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校体育管理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校体育管理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 体育管理学 研究 分析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1
体育管理学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学习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理论与管理经验的同时,应立足于我国现状进行研究。
一、体育管理学的概念
(一)管理的定义
管理,既管理活动,从字面上看管理有“管辖”、“治理”、“控制”三层含义。管辖,主要指管理者具有的权限;治理,指在规定的权限内行驶职权;控制,指如何使管理客体的活动符合指定的要求。简言之,管理就是管理者对管理客体通过实施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等职能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①。
(二)体育管理的定义
体育管理是体育组织中的管理者,对体育管理客体通过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职能,协调他人的活动,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②。
二、体育管理学的分类研究
(一)竞技体育管理的研究
竞技体育是反映一个国家体育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目前经济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使用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这是竞技体育管理研究的重点。竞技体育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运动训练管理与运动竞赛管理。运动训练管理主要包括:运动项目的管理;运动训练过程的管理;运动员、教练员的管理;人才的合理流动、配置,体育场馆、设施的管理;运动员的生活、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等。运动竞赛管理的研究主要涉及:运动竞赛体制;运动竞赛的组织;赛前、赛中、赛后管理;运动竞赛的效益评估等内容。对竞技体育管理的研究是当前我国体育管理学的一个研究重点,尤其是有关竞技体育的宏观管理方面,以及体制和机制的研究是体育管理学的研究难点。
学校体育管理的研究分为两个层次,即宏观层次与微观层次。从宏观层次看主要是针对学校体育的管理体制、学校体育法规制度、学校体育的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从微观层次看,学校体育管理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某一具体学校内部的体育管理而言,即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研究如何提高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的使用效率。如学校体育的教师管理、教学过程的管理、学校场地器材的管理、课余训练与竞赛的组织管理、体育科研与信息的管理等。由于学校体育管理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对其管理效果的评价判断带有一定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因此,学校体育管理的研究也是当今体育管理学研究的一个难点。
(三)社会体育管理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参与体育意识的普遍增强,加之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社会体育管理也就成为体育管理的研究热点。对社会体育管理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一般理论的研究:如社会体育的宏观管理、社会体育的投资决策、社会体育的政策性法规等。②社会体育管理的特点、原则和方法的研究:有的学者提出社会体育管理的特点应以指导性计划为主、宣传教育为主、分散灵活管理为主和协调引导为主;社会体育管理原则有社会化原则、激发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多样性原则;社会体育管理的方法主要有宣传鼓励法、社会调查法、典型引导法和评比竞赛法等。③社会体育的分类研究:如社区体育管理、职工体育管理、农村体育管理、民族体育管理、军队体育管理等方面的研究。④有关社会体育的改革与发展的研究:如群众性体育俱乐部的组织与管理、体育协会的组建与管理等。由于社会体育管理的不确定性较大,管理研究的难度也较大,尤其是现阶段我国处在经济转轨时期,社会体育管理体制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有关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完善社会体育法规方面的研究还跟不上发展的要求,这也是当前体育管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弱点。我国的体育如何走向市场,如何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可以说是任重道远。
(四)体育产业的管理
体育产业管理的研究,目前主要着重于理论的研究,如体育产业的分类、体育产业的法规体系、体育产业的组织与管理等,这方面的研究可操作性较差;而微观的可操作性研究则显得不够,如体育竞赛市场的开发研究,体育名人效应的研究,体育广告、体育彩票管理的研究,体育商品的设计、包装、促销等。从目前这方面研究来看,理论滞后于实践,理论研究缺乏超前性、预见性。有关体育产业的管理理论还存在一定争议,没有形成一定体系。从今后我国体育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它将是体育管理学的一个研究重点和热点。
三、结论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下,体育与国际的交往日益频繁,体育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这必然也给体育管理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对有关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研究,以提高我国体育管理者的整体水平,建立健全体育管理的宏观调控机制,建立健全有关监督、反馈机制。
(二)近年来,我国体育管理专业在各高校纷纷组建,已逐步走向成熟,还有不断发展的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对体育管理人才将有一个大的需求。
(三)当前,我国体育管理学学科建设,应以加强队伍建设为重点,稳定师资队伍,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师资队伍和理论研究者的层次结构。同时,还应加强教师和体育管理者自身的理论素质,尤其是体育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其次,应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发挥整体优势,对国际、国内的一些重大课题进行联合攻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体育管理学科健康有序的发展。
注释:
①孙汉超.体育管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1-2.
②孙汉超.体育管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5.
参考文献:
[l] 张瑞林.论体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J].体育学刊.2003(l).
学校体育管理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有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234-01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有益于健康,要培养高质量人才,就必须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开展并抓好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工作,是党和国家关心和重视学生的健康而对学校提出的一项具体要求。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学校在体育《新课标》以外,对学生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是在课堂体育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并与课堂体育教学相互促进、互为补充。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管理者应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
1.对我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分析
由表中可以看出:篮球、足球作为一种集对抗性和趣味性融一身的项目,一直深受欢迎。羽毛球受场地、天气影响较大;足球在我校也很有潜力,毽球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学生。
但也发现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爱好过分集中。
第二、场地过少,设施不全。
…… ……
2.怎样有效的管理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
我们怎样去更好、更有效的去搞好课外体育活动,那么就有必要共同探讨整个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
2.1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的内容
(1)早操、课间操的管理。首先做好早操、课间操的组织安排工作,在时间上予以保证,并列入课表,使学生按班级、规定的时间和场地,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活动。体育教师要做好辅导工作,班主任对学生要加强教育,做好组织督促和检查工作。加强早操、课间操的检查与考勤,学校要定期进行评比。
(2)班级体育锻炼的管理。建立课外体育锻炼制度,开展有学校特色和民族特点的传统项目,充分发挥班级体育锻炼小组的作用,组织各种小型多样的竞赛活动,积极推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活动。班主任协同体育教师,检查锻炼人数、锻炼和测验的质量、安全措施、组织纪律等,定期评定公布。(1)运动队训练管理,(2)运动竞赛的管理,(3)体育课管理。
2.2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的基本要求。(1)管理者要重视。(2)加强学生组织的建设。(3)安排好时间以及提供必要的场地、器材、设备与物质。(4)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和比赛。(5)加强宣传。(6)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
2.3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程序
2.3.1制定计划要明确规定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的目标,提出具体任务,确定完成任务的具体措施、负责人及完成指标,并以计划的形式统一有关管理人员的工作,使他们明确各自的任务和工作职责的相互关系,以达到高质量地完成管理任务。
2.3.2组织实施是管理好课外体育活动的关键。首先建立好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其次调动每个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专长,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益。同时加强场地器材的管理、提高利用率,做到物尽其用。
2.3.3反馈修正是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的重要环节,课外体育活动涉及的面广,因学生情况、场地器材限制、时间安排等因素会产生一些问题。各管理层要广泛听取学生、教师的意见和反映,扩大信息来源,并组成信息分析系统,定期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情况做有效的质量评价和决策建议。
2.3.4检查评定对课外体育活动逐步向计划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检查评定要有目的、标准和纲目,可全面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也可一个方面一个环节的专题检查,可突击检查,也可定期检查等。检查评定结果要准确、可靠、符合实际。可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客观评定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提高评定的科学性。同时找出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和条件,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经验,有利于调控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
2.4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方法。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工作要面对的是多种因素,各方人士,多层次的矛盾,千头万绪仅靠单一的管理方法很难完成管理的目的,必须运用各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如:
学校体育管理的特点范文3
1.1促进运动训练的科学化体育训练十分讲求训练方法是否科学。现代信息科技给我们提供了十分方便的获取信息的途径,因此结合其他相关知识,根据学生或运动员的个体信息制定合适的运动数学模型与选材标准,从而有利于使学生或运动员取得更好的学习与训练成效。
1.2促进体育管理的科学化既往的体育教学管理,需要通过严格按照上交、定期审查与临时抽查等手段以使各项教学计划能按时完成,这导致体育管理者负担较重且管理效果不佳。而通过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够采取计算机的网络化管理,不仅大大地降低了管理者的负担,还提高了体育管理的效率。同时,通过开发相应的计算机管理软件与校园网络,既能提高对体育场地、经费与器材管理的规范性与高效性,又能将学校体育管理方面的经费置于监督之下,促进学校财务管理制度的现代化,使之趋向严谨、透明化。通过应用信息科技于体育管理中,使各项辅助管理得以规范、合理而高效的进行,在整体上提高体育管理的科学性。
2信息科技在学校体育中的实际应用
2.1在体育教学上的应用由于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表现特点,教师通过将教学资料在多媒体上的呈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扩大学生的视野。如播放一些运动比赛视频,并配合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互动,对一些运动上的需要注意的细节与难点进行仔细讲解分析,在学生对课堂产生极高热情的情况下,教学效果自然能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提高。进入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之快,且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各种学科相互渗透。而体育理论本身就融合了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而在相关的学科知识迅速更新时,体育理论知识也随之更新,因此学校一线体育教师、教练、体育科研者必须不断更新与学习知识,并自觉接受再教育。然而,由于工作任务的沉重,他们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学校系统中参与进修,然而在发达的信息化时代下,建立体育网络,进行远程教育就非常容易了。比如在学校体育网站中开发相应程序建立网络学习室,师生交流平台、教学媒体库与试题数据库,从而使广大师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研究。
2.2在体育管理上的应用统计学校体育成绩和规划学校体育工作时,常常要处理大量的数据,这种情况下使用计算机和通过开发的相关系统进处理就能够非常精准快捷地完成。比如使用成绩管理系统可以自动生成学生成绩并加以统计;而教师只需要在系统中输入学生学号与项目测试时的原始成绩,系统便可以完成自动评分查分、汇总、平均分计算、确定成绩等级等,这样一种自动化的计算机处理方式,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师、各级教练与体育管理者的工作强度,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一般情况下,学校的体育场馆在校园内分布情况较为分散,其管理模式也多为分散式的,这造成了许多管理上的不便。学校体育管理要求在遵循体育的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以最小的人力物力和最佳的方式计划、施行、评定学校体育的各项工作。目前高校体育管理着重于体育教学管理、网络信息管理、体育资料管理等几个方面。在学校体育管理工作中,有时会需要处理数量计算量很大的情况,这个时候可以开发相应的数据库软件以使数据处理准确快捷的完成;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相关功能,对学校体育管理工作中需要处理的资料分类、整理、排列顺序、加工、存档,以提高日常信息管理的效率和有序性。
2.3在体育运动训练上的运用一般体育项目的运动训练有以下几个环节:初始计划、确立训练目标、制定相关训练计划、按计划施行训练和完成训练、实现训练目标。这些环节也存在于传统的学校体育训练中,但由于许多细节上存在不合理的原因使得运动员训练成绩难以提高、训练目标实现情况不理想。而一旦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就能很好地克服这些细节上的问题,并且在整体上亦能提高训练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使得运动员的训练成绩能得到明显提高。例如通过开发相关数据库系统,对运动员日常的训练计划、施行情况、心理状况等数据进行记录保存,根据这些数据再结合相关理论知识与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且符合运动员个体情况的训练计划、训练目标与训练方法。
2.4在综合方面的应用如今是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就是生产力,获取信息几乎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网络技术的变革上,网络具备了传统媒体的全部功能,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内容更新新快的特点。在学校体育方面,通过网络收集相关信息为教学、训练和管理提供新思想、新观念与新方法。一些体育网站许多这方面的信息,实时报道相关项目的最新成果,及许多专业人士对某方面的专业评论也透过网站得到传播,以及相关运动设施、场馆的变化情况也能在网上得以查询出,这对教学与训练来说无疑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学校体育管理的特点范文4
摘 要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展开和日益高涨,2014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快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但学校对外开放的实际状况不容乐观,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到底难在哪?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学校对外开放难的原因进行论述,并找到了一些解决办法,为学校体育场馆真正的对外开放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学校 体育场馆 对外开放
一、学校体育场所对外开放难的原因
(一)组织管理的问题
当校门对外敞开,必然影响到体育场馆相关设施、教学区域和校区环境的管理。前来参加体育锻炼的市民一般都是选择课余时间,校方很难在周末、假期分出太多的时间来进行管理体育场馆,所以管理问题是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一件棘手问题。
(二)安全及责任划分问题,实难保证
开放后学生安全管理,外来人员鱼龙混杂,学校怕对学生造成伤害。参加锻炼的居民,如果发生意外,责任应该由谁负责也是一大难题。
(三)维护和经费问题
运动场地和设施使用率增高的同时,势必对各硬件设备造成损伤。学校的体育场馆开放以服务性质为主,而建设和维护都需要大笔经常性投入。场馆的损耗、日常养护、场地维修、人员工资,开销很大,学校无能力支付。
二、学校体育场所对外开放难的解决办法
(一)加强社区体育建设,让部分居民留在社区进行体育锻炼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在城镇居民数量已经超过了农村居民,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社区。社区应加强体育建设,满足社区居民锻炼身体的需求,让部分居民留在社区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减少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负荷。
1.加强政府部门宏观管理
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要转变旧有观念,提高对城市社区体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社区体育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制定适合本区域发展的社区体育发展规划,指导本地区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文化活动。
2.完善街道微观管理
街道办事处对辖区的社区体育具有领导、管理的职能,是社区体育管理的实际组织者和操作者。所以,必须加强社区体育的基层管理,完善街道社区体育的微观管理,发挥其对社区体育建设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功能。
3.构建合理的设施服务体系
加强社区内的单位、企业、学校之间的联系,依托他们现有体育场地资源,举办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健身活动,提高体育场地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加强学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让学校体育对外开放安定有序
1.学校专门管理
学校应积极引导,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建立合理收费、持证入园等制度,将体育场馆运营的经济收入弥补体育场馆日常的维护维修支出,在编教职员工可以兼职体育场馆管理岗位,给予相应的岗位待遇。
2.学校与社区共同管理
积极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能动性,让社区居民有组织、有纪律地进行体育锻炼,避免闲、散社区居民因参加体育锻炼所造成的校园安全问题。政府部门及街道办事处主导,充分发挥其行政管理优势,促进社区和学校的合作,使资源做到有机整合,并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使体育锻炼变得安定、有序。
3.承包形式的管理模式
学校体育场馆除了上课时体育教学以外,其他时间交由承包方来管理,学校与承包方签订合同,课外运营、设备维修维护以及参加体育锻炼居民的伤害事故认定由承包方负责。
(三)加强制度建设及宣传力度,让体育锻炼者更加文明守纪
1.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依据
国家应建立健全学校对外开放相应的法律,使前来参与体育锻炼的居民明白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提高学校对外开放的安全性。
2.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使体育锻炼者更文明、社会更和谐
社区居民进入学校参加体育锻炼之时,应当遵守相关规章制度,服从管理,自觉爱护体育场馆。政府有责任开展一些文明参加体育锻炼方面的宣传,学校也可以让前来参加体育锻炼的居民签订安全文明公约,社区体育组织向居民开展安全、文明健身教育等。
三、结语
在国家积极倡导加快体育产业的今天,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特点,有些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时机、条件还不成熟,各学校应把校园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寻找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模式,政府主导牵头,社会积极参与,制定法律、落实制度、权责分明,让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不再难。
参考文献:
[1] 胡全.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09(12):157-159.
[2] 李晓天.我国城市社区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现状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5):108-110.
学校体育管理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民办高校;科学管理;方法措施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民办高校,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管理机制和模式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它既可参与母体学校的篮球赛,又可以独立资格参与省内的高校大学生各类运动比赛。管理是保证运动队建立和维护正常训练、竞赛、学习和生活秩序的必要措施和基础。从独立学院篮球队的管理情况来看,独立学院几乎没有完整的训练体系和制度。
一、高校篮球队科学管理原理
科学管理原理主要有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原理、效能原理。这些原理综合运用到高校篮球队的管理中,其作用就是加强现代化、科学化、有效化的管理。在整个管理过程中,需要学校各方面的条件形成有机结合,使其发挥综合优势而作用于篮球队,使球队早出成绩。
1.实现科学化管理的基本条件
实现科学化管理,必须具备主观、客观两方面的条件。从客观条件来看,一是要善于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知识、技巧;二是要确定与科学管理相适应的管理原则、方法及规章制度;三是要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从主观条件来看,一是要明确实现科学化管理是高校篮球队出成绩的关键;二是要严格认真执行科学化管理的规章制度,用科学方法进行管理;三是要善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针对篮球队的实际情况,提出改进的办法和措施。
2.实现科学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高校篮球队的管理牵涉到学校的各个方面。首先要确立目标管理体系,使高校专业教学和篮球队的训练紧密结合,人人既是合格大学生又是优秀运动员为目标。以主管校长、教务处、系部、教练员老师以及运动员的全面协调;以组织领导、培养目标、教学管理与训练竞赛、教练员业务水平、经费管理、场地设备器材等方面形成有机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二、高校篮球队科学管理原则
1.创新性原则
在实施管理的同时要把创新性贯穿其始终,不但要求管理者自身要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这就要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思维创新能力。而且还要管理者不断开拓新的环境,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让教练员,运动员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2.系统性原则
篮球队的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分析论证、决策、选材到实施、反馈、比赛出成绩,每一过程都必须从整体利益考虑,以创造最佳成绩。
3.整体性原则
篮球队是个整体,但他又是整个学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因此,除了目标管理外,必须纳入全校各级部门的总体计划,由学校实行宏观调控和决策。
三、高校篮球队科学管理的具体内容
1.思想管理
思想管理是运动队管理的起点,是各项工作的保证。首先应互相尊重,从队员人格、个性等方面考虑;其次是管理者应是运动员的知心者,他们的关系应是知心朋友、同心朋友、交心朋友;再是思想管理工作要具体细致,要有持久性。
2.教学管理
这是高校篮球队管理的根本。球队队员即是大学生又是运动员,他们除了具有专业运动训练比赛任务外,还有更重要的专业知识学习任务。因此在加强教学管理的同时,合理安排他们的训练任务,力求做到学习、训练两不误。
3.训练管理
这是高校篮球队管理的关键。篮球队的训练不能像专业运动队训练那样,采取超负荷、大强度、占用太多的时间,而是应根据高校的具体情况,要坚持科学训练、科学管理原则,既符合校园环境,又符合现代大学生身心特点的训练计划,科学合理安排运动队训练的时间、强度、负荷。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管理制度。
4.生活管理
这是篮球队的基础管理,它是教学与训练的保证。要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保证良好的营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以保证运动员具有充沛、旺盛的精力投身到训练和学习中去。
5.效益管理
这是高校篮球队的决策性管理。独立院校篮球队不像公办院校那样有宽余的财力、物力、人力等。因此必须科学的、节约的、有效的使用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智力和时间资源,以求最大的效益,“大价值,高效能,低耗费”是独立院校效益的特点。
四、解决独立学院业余篮球运动训练与管理问题的对策
1.设计适合独立学院篮球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构建一个科学的、完善的、系统的、操作性强的且适合独立学院高校运动队的发展模式。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吸收其他高校较为成功的培养模式,在独立学院篮球队现阶段发展模式上,设计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培养。
2.多渠道筹集资金,尽可能多地参加比赛
经费问题直接关系到队伍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采取措施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以解决队伍经费不足的困难。各校、各队应积极寻找和创造条件,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拓宽筹资渠道,为队伍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另外,各校要尽可能多地组织和参加比赛,提高队伍的实战能力,这是提高球队实战能力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的球队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尽管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很多,只要我们依照上述做法,做好管理工作,积极应对,就一定能摸索出一条适合独立学院运动队训练管理的模式和出路。它不但对整个独立院校体育教学乃至整体目标实现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同时它又可通过篮球队这个“窗口”,来增加兄弟院校之间交流,增进友谊,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利用体育这个“窗口”来宣传独立院校,提高学校在本地区乃至全国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秦百里.高校组建高水平篮球队运动机制探索[J],体育科学,2002,(7)
[2]孙竞波.对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管理策略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
[3]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78—179
[4]孙辉,练碧贞.高校高水平篮球队体育赞助研究[J].休育文化导刊,2008(9)
学校体育管理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体育院校 学生 管理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各类体育专业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面对新的形势和体育专业的特殊性,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是摆在所有体育院校学生工作者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现实决定管理工作必须采用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方法,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一、当前学生管理中的共性问题
1、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差,学风不浓,迟到、旷课现象严重;考风考纪较差;
2、部分学生组织纪律性差,不喜欢受约束,抽烟、喝酒、打架斗殴时有发生;
3、恋爱问题突出。大部分学生身体发育超前,心理发育滞后,人格不成熟、情绪波动较大、自制力差;
4、打工、兼职越来越多,就业压力、经济压力、虚荣攀比心理及专业学习兴趣缺乏等导致部分学生走上极端影响学业;
5、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耐受挫能力差,焦虑、抑郁等症不同程度存在,普遍处于亚健康。部分学生逃避现实,网瘾难禁;
6、部分学生信仰缺失,观念多元,性格叛逆,突出自我。
二、体育专业学生的特殊性
1、文化课基础较差。体育专业的学生高考文化课分数线相对低一百分左右(很多基础差的学生为了上学高考前改练体育),而且文化课考试前先加试体育分散精力,导致重“武”轻文,入大学后理论课学习吃力,学习兴趣自然受影响。
2、课程学习以户外术科居多。体育专业学习的特殊性,强化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能力,使他们对第一信号系统的刺激反应迅速,容易接受新事物。而动静结合,以动为主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高级神经活动兴奋与抑制过程转化较快,表现出灵活性高,活泼好动,乐于表现自我,而不喜欢受约束的个性特征。在学习过程中,重技术、技能的练习,轻理论知识的学习,导致体育专业学生身体素质较高,文化素养相对偏低。
3、生活行为有明显的两极性。心理学关于气质学说的理论表明,体育专业学生的气质类型多属于胆汁质和多血质。这两种气质类型的人,行为特征表现为:外向,重感情、讲义气,待人坦诚、豪爽、直言快语。由于情感体验强烈,他们容易激动,原则性不强,喜欢意气用事。不拘小节和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常常使他们放松自我约束。根据情绪转移和升华原则,客观上需要经常开展一些丰富多采的课外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以便使他们过剩的精力和体力及时得到渲泄。活动要结合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既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又有利于职业素质的提高。
4、消费较高,贫困生多。首先,由于运动量大,为了保证营养,伙食开支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其次,各种运动服装、护具装备、药品、器材等花费较大;最后,运动损伤经常发生。根据情况,每次受伤之后的修养少则个把月,多则一年或更长,身体痛苦不必说,经济压力也很大(引导学生积极购买保险分外重要)。
三、体育院校学生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一)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和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而不是机器的教育,让学校成为学生实现生命价值的地方。
1、人本管理的目标在于全面发展
人本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学生是发展中的社会个体,身心尚未成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当前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培养的目标就必须是全面发展。应多举办报告、讲座,充分利用图书馆、第二学位、选修课等开阔视野,并与其他专业学生增进交流,取长补短。
2、人本管理的落脚点在于服务
首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优质的服务将及时有效化解矛盾。
其次,是育人的需要。服务是教育管理的前提、基础。服务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和信任程度。
最后,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的产品不是学生,而是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教育成为一种服务,学生将从教育对象转变为教育服务的对象,学校只能成为一个提供服务的主体,学生的权利必须得到尊重和保证。要从生活细节入手,解决好实际困难,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满足个体的现实需求,这既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学校不断发展的基础。
3、人本管理的关键在于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四种途径——培养学生骨干、完善规章制度、抓好特殊学生的管理、找准活动载体。
四个要点——信任重视、尊重肯定、理解宽容、有效激励。
(二)采取柔性管理
1、依法办事 坚持规范管理
“人不畏吾严,独畏吾廉;人不服吾能,独服吾公”。按制度办事,公平办事,才能赢得学生认可。
2、以德服人 坚持从心开始
处理问题学生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注意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多在感情上下功夫,多沟通少批评,更不能讽刺、挖苦。改变从心开始。
3、深入学生 坚持群众路线
要用一百种不同的方法教育一个学生。爱源于了解,教育必须提高针对性,深入是前提。
四、全面提升教育者自身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教育者的自身素质至关重要。
1、终身学习 全面提升自己
教育部要求,辅导员要力争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客观上要求我们务必坚持终身学习,将育人与自育相结合。
2、依靠集体 坚持全员育人
学生工作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单靠个别专职人员远远不够。务必依靠班主任、导师、协会指导老师发挥业务老师的合力,形成齐抓共管、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3、资源共享 加强对外交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行间的有效沟通将少走许多弯路。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体育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务必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从爱”出发,“从心”开始。
参考文献
[1] 何玉海.学生是产品,还是顾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6.
[2] 张旭红.关于大学生柔性管理的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3.6.
[3] 刘忠良,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班务管理的基础西北教育管理研究,1蝴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