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养培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素养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素养培养

文化素养培养范文1

英语电影有助于增进对相关国家和地域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的了解。电影艺术的特点决定了英语电影以独特的美学手法和文化价值展示了英语国家的民族的艺术风格,为中国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的思想精华,学习英语语言的本质特点提供了宝贵的内容。[2]任何一部优秀的英语影片其背后均蕴含了特定地域或历史时期的某些社会文化现象,反映了当时的真实的社会生活面貌以及人们普遍关心和思考的问题。通过欣赏影片,可以对西方的社会生活、人文历史、社会景观有所了解,进一步理解西方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上升到语言层面,就可以在利用英语会话和翻译时采用类似的思维模式,让使用者的语言生动活泼,更具英美文化特质。此外,英文电影语言是兼容并蓄基础上的各种不同语言的综合再现。影视欣赏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异域文化知识,还可以通过潜移默化地影响掌握“地道”的英语习俗用语。这些以俚语、俗语、谚语为代表的习语从语言学角度来说属于比喻性范畴,其往往具有形式固定、简洁明快、寓意深刻的特征。可见对这些习语的掌握对提高学生的异域文化素养和翻译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英语电影有助于加深对英美文学知识的理解。文学的本质是作家对人生体验的一种文化表征。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思考、对社会价值取向的判断以及由此产生的特定的意识形态。英语电影作为英美文学的重要构成,是英美人民发挥英语语言创造性的重要产物,体现了时代生活的审美表现,因此也是我们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窗口,可以由此解构出表层文化下的英美深层文化背景,了解其中具有根本性的思想观点与价值评判。所以通过影视剧欣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同时也是帮助学生了解英美文学知识最快捷、直观的途径。[3]英语电影有助于加强非言语语言知识教学。人际交流主要通过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两种基本途径实现,而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非言语交际的主要手段包括姿势、手势、表情、动作、衣着以及图像等。[4]它和语言一样,同样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影视欣赏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注意观察片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服饰、动作等,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到活生生的语言。因此,影视欣赏一方面可以促进外语教学,同时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多数英语教师已经意识到文化教学对于外语教学的重要性,并组织一系列有关的文化和文化差异讲座和讨论,但是没有形成独体的文化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仍然是零碎而缺乏系统性。因此,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相关文化融人电影语言材料中,这样即保证了文化教学的针对性、主题性和系统性,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英美国家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以提高他们在真实语境中的听说能力和翻译能力。

二、文化导入及异域文化素质对译者的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活动不断增加,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这种不断增加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最大的障碍无疑来自于语言交流中的文化约束性,这就要求跨语言交际过程中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碰撞、交流与融合,正如语言学家认识的那样,第二语言的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第二文化的接触、学习与适应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英语电影作为重要的学习与认知途径,有时甚至具有无法替代的价值。例如,著名英国电影《魂断蓝桥》的画外音中出现了“NumberTenDowningStreet”,这一地点对英美国家的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可对于缺乏帮英美文化背景的普通中国学生,恐怕就会一头雾水,茫然不知其所云了。因此,观赏到这里学生一定会有疑问,“唐宁街10号”是什么重要的地方,如果教师能够适当加以解释,这里就是就是著名的英国首相府邸,那么学生的疑问顿消的同时,也会进一步增加对英国文化的深层了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语言的跨文化应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的英语翻译教学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包括必要的语言能力外,还涵盖了对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感受力以及翻译过程中有效处理这种差异的能力。著名翻译理论家格特在1991年出版了《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一书中认为推理在语言交际中具有重要地位,翻译过程不仅涉及语码,更需要依据动态语境进行动态推理,而这一切都需要依靠关联性来实现,因此翻译过程是否与关联原则一致,直接决定着翻译的成败。最佳关联是关联理论所倡导的的核心理念之一。关联理论对翻译行为的定位是言语交际行为,因此翻译则可认为是原语作者与受众之间的间接交际过程,而译者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双重角色。译者不仅要去探求原文中的各种信息,还需要将其“忠实”地传递给译入语受众。[5]通过翻译活动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一个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从另一个侧面完善影视剧的社会文化艺术交流与传播的功能。关联理论的最佳关联原则的实质是能够使受众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因此,翻译活动不仅是一种语际间的自然转换,同时也是内在含义的跨文化转换。因此,要达到这一目的,深厚的异域文化素质就是一个优秀译者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利用英语电影提高翻译人才文化素质的途径

(一)利用英文电影进行开放式翻译教学。开放式教学是提高翻译人才的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虽然教材中提供的翻译技巧为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奠定了技术基础,但是教材并不能完整、真实地展示翻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语境。与教材的这一弱点相比,英文电影的优势恰好在于能够充分展示翻译所需要的文化背景因素,是翻译教学的极佳补充材料。而电影字幕作为原剧作文化的浓缩显示,编译效果极为突出。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字幕翻译对比、隐去字幕让学生自己翻译以及对字幕翻译的鉴赏与批评等多种方式进行。此外,教师还可以在电影欣赏之后留一些相关的课余作业,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

(二)合理选择英文电影。由于文化市场的繁荣,每年上市的英语电影数量巨大,但并不是每部电影都利于提高翻译者异域文化素养,对电影作品的恰当选择十分重要。首先电影作品要思想健康、具有可观赏性,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取得教学效果的关键和基础。其次,英语电影选择要有利于学生对异域文化形成系统性了解。再次,英语电影导入的文化要和学习内容具有相关性,以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最后是影片的选择要适应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发挥,也就是影片导入的文化内容要适合学生的语言水平以及接受和领悟能力。

(三)明确英文电影的教学目标任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做好任何事情,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翻译人才培养也是如此。目前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在利用英语电影这一重要媒体资源时,由于目的性不强,教师和学生看得不亦乐乎,但是却难以达到提升学生异域文化素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选择和播放电影时必须要明确其学习的目的性,要达到什么效果,让学生掌握哪些文化知识。最好在影片播放之前,将相应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告诉学生,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看。由于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极易被影片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因此在影片播放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及时提醒学生注意。最后在观看结束后,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提问和总结,对相应的文化知识进行巩固。

(四)进行异域文化的对比分析。翻译难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究其原因,其难也主要是难在跨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上,由于缺乏相应的文化素养,也就难以承担翻译过程中的双重解释角色。因此,要培养一个优秀的翻译人员,不仅要培养其扎实的语言能力,还要培养其深厚的异域文化素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往往容易突破纯语言上的障碍,但并不容易突破文化差异带来的种种困难。所以,在英语电影的使用过程中,不仅要强调不同语言背景的对比与研究,还要强调积极引导学生对异电影作品中跨文化背景方面的对比分析。英语电影课不应停留在观摩活动层面,而应在文化素养培养目标的指引下进行,通过适当的课堂活动,比如,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促进语言和文化上的双收益。教师要通过此类课堂活动,将语言与文化因素予以巧妙利用,通过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灵活运用,充分领略异域文化风彩,在激发学生学习异域文化的兴趣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异域文化的理解。

文化素养培养范文2

一、高中美术教育中文化素养结构

(一)高中美术文化素养

美术老师以美术教学作为职责,应当树立起自己的美术文化底蕴,深刻了解美术的本身特征,即美术是通过美术语言普遍展现的,它的主要价值也通过这种形态表现。教师可以辅导学生深刻了解美术的本身,察觉并经历美术语言的魅力以及美术本身的内涵。

(二)高中美术理论素养

美术主要以美术创作、美术观赏、美术作品等为研究对象,来研究美术的美感,让人对美术有基本的感触并领悟和领悟。美术理论的学习完全能够建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也能构建学生心里的审美结构,辅导学生从审美的方面观赏作品、创造作品。学习美术理论,可以让学生了解艺术的本身法则,辅导学生增强审美能力。

(三)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人文科学指与人类活动好处有关的知识,社会科学指研究社会状况的科学,这些内容包括哲学、法律、艺术、宗教、历史等方面,乍一看并没有格外大的相互作用,但美术与他们密不可分。美术作品降生于特定的文化情形和社会背景下,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想要全面把握艺术,我们就要知道艺术是文化的聚拢表现,所有艺术作品都有它自己的文化展现以及炽热的精神性。

以上是文化素养的三个层次,这三个方面环环相扣,共同组成了文化素养结构。

二、高中美术教育中文化素养的主要性

文化素养是人们的知识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能力各方面综合发展的表现。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文化素养在社会占有一个关键地地位。提高文化素养完全能够增强同学们的思想境界,为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树立提供很好地根基,也能增??同学们的创造力和他们的各方面综合能力,让学生全面有效拓展,更容易的符合社会拓展。文化素养的增强同时也能增强国民的各方面综合素养,发扬中华民族文化。

三、高中美术教育的增强途径

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全面有效拓展,虽然构建什么类型的文化素养是一个关键地问题,但是如何构建同样很关键。基于当今高中美术的教育现状,可以树立以下的几种培养途径。

(一)增强高中生对文化素养的观点

当今学生需要德智体美全面有效拓展,因为有其中一部分文化修养方能更快地了解社会需求,以便融入社会,增强本身的各方面综合素养。现有的社会对人方能力的统一要求更加高,因此教师在高中生这一阶段应该也造就同学们的各方面综合素养,而文化素养就是根本,所以要培养高中生的文化素养。

(二)使用其他专业人文课程

高中教育设置了好多课程,这些课程不仅为高中生提供了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氛,同时也为他们的增强文化素养提供了多样性的资源。在高中美术教育实践中,老师应该充分使用这些资源,扩张同学们的艺术文化视野,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知识,让学生学的越来越全面有效,对美术有更连续的的观点,以增强高中生的文化素养。

(三)变迁美术教育的课程结构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新一轮辅导革新,需要将高中美术课程重新划分,让这些课程中包罗上述中的文化素养结构,使课程变得更加具有人文内涵,让学生全面有效拓展,增强同学们的文化素养。

(四)强调基本课程的学习

一些美术课程可以造就同学们的创造思维能力,譬如工艺美术,它与同学们的真实的生活相连,学生可以通过制造手工艺来从实践高中到东西,使自身创造与想象相互融合,完全更能鼓励同学们的创造能力,又可以达到美术教育的目标。美术中很多东西不光树立于基本的抽象规律之上,也需要同学们的创造想象能力。注重于美术基本课程的增强,也能增强同学们的文化素养。

(五)培养高中生的自学态度

自学在探究的实践中是一项很关键地能力。在美术的学习中,不仅只有美术教育,学生也能在一些博物馆、艺术展馆、图书馆等地方,从这里的艺术作品、历史文物或者一些书籍高中到各自的东西,这些自学的东西都能辅导学生在探究的实践中树立一个很好地学习态度。而老师需要带动他们,教他们一些有效的自学对策,并且随时与学生沟通,处置他们疑惑的问题。并不是一切知识都需要靠老师来授受知识,自学这也是一项有效、活络、关键地对策。

文化素养培养范文3

[关键词]体育文化素养 大学生 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135-02

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是大学生整体体育精神及品质的综合表现,是在长期的学习和锻炼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培养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通过对大学生体育文化素质培养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作者认为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树立多维的“生态”体育观

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其终身体育的能力,必须建立多维的“生态”体育观,摒弃陈旧的“生物”体育观。多维的“生态”体育观是把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作为学校体育发展的目标,从实际出发,把学生的身体、情感、品德、意志和行为等作为相互联系统一体,通过调动和发挥学生全部能力的多种体育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培养,旨在实现大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的培养和提高。“生物”体育观是把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没有充分考虑增强学生体质的长远效应以及体育的终身性,结果导致学生走向社会之后在没有体育考核时远离体育。这种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社会以及教育等因素的传统教育观念,最终无法实现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基本目标。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改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水平偏低的现状,高校体育的管理者和实施者必须要摒弃传统的“生物”体育观,树立多维的“生态”体育观。

二、改革体育教学内容,拓宽学生体育文化基础

体育理论知识是体育文化素养的重要构成要素,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直接决定着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水平的高低。高校体育理论教学应拓宽教学内容,丰富大学生体育知识水平,从而为提高体育文化素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方面要符合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另一方面要在扩大知识层面的同时,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在体育理论的设置上既要有国家方针、政策,又要有身体锻炼原理与方法、体育卫生保健、运动处方、体质健康的测量与评价等方面。

关于运动技能知识的传授,要遵循继承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及生理特征进行结构化处理,保留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具有健身价值和文化底蕴的内容。流行的娱乐体育项目(比如轮滑、街舞等),对于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使学生充分享受到体育所带来的乐趣,这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所以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者应尝试着把这些新颖的内容加入到大学生的选修课程当中。

在拓宽体育理论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适当加大理论教学的时数,确保理论教学的效果。《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八条规定: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且运用多种体育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纲要中明确规定高校体育教学要保证每学期四学时的理论教学内容。严格来讲,每学期4个学时并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需求,应适当增加体育理论教学的比重。调查研究表明:目前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大部分高校无法保证每学期4个学时的理论课程教学,更有高校根本不开设体育理论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单一,体育理论课程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运动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这种情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积极研究,采取有效措施改变这种体育理论课程不受重视、课程教学效果差的现状。建议高校把体育理论课的开足率和教学效果纳入到教学评估考核当中。同时丰富体育理论教学的组织形式,把教师教授与学生自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组织方式

从文化的角度而言,体育教学作为一种“文化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体育文化的传递过程。高校体育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培养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而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仅局限于运动技能的传授,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还取决于教学组织方式的科学性。有好的教学内容,却没有适宜学生身心特点的组织方式,体育教学也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体育教学的组织方式在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抑制了学生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使得课堂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要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体育教学工作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活泼、自由、愉快”为主调来组织教学,在遵守课堂纪律的基础上,通过营造轻松、活泼、欢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体验体育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使他们的体育素质得到发展。

四、改革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体育个性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的延续和补充。组织课外体育活动须有明确的目的性,有教师给予一定的辅导和帮助。既要保证学生把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技术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又要确保学生在从事体育活动过程中体验到运动带来的快乐。总之,组织课外体育活动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生理、社会、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确保学生能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体魄和意志,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及对体育的兴趣。

其次,建立专项课外体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专项课外活动具有“四个固定,一个自由”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学生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过程当中要有固定的体育项目、固定的活动地点、固定的指导教师、固定的活动时间,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和爱好任意选择符合自己个性特点的体育项目。专项课外体育活动的建立能够使学生的爱好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保证学生能够轻松地学会几种终身锻炼的运动技能。

五、发挥体育竞赛的功能

体育竞赛是促进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开展体育竞赛能够给学校体育带来活力,赛场竞争与体育课中的锻炼有很大区别,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体育竞赛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体育锻炼,对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效果非常明显。

首先,通过组织比赛,学生能够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加强了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比赛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进行的指导和讲解能提高学生技战术的运用能力,使学生的体育技能在实际的比赛中得到锻炼。此外,在体育竞赛前期可以举办体育讲座,向学生讲述体育的发展历程,各种体育比赛的赛程编排、规则和裁判,运动中的损伤及科学锻炼的方法原理等体育文化知识。

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体育竞赛,能使学生的体育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运动场上的比赛氛围,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积极的竞争意识,以及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体育赛场上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和体能的竞争,同时也是学生之间意志品质的较量。体育竞赛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及团队协作意识,对集体中的每位成员产生良好的影响。

再次,经常组织学生观看体育竞赛,以此来扩大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使学生体会到体育竞赛的魅力,提高学生欣赏体育的能力和水平,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欲望。同时,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他们还可以学到运动员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勇于拼搏、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罗少功.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理论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4):73.

[2]王洋,贾振佳.对我省高校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问题的探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17-18.

[3]陈晴.体育教学呼唤体育文化素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93-94.

文化素养培养范文4

关键词: 高中音乐教学 音乐文化素养 音乐情感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规定,要提高每个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使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应当说,在繁重的学习任务面前,音乐是高中学龄青少年思想释放的有效方法。然而在教学中发现,高中生虽然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个中原因,是他们对音乐教育大多缺乏必要的情感,对音乐文化教育普遍缺乏一定的认识,音乐文化素养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这就成了音乐教育者值得探究的课题。

一、激发音乐表现魅力,促使学生主动亲近音乐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传统教育往往片面重视并过于强调智力因素的作用,忽略了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在人的学习和成长中的地位。新的课程观将情感、意志因素提高到新的高度来理解,从而为课程目标明确了价值取向。音乐学科的情感体验尤为鲜明,它的审美本质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放在不可动摇的首要位置。

所谓情感,是指人在对事物或某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热情和肯定心态。要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教师首先必须显现音乐的表现魅力,用魅力去吸引学生,以此激发他们主动亲近音乐,从而催生学习兴趣。新课标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高中音乐课程把培养音乐兴趣置于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

在教学中,我注重通过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形式来触摸学生的情感,敲打学生的心灵。当教学乐器时,尽可能引导每个学生学会自选乐器的简单演奏,通过听、感、想等手段形成审美体验;抓住学生用感官直觉和心理感知塑造的音乐形象,引导他们逐步喜爱音乐、享用音乐和热爱音乐。如在教学歌曲《阳关三叠》时,我先是让学生们聆听欣赏那依依惜别的动人旋律,再回想自己曾经有过的惜别场景,然后指导他们用不同的乐器一边演奏,一边感受古人创作的意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努力挖掘音乐文化,扩大普通音乐教育内涵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然而这把双刃剑同时也带来了各种良莠并存的思潮,这对正处于思想与价值观、审美观形成期的高中生来说更令人担忧,这样情感教育的重任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音乐教育上。学校音乐教育本身就有发展音乐文化的任务,我们应当遵循其规律,抓住音乐与素质教育的紧密关系为契机,以民族音乐为主体,培养学生要有宽阔的心怀,接受优秀音乐文化,使音乐教学成为以爱为本的文化传递活动,使音乐课堂成为培养人格精神的乐园阵地。

与一般学科相比,音乐课程有独特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从感性入手,再由感性的发展进而到达理性的确立,最终实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新课标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育应该是师生共同感受、鉴别、判断、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作为音乐教育者,我们要努力实行有效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关注与理解。现行高中教材歌曲带有强烈的感彩和鲜明的思想性。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二度创造,调整分析和挖掘音乐教材内容,借助于不同体裁,使学生从歌词和乐曲的节奏、旋律中直接体验到作品的丰富美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受到鲜明的形象感染和高尚的情感熏陶,从而培养他们健康良好的个性特征和积极向上的行为品德。教学方法则需要教师用丰富的文化观点,积极引导和启发学生,既要运用好学科知识,又要走进社会生活,让他们全方位地接受多种信息,较完整地认识各种事物,努力理解和领悟艺术作品的内涵与魅力。例如在教学《亚洲音乐舞蹈欣赏》时,我从“东方雅乐―日本歌舞”到“天方神韵―阿拉伯舞风”系列作品赏析,引导学生从不同地域的文化与民俗风情、从不同人群的与民族服饰等文化大背景来加以综合分析,对音乐与舞蹈还有器乐知识进行相应的牵移、融合,让学生充分关注、理解亚洲整体乐舞的特点,深入感受其丰富而又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注重音乐教育方法,推动学生从学会到会学音乐

高中生已经发展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相对成熟阶段,他们追求独立,善于争论,喜欢怀疑,敢于发表认识和看法,感情丰富而且热烈。这就要求我们变换审视的眼光与角度,改进教育方式,不断推动他们从学会音乐向会学音乐发展,为其终身学习音乐文化服务。

传统高中音乐课程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课程定位不够完整,与课改内容相差较大,与中小学音乐教育不能衔接,无法形成完整的基础教育音乐课程体系;实际开课率不足,加之音乐课并非高考科目,一些学校以各种理由少开甚至不开课;求升学率、应试化倾向明显,人为地偏离了音乐教育目标;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习惯性地去讲解和分析音乐,甚至是在解释音乐,这种以自身感受替代学生体验、以间接经验替代直接经验的教学实在是抹杀了音乐艺术的魅力。

文化素养培养范文5

关键词:体育文化素养 培养路径 媒介融合

引言

大学阶段是人身心发展和思维、认识、判断能力日趋成熟的阶段,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健身意识、养成终身体育习惯和培养体育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个、道德品质等与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密切相关。体育文化素养就是指人们平时所习得的体育知识、技能和由此而形成的正确的体育认识、价值观,以及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和方式等的复合性文化知识。简言之,就是人的各种精神要素及其品质的总和,通常包括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品德和体育行为6个方面。①

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媒介融合的趋势日益彰显。媒介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下的新作业模式,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理解,即把报纸、广播、电视与互联网的采编作业有效整合起来, 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各种形式的信息产品,并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②媒介融合不仅体现在技术融合方面,同时经济融合、社会或机构融合、文化融合乃至全球融合也是媒介融合带来的新挑战。③

目前,国内对于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教育的探讨多集中在体育教育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研究,而大学生是受到媒介融合影响较大的群体,他们不仅受到技术融合带来的大量体育信息的冲击,同时也在体验“融合文化”在体育领域的发展。因此,从媒介融合的视角出发寻找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方式尤为必要。

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特点

时代性。每一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征,体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时代本质特点,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也是与时俱进的。20世纪,我国引进了大量外国体育文化进入校园,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主要体现在对于技能与体育知识的掌握上;我国足球进入世界杯,大学校园掀起校园足球文化热,大学生对于体育文化的了解提升至体育意识层面;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给校园带来的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热,使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提升除体现在体育文化知识和体育意识方面外,还体现在体育品德与体育个性层面。可见,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在培养和发展过程中,会受到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教育体制以及社会结构、文化风尚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民族性。体育文化与其他任何类型的文化一样都具有民族性,中国文化的“中庸和平”渗透到体育文化上则表现出和平、温良、宽柔的品格。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接受中华体育文化的影响,无论在性格气质、审美情趣还是体育个性、体育品德等方面均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此,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点。

国际性。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体育文化区别很大,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全球高等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日益趋同,体育文化出现交融的趋势特点,全国各地高校体育文化活动方式与内容大同小异,因此,大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掌握和对各地体育文化的了解日益宽泛化,在体育意识和体育个性方面呈现趋同态势。同时,体育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大学生关注体育赛事等的行为出现同步的现象。

渗透性。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学习和科研活动是大学生的主体文化活动,而体育文化素养则是主体文化的必要补充并且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意志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大学生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十分频繁,因此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不仅具有青年文化素养的特点,同时又反映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并不断吸收和表现社会时尚的体育文化特征,反映社会体育知识、体育科技、体育经济等方面的最新变化。体育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是现代大学生交往的最佳手段之一,良好的体育文化素养能使参与者产生自主性、独立性、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精神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及公正的态度、集体协作的精神、开朗活泼的性格,进而使大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从媒介融合视角探讨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路径

长期以来,受传统陈旧的教育思想观念、单一的课程模式和失衡的课程结构影响,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现状不尽如人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④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培养应该与媒介融合的现实相结合,只有这样,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才能与时俱进,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教育才具有生命力,才能真正提高素质

教育的水平。

整合校园媒体,加大体育知识宣传力度。传统校园媒体资源主要有校报、校园广播和有线电视,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校园网络媒体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当前,大多数高校的校园媒体还是相互独立的,校报、广播站、电视台和校园网等各自都有一套相对独立的运作机制,媒体之间缺少互动,资源也存在浪费现象。在新的形势下,校园媒体应始终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始终为高校素质教育服务。⑤因此,整合校园媒体对于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是必要且可行的。通过整合后的校园媒体,加大力度让学生了解体育的起源、体育的发展、体育基础知识,可以从体育历史、体育现状、体育未来等方面引导学生建立体育文化认知体系;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体育伴随社会进步而发生的变革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此外,建立体育文化认识体系还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宣传专栏等辅助手段来加以完成。这样,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知识拥有量,并且可以为大学生体育意识的树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利用现代化传播技术进行体育文化交往,建设体育文化“软”环境。体育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是构成健全人格中的一个基础性的因素,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这是现代体育观的核心思想。大学生正处于求知时期,对大量的文化信息有主动获取的愿望,在现代化传播技术不断成熟与发达的当今社会,利用各种媒体进行文化交往已经成为时尚。当今世界,体育文化无处不在,大学生通过大众传媒了解重大的国际赛事,进行频繁的体育交往,“接触”众多的体育明星,体育文化的人文环境建设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同时,大学生又是庞大的传播群体,可以通过媒体的联动平台很好地将本土体育文化传播出去,所以通过媒体进行正确的文化导向和适当的技术点评,可以使大学生受到持久的强有力的体育文化熏陶,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有效地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整体体育文化素养的水平。

利用电子体育竞技平台,提升体育科技技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电子竞技运动是在科技革命下,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及网络传播技术普及和发展过程中诞生的,是一项集竞技、科技、娱乐、时尚于一体的新兴体育项目,是信息时代有益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用人才的健康运动。国家体育总局对电子竞技运动的定义是利用高科技软硬件设备作为运动器械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对抗运动。??通过电子竞技运动,大学生可以锻炼和提高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和意志力,从而培养团队精神,提升体育科技技能。由于电子竞技运动集科技产业、文化产业、传统体育产业、传媒产业于一体的性质,所以,大学生在参与电子竞技的过程中,既需要对电子科技有一定的掌握,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体育文化知识。如今,电子体育竞技日趋成熟,各种比赛接连不断,在世界各国举行的大型比赛,有利于世界各国大学生在一起交流、沟通,成为一种相互了解对方,彼此交往的工具,对传播体育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借助网络平台,培养大学生体育个性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育课上的理论教育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应该把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延伸到课余体育中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媒体工具,利用校园网,开发体育资源,建设属于大学生的体育网站,开展网上咨询、体育信息、网上体育知识竞赛、网上体育答疑和体育知识指南等活动,使大学生真正进入体育信息时代。让大学生管理属于自己的有特色的网络平台,筛选其感兴趣的体育赛事和体育知识。网络编辑可以推荐优秀的体育博客,鼓励大学生充当校园体育拍客,将校园中的体育现象与体育赛事拍摄下来,以网络作为平台进行传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娱乐心态,促进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在校园网络中,大学生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探讨体育问题,甚至可以共同开展体育活动、组织体育竞赛,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能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文化活动,对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形成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体育广告、体育电影了解体育精神,树立体育品德。大学生接触不同的大众传媒可以获得不同的体育信息内容,不同大众传媒的体育信息能够满足大学生对于不同信息内容的需要。而电视以及网络则是大学生最常关注的媒体形式。近年来,体育电影快速成长起来,以电影作为介质传播体育文化可以说是最快捷且获得效果最好的形式之一。电影使大众在娱乐中了解体育文化,形成体育意识,甚至于指导体育行为的产生。如,电影《叶问》的热映不仅向大学生传递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核,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还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华武术的热潮,将习武习德的道理传播开来。而体育广告在宣传的过程中,不仅树立体育品牌形象,推销体育产品,同时还将品牌所承载的体育精神、体育理念传播开来。视频体育广告尽管很短,却将体育人文精神浓缩,如NIKE的“JUSTDOIT”、李宁的“一切皆有可能”等,它们所传播的是对体育意识的理解和对体育精神、体育品德的树立。因此,体育广告可以起到促进大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作用。

结语

媒介融合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体育文化信息获知空间,也缩短了他们与不同体育文化交往的距离,同时也为大学生传播本土体育文化提供了可能和捷径,对于体育意识、体育技能、体育个性和体育品德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对于大学生走入社会后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产生体育行为起到辅助推动作用。然而,媒介融合也同时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如媒体中的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对于信息的筛选能力欠佳,对于电子竞技游戏缺乏自控性等都会对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高校教师的引导以及高校体育文化大环境的建设仍是重点。

注 释:

①罗少功:《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理论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06(4)。

②周岩、戴琳:《“融媒体”时代的新闻学专业教学探析》,《新闻界》,2009(1)。

③Jenkins,H.,Convergence?I Diverge,Technology Review,2001 June.P93.

④马宏斌:《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现状》,《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1)。

⑤张娜民:《高校校园媒体整合刍议》,《当代传播》,2008(2)。

⑥高志飞:《大学生与电子竞技》,《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5)。

文化素养培养范文6

关键词:高师生;数学专业;数学文化;数学文化素养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5-0071-05

作者简介:韦兰英,女,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教学。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数学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数学文化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数学文化成为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师生作为未来基础教育的准教师,对他们的数学文化素养培养问题进行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数学文化的内涵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一词大约出现于20年前,近年来,“数学文化”被广泛提及。关于“数学文化”的解释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解释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义的解释是除这些以外,还包含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等。数学文化素养作为现代人文化素质的一部分,不仅是概念、公式、法则、定理,而且是一种创新思维、文化精神。

二、培养高师数学专业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数学在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现代经济、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是提高民族素质、丰富人才资源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数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数学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王梓坤院士认为,数学文化具有比数学知识体系更为丰富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数学文化是对数学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等概念的高度概括。广泛开展数学文化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数学文化素养是高师生的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

高师数学专业是培养基础教育数学教师的摇篮,教师的素质对学生的素质有很大的影响,高师生的数学素养直接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抽象性、逻辑性、系统性的学科,数学教师需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具备较高的数学文化素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学生。

数学文化素养是现代人的重要素养之一。高师生毕业后大多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工作,这就对高师数学专业学生数学文化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目前高师院校数学专业的数学教学还基本停留在通常的课堂教学层面上,重视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与技能,注重公式的推导、定理的证明和解题的训练,却忽视了培养学生对数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思想体系、文化内涵的认识,数学的文化教育价值在数学中没能充分体现出来。同时,数学文化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仍缺乏传播的载体和平台,数学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导致高师生缺乏数学文化素养。在当前大力开展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的形势下,为适应时代的发展,高师院校应注意在教育教学中加强高师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给基础教育输出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合格青年教师。因此,加强高师生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既是社会的要求,也是时代的召唤。

2.数学文化素养能使高师生树立良好的教育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新课程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课堂角色发生根本性转变,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为比较关心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能力培养,教学内容方面则更加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些,都提高了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然而,作为培养未来师资的高师院校,其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却远远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首先,高师院校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一般是由公共课、教育类课程、数学专业类课程、数学教育类课程四部分构成,其中体现师范性的教育学、心理学、数学教育学等教育类课程的学分所占的比例偏低。因此,教育课程的专业特征不够明显,不符合现代中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不适应现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次,课程内容太多太杂,应用的内容太少。结果导致学生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而削弱了全面素质的训练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培养学生数学文化素养,能提高他们对数学应用意识的认识和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高师生树立良好的数学教育理念,从而能保障他们胜任今后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

3.数学文化素养能提高高师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在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每一位教师应认真思考的问题。只有教师具备创新意识,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并在适当的内容中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课程标准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作为基本理念之一,设立了数学文化模块,给出了数学文化专题,并在选修系列3中设立数学史专题,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在数学文化的学习中实现素质教育及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数学文化模块的增设,要求数学教师了解数学史,了解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要求教师具有创新意识。然而,由于以往的数学教育对数学文化的重视不够,大多数高师数学教育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要求仅停留在“会做题、能应试”的层面上。虽然经过十几年的数学学习,学生却未能真正掌握数学的精髓,对数学思想、数学精神、数学价值的体会与感悟还很肤浅,缺乏创新意识,这显然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数学文化素养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忽略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必然导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发挥,以至于数学素质教育不能贯彻落实。因此,要加强数学文化教育。

三、培养高师数学专业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具体实践

数学文化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和提升的。张奠宙教授曾强调,数学文化应当与数学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教学中真正感受数学文化并与之产生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体察社会文化和数学文化之间的互动。因此,如何实施数学文化教育,如何搭建数学文化传播的载体和平台,让学生通过文化层面进一步理解数学、热爱数学,加深对数学内涵的认识,提高数学素养,是一项有重要意义的研究工作。

1.更新高师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育教学理念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思想基础,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态度和教育教学行为,进而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高师数学教师肩负着培养基础教育数学教师的重任,如果高师数学教师对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不了解,教育教学理念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传递的仍是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培养出的高师生将来无法适应基础教育的要求,就会严重影响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只有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高师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高师生。

在很长时期内,人们往往把数学看成是数学知识的汇集,把数学教学看成是数学知识的教学。大多数高师数学教师在数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过于注重定理的证明、公式的推导和解题的演练等表层知识的教学,只有个别教师零星地提到一些数学史、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等基本的数学文化内容。高师数学教师从事的是培养能适应基础教育需要的高素质的合格教师的职业。应当更新数学教育理念,把数学看成一种文化系统,把数学教育看成数学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对数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思想体系、文化内涵的认识,将数学课程放在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将印在教科书上形式化的数学学术形态的知识深加工成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教育形态,它包括介绍数学概念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数学家的生平、趣闻轶事,古今中外数学方法的简单对比,数学家创立定理的过程,等等。通过数学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开阔数学视野,从而培养了他们的数学素质。在讲授数学概念和方法时,应尽可能地“回归”到实际背景,设置适宜的问题情景,提供丰富直观的背景材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在分部积分法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对u与dv的选择的预见性难以把握,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许多具有教学实践的教师给学生总结出很多关于选择u与dv的口诀或规律,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分部积分法。但是,这种掌握仅仅停留在对公式或口诀的机械套用上,学生只会按部就班,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现代教学观认为:“数学应该是做出来的数学――作为活动,它是动态的、可创作的,结论或操作程序是未知的。”因此,在分部积分法的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把积分公式和u与dv的选择口诀或规律直接交给学生这个层面,而应该让学生知道公式是在解决什么问题的时候联想到的,口诀是如何总结出来的,以及口诀背后的内涵。这种全新的数学教育理念,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结论的探索、发现、推导过程,搞清其中的因果关系,让学生亲身体验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所经历和应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利用数学文化的独特魅力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2.转变高师数学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

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标准还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基础教育数学新课程倡导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数学教学活动应当赋予学生最多的思考、探索、动手和讨论交流的机会,与此同时,教师的角色也要做出转变。

当前,许多高师院校仍然以“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占据主导地位,这样的教学方式必然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式学习,势必造成他们的数学“思维惰性”,不利于高师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因为,教法与学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它们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教学实践证明,许多有效的学法是从教师具有示范性的教法直接转化而来,高师生在校的学习方式将直接影响其未来的教学方式。因此,为了使师范生能尽快适应基础教育数学课程的教育教学,高师数学教师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这一点对于作为培养中小学师资的高师数学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

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以数学文化关怀人,以数学精神培养人”应成为高师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数学文化下的数学教学应着力于数学活动的展开,高师数学教师要改变以往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学中应该贯穿“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这不仅有利于高师生创造性个性品质的形成,也有利于给他们未来的数学教学以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提倡“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教学模式。只有将数学教学建立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基础之上,数学才能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产生和发展,数学才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学生才能真正地领悟数学文化,提高数学文化素养。

3.设置体现数学文化的数学课程体系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师数学教育专业现有的课程设置已不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调整高师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高师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主要是数学专业课程与数学教育类课程。目前,数学类课程的设置过于强调数学理论本身的完美性,重逻辑思维的培养,轻数学应用与动手能力的训练。根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对数学教师专业方面的要求,这些课程应着重体现基础性、前沿性和综合性,所以必须对数学类课程进行整合和优化,加强数学类课程的建设,保障学生数学专业知识结构的形成及数学理论思维能力的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要注意在教学各环节中渗透数学文化,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更要让学生了解数学科学的思想、精神,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高师院校数学教育专业在设置数学教育类课程体系时,应根据新数学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恰当地选择有利于教师培养的课程,精选数学教育教学有关的重要理论,数学教育类课程在培养数学教师教育素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开设数学文化或者数学史、数学方法论的课程,有助于高师生系统、全面地了解相关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应重点介绍与中小学数学有关的数学发展历史、数学家、数学故事、数学观点、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等等。课程教学除了采用教师精讲、学生自主探索的教学方法以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演讲等多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素质教育开创一个新的途径。

数学教育学是高师院校数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使教学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贴近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从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重视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数学发展史中积淀的深厚传统文化和丰富数学思想方法是深化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数学教育学课程要充分反映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其有效途径之一是在教学中加强与数学文化相关内容的结合,恰当运用数学文化案例来充分展示数学知识思维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有效地将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的能力。“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是数学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数学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充分体现新课程的这一理念,对于高师生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培养中小学生用文化的视野来看数学、用数学的眼光来看文化的意识有着深刻的意义。

4.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条件的地区,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使用函数计算器、计算机以及有关软件,这种现代教育手段和技术手段将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点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现代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

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谨的逻辑性,高师数学教学很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技术单一。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在高师数学教学研究过程中,传统教学的优势仍要继续发扬,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也要发挥。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很方便地增加数学背景知识,如数学史和数学的应用介绍。例如在讲授导数概念和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时,用多媒体展示微积分发生、发展过程和牛顿、莱布尼茨等数学家的生平轶事和导数思想的产生及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在讲授微分方程时可以介绍微分方程在人口预测、天气预报中的作用,这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在人类进步中巨大的人文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且使原本抽象的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波利亚曾经指出,教科书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大多是严格、系统的科学,它们直截了当地写出了发现的结果,隐去了发现的过程。传统数学教学受到技术的限制,难以形象地、动态地呈现知识的发生、形成、变化的过程。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学中涉及的抽象问题直观化、动态化,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如在讲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时,通过动画的演示,让学生观察在一条连续且除端点外处处可导的曲线上点的切线的变化情况,学生很容易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猜想归纳出来。通过课件中的动画,学生深切地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动手实现与课程相关的多媒体制作,如利用mathematica作图,求逆矩阵,求导数,计算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等等,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动手操作,既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又可以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体验到数学的神奇魅力,从而促进数学文化更好地融入数学教学。

四、结束语

高师生数学文化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多因素和相互作用的综合过程,培养高师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是一项有意义的、艰巨的工作。数学文化教育只有贯穿于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教与学等环节,才能在数学教育中达到不仅能够教书、而且能够育人的良好效果。高师院校数学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的数学文化素养,努力成为学生数学文化素养构筑的启蒙者、引路人和设计师,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受到数学文化的感染。

参考文献:

[1]顾沛.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张文颖等.采用多种方式在大学数学教育中渗透数学文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1).

[4]陈丽.数学文化渗透的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