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孩子心理教育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叛逆孩子心理教育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叛逆孩子心理教育方法

叛逆孩子心理教育方法范文1

[关键词]:高中生 心理特点 管理策略高中生身体发育成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也在逐步提升,在思想与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但是学校相对封闭的状态,使得高中生呈现出较强的心理特点,如果不管不问,势必影响其健康成长。在分析当前高中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管理策略,为高中生心理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当前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一)不平衡性特点。在生物与社会发展中,青春期是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而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春期。在这一阶段,学生的生理快速走向成熟,但是心理发育却相对落后,在情感、道德、社交和理智方面,均与成年人又较大差距,即处于人格形成时期,生理与心理呈现明显的不平衡性。

(二)叛逆性特点。当前高中生多为独生子女,对父母与家庭有着过度依赖问题;父母也过度担忧孩子成长,隔断与周围环境的联系。从小到达,他们都是在父母呵护下活动,对父母和家庭的依赖性较强,在很大程度上为丧失自我埋下了祸根。

(三)叛逆性特点。叛逆性是高中学生最显著的心理特点之一。研究认为,高中生由于对外部世界有了一些认知,渴望摆脱父母、教师、学校和体制的束缚,在这种情况下就滋长了叛逆心理,对周围的一切均持反抗态度。这种叛逆心理表现在高中学生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四)自主性特点。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特别是自我意识的增强,独立思考与处理能力的提高,高中学生的心理上表现出明显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周围的一切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这一时期,他们自尊心、自信心均较强,对家长、教师的批评或建议充耳不闻,甚至不相信任何人,并为了自己的观点和他人争论不休。这些都是高中生自主性增强的表现。

(五)封闭性特点。高中生给人的一个很大的印象是他们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世界,而且是一个相对封闭世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但是从不在大人或同学面前表露出来,心理明显呈现出封闭性特点。在这方面的诉求,表现在他们希望有属于自己独立的空间、喜欢写日记,喜欢有个抽屉私藏自秘密。这种封闭性特点,使得他们既渴望与人交流,也羞于向他人说出自己的秘密。

二、高中学生心理教育策略

(一)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在高中教学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生理与心理知识,使其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调节方法。在心理教育中,应注重情感教育,将人格培养、人际关系处理等心理教育内容与思想教育密切结合,并注重挫折教育,通过挫折教育改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同时,应注意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在教学中营造平等、轻松与和谐的教学环境,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创造性。

(二)加强校园班级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用异彩纷呈的文化教育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为学生成长营造一个健康的文化环境。通过文化建设,净化校园环境,抵制网络上不良思想影响,倡导文明。对于损害学生身心健康、校园正常生活秩序的行为应及时给与制止。

(三)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搞好师生关系。心灵创伤只能通过心灵的慰藉来抚平,为了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理应加强自身修养。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原则:一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学生,尊重、爱护和信任每一位学生,不歧视学生;二是分类指导,分层教学,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进步的快乐;三是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带着感情去教学,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希望;四是宽严相济,不能因为学生犯小错而重罚。

(四)注重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开办家长学校,向学生介绍心理教育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提醒每位家长均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用心理学知识指导学生生活与学习。同时,学校特别是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改善家庭教育环境:一是引导家长重视儿童早期人格培养,注重子女独立能力培养;二是引导家长适时调整对子女期望值,不能对子女抱有过高期望,避免给子女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三是引导家长注重改善家庭教育环境,使其认识到家庭教育环境对子女教育和成长的重要性,从而为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一个温馨、充满爱与温暖的家庭环境,对于子女健康成长具有促进意义。

三、结语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甚至在其一生中,高中阶段都是关键阶段之一。这一阶段,高中生生理与心理逐步走向成熟,心理开始变得复杂,明显的特点之一是叛逆性,对周遭环境均持怀疑态度。本文分析了高中学生心理所有的几个显著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改善其心理状态,促进其快乐学习与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郭文峰,张翠.高中生心理诉求特点及应对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心理教育),2013,(12):145-146.

[2]刘显臣,杨姐,刘启莲.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4):124-125.

叛逆孩子心理教育方法范文2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教育;问题;工作路径

G635.1

班主任是教育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一方面承担着教育教学的重任,致力于对学生进行智力的开发和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也要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营造和谐健康的班级管理氛围,为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条件。初中阶段的班主任相较于小学班主任而言,其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而工作任务也更加艰巨,因此,如何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客观情况出发,探究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是目前初中班主任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初中班级管理教育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初中阶段的班级管理教育工作不同于小学阶段,由于学生逐渐进入到青春期,其呈现的情况会更加复杂,因此初中班主任在工作中也会遇到诸多问题,影响管理教育效果。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缺乏集体主义。现在的初中生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在L期的成长环境中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同时缺乏参与社会活动的经验,从而导致其在班级管理中缺乏集体意识,如一些学生无视班级规范,我行我素,或者在参加集体活动中缺乏团结合作意识等。二、学生的自律性不强。初中生由于思维发展的特殊阶段,他们一方面对于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存在着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问题,如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只有在班主任的管理中才能进行学习,而在自学中,就会出现东张西望,破环班级纪律的情况。三、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多数初中生已经习惯了“等、靠、要”的学习模式,而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班级管理中不能根据班主任的要求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影响了班级管理效果。四、叛逆心理严重。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但是其自主意识却逐渐萌生,并且迫切地希望通过反对家长、教师的管理条框来证明自己的成长。这种叛逆心理非常普遍,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害,如一些学生由于缺乏成熟的心智,其在反抗师长的同时,却难以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途径,从而陷入了焦虑、抑郁的心理误区。

二、初中班主任开展管理教育工作的路径

1.树立良好的班主任形象

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班主任只有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让学生自觉产生亲近之感,才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进而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教育的主动性。而班主任在树立形象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从知识储备的角度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能力,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应该从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出发,维持优雅的言行举止,为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树立榜样。

2.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不仅有利于班级管理教育工作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初中班主任在管理教育中应该重视习惯的培养,例如在日常习惯培养中,要利用自身引导、主题班会等方式让学生习惯使用谢谢、对不起等基本的礼貌用语,珍惜他人劳动成果,保持班级的干净整洁等;在学习习惯培养中,应该加强与任课教师的沟通,要求学生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3.培养班干部,重视学生自管

构建班干部队伍是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班干部作为学生自管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发挥其辅助班主任工作的作用,同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向班主任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以畅通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渠道。而班主任在培养班干部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从选拔的角度,为学生的竞争提供公平机会,以保证班干部在班级的威信;另一方面还应该及时纠正班干部在工作中的错误行为,指导工作方法,提高班级管理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4.重视情感教育,建立和谐的班集体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情感教育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在传统班级管理中,许多班主任都会根据主观意愿对学生进行说教,甚至出现了不顾学生情感、自尊而批评、嘲讽的情况。而随着情感教育的逐渐渗透,在班级中营造情感氛围,让学生在温暖的班集体中产生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已经成为班主任管理的重要方法。在初中班级管理教育中,班主任要善于利用仪态、眼神、动作、表情、语言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情感导向,从而拉近班主任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提高班级管理教育的有效性。

5.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

教育是一个整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样重要,而如何正确地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也是家长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教育中,应该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加强家庭教育与班级管理之间的默契度,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统一、和谐的管理教育氛围。初中班主任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一、定期开展家长会。家长会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家长会上,班主任可以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当然班主任在反映学生问题的同时应该注意方式方法,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在学生心理形成一个“爱打小报告”的印象,同时与家长沟通解决问题的办法。二、落实家长培训计划。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然会遇到一些家庭环境恶劣的情况,如父母关系不和谐、父母有不良习惯等,面对这些问题,班主任可以利用家长培训计划,从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角度对家长进行沟通,以调动家长参与管理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家长教育管理的素质,从而为改善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而努力。

三、结束语

总之,开展班级管理教育是初中班主任的一项长期工作,它需要班主任具有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及高度的责任心,在尊重学生管理教育主体地位的同时,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安排教学管理规范,同时构建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以辅助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推动班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忠谊. 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主要对策[J]. 亚太教育,2016,05:74.

叛逆孩子心理教育方法范文3

一、职校留守学生存在心理问题

(一)性格方面的缺失相比较而言,留守学生一般都是寄养在单亲、长辈等身边。 由于受到监护人自身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影响,一些学生不愿意与外界过多接触,将自己封闭起来。 且监护人缺乏正确的教育意识,长此以往,留守学生逐渐形成了被动、孤僻,冷漠等性格,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叛逆、抵触等行为。

(二)心理方面的问题职校学生身心正在发育,处于青春期,具有极度敏感、情绪起伏大等特征。 特别是在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影响下,缺少父母约束,学生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极端想法。严重情况下,容易出现轻生、伤害他人等行为,心理偏激。即便是面对教师、同学的关心,也存在怀疑心理,不利于学生健康、稳定成长。

(三)情绪不稳定留守学生在成长过程中, 缺少父母的关爱、关心,拒绝与外界交流和沟通,将内心想法憋在心里,久而久之,形成了自闭心理。 而父母忽视孩子,很少给予孩子关爱,使得留守学生淡漠亲情,产生消极情绪。

(四)缺少学习动力青春期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加上监护人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及辅导,使得他们学习态度不端正, 在学习中遇到难题和坎坷时,就会退缩。 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他们丧失了学习兴趣,无法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学习成绩不理想,且得不到亲人、教师的重视,进而陷入恶性循环。 因此,社会、教师、家庭都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从而促进学生日后能够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二、帮辅职校留守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重视家庭教育,给予更多关爱父母作为孩子教育的重要主体,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家长要加强与孩子沟通和交流,在情感上给予关心、爱护,在生活上给予照顾,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 即便是受到经济条件限制,家长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加强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力度,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下成长。

(二)营造社会环境,增强关爱意识社会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在解决留守学生心理问题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地方政府要重视关注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加快社会改革,提高农民工社会福利待遇,减轻其生活压力,并放宽子女进城就学限制等政策,加大对留守学生关爱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爱意识。 另外,还需要加强对职校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教育者参与留守学生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心理教育方面,转变对职校教育的偏见,给予学生更多来自社会的鼓励和爱护,为学生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有效增强学生自信心,引导其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叛逆孩子心理教育方法范文4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

对初中班级的管理是让很多教师和班主任头疼的一件事,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有各种叛逆的想法和行为,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在老师的管理下乖巧听话,也不像高中生那样为三年后的大学理想而努力奋斗,那么,对于这样特殊阶段的学生,班主任应该怎样展开管理工作呢?

一、以“人格本位”观来管理和教育学生

班主任的学生观直接关系着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也决定着班主任在管理教育中的方法,所以,教师要以“人格本位”教育观,逐步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在班主任心中,只有学生的概念,没有好生和差生之分,只要是自己的学生就要平等对待,即使犯了错误也不能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他们人格的标准。对学生要有良好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注意和心怀每一个学生,并且以关切而谨慎的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的优缺点,这是教育过程的根本。”其次,班主任要以民主的方式来管理班级,专制只能让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的叛逆心理更强烈,让学生感觉到温暖,师生关系就很容易达到和谐。一个团结、温暖的集体会进一步推动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

二、以朋友的名义与学生诚心做朋友

两个人成为朋友的基础是彼此的信任和了解,而班主任和学生想要成为朋友需要有更多的信任和了解,因为在学生心里,班主任是管理者、领导者,在距离上很难走近,成为朋友更是不可能的事,所以,班主任要先让学生了解自己,和学生之间消除隔阂,在平时多营造出一些轻松的气氛,多和学生聊聊生活、聊聊烦恼,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自然、活泼的环境中。学生犯了错误时,班主任可以朋友的方式在QQ、飞信或者是微信上进行交流,以优化其对班级的管理。

总之,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上要进行科学管理,要讲究方法,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在教育上,坚持以表扬为主,对学生进行正面疏导,给学生不断奋发向上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晓平.关于初中班主任若干问题的研究与分析[J].师德师资,2009(3).

[2]程爱红.浅议初中班主任具体工作方法.科技信息,2010(30).

叛逆孩子心理教育方法范文5

人性是指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与理性,现代教育与训练的发展趋势越来越趋向于“以人为本”和注重强调人文关怀下的科学训练环境。

二十一世纪的学校教育应当是人性的教育,或是说人化的教育,只有在这种理性的管理教育与训练过程中,才能保证少年儿童的性格培养与训练成绩的同步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和调动队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保证训练的效果,兼顾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体现人性化教育正是充分做到了因材施教。

二、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

实施人性化教育首先要充分把握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做到洞察秋毫,了解和分析青少年的生活、学习、以及不同喜好等等,做到有的放矢的教育、训练与管理。

1、兴趣广泛,易变性强,对运动训练缺乏长期性的心理准备

随着少年儿童年龄的增长与外界接触的广泛,其在心理成熟方面日趋加快。从4岁时,儿童的大脑的抑制过程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有可能形成了较为复杂的暂时性神经联系(条件反射),能较好地对外界事物进行分析和初步的判断,以自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活动,因此许多的运动项目大多从5~6岁的孩子开始,但是这时的孩子们兴奋过程仍占有主导地位,因此儿童容易产生兴奋,尤其对新鲜事物(声、光、形、色、彩等的变化)激动与喧闹,保持长时间的单一动作或安静比较困难,可变性强,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较难适应某种单调的教学训练方式和方法,甚至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与恐惧心理,而影响了正常的训练发展过程,儿童学习和认识事物多从兴奋形式出观,以“玩”的心理接受,不可能建立长久的训练心理准备,也没有建立复杂的和为将来过长人生道路而做出任何的心理与思想准备,对未来的目标缺乏认识。

2、训练的强制性与少年儿童的叛逆性心理矛盾

随着少年儿童的年龄增长,其认知程度逐渐加深,开始有了较强的认识和判断事物的能力,随之,为了应对外界强迫行为与意识,而逐渐产生一种反叛与抗拒心理,它表现在以抵抗,反对他人对自己的要求与指令形式,采用被动保护自己,逃避外界的压力,从而达到维护个人尊严、面子的目的。这些心理特征体现在他们生气的时候摔东西、重重关门、用脚踢桌椅、背后骂人等一些行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如果教练员不能及时注意与帮助运动员减轻这种心理压力,日积月累,会造成师生间对着干的行为,极大地影响和阻碍了教学训练效果,不利于运动员的长期发展。

3、对明星、偶像的盲目崇拜心理

追星是少年儿童时期特有的心理特征,少年儿童从心理或行动方面崇拜歌星、影星、体育明星,尤其这些人成名后的万人簇拥与身后美丽的光环,这是少年儿童阶段心理固有的特点,也是儿童时期心理发展过程的必然的阶段,只是不同年代的儿童心理崇拜偶像与目标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转变,这种心理崇拜往往只会去看那些明星成功后的耀眼与头上的光环,却不去深究和分析在其成功道路上所付出的常人所难以承受的汗水与艰辛,如果能准确地把握好儿童的这种崇拜脉搏,就身边人、物说明加以正确的引导教育,可把这种心理崇拜转化成刻苦训练的强大动力。

4、少年儿童易受情感因素影响的特点

少年儿童独立性较弱,个性化程度不强,没有构成明确的主观认识与意识形态,因此,其在受情感构件方面多受外界环境与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在一种富有亲情关怀下的孩子在其性格表现中多有亲情举动体现,而在一种暴力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则会朝着性格孤僻、怪异和畸形化的心态方面发展,因此,在采用大量高强度的训练过程中,可针对孩子们本年龄阶段性格的特点,适以呵护、关怀与情感培养,有利于培养出一种具有责任心强的情感意识形态,对孩子们的训练与长远发展有利。

三、强调人性化体现的优势所在

人性化体现脱离于一种僵硬的、刻板的与命令性的培养方式,更多的注重对孩子在训练、生活、学习中的亲情交流、关怀与帮助,使孩子们有种体贴入微的感觉,再通过思想交流使其充分认识到应该做与不应该做的事情,这样才会使强硬的命令和枯燥的训练过程变得更加人性化、情感化,有助于对孩子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与心理、性格构成方面带来良好的帮助。

1、通过亲情、友谊交融可以改变少年儿童的偏激认识,调整其在每天训练中可能产生的厌烦情绪。

常年的艰苦的运动训练,必然存在着枯燥、乏味与厌烦感,每天重复的练习,势必给孩子们带来一些重复的感觉,而亲切的关怀与交流,可增强孩子们在训练中的亲情感觉,而降低了受强制与被迫从事训练感觉,缓冲应激刺激,降低反感情绪,有助于训练效果达到最佳。

2、增强亲和力,容易形成心理目标崇拜,确定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练员既是学生的师长,同时也应当是他们心中的偶像,良好的师德风范,精湛的技术动作与辉煌的过去经历,很容易给孩子们带来崇拜与羡慕的感觉,因此教练员就此可以亲身的经历,或身边出色的队员形象,进行近距离的剖析分析,使孩子们充分认识到每条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必定有一些艰难的险阻,需要不懈地努力去克服,只要去努力拼搏与坚持不懈,就会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使其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自己的理想而去努力拼搏。

3、提高亲情关爱程度,降低叛逆心理指数,确保少年儿童坚持训练的持续性。

叛逆孩子心理教育方法范文6

论文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论文摘要:本文提出研究家庭对未成年人犯罪影响的原因。提出家庭教育的缺失会成为促进和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客观因素,最后指出加强家庭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措施。

未成年人犯罪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全世界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长期复杂的社会问题。

研究表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大多与家庭不良环境有关,家庭教育缺失可能成为促使和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客观因素。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影响未成年人犯罪诸多因素中,家庭教育是各种因素最为重要的,是配合社会和学校教育,做好未成年人犯罪早期预防工作的重要一环。

一、家庭教育是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首要因素

家庭就其实质而言,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家庭关系就是社会的缩影,它能集中而有力地影响孩子的成长。家庭是孩子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家长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要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形成民主和平等的和谐氛围。但是,很多家长都忽视了家庭教育,有的甚至出现“真空”现象。家长更多的时候,只在乎自己的工作或事业,很少关心自己的子女,缺乏情感沟通和为人处事方面的教育。

(一)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堂

所谓的家庭教育,就是说子女在父母的影响下的成长,这种影响体现在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家庭是未成年人人生中经历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行以及家庭为孩子成长提供的环境,都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无疑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保障,但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都会极大地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甚至成为一些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

(二)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深远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庭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具有学校、社会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家庭、学校、社会同为青少年的生活环境,从优化青少年生活环境来考虑,三者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都有必不可少,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即使学校和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来说有着不同于家庭的特殊意义,家庭对青少年的意义也远非学校和社会的环境所能比拟。

二、发挥家庭教育职能防止未成年人犯罪

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一项责任重大、意义深远的工作,从社会各职能部门到每一位公民,都要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道德环境、心理环境和生存环境,用道德和法制观念去引导未成年人,用爱心、用真诚去抚育他们的心灵,真正为未成年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积极的作用。从家庭角度讲,教育违法初犯孩子应着重把握好以下方面:

(一)注重教育方法,提高家教质量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很大部分是缺乏家庭教育,特别是教育失当的情况下造成的。错误的教育管理不仅没成效,反而会使被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从小养成其对立、反抗社会的情绪。为改进家庭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笔者建议:1.突出心理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主导地位。青少年犯罪的多发期,易发期集中体现了青少年心智的不成熟,易冲动,不能冷静的分析处理问题,而且这个时期又是青少年性格、人格快速形成发展变化时期,如果在此阶段家庭不能给予孩子有效而又正确的规范和引导很容易形成青少年的叛逆心理,从而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在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未成年人在成长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在家庭生活中比较容易暴露,相对于家长而言要对此进行行之有效的规避,积极向上的要说明其存在的道理,消极落后的也要让孩子懂得其中的缘由,争取不要让孩子由于心理上的偏差走向歧途。2.加强社会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比重。心理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对家庭教育进行疏通和引导,二者不可缺失,未成年的成长既离不开自身的心理发展,同时外部的环境因素也对其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减少或消除不健康的社会风气对未成年的不良影响,一旦发现孩子有不良行为或倾向,要及时制止和教育。

(二)在家庭教育中体现和谐的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包括夫妻关系,父子关系,母子关系,而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当属夫妻关系,和谐美满幸福的夫妻关系能感染孩子,让孩子感觉到温暖,而不是片面的孤立孩子,从而形成畸形的父子同盟或母子同盟,要让孩子在和谐的家庭关系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在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基础上让孩子懂得什么是爱,如何去爱,而不是单纯考虑夫妻二人的关系,要给孩子以生活的幸福感,笔者认为,以家庭教育为基点,完善原有的社会体制机制,着力于解决现有家庭教育中的突出矛盾,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和保护。是解决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有效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的有力保障,要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从而能够让子女健康快乐的成长。当然和谐家庭关系的建立更需要国家的制度法规和社会的道德规范,进而有效的控制未成年人犯罪。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