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艺术的区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与艺术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与艺术的区别

文化与艺术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西安;城市文化;地铁;装饰艺术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1-50-1

西安以“古都”之称闻名于世界。作为中国古代都城时间最长的城市,也作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的窗口和平台,西安与其他的一些城市有着很大的区别。走进西安这座城市,你除了可以看到城市地表地下到处所遗留的一些过去的建筑、文物和名胜古迹以外,你还会发现,西安的城市文化与其他城市相比更加具有历史的时代感、沧桑感和积淀感,西安就像中国的一座历史博物馆,演绎和诉说着过去所发生的故事。

地铁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的一种出行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地铁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一个城市的发展进度,因此,地铁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刻不容缓,同时,地铁的发展也是西安迈向国际化城市的一个必备条件。正是由于地铁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不可替代性,以及地铁在城市覆盖面的广泛性和延展性,发展地铁装饰艺术,使地铁成为城市文化的传播载体和展现城市风采的窗口,对西安这座既古老又现代的城市更加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何将地铁的装饰艺术与西安的城市文化相融合,主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着手考虑。

首先,历史文化的时空隧道。从文化角度出发,西安地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西安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著名的十三朝古都,因此,在其地底下埋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遗存,正是由于这一点,西安地铁区别于其他城市,也成为西安地铁挖掘的一大难题,仅2号地铁线就已经涉及到了13处古遗址,其中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4处、市县级1处,古墓群38处,重要的文物出土点或窖藏6处。因此,西安地铁是以保护为前提来进行修建的,而西安的地铁装饰艺术也可以将保护作为主题,通过宣传保护过去的历史文化,以复制或再现过去的盛世场景为形式来进行设计,再现西安古代的灿烂文明,为行走在地铁空间的现代人创造艺术个性和地域鲜明的历史文化时空隧道,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这样同时,也可以将地铁作为观光旅游的黄金通道,向世界游客展示西安的城市文化风貌。

其次,现代装饰艺术与古代文明的交流舞台。从设计角度出发,我们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历史朝代的代表性元素或符号,并以现代的造型手法、材质和色彩来对其进行设计表现,以适当的视觉刺激来弥补空间环境的缺陷,使历史文化成为地铁闭合环境的内部装饰和文化景观,营造西安地铁良好的人文气息和浓郁的视觉效果,调节乘客因闭合空间环境而产生的心理不适感。同时,还可以通过设计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装饰和广告,与地面上的整体环境、历史遗迹和特色景区景点形成呼应,即通过相关的设计构思,就地取材,设计所停站点的特色历史文化装饰艺术,让行走在地铁的市民和旅游者更加清晰的识别站点,确定自身在城市中的方位,同时,也加深人们对与本站点的印象,勾起对过去历史文化的记忆。

最后,现代设计与城市文化的大碰撞。从导向设计出发,地铁作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主力军,其人流量较大已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因此疏散人流、保障安全,成为地铁建设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同时,将这一问题与现代装饰艺术相结合,并体现出西安的城市文化,也将成为地铁建设的一个重点。因此,地铁空间中,对于导向设计的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地铁空间大都成单一的线性,本身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在设计时,可以通过处理界面上的线来实现其要求,例如,在对地面进行铺设时,可以加入一些方向线,并每隔一段增加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吉祥纹样进行分割,不仅加强通道的方向感,同时,也打破了单一线条的枯燥感,并通过配合墙面的角线、装饰线以及顶面的灯带,形成一个完整的、呼应的空间装饰。

总之,地铁对西安这座古城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设计时,我们应将地铁环境、装饰艺术和城市文化进行统一,通过艺术的方式加强对于保护对象的复制与再现。同时,也借地铁建设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宣传性保护,使西安地铁成为宣传展示西安历史文化的载体,使轨道交通建设成为推行历史文化的推广,最终实现西安地铁在建设中的特色化保护及宣传、个性化创意与现代化功能目标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周丽霞.论地铁空间设计的人文关怀[J].装饰,2007,(03).

[2]孙浩章.历史文化与西安地铁公共艺术的关系研究[J].艺术理论,2008,(01).

[3]孙皓.城市主题文化背景下公共装饰艺术的再认识[J].文艺争鸣,2010,(08).

[4]姜春媛.地铁站视觉艺术设计的现状[J].艺术与设计,2012,(07).

[5]童林旭.地下建筑学[M].济南:山东出版社,1994.

文化与艺术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 美术技能 摄影技术 商业文化

一、概念

商业化以来,在美学表述中的“技术”与“艺术”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并不等同。商业化的技能和市场化的技术,一是商业摄影艺术文化,另一个则为市场摄影技术文化。根据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观点的分歧大致有以下几个视角:

1.手段论:文化一体,艺术也是手段。这个观点强调技术对文化的作用。在对商业与市场化以来的技术与文化关系的阐述中,德国批判理论家瓦尔特・本雅明最为重要的一位。他竭力推崇技术文化的作用。他认为“技术上的更新应受到重视。”他对技术重新进行了界定,技术包括生产、传播的方式,传播的革新,形式手段的变革,还包括物质性的技术手段、工具等。本雅明之左翼对技术持有这样乐观的看法,体现在他从摄影、电影这些新技术手段发明所受到的强大鼓舞当中。摄影技术的发展进步根植于社会文化的背景之中,摄影技术不仅表现出有形的物质性特征,而且它还体现出无形的文化特征,它是以“技术文化”的角色存在于文化之中的。一部技术史,也是一部文化史。摄影技术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摄影文化发展的历史。

2.环节论:摄影是技术还是艺术取决他的记录功能,目的是为了实现文化记录的任务,技术是保证社会文化认识、审美、教育的主要依据。因此,商业化模式下的艺术就是适当的调节审美活动和技术活动。所有市场技术都承担着文化的任务,如属于技术的各种艺术活动都涉及器官,不仅承担着文化的任务,也同样力所能及地肩负着社会方面的一些任务,因此,摄影在艺术中地位没有确定,文化主体地位容易丧失,容易被人瞧不起。

二、商业化时代的市场选择――机械复制时代摄影文化的反思

视觉文化,就是对身体以及文明、竞争的广泛的认识,就是人类悟性的、文明的、行动的基础。商业化时代的市场选择,产生了西方美学的“机械复制时代”,在德国批判理论家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艺术中最先提出后,美学界对机械复制时代,就是工业时代,这一时代的艺术作品与农业社会的艺术作品的一个根本区别是,工业艺术作品同时具备了其他工业产品的特征,这就是可以在相同品质的基础上无限复制。技能表现向技术复制转化,一下子打破了人们对摄影艺术的好感,使得摄影成了复制的代名词。

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性是区分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的一个典型的时代特征。遗憾的是,摄影的技术化、商品化,这个物欲文化倾向不仅冲击着摄影艺术,而且严重影响着当前摄影技术与科技发展轨迹。传统艺术作品具有原真性、永恒性、权威性、膜拜价值,它还带有个人独特的审美品位。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则完全是另一种态势。人们可以用一张底片复制大量的照片,这期间所花费的时间只需要几分钟甚至几秒的时间。照相摄影技术的复制性使得艺术作品不再是人们触不可及的神圣之物,它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与艺术的关系,艺术的社会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它不再建立在礼仪的根基上,而是建立在政治的根基上。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机械复制技术文化与工业文化的产物,它具有无穷复制性、可修改的特性、可展示性,给众多的欣赏者带来无距离的直接震撼。机械复制也有别于传统手工复制,它比手工制作更加独立于原作,另外技术复制能把原本摹本带到无法到达的地方,这些在照相摄影中表现尤为深刻。

三、商业化时代重塑摄影文化精神

回溯古今中外的美术文化史,莫不是源于劳动,竟于技艺,化与美学,劳动史、艺术史、美学史具有相关一体的特征。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探索人类个体工艺结构(亦可称作实践结构)在现代社会文化的宏观背景下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规律,并揭示其与个体语言、思维结构,文化、科学结构,意志、情感结构以及生理、心理结构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沿着这一崭新的思路深入研究下去,可能会导致从教育理论到实践的一系列重大突破。

1.摄影艺术的大众化方向:机械复制技术的复制性,使得艺术作品的复制可以独立原作,也为作品的大范围远距离的传播提供了可能。如果说人们在以往时期欣赏传统艺术作品时,要受到时间空间的种种限制,然而到了机械复制时代,复制技术所具有的大批量生产和大范围远距离传播特性为人们随时随地欣赏艺术作品创造了条件。由于摄影技术使得艺术作品能够在大范围远距离进行传播,这就以为着更多的人可以从事艺术事业,艺术真正地从神圣的殿堂中走出来,预示着大众文化时代和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

2.摄影艺术在电子影像时代的价值。随着大众传媒的无边渗透,电视、电影、网络、广告和MTV,当代社会正在成为一个视觉文化或者说影像文化社会。正如詹姆逊所认为“以大众文化为后现代社会的文化模式,认为它的特点是从现代主义的语言中心转向后现代主义的视觉中心文化”。摄影技术长期以来被当作一种超越文化的力量,它有其自身的文化内涵。尤其到了电子影像时代,科技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技术不仅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而且形成了新的意识形态,构造了一种特定的“合理化”的现代文化制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体现在它的复制性与传播的便捷性,还在于它改变了人们的观看方式。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摄影文化的发展,本身就是以“技术”为依托的摄影,又恰逢数码时代的到来,数码摄影的出现必将是摄影技术的一次巨大进步,或者说是一场重大的文化变革。

参考文献:

[1]苏珊・桑塔格:《论摄影》

[2]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3]张楚翔:《新媒体技术条件下的摄影文化流变》

文化与艺术的区别范文3

关键词:舞蹈;艺术;语言文字;类型

中图分类号:J70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7(C)-0392-01

前言:舞蹈要打动人心,就要创造舞蹈美;要创造舞蹈美,就得寻求、捕捉和研究舞蹈美。然而,舞蹈美是什么呢?究竟是什么东西在“鬼使神差”地操纵着舞蹈美与不美的神圣艺术大权呢?

一、联系舞蹈中人体动感性来认识舞蹈美的本质

在艺术创作上,一切艺术包括美术、戏剧、音乐、舞蹈等等,都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但由于各种艺术的表现工具和表达方式不同,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当代美国舞蹈教育家玛格雷特.陶布勒尔指出,舞蹈以“人体为工具”。美国舞蹈理论家约翰•马丁也说:“舞蹈家不使用钢琴或调色板之类的客观器具。”由此可见,构成舞蹈形式美的基础和创造舞蹈形式的物质材料是人体本身。这是舞蹈与其他艺术形式最重要的区别所在。

在艺术创造上,舞蹈以人体作为艺术表现的工具,舞蹈家凭借它做出各种有节奏的动作、姿态、表情来表达作品的内容和人物的思想感情。所以说,在构成舞蹈的诸要素中,动作时居于首要地位的,没有人体动作,就没有舞蹈。因此,舞蹈人物的塑造,舞蹈情绪的表达,舞蹈意境的展现,始终贯穿在舞蹈动作中。但这些动作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体动作,而是从日常生活中选择、提炼、加工、改造、演化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程式化、形象化的舞蹈语言。这类动作具有一定的形式和规格,而且有确定的名称,例如芭蕾舞“阿拉贝斯克”(Arabesquc)中国古典舞中的“单山膀”、“顺风旗”“燕子穿林”等。他丰富和提高了舞蹈的表现手段,式舞蹈艺术进一步规范化,同时还有助于各种舞蹈风格的形成和稳定。

二、舞蹈艺术中体现的文化审美因素

人们的艺术活动(包括舞蹈活动),无论是创作还是娱乐,其本质首先是“审美活动”。“审美”是人们对于生活美和艺术美的一种欣赏活动,美与丑的辨别活动,当然也包括审美创造活动。“特征”则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最显著的特色,主要标识和征象。诚然,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就是审美主体(舞蹈创作者与欣赏着)对于审美客体(舞蹈艺术作品等)的独特的、显著的标识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

我觉得即使多年从事舞蹈艺术的人,我们也必须把丰富的艺术实践上升到理论性地认识,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不都系统的自发的认识上升到较系统的认识。说:“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解才解决本质问题。”文学家(包括舞蹈家)必须学习理论,必须懂得理论,这应当是人们的共识,“理论……使我们相信各种现象之间的关联性。”每位舞蹈家和舞蹈欣赏者只有了解和把握舞蹈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点、个性,把握它的内部规律,才能挥洒自如地驾驭它、运用它。

具有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是舞蹈艺术与其他艺术所具有的共性之一。所有的文学艺术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对社会生活的反映,都具有不同表现形式的、鲜明的艺术形象。形象,按字义理解是指事物的具体形状或状态,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创造艺术形象具有可以用个别表现一般,单纯表现丰富,有限表现无限等特点。这就使文学艺术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的建筑之一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从舞蹈文化到舞蹈审美的融汇和贯通

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并不是截然割裂的两个概念。事实上,作为文化的舞蹈可能是舞蹈审美的观照物,而作为审美的舞蹈又有其文化的意味。“舞蹈审美”是舞蹈欣赏这一认识实践的主导动机;那么,我们该如何来理解“舞蹈美”呢?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欣赏过程中,舞蹈美是对象的存在;主体的意识在感知到舞蹈美后,产生的是舞蹈美感。也就是说,舞蹈美与舞蹈美感的关系,即存在和意识的关系。舞蹈美是舞蹈美感产生的前提,正如舞蹈的存在是舞蹈欣赏的前提一样。需要指出的是,舞蹈美作为舞蹈欣赏的对象来说属于具体的、历史的、地域的、民族的、阶层的范畴;因此,舞蹈欣赏美感的产生,除以舞蹈美的存在为必要前提外,还需要欣赏者具有一定的舞蹈文化素养,包括历史文化的、地域文化的、民族文化的和阶层文化的素养。

四、理解自然美的最高形态

“人体”是舞蹈艺术的物质基础和主要工具。“人体动作”是舞蹈艺术的根本特征,但这里指的“人体动作”不是指人们在生活中常见的表达情绪和事物的一般性动作,而是升华为艺术形态的、美化的人体动作。当我们谈到作为舞蹈的物质基础和工具的“人体”,就必然要谈到“人体美”和“人体文化”。

“人体美”是人体作为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美。“人体文化”是以人类自身为对象的社会文化实践活动,是人类观照自身的审美活动,是创造人体的审美价值的实践活动。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高度发达的“人体文化”,人体文化成为人类抒感、陶冶情操、锻炼体魄、发展自身的广泛的人体文化实践。

作者单位:信阳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文化与艺术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大众化教育 院系文化 影响途径

【中图分类号】C641 【文献标识码】A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探讨院系文化建设对学生信仰的影响,既有利于提升院系文化建设的客观效果,又有利于拓展学生信仰教育的具体途径。特别是对于地方院校而言,不仅能提升任课教师的研究能力,还能使地方院校的教育实践真正实现具有自己办学特点的大众化教育目标。

院系文化对学生信仰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院系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子系统。它是在院系教学实践中参考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的一种校园亚文化体系。对于院系文化的构成,有研究者进行过这样的论述:高校院系精神文化、高校院系制度文化、高校院系行为文化。院系文化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理解和阐释。首先,继承与创新。这里所谓的“继承”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在共时层面上,继承是指院系文化对高校校园的内涵的继承;在历时层面上,继承是指院系文化对于院系自身建设中各种文化内涵的继承。这里所谓的“创新”是指院系文化在其构建的过程中,各个院系会结合自己的特点对校园文化和自身传统文化进行革新与发展。其次,个性与共性。个性与共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院系文化具体的内容上。

信仰是一个含义颇多的概念,既可以从哲学的层面对其进行相应地分析,又可以从其它学科的角度对其进行阐释。从信仰的外延层面上看,大学生的信仰可以简单地分为学术研究信仰、政治信仰、哲学信仰、以及价值观信仰等诸多方面。探讨院系文化对于学生信仰的影响还要对其“影响”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和说明。“影响”问题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即影响的结果和影响的途径。对于前者而言,院系文化对于学生信仰的影响可以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对于后者而言,“影响”的途径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种。虽然在此对其“影响”进行简单阐释,但并非说其对于以下的阐释不重要。就院系文化对于学生信仰的影响效果而言,“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只是相对的一个概念,并非绝对的区分。对于其影响途径也是如此,所谓的“间接”与“直接”也只是一个相对的区分。而其实现影响的途径往往是“直接”与“间接”的和谐统一。

院系文化建设对学生信仰的影响途径

大学文化之于大学,是精神支柱,是内在支撑;大学文化之于师生,犹如阳光、空气,水之于植物,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领着大学师生的思想与行为。但是,无论是影响大学师生的途径还是引领师生的方式都需要大学的管理者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因此,结合上边对诸多问题的探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影响途径的构建与拓展进行分析和说明。

第一,协同式影响。协同式影响主要基于协同理论,对院系文化给予学生信仰的影响问题进行分析和阐释。协同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组织都是包含了多个子系统的管理体系,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和关联,当各子系统的关联达到有序协作时,就会形成效应,产生“1+1>2”的效果。根据这样的理念,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院系文化建设给予学生信仰影响的协同途径可以这样理解:首先,院系文化与学校校园文化的协作。高校文化与其院系文化的概念在逻辑层面上具有种属关系;高校文化与其院系文化在具体的内涵上具有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所以有人说,院系文化是体现高校内涵,实现高校任务,反映高校本质的基本单位。对于这句话,还可以从另一个层面进行分析,即所谓的院系文化处于高校校园文化与师生联系的中间环节,是高校实现校园文化影响的关键所在。其次,院系文化与学科教学的协同。院系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子系统,但是,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要想实现其对学生信仰的影响,产生“1+1>2”的效果可以有多种途径,并非只有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彼此协同这一条途径。也就是说,院系文化与院系教学实践的结合也可以实现对学生信仰的影响。最后,各种院系文化之间的协同。如上所述,院系文化的外延包括院系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等分类。例如,当一座陶行知先生的雕塑以其院系物质文化的形态矗立于某一高校的教育学院时,他的精神思想就会与该院其它院系文化一起对学生的信仰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学生对熟知的名言“爱满天下”、“生活教育”等具体内涵的理解和感悟。因为,陶行知先生的这些名言是每一位教育研究者都必须坚持的信仰。

第二,熏陶式影响。高校院系文化的熏陶式影响是指,通过对特定院系文化环境的塑造,实现它对学生信仰影响的一种途径。特别是对于院系物质文化而言,熏陶式影响是其实现自身功能的最重要方式。 首先,为了实现院系文化的熏陶式影响,各高校各院系必须精心设计有利于突出自己文化特点的教育教学环境。院系文化所涉及到的教育教学环境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部分,即室内的教育教学环境和室外的教育教学环境。对于前者而言,室内的教育环境诸如大家熟知的走廊文化,教室的板报设计及其四周墙壁张贴的格言、警句等;对于后者而言,诸如在院系室外布置的人物雕塑、某些书法石刻等美化环境的人文性装饰物。其次,院系教育教学环境对学生信仰的影响呈现熏陶式特点。所谓“熏陶”是指,生活在某个院系的学生,因为长期接触某一特定的教育教学环境而对自己信仰产生的积极影响。例如通过校园中不同的雕塑,可以使学生感悟到艺术大师的追求,体验到艺术的永恒魅力。

第三,媒体渗透式影响。院系文化可以通过媒体渗透的方式对学生信仰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新媒体而言,它对学生信仰的影响方式更应该引起院系文化研究者的关注。对于高校媒体而言,又存在着传统媒体与当代新媒体的区别;对其影响方式而言,又存在着院系媒体与校园媒体的融合而产生具体影响的实践。对此,有研究者对院系媒体给予学生的影响及其方式进行过这样的叙述:大学校园媒体融合是保证大学校园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扩大大学社会影响的有效途径 。院系文化通过媒体给予学生信仰影响的方式以渗透式为主。这种“渗透”,既包括内容上的渗透,又包括在影响学生信仰过程中,各个媒体在宣传内容上的相互引用与借鉴。

总之,探讨院系文化建设对学生信仰影响途径的相关问题,首先应该明确院系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然后才能结合大众化的教育背景,探讨院系文化给予学生信仰影响途径的构建与拓展问题。院系文化影响学生信仰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五种,即:协同式影响途径、熏陶式影响途径、媒体渗透式影响途径、活动渲染式影响途径和考核强化式影响途径。

(作者单位:吉林化工学院)

【注释】

①卞亚琴、岳奎:《高校院系文化的内容体系和特征探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2期。

②胡云安:《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青年报》,2014年11月。

③任世存:《协同理论视角下高校教学分级管理模式研究》,《教育评论》,2015年第5期。

文化与艺术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艺术“大众化”;社会文化;美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229-02

一、艺术发展与社会文化

(一)当代艺术的发展革新

在19世纪照相技术发明之后,对艺术的写实性追求被摄影所逐渐取代,西方传统的写实主义绘画受到了强烈冲击,在这种情况下,绘画必然另择其路,由再现走向表现,由“绘”客观所见形态变为“绘”出个体内在精神的“眼见不实”形态,从而使著名的印象派在这个时期脱颖而出。现代艺术由此开始。

现代主义的艺术强调形式主义的“艺术至上原则”,而在哲学信仰方面,相信理性与机制组织、官僚系统和科技进步,并形成了标榜自由和个人化的现代主义思想。因此,在这样一种哲学观点影响下,现代艺术将自己与社会割据开来,关注于探讨美术本身的再现形式问题。

然而,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诸如日月更新及演变出的丰富多样的媒介形式,以及影像媒体日趋网络化,再一次引发了艺术领域的新变革,波普艺术及达达主义在这场变革中崛起,融合现代媒体技术并以颠覆传统审美观的意识形态掀起了艺术领域的后现代浪潮。如果说“二战后最初十年那段时间里,仍然存在着协调一致和公认的审美标准”,那么随着后现代的到来,“后现代艺术形式的变动性和多样性都是令人困惑的,”要勘定多样性是不可能的。而多媒体的出现也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影像的出现令真实地再现艺术成为了现实。

后现代艺术消解了现代艺术中的个体性和个人自由化,将大众媒体如电视、电脑融入到艺术表现中去,使艺术与社会生活相互渗透,为艺术走向生活化大众化提供了发展的可能。在当今的知识生产社会,知识的大量复制及商业化使得包括艺术在内的文化形式趋于大众化。尤其是商业文化与都市文化元素的加入使得艺术变得通俗和生活化。后现代艺术家倾向于将个人的经验和感受通过影像媒介以互动的方式与大众产生内在的经验交流。他们不屑将艺术中形式的表现放在首位,而是力图在艺术创作中加入社会文化情境。

(二)艺术与社会文化在当代的发展

艺术自古以来作为人类文化的形式之一,在传承人类悠久文化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艺术所表现的内容和情境从来都离不开社会。无论是过去的精致艺术(fine arts)还是当代与之相对应的大众艺术(folk arts)。而后现代艺术将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发挥到了极致。

后现代把艺术史看待为内容和情境结合的横向状态情境描述,对艺术的诠释采用多元方式解读。不断更新的媒介,重复出现的影像媒体,与大众生活紧密联系,艺术表现的的形式在如今的发展中走向了另一极端。艺术亦渐渐脱离直线式的历史发展轨迹,而作横向延伸,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宗教等情境紧密相连。没有情境、一幅绘画作品只是在画布上的颜料;但具备了情境,一幅绘画便是一件艺术作品。

然而,在艺术走向大众化,生活化的同时,却逐渐丧失了它原来的本质。原本艺术中的审美是为了精神得到升华,处于物质的对立面。然而,后现代艺术领域的变革,审美的大众化使得艺术原本的脱离现实的意识形态日渐与社会融合起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加速了西方商业文化向全世界的扩张,而这些商业文化与都市文化元素的加入使得艺术变得通俗和生活化。多媒体的发达允许了图像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批量生产。但反过来说,原本格调高雅的艺术也趋于通俗化了。

可以看出,当代艺术在电视、电影、网络等多媒体科技发展中,无时不刻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进而将其所夹杂着的不同文化价值观一并传递给人们。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地域都互相影响,以至于在整个世界后工业化趋势的浪潮下,全世界呈现了多元文化的趋势。

不管人们对图像的认识产生了什么变化,有一点肯定的是,后现代图像的变革彻彻底底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并改变着人们对周围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认知。

二、艺术课程在当代的新发展

在这视觉文化时代,过去主宰文化传递的文字逐渐被图像所替代,这种以形象、影像为中心的感性化文化形态,意味着人类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人们接受信息更依赖于各类图像的传递。然而现今图像的文本含义通常具有比我们表层内容更深刻的深层隐喻,而这些视觉内涵往往与时代的社会、文化、制度之间联系密切。

不同文化的交融随着不同媒介的传播时刻进行着,而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文化霸权主义也日渐强势,从电影到快餐,西方的资本主义不断入侵弱势文化。文化研究者早已注意到了这种现象,而国内外的艺术教育者亦在这个视觉文化大背景中探寻视觉文化与艺术教育相融合的可能性。不少学者对这场全球化的现象高度重视,他们中有人提出:艺术教育的界限在哪里?这边界应该是什么?假如艺术的基本特质改变、假如新的艺术定义和理论出现、假如艺术世界作自我转变以及假如艺术只被视作浩瀚视觉文化领域的一部分,那么艺术教育是否亦应该改变?

不少艺术教育学者达成共识,认为:当前视觉文化的艺术教育,其研究重点着重阅读和诠释视觉文化的体验,以理解这些体验是如何帮助学生达到知识的建构。因为当艺术教育的视线逐渐扩大,将更深层面的文化情境包含在内时,艺术教育如果没有好好把握这些议题和价值,学生则无法理解艺术的当代价值与意义。因此,对影像如何诠释成了成为了当今艺术教育针对视觉文化的主要议题。

在艺术问题的探讨上,可以包括构图、光影变化、黑白字体在画面上的比例配置和功用、色彩的视觉效果、摄影技巧等,都可分为多个不同不同子题探讨。学生亦从日常生活报纸、杂志和平面广告中,发现、讨论和探索影像背后所表现某种意识形态,学习意念如何籍视觉形象表现。

又比如,学生学习商场环境设计,影像制作等,已牵涉相当程度的美学价值和社会议题探讨,因为这些商场、影像背后隐藏了某种文化和意识形态,故此美学经验反映了社会情境中的某种特定议题。

此外,当代不同艺术教育趋向中,以人类学、社会学和生态学为出发点的艺术教育具有革命色彩的理想取向。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注入,是艺术教育能重新审视社会、环境、生态、族群与人文紧密的依存关系,透过关注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回归到对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对应关系。

不论艺术教育的取向怎样发展,基于什么样的理论基石,艺术教育的发展总是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变更着自己的角色,而如今,视觉文化的现象使得艺术这个文化产物之一在当代显得极为重要。

三、艺术课程本土化与全球化

如果上述的观点是针对于我们如何应对视觉文化进行艺术教育的革新,那么我们仍然必须继续关注艺术课程的本土化问题。在当前西方意识形态通过图像媒体不断影响着儿童及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时,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在实施美术教学时必须意识到这个问题的紧迫性。沉浸在缤纷灿烂的影像中,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被西化,失去了对图像背后西方霸权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正确判断,盲目地跟从,势必导致中国优秀文化的没落。

由此,在实施美术教育时,既要考虑到视觉影像对儿童及青少年的影响,教会学生如何学会通过诠释图像背后的社会文化含义,懂得区别不同文化的艺术表现及内涵,而且更要继续发扬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通过对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作品的认识,让青少年了解祖国文化的丰富性,培养民族文化尊严。

参考文献:

[1]“艺术学”编委会编.后现代思考:艺术的本质与未来[M].学林出版社,2006.

[2]刘仲严.艺术教育学新论:后现代艺术教育[M].香港艺术发展局,2004.

[3][美]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著.陈刚等译.后现代转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刘仲严.艺术教育学新论:后现代艺术教育[M].香港艺术发展局,2004.

[5]Wilson,B.(2003b). Of diagrams and rbizomes:Visual culture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impossibility of mapping the content of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44(3),214-229

文化与艺术的区别范文6

多重研究视角的转换有助于对电视文化的多重认识,有助于在矫正操作的失误和寻找正确的发展方向时获得理论上的高度与支持。

社会文化视角:以往对电视文化的研究常常局限于文本本身,而忽略了这一文化活动的社会过程全身。随着中国社会文明进程的演变,电视文化已走出象牙塔,融入广大民众真实生动的生活中,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了更广阔的社会文化的品格。作为当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和社会公共事业,社会学视角、人类文化学视角的关注,也许能使我们穿越数量众多庞杂、质量良莠不齐的电视文本,抵达社会意义、文化意义的剖析。在这其中,意识形态视角的分析尤为重要,因为一切文化在本质上都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代码”。从到法兰克福学派、精神分析学说、文化研究学派、后现代主义,意识形态批评无不是这些理论的重心。

大众文化视角:电视文化所表现出的商业性、消费性、大众娱乐性、通俗性(甚至媚俗性)、技术性、可复制性、程式化、无深度感正是大众文化所追求的基本目标,体现出与电视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一致性、同质性。因此,在对电视文化的研究中,借鉴西方某些学术思潮对大众文化已有的研究成果,虽不能祈望彻底解决中国电视文化存在的问题,也不是无益的。如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在使我们认识到电子传播作为生产力给对电视文化生产带来巨大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技术进步对人造成的新的控制,认识到其意识形态的操纵性、欺骗性的一面;后现代主义理论让我们对电视文化的世俗性、扁平性、游戏性、狂欢化获得了一种哲学上的认识高度;后殖民主义理论则令我们对电视文化、大众文化中的全球化倾向、文化同质化倾向保持高度警惕;新历史主义提醒我们,以“戏说”为代表的电视文化可能导致的危险;文化研究学派以它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和跨学科的学术胆识,启示我们以宏观的社会文化研究与微观的文本研究相结合,在微观的文本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宏观的文化研究……这些理论奠定了以大众文化的视角来审理电视文化的理论基础。

传播文化视角:电视文化与印刷媒体、广播媒体等其它大众文化形态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以科技含量极高的影像的传播与接受方式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视听文化,并对其它形态的大众文化形成强大冲击,获得了存在的独特性和优势性——影像传播文化的特性。所以说,传播学理论从电视传播的全过程来考察电视文化与社会的关系,为电视文化的理论研究开辟一条更切实有效的新路。正如高鑫先生所说:“研究电视理论,首先要研究‘电视传播学’,因为电视本身就是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和载体而存在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所有的电视节目,统统鲜明地烙印着信息的‘印记’。因此,抓住‘传播’也就抓住了电视理论研究的根本。”无可质疑,随着从播放型到数字化、新媒介的传播模式的全新构型,电视文化将会发生更为深刻的革命,因为传播模式的改变必将影响所传播的文化本身。

艺术文化视角:商业逻辑在文化生产领域的僭越导致了电视文化的市场化、反艺术化,但并不能因此忽视电视文化的艺术特性。作为影像视听文化的电视文化,在深层次上更需要形象性、艺术性、审美性。并且,电视文化是一门综合的文化形态,需要借助各种艺术的长处来完善自身。例如电视文化中影响最大的一种样式——电视剧:中国的电视文化和电视剧几乎是同时起步的,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播,同年6月5日,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播出,开启了中国电视文化和电视剧的发展史;中国老百姓普遍接触电视也是从看电视剧开始的,这个现象发生在80年代中期(1985年初统计,我国已有电视机5000万台,两亿多观众,该年电视剧产量已上百部。);而电视令万人空巷应该说还是与电视剧的发展密不可分,由古典四大名著和现代名著《四世同堂》改编的电视连续剧都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不能不说明文学穿越时代的永恒魅力。再如音乐是借助旋律节奏作用于听觉神经,造成空间虚幻感的时间艺术,而绘画艺术则是借助画面作用于视觉神经,造成对时间想象的空间艺术,电视文化正是借助它们的各有所长,把本来单方面满足于人的听觉艺术或视觉艺术转化为电视文化的视听艺术,创造出一种综合时空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