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骨科病人的心理护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骨科病人的心理护理范文1
【摘要】: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理念的要求和理解进一步的拓宽,医院已不再是单纯的看病,解除患者从身体到心里的很多健康问题越来越多的呈现出来,人们逐步要求医院不只是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解决生病后可以让病人健康的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关键词】:骨科 病人 手术前后 优质服务心身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而产生的新的护理模式,以人为本的优质服务----系统化整体护理.强调人文,重视心理护理,已成为当今医院护理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即所谓我们护理学中提出的"健康"定义:一个人不但没有躯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和我们今天的以人为本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是相适应的.
骨科手术是治疗骨科疾病的措施之一,其目的是为了消除病人的疾病,恢复健康,以便能继续劳动.因此,必须力争手术的成功,更不能因手术失误造成病人肢体功能的丧失或残废,甚至死亡.为此,对手术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均需要有充分的准备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病人的安全.这需要我们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同时,还需要得到病人和家属的信任和支持,医护患三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战斗整体,共同向疾病作斗争,才能保证我们治疗护理康复计划的顺利完成.
病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群体,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患病,每一个病人的年龄.性别.性格.特点.职业.生活习惯.文化层次以及他们的个体差异.所患病的种类和严重程度千差万别,各不相同.可是在手术前后他们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顾虑和畏惧,心情是很紧张而且矛盾的.如畏惧手术时的疼痛,担心手术的效果和发生术后的并发症,考虑医疗费是否太贵,生病对工作和家庭的影响,自己的身体是否可以支撑住,手术的后续治疗和可能落下的残疾对今后生活和工作的带来的诸多不便.甚至有的病人还存在着悲观.失望的情绪,失去了健康,怕自己从此被人看不起.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失去信心.
病人患病后来到了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没有了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暂时失去了劳动能力,心理上会产生很大的落差.由于手术本身就是一种创伤,我们应针对不同的病人进行不同的心理疏导,视病人如亲人,发扬我们的奉献精神,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心身护理,尽快让病人回归现实,了解自己的情况,积极的配合我们治疗疾病.
让病人了解医院的设施.设备情况.给予他本身手术的能力,医院的爱心团队,他本身的病情,手术目的和一般过程.同时我们要以适当的方式.亲切的语言告诉患者对他施行手术的重要性,同时对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应对方法和处理措施.另外,还应该向病人交代清楚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并配合我们完成各项术前检查.认真回答病人提出的各种疑问,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鼓励他们正确的对待疾病,积极配合各种治疗和护理措施.对一些特殊患者,我们应适当的留其家人在身边陪伴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充分调动起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达到接受手术前的最佳心身状态.这样对病人手术的成功率和术后的康复具有很大的帮助.
2.术后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护理措施
从手术治疗的全过程来说,术前准备.实施手术和术后治疗和康复护理是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过程.一个骨科病人的真正康复,它不仅是术前各项完善的准备和成功的手术,它还需要术后的精心护理和功能康复锻炼,肢体的完全恢复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因此,术后对病人的心身护理同样是必不可少的.手术完毕后,病人担心术后的疼痛耐受不了,刀口会不会感染,经过这么大的手术,身体需多长时间才能复原,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会不会影响以后的生活,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对他们进行治疗和护理.
2.1全身情况:对术后病人的疼痛我们应根据他们的疼痛性质.程度和耐受性,除跟他们谈心,给予心理治疗外,还应适当的给以止痛药,以缓解病人的疼痛.对有严重创伤性失血甚至休克的病人,我们应该密切观察其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的变化,液体的出入量情况.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输血和补液治疗.
2.2抗感染治疗:为了避免术后伤口感染,要做到术野的清洁无菌,术后根据病情适当给予抗生素治疗.用药期间要密切观察病人伤口的变化,根据病情增减药量,防止术后刀口感染.
2.3营养支持:骨科手术后,病人一般很少影响胃肠道,因此饮食不受限制.我们应注意病人摄取食物的营养情况,做到多样化,营养均衡,搭配合理,易消化.对因失血过多或年老体弱的病人,我们亦需要适当的从静脉补给一些营养液,促进肌体的抗病能力,使他们早日康复.
2.4褥疮预防:骨盆骨折.腰椎骨折.老年人骨折,多发骨折.股骨颈骨折.下肢骨折的病人,他们需要较长的时间不能下床活动.身体状况也不一样,我们要根据这些群体的具体情况进行特殊护理,帮他们勤翻身.檫洗身体.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身体内的血液循环.整理床铺,并给以他们舒适的卧位,,教会他们在床上大小便的正确方法,避免褥疮的发生.
2.5功能锻炼;骨科手术后的病人康复期较长,我们应在术后帮助病人抬高患肢以利消肿,勤观察患肢的血运情况是否良好.有一些病人在术后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外固定.在解除了外固定后,我们应协作病人慢慢的进行锻炼,直至肢体功能恢复正常.
骨科病人的心理护理范文2
关键词 骨科手术 心理护理 伤害 疼痛
骨科手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要积极做好骨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者的责任。只要有过硬的护理技术,并且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积极做好骨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现就该类患者的心理护理,谈一下几点体会,仅供同行参考。
新入院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急诊入院病人:如车祸等可使患者在瞬间突然失去心理应付机制,理智丧失等异常心理特征,伤者疼痛难忍[1]。此时护士要有高度的同情心,能体恤和宽待患者,要耐心抚慰病人,解除紧张心理。护士应始终保持沉着、冷静的情绪,善于和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正确面对现实,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治疗,尽早康复。
平诊入院病人:有些患者刚入院对医院的环境不适应,很容易产生焦虑,孤独,害怕等心理,这些都可以完全理解。所以护士对这些患者要热情接待,态度和蔼,对患者的合理要求要及时尽快解决,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有利于患者康复。
术前心理护理
要想对患者实施术前的心理护理,必须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对不同年龄、性别、手术类别、职业、文化、经济等状况要详细了解,应用心理护理启发患者与疾病抗争,摆脱心理障碍正确认识疾病,提高抗病能力。特别是病人担心手术中的疼痛,出血,后遗症或意外事件等。这是责任护士要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和手术,打消病人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全力以赴战胜疾病[2]。
术后心理护理
患者术后很关心伤口的疼痛,手术是否成功,何时能完全恢复等,此时护士应热情接待,给患者以关心与安慰,使病人在精神上有所依托。责任护士应与主治医师取得联系,口径一致,合理解释病人的病情,术后加强巡视,对可能出现的不适应提前给病人解释清楚,消除其顾虑。及时指导患者术后饮食、排便、活动等注意事项,及时观察患者末梢循环情况,同时密切观察术后康复,注意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定时测量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确保病人安全。
总之,患者在住院期间根据病人的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性格类型、经济状况等因人而异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及时解决痛苦,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骨科病人的心理护理范文3
方法:对120例骨科患者采取及时有效地解除疼痛,对症护理,心理疏导。
结果:患者疼痛减轻,身体状态和功能改善。
结论:及时有效止痛护理能促进患者疾病痊愈,有利于康复。
关键词:骨科疼痛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36-01
世界卫生组织(WHO,1979年)和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1986年)为疼痛所下的定义是:“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觉和情感体验”。疼痛是绝大多数骨科疾病的共有特征,又是许多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1]。疼痛提示个体的防御功能或人的整体性受到侵害,疼痛是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害警告,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反应。[2]它受心理状态和其他因素的制约,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如何有效地止痛,减轻病人的痛苦,减轻其对机体的有害影响,对做好骨科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疼痛是骨科医生最常要处理的临床问题。然而由于中国社会教育、经济发展等因素,疼痛的治疗常常被忽略,认为疼痛只是疾病的症状,是不得不忍受的。随着当前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对疼痛认识的提高,人们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对止痛的需求也日益增高,因此病人和医生都应当改变传统的、消极的疼痛治疗观念,尽早、尽可能彻底解除骨科疾患所引起的疼痛。
1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2007年6月~2008年6月间住院病人120例,其中男63例,女57例,年龄10-80岁。根据可视模拟标尺法(VAS法),本组患者1-3分35例,4-6分30例,7-10分55例。经过治疗护理干预后1-3分49例,0分71例。
2护理干预
2.1及时解除疼痛。创伤性疼痛:骨折后妥善保护患部,制动肢体,移动病人时,应帮助病人托扶固定患肢,动作轻柔,避免因活动患肢加重疼痛。
炎症性疼痛:应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有脓肿时及时切开排脓并冲洗。
急性缺血性疼痛:立即除去导致缺血的原因,如去除一切外固定物及包扎过紧的敷料,解除动脉痉挛,改善组织缺血状况。
恶性肿瘤性疼痛:行手术切除肿瘤,化疗、放疗。神经性疼痛:针对不同病因行手术、牵引或按摩,并辅以应用消炎药物及理疗,以消除局部组织炎症、水肿,解除神经压迫。
2.2对症护理。根据疼痛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2.2.1按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可促进病人的舒适与睡眠。并注意观察药物效果及有无不良反应发生。
2.2.2物理方法止痛。可用局部冷敷、抬高伤肢等方法减轻伤肢水肿,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热疗和按摩可减轻肌痉挛引起的疼痛。[3]
2.3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氛围。病房安静、清洁,利于病人休息和睡眠,因为失眠会加重病人的疼痛。看喜爱看的电视节目,听轻音乐,转移病人的注意力,音乐能刺激听觉中枢对疼痛有相互抑制作用,同时音乐可提高垂体啡呔的浓度,脑啡呔能抑制疼痛。引导病人过愉快、充实、丰富的生活,帮助病人制订康复计划。骨折病人病程长,有的还伴有终身的特征,把锻炼原理告诉患者,提高其进行功能锻炼的自觉性。教育和沟通患者的亲朋好友,使其较多地体恤患者的处境,使病人保持最佳的心理状体,提高生活质量。
2.4心理干预。指导病人及家属应用心理暗示、转移注意力或松弛疗法等缓解疼痛。患者常因对疾病和治疗效果不了解而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加剧了疼痛的感觉,因此护士给予必要的关心,疏导患者心中郁积,使病人感受到被理解、被关怀的温暖。平等的双向交流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使病人减轻心理负担,正确认识疼痛,提高痛阈。贯彻知情同意原则,了解患者的心态和疑虑,及时与患者开展心理交流。应以同情、安慰、鼓励的态度支持患者,设法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分散注意力,使患者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思想轻松,可提高疼痛阈值,增加对疼痛的耐受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热情主动地与病人交流,操作熟练,取得病人信任,同情病人,尊重病人。在治疗护理时,动作准确、轻柔,避免粗暴,尽量减少疼痛刺激,如进行清创、导尿。换床单、翻身等护理操作必须注意移动患者时注意保持舒适的,避免引起患者疼痛。同时应争取患者家属的配合,当患者疼痛时,陪伴家属也受到影响,表现出焦虑不安的情绪,这种情绪反过来又会影响患者,致使患者疼痛加剧。做好患者及家属思想工作,使患者有良好的心理因素,积极的心理状态,也能起到止痛和有助于康复的作用。[4]
3总结
疼痛是绝大多数骨科疾病的共有特征,又是许多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它不是单纯的生理现象,而是受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和文化素质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独特主观感受,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正确的疼痛评估、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病程,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7
[2]段磊.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
骨科病人的心理护理范文4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合理的护理措施对骨科病人疼痛症状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我院80例骨科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措施,观察他们的恢复情况。结果 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数周后病人的疼痛症状明显得到缓解。结论 有效缓解骨科病人的疼痛,对做好骨科病人的护理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愈后。而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起到很好的缓解骨科患者疼痛加快患者康复的作用。
【关键词】骨科 疼痛 护理
骨科患者疼痛产生的原因(1)创伤(包括手术)疼痛由创伤的刺激引起,并因刺激的种类、强度及创伤的范围、程度不同而不同;(2)由于急性缺血,伤肢迅速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疼痛,被动牵拉指(趾)时可引起剧烈疼痛,血液循环及时改善后疼痛可迅速缓解;(3)神经性疼痛局限于某一神经分布区域内,呈放射状,初起时疼痛为间歇性,逐渐变为持续性;(4)在截肢术后短时间内患者仍会感觉到截肢端有持续性疼痛;(5)并发炎症引起感染的致病菌不同,炎症的特点也不同。化脓性感染患者的疼痛由炎症刺激引起,随着炎症的程度加重而加重,严重时局部出现持续性疼痛。气性坏疽患者自觉伤肢沉重或疼痛,随着感染加重,疼痛也持续加重,一般止痛剂无效。
一般资料
选择 2009年3月~2010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骨创伤病人 80例,男45例,女35 例;年龄7~65 岁,平均 38.7 岁。病种:上肢骨折30例,下肢骨折25例,皮肤撕脱并骨折15例,疤痕挛缩3例,截肢7例。此组患者通过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后大多数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疼痛加重者仅8例,占本组10%。
方法
对80例骨科疼痛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调查询问他们的疼痛情况,并做详细记录。
护理措施
1 疼痛的评估:疼痛的评估对了解病人的疼痛程度是否达到止疼的目的有重要意义。观察疼痛的原因,性质,部位,节律性和强度,观察病人对疼痛的反应,发作时的伴随症状,病人对疼痛的态度,病人对疼痛的处理及处理的结果。
2 与制动 : 采取不同的卧位,对减轻症状,治疗疾病,防止并发症均有一定作用。协助老年病人卧于正确而舒适的位置。病人回房后要平卧,下肢手术时下肢要取功能位外展15~20,需穿丁字鞋,踝关节内外放置沙袋,防止髋、膝、踝关节内收、外旋。观察患肢及脚趾的皮肤血循环,温度、感觉、肢体肿胀、运动情况。必要时将患肢抬高15~30。放置负压引流病人,要观察引流量、颜色、伤口的流血情况,术后第1天伤口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
3 饮食护理: 因患者长期受病痛折磨,使患者情绪受到影响,导致食欲下降,使患者营养状况处于低水平,不利于伤口愈合。应根据患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饮食习惯,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订饮食计划,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如乳类、蛋类、鱼和瘦肉、多吃蔬菜水果。必要时给予静脉补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4 口腔的护理 : 由于病人抵抗力减弱,饮水、进食较少,常可为口腔内细菌繁殖创造条件,引起口腔炎症,因此要做好口腔清洁,消除口臭预防口腔感染。观察病人的舌苔和口腔黏膜有无异常,护士要协助患者刷牙,用棉签蘸0.02%呋喃西林液由外至内檫净牙齿各面舌、口腔黏膜,帮助病人用吸水管吸嗽口水漱口,整理用物,清洁后消毒。对假牙,应帮助病人取下后用冷水冲洗干净,暂时不用的假牙浸于清水中保存。
5 对症护理:(1)药物镇痛:非阿片制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吲哚美辛等;阿片制剂:吗啡、杜冷丁、芬太尼等。(2)采用预防性用药:以往人们普遍认为止痛药易成瘾,强调忍耐疼痛,病人常常倍受疼痛折磨,随着对疼痛问题研究的深入,逐渐接受了预防性用药的观点。预防用药所需剂量较疼痛剧烈时用药量小得,镇痛效果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24h总用量一般比疼痛时再用药的药量小。(3)采用定时性用药: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药物治疗新技术:椎管内注射镇痛药,硬膜外麻醉。(4)技术性镇痛法:理疗:冷疗、热疗、冰敷、温泉浴、微波、红外线等;针刺疗法:中医针灸;神经科手术止痛:植入给药泵,神经切除术,神经刺激术。
6 心理护理:在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中,护士起关键作用。在对患者的教育过程中,其实也是自己学习的过程,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为病人创造安全舒适的氛围,疼痛的病人常存在脆弱,焦虑,恐惧,消极被动等心理反应,对新入院的病人要使其尽快熟悉环境,增加安全感,减轻焦虑,恐惧的不良心理反应。及时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平等的双向交流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使其减轻心理的负担,对疼痛有正确的认识,尽量减少病区内的嘈杂音,利于病人休息和睡眠。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氛围。引导病人过愉快充实丰富的生活,帮助病人制定康复计划。骨折病人病程长,有的还伴有终身的特征,把锻炼原理告诉患者,提高其进行功能锻炼的自觉性。教育和沟通患者的亲朋好友,使其较多地体恤患者处境,使病人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讨论
骨科疼痛由创伤的刺激引起,并因刺激的种类、强度及创伤的范围、程度不同而不同。疼痛是绝大多数骨科疾病的共有特征,又是许多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它受心理状态和其他因素的制约,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如何有效地止痛,减轻病人的痛苦,减轻其对机体的有害影响,对做好骨科病人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护理工作在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语言,亲切的态度可以使患者得以起发的鼓励,加深护患感情,使患者树立康复的信息。在话疗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护士的真诚态度使患者心理上得到慰籍,同时取得患者家属的信赖。亲情效应的烘托缩短了护患之间距离,所以护士是健康教育的先锋。他们与患者最多最早,更应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修养,才能及时全面地做好患者健康教育的工作,才能准确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才能正确的指导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许迎晨,高志娴,刘玉风.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职业与健康,2005(11):1862.2
[2] 耿秋华.外科手术后病人疼痛控制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9):11
骨科病人的心理护理范文5
关键词:骨科急诊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43-02
骨科急诊患者多为肢体受到严重创伤,由于发病多为突发性或是意外伤害,所以病人在思想上多数都没有准备。骨科急诊患者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流血、极度疼痛等症状,这就在无形中加剧了急诊患者的心理负担,存在相当一部分患者精神高度紧张、忧虑过重、内心焦躁不安。严重的生理病痛会诱发出更为严重的心理疾病,而安全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所以积极建设骨科急诊患者的身心安全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1骨科急诊手术患者心理症状
以患者至上是现代医学发展的理念,心理护理在现代医学中已经被提高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生理健康的康复治疗,有利于降低患者的不健康心理因素,会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有利于协调医患关系,对于手术医治疗效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患者自身的精神状态对于整个医疗过程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心理健康的护理会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会提高患者内心的安全度,从而使患者能够从自身角度出发积极配合整个手术过程的开展。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利于增强患者内心的稳定性,更有利于患者学会自我护理。对骨科急诊患者进行心理做具体分析是骨科急诊手术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骨科急诊手术患者的心理症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高度紧张、恐惧。骨科急诊手术患者的病情多为突发性或是意外伤害,因此患者多对病情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面对伤痛患者往往对病情缺乏客观性把握,会盲目加重对病情的认识,致使患者会加重自我心理负担。同时在短时间内医院环境与医护工作者对于患者来说都具有陌生性,这也会增加骨科急诊患者内心的恐惧感和紧张情绪。更有患者对手术过程中的麻醉、疼痛等过分害怕,也会增添患者内心的消极因素。
1.2焦躁、思虑过重。许多骨科急诊患者没有充裕的时间对自身的疾病手术做整体性认识,在其自我意识中会严重化自身的病情,更会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手术失败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上。面对伤势患者缺乏乐观性心态,有的甚至会纠结于手术费用等多方面不利因素,这些都会使患者思虑过重,内心焦躁不安。
2要有针对性做好手术各个阶段的心理护理
2.1手术进行前的心理护理。首先要尽快排除骨科急诊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建立起医患关系,使病人能够迅速适应医院的环境与新的人际关系。医护人员要亲临病房对病人进行细致地了解,了解病历,对患者的基本概况做整体性了解。依据不同病人的不同特点及伤势情况耐心、热诚地对其进行安慰与鼓励,及时向其阐明手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向其大体介绍一下有关手术的基本注意常识,解除其精神压力,努力获取患者的积极主动配合。医护工作者要切实了解患者的心声,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积极主动的心理护理措施,要像对待自己的亲属一样对待患者,使患者从内心深处信赖医护人员,帮助患者建立有利于治疗与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2.2手术进行过程中的心理护理。进入手术室,医护人员进一步成为了患者心理上的依赖对象。手术室陌生的环境、手术医疗设备的操作声、患者暂时远离家人等因素都会增加患者心理上的恐惧感,因此医护工作人员在这一阶段更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医护工作人员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肃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患者的手术,使患者切实感受到医护工作人员对他的关心与重视。医护人员专业的工作形象会给患者心理带来稳定踏实的安全感。为了有效降低患者对手术与疼痛的恐惧感,医护人员可以适当转移患者注意力,与患者进行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交流,分散其对疼痛的敏感度。在手术过程中要尽量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动作力度不要太大,时刻都要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的服务要周到细致。要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动态以及意愿要求,要对患者的疑虑与要求做耐心的介绍与细心的回答,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督导,尽量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能够保持平和放松的最佳状态。
2.3手术后的心理护理。护士在照顾病人时应为病人创造舒适轻松的环境,向病人详细解释疼痛的原因,分散其注意力,必要时可采用止痛药物缓解病痛造成的心理压力。护士与病人交谈时,可列举同类病情的康复例子,增强其康复的信心。同时要求其家人以及单位同事等常来探望,这对于稳定病人情绪,加快康复速度,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3手术后随访
术后访视,手术室护士术后第二天到病房与患者交谈,了解病人恢复情况进行手术后康复指导,通过了解病人术中体会检查自己的工作,评价工作效果,总结经验,促进护理工作改进,通过加强与医生沟通,了解手术中护理工作不足之处,及时改进,提高手术护理质量,做到医、护、患三方满意。
4讨论
如果患者在术前能够接受系统的心理护理,对于减轻生理和心理的应激反应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通过对术前接受心理护理和未接受心理护理的病患进行对比,接受心理护理的患者在术中,血压较低,出血量较少,且手术后恢复较快。术前的消极的心理因素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手术期间的心理护理,会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心理因素,为手术成功铺平道路。对于急诊骨科的患者的心理护理,着重要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对急诊患者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增强其信心,使之积极主动配合手术。
(2)通过术前讲解,使患者对手术和预后有明确了解,这样可以促进手术快捷圆满的完成。
(3)帮助患者稳定情绪,这样对于患者术后康复及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阮旭波.谈谈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年21期
骨科病人的心理护理范文6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7年4月~2010年1月,我科收治骨科手术病人287例,男180例,女107例。年龄18~87岁,平均年龄(44.8±12.9)岁。病人住院时间10~18d,平均住院时间(14.9±3.2)d。其中,股骨颈骨折39例,上肢骨折58例,股骨干骨折53例,胫腓骨骨折38例,腰椎间盘突出56例,骨肉瘤21例,半月板损伤12例,结核性骨折10例。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学历76例,高中及大专学历98例,初中及中专学历为59例,小学以及以下学历为54例。职业:农民87例,工人102例,干部73例,学生22例。将所有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167例,对照组120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疾病构成、职业与学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措施
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病人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骨科护理路径,其主要内容如下。
1.2.1术前护理
病人收治入院时,主动与其进行交流,使病人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消除过分的担忧。介绍科室情况,何时进行相关检查与治疗,检查的相关注意事项。
1.2.2术中护理
随着医学科学发展,手术器械的多样化,术中护理配合对手术成功的重要性日显突出,我们对试验组护士定期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相关手术器械的拆卸、使用,从而达到术中与医师完美配合,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
1.2.3术后护理
无论病人采用何种手术固定方式,均密切观察病人术后肢体运动以及血供情况,经胸腹手术的病人保持引流通畅,对病人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控。
1.2.4心理支持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对出现焦虑、恐惧的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及时鼓励和支持,提高病人治疗信心。在术前教育中,重点考虑病人的心理接受能力。对不同年龄病人,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提高病人心理承受能力,降低病人心理恐惧程度。
1.2.5康复训练
对病人讲解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并指导病人肢体制动情况下如何进行合理锻炼,并对病人及其家属强调早期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从而消除病人对康复训练的恐惧。对卧床时间长以及肢体活动受限的病人进行肢体姿势的摆放,使病人保持良好的生理曲度,身体得以放松,缓解身体疲劳。
1.2.6健康教育
对病人家属实施健康教育,使其明白病人术后家庭护理内容以及康复训练的指标。
1.3随访
病人随访8个月~2年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年7个月。
1.4评价指标
分别于病人入院时、手术前、术后1周以及6个月后随访时对病人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病人治疗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价[3],并对病人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价。在本临床研究中我们主要对病人肢体肿胀消退情况、患处的感觉、肌力以及关节活动度等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并对病人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比较。
1.5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评分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或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等级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病人HAMD量表评分比较(表1)
2.2两组病人HAMA评分比较(表2)
2.3两组病人相关并发症比较(表3)
2.4两组病人疗效比较对两组病人术后进行X线片检查,并根据术前以及术后X线片比较,对病人疗效进行评价见表4。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