操的陶冶,人生思想境界的升华,甚至引发对于崇高理想的追求的人生价值的思考。摄影艺术可以通过真实、灵动、优美的画面形象使中职学生在感知美的事物的过程中充分展开想象、发挥创造,使中职学生的五官,思想更为活跃,更能充分地体验自己的情感。在提高中职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同时,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也能够得以提高,逐步形成尊重、关爱、友善、分享等品质,达到心灵净化的作用。

2.2开拓中职学生视野,认识美、追求美

摄影艺术的特点决定了摄影教育的开放性,学生的优秀习作,不是产生在课堂上,而是产生在大自然中。“无限风光在险峰”,在摄影艺术的实践过程中,往往要克服很多困难和险阻,摄影要有毅力,有韧劲,要会跑路,能吃苦。为捕捉到一次好时机,有时要等好多时间。为拍到一张好照片,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风雪雨天,都要背着相机往外跑,甚至还要起早摸黑。摄影艺术的实践,有助于中职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比如拍日出需要起早,拍海潮夜景需要战胜寒冷,拍好的风景需要跋山涉水等等,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感受到任何成就的取得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从而达到对意志品质的磨练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

摄影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它具有纪实性的本质特征,与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联系最为直接和真实,摄影形象与现实景象之间,存在着某种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优秀的摄影师的镜头里,记录的是人间百态,体现的是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在对中职学生进行摄影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关注社会、融入自然,鼓励他们深入校园、街道、工厂、郊区、海边、景区、农村,深入到下岗工、低保户、特困生、农民工、乞讨者等弱势群体中,把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理解社会与创作采风结合起来,达到开拓视野、完善自我的目的。在万千景象里认识“美”,在纷繁复杂的欲望中追求“美”。

2.3培养中职学生动手能力,表现美、创造美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佳突破口,摄影艺术的实践既训练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还能培养其创造能力。摄影艺术的实践不但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且教会了他们去如何欣赏美,享受美,使学生成为美的创造者。

美国著名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认为“培养兴趣,努力实践,是摄影成功的主要因素”。而摄影艺术的教育则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以培养中职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对大量图片、声像资料的解读和分析,以及现场操作、演示,直观、生动、活泼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充分调动中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实现在操作中学习,在体会中受益。随着中职学生道德情操逐步升华,思维界面也不断延展,他们会用自己的视角去表现“美”;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会进一步深化,创新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他们会以独特的方式去创造“美”。

2.4优化中职学生心理品质,成就美、坚持美

学习摄影艺术的过程有助于激发成就动机并坚定学习毅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优化其心理品质。中职学生在摄影过程中能随时观赏自己的作品,对不好的作品可以立即作出调整,对好的作品能够心满意足,甚至欣喜若狂,这些微小的成就感不断地被激发、被积累,从而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成就“美”,学生们增强了信心,为尝试迎接新的更大的挑战提供了内在动力,在道德践履中永远坚持“美”。

3.摄影艺术对中职学生的影响

摄影艺术在增强中职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中职学生的发现美的能力,促进中职学生捕捉美的能力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作用。摄影艺术的生命在于独到的审美和敏锐的发现。摄影艺术是培养中职学生对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和结构的鉴赏、识别技能,从而形成敏感而细腻的审美能力,以及对千变万化事物的瞬间完美把握。摄影艺术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美的视角去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并用摄影镜头来记录心目中美好的东西,有效地让学生将审美理念转化为艺术成果,使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提高。在摄影艺术教育中,有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社会,走进大自然,一方面可让学生为千姿百态的世界所陶醉,主动地去发现美、捕捉美、创造美,同时又能引发创造美的欲望和兴趣。一幅优秀的摄影艺术作品,总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的统一。通过对名家、名作的欣赏与分析,逐步形成自身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中职学生的艺术素养。

4.摄影艺术教育对中职校园社团文化的影响

摄影艺术蕴藏了新闻与文化的无限魅力,绽放着校园文化之花。摄影离学生不再遥远,拿起智能手机或者相机,只需一瞬间,精彩就展现在眼前,展现了校园文化,体现了校园新闻与摄影精神,也让同学们爱上摄影,体会到摄影的快乐,并习惯于去记录身边美好的画面。摄影艺术作品可以是一朵美丽的小花,一片蔚蓝的天空,一位辛劳的实训同学,一部你喜爱的长带或碟片,一个同学们所喜欢的玩偶,或者是夜间校园微亮的路灯,学校里的建筑,也可以是同学们的寝室,同学们跟好友之间的合照。通过摄影艺术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校园气氛,提高艺术修养和摄影水平,真正掀起校园文化艺术,促进摄影爱好者之间的影艺交流,并为所有热爱摄影艺术的同学搭建一座展示其精神风貌、记录发现、表现创意的平台。

摄影艺术教育在中职校园社团管理中的运用是一种便捷、即时的德育手段,同时具备教育无痕和人文化的实效性。通过在中职社团德育管理中积累的经验,对摄影艺术作品的拍摄、摄影艺术作品的筛选、摄影艺术作品的呈现、摄影艺术作品的运用等过程提出了个性化的操作方法。摄影艺术教育的目标就是在中职社团管理中让每个学生摆脱挫败感、失望感、无力感、自卑感,树立生活和学习的兴趣、动机、信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完善的人格,最终成为有一技之长的合格人才,成为能积极生活的坚强的人。相信如此以来,中职社团的发展也会是前景光明的。

5.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发挥摄影艺术的育人功能,通过摄影艺术教育来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中职学生在摄影艺术的熏陶和实践中提高能力,增强自身素质。摄影艺术的教育对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把摄影艺术教育纳入中职学生素质培养的内容和中职社团德育教育管理的范畴,是时代的呼唤,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也是一次中职社团教育管理的突破口。摄影艺术可以弥补中职社团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空白,使中职校园社团文化建设朝着健康、清新和和谐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之亮.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思考与探索[J].广东教育(职业教育版),2013(06)

[2]郭姝海.浅析摄影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作用[J].考试(教研版),2012(07)

[3]曾晓剑.在摄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01)

[4]郑曦.高校摄影教学中媒体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06(29)

对校园文化的建议范文6

关键词: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

随着我国高校越来越多新校区建设的展开,校区分散、新校区难以承载老校区的文化底蕴,文化同质性构建愈加困难。S大学新校区于2010年投入使用,距市区主校区20公里,机构设置多为主校区派出机构,并设有分教务处、分团委对学生进行管理。如何使大学校园文化在不同校区实现同质构建,是新校区面临的且迫切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研究方法

本文以S大学新校区为调研点,调查范围和对象为在校大一至大四本科生,发放问卷200份,其中文科类102份,理工类98份。在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基础上,采用较为客观的衡量方法、问卷调查、访谈与观察获得一手资料,运用文献分析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针对调查中获得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尝试对S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进行分析解释。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该校新校区规定,本科生大一、大二两年级除乘校车至主校区外,不得通过其他途径出校。文科学院本科已将全部教学任务转移至新校区,但学院党委、团委及教育科研办仍留在主校区。在学生管理方面,大二全部文科学院本科生及部分理工科本科生不再回迁主校区,新校区未设教师住宅区,各院系辅导员平均3日工作日在新校区,2日在主校区办公。

2.1教学与科研层面

高校教学文化是校园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的实际载体,更是校风、学风的现实载体,具象于高校办学理念、教师教学方法、学生风貌等方面。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多数新校区校园文化由于建校时间短,难以传承历史文化底蕴。高校任课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情况一定程度反映了师生关系是否能够相互信任,这也成为学生能否高效学习、提升创新能力及挖掘科研潜能的基础。据调查,目前大部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较少,建立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加困难,62%的学生与任课教师在课外几乎没有交流,75%的同学表示未参与老师所组织的科研项目。对于学生与教师交流的内容方面,关于学习问题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学校、生活和交际问题,还有少数同学与教师交流心理问题。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促使教师教学水平难提升,还会影响教育质量。学生解决学习难题途径的调研数据显示,首选查阅资料的有58%,选择求助同学的有26%,选择请教老师的仅有16%,一定程度反映出在新校区老师发挥的重要作用有所减弱。

2.2文化活动层面

高校搬至新校区的过程中,校园文化“移植”难度较大,新老校区精神文化互动难度增强。高校所形成的教学模式、办学理念、校风校训及师生员工的价值准则等均精神文化的传承应是贯穿于高校育人始终的。

2.2.1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和参与情况

跨院系开展联谊活动作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方式,不仅能够促进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尽管高校在新校区校园文化活动方面出台相关举措,举办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但半数学生对所在学院与其他学院联谊交流活动的举办并不熟知,学术、科研、文体活动的交流与沟通在院系互动层面较少,呈现出新校区校园内部跨系、跨学科文化交流氛围不足的问题。高校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学习生活已成为传承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演讲比赛、文艺晚会、知识竞赛、体育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已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但实施情况并不理想,能够经常参与的学生仅15%,51%的学生很少参加。活动宣传力度不足、交通不便使得校区间联谊困难、活动申请审批流程复杂、形式主义严重、主题不明确都是校园文化活动现存问题。宣传不足使得部分学生对活动的了解程度较低,降低参与度。

2.2.2学生成长成才

校园历史文化作为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的源泉,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和引导作用。(1)高校学生对校园历史的了解途径。据调查,S大学主页的官方介绍是学生了解校史的主要途径,也是较为全面和直接的方式,同时学校举办的相关报告或宣讲、校史馆和历史景观从一定程度上增进了学生对校史的了解程度,但通过学生活动对体现校史、校风的程度较低。(2)学生对校园历史的了解内容。据调查,S大学对校园历史文化的育人功能未充分重视,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形式多样化较为薄弱。学生对学校的建校过程和校办刊物的了解程度较低,学生对校园历史了解的方面如图1。(3)校园历史文化建筑的建设情况。学生对校园历史文化的了解不全面,新校区建成、运作时间短,本应呈现深厚文化积淀的校园景观的设置少,教学楼、图书馆等缺少文化底蕴,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和育人功能有一定的削弱作用。新生由于接受高校特色的文化底蕴的熏陶,很难形成文化认同,从而在新校区学习中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就学生对学校历史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的强烈程度,71%的同学认为一般或不强烈。据调查,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最看重的是图书馆资源、老师的言传身教和周围学习风气,如图2,认为校园文化已经体现在校园环境、建筑风格、历史沉淀、学生活动所占比率最高,但学生学风、教师教风并未明显体现。

3结论与建议

校园文化是高校文化的根基与灵魂,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也应基于对老校文化精髓的传承与创新,根据老校区多年的办学实践经验所积淀的浓厚的人文底蕴、育人方针与精神风尚,形成对全体师生员工具有一定的感染、引领、激励的作用。对拥有崭新的物质环境、全新的人文环境的新校区,进一步改进和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融合及学生适应的途径与方法,提出以下建议。

(1)突出高校制度文化重要地位,积极发挥高校服务师生作用。高校应具备一个统一的校园文化理念,并根据这个理念,各校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高校新校区在投入使用前,应对原有制度进行整合,根据已有相对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预先制定好适合新校区管理模式、符合高校发展规律的一整套制度文化,包括高校的组织机构设置及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引导师生及管理人员开展教学、科研及管理活动。

(2)提升教师文化育人意识,切实促进多校区文化交流。新校区由于交通等因素限制,存在较多的教师“走教”现象,师生间交流机会少,使师生缺乏心理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高校应当从教师的职业追求和学校发展目标出发,通过加强教师职业修养的再教育,激发教师教学育人、文化育人的热情,建立师生间沟通交流,建立良性的师生互动关系,形成良好的师生文化氛围。

(3)加强校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增强学生认同感。高校新校区初建成时,师生特别重视校园的建筑风格,因而,高校新校区应依托校园建筑风格与景观,使师生一进入新校区便能感受到与老校区相同的亲切感,从而形成对新校区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为学生讲解高校发展历程、建校及校友励志故事,编排校史剧,借助包括优化的建筑、先进的教学设备在内“有形文化”与老校区沉淀多年的文化底蕴移植的“无形文化”相结合,引导师生积极参与到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来,将其逐步纳入到自身日常学习生活和思想行为中,最终成为自己价值判断的标准和做事的方式。

(4)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发挥“新媒体”载体促进作用。高校新校区应突出学生组织、社团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功能,根据特长发挥其创造力,开展为学生所感兴趣、活动内容新颖、涉及面广、质量高的活动,诸如文化娱乐晚会、电影专场、公益服务、学术讲座、体育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根据不同群体对象,开展校级、院级、党团、班级、宿舍文化活动,建立新老校区学生间沟通交流的长效机制,定期组织跨校区活动,移植老校区校园品牌活动。拓展新媒体阵地,开辟学院官方微博、微信公共平台、学院网页及时更新等形式对校园文化活动宣传,将教育、学习的职能融入其中,实现寓教于网。

参考文献

[1]吉爱明.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解读与构建初探[J].中国高等教育,2010(23).

[2]王千红.新时期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9(2).

[3]郑洁.整合与重构: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视阈[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