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交通运输标准化管理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交通运输标准化管理办法范文1
关键词:交通四化管理 京杭运河 水运工程
京杭运河山东段水运工程简介
京杭运河山东段全长529公里,自鲁冀边界的德州第三店入境,鲁苏边界的陶沟河口出境,流经山东德州、聊城、泰安、济宁、枣庄五市,占大运河总长近1/3。由于地处运河中段运河全线制高点,山东段运河素有“运河水脊”之称。运河山东段被黄河一分为二,黄河以北段265公里,黄河以南段264公里,其中济宁以南172公里三级航道,是山东目前唯一承担运输任务的内河航段。
按照全国内河航道港口布局规划,山东省持续加大对京杭运河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度和力度,近年来相继完成了微山二线船闸工程、台儿庄复线船闸工程,微山一线船闸改建工程和长沟、邓楼、八里湾等船闸工程前期工作,完成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南四湖至东平湖段输水与航运结合工程前期工作,万年闸、韩庄复线船闸工程工可报告编制工作。2009年11月微山二线船闸竣工通航,2010年7月台儿庄复线船闸交工试运行,2009年9月微山一线船闸改建工程开工,2010年11月梁济运河、柳长河段输水与航运结合工程开工。“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5亿多元,京杭运河山东段新增通过能力2300万吨。
“交通四化管理”的基本涵义
“交通四化管理”是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于2008年在全系统推广的新型管理理念,由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和人本化四要素组成。交通四化管理各要素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标准化是管理依据,规范化是管理手段,集约化是管理方式,人本化是管理目标。
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规范,以获得最佳管理秩序和管理效益的过程。管理标准主要包括年度工作目标、工作标准和考核标准。
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管理是指以信息化平台为手段,按照“团队精干化、职责清晰化、业务程序化、管理数据化、形象统一化”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制定外观展示、基本制度以及各类管理事务的作业流程,以形成统一、规范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规范化管理又分为静态规范和动态规范。静态规范主要体现为外观形象展示,包括机构设置、标志标识、文化形象、办公环境等内容。动态规范则主要体现为过程控制,主要包括各类决策、财务、学习、公文流转等过程中的规章制度和运转流程。
集约化管理。集约化管理是指以和谐、集中、高效为价值取向,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优化要素配置,集聚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类资源,获取最大的管理效益。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优化资源配置,统筹兼顾各个环节,集聚生产要素和管理要素,加快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组合,形成集约效益;二是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把各项工作流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环节,纳入信息化建设应用范围,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三是优化工作流程,对影响工作绩效和工作质量的流程以及重复、繁琐、落后等不适应工作需要的环节,进行必要的删除、压缩、优化、整合,以提高工作效能;四是加强内部协作配合。
人本化管理。人本化管理是指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为前提,以管理的主体和客体为对象,以满足人的正当需求为中心,积极促进管理目标人本化、管理过程和服务方式人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以“交通四化管理”提升京杭运河水运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交通四化管理的提出和其在京杭运河水运工程建设中的实际应用,为内河水运工程建设管理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山东省从工程建设实际出发,遵循内河水运工程建设管理的客观规律,落实内河水运工程管理法律法规,以交通四化管理理论创新内河水运工程建设管理的方式方法,通过建立完善六大管理体系,促进了工程建设基础、专业、现场再上新水平。
建立岗位责任体系。明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省级建设单位、市级建设单位事权划分,按照以事定岗、以岗定责、权责对称的原则,将工作任务责任细化分解,并与各参建单位签订质量责任书、安全责任书、廉政责任书同时,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廉政责任体系,无一项工作空缺,无一环节空缺。
建立工作标准体系。在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招标阶段,明确工程各阶段的质量标准。在工程施工中,基坑开挖、混凝土浇筑、闸门吊装、材料检测以及脚手架架设、电线铺设、材料摆放等都有具体的标准,并予以量化或定性。科室、班组、岗位以及具体事项都有工作标准。
建立工作规范体系。完善制度和规范程序,真正从源头上确保“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都有严谨、规范的制度来约束。在项目管理方面,制定了《施工项目分包管理办法》、《合同(协议)管理办法》、《工程变更管理办法》、《进度管理办法》、《工程资料管理规程》、《工程项目验收办法》、《监理工作考核办法》等;在资金管理方面,制定了《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基本建设管理费管理规定》、《工程计量支付管理办法》等;在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制定了《工程质量管理办法》、《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安全管理台帐》、《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会议制度》等;在工程廉政建设方面,制定了《建设项目廉政举报制度》、《建设项目聘请廉政监督员制度》等。
交通运输标准化管理办法范文2
每天,快递车辆穿梭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加速了邮件的送达,但他们可能是“客货混装”的非法车辆,可能是打着“中国邮政”招牌的邮政速递物流(EMS)车辆;
每天,数以万计的网络购物快件投递到千家万户,便利了大众的生活,但收寄验视制度却往往被忽视……
快递行业忙碌的每一天,可能牵动着整个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伴随着信息化时代脚步的加快,人们的生活、生产愈来愈离不开快递行业;快递行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正成为推动上海总部经济形成的新抓手。而与此同时,快递行业也面临着种种问题,如何通过立法手段,使其健康有序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为此,市邮政管理局委托市立法研究所,共同成立“上海市邮政业立法若干问题研究”课题组,开展了立法前期调研。今年,《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办法》已列入市人大常委会年度立法正式项目,对应《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的立法体例,本市地方性法规也将同时把邮政普遍服务和快递行业纳入其中予以规范。对于如何规范快递行业的发展,社会各界声音各不相同,对一些焦点问题存在不少争论。
焦点一:如何解决快递车辆进城难问题?
快递车辆进城难问题是目前限制快递行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之一。究其原因,一是本市对货运车辆采取限制入城时间的方式;二是由于载货车想要取得公安部门核发的通行证比较困难。快递车辆为保证每天配送要求,不得不采用客车载货的方式,这样“客货混装”显然违反了交通运输方面的法律法规。对此,交通管理部门也表示无可奈何,大量的“客货混装”现象不可能完全不管,但如果一一扣留肯定将导致快件大量囤积,影响市民工作和生活。
有关人士认为,与其让快递行业这样违法操作,让执法部门无可奈何,不如在地方性法规中将其规范下来,为快递服务车辆核发专用通行证,并加强监管。比如可在法条中规定:快递企业运输快件的车辆应当符合《快递服务车辆标准》的要求。经邮政管理部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审核批准,可办理快递服务车辆专用通行证。《快递服务车辆标准》和快递服务车辆专用通行证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市邮政管理部门会同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焦点二:收寄验视如何应对网络购物带来的新挑战?
交通部2008年颁布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18条规定:快递企业应当建立并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制度。对用户交寄的信件以外的快件,快递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当场验视内件,当面封装。用户拒绝验视的,不予收寄。该规定中,对于不予收寄的快件,快递企业一般会退回给寄件人。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网络购物的日益盛行,该《办法》所规定的收寄验视制度可能面临新的挑战。例如,传统的收寄验视制度应建立在寄件人与收件人不同一的情况下,而网络购物中大量存在着寄件人与收件人同一的情况,此时如果收件人不予验视,快递企业将面临难以处理的局面;又如,网络购物中经常碰到他人代收、代签快件的情况,此时验视制度就难以执行,若没有合同明确验收的权利义务关系,一旦出现货品不合格需退换,收件人和商家的争议将陷入窘境。
因此,有关专家认为,本市立法中对于网络购物的特殊快件,应当与普通快件相区分,作特殊规定。例如:对于网络购物、代收货款以及与客户有特殊约定的其他快件,快递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与寄件人(商家)签订合同,明确快递企业与寄件人(商家)在快件投递时验收环节的权利义务关系,并提供符合合同要求的验收服务;寄件人(商家)应当将验收的具体程序等要求以适当的方式告知收件人,快递企业在投递时也可进行口头提示;验收无异议后,由收件人签字确认。国家邮政管理部门对快件验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焦点三:是否应当规定快递实名制?
前不久,广东与浙江发生邮包爆炸事件,成为社会呼吁快递实名制的重要由头。本市制定邮政业地方性法规,出于对寄递安全的考虑,是否应当规定快递实名制,也成为立法中的焦点之一。但是,课题组经过调研发现,快递实名制知易行难,可能会流于形式。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浙江绍兴已实行快递实名试点,虽然对弥补安全漏洞有一定成效,但是由于时间尚短,效果有限,涌现出合法性、效率等诸多棘手问题:首先是国家法律并没有赋予快递员查验身份证件的权利;其次,快递物品的安全是快递企业和政府的责任,如果以确保安全的名义,把责任转嫁到消费者的身上,难免有些牵强;更重要的是效率和企业利益的问题,快递员是以计件方式计算工资报酬的,增加收寄工作的程序将降低工作效率,难以被快递员接受。
尽管有传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将于2012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快递服务》系列国家标准或将规定快递实名制,但据了解,该标准将严格规定开箱验视制度,而非实名制。
对此,一些快递业内人士指出,保证安全还在于企业严格执行开箱验视制度,将不安全因素在源头上进行封堵。至于快递实名制,目前可能还不具备条件,但应当成为快递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地方性法规中不宜对实名制规定得过于细致,采取由政府、企业逐步推进,社会舆论共同推动的方式,或许更为有效。
焦点四:如何实现快递行业“同业同策”?
“同业同策”是民营快递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为了实现邮政政企分开的改革目标,上海对邮政体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2006年9月6日,上海市邮政管理局成立,由其作为政府部门监管整个邮政行业。2007年2月26日,上海市邮政公司正式成立。2008年1月18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上海分行成立。2010年6月29日,上海市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EMS)成立。这标志着上海邮政企业全面实现普遍服务和竞争性业务分业经营,邮政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但作为竞争性业务的邮政速递物流,由于历史沿革的关系,并没有与邮政公司完全区分开来,特别是在邮政车辆、邮政标识使用方面,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一直沿用“中国邮政”标识,并与邮政公司一样使用公众熟识的绿色运邮车。这使得民营快递企业在业务竞争上处于天然的劣势地位,“同业同策”的呼声不断高涨。
交通运输标准化管理办法范文3
为此,*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观念,继续围绕“打好基础,抓住重点,落实责任,依法监管”的基本思路,大力推进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执法队伍和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继续深化专项整治,与强化日常监管、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不断创新监管手段和方式,努力实现全省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好转。
具体目标是:*年力争各类伤亡事故总起数、总死亡人数与比*年下降2%,道路交通事故、工矿企业事故死亡人数分别比*年下降2%、2.5%,亿元生产总值死亡率、万车死亡率、10万人死亡率继续下降,减少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特别重大恶性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
按照上述要求和目标,*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狠抓“四个深化”,突出做好“四个加大”。
“四个深化”是:
(一)深化控制目标考核,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目前,全省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办法已经实施,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要放在深化考核,狠抓工作落实上,使考核量化,强化考核的约束力,并形成安全生产的激励约束机制。*年3、4月份将对各市政府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决定奖惩。对控制目标实施动态监控,通过政府公告、新闻会等形式及时向全省通报各地区的完成情况。继续认真作好全省伤亡事故统计分析,建立安全生产预警制度,对已经超标或接近控制指标的市及时发出预警通知,派出专人调查研究,帮助查找问题,研究对策。严格追究制度,对完不成省下达的控制目标任务的进行行政问责。
(二)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排查和消除事故隐患。突出抓好道路和水上交通、煤矿、烟花爆竹、人员密集场所与“三小”(小档口、小作坊、小娱乐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同时要继续抓好建筑施工和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等专项整治。
道路和水上交通安全整治,充分发挥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继续按照“五整顿、三加强”的要求,抓住交通管理、交通设施、交通意识和事故处理四个环节,巩固“治超”成果。加大对机动车超载、超限运输的治理力度;抓紧完善各类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加大对事故多发点段排查治理;加强对高速公路和县乡道路运输安全的监控;严抓驾驶员考试关,提高驾考质量,从源头上把好道路交通安全关。继续重点开展乡镇渡口渡船更新改造和航道整治,不断加大更新改造投入和整治力度;继续开展沿海小型船舶和“四客一危”船舶安全专项整治;大力开展全省渔船安全联检行动,对渔船非法载客行为进行整治;加大对琼州海峡等水上安全重点危险源的监控和专项整治力度。
煤矿安全整治,继续采取高压态势打击无证非法矿井死灰复燃现象;通过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严格审查,继续依法取缔和关闭一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实施严格监管,发生重特大伤亡事故的坚决关闭;对事故隐患较大的煤矿要采取硬措施进行整顿,对拒不整改或整改后验收不合格的坚决关闭;继续抓好煤矿“一通三防”工作,督促煤矿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各类安全系统和设备设施。
烟花爆竹专项整治,建立健全烟花爆竹行业管理体系,明确和落实监管职责;开展烟花爆竹行业的规划;着力解决烟花爆竹生产、销售、运输、储存等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安全评价,对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进行重新审核;结合安全生产许可,把好安全生产准入关,坚决淘汰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强化烟花爆竹运输环节的安全监管;强化烟花爆竹储存单位的整治;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实施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和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依法打击取缔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活动。
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要积极开展加油站消防安全普查和专项治理;继续对人员聚集场所和“三小”场所(即小挡口、小作坊、小娱乐场所)消防进行全面检查和落实,严格落实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责任制,要对“二合一”、“三合一”的“三小”场所全面开展清查,突出狠抓出租屋和居民社区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堵塞漏洞,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
海事、质监、建设、农业、林业、渔业、气象、铁路、民航、旅游、教育、司法劳教等部门要从各自职能和工作实际出发,针对上年整治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危及安全的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整治工作。
(三)深化双基工作,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一是做好佛山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试点经验推广工作。按照“总体规划、重心下移、更新观念、强化主体、立足服务,培育中介”的基本思路,坚持开拓创新和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开展推广佛山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试点经验。制定《广东省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逐步规范我省非公有制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水平。二是大力推进安全监管重心下移。认真总结推广深圳、珠海、东莞等地加强乡镇、街道、乡村和社区安全监管的经验,大力推进安全监管到乡镇、到村、到社区的工作,充实基层安全监管机构和人员,建立并逐步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委托有条件的乡镇村、社区进行安全生产执法,切实把安全监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三是全面推广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大力推广深圳市宝安区开展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的经验,落实安全标准化管理责任、建立工作网络和监控机制;突出做好危险化学品、煤矿与非煤矿山、机械制造、建筑施工、烟花爆竹、交通运输、电子、轻纺、商场等行业企业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
(四)深化安全生产科技和体制创新,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要加强安全科技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针对重点行业和领域亟待解决的共性、关键性技术难题,组织开展安全科研攻关。大力推广应用煤与瓦斯突出预测预报、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和监控等先进技术和应急救援特种机械机器人、高速公路测速仪器、客运车行驶记录仪等先进装备。要加大防御雷电灾害的科技投入。要制定和全省严重危及安全的技术、工艺、设备淘汰目录,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先进安全适用的技术装备。
要不断完善安全生产体系,推进安全生产体制创新。一是要加大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建设力度,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和充实各级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机构,落实编制、人员和经费;力争市县安全监管机构成为具有独立主体地位、有权威的机构;大力推动全省安全监察执法机构的建设,力争在全省建立统一、高效、廉洁的安全生产执法队伍;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做好广东煤矿安全监察局的组建工作。二是要创新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科技创新体系、认证认可体系、安全生产信息体系,抓紧筹建省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中心,积极推进全省安全生产信息网络的建设;按照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和规范化的要求,鼓励支持安全中介机构发展壮大。三是完善应急救援体系。要整合现有资源,积极规划组建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指导有条件的市建立市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配备必要的装备,并组织演练;组建安全生产专家组,为事故调查处理和应急救援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四是继续发挥好安委办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职能。安委会成员各单位和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各有关部门既要突出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又要搞好部门间的协调和配合,要继续转变工作作风,大力探索和创新联合监管的有效形式,共同解决安全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四个加大”是:
(一)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持续、稳定的安全投入是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针对当前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的现状,下决心加大安全投入,加快技术设备更新改造,依靠科技和装备,努力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各生产经营企业是安全投入的责任主体,要自觉加大安全投入,努力弥补安全欠账。凡安全条件不达标的企业,必须通过多种方式,积极筹措安全投入资金,限期达标。安全设施投资要纳入建设项目概算,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全省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要安排配套资金予以保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安全投入的政策扶持,认真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关于建立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制度、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以及加大生产经营单位对伤亡事故的经济赔偿等政策措施的要求,抓紧研究制订配套措施,为企业持续稳定的安全投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加大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的督办力度。一是按照国标GB18218-*《重大危险源辨识》开展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调查和掌握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状况和分布情况,建立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和定期报告制度;抓紧建立起省、市、县三级重大危险源监控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并与国家的监控信息管理网络系统衔接,纳入国家四级管理的系统范畴;对存在缺陷和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治理整顿,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建立健全有关重大危险源监控治理规章制度,确保监控监管的落实。二是要继续加大重大隐患整改的督办力度,专人负责,限期整改,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要限期整改,挂牌督办,落实整改部门和单位责任人,严格实施“挂牌公示,限期完成,指定部门,专人督办”的制度,确保隐患整改到位。对逾期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安全生产要求的生产经营单位,要在媒体上曝光,并坚决依法予以取缔。
(三)加大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力度。认真组织学习《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行政许可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在全省开展安全生产法律知识竞赛活动,促进干部群众懂法、知法。继续制定并出台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和规章,力争出台《广东省注册安全主任管理规定》、《广东省安全生产三同时管理办法》、《广东省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办法》、《广东省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等。
要进一步加大行政处罚的力度,认真开展执法检查,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安全生产行政处罚办法》的规定,严肃予以处罚,决不姑息迁就。要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执法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做好执法监督、统计和分析工作,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效能,及时总结执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规范事故调查处理的程序和办法,按照“四不放过”的要求,依法对各类事故进行查处,适应《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后安全生产监管面临的新的任务需要,按照“谁发证、谁负责”的要求,对不按规定进行行政许可,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的行政许可行为进行查处,追究有关经办人和批准人的责任。坚决打击各种漏报、瞒报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行为,发现一宗,就严肃查处一宗。
交通运输标准化管理办法范文4
标准是技术积累的结晶和市场商品流通的基础,标准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构建标准化体系,有助于实现技术、专利和标准的有机结合,对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质量和安全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对外经贸工作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提高我省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现就加强我省标准和标准化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建立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发展需要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十一五”期间,在我省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参与制定若干项国际标准,新制修订200项国家标准、200项行业标准、400项地方标准,新承担约30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秘书处和分技术委员会(SC)秘书处及工作组(WG)的工作,相关联的重点产品采标率达80%以上,新增2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批准立项建设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个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推动重点领域强化标准工作。以我省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为重点领域,以自主核心技术为基础,支持我省企业和单位参与制定若干项国际标准和一批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鼓励重点领域企业形成技术标准联盟,加大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研制力度,形成产业技术标准优势,以标准的提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提高标准研制水平。以产业集聚为基础,企业技术中心为骨干,强化企业的标准研发工作,建立原创科技(专利)向技术标准转化、标准研究促进科技创新、标准应用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运行机制。推动技术标准研究创新与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研究开发、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紧密结合,努力实现科技研发与标准研发同步,科技成果转化与标准制定实施同步。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检测机构的专业优势,鼓励产学研合作,重点支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创新研究和检测方法标准研究,提高标准研制水平。
(三)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标准化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加强企业标准化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大标准化工作的资金投入,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体系。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支持一批重点企业积极承担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和国家标准化活动,承担国际和国家标准化组织的TC、SC和WG工作。
(四)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编制《福建省重点工业产品与农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指南》,把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农业作为采标工作的重点。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进出口企业要按照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和管理。在新建项目、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时,企业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鼓励和推动企业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公共安全、职业安全与健康、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实施采标。
(五)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加快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步伐,建立示范区标准创新奖励制度,争取示范区内重点企业承担国际、国家标准化组织TC、SC和WG以及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的工作取得突破,承担若干项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一批重点企业实现研发与标准化基本同步,相关联重点产品按照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
(六)加快农业标准化发展步伐。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建立和完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相配套,技术先进,结构合理的农业标准体系。要按标准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要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动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的有机结合,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名牌农产品。积极实施“良好农业规范(GAP)”,扩大优质农产品出口。
(七)建立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体系。组织制定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省地理标志产品国家标准,建立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力度,充分挖掘具有地域特色、质量特色以及传统工艺特色的产品,制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强化地理标志产品产地环境保护,确保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品位与质量。
(八)积极推进服务标准化工作。重点选择旅游、交通运输业、物业管理、餐饮、美容美发等开展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扩大服务标准覆盖范围,加快推进服务标准体系建设,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九)建设标准服务平台。依托福建省标准化研究所加强标准情报信息中心平台建设,设立国家标准馆福建分馆和台湾标准研究中心。广泛收集国内外各行业标准信息,建立涵盖我省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的标准数据库,构建覆盖全省的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两岸标准化工作交流与合作,重点跟踪、收集、研究台湾标准,健全台湾标准数据库及检索系统。
(十)强化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工作。建立我省“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数据库,重点收集美国、日本、欧盟标准、技术法规与合格评定程序,及时、准确、有效地向社会提供相关信息。加强对我省主要贸易伙伴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前瞻性研究和评议工作,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出口企业通报研究和评议情况,针对性地面向企业开展专业培训,增强我省出口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能力。
三、扶持措施
(一)设立标准化工作专项经费。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标准化建设所需经费。省级设立标准化工作专项资金,对承担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单位,承担筹建国际、全国及福建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的单位,承担国家和省级标准化重点科研项目的单位,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单位,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单位,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国家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试点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企业给予资助;用于支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福建省标准贡献奖”奖励资金等。具体资金管理办法,由省质监局、财政厅研究制定,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
(二)加快标准服务平台建设。国家标准馆福建分馆和台湾标准研究中心的建设以及我省“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数据库和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一并纳入“金质工程”加快建设。
(三)设立福建省标准贡献奖。省政府设立福建省标准贡献奖,用于奖励在标准制定和标准实施推广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具体评定管理办法由省质监局牵头制定,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
(四)支持标准科研工作。对有助于形成我省经济与社会发展急需的重要公益性技术标准、有助于形成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重要技术标准、有助于形成显著提高我省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标准、有助于形成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重要技术标准的科技计划项目,按照科技计划管理办法,在立项时予以优先支持。
(五)鼓励标准制定和研究成果申报省科学技术奖。鼓励我省为主承担或参与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以及重要技术标准的研制成果申报省科学技术奖。标准文本正式批准实施后,视同同级刊物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切实把标准化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建立健全标准化工作责任制,全力推进标准化工作。设立“福建省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省发展改革、经贸、财政、科技、人事、教育、信息产业、外经贸、农业、林业、海洋与渔业、质监、环保、旅游、食品药品监管、检验检疫等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省质监局为联席会议牵头召集单位。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协作,及时研究解决标准化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市、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认真组织协调和落实本地区的标准化工作。
(二)加强协调合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全省标准化工作。质监部门要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发展改革、财政、科技部门要落实标准化工作的发展规划、资金支持和奖励措施;经贸、农业、林业、海洋与渔业、旅游、外经贸、环保、卫生等部门要做好本行业标准化的组织实施工作。
交通运输标准化管理办法范文5
[论文摘要]物流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大的决定和制约作用,第三方物流成为电子商务物流的主要形式,文章在分析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其对物流要求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电子商务条件下第三方物流运作体系的构建。
一、前言
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的重组。作为21世纪主要商业模式的电子商务给各国和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并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推动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电子商务的发展给物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捷的物流速度、广阔的配送范围、较强的反应能力、更高的服务水平。第三方物流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电子商务物流运作的主要形式。为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客观上要求尽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快捷准时、经济合理、客户满意的第三方物流运作体系。
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近两年,电子商务发展很快,据赛迪顾问的《2006-2007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年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共实现交易额1.1万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增长了48.6%。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对发展电子商务的需求更加强劲。“十一五”时期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10年,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支撑体系、技术服务和推广应用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电子商务服务业成为重要的新兴产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大幅提高并取得明显成效(国家发改委,2007)。
一方面,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异常强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助推器;另一方面,物流的滞后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电子商务发展相比,即便是发达国家的物流,其发展速度也难以和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并驾齐驱。电子商务可依靠互联网解决商流及相关问题,但无法解决物流的主要问题,流通时间与流通成本绝大部分被物流所占有。因此,物流对未来的电子商务及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决定和制约作用。
二、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第三方物流
1.电子商务对物流的要求。在整个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物流实际上是以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的姿态出现的,没有现代化的物流,任何轻松的商流活动都将会退化为一纸空文。电子商务发展给物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1)物流信息化。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物流的必然要求,通过信息实现对物流的实时把握,有效控制物流系统按照预定的目标运行。(2)物流标准化。其基本原理是统一、简化、协调和最优化。通过物流标准化加快物流速度、保证物流质量、减少物流环节、降低物流成本。(3)物流效率化。在物流活动中,要求广泛使用先进的物流技术,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物流设备,高效率地开展物流作业。(4)物流规范化。即明确物流主体的权利义务,规范物流主体的行为,实现物流主体之间的有序竞争,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5)物流柔性化。柔性化是以顾客为中心,对顾客需求做出快速反应,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物流需求。(6)物流国际化。电子商务打破了时空限制,面对全球大市场,企业通过电子商务从全球市场获取原材料,在世界各地组织生产,并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物流服务日趋国际化(沈吉仁、王洪波,2006)。
2.第三方物流是电子商务物流运作的主要形式。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的组建通常有自建和外包两种。自建物流不仅投资大,而且要求高,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没有能力自己组建物流系统,即使有能力,也要面临巨大风险。电子商务下的物流运作一般依靠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来完成。对于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而言,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解决物流问题具有明显的战略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拥有物流网络。第三方物流可在全国各大城市甚至全球必要的地区建立物流网络,电子商务交易到哪里,商品就配送到那里,从而扩大商机,赢得市场,能适宜电子商务柔性化的物流需求及国际化商务运作。(2)可实现物流规模效益。第三方物流可以整合资源,统筹多个用户和供应者的物流,很容易汇集成较大的流通规模,实现低成本的物流运作。(3)具有技术优势。第三物流拥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与专业技术基础,拥有较丰富的物流运作与管理经验,有利于为电子商务提供专业化的、高效率的物流服务。(4)可减少电子商务企业对物流的投入,使其能更好地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核心业务,培育核心竞争力(杜文、任民,2004)。第三方物流是电子商务物流的主要形式,同时电子商务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外在的动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相对落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物流技术薄弱,物流的效率低、成本高,物流市场秩序混乱,难以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
3.电子商务条件下第三方物流运作体系结构。第三方物流为了能为全球电子商务客户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达到快捷准时、经济合理、客户满意的目的,需要不断开发、应用物流技术,建立完善的物流网络,形成反应灵敏、步调一致、信息沟通快捷的第三方物流运作体系。第三方物流运作体系具体应包括以信息化运作为核心的物流信息系统,以标准化运作为核心的物流标准化系统,以规范化运作为核心的物流法律法规系统,以效率化运作为核心的物流技术系统,以柔性化、国际化运作为核心的物流网络等内容。
三、电子商务条件下第三方物流运作体系构建的主要措施
1.建立以信息化运作为核心的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被誉为物流的中枢神经。它是通过对与物流相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储存和传递来达到对物流活动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并为企业提供信息分析和决策支持的人机系统(彭扬,2005)。在物流活动中,物流各环节的紧密衔接和协作配合,需要通过信息予以沟通,物流信息的任何延误或阻塞,都将造成物流的混乱局面。物流的信息化运作是各项物流功能得以实现的核心和关键。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有以下要求。(1)根据电子商务物流的要求,合理规划和设计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充分发挥物流信息在制订有关物流活动计划及组织实施物流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支持物流分析决策及战略规划。(2)将信息技术切入第三方物流的业务流程,以实现对物流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组合与高效利用。例如,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全球移动通讯技术(GSM)、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Web技术和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高新技术,有效支持电子商务物流作业和配套管理工作,使参与电子商务的交易各方能够通过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地获取、查询、处理相关的物流信息,合理组织业务流程,确保货物安全、准时运达目的地,实现物流运作的可视化、快速化和系统化。(3)加快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通过对交通流背景资料、物流枢纽、政府部门间等共用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及处理,为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完成车辆调度、货物跟踪及运输计划制定等各类功能提供支持,以确保用最低的物流总成本实现系统对用户的服务承诺。
2.建立以标准化运作为核心的物流标准系统。物流标准系统是实现第三物流标准化运作的基本保证。它包括物流各类设施设备及专用工具的技术标准,也包括如包装、仓储、装卸、运输等物流作业标准以及物流信息标准。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第三方物流需要对运输、仓储等各环节的资源进行高度整合,实现作业的有效衔接,因此,对物流标准化程度要求很高。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些物流标识标准,如《物流术语》、《商品条码》、《储运单元条码》、《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等,但这些标准仍不完善,且应用推广存在严重问题,特别是标准化管理分属于不同的行业和部门,增加了标准协调的工作量和管理难度,阻碍了物流标准化的推进,难以实现物流的标准化运作,如海运和铁路运输各有其自身的集装箱标准,使得海铁联运必须经过再次拆箱、装箱后才能实现,不仅造成包装成本以及储存费用增加,而且降低了物流系统的效率(刘春梅,2007)。物流标准系统的建立有以下要求。(1)首先要做好物流大系统的基础统一标准工作,例如计量标准、物流模数尺寸标准、集装模数尺寸标准、物流用语及核算统计标准等,这是实现物流标准化运作的前提。(2)对国家已颁布的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全面梳理、修订及完善,以使各种相关标准协调一致。
(3)加强物流标准的协调和组织推广工作,实现标准的统一归口管理。(4)我国在推动和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过程中,应力求使本国物流标准与国际物流标准相一致,从而降低因标准化系统不统一所造成的损失,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与我国物流标准化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一整套既适合中国物流发展需要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物流标准化体系。
3.建立以效率化运作为核心的物流技术系统。物流技术系统涵盖了整个物流领域的各种基本活动的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从技术的科学原理来看,包括物流机械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电子技术、物流自控技术、物流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等;从功能活动来看,包括运输技术、仓储技术、装卸技术、包装技术、流通加工技术及物流信息技术等;从技术形态来看,包括物流活动所需要的设施、设备、工具等硬技术和信息网络、物流规划、物流系统等软技术(黄华峰,2007)。物流技术的改进和创新是推动物流发展的重要动力源。第三方物流开展高效率的物流运作,快速准确地完成物流配送任务,离不开先进物流技术系统的支撑。我国现阶段物流技术相对落后,物流技术系统的建立需在以下几方面予以加强。(1)促进外源技术内源化。即物流企业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装备的同时,应予以消化吸收再创新。(2)切实增强企业的技术开发与自主创新能力,物流企业是技术开发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体和推广运用的主体。(3)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使之成为物流产业关键和共性技术研发的重要载体,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4)政府在政策和财力上予以扶持。例如,制定物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加大物流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监管力度,优化创新环境等。
4.建立以规范化运作为核心的物流法律法规系统。完善的物流法律法规系统既为国家的宏观管理提供了依据,也为企业的微观活动提供了准则。目前我国的物流法律法规大体包括三类:法律、行政法规及部颁规章,对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些法律法规从内容和行业管理上分散于海陆空运输、消费者保护、企业管理、合同管理以及各部委分别制定的有关规程和管理办法。许多是在不同时期由不同部门针对不同问题制定的,形成多头而分散的局面,缺乏统一性、操作性不强、法律效力低,难以整合物流各环节和各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物流市场混乱,形成无序竞争(魏方,2007)。现阶段我国物流法律法规系统的建设需遵循国际惯例,结合我国经济体制的特征以及物流发展的客观实际,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经验。例如日本制定的物流法、美国对物流业者的审批制度等。需要用系统化思想和现代物流理念制定系统、完善的物流法律,明确物流主体的权利义务,规范物流主体从事物流活动的行为,调整物流主体之间的市场关系及物流主体与劳动者、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等,促进第三方物流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的功能和效率。
5.建立以柔性化、国际化运作为核心的物流网络。物流网络是由多个物流节点和联系节点的连接共同构成的网状配置系统。从服务功能看,包括运输网络、仓储网络、配送网络等;从服务范围看,有企业内部物流网络、企业外部物流网络和综合物流网络;从运作形态看,有物流组织网络、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和物流信息网络(鞠颂东、徐杰,2007)。建立以柔性化运作为核心的物流网络可从三方面入手。(1)完善物流组织网络。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虽然数量多,但规模小,覆盖范围有限。因此,可考虑打破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的限制,实现物流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整合各地分散的物流资源,盘活存量物流资产,在全国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物流组织网点,满足电子商务的全球服务与运作。(2)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一是加强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运输网,对不同的运输方式进行战略分工,优化运输资源配置,形成一个布局合理、竞争有序、四通八达、通畅快捷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二是加快物流结点建设。通过调查生产力布局和物流现状,考虑其空间布局、用地规模和未来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合理规划物流中心、物流基地或物流园区,并通过这些结点将各种物流网络连接起来,形成全国统一、开放和先进的物流网络。(3)健全物流信息网络。通过信息的网络传输实现货物在物流网络内的实时跟踪,实现物流信息资源充分共享。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EB/OL].
[2]沈吉仁,王洪波.电子商务条件下我国企业物流模式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
2006,(11):23-26.
[3]杜文,任民.第三方物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35-165.
[4]彭扬.物流信息系统[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83-90.
[5]刘春梅.完善现代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议[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7,(4):76-77.
[6]黄华峰.试探现代物流技术创新的方向[J].物流科技,2007,(6):32-34.
交通运输标准化管理办法范文6
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工地标准化
在大临工程、先行开工点和控制性工程施工中,项目部严格工程质量控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着力推进标准化管理、样板工程、标准化工地建设。
克服困难率先完成大临工程验收。在安顺地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多、可用建设用地少的条件下,项目部按照“因地制宜,规划科学、经济适用”原则,把拌和站、钢结构加工中心等大临工程选择在支持力度比较大的六枝特区境内,建设过程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冬季雾大雨水多、交通运输条件差的困难条件下,6号拌和站在于2016年1月8日率先建成并一次性通过验收,4号和5号拌和站分别于2016年1月12日和20日通过建设单位验收,三个拌和站建成投入使用均排列在全线的前四名,为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创造了条件。
精心策划创建全线样板示范工地。项目部提前谋划,对钢筋加工中心的设备配置、生产流水线、二维码技术的运用和岩脚隧道出口的边仰坡开挖支护、门禁系统的设置、人员定位系统安装等进行详细规划,配备全线最先进的施工生产设备。2016年5月13日,安六铁路隧道施工标准化、钢结构加工工厂化观摩会在项目部举行,项目部因此获得建设单位10万元嘉奖和1张绿色通知书,这是安六铁路开工以来业主发出的首张绿牌。
管理到位树立瓦斯隧道管理典范。项目部采取查阅资料自学和现场观摩学习的方式,不断丰富管理人员的瓦斯隧道管理知识,提升管理水平。2016年10月16日,安六铁路瓦斯隧道施工现场会在底磨隧道出口举行,项目部再次获得10万元奖励和一张绿牌,成为全线唯一获得两张绿牌的单位。
明责任促落实抓好管理规范化
安六铁路项目部团结带领3个架子队,始终坚持把工程安全质量放在第一位,认真落实安全质量主体责任,重在过程控制、工序卡控、检查考核,保证工程施工安全质量有序可控。
夯实安全质量基础管理工作。项目部积极开展全员培训,全年开办48期安全技术培训,培训人员1 800人次,实现了安全教育100%覆盖。他们还加大了安全措施费投入,在完善安全警示标牌的同时,基坑开挖统一设置钢格栅防护栏,墩身施工配备安全爬梯,至2016年11月安全生产费用已投入700多万元。
强化高风险隧道安全管理。项目部从瓦斯危害成因入手,完善安全技术保障,完成了高瓦斯隧道风险评估、超前地质预报、揭煤、应急预案等专项方案的编制,并通过隧道、矿务、煤矿设计院等专家组评审,从源头上确保重大风险源安全可控。他们还从隔绝火源和降低瓦斯浓度双重控制入手,建立了7个瓦斯隧道施工管理系统,完善了8项瓦斯隧道管理制度,依靠科技,从科学监控检测入手,增加硬件设施投入。
抓好邻近既有线施工组织。项目部制订了既有线及临近既有线施工专项方案、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细化施工组织、补强安全措施等。在施工中,他们坚持做到现场负责人到岗到位、认真履职,督导行车区域隔离措施到位,指挥施工机械“一人一机”制度落实到位,杜^违章作业、超范围施工。目前,临近既有线的施工未发生一起影响营业线行车安全的责任事故。
项目部在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贵州有限公司组织开展的2016年上半年施工企业信用评价考核中荣获第一名。
抓重点保节点推进施工快速化
项目部以2017年7月1日具备架梁条件、2018年10月1日具备铺轨条件为工期目标,坚持桥、隧、涵、路基平行推进与重难点工程加大投入、均衡进展为指导思想,强化施工组织,快速有序地推进工程施工。
积极主动推进征地拆迁工作。项目部征地拆迁涉及安顺市、六盘水市2个地区5个乡镇12个行政村,施工便道占用既有乡村公路24公里,涉及地域广、镇村多,协调人员少、工作强度大、协调难度高。架子队不等不靠,上市进县串镇,起早贪黑地开展协调工作,为工程提前开工创造条件。
增强联系及时处理解决现场问题。项目部与设计院建立了工作联系制度,协调解决桥梁桩基施工岩溶处理、抵署隧道出口浅埋段地表加固注浆处理、岩脚隧道进口段路基失稳增加边坡防护及洞顶采煤下沉加固处理等问题,为工程施工的有序推进提供了技术支持。
抓住重点强力推进桥梁桩基施工。管段内10座桥梁中有7座处在岩溶发育程度较高的地区,岩层强度硬、不可预见因素多。在桥梁桩基施工中,项目部采用旋挖钻+冲击钻的设备配置,黄桶北2号特大桥、太平农场特大桥、小新寨特大桥桩基施工则以旋挖钻为主、冲击钻为辅,斗蓬山特大桥、化处1号特大桥、化处2号特大桥以冲击钻为主、旋挖钻为辅,通过优化施工机械资源配置,确保桥梁施工顺利推进。
攻克难点保证重点工程平稳可控。管段内有3座瓦斯隧道,其中抵署隧道、底磨隧道为低瓦斯隧道,岩脚隧道为高瓦斯及有瓦斯突出风险隧道,属于一级高风险隧道。在低瓦斯隧道施工管理中,项目部把隧道工装配置和电力设施配置按照高瓦斯隧道执行,并严格按瓦斯隧道进行管理;在高瓦斯隧道施工管理中,除了专项方案经过专家论证等依法合规的程序外,项目部还聘请了六枝工矿集团的18名专业人员24小时跟班作业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同时,项目部与贵州煤科院签订了协议,在隧道揭煤时候,煤科院专家将到现场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并指导揭煤施工。
加大投入确保关键线路工程节点。黄桶北2号特大桥6跨为现浇连续梁,底磨隧道是处在铺架关键线路上的重点卡控工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项目部及时调整施组,加大资源投入,确保工程节点按期实现。目前,底磨隧道进出口两个工作面日开挖进尺按计划推进,按期贯通指日可待。预计到2016年12月底,年度完成建安产值4.23亿元,为公司下达年度计划4亿元的106%;完成局指下达的年度计划3.95亿元的107%。
重分析严控制促进成本节约化
项目部认真落实局和公司的标准化、集约化、精细化管理的工作要求,积极推进中国中铁股份公司成本信息管理系统(2.0),强化要素管理,抓好过程管控,堵塞管理漏洞,进一步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
开展经济活动分析,全面推进责任成本管理。项目部完善成本管理体系,及时完成了项目与局指挥产的红线成本和目标责任成本测算,编制了各架子队责任成本管理办法,层层分解成本目标,保证责任成本管理工作扎实推进。
加强物资材料管理,控制材料非正常消耗。项目部严格执行局集团公司物资集采相关规定,在指定的厂商采购材料,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求质优价廉,厉行勤俭节约。架子队认真做好月度材料计划,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分批次组织进场,尽量避免材料二次搬运导致成本增加。在材料使用上,执行限额领料制度,工地材料使用必须履行施工员上报计划、项目部审批、领用人签字登记等相关手续;每月定期召开材料节超分析会,实时掌握材料消耗动态,非正常消耗要查明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严抓机械设备管理,堵塞资金流失管理漏洞。项目部抓好基础台账管理,每月定期开展机械运转使用情况分析,每月底定时对各工点和各劳务班组使用的外租设备台班和高低压电表进行统计和签认,协助劳务班组抓好机械设备管理,增强劳务班组的成本意识。
及早进行成本谋划,扎实开展二次经营工作。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二次经营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理清工作思路,抓好前期策划,从施工图优化、施工图变更、施工配合比优化、施工用电、征地拆迁等五个方面进行策划;抓好施工过程策划,从变更索赔、现场签C、价差调整等方面进行策划和安排;对工程施工后期的二次经营进行部署。
提素质倡革新推进工艺创新化