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效果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法治教育效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法治教育效果

法治教育效果范文1

关键词:法治教育;高校;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实践环节

近年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马加爵案、付成励案、药家鑫案等,对大学生行为习惯与法治素养的担忧较之于其给社会造成的实际损失更值得反思。目前,大学生不能较好践行法治素质要求的现象与高校法治教育实践效果不够理想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成功地实现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教育,既是加速法制化进程不可或缺的精英层、中坚、骨干力量打造的需要,同时也成就了一支通过多种途径、运用不同形式对国民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育的重要力量[1]。关注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应成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法治教育是指通过相关法学类课程的开设,对大学生进行规范化与系统化法治理念的宣传和教育,以不断提高大学生法治素质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活动。高校法治教育主要依赖于相关法学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以及延展性法律实践活动,也包括校园系统的多维度功能拓展。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不够匹配、教学模式实践性不足以及教学手段运用简单化等三个方面。

1.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置不相匹配,缺乏科学性

高校法治教育在具体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可谓贫乏,主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和相关专业零散的法学类课程,而其他工程类专业基本没有开设法学类课程。高校法治教育的实践效果能否发生实质性改观需要依托相关法学类课程的开设,现有的教学资源配置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缺乏科学性论证。现实中一个极为普遍现象是,全国各高校进行法治教育的课程教材基本与法学专业学生使用的一样。此外,由于从事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师主要是法学专业背景的学生,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采用法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将自身的学习经验具体化为教学内容选择。法治教育需要科学规划并应当积极探寻适合普通大学生法学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编写大学生熟悉且与专业相关的教材。

2.教学模式过于依赖理论宣讲,实践性严重不足

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模式选择较为简单固定,主要是相关法学类课程的理论讲授,实践性环节重视不够。从教育方法上看,当前大学法治教育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灌输性教学模式。在这个教育模式中,老师主要采取法律规范式教学,教导学生如何遵纪守法,师生并没有处在相同的法律主体的位置,两者的互动较少[2]。青年大学生群体随着时代的变化,其认知结构和水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网络时代对他们的影响,社会上司法热点案件经由相关专家和媒体多维度的解读使得他们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的机会大大增加,教学模式对实践环节的忽视自然不易达致教学目标的实现。现实中有一个值得反思的现象是,在高校的一般性法律知识竞赛中,大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普遍较好,但是,在相关具体案件的实践性趋向把握上则普遍较差。对有关高校从2008―2012年的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的成绩统计中发现,每年的平均成绩是87.87,5年的平均成绩为85.76;另外,对相关热点案件司法处理判断选择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76.52%的大学生判断案件法律适用趋向出现错误。造成这种鲜明对比的现象,其主要是高校法治教育模式的实践性严重不足导致的结果。

3. 教学手段简单化倾向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参与度不高

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手段运用较为随意,主要是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较少参与教学活动,其简单化倾向突出。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法治教育开设的课程都以大班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由于接受教育的群体人数过多,广大学生参与难度可想而知,同时,教师需要完成教学任务的硬性指标,往往采取“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原始的教学手段组织课堂教学。对有关高校法学类课程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运用进行实证调查发现,71.85%的教师没有运用多媒体,运用多媒体的教师中有86.13%的电子教案中没有视频和案例分析。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手段在现实中除去课堂教学外,对校园系统的多维功能重视不够,基本上只是每年一次的普法教育活动,以及学生社团中法律协会等相关社团的集体活动。虽然特定时间大学生的群体参与度较高,学校投入也是很大,但是实际效果普遍较差。其中缘由主要是以大学生接受教育为主,学生主体参与体验不够,且活动本身的形式化色彩远远大于其应达到的法治素养提高的目标。调查发现,普通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听过一次法律讲座和参与一次法律实践的情况相当普遍。

二、高校法治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涵拓展

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应重视大学生法治素质培养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积极拓展法学类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激活大学校园系统的多维功能,在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学手段上不断进行完善与创新,以期达致法治国家建设的智识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1.完善与法治素质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育内容

大学生法治素质培养是一个需要依托具体法学课程进行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不断完善现有的教学内容是切实可行的做法。各高校在法治教育的教学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但是由于各高校自身教学资源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有无法学专业的区别上。各高校应结合自身教学资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法学类课程,尤其是与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知识背景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具体教学内容要体现出鲜明的实践性取向,避免过去简单法学知识讲授的做法。法治素质的培养既要重视大学生熟悉的一般性法律实践,也要关注智识型人才培养的法治思维与行为习惯在法治实践中的作用。因而,教学内容的完善既要区别于普法意义上的一般性法律知识宣讲与传授,又要区别于法律专业人才培养的深层次要求,教学课程的内容可以结合大学生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选择性安排,低年级开设“法律常识与法律思维”、“青年与法”、“科学与法”等必修课程,高年级开设“劳动法与合同法”、“婚姻与家庭法”、“知识产权法”、“诉讼程序法律实务”等拓展性选修课程。

2. 创新大学生易于参与体验和实践的教育模式

高校法治教育的课程教学对实践环节的要求非常突出,因为法律知识的习得与法律意识的培养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基本能够得到实现,但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高需要在主体积极参与体验的环境下较易获得。教学模式的创新一直是高校法治教育目标实现的难点,尤其关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理解方面往往过于简单,现实中通过讲解案例则是对法治理念形成进行诠释的主要做法。同时,对这些案例的诠释时任课教师一般也是注重学理方面的分析,这样容易使大学生产生一定的误解,即对法律现象的分析与理解需要具有较为深厚的法律理论修养方能进行,而法律职业者的素养对于广大普通大学生而言只能是望洋兴叹。当然,处理法律问题确实应该将“所有的社会问题,不论它们来自民间还是官方、不论具体还是抽象、不论是春秋大义还是鸡毛蒜皮,一概可以运用法言法语转化为法律问题,运用法律概念进行分析判断[3]”。但是,对于普通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应重视培养其参与和体验的可能性。故而,创新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法治教育实践的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结合教学内容增加学生互动性讨论,甚至可以是辩论,尤其在大学生熟悉的生活和专业领域精心安排他们易于参与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是明智之举。因此,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案例排演、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模拟法庭环节的角色安排以及“如果我是法官”主题性辩论大赛等教学模式的尝试与经常化。

3.激活法治教育的校园系统多维功能,拓展多元化教学手段

法治教育的实践过程应关注校园系统的整体功能发挥,除课堂教学外,可以开启其他校园系统部件,拓展践行高校法治教育的多元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大学生参与体验法治实践的机会。

首先,积极发挥第二课堂的延展功能。除了本校教师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外,还应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互动,以拓展法治教育在大学生中的积极效应。为此,可邀请司法实践部门的相关人员来校给大学生做有关现实案件处理的专题性讲座,也可从法学院校聘请知名教授来校给学生做专业性学术报告。此外,还应组织大学生到法院旁听司法审判,到行政部门观摩行政执法流程,到监狱实地了解有关案件犯人的改造经历,把观念中的法治与实践中的法治统一起来,以培养实践逻辑中的法治素质。

其次,不断拓展校园系统的多维教育功能。大学生法治素质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仅仅依赖理论教学是无法实现的,要充分利用大学生熟悉的多元化教学手段,如宣传栏、校园网、校广播电台、校报刊物、主题班会、社团活动、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校园文化月等,不断拓展法治教育的教学手段,使法治观念教育融合到大学生的现实学习与生活中,使其真正体会到“法治与我相随,知行统一于法律”,切身感知自身法治素质的提高和增强,并能够具体化和常态化为大学生的具体行为习惯。

最后,运用典型案件进行学习交流与研讨。典型案件的实践性学术研讨比起一般的课堂教学,有一定的特殊性,即从内容上看,它具有鲜活的现实性;从时间上看,它就发生在我们大学生熟悉的领域,因而,它具有较为科学的实践性基础。案例教学是一种模拟训练,其模拟的内容,对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学会法律推理,提升学生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有很好的作用[4]。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对身边发生的热点案件具有较高的识别兴趣,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普通民众相比要强得多,进行学术性研讨完全可以达到明晰事理与感知法治力量的教育目的。因而,教师与学生以及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热点案件的研讨是拓展多元化教学手段的有效途径,具体学术研讨过程中,专家学者诠释实践性法治理念的时代特征,大学生提出各自理解的处理法律纠纷的办法,让多方主体研讨区分识别正义的现实形态,在典型性热点案件的研讨与争论中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淑慧.法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维度[J].学术交流,2007(12):214.

[2] 彭榆琴.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新路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4):60.

[3] 孙笑侠.法律家的技能与伦理[J].法学研究,2001(4):9.

法治教育效果范文2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法》

一、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概况

(一)鼓励政策陆续出台

“十一五”期间,国家启动的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3000种左右国家规划教材建设、重点支持100所示范性院校建设等项目无不体现国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要走校企合作道路的政策指引。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鼓励企业接纳学生实习,2006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对企业支付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实习生报酬在符合条件时准予税前扣除予以具体规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作为职业教育的发展任务。

(二)合作规模逐渐增大

在国家政策引领下,职业院校、企业在人才培养中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均在不断扩大。从合作范围上看,企业不断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开发、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各项工作中;学校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走进企业开展科研合作等。另外,校企合作的深度也在不断增强,近些年,委托培养、订单培养的规模逐步增加;出现了校中厂、厂中校、职教集团、办学共同体等校企深度合作的一体化办学形式。

二、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一)主要问题

目前,校企合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学校热、企业冷”,合作的层次不高、可持续性不强。高职院校直接以“培养社会所需的技能人才”为导向,职业教育每年为社会输送大批毕业生的同时,为何还存在高技能人才缺口巨大的问题呢?究其原因,是校企双方未在合作过程中未达成共识。

(二)形成原因

1.学校层面

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培养人才的“职业性”,在专业设置上,应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在专业建设中,仍存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实训条件等与职业能力培养不相适应的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培养的学生缺乏自身的“职业”优势,在我国仍普遍实施的“学历准入制度下”,高职学生的学历劣势就更加凸显。学校自身认识不够、发展滞后,就会缺乏与企业合作的资本,无法吸引企业参与合作。

2.企业层面

企业作为校企合作中的利益相关者,其愿意参与职业教育的内在动因源于对于行业技术和人才的需求,这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业发展的成熟度。产业发展水平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期,大量以粗放式生产经营为主的行业对于技术和人才的需求并不迫切,加之成本-效益原则的作用下,企业自然对校企合作的关注度不高。

3.制度层面

职业教育是开放式教育,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社会性的特点,需要在政府的统筹下,由部门、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校企合作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契约,能否达成并保持长久,一方面有赖于各方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也需要外在的制度约束。单纯依靠政府呼吁、企业自愿显然是不够的。为加强校企合作制度化建设,应重视校企合作相关法规、政策措施的制定,做到校企合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三、完善校企合作稳固实施的法律保障

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完善《职业教育法》,为校企合作提供法律保障:

(一)应补充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

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且鉴于中、高职教育层次的区别,应针对高职教育专门立法。《职业教育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这显然与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距甚远。在《职业教育法》中补充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实际上就是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格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界定,进而约束院校自觉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其执行效力必定强于政府出台的各类文件。

(二)应补充校企合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我国《职业教育法》中仅在第二十三条规定“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这显然与目前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不相符。

1.学校的权利与义务

职业院校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主动与企业在学生实习、专业设置、课程开发、“订单式”人才培养、师资交流与培训、职工培训与继续教育等方面与企业开展合作;应主动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和科技攻关等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积极聘请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兼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参与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

2.企业的权利与义务

企业应与合作院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与职业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应提供岗位需求规划、工作标准等,参与合作院校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等工作;应支持合作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选派技术骨干到合作院校担任兼职教师,接受合作院校教师进入企业实践;应支持合作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参与实训基地的设计、论证,并提供技术支持;应接纳合作院校的学生开展实习,并应当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

(三)应强化各级政府部门的指导规范作用

各级政府部门在校企合作中的指导作用应该在《职业教育法》中予以明确,鼓励各级政府部门在以下方面对校企合作予以支持、指导、监督:①建立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明确资金的使用及管理办法等;②制定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专门规定,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予以税收及其他方面的优惠;③鼓励行业对校企合作进行指导,与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充分沟通,发挥行指委的政策建议作用;④应通过网络、宣传等形式,为职业院校、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搭建桥梁,提供指导、帮助等服务;⑤鼓励校企共同申请科研立项,对校企共同实施科技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给予资助或奖励,向行业推广研究成果。

另外,明确对于职业院校或企业不尽义务、违反规定、弄虚作假、侵害学生利益的行为应承担的相应的法律责任以及后果。

参考文献:

[1]邓红,戴国忠.高职校企对接:难题“待解”[J].教育与职业,2011(34).

[2]谢利苹.《职业教育法》颁布十二年再思考[J].职业教育法,2008(34).

[3]李煜,雷俊华.《职业教育法》的边缘化反思与重构[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9.

[4]王东梅.从职业教育法律的角度谈企业参与职业教育[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9,6.

[5]李梦卿,张碧竹.我国校企合作办学制度的回顾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1(25).

法治教育效果范文3

一、立足于早,保证学习活动及时有序的展开

东安院为了及早的启动此项教育活动,主要抓了三个"早",一是早行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下发前,他们就已经开始利用每周五的全体干警集中学习时间进行了对有关材料的学习。这就为全市检察系统的教育提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早建组织。在接到市院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实施方案后院党组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张雪彤为组长、各副检察长为成员的7人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小组成立后立即召开会议,认真研究如何开展好学习培训阶段的各项工作。次日,在全院的早会上宣布了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教育活动”作为全院的重点工作的决定,并做了认真部署和指导。检察长张雪彤在会上做了动员讲话反复强调要提高认识,加强沟通,在保证程序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开展好活动。三是早作计划。根据市院总体安排,该院较早制定了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从而使该院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有章可循,按部就班地创施良好开端。

二、立足于实,保证教育活动突出实效

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培训阶段不走过场,他们采取了“三个定实”的具体工作方法,以保证学习内容保质保量的完成。

一是把学习时间定实。首先确定了理论学习的时间,从5月10日开始,他们保证了每天利用一个小时的集中学习或自学,在保证完成工作的前提下无一人旷课2学时以上,可以说他们的理论学习首先在时间上确保达到了上级的要求。二是把学习内容定实。学习内容紧紧围绕中政委和省、市院的有关指示精神,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中的五个专题。使干警普遍认识到,深入开展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对于检察机关和检察队伍永葆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本色,更好地履行职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是把学习方式定实。为了灵活多样的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开展的更有实效,他们采取了三种学习方式。首先是班子成员专题辅导。五位正副检察长分别结合五个专题以集中授课解读教育读本和听课人员做笔记的方式基本将规定的材料内容传达给干警。此外,检察长张雪彤还做了题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的由来两次专题辅导。要求每位干警必须做出完整的学习笔记,截止目前每位干警手里已经基本有了一份万字的学习笔记。其次是认真组织收看市院聘请的党校老师和省院宣讲报告团的讲课。第三是以集中学习为主,自学为辅的形式。要求干警在工作之余将学习形成一种风气,自觉学、主动学。通过报纸、网络、新闻媒体等多种多样的渠道对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荣辱观有了更全面了解和认识。

法治教育效果范文4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表现;有效方法;三大环节

语文是职业学校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在中职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中等职业学校中每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支撑。语文教学对于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政治文化素质,帮助学生学好其他专业学科,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造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语文学科在职业学校的特殊地位导致了语文在教学上出现了一些困境:主要表现:

近年来,中职学校的生源大多是“分流生”, 只要初中毕业不用参加升学考试也可直接进入中职学校,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初中毕业考试成绩也只是勉强达标,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这些学生上了中职后学习态度也大多不够端正。学生中自认为读职校目的是混日子的有之,为了应付父母而来的有之,学习提不起兴趣的有之,自控能力较差的也不少。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浓厚以及自控能力较差等主客观因素,导致了学生文化素质普遍偏差。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评价也较低,尤其是其表达能力更有待提高。教师方面的情况也比较糟糕。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改变,“一言堂”或有限课堂提问的教学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只是“知识的储存库”。不少教师习惯于把篇、章、句、语、修、逻等知识嚼碎,详尽而系统地“喂”给学生,教得支离破碎,学得粗枝大叶。这种教学模式满足于让学生听、记教师的烦锁讲析和现成的答案,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阻滞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的发展,未能真正提高学生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和语文素养。因此,语文课失去了吸引力,也不合学生的胃口,学生上课讲话的有之,不喜欢语文老师的有之,直接造成许多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之后语文水平没有得到应有提高的后果。总之,中职校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要求及社会对人才素养的要求尚存在着一段不小的距离。 以上情况的出现,对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敲响了警钟。如何走出语文教学的困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语文教师就要学孙悟空七十二变,变着法子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真正从心底里想学语文,喜欢学语文。以下是我对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有效操作策略进行了一些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改变传统的师生观念,与学生成为朋友

我国传统的师生观念主要表现是“师道尊严”,教师一直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地位,主宰一切,是学术的象征和权威,学生则处于被动、服务状态。学生稍有“不轨”则被严词斥责,学生只能规规矩矩。师生之间缺乏互爱与信任,缺乏民主的、融洽的教育氛围。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最多的是学生的认知活动,课堂普遍存在着“显现结果”式的教学现象。教师自问自答的时候多,架空分析的时候多,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要是以听代思的学习,这样的语文教学,学生怎么会感兴趣呢?传统的师生观念是改变的时候了!原上海市教委某位领导曾说过:进行教学改革,首先要明确以知识教育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改变原有的教师与学生间的“权威依存”关系,确定“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新型师生平等关系。所以,作为语文老师,应明确“老师”和“学生”只是两种不同的称呼,是尊称和谦称的关系,并不代表任何权威性的东西。师生之间的人格应该是平等的,老师应把成为学生的朋友作为自己神圣追求。给予学生平等、尊重、信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最活跃的关系,良好的和谐师生关系会对学生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和谐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以教学为中心的交往过程中平等对话,相处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本质上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人格上的平等,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相互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如果学生感到老师尊重他、信任他、平等对待他,每次学习活动都有机会参与,并且对他们的参与学习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表现出赞赏,那么融洽、亲切的师生关系就容易建立起来,学生会因为老师对他的鼓励与喜欢,而慢慢地喜欢该老师所任教的课程,且积极主动学习的劲头会越来越大。

三、提高教学效果三大环节,营造精彩课堂

1、第一环节:趣味导入、激发兴趣。万事开头难。每堂课的开头,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导语,想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活学生求知的兴趣与欲望,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产生疲倦,没有欢心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在教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时,我是这样设计的:一向喜欢穿裙子的我,今天却穿了一身运动装,脚上一双旅游鞋,眼带一副太阳镜,长发高高绑起,整个人清清爽爽。一进教室,我这一身平时不多见的打扮就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哇!教师!”“老师今天怎么了?”“老师今天像换了个人似的”“……”,在同学们好奇的疑惑中,我开口了:“同学们,老师今天当一回导游,带你们冒雨爬山去。”“导游?”“爬山?”,此言一出,学生反应热烈。“对,带你们游泰山,”我接着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凝聚众灵繁秀,荟萃文化传统的泰山,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学生被我的语言深深吸引了,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都想快点登上泰山,感受雨中泰山如梦如幻的奇景。

2、第二环节:课中灵活教法,激活教学氛围。导入是关键,课中教学过程是重点。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要把好这一重要环节,营造轻松活泼,充满情趣的课堂气氛,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温馨,融洽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从而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

(1)课堂提问讲究艺术性。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互动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然而,平淡无味,没有内涵,或过于抽象,不切实际的提问,不但不能激活课堂氛围,反而会把整个课堂气氛推入沉闷呆板的局面。因此,教师课堂提问要讲究艺术性,有创新性,条理性,耐人寻味,。创新性的提问能使学生都有思考的体会,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如在讲授《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文章时,为了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我设计了几个问题:①、别里科夫是一个“怪”人,作者着重描写了他的哪些古怪外表和行为?②、作者还描写了别里科夫哪些古怪的思想语论?③、作者把这个“怪”人称为“装在套子里的人”,这是个形象的比喻,“套子”用来比喻什么?④、通过以上问题可以看出,别里科夫具有怎么的思想性格?这几个问题采用由易到难的梯级提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学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浓厚。

(2)结合实际,因材施教。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不可凡是课文教学就“八股程式”:“解题”――“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字词解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课文小结”。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及教学的需要灵活采用最有效、最优化的教学方法。职业学校的语文课是对专业课的辅助课程,是帮助学生学好专业课程服务的。因此,要与专业相结合,与生活相结合,树立“生活处处有语文”的大语文观。让学生从生活和未来工作需要出发,在生活中学语文,在专业学习中学语文,将语文能力培养与生活、专业结合起来,这必将帮助语文从知识走向能力的结合,从文本走向生活的融合,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乐趣的同时,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综合素质也能得到一个整体的提高。如文秘专业开设有《秘书礼仪》课程,其中有一节内容是学习如何“化妆”,于是我结合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训练的需要,我出了这样的一道题目:“我的化妆技巧”。没想到,学生兴趣很高,表现欲强,从化妆品的选择,人的肤质,脸型的大小、长短,五官等方面谈了自己的观点。介绍五花八门,表达顺序清楚,语言流畅,用词准确。因为他们都觉得这个话题很容易,有熟悉的东西可以讲,接近生活,实用性强,而且是自己亲自动手做过的事情,讲起来一点都不难。整节课课堂气氛热烈,不但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温故而知新”,促进了学生胆量和口语表达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点燃了学生学习的激情与兴趣。

( 3)找准切入点,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职校学生是未来的生力军,他们大多毕业后都会加入“打工族”的行列,很多学生从小娇生惯养,吃不了苦,不懂就业的艰辛,他们情感“麻木”,不容易被感动,不懂得感恩。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找准切入点,把学生内心的情感激发起来,与文本内容产生情感共鸣。如在《包身工》一文中,如果只是让学生从写作时代中了解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同情包身工生活,体会新时代幸福的生活,很难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于是我在教学中把打工族生活与包身工生活的异同作为切入点,要求学生搜集资料,比较理解打工族生活与包身工生活上的本质不同,从根本上认识新旧社会的本质区别。并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现在还出现部分打工仔、打工妹还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他们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样,学生就会意识到,学习语文不但能让自己学到知识,丰富阅历,了解人性之善恶,更能从中学会正确看待社会现实的本领。也就会从心底里改变对语文学科的偏见,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

( 4)运用多媒体教学,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运用现代媒体进行教学,在各类学校已是普遍现象,然而在职业学校里,像语文、数学等文化课都用得很少,甚至不用或条件不允许用,很多文化课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课堂气氛沉闷、呆板、没有生气,试问这样的教学如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是一种能融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为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信息容量大,而且直观性强,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语文来说非常适用。因此,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面对这样一群文化基础较低,学习劲头不大,古灵精怪,活泼好动的学生,更应多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课文的需要,精心设计生动形象的课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效果就能事半功倍。如在教《黄山记》时,为了让学生对黄山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课前我上网搜集了大量资料,把有关黄山的景象图片制作成课件,上课时,当雄峻的三大山峰-“光明顶”、“莲花峰”、“天都山”和倏来倏去的白云,扑朔迷离的云雾,绮丽多彩的霞光,怪异的松树,雾气弥漫的温泉等图片像放电影一样一一展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如同沉浸在一个无穷无尽的幻异的美景世界,尽情地欣赏黄山的美,黄山的奇,黄山的峻,如同身临其境。由此很自然地萌生了对黄山的向往,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讴歌那些征服自然,为人间创造美景的伟大劳动者。通过图片的引导,学生由表及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文章的主旨立竿见影。学生由此就会感觉到原来学语文是这么有趣的事情。

法治教育效果范文5

[关键词] 学生技能 职业技术培训 就业导向 专业实践能力 关键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着较大的冲击与震撼,可谓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职业教育要想成为教育领域的生力军,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要不断改进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手段,切实培养职业技术人才。

相当多的职业院校仍普遍存在把职业教育等同于一般学历教育的问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校在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能适应培养技能人才的需要,所开设的专业课偏重于理论教学,没有把对学生技能的培养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联系不够密切,很多学校缺乏与企业全面合作的机制,没有做到根据企业需要办学。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就必须改革不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需要的教学思想、内容、方法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即将到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就要改革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内容、方法。以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要求,确定新时期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任务。如职工行业培训不仅是应知和应会培训,以适应岗位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要用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也可以加强交替式教学,完善行业或企业培训制度,促进青年在行业或企业中融合,保证学校教育与行业或企业培训和交替培训教学的研究。在教学手段上,推进学校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应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仿真技术等教学手段,同时,要推进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加强新颖课程和现代化教材建设。职业技术教育,一方面,必须对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进行改组和综合利用;另一方面,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化远程教育与函授教育,还要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优势,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使职业技术教育主阵地逐步转向社会、家庭。与此同时,改革文凭结构,职业技术资格已由过去的教育与职业的直接对应狭窄的定义,变为培养能力和行为的广泛概念,职业技术培训与普通文化的平衡,改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过渡环节,保证技术高中会考文凭的后续学习,在大学教育允许就业后重新学习。

二、不断借鉴国际经验,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职业教育系统不断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开拓视野,积极借鉴国际职业教育现代教育思想和办学模式,如德国“双元制”、加拿大的“CBE”、英国“BTEC”、澳大利亚“TAFE”等,在国内一些职业学校得到试验和推广。最近几年,相当多的学校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多的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到国外进行考察和进修。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观念的转变、课程和教材的开发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行动导向”、“项目教学”、“关键能力”等理念或模式,逐步在我国职业教育系统中发挥影响,促进了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能力的增强。

三、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有针对性地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由于我国长期不重视生产技术的开展与运用,使许多科学成果只是设计出来,而不能成为产品。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目标是生产与服务第一线,从管理和直接操作的实用人才,按照岗位能力的需求为导向,突出能力的培养,不只是培养学科型技术人才,而且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目前,各地的大中型企业这类人才十分短缺,急需培养。各地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确定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的专业领域和基地,培养大批当地劳动力市场急需的技能型人才,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不但要重视高等职业技术的教育,而且中等职业技术的教育也是社会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个行业或企业,在技术操作结构上实际存在着中、高技术的操作组成,是社会结构的必然规律。

四、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开发培训项目,推进精品专业或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衡量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标。推动产教结合,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宁波市职业学校全面开展“牵手百家企业”活动,以“走进企业,了解需求,服务经济,促进发展”为主题,进一步密切职业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与500多家企业实行“订单式”培养培训模式,建立10多个校企合作的实验实训基地,并实施了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和挂职实训制度,实现了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学校学生与企业学徒的“三结合”。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法治教育效果范文6

【关键词】双元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双元制”职教体系使德国培养了无数尖端的技术工人,并为德国的经济复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成功使二战受到重创的德国经济仅仅用了30年就迅速恢复并成了欧洲强国。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已初具规模,到2003年已培养了六千万技术工人,他们成为我国的制造业的技术基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转型,我国制造业对技术工人人数需求增加,对技术工人各项技能与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职业教育法律不健全等原因,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发展困境并寻求新的改革。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尤其是德国的“双元制”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2014年1月22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宝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宝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企校联合办学协议》,并成立了“宝钢班”,以期借鉴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培养出企业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一、“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

1.注重学校与企业的良性互动

一般而言,学校教育是综合教育。在强调学生面向岗位的专业技能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学生认知方法论、专业通用技能等方面的培养。专业技能方面,通常也更加注重针对多岗位群的一般性专业技能。教学内容通常偏重于理论教学。理论知识由于具有非常强的通用性,而且具有良好的逻辑关系,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学方式下更加适用。但学校教育通常会忽视学生在面对具体岗位时所必需的“经验”的积累。这种积累往往是问题导向型的。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重构既有的知识技能,通过试错的方式来寻找正确的或者合适的处理方法,然后在反思中强化对特定问题的处理方法的理解,最后形成自己的实践经验。这一过程所要求的问题压力,重复试错以及反思都往往需要在真实的业务环境中获得。这方面,企业正常的经营无疑能够提供这样的平台。“双元制”正是试图发挥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两方面的优势,并有机协调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尤其强调二者之间的互动。学校教育必须为学生以员工身份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提供知识储备和理论指导。而企业的实践过程应注重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运用,并反过来对学生理论知识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这种有机循环能够迅速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目标。

2.“双元制”重视发挥企业的作用

纵观德国“双元制”的发展,企业的作用至关重要。与通常意义上企业仅仅是作为“劳动力”的需求方不同,“双元制”首先要求企业承担起为社会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责任。同时,与过去作为学校培养人才的“接收单位”不同,“双元制”要求企业与学校构建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企业与学校各自的培养优势,共同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基于这样的要求,企业的作用不仅仅限于为学员提供实际生产岗位与操作场所,除此之外还为学生制定了详细的实践操作计划,并且为学习的学员配备了素质过硬、经验丰富的专职实训教师。这样就发挥了企业拥有先进的设备与实践导师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的硬件与软件的双重保障。同时,优秀的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企业参与这一过程,并成为这一过程的最终受益者。这种良性循环也是“双元制”能够顺利运行下去的基础。

3.“双元制”以市场与社会需求为导向

“双元制”培养的终点是学生最终进入到企业,并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双元制”员工培养的过程中要求教育目标必须与市场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德国的经济部会根据国家生产结构与劳动组织的新变化对岗位工人提出新要求并于每年颁布职业培训的名称与数量。目前德国承认的职业培训已经细化到93大类与380个小种类,每个具体的职业都有不同的能力标准体系。德国会宏观调控行业、企业与学校的职能作用并为职业资格标准提供最新与可靠的信息数据,为青年人提供职业信息与职业咨询。这样就使职业技能培养能够贴近企业、企业能够贴近行业、行业能够靠拢国家新形势的变化与发展。

二、我国职业教育借鉴德国“双元制”的必要性

借鉴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必要性是由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所决定的,具体体现在:

1.教育财政投入不足要求必须发挥企业的力量

2014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就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发展保障水平和加强组织领导几大板块做出了具体的阐述,这说明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日益加强。但是职业教育一直以来都不受人重视,高中教育阶段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被迫选择中等职业学校、高考后成绩不理想的高考生被迫选择高职院校。社会人才选择的标准主要重视学历而非技能。据统计,2006-2013年,中央财政职业教育投入从18.5亿元增加到233.3亿元,年均增长43.6%。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家对于职业教育投入的比重还是远远不够的。由于投入的不足,学校的教学设备与教师力量不足。这样就导致了职业学校的教育设备陈旧、教师素质不高的现象出现。

2.职业教育体系不成熟要求必须与企业更加紧密结合

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早而且西方国家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较为深入,所以西方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成熟且与西方国家的经济走向与人才需求高度同步。这样就能够保证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制造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相比之下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职业教育的研究理论普遍采用“拿来主义”,这样就很难将职业教育与我国的具体国情联系到一起。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对经典的教学案例、资源缺少系统的整合,这样就会让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出现误区。所以,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仅仅增加投入是不够的,能够吸收别人的精髓为我所用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才是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

3.教师专业实践经验不足要求发挥企业专业技能人才优势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师主要来源于高等学校的硕士研究生、少量的博士研究生以及原中专院校的教师,这样就导致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不足、老教师缺乏学术能力并难以将实践经验提炼为学术成果。由于职业院校要求学生掌握相应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教育行业的报酬与企业报酬相比较低,这样就使得企事业单位调入教师岗位更是难上加难。目前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都处于老青年教师交替的阶段,近年来对于青年教师的需求不断增加。

三、借鉴德国“双元制”的实践: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

1.德国“双元制”的本土化

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的成功在于本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有着健全的法律体系、充足的财政支持与准确的市场定位作为铺垫,这样就能以市场为导向并运用充足的后备支持使得德国的制造业在二战的废墟中迅速恢复完成发达国家的另一次蜕变。“双元制”职教体系能够运用于中国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对于高级技术工人的广泛需求。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制造业在生产线中对于工人素质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一线工人高超的操作素质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保证。另一方面“双元制”的引用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线来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职业教育的投入并且减少了学生适应工作的周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与宝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宝钢班”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深度合作。在理论学习中,“宝钢班”学生不仅学习高校学生必须掌握的外语、钳工技术等基础知识,而且学习今后在宝钢生产线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有宝钢股份的老师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开设相应课程教学。在实践操作中,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为“宝钢班”提供了实训中心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操作技术。除此之外“宝钢班”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会进入宝钢的生产线学习,并且有宝钢的技术工人带班指导。这样就能够将学生在高校中学习到的基础知识充分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岗位,减少了培养的财政支出与适应工作岗位的周期。

2.培养适应“双元制”教学需要的教师团队

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才市场正在发育,人才交流十分广泛,教师的职业发展也有了新的局面。职业教育直接服务于一线市场的特性决定了职业院校教师要有扎实的实践教学能力。所以,“双师型”教师团队对于职业院校的发展十分重要。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理论与实训教师都被要求考取“高级工”并重视与企业的学习和合作,主要方式有青年教师培训、举办职业技能相关的讲座、带队参观并向企业取经和组成教研团队参加全国性的技能竞赛。例如:2015年9月28至29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邀请了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长峰技术总监、苏州格玛德机床装备有限公司黄国平技术总监、上海大众汽车三厂车身车间吴伟斌工程师、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王文忠工程师、上海FANUC机器人有限公司封佳伟工程师等5名企业专家,为实训中心建设和专业改革发展出谋划策。对于职业院校来说,“上门取经”“带队学习”“团队出征”的方式能够加深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培养职业院校“双师型”的教学梯队。

3.构建适应“双元”制需要的教育评价模式

教育评价是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衡量教育目标的达成程度,识别存在的问题,并为进一步目标的实现提供路径指导。“双元制”的实施对传统教育评价模式提出了挑战。首先,要改变传统教育评价模式对于课堂教学的过度重视。“双元制”要求的学生实践能力是岗位导向的、具体业务问题导向的。因此,整个评价过程应充分考虑学生当时所处的学习实践环境和背景,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由于教育教学的实践性,最终的结果与实施过程之间不再如理论教学中有非常严密的逻辑关系。因此,必须关注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经验积累,然后才是对于最终结果的关注。最后,要高度重视职业素养的养成。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使得职业素养相较于普通教学更加重要,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不同角色的转换。

参考文献:

[1]蔡跃.德国综合性大学的“双元制”教育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0,(7):81.

[2]孙祖复,金锵.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3]刘来春.从英、德职业教育之比较看我国职业教育的取向[I].比较教育研究,1993,(1).

[4]谢仲贤.“职业行为能力”培养和实施方法[J].职教通讯,1999,(9):34-36.

[5]管平.企业技术创新与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